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回复: 2

《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背后的故事。 2019-07-08 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发表于 2024-10-14 06: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背后的故事。 2019-07-08 20:00

唐风”的热潮。这并不奇怪。作为中华历史上最强盛、最开放、最绚烂的朝代之一,唐朝是中华民族的记忆里辉煌的一页;许多中国人心中,始终有一股魂牵梦绕的“大唐情结”。
就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也是选用了唐代仕女图作为开篇背景,配乐则是结合昆腔吟唱的《春江花月夜》。
这大概要从《春江花月夜》本身曲折而神奇的经历说起。
一大批文人墨客还深陷于浮华绮丽的南朝文辞遗风中,许多人苦思转型却又难以自拔,“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形容的就是这种情形。而另一拨人则开始锐意改革,力图将诗风引向平实苍劲之路,比如写下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
《旧唐书》中记载:“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若虚,兖州兵曹。”
(张若虚画像)
老张在官场上混得很一般,一辈子到头也只当了个从八品的“兵曹”,比起他的老乡贺知章可差得远了。而他写的诗呢?不知是因为内容风格不受时人待见,还是因为他不善于或不屑于做宣传,从我们至今为止能找到的所有资料来看,张若虚并无个人诗集流传,在唐人选编的各种文选、诗选中也没有留下篇章(即使有过收录了张诗的唐代集子,也早已经失传了)。整个唐代都没有人提过他的诗,连据说跟他关系很好、很热衷提携人才的贺知章都未见点评过一句话。
张若虚,差点只能成为史书中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兵曹的名字,甚至不会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个诗人。
然而,有些东西,似乎会在冥冥中受到某种护佑。
张若虚去世300多年后,到了北宋时期,有个叫郭茂倩的文人,广泛搜集古今乐府诗歌,编了一本《乐府诗集》。
这部集子里面,收录了七首名为“春江花月夜”的诗。其中一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的作者,在《乐府诗集》里被明确记为 “张若虚”。
《乐府诗集》是我们至今为止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收录有张若虚诗文的书籍。我们暂时无法考证郭茂倩是上哪儿搜集到这首诗的,有可能是某本失传已久不为人知的唐人选集。不管怎么说,这首《春江花月夜》总算是能够保留下来了。
但是,在这部《乐府诗集》里,这首诗是作为乐府宫体诗收录的,郭茂倩把它跟隋炀帝杨广所作的两首同名短诗归为一类,放在了一起。而且“春江花月夜”这个乐府诗名,最早是陈后主创作的。
《唐诗品汇》、清代的《御制全唐诗》等。但这些集子和《乐府诗集》一样,都是秉承广泛收录的原则而已,并没把《春江花月夜》当成是杰出的作品;而一些择录标准稍严的选集,往往不会收录它。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唐诗三百首》,就没有收录《春江花月夜》。因为清代蘅塘退士选编唐诗三百首的目的是“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大概他也觉得这首诗有内容不正之嫌,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吧。
“教谏”的作用,人们就会慢慢摈弃偏见,尝试从新的角度去读诗品诗。
后来,王闿运还在《湘绮楼论唐诗》里写道:“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这就把《春江花月夜》推到了极其崇高的地位。王闿运生活在1833年到1916年。这距离张若虚生活的年代,已经超过了一千年。在沉寂了千年之后,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终于迎来了第一个伯乐。
然而,清末乱世英才争锋,王闿运的咖位可能还是不太够。同时代的文学大咖王国维等人,都没有同意他的见解。“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这样的评价,不仅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赞叹,也展露了革命者特有的烂漫情怀和无穷信心。从此以后,《春江花月夜》变得大受欢迎,对其进行鉴赏和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
人们研究后发现,在《春江花月夜》之后涌现的许多唐诗宋词名篇名句,有极大的“模仿借鉴”嫌疑。如: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很可能模仿了“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有借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由《春江花月夜》开启的!
孤篇压全唐《夕阳箫鼓》
而它的每一个曲折点,又都是伴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起伏:
这也是为什么,它值得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2008年8月8日的晚上,万国瞩目,盛况空前,在“春江花月夜”的悠扬乐声中,唐代仕女图的卷轴缓缓展开,昆曲小生开口便是一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就这么一句诗,便突然生出了击中人心的力量。它让人联想起,一千两百多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一轮明月也是这样静静地,看着一个空前盛世正一点点揭开帷幕;而一千多年后,时光流转,辉煌重现,在中华大地上,一个可以与大唐气势相媲美的昌盛时代已经开启……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孤篇压全唐”,而更在于“明月迎盛世”,象征着国家尊严和民族自信的荣耀回归。
美哉春江花月夜,幸哉春江花月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4 07: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江花月夜 - 唐代张若虚诗作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春江花月夜

作者
张若虚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古诗

创作年代
唐代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后世影响
6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1,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不觉飞4,汀上白沙看不见5。

江天一色无纤尘6,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江月年年望相似9。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10。

白云一片去悠悠11,青枫浦上不胜愁12。

谁家今夜扁舟子13?何处相思明月楼14?

