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9|回复: 10

红楼梦,贾珍说长房绝灭无人是什么意思?说得这么狠 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发表于 2023-9-9 09: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贾珍说长房绝灭无人是什么意思?说得这么狠原创2022-09-02 12:00·小谭话红楼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比较巧当,沸沸扬扬上百年。

他们是不是爬灰,贾珍是不是偷媳,秦可卿是投怀送抱,还是被迫委身?就算是曹雪芹恐怕也不十分清楚,这世上的男女之事,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旁人都是猜测和意淫。



但是可卿死后,贾珍说,“合家大小,远亲近友,谁不知道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第13回)这句话是可以拿出来分析的。

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原因是什么?贾珍是长房,尤氏是他继室。贾蓉是宁国府的长孙,可卿是长孙媳妇,但彼时实际管家的是尤氏。

宁府里梅花盛开,尤氏摆酒请客,带着可卿去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从礼仪上来说,可卿跟着去是应该的。

谁安排焦大送凤姐和宝玉的?都是尤氏。可卿只是辅助尤氏管理宁国府。



在贾府,宁国府是长兄长房,贾敬死后,贾珍是族长。

“长房绝灭无人”,一个女人死了,宁国府就没人了?还用了一个词“绝灭”。可卿死后,书中写道:
彼时贾代儒、贾代修、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㻞、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都来了。
还有这么多男人,贾珍和贾蓉他们是长房和长孙。为什么一个女人死了长房就无人了呀?

那贾珍此时哀嚎的不是作为男人痛惜心爱的女人死了,而是站在宁国府的角度来看的。“谁不知道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也就是贾珍并没有把可卿看作是女人,而是看作是男人。

秦可卿才干优长,痛惜宁国府少了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可卿是媳妇,生病了,贾珍忙不迭的请医生,显得过分慌乱紧张。尤氏也是嘘寒问暖,可卿的病症及时汇报给贾母,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她的才干得到贾珍和尤氏的认可?贾琏媳妇能干,退了一射之地。贾蓉退了十步不止。

整个宁国府,贾敬炼丹不管家事,贾珍贾蓉都是纨绔子弟,尤氏看起来软弱,可卿就显得尤为重要。

贾府上下都认可可卿,以她为中心,这样的地位,仅仅是因为有不凡的背景?从文本来看,可卿地位卑微,甚至于连父亲母亲是谁,都不知道。

我一直按照文本来阅读红楼,如果不是地位卑微,也不至于死后花钱买官,就为了场面好看。一个有背景的人,不会在乎这个买来的官。

我相信,可卿貌美是一定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能力强。



贾珍大喊,长房无人,是担心失去了一个优秀的人才。贾蓉还在,他自己也在,叫什么长房无人?

事实也是如此,可卿死了,荣国府的反应,“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平日和暖。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大小,想他素日怜贫恤贱,慈老爱幼之恩。”

如果是有背景的人,品性不端的人,不会得到所有人的爱戴。

贾府所有人都念着她平常的好处去了,她的管理才干比凤姐还厉害,凤姐待人严苛,周瑞家的都有一些怨言。

贾珍对可卿有男女之喜爱,但更有对可卿才干的爱惜。他大声说,“如何料理,尽我所有罢了。” 对凤姐说,“只求别存心怕人抱怨,只要好看为上。”



所以,又是买官,又是买棺材。痛失可卿,贾珍心痛欲绝是真的,但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可卿是人才“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可卿是可齐家裙钗之一,这是最主要的。当然不排除贾珍夹杂着对可卿的男女之爱,他们之间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你们的观点呢?





举报

评论 0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三回伊海是我
07月04日








红楼梦:王熙凤对尤二姐说她有“三层公婆”,究竟是哪三层?





君笺雅侃红楼
11评论
06月28日








误读红楼:传统红学研究中缺失的几个重要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09: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死后,贾珍为什么痛苦流涕地叹道:『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https://v.ixigua.com/ieBwkVur/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21: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少读红楼:哭成泪人的贾珍
少读红楼 2024-07-01 发布于上海  |  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秦可卿去世后,有一个人哭的十分伤心,可以说是如丧考妣,甚至他父亲去世,他都没那么悲伤,这个人不是贾蓉,而是他的父亲贾珍。
原文是这么说的,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
贾珍作为秦可卿的公公,儿媳死了,难过是可以理解的,但哭成泪人就有点匪夷所思,而且还是当着贾府所有长辈、平辈和晚辈的面。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仅仅只是儿媳妇去世,又不是儿子去世,他竟然说长房内绝灭无人这么晦气的话,这不是诅咒自己儿子吗?
虽然贾蓉秦可卿两人没有生育子女,但秦可卿去世后,贾蓉依然可以续娶,年纪轻轻的他,还愁将来没有子女?可见贾珍表现十分反常。

不仅如此,他让王熙凤暂时协理宁府一回,也是当着邢王二夫人的面这么说,“婶子不看侄儿、侄儿媳妇的份上,只看死了的份上吧。”说着滚下泪来。
如此不顾形象的大哭,贾珍为什么会这么伤心?秦可卿即便再优秀,也只是儿媳,她不是你贾珍的父母亲,也不是你的妻子,这时候你最应该做的,不应该是招呼人,安排事吗?
即便真心难过,作为长辈,也不应该像个孩子似的哭哭啼啼,这完全不像平日的贾珍,可见秦可卿之死,对他的打击着实不小。
关键贾珍那话说太奇怪了,秦可卿没了,贾蓉还好好的,你可以继续给儿子续弦、纳妾啊,一年半载的,不就抱上孙子了吗?何来长房内绝灭无人一说?说的好像宁国府离了秦可卿就不行一样。
再者说了,如果贾蓉在场,听到父亲如此贬低自己,他又有什么脸面去面对族人和下人呢?似乎在贾珍的心里,他把儿媳秦可卿看的要远远比儿子贾蓉重要。

