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5|回复: 0

[真神] 4917---王建卍(公元847年—918年)??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564
发表于 2022-9-19 15: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规定天球赤经零点与地球经度零点对齐(同地球仪)
———————————————————————
黄纬  北纬  10度55分11秒

出生  钟表时间  公历 847年02月26日 12时14分44秒  农历  超出范围
子正  钟表时间  公历 847年02月26日 00时18分27秒  地点  紫金山天文台
午正  钟表时间  公历 847年02月26日 12时18分19秒  东经  118度49分00秒
午时  钟表时间  公历 847年02月26日 11时18分20秒  北纬   32度04分00秒
                                至 13时18分19秒

十神      伤官    偏印    日元    七杀
乾造       丁      壬      甲      庚
              卯      寅      戌      午     (日空 申酉)

乙未大运戊寅流年生死大灾71===
元运  中元四绿运  节后第27天

大运  交运时间  公历 855年04月06日 10时03分  逆行
十神   正官    七杀    正财    偏财    伤官    食神    劫财    比肩    正印    偏印
            辛丑    庚子    己亥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癸巳    壬辰
始于    855     865     875     885     895     905     915     925     935     945
实岁    8岁    18岁    28岁    38岁    48岁    58岁    68岁    78岁    88岁    98岁
王建
(公元847年—918年),光图,小字行哥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是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
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投奔成都,为陈敬瑄所阻,于是开始攻打西川。历经三年苦战,王建夺下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此后,王建接连降服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七年(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王建在位十二年,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人物关系纠错 王衍
儿子
王宗杰
儿子
王元膺
儿子
王宗懿
儿子
安康公主
女儿
普慈公主
女儿
王宗寿
养子



本    名王建 别    名小字行哥、绰号贼王八 [1]  字光图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许州舞阳县(今河南舞阳) 出生日期847年2月26日(大中元年二月初八日) [118]  逝世日期918年7月11日(光天元年六月初一日) 主要作品《诫子元膺文》等 主要成就占有两川兼三峡之地,建立前蜀 年    号天复(沿用唐昭宗年号)、武成(908年)、永平(911年)、通正(916年)、天汉(917年)、光天(918年) 庙    号高祖 谥    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 陵    寝永陵 在位时间907年—918年 性    别男
目录



王建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王建早年经历
王建为人隆眉广额,龙睛虎视,机略拳勇,出于流辈。据说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做饼师的。 [2]  
王建年轻时是个无赖之徒,以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为业,又因排行第八 [3]  ,故被乡人称为“贼王八”。 [1]  后来,王建犯罪入狱,被狱吏偷偷放走,藏匿在武当山上。武当山僧人处洪遇到王建,相面惊奇说:“子骨法甚贵,盍(何不)从军自求豹变”,指点他前去投军。王建于是到忠武军(今河南淮阳区)从军,后节度使杜审权提拔他为列校,从征王仙芝有功。 [4-5]  

王建护驾有功
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逃往巴蜀。翌年,忠武军监军杨复光率八千兵马进攻黄巢,并将部队分为八都,任命牙将鹿晏弘晋晖、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庞从(庞师古)等八人为都头忠武八都)。 [6-7]  杨复光率八都头击败了朱温,攻克邓州
中和三年(883年)六月,杨复光病逝,鹿晏弘率王建等都头前往巴蜀迎驾,沿途扩充兵力,并行剽掠,中和四年(884年)三月,鹿晏弘行至兴元(今陕西汉中)后,驱逐山南西道节度使牛勗,自称留后 [8]  唐僖宗任命鹿晏弘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王建等人皆领刺史,但不赴任。后来,王建与晋晖、韩建、张造、李师泰被权宦十军观军容使田令孜收买,与鹿晏弘等分道扬镳。 [9]  他们领兵入蜀,在利州三泉县迎驾回銮长安的唐僖宗,田令孜收他们为养子。唐僖宗将五人的部队并入田令孜麾下,赐号“随驾五都”,官拜卫将军 [10]  
光启元年(885年),唐僖宗返回长安,命王建等人统领神策军,宿卫宫中。年底,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因与田令孜争盐池,联合河东军进犯长安,唐僖宗逃往凤翔(今陕西凤翔),不久又被田令孜挟持逃往兴元。王建被任命为清道使,并负责保护玉玺。逃亡途中,山中栈道被烧毁,王建拉着僖宗的马,冒着烟火突围而出。在休息时,唐僖宗枕着王建的腿睡着了,醒来后,又将自己的御衣赐给王建。 [11]  光启二年(886年)三月,唐僖宗到了兴元后,命王建遥领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开创了将帅遥领州镇的先河。

王建初入蜀中
随着唐僖宗再次流亡,田令孜成为众矢之的,他因担心僖宗加罪,要求担任西川监军,前往成都依附任西川节度使的同母弟弟陈敬瑄,并推荐枢密使杨复恭担任观军容使。杨复恭上台后就排斥田令孜的党羽,王建因为是田令孜的养子,被外放为利州(今四川广元)刺史。 [12]  
光启三年(887年),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对王建十分忌惮,屡次召他前往兴元,王建都没有听从。后来,王建在龙州司仓周庠的建议下,招募八千士兵,顺嘉陵江袭击阆州(今四川阆中),并驱逐阆州刺史杨茂实,自称阆州防御使。王建在阆州招兵买马,扩张势力,并在牙将张虔裕、部将綦母谏的劝说下,网罗人才,善待百姓,坚守尊奉唐室的大义名分。 [13]  

王建攻打敬瑄
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曾同在神策军中,关系很好,陈敬瑄对此非常忌惮,害怕他们二人图谋西川,并问计于田令孜。田令孜道:“王建是我的儿子,我只要写一封信,就能把他叫来。”陈敬瑄大喜,派人拿着田令孜的书信去召王建前来。 [14-15]  
王建得信后,非常高兴,到梓州(今四川三台)面见顾彦朗,道:“父亲召我前去,我也想到成都去见陈公,向他求取一个藩镇的位置。”并将家眷托付给顾彦朗,自率精兵二千西去成都。谁知王建刚刚行到鹿头关(今四川德阳东北),陈敬瑄在幕僚李乂的劝说下又后悔了,命王建返回阆州,并加强城池防御。王建大怒,攻破鹿头关,败汉州刺史张顼于绵竹,夺取汉州(今四川广汉)。 [16-17]  
王建又进军学射山,击败西川偏将句惟立,一举攻取德阳。陈敬瑄遣使责问王建,王建道:“父亲召我前来,半路又命我回去,顾公一定会怀疑我,我已经没办法了。”表示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不久,顾彦朗任命弟弟顾彦晖为汉州刺史,出兵帮助王建,围攻成都。顾彦晖围攻成都三日,见无法破城,便返回汉州。 [18]  
不久,唐昭宗即位,命左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下诏令顾彦朗罢兵停战。顾彦朗则要求朝廷另派大臣镇守蜀地,并为王建求取节度使的官职。 [19]  

王建夺取西川
永陵出土的王建像
文德元年(888年),王建进攻彭州,并大掠西川十二州。唐昭宗任命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同时将西川的邛州(今邛崃)、蜀州(今崇州)、黎州(今汉源北)、雅州(今雅安)划为永平军,治邛州,任命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 [20]  
陈敬瑄不肯奉诏,唐昭宗便派韦昭度与顾彦朗出兵讨伐,又任命王建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龙纪元年(889年),王建大破眉州(今眉山)刺史山行章于新繁(今新都区新繁镇),虏获万余人,伏尸四十里,又击败屯守彭州的威戎节度使杨晟和山行章的五万援军。陈敬瑄再次发兵七万增援山行章,两军相持百余日。王建再败山行章于广都(今双流),山行章请降。大顺元年(890年),围攻成都,王建侍奉韦昭度十分小心。简州(今简阳西)、资州(今资中)、嘉州(今乐山)、戎州(今宜宾)、雅州、邛州、蜀州前后来降。
韦昭度率兵围攻成都三年,且聚兵十余万,难以破城,朝廷有意休兵。大顺二年(891年)三月,唐昭宗下诏恢复陈敬瑄官爵,令顾彦朗、王建罢返回镇地。 [21-22]  
王建接到诏书后,不愿罢兵,上表请求继续攻城。王建又劝韦昭度道:“关东各藩镇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您还是回朝做宰相吧,这里交给我就可以了。”韦昭度犹豫不决。王建又命士兵杀死韦昭度的亲兵,并道:“士兵们饿了,要吃人肉!”韦昭度吓坏了,将符节留给王建,任命其为知三使留后兼行营招讨使,自己当天就返回京师。韦昭度走后,王建派兵扼守剑门(今剑阁北),切断了中原与两川地区的联系。 [23-24]  
此后,王建将成都团团围住。田令孜登上城头对王建道:“我与您这么好的关系,怎么到了这个地步!”王建道:“我和您的父子之恩,怎么能忘!但我可是奉皇帝之命,讨伐不听诏令的人!”田令孜无奈,当夜进入王建军营,交出西川节度观察牌印。次日,陈敬瑄开门投降,王建入城,自称留后,时为大顺二年(891年)八月二十六日。王建将陈敬瑄送往雅州,又任命田令孜为监军,但王建屡次请求朝廷杀此二人,朝廷不许,王建便于景福二年(893年)四月找借口把这两人杀了。 [25-27]   
大顺二年(891年)十月初六日,唐昭宗正式任命王建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 [28]  
王建既得西川,留心政事,容纳直言,好施乐士,谦恭简素,用人各尽其才。但猜忌好杀,诸将有功者,多因事被诛。

