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薛宝钗串演皇太极·任是无情也动谁?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08: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一直以花喻人,牡丹花比喻薛宝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021-08-18 16:13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里有明确说明薛宝钗象征的花是牡丹花。

在民间,牡丹花一直被作为国花的象征。在盛唐时期,牡丹在京都长安优盛,刘禹锡更诗作:“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仙李白更是为了赞誉杨贵妃,更是用牡丹花来比喻杨贵妃的倾国美貌: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由此可见,牡丹花在民间一直是象征着身份的尊贵,富贵幸福的精神寄托。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平民百姓用牡丹花自喻己身,那是犯了忌讳的,那薛宝钗为何却怡然自得呢?



第六十三回的宴会主要是为贾宝玉庆生,大家半夜聚到贾宝玉房中饮酒作乐。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李纨、薛宝琴、香菱、袭人、晴雯以及贾宝玉房中的几个丫鬟,统共有十六人。期间有一个抽花签的环节,抽中花签的分别是宝钗、探春、李纨、湘云、麝月、香菱、黛玉、袭人。每一只花签都有箴言,这里的箴言如同太虚幻境里的箴言般重要。

第一个抽的人是薛宝钗。

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大家笑着说:“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第二位是探春,抽到的花是杏花,花签为“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

第三位是李纨,抽到是一枝老梅,花签是“霜晓寒姿”四字,诗云:竹篱茅舍自甘心。

第四位是史湘云,抽到的是一枝海棠花,花签“香梦沉酣”四字,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

第五位是麝月,抽到的是一枝荼縻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诗云:开到荼縻花事了。

第六位是香菱,抽到的是一根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诗云:连理枝头花正开。

第七位是黛玉,抽到的是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诗云:莫怨东风当自嗟。

第八位是袭人,抽到的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诗云:桃红又是一年春。



在《红楼梦》里的每一次宴会里,都有重大意义。是作者提前铺垫,暗埋线索,这里抽到的花签是每一个姑娘们以后的命运走向。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八位抽到花签里的姑娘是从盛到衰,麝月抽到的花签是“韶华胜极”,诗云“开到荼縻花事了”,到麝月这里就春尽了。

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说着,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数。
宝玉对这些隐喻之言极其敏感,这花签的箴言隐喻不好,所以当麝月问他怎么说的时候,他选择藏了起来。所以麝月的的花签是这八位姑娘的分水岭,在麝月之前抽到花签的姑娘,命运走向良好,在麝月之后抽到花签的姑娘命运走向极差。

到袭人这里之后,大家本来还是要继续玩的,但是被薛姨妈叫人来看了,时间不早大家就散场了。这一次的聚会,是大观园里最后的聚会。

在宝玉看来大观园是一处世外桃源,干净纯洁、闲雅脱俗,这里的人互敬互爱,没有等级之分,是贾宝玉心里所向往的人间乐园。只有在园子里才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女儿们才能永葆青春与清净。他希望这座花园能常驻人间,女儿们也永远不要离开这里。但是,大观园毕竟只是理想的存在,它依托于现实世界的外在形式,自然不能避免世俗的袭扰。

所以在这次的宴会不久,第七十三回大观园就被抄检了。这一次的抄检大观园象征着王夫人、薛宝钗等人的势力崛起,贾母失势的开始。



这八位姑娘的命运走向从高到低,从盛到衰,根据书本后续发展来看,薛宝钗是最得意的,所以排在第一位,而牡丹花象征着权贵,所以牡丹花对应了薛宝钗。

来解析一下她抽到的花签:【艳冠群芳】,诗曰:任是无情也动人。

“任是无情也动人”出自 晚唐诗人罗隐的七言诗《牡丹》。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看到完整的诗句,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绝啊!这首诗有牡丹花,芍药,芙蓉三种花。 芍药素有小牡丹之称,若牡丹在群芳中为第一,则芍药为第二。“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这两句话怎么解释呢?芍药虽也花大而美,但比之于牡丹,芍药也只是牡丹的亲近侍奉。至于生于水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 ,虽也端庄素雅,若比之于牡丹就逊色多了,所以,它哪里敢和牡丹比美呢?但它不论生在什么地方,也躲不开和牡丹花的比较。

这么一说,有茅塞顿开没有?

