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9|回复: 4

黄陵庙//东施效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5
发表于 2022-4-23 20: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180有用+1 已投票
[url=]1[/url]




黄陵庙 (湖南省湘阴县文化古迹)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黄陵庙位于今三塘乡渔场堤外的湘江东岸,是湘阴县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 [1]  



中文名黄陵庙 地理位置湖南省湘阴县
黄陵庙位于今三塘乡渔场堤外的湘江东岸,是湘阴县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唐代杜佑所撰《通典》载:“黄陵即舜二妃所葬之地”。传说虞舜为天子时,南巡,曾到过湘阴。《史记》载:“帝舜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淮南子》:“(帝)南征三苗道,死于苍梧”(“苍梧”指洞庭湖之四野,湘阴地“在上世为三苗地”,也即“苍梧之野”的一部分),其时,娥皇、女英二妃随舜帝南巡,闻帝崩,二妃哭于湘山,溺于湘水,后人在黄陵山建庙以供祭祀,郦道元《水经注》:“二妃从征,溺于湘水,民为立祠水侧,荆州牧刘表刊石立碑,树之于庙,以旌不朽之传”。后人感于二妃的忠义,历代均有修葺和碑记,文人墨客纷纷来此祭祀,“今之渡湘江者,莫敢不进礼庙下”,从六朝已来沈约等诗人吟咏黄陵庙、湘妃和黄陵山上的斑竹所写的诗词近百首,其中唐代的韩愈更是与黄陵庙有着很深的渊源。 [1]  
韩愈,字退之,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司马迁之后杰出的散文大师,他在政治思想上反对藩镇割据,排斥佛教和道教,提倡儒家的正统思想。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因作《谏迎佛骨表》获罪,斥守潮州,潮州地位于南海之揭阳,多烟瘴,历毒所聚,他“惧不得脱死”,心情很是低落。经湘阴县境,闻黄陵庙之名,乃谒黄陵,“是用有祷于神”,乞求神灵护佑,并作《黄陵诗》。不知是否祷告灵验,这年冬,韩愈还未到潮州,就接到圣旨,“移刺袁州”,翌年九月,又拜国子监祭酒。韩愈因祸得福,认为是黄陵庙二妃神力所致,“蒙神之福,启帝之心,去潮即袁,今又获位于朝,复其章绶,退思往昔,实发梦寐“(《祭湘君夫人文》),惊喜之余,于是以私钱10万两,托刺史王堪新修黄陵庙,并撰《黄陵庙碑记》《祭湘君夫人文》,长庆元年,复托刺史张愉立碑篆其事。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5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20: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陵庙》是唐代诗人李群玉(一说李远)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对黄陵庙前美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红裙少女来而复去经过的描述,刻画了一个船家女子的形象,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全诗运用写意的白描手法,文字朴实传神,颇有“豪华落尽见真淳”之美。





作品名称黄陵庙 作品别名黄陵庙词 作    者李群玉(一说李远) 创作年代晚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全唐诗




¥33.02

服务由京东提供

购买



全唐诗 中华书局 9787101017168




¥788.1

服务由京东提供

购买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 词句注释
▪ 白话译文
3 作品鉴赏
▪ 整体赏析
▪ 名家点评
4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编辑

 播报

黄陵庙

黄陵庙前莎草春⑴,黄陵女儿蒨裙新⑵。

轻舟短櫂唱歌去⑶,水远山长愁杀人⑸。 [1]  

   


注释译文

编辑

 播报

   


词句注释

⑴黄陵庙:庙名,是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祀庙,亦称二妃庙,又叫湘妃祠,坐落在湖南省湘阴县之北的洞庭湖畔。

⑵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⑶蒨(qiàn):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红色。

⑷短:一作“小”。櫂(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一作“楫”。唱:一作“随”。

⑸愁杀: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白话译文

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景象清新美好。一位红裙少女翩然来到黄陵庙前的湖上。

她唱歌而来,驾船而去,水面还飘散着她的一串歌声。只见小船渐去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 [2]  

   


作品鉴赏

编辑

 播报

   


整体赏析

这首诗虽然以“黄陵庙”为题,所写内容却与娥皇、女英二妃故事并不相干。诗中描写的是一位船家姑娘,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这是黄陵女儿即将出现的具体环境。美丽的大自然仿佛正在等候以至在呼唤着一位美丽姑娘的到来。莎草碧绿,正好映衬出船家姑娘的动人形象。