王建吞并东川
王建攻陷成都一个月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病逝,其弟顾彦晖继任。十二月,唐昭宗命宦官宗道弼(一作宋道弼)为使,赐顾彦晖旌节绵州(今绵阳)刺史常厚(杨守厚)拘押宗道弼,并攻打梓州(今三台)。王建得知后派建遣李简、华洪(即王宗涤)等人讨伐常厚。此时的王建已有吞并东川之心,对李简等人道:“你们击破常厚,顾彦晖一定会犒军,到时候把他一起拿下。”李简等人在钟阳击败常厚,夺回旌节,让宗道弼将其送到顾彦晖处。顾彦晖得到旌节后,却因王建养子王宗弼的通风报信而称病不肯犒军,王建的计划落空。 [29]  
景福二年(893年),王建被加封为同平章事 [30]  乾宁二年(895年),邠宁节度使王行瑜、镇国节度使韩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联合进逼京师,诛杀宰相韦昭度李溪,并谋废唐昭宗。李克用在河东起兵勤王,王建也派简州刺史王宗瑶带兵救驾。同年,王建以顾彦晖不出兵为由,命王宗涤讨伐东川。不久,王宗涤在楸林击败顾彦晖,斩杀敌将罗璋,进围梓州。 [31-32]  
乾宁三年(896年),王建在唐昭宗的诏令下,罢兵返回成都。同年七月,李茂贞再次进犯京师,烧毁宫殿,唐昭宗逃往华州(今陕西华州区)。王建得知后,上表请求皇帝迁都成都。不久。王建被任命为凤翔西面行营招讨使,讨伐李茂贞。 [33-34]  
乾宁四年(897年),王建再次命王宗涤攻打东川,又命王宗谨攻打凤翔。不久,王建命王宗侃取渝州、王宗阮取泸州,开通峡路 [35]  同年五月,王建亲自率兵攻打东川。不久,唐昭宗任命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使,诏令王建罢兵。王建不肯奉诏。唐昭宗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任命李茂贞为西川节度使。李茂贞拒绝接受任命,唐昭宗只得恢复王建官爵。十月,梓州城破,顾彦晖自杀,王建任命王宗涤为东川留后。 [36]  

王建加封蜀王
光化三年(900年),王建兼任中书令,东川、信武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赐爵琅琊王。 [37]  天复元年(901年),王建被改封为西平王。同年,宦官韩全诲将唐昭宗劫持到凤翔,被梁兵围在城中。李茂贞坚守不住,打算求和。王建暗中派人劝说李茂贞,让其坚守城池,并称自己会出兵救援。不久,王建派王宗涤攻取兴元。天复二年(902年),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归降王建,王建终于得以兼并山南西道 [38-39]  天复三年(903年),荆南节度使成汭兵败身死,王建趁机夺取夔州(今重庆奉节东)、施州(今湖北恩施)、忠州(今重庆忠县)和万州(今重庆万州区)。八月,王建被封为守司徒,进爵蜀王 [40-41]  
天复四年(904年),王建与李茂贞修好,将女儿(即普慈公主)嫁给李茂贞的侄子李继崇。八月,朱温弑唐昭宗,立唐哀帝,并迁都洛阳,改元天祐。但王建仍使用天复年号,并在成都设立行台,自行任命官员。天复六年(906年),王建取归州(今湖北秭归县),占有三峡之地。 [42-43]  

王建开国称帝
天复七年(907年),朱温篡位,建立后梁。王建不承认后梁的正统性,并传檄天下,要联合各藩镇讨伐朱温。但是,各藩镇都知道王建的真实用意,无人响应。王建又打算称帝,并写信给晋王李克用,主张二人“各帝一方”,李克用没有同意。与此同时,两川之地不断有祥瑞出现。 [44-45]  
同年九月,王建召集将佐,商议称帝之事,众将都劝道:“大王虽然忠于唐朝,但是唐朝已经灭亡,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于是,王建率领官员、百姓痛哭三日,随后于九月二十五日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并大封百官、诸子。 [46-47]   王建像复原

翌年正月,王建在成都南郊祭天,然后大赦境内,改元武成。同年六月,王建加尊号为英武睿圣皇帝,并立次子王宗懿为皇太子。武成二年(909年),王建颁行《永昌历》。 [48]  
永平元年(911年)正月,普慈公主与丈夫李继崇不和,要求返回成都,王建便把公主召回。李茂贞大怒,发兵攻打蜀国边境。王建命王宗侃、王宗祐等人讨伐岐国。王宗侃在青泥战败,被围困在西县。王建亲自出征,岐军方才退去。 [49]   [50-51]  
永平二年(912年),王建因击退李茂贞入侵而受尊号为英武睿圣神功文德光孝皇帝。同年五月,朱温派光禄卿卢玭出使蜀国,并在书信中称其为兄。 [52-53]  

王建晚年去世
永平三年(913年)七月初七,宠臣唐道袭因与太子王元膺(即王宗懿)不和,对王建诬称太子谋反。次日,王元膺属下惊惧之下,发动兵变,杀死唐道袭。王建派兵镇压,王元膺逃到民间,藏匿起来。后王元膺被人认出,被卫兵杀害。王建乃废王元膺为庶人。 [54]  太子之位空缺后,大臣潘炕屡请立储,王建本来想在“类己”的雅王王宗辂和“才敏”的信王王宗杰中选择一人为储。徐贤妃谋求自己的儿子郑王王宗衍当太子,便让飞龙使唐文扆嗾使中书侍郎张格上表请立王宗衍,张格还联络王宗侃以下群臣署名。王建让人给诸子看相,看相的人也被收买,说“郑王相最贵”,王建虽深知“宗衍幼懦”,不能当大任,但见群臣联名,以为王宗衍是众望所归,便不得已同意,于十月二十六日立王宗衍为太子。 [116]  
永平五年(915年),王建兴建扶天阁,并将功臣画像挂在阁中。通正元年(916年)十二月,王建改国号为“大汉”,改明年为天汉元年。 [55-56]  天汉元年(917年)十一月,王建祭天发生“大风拔木”的凶兆,翌年正月初一日恢复“大蜀”国号。 [57-58]  
王建虽立了太子,但一直为太子能否继承其基业而苦恼。有一天,他经过夹城,听到太子王衍与诸王斗鸡击球喧呼之声,叹道:“吾百战以立基业,此辈其能守之乎!”于是厌恶张格,但因徐贤妃庇护张格,最终不能罢免他。信王王宗杰有才略,屡陈时政,王建认为他很贤能,遂萌生易储之意。然而光天元年(918年)二月二十日,王宗杰暴死,王建对此深感怀疑。同年五月,王建病重,召大臣入寝殿,传遗命说:“太子仁弱,朕不能违诸公之请,逾次而立之。若其不堪大业,可置诸别宫,幸勿杀之。但王氏子弟,诸公择而辅之。徐妃兄弟,止可优其禄位,慎勿使之掌兵预政,以全其宗族。” [117]  六月初一日,王建病故,终年七十二岁,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皇太子王宗衍继位,改名王衍 [59]   [60]  

