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9|回复: 16

大观园里海棠诗社的大秘密 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发表于 2023-8-29 20: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rgba(0, 0, 0, 0.9)]大观园里海棠诗社的大秘密[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红楼隐史蝶恋花 [color=var(--weui-LINK)][url=]红楼隐史[/url] [color=var(--weui-FG-2)]2017-11-21 08:35
[color=var(--weui-FG-HALF)]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朱慈炤在《红楼梦》中总共写了两次诗社的先后五次诗会,脂砚斋在第二回里评贾雨村的《对月寓怀》时特别批道:“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

  “诗”其实是暗指“史”,“传诗”其实是“传史“,朱慈炤通过诗会作诗来影射明亡清代的大
历史,这些诗作是诗意化了的明亡史。
       其中玄机,且让我逐一解来。

  先说海棠社,海棠诗社是大观园内第一次,也是最正规的一次结社。海棠诗社是大观园的一个缩影。海棠社的名字由来是因为恰逢贾芸送了两盆稀有的白海棠而起名。朱慈炤把的时间写得清楚,海棠社成立于宝玉被打后,农历 8月20日贾政离开后的秋天。第三十七回一开头就明确写道:“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

  宝玉被打是暗喻朱明政权在1644年甲申之变崇祯殉国而受到沉重打击,虽然一开篇朱慈炤写“无朝代年纪可考”,但这个8月20日却写得非常清楚,那甲申之变的1644年的这个日子有何特殊意义呢?

  意义可实在太大了! 1644年农历8月20日是清帝顺治离开盛京前往北京的日子!贾政1644年8月20日离开北京暗喻朱明的北京政权已经彻底丧失!“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朱明政权丧失、宗庙倾覆,朱明诸子弟蔫能不洒泪悲泣?!!


  明白了这个
历史背景,就不难知道崇祯贾芸送两盆白海棠给宝玉乃是暗喻崇祯身死国灭,南明由此建立了。

  为何贾芸送了两盆白海棠?因为崇祯殉国后的朱明政权都属于后明政权,前明为“一”,后明自然是“二”。

  为何是探春发起诗社?因为探春郑成功是南明的最后的抗清力量,所以发起南明诗社的这个荣誉朱慈炤送给了郑成功。


  一般说的海棠都是指蔷薇属的西府海棠,怡红院里的女儿棠就是西府海棠,是春天开花。但崇祯贾芸送来的这两盆白海棠却不是西府海棠,而是秋海棠。
      秋海棠秋天开花,古名“八月春”,“春”是朱明政权,“八月”乃"秋"代指满清,“八月春”暗喻满清入主中原后的朱明政权,那是什么?后明政权是也!

  “秋海棠”又名“断肠花”,无香。可怜南明政权的被剿杀,如何不让汉人痛断肠?

  秋海棠“无香”,因为暖香黛玉是被承认的朱明正统,而南明则完全不被满清承认,秋海棠“无香”又暗含了南明政权的正统性完全不被承认。

  清代陈淏之《花镜》卷六花草类考:“秋海棠一名“八月春”,为秋色中第一。其异种有黄、白二色。” 秋海棠一般都是红色粉色,白色的确少见,怪不得贾芸专门孝敬进来,秋海棠是白色是为了强调海棠诗社乃是暗喻八月春南明与满清白的相持抗衡。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color=rgba(0, 0, 0, 0.3)]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红楼隐史”的视频正式上线了!




[color=rgba(0, 0, 0, 0.3)]红楼隐史


不喜欢
[color=var(--weui-FG-0)][backcolor=var(--weui-BG-5)][color=var(--weui-FG-0)]不看的原因
确定
  • 内容质量低
  • 不看此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09: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细数海棠诗社的灵魂诗作,浸染红楼的迷梦
雪忆柔 2022-08-16 发布于黑龙江  |  158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时,除了十二钗的判词和《黛玉葬花》,其他很多诗词都是略过的。毕竟,《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灯谜、酒令、楹联等,每一首或每一组都与小说的思想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存在着深刻的关系,理解起来并不容易。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读透这些,既是阅读《红楼梦》的缺失,也会让它的主题思想大打折扣。

在我第三次阅读《红楼梦》时,才逐步对诗词有了兴趣,也更懂得欣赏它们的韵律、意境和内涵之美。

《红楼梦》全书大致有160余首诗词,除去经典的《葬花吟》《好了歌》《护官符》、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以及十二支曲外,最出名的诗句还有类似“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等等。接下来,我将摘取部分诗词与大家分享:



一、咏菊诗

初秋时节,探春提议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组成一个诗社,因第一次集会在探春居住的秋爽斋,所作之诗为“咏白海棠”,故名命为海棠诗社。诗社最高峰时,社员足有15人,吟诗、饮酒、对诗,几乎成为了大观园内的最大趣事。

“咏菊”是海棠诗社第二次集会的主题,这一次可谓令潇湘妃子林黛玉封了神,她的三首诗《咏菊》《问菊》《菊梦》分别得了前三甲。而后是蕉下客探春的《簪菊》、蘅芜君宝钗的《画菊》以及枕霞旧友湘云的《对菊》。




①黛玉的菊作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素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的这首《咏菊》诗立意新颖,风格别具,人与菊合一,情景美和意境美完美结合。李纨与众姐妹看后都拍手叫好,一致推其为魁首,也是情理之中。那一句“口齿噙香对月吟”在风格上也是黛玉的素来风格,尽显孤冷的性情。

我个人最喜欢黛玉的《问菊》,那犀利的言辞多像这个“牙尖嘴利”嘴不饶人的黛玉啊!正如湘云所说:“'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这首诗的“休言举世无谈者”引用了《楚辞》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恰与黛玉孤傲、清冷的个性极其符合。



而黛玉的那一首《菊梦》又能分出三个层次:入梦、梦中、惊醒,将婉约、深情、回肠荡气的情景和意境相互交融,展现一幅喜欢空灵的画卷。

黛玉的三首咏菊诗,与其说是在颂菊,不如说在赞她自己,道骨仙风的林黛玉,她的高洁、高雅、傲世的品质,不正像极了菊花吗?



②宝钗的菊作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宝钗的这一首《画菊》之所以能高于《忆菊》,大概是胜于诗作所体现的谦恭、典雅的格调,而这种气质是非常符合宝钗本人端庄稳重和温柔敦厚的个性的。

海棠诗社的咏菊诗共出了十二首,宝钗的《忆菊》和《画菊》占了两首,我个人更喜欢她的《忆菊》,这首诗所体现的是难得一见的宝钗的柔美和缠绵情绪,这看起来似乎与宝钗格格不入,然而结尾那一句“慰语重阳会有期”,是不是又与第四回宝钗初登场的那首回头诗的“君恩或可待”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我们不得不感叹曹公的用心精妙,每一次的诗作必是用了心的,才会和每个人物形象这样契合。所以,说诗词是《红楼梦》的灵魂一点都不为过。



二、咏蟹诗

菊花诗会告一段落,众人又要热了蟹来吃,宝玉笑道:“今日持蟹赏桂,亦不可无诗。”然后自己先吟成一首诗,黛玉和宝钗又各作了一首。

“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态恶毒了些。”

诗情美食,讽喻怒骂,宝黛钗三人的“咏蟹”各领风骚。

宝玉一副兴高采烈之情:“我已吟成,谁还敢作?”要知道,宝玉最喜欢热闹的场面,所以即便菊花诗社刚结束,他依然余兴未尽,这一次的提议由他口中说出,真是再合适不过的。

而黛玉的一句话也非常符合她的性情:“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然后不假思索提笔一挥而就,果然一身才情的黛玉,在做诗时又是自信迷人的。

宝钗再显谦虚本色:“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吧。”

未做诗,光从言语便能充分体现三人的性格特征。诗落成,更是代表了每个人的心境。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这是宝玉的大作,“更喜”“兴欲狂”“谗忘忌”“美口腹”,这一连串性格鲜明的词语,令他的喜悦和兴奋一览无余,而“一生忙”不就是宝玉的真实写照么!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而黛玉的这一首,前四句也是喜悦之情,后四句我们必须结合她的身世背景、性格特点来看,她的潜意识中触发了对任人宰割的“蟹卿”的同情。

这里她将螃蟹拟人化,也表现出了她对弱者的怜惜,于是她最后一句便将这种思绪又推进了一步,令桂枝也在摇头叹息,秋菊也为它披上了白衣。这份怜蟹惜蟹的心绪,和她《葬花吟》中的怜花惜花是一样的,借物喻情表达的都是黛玉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宝钗的这一首,又是一次颠覆,变成了不拘一格的嬉笑怒骂、尖锐讽刺的特点。其实,这一点,我在第一次品读时觉得特别匪夷所思,但是我们细细想一下,这似乎是曹雪芹欲借宝钗之口,表达自己对整个社会的不平和积愤,这样想来也就合情合理了。



