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枉凝眉&终身误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7: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反映执著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外文名
The moon will have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作者
苏轼


作品出处
《全宋词》

文学体裁


创作年代
北宋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诗词格律
4创作背景
5作品鉴赏
6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语句注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至早晨;到清晨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胜(shèng):承担、承受。经受不住。(古代读shēng,现在一般读shèng)

【弄清影】弄:玩弄。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绮(qǐ)) 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悲欢离合” 和月的“阴晴圆缺”。

【但愿】但:只。只愿。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同一个美好的月光。

【何】几。

折叠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我。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2]

折叠编辑本段诗词格律
折叠词牌说明
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折叠格律对照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说明: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加黑体字有韵脚所在。)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3]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思想内容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折叠赏析
此词是1076年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折叠名家点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歌者袁绹,乃天宝之李龟年也。宣和间,供奉九重。尝为吾言:“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澒涌,俄月色如画,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峰,命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吾谓:‘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

【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后集卷三十九】 先君尝云:坡词“低绮户”,尝云“窥绮户”。二字既改,其词益佳。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八】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时词手,多用此格。如鲁直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蜺。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盖效东坡语也。近世闲闲老赵秉文亦云:“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艺概卷四】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郑文焯评东坡乐府】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湘绮王闿运诵此词,以为此“全”字韵,可当“三语掾”,自来未经人道。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文中子由是作者的弟弟,名为苏辙,他和苏轼及他们的父亲苏洵并称文坛“三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许多词作奔放豪迈,慷慨激昂,南宋辛弃疾等人得以继承发展,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词有《东坡乐府》、《水调歌头》等。

参考资料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诗词名句网 . [2016-8-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7: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出自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译文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注释一尊还酹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尊:同“樽”,酒杯。酹: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赏析人间不过一场梦境,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表现出诗人豪放超脱的旷达心境。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原文
苏轼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同: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奔流而去,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滔滔巨浪淘尽了多少杰出的英雄人物。
旧日营垒的西边,有人说,那儿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
只见陡峭纷乱的岩壁耸入云霄,汹涌澎湃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无数堆雪白的浪花。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画,一时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我不禁遥想起当年的周公瑾,美丽的小乔刚嫁给他,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将曹军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应笑我多愁善感,以至于过早生出了白发。
人生在世犹如大梦一场,还是洒一杯酒祭献给江中伴

展开阅读全文 ∨
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赏析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城外,长江北岸的一段红色山崖。“怀古”,是古人写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苏轼望着波涛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鉴赏

地位
  如果把破除传统作为"伟大"的一项基本素质的话,苏轼之于伟大是当之无愧的。与《花间词》中"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的幽约词境相比,苏轼词的逸怀浩气、举首高歌,无疑是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他的那些"似诗"的小词、"句读不葺之诗",尽管在当世备受争议,但如此高远的气象、如此开阔的境界、如此旷达的风格,毕竟是此前罕以见到的。即此我们也可估量到苏轼这一类词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赏析二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本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自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三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词苑丛谈》卷三)。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格的代表作,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鼻)矶时写下的,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拓展

《核舟记》
  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逸怀浩气、举首高歌,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他借用怀古抒情,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文辞高妙精绝,生动感人,因此《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但成为后世广为诵读的文学名篇,而且也成为各类艺术广为表现的内容,涌现了许多艺术精品,《核舟记》就是这样一篇反映“苏轼游赤壁怀古抒情”艺术珍品的著名文章。《核舟记》是由明代作家魏学洢所作,由同时代学者张潮编选到《虞初新志》。《核舟记》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与黄庭坚、佛印泛舟游赤壁的情景。小核舟只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船舱、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人以壮美的月夜江景为引,又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无成的忧愤之情,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邃思考和对人生的旷达态度。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气韵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3b99a16ff2dd.aspx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6篇诗文 ► 4814条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7: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诗仙李白死于水中捞月吗?现实残酷,这是人们理想中的结局
闲云野鹤qpab3u 2020-04-12   |  128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如果问你,谁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大白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李白,因为在他的诗歌当中我们看不到烦忧,也看不到沉闷,一眼望去全都是潇洒与浪漫。

读李白的诗,宛如随李白出行,从川蜀到金陵,从金陵到兰陵,从兰陵到长安,一路随李白劈波斩浪,一路阅尽世间繁华,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谪仙人”,真的会死于水中捞月吗?事实并非如此。



心怀梦想,不愿做区区诗官

世人皆知道李白的伟大,却不曾体会李白的梦想;世人皆知道李白的豪放,却也不曾感受李白的苦楚。

若要真说起李白,我们必然要谈谈他的梦想。或许在我们当代人的眼中,李白是一位诗人,而在他所处的时代里面,他以诗歌盛名,却并不以诗歌为意。

年少时,李白曾想要当过侠客,而在年长之后,他也深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想要入朝为官。而李白究竟为何而死,也恰恰要从他当官开始说起 。


李白曾因诗歌而深受皇帝的赏识,封为诗待召。这个官职实为何意?意思便是作为皇帝身边的一名诗官,在皇帝有兴致之时为皇帝吟诗几首。这在我们看来也算是专业相称,但远不足以满足李白的愿望。



李白自认为自己熟读圣贤之书,遍览唐朝山水,自己拥有管仲诸葛之能,有担任丞相的才华。

虽说论写诗,李白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但若论做官,李白却宛如初入江湖的新人一般,不懂得官场的风雨。无论是在从刻意鄙视小人,厌恶黑暗的“高力士脱靴”,还是到欣赏贵妃颜值的“贵妃研墨”,这一切都体现着李白的狂放不羁和与众不同。

若认不清自己的地位,或许自己也无法再行进于前。原本李白曾奉唐玄宗的圣旨进京,本以为自己会如同诗中所写一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没想到最终却落得一个“赐金放还”的结局,心中的落差自然很大。

想抓住机会,却跌落深渊

此时的李白虽已过不惑之年,但内心的执念却日益增加,必须要当官。如何能当官?李白的内心毫无思路,他并非像他的诗中所写一般,真的无忧无愁。

若一个人的梦想得不到实现,他永远不会真正的快乐。正如此时的李白一样,唯有酒与月相伴,才能让自己忘掉失意受挫的痛苦。



没过几年,“酒醉”的李白遇到了他人生当中自认为是机遇的“机遇”——永王叛乱。这一场叛乱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一次失败的叛乱,而自古到今,凡叛乱者下场都无比的惨,又能有几人会成功?