可怜楼上月徘徊15,应照离人妆镜台16。

玉户帘中卷不去17,捣衣砧上拂还来18。

此时相望不相闻19,愿逐月华流照君20。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1。

昨夜闲潭梦落花22,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23。

不知乘月几人归24,落月摇情满江树25。[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开满花草的郊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此处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此处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穷已:穷尽。
望:一作“只”。
但见:只见、仅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意,隐含离别之意。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月华:月光。
文:同“纹”。
闲潭:幽静的水潭。
碣(jié)石潇湘:碣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湘江与潇水,在今湖南。这里两个地名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折叠白话译文
《春江花月夜》意境图
《春江花月夜》意境图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1]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意境图
《春江花月夜》意境图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1]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整体赏析
此诗题目,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书法艺术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1]

折叠名家点评
胡应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诗薮》)

叶羲昂:“摇”、“满”二字幻而动,读之目不能瞬。(《唐诗直解》)

陆时雍: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唐诗镜》)

钟惺: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又云: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唐诗归》)

谭元春: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唐诗归》)

李攀龙:绮回曲折,转入闺思,言愈委婉轻妙,极得趣者。(《唐诗选》)

周珽:语语就题面字翻弄,接笋合缝,铢两皆称。黄家鼎曰:五色分光,合成一片奇锦。不是补天手,未免有痕迹。汪道昆曰:“白云一片”数语,此等光景作若虚笔力写不到,别有一种奇思。(《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王夫之:句坷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其自然独绝处,则在顺手积去,宛尔成章,令浅人言格局、言提唱、言关锁者,总无下口分在。(《唐诗评选》)

毛先舒:不着粉泽,自有腴姿,而缠绵酝藉,一意萦纡,调法出没,令人不测,殆化工之笔哉!(《诗辩坻》)

吴乔:《春江花月夜》正意只在“不知乘月几人归”。(《围炉诗话》)

宋长白:唐人有“春江花月夜”一题,同时张若虚、张子容皆赋之。若虚凡二百五十二言,子容仅三十言,氏短各极其妙,增减一字不得,读此可悟相体裁衣之法。(《柳亭诗话》)

王尧衢:此篇是逐解转韵法。凡九解:前二解是起,后二解是收,起则渐渐吐题,收则渐渐结束,中五解是腹。虽其词有连有不连,而意则相生。至于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于“江”则用海、潮、波、流、汀、沙、浦、潭、潇湘、碣石等以为陪,于“月”则用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鱼、雁、海雾等以为映。于代代无穷乘月望月之人之内,摘出扁舟游子、楼上离人两种,以描情事。楼上宜“月”,扁舟在“江”,此两种人于“春江花月夜”最独关情。故知情文相生,各各呈艳,光怪陆离,不可端倪,真奇制也。(《古唐诗合解》)

徐增:首八句使人火热,此处八句(按指“江天一色”以下八句)又使人冰冷。然不冰冷则不见火热,此才子弄笔跌宕处,不可不知也。“昨夜闲潭梦落花”此下八句是结,前首八句是起。起用出生法,将春、沈、花、月逐字吐出;结用消归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此句不与上连,而意则从上滚下。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诗真艳诗,才真艳才也。(《而庵说唐诗》)

沈德潜:前半见人有变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与月同无尽也。后半写思妇怅望之情,曲折三致。题中五字安放自然,犹是王、杨、卢、骆之体。(《唐诗别裁》)

范大士:层层灵活,如剥焦心,全不觉字句牵合重复。(《历代诗发》)

王闿运:接入春江,浩渺幽深。就便从花谈到月,又说到江,意境幽曲。(《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陈兆奎:《春江花月夜》,萧、杨父子时作之,然皆短篇写兴,即席口占。至若虚乃扩为长歌,秾不伤纤,局调俱雅。前幅不过以拨换字面生情耳,自“闲潭梦落花”一折,便缥渺悠逸。王维《桃源行》似从此滥觞。(《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

闻一多: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2]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影响
《春江花月夜》一诗在立意和选材上总结前人的经验,借乐府旧题谱写出天下众多人的心声,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一直令后人传诵不已,千百年来有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它是由齐梁绮丽浮靡文风转向盛唐的自然清丽的一面旗帜,同时又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内容和形式多为后世诗人所借用。

