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3|回复: 1

郑芝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发表于 2022-3-29 17: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芝龙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20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郑芝龙,字曰甲 [1]  ,小字一官 [1]  ,号飞黄(或称飞虹) [1]  ,天主教教名尼古拉斯·加斯巴德(Nicholas Gaspard) [2]  。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三月十八日(1604年4月16日) [3]  ,逝世于清顺治十八年十月初三日 (1661年11 月24日) [4]  。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今福建南安)人,抗荷英雄,郑成功之父。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 [5]  ,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郑芝龙对历史的其他影响还有作为先于荷兰人的,和李旦颜思齐等人及部众在台湾建立基础,为汉人移台的主要据点。并为其子郑成功留下强大海上基业,郑成功以此资本抗清,并在南京兵败后以海上武力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



人物关系
纠错
关闭纠错


     
本    名郑芝龙 别    名郑一官 字曰甲 号飞黄(或称飞虹)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福建南安) 出生日期1604年4月16日 逝世日期公元1661年11月24日(57岁) 主要成就开台先驱,抗荷英雄 子郑成功,田川七左卫门等 妻    室田川氏 官    职福建总兵 爵    位平国公 地    位世界史上的第一船王 势力范围东南海域 职    业海商,贵族,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
目录



郑芝龙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郑芝龙家族背景
《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于五胡乱华后的东晋永嘉年间,避中原战乱到闽,其后代定居南安
郑芝龙画像
郑芝龙先祖约在1144年至1210年间,迁往龙溪县,后代再迁南安。约在1144年至1210年,郑成功先祖郑伯可自莆田迁龙溪县居北村(今龙海榜山镇),其次子均贤于元朝初年,自北来到漳州,居古县一带开基立业,是漳龙衍派鄱山郑氏之始祖。
其中到达漳州的这一支,在宋末时安居在龙溪,也就是龙海榜山镇洋西村,在元朝又从洋西播迁到鄱山,也就是福建龙海颜厝镇古县。随后,又从古县播迁到南安,因倭寇频频侵犯,被迫南迁晋江安平地区,也就是现如今的安海地区。

郑芝龙成年经历
郑芝龙小名一官,父郑士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生在福建南安石井一个小官吏家庭,郑一官十七岁时,赴香山澳(澳门)依舅父黄程,一官到过马尼拉,并学会了卢西塔语和葡萄牙文,在与葡萄牙人打交道中,受其影响,接受天主教洗礼,取教名贾斯帕(Nicolas),另名尼古拉,外国人称他尼古拉·一官(Nicholas Iquan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精通很多语言,不仅是国内的闽南语甚至连国外的日语、荷兰语、西班牙语都十分精通,这和他长期和海上国家打交道分不开,当时的制海权几乎被外国侵略者统治,只有陆地才是中国的势力范围。 [6]  
黄程营商置舶,兴贩东洋,见外甥郑一官能干,天启三年(1623年)谴其附日本平户华侨李旦(泉州人)之舶,押送一批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货物,从香山澳放洋,远赴日本,侨居长崎,郑一官从事商业活动和对外贸易,帮助李旦做生意,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海商李旦的属下,并以父事之,李旦拥有一支船队,专门从事海外贸易,是当地华侨的首领,李旦觉得一官能干,交给他一部分资产和船只让他到越南做生意,获大利。不数年,郑一官成为巨富,常往来中国、日本间,居日华侨,咸推重之。

郑一官还热心学习剑术,身为华侨领袖,晋谒已退隐的前幕府将军德川秀忠于骏府(今静冈县)献药品,秀忠命招待于长崎宾馆,赐赉优渥。郑一官受幕府召见,日本人视为光荣显赫人物,自是地方豪贵常从交游,称为“老一官”。
平户藩为当时日本对外贸易中心,各国商船云集。由于郑一官熟悉海外事情,又善外交,为日本政府所重视,初召后“屡访藩士家”。后迁肥前国平户,受到当地诸侯松浦氏优遇,松浦氏为其在平户附近的河内浦千里滨(即今长崎县松浦郡千里滨)赐宅地建新居,并介绍平户藩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缔婚。
田川氏,年方十七,性端淑,生长子郑森(幼名福松,后名成功),1629年生次子七左卫门。
郑一官追随于日本平户岛的华侨富商李旦门下,初时担任翻译等工作,逐渐成为李旦的得力助手,深得李旦信任,天启五年(1625年)身为日本长崎、平户侨领的李旦向宋克长官请领了出航许可证,在7月从大员启程回到平户,但一个多月后,就在平户去世了。没有妻室子女的李旦死后,他在台湾的产业和事业都赠给了郑一官。

郑芝龙自立门户
天启六至七年(1626~1627年),闽南发生严重旱灾,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农历二月,郑芝龙招抚了泉州饥民数万人赴台拓垦,郑芝龙至1627年已有船700艘,由于明朝实行海禁,视其为非法,更诬蔑其为海盗,许心素建议荷兰东印度公司联手打击郑芝龙,但东印度公司未允,郑芝龙打败副总兵俞咨皋,杀对手许心素。郑芝龙对百姓很仁慈,不但不杀人,甚至救济贫苦,威望比官家还高。“所到地方但令报水(即通报官府踪迹),而未尝杀人。有彻贫者,且以钱米与之。”

郑芝龙归顺明朝
崇祯皇帝
荷兰人还不能统治环中国海。其原因是:东方海洋经济世界不是权力的空白。明朝官方从海洋退缩,但民间海上力量的日益扩张强盛,荷兰船只一在中国海露面,就为郑芝龙截获,为此,天启七年(1627年)还发生一场驻台荷军与郑军的战争,结果荷军败北。
崇祯元年(1628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在熊文灿支持下,再度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在台湾历史上,郑芝龙是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第一人。
郑芝龙对朝廷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离开他多年经营的海上根据地台湾,坐镇闽海。此时,郑芝龙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仍率领原部,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荷兰人进攻,官至总兵。不久便返回福建泉州南安老家。
崇祯三年(1630年)季春,郑芝龙在晋江安海镇建置豪华府地,历时3年又2个月告峻,据清·《嘉庆·赤店乡土志》载:郑府位于安平桥以北,西从西埭抵西港,北达西垵头,南临安平桥头,直通五港口岸,占地138亩。主构为歇山式五开间十三架,三通门双火巷五进院落。两旁翼堂、楼阁,亭榭互对,环列为屏障。东有“敦仁阁”,西有“泰运楼”,前厅为“天主堂”,中厅为“孝思堂”,规模宏耸。大厝背后辟有“致远园”,周以墙为护,疏以丘壑、亭台、精舍、池沼、小桥、曲径、佳木、奇花异草。 迄永历九年(1655年),郑成功毁家报国,自焚宅第。
1633年芝龙于福建沿海金门海战击溃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八闽以郑氏为长城”。至此,郑芝龙的通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麻六甲柬埔寨暹罗,据估计,兵力有:包括汉人、日本 人、朝鲜人、南岛语族、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高达廿万人的军力,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成为华东华南海洋世界的强权,
不久福建省内发生旱灾,郑芝龙提议载饥民移民台湾,并给予移民十分优惠的资助条件,有人认为其为开创了大规模移民台湾之先河。
台湾土地肥沃,因此而引发了汉人向台湾岛移民的浪潮,这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由大陆向台湾移民。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台湾南部,在大员(今台南市)修筑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两城,驻防近两千人,但大陆移民却多达数万。此外本业的贸易商业上,在日本锁国后,只许中国人和荷兰人前往贸易,郑芝龙借由对日本的贸易,因而更富。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明弘光皇帝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
弘光元年(1645年),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侯。 [7]  

