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2|回复: 0

[真神] 5967--曾养甫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130
发表于 2022-12-15 20: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规定天球赤经零点与地球经度零点对齐(同地球仪)
———————————————————————
黄纬  北纬  11度02分33秒
出生  钟表时间  公历 1898年10月23日 12时23分52秒  农历  戊戌狗年九月初九
午正  钟表时间  公历 1898年10月23日 11时49分10秒  地点  紫金山天文台
子正  钟表时间  公历 1898年10月23日 23时49分06秒  东经  118度49分00秒
午时  钟表时间  公历 1898年10月23日 10时49分11秒  北纬   32度04分00秒
                                 至 12时49分10秒
十神      劫财    正财    日元    伤官
乾造       戊      壬      己      庚
           戌      戌      未      午     (日空 子丑)
元运  上元二黑运  节后第15天
大运  交运时间  公历 1903年02月23日 19时22分  顺行
十神   偏财    正官    七杀    正印    偏印    劫财    比肩    伤官    食神    正财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始于   1903    1913    1923    1933    1943    1953    1963    1973    1983    1993
实岁    4岁    14岁    24岁    34岁    44岁    54岁    64岁    74岁    84岁    94岁
转至:                                                        导航、                                                        搜索                                                 

曾养甫  Tseng Yang-fu
图片来自百科智识
个人资料
   养甫
别名   曾宪浩
出生   (1898-10-23)1898年10月23日
逝世   1969年8月28日(1969岁-08-28)(70岁)   英属香港九龙法国医院
国籍   大清(1898年–1911年)    中华民国(1912年–?年)   中华民国(?年–1969年)
政党   中国国民党
配偶   冯晓云
父母   (父)曾昭鉴   (母)林氏


[url=]曾养甫[/url](英语:Tseng Yang-fu),(生1898年10月23日-1969年8月28日殁),原名宪浩,字养甫,广东平远东石镇双石村人。

曾养甫1923年毕业于国立北洋大学矿冶系,后前往美国留学,就读于匹兹堡大学。1925年回国,历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干事、国民革命军后方总政治部主任、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农矿部常务次长、建设委员会副委员长、浙江省建设厅厅长等职。在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期间曾主持修建了浙赣铁路,并发起兴建钱塘江大桥。1935年出任铁道部政务次长兼新路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国民经济建设计画委员会主委。次年出任广州特别市市长、省财政厅厅长。抗日战争期间出任滇缅公路督办公署督办,督办了滇缅公路的修建。1942年任交通部部长兼军事工程委员会主委。抗战结束后因病辞职,1948年出任立法委员。1949年赴香港,1969年在港逝世。


目录 [[url=]隐藏[/url]]

人物简历曾养甫(1898—1969),广东平远东石镇双石村人。

  • 1917年秋考入天津国立北洋大学预料,两年后升入本科矿冶系,1923年毕业。同年秋自费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院学习,曾到矿场实习,到油漆厂任技师,还被选为匹兹堡中国留学生会会长、国际学生会会长。
  • 1925年初回国参加国民革命,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总政治部主任。
  • 1926年春在美国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任广东石井中央兵工试验厂筹务处主任、厂长,监造迫击炮,后调任国民党广东省巡视员、青年委员、中央宣传部巡视员、广东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结识陈果夫。
  • 1927年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副委员长。
  • 1927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广东兵工局局长、国民革命军军官团政治部主任兼国民党特别党部筹备委员。
  • 1929年3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后任国民党海外党务委员会委员,侨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管理中英庚款委员会董事,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公路处处长,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副主任。
  • 1931年12月继续当选为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
  • 1934年发起兴建钱塘江大桥。
  • 1935年任铁道部次长兼新路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是年11月受陈立夫秘密委派部属谌小岑寻找同共产党接触的管道。12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国家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翌年夏以国民党方面代表在南京相继同中共代表周小舟、张子华进行初步会谈。
  • 1936年7月调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广州特别市市长,并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还一度兼任黄埔开埠督办公署督办。
  • 1938年3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同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曾在广宁县组织抗日游击总指挥部,任总指挥。不久,调任国民政府军委会西南运输处主任,主持粤湘赣各线军需运输,保障抗战后方供给。
  • 1939年8月,任军委会滇缅国防公路督办,亲率工程技术人员,主持战略要道滇缅公路的修建工程,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修通,使抗战大后方的军需供给有了保障。
  • 1940年后,任军委工程委员会主任,同年冬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负责筹备抗战后方交通建设,维持前方军需民用的重任。
  • 1945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
  • 1949年去香港。
  • 1969年8月28日在香港病逝。