王建为政举措编辑 播报

王建政治
  • 任贤用能
王建尊重人才、知人善任,并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选拔书生王先成、布衣李景、道士杜光庭、僧人贯休等人,并任用文学家韦庄为相。不论三教九流,有才者王建皆用其长。
王建称帝后,尤其善待文士,身边侍从认为他礼遇太过。王建道:“你们知道什么,我以前在神策军时,负责宫中守卫,看到唐朝皇帝对待翰林学士的态度比一般人的朋友关系还要亲密,如今的我对待文士只是唐朝皇帝的百分之一,又怎么能说过分呢!” [61]  
但后期王建为了防范篡位,冤杀了战功显赫、深得民心的王宗涤和投奔前蜀的勇将刘知俊,猜忌迫害有识之士,加速统治集团的腐朽程度;又多内宠,重用宦官,导致前蜀内部矛盾尖锐。
  • 整顿吏治
王建注意吏治整顿,严惩贪赃不法,对跟随入蜀的功臣武将的不法行为也能处以严惩。义子王宗佶屡立战功,官至晋公、中书令,自恃功高,结党营私。被罢相之后图谋谋反,被王建命卫士扑杀。义子王宗训武泰军节度使,镇守黔州(今重庆彭水),恃恩贪暴,骄纵逾制,被王建命卫士扑杀。但是官吏贪污腐化仍然成风,集王王宗翰好蓄姬妾,性格残虐吝啬,任刺史时甚至杀人夺田;义子王宗黯宁江军节度使,每逢生日必向属县索贿。王建本人大修宫殿,地方官员投其所好,屡言出现祥瑞,助长享乐腐化之风。

王建经济
王建政权原本向百姓征收重税,后听从冯涓的建议,减轻赋税 [62]  ,又招募流亡,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前蜀成为当时社会最稳定的天下富国和强国。 [63]  然而后期又开征苛捐杂税,如规定绫一匹一百文,绢一匹七十文,布一匹四十文,猪每头一百文,王建还曾亲自观看成都繁荣的蚕市,便对左右讲开征桑税之利,此言泄露后,蜀中百姓恐惧,桑木和柘木竟很快被砍伐殆尽,由此可窥见其重科厚敛之一端。 [64]  

王建军事
王建以骑将出身,十分注重发展军事,得蜀之后,在文州(今甘肃文县)、黎州(今四川汉源)、雅州(今四川雅安)、茂州(今四川茂县)与吐蕃人交易马匹,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王建在北边与李茂贞之岐国发生多次战争,先击败了李茂贞对汉中的进攻,后攻占文州(今甘肃文县)、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甘肃成县)、秦州(今甘肃天水)、凤州(今陕西凤县)等地,不断北拓;在东边打败荆楚,迁镇江军夔州(今重庆奉节),加强东部防线;在西南面斩杀暗通大长和国的黎州蛮三王,大败大长和国对黎州的进攻,俘斩数万,使大长和国不复犯边。

王建外交
王建审时度势,不穷兵黩武。前蜀一直与中央政权后梁保持友好关系。
为了避免与朱温发生冲突,割据关陇的李茂贞被朱温击败、势力衰微之际,诸将建议趁机攻取凤翔,而王建听取冯涓的建议,把李茂贞作为前蜀的屏障,与李茂贞修好,并与之联姻。 [65]  但李茂贞之岐国想要山南地区,王建不肯给,后以普慈公主不满婚姻生活而返蜀为导火索,蜀、岐两国遂于永平元年(911年)爆发战争,以王建击败李茂贞结束,两国从此失和,战火不断,蜀占据主动地位。
永平二年(912年)十二月,蜀攻占岐之文州;永平四年(914年)十一月,蜀又攻岐;永平五年(915年)十一月,蜀大举攻岐,取阶、成、秦、凤四州并入版图,置武兴军于凤州;通正元年(916年)八月,王建又对岐发动大规模征伐,十月取岐宝鸡陇州,但在围攻岐都凤翔时因大雪而撤军。在王建的军事压力下,李茂贞终于屈服,在光天元年(918年)四月遣使求和于蜀。 [64]  
荆南政权,在打败其对夔州的进犯后,有人建议王建趁涨水季节决峡堰以灌江陵(今湖北荆州),王建听取毛文锡的建议,予以制止。
对大长和国,王建在大渡河大败其军,王宗范准备趁机渡河进攻,王建下令停止进攻,班师回都。王建对边防用兵,没有轻率冒进,空耗国力,客观上巩固了前蜀的统治。

王建历史评价编辑 播报
自评:吾提三尺剑,化家为国,亲决庶狱,人无枉滥,恭俭畏慎,勤劳慈惠,无一事纵情,无一言伤物,故百官吏民,爱朕如父母,敬朕如天地。 [73]  
司马光:蜀主虽目不知书,好与书生谈论,粗晓其理。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 [74]  
张唐英:唐自广明之乱,天下凌迟,奸猾亡命之徒,攘袂誓众于萑蒲之下,而所在横溃。建于此时,乃与晋晖辈攘窃于许、蔡之郊,藏匿于墟墓之间,其暴固不足以警动郡县。及抵罪被系,死在旦夕,而孟彦晖纵之使去,此岂狱吏知其必贵而佑之耶?抑天为之耶?遂能奋迹士伍,奔赴行在,忠义感激,诚贯白日,执戈披锐,翼卫乘舆于烟焰之中,其勤至矣。巨阉猜忌,自璧迁利,遂举兵据阆,谋自全之计。洎陈、田召而不纳,遂抗表请师,犹有勤王之节。韦昭度章句书生,柔雅酝藉,非有将帅之才,驾驭之术。建察其可取而代,中以机智,夺其符印,遂摧敌克城,节制全蜀,而纳贡述职,道不绝使。及梁祖受禅,非有汤、武、高、光之德,建誓师雪耻,而为岐、陇所阻,自视才略不在梁下,其肯甘心俯首而为之臣耶!因僭窃位号,亦时使之然也。观其委任将佐,擢用才智,抚养士卒,惠绥黎庶,劝课农桑,轻省徭赋,始似如此。及其临终顾托,至诚无疑,前视刘备,可以无愧。予尝始终考究建之诚心,使朱全忠不篡,昭宗尚克享国,必不忍为鼎足之势,此予所以不深罪之也。 [75]  
胡寅:王建乘中原多故,据有一方,按其行事策略,固非岐、汴所能下者。至于立嗣大谋,乃牵于女子之爱、小人之计,不得已而行所疑。呜呼!此汉高祖唐太宗犹难之,于建奚责焉? [114]  
王夫之:当是时,人各自以为君,而天下无君。民之屠剥横尸者,动逾千里,驯朴孤弱之民,仅延两闲之生气也无几。而王潮约军于闽海,秋毫无犯;王建从綦毋谏之说,养士爱民于西蜀;张全义招怀流散于东都,躬劝农桑;杨行密定扬州,辇米赈饥;成汭抚集凋残于荆南,通商劝农。此数子者,君子酌天地之心,顺民物之欲,予之焉可矣。存其美,略其慝,不得以拘致主帅之罪罪王潮,不得以党贼之罪罪全义,不得以僭号之罪罪王建,不得以争夺之罪罪行密,不得以逐帅自立之罪罪成汭。而其忘唐之尚有天子,莫之恤而擅地自专者,概可勿论也。非王潮不能全闽海之一隅,非王建不能保两川于已乱,非全义不能救孙儒刃下之余民,非行密不能甦高骈虐用之孑黎。且其各守一方而不妄觊中原,以糜烂其民,与暴人争衰王。以视朱温李克用之竭民肝脑、以自为君而建社稷,仁不仁之相去,岂不远哉? [76]  
吴任臣:先主负骁雄之姿,奋不世出之略,智驱田、陈,力并杨、顾,北问罪于岐、陇,南御侮于长和,功綦茂矣。而衅起萧墙,戮及嗣子,何遇之酷也!卒之艳妻方处,母爱子抱,舍长立少,不再传而失国,岂所称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乎?呜呼!废立之际,顾不重与? [77]  
爱新觉罗·弘历张格欲结徐妃以自固,诈称密旨,胁众署名可也。独王建明知其子幼懦不堪任,有何不得已?而委曲徇众之请,诚何谓乎?盖建之据蜀,本不以正,天欲速其亡,故假手童騃,使自蹈倾覆耳。 [115]  