郑芝龙降清被杀
南明实力最强大的弘光政权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崩溃,清军过了长江占领了南方最具政治意义的南京城,浙江的鲁王政权亦完结,清军之精锐,进展之神速让人始料未及,时对福建造成重大冲击,郑芝龙自知不敌,心灰意冷,然其保明保闽的初心交付给了他的儿子郑成功(国姓爷朱成功),六月,清军兵分两路由仙霞关、分水关进逼福建,镇守仙霞关的郑鸿逵闻讯逃窜,清兵陷仙霞岭,隆武帝奔汀州,被执,后绝食死於福京。九月十九日,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统兵占福州,不久,清兵乃疾取兴化泉 州漳 州诸郡县。同月,博洛遣泉州绅士郭必昌持书往安平招抚郑芝龙,许以闽粤总督,郑芝龙知其为权益之计及调虎离山之计,然其坐以待毙,人到中年亦不愿逃亡,被执往北京,其子郑成功劝止郑芝龙未果,遂至孔庙哭庙、焚儒服,对自己的父亲说:“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自当为父报仇。”后率部出海,继续抗清,同年,清军攻克福建,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坚持抗争满清,英勇斗争并开拓台湾,这支海上力量如幼子守灶般成为最后的明军和华夏衣冠,坚持战斗到了17世纪80年代,其保留的光复国家的火种,在海外生根发芽,南洋只知有国姓爷朱成功而不知有郑成功者,在驱除鞑虏光复中华的精神感召和激励下,南洋的华侨对汉族光复鼎力支持,此系后话。
郑芝龙被执送京师,编入汉军正红旗,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以归顺封一等精奇尼哈番。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晋封同安侯。为安抚郑成功,清朝对投降的郑芝龙优待有加,芝龙数次奉令命郑成功归顺,郑成功已在闽南奠定抗清战斗基础。二月,清廷命郑芝龙派其家人李德与二位使臣送海澄公敕印入闽,招成功降,福建总督刘清泰并附书保其安全;且派遣其弟郑世忠持郑芝龙书劝之。郑芝豹郑彩皆降,唯郑成功均坚辞不受。
《郑成功和郑芝龙之画像》
永历八年(1654年)十一月,郑成功派遣五镇营兵及战舰百余艘南下,会西宁王李定国并力勤王破敌。十二月,郑成功攻漳州,属十邑俱下;转攻泉属,各县望风迎降;转大扰福州、兴化等郡。清廷无法,特遣内院学士叶成格等,偕同郑芝龙四子渡,送漳、泉、潮、惠划分郑成功安屯兵将,敕命入闽。郑成功于安平见使臣,请其谙诏。清使曰:“尔等既无剃发者,不为清臣,不能出诏。”遂回泉州。郑成功冷笑曰:“忽来忽去,吾料之已熟。”乃上书郑芝龙,言表拒未投降之因:“吾父往见贝勒之时,已入谷中,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清廷怒囚郑芝龙于高墙、郑芝豹宁古塔
永历十年(1656年),郑成功督师北上,克闽安及罗星塔,攻连江,进攻罗源、宁德等邑,于护国岭击杀清将阿格商。清廷大震,迫郑芝龙差家人谢表持巡抚佟岱书到宁德见郑成功,再度相劝就抚。郑成功怒叱不理,令谢表持书还,自是抚议永绝。
永历十五年(1661年)农历十月初三日(11月24日),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令斩郑芝龙与其亲族于燕京菜市口,郑芝龙为闽人怀念,其为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其部为最后的明军和华夏衣冠。

郑芝龙主要成就编辑 播报

郑芝龙政治
  • 拥明抗清


明清鼎革之际,神州震荡,天下大乱。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农民军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同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中原,清军定京师。清摄政王多尔衮入北京之後,反客为主,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未至一年,席卷明朝半壁山河。弘光元年(1645年)豫亲王多铎定江南。
马士英、史可法等遗臣,拥福王即位南京,1645年改元弘光,是为南明,以史可法晋师江北。八月,郑芝龙与郑鸿逵原任总兵,加封安南伯及靖虏伯。
弘光元年(1645年),郑鸿逵、郑彩自京口退至杭州,迎唐王朱聿键入闽。
隆武元年(1645年)闰六月,郑芝龙、郑鸿逵与福建巡抚张肯堂巡按御史吴春枝、礼部尚书黄道周等,拥立唐王称帝於福州,改元隆武。郑芝龙受封平虏侯,掌握军政大权,旋晋平国公,三弟郑鸿逵(原名郑芝彪)为定西侯(二弟郑芝虎之前战死),旋进定国公,四弟郑芝豹(小字莽二)封澄济伯,侄儿郑彩亦封永胜伯,郑家官居极品。八月,隆武帝诏赐,晋平国公郑芝龙加太师。 [7]  

郑芝龙军事

崇祯六年(1633年)7月,新任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Hans Putmans﹚为迫使明朝开放贸易,企图用武力强占大陆沿海,派出8艘战舰,不宣而战,明朝的厦门官员在驻军遭到荷兰人痛击后,采取息事宁人态度,找人与荷兰人疏通,然求和失败,福建巡抚邹维琏檄调诸将,大集舟师,准备痛击荷兰侵略者,身任“五虎游击将军”的郑芝龙担任战斗前锋,实际负责运筹指挥这场战斗。郑芝龙舟渡漳州海澄,誓师出发。不久在澎湖的遭遇战中,焚毁荷船一艘,生擒荷将一名,击毙荷兵数百, 10月,由郑芝龙带领,明军150艘左右的帆船(其中50艘为大战船)在金门料罗湾追上荷兰军舰,郑芝龙报仇心切,奋勇当先,使用铁钩钩住敌船纵火焚烧战术,共焚毁荷兰快艇一艘,并捕获另一艘快艇,普特曼斯狼狈退回台湾。
福建巡抚邹维琏在奏捷书中称:“此一举也,生擒夷酋一伪王、夷党数头目,烧沉夷众数千计,生擒夷众一百一十八名,戫斩夷级二十颗,烧夷甲板巨舰五只,夺夷甲板巨舰一只,击破夷贼小舟五十余只,…闽粤自有红夷以来,数十年间,此举创闻。”
经此一役,郑芝龙声势大振,荷兰方面转而表达今后想在台湾、而不是强势前往福建寻求对华贸易的意愿,由郑芝龙派船到台湾进行贸易。郑芝龙也不愿长期树敌,因此在一位住在热兰遮城的同安商人林亨万居间协调下,双方同意进行贸易往来。于是福建商船开始驶抵台湾。东印度公司史料说:如果公司想存在下去,必须把一官这一根刺从公司脚下拔除。郑芝龙势力之大由此可以想见。
郑芝龙剪除群雄,并把海上力量纳入地方官府体制,取得制海权,合法掌控东西洋贸易制度的运作,原来害怕海贼伏击的中国商船开始源源驶向台湾。如1636年11、12两月,自大陆到台湾的船只有33艘,次年8月达29艘,1638年6月更达31艘之多。崇祯十二年(1639年),日本袄地锁国,退出东亚海洋竞争;荷兰殖民者也不得已与郑氏达成海上航行与贸易协议,规定荷兰的对日本贸易,需经郑芝龙将中国特产运至台湾,转手之后,方由荷兰方面运往日本出售。郑芝龙遂成为东方海洋世界的强权。
几年间,郑芝龙平粤寇,征生黎,击退侵厦荷夷,消灭海上巨盗刘香,福建巡抚表奏朝廷:“芝龙果建奇功,俘其丑类,为海上十数年所未有。”崇祯十三年(1640年), 明廷擢升郑芝龙为福建总兵官,署都督同知。 [7]  