“黄陵女儿蒨裙新”,一位穿着红裙的年轻女子翩然而至,碧绿的莎草上映出了艳丽的红裙。“蒨裙”,本已够艳的了,何况又是“新”的。在莎草闪亮的绿色映衬下,不难想见这位穿着红裙的女子妩媚动人的身形体态。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是写女子驾船而去。而船后还飘传着她的一串歌声。诗人出神地凝望着,只见小船向着洞庭湖水面渐去渐远,直至消失。“水远山长”,形象地写出诗人目送黄陵女儿划着短桨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的情景。“水远山长”四字还像一面镜子,从对面照出了怅然迷茫、若有所失的诗人的形象。

《黄陵庙》使用了写意的白描手法。诗人完全摆脱了形似的摹拟刻画,忠实地描写了自己的感受。绿草映出的红裙留给诗人的印象最深,他对黄陵女儿的描画就只是抹上一笔鲜红的颜色,而毫不顾及穿裙女子的头脚脸面。登舟、举桨与唱歌远去最牵动诗人的情思,他就把“轻舟”、“短櫂”、歌声以及望中的远水长山,一一摄入画面。笔墨所至,无非是眼前景、心中事,不借助典故,也不求花俏,文字不矫饰,朴实传神,颇有“豪华落尽见真淳”之美。 [2]  

   


名家点评

《唐三体诗评》:结句是欲往从之而无由,亦《楚辞》求女之意。

《唐诗摘钞》:“水远山长”言对面天涯也,此《竹枝》体。

《历代诗发》:三四自然得妙。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竹枝》缥渺,风味悠然。

《诗境浅说续编》:诗言黄陵女儿,荡轻舟而去,无限愁心,付诸云水。其茜裙游女,托微波之辞耶,抑空明兰桨,望断美人耶?此类诗,重在音节苍凉入古,而微意自在其间,不烦说尽也。 [3]  

   


作者简介

编辑

 播报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工书法,好吹笙。举进士不第。后以布衣游长安,因献诗于唐宣宗,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辞官回乡。其诗善写羁旅之情。有《李群玉诗集》。

李远,唐代诗人。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主要活动在武宗、宣宗两朝。大和五年(831)进士。官终御史中丞。《唐才子传》称其“夸迈流俗,为诗多逸气,五彩成文”。《全唐诗》收其诗35首。 [4]  




参考资料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56
2.    陈志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39-1240
3.    黄陵庙(唐·李群玉)  .搜韵网[引用日期2015-10-02]
4.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5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2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陵——二妃墓



  这是一个凄恻动人的传说:上古时,尧帝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继任的舜。舜帝南巡, 或治水,或狩猎,后崩山于苍梧,葬于江南之九嶷山(今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

  《唐诗鉴赏 辞典》(第214页)余恕诚在注释李白《远别离》一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帝崩后,二 妃朝朝暮暮立于湘山之巅,遥望九嶷云雾,恸哭于湘江边绿云般的丛竹之间,哭声随风波远逝, 去而无应。其悲痛之泪滴于竹上,留下斑斑泪痕,溺于湘江从舜而去。” 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代代相传,不知感动过多少痴男怨女。后人因感念舜帝贤明,二妃有 佐助之功,遂为其在湘阴建了黄陵庙与二妃墓。史称为“三湘七泽第一胜迹”的黄陵庙与二妃墓建在湘阴,是有据可查的。考明、清两代湘阴县诸志, 有关黄陵庙与二妃墓的记载, 最早见于汉代荆州牧刘表所立的“湘夫人碑”。这在三国《水经注》中得到证实:“湘水又北迳黄陵亭西,又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迳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言大舜之陡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民为立祠水侧焉,荆州牧刘表刑石立碑,树之于庙,以旌不朽之传矣。”晋太康九年288),改立为“虞帝二妃之墓。” 这以后,晋、唐、宋、明、清曾八次修葺或重修,佐证了黄陵庙与二妃墓建在湘阴的事实。

