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薛宝钗串演皇太极·任是无情也动谁?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是“偷听”惯犯?贾宝玉向林黛玉告白时,她就隐藏在侧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里很多看似没有关联的情节,实际一环套一环相互牵扯。

比如王熙凤生日后,贾赦突然派邢夫人向贾母讨要鸳鸯,明显就是针对儿媳妇肆无忌惮的妒忌,捉奸贾琏大闹的事而起。

本文将要讲的这件事,也是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这就是“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话说当日史湘云端午节后来贾府有两件事发生。一件是打醮清虚观贾宝玉得了一只金麒麟要留给湘云,又因张道士做媒宝黛二人大闹一场才刚好。一件是史湘云被冯家相看,几乎定下来许配给冯紫英,具体第二十八回“悲愁喜乐”酒令已有伏笔。

这两件事是“诉肺腑”的诱因,关联倒不大。不过林黛玉与贾宝玉闹别扭,却各自心知肚明,只是心中情意难出口,同心反成了异志。

当初宝黛生情就因《西厢记》引起。如今金麒麟不免让黛玉生心,过来听墙根。

谁想因贾雨村突然到访,贾政唤宝玉出去应酬,导致宝黛二人路上相遇,将几天的各种情愫搅在一起,贾宝玉终于忍不住向林黛玉敞开了心扉。

谁想曹雪芹设计的太巧妙,偏偏林黛玉离去,贾宝玉并不知道。反而拉着从后面赶来给他送扇子的袭人说出了“肺腑之言”。林黛玉没听见,袭人听了去,而薛宝钗极有可能也隐身在暗处听到了全文。


(第三十二回)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哪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贾宝玉是一出事就只会跑,当初调戏金钏儿惹怒王夫人也是一溜烟的跑走,如今又再跑了。

不过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曹雪芹可隐藏了不少线索。

一,贾宝玉向林黛玉诉肺腑,代表的是宝黛姻缘。

二,袭人送扇子,“袭为钗副”代表薛宝钗,扇子代表“散”,宝黛姻缘因宝钗介入而“散”。

三,贾雨村此时到来,应了“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佐证贾雨村是导致宝黛离散,给薛宝钗嫁给贾宝玉的机会的主因。

四,贾宝玉诉肺腑时,林黛玉离去,暗示黛玉结局是先离开贾府而去,也与贾雨村有关。


五,贾宝玉“惹祸”又跑了,预示贾雨村让他在宝黛姻缘上做了逃兵。结合脂砚斋批语《一捧雪》伏贾家之败和“石呆子扇子案”,就知道贾宝玉实为贾雨村所害。他见贾雨村后挨打的事也是佐证。

六,林黛玉虽然没听到贾宝玉的“告白”,但她与宝玉“心有灵犀一点通”,也不需要贾宝玉多说。

花袭人尽管“袭为钗副”,实际她从珍珠改名袭人就成了“草木人”,又与林黛玉同一天生日,都是二月十二的花朝节。

袭人既影射宝钗,又影射黛玉。她听到贾宝玉的“告白”,也相当于林黛玉听见了。

至于袭人外嫁蒋玉菡,便是林黛玉离开贾府之谶:被迫外嫁。

芙蓉花签作为林黛玉的姻缘伏笔,“莫怨东风当自嗟”就是昭君出塞典故,解决了林黛玉先行离去是“外嫁”原因,也解决了潇湘妃子的伏笔。


七,林黛玉先去,贾宝玉再去,薛宝钗随后登场与袭人“交接”……与黛玉去后,宝钗嫁给宝玉为妻,宝玉在袭人出嫁后也出家而去,留下宝钗守活寡的结局顺序伏笔,一丝不差。

显然,曹雪芹通过这段故事,在贾宝玉第一次对林黛玉诉肺腑“表白”时,交代出宝黛钗三人真正的姻缘结局。所有该出场的人物全到齐。尤其重点是贾雨村的[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黛去钗嫁玉再去”的结局便藏在其中。不提。

