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4|回复: 3

枉凝眉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发表于 2024-6-25 14: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雪芹《枉凝眉》解读赏析时间:2021/01/27 09:42 | 分类:文字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枉凝眉

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绛珠仙子}】,一个是美玉无瑕【{通灵宝玉===神瑛侍者}】。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水月葬花魂}】。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56. 《红楼梦》中“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指的是( )
A. 薛宝钗
B. 贾宝玉
C. 林黛玉
D. 贾探春


一个是灵河岸边的仙花,一个是良好玉石没有疵瑕。如果说没有前世的缘分,这一生为什么偏偏遇上他;如果说有神秘的因缘,为什么理想总是冰消雪化?

她徒然地为他忧伤,他无益地为她牵挂。他对她不过是水中的月亮,她对他不过是镜中的鲜花。试想能有多少眼泪,怎么经得住从秋流到冬,又从春流到夏?

“枉凝眉”,“忧愁有什么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曹雪芹自创的曲名。脂砚斋在评语中说,“不负作者自创北曲”,这首曲子是其中之一。

“凝眉”,眉毛皱起来的样子,忧愁的样子。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因心口痛经常皱眉蹙额,即是“颦”。在书中,贾宝玉给林黛玉起了一个别号“颦卿”。

“阆苑”,传说中神仙的居处。五代李煜:“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宋苏轼:“阆苑千葩映玉宸,人间只有此花新。”在书中,“阆苑”有多重意思:一是指太虚幻境,贾宝玉梦游的幻境。二是指“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是曹雪芹以大手笔创造的不朽的空间。三是指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

“仙葩”,仙花,比喻林黛玉。林黛玉本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

“美玉无瑕”,美玉没有瑕疵。在书中,贾宝玉是“衔玉而生”。指贾宝玉心地纯洁,没有沾染功名利禄之心。先民将苍天之体想象为玉石打造而成,天缺了需要“五色石”即玉石来补。玉石是史前礼器,是人和天或祖先沟通的工具。从《淮南子》到《红楼梦》,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已经家喻户晓。

“水中月”、“镜中花”,语见《景德传灯录》卷三十:“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指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

“泪珠儿”,之一回叙述宝黛故事缘起,说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草,另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绛珠草幻形入世化为林黛玉,是为了以泪还债。脂砚斋批注:“知眼泪还债,大抵作者一人,余亦知之。”宝玉、黛玉初见时,一个因对方没有通灵玉而狠命摔玉,一个则因之而流泪,说:“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脂批说:“这是之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后百十回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本意,是“还泪”。脂砚斋批语:“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林黛玉之一次进荣国府时约七岁,正是少小之时。贾宝玉之一次看见林黛玉时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人生能够遇见一个知己,怎么能不喜欢?

贾母安排宝玉和黛玉同室下榻,一个在碧纱橱内,一个在碧纱橱外。清人富察明义《题红楼梦》:“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说明宝玉、黛玉两小无猜。

“茁”,是指草刚长出的样子。“兰芽”是指兰的嫩芽。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多么干净!这句是形容少年宝玉像刚长出来的兰草新芽一样鲜嫩清秀。

“破瓜”,清代翟灏撰《通俗编·妇女》:“瓜字破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红粉佳人未破瓜”应当指林黛玉的年龄未满十六岁。宝玉黛玉精神相通。有小时候的基础。

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及宝玉黛玉年龄渐长,薛宝钗来了,并且深得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的喜爱。林黛玉因此同贾宝玉闹别扭。

宝玉对黛玉说:“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

丫鬟黄金莺为通灵宝玉巧结梅花络时,宝钗主张用金线,别的颜色统统不好,这里面似乎也有深意,“金”玉良缘;而她扑蝶的时候,是看见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这是“双玉”前盟。

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混账话”,无论是宝钗、湘云,都不能真正理解宝玉。

贾宝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他说女人是水做的:“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气逼人。”对着燕子呢喃,对着蔷薇发呆,这是“情不情”。

他的“痴情”,不仅表现在对黛玉的钟情,还表现在他对一切少女美丽与聪慧的欣赏,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龄官独自一人在大观园的蔷薇花架下一边哽咽,一边用簪子在地下画“蔷”。贾宝玉亲眼目睹,“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

