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2|回复: 0

197-139+贾敬宾天,“扶柩回籍”问题探讨 + 腊月十二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发表于 2022-7-1 18: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敬宾天,“扶柩回籍”问题探讨 + 腊月十二,贾珍起身,去干什么?为什么贾琏贾蓉送出三日三夜?+ 腊月十四,正是嘉靖帝死日!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39】

关于“扶柩回籍”,我们看两个线索:
一、贾敬死后,天子额外恩旨:“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回籍。”
二、64回,贾敬送殡至铁槛寺,贾珍尤氏并贾蓉仍在寺中守灵,等过百日后,方扶柩回籍。
从圣旨到送殡至铁槛寺的说明,子孙尽丧礼毕,就是贾珍贾蓉等守灵过百日,然后要“扶柩回籍”。
书中既然重复强调了“扶柩回籍”,甚至圣旨中都说“扶柩回籍”,那我们就必须要注意后续的“扶柩回籍”。
首先了解下“扶柩回籍”大概需要多久?
贾敬原籍在哪里?第五回太虚幻境,宝玉一心只拣自己的家乡封条看,遂无心看别省的了,宝玉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
宝玉的“家乡”,警幻说“贵省”,所以原籍金陵,不会有错。
那么“扶柩回籍”,就是从京都送回原籍金陵下葬,入土为安。我们可参考黛玉父丧的时间,了解个大概即可。
14回,贾琏的随从昭儿从苏州回来说:“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
从九月初,到年底回来。实际没到年底腊月,“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所以十一月底,贾琏和黛玉就回来了。
贾珍“扶柩回籍”,还要算去程,看来至少要三四个月。注意:两个月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然后我们看贾珍何时“扶柩回籍”?
六月底,贾敬百日,作完佛事,贾珍贾蓉可以从铁槛寺出来满世界跑了,贾珍跑的第一个地方,便是尤二姐的外宅,干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找尤三姐寻欢,看来这一百天确实痛不欲生、度日如年呐。
“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柳湘莲悔婚,尤三姐自尽,“贾珍、贾琏等俱不胜悲恸”。八月,贾珍还没“扶柩回籍”。
贾琏七月份第一次去平安州,“见了节度,完了公事。因又嘱他十月前后务要还来一次,贾琏领命。”
贾琏起身去后,谁知凤姐心下早已算定,等贾琏走了,把尤二姐赚入大观园,然后大闹宁国府,说明这时是“十月前后”。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贾珍居然还在家,还没有“扶柩回籍”。
“且说贾蓉等正忙着贾珍之事,忽有人来报信,说有人告你们。”
这里只写忙着“贾珍之事”,却并未写明是什么事,先记下来。
贾珍看到凤姐来者不善,“忙命备马,躲往别处去了。”
凤姐骂贾蓉时,贾蓉说了这样一句话:“如今我父亲正要出殡,婶子若闹起来,儿子也是个死。”
“如今我父亲正要出殡”:庚辰本、己卯本完全一样,而且改的也完全一样:“如今我父亲正要出去送殡”。
看来,凤姐来之前,忙着“贾珍之事”,便是贾蓉说的,贾珍正在准备贾敬出殡之事,或者说送殡之事,就是“扶柩回籍”之事。
出殡:是把灵柩运到埋葬地或寄放的地点。
之前把贾敬灵柩送至铁槛寺,铁槛寺属于寄放的地点,用出殡、送殡都没错。现在要“扶柩回籍”送到埋葬地,用出殡、送殡也没错。
只是“如今我父亲正要出殡”,此话不妥,是贾敬出殡,贾珍是办理出殡之事,所以两个版本都改作“出去送殡”。对此应引起注意。
贾琏“将事办妥,回程已是将两个月的限了”,就是贾琏十月、十一月在外。贾琏回来后,看69回,这样描述:
“那日已是腊月十二日,贾珍起身,先拜了宗祀,然后过来辞拜,贾母等人和族中人直送到洒泪亭方回,独贾琏贾蓉二人送出三日三夜方回。一路上贾珍命他好生收心治家等语,二人口内答应,也说些大理套话,不必烦叙。”
并没写明贾珍起身干什么。结合上回贾蓉说“我父亲正要出殡”,或“出去送殡”的话,这里贾珍起身,应是“扶柩回籍”,所以贾母、族人送到洒泪亭。如果贾珍出门是其它事,不用这么大场面。
贾珍下次出现,已是八月初三,贾母八旬之庆,所以“扶柩回籍”的时间足够。从上文分析,贾珍“扶柩回籍”,两个月不够。从六月底过了百日,八月、十月贾珍都在家,说明腊月前没有“扶柩回籍”。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百日后,过了半年,才“扶柩回籍”?
