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9|回复: 1

197-092+曹文诏,从军辽东,在熊廷弼、孙承宗手下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发表于 2022-7-1 12: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崇祯朝廷如何对待受灾难民?+ 哪个将帅受惊吓死?+ 谁是明季良将第一?+ 中国最后一个丞相是谁?+ 袁崇焕为什么下狱?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92】

崇祯元年,北方大旱,寸草不生,陕西八年大旱不雨,《汉南续郡志》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六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旱灾伴随着蝗灾、瘟疫:“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左懋第上疏:“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这是天津静海到山东临清的情况,就是薛蟠被打劫的地方,是薛蟠从南京回北京的必经路线。左懋第的数学好:“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饥疫死了六成,剩下不想死的四成,只能为盗!左懋第的“人死取以食”这样的话,我们都没看见,不要去想,无法承受。对这种境地的“人民”,或者叫“盗贼”,不思赈济,还要收他们的税!这便是君子所为!
崇祯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疏:“庚午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十室九空,还要催征税赋!交不上来,还要鞭打出血!原兵部尚书都说,“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河南在崇祯十年到十三年皆有旱灾蝗灾,“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其饥民多从李自成。
李自成们揭竿而起,仅仅是要活着。李自成、张献忠都出自陕北,不仅是秦风彪悍,也是因逼上梁山。生而为人,要活着,错了吗?
对这些难民变成的盗贼,朝廷如何对待?剿灭!灭了闯王高迎祥,还有闯王李自成,灭了李自成,还有李过,能灭完吗?最终什么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剿贼的过程就不多说了,崇祯先后用杨鹤、曹文诏、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熊文灿、孙传庭等将领剿灭农民军,十几年中频繁更换将领,这是崇祯最大的毛病之一,用人疑人。客观地说,除熊文灿外,这些将领都有才干,却无一善终:
熊文灿被斩。
陈奇瑜被流放戍边。
杨鹤父子一个下狱处死,一个惊惧而死。堂堂将帅怎么会惊死怕死呢?杨嗣昌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并大败张献忠。但正月李自成攻陷洛阳,福王朱常洵被杀,二月张献忠攻破襄阳,襄王朱翊铭又被杀。自己掌兵,二王被杀,如何交待?干脆怕死算了。
洪承畴、卢象升,都是打胜了农民军,败给了辫子兵,都是被清兵包围,弹尽粮绝,洪承畴投降满清,卢象升战死沙场!卢象升见矢尽援绝,拔剑大呼:“将军死难,有进无退!”率兵冲阵杀敌,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
令人最痛心的当属曹文诏,从军辽东,在熊廷弼、孙承宗手下升至游击,又随袁崇焕入关勤王,保卫北京。曹文诏是个有智略的猛将,“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良将第一!”这样的良将,没有死于鏖战清兵,却死于内战。曹文诏奉命在陕甘剿杀农民军,所向披靡,曾因赴援,被上万农民军包围,曹文诏单枪匹马,手执长矛,来回冲杀,勇猛绝伦,故张廷玉在史书中称其为“万人敌”。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有像关羽、张飞这样的才称万人敌,悍猛如杨再兴,都没称万人敌,杨再兴可是带三百骑兵就敢冲杀敌人几万军队,并杀金兵两千多人。金兀术带十二万大军来犯,杨再兴是怎么干的?单骑冲入金军阵中,去擒杀金兀术!这不是演义、小说中的夸张,是史书中皇帝赵构的话:“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还,一时声势可知矣。”曹文诏威震陕西,立功最多,崇祯命陕西、山西诸将都受曹文诏指挥。后受洪承畴差遣,在没法派出接应队伍的前提下,率三千人孤军奋进,猝遇敌人数万骑兵,曹文诏拼杀了几里路,突围无望,不愿被俘,拔刀自杀。
兵部尚书孙传庭之死,跟洪承畴一样,是被崇祯催死的。兵部侍郎张凤翔进言:“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崇祯望胜心切,只想速战速决,孙传庭不愿仓促出战,但在朝廷催逼下,汝州大败,潼关失守,孙传庭战死,在乱兵之中,尸骨无法辨认,因找不到尸体,崇祯认为孙传庭逃跑藏匿,既不表彰死烈,也不赠荫。
所以综观内部战事,且不说攘外安内和如何安内的策略问题,只看崇祯的用人就能发现,崇祯不懂用人之道,不只是频繁换将,崇祯从登基到上吊的十七年中,换了五十个内阁首辅,平均一年换三个!屁股都没坐热,就被换掉了,让他们怎么做事?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中国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被朱元璋杀了之后,表示中国历史上一千多年的皇权与相权之争落幕,皇帝权力不再被分割,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清承明制,但清朝更甚,大臣的身份也变了,成了奴才,彻底失去了人格。
崇祯即位后,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宝剑,托付以收复辽东的重任。皇太极从宁锦战败后,一方面不得不放弃从山海关进攻的路线,另找突破口,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设法除掉袁崇焕这个拦路虎。因小冰期酷寒,天灾严重,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受到极大损害,蒙古人到了冬天,简直连吃的都没了,向明朝请求借米渡饥荒。这本来是个极好的结成同盟的良机,可帮蒙古人渡过灾难,然后与蒙古、朝鲜对后金形成三面包围之势,那么皇太极再要出兵南下就要顾忌后方。但崇祯朝廷格局太低,“不许”。皇太极却极有谋略或者说眼光长远,在女真人也同样饥寒交迫之时,节衣缩食,援助蒙古,渡过寒冬,这就成了患难之交,所以在天聪、崇德、顺治、康熙年间,蒙古都是满清的坚定盟友,而且满蒙联姻,共图中原。
1629年,崇祯二年十月初二,皇太极取道蒙古,以蒙古骑兵为向导,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大安口、喜峰口,破墙入塞,直趋北京。
[img=714,434][/img]
袁崇焕急令大将赵率教领四千骑兵昼夜奔驰,救援遵化,被皇太极伏击打援,全军覆没,赵率教战死。同时,袁崇焕亲率关宁骑兵,疾驰入关,不惜任何代价,誓死保卫京师。十一月初一,京师戒严。崇祯临危启用已退的孙承宗为兵部尚书,总督军务,谕袁崇焕调度各路援兵,大同总兵满桂等四路明军赶来勤王。十一月二十日,后金兵临北京城下。满桂等勤王部队在德胜门外迎击金兵,袁崇焕、祖大寿在广渠门外迎击多尔衮、多铎等敌军,因袁崇焕千里驰援,骑兵不满一万,而且此战只能胜不能败,故结阵待敌,拼死抵御后金骑兵冲锋,在金兵撤退的过程中,奋勇追杀三十里。二十三日,崇祯召见袁崇焕、祖大寿、满桂等,袁崇焕提出,兵马疲惫,可否依满桂军进入德胜门瓮城的先例,准其官兵进城修整补给,崇祯不许。皇太极军作战失利,在南苑放马休养,二十七日,又激战左安门外,皇太极始终不能战胜袁崇焕,便施反间计陷害袁崇焕。
北京城里的皇戚勋臣也对袁崇焕不满,为什么?因他们在城外的庄园田地被金兵蹂躏殆尽,袁崇焕居然不加阻止,任由金兵在南苑放马!金兵已临城下,为什么要结阵待敌?而不一鼓歼灭或者赶出关外?这袁崇焕安的是什么心!简直在北京城墙下养寇自重!崇祯逮捕袁崇焕下狱。祖大寿一看这什么狗屁不通的事儿嘛,直接率师离京东返,毁山海关而出,朝野震动,后因孙承宗调度有方,才勒军待命。
袁崇焕自认有功无罪,千里赴援,舍命杀敌,却被下狱。但朝中大臣有很多人认为袁崇焕放清兵入塞,与后金勾结,因皇太极设反间计,崇祯也怀疑袁崇焕与后金密约,擅自与后金议和,擅杀毛文龙,钦定袁崇焕死罪。第二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流徙三千里,并被抄家。在袁崇焕被凌迟的过程中,刽子手每割下一块肉,京城民众争买啖之。这就是袁崇焕誓死保卫的国君!誓死保卫的民众!
看袁崇焕之前给崇祯的上疏:“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
还有一道奏疏:“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呜呼!无语。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0-01 20: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12: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评价明末第一良将曹文诏?





