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回和第十一回里有两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路过荣禧堂,这里有一位郡王的身影,原文说道: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这里最早出现了四大郡王里的东平郡王,显然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东西南北四个郡王都还健在,上文说的贾敬生日,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并镇国公、牛府等六家,忠靖侯、史府等八家,都差人持了名帖送寿礼来。可是到了后来秦可卿死了出殡路祭的时候,四个王爷的称呼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文如下: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祭棚,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祭棚。这里的东平郡王成了东平王府,显然这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就指的是东平郡王府成了东平王府,也就是说东平郡王因为一些事情被褫夺了郡王称号。
前面我们分析了秦可卿死去那年正好是1632年,在这年度里被罢官的明朝重臣只有杨鹤一人。崇祯初年,陕西饥荒不断,“有司不恤下”,于是农民起义成燎原之势,“由是群贼蜂起,三边饥军应之,流氛之始也。”于是杨鹤被派遣担任陕西三边总督。 杨鹤对于关中叛乱,一味主抚,采取招降的方式,但是后来农民起义军降而复叛。史载:“杨鹤总制全陕,何等事权。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著革了职,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员缺推堪任的来用。练国事姑著降三级,戴罪剿贼自赎,如仍玩纵,定行重治不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总督杨鹤起用洪承畴救援。洪承畴领兵解围大破农民军。后来洪承畴自此崛起名声大嘈。 杨鹤被人颇多诟病,于崇祯四年被罢官,遣戍袁州,最后死于戍所。
为什么说东平郡王就是杨鹤而不是别人?因为林黛玉看到的东安郡王穆莳的穆字,就是杨鹤的杨字的偏旁,作者化木为穆,利用显隐文本隐写了一代名臣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和最后的悲惨命运。杨鹤的堂弟杨鹗是崇祯四年(1631)进士,儿子杨嗣昌应该在红楼梦后几十回里大有作为。杨鹗担任御史时,以才干升为顺天巡抚。京师失陷后,杨鹗回到南方,福王朱由崧当上皇帝后用他当兵部右侍郎,总督四川、湖北军务。
明史对杨鹤的记载如下:
杨鹤,字修龄,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四十年擢御史,上疏请东宫讲学。时寿宁主婿冉兴让为掌家宫人梁盈女、内官彭进朝等殴辱,公主三奏不达,兴让挂冠长安门去。鹤上书言:“爱女被躏于宫奴,馆甥受挞于朝市,”叩阍不闻,上书不达,壅蔽极矣。“杨镐四路师败,鹤言:“辽事之失,不料彼己,丧师辱国。误在经略;不谙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至尊优柔不断,又至尊自误。”当事恶其直,将假他事逐之,乃引疾去。
崇祯元年,进左副都御史。上言“图治之要,在培元气。自大兵大役,加派频仍,公私交罄。小民之元气伤;自辽左注、黔、蜀丧师失律,暴骨成丘,封疆之元气伤;自近绅勾党,彼此相倾,逆阉乘之,诛锄善类,士大夫之元气伤。譬如重病初起,百脉未调,风邪易入,道在培养。” 时以为名言。
关中频灾,有司不恤下。白水王二者,鸿众,墨其面,闯入澄城,杀知县。由是群贼蜂 起,三边饥军应之。当是时承平久兵无固志大吏恶闻贼曰此饥氓徐自定耳明年总督武之望死久之廷臣莫肯往者群推鹤。帝召见鹤,问方略。对曰:“清慎自持,抚恤将卒而已。” 遂拜鹤兵部右侍郎,代之望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至则继起者益众。鹤素有清望,然不知兵。其冬。京师戒严,五镇总兵官悉以勤王行。延绥兵中进逃归,甘肃兵亦哗,惧诛,并合于贼,诚益张。帝怒,逮鹤下狱,戍袁州。
七年秋,子嗣昌擢宣大山西总督,疏辞,言:“臣父鹤以总督蒙遣已三年,臣何心复居此职。” 帝优诏答之,而不赦鹤罪。八年冬,鹤卒于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