如果百日后,秋天回籍,气候适宜,而且赶过年可能就回家了。为什么会选择腊月中旬走?寒风凛冽,路上要几十天,几乎肯定会遇到下雪,扶柩难行。而且过年到元宵节,都在路上度过,也不便祭祀。总之腊月这个时间的选择,很不合情理。
闭目想想,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却没有给出具体日期,比如:老太妃薨,宝玉生日,花了那么多笔墨,却连月份都含糊不清,为何?贾敬死日,贾敬出殡,都不知日期,不知月份,贾敬百日,也含糊其辞,时间不写。说有机密大事,也不写月日。初四灵柩进城,只知日不知月。初三娶尤二姐,还是不知月份。八月内柳湘莲进京,尤三姐自戕,却是知月不知日。尤二姐吞金自尽,还是只知腊月,不知日期。
一年到头,只有腊月十二,贾珍起身,只给了这一个具体日期。那这个明确的日期就要格外引起注意了,作者为什么要给这个日期?
我们前文说贾敬是嘉靖皇帝,老爷宾天却别有所指,大明亡国。所以说“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以家比国,家事消亡,不就是国亡吗?因此作者用贾敬,说国亡,这是第五回总预演中已明确的,所以我们对贾敬的“老爷宾天”,指大明亡国,不应感到吃惊,而是,很妙!
嘉靖皇帝的真正死日是哪天?1566年腊月十四。
贾珍起身,腊月十二,强调了一年中这个独一无二的日期。
贾琏贾蓉二人送出三日三夜方回。三日三夜,有无过分之嫌?
因为前一句已交待了族人送到“洒泪亭”。
古人送别的地方,有讲究,甚至有专用名词。
水路,则送到水边,“南浦”表示水边的送别之所
比如:《九歌》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中“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陆路送别的地方,是“长亭”,十里长亭。
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更是脍炙人口,无人不知。
这个“洒泪亭”,一看名字就知道,正是送别之所,十里长亭。为什么还要再送出“三日三夜”?
三日三夜:重复“三”,强调“三天”。
腊月十二、十三、十四,正是“三天”。
腊月十四,正是嘉靖皇帝真正宾天的日子。
腊月十四这一日,正是第三日!腊月十四这一夜,正是第三夜!
红楼作者用“腊月十二”、“三日三夜”这样特殊的方式,特意向读者指出:腊月十四,是贾敬这个嘉靖皇帝的死日。贾敬者,嘉靖也!
我们就明白了,为何贾敬百日后过了半年,贾珍才“扶柩回籍”。
看到“腊月十二”、“三日三夜”,便是腊月十四这日这夜,正是嘉靖皇帝宾天的日子,连这样的细节都吻合,我就更坚信,对贾敬是嘉靖皇帝的解读没有错。在读红楼时,多次的这种坚信,年积月累,让我相信看到了作者故意真事隐的“朱”丝马迹,才敢下笔写此文,和朋友们分享。而不是像有些网友批评的,一拍脑门,就认为贾敬是嘉靖,胡乱用谐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感受,和看到书中大量的“朱”丝马迹,需要细细分析,娓娓道来,不大可能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所以我总说一言难尽,只说结论没用。
宝玉生日,贾敬死日,贾敬百日,扶柩回籍,这些本可大大方方地交待,书中却故意遮掩,在遮遮掩掩的过程中,又透露各种线索。这正是红楼梦这本书一贯的写法,读书时碰到这种明藏暗露,比如:按时间算应是百日,却不写明百日,只写“作完佛事”。扶柩回籍,不明明白白地交待,却写什么“贾珍之事”,“我父亲正要出殡”,或“出去送殡”,写“贾珍起身”,却不写明起身干什么,让读者去猜。看到这些就要注意了,很可能作者有意在透露秘密,其中有“真事隐”。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0-31 13: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2:04 , Processed in 0.0618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