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住处为什么要叫“怡红院”呢?听起来是不是像个闺房?
红楼梦
81% 知友推荐
· 3.2 万人评价
中国大陆 / 电视剧 · 剧情 · 爱情 / 1987-05-02 中国大陆上映 / 45 分钟
贾宝玉的住处为什么要叫“怡红院”呢?听起来倒像个闺房?显示全部
[color=var(--GBL05A)]关注者
[color=var(--GBK02A)]21
[color=var(--GBL05A)]被浏览
[color=var(--GBK02A)]33,360
[color=var(--GBL05A)]兰国沧海客也关注了该问题
关注问题[url=]写回答[/url]
邀请回答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color=var(--GBK04A)]
[color=var(--GBK03A)]红楼不红
[color=var(--GBK04A)]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
2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细究《红楼梦》文本,贾宝玉的住所叫“怡红院”,并不是贾宝玉决定的。 怡红院位于大观园之中,大观园又叫“省亲别墅”,乃是贾元春被封“贤德妃”后,贾家为了方便接待元妃回家省亲,专门斥资近百万银两,修建了这所省亲别墅,包括后文中众姊妹以及贾宝玉能入住大观园,功劳都在元妃身上: 如今早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后,忽想起那大观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冷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第23回 元妃对于大观园具有绝对的支配权,这其中就包括对大观园内部各处匾额内容的审核。怡红院为何叫怡红院?这中间是有一个过程的。《红楼梦》第17回“大观园试验题对额”,贾政携众清客,带着贾宝玉一起畅游大观园,并对大观园各处的经典建筑题对联、匾额,在路过怡红院(那时还是一处无名建筑)时,众人看到了这么一副院中场景: 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交接,园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第17回 这处建筑内最醒目的景就是院中的芭蕉、海棠,芭蕉为“绿”,海棠为“红”,所以在题匾额的时候,贾宝玉依照自己的审美理论,题了“红香绿玉”四字为匾额,且看原文: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第17回 可这“红香绿玉”四字,终究是贾宝玉自己题的,到了后来元妃省亲的时候,她看到此处建筑匾额为“红香绿玉”,心中十分不喜欢,所以她将其改成了“怡红快绿”四字: 元妃乃命传笔砚伺候,亲搦湘管,择其几处最喜者赐名。按其书云:顾恩思义【匾额】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是贾妃口气。】“大观园”【园之名】、“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蘅芷清芬”【赐名曰:“蘅芜苑”】、“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第18回 换言之:“怡红院”这个名字并不是贾宝玉起的,而是来源于元妃的“怡红快绿”。 我们顺便说说,元妃为啥要将“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这应跟元妃个人性情有关,“红香绿玉”四字中“玉”、“香”二字过于软糜流俗,正如贾政批评贾宝玉那般: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哪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 元妃既能为家族利益进宫,自然是胸有丘壑之女子,笔者私自推测贾家三春之中,元春的个人性情应该和探春比较接近,探春所居住所名为“秋爽斋”,要的就是一个爽利阔大;元妃改“怡红快绿”,用“怡、快”二字,登时将匾额的风格拉上了一个层次。因此,我们真正应该探讨的问题不是“贾宝玉为何给住所起名为怡红院”,而应该是“贾宝玉为何选择怡红院做自己的住所”,因为怡红院的名字是元妃定的,只不过贾宝玉自己选择住进了里面而已。 贾宝玉为何要住进怡红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怡红院的内部装饰精致巧妙,很符合贾宝玉的审美特点,书中这般记载怡红院的内部装饰: 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隔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壁,真是花团锦簇,玲珑剔透......众人都赞:“好精致想头!难为怎么想来!”——第17回 如果怡红院内部动辄挂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再放几个大书架,上面放一些《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类的书,恐怕贾宝玉也万万不愿意住进去了。