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史湘云·昙花一现韦陀泪【湘江水涸&云散高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真正的枕霞旧友,不是史湘云,而是那个品位不俗的老太太
2022-05-21 18:53:20 来源: 少读红楼 安徽  举报
50
分享至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大观园成立了海棠诗社,作为诗客的史湘云反客为主急着要做东道,拟题菊花诗,顺带请贾母等众人逛园子赏桂花吃螃蟹。这一天贾母携众人入园来,行到藕香榭处看见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命人念,湘云念道: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作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她们姊妹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枕霞一词出自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具有一番洒脱闲适,又极富文采,“枕霞阁”可以和大观园的“沁芳亭”遥遥相对。

通过作者这些细节描写,不经意间向我们透露出了贾母当年生活的一个场景,一个缩影,原来,贾母年轻时也是颇为活泼好动的,原来史家也有这么一个花园,也有一些亭台楼阁,也有一帮女孩子,堪称是金陵十二钗的另一个版本了,或是金陵十二钗前传。



整个红楼梦一开场提到贾母就是一副老人家的形象,黛玉进贾府提到贾母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冷子兴演绎荣国府称其为史老太君,我们几乎忘了她也有过青葱的少女时光。

想来当年的贾母也如湘云黛玉一样,生得姣花软玉一般,也有满腹的才情,贾母为什么喜欢湘云?就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从元迎探惜到湘云都可窥见贾母当年的影子。

后来湘云就用枕霞旧友作为自己的诗号,写出了无数好诗,其实枕霞阁的真正主人是贾母,这个枕霞旧友看似是湘云实则是贾母,谁说贾母没参加过诗社,枕霞旧友就是明证。

红楼梦通篇下来没有见贾母作过诗,实则贾母具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参观藕香榭让湘云给她念那一副对联,“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同行一起的王夫人,薛姨妈凤姐等人都没有这种雅兴,同样是四大家族出身,这几个人的品味比起贾母来差了一个档次。

参观宝钗的房子,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连呼不可,说着叫过鸳鸯来,亲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



看贾母给宝钗送的那几件东西,既内涵高雅又素净大方,这才是大家该有的气度。到了潇湘馆,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她把这窗上的换了。”那银红色的霞影纱配上绿色的翠竹可谓是清新明媚,所以才有了茜纱窗这个美名。

在妙玉的栊翠庵内品茶喝的出“是旧年蠲的雨水”,连林黛玉都品尝不出来。听曲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得近。中秋节带众人赏月,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一时间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

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众人听得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等于是接受了一场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贾母就是这么一个既懂得享受又具有人生品位的一个贵族老太太。元迎探惜都是贾母一手培养出来的,个个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她们从小都深受贾母的影响。

如果说元春是大观园的缔造者的话,那么贾母则是大观园的守护者,她关心大观园内众人的生活,在探春的秋爽斋关注梧桐长好了没有,在黛玉的潇湘馆看黛玉的纱窗旧了就给她换上了新的霞影纱,看到宝钗的蘅芜苑如雪洞一般,张罗着给宝钗收拾屋子。



她积极参加大观园的活动,支持诗社的活动,菊花诗螃蟹宴,下着大雪过芦雪庵来看众人联诗,她给了众人一个宽松的环境,护佑他们成长,隔绝外界的风刀霜剑,贾母无形中成为众女儿们的庇护者,守护者,代言人。

她不但是他们的祖母长辈,同时也是他们的朋友、姐妹,她是他们中的一员,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贾母身上的品质,优雅坚强善良。某种意义上说,是贾母成就了他们,有一种境界叫作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贾母,无形中是所有人的榜样,这其中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贾母的影子。

网上曾经盛传一个问题,晴雯日后会成为赵姨娘吗?不会,晴雯有一颗兰心永远不会改变,就像贾母虽然已是鬓发如银,垂垂暮年,但是并没有成为宝玉所说的鱼眼睛,沾染上了世俗之气,而是一颗高贵蕴含着无穷智慧的祖母绿,经历过幽深的岁月依旧熠熠生辉。

贾母是可以单独列传的,枕霞旧友是对贾母的一种致敬,也是一种怀念。

作者:闲月玲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全文,释义。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2个回答#热议# 应届生在签三方时要注意什么?
一米八的脖子 高粉答主
2019-06-04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关注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出自清代曹雪芹的《问菊》,原文如下: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译文:

我想要问讯秋天的信息,众人皆不知,我背着手,口中念念有词地叩问东篱下栽种的菊花。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

空荡荡的庭院,落满霜露,那是何等的寂寞?大雁南归、蟋蟀停止了鸣叫,可曾引起你的相思?不要说世界上没有人能与你接谈,你哪怕能与我说上片言只语,我们也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心思。