  唐元和十四年(819),韩愈黜潮洲,途经湘阴,“过(黄陵)庙而祷”,祈免被贬地烟瘴之厄; 翌年九月,以私钱10万两托刺史王堪“新其庙”,并撰《重修黄陵庙碑记》;长庆元年(821)复 托后刺史张愉立碑“篆其事”。明崇祯六年(1633),湘阴知县余自怡诣庙,见“颓垣短棘,瓦 砾满地,惟宋刻韩碑岿然草中”,乃捐三百金予以修葺,使之“轮奂堂阶”, 并撰立碑记。到了清康熙六十年,湘阴知县罗士修又立二妃墓碑。道光二十一年(1841),“大水,墓甃石尽倾,于是又醵金修复之”,湘阴贡生吴景运撰《重修二妃碑纪》,“刊其事于石”。尔后,其墓、庙失修. 关于黄陵庙与二妃墓建在湘阴, 也可从历代诗人对其吟咏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唐代李群玉《黄陵庙》一诗,诗人从不同视角描述了荒凉寂寞的黄陵庙以及庙中栩栩如生的二妃悲切的塑像,若不是诗人身临其境、真真切切所见,是断然写不出来的。全诗这样写道:“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 鹃。犹似含颦望巡狩,九嶷如黛隔湘川。”此外,宋代张孝祥“百世黄陵庙,凄凉屋数间”、明代徐世佐“鹧鸪不信苍梧远,飞向黄陵庙里啼”以及清代蒋常泰“江头亘古留青冢,断续悲风不记年”等诗句中,都提到了黄陵庙与二妃墓。

  黄陵庙与二妃墓建在湘阴黄陵山上,诸多史籍对此作了肯定。晋《舆图考》载:“黄陵山, 舜二妃葬此。”唐《通典》载:“黄陵(山),即二妃所葬处。”唐《名胜志》载:“黄陵山有 二妃墓在其上,历古传记如此。”明嘉靖《湘阴县志》载:“黄陵(山)在县北大江之滨,舜 帝二妃在上。”明《一统志》载:“湘山即南濒黄水、西临湘江之湘阴黄陵山。黄陵庙、二妃 墓即建在此山之上。”清乾隆、道光《湘阴县志》均绘有《黄陵图》:二妃墓左依黄陵庙,面向湘江,背拥松竹,肃穆庄严,立于黄陵山之上。清光绪《湘阴县图志》对黄陵庙、二妃墓建在湘阴黄陵山亦有详细图、文记载。那么,黄陵山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韩愈等几位诗人的诗句中, 对此作了交待。唐代韩愈《夜泊江口》一诗写道:“郡城朝解缆, 江岸暮依林。二女竹上湘,孤臣水底魂。”郡城,即巴陵郡(今岳阳),黄距黄陵山水路八十里,约为官船一天行程。诗人早上从“郡城”开船, 晚边时就到了“江口”。夜泊于“江口”后, 诗人于是思念起 “二女”和“孤臣”来。诗人为何会把“二女”和“孤臣”联系到一块呢?这是因为,黄陵山 的“二女”东距“孤臣”屈原怀沙自尽的沉沙港仅二十五里,这就很自然地勾起了同样的思念之情。据此也就明白无误地印证了诗中提到的“江口”,当为湘阴县黄陵山下之湘江入汇洞庭湖的湘江口,即今湘阴县三塘镇军民村一公平。唐代李涉有一首》鹧鸪词》:“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 该词虽没有直接交待黄陵山就在“湘江口”岸,却同样提示了黄陵山与沉沙港相距很近的事实。《唐诗鉴赏辞典》(第1235页)中陶慕渊为李群玉《黄陵庙》一诗作注时,更明确指出:“黄陵庙,在今湖南省湘阴县北洞庭湖畔。” 黄陵庙、二妃墓在湘阴境内,不但见载于史料,而且曾嘱目于今人。当地古稀老人一般都见到过黄陵庙与二妃墓。戴今如老人回忆他少年时曾在黄陵山拾取过汉砖汉瓦,并亲见过青石券顶的二妃墓。至今,三塘镇军民村一带的群众仍称这里为“娘娘庙”和“娘娘墓”。二妃墓 因年久失修,早已崩陷。黄陵庙已在上世纪农田基本建设时被拆毁。1964年冬修取土时,曾在该处挖掘出方形墓砖、本建设时被拆毁。1964年冬修取土时,曾在该处挖掘出方形墓砖、陶制牛头人身等文物。有关部门取出花纹砖数块,经考证为汉砖,从而进一步证实黄陵庙与二妃墓修建年代当在汉代或在汉代以前。黄陵胜迹,二妃青冢,历代诗人多有吟咏。唐诗中,诗仙李白的《远别离》一诗,最为有名。全诗云:“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嶷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杜甫《湘夫人祠》一诗,也颇为有名。诗云:“肃肃湘妃庙,空樯碧水春。虫书玉珮藓,燕舞翠帷尘。晚泊登汀树,微声惜渚蘋。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另有刘禹锡的《湘妃》一诗,也很有影响。诗人这样写道:“湘水流,湘水流, 九嶷云雾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零香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湘痕点点寄相思。楚 客欲听瑶瑟远,潇潇清夜月中诗。” 清郭嵩焘诗云:“满湖烟雨泊黄陵,斑竹青林几废兴。两地一丘同仿佛,三春孤树记攀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5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20: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宗元笔下的潇湘二妃庙