王建轶事典故编辑 播报

王建王建葬父
父亲死后,王建掘地数尺来安葬。但是棺材落下后便自动跳出,有神人出来对王建道:“这里是出天子的风水宝地,你只是一介小民,怎能容你卜葬于此!”王建毫不理会,一次次下葬,如此反复几次,最终还是葬下了。 [66]  

王建古墓奇闻
王建早年与晋晖在许昌为盗,被官府通缉时隐匿于舞阳的一古墓中。当时颍川正举行无遮大会,晚上外面有几人向墓中喊道:“你们去不去颍川大会?”墓中回应道:“蜀王在这里,不能跟着去!”王建与晋晖都只听见声音,却不知道是谁在说话,也不知道蜀王是谁,晋晖对王建说:“八哥(王建)深谋远虑,我赶不上啊!”王建虽然嘴上谦让,但内心窃喜。过了许久,参会的鬼返回墓中,对墓中其他鬼说:“知道今天有客人来了,现在把饭一分为三,二分献王,一分献公。”其后王建和晋晖面前就出现了两份饭,虽然都一样香,但王建的饭品味更奇异,晋晖对王建说:“这是御饭啊!”两人会心一笑。最后王建果然成为蜀中帝王,晋晖也官至太师。 [67]  

王建马中有蛇
《蜀梼杌》、《十国春秋》记载:王建还在忠武军做部将的时候,讨伐尚君长于山东,力战马毙,剖之得一小蛇于马腹,从此更加自负了。

王建袒背无痕
王建年轻时,曾经犯过徒刑,被杖打过,但背上没有痕迹。后来王建占据两川,问从事冯涓道:“我听外面传言,说我受过徒刑,有这回事吗?”冯涓答道:“有这回事。”王建便把背部露出来,对冯涓道:“你看看,有曾经被杖打过,但背部如此完好的吗?”冯涓摸着王建的背部,叹道:“太奇怪了,您当时从哪里得来这么好的膏药,让背部如此完好!” [68]  

王建巧驭军兵
王建在攻打成都时,经常对其将士说:“成都城中繁盛如花锦,哪天要是攻取了,金帛子女任你们拿,节度使让你们轮日做!”到了陈敬瑄投降那天,王建任命他麾下部将张勍为马步斩斫使,让他先入城,并对将士说:“我和你们三年百战,现在才得到成都,你们不用担心不会富贵,千万别对街市烧杀抢掠,我已经派张勍去保护了,他要是抓住你们来禀告我,我还可以赦免你,要是先斩杀再禀告我,我就不能救了!”结果张勍当天就抓了一百多个违纪士卒,殴打他们的胸部直到打死为止,尸体堆积于市,就再也没有敢违纪的人了。还有个叫韩武的小校在节度使衙门前公然上马,衙司予以制止,韩武吼道:“王司徒已经允许我们轮日当节度使,还用这个规矩干嘛?”王建听说后派人把韩武暗杀了。 [69]  

王建印文之争
朱温派卢玭出使蜀国时,落款印文是“大梁入蜀之印”。宰相张格解释道:“在唐朝的时候,朝廷遣使出使四夷时,用的就是‘大唐入某国之印’。如今梁国用‘大梁入蜀之印’,是将我们当做夷狄对待。”王建大怒,欲杀卢玭。张格劝道:“这只是梁国官员的失误,不要因为这个坏了两国之间的交情。”王建这才作罢。随后不久,朱温被儿子朱友珪弑杀,王建派将作监李纮前去吊唁,印文便刻上“大蜀入梁之印”。 [70]  

王建王建之死
关于王建的死因,一般说法是病死,而且是得了痢疾,在光天元年(918年)六月复发。临终前曾看到很多因他“重赋厚敛”而被逼死的百姓找他索命,旋即驾崩。 [71]  另一种说法是王建第八子信王宗杰暴死,为王建所怀疑,王建宠臣唐文扆自知摆脱不了干系,遂与徐妃、张格密谋,让尚食在进献给王建的鸡烧饼中下毒,王建因此死亡,临终前曾有大臣主张诛杀唐文扆,王建拒绝 [72]  ,唐文扆在王建死后十余日伏诛。

王建主要作品编辑 播报
  • 《改衙厅为宫殿诏》 [73]
  • 《置东宫官属诏》 [73]
  • 《劝农桑诏》 [73]
  • 《命编开国已来实录诏》 [73]
  • 《郊天改元赦文》 [73]
  • 《答梁主书》 [73]
  • 《示群臣手书》 [73]
  • 《诫子元膺文》 [73]

王建人际关系编辑 播报

王建后妃
  • 周氏,王建称帝后立为皇后,死后谥号顺德,与王建合葬于永陵,但不同坟茔,有无头石像出土。 [78]
  • 张氏,生王元膺,后晋封贵妃 [79]
  • 徐氏,生王宗衍,被封为贤妃。王宗衍继位后,被尊为顺圣皇太后。 [80]
  • 徐氏,徐贤妃之妹,封淑妃,又称花蕊夫人 [81]  王宗衍继位后,尊为翊圣皇太妃。 [82]
  • 萧氏,封夫人,后被王建赐给王丞弇(李彦)。 [83]
  • 周氏,其子王宗范被王建收为养子。 [84]
  • 马氏 [85]
  • 宋氏 [85]
  • 陈氏 [85]
  • 乔氏 [85]
  • 褚氏 [85]

王建子女
  • 儿子
据《十国春秋》记载,王建共有十一个儿子。 [86]  
  • 王宗仁,母马氏,封普王,后改封为卫王。 [87]   [88]
  • 王宗懿(即王元膺),母贵妃张氏,封遂王,后被立为太子,913年因谋反被废为庶人。 [47]   [48]   [54]
  • 王宗辂,母宋氏,封雅王,后改封为豳王。 [87]   [88]
  • 王宗纪,封褒王,后改封为赵王。 [87]   [88]
  • 王宗智,母陈妃,封荣王,后改封为韩王。 [87]   [88]
  • 王宗泽,母褚姬,封兴王,后改封为宋王。 [87]   [88]
  • 王宗鼎,母褚姬,一说母翊圣皇太妃,封彭王,后改封为鲁王。 [87]   [88]
  • 王宗杰,母乔妃,封信王。 [87]
  • 王宗平,母褚姬,封忠王,后改封为薛王。 [88]   [89]
  • 王宗特,母陈妃,封资王,后改封为莒王。 [88]   [89]
  • 王宗衍(即王衍),母顺圣皇太后(一说其生母为翊圣皇太妃 [75]   [90-91]  ),封郑王,后被立为太子。王建死后,即皇帝位,是为后主。 [54]   [59]   [87]
  • 女儿
王建的女儿见诸史册的只有四人:
  • 养子
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常收心腹将领为养子以巩固地位,王建的养子相传有一百二十人,知名的有四十余人。 [94]  
  • 王宗佶,本姓甘。 [95]
  • 王宗侃,本名田师侃。 [96]
  • 王宗涤,本名华洪。 [97]
  • 王宗翰,本姓孟,王建的外甥。 [98]
  • 王宗弼,本名魏弘夫。 [96]
  • 王宗黯,本名吉谏。 [99]
  • 王宗弁,本名鹿弁。 [96]
  • 王宗本,本名谢从本。 [100]
  • 王宗阮,本名文武坚。 [100]
  • 王宗播,本名许存 [101]
  • 王宗俦
  • 王宗谨,本名王钊。 [102]
  • 王宗绾,本名李绾。 [102]
  • 王宗儒,本名杨儒。 [103]
  • 王宗浩
  • 王宗朗,本名全师朗。 [104]
  • 王宗渥,本名郑渥。 [105]
  • 王宗范,本姓张,王建妾室周氏与前夫之子。 [84]
  • 王宗瑶,本名姜郅。 [96]
  • 王宗训,本名王茂权。 [102]
  • 王宗勉,本名赵章。 [102]
  • 王宗锷
  • 王宗夔
  • 王宗裔
  • 王宗矩,本名侯矩。 [106]
  • 王宗祐
  • 王宗汾
  • 王宗信
  • 王宗贺
  • 王宗绍
  • 王宗宏
  • 王宗铎
  • 王宗鲁
  • 王宗昱
  • 王宗勋
  • 王宗晏
  • 王宗汭
  • 王宗伟
  • 王宗宪,本姓许。
  • 王宗俨
  • 王宗威
  • 王宗检
  • 王宗鉥,本名李武。 [113]

