壮士断臂 - 词语解释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壮士断臂,中国成语,拼音zhuàng shì duàn bì,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成就大事或为了更大的、全局的利益,而不得不忍痛割舍掉现有的部分利益。与丢车保帅的意思接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壮士断臂
发音
zhuàng shì duàn bì
出自
《三国志·魏志·陈泰传》
古语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目录
1词语解释
2历史典故
折叠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其实这是演化过的成语
原词是壮士解腕,释义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典故
吴王阖闾即位后,听说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到了卫国,并在那边招兵买马,以图伺机复仇。庆忌是当时吴国的第一勇士,传说此人有万夫莫敌之勇。吴王阖闾和伍子胥商量,决定挑选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士去刺杀庆忌。最后他们选定了善于击剑的要离,命他前往行刺。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要离不惜使用苦肉计,用剑斩断了自己的右臂,杀了妻子,逃到了卫国。庆忌见状,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常在左右。
终于有一天,要离找到了刺杀庆忌的良机。据说当时庆忌被要离一剑刺穿心窝,但是并没有很快死去。左右将要离捉住处死,庆忌阻止道:"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刺杀我!如果杀了他,岂不是一天之内要杀死两个天下勇士吗?"于是庆忌放了要离。
要离回国后,吴王阖闾亲自迎接,并且要重重赏赐要离。要离不愿接受封赏,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百姓生活安宁,免受战乱之苦。"说完,要离拔剑自刎。
含义:
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成就大事或为了更大的、全局的利益,而不得不忍痛割舍掉现有的部分利益。与丢车保帅的意思接近。
----------------------------------------------------------
壮士吟【作者】贾岛【朝代】唐拼音
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作者介绍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百科详情>>
别离
[ 唐 ] 陆龟蒙
原文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译文大丈夫何尝没有滔滔眼泪,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涕泗横流。 面对离酒慷慨高歌挥舞长剑,耻如一般游子模样满脸离愁。 一旦被蝮蛇螫伤手腕之后,当断手臂就断壮士决不踌躇。 既然决心闯荡天下建功立业,离别家常便饭何须叹息怨尤。
注释杖剑:同“仗剑”,持剑。尊:酒器。 游子颜:游子往往因去国怀乡而心情欠佳,面带愁容。 蝮蛇:一种奇毒的蛇。螫(shì):毒虫刺人。 解腕:斩断手腕。 志:立志,志向。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
阆苑仙葩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其他文学作品相关
阆苑仙葩出自清代曹雪芹创作小说《红楼梦》的词曲《枉凝眉》,意指仙境里生长的美丽花朵。表达作者对林黛玉的咏叹,“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基本信息中文名 阆苑仙葩 拼音 làng yuàn xiān pā 作者 曹雪芹
折叠编辑本段典故释义“阆苑仙葩”指的就是林黛玉,这里的“葩”不是“花”,而是“精华”。阆苑,原意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帝王宫苑。华,有精华之意。绛株仙草下凡前已经不是仙草,她已经是女仙了,可以说绛株仙草是仙界精华。[1]