郑芝龙经济
  • 海外贸易

他利用泉州安平镇的航海和经商基地,打破官方的海禁,繁荣海市,武装船队旗帜鲜明,戈甲坚利,航行于中国沿海、台湾、澳门和日本、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之间,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力,扩大海上贸易,几乎垄断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贸易,自筑城于安平(今晋江安海),八闽以郑氏为长城。”
他以强大的武装力量和巨额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同荷兰、日本、南洋各国商贸公司竞争逐角,是官商结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代表人物。至南明隆武帝政权,也以郑氏海上力量为支柱,正如郑芝龙所说:“三关饷取之臣,臣取之海,无海即无家。”
郑芝龙从事海外贸易,主要是同日本通商。据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城日志》与《平户荷兰馆日志》记录:崇祯四年(1631年)郑芝龙两艘商船从日本长崎载货物返航泉州安海。崇祯十二年(1639年)驶往长崎的郑芝龙商船多达数十艘。崇祯十三年(1640年)两艘郑芝龙商船满载黄白生丝及纱绫、绸缎等货物,运往日本。另据《长崎荷兰商船日志》记录,从1641~1643年(崇祯十四至十六年)间,郑芝龙运载大量生丝、各类纺织品、黑白砂糖及麝香、土茯等药物,运往日本,颇受欢迎。
崇祯十四年(1641年)夏,郑芝龙商船22艘由晋江县安平港直抵日本长崎,占当年开往日本的中国商船总数的22.68%,主要货物有生丝、纺织品、瓷器等。郑芝龙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建立贸易关系。他运往日本的丝织物,有一部分是从澳门购进的,日本的货物也由他运到吕宋,转售西班牙。郑芝龙极力发展海上贸易,经常满载丝绸、瓷器、铁器等货物,驶往柬埔寨、暹罗、占城、交趾、三佛齐、菲律宾、咬留巴(今雅加达)、马六甲等国贸易,换回苏木、胡椒、象牙、犀角等。在短短几年内,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商业贸易的最强竞争对手。
明末,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相继在南安石井建立造船坊,营造军、商两用船,年造三五艘,修数十艘。 [7]  
  • 开发台湾

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在台湾历史上,郑芝龙是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第一人。
台湾土地肥沃,因此而引发了汉人向台湾岛移民的浪潮,这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由大陆向台湾移民。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台湾南部,在大员(今台南市)修筑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两城,驻防近两千人,但大陆移民却多达数万。 [7]  

郑芝龙家庭成员编辑 播报

郑芝龙父亲
郑士表(有的史书记载为郑绍祖)

郑芝龙兄弟
郑芝虎:字曰蟠,号韬远。
郑芝凤:字曰渐,号羽公,又字圣仪;
郑芝豹:字曰文,号若唐。
郑芝鹏:讳鸣都,字曰 都,号舜臣;一号里万,一号砺园。 [8]  

郑芝龙妻子
田川氏,(郑成功母),另有侧室庄、林、史、蔡、曾、蔡诸氏。

郑芝龙子女
  • 郑成功,原名郑森,郑芝龙长子;
  • 田川七左卫门,一名“郑宗明”、小名二官,郑芝龙将他过继给妻子娘家。郑芝龙实际上的次子,所以又称为“田川次郎左卫”; [9]  
  • 郑渡(《清史稿》作“郑世忠”),郑芝龙次子;
  • 郑恩(《清史稿》作“郑世恩”),郑芝龙三子,字恩庆;
  • 郑荫(《清史稿》作“郑世荫”),郑芝龙四子;
  • 郑袭(《清史稿》作“郑世袭”),郑芝龙五子,号葵庵;康熙年投诚,钦命荣禄大夫头等兼管内阁大臣;
  • 郑世默(见于《清史稿》),郑芝龙六子,后与父亲一同就戮。


郑芝龙文物遗迹编辑 播报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参拜连云港市花果山,于齐天大圣庙前,啸天犬石刻"望天迎佛"。 [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43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8: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成功 (明末清初军事将领)
播报 编辑  讨论55 上传视频  



郑成功(1624.08.28-1662.06.23) [1]  ,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2-3]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40]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4]  。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逝世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5]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郑经




父亲 郑芝龙




母亲 田川松




弟弟 田川七左卫门




孙子 郑克塽




孙子 郑克臧




   

本    名郑成功 别    名福松、郑大木、朱成功、郑延平、Koxinga [6]  字明俨、大木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明郑)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日本肥前平户 出生日期1624年8月28日 逝世日期1662年6月23日 主要作品《延平王集》 主要成就东南抗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创建明郑 职    业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 官    职总统御营军务、招讨大将军忠孝伯 王    爵延平王、潮王 封    爵威远侯、漳国公 谥    号武王 原    籍福建南安 祖    籍河南固始 [3]  逝世地南明东都承天府 原    名郑森


目录

1 人物生平
▪ 出身背景
▪ 少年时期
▪ 隆武时期
▪ 拒降抗清
▪ 遭遇挫折
▪ 相持局面
▪ 力拒清廷
▪ 北伐南京
▪ 驱荷收台
▪ 愤而去世
2 为政举措
▪ 军事
▪ 政治
▪ 经济
▪ 外交
3 历史评价
▪ 明朝评价
▪ 清朝评价
▪ 西方评价
▪ 日本评价
▪ 民国评价
▪ 大陆评价
4 个人作品
5 轶事典故
6 曾获封号
7 人际关系
▪ 祖辈
▪ 父母
▪ 妻妾
▪ 弟
▪ 子
▪ 孙
▪ 后人
8 后世纪念
▪ 墓地
▪ 庙宇
▪ 命名
▪ 纪念馆
▪ 活动
9 艺术形象
▪ 文学形象
▪ 影视形象
10 史籍记载

   


人物生平

编辑

 播报

   


出身背景



日本平户的郑成功儿诞石
日本平户的郑成功儿诞石 [7]  
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于东晋永嘉年间,避地到闽。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收录的郑氏族谱中有一段文字,表明郑氏入闽,“或于三山,于莆漳 [8]  ,于潮,是不一处”。其中到达漳州的这一支,在宋末时安居在龙溪,也就是现在的龙海洋西村,在元朝又从洋西播迁到鄱山,也就是现在的福建龙海颜厝镇古县。随后,又从古县播迁到南安。晋江安平郑氏第十三代先祖珏峰的墓志铭由明朝三边总督洪承畴撰写,洪承畴在郑成功墓志铭阐述:“郑之入闽也初居仙游之枫亭,迁徙攀鳞故里,原有枫亭桥圾,今其名犹存焉始祖祖道公,数传而至珏号果斋生谥号后崖生思诲 [8]  ”。墓志铭还提到,因倭寇频频侵犯,被迫南迁晋江安平地区,也就是现如今的安海地区。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海商兼海上走私集团的头目,一生共有5位妻子,其中第二位妻子田川氏是日本人。当时日本当局很重视郑芝龙,平户藩主松浦也送宅邸给他居住。1623年(天启三年),郑芝龙到日本做贸易时,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为夫妻。1624年八月二十八日(天启四年七月十五),郑成功出生于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千里滨。 [9]  

   


少年时期

参见:清军入关、清朝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



少年郑成功曾在安海星塔下读书
少年郑成功曾在安海星塔下读书
郑成功六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直到父亲郑芝龙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后,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原福建省晋江县安平镇,现安海镇)居住读书, [10]  该处现为安海成功小学校址。 [11]  
1638年(崇祯十一年),郑成功考中秀才,又经考试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

1641年(崇祯十四年),迎娶福建泉州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被送往金陵求学。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郑芝龙为儿子聘请教师教他读书。师从江浙名儒钱谦益。郑成功儿时名福松,教师即给他起名森,寓深沉整肃,丛众茂盛之意。钱谦益为了勉励郑成功乃替他起“大木”之表字。 [12]  同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随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进驻北京城。明朝遗臣遂于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翌年(1645年)改元“弘光”。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五月十五日,清朝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破扬州,攻占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殉国,弘光帝被俘,遭到杀害,弘光政权灭亡。

   


隆武时期

参见:隆武政权、鲁王监国

弘光政权覆灭后,由于清廷在江南采取残酷野蛮的高压政策,强行下达剃发令,激起各地抗清斗争蜂起。当时郑芝龙手握重兵,成为隆武帝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于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七月改元“隆武”。不久,鲁王朱以海亦在绍兴称“监国”,改年为“鲁监国元年”。隆武、鲁监国两政权虽皆“矢志恢复”,却彼此矛盾、冲突不断,各行其是。