曹公借螃蟹咏,畅快淋漓地嘲讽那些飞扬跋扈、横行霸道的人,蟹之“皮里春秋”实在是贴切、生动地很了。

三、咏絮词

看过了海棠诗社的诗,接下来让我们感受下社员们的词作。

《红楼梦》第七十回的“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因凤姐病着,李纨和探春忙着管家,海棠诗社竟被搁置了许久。

一日,湘云打发了翠缕来说:“请二爷快出去瞧好诗。”当宝玉看到《桃花行》后并不称赞,于是有了:“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又怕众人看见,又忙自己擦了。”就这样,海棠诗社更名为桃花社。




宝玉和姐妹们先后两次成立诗社,而“咏絮”情节安排在后,我认为也是别有深意的。当初的海棠诗社何等热闹,如今的桃花社的“咏桃花”还未能举行,又“时值暮春之际,湘云无聊,因见柳花飘舞”,便作了一首“咏絮”词: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宝钗和黛玉看了都觉得“好得很,又新鲜又有趣儿”,于是叫来李纨、宝玉、探春、宝琴凑了“咏絮”词会。

这一次,除了宝钗的“咏絮”,其余人的都一派伤感情调、悲凉气氛,就连宝琴的那一首“终不免过于丧败”。



宝玉和探春合作的《南柯子》,探春的“东西南北各分离”和宝玉的“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深刻地暗示了探春远嫁的悲剧。

黛玉的《唐多令》总基调就是“悲愁”,“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黛玉似乎感受到了一股自己无法掌控的强大力量,让她注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结局,这一首词其实就是对黛玉命运归宿的总结啊!



宝钗的《临江仙》实在太大气,尾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何等的大志,何等的气魄!可以说,这是“咏絮言志”,恰好暗示了宝钗的内心期望以及她的凌云之志。



柳絮开在暮春时节,以其无根、漂泊及短命,具有“红颜薄命”的象征意义,曹公将其放置于后,其深意不言而喻了。而七十回以后,贾府也在逐步走向衰败了。


四、笔者小结

可以说,读透了曹公为诸位代笔的诗作,自然也能从中分析出人物的最终命运,这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

《红楼梦》毕竟是古典小说中的一座巍峨高山,书中那一首首诗词仿佛是这座高山上的座座险峰,唯有越过,才知道它们不仅险峻还很壮美。所以,我会极力将诗词作为一个主题,分享给大家听。



作者:雪忆柔

文字是灵魂的歌者

指尖在书海中起舞

愿以我之心温暖你



+关注
undefined
雪忆柔
今日头条、百家号、网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同步发文
共 844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5: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作者】朱敦儒 【朝代】宋拼音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标签: 生活隐居场景宋词三百首
译文 注释
摇首出红尘,醒和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衣服青帽子,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种颜色,看孤鸿明灭。
赏析
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这首是其中之一。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宋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古诗文网>>
词人前后写了六首渔父词(均调寄《 好事近》)来歌咏其晚年寓居嘉禾的闲适生活。这是其中的一首,写得情趣盎然,清雅俊朗,流露出一股闲旷的风致。
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所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之意。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 ”。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百科详情>>
朱敦儒隐居嘉兴时写的渔父词,词情画意美不胜收,读来让人沉醉2022-08-31 07:57:20 来源: 小话诗词 甘肃  举报

分享至



浙江湖州西塞山,山明水秀,风景殊绝。据明代《湖州府志》记载:“西塞山在湖州城西二十五里,有桃花坞,下有凡常湖,唐张志和游钓于此。”



梦回大唐爱,唐代隐逸诗人张志和途经西塞山。他看到西塞山前的湖水在春日里格外明艳动人,那是三月的桃花水,那是一派“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远处的西塞山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几只白鹭在西塞山前翩跹起舞,以优美的身姿划过天际。
这正是鳜鱼肥美的季节,只见在细雨迷蒙的岸边停靠着一叶小舟,舟中有一位渔父头,他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在细雨中垂钓。



张志和被这如诗如画的动人景象感染,他于是以富于画意的细腻笔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一幅清新的画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与其说是一幅桃花春水、烟雨迷蒙、如诗如画的场景,还不如说是一幅一身蓑衣、一蓑烟雨的渔父“雨中垂钓图”。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一度以渔父自居。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位渔父,独自在寒冷的江面垂钓,于是便呈现出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独钓寒江雪”是柳宗元笔下的渔父形象。显然,这是一个被幻化了的渔父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里的渔父从来就不是真正的渔父,而是诗性的渔父。文人心中的渔父,是已经成为意象化的渔父形象。