贾宝玉在思想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意境,为女儿们尽心体贴。不求鸳鸯知道并见他的情,这是一种没有希望的、不求任何报酬的单方面的痴情。

《红楼梦》女主人公居潇湘馆,正是个有千百竿翠竹掩映的清幽所在,凤尾森森,龙吟细细。黛玉可以说是《红楼梦》中天分更高也更具诗人气质的人物。

黛玉回潇湘馆时路经梨香院,听见十二个女孩演习戏文,不禁驻足细听。“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眼中落泪。

由此可以看出早慧的黛玉已经能凭诗人的直觉体会出大自然、人生与无情的时间的关系。

宝玉黛玉前世相遇是前缘,少时相处是基础,感情相通是关键,是知己。王夫人对人说晴雯:“眉眼有点像你林妹妹。”晴雯实为林黛玉之副,从晴雯可知黛玉,晴雯的行为举止品格正是黛玉的不写之写。“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才比天高,命比纸薄。就像红楼梦里的晴雯,李商隐也是一生襟抱未曾开。黛玉是曹雪芹的影子。“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实为林黛玉写照,也是曹雪芹写照。

自然有情,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都是生命。气象万千,花开花落,日居月渚,朝来暮往。

人与自然,有一种生命的共感。黛玉葬花,是最敏感的诗人的心。也是情不情,所以和宝玉相通。

生命的共感,孕育出对于一切存在(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感情。

林黛玉的情情,正是关注人。黛玉只对对她有情的人才报之以情,皇帝赏赐的也不要:“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

人与万物有共通性,人与人之间也有共通性,所以理解成为可能。所以起兴。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蝉已经叫不出声来了,一树的叶子还是那么碧绿。诗人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正是贾宝玉的“情不情”。

以不情之物为有情,即所谓“情不情”,恰恰是贾宝玉身上的一种奇特个性。两个难得到贾府来的傅家嬷嬷的话来形容:“时常没人在眼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

香菱、平儿、龄官、藕官等等,对于宝玉的关切也未必领情。与之相对的是黛玉的“情情”,即只钟情于她对怀着真情的宝玉。什么臭男人拿过的,连皇帝都 ... 了。而在另一方面,黛玉的“痴”处也与宝玉相类,对那不情之物也是有情的。或者说,黛玉是最惯于将草木花鸟等类无情之物当作有情之物来对待的。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林黛玉也极赞赏。《红楼梦》里描绘得越是精美,越是凄楚,打动人心。

《红楼梦》的精华,是贾宝玉、林黛玉寻找知己。

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每一首真正的诗里都有作者自己的生平遭遇与情感。

《红楼梦》大旨谈情,即体贴,即恕,即推己及人之义。

大观园不在北方,不在南方,因不只在南,不只在北,而在于曹雪芹的方寸之间。桃花源在理想之中。

有一个因素使大观园继续存在成为不可能,这因素就是“时间”。

至第七十八回,贾府已现颓势,大观园里更是众芳飘零。宝玉听了,怔了半天,因看着那院中的香藤异蔓,仍是翠翠青青,忽比昨日好似改作凄凉了一般,更又添了伤感。默默出来,又见门外的一条翠樾埭上也半日无人来往,不似当日各处房中丫鬟不约而来者络绎不绝。又俯身看那埭下之水,仍是溶溶脉脉地流将过去。心下因想:“天地间竟有这样无情的事!”

而流水却似无情的时间一样不稍作停留。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满洲正白旗包衣。一般认为他是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监督地方官吏,密折可直奏皇上。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主持刊刻《全唐诗》和《佩文韵府》。朱彝尊的《曝书亭集》也是曹寅捐资刊刻的。曹寅病了,康熙派驿马星夜送药。曹寅死后,康熙先后让曹寅的儿子曹颙和继子曹頫继任。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六十年之久。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四皇子胤禛夺得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雍正六年(1728),曹雪芹十四岁时,曹頫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抄家问罪。曹頫可能是畸笏叟,曹雪芹可能是曹颙的遗腹子。

曹雪芹做过官员,州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很可能是“官州同”,是曹颙的儿子。由官场到隐居西山,是一个选择,类似陶渊明的选择。只有是曹颙的儿子,才不会在雍正朝受到牵连,甚至可以出任“官州同”。曹雪芹养成独立人格,不“朝叩富儿门”,而是“著书黄叶村”。不能立功,就要立言,这是一个主观的选择。