雷运福



潇湘二妃庙,简称潇湘庙,是后人为纪念舜帝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而修建的祠庙。柳宗元在永州作有《湘源二妃庙碑》文,湘源二妃庙在什么地方却一直没有弄清,有在广西之说,有在永州城潇湘门内之说。最近我对照实地查阅文献、考证历史,确认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文就是将遭火灾后的蘋岛潇湘二妃庙迁徙到东对岸重建竣工后所作的《碑》文,柳宗元笔下的湘源二妃庙就是潇湘二妃庙,并初步确定永州最早的二妃庙建于唐朝李隆基开元十一年( 713 年)。永州市潇湘二水汇合处的东岸至今残存有潇湘二妃庙,今零陵区潇湘门粮食仓库所在地(古称县北画锦坊内)在解放后文革前还保留有潇湘二妃庙。我国最早的二妃庙是建在湘江边的湘阴县,第二个二妃庙就建在永州零陵。永州零陵的二妃庙曾四次变迁,潇湘二妃庙名的变更就更多了。永州零陵的潇湘二妃庙最初建于什么时候,建于什么地方,何时何因数迁潇湘二妃庙并变更庙名,潇湘二妃庙祭祀规格之高等事项 , 在解放后直至本文发表以前可以说一直无人知晓。

  

一、柳宗元笔下的湘源二妃庙就是永州零陵的潇湘二妃庙

柳宗元在永州作有《湘源二妃庙碑》文:“元和九年八月二十日,湘源二妃庙灾。司功掾守令彭城刘知刚、主簿安邑卫之武,告于州刺史中丞清河崔公能。祗栗厥戒,…发开元诏书,惧废守祀。…斩木于上游,陶埴于水涯,乃桴乃载,工逸事遂。…十有一月庚辰,…立石于庙门之宇下。…帝既野死,神亦不返。食于兹川,古有常典。…沉牲爰告,即石是铭。铭曰:…德形妫汭,神位湘浒。揆兹有初,克硕厥宇。唐命秩祀,兹邑攸主。…潜火煸孽,炖于融风。神用播迁,时罔克龚。邑令群吏,告于 君公。廉用积余,以就尔功。既夷以成,崇宇峻墉。神乐来归,徒御雍雍。…南风湑湑,湘水如舞。…刻此乐歌,以报终古”。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湘源二妃庙遭火灾,重修于唐朝元和九年( 814 年)。从铭中的“神用播迁”、“神乐来归”、“神既安止”等内容来看,元和九年这次重修二妃庙是属于异地重修、迁徙庙神。

从“斩木于上游,陶埴于水涯,乃桴乃载,工逸事遂”,“南风湑湑,湘水如舞”等内容来看,重建湘源二妃庙应在湘江边即潇湘之浦。古典有二妃“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具体来说应在永州之潇湘江岸。

从“唐命秩祀,兹邑攸主”,“发开元诏书”内容来看,遭火灾前的湘源二妃庙,是在唐朝李隆基开元年间( 713 —— 741 年)修建的,并修建在州府治地零陵县。迁徙的新庙宇也应在州府治零陵县。另外从“邑令群吏,告于 君公”来推测,也应是零陵县,州府治地所在县名通常省称,县令和众多的县衙官吏一同到刺史崔能处汇报,也说明是所在地零陵县。当时永州的辖县有零陵县、祁阳县、湘源县(今属广西),灌阳县(今属广西)。柳文中有“湘源”二字,若二妃庙是在湘源县的话,那么湘源县治所距离永州府很远,就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官吏同时来到永州向剌史汇报。湘源县建二妃庙,也不符合二妃寻夫到九疑山的行程,即从黄河流域——长江——洞庭湖岳阳——湘江长沙——永州零陵县——道州——九疑山。湘江下游的湘阴县有黄陵庙即二妃庙,位于湘江上游湘口馆一带的二妃庙,唐贞元时期奉敕锡名为“湘源二妃庙”,柳宗元在庙碑文中用的就是敕锡名,就象他写道州孔庙碑文用的是敕封的“道州文宣王庙”名一样。湖南的湘水,习惯上称湘江,严格意义上的湘江是从潇水汇入处为起点为源口,汇入处的二水上游均为湘江二级支流,二水汇合处可称“湘口”,也可称之为“湘源”,湘源、湘口在这里同义。所以将零陵的二妃庙敕封为“湘源二妃庙”就不难理解了。