折叠编辑本段典故出处曹雪芹《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2] 曹雪芹首次将“阆苑”“仙葩”两种表达结合在一起,那么前人之中是否有过先例呢?倘若有,并且为曹雪芹所熟知,那么这必然就是“用典”。毋庸置疑的事实就是,前人的确有过这样的表达——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十六出有云:[净散花科]这花呵,不学他老瞿昙对迦叶糊涂笑拈,谩劳他诸天女访维摩撒漫飞旋。俺特地采蘅芜,踏穿阆苑,几度价寻怀梦摘遍琼田。显神奇,要将他残英再接相思树,施伎俩,管教他落花重放并头莲。其中,“俺特地采蘅芜,踏穿阆苑,几度价寻怀梦摘遍琼田”,直接点明了“蘅芜”与“阆苑”之间的关系,是“阆苑仙葩”的直接出处。此一段情节,讲的是唐明皇为杨贵妃招魂的故事,书中与杨贵妃有直接关联的,只属宝钗无疑。至于为何蘅芜是这阆苑里的仙葩,它与杨贵妃有何关系,我会在后面详细展开,这里先按下不表。或许会有人质疑,虽说《长生殿》是写自《红楼梦》之前的作品,但曹雪芹是否真正读过《长生殿》却未可知。需知,《红楼梦》并非是一部“一枝独秀”的作品,而是在前人作品之中吸取诸多文学养分,才成为众山之中的雄蜂,所以才在小说之中处处用典、化用,且《红楼梦》的诗文,也常有模仿前人诗文的痕迹。关于《长生殿》对《红楼梦》对影响,我也将在后文中写到。至于曹雪芹是否读过《长生殿》,这在小说中一目了然,因为第十九回就写到: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在“第二出《乞巧》”旁,庚辰本夹批有:“《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乞巧》出自《长生殿》第二十二出《密誓》,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夕之时在牛郎织女星下定下海誓山盟。至于为何它伏元妃之死,与这里无涉,但能确定的是,曹雪芹的确是读过《长生殿》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阆苑仙葩”已然有了它的出处,即《长生殿》中杨通幽采摘“阆苑”之中的“蘅芜”,背后隐含有唐明皇为杨贵妃招魂的故事,这对于宝钗是“阆苑仙葩”已经有了可靠的论证。[3]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大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红楼梦十二支曲》乃至于《红楼梦》全书有一些情节是表观爱情的,对于那种庸俗低级“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曹雪芹是反对的。曹雪芹所肯定的爱情是建立在背叛封建宗法秩序,背叛儒家伦理道德,具有共同思想基础上的爱情,而这样的爱情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封建社会末期思想斗争的一种反映。《枉凝眉》这首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一支曲子,是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林黛玉泪尽而逝。这首曲子借助于“谈情”而“谈政”,表现作者的衰贬和爱憎。尽管作者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枉凝眉》中尖锐地提出问题以后,因无力作出正确的回答而陷于苦闷;尽管作者由于对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估计不足,看不到摆脱毁灭命运的政治出路, 因而把封建叛逆者的歌颂变成了凄凉的挽歌,然而他的爱憎褒贬却是那样的鲜明,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4]
折叠编辑本段诗词鉴赏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是贯串《红楼梦》全书的一条主线。在“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钗黛二人的命运只用了一首判词概括。而在这套《红楼梦》曲中,却接连用了《终身误》、《枉凝眉》两首曲子加以浓墨重彩的渲染。两只曲子都是围绕着宝、黛、钗之间的婚恋关系来写,以宝玉的口吻,对钗、黛两人加以对照,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终身误》写宝玉在婚后面对宝钗,怀念黛玉,女主角应该是宝钗,因为曲中在两两对照时总是先写宝钗,后写黛玉;《枉凝眉》的女主角则是黛玉无疑,宝玉在对黛玉倾注满腔怜爱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宝钗的同情。《终身误》的含义较为显豁,宝玉用满怀惆怅的口吻,鲜明地表达出对缺少黛玉的婚姻生活的遗憾和惆怅。而《枉凝眉》进一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词意较为朦胧含蓄,语气更加哀怨动人。关于《枉凝眉》一曲的具体含义,存在着不同的解释。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认为,此曲是以第三者的口吻,写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预示着林黛玉将泪尽天亡的结局。“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霞宫神瑛侍者。他们前世有缘,今生重逢,彼此真心相爱,曾经反复试探彼此的心事,并有过表白。宝玉对黛玉始终呵护有加,但他们美好的爱情,如镜花水月一般,无法成为现实。黛玉终日以泪洗面,实现了她“还泪”的诺言。 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支曲子仍然以宝玉的口吻写出,同时提到了黛玉、宝钗。“美玉无瑕”并非指宝玉,而是指宝钗,她的德言容貌都无可挑剔,如同没有任何瑕疵的美玉一般。宝玉真正深爱的人是黛玉,但他最终却娶了宝钗为妻。这样的结局,使黛玉“枉自嗟呀”,也使宝钗“空劳牵挂”。在宝玉看来,黛玉仿佛是“水中月”一样,可望而不可即;而宝钗犹如镜中之花,看似美丽,却触手冰凉。