王建史料索引编辑 播报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僣伪列传三》 [107]
  • 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 [108]
  • 十国春秋·卷三十五·前蜀一·高祖本纪上》 [109]
  • 《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前蜀二·高祖本纪下》 [64]
  • 五国故事·卷上·前蜀》 [110]
  • 蜀梼杌·卷上》 [75]

王建后世纪念编辑 播报
陵墓
位于成都的永陵(王建墓)
永陵,俗称王建墓,位于四川成都市西郊三洞桥,是中国首次科学考古发掘的古代帝王陵墓,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历史年代最早的古代帝王陵墓,其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1961年,永陵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3]  
王建墓曾经被盗,但仍保存有精湛的石刻艺术以及文物。墓封土高15米,直径80米,周长225米,墓内有14道双重石券砌成,分前、中、后三室,全长23.6米,中室放置王建棺椁。 [111]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1)




分享你的世界 查看更多

1/2




参考资料
  • 1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
  • 2    《五国故事》卷上:伪蜀先主建,许州舞阳人也,世为饼师……
  • 3    《成都文类》卷十九所载后梁聘书中称王建为“八兄”。
  • 4    《十国春秋·前蜀一》:未几,被罪系许昌狱,吏纵之去,亡匿武当山。遇僧处洪,以相术奇建曰:“子骨法甚贵,盍从军自求豹变。”建感其言,因隶军于忠武。
  • 5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后为忠武军卒,稍迁队将。
  • 6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黄巢陷长安,僖宗在蜀,忠武军将鹿晏弘以兵八千属杨复光讨贼,巢败走,复光以其兵为八都,都将千人,建与晏弘皆为一都头。
  • 7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分忠武八千人为八都,遣牙将鹿晏弘、晋晖、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庞从等八人将之。
  • 8    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卷五,《奏请叛将鹿晏弘授兴元节度使状》:三月五日,陈许军溃散节级鹿晏弘领兵马二万余人,打破金、洋等州,突入兴元府坐,节度使牛勗四日夜领随从人并家累约二千余人奔投龙州西山谷……鹿晏弘早驱散卒,广集叛夫,始聆焚劫东都,旋见奔冲西路。
  • 9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鹿晏弘之去河中,王建、韩建、张造、晋晖、李师泰各帅其众与之俱;及据兴元,以建等为巡内刺史,不遣之官。晏弘猜忌,众心不附,王建、韩建素相亲善,晏弘尤忌之,数引入卧内,待之加厚。二建密相谓曰:"仆射甘言厚意,疑我也,祸将至矣!"田令孜密遣人以厚利诱之,十一月,二建与张造、晋晖、李师泰帅众数千逃奔行在。
  • 10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复光死,晏弘率八都西迎僖宗于蜀,所过剽略。行至兴元,逐节度使牛丛,自称留后。僖宗即以晏弘为节度使,晏弘以建等八都头皆领属州刺史。已而晏弘拥众东归,陷陈、许,建与晋晖、韩建、张造、李师泰等各率一都,西奔于蜀。僖宗得之大喜,号“随驾五都”,以属十军观军容使田令孜,令孜以建等为养子。
  • 11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僖宗还长安,使建与晋晖等将神策军宿卫。光启元年,河王重荣与令孜争盐池,重荣召晋兵犯京师,僖宗幸凤翔。二年三月,移幸兴元,以建为清道使,负玉玺以从。行至当涂驿,李昌符焚栈道,栈道几断,建控僖宗马,冒烟焰中过,宿坂下,僖宗枕建膝寝,既觉,涕泣,解御衣赐之。
  • 12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二》:田令孜自知不为天下所容,乃荐枢密使杨复恭为左神策中尉、观军容使,自除西川监军使,往依陈敬瑄。复恭斥令孜之党,出王建为利州刺史,晋晖为集州刺史,张造为万州刺史,李师泰为忠州刺史。
  • 13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二》: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忌利州刺史王建骁勇,屡召之。建惧,不往。前龙州司仓周庠说建曰:“唐祚将终,藩镇互相吞噬,皆无雄才远略,不能戡济多难。公勇而有谋,得士卒心,立大功者非公而谁!然葭萌四战之地,难以久安。阆州地僻人富,杨茂实,陈、田之腹心,不修职贡,若表其罪,兴兵讨之,可一战而擒也。”建从之,召募溪洞酋豪,有众八千,沿嘉陵江而下,袭阆州,逐其刺史杨茂实而据之,自称防御使,招纳亡命,军势益盛,守亮不能制。部将张虔裕说建曰:“公乘天子微弱,专据方州,若唐室复兴,公无种矣。宜遣使奉表天子,杖大义以行师,蔑不济矣。”部将綦毋谏复说建养士爱民,以观天下之变,建皆从之。
  • 14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敬瑄患之,以问令孜,令孜曰:“王八吾儿也,以一介召之,可置麾下。”乃使人招建。
  • 15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三》:初,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俱在神策军,同讨贼。陈敬瑄恶顾彦朗与王建相亲,恐其合兵图己,谋于田令孜,令孜曰:“建,吾子也,不为杨兴元所容,故作贼耳。今折简召之,可致麾下。”乃遣使以书召之。
  • 16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建闻令孜召己,大喜,因至梓州,谓彦朗曰:“十军阿父召我,我欲至成都见陈公,以求一镇。”即以其家属托彦朗,选精兵二千,驰之成都。行至鹿头关,敬瑄悔召建,使人止之。建大怒,击破鹿头关,取汉州。
  • 17    《旧五代史·王建传》:行次鹿头,或谓敬瑄曰:“建,今之剧贼,鸱视狼顾,专谋人国邑,傥其即至,公以何等处之?彼建雄心,终不居人之下,公如以将校遇之,是养虎自贻其患也。”敬瑄惧,乃遣人止建,遽修城守。
  • 18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三》:敬瑄遣使让之,对曰:“十军阿父召我来,乃门而拒之,重为顾公所疑,进退无归矣。”田令孜登楼慰谕之,建与诸将于清远桥上髡发罗拜,曰:“今既无归,且辞阿父作贼矣!”顾彦朗以其弟彦晖为汉州刺史,发兵助建,急攻成都,三日不克而退,还屯汉州。
  • 19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昭宗遣左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诏彦朗等罢兵。彦朗请以大臣镇蜀,因为建求旌节。
  • 20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文德元年六月,以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分邛、蜀、黎、雅为永平军,拜建节度使。
  • 21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敬瑄不受代,昭宗即命昭度将彦朗等兵讨之。昭宗以建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久之,不克。
  • 22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四》:韦昭度将诸道兵十馀万讨陈敬瑄,三年不能克,馈运不继,朝议欲息兵。三月,乙亥,制复敬瑄官爵,令顾彦朗、王建各帅众归镇。