  

二、从史书、志书、唐代诗文中记载的情况分析,湘源二妃庙不在湘源县而在零陵县

北魏郦道元(公元 466 — 527 年)的《水经注》:“湘水又北迳黄陵亭西,右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迳二妃庙南,世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水经注》中记载全国当时只有湘阴县有二妃庙,零陵县、湘源县中均未记载有二妃庙,因零陵县的二妃庙为唐朝开元时期所建,北魏时期的《水经注》固然不会记载零陵县有二妃庙。

宋朝乐史的《太平环宇记》卷一百一十六:“零陵县,(有)湘妃庙,尧之二女降于虞舜,舜狩苍梧不返,二妃奔丧泣望九疑,传于湘渚之竹斑皆其泪痕也。今有古庙存焉”。乐史文中的“古庙”就是指唐元和九年重修的“湘源二妃庙”。现在保存下来的宋版《太平环宇记》,其湘阴县为缺页,因而不知其所记内容,当然也可以推测断定湘阴县中记载有二妃庙。《太平环宇记》还记载“岳州巴陵县(有)君山,(尧)帝之二女居之”等内容。通观《太平环宇记》,全国其他地方未记载有二妃庙。

明朝《湖广通志》记载今湖南、广东、广西一带二妃庙只有二处,即湘阴县的黄陵二妃庙和零陵县的潇湘二川庙。其他州县未见二妃庙的记载。

清朝《湖南通志》记载:湘阴县有二妃庙(黄陵、黄陵庙),零陵县有潇湘庙(潇湘楼),宁远有湘妃祠在九疑。

从唐朝刘禹锡《潇湘神》诗文内容可知柳文中的“湘源二妃庙”在零陵县潇湘岸。刘禹锡《潇湘神》:“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问瑶瑟怒,潇湘深夜月明时。”从中可以看出,湘源二妃庙,当时也称“潇湘神”。刘禹锡的《潇湘神》作于谪居朗州拜访永州柳宗元或赴任连州剌史途径永州期间,诗中有“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我的理解“二妃何处所”有三层意思,一是指二妃之神归宿潇湘庙;二是比拟二妃的神灵化的零陵香草,香陵香草是唐时永州向朝廷的贡品。三是指二妃庙的位置。零陵香草露中秋,也隐含有“香零山”的意思,产零陵香之山名曰香零山。

根据柳宗元《登蒲洲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诗,可知“湘源二妃庙”址在蘋岛东岸的香零山。“蒲洲”即蘋岛。诗中有“双江汇西奔,诡怪潜坤珍。孤山乃北畤,森爽栖灵神。洄潭或动容,岛屿疑摇振。陶埴兹择土,蒲鱼相与邻(出自世綵堂本)”。“双江”即潇江、湘江。两水汇合后,因潇水流量大而湍急,往西奔后绕蘋岛西部北注潇湘江,即“双江汇西奔”的江水流向,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未改变。“孤山”就是指蘋岛东对岸的香零山,蘋岛对岸的香零山位于愚溪的北部、永州府的北部偏西,因此又将潇湘二妃庙称为“北畤”。“森爽”说明古木郁森,“灵神”当然就是指二妃神。“坤珍” 是否也隐含“二妃”之意呢?,舜帝为天为乾,二妃为地为坤。《登蒲洲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诗中有“陶埴兹择土”,柳宗元在《湘源二妃庙碑》中有“陶埴于水涯”,两文中所指的是同一回事。柳宗元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潇湘庙”刚迁徙东岸后不久、即将离开永州前夕。柳宗元诗中所说的“香零山”与刘禹锡诗中的“零陵香草露中秋”所指也是同一事件即同一位置。

  

三、永州零陵最早的潇湘二妃庙于唐朝李隆基开元十一年建于蘋岛,唐朝元和九年迁建于东对岸

清康熙《永州府志》记载,“浮洲(又名蘋洲、蘋岛):潇湘庙原在浮洲上,有司以春水汛滥艰于涉祀,迁之东岸,至今秋水澄碧尚见甬道。”这就指出了最初的潇湘二妃庙在蘋岛上,迁移后的潇湘二妃庙就在蘋岛的东岸。