牡丹是薛宝钗,芍药是史湘云,芙蓉是林黛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不管在哪里都是要被比较的啊!



牡丹花(薛宝钗)凭借着东风(王夫人),在春风里扶摇直上,翻卷着高高的花瓣开在枝杈的顶端,它妩媚的姿容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真是无比的美丽!如此艳丽的牡丹花要是能开口说话,那真成了倾国倾城的牡丹仙子了!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这里,用了拟人句,意思是牡丹要是能说话,果真是“牡丹仙子”,那简直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了;下句更进一层说,就算牡丹无情(牡丹花是植物,没有人的感情),不能成为美人(是人就有感情),就凭它美丽的芳姿艳质也够人倾心喜爱了。

这里的延伸意是,薛宝钗是灭绝万物的存在。在太虚幻境里,代表薛宝钗的就是一片冰天雪地,毫无生机。所以结合一下故事后续的发展,她即将登上掌权者位置,每个人的命运自然因她败落、甚至死亡。

芍药(史湘云)虽也花大而美,但比之于牡丹,芍药也只是牡丹的亲近侍奉。至于生于水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林黛玉),虽也端庄素雅,若比之于牡丹就逊色多了,所以,它哪里敢和牡丹比美呢?但它不论生在什么地方,也躲不开和牡丹花的比较。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这里有个典故。“韩令”,即韩愈,韩愈有个侄孙子,叫韩湘,韩湘痴迷于修道,也劝谏韩愈弃官学道,反而被韩愈斥责。最后韩湘得道成仙,在一次韩愈被皇帝派到南坛祈求天降雨雪时,因韩愈一直无法祈求天公降下雨雪,韩湘便用法术帮助了他。最后韩愈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务,但还是不愿弃官学道。有过了几年韩愈在被罢官以后,韩湘又帮助了韩愈,可韩愈依然不愿意跟韩湘子学道。

韩愈虽然在人世上功成名立,但终未脱俗超凡,成为仙人。辜负了韩湘用牡丹花的诗谶的规劝,度过了这样一生,予以惋惜。



这个典故套用到薛宝钗身上,功成就是金玉良缘的成功。而宝玉一直都喜欢黛玉,就算婚姻给了宝钗,他依然讨厌宝钗,正如韩令讨厌牡丹花一样。

薛宝钗虽然身份不能像牡丹花所象征的那样雍容华贵,但是她内心对权贵的渴望却丝毫不弱牡丹花所象征的权贵。薛宝钗是一个与花花草草绝缘的人,文中有说过薛宝钗的住所是像一个“雪洞”,她的画册也是冰天雪地白茫茫,天寒地冻灭绝生机。

而她能和牡丹花沾边的,也只有牡丹花象征的富贵、权力正是她内心所渴求的东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18: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白蛇,宝钗为什么冷?宝钗的“冷香”:白蛇的蛇腥臊气

长安昭阳王
IP属地: 陕西
2
2024.09.03 12:07:42
字数 2,205
阅读 85
【 红楼日月:连载51】
(接上文,贾母问《白蛇记》,参禅:不是冤家不聚头)

还有多处线索,揭示白蛇、宝钗、薛家:

首先看,《南柯梦》里“庭有古槐树一株”。而唐朝白蛇,第一个故事说“有巨白蛇在树下”,没说是什么树,第二个故事说“但见枯槐树中,有大蛇蟠屈之迹。”是用“古槐树”、“枯槐树”,给出唐朝白蛇的线索:有大蛇蟠屈。《南柯梦》里,金枝公主葬于蟠龙岗。蛇蟠、蟠龙,也是《红楼梦》中薛蟠兄妹的名字含义。那宝钗是龙是蛇?在满清之人看来是龙,在红楼作者看来,当然是蛇,是吃人害人的白蛇!