但一心追求功与名的李白却管不了这么多,在永王派人三请李白之后,李白便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做官的梦想绑在了这一辆驰骋的列车之上。李白不知道的是,这一辆列车早已经脱离轨道越来越远,几近失控。


一腔热情的李白自认为得到了重用,获得了想要的一切,却没曾想,永王李璘起兵失败,而此时李白也被扣上了反贼的帽子,落得被流放夜郎的结局。



美酒带来了灵感,也带走了命

李白也该醒醒了,他的确不是当官的料,“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虽然在途经白帝城之时,因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而捡命,但在李白的心中想到的却是自己这一辈子还能再实现梦想吗?真的没机会了吧,自己的人生履历上已经有了瑕疵,而且还是反贼之名,那做官的梦想便再没有可能实现。

而此时,真正让李白快乐又真正杀人于无形的“朋友”来了,那便是酒。李白一生嗜酒如命,或许酒能带给他灵感,酒也能带给他快乐。但酒就是酒,喝多误事,酗酒伤身。酒也并不像李白所写的“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一样,它其实是李白生命中的终结者。



自梦想破碎之后,李白便更是嗜酒如命,本就脆弱的身体怎能装得下斤斤美酒?据《全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最终因饮酒过度死在宣城。

只不过世人不愿意相信一代诗仙李白会饮酒过度而死,所以比起李白死因是酗酒而亡,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是李白醉酒后逐月而去。

【{水镜先生朱慈炤·妙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8: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奴娇·中秋
[ 宋 ] 苏轼
原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译文
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注释
元丰五年八月十五日在黄州作。念奴娇: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

桂魄:月亮的别称。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

“冷浸”句:秋天的碧空浸透着清冷的月光。

玉宇琼楼:传说中月宫里神仙居住的楼宇。形容月中宫殿的精美。

乘鸾:《异闻录》:“开元中,明皇与申天师游月中,见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鸾, 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

清凉国:唐陆龟蒙诗残句:“溪山自是清凉国。”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历历:清楚可数。

翻然:回飞的样子。

鹏翼:大鹏之翅。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8: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枉凝眉
〖打印内容〗作者:曹雪芹时间:2023-06-19 01:06:56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注释

1.阆苑(langyuan浪院)——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仙葩(趴)——仙花。“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2.瑕——玉的疵斑。“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瑛,玉之光彩;琼瑛瑛瑶皆谓美玉);同时也赞他心地纯良洁白,没有那种儒臭浊气。

3.虚化——成空,化为乌有。戚序本误作“虚花”,变动词为名词;程式乙本改作“虚话”,变心事为明言;甲戌本经涂改;今从庚辰本。

4.“一个枉自”二句——一个独自悲叹唏嘘而无能为力(指黛玉),一个老是记挂着对方也白费心思(指宝玉)。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后来获罪离家、流落他乡事。这一突然打击是促使黛玉死的主要原因。嗟呀,因悲伤而叹息。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它与前面晴雯判词中“多情公子空牵念”的“牵念”以及后面写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牵连”的“牵连”意思相同。

5.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说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

6.“想眼中”几句——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证前缘》一回(靖臧本第七十九回批),写黛玉“泪尽夭亡”。从多方面线索确知,“贾府事败”、“树倒猢狲散”的变故发生在秋天,所谓“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林黛玉因宝玉的获罪而恸哭,自秋至冬、自冬历春,她的病势迅速加重。“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还没有到第二年的夏天,她就用全部泪水报答了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她的恩惠,实现了眼泪还债的诺言。故曲中所写“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并非泛泛之言。“秋流到冬尽”,程式乙本无“尽”字,为后人所删。有人以为此处无“尽”字更妥,笔者以为不然。即使从句式的音节上看,亦当有。

说明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

赏析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与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一样,在第八十回后的原稿中,黛玉之死与婚姻问题无关,她既不是死于外祖母及其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淡厌弃,或者在给宝玉娶媳妇时选了宝钗,也不是由于误会宝玉对她的薄幸变心(如果说这种误会曾经有过的话,也早已成为过去)。黛玉的“泪尽”,原因更重大、深刻、真实得多,那就是后来发生了对全书主题和主线起决定作用的大变故——脂批称之为“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的“贾家之败”(见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批),它包括着获罪、“抄没、狱神庙诸事”(庚辰本第二十七回批)。这个突然飞来的横祸降于贾府,落到了宝玉等人的头上,也给了黛玉致命的一击。宝玉被迫出走,黛玉痛惜忧忿却无能为力,她为宝玉的不幸而不幸,因宝玉的受苦而受苦,她日夜悲啼,毫不顾惜自己,终至将她衰弱的生命中的全部炽热的感情化为泪水,报答了她平生唯一的知己。

黛玉之死非续书所写那样,证据甚多。第二十五回中凤姐一次当众与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她还指着宝玉对黛玉说:“你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还是根基配不上?模样儿配不上?是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众人听了一齐笑起来,黛玉红了脸,不言语,连李纨都说:“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对于这段描写,读过作者全稿、已知人物将来结局的脂砚斋是怎样批的呢?他说:“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对?]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甲戌本)庚辰本作“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谓]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作者自己对宝黛之成为配偶是否怀疑,看书人、批书人如何预料,我们都不必去管它,问题是这里说:“贾府上下诸人”“皆信定”宝玉、黛玉将来“是一段好夫妻”。试问:续书中施“调包计”的贾母、凤姐(还有以为作主的应是贾政、王夫人),他们在不在“贾府上下诸人”内?倘原稿也象续书那样写法,脂砚斋会不会说那样的话?可见,“岂其不然”——说二玉不能成夫妻,正是出于“贾府上下诸人”始料未及的原因。在上一首写宝钗的曲子中同时写了宝玉不忘死去的黛玉,在这一首写黛玉的曲子中只写了宝玉“空劳牵挂”,竟无一字涉及宝钗,这没有别的缘故,就是因为宝钗的终身寂寞与黛玉有关,黛玉的枉自悲愁与宝钗无关。

以续书所写《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与此曲的后半对照,竟无一语能合。续作者为了在安排他自以为相当巧妙的情节时不至于遇到任何困难,就先使宝、黛这两个性情“乖僻”、不好对付的逆判者,变成可以任人摆布的木偶人:一个无意中听说一句“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就在“急怒”之下迷了“本性”;一个莫名其妙地失了玉便成了“疯颠”。于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不推让,只是对着脸傻笑起来”(第九十回),然后各自走开。这样,就以“一个傻笑,一个也傻笑”代替了“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写黛玉死时,有“吐血”,有“晕倒”,有“喘气”,有“发狠”,有“回光返照”,有“浑身发冷”,有“两眼一翻”……就是没有流泪。倒是宝玉后来流了不少眼泪。这样,就使曲子的末句也非改写不可了。但是,说也奇怪,黛玉刚死,宝玉便“病势一天好似一天”(这时再不必担心他会执拗、反抗、向黛玉表白、使续作者为难了,倒是一直让他傻下去文章不好做),于是就让他到灵柩前去痛哭一场。到容许他清醒的时候,他什么都想起来了:“宝玉一到,想起未病之先(原文如此),来到这里,今日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想起从前何等亲密,今日死别,怎不更加伤感!……哭得死去活来”(第九十八回)。这就是所谓“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然而,这样就使人更加糊涂了:难道曲子末几句是说宝玉的?难道黛玉所欠的“泪债”早偿过了头,现在反而要宝玉找还给她?她归离恨天如何向警幻交帐呢?难道能把宝玉的眼泪也算在内?倘若说宝玉的“牵挂”是指他婚后终不忘黛玉,那末另一个又如何还能“嗟呀”呢?倘若说曲子的末句是指黛玉平日总爱哭,那末她来到贾家已经多年,怎么说她的眼泪流不到一年就要流光呢?何况,我们也未见黛玉接连不断地天天流泪呀!八十回以前,她眼泪流得最多的也还是因为宝玉被贾政打得半死、吃了大苦头的那一次。那一次黛玉为宝玉整天“抛珠滚玉”地流泪,正是为后来流更多的眼泪伏下的重要一笔。