这就很不正常,哪有一个公公对儿媳这样重视的?也从未有儿媳去世,儿子还没怎么样呢,做公公的倒像个娘们似的,哭成泪人。
有人说,贾珍哭成泪人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啊,他也许没把秦可卿看成儿媳,而是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女儿一般对待。
前文秦可卿生病一回,贾珍的表现就能找到一些对症,面对秦可卿频换换衣见人这件事,贾珍是左一个“这孩子也糊涂”,右一个“孩子的身子要紧”,还因为秦氏之病,一直找不到好太医,心里着实着急。
不知道的,还以为贾珍真的把秦可卿当成了女儿对待,可脂砚斋批语告诉我们,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面对秦氏之丧,哭成泪人的贾珍,与其说是失去女儿,失去儿媳的难过,不如说是怀着十分忐忑的心理和复杂的感情。

当众人劝慰哭成泪人的贾珍,让他赶紧商量如何料理后事要紧,贾珍又说了,“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不过就是儿媳死了,贾珍就要尽其所有,这哪是正常人的思维啊,分明是恨不能把一切都给了秦可卿,好像在弥补什么,又好像在掩盖什么。
甚至于,贾珍此举,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罢了。你看脂砚斋怎么说,“尽我所有”,为媳妇是非礼之谈;父母又将何以待之?故前此有恶奴酒后狂言;及今复见此语,含而不露,吾不能为贾珍隐晦。
前文的恶奴酒后狂言,说的是谁?正是焦大醉骂啊。焦大骂了什么?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就很好理解了,贾珍对秦可卿有着不伦之恋,面对心爱之人去世,他大放悲声,要用自己的哭,和一场奢华的葬礼,来补偿秦可卿,来证明自己对她的感情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关注
undefined
少读红楼
微信、微博、头条、百度、知乎全网同名——少读红楼。
共 3563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少读红楼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少读红楼:秦可卿到底怎么死的?
下一篇: 少读红楼:两个忽然出现又消失的丫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09: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少读红楼:哭成泪人的贾珍
少读红楼 2024-07-01 发布于上海  |  7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秦可卿去世后,有一个人哭的十分伤心,可以说是如丧考妣,甚至他父亲去世,他都没那么悲伤,这个人不是贾蓉,而是他的父亲贾珍。
原文是这么说的,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
贾珍作为秦可卿的公公,儿媳死了,难过是可以理解的,但哭成泪人就有点匪夷所思,而且还是当着贾府所有长辈、平辈和晚辈的面。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仅仅只是儿媳妇去世,又不是儿子去世,他竟然说长房内绝灭无人这么晦气的话,这不是诅咒自己儿子吗?
虽然贾蓉秦可卿两人没有生育子女,但秦可卿去世后,贾蓉依然可以续娶,年纪轻轻的他,还愁将来没有子女?可见贾珍表现十分反常。

不仅如此,他让王熙凤暂时协理宁府一回,也是当着邢王二夫人的面这么说,“婶子不看侄儿、侄儿媳妇的份上,只看死了的份上吧。”说着滚下泪来。
如此不顾形象的大哭,贾珍为什么会这么伤心?秦可卿即便再优秀,也只是儿媳,她不是你贾珍的父母亲,也不是你的妻子,这时候你最应该做的,不应该是招呼人,安排事吗?
即便真心难过,作为长辈,也不应该像个孩子似的哭哭啼啼,这完全不像平日的贾珍,可见秦可卿之死,对他的打击着实不小。
关键贾珍那话说太奇怪了,秦可卿没了,贾蓉还好好的,你可以继续给儿子续弦、纳妾啊,一年半载的,不就抱上孙子了吗?何来长房内绝灭无人一说?说的好像宁国府离了秦可卿就不行一样。
再者说了,如果贾蓉在场,听到父亲如此贬低自己,他又有什么脸面去面对族人和下人呢?似乎在贾珍的心里,他把儿媳秦可卿看的要远远比儿子贾蓉重要。

这就很不正常,哪有一个公公对儿媳这样重视的?也从未有儿媳去世,儿子还没怎么样呢,做公公的倒像个娘们似的,哭成泪人。
有人说,贾珍哭成泪人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啊,他也许没把秦可卿看成儿媳,而是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女儿一般对待。
前文秦可卿生病一回,贾珍的表现就能找到一些对症,面对秦可卿频换换衣见人这件事,贾珍是左一个“这孩子也糊涂”,右一个“孩子的身子要紧”,还因为秦氏之病,一直找不到好太医,心里着实着急。
不知道的,还以为贾珍真的把秦可卿当成了女儿对待,可脂砚斋批语告诉我们,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面对秦氏之丧,哭成泪人的贾珍,与其说是失去女儿,失去儿媳的难过,不如说是怀着十分忐忑的心理和复杂的感情。

当众人劝慰哭成泪人的贾珍,让他赶紧商量如何料理后事要紧,贾珍又说了,“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不过就是儿媳死了,贾珍就要尽其所有,这哪是正常人的思维啊,分明是恨不能把一切都给了秦可卿,好像在弥补什么,又好像在掩盖什么。
甚至于,贾珍此举,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罢了。你看脂砚斋怎么说,“尽我所有”,为媳妇是非礼之谈;父母又将何以待之?故前此有恶奴酒后狂言;及今复见此语,含而不露,吾不能为贾珍隐晦。
前文的恶奴酒后狂言,说的是谁?正是焦大醉骂啊。焦大骂了什么?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就很好理解了,贾珍对秦可卿有着不伦之恋,面对心爱之人去世,他大放悲声,要用自己的哭,和一场奢华的葬礼,来补偿秦可卿,来证明自己对她的感情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关注
undefined
少读红楼
微信、微博、头条、百度、知乎全网同名——少读红楼。
共 3567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09: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秦可卿和公公贾珍,一对苦命鸳鸯,被曹雪芹钉上耻辱柱
泊木沐v0r895kn 2021-03-08   |  196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贾珍和儿媳秦可聊的不伦关系,在《红楼梦》里是一组重大的人物关系,它导致了许多的后果,这些后果都是促使贾府更加衰落、更为无序、更加内斗消耗,是贾府箕裘颓堕的开端。