别问我曹文诏为什么是明季良将第一了,这是明史说的,又不是我说的。显示全部 ​







关注者
44


被浏览
67,877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

​1 条评论


​分享















19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我张弯弯

我张弯弯




13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看到有人艾特我,过来更新一下


说实在的,引用这两条大路货史料,可见其人的水平如何了。

这位仁兄所提到的平凉剿贼,其实是有一手资料可参考的

贼所掠男妇,凡系平陇脇从者,臣皆谕令州县招集之,戒军士勿杀,逃回颇多。
看得流贼之突入平凉也,其谋最狡,然意不在平凉也,欲走凤翔入汉中,据险负嵎,以营为三窟而后出没内地,恣其剽掠。……幸镇臣曹文诏、杨嘉谟等兵星驰赴援,屡战屡捷,败之於张麻镇败之於关山岭又败之於陇安司,而贼锋少挫,投降者数百人,解散男妇无算。

所谓的文诏必尽杀无一存者显然不攻自破了。

另外这位貌似是把哭声理解成屠杀了,这其实也是不对的

大帅乃急下令收兵而以大砲擊其中坚凡再发砲内有重八斤铅弹弹所经城壊板穿楼大木㫁壁颓而中多洞胷死者於是满城老㓜妇女皆号泣[1]

按照这位仁兄的理解,难不成明军在屠北关?本来老弱妇女在战场上因害怕而哭泣是很正常的事,而这位仁兄竟然因此将曹文诏比作日本人,这等不堪入目的比喻背后的用义恐怕不止是抹黑这么简单了吧?