搜集到的唐代诗人诗作版本定是不少,曹雪芹幼时在江宁织造府应该能接触到这些本子。

裕瑞《枣窗闲笔》说:“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斋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

曹雪芹自幼生活富足,朋友敦诚说他“秦淮风月忆繁华”。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时间不久,就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举家食粥酒常赊”。

张宜泉称曹雪芹“工诗善画”,脂砚斋也说“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意”。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但是在他生前,全书只完成近八十回,目前传世的前八十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

康熙第十四子允禵的孙子永忠,从敦诚的叔叔墨香处看到《红楼梦》时,曹雪芹已经去世五年了。他满怀遗憾地写下了吊曹雪芹的绝句:“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敦诚《挽曹雪芹》诗两首(据《鹪鹩庵杂记》抄本):四十萧然太瘦生(《四松堂集》刊本作“四十年华付杳冥”),晓风昨日拂铭旌(刊本作“哀旌一片阿谁铭”)。肠回故垅孤儿泣(自注: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刊本作“孤儿渺漠魂应逐”,注同),泪迸荒天寡妇声(刊本作“新妇飘零目岂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欲有生刍吊(刊本作“故人唯有青山泪”),何处招魂赋楚蘅(刊本作“絮酒生刍上旧垌”)。开箧犹存冰雪文,故交零落散如云。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邺下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烟对落曛(此首刊本无)。

敦敏《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河干指潞河,敦敏家墓地在此,李煦家墓地亦在此。有人说,曹家通州本有典地,其墓地似有在东郊可能)诗云:“花明两岸柳霏微,到眼风光春欲归。逝水不留诗客杳,登楼空忆酒徒非。河岸万木飘残雪,村落千家带远晖。凭吊无端频怅望,寒林萧寺暮鸦飞。”

张宜泉《伤芹溪居士》(自注: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诗云:“谢草池边晓露香,怀人不见泪成行。北风图冷魂难返,白雪歌残梦正长。琴裹坏囊声漠漠,剑横破匣影铓铓。多情再问藏修地,翠迭西山晚照凉。”

曹雪芹依据自身所处的时代和人生感受来写女娲故事,虚构出炼石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单单遗下一块。这通灵宝玉,阅遍世态,历尽沧桑,终于复归为一块顽石。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人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补天”,喻安邦治国,经世济民一类的大事业。曹雪芹没有资格去做一番大事业。

“见众石俱得补天”,科场之路不通。“无材补天,幻形人世。”“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怀才不遇。“无才可去补苍天”,惭愧之言呜咽如闻。几个漂亮天然绝代的妹妹,也随着家散人亡“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痛感斯事斯人,作此石头记,补天之石。

“大抵记实,不敢稍加穿凿”(正是有官场经历的自道)不正是镜子的功能?但是镜子的正反两面,又恰恰需要从反面去理解书的本旨,所谓“绛树两歌,一歌在喉,一歌在口”。

自康熙二年(1663)曹雪芹曾祖父曹玺首任江宁织造起,一直到雍正六年(1728)曹家被抄家回京,曹家祖孙三代四人出任江宁织造。当时的江宁织造署就设在南京,曹家在江南居住的时间共计六十余年,正是从发迹到败落的全过程。若从《红楼梦》的其他几个书名来分析,也会发现红楼更可能是在南京而不是北京:《金陵十二钗》直接点出是描写金陵的十二个女子,红楼自然位于南京;《石头记》则是记载发生在石头城的故事,而石头城正是南京的别称;《风月宝鉴》是曹雪芹的旧稿,雪芹在南京度过少年时光,旧稿也应描写抄家之前江南时期的繁华生活。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写诗说他“秦淮风月忆繁华”、“废馆颓楼梦旧家”、“秦淮旧梦久已觉”。《红楼梦》书中也明说甄(真)家始终在江南,作者是为“当日所有之女子”作一编述。那么这些当日女子所居之红楼,不是也应该处在作者旧梦所系的风月繁华的江南么?