曹雪芹写黛玉“还泪”的原意,在第三回脂批中说得最清楚。宝、黛初见时,一个因对方没有通灵玉而狠命摔玉,骂这玉“连人之高低不择”,一个则因之而流泪,说“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这里脂批说:“这是第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应如些非伤感,还甘露水也。”指出了黛玉这种“体帖”、“知己”的心思和痛惜其自毁而引咎自责的落泪,就是“还债”。戚序本保存的一条脂评更点出它对整个悲剧的象征意义:“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情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乎!”

所谓“离恨”,实即愁恨、怨恨、憾恨。石头有被弃置的憾恨,黛玉也有被收养的身世之感,但她的泪偏“不自惜”而落,作为宝玉的“知己”,这种“千方百计为之惜”,就是“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的原因,也即所谓“春恨秋悲皆自惹”。这说得还不清楚吗?批书者若未读过八十回以后的原稿,是无从这样说的。眼泪“至死不干”,正合曲中之所言;自身“万苦不怨”,才称得上真正的“报德”。袭人劝黛玉说:“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清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脂批说:“后百十回(原稿回数)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这就更无疑地证明黛玉最后是为宝玉“不自惜”的“这种行止”所闯的祸而流尽眼泪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宝玉才终身不能忘怀他唯一的“知己”。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借阅过曹雪芹抄本《红楼梦》的明义来,他为小说题过二十首绝句,末首说:“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蛾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就算明义看到的也只是八十回的本子,但他也完全有可能从作者或其亲友中打听到后半部情节的梗概,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明白,诗中用获罪被拘因而不能保全“青蛾红粉”的石崇的典故,指的是什么了。此类证据还很多。

总之,《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根本没有落入“梁祝”故事的窠臼,更不是要表现什么“三角”关系。它始终是把悲剧的产生与封建大家族败落的原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原稿中,描写这种风雨骤至的大变故的发生必然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作者倾注了最大热情的宝、黛这两个人物的精神面貌,定会在这场可怕的狂风暴雨的雷电闪光中被照亮,其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决不亚于作者描写睛雯的“抱屈夭风流”和宝玉的“杜撰芙蓉诔”,因为写晴雯之死的字只不过是为了写黛玉之死的更重要的文字罢了。这一点,脂批说,“试观《证前缘》(原稿写黛玉之死)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靖藏本第七十九回批)然而可惜,我们已不能看到这样的精彩的文字了!这部伟大的小说成了残稿,这实在是我国文学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2: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书中薛蟠误把“唐寅”看成庚黄的春宫笑话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文稿+视频)
东南一语
东南一语
爱音乐、爱旅行、爱红楼
​关注她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作者笔下无闲笔,书中的笑话也不是随意写的。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薛蟠闹的笑话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书中第二十六回:

薛蟠在酒宴上说他看到一幅"庚黄"画的春宫画,"真真好的了不得"。众人听了都不知"庚黄"为何许人,最后还是宝玉猜到了,薛蟠是将"唐寅”看成了“庚黄”。

薛蟠笑道:“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的字,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真真的好的了不得!”宝玉听说,心下猜疑道:“古今字画也都见过些,那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命人取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黄’?”薛蟠道:“怎么看不真!”宝玉将手一撒,与他看道:“别是这两字罢?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这两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薛蟠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这里插一句,如果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古时都是要避讳的,作者如何敢把长辈名字和春宫笑话并提?

不过我们今天不展开曹寅的话题,继续讲薛蟠这个笑话。

表面上看,似乎作者讽刺了薛蟠的不学无术,那还有没有更深的含义。我们看看这一回的其他内容。

书中紧接着,冯紫英来了。

冯紫英笑道:“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宝玉道:“几时的话?”紫英道:“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宝玉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我要问,不知怎么就忘了。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紫英道:“可不是家父去,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的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这里,他提到了仇都尉, 宝玉提到了沈世兄,加上薛潘说的唐寅,吴门四家出现了三家的姓,却偏偏漏下了文征明。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此一名称,是相对于“元四家”而来。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自沈周开创,以四人为代表的吴门画派。
看内容,仇和沈是故意添加的。而文征明有个类似的笑话“庚寅”。

作者实在是高,吴门四家他专门漏了文征明,那么就有一种可能,他不是要写庚黄,也不是要写唐寅,而是为了暗示文征明的笑话“庚寅”。

“庚寅”的笑话是这样的:

文衡山,生年与灵均同。因取“唯庚寅吾以降”句为图书。有一守自北方来。闻知衡山善画。因问人曰:“文先生前更有善画过之者乎?”或以“唐伯虎!”对。又问:“伯虎何名?”曰:“唐寅。”守即跃起曰:“文先生屈已尊人如此!”人问何故,曰:“吾见文先生图书曰:'唯唐寅吾以降'。”闻者喷饭。
文衡山就是文征明,唐寅就是唐伯虎,灵均就是屈原,“唯庚寅吾以降”是屈原描述自己出生年月的一句话。文征明也出生在庚寅年,因而就取了屈原的那句“唯庚寅吾以降”题图。这个笑话的笑点,是文盲太守把“庚寅”二字错认成“唐寅”二字。

这跟薛蟠把“唐寅”认错成“庚黄”一样的。

那为什么要暗示“庚寅”?大家手下无闲笔,暗示“庚寅”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吗?