在《红楼梦》社会贾府环境中,贾珍和秦可卿都是极其重要的家族角色。

贾珍是贾氏宗族长房长孙,从贾敬到贾蓉,长房一脉单传,贾珍很关键,他既承继着宁国公爵位,又担着族长的职责,他年龄还不算大,小说开篇也不过三十出点头的年纪,按说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守护好祖宗基业、振兴家族、教导子弟,还有就是要努力再生几个孩子。也许这些贾珍也考虑,但他太管不住自己了,父亲修道去了,他没了管束,极尽声色犬马,恨不得将个宁国府翻过来。荒唐,成了贾珍身上很重要的符号。



贾珍荒唐到了染指儿媳的程度。秦可卿作为贾珍的儿媳,她不同于一般的媳妇,首先她是嫡妻,不比婆婆尤氏是续弦,其次,她是长房长重孙媳,将来是要做家族主母的。同样担当着家族内部建设尤其是上孝、下慈、友悌的重任。秦可卿在这些方面可以称之为楷模,不限于此,其实她还操心家族如何永续这样本该男人们想的事,对于秦可卿的容貌、性格、为人、处事,连高标准的贾母也挑不出毛病,夸她是第一得意的重孙媳妇。

秦可卿的不幸是因为她遇到了贾珍。准确地说,秦可卿的不幸是她没能过得了情关,但曹雪芹将她的“情”定位为“淫”,说她的死因就是淫:淫丧天香楼。这一定位使得作者几乎全盘否定了她,若不是脂砚斋心怀慈悲,令雪芹删改了秦氏“天香楼更衣、遗簪二三事”,秦可卿的形象比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要批判的多,自然,也香艳的多。


如何理解秦可卿和公公贾珍的这段不伦关系,取决于从哪个视角读《红楼梦》,也决定着读者个人对于《红楼梦》的理解。



秦可卿和贾珍是真爱无疑。
仅仅从狭隘的人性和爱情或者仅局限于二人来看。贾珍和秦可卿的感情是真挚而又动人的。

先说秦可卿,什么道理她都懂,可贾蓉这个丈夫和她的心智相差太远了,秦氏又是擅风情、秉月貌的人,贾蓉在各方面都实在太稚嫩了。整个宁府,能参透秦可卿的,只有贾珍。只是这个人伦关系太难逾越,所以,秦可卿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她摆脱不了情欲的诱惑我,又无法面对伦理的桎梏。秦可卿根本没有什么病,她是心病,是她知道自己根本解决不了这种矛盾的极度焦虑,不论吃多少人参,秦可卿给自己下了结论:“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况且她也不是病死的,而是淫丧,是“画梁春尽落香尘”,是吊死的,秦可卿以死求解脱,正是她对这段感情放不下重视到极致的证明,留下贾珍一个人悲痛欲绝。

再说贾珍,他几乎不掩饰对秦氏的感情,贾珍何等荒唐,可是凡牵涉秦可卿,他都能严肃认真到极致。

秦氏病了,他焦虑到都快抑郁了。秦氏死了,他恨不能替秦氏去死,他哭成了泪人,他强撑病体,要为秦氏办一个超豪华的葬礼,无论大小事,他事必躬亲,他为儿子捐官,为的是秦氏的丧礼能上规格,他不惧僭越之罪,不听长辈规劝,用亲王享用的樯木棺材装殓秦氏。倾宁府之财力办秦氏大丧,自此,宁府陷入了财务危机,贾珍不在乎,他觉得值,他愿意。如果从爱情的角度上,也算是不负此情了。



从这个角度看,贾珍和秦可卿也是一对苦命鸳鸯。

贾珍和秦可卿是家族罪人。
贾府这样的大族,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坐标,守自己的本分和担自己的责任是最基本的准则。

封建社会对一个人的要求有两个框架,一个是修齐治平,是修为自我、家庭建没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五伦关系的经营问题,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两个框就严格界定了所有的人,用这两个框来比照贾珍和秦可卿,他们自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家族内部做岀了最恶劣的示范,将家族内部秩序搞得乱七八糟。贾府之败,二人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



曹雪芹在小说开篇不久,就将贾府败落的根本原因归于宁国府:

造衅开端实在宁。
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清清楚楚。

文中,那位资深的赖嬷嬷就曾当众批评贾珍没个族长的样子,怎么能约束兄弟侄儿呢。说白了,这个大家长当的不够格。

秦可卿是懂这个大道理的,她犯下大错,自知自己已经不够资格担当责任,她的死,算谢罪,也算觉悟。贾珍不懂,他还将一路纨绔下去,带着整个家族走向覆灭。二人的不齿关系,被曹雪芹永远钉上了耻辱柱。



参考原著:甲戌、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红楼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泊木沐v0r895kn > 《红三水西21》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美男蒋玉菡,一见面就送人裤腰带,忠顺王爷收拾他场面难启齿
下一篇: [转] 四大名著里的经典语录,如今读来,句句是箴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5: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贾珍:潞王朱翊镠,一母同胞弟兄两个?+ 贾珍贾蓉,聚麀之诮?鹿指潞王 + 为什么说宁府除了石头狮子干净?秦可卿葬礼的一石多鸟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38】



9.10 贾珍:潞王朱翊镠
万历朱翊钧的爱弟,潞王朱翊镠这支,先分出来,安排在宁府。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

“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前文说过,一母同胞,实指万历帝朱翊钧和潞王朱翊镠,弟兄两个,弟是贾珍朱翊镠,兄是贾母万历帝。

“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

贾珍的胞妹惜春,还不到六岁,就是说,六七年前其父母还正常生育。而此时贾珍的儿子都已经十六岁了,为什么写“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呢?即便十年八年前生贾珍,也没问题。为什么要用“留”字呢?“留”字是在指出“镠”,“朱翊镠”的“镠”!

64回,贾琏垂涎尤二姐、尤三姐,“况知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

聚麀:

表面看是贾珍贾蓉父子两代乱伦。

《礼记·曲礼上》:“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郑玄注:“聚,犹共也。鹿牝曰麀。”

麀是母鹿,那跟母鹿聚麀的是什么?公鹿,还是“鹿”!

“鹿”者,“潞”也,潞王之“潞”,这父子二人都是“潞王”。历史上,明朝的潞王,也只有此二人:潞简王朱翊镠、潞闵王朱常淓。

为什么柳湘莲说宁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

为什么在红楼梦这本书里,要把“淫”作为宁国府的特征?