贾宝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对于住所的要求也是以花哨为主,譬如第5回贾宝玉去宁国府,中途午睡,他就不愿意睡上房,而要去秦可卿的豪华闺房中午睡,此是一理。其二,贾宝玉选择怡红院为住所,还有一个隐晦的原因,那就是怡红院距离潇湘馆很近。而潇湘馆恰好是林黛玉的住所: 只见林黛玉正在那里,宝玉便问她:“你住哪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她,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择邻出于玉兄所谓真知己。】——第23回 贾宝玉、林黛玉自幼在一处长大,互为知己,所以在选择住所的时候,彼此的远近距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就好比今天学校换座位,学生都喜欢提前和关系好的朋友商量坐一起。 但贾宝玉恐怕自己也没想到,到了现代,怡红院却成了今人潜意识中烟花柳巷的代名词,亦值得一笑。
[color=var(--GBL05A)]发布于 2021-04-21 20:59
[color=var(--GBK04A)]赞同 22添加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
收起
更多回答
[color=var(--GBK04A)]
[color=var(--GBK03A)]夜空中最亮的星
[color=var(--GBK04A)]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关注
怡红院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怡红院内种植了很多芭蕉和海棠。在贾宝玉试才题对额第一次给怡红院门口的匾额题了“红香绿玉”,后来贾元春省亲的时候不喜欢“红香绿玉”,赐名改做“怡红快绿”。第二十六回贾芸进怡红院给宝玉请安(这里贾芸随着坠儿,逶迤来至怡红院中。坠儿先进去回明了,然后方领贾芸进去。贾芸看时,只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一溜回廊上吊着各色笼子,笼着仙禽异鸟。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到是“怡红快绿”。贾芸想到:怪道叫“怡红院”,原来扁上是恁样四个字) 贾宝玉会什么会住在怡红院,这是有意义的。大观园里每个人的住处都和每个人的性格命运有相关性。比如代表君子人格的薛宝钗,住在蘅芜苑,原文(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茞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登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用离骚中的各种香草象征薛宝钗的品格,薛宝钗的笔名蘅芜君,也是象征君子品格,和山中高士晶莹雪是对应的。 再比如林黛玉住在潇湘馆,用潇湘妃子的典故。三十七回原文(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做“潇湘妃子”就完了)林黛玉的潇湘馆也暗合了她还泪的命运。 贾宝玉住在怡红院,象征他置身在女儿国中,多情公子的形象,契合了他的人设。十七回对怡红院的描述(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芭吐丹砂。众人赞到:“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做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贾宝玉最喜欢闺中女儿,于是他的住处种的是女儿棠。
[color=var(--GBL05A)]发布于 2021-04-19 11:20
[color=var(--GBK04A)]赞同 13添加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
[color=var(--GBK04A)]
[color=var(--GBK03A)]伊人归
[color=var(--GBK04A)]我的思想若能对你有些许人生的启发,幸甚至哉。
关注
怡红院这个名字并不像闺房。 此院名由“怡红快绿”化来,怡红快绿,指的是红的海棠和绿的芭蕉颜色明快、交相辉映,叫人看了心旷神怡。 所以怡红院这个名字主要是咏景,其中又蕴含一些惜花的意味,虽然很多人会想当然觉得惜花的应该是女生,实际上古人常说“怜香惜玉”“有花堪折直须折”,甚至“故烧高烛照红妆”都是男子,是文人雅士之举。 所以怡红院这个名字并没有跟宝玉不恰,他本也是个惜花人。 宝玉当初选院子,主要看的不是名字,而是环境、布局、位置,环境又好又和林妹妹适合住的地方近,这就够了,名字叫什么无所谓。 要说住处名字和本人性别不搭,“稻香村”更不搭,李纨一个青年妇人跟“稻香老农”差距更大,稻香村更像归隐农田的老学者住的。 还有探春的秋爽斋,更像个老学究的书斋,好在秋高气爽的寓意倒也符合探春的性情疏阔大气,有男儿之志。 林黛玉的潇湘馆这个名字是足够女气的,偏偏她爱读书,屋里摆满了书看起来更像是“哪个哥儿的书房”。 薛宝钗的蘅芜院也不女气,蘅芜都是香花香草,古人是以香花香草喻君子品德的,比如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好在薛宝钗性格并不很小女儿气,也不算突兀。
[color=var(--GBL05A)]发布于 2021-04-19 1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