此诗既不像南朝山水诗那样着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诗那样枯燥说理,更不是一首单单抒发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而是将多种诗情融为一体。它的诞生,填补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诗的空白。不论从主题的提炼还是题材的加工上,此诗对唐朝繁荣的诗歌局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代诗歌创作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诗中有好多名句被后世诗人所引用或化用。比如,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很可能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的化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能是根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来;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迹。

在意境和结构方面,江天一线,皎月一轮,白云一片和婆娑的花枝,绰约的人影,孤独的明月楼,又以其形的对比,构成线条的旋律,赋予此诗以绘画美。作者又以夜的寂静为背景,把人们臆想中的海潮声、江流声、捣衣声、凄凉的雁叫声与游子思妇的叹息声,巧妙地编织成声音的旋律,赋予此诗以音乐美。此诗的这些美感对现代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3][4]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5]

参考资料
1.春江花月夜  . 古诗文网 . [2017-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4 07: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清风挽月醉西楼,笑卧红尘又一秋
真命天子w18no 2022-10-18 发布于福建  |  797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所幸,每天还能迎着朝阳出发,且能伴随星光抵达。日子静水流深,悄无声息地过,竟然没有一点可圈可点的谈资。一览周遭空旷的天地,在这片挖掘机和推土机伺弄过的地区,没想到会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视觉。只是四周围一点点残存的土丘和几户人家,的确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空寂。待在此地,也是一时半会逍遥自在,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也不知对面山头有没有野猪,会不会跑到这里捣乱。但却,前些时回家,看到田园里别人布局防野猪神器,不免觉得暗自好笑,就这点雕虫小技,还想吓唬吓唬那些野性十足的家伙?怕是不自量力吧!但看到这严阵以待的“大部队”,估计也不敢轻易过来冒犯吧!


所幸,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来到了荆楚的最南端,一切让人始料未及,孤陋寡闻的人还以为来到了顿涅茨克。从此,一半是工业区的全面覆盖,一半是拓荒者的大刀阔斧,让人大彻大悟,终于明白,什么是水远,什么是山深,无需描述,一看便知。在某日忙碌的早晨,寻着闹腾的烟花爆竹声望去,才知道不远处新厂房总算落成封顶了。然而,平日里这样喜庆的场景,除了过年,更待何时呢?不晓得从哪年哪月起,这片静寂的黄土地,开始大兴土木,不由分说地蓬勃起来。也是没法,还是那句接地气一点:“人生无非两件事,谋生、谋爱。没钱委屈肉身,没爱折磨灵魂”。如此光景,时间不是自己的,空间不是自己的,灵魂不是自己的,思想不是自己的,情怀不是自己的……除了摇摇欲坠的肉身。



也是,空旷的天地一无所有,唯有亲力亲为地创造。这里的昨天和过去萧疏闭塞,这里的明天和将来拭目以待。每天,都能看到一群又一群鸟雀掠过无际的苍穹,原来所谓的“择木而栖”也要呼朋引伴啊!当人间草木呈现一片蜡黄的时候,早晚都有凉气,天冷加衣无需谁来叮咛,也是时候囤积柴火的时候。而新型时代背景下,俱都流行电子产品,那还有多少人愿意生火造饭呢?在一个钢筋混泥土浇筑的城市,是很难体会到人间烟火的况味啊!

也是,吃大锅饭的年月,就不要整天幻想着飞黄腾达。这样的时局,有饭吃、有衣穿就已经很不错了,就不要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任何时候,人一定要识相和预判,要自醒、要专注。永远记住没有人会管你曾经历什么,或者走过多混乱的路,外人看的只是结果,感同身受是假的,有些事自己心里明白就好。难得抽空,一个人坐这挺好,喝的不是茶,而是这么多年的辛苦和迷茫,静置和沉淀。总有十万八千里梦,慰籍我,一路走来心空空。每一个懂事淡定的现在,都有很傻很天真的过去。每一个温暖而淡然的如今,都有悲伤而不安的曾经。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必然,人生无价何处寻价?心中有家处处家。何需处处寻找?人的价值感,来自别人的肯定和赞同,归属感,来自被爱的人的真心爱你,真诚喜欢和互相关心,同心同感,不离不弃。

必然,如此应有人间,只能做个凡俗。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头就是一年,一转身就是一辈子,请好好珍惜时间。心怀诗意以谋生,手执烟火以谋爱。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清风挽月醉西楼,笑卧红尘又一秋 宏达剑桥  2022-11-18 发布于河南  |  685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欲诉往昔难落笔,纸短情长意难留。
昨日已随晚风去,
几多惆怅无来由。
试问秋雨为谁休,
落花含泪诉离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4:22 , Processed in 1.4361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