诗歌中的渔父形象被叠加了许多故事、许多人生,被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断地书写。因而渔父的形象已经超出了本身,渔父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港湾
宋代词人朱敦儒笔下的渔父形象,可以说正是这几种渔父形象的结合体,他曾经写过好几首《渔父词》,用以寄托自己的精神和心灵。
朱敦儒,字希真,洛阳人,宋代词人。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无心仕途,潜心研究学问。后来他经过别人举荐,一度进入仕途,从事过文职工作。



但朱敦儒生性恬淡,相比于对仕途的热情,他更喜欢的却是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潜心学问的生活。所以朱敦儒索性辞掉了工作,选择风景优美的嘉禾(今浙江嘉兴)作为栖身之所,过起了潜心钻研学问的隐逸生活。
在嘉禾期间,他前后写了六首渔父词,来歌咏这种闲适生活的情趣。这六首渔父词都采用了《好事近》的词牌名,可见朱敦儒当时全然过着一种接近于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在其中一首《好事近·渔父词》词中,他这样写道: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在嘉禾,朱敦儒几乎过着隐居的生活,偶尔也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闲聚闲聊一番。闲暇时光,他会驾起小舟,到嘉禾的江面上垂钓,他也会将这种消磨时光的生活填进词中。
这首《好事近》,就是朱敦儒记录生活的一篇词作。开篇句“摇首出红尘”,表明词人已然放下了世俗生活中名利的牵绊,从容地选择了平淡的隐逸生活。
词中的“摇首”二字很传神,也很形象,是对“红尘”的否定。红尘在这首词作语境中指的是世俗中纷繁复杂的生活。



朱敦儒做出这样的选择,折射出的是一种对入世生活的有意妥协和刻意回避,抑或是对世俗生活中的态度。这一态度其实具有普遍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
唐代有一个叫孔巢父的人,他厌倦了宦海浮沉,于是辞去了工作,到江东过起了垂钓江上的隐逸生活。杜甫为此还写了一首赞誉了孔巢父的诗《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杜甫在这首诗中写道:“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孔巢父离开长安,选择到江东隐居,蔡侯为孔巢父设宴饯行,杜甫在送行的宴会上也为孔巢父写了一首赠别诗。在诗中他赞扬了孔巢父的高风亮节,表达了心中的挽留之情。



联想到这一层,朱敦儒选择隐逸的生活并说出这样的话,句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寓意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词人也就不需要特别地进行解释了,因为这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这是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只要身边的知己,或者聆听他歌词的人能明白就行了。
接下来词人只是把原因推到自己的性格。词人的性格或许不太适合在职场摸爬滚打,职场有职场的规则,而这一点对于随心所欲、向往闲适自得的词人来说,恰恰是一种心灵上的束缚与掣肘。
一旦悠然地脱离纷繁世事的牵绊与束缚,身心会获得不少安放闲适与惬意的空间。所以,做一个烟波之上独钓的渔翁,尽情地放歌于江上,何乐而不为呢。



这两句在行文上轻松明快,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字里行间,词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襟怀和情怀跃然纸上。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渔父的生活,这很自然地能使人联想到两首著名的唐人诗词:一首是张志和的《渔父》词,另一首就是柳宗元《江雪》诗。
其实,渔父的生活既不全然像张志和笔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那样浪漫,也不完全像柳宗元笔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样孤寂。



绿蓑青笠、白鹭桃花,这样的生活当然是令人愉悦的;披霜冲雪、寒江孤影,这样的生活也是令人感到舒适的。
朱敦儒笔下的渔父恬淡自适,其实细细想来,这位渔父既有张志和词中的形象,也具有柳宗元诗中的渔父的境界,两者兼而有之。
于是,词人将渔父的志趣和生活场景做了一个总的交代,所以在下片里,词人摄取了渔父生活的特定场景,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
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宦海比较,显然更加风平浪静。尤其是这时候,渔父立足的水面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的江面水天一色,这情景在词人笔下更加有意境了。