郑成功
郑成功 [13]  
隆武政权成立后,郑芝龙将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隆武帝非常赞赏郑成功的才华,他叹息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皇帝以女儿给人做妻子,在封建时代是最高的荣誉,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宠爱,隆武帝将当朝最尊崇的朱姓赐给郑成功,并将原名森改为成功。从这时起,郑森的名字就成了朱成功。自是,朝廷内外都称朱为国姓,普通百姓尊称他为国姓爷。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起,郑成功即开始领军,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军作战,颇受隆武帝器重。然而真正握有军政大权的郑芝龙,却无意全力抗清,甚至在清军南下福建的时候,命令仙霞关守将施福(又名施天福,施琅族叔)将军队撤回福州(隆武政权所在地)。此举导致清军攻入闽北时几乎没有遭受抵抗。

清朝大学士洪承畴为泉州南安人,郑芝龙同乡,在其承诺给予三省王爵的利诱下,郑芝龙不顾郑成功、郑鸿逵等人的反对,决意带着其他几位儿子北上向清朝投降。郑成功劝阻父亲不成,只好带着部分士兵出走金门。郑芝龙本以为降清之后不但得保家业,还能加官晋爵;不料清军征闽主帅博洛背约,不但将郑芝龙与诸子一同挟往燕京,更出兵攻打郑家的故乡闽南南安。郑成功之母田川氏当时已从日本搬至南安定居,不幸碰上此次劫难,于战乱中自缢身亡;郑成功得知母亲死后,更加坚定了抗清的决心。成功乃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八月,清军攻克浦城、霞浦;隆武帝出奔江西,在汀州遭清军俘虏,之后绝食不屈而亡。南明帝系旋由桂王朱由榔继承,改元“永历”。

   


拒降抗清

避走金门


隆武政权灭亡后,郑成功避走金门,然后开始于沿海各地招兵买马、收编郑芝龙旧部,更在南澳募集了数千兵力。1647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一月,郑成功在小金门(今日金门县烈屿乡),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



郑成功塑像
郑成功塑像 [14]  
1647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七月,郑成功会同郑彩部队攻打海澄,失败;八月,郑成功又与郑鸿逵部合围泉州府城,清漳州副将王进率援军至,郑军不敌败退。
1648年(清顺治五年,永历二年),南明浙江巡抚卢若腾等人来归,郑成功蓄积实力后再次出击,攻克同安县。五月,郑军围攻泉州;七月,清朝靖南将军陈泰、浙闽总督陈锦、福建提督赵国祚等转而攻击同安,郑军不敌,守将、军民死伤无数。不久,清朝援军抵达泉州,郑成功乃解泉州之围,怆然退回海上。同年,清朝江西总兵金声桓、王得仁于江西起兵反清,清朝广东提督李成栋亦投向永历政权,使反清复明的声势一时大涨;只可惜各方反清势力在彼此没有默契、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大多沦为地方性的抗争。不久后,清廷压制了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势力;广东李成栋军亦于次年(1649年)灭亡。

1649年(清顺治六年,永历三年),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永历帝即册封其为“延平王”(郡王),从此亦有人称成功为“郑延平”。

潮州之役


清军入关之际,闽南地区呈现混乱的局面,除了明、清的官方部队以外,到处都有土豪、山贼拥据城寨,相互争并,并且就近向百姓课收钱粮,宛如军阀;相较于这些地方势力,郑成功拥有较完善的军备,但却也因为军队太庞大,而领土太少,面临筹集粮饷的重大问题。

1649年(清顺治六年,永历三年)十月,郑成功决定挥兵南下,除打击闽南清军外,也打算沿路收服各地的城寨以为粮源。一个多月下来,从清军手上攻取漳浦、云霄等地,亦平定了达濠、霞美等寨;十一月,郑军攻诏安不克,乃决定转入粤东,经分水关至潮州一带征讨不合作的零星势力;至隔年五月之间,又第次收服了潮阳以及周边许多山寨。潮州守将郝尚久虽已于1648年(清顺治五年,永历二年)随李成栋反清,但曾袭击施琅、郑鸿逵等部,也曾拒绝郑成功“联军”的要求,并在郑军攻打新墟寨时派兵与之为难,与郑成功素有嫌隙。

1650年(清顺治七年,永历四年)六月,郑成功军队行抵潮州,便以郝尚久立场“不清不明”为由,出兵击之;郝部不敌,退守府城,揭阳、普宁、惠来等县尽入郑军之手。不久,清军再次攻入广东;郝尚久背腹受敌,负气降清,引清军入潮州城以抗郑军。郑军围困潮州城三月不克、士气低落,又面临粮饷接济问题,只得于八月解潮州围退回闽南。

   


遭遇挫折

1650年(清顺治七年,永历四年),郑成功族叔(一说族兄)郑彩、郑联的军队领有厦门。郑成功退回闽南之后,为了拓展实力乃借口郑联在厦门横征暴敛、使民不聊生;采取施琅的献策,用计图取厦门。同年中秋,郑成功趁着郑彩离开厦门的时机,前往厦门拜访郑联,郑联大意并未设防,惨遭刺杀身亡。不久,郑彩得知郑联的死讯,更加不敢与郑成功作对,回到厦门便将兵权都交了出来;郑成功自此接收了郑彩、郑联大部分的部队,并且实际取得厦门、金门作为根据地。1650年(清顺治七年,永历四年)农历十一月,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率数万铁骑攻入广州;郑成功奉敕南下勤王,令叔父郑芝莞留守厦门。十二月,郑成功抵广东揭阳,与郑鸿逵会师;两人商讨后,决定由郑成功继续率军南下勤王,而郑鸿逵则移师往厦门协防。同年,鲁王朱以海在阁部曾樱等人陪同下,来到厦门投靠郑成功,被安置在金门。



郑成功故里南安
郑成功故里南安
1651年(清顺治八年,永历五年)正月,郑成功抵南澳。二月二十五日,郑军舰队于盐州港附近遭遇风暴,郑成功的主船险些解体、翻覆,几乎所有船上器具,包括鼎灶都一并丢失;据记载当时船上甚至连食物都无法准备,郑成功本人也连饿两餐。直到隔天下午风雨渐歇,郑成功的主副座船才得以回到岸边与舰队会合。此乃郑成功本人于海上遭遇最大的一次凶险,事后郑成功也重赏主副中军船的两位驾驶。农历三月,郑军抵达广东大星所(今广东惠东)。另一方面,清福建巡抚张学圣得知郑成功的主力军队已经前往广东,厦门防务松散,似有可趁之机;乃命令马得功、王邦俊等趁虚攻击厦门。马得功挟持身在南安的郑芝豹,命其交出船舰渡载清军往厦门,并且顺利在海面上击败郑军。面对清军来袭,负责厦门防务的郑芝莞未战先怯,只顾著将财物搬运至私人船上逃亡;使得清军相当轻松就攻破厦门,并将郑家的积蓄、装备掠夺一空。由于事出突然,董夫人与郑成功长子郑经只来得及携带祖宗牌位避于海上逃过一劫。清军侥幸偷袭得逞之后,却没打算留在厦门与郑军决战,于是满载战利品即返回内陆。这时赶赴厦门支援的郑鸿逵,正好于海面遭遇返航之马得功部队,将其围困,却被马得功威胁将害其母、兄(郑芝龙)性命,无奈之下只好放走马得功。不久,郑成功于广东得知了厦门遭袭击的讯息;原本他仍坚持继续南下勤王,但终因上下将士思归,哭声遍闻,乃不得已班师回厦门。收复厦门后,郑成功追究起责任,将怯战以逃的叔父郑芝莞斩首;而放走马得功的郑鸿逵则交出兵权、自请退隐东石镇白沙,不再过问政事。同年农历五月,郑鸿逵麾下大将施琅因叛变事泄擅自处决郑成功部将曾德,郑成功以此为由欲诛施琅全家。施琅虽在友人帮助下逃脱,但父亲、胞弟均被处死。从此,施琅与郑成功结下大仇,决定再度降清。
   