(第三十二回)袭人正裁疑间,忽有宝钗从那边走来,笑道:“大毒日头地下,出什么神呢?”袭人见问,忙笑道:“那边两个雀儿打架,倒也好玩,我就看住了。”宝钗道:“宝兄弟这会子穿了衣服,忙忙的那去了?我才看见走过去,倒要叫住问他呢。他如今说话越发没了经纬,我故此没叫他了,由他过去罢。”袭人道:“老爷叫他出去。”宝钗听了,忙道:“嗳哟!这么黄天暑热的,叫他做什么!别是想起什么来生了气,叫出去教训一场。”袭人笑道:“不是这个,想是有客要会。”宝钗笑道:“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袭人笑道:“倒是你说说罢。”

要注意薛宝钗出场与袭人之间的言语机锋格外的犀利。

袭人明明哭了,宝钗故作不知,反而问她出什么神?这句话里就有一个套子。如果袭人嘴巴不严,估计就会将刚才发生的事透露一二。薛宝钗显然在试探,说明她刚才就在暗处。


袭人不上钩,顾左右而言他,说看两只鸟打架一语带过。其实两只鸟儿何尝不暗示的宝黛?算是作者的小心机。

薛宝钗不死心又提贾宝玉,注意她话里“才看见走过去……说话越发没了经纬”,既表明她没有旁听,打消袭人疑虑。又暗示她知道了贾宝玉刚才说得“没有经纬的话”,这就让袭人听到后心里“不上不下”。到底宝钗听没听到已经不重要,如果这件事一但外泄被人知道,就是她袭人的责任。

所以,薛宝钗的出场与袭人短短两句话,带出来了两个意思:

一,试探袭人口风。

二,堵住袭人的嘴。

不得不说薛宝钗的厉害。而这实际也正中袭人的下怀。她并不担心薛宝钗听不听到刚才的话,反而担心她自己一个人承担不了这份责任和压力。


可薛宝钗既然暗示她没听说,也就绝了袭人对她帮忙解决问题的“痴想”。薛宝钗绝不可能告诉王夫人,也暗示袭人也不能说,那这件事要如何处理?

袭人是贾宝玉的贴身大丫头,如果有一天贾宝玉和林黛玉真的做出了什么“丑祸”,袭人一直“没发现”,也是吃不了兜着走。可她要真跑去一五一十和王夫人讲了,她就成了个背后告密,嘴巴不严的小人。就算薛宝钗取代林黛玉嫁给贾宝玉,这件事终究让她耿耿于怀,绝不可能再容留袭人。

袭人就想好好给贾宝玉做个妾,无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谁做了宝二奶奶,她都不能得罪,不能让她们反感。现在这件事给她一个选择,既要管,还不能告密,向左向右,袭人的煎熬可想而知。

所以,当她一听婆子跑来说“金钏儿投井死了”,第一时间是不相信,随后就潸然落泪。既是与金钏儿的旧感情,也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她在这一刻的纠结心理,既然来源与宝黛生情被她发现的巨大震撼和束手无策,也源于薛宝钗出场给她带来的压力。