再看槐树、金钗的线索。淳于棼看二十年前定情之物:金钗却是一槐枝,玉盒原是一槐荚子。“金钗”就是宝钗,是宝钗之名的来源,唐明皇赐杨贵妃“七宝金钗”和“百花钿盒”,宝玉把宝钗比作杨妃,也把宝钗与安史之乱关联起来了。

所以宝钗与这三出戏都有关联:槐树金钗、害人白蛇、安史之乱。

当然关键还是《白蛇记》,所以作为第一本,揭出宝钗这个白蛇,其表象是美色,绝代之色,艳若神仙,辞气闲雅。不仅迷惑了宝玉,也迷惑了读者,一直看不出其吃人害人的本来面目。



薛宝钗


这个“绝代之色,艳若神仙,辞气闲雅”的白蛇,其蛇腥臊气,当事人却当作异香、名香,似非人世所有。这种“异香”、“名香”,《红楼梦》中都特别由贾政强调过,17回,贾政带读者第一次游大观园,正是在“蘅芜苑”:

贾政道:“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

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

煮茶、操琴、焚香,都是很自然的用词,“焚名香”有强调“名香”之意。

第8回,宝玉与宝钗相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玉闻所未闻,便是“似非人世所有”之香。

有人说“静日玉生香”里,宝玉“只闻得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黛玉不也有“幽香”吗?甚至用的是同一个词“幽香”。但香和香不一样:黛玉说“我有的是那些俗香”,“是柜子里头的香气”。第一回有“玉在匮中求善價”,柜子里是“玉”,是玉的香,指香玉!宝玉随后就说“耗子偷香玉”,所以黛玉此“香玉”是答案在前。

第40回,贾母第一次去宝钗处: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顽器全无。

薛宝钗住处:阴森、清,异香、冷,雪洞一般。

《红楼梦》讲究“善练字”,却给小姐闺房用“雪洞”二字,是善练字吗?贾母说“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也是提醒读者,“雪洞一般”的小姐闺房明显有问题。但如果这小姐是“白蛇”呢?则其住处用“雪洞”,指“白蛇洞”,确是善练字!

宝钗有一个特征:冷。那么现在就很容易理解了:蛇,属于冷血动物,就是冷的。所以《红楼梦》中这个“冷美人”,原来是作者照白蛇的特征刻画的。

所以宝钗的“冷香”,反面是:白蛇的蛇腥臊气。

正如《博异志》中所述此“白蛇”:“郎君颇闻异香,某辈所闻,但蛇臊不可近。”

贾政、宝玉、贾母、贾珍都指出:宝钗是白蛇!读者看出来了吗?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刻印于明末天启年间,其《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与红楼作者比较近的白蛇故事,是一个完整定型的版本。红楼作者写白蛇,如果对此版本全不理会,则不合逻辑,至少会关注此版本,所以在《红楼梦》中出现此白蛇版本的痕迹才正常:比如,好色的李克用“见白娘子有倾国之姿”,便设计“稳做偷香窃玉人”。甚至受到这个白蛇版本的一些启发,都很有可能。

白娘子“倾国”,姓李的“偷香窃玉”,白蛇多次偷盗,盗衣扇、珠玉,还有典当铺等,在《红楼梦》中都有痕迹:

宝钗占花名得“牡丹”,用了罗隐的牡丹诗“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倾国,是宝钗的特征之一,即倾人之国、清国。

姓李的“偷香窃玉”,就是宝玉讲的“耗子偷香玉”笑话,正是住在“盗香”村的李纨,与宝钗蛇鼠一窝。

关于白蛇之盗,尤其是盗“珠玉”,便是宝钗说的“绿蠟”故典:宝钗改“绿玉”为“绿蠟”,“虫鼠偷玉”,与宝玉说的“耗子偷玉”,差别在“虫”。“虫”还有“蛇”之义,看《康熙字典》:

虫:【說文】一名蝮。【玉篇】古文虺字。

虺:【廣韻】蛇虺。【詩·小雅】維虺維蛇,女子之祥。【爾雅·釋魚】蝮虺。詳蝮字註。【楚辭·大招】王虺騫只。【註】王虺,大蛇。

蝮:【說文】虫也。【爾雅·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註】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種蛇,名爲蝮虺。【楚辭·招魂】蝮蛇蓁蓁。【註】蝮,大蛇也。

所以,“虫鼠偷玉”,是宝钗与李纨、贾兰等“蛇鼠一窝”!