寂寞,是通向心灵的途径,是人直抵本性的途径。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就是穷愁著书、发愤著书的典型。正如司马迁所说:“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通其道”,也就是实现理想。

真正的心灵是跨越时空的。孔子、释迦牟尼和苏格拉底同时代,相隔数万里,而心灵相通。《红楼梦》是曹雪芹晚年极穷时写的,岂不有寂寞心?必须热闹过去到冷淡,热烈过去到冷静,才能写出热闹热烈的作品。诗人是寂寞的,哲人也是寂寞的;诗人情真,哲人理真。二者皆出于寂寞,结果是真。

玉带林中挂,象征着官宦的爵禄品位和贵族公子生活,故林中挂玉带暗示放弃仕进,隐居为僧的意思。悬崖撒手。只有真正看过繁华的人,才会决绝地舍弃繁华。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对封建末世的追问,对女性遭受悲惨命运的追问。

“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的对联,《红楼梦曲》所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是曹雪芹心情的写照。

当曹雪芹晚年穷极时,“日望西山餐暮霞”,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尚未完成的八十回稿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岂不寂寞?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暗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把象征暗示的手法运用得精妙自然,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时间是最形象的说明。曾是寂寥金烬暗,是春蚕啮桑般的时光流逝。渐行渐远,越来越,递减,断无消息,递增,石榴红。金烬也是时间的具象,本来微红一点星火的金烬一点点暗下去了,黯淡下去,可是思念的人儿始终没有消息。思念却在源源不断地增长,断无消息,不断增长。

这是曹雪芹的寂寞心。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晚清新学。中国现代学术是以《红楼梦》研究开其端的,蔡元培、胡适、周汝昌集大成。

《诗经》是中国之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的滥觞,《红楼梦》则是中国文学的集大成。

《红楼梦》是集大成者:有赋,有文,有诗,有词,有曲,有传奇,且极富作者个性。《红楼梦》的问世,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做了一个总结,标志着小说创作的更高峰。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包括土地制度、商业制度、法律制度、官吏制度、宗教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嫡庶制度等都有涉及。包括诗词曲赋,文备众体,应有尽有。吟诗、作赋、猜谜、行令、品茗、绘画、下棋、抚琴、说书、观戏、斗草、簪花、游园、宴饮,都是上层的文化活动。就反映生活的丰富性来说,《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其包含的文化因子来说,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汇。《红楼梦》的风格也是温柔敦厚,同《诗经》一样。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实际上已开了小说诗化的先河。作品中诗意的成分比比皆是。集大成的《红楼梦》,开小说诗化的先河,又启后世无限法门。

《红楼梦》是一曲充满感伤情绪的封建社会的挽歌。中国农业文明的终结,是“末世”,是“挽歌”,是落日的辉煌,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开始了。

研究《红楼梦》,犹如研究解剖高等动物,可以为理解整个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一把钥匙。屈原、李商隐、曹雪芹,感伤主义从伤感个人境遇到整个人生,最后发展为整个社会(末世)的感伤的大体轨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1: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枉凝眉”三个字,不配形容宝玉黛玉的爱情,错误解读应该停止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金陵十二钗判词和曲子038:枉凝眉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曲子》十四首,[引子]是总纲概括,引出贾宝玉的角度,讲清楚这套曲子的来历。

[终身误]则是贾宝玉缅怀与黛玉、宝钗三人的姻缘悲剧。

有人喜欢用“黛死钗嫁”形容宝黛钗三人姻缘并不正确,应该是“黛去钗继”。


林黛玉与贾宝玉有婚姻之约后,却意外被迫和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二女同嫁,重蹈芙蓉花签引用昭君出塞故事,去了海外异国为王妃。

贾母因失去两女病入膏肓,贾宝玉为人伦大节同意以续弦之礼娶薛宝钗为妻,婚礼当天贾母去世……

二宝婚后,贾宝玉由拒绝到接纳宝钗,夫妻和美一如“齐眉举案”的梁鸿与孟光。宝玉更感遗憾如此生活不是和黛玉度过,是为“美中不足……意难平”!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讲完了[终身误]曲子,宝黛钗三人故事就讲完了。而第三首曲子[枉凝眉]的争议则非常大。

[枉凝眉]被声名传扬,要归功于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将之选为主题曲。


王立平先生的作曲“一咏三叹”,哀绝凄美,完全契合了宝黛爱情悲剧的氛围。仿佛[枉凝眉]成为宝黛悲歌。

然而很遗憾,这可能是一个最美丽的“乌龙”事件。

[枉凝眉]绝不可能是宝黛爱情悲歌,因为根本就不是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的。

本文先讲一讲[枉凝眉]为什么不如[终身误],不配为宝黛爱情悲歌。

我们先看什么叫[枉凝眉]!