明朝嘉靖《湖广通志》中记载:“潇之源发自道州宁远九疑,湘之源发自桂林之兴安阳海山,积流成川,不舍昼夜,至是而合于一,是曰潇湘。…旧有庙在水之西岸,唐贞元九年( 793 年)三月,洪水泛涨至城下,郡之官民咸祷于庙,水遂平厥。后凡旱干水溢,漕运艰阻,随所祷辄应如响。有司具其事闻于朝,而锡以王号。…徙庙于水之东岸,所以便祗奉也”,清朝《湖南通志》、《永州府志》也有类似记载,这就指出了潇湘二妃庙由西岸的蘋岛迁移到东岸。地方志记载的“有司具其事闻于朝,而锡以王号”,是指唐朝贞元年间有司具其事闻于朝,所锡王号即为“湘源二妃庙”。在此以前的庙号有“潇湘二妃庙”、又简称“潇湘庙”,因有“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加上“所祷辄应如响”,当地官民又称其为“潇湘神”。明、清地方志中还有记载,“潇湘庙(楼),在(子)城西,潇湘二水合流于前”。这就点出了潇湘二妃庙的具体位置,即唐元和九年的潇湘二妃庙就在潇湘二水汇合处,二水汇合处的西岸就是蘋岛(蘋洲),“旧有庙在水之西岸”就说明最初潇湘二妃庙是建在蘋岛上。“徙庙于水之东岸,所以便祗奉也”。自唐贞元九年以后,当地官民祭祀潇湘二妃庙神很频繁,“凡旱干水溢、漕运艰阻,随所祷辄应如响”,过渡登蘋岛祭祀潇湘二妃庙很不方便,加上那时又没有机动船,洪水季节渡过蘋岛也很危险,因此湘源二妃庙遭火灾重建时,就迁徙到东对岸即潇湘东岸。

根据柳宗元的《湘源二妃庙碑》文、地方志中的记载和《新唐书》中的记载,永州零陵的潇湘二妃庙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即公元 723 年。

  

四、地方志记载,潇湘二妃庙址在城郊潇、湘二水汇合口,曾迁移到城内一段时期后又复迁至潇、湘二水汇合口

明嘉靖《湖广通志》、清《湖南通志》中记载,“潇湘庙(楼),在(子)城西,潇湘二水合流于前”。这就点出了潇湘庙的具体位置在潇湘二水汇合处,这里指的是汇合处的东岸,元朝至正十三年( 1353 年)岁次癸巳,潇湘二妃庙迁徙到城北潇湘门内。明朝嘉靖《湖广通志》、清朝《湖南通志》、清《永州府志》记载:“元至正癸巳,潇湘庙遭兵燹,之余乃徙置于郡之潇湘门内”,又记为“遂移于县北画锦坊内”,即今永州市潇湘门粮食仓库所在地。

明朝洪武四年( 1371 年),“潇湘庙奉敕为‘潇湘二川之神'号,而又春秋定为祭仪载在祀典”。

洪武十五年( 1382 年)岁次壬戌,“零陵令曹恭增置殿宇,视前益宏丽”。

自洪武十五年零陵令曹恭增置殿宇一百多年后,“殿宇蠹腐倾圯,弘治十二年( 1499 年)岁次己未冬,庙祝唐武乃有志于修理,知府王爵主持维修”。王爵作有《重修潇湘二川神记》。

明朝(南明)隆武年间( 1645 — 1646 年),复迁潇湘二妃庙于潇湘二水汇合处的东岸。

清朝乾隆年间,道光年间、同治年间、光绪年间先后维修过潇湘二水汇合处东岸的潇湘庙。潇湘二水汇合处东岸的清代 “潇湘二妃庙”至今残存,并有清代建成二妃神龛台、有清代重修复修“潇湘庙”等事项的 16 块碑刻。碑刻中记载了明朝隆武年间潇湘二妃庙复迁潇湘二水汇合处东岸原址和清朝重修复修潇湘二妃庙的情况。

  