在经过反复比较之后,宝玉还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黛玉的身上。他满怀痛惜地想到,黛玉眼中能有多少泪水,可以这样日复一日地流淌。 关于此曲,一般都采用第一种说法:认为是写宝黛爱情的,这样读解,显然有不少难以说通之处。从根本思想来说,像判词一样,《枉凝眉》也是泛咏一切悲剧女儿的人生命运的。像《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一和《终身误》一样,都是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反复吟咏、藉以加强全书的悲剧主题。这支曲也是以贾宝玉的口气写的,是宝玉的心声,如实地写了宝玉在钗、黛关系上的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他不断地在内心的天平上街量着两个人,在动荡中不断加以比较、选择。所以有“一个是……一个是……”这样的反复咏唱。但是随着他对二人了解的深化,宝玉的爱心日益向着黛玉倾斜了。所以曲子的结尾三句,他的爱心部集中到了黛玉身上,如泣如诉,催人泪下。读者读着读着,仿佛看到、听到宝玉俯伏于黛玉灵前嚎啕哭诉,真诚地向黛玉坦露自己内心的全部隐衷。[5]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6]
参考资料
《姽婳词》,贾宝玉不情愿的一首诗大缯关注IP属地: 河南
2020.03.05 17:03:15字数 1,436阅读 2,341
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贾宝玉一天写了两首长诗,内容输出能力很是惊人,足以羞死那个“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贾岛。 贾宝玉聪明敏捷,才情洋溢,立体得宜,词藻华丽。 这两首诗,应该说都还是可读可诵的。 但是,一首是奉命之作,一首是悲天悯人;一首疲于应付,一首情意满满。 《芙蓉女儿诔》内容太过丰富,留着慢慢讲。 我们今儿先来看看这位含着玉的顶级富二代是怎么和皇帝的“正能量”打游击的。 细叩宝玉写诗时的心态,似乎颇有点意思,透着一个合格的富二代不向强权低头的傲气。 我们先看看宝二爷是怎样应付“交作业”的需求的。 宝玉写《婳词》,是遵奉了贾政之命。 贾政朝罢闲坐,对众清客讲了一个所谓千古佳谈。 他讲的是镇守青州的恒王,好武好色,选集众多美女,演习战攻斗伐之事。内中有林四娘者,姿色既佳,武艺更精,恒王最为得意。次年,“黄巾”、“赤眉”余党起事,恒王轻骑进剿,兵败受戮。青州文武,欲献城投降。 林四娘集众女将,为报答恒王眷爱之恩,直扑敌营,斩杀几名敌首后,林四娘等全体捐躯。天子百官,无不叹息。 贾政说:“昨日因又奉恩旨:着察核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落未经奏请各项人等,无论僧、尼、乞丐、女妇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汇送履历至礼部,备请恩奖。所以都要做一首《婳词》,以志其忠义。” 原来,写诗的来头大得很,是奉旨行事,而且还是“命题作文”。 家里兄弟们贾环、贾兰都写了,而且写得都不好。 那时候写文不像现在,就像我写的这篇东西,最多是没人看,没什么生命危险。放在宝二爷身上可就不一样了,写不好,吃饭的家伙恐怕都得搬家。 贾宝玉奉命,诚惶诚恐。 亲爹贾政还加码,“若不好了,我捶你的肉。” 结果宝二爷交卷后,“如放了赦的一般”。 你说,在这样的压力下,能创作出好作品来吗? ——当然,恐怕还是压力不够,你看看曹子建,写不好分分钟被弄死的情况下,阅读量是不是杠杠的。 还好,宝玉毕竟有点歪才,他首先认为这题目名为《姽婳词》,又有序,“此必是长篇歌行,方合体式”,“半叙半咏,流利飘逸,始能尽妙”。 还没写就先唱高调,颇像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大师和专家一样。 平心而论,准确把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长篇叙事而不枝蔓,要善于转折,这些地方,宝玉都写得十分高明。 如先写林四娘系闺阁佳人,“将军俏影红灯里”,在“丁香结子芙蓉绦”一句后紧接“不系明珠系宝刀”,活脱出英武本色,话不多,神已出。这些都是写得好的地方。 但是,也仅止于此,词句瑰丽而已! 结尾四联高呼了一番政治正确就草草收场了。 星驰时报入京师,谁家儿女不伤悲!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我为四娘长叹息,歌成余意尚傍徨! 无非是劝诫和缅怀,比起当天同是悼人之作的《芙蓉女儿诔》,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你让一个对生命对世界充满爱的小鲜肉硬去体会寡妇出征的壮烈,这不难为人吗?所以,宝二爷憋了半天,也只是硬凑了臭长的一首诗。 就像钱钟书讲过的一个例子,一书生为了让自己的诗显得工整,给上司留下好印象,硬凑了一联出来,“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硬给自己兄弟下咒也是没谁了。 所以,奉命是创作的大忌,皇上交办也不行。 此处仿佛听见了杠精的不满:鲁迅先生不是说他写小说均系遵命文学吗? 鲁迅是这样说的: “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 您细品品就明白了。 所以,接受赞助,代打广告,为人助娇,阿谀颂德的作品,有几个不被骂的?