“枉”,在此当有两层意思。

一,冤屈。

汉代王充·《论衡·问孔》:世间强受非辜者多,未必尽贤人也,恒人见枉,众多非一。


二,徒然;白费。

李白·《清平调》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枉凝眉]的“枉”,与袭人判词中的“枉自温柔和顺”意思类似,大体是指第二种“徒劳、白费”。

袭人温柔和顺再美好,贾宝玉也与之失之交臂。

[枉凝眉]的“枉”,也是说贾宝玉“徒劳”凝眉。

“凝眉”,指皱眉的愁苦模样。

[枉凝眉]就是“白愁苦”“白苦闷”“白忧愁”“徒劳的愁绪”。

读懂[枉凝眉]的意思,就会发现这三个字的情绪“不够”。

反观[终身误],“终身”和“误”都能代表铸成大错,悔恨无及的意思。

[终身误]用来形容宝黛钗三人姻缘的悲剧,恰如其分!


[枉凝眉]则只是不满、苦闷,若用来形容宝黛爱情,在情绪、情感上都极为薄弱不足。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何等深厚,听说黛玉要被接回苏州老家就发疯癫狂,哭喊着要同去。更接二连三发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怎么可能简单的只用一个“凝眉”就代表了?

从情绪上来看,[终身误]代表最大的悔恨,最深的遗憾,最重的不幸。[枉凝眉]则只是一种轻愁,徒劳费心。

[枉凝眉]的情绪表达和宣泄,都无法匹配“宝黛爱情”的刻骨铭心。

《红楼梦》曲子,并不严格对应金陵十二钗判词。且抛开[引子]和[结尾]。十二首曲子也无法对应十四首判词。

是以就像警幻仙子说的,“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


既然[终身误]对应的是金陵十二钗“钗黛合一”判词后,[枉凝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画蛇添足重开一曲“宝黛”。

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曲子》,既然是以贾宝玉的立场讲述他的一生“牵绊”。

那么,除了两位“妻子”钗黛的“终身误”,与晴雯、袭人的姻缘,与湘云、妙玉等的知己之情,是否也要表述?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副册出现的几位与贾宝玉有牵绊之人,要不要做一个整理。将贾宝玉与这些“红颜知己”们的“错过”,用[枉凝眉]来形容?


能让贾宝玉“白担着一份心事”为之叹息、惋惜、遗憾、挂念,却上升不了刻骨铭心的沉重,不就是“枉凝眉”么?

贾宝玉这一生,在黛玉和宝钗以外,尚有袭人和晴雯是母亲和祖母内定的妾。因金钏儿死,玉钏儿是父亲内定的妾。“开到荼蘼花事了”麝月不离不弃,当是日后薛宝钗代夫纳妾。这四人是仅次于钗黛的情缘,岂有不表?

那湘云和妙玉更是仅次于钗黛的红颜知己,又岂能不说?

如果细数[枉凝眉]中所讲的线索,就会发现正是贾宝玉与这些个人的“情缘”写照,具体就留待[枉凝眉]曲子解读时再说。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07 09:56・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1: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枉凝眉”被错误理解300年,曹雪芹没错,是谁错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金陵十二钗判词和曲子039:想眼中有多少泪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文讲了[枉凝眉]并不可能是宝黛爱情悲歌,源于[枉凝眉]三个字,所指的“徒劳的忧愁和烦恼”,不足以将宝黛之间刻骨铭心的感情讲述。

何况在[终身误]代表的巨大遗憾面前,[枉凝眉]三字表述的意义,太过轻描淡写。


《红楼梦》十四首曲子,与金陵十二钗十四首判词一样,都是以贾宝玉的角度和立场,讲述与之相关的“三十六个金钗”故事。

这其中与贾宝玉有“情缘”纠缠的,除了黛玉和宝钗,还有好几位。

既然[终身误]已经讲完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的悲情,有没有可能[枉凝眉]是补充贾宝玉在钗黛以外,与其他几人的情缘纠葛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会被认为是宝黛爱情悲歌,源于最重要的两点:

第一,阆苑仙葩被误认是绛珠草。美玉无瑕被误认是通灵宝玉。这是错的。

第二,“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被认为是林黛玉流泪,也是错的。


从原文的表述,很容易就知道“曲子”是以贾宝玉的立场,讲述他眼见着一个个女儿离去而流泪伤心,并不是指黛玉在还泪。

弄清楚这两点误导,回头再看[枉凝眉]曲子,就可以从原文中找寻出非常多的线索,一一对证。

一个是阆苑仙葩

海棠才是“阆苑仙葩”。

古人写诗词要用典。比如“柳絮”比女人,基本是借“咏絮才”的谢道韫典故。“停机德”肯定就是指乐羊子妻。“玉蝶”就是梁祝。“小红”就是红娘……

海棠的代表人物是杨贵妃。

从苏轼的《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开始,吟咏海棠大抵不脱杨贵妃的典故。

宫苑、蜀中、锦城或者阆中等多被在海棠诗中提起,都与杨贵妃有关。

“天上阆苑,地上阆中”,杨贵妃家乡就在阆中。

是以,唐代李绅的《海棠》诗曰: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

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也是借海棠隐喻杨太真。

所以,“阆苑仙葩”的典,就是专为形容海棠,而非其他花卉。

金陵十二钗中谁是“海棠”?自然是得海棠花签“只恐夜深花睡去”的史湘云。

也是贾宝玉在钗黛以外最重要的表妹和红颜知己。毋庸多讲。

至于绛珠草,既不生在阆苑,而是在西方灵河岸边。也不是仙葩,而是血泪凝结的“情草”。

一个是美玉无瑕

阆苑仙葩是指海棠花签的史湘云,谁是美玉无瑕就容易对号入座了。

既称美玉无瑕,肯定不是贾宝玉。通灵宝玉虽也是一块美玉。但却是“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的鲜明美玉。

所谓五色花纹,就是指女娲炼制的五彩石的五彩颜色。这是杂玉,肯定与“无瑕美玉”无关。

古人借“无瑕美玉”形容君子品德高尚无缺,必须是指羊脂白玉。

金陵十二钗中人,唯有妙玉被用“美玉无瑕”形容。[世难容]说她“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王孙公子是指贾宝玉,“贪无缘”不就是[枉凝眉]么?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

史湘云和妙玉是贾宝玉在钗黛以外最重要的两个红颜知己。

贾宝玉与她们是“情缘未满”。在相遇中遗憾,在遗憾中错过。就是[枉凝眉]表现的情绪。

“没奇缘,有奇缘”也是形容红颜知己而非至真爱人,于湘云妙玉正合适,于黛玉就谬之千里了。

既然前面两个“一个”是“红颜知己”,后面并排的四个“一个”,当与贾宝玉的亲缘或者姬妾丫头有关。

一个枉自嗟呀

谁让贾宝玉“枉自嗟呀”?这可就有点多了。

比如香菱,平儿这两个“小嫂子”,都曾让贾宝玉“嗟叹”。

他说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

又说香菱“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因又想起上日平儿也是意外想不到的,今日更是意外之意外的事了。”

香菱、平儿作为副册之人,值得贾宝玉嗟叹,却与他本人无实际关系。


反倒因他而死的金钏儿,更让他叹息怀念。

祭奠水仙庵,贾宝玉有话无法对人说、欲说还休就是嗟叹。

而后面贾政说看好一个丫头要给宝玉做妾,也肯定是唯一丫头得了“双份”的玉钏儿。

贾宝玉心中早将金钏儿以妾礼祭奠,日后贾政做主玉钏儿为妾,又是一段[枉凝眉]

一个空劳牵挂

这一句毫无疑问是指晴雯的。晴雯判词“多情公子空牵念”就是“空劳牵挂”,又一个[枉凝眉]。

晴雯是贾母认可要给他做妾,又因他而死之人。不多赘述。

一个是水中月

贾宝玉身边的“月”唯有麝月。

麝月掣得荼蘼花签被贾宝玉藏起来。说明二人有姻缘之果。

麝月在袭人走后留到最后,当是一直陪着薛宝钗。

贾宝玉走后,麝月不离不弃。薛宝钗肯定是代夫纳妾,给了麝月名分。这也是一个[枉凝眉]。


一个是镜中花

这就不用再说了,既然有晴雯和麝月,如何没有花袭人?