薛蟠、薛蝌,都是“虫”旁,我们便不奇怪了。尤其是薛蝌之名,完全不符合汉人的取名习惯,蝌蚪长大了也是蛤蟆。汉人可以给孩子取李狗剩、张驴儿这种贱名,但不会把孩子叫蝌蚪、蛤蟆,这是虐童!

典当铺,在《红楼梦》中也有痕迹,并作了变化,不是薛宝钗偷典当铺,而是薛家开典当铺。

《红楼梦》中还有个痕迹,是50回暖香坞制灯谜,宝钗的谜语: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谜底是:松塔。就是松树上的松果。

比作风过不响的梵铃,梵铃是佛寺或佛塔檐角上悬挂的铃铎。

宝钗为什么会说一个跟塔、佛塔、梵铃相关的谜语呢?

因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作者希望法海禅师为民除害,把白蛇押镇塔下,千年万载,不能出世!如同希望汉高祖剑斩白蛇一样。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19: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演的戏剧《白蛇记》,是蛇精害人吃人?还是高祖斩蛇?

长安昭阳王
IP属地: 陕西
2
2024.09.01 12:20:25
字数 2,549
阅读 112
【 红楼日月:连载49】
(接上文,宝玉药方解谜: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

5 龙蛇争玉
5.1 白蛇记是什么故事
黛玉葬花后,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29回,贾母与众人上楼看戏,贾珍一时来回:“神前点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

即《史记》中记载的赤帝子斩白帝子之事。但显然是作者故意让贾珍说错,《高祖本纪》中这段大蛇当径,高祖醉中拔剑斩蛇,老妪夜哭,说白帝子化蛇当道,为赤帝子斩之,根本不是《白蛇记》。

早期名为《白蛇记》的故事,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白蛇传》。把一个血腥恐怖的蛇精吃人故事,生生演绎成了白娘子和许仙的浪漫爱情故事。符合人性从善、厌丑的普遍心理,以及民众对自由恋爱、美好爱情的憧憬,并有力体现了中国文化糅合一切的开放观念。

关于白蛇的故事,讲的最好的是电影《青蛇》,与清朝以后的白娘子戏剧大体一致。白蛇是好的,有情有义,不是害人精,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被褒非贬。当然《青蛇》的内涵要深刻的多,讲的是修炼的主题,无论人、蛇、妖、神,无论百年、千年,在世上的每一天都是在自我修炼。当修炼与情感冲突,何去何从?妥协与否?原则何在?白蛇用生命选择了坚守。千年修行,方知情为何物,人间有情,却更痛苦,而修炼的过程,又要超脱情感。所以看到白蛇殉道,青蛇流泪,是内心觉悟走向成熟,是修炼过程中的痛苦与蜕变,这也是电影不取名为《白蛇》而是《青蛇》的原因。

这样的版本是现代人熟知和普遍认可的,却完全颠覆了早期版本。以明末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28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分界,这个白娘子不好不坏。虽是妖怪,却不曾杀生害命,只是春心荡漾,要和许宣缠绵,不惜威胁逼迫。法海禅师也是有德真僧,念其千年修炼,收服之后,只是押镇雷峰塔下,免其一死。

在唐宋版本中,白蛇是害人妖精,毫无人性,化作白衣美女,专吸人血精髓,害人惨死。清朝以后,黑白颠倒,吸食人血的妖精成了有情有义的白素贞,救人高僧法海禅师却被抹黑成了恶人。如同历史上的忠奸善恶,常被颠倒。

我们看唐人传奇集《博异志》,和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的《太平广记》中的白蛇故事。《太平广记》卷第456到卷第459都是写蛇,在卷第458中的《李黄》,便是收录了《博异志》的白蛇记。