注释:

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叩:询问。东篱:指代菊。

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偕:同……一起。

为底:为什么这样。底,何。

蛩:蟋蟀。可:是不是。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解语:能说话。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扩展资料:

《问菊》全诗赏析

正因为林黛玉的风雅是故意做出来的,她实际上耐不住寂寞。所以,在《问菊》中,她大倒这方面的苦水:“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又自作多情地问菊花:“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其实,这正是她自己耐不住冷清的写照。若依菊花之本性,人家本来就是顺应秋之时节而生的。若怕寂寞,何必开于秋时?当事人只需像宝钗那样为菊的到时未开而怅叹(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或者把菊的形象留下以作永远的纪念(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即可,何必在人家正常开放的时节,问人家有没有寂寞相思呢?林黛玉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菊花诗最佳。其中《咏菊》第一,此诗第二。

如果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就不会在前面咏白海棠时要让宝钗“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原来作者还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

一般的咏菊诗主调就是:一、自命清高;二、孤独寂寞;三、标榜遁世。菊花这个题材,又特别适合表现这些主题。原因是,菊花是秋花,既然傲立霜雪,又孤独绽开(没有跟众多的春花一起开),特别适合失意的文人自比。

瞧,我虽然失意,享受不了繁华,可我照样是精神上的贵族——你不用我,我就学陶渊明隐居去。因此,曹雪芹让林黛玉夺魁菊花诗,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林黛玉就是这种求之不得而怨的小文人的代表。

总而言之,林黛玉的清高正如这些菊花诗一样,是刻意装出来的。是在明知“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的情形下,而刻意效仿出来的。目的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小文人式的对世俗名位的求之不得的哀怨。

并同时博取清高的美名和旁人的同情。因此,一遇到真正能考验她能够取法陶令的时候,她就丢下这些“孤标傲世偕谁隐”、“满纸自怜题素怨”的标榜而不管。

一个劲地去高歌“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了。

94    评论(12) 分享 举报收起

夸克
广告2024-10-14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汇总_各个学习阶段的相关学习内容夸克APP都有!
b.quark.cn
权威认证戏精CQ
推荐于2017-11-23 · TA获得超过5065个赞
关注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问菊》
[名句]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开花为底迟
[原文]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蛰病可相思?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赏析〕这是《红楼梦》里的潇湘妃子林黛玉《问菊》中的两句。
一般的花都在春天竞开,唯独菊花迟到秋天才开,而且经霜仍抱枝不落。晋陶渊明爱菊,陶渊明是隐者,因此人们也都称菊花为花中隐者。隐者孤标傲世,品格清高,遗世而独立。
这两句是想了解秋菊的内心情绪,而问菊:你孤标傲世,遗世独立,到底是想偕谁一同归隐?同样开花,百花都在美好的春天里开放,独你为何迟迟到秋天才开呢?
林黛玉此在问菊,实等于在问自己。不甘苟合流俗,以清高亮节自守,却不知将偕谁共隐?!花季已过,迟迟不开,盼等的又是什么?是叹人海知音的难求,也是在写有才者和理想主义者,不为世俗所知解欣赏的执著,孤冷而寂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1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宫》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楚宫》这首诗可能作于公元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当时李商隐从桂州返回长安,途经潭州等地。在旅途中,诗人面对着湘江的滔滔江水,联想到屈原的不幸遭遇及其悲剧性的结局,心中涌起无限感慨,遂作此诗以吊屈原。李商隐的一生在政治上颇为失意,生活道路坎坷多舛,因此他在吊古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社会政治和个人身世的感慨。

首联“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诗人开篇即以“如泪”的湘江水和“逐恨”的屈原魂魄,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清深的湘江水仿佛汇集成无数的眼泪,而屈原那充满悲愤的魂魄,则随着水流远去,表达出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与哀悼。

颔联“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诗人通过描写枫树、夜猿、女萝、山鬼等景物,营造了一种凄迷幽冷的氛围。猿猴的哀鸣和山鬼的低语,仿佛是在与屈原的魂魄交流,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悲凉之感。

颈联“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这两句从屈原的身后事入手,探讨了招魂的问题。诗人认为,即便是埋葬于土地中的躯体腐败之后,魂魄也难以招回;更何况屈原是沉江而死,葬身于腥臊的鱼虾之中,这样的情况使得招魂变得更加困难。

尾联“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诗人以乐观的态度结束全诗,表达了即使屈原已逝,但只要有楚人存在,就会有人记得他,并用彩丝包裹的食物来祭奠他。这里的“三户”指的是屈原曾经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屈原的精神在民间流传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屈原悲剧性人生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李商隐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情感,体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0-18 12:46 , Processed in 0.0557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