更不要说,其实平凉的那次战斗时间极短,根本来不及屠杀老幼

一日贼据平涼山谷数万余人,人莫敢近,文诏提兵从城外过,如翰於城谯设酒款文诏,曰:贼徧山谷,意在平涼,将军可坐视不救乎?文诏掀髯畅飮,尽酒一斗许,酌一巵於席末,曰:我杀贼归飮此酒,当未寒。乃上马呼麾下士直冲而上,但闻妇女儿穉号泣,声震山谷,血光射天,烈日惨澹,贼皆奔溃追逐三十里而返。到城谯下马浴血而立,乃解甲取水盥涤,坐席复飮,巵中酒果未寒也。如翰言其雄快虽古之名将未必遂能过之。

酒都没冷就打完了,曹文诏哪来的时间去屠杀老幼呢?

顺便说一点,其实对手无寸铁的妇女老幼下手,农民军才是真的行家,如果想看史料的话可以来请教哦。

“宁被流贼抢,不教曹兵挡。流贼抢有限,曹兵害无穷。流贼抢民财,曹兵杀民命”

其实张凤翼这话说的是曹变蛟而不是曹文诏。

崇祯七年“群贼入湖广,命变蛟南征”,这时候曹文诏在大同,曹变蛟纵兵抢民跟他有什么关系?并且根据下文来看,当时害民的主要是曹变蛟招纳的降丁:

十七日,又据督阵官刘进道回禀:曹变蛟招降丁五六百名焚毁民房,奸掳妇女,逼索财物。至汝州东西关住下,仍行抢掠,被居民用枪刺死四五名。——《枢政录》

降丁就是招降的流寇。

而曹文诏的军纪其实还是可以的。

臣见曹文诏忠而且勇,廉而有威。其号令军士纪律严明,兵至郡县不扰民间一粒,令行禁止,人人效命。——《柴庵疏集》


参考
1. ^《抚辽奏议·勦处逆酋录有功死事人员》


编辑于 2022-01-26 15:09

​赞同 131​​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老枪

老枪​



热爱运动,痴迷阅读。一动一静,阴阳之道也。


28 人赞同了该回答



曹文诏被称为明季第一良将,其实有些过誉。他不过是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单论统兵作战能力,他还未必比得上大汉奸吴三桂。他之所以被誉为明季第一良将,主要是“忠勇最著”这四字考语。

曹文诏确实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也颇有谋略,算得上知兵善战。他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巡抚御史范复粹在递给朝廷的奏章中总计历次战斗中共获首级三万六千六百,曹文诏记功第一。但是他的这些战绩,基本上是镇压缺乏战斗力的农民军取得的。对上八旗清兵,他的战绩就乏善可陈了。

譬如说崇祯二年,他随袁崇焕入关勤王;袁崇焕下狱后,他又随孙承宗征战。虽然收复了遵化等四城,但却没什么斩获,更没夺回一点被鞑子掳掠去的人口财物,基本上等于眼睁睁的看着鞑子押着大批人口物资安然而退,扬长而去。当然那时他职务还不高,我们不好苛责于他。

再说崇祯七年七月,清军入关进入了大同境内,攻陷得胜堡,曹文诏同总督张宗衡在怀仁坚守。八月,曹文诏大意轻敌,向清军挑战,失败而回,随后灵丘以及其他屯兵的城堡大多也都失陷。十一月朝廷追究各将的罪责,曹文诏、张宗衡以及巡抚胡沾恩一同被定罪充军到边地的卫所。

我认为,曹文诏之所以被称为明季第一良将,主要是清朝某些文人的吹捧。譬如说明史》修著总裁官张廷玉评论其:曹文诏等秉骁猛之资,所向摧败,皆所称万人敌也。大命既倾,良将颠蹶,忠勇最著,死事亦最烈。这应该就是他被称为明季第一良将的主要原因吧。

其实要论才能和战绩,他不但比不上明初的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也比不上明朝中后期的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李如松等人,只是明末缺乏真正的名将,而他确实忠勇而已。


编辑于 2021-12-30 16:06

​赞同 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1:25 , Processed in 0.0521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