羊城感赋六首
[ 清 ] 黄遵宪
原文慷慨争挥壮士戈,洗兵竟欲挽天河。 苦烦父老通邛笮,难禁奸民教尉佗。 袄庙火焚氛更恶,鲛人珠尽泪犹多。 纷纷和战都非策,聚铁虽坚奈错何!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
贾宝玉是诗囚吗?还是贾岛hreiugyug2016.08.09[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fqie11042016.08.09
满意答案
诗囚——孟郊、贾岛
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著名的“推敲”故事就出在他身上。他曾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并非绝好的句子旁注有一小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册秋。”可见他在锤炼词句上下的工夫之深。
孟郊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但由于求险追奇,不免常有败笔。常因为醉心于词句的琢磨,而忽视了全诗完整艺术境界的创造。他的诗虽不乏佳句,但佳篇甚少。
正因为孟郊、贾岛都以苦吟著名,又“喜为穷苦之词”,所以后人把他们二人并称,历来有“郊寒岛瘦”之说。金人元好问称“郊岛两诗囚”,此言虽未免过于苛刻,倒也颇能道出二人写诗的态度和风格
送无可上人
[ 唐 ] 贾岛
原文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是谁的诗句?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4个回答#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花红旭诺茜
2019-12-09 · TA获得超过3.4万个赞关注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出自《史记·刺客列传》里:当年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秦王,太子丹和宾客以及荆轲的几个朋友,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直送到易水旁边,今河北易县附近,挥泪诀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的心情。荆轲唱着,头也不回地走了。给后人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诗句。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里也有记载
游子吟
[ 唐 ] 孟郊
原文 译文对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孟郊
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
游子
- 360国学
《游子》唐·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游子》唐·贾岛
游子喜乡远,非吾忆归庐。谁知奔他山,自欲早旋车。朝赏暮已足,图归愿无馀。当期附鹏翼,未偶方踌躇。
收起
《游子》唐·杜甫
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
收起
《游子》明·蔡羽
欲陈君未喻,奈此绕树乌。天凉白日匿,霜落黄草枯。哀商座中激,急切倾名都。吕望未适周,百里长处虞。草草羁旅间,空自怀区区。扪虱上东门,未敢论贤愚。
收起
《游子》明·朱无瑕
北雁竞南飞,寒风正凛冽。客思倦长途,妾心伤久别。厌闻残漏声,愁见不圆月。日日数归期,空教泪成血。
收起
《游子》宋·彭汝砺
游子何所之,上下山水中。泛滥不系舟,飘飖孤飞鸿。杨朱泣路歧,阮籍悲途穷。我志非此流,高吟属春风。
【原】孟郊这一首《游子》,丝毫不比《游子吟》差,90%的人都不知道 豫荐你 2020-05-10 | 208阅读 | 9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母亲节,很多人一提到赞颂母亲的诗歌,都第一时间想到孟郊这首著名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其实他还有一首写母亲的诗歌,丝毫不比这首诗差,读来也是感人肺腑,令人落泪,但90%的人都不知道。 孟郊出外漫游思念母亲,写了一首诗孟郊的一生非常凄凉,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裴氏并没有改嫁,而是辛辛苦苦将三个孩子拉扯成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孟郊从小就很懂事,对母亲更是孝顺至极,经常帮母亲分摊家务,他担心母亲自己一个人操劳,所以迟迟不敢外出漫游,据考证,30岁以后,孟郊才敢出去漫游,和一些诗人聚会,而那时,两个弟弟已经长大成人。 孟郊出门游学之前,在北堂种满了萱草,据《本草注》说:“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博物志》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忘忧草因此而得名。 孟郊为何要在北堂种上忘忧草呢? 