  • 23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敬瑄不受代,昭宗即命昭度将彦朗等兵讨之。昭宗以建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久之,不克,建谓昭度曰:“公以数万之众,困两川之人,而师久无功,奈何?且唐室多故,东方诸镇,兵接都畿,公当归相天子,静中原以固根本,此蛮夷之国,不足以留公。”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建入白曰:“军士饥,须此为食尔!”昭度大恐,即留符节与建而东。昭度已去,建即以兵扼剑门,两川由是阻绝。
  • 24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四》:王建见罢兵制书,曰:“大功垂成,奈何弃之!”谋于周庠,庠劝建请韦公还朝,独攻成都,克而有之。建表称:“陈敬瑄、田令孜罪不可赦,愿毕命以图成功。”昭度无如之何,由是未能东还。建说昭度曰:“今关东藩镇迭相吞噬,此腹心之疾也,相公宜早归庙堂,与天子谋之。敬瑄,疥癣耳,当以日月制之,责建,可办也!”昭度犹豫未决。庚子,建阴令东川将唐友通等擒昭度亲吏骆保于行府门,脔食之,云其盗军粮。昭度大惧,遽称疾,以印节授建,牒建知三使留后兼行营招讨使,即日东还。建送至新都,跪觞马前,泣拜而别。昭度甫出剑门,即以兵守之,不复内东军。
  • 25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山行章屯广都,建击败之,行章走眉州,以州降建。建引兵攻成都,而资、简、戎、茂、嘉、邛诸州皆杀刺史降建。建攻成都甚急,田令孜登城呼建曰:“老夫与公相厚,何嫌而至此!”建曰:“军容父子之恩,心何可忘!然兵讨不受代者,天子命也。”令孜夜入建军,以节度观察牌印授建。明日,敬瑄开门迎建。后建迁敬瑄于雅州,使人杀之;复以令孜为监军,既而亦杀之。
  • 26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辛丑,田令孜登城谓建曰:
  • 27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王建屡请杀陈敬瑄、田令孜、朝廷不许。夏,四月,乙亥,建使人告敬瑄谋作乱,杀之新津。又告令孜通凤翔书,下狱死。
  • 28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大顺二年十月,唐以建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
  • 29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东川顾彦朗卒,其弟彦晖立。唐遣宦者宗道弼赐彦晖东川旌节,绵州刺史常厚执道弼以攻梓州,建遣李简、王宗涤等讨厚。自彦朗死,建欲图并东川而未有以发,及李简等讨厚,戒曰:“兵已破厚,彦晖必出犒师,即与俱来,无烦吾再举也。”简等击厚,败之钟阳,厚走还绵州,以唐旌节还道弼而出之。彦晖已得节,辞疾不出犒军。
  • 30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五》:二月,甲戌,加西川节度使王建同平章事。
  • 31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乾宁二年,建遣王宗涤攻之。十二月,宗涤败彦晖于楸林,斩其将罗璋,遂围梓州。
  • 32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王建遣简州刺史王宗瑶等将兵赴难;甲戌,军于绵州。……王建奏:"东川节度使顾彦晖不发兵赴难,而掠夺辎重,遣泸州刺史马敬儒断峡路,请兴兵讨之。"戊子,华洪大破东川兵于楸林,俘斩数万,拔揪林寨。
  • 33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三年五月,昭宗遣宦者袁易简诏建罢兵,建收兵还成都。黔南节度使王肇以其地降于建。
  • 34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七月,茂贞进逼京师。……丙申,至华州,以府署为行宫;建视事于龙兴寺。茂贞遂入长安,自中和以来所葺宫室、市肆,燔烧俱尽。……杨行密表请上迁都江淮,王建请上幸成都。……癸丑,以王建为凤翔西面行营招讨使。
  • 35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七》:戊午,王建遣邛州刺史华洪、彭州刺史王宗祐将兵五万攻东川,以戎州刺史王宗谨为凤翔西面行营先锋使,败凤翔李继徽等于玄武。庚申,王建以决云都知兵马使王宗侃为应援开峡都指挥使,将兵八千趋渝州;决胜都知兵马使王宗阮为开江防送进奉使,将兵七千趋沪州。辛未,宗侃取渝州,降刺史牟崇厚;癸酉,宗阮拔泸州,斩刺史马敬儒,峡路始通。
  • 36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五月,建自将攻东川,昭宗遣谏议大夫李洵、判官韦庄宣谕两川,诏建罢兵。建不奉诏,乃责授建南州刺史,以郯王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代建为西川节度使。茂贞拒命,乃复建官爵。冬十月,建攻破梓州,彦晖自杀。……建以王宗涤为东川留后,唐即以宗涤为节度使,于是并有两川之地。
  • 37    《十国春秋·前蜀一》:三年春二月庚申,唐诏建私门立戟,加兼中书令。秋七月甲寅,唐命建以西川李度使兼东川、信武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是岁,赐爵琅琊王。
  • 38    《十国春秋·前蜀一》:光化四年春三月,唐改封王为西平王。夏四月丁丑,唐改元天复。
  • 39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天复元年,梁太祖兵诛宦者,宦者韩全诲等劫天子幸凤翔,梁兵围之,茂贞闭城拒守经年,力窘,求与梁和。建间遣人聘茂贞,许以出兵为援,劝其坚壁勿和。遣王宗涤将兵五万,声言迎驾,以攻兴元,执其节度使李继业,而武定节度使拓拔思敬遂以其地降于建,于是并有山南西道。
  • 40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是时,荆南成汭死,襄州赵匡凝遣其弟匡明袭据之,建乘其间,攻下夔、施、忠、万四州。三年八月,唐封建蜀王。
  • 41    《资治通鉴:唐纪八十》:庚辰,加西川节度使西平王王建守司徒,进爵蜀王。
  • 42    《资治通鉴·唐纪八十一》:西川诸将劝王建乘李茂贞之衰,攻取凤翔。建以问节度判官冯涓,涓曰:“兵者凶器,残民耗财,不可穷也。今梁、晋虎争,势不两立,若并而为一,举兵向蜀,虽诸葛亮复生,不能敌矣。凤翔,蜀之藩蔽,不若与之和亲,结为婚姻,无事则务农训兵,保固疆场,有事则觇其机事,观衅而动,可以万全。”建曰:“善!茂贞虽庸才,然有强悍之名,远近畏之,与全忠力争则不足,自守则有馀,使为吾藩蔽,所利多矣。”乃与茂贞修好。丙子,茂贞遣判官赵锽如西川,为其侄天雄节度使继崇求婚,建以女妻之。……冬,十月,丙戌,王建始立行台于蜀,建东向舞蹈,号恸,称“自大驾东迁,制命不通,请权立行台,用李晟、郑畋故事,承制封拜。”仍以膀帖告谕所部藩镇州县。
  • 43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四年,唐迁都洛阳,改元天祐,建与唐隔绝而不知,故仍称天复。六年,又取归州,于是并有三峡。
  • 44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七年,梁灭唐,遣使者谕建,建拒而不纳。建因驰檄四方,会兵讨梁,四方知其非诚实,皆不应。是岁正月,巨人见青城山。六月,凤凰见万岁县,黄龙见嘉阳江,而诸州皆言甘露、白鹿、白雀、龟、龙之瑞。
  • 45    《资治通鉴·后梁纪一》:蜀王乃谋称帝,下教谕统内吏民;又遗晋王书云:“请各帝一方,俟朱温既平,乃访唐宗室立之,退归藩服。”晋王复书不许,曰:“誓于此生靡敢失节。”
  • 46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秋九月己亥,建乃即皇帝位。封其诸子为王,以王宗佶为中书令,韦庄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唐袭为枢密使,郑骞为御史中丞,张格、王锴皆为翰林学士,周博雅为成都尹。
  • 47    《资治通鉴·后梁纪一》:蜀王会将佐议称帝,皆曰:“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者也。”王用安抚副使、掌书记韦庄之谋,帅吏民哭三日;己亥,即皇帝位,国号大蜀。辛丑,以前东川节度使兼侍中王宗佶为中书令,韦庄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阆州防御使唐道袭为内枢密使。蜀主长子校书郎宗仁幼以疾废,立其次子秘书少监宗懿为遂王。