因为宁府里安排了两个淫丧的皇帝,两个荒淫的潞王,都以“淫”为共同特征。

另外,作为藩王的潞王系,仅传两代,父子两人,所以两人聚麀,突出“鹿”,给读者指出“潞王”!而非这父子两人真的乱伦。

所以我们现在就能理解焦大之骂:爬灰、养小叔子。

爬灰,是两个潞王为父子,公公淫儿媳秦可卿,就是朱翊镠爬灰朱常洛。朱常洛本是淫丧,人所共知。而爬灰的结果就是聚麀,指出父子两人是“潞王”。

养小叔子,朱翊镠正是朱常洛唯一的小叔,所以焦大骂养小叔子,指出了贾珍和秦可卿的反面人物关系,叔侄。

焦大是粗人,说不出聚麀这样文绉绉的话来,却是在本书一九的开篇架构时,就告诉了读者:潞王父子,叔侄关系。

在尤二姐、尤三姐出场后,出现“聚麀”这词儿,甚至尤二姐、尤三姐也因淫和聚麀,展开了正面情节。同焦大骂“爬灰”一样,在反面,尤二姐、尤三姐既无聚麀之乱也不淫,在下节尤二姐、尤三姐的章节专门解读。

宁府的贾珍、尤氏夫妻俩,反面是父子,朱翊镠和其父隆庆帝。

贾珍是秦可卿朱常洛的小叔,尤氏正是亲爷爷,贾蓉是堂兄弟变作夫妻。所以前文说,贾珍“爬灰”秦可卿,等于秦可卿“养小叔”。

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了,秦可卿虽然是淫丧,被爬灰,养小叔子,但看不出尤氏有任何吃醋、不疼爱这个儿媳,尽心尽力,延医治病。

第十回,尤氏说:“我说他:‘你且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你就好生养养罢。就是有亲戚一家儿来,有我呢。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连蓉哥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倘或他有个好合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的我了不得。”

贾珍说:“可是。这孩子也糊涂,何必脱脱换换的,倘再着了凉,更添一层病,那还了得!衣裳任凭是什么好的,可又值什么?孩子的身子要紧,就是一天穿一套新的,也不值什么!”

为什么秦可卿生病时,把衣裳脱脱换换的?因为在红丸案中,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给朱常洛进的御药是大黄,泻药,朱常洛服药后一昼夜连泻三四十次,不停飙稀,不换衣裳行吗?

下回贾敬寿辰,秦氏强笑道:“公公婆婆当自己的女孩儿似的待。”这公公婆婆是亲爷爷、亲叔叔,那朱常洛真是自己家的“女”孩儿。

所以秦可卿死,“贾珍哭的泪人儿一般”,“恨不能代秦氏之死”,完全不避嫌疑,众人忙劝:“人已辞世,哭也无益,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贾蓉呢?没写!一日夫妻百日恩呐,竟然一句没写!无招胜有招,一笔不写,效果竟然胜过千言万语,红楼作者之笔,狡猾到什么程度?贾蓉不是买了个官吗?没有,是贾珍买的:贾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说要与贾蓉捐个前程的话。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原来不是为儿子,而是为这个儿媳丧礼上风光些!所见不差。

您有没有纳闷儿:到底是谁死了老婆?

所以看到了反面的人物及其关系,再看红楼梦中这些日常对话,就能发现说的都是反面的话,而且很贴切。因为红楼作者一手二牍,写的时候必须面对正面、反面两层人物进行构思,因此才能达到一喉两歌的效果,让我们正面听也可,反面听更妙!这也是检验某种观点解读红楼梦是否合理的方法之一,把解读出的反面人物代入这些人物出场的场景中,检验反面是否也都合理,是否一喉两歌,一判即明。

潞王朱翊镠的特征是:恩宠纵容,导致荒淫奢侈,但尚识大体。

纵容:第二回冷子兴就说了,“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敢来管他。”

尚识大体:从贾珍待“上”,比如对荣府中老太太的礼敬、周到,甚至对贾赦贾政等长辈都礼敬有加。听闻贾敬死讯,贾珍店也不投,连夜换马飞驰,赶到是四更天,稽颡泣血,哭到天亮。再看待“下”,乌进孝年终来上供,贾珍虽然嘴上说,这个老砍头的,又来打擂台,还是命人带了乌进孝出去,“好生待他”。又把上供之物,派出等例,分给族中子侄。

荒淫:淫是宁府的招牌。写贾珍爬灰秦可卿,正是刻画其荒淫。还有“贾珍贾蓉,聚麀之诮”。贾敬百日,作完佛事,贾珍竟然当晚寻欢,去的是兄弟的外宅,寻的是妻子的妹妹,可谓“荒淫透顶”。

奢侈:丧事大操大办,奢侈靡费,贾珍的奢侈令人大跌眼镜。把儿媳的丧事硬是办成了国葬规模,严重超标。别的我们现在看不到了,但潞王陵尚存,营建规模超标的不像话了,还有那个搞笑的石像生,潞王陵的石像生,比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这二祖陵墓的石像生加起来还多二种,看二成啥了!

13回,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

“只要好看为上”!一句话,就把贾珍的奢侈刻画出来了。

所以细看秦可卿的葬礼,红楼作者一石多少鸟?

贾珍哭成泪人儿,暗示了贾珍爬灰秦可卿,指出了贾珍的荒淫。

贾珍办儿媳丧事,“尽我所有罢了”,“只要好看为上”,又指出了贾珍的奢侈。

秦可卿葬礼办成国葬规模,用万年不坏的棺材,原是坏了事的亲王老千岁的棺木,非常人可享,又指出秦可卿的皇帝身份。

秦可卿葬礼,有三人亡故,半年时间,莫名其妙,又指出1620年三个帝后的葬礼,也是半年时间。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作为王夫人朱由校的替身,治理丧事,指出了王熙凤、王夫人二人的身份。

黛玉之父,也此时亡故,贾琏办理丧事,又指出了黛玉的身份,和办理丧事的贾琏身份。

为贾蓉买官,又出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卖官鬻爵,一手遮天的时代背景,“大明、内相、大权”,“奉天承运之国”,“奉天洪建之朝”,这样明显的明朝标识。

又刻画了王熙凤魏忠贤爱揽事、尚谀,但治家理事确是一把好手,无人能出其右。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任其所为,目若无人。

又通过送殡名单,指出了朱明皇家、明亡。

又揭露了北静王水溶的身份,在下节专门解说。

又预演了凤姐的女儿巧姐,以后便是这个农家二丫头,是永王。

又用回目中王凤姐、秦鲸卿,暗示了大鱼、龙,随后就修大观园。

数一数,十几个鸟了。红楼作者的构思之巧,设计之妙,绝了!



