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戏台上的真故事原创 2018-02-22 暗香疏影
因为我是按照《红楼梦》的文本顺序来做解读,因而我的前后文会有一定的关联,初次关注的读者可以在公众号菜单往期图文中翻看。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就为整部书做了收结:“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甲侧:总收。甲眉: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反认他乡是故乡。甲侧: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且与《红楼梦》书名相呼应:到人间历劫的一干风流孽子在贾府这个幻场共同做了一部红楼梦,最终各自须归各自门,回到太虚幻境了结此案。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我们常常说唐诗宋词元曲,可对戏曲的继承比起诗词来要少得多,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因素。我个人分析可能一方面戏曲艺术较难再现,另一方面戏曲的唱词往往方言化较重,听不太懂。其实戏曲是中华文化独有的精粹,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继承。
我从小就喜欢听各种戏,京剧,越剧,昆曲,沪剧,黄梅戏都有听,因为越剧《红楼梦》更喜欢越剧。还因为受到沪剧的熏陶,到了上海之后基本上没有语言障碍。《红楼梦》解读的过程又让我对戏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为作者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线索就是隐含在贾府上演的一幕幕大戏当中。
第十一回,在贾敬的生日宴上单写凤姐点戏:
凤姐儿立起身来答应了一声,方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递过戏单去说:“现在唱的这《双官诰》,唱完了,再唱这两出,也就是时候了。”
曹雪芹写《红楼梦》语句之精炼让人叹为观止。
我在前文《谁会是红楼梦里的大V?》中有写,在第三回王熙凤出场时:“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甲侧:懦笔庸笔何能及此!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甲侧: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甲眉:另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见其人,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这末一句脂批很重要,此时来看,才显其深意:见了王熙凤才能绣幡开,是指凤姐点完戏后说的看似随意的这句话,原来隐含着《红楼梦》这部大戏的演出。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给大家一一解惑。
凤姐说“现在唱的这《双官诰》”,我们就先来看看关于戏曲《双官诰》的资料:相传明代实有其事,李渔《无声戏》之“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及《连城璧》之“妻妾败纲常,梅香完节操”衍其事。本剧现今只有梨园演出本流传于世。
现代秦腔《双官诰》中的一段剧文如下:
张 氏(白)官人,将我三人唤出,有得何事?
薛 广(白)只因家中药材缺少,我欲往江南收帐进药。 张刘王(白)就该命薛保一同前往。 薛 广(白)薛保若是去了,家中只有你们三个妇人,如何理事,还是我一人前去。只是一件,张刘王(白)哪一件? 薛 广(白)自古常言讲得却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去山高路远,倘若有什么天灾人祸,你三人应当如何? 张 氏(白)官人说哪里话来。你我乃结发夫妻,为妻理当谨守门户,照料家务,决无差错。 薛 广(白)说得倒也有理。
戏曲的流传一般都通过梨园演出,但在演出的过程中一定有所继承和发扬,一般会有人物名字和一些碍语的避讳,但剧情主旨不会变,比如说粗体字的这句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觉不觉得这句话很眼熟?对的,王熙凤之前刚刚说过这句话:凤姐儿听了,眼圈儿红了半天,半日方说道:“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个年纪,倘或就因这个病上怎么样了,人还活着有甚么趣儿!换句话说就是,现在宁国府的秦可卿唱的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