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回复: 4

牧童诗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牧童诗》是宋...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发表于 2024-10-27 09: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牧童诗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其他




《牧童诗》是宋代文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该前两句描写牧童悠然牛背上吹短笛的情景,后两句即事论理,拿牧童和长安名利客对比,表达了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的情怀,黄庭坚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应受名利所驱 。







基本信息
  • 作品名称

    牧童诗


  • 作者

    黄庭坚


  • 创作年代

    北宋



  • 作品出处

    《山谷集》


  • 文学体裁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

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折叠词句注释

1、陇(lǒng):通"垄",田垄。

2、长安:唐代京城。

3、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


折叠白话译文

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在 《桐江诗话》中记载,该《牧童诗》为黄庭坚七岁时创作,即皇佑三年辛卯(1051年)。 有一天,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其中一位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 !"这时,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作一首诗。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赏析折叠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折叠名家点评

当代学者周蓉蓉:牧童、短笛、老牛,三者常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新悠闲朴实无华的田园风光。这就是牧童的生活,纯朴率真,无忧无虑的恬然与现实中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牧童世界的美好饱含着诗人的社会理想,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批判视角。表达了作者赞颂牧童清闲自在,不追求名利的生活情怀,他认为人应活得悠闲淡泊,不应受名利所驱。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又中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最终死于宜州贬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09: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牧童
- 360国学
《牧童》唐·吕洞宾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唐·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收起
《牧童》唐·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牧童》唐·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牧童》宋·周敦颐
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
《牧童》唐·隐峦
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朝阳未出众山晴,露滴蓑衣犹半湿。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三个五个骑羸牛,前村后村来放牧。笛声才一举,众稚齐歌舞。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09: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牧童
- 360国学
《牧童》宋·佚名
呕啊唱与那鸣咿,百草拈来斗不知。日晚骑牛未归去,指前坡笑又嘘嚱。
《牧童》宋·释居简
蓬松袒跣倒骑牛,折得山花便满头。强使倡歌浑不听,听它天籁自鸣休。
《牧童》宋·释守卓
相呼相唤又村讴,放却牛来古渡头。有客问津浑不顾,笑将轻苇汎孤舟。
《牧童》宋·邵雍
随行笠与蓑,未始散天和。暖戏荒城侧,寒偎古冢阿。数声牛背笛,一曲陇头歌。应是无心问,朝廷事若何。
收起
《牧童》元·刘崧
牧童驱牛行,水寒衣敢涉。相呼枫林下,吹火烧山叶。
《牧童》宋·艾性夫
栉发吹松阴,坦腹睨岩石。细雨整短蓑,斜阳擫长笛。采花艳两髻,挟草暖双腋。款款跨牛归,苍山暮烟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09: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牧童
- 360国学
《牧童》宋·释正觉
水牯老行步稳,蓑郎痴歌笑繁。物外初无尘滓,胸中别有丘园。
《牧童》宋·释重顯
呕啊唱与那呜咿,百草拈来斗不知。日晚骑牛未归去,指前坡笑又嘘嚱。
《牧童》宋·白玉蟾
杨柳阴初合,村童睡正迷。一牛贪草嫩,喫过断桥西。
《牧童》宋·释智愚
烟暖溪头草正肥,尽教牛卧晴曦。卷桐又入深深坞,吹尽春风不自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09: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福清神童蔡伯俙
菖蒲泛舟
2022-11-14   |  120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林秋明

  蔡伯俙,北宋两大神童之一,1013年出生于福清,官至司农卿。蔡伯俙归乡后,居住在福州,后于1100年辞世,享年87岁。皇帝为其在福州修建了“尊儒坊”。早熟神童

  清乾隆《福清县志》载,“(蔡伯俙)四岁应举,赐(进士)出身,东宫伴读”。由于蔡伯俙是一个神童,后来他在福清居住的地方便被当地人称为“奇童巷”,由于方言近音,现在人们叫它“麒麟巷”。《榕城考古略》载:“蔡奇巷,在将军署北(今省立医院北侧),俗讹为'彩旗巷’,旧名'尊儒坊’。宋蔡伯俙故宅。蔡,福清人,四岁能诗。元符中,举神童。真宗赐诗宠之,即日释褐,后授守秘书正字,寻赐进士出身,历官司农卿,致仕,年八十七。”