点击下一个:贾敬宾天,“扶柩回籍”问题探讨 + 腊月十二,贾珍起身,去干什么?为什么贾琏贾蓉送出三日三夜?+ 腊月十四,正是嘉靖帝死日!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9 16: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5: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敬宾天,“扶柩回籍”问题探讨 + 腊月十二,贾珍起身,去干什么?为什么贾琏贾蓉送出三日三夜?+ 腊月十四,正是嘉靖帝死日!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39】



关于“扶柩回籍”,我们看两个线索:

一、贾敬死后,天子额外恩旨:“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回籍。”

二、64回,贾敬送殡至铁槛寺,贾珍尤氏并贾蓉仍在寺中守灵,等过百日后,方扶柩回籍。

从圣旨到送殡至铁槛寺的说明,子孙尽丧礼毕,就是贾珍贾蓉等守灵过百日,然后要“扶柩回籍”。

书中既然重复强调了“扶柩回籍”,甚至圣旨中都说“扶柩回籍”,那我们就必须要注意后续的“扶柩回籍”。

首先了解下“扶柩回籍”大概需要多久?

贾敬原籍在哪里?第五回太虚幻境,宝玉一心只拣自己的家乡封条看,遂无心看别省的了,宝玉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

宝玉的“家乡”,警幻说“贵省”,所以原籍金陵,不会有错。

那么“扶柩回籍”,就是从京都送回原籍金陵下葬,入土为安。我们可参考黛玉父丧的时间,了解个大概即可。

14回,贾琏的随从昭儿从苏州回来说:“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

从九月初,到年底回来。实际没到年底腊月,“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所以十一月底,贾琏和黛玉就回来了。

贾珍“扶柩回籍”,还要算去程,看来至少要三四个月。注意:两个月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然后我们看贾珍何时“扶柩回籍”?

六月底,贾敬百日,作完佛事,贾珍贾蓉可以从铁槛寺出来满世界跑了,贾珍跑的第一个地方,便是尤二姐的外宅,干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找尤三姐寻欢,看来这一百天确实痛不欲生、度日如年呐。

“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柳湘莲悔婚,尤三姐自尽,“贾珍、贾琏等俱不胜悲恸”。八月,贾珍还没“扶柩回籍”。

贾琏七月份第一次去平安州,“见了节度,完了公事。因又嘱他十月前后务要还来一次,贾琏领命。”

贾琏起身去后,谁知凤姐心下早已算定,等贾琏走了,把尤二姐赚入大观园,然后大闹宁国府,说明这时是“十月前后”。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贾珍居然还在家,还没有“扶柩回籍”。

“且说贾蓉等正忙着贾珍之事,忽有人来报信,说有人告你们。”

这里只写忙着“贾珍之事”,却并未写明是什么事,先记下来。

贾珍看到凤姐来者不善,“忙命备马,躲往别处去了。”

凤姐骂贾蓉时,贾蓉说了这样一句话:“如今我父亲正要出殡,婶子若闹起来,儿子也是个死。”

“如今我父亲正要出殡”:庚辰本、己卯本完全一样,而且改的也完全一样:“如今我父亲正要出去送殡”。

看来,凤姐来之前,忙着“贾珍之事”,便是贾蓉说的,贾珍正在准备贾敬出殡之事,或者说送殡之事,就是“扶柩回籍”之事。

出殡:是把灵柩运到埋葬地或寄放的地点。

之前把贾敬灵柩送至铁槛寺,铁槛寺属于寄放的地点,用出殡、送殡都没错。现在要“扶柩回籍”送到埋葬地,用出殡、送殡也没错。

只是“如今我父亲正要出殡”,此话不妥,是贾敬出殡,贾珍是办理出殡之事,所以两个版本都改作“出去送殡”。对此应引起注意。

贾琏“将事办妥,回程已是将两个月的限了”,就是贾琏十月、十一月在外。贾琏回来后,看69回,这样描述:

“那日已是腊月十二日,贾珍起身,先拜了宗祀,然后过来辞拜,贾母等人和族中人直送到洒泪亭方回,独贾琏贾蓉二人送出三日三夜方回。一路上贾珍命他好生收心治家等语,二人口内答应,也说些大理套话,不必烦叙。”

并没写明贾珍起身干什么。结合上回贾蓉说“我父亲正要出殡”,或“出去送殡”的话,这里贾珍起身,应是“扶柩回籍”,所以贾母、族人送到洒泪亭。如果贾珍出门是其它事,不用这么大场面。

贾珍下次出现,已是八月初三,贾母八旬之庆,所以“扶柩回籍”的时间足够。从上文分析,贾珍“扶柩回籍”,两个月不够。从六月底过了百日,八月、十月贾珍都在家,说明腊月前没有“扶柩回籍”。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百日后,过了半年,才“扶柩回籍”?

如果百日后,秋天回籍,气候适宜,而且赶过年可能就回家了。为什么会选择腊月中旬走?寒风凛冽,路上要几十天,几乎肯定会遇到下雪,扶柩难行。而且过年到元宵节,都在路上度过,也不便祭祀。总之腊月这个时间的选择,很不合情理。

闭目想想,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却没有给出具体日期,比如:老太妃薨,宝玉生日,花了那么多笔墨,却连月份都含糊不清,为何?贾敬死日,贾敬出殡,都不知日期,不知月份,贾敬百日,也含糊其辞,时间不写。说有机密大事,也不写月日。初四灵柩进城,只知日不知月。初三娶尤二姐,还是不知月份。八月内柳湘莲进京,尤三姐自戕,却是知月不知日。尤二姐吞金自尽,还是只知腊月,不知日期。

一年到头,只有腊月十二,贾珍起身,只给了这一个具体日期。那这个明确的日期就要格外引起注意了,作者为什么要给这个日期?