生平

曾养甫幼承庭训,聪颖异常,始读东石义方小学,1912年考入平远县立中学。1916年夏,入上海复旦中学补习,1917年秋考入国立北洋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矿冶学系,1923年夏季毕业。同年秋,自费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院深造。功课之馀,在矿场实习,又在油漆厂任化工技师。同时,研究孙中山所著的《建国方略》、《实业计画》,坚信科技知识与精神为物质建设的先决条件。养甫身躯魁伟,气度非凡,活泼多才,能言善辩。在校时,任匹兹保大学中国学生会长,后又当选为国际学生会会长。1926年春,曾养甫获得硕士学位,回国抵上海。这时,正值国民政府统一广东,准备北伐。于是,曾养甫被派到广州,领导青年,训练干部,巩固后方,继而奉命筹办广州石井兵工厂,并任厂长。该厂专门制造迫击炮,以充实军兵器。在建厂时,工厂设备在上海采购,用商船运粤。为防止海关留难,养甫亲自率领数艘兵舰,到虎门接运,使设备如期运到,工厂迅速投产。是年6月1日起,中国中央组织部,派曾养甫为中央组织部民众组织处干事,兼广东省党部青年科科长。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养甫奉命兼北伐军总政治部后方留守主任。 曾养甫于1927年出任广东省政府建设厅长。1928年2月18日,国民政府设立“中华建设委员会”,由张静江任委员长,曾养甫任副委员长。那时,张静江兼任浙江省政府主席,驻扎杭州,故由曾氏负建设委员会的实际责任。他根据建国方略,积极进行工作。先从整理国营事业入手,本著“管理科学化”、“经营商业化”两个原则,建立会计制度,集中采购材料。3年间,办了5项事业:

  • 整理、扩充首都及戚墅堰两间电厂。
  • 创办湘南煤矿,以充实长江下游的动力。
  • 设置无线电台三十座,筹建上海真茹国际电台,开创中国通讯事业之先河。
  • 决定编制黄河、淮河、太湖的水利计画,并进行测勘。
  • 筹备开辟东方与北方两大商港。
  • 1929年3月,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曾氏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嗣后,在1931年和1935年召开的第四、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先后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 1932年,养甫奉派为浙江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同时兼任浙赣铁路理事会理事长,建设钱塘江大桥委员会主任委员、改良蚕丝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就任后,把开辟道路列为建设首要。1933年夏秋期间,国民政府决定修筑浙闽公路浙江段,限期半个月完成。这段公路山岭重叠,施工困难。养甫亲赴工地督建,风雨无间,不分昼夜,终于依期开通到枫岭。对浙江蚕丝技术之改进,市场之扩大,亦卓有成效。
  • 浙江省的主要河流钱塘江,江面广阔,把该省分成两半,交通阻隔,沪杭甬铁路止于北岸,杭江铁路则起自南岸,铁路、公路不能贯通,交通运输靠船渡。养甫任浙江省建设厅长之初,即欲跨江架桥,以利交通运输。其时,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写信给正在天津北洋大学教书的桥梁专家茅以升,邀请他前往杭州,商谈筹建钱塘江大桥的事。茅以升抵杭州后,首先登门见曾养甫,不料养甫正患感冒,无奈在床上会见茅以升。养甫一谈起建桥,滔滔不绝,好象病也轻了。他说:“钱塘江上建一座桥,这是浙江人民多年来的愿望,我一来杭州,就想促成此事。”茅以升盘算著说:“这是需要一大笔钱的。”养甫说:“筹款的事,我已多方接洽,很有希望,有了款,还要人会用,才能把桥造起来。”养甫看著茅以升又说:“关于主持造桥的人,我考虑很久,还是请你来担任,经费我负责,工程你负责,一定要把桥造起来,你看如何?”茅以升看他这样坦率,当即答应:“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要把桥造起来。”这样的交谈,两人进行了多次。茅以升问道:“造桥的工程资料,有无准备?”曾养甫说:“有一些,当然是初步的,将来还需要你大大补充。”并要他马上辞去北洋教席。停了一会,他又像声明似地补充:“造桥工程完全由你负责,我决不干涉。”接著,即派茅以升为钱塘江建桥工程处处长。在建桥一事上,曾养甫说话是算数的,他把建桥的、工程技术权全交给茅以升。
  • 筹建初期,曾养甫曾请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作过一套工程设计,需建桥费用758万银元,而茅以升设计的只要510万元。华德尔是铁道部请来的顾问。因此,曾养甫和铁道部交涉及向银行筹款时,注意策略,说建桥方案是根据华德尔的设计“略加修改”。到后来筹款有著落时,曾养甫就宣布:“这钱塘江大桥,是我们中国人自行设计的。”接著,勘测了桥基的座落地点,定于杭州市上游六和塔下面。桥为双层,下通火车,上驶汽车。
  • 1934年11月11日举行了正式开工典礼。大桥动工不久,外面传言很多,几乎没有几个人相信大桥能够建成,原来给予借款的银行界人士更担忧。此时(1935年)曾养甫已调任铁道部政务次长兼新路建设委员会委员长,他把茅以升叫到南京,正颜厉色地说:“我一切相信你,如果桥造不成功,你得跳钱塘江,我也跟你后头跳。”曾养甫的话,使茅以升百感交集。于是,他吃住在工地,日夜奔走,解决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1937年9月26日全桥安装就绪,下层铁路桥正式通车,11月17日上层的公路桥又通汽车。人们为了感谢曾养甫,在大桥上镌刻著“曾养甫”三个大字,至今犹存。
  • 曾养甫任浙江省政府建设厅长时,动工修筑浙赣铁路,半年之内便筑到了浙江金华市。1933年冬,又由金华延伸到江山县。他在调任铁道部次长后,多方督促,使浙赣铁路建成通车,与粤汉铁路衔接,成为长江以南的大动脉。抗日战争期间充分发挥其运输物资和军队调动的效用。浙赣铁路,东起杭州,西至湖南株洲,全长九百四十二公里,横贯浙、赣、湘三省,它是中国长江以南东西方向的主要干线,在抗战时期贡献巨大。从1937年底至1939年3月的15个月中,浙赣铁路共开用列车1700馀列,运送部队150万人、伤兵6万人,运输军需品、商货各23万吨。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曾为修建及管理此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实干家曾养甫。
  • 1935年,曾养甫奉令入川,督促川、黔当局赶筑由重庆至贵阳的公路。是年,西南五省联络干道工程开工,次年秋即告完成,使以贵阳为中心的公路网四通八达,东通湖南,西达云南,南至粤桂,北接重庆。在抗战期间,这条公路网,对军队的调遣、物资的运输起著重要作用。