袭人本已是贾宝玉内定的妾,却最终有缘无分嫁给了蒋玉菡,不就是“没奇缘有奇缘”么?

这四个“一个”,除了第一之外,都是贾宝玉身边“风花雪月”四大丫头众人,且都是有“妾名妾实”之人。

只可惜这些人,连同湘云和妙玉等,一个个先后从贾宝玉的生命中离去或者消失。又怎能不叫他“凝眉”“嗟叹”“牵挂”,“掬一把泪水”?

从晴雯死去的秋天开始,这些人一个个接连离去,直到贾宝玉又出家而去……可不就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08 10:22・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08: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枉凝眉究竟写的是谁?水中月和镜中花分别是指宝玉的两个妻子
姜子说古书 2021-05-27   |  166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题:枉凝眉究竟写的是谁?水中月和镜中花分别是指宝玉的两个妻子?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有一首《枉凝眉》,其中提到了“阆苑仙葩”和“美玉无瑕”两个人物,而后又提到了“水中月”和“镜中花”,几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原曲如下!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第一种可能性:“阆苑仙葩”指薛宝钗,“美玉无瑕”指林黛玉;第二种可能性:“阆苑仙葩”指林黛玉,“美玉无瑕”指贾宝玉;第三种可能性:“阆苑仙葩”指甄英莲,“美玉无瑕”指林黛玉。

  把《枉凝眉》看成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姻缘,亦或是看成是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纠葛,都还说得过去,相信这两种解读的红迷数量都不少。



  但是,姜子认为,其实还有第三种可能,《枉凝眉》写的是娥皇和女英两个舜妃——宝玉的两个妻子。贾宝玉自称瑕玉,那么,称得上“美玉无瑕”的自然是另一个玉儿——林黛玉;香菱进了薛家(阆苑),亦是“仙葩”,“葩”即是花,而香菱便是菱花。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还提到了“镜中花”和“水中月”。那么,何为“镜中花”呢?这就不得不提贾宝玉所唱《红豆曲》中的菱花镜: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红楼梦》故事里,和菱花镜有关的人物,自然是林黛玉和甄英莲,前者为娥皇,亦如“吾皇”之意;后者为女英,是为“真英”。



  说到花,就不得不提芙蓉花、莲花、荷花、菱角花。姜子曾经说过,贾府四春的住处,都和芙蓉花有关,林黛玉、秦可卿、甄英莲、晴雯等人,都和芙蓉花有关。

  总而言之,“镜中花”对应“菱花镜”,是甄宝玉的新愁;而“水中月”对应“黛玉亲传明月诗”,是贾宝玉的旧愁。那“展不开的眉头”则对应“颦顰”与“眉心一点胭脂痣”。

  “镜”是《风月宝鉴》,“水”是薛家水国,是“遮不住的青山”和“流不断的绿水”。所以,《枉凝眉》写的不是薛宝钗的悲剧,而是薛家带给林家和甄家的悲剧。



  姜子认为,薛宝钗从来就没有跟林黛玉合传过,她是“水中月”之“水”,“金簪雪里埋”之“雪”,而林黛玉是月和簪,甄英莲是花,是香承芙蓉仙子的菱角花。

  既然《红楼梦》中有“木石前盟”、“二玉合传”,林黛玉自然是贾宝玉的妻子;书中贾宝玉把夫妻蕙和并蒂莲埋在一起,便是宝玉和香菱姻缘的明证。此二女子,是木芙蓉与水芙蓉,潇湘妃子之娥皇与女英。

  再看《枉凝眉》中“奇缘”二字,对应的自然是林黛玉的“奇香”。爱吃胭脂的贾宝玉,遇上“眉心一点胭脂痣”的香菱,亦是“奇缘”。所以,《枉凝眉》此曲,观曲名,望文生义可知,说的是黛玉(眉心若蹙)和香菱(眉心一点胭脂痣)两个“娥眉”。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3:36 , Processed in 0.0729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