我们前文说贾敬是嘉靖皇帝,老爷宾天却别有所指,大明亡国。所以说“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以家比国,家事消亡,不就是国亡吗?因此作者用贾敬,说国亡,这是第五回总预演中已明确的,所以我们对贾敬的“老爷宾天”,指大明亡国,不应感到吃惊,而是,很妙!

嘉靖皇帝的真正死日是哪天?1566年腊月十四。

贾珍起身,腊月十二,强调了一年中这个独一无二的日期。

贾琏贾蓉二人送出三日三夜方回。三日三夜,有无过分之嫌?

因为前一句已交待了族人送到“洒泪亭”。

古人送别的地方,有讲究,甚至有专用名词。

水路,则送到水边,“南浦”表示水边的送别之所。

比如:《九歌》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中“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陆路送别的地方,是“长亭”,十里长亭。

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更是脍炙人口,无人不知。

这个“洒泪亭”,一看名字就知道,正是送别之所,十里长亭。为什么还要再送出“三日三夜”?

三日三夜:重复“三”,强调“三天”。

腊月十二、十三、十四,正是“三天”。

腊月十四,正是嘉靖皇帝真正宾天的日子。

腊月十四这一日,正是第三日!腊月十四这一夜,正是第三夜!

红楼作者用“腊月十二”、“三日三夜”这样特殊的方式,特意向读者指出:腊月十四,是贾敬这个嘉靖皇帝的死日。贾敬者,嘉靖也!

我们就明白了,为何贾敬百日后过了半年,贾珍才“扶柩回籍”。

看到“腊月十二”、“三日三夜”,便是腊月十四这日这夜,正是嘉靖皇帝宾天的日子,连这样的细节都吻合,我就更坚信,对贾敬是嘉靖皇帝的解读没有错。在读红楼时,多次的这种坚信,年积月累,让我相信看到了作者故意真事隐的“朱”丝马迹,才敢下笔写此文,和朋友们分享。而不是像有些网友批评的,一拍脑门,就认为贾敬是嘉靖,胡乱用谐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感受,和看到书中大量的“朱”丝马迹,需要细细分析,娓娓道来,不大可能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所以我总说一言难尽,只说结论没用。

宝玉生日,贾敬死日,贾敬百日,扶柩回籍,这些本可大大方方地交待,书中却故意遮掩,在遮遮掩掩的过程中,又透露各种线索。这正是红楼梦这本书一贯的写法,读书时碰到这种明藏暗露,比如:按时间算应是百日,却不写明百日,只写“作完佛事”。扶柩回籍,不明明白白地交待,却写什么“贾珍之事”,“我父亲正要出殡”,或“出去送殡”,写“贾珍起身”,却不写明起身干什么,让读者去猜。看到这些就要注意了,很可能作者有意在透露秘密,其中有“真事隐”。



点击下一个:为什么凤姐哭骂:亲大爷的孝才五七?+ 红楼梦里,时间真的混乱吗?+ 贾敬宾天,在三月还是四月?所有事件,时间列表,都能对榫!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0-31 13: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3: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服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五服”是古代社会对亲缘关系的等级划分,它不仅代表着亲戚间的关系,更涵盖了一系列的社会意义和生活习俗。

五服最初的含义指的是,以天子为核心,根据距离和亲疏划分出五个同心圆,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称为甸服,环绕天子建立起来的列国称为侯服,侯服之外为绥服或宾服,再往外是要服和荒服。后指的是以父系家族为基础,将亲属分为五个不同的层级。这五个层级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五服

外文名
Wufu, five costumes

范 畴
传统文化用语


分类依据
距离、等级、丧服、血缘关系

别 名
九族

汉语拼音
wǔ fú

目录
1词语释义
2历史演变
3丧服制度
4特点
5含义
折叠编辑本段词语释义
五服历史词典解释

①相传古代王朝以王都为中心自近及远的地理区划。《书·禹贡》所列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国语·周语上》则改“绥服”为“宾服”。甸服为王朝直接统治地区,侯服为王朝所封诸侯,宾服各国以宾礼待之,要、荒则为“夷蛮戎狄”。或详分为九服。②古代居丧所着的五种丧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③古代区别尊卑的五种服饰。《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孔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孔颖达疏:“服有等差所以别尊卑也。”


词语分解:

五服的解释 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孔 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 周 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2.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孔 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周礼五的字典解释 五 wǔ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服的字典解释 服 fú 衣裳:服装[1]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演变
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的“五服”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其目的是为了对亲戚关系进行等级划分,分出亲戚的远近,以便进行相应的规定和礼仪。在《周礼》中,明确规定了“五服”。

丧礼不能数年的为“重”,数年的为“大”,父母之外的长辈为“中”,再远的亲戚为“小”,而外戚则为“轻”。在春秋战国时期,五服的等级划分有所调整,外戚也分为“轻、中、大、重”,同时还增设了“中外戚”,以体现各族之间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服”的等级划分不断演变。例如,在唐代,五服等级乱象横生,各种错置、混淆的情况频频出现。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唐代政府发布了《五服诏》,对“五服”进行了重新规定。此后,“小戚、中戚、大戚、重戚”成为了新的“五服”等级。

此外,由于五服等级对于社会关系的影响非常大,一些人为了攀高枝,炫耀自己的地位,就私自将自己的亲戚关系向上翻了一级,这就导致了五服等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清晰辨识。明代的著名学者徐霞客曾经批评:“今日五服者,以屠、匠、商、妓等,不问其远近,犹讳之其他各类一无所谓也。”“五服”的等级划分虽然起源于古代,但其演变的轨迹却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社会变迁的历史长河中,它不断地适应着社会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调整。[2]