朱敦儒用洗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画面。这画面是静态的,所有的景物都表现着这一特点:倒映着明月的水面是如此平静,静得连一丝涟漪也没有,就连渔父的钓竿都呈现出一种近乎静止的状态。
在这首词中,词人所描绘的渔父垂钓的江面其实就是嘉禾南湖。在朱敦儒的另一首词作《朝中措》中,对嘉禾南湖有过精妙的写实描写:“波平岸远,酒酽鱼肥。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词人笔下的嘉禾南湖既是风光优美的所在,也是渔业丰富的所在。



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的宜居之地,这样一个人文印迹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的地方,自然会吸引着游人的足迹,文人墨客会讴歌赞美,丹青高手也会争相描摹。
元代画家吴镇用丹青妙笔绘制成八张流动在纸张上的生动鲜活的南湖美景,并写下八首《酒泉子》的题画词。
清代嘉禾知府许瑶光在南湖烟雨楼前的钓鳌矶上建造八咏亭,题写了赞美嘉禾八景的八首诗,其中一景就是《南湖烟雨》:“湖烟湖雨荡湖波,湖上清风送棹歌。歌罢楼台凝暮霭,芰荷深处水禽多。”
与这些诗歌绘画相比,朱敦儒的这首渔父词,无论从文笔上还是词作本身的意境上,都具有超凡脱俗的意味。



朱敦儒描绘的是一幅静态的湖光美景,在这幅静态的画面上,词人在最后又加上奇妙的一笔,这是锦上添花的一笔,也是神来之笔:一只缥缈的孤鸿,在苍茫的远空中若隐若现。
如果将整幅画面看作是一个静态的背景,那么这只孤鸿的身影就是游离于静态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
孤鸿的动感不是来自它若隐若现的身影的飞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所引起的。这小小的一点动态,如同绘画技法中的以点带面,它的出现将整幅画面点染得更加具有生机。
这样的处理手法使得画面中蕴含的诗境脱颖而出,反而使得画面呈现出安静的、清丽的审美感,词人将动与静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并揉捏到了恰到好处的地步。



嘉禾南湖美如画境,这正是在下片中词人不吝惜笔墨地去赞美的理所当然的原因,但如果认为下片中仅仅只是描绘了湖光美景,这显然不是词作全部的容量。
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词人专注于风平浪静的水面,用凝练的笔法勾画出的水天一色的江面,以及倒映在水面上的月影,其实是对水的特写:平静的水面在此刻已经意象化了,显然是词人的心态归于平静的写照。
而那在寥廓的水面上空、烟雨迷蒙的远山前、苍茫的天空下飞翔的孤鸿其实也已经意象化了,孤鸿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隐者的写照 。



朱敦儒的《好事近·渔父词》,语言流畅华美,词境美轮美奂。词人从渔父的生活开始起笔,用粗线勾勒出渔父的形象,然后用特写的镜头摄取渔父的生活场景,再用工笔细描出渔父在水面垂钓的画面。
词人的视野没有单一地停留在渔父的身上,他还将视野投放到更广阔的天空、远山、江面、孤鸿上,意境完整高远。这一点与绘画技法的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
朱敦儒的这首词不仅赞美了渔父的形象,也赞美了嘉禾南湖的美景,词作如诗如画,读来美不胜收,有着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5: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近·雨后晓寒轻
[ 宋 ] 魏夫人
原文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译文
雨后拂晓,寒气依然很轻。花外的早莺,已经停止了啼声。

使人添愁的是隔溪对岸,传来更鼓的叮冬。一声声敲向心里,彷待是抽泣与哽咽交并。

怎能忍心西望,那遥远的征程。离别的情丝,跟愁肠一起盘结回萦。

这和对坐海棠花阴之下,完全是两种不同情景。那时候演奏的是,《凉州》新曲,其乐融融。

注释
残漏:漏声将尽。残:阑也,垂尽之意。漏:古计时之器。

凄咽:形容声音悲凉呜咽。

去程:离去远行的路程。

赊:远也。

海棠阴下:一作“海棠花下”。按:按歌,谓依节拍唱歌。

凉州:乐曲《凉州曲》。是唐代边塞之乐,当时属于新声,声情比较悲凉。

作者介绍

魏夫人
魏夫人,名玩,字玉汝,北宋女词人。乃曾布之妻,魏泰之姊,封鲁国夫人。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亦无可考。简介魏夫人,丈夫曾布参与王安石变法,后知枢密院事,为右仆射,魏氏以此封鲁国夫人。弟魏泰,著有《临汉隐居诗话》、《东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6: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李清照李清照〔宋代〕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鶗鴂。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停了,庭花尽凋零。看珠帘之外,雪瓣成堆,红蕊层层。须牢记海棠花开过后,正是伤春时节。
歌声歇,玉杯空,酒兴尽。唯有青灯闪烁,豆荧之光渐熄灭。梦中的愁怨自难消受,更传来鹈鴂一声送春鸣。

