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2|回复: 3

薛嗣昌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1368
发表于 2022-2-20 14: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薛嗣昌  播报 编辑 锁定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url=]编辑[/url]吧!

薛嗣昌,薛向子,宋徽宗时人,曾任延康殿学士,知延安府。



中文名薛嗣昌 父    亲薛向 官    职延康殿学士,知延安府 在职时间崇宁中 侍奉皇帝宋徽宗 所处时代宋朝
薛嗣昌 [1]  ,薛向子,以吏材奋。崇宁中,历熙河转运判官,梓州、陕西转运副使,直龙图阁、集贤殿修撰,入为左司郎中,擢徽猷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知渭州,改庆州。监公使库皇置坐狱,嗣昌奏请之。遂以监临自盗责安化军节度副使,安置郢州。起知相州,复待制、知太原府。论筑泾原三仓劳,加显谟阁直学士;又以抚纳西羌功,进延康、宣和殿学士,拜礼部、刑部尚书。坐启拟反覆罢,提举崇福宫。久之,迁延康殿学士、知延安府,赐第京师。当迁官,丐回授其子昶京秩。
嗣昌前后因事六七贬,多以欺罔获罪。至是,言者并论之,降为待制,卒。先是,徽宗有意图北方,遣谭稹衔命访诸帅,韩粹彦洪中孚皆力云不可,嗣昌乃润饰谍词,以开边隙。及论事帝前,语至兴师,或感激流涕。造乱之咎,人皆归责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1368
 楼主| 发表于 2022-2-20 14: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嗣昌

河中万泉人,字亢宗。薛向子。徽宗时累官徽猷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后知太原府,以抚纳西羌功,拜礼部、刑部尚书。坐启拟反覆罢,提举崇福宫。久之,知延安府。当迁官,乞回授其子薛昶京秩。前后因事六七贬,多以欺罔获罪,言者并论之,降为待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1368
 楼主| 发表于 2022-2-20 14: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薛绍彭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宋代著名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本    名薛绍彭 别    名米薛 字道祖 号翠微居士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出生日期北宋 主要成就以翰墨名世


目录

1 简介
2 评价
3 个人作品

   


简介

编辑

 播报

北宋书法家。宋神宗时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恭敬公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自谓河东三凤(薛元敬、薛收、薛德音)后人。世家子弟,家藏甚富。

元祐元年(1086)任承任郎,监上清太平宫,官至秘书阁修撰,出为梓桐曹。时以翰墨名世,善品评鉴赏。与米芾为友,每以鉴定相尚,得失评较。曾刻孙过庭《书谱》传世,后人推为精本。米芾尝言:“薛绍彭与余,以书画情好相同,尝见有问,余戏答以诗曰:“世言米薛或薛米,犹如兄弟或弟兄。”工正、行、草书,笔致清润遒丽,具晋、唐人法度,历来书家对其评价甚高。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评价

编辑

 播报

宋高宗《翰墨志》云:“苏、黄、米、薛笔势澜翻,各有趣向。”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云:“米元章、薛绍彭、黄长睿方知古法,长睿书不逮,唯绍彭最佳。”又云:“南渡后言墨帖多米氏手笔,而薛尤雅正,《禊帖》临帖最多,出其手必佳物,然世亦鲜矣。”

元赵孟頫云:“道祖书如王、谢家子弟,有风流之习。”又云:“脱略唐、宋,齐踪前古,岂不伟哉!”又云:“薛书诚美,微有按模脱击之嫌。”

元危素赞其书:“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也。”

明张丑云:“薛书紧密藏锋,得晋、宋人意,惜少风韵耳。”又云:“法度森严,变化较少,品在海岳翁下。要非刘泾、吴说所能梦见。”

清刘熙载《书概》云:“道祖书得二王法,而其传也,不如唐人高正臣、张少悌之流,盖其时苏、黄方尚变法,故循循晋法者见绌也,然如所书《楼观诗》雅逸足名后世矣。”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君谟(蔡襄)安劲,绍彭和静。” [1]  

   