  • 48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武成元年正月,祀天南郊,大赦,改元,……六月,以遂王宗懿为皇太子。建加尊号英武睿圣皇帝。二年,颁《永昌历》。
  • 49    《资治通鉴·后梁纪二》:蜀主之女普慈公主嫁岐王从子秦州节度使继崇,公主遣宦者宋光嗣以绢书遣蜀主,言继崇骄矜嗜酒,求归成都,蜀主召公主归宁。辛亥,公主至成都,蜀主留之,以宋光嗣为阁门南院使。岐王怒,始与蜀绝。
  • 50    《资治通鉴·后梁纪三》:岐王聚兵临蜀东鄙,蜀主谓群臣曰:“自茂贞为朱温所困,吾常振其乏绝,今乃负恩为寇,谁为吾击之?”兼中书令王宗侃请行,蜀主以宗侃为北路行营都统。司天少监赵温珪谏曰:“茂贞未犯边,诸将贪功深入,粮道阻远,恐非国家之利。”蜀主不听,以兼侍中王宗祐、太子少师王宗贺、山南节度使唐道袭为三招讨使,左金吾大将军王宗绍为宗祐之副,帅步骑十二万伐岐。
  • 51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岐王李茂贞自为梁所围,而山南入于蜀,地狭势孤,遂与建和,以其子娶建女,因求山南故地。建怒,不与,以王宗侃为北路都统,宗佑、宗贺、唐袭为三面招讨使以攻岐。战于青泥,宗侃败绩,退保西县,为茂贞兵所围。建自将击之,岐兵败,解去,建至兴元而还。
  • 52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二年,又加号曰英武睿圣神功文德光孝皇帝。
  • 53    《资治通鉴·后梁纪三》:辛酉,遣光禄卿卢玭等使于蜀,遗蜀主书,呼之为兄。
  • 54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三年秋七月,皇太子元膺杀太子少保唐袭。元膺,建次子也,初名宗懿,后更名宗坦,建得铜牌子于什仿,有文二十余字,建以为符谶,因取之以名诸子,故又更曰元膺。唐袭,建之嬖也,元膺易之,屡谑于朝,建惧其交恶,乃罢袭枢密使,出为兴元节度使。已而袭罢归,元膺廷疏其过失,建益不悦。是月七夕,元膺召诸王大臣置酒,而集王宗翰、枢密使潘峭、翰林学士毛文锡不至,元膺怒曰:“集王不来,峭与文锡教之耳!”明日,元膺白建峭及文锡离间语。建怒,将罪之。元膺出而袭入,建以问之,袭曰:“太子谋作乱,欲召诸将、诸王以兵锢之,然后举事尔!”建疑之,袭请召营兵入卫。元膺初不为备,闻袭召兵,以为诛己,乃与伶人安悉香、军将喻全殊率天武兵自卫,遣人擒峭及文锡而笞之,幽于其家;召大将徐瑶、常谦率兵出拒袭,与袭战神武门,袭中流矢,坠马死。建遣王宗贺以兵讨之,元膺兵败皆溃去,元膺匿跃龙池槛中。明日,出而丐食,蜀人识之,以告,建遣宗翰招谕之,宗翰未至,为卫兵所杀。建乃立其幼子郑王宗衍为太子。
  • 55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五年,起寿昌殿于龙兴宫,画建像于壁;又起扶天阁,画诸功臣像。通正元年,改明年元曰天汉,国号汉。
  • 56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十二月,戊申,蜀大赦,改明年元曰天汉,国号大汉。
  • 57    《蜀梼杌·卷上》:十一月,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大风拔木,幕幄皆裂。改元光天,依旧称大蜀国。
  • 58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春,正月,乙亥朔,蜀大赦,复国号曰蜀。
  • 59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天汉元年,改明年元曰光天,复国号蜀。光天元年六月,建卒,年七十二。太子立,去“宗”名衍。
  • 60    《资治通鉴·后梁纪五》:冬,十一月,壬申,蜀葬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于永陵,庙号高祖。
  • 61    《五代史补》:王建之僭号也,惟翰林学士最承恩顾,侍臣或谏其礼过,建曰:“盖汝辈未之见也。且吾在神策军时,主内门鱼钥,见唐朝诸帝待翰林学士,虽交友不若也。今我恩顾,比当时才有百分之一尔,何谓之过当耶!”
  • 62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王建赋敛重,人莫敢言。冯涓因建生日献颂,先美功德,后言生民之苦。建愧谢曰:"如君忠谏,功业何忧!"赐之金帛。自是赋敛稍损。
  • 63    我国最大的地上皇陵被淹没在都市中 .博宝艺术网[引用日期2013-12-14]
  • 64    吴任臣.十国春秋,徐敏霞 周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505-529
  • 65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西川诸将劝王建乘李茂贞之衰,攻取凤翔。建以问节度判官冯涓,涓曰:"兵者凶器,残民耗财,不可穷也。今梁、晋虎争,势不两立,若并而为一,举兵向蜀,虽诸葛亮复生,不能敌矣。凤翔,蜀之藩蔽,不若与之和亲,结为婚姻,无事则务农训兵,保固疆场,有事则觇其机事,观衅而动,可以万全。"建曰:"善!茂贞虽庸才,然有强悍之名,远近畏之,与全忠力争则不足,自守则有馀,使为吾藩蔽,所利多矣。"乃与茂贞修好。丙子,茂贞遣判官赵锽如西川,为其侄天雄节度使继崇求婚,建以女妻之。茂贞数求货及甲兵于建,建皆与之。
  • 66    《十国春秋·前蜀一》:常葬父,发地数尺而瘗,棺辄跃出,有神人语之曰:“此天子地,汝小民何容卜葬!”建不听,竟葬之,棺复跃出,如是者三,乃克葬。
  • 67    何光远:《鉴诫录》卷四:王蜀太祖与晋太师晖共为恶友,悉生许下,长而贫乏,姓名无闻,潜攻许昌县民家,事发,太祖与晋俱遁武阳(舞阳)古墓中。是时颍川设无遮斋会,至夜,有数人呼墓曰:“颍川大会,得无同行?”俄闻墓中应之曰:“蜀王在此,不得相随!”太祖与晋只闻其说,不见其人,则莫知蜀王谁是。晋谓太祖曰:“八哥识远谋大,小子所不能及。”太祖忻然称让,但怀内喜。良久,看会鬼回,谓墓鬼曰:“知此有客,今将饭三分来,内二分献王,一分献公。”墓中窸窣似有人承接,饭二分各在太祖及晋前。虽馨香不殊,而太祖前品味颇异。(晋晖)谓太祖曰:“只此是御饭矣!”二人潜笑。……太祖自利、阆举兵收蜀,勋业既大,遂封蜀王;晋亦终于太师,是知武阳墓鬼通灵,先知公王者也。
  • 68    《五代史补》:王建在许下时,尤不逞,尝坐事遭徒,但无杖痕尔。及据蜀,得冯涓为从事,涓好诋讦,建恐为所讥,因问曰:“窃闻外议,以吾曾遭徒刑,有之乎!”涓对曰:“有之。”建恃无杖痕,且对众,因袒背以示涓曰:“请足下试看,有遭杖责而肌肉如是耶!”涓知其诈,乃抚背而叹曰:“大奇,当时何处得此好膏药来。”宾佐皆失色,而涓晏然。
  • 69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先是,建常诱其将士曰:"成都城中繁盛如花锦,一朝得之,金帛子女恣汝曹所取,节度使与汝曹迭日为之耳!"壬寅,敬瑄开城迎建。建署其将张勍为马步斩斫使,使先入城。乃谓将士曰:"吾与汝曹三年百战,今始得城,汝曹不忧不富忠,慎勿焚掠坊市。吾已委张勍护之矣,彼幸执而白我,我犹得赦之;若先斩而后白,吾亦不能救也!"既而士卒有犯令者,勍执百余人,皆捶其胸而杀之,积尸于市,众莫敢犯。故时人谓勍为"张打胸"。……小校韩武数于使厅上马,牙司止之,武怒曰:"司徒许我迭日为节度使;上马何为!"建密遣人刺杀之。
  • 70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梁遣光禄卿卢玭来聘,推建为兄,其印文曰“大梁入蜀之印”。宰相张格曰:“唐故事,奉使四夷,其印曰‘大唐入某国之印’,今梁以兄事陛下,奈何卑我如夷狄?”建怒,欲杀梁使者,格曰:“此梁有司之过尔,不可以绝两国之欢。”已而梁太祖崩,建遣将作监李纮吊之,遂刻其印文曰“大蜀入梁之印”。
  • 71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六月,帝复病痢痛楚,日坐锦囊中。壬寅,帝病中顾左右曰:“朕见百姓无数,列床前诟曰:‘重赋厚敛,以至伤害而死,今已得诉于帝矣!’朕实不知下民如此,今若之何?”顷之,帝殂。
  • 72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九:《北梦琐言》云:余闻宗弼亲吏曹处琪言,建疑信王暴卒,唐文扆与徐妃、张格阴谋使尚食进鸡烧饼,因寘毒。建疾困,大臣魏宏夫等请诛文扆,建曰:“太子好酒色,若不克负荷,幸无杀之,徐氏兄弟勿与兵权。”言讫长吁而逝。刘恕按:旧史贬文扆后二十七日,蜀主始殂,疑曹处琪之妄,孙光宪从而记之。
  • 73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汉程国学[引用日期2013-12-14]