相持局面

1651年(清顺治八年,永历五年)下半年,郑军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市)等地战斗,获得了磁灶战役、钱山战役和小盈岭战役的胜利,克复平和、漳浦、诏安、南靖等地。年底,包括定西侯张名振等人皆来投靠,使郑军的声势愈形高涨。



日本人所绘的“郑成功夫妇画像”
日本人所绘的“郑成功夫妇画像” [15]  
1652年(清顺治九年,永历六年)农历正月,清海澄守将赫文兴向郑成功投降。二月,郑军攻长泰,清朝派遣陈锦率大军前往救援;两军于江东桥展开大战。郑成功仗着对闽南地形较为熟识,在江东桥附近安排了许多伏兵,大败陈锦,歼灭多数清军,取得江东桥战役的胜利。不久即攻下长泰。攻克长泰之后,郑成功集结大军进攻漳州府城,将之层层包围。四月,清朝为解漳州之围,于是募集百艘船舰进犯厦门,攻郑成功所必救。郑成功遂派陈辉、周瑞等率领百余艘战舰迎击,于崇武大败清军,取得崇武战役的胜利。郑军在海上大捷,因而对漳州城的施压没有稍减;然而漳州守军亦相当顽强,使得围城的势态持续超过半年。几个月下来,漳州城内的水粮已竭,士卒、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据说当时,城中军民互相争夺食物,即使家中有食物者也不敢烹调,因为一旦被发现燃起炊烟的人家就会被抢,更传说有人吃人肉的惨况发生,史载“城中人自相食,百姓十死其八,兵马尽皆枵腹”。同年九月,清军将领固山额真金砺率领了万人大军开抵福建,进入泉州府;郑成功才下令解除漳州之围以待敌军。郑成功将部队布置于漳州龙溪古县,欲用击败陈锦的同样方式,来伏击金砺军,但却遭金砺固山识破,两军展开混战,郑军提督黄山、礼武镇陈俸、右先锋镇廖敬、亲丁镇郭廷、护卫右镇洪承宠都在激战中阵亡。郑军于交战失利后,只能撤退以确保海澄、厦门的安全。清军趁胜收复南靖、漳浦、平和、诏安四县。 [16]  
1653年(清顺治十年,永历七年)农历四月,金砺进犯海澄,与郑成功展开激烈战斗。在清军的猛烈炮火之下,郑成功部队损失惨重,许多部将战死;郑成功见军队士气低落,亲临阵前喊话,也险遭炮击。五月,郑成功侦知清军火药钱粮不继,于是诱敌决战,趁清军大举渡河之际,以火攻大破金砺,取得海澄战役的胜利,海澄得保安全。海澄战役以后,金砺被清廷召回京师,双方再度处于相持局面。

   


力拒清廷

1653年(清顺治十年,永历七年)农历五月,清军两度大败后,顺治帝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郑成功不接受。八月,双方与泉州府安平报恩寺内议和,郑军得以休兵筹措粮饷,稍事整顿。十一月,顺治帝再度敕封,并承诺给予一府(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将,郑成功仍不接受。



郑成功
郑成功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定西侯张名振见清军已将军力集中于福建,则江、浙等地防务势必空虚;于是乃向郑成功请师,率领百艘战舰北上,图取江南地区。张名振的北伐之师沿长江进攻,直达金山寺,威胁南京城;但因后援接济不及,只得回师。二月,清廷再遣使与郑成功,承诺给予兴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地方;郑成功以“兵马繁多,非数省不足安插”为由,再拒绝之。八月,清又遣使往议;郑成功的亲弟郑渡、郑荫也在使节之中。郑成功称“清朝没有诚意”,并谓“我一日未受诏,父一日在朝荣耀”,又一次拒绝清朝提出的条件,坚持抗清。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南明西宁王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系,希望从东、西合力进攻广东,则明朝势力得以合流;若再沿长江北伐,攻赣、皖、苏各省,则复兴大业有望矣。郑成功派林察、周瑞督军西进,却因故延误了与李定国的约期;致使李定国孤军奋战,虽克复肇庆,却于广州城外大败而回。李定国本来对与郑成功会师北伐,抱有很大期待,甚至促成李、郑连姻来巩固盟谊;但却因郑成功屡愆军期而误了大事,李定国对此相当失望。同年清朝漳州协守刘国轩向郑成功投降,引郑军进入漳州府城;漳州总镇张世耀见大势已去,与以下官员尽皆向郑军投降。十二月,郑军分兵进击,拿下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诸县,军队进入兴化地方。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因为永历帝和郑成功势力相隔遥远,特准郑成功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郑成功同时将厦门(当时称中左所)改名为“思明州”,并建造演武亭,以便亲自督察官兵操练。九月,清朝定远大将军、郑亲王世子济度率三万大军入闽,会同驻闽清军,准备进攻厦门。郑成功巩固金门、厦门的防御。与此同时,还派遣部将率领舟师两路进击,一北上浙江,一南下广东,令清军腹背受敌、难以兼顾头尾。北上郑军连战皆捷,攻入舟山;南下郑军虽一度攻取揭阳,却遭到清援军击溃,死伤惨重。

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永历十年)四月,济度调集各路水师进攻厦门,于围头海域遭郑军痛击,清军大败而归。郑军取得泉州战役的胜利。十二月,郑成功部队又在闽东北取得护国岭战役的胜利。

   


北伐南京

参见:郑成功北伐、南京之战



郑成功北伐
郑成功北伐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万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大举北伐。大军进入长江之前,于羊山海域遭遇飓风,损失非常惨重,只得暂且退回厦门。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北伐,会同张煌言部队顺利进入长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瓜洲,接连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镇江战役的胜利,包围南京,开始了江宁白土山之役。张煌言部亦收复芜湖一带十数府县,一时江南震动。后因郑成功中清军缓兵之计,意外遭到清军突袭,致使郑军大败,损兵折将,包括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等大将皆死于是役。郑成功兵败后,试图攻取崇明县,做为再次进攻长江的阵地,却久攻不克,只好全军退回厦门。南京之战可说是郑成功生涯当中最辉煌及最重要的一役,却是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使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挫折。

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永历十四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四万余人,取得厦门战役的胜利,声威复振。

   


驱荷收台

主词条:郑成功收复台湾

自从1647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一月在小金门起兵抗清后,郑军转战浙、闽、粤等行省东南沿海,多次帮助明朝宗室与民众渡海定居台湾及东南亚各地。此外,郑成功让华商领取郑府令牌和“国姓爷”旗号,以帮助保护华人在海外经商时的安全;当时确有很多海外华商采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经商。然而,统领数万人的大军抗清,却始终无法取得较大的根据地,郑成功被迫必须通过海外贸易筹备粮饷。 [17]  北伐南京失败后,郑成功所部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郑成功决定听从何斌之建议收复由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的台湾岛。



热兰遮城复原模型
热兰遮城复原模型
1661年4月(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农历三月),郑成功留下儿子郑经防守厦门、金门,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横渡台湾海峡,向台湾进军。荷兰于台岛西南建有两大防御要塞,一为位于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的热兰遮城,二为位于台江内陆赤崁地方(今台南市中西区)的普罗民遮城。二十四日,郑军进入澎湖海面,狂风暴雨,突然袭来。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郑成功传令大军连夜破浪前进。四月初一,郑军利用海水涨潮的机会由鹿耳门水道进入台江内海并于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区开元寺附近)登陆,意图先求取防御薄弱的普罗民遮城。随后郑军在台江海域与荷兰军舰展开海战,击沉荷军舰赫克特号,取得台江内海控制权,并同时在北线尾地区击败荷兰陆军,以优势兵力包围普罗民遮城。不久,于四月初五即迫使普罗民遮城守军出降。在取得普罗民遮城做为据点之后,郑军随即由海、陆两面围困热兰遮城。由于考虑到两万大军的粮饷调度不易,郑成功并没有做持久战的打算,一开始即对热兰遮城施压,试图胁迫荷兰军队投降。遭荷兰大员长官揆一拒绝其投降要求之后,郑成功一度下令强攻热兰遮城。由于强攻不下,加之大军粮食短缺,使得郑成功被迫改变策略,派出大部分的军队至南北各地屯田、征收钱粮,以解大军乏粮的燃眉之急,对热兰遮城改采长期包围的战略。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五月初五,郑成功改赤崁为“东都明京”,设承天府及天兴、万年二县。敌军守将描难丁战败投降。于是成功留部将杨朝栋守赤嵌楼,亲自率军乘胜进攻赤嵌城。然而揆一仍然企图据险顽抗,成功命令大军把赤嵌城严密包围起来,发炮向城里进攻。赤嵌城被围困了七个多月,敌军官兵死伤一千六百多人,最后荷军水源被郑军切断,揆一只好扯起白旗,宣告投降。七月中旬,停泊于外海的荷兰援军遭遇强风侵袭,被迫离开大员海岸。八月中旬,荷、郑两军于台江内海展开激烈海战,郑军大获全胜,击沉一艘荷兰军舰,并夺取船只数艘,自此荷军丧失主动出击的能力。荷兰大员长官揆一投降条约上签了字。在十二月二十日向郑成功屈服,揆一率领残敌五百人狼狈退出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18]  