个人作品

编辑

 播报

现存世书迹有《诗卷》《兰亭临写本》及《昨日帖》《随事吟帖》《晴和帖》等。《昨日帖》,纸本,行书。纵 26.9厘米,横29. 5厘 米。《珊瑚纲》《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又名《得米老书帖》。此信札草书极守法规,运笔藏锋,锋正而不显露;结体平正,虽流动而不浮急,字距疏松,格局清朗,与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格局相似。章法近古,字字断开,不作连绵之势,如王羲之《十七帖》,似孙过庭《书谱》。从此可窥见到薛昭彭师法晋唐。所以可以这样说,薛氏的书法渊源,不妨可追溯到王羲之的书迹,如《十六帖》。元危素《薛临<兰亭序>》跋:“宋之名书者有蔡君谟、米南宫、苏长公、黄太史、吴练塘最著,然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若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1368
 楼主| 发表于 2022-2-20 14: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季宣《袁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薛季宣
原文:
    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尝举进士,免贡②,避地州西山中。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后移居蜀之富顺。
    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③谒之,薛翁慢骂不应。先生固已疑之矣。间日再往,又不得前,于是积日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曰:“子学已博,然寡要。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先生出关至夏口,岳开府飞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见而出,不辞而行。语所知曰:“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未几而及难。先生因家荆州,往来夷陵、秭归诸郡,与士夫言必称善,悦其意旨,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
    初,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徙家人避之。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独将妻子聚保山后。已而,前山果没。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其夕,虏砦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客如先生计,恇恇④仅能发箭。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
    瓯浦薛某⑤曰: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尝侍先生观弈,能为负棋,易置数子,以弱为强。外舅强先生弈,则曰:“先人尝以弈为废事⑥,所不忍违。”走从问义理之辨,先生曰:“学者当自求之,他人之言善,非吾有。”走请终身诵服斯语。(有删改)
【注释】①本文是南宋哲学家薛季宣为其师袁溉所作的传记。②免贡:没有考中③刺:名帖,名片。
④恇恇:害怕,惊恐。⑤薛某:“某”与下文的“走”,均为谦辞,指作者。⑥废事:耽误做事


译文:
    袁先生,名溉,字道洁,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曾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避世隐居于颍州西面的山中。建炎初年,聚集乡民保卫家乡,与金人和劫匪对抗,屡次战胜他们。后来搬到蜀地富顺县居住。
    先生当初跟从程颐、程颢先生学习,(就)听说了蜀地薛先生的名声。(现在富顺县居住,)邻居家姓薛的老翁以卖香为生,他的儿子早上带着香出门,老翁就关上门等待儿子回来。儿子傍晚回来后,就不再和邻里有来往,没有人了解他的行迹。先生怀疑他就是薛先生,准备了名帖去拜访,薛翁谩骂、不理睬他。先生本来就怀疑薛翁是薛先生,(现在更加确定了)。隔了一天又去,同样不能接近,这样连续几天多次登门拜访,薛翁才高兴地见他。先生和薛翁讲话,薛翁不予回应;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先生谈论古今诸子百家学说,又没有得到薛翁的任何回应;第三次见面先生纵谈六经学说,薛翁脸上才有高兴的神色。薛翁说:“你的学问已经很广博了,却缺少要领。经书是用来承载道的,言辞是用来阐明道的,哪用得着那么多呢!”先生说:“正像您所说,我一定会用心去领会道。”薛翁十分赞赏,于是把所学的教给了先生。过了一个多月,(薛翁)勉励先生离开四川,自己也就离开了富顺。
    先生离开四川到了夏口,岳飞一定要请他到幕府任职,先生和岳飞见了一面就出来了,不辞而别。他对朋友说:“岳公是武将,又拘泥古代礼法,他幕府里没有灵活变通之人,免于灾祸就很难了!”没多久岳飞就遇难了。先生就把家安到荆州,往来于夷陵、秭归等地,与士大夫交谈一定称赞他们的优点,欣赏他们的想法,然后调和、折中他们的言论,表现出温厚平和的样子,于是人们知道他是厚德的君子。
    当初,靖康之役后,天下兵乱刚起,先生家是汝阴的望族。曾经有个客人拜访他家,先生观察到其举止样貌有异,就告诉父辈们说:“这个客人是坏人。”他让家人转移躲避。这天晚上客人果然带着贼寇来了,于是先生和乡社的义兵一起与贼寇殊死搏斗。后来众人想仗据前山自保,先生与他们争论,他们没有听。先生独自带领妻子儿女及士兵保卫山后。不久,前山果然被攻陷。金人大队人马到来,想凭借万人之众攻打山后营垒。先生营垒中的兵士不足千人,他召集众兵士商量说:“敌人声势很大,我知道五行、占卜的学问,保证用一支箭打败他们。”那天晚上,金兵驻扎在山上,先生派数十人各自拿着鼓和取火的工具,到山周围埋伏,相约等到金兵慌乱起来,烧山击鼓作为响应。有个谈经客很愚钝,先生鼓动他,让他换上敌人的衣服,窃取敌人的口令进入敌营,在敌人首领的帐中过夜,把两支箭给他说:“夜间射箭,然后逃跑。”谈经客按照先生的计策去做,惊恐得只能射(一支)箭。敌营惊慌混乱一片,看到山上火光燃起,鼓声四面八方传来,于是溃散,自相残杀的有几百人,于是不敢再到后山了。
永嘉薛某说:(如果)圣人的学说无法再见到,我到先生这里来学习什么呢?曾经陪侍先生观棋,他善于下将要输掉的棋,改变几个棋子,棋局就能由弱变强。我岳父劝勉先生下棋,先生说:“我的先人曾说下棋耽误做事,我不忍违背。”我问先生义理的分别,先生说:“求学之人应当自己去探究,别人说得再好,不是你自己获得的。”我要终生记住并践行这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6-2 20:51 , Processed in 0.0641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