庚寅是个农历年份,每60年会轮到一次。

前面几期我们多次提到了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是写作《红楼梦》的密码本,那我们来看看他是否在《影梅庵忆语》中提到这个年份。

冒辟疆说他的《影梅庵忆语》是1651年董小宛去世后写的,他在其中写道:

“客岁新春二月,即为余抄选全唐五七言绝句上下二卷。是日偶读七岁女子‘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之句,为之凄然下泪。至夜,和成八绝,哀声怨响,不堪卒读。余挑灯一见,大为不怿,即夺之焚去,遂失其稿,伤哉,异哉!”
客岁的意思是指去年,那么这里的客岁即1650年,而1650年正好是庚寅年。

后面,他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年份:客春三月。

“客春(依然是1650年,因为冒辟疆自称是1651年写的,也跟后面他虚岁四十岁相符合)三月,欲重去盐官,访患难相恤诸友。至邗上,为同社所淹。时余正四十,诸名流咸为赋诗,龚奉常独谱姬始末,成数千言,《帝京篇》《连昌宫》不足比拟。”
这里,冒辟疆四十虚岁生日,他是1611年生人,,这个也正好与1650年年份合上。

他后面写到,他生日很多朋友为他赋诗,他说“龚奉常独谱姬始末”。

龚奉常是冒辟疆的老友,他的太太顾媚更是董小宛的好友。

但是这里却有漏洞。

一)冒辟疆宣布的董小宛是1651年1月份去世,1650年的三月怎么会让朋友“谱姬始末”,末字代表了完结。

二)查史料,龚奉常其实是1670年写的,他拖了快20年才写成,他写的时候称还债。

为何拖那么久才写?他当时在朝为官,除非董小宛的事情是当时忌谈之事,让他有难言之隐。

他一直到1670年觉得自己快要老去才写成。他自己也说: 向少双成盟嫂悼亡诗,真是生平一债。

仔细看他写的这首词:

《贺新郎 · 影梅庵忆语,久置案头,不省谁何持去辟疆,再为寄示,开卷泫然,怀人感旧,同病之情略见乎词矣》:
雁字横秋卷。乍凭栏、玉梅影到,同心遥遣。束素亭亭人宛在,红雨一巾重泫,理不出、乱愁成茧、骑省十年蓬鬓改,叹香熏、遗挂痕犹浅。肠断谱,对花展。
帐中约略芳魂显。记当时、轻绡腕弱,睡鬟云扁。碧海青天何限事,难倩附书黄犬。借棋日、酒年宽免。搔首凉宵风露下,羡烟霄、破镜犹堪典。双凤带,再生剪。
1)“羡烟霄、破镜犹堪典”,破镜重圆是个典故,这句似乎是暗示希望能够像徐德言与陈氏夫妻那样元宵节破镜重圆。

但若董小宛已逝去,如何破镜重圆?

2)还有提到的黄犬,也是典故,指晋陆机的黄耳犬,典故中“黄犬”是信使的代称。

希望收到董小宛的信?这个就更奇怪了。

龚奉常的这首词不像是在说死别倒像是在说生离。

冒辟疆前面提到这个庚寅年份时,写到董小宛抄写的唐诗名为《送兄》,写到了离雁,表达的也是分离之痛。这个雁又凑巧地与龚奉常的词的开头一致。

目前我们看到的《影梅庵忆语》应该并不是如冒辟疆所说是在董小宛去世后2个月时完成的,而是后面又补改了。

但是补改的目的是什么?董小宛是否真的如他所说是在1651年的一月去世?或者这个庚寅年才是真相?

我们继续看《影梅庵忆语》的最后一段。

最后一段中冒辟疆写到了他的梦:

三月之杪,余复移寓友沂友云轩。久客卧雨,怀家正剧。晚霁,龚奉常偕于皇、园次过慰留饮,听小奚管弦度曲。时余归思更切,因限韵各作诗四首,不知何故,诗中咸有商音。三鼓别去,余甫着枕,便梦还家,举室皆见,独不见姬;急询荆人,不答。复遍觅之,但见荆人背余下泪。  
余梦中大呼曰:“岂死耶?”一恸而醒。姬每春必抱病,余深疑虑,旋归,则姬固无恙,因间述此相告。姬曰:“甚异!前亦于是夜梦数人强余去,匿之幸脱,其人尚狺狺不休也。”讵知梦真而诗谶咸来先告哉?

这一段说的是,冒辟疆梦见董小宛死了,赶紧跑回家,董小宛也告诉她做梦梦见被人抢去了。然后通篇悼文就突然结束了,突然结束得让人生疑。

这里写的三月之末,在友云轩,与朋友限韵作诗,这里龚奉常又出现了,而且他还留下了唱和诗可以作证:

《同人集》卷五《友云轩倡和》,限韵亭、多、条、花,各赋七律四首,龚芝麓制题:
庚寅暮春,雨后过辟疆友云轩寓园,听奚童管弦度曲。时辟疆顿发归思,兼以是园为友沂旧馆,故并怀之,限韵即席同赋。
这里龚奉常明确说是庚寅年暮春。

所以一篇《影梅庵忆语》就有三次提到了这个庚寅年份。



冒辟疆写的最后那句“讵知梦真而诗谶咸来先告哉?”也是很有问题, 他提到的诗谶是什么?

《影梅庵忆语》中写道,1642年(壬午年),冒辟疆娶董小宛之前去求签测字,得“忆”字,盖“忆昔兰房分半钗,如今忽把音信乖。痴心指望成连理,到底谁知事不谐”。似乎两人“成连理”是痴心,结果不圆满。

他说这个诗谶董小宛也抽到了,他们的朋友测他们俩的事时又抽到了。

他自己这里也说难道梦是真的?用诗谶提前来暗示?

但是这样的说法,却是把梦中“被抢”当作了诗谶的结果,等于承认了董小宛被抢?加上“庚寅”的暗否是否在告知:董小宛并不是1651年“死”的,而应该是1650年(庚寅年)被抢的?

后面我们会继续分析“钗黛合一”的含义以及林黛玉的分身的内容,会有更多信息来推测董小宛入宫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3: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庚 唐伯虎——眉山历史人物(57)
嘉绒遗民 2023-10-03 发布于四川  |  38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唐庚,字子西,北宋眉州丹棱(今眉山市丹棱县)唐河坝人,绍圣元年(1094)甲戌科毕渐榜进士。因其文采风流与苏轼相似,当时人称“小东坡”。历任绵州(四川绵阳市)典狱、阆州(四川阆中市)和凤翔(陕西凤翔)知县、阆州(四川阆中)知州、京畿常平及上清太平宫提举等。政和元年(1111),被归入元祐党籍谪贬惠州(广东惠阳)。传世著作有《三国杂事》、《唐子西集》、《唐子西文集》等。

唐庚 <wbr>唐伯虎——眉山历史人物(41)
  《宋史》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唐庚 唐伯虎传

   唐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人也。善属文,举进士,稍为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坐贬,安置惠州。会赦,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在凤翔)。归蜀,道病卒。年五十一。

   庚为文精密,通于世务,作《名治》、《察言》、《闵俗》、《存旧》、《内前行》诸篇,时人称之。有文集二十卷。子文若,自有传。

   庚兄弟五人,长兄瞻,字望之,后改名伯虎,字长孺。治《易》、《春秋》,皆有家法。元祐三年(1088),其父游泸南,伯虎兄弟居母丧于丹山,伯虎夜半蹴(cù:踢,踩,踏)庚曰:“吾梦收父书,发之,得'亟来’二字,吾父得无他乎?吾心动矣。汝奉母奠朝夕,吾趋泸南。”庚未及应,伯虎奋曰:“吾决矣!”起裹粮,黎明走洪川(洪川镇现在是洪雅县县政府所在地,临青衣江,青衣江在乐山市附近汇入大渡河,然后汇入岷江)僦(jiù:租赁,雇)舟,遇江涨,声摇数十里,客舟皆舣(yǐ:停船靠岸)岸不敢动,伯虎彷徨堤上,有渔者持小艇系港中,啖(dàn:用饵或好像用饵勾引;引诱)以厚利,不许。伯虎超入艇中,叱仆夫解维,渔者不得已,从之。二日半至泸南,父果病甚,见伯虎,大惊,问其故,具告之。父叹曰:“天告汝也!”是日,疾少间(拔去,除去),伯虎具舟侍父以归。居数日,疾复作,遂卒。