折叠编辑本段丧服制度
五等丧服的内容,主要包括服式、服丧对象、服丧时间、居丧生活等。

(1)一等斩衰(音cuī)三年。斩,是不缝边;衰,是衣服。斩衰,就是周边不加缝缉的毛边衣服,以粗麻布为料,制作简陋。另外,还包括用麻作腰带、冠缨,草麻鞋绳头朝外,用竹竿作拐杖等。


斩衰是五等丧服中最重的一种,服丧时间为三年。服丧的对象是:子女为父,妻妾为夫,父为长子。父为一家至尊,对子女养育恩重,死后,子女自应服头等丧服。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女子“以夫为天”,所以,妻妾为夫服头等丧服,也不难理解。唯独父为长子也斩衰三年,今人似乎感到困惑。但这里所说的长子,不是自然长子,而是经过宗族正式确立认可的。他可以是长子,也可以是次子、三子……可以是嫡子,也可以是庶子,关键是要经过正式确立。在古代宗法制度下,长子是族长的继承者,宗庙是由长子延续相传的。所以,他受到整个家庭的尊重。他死后,父亲为他斩衰三年,正是表示对宗族的敬重。同时,还应该说明的是,这里说的父,他本人身份也必须是长子,如不是长子,他无传宗的资格,也就不能为长子服头等丧服了。

(2)二等齐衰。齐,是缝缉的意思。齐衰,就是周边经过缝缉的衣服,仍以粗麻布为衣料。另外,还包括用雄麻作腰带,用布作冠缨,以桐木为杖,草鞋可以缉口。根据服丧的时间、对象不同,齐衰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齐衰三年。服丧对象是父死为母、为继母、为慈母(古礼中称抚育自己成长的庶母或保母为慈母),还有母为长子。

对子女来说,父母养育之恩相同。但根据儒家“家无二尊”的伦理观念,为母服丧不能与为父服丧相同。尽管父亲已死,子女对母亲可以伸其私尊,服丧时间为三年,但由于父亲的余尊尚在,所以服饰不能与为父相同,不能是斩衰,而是齐衰。如果父亲还在,母亲先死,那么为母的丧服就更轻了。继母、慈母虽然不是骨肉之亲,但根据儒家的伦理道德,“继母如母”、“慈母如母”,所以服丧与为生母相同。至于母为长子齐衰三年,是因为长子为母也齐衰三年。

第二种是齐衰杖期。齐衰杖期与齐衰三年服饰完全相同,而且也有杖,只是服丧的时间是一年。这种丧服的服丧对象是:父在为母、夫为妻、出妻(已解除婚姻关系)之子为母。在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妻“以夫为天”。但夫妻互为配偶,同奉宗庙,为万世之主。所以,妻死,丈夫也要服丧,只是不对等,妻为夫斩衰三年,夫为妻只是齐衰一年。做子女的在父亲尚在时,不能为母服丧三年,只能齐衰一年。出妻是指已经离异的妻。父母离异后,夫妻关系虽然不存在了,但子女与母亲的骨肉之情永远存在。所以,母死,无论父亲已死还是活着,子女都要服衰杖期。如果出妻之子已被确立为长子,则无服。其母与父离异后,父族与母族之间的关系已断。所以,出妻之子对母亲虽有服,但对外祖父母则无服。

第三种是齐衰不杖期。这种丧服的服饰、服丧时间与齐衰杖期相同,差别只是无杖而已。服丧对象主要是孙为祖父母,侄为伯叔父母,兄弟之间,父母为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祖父母为嫡孙(确立长子身份的孙子)等。

第四种是齐衰三月。主要是曾孙为曾祖父母等,通常是葬后即除服。

(3)三等大功。大功服是用一种粗略的大功布制作的孝服。分殇大功与成人大功两种。

殇,是未成年而死亡,通常指20岁以下的人之死,按死亡年龄分4等:16~19岁为长殇,12~15岁为中殇,8~11岁为下殇,不满8岁的为无服殇。殇大功服主要适用于父母为子女,侄为叔、为姑,兄弟姊妹之间,祖父母为嫡孙等。长殇服丧时间为9个月,中殇为7个月,下殇不在大功服之内。

成人大功服主要适用于父母为已出嫁之女,侄为已出嫁之姑,兄弟为已出嫁之姊妹,从兄弟之间,兄弟之间已过继给他人者,祖父母为庶孙,公婆为长子媳,孙媳为祖父母,侄为伯叔父母等。服丧时间为9个月。

(4)四等小功。小功是指用比较细的线织成的布。小功服和大功服一样,也分殇小功与成人小功两种,丧期都是5个月。

殇小功服主要适用于父母为子女、侄为叔姑、伯叔父母为侄、兄弟姊妹之间、祖父母为嫡孙等下殇(8~11岁之间死亡者);已过继他人的兄弟之间、从父兄弟之间、侄媳为叔、伯叔父母为侄、姑为侄、祖父母为庶孙等长殇(16~19岁之间死亡者)。

成人小功服主要适用于为祖伯叔父母(父的伯叔父母),为从伯叔父母,为从兄弟,为已出嫁的从姊妹,祖父母为已出嫁的孙女,为外祖父母,为姨母,妯娌之间,为庶子之媳等。

(5)五等缌(音sī)麻三月。缌麻,是指用细纱麻布制成的丧服。缌麻服是五等丧服中最轻的一种,葬后便除服。此等丧服主要是为曾祖伯叔父母,为从祖伯叔父母,为再从伯叔父母,为族兄弟,为庶孙媳,为外孙、外甥,为姑表、姨表兄弟,为岳父母,为婿等。[3]

折叠编辑本段特点
一、父母有别:父亲方面的父党为宗亲,母亲方面的母党为外亲。在父权社会中,只重宗亲而不重外亲。宗亲方面,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直系旁系,无不有服;外亲方面,却只对外祖父母、舅父、姨母、表兄弟有服,且等级要低得多。如为祖父母是齐衰不杖期,为外祖父母仅是小功;为伯叔父母亦为齐衰不杖期,为舅父、姨母仅为鳃麻。

二、亲疏有别:五服偏重父系,其轻重也主要用以体现父系宗亲之间的亲疏远近。血缘愈近的服制愈重,反之则愈轻。如同父兄弟重于同祖的从父兄弟,从父兄弟重于同曾祖的从祖兄弟,从祖兄弟重于同高祖的族兄弟。出了五服,便只有同姓之亲,已无需为之服丧。