注释
近:是词的种类之一,属一套大曲中的前奏部分。自词和音乐分离,此字只是某个词牌名称的组成部分,已无实际意义。《好事近》:词牌名,流行于唐代,意为好戏快开始了,即大曲的序曲。又名《钓船笛》、《翠圆枝》、《倚秋千》等。
风定:风停。深:厚。唐·张泌《惜花》:“蝶散莺啼尚数枝,日斜风定更离披。”
拥:簇拥。红、雪:指代各种颜色的花。拥红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伤春情怀的词。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词人抒发伤春之情,并非因先睹物而引致伤感,而是深处闺中,即敏锐地感悟到大自然细微的变化,由此引起情感变化。“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关注之情。唐孟浩然《春晓》诗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韩偓《懒起》诗云:“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倒卧卷帘看。”这两位诗人对风雨后花的状况均无所知,虽有怜花之意,但毕竟不如李清照。当然,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首二句虽为状物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在《漱玉词》中不算很有名,很少有选本选录。其写作年代是前期还是后期,写作地点是汴京还是建康,学界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陈祖美认为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她在《李清照词新释辑评》中推断此词为赵明诚谢世的翌年即建炎四年(1130年)春天所作;而柯宝成《李清照全集汇校汇编汇评》认为此词为李清照南渡前的作品。


简析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是一首写“伤春”与“春情”的词篇。上片写大风过后落花满地,感情深邃,极言景物之凄楚、心境之悲凉,是对室外的推测,虽说“伤春”,但尚未涉及人事,更未涉及人的忧戚;下片写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时光已成过去,青灯幽梦,催春之鸟一声啼鸣,由景伤情,更让人感伤。全词先写室外之景,后写室内景、室内人,使景、物、声、情水乳交融,情感凄清哀怨,风格柔婉绮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23: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棠
[ 宋 ] 苏轼
原文 译文对照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担心夜晚天色太黑花儿都会睡去,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注释
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比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06: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棠
[ 宋 ] 苏轼
原文 译文对照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担心夜晚天色太黑花儿都会睡去,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注释
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比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7: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回曲演红楼梦解读二:秦可卿房中海棠春睡图,脂批:艳极淫极
长安昭阳王
2024-05-23 12:23
陕西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红楼梦》中秦可卿卧室布置充满皇家典故,暗示其身份。杨贵妃《海棠春睡图》等物品引出薛宝钗,与秦可卿一同揭示皇家秘辛。文章通过解读这些典故,指出秦可卿实为皇帝朱常洛,薛宝钗则代表祸乱者“金”国。文章最后强调读者需“看打架”,理解背后真事隐。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03】
(接上文,燃藜典故和对联学问)

然后来至秦氏房中,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和秦太虚写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此图此联在11回贾敬寿辰还重复强调过。


杨贵妃《海棠春睡图》
《海棠春睡图》在前文“湘云醉眠芍药”中解读过,用杨贵妃的“海棠春睡”典故,解读湘云占花名抽到的“海棠”,和“沉香亭”、“木芍药”,解释了芍药、牡丹同时开花的错误,揭露“莲子”湘云的秘密。《海棠春睡图》又是“答案在前”的手法。

此处用秦观的字号“太虚”,衔接到“太虚幻境”。用对联的“冷香”,和图画的“海棠春睡”典故,引入薛宝钗,因宝玉把宝钗比作杨妃。而秦可卿作为引梦人,乳名“兼美”,是兼薛宝钗、林黛玉二人之美,很自然地从秦可卿引入到本书的第一、第二女主角林黛玉、薛宝钗,和金陵十二钗。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当然这些皆非正史,跟后面写的“西子浣过的纱衾”、“红娘抱过的鸳枕”一样,就如前面的“燃藜典故”一样。黄衣老者吹藜杖可燃,明显不是人,说是神仙传授“洪范五行”,只能是传说,不是史实。那么《红楼梦》引用这些不经的传说,也不经吗?弄玄虚吗?用意何在呢?显然作者用意不在传说,而是背后隐藏的“洪范”、“洛书”。用传说只是手段,背后隐藏的,才是红楼作者不能明言的用意。

在23回,特意注明过,茗烟给宝玉“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

所以,《海棠春睡图》、对联和这些传说、人物说明:

一、淫。不解释。

二、看这些人物:武则天是皇后、皇帝,赵飞燕是皇后,安禄山是皇帝,杨太真是贵妃。这些都是皇帝、皇后、皇贵妃级别的人物,反面暗示秦可卿的皇家身份。

三、“卧榻之侧”,有祸乱者。赵飞燕祸乱汉宫,武则天祸乱唐室,安禄山、杨贵妃更是直指“安史之乱”这样的胡人叛乱。从与之并列的杨贵妃《海棠春睡图》和“冷香”对联,直指刚来贾府的薛家宝钗也是“安史之乱”这样的祸乱者。

秦可卿泰昌帝的“卧榻之侧”,确有“祸乱者”:胡人叛乱,东北的努尔哈赤建立的“金”国,与明朝并立。薛宝钗这个皇太极,后来把“金”国改为“清”。

《红楼梦》中反面看,薛家正是“金”国,薛宝钗正是皇太极。

“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

含章殿:是南朝宋宫殿名,也是汉、唐宫殿名。

“含章殿下卧的榻”,明显是寿阳公主,不是寿昌公主。因为“含章梅妆”,即“寿阳梅妆”,便是著名的“梅妆”,“梅花妆”。

而且,唐、宋、后梁的“寿昌公主”,也没有一个与“含章殿下卧的榻”有关。

寿阳公主的“含章梅妆”是著名的典故,唐宋以来无人不知:

《太平御览》卷三十《杂五行书》记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事类赋注》卷二十六《宋书》记载:“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后人多效之。”

从此诞生“梅花妆”。其式,在额上画一圆点,或多瓣梅花状。唐宋一直都非常流行。

写“含章殿”、“梅花妆”的诗词也很多:

诗人牛峤的《红蔷薇》:“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李商隐的《对雪》诗:“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粧。”

欧阳修的《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但诗题为《含章殿》的,只有一首,南宋胡仲弓的《含章殿》:

千古风流说寿阳,梅花飘落粉犹香。

寄言长信宫中女,莫学当时亡国妆。

“梅花妆”是“亡国妆”!

书中指明了“含章殿”: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

“寿昌公主”也是明显的错误提醒,“含章殿”:亡国妆。

“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

同昌公主是唐朝公主,唐懿宗长女,深得圣宠,宠溺奢侈,独步天下,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同昌公主出嫁之日,《旧唐书》记载:“出降之日,礼仪甚盛”,“倾宫中珍玩以为赠送之资”。《资治通鉴》:“倾宫中珍玩以为资送,赐第于广化里,窗户皆饰以杂宝,井栏、药臼、槽匮亦以金银为之,编金缕以为箕筐,赐钱五百万缗,它物称是。”

长长的嫁妆单子极尽奢华,其中便有“连珠帐”:

唐代苏鹗撰写的《杜阳杂编》中收录有:“堂中设连珠之帐,却寒之帘,犀簟牙席,龙罽凤褥。连珠帐,续真珠为之也。”

嘉靖到万历年间的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撰写的《艳异编》中也收录有:“堂中设连珠之帐,续真珠以成也。”

说“公主制的连珠帐”,显然异常,如此宠溺的公主,怎会自己去“制”?而且,“连珠帐”只是同昌公主长长的奢侈嫁妆中之一物,被红楼作者特意摘出来写而已。

同昌公主的奢华之物多了,为什么《红楼梦》中只特意摘出来写“连珠帐”?

连珠帐:“续真珠为之也”,“续真珠以成也”。

明写“连珠帐”,隐写“真朱”!

宝玉欲睡中觉,到入梦前的这些线索,综合归纳如下:

秦可卿先引宝玉到“上房”,通过《燃藜图》中的典故,和对联中“学问”、“文章”的强调,反面指出“学问”是《洪范》、《洛书》。“洪范”,是帝王统治的大法;“洛书”,书泰昌帝朱常洛的“洛”。

所以按这些“学问”、“文章”,很容易看出引宝玉来“上房”的秦可卿,正是“天子”、“皇帝”朱常洛。

而且,禹治“水”,赐《洛书》。泰昌帝朱常洛正是“水”字辈。

秦可卿卧室,杨贵妃的《海棠春睡图》,酒醉妆残,衣衫不整,和“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的对联,甲戌脂批:“艳极淫极”。无论是安禄山手指抓伤杨贵妃乳,还是武则天的镜室,还是赵飞燕、赵合德姊妹的秽乱宫闱,都明显能看出:淫。