这篇简短传奇中,记录了两个白蛇故事,大同小异:

唐宪宗元和二年,陇西李黄,遇到白衣之姝,绰约有绝代之色。素裙粲然,凝质皎若,辞气闲雅,神仙不殊。其侍者曰:“娘子孀居,袁氏之女,前事李家。”至其宅,见青服老女郎立于庭,相见曰白衣之姨也(这便是青蛇原型)。

李黄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拜辞而出,仆人觉李黄有腥臊气异常。回到家李已渐觉恍惚,口虽语,但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

问彼处人云:“往往有巨白蛇在树下,便无别物。”姓袁者,盖以空园为姓耳。

复一说:

元和中,凤翔李琯遇一车子,通以银装,白牛白马,女奴素服。

琯既随之,闻其异香盈路。但闻名香入鼻,似非人世所有。

见一女子,素衣,年十六七,姿艳若神仙。

李琯才及家,便觉脑疼,斯须益甚,至辰巳间,脑裂而卒。

从者具述其事,云:“郎君颇闻异香,某辈所闻,但蛇臊不可近。”

于昨夜所止之处复验之,但见枯槐树中,有大蛇蟠屈之迹。

乃伐其树,发掘,已失大蛇,但有小蛇数条,尽白,皆杀之而归。

——(唐宋版本完)

两个故事,都是白蛇以美色迷惑人,不知不觉中吸空人血精髓,仅剩头存,或脑裂惨死。



《白蛇记》是什么故事
再看明末的《警世通言》第28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宋高宗南渡,绍兴年间,杭州临安府有一个俊俏后生,名许宣,在生药铺做主管。清明节遇雨雇船,有白衣妇人带青衣丫嬛来搭船。白衣美妇如花似玉,秋波频转,瞧着许宣,下船后故意向许宣借伞。

许宣隔日来家讨伞,白娘子说亡了丈夫,直言有意与许宣结姻。许宣因身边窘迫,不敢从命,白娘子赠银,说家有余财。许宣回去请姐夫作主,姐夫却认出这是官府所失库银,投案出首,许宣被拿,实情以告。官差带许宣来捉本妇,白娘子遁去,并未伤人,且留下库银。

许宣吃了官司,被流放苏州,因亲戚托情,不入牢城。后白娘子带小青寻至,说盗库银是先夫所为,自己不知,怕官差捉拿所以躲避。因原已许嫁,便择日成亲。白娘子放出迷人声态,百媚千娇,许宣如遇神仙,只恨相见之晚,二人如鱼似水,终日缠绵。

半年后,许宣去寺庙看佛会,白娘子给他换了新衣巾、白玉环、细巧扇子,打扮齐整。人本俊俏,衣更风流,却在佛会上被公差捉拿。公人说某典当铺中丢失“五千贯金珠细软、白玉绦环、细巧百招扇、珊瑚坠子。”许宣便知又是白娘子所盗。官差捉拿白娘子不得,许宣发配镇江府,在姐夫熟人李克用的生药铺做主管。

白娘子又寻来,辩解衣扇等物是先夫所留,毫不知情,又说一夜夫妻百日恩。许宣被色迷了心胆,容易被骗,又一处过活。

原来李克用年纪虽大,却专一好色,见了白娘子有倾国之姿,便设计下手。正是:不劳钻穴逾墙事,稳做偷香窃玉人。

李克用趁白娘子如厕,准备下手。在门缝里一张,只见房中蟠着一条吊桶来粗大白蛇,两眼似灯盏,放出金光来。李员外惊得半死。

七月初七,许宣去金山寺烧香,方丈当中坐着一个有德和尚,确是真僧。白娘子和青青驾船来接许宣,被法海禅师识破,翻下水去。许宣回身便拜:“救弟子一条草命!”