五、为什么在潇湘二水汇合口建二妃庙

洞庭湖区的二妃庙(湘君庙),从《史记》中可知在秦始皇时期就有,汉荆州牧刘表立有湘阴黄陵(二妃)庙碑,时隔千年的唐朝李隆基时期为什么在永州诏建二妃庙呢?为什么不到其它地方建庙?也不在道州和宁远九疑山建庙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唐朝李隆基时期是朝廷及其政治较为稳定的时期。自唐高宗李治末年到李隆基接任皇位的几十年时间朝廷动荡不安,李隆基执政初到末期的前两年可称得上是较为平稳的四十年时期。李隆期非常重视佛教和其他宗教,“唐僧西天取经”就是奉皇帝李隆基的诏令。祭祀本身就属于宗教的范畴。二是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一年( 723 年)派大臣张九龄(后任宰相相)到九疑山祭祀舜帝,至今留有祭舜文。张九龄到九疑山之行,加深了对舜帝陵及二妃奔舜溺于湘江一事的了解,并向朝廷作了汇报,当年诏令于零陵建二妃庙。李隆基崇拜舜帝,效仿舜帝,当年的祭舜文中就有“惟神以大孝而崇德,以大圣而奋庸,以至公而有天下,以至均而一海内。…戴祀之遥,灵威如在”。当年正是李隆基大兴祭祀之年,这就不难理解李隆基为舜帝二个妃子娥皇、女英建祭庙的原因了。三是二妃庙应建在寻夫路线。湘阴县建有黄陵二妃庙,从湘阴县到九疑山,沿湘水途经零陵的湘水、潇水汇合口,溯潇水而上即可到达九疑山。四是二妃在寻夫途中溺于湘江,所以应建在湘江边。二妃之神古有“出入潇湘之浦”的记载,而零陵正是潇水、湘水交汇之处。五是二妃未到目的地九疑山找到丈夫虞舜就已去世因而泣望九疑,所以于九疑山所在地的道州和宁远建二妃庙不是最佳选择。选择在零陵县建庙既符合以上条件,又距九疑山最近,而零陵县名又是依舜陵而取用的。

  

六、潇湘二妃庙的祭祀规格似同尧舜

潇湘二妃庙,自古以来其祭祀规格极高。一是潇湘二妃庙最初由唐玄宗李隆基诏建,而不是民间和地方自建。二是唐贞元年间又被德宗皇帝锡以王号即“湘源二妃庙”。三是明朝洪武四年朱元璋皇帝敕封二妃庙神为“潇湘二川之神”,并将潇湘二妃神确定为春秋两祭,其祭仪载在国典上。四是自古以来,就把二妃等同皇王来祭祀。如屈原把二妃称为“湘君”;湘阴县的二妃庙自古就称为“黄陵”,也称黄陵庙;柳宗元把湘源二妃庙称为“北畤”,等同于皇陵庙。西汉把五帝之庙称为“畤”,也称天畤,与天畤对应的地庙也称为畤的只有一个“甘泉郊泰畤”。“湘君”、“黄陵”与“北畤”就是民间与社会把二妃似同尧舜等五帝规格祭祀的例证。
潇湘二妃庙址最初在蘋岛。永州文人蔡自新 先生五年前作有《湘源二妃庙的启迪》:“潇湘二水汇合处的蘋岛名重遐迩,若是将恢复重建的湘源二妃庙置放上去,既弘扬舜帝的孝悌之德,也讴歌二妃的坚贞之爱,还开启柳宗元‘利安元元'的山水情怀。诚然,舜帝和柳宗元就是古文化的精髓,那时的蘋岛,也许将是我们永州的象征”。 蔡自新 先生作出这番感慨后的五年时间直至本文发表以前,当今永州人还并不知晓历史上永州最早的潇湘二妃庙就建在蘋岛上,岂不是一种暗合吗?也说明蘋岛建二妃庙是最佳选择。当今与唐朝时期相比,水、陆、空交通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与旅游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潇湘庙复迁蘋岛,是潇湘二妃神的最佳归宿,确实将来会成为文化永州的一大象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5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20: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群玉的湘妃庙题诗
李群玉 (813 — 860) ,晚唐著名诗人, 澧州 ( 今湖南澧县 ) 人。他性情淡泊,不乐 仕进。举秀才不第,即弃去,后以布衣游长 安,惟以吟咏自适。唐宣宗大中八年 (854 年 ) 献诗三百首,宰相裴休荐授弘文馆校书 郎。不久即告假还乡。相传过洞庭,经湘妃 庙,因题诗亵神,为鬼魅所惑,殁于洪井。 他的足迹踏遍湖南的山山水水,而以湘妃情 结最令人玄想。  