   元符二年(1099),庚以贡举事系狱(xì yù:囚禁于牢狱)临邛(今四川成都市的邛崃县),语连伯虎,临邛并械之。凡对吏逾年,掠治无完肤,其词确然,一不及庚,以故狱久不具,卒会赦,除之。伯虎性真率,无威仪,人多易之,至是皆大服,以为不可及。伯虎仕于四方,每数年一归,不过旬日复去。后卒于家,有子二人。



   唐庚与苏轼是小同乡,贬所又同为惠州,兼之文采风流,当时有“小东坡”之称(《文献通考》卷二三七引李壁语)。但唐庚为诗,重推敲锤炼,近于苦吟,与苏轼的放笔快意不同。他曾说:“作诗甚苦,悲吟累日”,往往反复修改数四,“然后成篇”。但他能“刻意锻炼而不失气格”。其诗简练精悍,工于属对,巧于用事,且多新意,不沿袭前人。诗中佳句颇多,诸如“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等,皆为世所赞赏。宋刘克庄(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说:“子西诗文皆高,不独诗也。其出稍晚,使及坡门,当不在秦(观)、晁(补之)之下。”不足之处,在于稍乏变化,炼字琢句也间有弄巧成拙处。虽学东坡,其成就则不可同日而语。其文长于议论,所作如《名治》、《察言》、《悯俗》、《存旧》、《正友》、《议赏》诸篇,亦颇为时人所称。下图是刘克庄。

唐庚 <wbr>唐伯虎——眉山历史人物(41)

   卒后次年,其弟庾编遗文为集,卷数不详,已佚。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惠州州学主管郑康佐(郑康佐,广东英德人)集当时流传的《寓公集》及闽本、蜀本诗文,编刻《眉山唐先生文集》二十卷(本集郑康佐跋),后世多种抄本、刻本均祖出此本。

   今传《唐子西集》24卷,有《四库全书》本。唐庚诗,以宋刻《唐先生文集》二十卷(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参校明嘉靖任佃刻《唐先生集》七卷(简称任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雍正汪亮采南陔草堂活字印本《唐眉山集》二十四卷(简称汪本,藏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唐子西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唐庚 <wbr>唐伯虎——眉山历史人物(41)
   又有《唐子西文录》一卷。事见《眉山唐先生文集》卷首吕荣义撰《序》。《唐子西文录》为其论诗文之语录,同时人强行父记述,《历代诗话》、《萤雪轩丛书》均收辑。 下图是强行父著《唐子西文录》和童德昭小行书手卷《强幼安唐子西文录》。

唐庚 <wbr>唐伯虎——眉山历史人物(41)
   强行父(1091-1157),字幼安。余杭(今浙江杭州)人。曾官睦州(今浙江西部的淳安县)、宣州(今安徽宣城)通判。强行父尝与唐庚同寓京师,日从之游,归记庚口述论诗文之语。庚卒,行父旧所记无存,乃追忆而成是书。唐庚口述于宣和元年(1119)九月至明年正月,强行父追记于绍兴八年(1138)三月。《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是书为语录体。论诗极力推崇杜甫,杜甫以下,复推许苏东坡。唐庚以杜甫《北征》为剖,提倡写诗应“因事以陈词”,因感而发,言之有物。故他讲求用词准确,传对象之形神。他称赞杜甫岳阳楼诗只四十字,“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又述苏东坡以一“阁”字,“俨(yǎn:恭敬,庄重)然如见病鹤”。他还要求学诗者不应“舍难而趋易”,因为“作诗自有稳当字,第思之未到耳”。

唐庚 <wbr>唐伯虎——眉山历史人物(41)
   唐庚还说:“凡作诗,平居须收拾诗材以备用。”也是很好的意见。不过,他所谓“收拾诗材”只是“于书无所不读”,而读书又“止用以资为诗”,就不免有脱离现实生活的偏向。下图是1999年01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刊登唐庚的《栖禅暮归书所见》一诗时的插图。诗曰: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栖禅是惠州的一座山,山上有寺名叫栖禅寺。

唐庚 <wbr>唐伯虎——眉山历史人物(41)

   《唐子西文录》记说:宣和元年(1119),行父自钱塘罢官如京师,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东景德僧舍,与同郡关子东日从之游,实闻所未闻,退而记其论文之语,得数纸以归。自己亥九月十三日尽明年正月六日而别。先生北归还朝,得请宫祠归泸南(四川泸州市),道卒于凤翔(今陕西凤翔县,但唐宋凤翔府辖境相当今陕西宝鸡、岐山、凤翔、麟游、扶风、眉县、周至等地。清代扩大,相当今麟游、扶风、眉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年五十一。自己亥距今绍兴八年戊午,二十年矣,旧所记,更兵火无复存者。子东书来,属余追录,且欲得仆自书,云:“将置之隅坐,如见师友。”衰病废忘,十不省五六,乃为书所记,得三十五条。先生尝次韵行父《冬日旅舍诗》:“残岁无多日,此身犹旅人。客情安枕少,天色举杯频。桂玉黄金尽,风尘白发新。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又次《留别》韵云:“白头重踏软红尘,独立鸳行觉异伦。往事已空谁叙旧,好诗乍见且尝新。细思寂寂门罗雀,犹胜累累冢卧麟。力请宫祠知意否,渐谋归老锦江滨。”盖绝笔于是矣。集者逸之,故并记云。三月癸巳,余杭强行父幼安记。

唐庚 <wbr>唐伯虎——眉山历史人物(41)

附:《宋史·唐庚唐伯虎传》译文

   唐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人。善写文章,考中进士,逐渐升为宗子博士,张商英引荐他有才能,任为提举京畿常平。张商英罢相,唐庚也因此被贬,惠州安置处分。正遇大赦,恢复官位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回蜀时,在途中因病去世,时年五十一岁。
   唐庚作文章很精密,通达世务,作《名治》、《察言》、《闵俗》、《存旧》、《内前行》等篇,时人很称赏。有文集二十卷。他儿子唐文若,本书另有传。