宋高宗策立孝宗,许宣遇赦,重回杭州。白娘子却先到了,许宣跪地求饶,白娘子圆睁怪眼威胁:“教你满城皆为血水,皆死于非命。”

许宣心寒胆战,要跳湖轻生,法海禅师赶来相救,用钵盂罩住妇人。禅师喝道:“是何业畜妖怪,怎敢缠人?”白娘子答道:“禅师,我是一条大蟒蛇。来到西湖,遇着许宣,春心荡漾,按纳不住,冒犯天条,却不曾杀生害命。望禅师慈悲!”禅师又问:“青青是何妖怪?”白娘子道:“青青是西湖内第三桥下潭内千年成气的青鱼。”禅师道:“念你千年修炼,免你一死。”

禅师将白蛇、青鱼置于钵盂内封了口,拿到雷峰寺前,令人砌成一塔。许宣化缘,砌成了七层宝塔,千年万载,白蛇、青鱼不能出世。

许宣情愿出家,礼拜禅师为师,就雷峰塔披剃为僧。留诗警世。

——(明末版本完)

警人不要被蛇精迷惑,与《画皮》无异,此篇毫不支持人妖之恋。

清朝以后的版本,以京剧《白蛇传》、电影《青蛇》等为代表,故事为现代大众所熟知,善恶完全颠倒了,无需赘述。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9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是无情也动人//可叹停机德===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女子无才便有德//无为有处有还无}】,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摘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节

译文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化育万物的,有培养人德行的,有使人能通达于节制节度的,有解答疑难问题的,有以自身品德学问影响那些不能登门受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9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双调】殿前欢_秋日湖上倚
【作者】张可久 【朝代】元
【秋日湖上】倚吟篷,障西风十里锦芙蓉。照沧浪似入桃源桐,欠个渔翁。冰泉泻翠筒,玉液浮银瓮,罗袖擎金凤。团香弄粉,泛绿依红。
【次酸斋韵二首】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唤归来,西湖山上野猿哀。二十年多少风流怪,花落花开。望云霄拜将台,袖星斗安邦策,破烟月迷魂寨。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离思二首】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疏。绣鞋香染莓苔露,搔首蜘厨。灯残瘦影孤,花落流年度,春去佳期误。离鸾有恨,过雁无书。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懒看帏屏画,人在天涯。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旧游台谢,晓梦窗纱。
【西湖晚晴】总宜船,绿情红意雨余天。盈盈皓月明如练,棹举冰田。神仙太乙莲,图画崔徽面,才思班姬扇。新诗象管,古调冰弦。
【客中二首】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锦缠头,粉筝低按舞〔凉州)。佳人一去春残后,香冷云兜。晴山翠黛愁,绿水罗裙皱,细柳宫腰瘦。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作者介绍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百科详情>>

殿前欢·离思播报编辑讨论2[url=]上传视频[/url]

元代张可久散曲作品



《殿前欢·离思》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散曲。此曲写闺中女子对相隔遥远的情人的思念,她苦思冥想,不堪忍受,只得把一腔深情寄托在琵琶弦上,笼罩着深深的惆怅和急切的企盼,反映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无限伤感和惆怅,具有谐美悲凉相夹杂的复杂况味。全曲意境空灵蕴藉,情韵缠绵隽永,句子长短参差,跳荡有致。

作品名称殿前欢·离思
作品别名【双调】殿前欢·离思
出    处《全元散曲
作    者张可久
创作年代元代
作品体裁散曲
曲牌名殿前欢
宫    调双调

相关视频查看全部



618播放

00:47







元曲朗读《殿前欢·离思》/元·张可久







目录




作品原文
播报编辑

【双调】殿前欢·离思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懒看帷屏画,人在天涯。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1]

注释译文
播报编辑


词句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殿前欢:曲牌名,属双调。
⑵月笼沙:语出唐杜牧泊秦淮》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
⑶“十年”句:化用唐白居易琵琶行》诗句:“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⑷豆蔻花: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初夏开淡黄色花,象征春光已残。又指十三四岁的女子。杜牧《赠别二首》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极言少女韶华的美好。
⑸鸳鸯帕:绣有鸳鸯图案在上面的罗帕。
⑹荼蘼(tú mí):草本花名。其花瓣较大,蕊紫色,枝条甚长。 [1]