而且这些传说、人物,都是帝后级别,暗示秦可卿的皇家身份。

图画中的杨妃,对联中的“冷香”,也暗指了薛宝钗。武则天、赵飞燕、杨贵妃、安禄山都是祸乱者,尤其是杨贵妃、安禄山,导致了“安史之乱”。《红楼梦》中一直把满清造反比作“安史之乱”,如同作者石头的代言人宝玉把宝钗比作杨妃一样。所以在薛家刚出场、来到京城后,便指出了薛家、宝钗是祸乱者,是“安史之乱”一样的叛乱者。

如果您细看此时的时间,是“秋尽冬初”的十月,正是满清迁都北京后,小顺治在北京登基,即“皇帝”位的甲申十月。如此巧合?

所以,以“淫”为特色,又说有才有德,出身卑贱的秦可卿,与这里解读的“皇帝”朱常洛,完美契合,都可相互验证。而且,秦可卿“卧榻之侧”,有“安史之乱”一样的祸乱者,薛宝钗代表的“金”国。卧榻床帐的两位公主,“连珠帐”、“含章殿”,隐写了“真朱”、“亡国”,这是宝玉入梦前的大背景。

对这样的大背景,作者怕读者看不到,还特意让美女吩咐读者:“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提取这句话的主要词汇:

“看打架”。

在“打架”旁,有甲戌脂批强调“细极”!而且这个“看打架”,在回末宝玉梦醒时再次重复。强调让读者“看打架”,是宝玉此梦的浓缩总结!

不宜理解为宝玉跟美女“打架”,像傻大姐捡到绣春囊时,看到“两个人赤条条的盘踞相抱”,以为“两个妖精打架”。《红楼梦》的主旨不是写“淫”,艳情处是在强调背后的“真事隐”。

作者让读者“看打架”,是真的“打架”,像第九回顽童“学房里打架”,反面是“萨尔浒之战”这样的明清著名战役。

宝玉这场梦,甚至这部《红楼梦》,都是让读者“看打架”!

点击看上一文:第五回曲演红楼梦解读一:燃藜典故和对联中的“学问”、“文章”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2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海棠诗社简介?
hsumoom2013.03.14浏览2953次花鸟鱼虫分享举报
1个回答
missliner
2013.03.14
满意答案
   海棠诗社:初秋季节,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所组的诗社。诗社成立目的 旨在“宴集诗人於风庭月榭;醉飞吟盏於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诗社成员 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稻香老农(李纨)为社长,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为副社长,一人出题,一人监场。

  第一次集会是在探春所居之秋爽斋,所作之诗为「咏白海棠」,故名「海棠诗社」——《红楼梦三十七回》。各人在诗社中皆有别称,其诗名多以其大观园中居住之院宇为名。贾宝玉是怡红公子. 林黛玉是潇湘妃子。《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不久,贾政点了学差到外省公出,宝玉得到了“解放”,在大观园内“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时,探春忽然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孝敬宝玉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他们便借此成立了海棠诗社。《红楼梦》中姐妹们第一次起诗社就是咏白海棠。   林黛玉和薛宝钗为海棠诗社中文采最盛之人物—当然,还有一个创社时缺席的史大妹子,诗才之高,足与潇湘妃子联诗於凹晶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9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20: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观园中的文艺沙龙之:咏白海棠(限韵门盆魂痕昏)
红楼大观
2018-02-20 17:58

“格调规矩为末事”,作为普通读者,深究平平仄仄,复杂的很,但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韵字韵脚,能读出韵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绺,这是我们读《红楼梦》诗歌的意义所在。
本次作七言律诗,最常用就是用五个韵字(本次是门盆魂痕昏),韵字不允许重复。单数句和其下的双数句,合为一联。单数句称为出句,第一句押门,第二、四、六、八双数句,称为对句,尾字入韵盆、魂、痕、昏。

一、本次文艺沙龙,包括后加入者湘云,写的都中规中距,值得吟咏。注意三与四、五与六中的对仗。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蛾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那虚廊月色昏。

二、关于意境,这个见仁见智:
风流别致,黛玉第一;
含蓄深厚,终让蘅稿。
最终排名,宝钗第一,黛玉第二。虽宝玉有不同意见,没拗过众人。
其实每一首,都很精彩。曹公作此洋洋大书,终为传诗之意。

我是红楼大观。喜欢红楼梦的朋友,欢迎交流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2:56 , Processed in 0.0752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