   唐庚兄弟有五人(《眉州属志》记载仅三人),长兄唐瞻,字望之,后改名伯虎,字长孺。研究《易》、《春秋》,都有家传。元祐三年,父亲游泸南,唐伯虎兄弟在丹山服母丧,唐伯虎半夜推醒唐庚说:“我做梦收到父亲的来信,打开一看,有'亟来’二字,父亲有什么意外吗?我心跳担忧。你在家早晚祭奠母亲,我赶去泸南。”唐庚还没有回答,唐伯虎高声说“我决定了!”起身装好行粮,黎明时赶到洪川乘船,正遇上江水暴涨,声震数十里,客船都靠在岸边不敢动。唐伯虎在堤上徘徊,见到一位渔民把小艇系在港中,就许以厚利,渔民不答应。唐伯虎跳入艇中,喝令仆人解开绳索,渔民不得已,同意开船。两天半以后到了泸南,他父亲果然病得很厉害,见到唐伯虎,大吃一惊,问他何故能来,唐伯虎告诉经过。他父亲感叹说:“是天告诉你的!”这一天,他父亲的病稍微见好,唐伯虎准备了舟船服侍父亲回家。几天以后,他父亲的病又发作,于是去世。
   元符二年,唐庚因贡举之事被羁押在临邛监牢,供词中牵连唐伯虎,临邛吏把他也上了枷锁。狱吏审问了一年,拷打得体无完肤,他的供词确定不二,一点儿不说到唐庚,因此判决总定不下来,最后赶上大赦,撤去诉讼。唐伯虎性情率真,没有威仪,人们都看轻他,到这时都非常钦佩,认为不能做到那样。唐伯虎仕宦于四方,每几年回家一次,不到十日又离去。后在家中去世,有儿子二人。



附:《眉山市人物志·唐庚》   

   唐 庚(1070—1121),字子西,北宋眉州丹棱县(今眉山市丹棱县)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庚从小聪敏好学,绍圣元年(1094)考中进士,任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县)宰。在蜀中游宦数年后,入朝任宗子博士。张商英(四川新津县人)因为欣赏他的才能而召见时,唐庚献上《剑南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诗,得到张商英的称赏,于是举荐他任提举京畿常平。张商英为丞相后,唐庚曾作《内前行》规劝商英不要好高骛远而应该崇尚实际。后来,张商英罢相,唐庚居然因此而受到牵连,贬官到惠州(今广东惠州市),途中遇到大赦天下,才重新任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在回蜀地途中去世。唐庚为官时政绩卓著,任职阆中时官场清正严明,官员中没有出现过违法乱纪的现象(“为政清肃,公庭寂然”《宋史·唐庚传》)。任绵州(今四川绵阳市)太守时,当地人们曾为他绘像,存于思贤堂,备受尊敬。
   唐庚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写诗。他从小熟读《诗经》,对杜甫推崇倍至,并因此选择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唐庚在少年时就以诗、文写作名闻乡里。为官后,唐庚创作量大增,艺术成就逐渐达到顶峰。去世后不一年,他的诗文就在京师不胫而走,被广为传颂,“太学之士,日传千百本而未已”(吕荣义《唐子西先生文集序》)。唐庚的诗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大致可分为针砭时势政局、反映人民生活疾苦、反映自己的志向和品德和个人瞬间的感受四类。唐庚诗作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他对自己的创作要求极严,每作一首往往沉浸在苦悲之中,要苦思几天才能成篇,因而形成工整精炼的特点,如倍受推崇的佳联“半夜梦飞山色里,一年秋在雪声中” (《寓精道斋有感怀家山》)。除诗歌外,唐庚在古文创作方面也很有成就,他的文章受韩愈和柳宗元影响较大,为文精密,长于议论,慷慨激昂,气势磅礴,有《名治论》、《察言论》等名篇,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范。因为唐庚与苏东坡同为眉州人,先后同贬惠州,二人文笔相近,又因唐庚诗文出道略迟于东坡,故当时人们都称唐庚为“小东坡”。
   唐庚有《唐眉山集》(24卷)收入《四库全书》,另外还有《诗赋》(10卷)、《杂文》(12卷)、《古砚铭》、《悯俗论》、《存旧论》、《名治论》等作品存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3: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两位唐伯虎
2018-04-03 13:48


明代画家唐寅

陈卫卫

世人都知道明代有位“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他“点秋香”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然而,历史上并非只有苏州这一位唐伯虎,宋代就另有两位,他们一位在四川眉山,另一位在广西桂林。

四川眉山的唐伯虎,本名瞻,字望之,他博学多才,尤其对《易经》和《春秋》颇有研究。唐瞻的父亲,是北宋的经学大师唐淹。后来,唐瞻改名为唐伯虎,字长孺。他的弟弟名叫唐庚,在当时是位很有名的诗人。

宋元佑三年,唐淹远游泸南,唐伯虎和唐庚兄弟俩因为母亲刚去世而守丧在家。一天半夜里,唐伯虎用脚踢醒唐庚说:“刚才,我梦见收到父亲的来信,上面只有"亟来"两个字。我想,父亲在外地不会出什么事吧?我真是不放心,必须要马上赶去泸南,你留在家里吧。”

天还没亮,唐伯虎取了点干粮就出发了。走到青衣江前,不料正逢水患,他求渔夫渡自己过江,并且承诺给重金,可渔夫就是不答应。唐伯虎急得纵身跳入船中,催逼渔夫立刻解开缆绳,渔夫只好答应了。

经过两天半的路程,唐伯虎终于到达泸南,一番辛苦问询后,终于找到了重病中的父亲。唐淹大感惊讶,问儿子怎么会来到这里,唐伯虎就说了事情的原委,唐淹长叹了一声:“这应该是上天告诉你的啊!”

在唐伯虎的精心照料下,唐淹的病情在几天后有了好转,唐伯虎就联系船只将父亲送回家中。但是返回家乡不久,唐淹的病症复发,医治无效去世,但总算没有客死他乡。为此,乡邻们都纷纷称赞唐伯虎的一片孝心。

广西桂林的唐伯虎,也是一位不寻常的人物,他早年曾考中进士,在当地颇负才名。有一天上午,唐伯虎突然倒在书房里,家人都以为他去世了,但摸摸他心口还有点温热,便没有马上入殓。过了几天,唐伯虎奇迹般地起身,对全家人说自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被人捉缚住来到阎罗殿,可阎王见了他却责备左右:“你们捉错人了,应该把他放回去。”唐伯虎赶紧道谢,又问阎王:“我在人间有禄位吗?”阎王答道:“有则有之,只是薄薄的啊!”唐伯虎刚走出阎罗殿,就醒了过来。后来,他真的只在梧州做了一个小小的推官。没几年,因为仕途不顺,唐伯虎辞官后潜心研究佛教,成为一名佛学家。

历史上的这三位唐伯虎,名字相同,人生的遭际竟然也大致相仿。其实,应该说这也是古代许多读书人的普遍经历。

作者:陈卫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5: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薛蟠提到春宫图,庚黄并不是“真事”,他在遮掩林黛玉的可怜下场
原创2023-03-01 08:45·君笺雅侃红楼
贾宝玉被五鬼魇魔法差点死了。但看他在之前之后的两件事,却发现曹雪芹在明显作前后伏笔非常有意思。