白话译文

月色笼罩河沙,十年的心事付与琵琶。想念心上人懒得看那帏屏的画,心上人远在天涯。春天过去豆蔻开花,一片深情寄去鸳鸯帕,百花谢后酴醿独开冷清肃杀。梦中重游旧时楼台亭榭,梦醒时旭日映照窗纱。

创作背景
播报编辑

这首散曲为代言体作品,为思念远方情人的闺中女子代言。情人离别已经十年,女子苦思冥想,不堪忍受,只得把一腔深情寄托在琵琶弦上。此曲创作时间未详。 [2-3]

作品鉴赏
播报编辑


整体赏析

此曲开篇“月笼沙”,出自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点明人物活动的背景,一片月色朦胧笼罩着一分惆怅的心情。“十年心事付琵琶”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女子在月色笼罩河沙的场景中,将十年的心事付与琵琶。宋代词人晏几道有云:“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古时女子通常借助乐器、扇子、纸笔等诉说心事。“十年心事”意在表明女子的相思之情浓厚深长。宋代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亦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句,感情深沉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抚今追昔,人之常情。这首曲子里女子与情人离别也已经十年。女子苦思冥想,不堪忍受,唯有借助琵琶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
“相思懒看帏屏画,人在天涯”,写女子因内心想念着相隔遥远的情人,无心观赏帏屏上的图画。这两句明确交代“心事”的具体内容。“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春残豆蔻花”,表面指春光消逝,实指女子多年等待,年华老去。荼蘼花开了又谢,芬芳的香气也在无尽等待的岁月中渐渐冷却。如今斯人不归,只能无事游赏旧时一起游览过的台阁亭榭,在清晨的天光透过窗纱时,回味未散的梦境。
这首曲子用细腻的笔法,将女子心事娓娓道来,意境雅致蕴、凄清幽美,情韵缠绵隽永,艺术技巧高超。从韵律看,句子长短参差,始慵懒,后急切,读来令人觉得跳荡有致,意味隽永。 [2]

名家点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星琦:“郑振铎曾高度评价张可久的作品:‘张可久的才情确足以领袖群伦。他的作风和前期马致远有些相同,他的作风是爽脆若哀家梨的,一点渣滓也不留下;是清莹若夏日的人造冰的,隽冷之气,咄咄逼人。他豪放得不到粗率的地步,他精丽得不到雕镂的地步,他潇疏得不到索寞的地步,他是悟到了深浅浓淡雅的最谐和的所在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读了这段评论,再回过头来审视这支《离思》令曲,其妙处就可以悟到了。用短小的篇幅反映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正是小山作品的最大长处。”(《元曲鉴赏辞典》) [3]

作者简介
播报编辑

张可久像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元代散曲作家,浙江庆原路(今浙江宁波)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有《小山乐府》。 [4]



词条图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299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宫词
【作者】薛逢 【朝代】唐拼音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标签: 宫怨情感唐诗三百首
译文 注释
清早十二楼宫女都在忙梳妆,在望仙楼上盼望临幸的君王。 宫门上的金兽含锁冷冷清清,听着水滴铜龙觉得白日太长。 梳完云髻还要对着镜子修饰,换上华贵的罗衣又添上芳香。 傍晚远远地窥望正殿帘开处,袍袴宫女正为君主清扫御床。
赏析 相关内容
本诗没有正面去抒发宫人的痛苦,但无声的哀怨流露其间。
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薛逢的这首《宫词》,从望幸着笔,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有其独特风格。
诗的首联,即点明人物身份和全诗主旨:“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十二楼”、“望仙楼”皆指宫妃的住处。《史记·封禅书》记,方士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又,《旧唐书·武宗本纪》记,“会昌五年作望仙楼于神策军”。诗中用“十二楼”、“望仙楼”代指宫妃的住所,非实指,是取其“候神”、“望仙”的涵义。这两句是说,宫妃们在宫...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百科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16:59 , Processed in 1.1062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