湘妃庙,也就是黄陵庙,在今湖南湘阴 县北洞庭湖畔。《水经注》记载:“湘水北经 黄陵亭西,又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 湖水西流经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据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死于苍 梧,葬于江南的九嶷山。《水经注·湘水》等 先后将故事发展为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 因为追踪舜帝至洞庭,听说舜死于苍梧,则自投湘水而死成为神。古代当地人民由于同 情二妃的不幸遭遇,给她们修了这座祠庙, 后世人们更将湘竹上面的斑斑点点,想象成 为二妃远望苍梧,临江恸哭的泪痕。这样就 给原来的传说既加深了神话与悲剧的色彩, 又附丽了现实的可信成分。李群玉借助这一 缠绵长恨的故事为背景,创作了《黄陵庙》 ( 《小姑州北浦云边》 ) 、《题二妃庙》 ( 黄陵庙 前春已空 ) 、《湘妃庙》 ( 少将风月怨平湖 ) 、 《黄陵庙》 ( 黄陵庙前莎草春 ) 四首诗作。  

《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嶷如黛隔湘川。  

此诗以诗人凭吊黄陵庙的远近为线索, 用黄陵庙的荒凉寂寞与庙中栩栩如生的二妃 悲切的塑像作为对照,深切地表现了二妃音 容宛在,精诚不灭而岁月空流,人世凄清的 悲苦情绪。  

首句“小姑洲北浦云边”,交代了祠庙 的地点与位置。“浦云边”,三字内涵丰富, 既以平视的角度展示了诗人从远处走向黄陵 庙时所见到的云水相映颇为荒凉的景象,又 由此引起漠漠层云,江天寥寥四周一片空荡 的感觉。第二句,诗人已进入祠庙瞻望,以 特写镜头显出“啼妆俨然”的二妃塑像,这 里用环境的萧索与二妃栩栩如生的形象相对 照,更能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思。  

接下来,诗人漫步祠外,只见孤寂的庙 宇日夜面向江浦,痴情等待,周围的古老碑 褐已被风雨剥蚀了字迹,萋萋荒草诉说着无语的哀怜。这里是写景抒情,“寂寂”,既是 诗人的感受,也是对二妃怅惘心情的想象与描摹。  

接着写诗人伫立平冈,愁思不已的所见 所感。“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 鹃”,暮色无边,那江上的香芷在晚风中摇 曳生姿。待到夜幕降临,江畔月落,四周杜 鹃啼叫不已。触景生情,引人遐想,二妃将 会感到怎样的悲戚 !  

诗人再次步入庙中,抬头凝望“啼妆俨 然”的神像,仿佛她们蹙着眉黛,隔着湘水,仍在默默无言地遥望不可企及的九疑山,翘盼着舜帝的归来:“犹似”二字,既把二妃的神态写活了,流露出她们坚贞不渝、长恨绵绵的情怀,也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情思。诗人伫立野庙,愁萦湘浦,怀古感伤,不能自己。  

这首诗,语言通畅明快,辞意深婉,诗中景致、情感、意境,三者融于一炉,构成了情景交融,古今浑成的美好意境。  

《题二妃庙》  

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  

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这一首主要是言怀,表现愁绪。首先, 诗人选用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字“空”、“滴”、“秋”,把晚春的零落、流恨、萧条表现得淋 漓尽致。诗人采用写意的白描手法,完全摆 脱了尚形似的摹拟刻画,而是十分忠实于自 己的感受。此时,春天的芊芊荒草诗人已视 而不见了,二妃庙的荒凉凄清给他印象最 深,他觉得宇宙下就只有小小的一座黄陵 庙,春意不闹,春意不浓,一切皆成“空” 了,这是诗人洗涤万物,荡然心胸的真实再 现,非大手笔不能以一字来完成。接着,石 破天惊,似天外飞来一笔,更给空寂落寞的 庙宇增加了一层悲苦愁怀,“子规啼血滴松 风”。子规啼血是个伤感的典故,诗人翻陈 出新,子规的鸣叫就足够让人失魂的了,何 况其血又滴在了傲岸的松柏上,“风声一何 盛”,松枝何以堪 ! 更在悲苦之中平添了几 分萧杀、酷冷和凄切,这是不是对神灵坚贞的亵渎呢 ?  





另附李群玉《七绝·黄陵庙》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短欋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7:40 , Processed in 0.0487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