   


愤而去世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帝崩,皇三子康熙帝继位;郑氏降将黄梧向当权者鳌拜建议“平贼五策”,内容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二十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斩成功之父郑芝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北京菜市口,元代以来的刑场);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官兵,分垦荒地。



郑成功台南铜像
郑成功台南铜像
郑成功接连听闻噩耗,加上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郑经又在澎湖与四弟的乳母私通,使得郑成功内外交逼,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然而根据夏琳《闽海纪要》和江日升《台湾外志》的记载,郑成功病情一开始并不严重,还能看书、观台、饮酒,有人认为可能是被下毒害死。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提到:“马信荐一医生以为中暑,投以凉剂,是晚而殂”(据江日升《台湾外志》的记载,其死期距成功去世也不过5 天)。夏琳《闽海纪要》中记载郑成功临终前都督洪秉诚调药以进,被成功投之于地,然后成功“顿足抚膺,大呼而殂”。林时对《荷锸丛谈》中说成功“骤发颠狂”,“咬尽手指死”。

据《台湾县志》记载:“当国姓公卧病的当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黄风大作,初三更风雨交加,台江及安平外海波浪冲天,继而雷震电闪,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国姓爷归天。”

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自金门发动军事政变,自称延平王(郡王爵位本非世袭),打败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之弟郑世袭,在台即位。然后改东都明京为东宁;他依陈永华之议,移植明朝中央官制,仍奉已死的永历帝正朔,成为了南明抗清的最后根据地。

1680年(康熙十九年),郑经及陈永华先后死去,权臣冯锡范拥郑经幼子郑克塽继位;后施琅领清军攻克澎湖,郑克塽乃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降清。总计郑氏政权统治台湾只有23年的时间而已;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4月,台湾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隶属福建省,设台湾府,辖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

   


为政举措

编辑

 播报

   


军事

东南抗清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键)移驻延平府。三月,郑成功在延平向隆武帝“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后人称之为“延平条陈”),被隆武帝叹为奇策,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在延平设军事指挥部、水师训练基地,巡守南平闽浙赣边关。八月下旬,郑成功辞别隆武帝,在延平闽江与清军战斗,“交锋不利,率师南下”。“遂密带一旅遁金门”,以“招讨大将军”之名举义旗于金、厦沿海一带。

1653年(清顺治十年,永历七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41]  后人亦称郑成功为郑延平。

收复台湾


1624年(天启四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1661年(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厦门出发,渡海收复台湾。

   


政治

建立明郑


郑成功驱逐荷兰,收复台湾后,实行了以下措施:

1、政治措施。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首先是建立政权,废除荷兰侵略者的一切殖民体制和机构,他以赤嵌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府为承天府,县为天兴县、万年县。天兴县管北路,万年县管南路。也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安抚司,专门管理这个地区的事务。从此台湾建立起与祖国大陆相同的府县制度 [19]  。

2、民族政策。郑成功率部进入台湾后,严以治军,下令不许骚扰高山民族,不许侵占高山民族的耕地。还大力提倡教育,在高山族居住区设乡塾,送子女入学者可减免赋税和徭役 [19]  。

开发宝岛


首先是积极推行屯垦制度,寓兵于农,以解决缺粮问题。郑成功在台湾大力推行屯田,这寓兵于农。几年以后军队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有余粮上缴给政府。其次是鼓励大陆沿海居民到台湾从事开垦。帮助高山族提高生产技术 [19]  。

在郑成功父子的经营和台湾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台湾逐渐摆脱了落后状态,赶上祖国大陆其他富庶地区,成为祖国一座美丽富饶的岛屿 [19]  。

   


经济

商业是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郑成功利用台湾四面环海,对外贸易方便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在厦门时,他就经常派遣商船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到了台湾后,清朝实行“海禁”,不许大陆商船下海,郑成功更独占了海上贸易,他继续和日本、暹罗、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通商,把台湾的土特产,如鹿皮、鹿脯、樟脑、硫磺、蔗糖等外销国外,换回所需要的刀剑、盔甲和生活日用品。海外贸易的发展活跃了商品经济,也增加了郑成功的财政收入。这些贸易措施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以至在郑成功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台湾经济与大陆逐渐同步发展 [19]  。

   


外交

欲取菲律宾


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西班牙殖民统治菲律宾。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和1639年(崇祯十二年),西班牙殖民者二次屠杀在菲律宾的华侨华商,死亡人数达五万余众。

在得知菲律宾华侨的处境后,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永历十一年),郑成功曾经致函给爪哇岛巴达维亚的一位华侨甲必丹,要求他停止与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贸易往来。郑成功曾多次对菲律宾华侨表示关切,并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宾,以惩罚西班牙人。

1662年(康熙元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四月遣使天主教意大利籍神父李科罗到菲律宾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俯首纳贡,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马尼拉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屠杀。

郑成功闻讯大怒,决定挥师征讨,为华侨报仇。他一面抚恤安置从菲律宾逃到台湾的华侨,一方面组织筹备军队,派人暗中与在菲律宾的华侨联络,以便到时可里应外合,但尚未出兵,他得知儿子郑经在厦门跟奶妈陈氏通奸,郑成功勃然大怒,命部将郑泰杀郑经,郑泰因不忍而抗命。郑成功盛怒之下,又患疟疾,不久病逝。

后来,郑经也于1670年(康熙九年)和1671年(康熙十年)两次准备派舰队征讨马尼拉,但因为三藩之乱郑经率军西渡福建支援耿精忠而没出兵菲律宾。

借兵日本


1658(南明永历十二年,即清朝顺治十五年、日本万治元年)六月间,郑成功派遣桂梧、如昔和尚东渡日本长崎,递交了郑成功致德川幕府等四代将军德川家纲的书信。郑成功在书信中首先称赞颂了幕府将军,接着结合自身经历,说:“成功生于日出,长而云从,一身系天下安危,百战占师中贞吉”,并以唐将徐世勣赐姓李自喻,以颜真卿气节自励,以示抗清决心。郑成功希望发展与日本的友好关系,但关键是书信的结尾,指出:“中兴伊迩,敢望僧桂梧、如昔重来。文难悉情,词不尽意”,暗喻南明将兴师北伐,乞兵曲笔之隐将由桂梧、如昔去长崎面叙。据日本平凡社编《大百科事典》第十八卷云,幕府拒绝了郑成功借兵请求,粟田元次郎《日本近代史》第四章亦云幕府未允出兵。但是,事实上德川家纲这次是用实际行动响应郑成功乞兵。 [20]  

   


历史评价

编辑

 播报

   


明朝评价

王观光:“是儿英雄,非若所及也!” [21]  

朱聿键:"素闻郑家有匹千里驹,果然名不虚传。" [22]  

郑鸿逵:“此吾家千里驹也!” [23]  

钱谦益:“声调清越,不染俗氛。少年得此,诚天才也。” [21]  