  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蔡伯俙三岁时,邻居有个举人的父亲要做寿。举人所写的一篇祝词,蔡伯俙听过两遍后就能背诵出来。举人很惊讶,就建议蔡伯俙的父亲,让孩子去应“童子试”。在举人的鼓励下,蔡伯俙的父母决心送子进京应试。次年,蔡伯俙的父亲背着四岁的儿子,步行到京都开封。进城时,一个门监得知父子俩是从福建长途跋涉来赴考的,甚是感动,就对蔡伯俙开玩笑说“你骑父作马”。蔡伯俙认为这是对他父亲的侮辱,就答曰“父望子成龙”。消息传开,轰动京城……

  蔡伯俙应童子科考试时,背诵的是真宗的“御制诗”。蔡伯俙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殿试。在皇帝面前,蔡伯俙出口成章,绘声绘色。真宗皇帝赵恒见状,当即赐诗褒奖:“八闽(一说“七闽”)山水多奇峻,四岁儿童出盛时。家世旧传清白训,婴孩自得老成姿。才方学步来朝谒,未及能言便赋诗。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有前期。”“碌碌无所闻”

  后来,真宗皇帝命年仅四岁即是赐进士出身的蔡伯俙,到东宫当太子赵祯的伴读。同时,做太子伴读的还有另一名神童晏殊。由于皇太子性好嬉玩,不愿读书,晏殊总是苦口婆心地规劝他。而蔡伯俙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迎合,处处讨皇太子的欢心。宫里的门槛很高,皇太子跨不过去,蔡伯俙就趴在地上,用脊背给他垫脚。有一次,真宗皇帝要皇太子做一命题文章。皇太子无从下笔,便要晏殊代写一篇应付。晏殊说啥都不应允。而处处有意要压倒晏殊的蔡伯俙觉得巴结皇太子的时机到了,便赶写了一篇送给皇太子照抄。这使真宗皇帝大为不悦。


  有一次,蔡伯俙画了一幅《村民蒿目菜色图》。真宗看了以后,以为是蔡伯俙对他的政绩不满,很不高兴,问他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画?蔡伯俙痛心地说:“我住在乡间,老百姓都很苦,他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真宗听后喟然叹息,良久无言。还有一次,皇上问蔡伯俙:“你想不想你的父母?”蔡伯俙深知,答“想”或“不想”都不是。于是灵机一动,说道:“皇上如同我父母。”如此一来,既回答了问题,又拍了皇帝的马屁,可谓一举两得。皇帝对蔡伯俙的回答十分满意。

  后来,朝廷要编修记录后妃事迹的《彤管懿范》一书,蔡伯俙被授予秘书省正字职务。真宗皇帝驾崩后,太子赵祯接位登基,成了历史上的仁宗皇帝。蔡伯俙自以为过去和皇太子相好,盘算着肯定会得到仁宗皇帝的重用。谁知仁宗皇帝却叫晏殊当宰相。蔡伯俙心里不快,就去询问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告诉他:“昔日朕年幼无知,良莠不分。如今朕统管海内,深知国家无真才不兴。”一席话说得蔡伯俙哑口无言。


  以上事例,王明清所著的《挥麈后录》后录卷五《蔡伯俙以神童授官》载曰:“伯稀(注:应为“俙”)……与晏元献(即晏殊)俱五六岁以神童侍仁宗于东宫。元献自初耿介,蔡最柔媚,每太子过门阑高者,蔡伏地令太子履其背而登。既践祚,元献初知遇至宰相,蔡竟不大用,以旧恩领郡,颇不循法令,或被劾取旨,上识其姓名,且曰藩邸旧臣,且更转官,凡更四朝……”

  蔡伯俙是早熟神童,得官后却“碌碌无所闻”,经常乞求朝廷照顾,为时人所不齿。由于蔡伯俙出身下层,熟悉农民生活,关心农民生计,朝廷任命他为“司农卿”。后来,他外放管理江州太平观。蔡伯俙历经真宗、仁宗、英宗、哲宗四朝。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以80岁高龄告老返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2-4 01:26 , Processed in 0.0508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