贾宝玉“病”前,提到林黛玉喜欢暹罗贡茶,王熙凤提到“既然喜欢我家的茶,怎不给我们做媳妇”,贾宝玉拉着黛玉袖子嘻嘻而笑,随即发病。


贾宝玉“病”中,薛蟠一眼看见林黛玉风流婉转而“酥倒”,伏笔后文宝钗调侃迎娶之说。

贾宝玉病后,薛蟠突然请客贾宝玉。显然互为关联。

话说贾宝玉病好后,薛蟠有天突然得了古董行的程日兴送了他几样新鲜东西。便送给贾家长辈一部分后,留下一些设宴请客,邀请贾宝玉品尝。

按说贾宝玉病才好,请不请他都行。薛蟠还故意借贾政之名吓得贾宝玉不行。可见这顿饭,曹雪芹是故意安排要吃的。

一般这种情节就要格外注意,作者在其中的伏笔。


果然众人才坐下,贾宝玉就提到薛蟠即将过生日的寿礼,由此引出薛蟠闹了个笑话。说他之前看见一幅署名“庚黄”的极好春宫图。

贾宝玉合计半天才想明白哪里是什么庚黄,分明是唐寅才对。

薛蟠讲“春宫”故事,正是他的本色。贾宝玉刚才被“贾政”吓得魂不附体,岂不是也是本色?

而薛蟠提起的春宫却难免与之前茗烟替贾宝玉搜罗的禁书有一比。

“春宫图”是禁书,《西厢记》同样是禁书。

“春宫”属于皮肤滥淫,薛蟠只看得“淫欲”一面。

《西厢记》属于意淫,贾宝玉从中看到了情感精神一面。

这一段恰又与警幻仙子当日的评论契合,呼应前后。


这段假“庚黄”真“唐寅”的情节,在诙谐背后,其实焦点都在之前贾宝玉与薛蟠几乎同时对林黛玉产生的情感上。

贾宝玉是搬进大观园后,觉醒了对林黛玉的感情。随后通过《西厢记》进一步证实,并与林黛玉同看禁书,唤醒了黛玉的感情。

薛蟠是在贾宝玉被五鬼魇魔法当天,见到林黛玉后而酥倒。并肯定回去恳求薛姨妈求聘林黛玉无果。

唐伯虎画美人最是出色。薛蟠说在人家看见极好的春宫,岂不就是林黛玉的代指?

薛蟠见的“春宫图”只有其表,贾宝玉才见其真。

二人分辨的庚黄和唐寅,恰恰代表了两种人对林黛玉的“企图心”。

但薛蟠敢于大胆追求,贾宝玉却不敢承担起责任,又是庚黄和唐寅之别。贾宝玉无疑被薛蟠比了下去。


贾宝玉对林黛玉真情实感。可最终有情人不成眷属。根据原文线索看,宝黛的悲剧主要来自于外力的强势介入。

君笺雅侃红楼的一贯观点,认为林黛玉的结局,是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最终客死异乡。

原文线索也非常多。

比如,贾探春给林黛玉取名潇湘妃子,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一夫的典故。

比如,林黛玉的姻缘伏笔,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是昭君出塞为王妃的典故。

比如,薛宝琴提到西海沿子真真国的美人诗,就是一个身处海外岛国的女子思念故土之情。

而当时薛宝琴送给了林黛玉一盆水仙,贾探春一盆腊梅。


还有,贾宝玉对林黛玉说她嫁做一品夫人,病老归西。一品夫人也是帝王妃的品级。

以上种种都说明贾宝玉失去林黛玉,是与一位帝王之争败下阵来。

还要注意的是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这件事。

冯渊影射贾宝玉和贾家“逢冤”被害。

香菱影射林黛玉,突出芙蓉和莲。

而薛蟠字文龙,外号呆霸王。他的“蟠、龙、霸王”,都有帝王之意。

薛蟠之前抢走香菱,如今对林黛玉一见“酥倒”,便影射了贾宝玉最终被横刀夺爱。当然那人不是薛蟠,而是一位真正的帝王。

讲了这么多,其实才要说到最重要的线索,就是薛蟠请客的那四样东西。

薛蟠道:“……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

注意这四样东西,藕、西瓜、鲟鱼和暹罗猪,必然有深意。

当时不过四月天气,还不到七八月,那藕和西瓜此时在北方并不多见,何况还被形容长的极为硕大。推测是由海外而来。

而薛蟠的这四样东西,细看每样都与海外,以及林黛玉有关。


藕者为莲、芙蓉也,恰是林黛玉、香菱和晴雯之象征。

西瓜为“西来之瓜”。一般中秋食用,代表圆满,也有多子多福的姻缘、家庭团圆之意。

而西瓜暗示姻缘在“西”,与贾宝玉抱在怀里不撒手,不让林黛玉坐船离去的西洋自行船以及西海沿子相关。

鲟鱼为海上来客溯江而上,又沿江而去,也指向出海远嫁。

关键是那个暹罗猪,与之前的暹罗茶都为贡品,来自暹罗王之贡品。而猪在上古既为龙也。

薛蟠的这四样东西,结合他本身有帝王隐喻,又对林黛玉产生觊觎,与贾宝玉论及“庚黄”“唐寅”的真与假……

最终都指向林黛玉未来远嫁海外的结局。不多赘述了。但读书人要知道曹雪芹突然插入这段情节的深意,就是当为后文伏笔。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05: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枉凝眉
作者: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冷月葬花魂}】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注释
  1.阆苑(langyuan浪院)——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仙葩(趴)——仙花。“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2.瑕——玉的疵斑。“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瑛,玉之光彩;琼瑛瑛瑶皆谓美玉);同时也赞他心地纯良洁白,没有那种儒臭浊气。
  3.虚化——成空,化为乌有。戚序本误作“虚花”,变动词为名词;程式乙本改作“虚话”,变心事为明言;甲戌本经涂改;今从庚辰本。
  4.“一个枉自”二句——一个独自悲叹唏嘘而无能为力(指黛玉),一个老是记挂着对方也白费心思(指宝玉)。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后来获罪离家、流落他乡事。这一突然打击是促使黛玉死的主要原因。嗟呀,因悲伤而叹息。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它与前面晴雯判词中“多情公子空牵念”的“牵念”以及后面写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牵连”的“牵连”意思相同。
  5.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说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
  6.“想眼中”几句——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证前缘》一回(靖臧本第七十九回批),写黛玉“泪尽夭亡”。从多方面线索确知,“贾府事败”、“树倒猢狲散”的变故发生在秋天,所谓“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林黛玉因宝玉的获罪而恸哭,自秋至冬、自冬历春,她的病势迅速加重。“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还没有到第二年的夏天,她就用全部泪水报答了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她的恩惠,实现了眼泪还债的诺言。故曲中所写“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并非泛泛之言。“秋流到冬尽”,程式乙本无“尽”字,为后人所删。有人以为此处无“尽”字更妥,笔者以为不然。即使从句式的音节上看,亦当有。