瞿式耜:“瞻瞩极高,他日必为伟器。” [24]  

张煌言:“窃闻举大事者,先在人和;立大业者,尤在地利。……即如殿下东都之役(即攻台之战),岂诚谓外岛足以创业开基?不过欲安插文武将吏家室,使之无内顾之忧,庶得专意恢复。但自古未闻以辎重眷属,置之外夷,而后经营中原者。……故当兴师之始,兵情将意,先多畏疑。” [25]  

卢若腾:“金陵城,秦、汉以来几战争;战胜攻取有难易,未闻不假十万兵。闽南义旅今最劲,连年破虏无坚营。貔貅三万绝鲸海,直沂大江不留行:瓜步、丹徒鏖战下,江南列郡并震惊;龙盘虎踞古都会,伫看开门夹道迎。一朝胡骑如云合,百战雄师涂地倾!……” [26]  

   


清朝评价

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七月,郑成功病逝于台湾。康熙题撰挽联一副,联云: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27]  。郑氏归降后,康熙皇帝下诏:“朱成功系明室之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敕遣官,护送成功及子经两柩,归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

黄宗羲:郑氏不出台湾,徒经营自为立国之计,张司马作诗诮之;即有贤郑氏者,亦不过跻之田横、徐市之间。某以为不然!自缅甸蒙尘以后,中原之统绝矣;而郑氏以一旅存故国衣冠于海岛,称其正朔。在昔有之:周厉王失国,宣王未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上不系于厉王、下不系于宣王,后之君子未尝谓周之统绝也。以此为例,郑氏不可谓徒然。 [28]  

吴延华,清台湾邑令,其联写道:“锺河岳之灵,为胜朝绵正朔;遵海滨而处,知中国有圣人。” [29]  

王凯泰,清福建巡抚,其联写道:“忠节感苍穹,大海忽将孤岛现;经纶关运会,全山留与后人开。”又一联写道:“孤臣秉孤忠,浩气磅礴留千古;正人扶正气,莫教成败论英雄。” [29]  

周懋琦,清台湾府知府,其联写道:“独奉圣朝朔;来开盘古荒。” [29]  

张其光:“生为遗臣,殁为正神,独有千古;今受大名,昔受赐姓,谅哉完人。” [29]  

沈葆桢:“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刱格完人。”(1875年作)

刘铭传:“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1889年时作楹联) [30]  

丘逢甲:“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事业,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29]  

陈谟:“纵绝岛别开生面,移山填海,三百年社稷系以存亡,仿箕子、比田横,志士苦心,特向胶痒留气节;是胜代第一完人,起敞扶衰,十七载勋猷明月日月,填滇海,连浙水,英雄无命,长悬肝胆照波涛。” [29]  

蔡东藩:有孙可望之跋扈,适形李定国之忠,有郑芝龙之卑鄙,益见郑成功之义,一则扈跸滇中,一则兴师海外,虽其后赍志以终,卒鲜成效,然忠义固有足多者。 [31]  

   


西方评价

汤锦台:国姓爷不是一个粗鲁的海寇。他从来没有为个人的利益打仗。他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治下的土地收容了所有效忠明室的人。他一生以收复明朝江山为职志。他也不是残暴之人,至少不像同一时代的欧洲人那样黩武好战。郑成功并不反对基督教义本身,如果因为士兵服从主帅的命令而把传教士给杀了,那是因为他们是荷兰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传教士。当我们把国姓爷对待荷兰人的行为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对待中国人的行为对比之后,我们只会更加站在国姓爷的一边。

礼密臣:“国姓爷可能是东方现代历史中最杰出的人物。在活跃于中国海面的各路英豪当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比得上这位英勇干练、成就辉煌大业的年轻将帅。他的能力表现在登高一呼而各方景从,不愿做顺民的,受到欺压的,都投到了他的旗下。虽然他执法如山,而且许多人是年龄长他两三倍的长辈,但却都能俯首听命,唯令是从,这就是他的威势所在。”

   


日本评价



日本平户郑成功庙内郑成功塑像
日本平户郑成功庙内郑成功塑像 [32]  
台湾日据时期,在台湾的公学校曾教学童唱“郑成功之歌”。台南的延平郡王祠被改为日式的“开山神社”,并整修为神社样式,但其福州式建筑格局大致保留。战后国民政府再改为延平郡王祠,并将原福州式建筑全部拆除,改建为中国北方式宫殿式建筑并于入口牌楼加设国民党徽,以示为中国正统政权。
日本存在小中华思想且深受水户学影响,而水户学基于明朝遗臣朱舜水影响,使得日本史更重视大义名分论而发展为尊皇论。

《大日本史》即是其扼要之精神依归。无论幕末维新思想,亦或今日历代天皇系谱,无一不受《大日本史》思想之沾染。在此思想体系下,对于明朝遗臣郑成功一生从事反清复明的功过,日人四方赤良评为:忠义空传国姓爷,终看鞑靼夺中华。

   


民国评价

清末民初之际,民族主义在革命者与民间大行其道,郑成功在许多刊物与传记当中,被塑造为“抵抗外来统治的民族英雄”。同时也开始有许多学者将郑成功列为“天地会”的创建者,试图将排满革命与郑氏抗清拉上关系,借此大力宣传。

1930年代,中国在遭受日本侵略的背景下,关于郑成功的刊物又开始流行,具有日本血统的郑成功在这些刊物当中也成为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象征人物。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后,由国民政府派遣来台宣抚的国防部长白崇禧,途经台南时,即前往延平郡王祠向郑成功行礼,并立一石坊于祠前表彰郑成功的“忠肝义胆”,借此宣扬忠于领袖、国家的精神。

1950年,“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撤退来台后不久,“总统”蒋中正亦亲题“振兴中华”匾额,悬挂于延平郡王祠正殿入口。1963年拆除原福州式建筑改以中国北方宫殿式建筑以示正统。

由于郑成功退入台湾的情境,与“国民政府”相似,且郑成功“民族英雄”、“忠于领袖”、“传统文化美德”等形象已深入人心,可作为国民政府宣传样板。

在台湾,有许多学校、街道、乡镇的命名皆来自对郑成功的纪念。包括原日据时期台湾州立二中改名为“台湾省立成功中学”(今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原台湾省立工学院改为国立成功大学、台湾南投县国姓乡、台中县成功岭、延平路、开山路、台南市东宁路等。

   


大陆评价



南安发现的木雕郑成功神像
南安发现的木雕郑成功神像 [33]  
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课本中,称赞郑成功“驱逐了外国侵略者在台湾的势力……受到我国人民的崇敬”。在历史课本中写着:“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团结当地的汉族人民与高山族人民,共同发展生产事业”。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许多历史人物都被重新审视、评价,郑成功也不例外。由于郑氏效忠的明朝被视为“反动”的封建王朝,虽然一度被奉为民族英雄,郑成功却也难逃被媒体与学者忽视的命运;在文革期间,几乎很少有人敢评论、研究郑成功与台湾。

文革结束后,郑成功再次以“击败西方殖民者”、“收复台湾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之姿,回到教科书当中,直到今日。2005年3月,刚刚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江泽民,特别送给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领导人一系列瓷雕,主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

   


个人作品

编辑

 播报

《春三月至虞谒牧斋师同孙爱世兄游剑门》


《越旬日复同孙爱世兄游桃源涧》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复台》 [34]  


   


轶事典故

编辑

 播报

高山族献金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军到台湾之初,就非常注意团结高山族同胞。当高山族同胞迎接他们时,郑成功即设宴款待,并赠送礼物给他们。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又亲自率领文武官员多次拜访高山族各部落。 [35]  

当时,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一天,郑成功带领将士去拜访高山族一个部落时,从欢迎的人群中走出4人,他们各自端着一个盘子,里面分别放着金、银、野草和泥土,献给郑成功。郑成功看了看面前4个盘子里的物品,略有所思后,笑着对高山族同胞说,他到台湾来是为了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而不是为了要金银的。说完后,他收下了野草和泥土,将盛有金、银的盘子都退还给高山族。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岛,使高山族同胞很受感动。所以在收复台湾的多次战斗中,高山族同胞都积极大力支持郑军的驱荷斗争。 [35]  