怎么做才能既解决宝黛生情的危机,还能避免自己步了金钏儿的后尘,才是真正“煎心难熬”的处境。

正是金钏儿的死,宝黛钗三人给到的压力,才让袭人不得不在当天贾宝玉被打后,彻底背弃贾母倒向王夫人,皆因她已无路可走。否则下一个“金钏儿”极可能就是她。

当然,袭人对当日的事始终守口如瓶,任由王夫人试探也没说。

可王夫人并不傻,当袭人求她将贾宝玉搬出大观园时便有了察觉,自然对林黛玉极为不利,并不会真担心薛宝钗。不提。

这边金钏儿因贾宝玉,被王夫人撵出去后,投井自尽而死。情节是一处“重复”。

后面晴雯因贾宝玉,被王夫人撵出去后,一气而死,与金钏儿之死前后呼应。

不同的是,金钏儿是王夫人的丫头,得到了赏赐和厚葬。晴雯是贾母的丫头,被拉出去火化后在乱葬岗扬了,真正是挫骨扬灰。

王夫人对待金钏儿和晴雯的态度,就是对待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态度。


金钏儿确实是薛宝钗之影,她也穿着宝钗的衣服下葬。金钏儿、宝钗,钗钏本就是一体。

而金钏儿死后生日,贾宝玉去水仙庵祭奠,莲花(芙蓉)被称水中仙,又是林黛玉的体现。

所以,金钏儿和晴雯,都是被王夫人撵走后死去,也预示林黛玉确实被迫离开贾家后死在了“外头”。宝钗和黛玉的各种伏笔纠缠交织,就源于钗黛合一。

综上,从“诉肺腑”开始,林黛玉离去,袭人赶来送扇子,贾宝玉告白后逃走去见贾雨村,宝钗出场试探“警告”袭人,金钏儿突然传来死讯……一系列故事都在伏笔宝黛钗三人姻缘的最终结局。还要读书人多注意点。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有两副面孔,书中写的只是一个,另一个面孔藏得太深难发现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任是无情也动人”是整支牡丹花签的重点。如何解读需要了解这句诗的出处以及和牡丹花的关系。而这句诗背后涉及的典故,才是曹雪芹影射薛宝钗的关键。


与“莫怨东风当自嗟”一样,“任是无情也动人”也有两个出处。且先诗后词,词由诗出。但由于原文直言“一句唐诗”,便只能先由晚唐诗人罗隐的《牡丹花》诗开始讲起: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然而,看过罗隐的《牡丹花》诗后就会发现问题。原诗所写是“任是无情亦动人”,花签上则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这个差别看似不大,却与林黛玉修改“留得枯荷听雨声”为“留得残荷听雨声”完全不同。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枯荷”与“残荷”的区别,是李商隐与林黛玉面对的时间不同。枯荷当为九月后,荷花枯死于莲塘。残荷尚是八月底,将枯而未枯。林黛玉将枯改作残,是契合她当时的人生和身体状况,这一改非常贴切。

但罗隐原诗明确是“任是无情亦动人”,花签却改作“任是无情也动人”,从“亦”到“也”看似差不多,但典故的出处就不同了。

我认为曹雪芹如此写,实际是借罗隐的《牡丹花》诗,引出“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真正典出:秦观秦太虚的《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我们按照顺序,先讲罗隐这首《牡丹花》诗对薛宝钗的姻缘伏笔。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东风伴着牡丹花开肯定有原因,红纱细罗般的花朵是那么的美丽。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牡丹花若能善解人意化作女儿,定是位倾国倾城美人。即使不如人愿,也美的让人心动。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芍药甘作牡丹的近侍陪衬,芙蓉也避其妍丽开于盛夏池中。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可惜韩愈贪恋功名,辜负了韩湘的牡丹诗谶,蹉跎一生,失去仙缘。

罗隐的这首《牡丹花》诗,以拟人手法写出牡丹花的艳冠群芳,却又以韩愈的典故表达“错失”的遗憾。全诗的重点有三个。


一,牡丹真国色,却遗憾不能“善解人意”。用在薛宝钗身上,就有金玉良姻悍然卷入宝黛姻缘导致有情人不成眷属之意。虽宝黛情断错不在薛宝钗,到底导致贾宝玉失去林黛玉的遗憾。岂非“终身误”所指的“到底意难平”!

二,牡丹让芍药作陪衬,芙蓉退避三舍。完全是钗、黛、湘三美的写照了。

芍药被称“小牡丹”,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或为花副称之。曹雪芹为了对应此处伏笔,白日专门设计一出“史湘云醉卧芍药茵”的情节。以芍药影射史湘云。芙蓉自不消多说,就是林黛玉的象征。

贾宝玉三个表姐妹,薛宝钗、林黛玉和史湘云,从原文的线索关联来看,都有与他姻缘的机会。最合适当属门当户对的史湘云。但林黛玉来后取代了史湘云。等薛宝钗再来,才有金玉良姻与木石姻缘的直接对抗。


史湘云最早退出与贾宝玉的姻缘之争,与薛宝钗日渐亲密。她在大观园中也一直住在蘅芜苑。前文讲林黛玉作《折足雁》酒令,“落霞与孤鹜齐飞”,也是说史湘云与薛宝钗日后互相扶持,后文还会再讲到。

正是薛宝钗的金玉良姻“不解人意”,插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两情相悦”,导致林黛玉离开贾宝玉远嫁而去,最后是薛宝钗与史湘云姐妹扶持到老,可不就是“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这句诗中意所影射?