  • 1936年5月,曾养甫被推选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该职一直任至1947年10月。
  • 曾养甫在从事交通建设的同时,还代表国民党与中国党的代表吕振羽、张子华、周小舟进行了长达11个月(1935年11月至1936年9月)的会谈,力促两党联合抗日,并有书信与周恩来等领导联系,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此事,在2004年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的第四集和第八集,从曾养甫和潘汉年的讲话中都有所反映。
  • 1936年秋,两广归政中央,曾养甫调任广州特别市市长,兼黄埔开埠督办公署督办。
  • 1937年,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复兼任军事委员会西南进出口物资总运输处主任。当时日军侵华告急,曾养甫预料,抗战军兴,海面被敌封锁,西南大后方之燃料,将感缺乏。遂于1936年返粤之初,创办了湘南煤矿局,积极开采湖南宜章杨梅山和资兴县煤矿。在抗日战争期间,粤汉、湘桂、黔桂各条铁路及后方各省的工业用煤,均赖其供应。
  • 在这段时间,曾养甫认为当务之急是自造汽车。长途运输用柴油车辆较为经济,于是与德国沃乐甫厂进行合作,创办了“中国汽车制造公司”。至1937年,已能自造柴油引擎。其后,中国全部海岸线被日本封锁,汽油不能输入,国产桐油又无法出口,中国汽车制造公司以自制引擎设计改燃桐油,在各公路行驶,以利军民物资之运输。
  • 1939年,日寇深入华南,妄图断我后方运输命脉,中国当局为另辟国际通路,特派曾养甫任滇缅铁路督办公署督办。
  • 1940年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运输统制局”,委派曾养甫为监察处长,负责统一西南各省公路的军队、物资调遣,以应抗战军事急需。是年冬,日寇占领华南,封锁中国的全部海岸线,海防港被敌占。这时,国际通道仅赖滇缅铁路,才能负担繁重的运输任务。
  • 1941年9月,国民政府为协商筑路事宜,组织“中国友好访缅团”,任蒋梦麟为团长,曾养甫为副团长。经双方会商后,便动工勘测、修筑。中缅边境属蛮荒地带,崇山峻岭,悬崖深谷,森林遍野,瘴气弥漫,施工人员爬山越岭,凿路架桥,工程艰巨。养甫不避瘴雨,亲率员工勘测施工,致使其左肢不适,变成痼疾。铁路施工未及半年,仰光沦陷,中国国际通道乃完全断绝,筑路工程亦告中辍。
  • 1942年12月8日,养甫由滇回渝,已感左肢麻痹。旋奉命出任交通部长兼军事委员会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这时,他积极整理邮政、电信,改善公路、铁路、水道运输,以配合军事需要。
  • 自日本偷袭珍珠港,进占太平洋西部各地后,英、美与中国成为盟邦。中国国际通道完全断绝后,美方决定用大型运输机载运军需物资,经印度空运接济中国,并欲利用中国后方基地出击日本。于是,由美国负担经费,由曾养甫督办的滇湎铁道的工程人员负责赶筑飞机场。在工程委员会的主持下,由云南东至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北至贵州、四川、湖北、陕西,计画共筑飞机场72处。其中以成都平原等5处机场,工程最为巨大,设计适合巨型轰炸机及运输机起飞与降落之用。以上机场从1943年秋开工,仅用了半年时间便赶筑完成。
  • 1945年初,曾养甫左肢右腿日益僵硬,影响脑神经,经请准辞去交通部长职务后赴美治疗。医师命他绝食减肥,经四十馀日,躯体便消瘦如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曾养甫回国,选为立法委员。
  • 1949年冬,去香港治疗腿疾。稍后,往日本医院治疗,施脑部手术两次。
  • 1962年,定居台北。
  • 1969年5月由台北扶病赴港,7月入九龙法国医院治疗,同年8月28日逝世,享年72岁。
  • 曾养甫热心于家乡教育事业。1946年,他捐赠一百万元国币给平远第一中学兴建纪念台。1947年,他又给长田小学捐赠50万元国币,资助办学。

公职
中华民国政治职务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前任:
张嘉璈
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
第六任
1942年12月 - 1945年2月
继任:
俞飞鹏
参考资料
  

                                                                取自“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曾養甫&oldid=2675818”                                                       
分类


  • 本页面最后编辑于2021年5月4日 (星期二) 11: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6-29 17:34 , Processed in 0.0766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