   


曾获封号

编辑

 播报



郑成功雕塑
郑成功雕塑
郑成功称获得如下封号:●
宗人府宗正协理宗人府事


提督禁旅、仪同驸马都尉


御营御武副中军勋戚、总统御营军务,招讨大将军忠孝伯 —受封于1647年(隆武二年)三月


威远侯 —受封于1648年(清顺治四年,永历二年)十月


漳国公 —受封于1649年(清顺治五年,永历三年)七月


延平王 —明昭宗于1654年(清顺治十年,永历八年)八月敕封郑成功为延平王,郑成功谦辞不受。1655年四月(清顺治十一年,永历九年)昭宗再次下诏并赍延平王册印至厦门,郑成功乃不再推辞受封为延平王。


潮王(辞未就) —1657年(清顺治十三年,永历十一年)十一月敕封为潮王,郑成功谦以无功辞不敢受。


潮武王(追谥) —1681年(康熙二十年)四月郑克塽追谥其祖父为潮武王。


   


人际关系

编辑

 播报

   


祖辈

高祖父:郑荣(乐斋)


曾祖父:郑瑢(西庭,另一说郑王容)


祖父:郑士表(另一说郑绍祖),字毓程,号象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


   


父母

父亲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又名“一官”,号飞黄。为明末时期东南沿海武装海商集团之领导人,因从事海上贸易而致富,并组织强大的武力做为后盾,为后来明郑抗清实力的奠基人。

母亲


田川氏(1602年10月3日-1647年1月5日),是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人,她生于田川家,亦作“翁氏”。1646年郑芝龙降清后,她以剑切腹自杀身亡,时年45岁。

   


妻妾

正室:董酉姑(1623年10月17日—1681年7月30日),福建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侧室庄、林、史、蔡、曾、蔡等诸位不知名的夫人。


   




田川七左卫门,郑芝龙将他过继给妻子娘家。实际上是次子,所以又称为“田川次郎左卫门”,姓“郑”及“福住”


郑渡(《清史稿》作“郑世忠”),郑芝龙次子


郑恩(《清史稿》作“郑世恩”),郑芝龙三子,字恩庆


郑荫(《清史稿》作“郑世荫”),郑芝龙四子


郑袭(《清史稿》作“郑世袭”),郑芝龙五子,号葵庵;康熙年间投诚清朝,钦命荣禄大夫头等兼管内阁大臣


郑世默(见于《清史稿》),郑芝龙六子,后与父亲一同就戮


   




长子: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生母董友姑。继承父亲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之官爵;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纪录中被称为“台湾国王”


次子:郑聪,字哲顺,号怡堂;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授三品之职


三子:郑明,字哲熙,号熙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授四品之职


四子:郑睿,字哲圣,号圣之;早卒


五子:郑智,字哲锡,号锡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授四品之职


六子:郑宽,字哲硕,号硕之;不知所终


七子:郑裕,字哲益,号益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授四品之职


八子:郑温,字哲念,号念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授四品之职


九子:郑柔,字哲能,号能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授四品之职


十子:郑发,字哲奋,号奋之;早卒


   




郑克臧,郑经长子,娶陈永华之女为妻;原为郑氏王位继承人,但遭到冯锡范等人杀害,得年仅十六


郑克塽,郑经次子,幼名秦舍,字实弘,号晦堂,娶冯锡范之女为妻;继承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官爵,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降清,受封海澄公


郑克壆,郑经子;字实庵,号晦堂,郑克塽降清后,康熙帝授其四品官职。将郑成功、及郑经骨骸由台湾迁葬福建泉州府故乡。


   


后人

台湾鱼类学家郑守让(原名郑明能)为郑成功九代裔孙,是郑成功第六子郑宽的后代。


诗人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则为郑成功十一代裔孙。


   


后世纪念

编辑

 播报

   


墓地

参见:郑成功墓

郑成功死后原葬台南近郊洲仔尾(今属永康区);郑克塽降清迁居北京后,上疏表示“念台湾远隔溟海,祭扫维艰”,请迁内地。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五月,郑成功父子迁葬福建省南安市康店村覆船山,附葬于七世祖郑乐斋坟墓内。也有说法称,为免台湾人起抗清之心,郑氏诸祖在台诸坟悉遭朝廷下令迁葬中国大陆。

郑成功墓
郑成功墓

民间传说郑克塽为了使郑成功安眠地下,不再受干扰,护送郑成功灵柩从北京到固始郑家飨堂安葬。另一方面,为了遮人耳目,又派其弟郑克举到福建南安刻了一块《郑氏附葬祖父墓志》,声称郑成功附葬在“郑氏乐斋公茔”祖坟里。但此说并无具体证据支持。

   


庙宇



台湾台南郑氏家庙
台湾台南郑氏家庙
开元殿—嘉义溪口
成功庙─云林大埤丰田村

武英殿─嘉义溪口潭肚寮

三老爷宫—台南市北区裕民街

沙东宫—南投县竹山镇

台南市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祖庙

台中市大甲区铁砧山国姓庙

台北市外双溪郑成功庙

台北市北投区关渡延平郡王三将军庙(关渡宫左殿延平郡王郑成功庙)

台北市士林区圆山国姓爷庙

   


命名

当前台湾有些学校、街道、地名、军舰等以郑成功的人名或称号命名,大陆的河南省固始县也有一条街道以郑成功的名字命名,玆纪念;例如:

郑成功雕像
郑成功雕像 [36]  

地名:旧台北市延平区,南投县国姓乡,南投县延平里,台东县延平乡;


街道:台中市成功路,台北市延平南北路,台南市中西区开山路,固始县成功大道;


学校:成功大学(原台湾省立工学院),台北市立成功高级中学(原台湾州立二中、台湾省立成功中 学 ),台北市私立延平高级中学(原私立延平学院),台南市立成功国小,南投县延平国小,福建晋江安海成功小学;


军舰:成功级巡防舰,包括FFG-1101成功舰;


其他:台南市国姓桥,台南延平市场。


   


纪念馆

日本平户市郑成功纪念馆 [37]  

厦门郑成功纪念馆

泉州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

   


活动

2022年3月27日,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座谈会在台北举行,台湾多个团体、近代史专家学者共同研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代和历史意义。 [42]  

   


艺术形象

编辑

 播报

   


文学形象

日本戏剧


日本的文学家、戏剧家从江户时期开始,就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赞颂郑成功。近现代的作家们也创作了一系列文学作品:在日本出版界开创了一门“国姓爷文学”,受到日本人的青睐。 [6]  日本作家近松门左卫门曾写了一部名为《国性爷合战》的净琉璃剧风靡一时(原作者改“姓”为“性”)。日本连续出版很多取材于郑成功的文学作品,形成一个系列。直到二战以后,日本出版界仍对郑成功情有独钟。不仅上田微古馆的《郑成功的盔甲》一书仍是日本男女老幼津津乐道的通俗演义,中山光义的《国姓爷合战》(1952年)一文还被收入青少年世界名著文库。此外,饭泽匡的《国姓爷》(1956年)也被收入日本国民文学全集。 [38]  

传统戏曲


《携保生大帝赴台》

   


影视形象



年份


影视


演员


1987年

香港TVB电视剧《郑成功》

吕良伟饰演郑成功


1993-1994

台湾华视单元电视剧《国姓爷传奇》

赵树海饰演郑成功


2000年

中国大陆电视剧《民族英雄郑成功》

陈庭威饰演郑成功


2001年

中国大陆电影《英雄郑成功》

赵文卓饰演郑成功


2002年

中国央视电视剧《大英雄郑成功》

何家劲饰演郑成功


2007年

台湾公共电视记录片《打拼——台湾人民的历史》

张翰饰演郑成功


2014年

中国大陆动画片《郑成功》



   


史籍记载

编辑

 播报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 [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6:16 , Processed in 0.0660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