说明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

赏析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与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一样,在第八十回后的原稿中,黛玉之死与婚姻问题无关,她既不是死于外祖母及其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淡厌弃,或者在给宝玉娶媳妇时选了宝钗,也不是由于误会宝玉对她的薄幸变心(如果说这种误会曾经有过的话,也早已成为过去)。黛玉的“泪尽”,原因更重大、深刻、真实得多,那就是后来发生了对全书主题和主线起决定作用的大变故——脂批称之为“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的“贾家之败”(见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批),它包括着获罪、“抄没、狱神庙诸事”(庚辰本第二十七回批)。这个突然飞来的横祸降于贾府,落到了宝玉等人的头上,也给了黛玉致命的一击。宝玉被迫出走,黛玉痛惜忧忿却无能为力,她为宝玉的不幸而不幸,因宝玉的受苦而受苦,她日夜悲啼,毫不顾惜自己,终至将她衰弱的生命中的全部炽热的感情化为泪水,报答了她平生唯一的知己。
  黛玉之死非续书所写那样,证据甚多。第二十五回中凤姐一次当众与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她还指着宝玉对黛玉说:“你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还是根基配不上?模样儿配不上?是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众人听了一齐笑起来,黛玉红了脸,不言语,连李纨都说:“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对于这段描写,读过作者全稿、已知人物将来结局的脂砚斋是怎样批的呢?他说:“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对?]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甲戌本)庚辰本作“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谓]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作者自己对宝黛之成为配偶是否怀疑,看书人、批书人如何预料,我们都不必去管它,问题是这里说:“贾府上下诸人”“皆信定”宝玉、黛玉将来“是一段好夫妻”。试问:续书中施“调包计”的贾母、凤姐(还有以为作主的应是贾政、王夫人),他们在不在“贾府上下诸人”内?倘原稿也象续书那样写法,脂砚斋会不会说那样的话?可见,“岂其不然”——说二玉不能成夫妻,正是出于“贾府上下诸人”始料未及的原因。在上一首写宝钗的曲子中同时写了宝玉不忘死去的黛玉,在这一首写黛玉的曲子中只写了宝玉“空劳牵挂”,竟无一字涉及宝钗,这没有别的缘故,就是因为宝钗的终身寂寞与黛玉有关,黛玉的枉自悲愁与宝钗无关。
  以续书所写《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与此曲的后半对照,竟无一语能合。续作者为了在安排他自以为相当巧妙的情节时不至于遇到任何困难,就先使宝、黛这两个性情“乖僻”、不好对付的逆判者,变成可以任人摆布的木偶人:一个无意中听说一句“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就在“急怒”之下迷了“本性”;一个莫名其妙地失了玉便成了“疯颠”。于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不推让,只是对着脸傻笑起来”(第九十回),然后各自走开。这样,就以“一个傻笑,一个也傻笑”代替了“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写黛玉死时,有“吐血”,有“晕倒”,有“喘气”,有“发狠”,有“回光返照”,有“浑身发冷”,有“两眼一翻”……就是没有流泪。倒是宝玉后来流了不少眼泪。这样,就使曲子的末句也非改写不可了。但是,说也奇怪,黛玉刚死,宝玉便“病势一天好似一天”(这时再不必担心他会执拗、反抗、向黛玉表白、使续作者为难了,倒是一直让他傻下去文章不好做),于是就让他到灵柩前去痛哭一场。到容许他清醒的时候,他什么都想起来了:“宝玉一到,想起未病之先(原文如此),来到这里,今日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想起从前何等亲密,今日死别,怎不更加伤感!……哭得死去活来”(第九十八回)。这就是所谓“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然而,这样就使人更加糊涂了:难道曲子末几句是说宝玉的?难道黛玉所欠的“泪债”早偿过了头,现在反而要宝玉找还给她?她归离恨天如何向警幻交帐呢?难道能把宝玉的眼泪也算在内?倘若说宝玉的“牵挂”是指他婚后终不忘黛玉,那末另一个又如何还能“嗟呀”呢?倘若说曲子的末句是指黛玉平日总爱哭,那末她来到贾家已经多年,怎么说她的眼泪流不到一年就要流光呢?何况,我们也未见黛玉接连不断地天天流泪呀!八十回以前,她眼泪流得最多的也还是因为宝玉被贾政打得半死、吃了大苦头的那一次。那一次黛玉为宝玉整天“抛珠滚玉”地流泪,正是为后来流更多的眼泪伏下的重要一笔。
  曹雪芹写黛玉“还泪”的原意,在第三回脂批中说得最清楚。宝、黛初见时,一个因对方没有通灵玉而狠命摔玉,骂这玉“连人之高低不择”,一个则因之而流泪,说“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这里脂批说:“这是第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应如些非伤感,还甘露水也。”指出了黛玉这种“体帖”、“知己”的心思和痛惜其自毁而引咎自责的落泪,就是“还债”。戚序本保存的一条脂评更点出它对整个悲剧的象征意义:“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情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乎!”
  所谓“离恨”,实即愁恨、怨恨、憾恨。石头有被弃置的憾恨,黛玉也有被收养的身世之感,但她的泪偏“不自惜”而落,作为宝玉的“知己”,这种“千方百计为之惜”,就是“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的原因,也即所谓“春恨秋悲皆自惹”。这说得还不清楚吗?批书者若未读过八十回以后的原稿,是无从这样说的。眼泪“至死不干”,正合曲中之所言;自身“万苦不怨”,才称得上真正的“报德”。袭人劝黛玉说:“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清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脂批说:“后百十回(原稿回数)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这就更无疑地证明黛玉最后是为宝玉“不自惜”的“这种行止”所闯的祸而流尽眼泪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宝玉才终身不能忘怀他唯一的“知己”。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借阅过曹雪芹抄本《红楼梦》的明义来,他为小说题过二十首绝句,末首说:“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蛾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就算明义看到的也只是八十回的本子,但他也完全有可能从作者或其亲友中打听到后半部情节的梗概,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明白,诗中用获罪被拘因而不能保全“青蛾红粉”的石崇的典故,指的是什么了。此类证据还很多。
  总之,《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根本没有落入“梁祝”故事的窠臼,更不是要表现什么“三角”关系。它始终是把悲剧的产生与封建大家族败落的原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原稿中,描写这种风雨骤至的大变故的发生必然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作者倾注了最大热情的宝、黛这两个人物的精神面貌,定会在这场可怕的狂风暴雨的雷电闪光中被照亮,其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决不亚于作者描写睛雯的“抱屈夭风流”和宝玉的“杜撰芙蓉诔”,因为写晴雯之死的字只不过是为了写黛玉之死的更重要的文字罢了。这一点,脂批说,“试观《证前缘》(原稿写黛玉之死)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靖藏本第七十九回批)然而可惜,我们已不能看到这样的精彩的文字了!这部伟大的小说成了残稿,这实在是我国文学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1:10 , Processed in 0.1187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