据《诗经·卫风·伯兮》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古人和亲人分离,种忘忧草于北堂,希望借此减轻对亲人的思念。 北堂,和正堂相对,一般为妇女盥洗之所。古人一般以北堂指代母亲的居室,或直接指代母亲。明代何景明诗曰:“玉帐驻南国,金尊开北堂……报主身何壮,犹牵寸草肠。” 原来孟郊在北堂种植萱草,是担心母亲思念自己,太过忧愁,就种萱草于堂前。 一切安排妥当后,孟郊出外漫游,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又何尝不牵挂家中的母亲呢。外出漫游的孟郊无时无刻不在挂念家中的母亲,他算着,萱草也开花了好多次,想象着母亲对自己的思念,孟郊写下了《游子》这首感人肺腑的诗: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这首诗并不为大众所知,但是它同样写的非常好,符合孟郊一贯的写作风格,至情至性,画面感十足。 《游子吟》中的母亲,在儿子临行前,为儿子密密的缝补衣服。而《游子》中的母亲,则是日日倚靠在堂门前,等待儿子的归来。即便是孟郊临行前,在堂前种满了萱草花(忘忧草),但再多的忘忧草,也阻挡不了母亲的对儿子的担忧和思念。 这两幅母亲的画面,哪一幅不令人肝肠寸断呢? 正是孟郊和母亲这种深厚的母子感情,让他写出这种流传千古的佳作。 母亲的鼓励让孟郊重新振作,考中进士。孟郊写这首诗时,恐怕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要考取功名,出人投头,让母亲能过上好的日子,母子不再分离。 41岁时,孟郊不得不再次离开母亲,前往京城应试,在应试期间,他结识了小自己17岁的韩愈,韩愈被他的才华所吸引,和他成为好友,奈何孟郊时运不佳,两次应试都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回到家中。 想必回到家中的孟郊,遭受不少的冷嘲热讽,已经40多岁的他心灰意冷。但裴氏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儿子,她时刻的相信着儿子,因为如果连母亲都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全天下还能有谁相信他呢? 公元796年,在母亲的鼓励下,46岁的孟郊再次赴长安参加应试,这一次,他没有辜负母亲的重托,终于考中进士。随后,他写下了一生中最欢快的一首诗《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考中进士后的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他先是做了溧阳尉,于是他第一时间将家中的老母接到溧阳,在此期间,他作下了千古绝唱《游子吟》,这首诗,通过简单的白描,回忆自己临行前,母亲为自己缝补衣物的场景,最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无尽的爱,“用尽一生,也无法报答”。 诗歌只用了短短30个字,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没有流泪,读来却让无数人泪流。 可以说,裴氏作为母亲,她不仅抚养了孟郊,更是将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儿子。密密缝补衣服的是她,倚门守望的是她,孟郊两次应试失败后,相信儿子的是她,给儿子打气,鼓励儿子的还是她。 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值得名垂千古。 连死3个儿子:孟郊悲惨的一生可惜,孟郊即便是当了官,也没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命运弄人,溧阳县尉,官小位低,俸禄又少,根本不足以养家,而且在官场上,耿直的孟郊更是受尽委屈。 裴氏心疼儿子,就劝他别干了,干了4年县尉后,孟郊辞职了,他带着母亲和妻子寄居在洛阳,日子过得更是清苦,时常靠朋友接济维持生活。 56岁时,在韩愈等好友的推荐下,孟郊做了协律郎,总算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 好景不长,接下来的五年内,孟郊接连丧失了三个儿子,最终绝后,最大的儿子活到10几岁,还是没能成人。 白发人送黑发人,孟郊内心的痛苦无人可以体会。他悼念儿子所写的《杏殇》九首,可谓是句句含泪,字字泣血,让人实在是不忍卒读。 这是其中一首: 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 哀哀孤老人,戚戚无子家。 岂若没水凫,不如拾巢鸦。 浪鷇破便飞,风雏袅相夸。 芳婴不复生,向物空悲嗟。 他的一生实在是太惨了,这换成一般人,心态早就垮了,但是孟郊还有老母要奉养,他只能强打精神。 公元809年,孟郊最敬重的母亲裴氏去世,他彻底垮了,每天都挣扎在生于死的边缘。他的《秋怀十五首》中写道: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 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 老骨惧秋月,秋月刀剑棱。 纤威不可干,冷魂坐自凝。 老人朝夕异,生死每日中。 坐随一啜安,卧与万景空。 …… 真的让人难以想象,他的残年是如何度过。 公元814年,一代诗人孟郊暴毙身亡,连后代没有,留给我们的,只有一首首流传千年的诗歌。“诗囚”孟郊,终于可以不用把自己囚禁在精神的监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