韩湘少年修道有成,放荡不羁。韩愈忧心侄孙,有意劝学。不想韩湘拿来一个花盆,聚土浇水种上一株牡丹,竟在冬日开出两朵牡丹花,花间现出金字诗一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借以反劝韩愈弃官学道得大自在。韩愈没有开悟,后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带头反对迎法门寺真身塔中释迦文佛指骨舍利,上《论佛骨表》奏疏被贬潮州任刺史,即刻启程不得延误。韩愈大祸临头顾不上家中妻子亲人被逼上任,行至蓝田关被侄孙韩湘追上,赠以“七绝”一首,诗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句,才恍然记起当年韩湘妙法演化的牡丹花谶语,原来一切早有预兆。


罗隐在《牡丹花》中,以韩愈劝学,韩湘修道,佛骨舍利,韩愈辜负牡丹之谶等事罗列收尾,讲述辜负“牡丹花”之意,极为巧合的与薛宝钗劝学,被贾宝玉辜负,离家出家的“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结局对照上。

所以,有理由相信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姻缘的设定和发展,就借鉴自罗隐的这首《牡丹花》诗。牡丹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便是解开伏笔的“钥匙”。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9-06 19:35・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终成弃妇的原因,就藏在一幅画像中,牡丹花签揭开这个秘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薛宝钗的牡丹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乍一看就出于唐代诗人罗隐的《牡丹花》时,以其诗中“辜负”之意,隐喻薛宝钗终为贾宝玉所弃的姻缘结局。

不过,“任是无情也动人”实际并不出于罗隐的《牡丹花》诗,而是典出秦观修改“任是无情亦动人”后所作的《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据说秦观欣赏了唐代歌姬崔徽的肖像画后有感,便作了这首词。他还另有一首《词笑令·崔徽》,也是介绍崔徽生平坎坷境遇。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据北宋张君房纂辑《丽情集》记载:


“崔徽,蒲妓也。裴敬中为梁使蒲,一见为动,相从累月。敬中言旋,徽不得去,怨抑不能自支。后数月,敬中密友东川白知退至蒲,有丘夏善写真,知退为徽致意于夏,果得绝笔。徽持画谓知退曰:‘为妾谢敬中:崔徽一旦不及卷中人,徽且为郎死矣。’明日发狂,自是移疾,不复旧时形容而卒。”

崔徽情重,却终为裴敬中所负。所绘画像传世便可能是秦观所见到的这一幅。

崔徽的故事和经历,颇有薛宝钗为贾宝玉所负之意。裴敬中一去不归,贾宝玉也一去不归。

无论罗隐的“任是无情亦动人”,还是秦观的“任是无情也动人”,所讲都是“辜负”。注定牡丹和崔徽所隐喻的薛宝钗,最终姻缘不得幸福结果,是曹雪芹最擅长的设譬伏笔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秦观这首《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对崔徽的容貌描写,与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容貌形容,颇有“类似”之笔。

上阕“水剪双眸点绛唇”,分明是薛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写实。

下阕“谁记当年翠黛颦”,则近似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所引的“颦颦”之名以喻“病如西子胜三分”的虚写。


而“东邻女”既出于宋玉之《登徒子好色赋》,又可引出《孔雀东南飞》被焦仲卿母亲看中的东邻富家女。宋玉之于“东邻女”有倾慕之情,可喻宝黛之情。焦母所选“东邻女”则有毁婚之意,则恰如宝黛之情由于薛宝钗介入,“任是无情也动人”导致三人“终身误”结局。

所以,曹雪芹以秦观词中崔徽容貌以喻宝钗和黛玉,圆融“钗黛合一”妙笔。再辅以“东邻女”的“有情、毁婚”两个典故双解,谶“终身误”结局,可谓妙手偶得之。


不仅如此,秦观秦太虚于《红楼梦》的意义更重大。他首出于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秦可卿房中那副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就是作者假托秦太虚之作,进而引出太虚幻境。可见曹雪芹设定的太虚幻境,当与秦观词中之情有重大关联才是。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9-06 19:34・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8 08:59 , Processed in 0.0589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