  • 74    资治通鉴:后梁纪一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3-12-14]
  • 75    蜀梼杌(上) .中华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2013-12-14]
  • 76    读通鉴论:卷二十七 僖宗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3-12-14]
  • 77    吴任臣.十国春秋,徐敏霞 周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529
  • 78    《十国春秋·前蜀四》:顺德皇后周氏,许州人也。武成元年,高祖即帝位,册立为皇后。永平初,加尊号曰昭圣。天光元年,高祖晏驾,后哀毁骨立,后数月而殂。合葬永陵,谥曰顺德,升袝太庙。
  • 79    《十国春秋·前蜀四》:贵妃张氏,梓州郪县人。太子元膺,其所出也。武成中,进号贵妃。
  • 80    《十国春秋·前蜀四》:顺圣皇太后徐氏,唐眉州刺史徐耕女也。……太后事高祖为贤妃……贤妃欲立其子郑王,即后主是也……及嗣皇帝位,尊贤妃为顺圣皇太后。
  • 81    《铁围山丛谈》:花蕊夫人本蜀王建妾,号小徐妃也。大徐妃生贡衍,小徐妃即其女弟。后二徐游宴亡国。唐庄宗平蜀后,二徐随衍入朝,遭害于途。及孟氏再有蜀,孟昶时又有一花蕊夫人,即作宫词者也。后随昶归宋,昶死入内,太祖亦颇惑之,为太宗所射死。
  • 82    《十国春秋·前蜀四》:翊圣皇太妃徐氏,耕次女也。高祖时进位淑妃,宫中称为花蕊夫人,亦曰小徐妃。光天元年夏六月,尊为皇太妃。
  • 83    《十国春秋·前蜀四》:夫人萧氏,高祖之后宫也。凤翔将李彦来降,署指挥使,更姓名曰王丞弇,以萧氏赐之。
  • 84    《资治通鉴·后梁纪二》:宗范姓张,其母周氏为蜀主妾。
  • 85    《十国春秋·前蜀四》:高祖后宫又有马姬、宋姬、陈姬、乔姬、褚姬,不具述。
  • 86    《十国春秋·前蜀四》:高祖凡十一子,后主其最少子也。
  • 87    《资治通鉴·后梁纪二》:蜀主更太子宗懿名曰元坦。庚戌,立其子宗仁为普王,宗辂为雅王,宗纪为褒王,宗智为荣王,宗泽为兴王,宗鼎为彭王,宗杰为信王,宗衍为郑王。
  • 88    《资治通鉴·后唐纪二》:是岁,蜀主徙普王宗仁为卫王。雅王宗辂为幽王,褒王宗纪为赵王,荣王宗智为韩王,兴王宗泽为宋王,彭王宗鼎为鲁王,忠王宗平为薛王,资王宗特为莒王。
  • 89    《资治通鉴·后梁纪五》:夏,四月,癸卯朔,蜀主立子宗平为忠王,宗特为资王。
  • 90    《鉴诫录》:“长曰翊圣太妃,生彭王;次曰顺圣太后,生后主。”
  • 91    《蜀梼杌》:“姊生彭王,妹生衍”
  • 92    《资治通鉴·后汉纪三》:蜀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徐光溥坐以艳辞挑前蜀安康长公主,丁酉,罢守本官。
  • 93    《旧五代史·刘知俊传》:及王衍嗣伪位,以其子嗣禋尚伪峨眉长公主,拜驸马都尉。
  • 94    《十国春秋·前蜀五》:唐末,中官典兵,常养壮士为子以自卫,诸将往往多效之。史言高祖假子凡百二十人,皆功臣,虽冒姓连名,而不禁婚姻。今录其显名者宗佶以下四十有一人著于篇,余固不可得而概见云。
  • 95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七》:宗佶,本姓甘,洪州人也。
  • 96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三》:宗瑶,燕人姜郅;宗弼,许人魏弘夫;宗侃,许人田师侃;宗弁,鹿弁也。
  • 97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七》:王建以节度副使张琳守成都,自将兵五万攻东川。更华洪姓名曰王宗涤。
  • 98    《资治通鉴·后梁纪二》:宗翰姓孟,蜀主之姊子。
  • 99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八》:道士杜从法以妖妄妄诱昌、普、合三州民作乱,王建遣行营兵马使王宗黯将兵三万会东川、武信兵讨之。宗黯,即吉谏也。
  • 100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四》:癸丑,建分遣士卒就食诸州,更文武坚姓名曰王宗阮,谢从本曰王宗本。
  • 101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荆南节度使成汭与其将许存溯江略地,尽取滨江州县。……赵武数攻丰都,王建肇不能守,与存皆降于王建,……宗绾密言存忠勇廉厚,有良将才,建乃舍之,更其姓名曰王宗播,而宗绾竟不使宗播知其免己也。
  • 102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五》:更赵章姓名曰王宗勉,王茂权名曰宗训,又更王钊名曰宗谨,李绾姓名曰王宗绾。
  • 103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四》:杨儒登城,见建兵盛,遂帅所部出降。建养以为子,更其姓名曰王宗儒。
  • 104    《资治通鉴·唐纪八十一》:其将全师朗以城降。王建更师朗姓名曰王宗朗,补金州观察使,割渠、巴、开三州以隶之。
  • 105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四》:建又遣其将京兆郑渥诈降以觇之,敬瑄以为将,使乘城,既而复以诈得归。建由是悉知城中虚实,以渥为亲从都指挥使,更姓名曰王宗渥。
  • 106    《资治通鉴·唐纪八十》:夔州刺史侯矩从成汭救鄂州,汭死,矩奔还。会王宗本兵至,甲戌,矩以州降之。王建复以矩为夔州刺史,更其姓名曰王宗矩。
  • 107    旧五代史:王建传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3-12-14]
  • 108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3-12-14]
  • 109    吴任臣.十国春秋,徐敏霞 周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481-503
  • 110    五国故事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3-12-14]
  • 111    王建墓 .博宝艺术网[引用日期2013-12-14]
  • 112    《九国志·孟思恭传》:父彦晖,尝为许州狱吏。……及建霸蜀,遣使迎之,授简州刺史,迁汉州团练使。建尝集文武射苑中,思恭屡中的,建大悦,赐衣服,以其女妻之,为驸马都尉。
  • 113    《九国志·王宗鉥传》:宗鉥,许昌人。本姓李,名武。……建入蜀,赐姓名,常置左右。
  • 114    胡寅.《读史管见》:岳麓书社,2011年:第1002页
  • 115    爱新觉罗·弘历批注.《乾隆御批纲鉴》:黄山书社,1996年:第3835页
  • 116    《资治通鉴 卷二百六十八 后梁纪三》:(乾化三年十月)蜀潘炕屡请立太子,蜀主以雅王宗辂类己,信王宗杰才敏,欲择一人立之。郑王宗衍最幼,其母徐贤妃有宠,欲立其子,使飞龙使唐文扆讽张格上表请立宗衍。格夜以表示功臣王宗侃等,诈云受密旨,众皆署名。蜀主令相者视诸子,亦希旨言郑王相最贵。蜀主以为众人实欲立宗衍,不得已许之,曰:"宗衍幼懦,能堪其任乎?"甲午,立宗衍为太子。
  • 117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七十 后梁纪五》:蜀太子衍好酒色,乐游戏。蜀主尝自夹城过,闻太子与诸王斗鸡击球喧呼之声,叹曰:"吾百战以立基业,此辈其能守之乎!"由是恶张格,而徐贤妃为之内主,竟不能去也。信王宗杰有才略,屡陈时政,蜀主贤之,有废立意。二月,癸亥,宗杰暴卒,蜀主深疑之。……蜀主自永平末得疾,昏瞀,至是增剧。以北面行营招讨使兼中书令王宗弼沉静有谋,五月,召还,以为马步都指挥使。乙亥,召大臣入寝殿,告之曰:"太子仁弱,朕不能违诸公之请,逾次而立之。若其不堪大业,可置诸别宫,幸勿杀之。但王氏子弟,诸公择而辅之。徐妃兄弟,止可优其禄位,慎勿使之掌兵预政,以全其宗族。"
  • 118    杜光庭:《广成集》卷十七,《寿春节进章真人像表》题下注:天汉元年二月八日, 即王建生日(寿春节)为二月初八日。
展开全部 收起  学术论文 内容来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24 07:17 , Processed in 0.062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