三、男女有别:五服所体现出的男女不平等十分明显。如父母俱为生身之亲,为父是斩衰三年,为母是齐衰三年,若父尚在世,则只能为母服齐衰杖期。又如夫妻之间,妻为夫服最重之丧斩衰三年,夫为妻则只服齐衰杖期。[4]

折叠编辑本段含义
首先五服是一种地理划分,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合称五服。这种划分主要是为了,确定地方政权和各级官员的地位和职责。五服也指的是不同等级的服饰制度,根据身份和地位的不同,人们穿戴不同的服饰。五服还涉及到了丧葬礼仪方面的规定,不同的亲属在丧葬期间需要穿戴不同的丧服,以示对逝者的哀悼和尊敬。而现在人们常说的五服,指的则是一种亲情关系。[5]

参考资料
1.五服  . 词典网 . [2023-12-3]
2.古人以“五服”为血缘亲疏标准,那么所谓的“五服”,到底啥意思  . 搜狐网 . [2023-12-3]
3.五服制度丨五等丧服的内容  . 立身国学网 . [2023-12-3]
4.什么是五服  . [2023-12-3]
5.什么是五服?五服包含了哪些人?  . 搜狐网 . [2023-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0: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兽”的解释
klec克拉克珠宝2013.08.17浏览45次中小学作业分享举报
1个回答
查字典
来自: 查字典2013.08.19
满意答案咨询官方客服
zhēn qín qí shòu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典故出处
《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近义词
珍禽异兽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成语举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0回:“选天下之良材异石,与各种嘉花瑞草、珍禽奇兽,充实其中。”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贵重奇异的动物
成语结构:联合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8-11 18: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蛇记》是什么故事?为什么贾珍说是汉高祖斩蛇?+ 《白蛇传》是蛇精吃人,还是浪漫爱情故事?+ 唐宋版本《博异志》里的白蛇记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52】



5 龙蛇争玉
5.1 唐朝白蛇传
黛玉葬花后,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29回,贾母与众人上楼看戏,贾珍一时来回:“神前点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即《史记》中记载的赤帝子斩白帝子之事。但显然是作者故意让贾珍说错,《高祖本纪》中这段大蛇当径,高祖醉中拔剑斩蛇,老妪夜哭,说白帝子化蛇当道,为赤帝子斩之,根本不是白蛇记。其母梦与神遇,其父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都是神话高祖出身,是皇权神授、天命所归的流行说法,如前述秦玉玺刻“受命于天”一样。像埃及法老自称为“太阳的儿子”,汉谟拉比自称“月神后裔”,直到十七世纪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还公然宣称其权力来自上帝,日本天皇至今仍称为天照大神的嫡系子孙。这是全球普遍玩法,而且谎话说过千遍,最后连自己都信了,有些皇帝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真龙天子。这种金字塔顶的少数人有意制造的维护其统治的无稽之论,始于愚昧,成于信仰,终于愚民,流毒至今,但这些与《白蛇记》无关。

早期名为《白蛇记》的故事,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白蛇传》,把一个血腥恐怖的蛇精吃人故事,生生演绎成了白娘子和许仙的浪漫爱情故事。符合人性从善、厌丑的普遍心理,以及民众对自由恋爱、美好爱情的憧憬,并有力体现了中国文化糅合一切的开放观念。别说你是个吃人的蛇精,就是个每晚害人的女鬼都可以倩女游魂;女神更不用说,要自愿来荐枕席,巫山云雨;就算一堆美女白骨都不放过,让猴子做强盗扮书生引诱,拿月光宝盒穿越追求,要不是导演特意安排裤带打了死结,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就没有中国人吃不下的豆腐,遇到妖魔鬼神,用春三十娘的话说,谁是羊谁是虎?还言之过早!管你是貌美如花的好白菜,最后都让猪拱了。也把中国读书人这种先奸后杀,始乱终弃,色即是空,立地成佛的丑陋意淫体现的淋漓尽致,先对妖精上下其手,完后押镇塔下,让其永世不得翻身。外星人又怎样?用黄渤的话说,你是忘了你在哪了,“拆哪”!就算你是人工智能加齐天大圣,没用!仍然让中国人当猴耍、泡酒喝,在这个宇宙,似乎没有中国人耍不了的猴!

关于白蛇的故事,讲的最好的是电影《青蛇》,与清朝以后的白娘子戏剧大体一致,白蛇是好的,有情有义,不是害人精,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被褒非贬。当然《青蛇》的内涵要深刻的多,讲的是修炼的主题,无论人、蛇、妖、神,无论百年、千年,在世上的每一天都是在自我修炼。当修炼与情感冲突,何去何从?妥协与否?原则何在?白蛇用生命选择了坚守。千年修行,方知情为何物,人间有情,却更痛苦,而修炼的过程,又要超脱情感。所以看到白蛇殉道,青蛇流泪,是内心觉悟走向成熟,是修炼过程中的痛苦与蜕变,这也是电影不命名为《白蛇》而是《青蛇》的原因。

这样的版本是现代人熟知和普遍认可的,却完全颠覆了早期版本。以明末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28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分界,这个白娘子不好不坏,虽是妖怪,却不曾杀生害命,只是春心荡漾,要和许宣缠绵,不惜威胁逼迫。法海禅师也是有德真僧,念其千年修炼,收服之后,只是押镇雷峰塔下,免其一死。在唐宋版本中,白蛇是害人妖精,毫无人性,化作白衣美女,专吸人血精髓,害人惨死。清朝以后,黑白颠倒,吸食人血的妖精成了有情有义的白素贞,救人高僧法海禅师却被抹黑成了恶人,如同历史上的忠奸善恶,常被颠倒。

我们看唐人传奇集《博异志》,和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的《太平广记》中的白蛇故事。《太平广记》卷第456到第459都是写蛇,在卷第458中的《李黄》,便是收录了《博异志》的白蛇记。

这篇简短传奇中,记录了两个白蛇故事,大同小异:

唐宪宗元和二年,陇西李黄,遇到白衣之姝,绰约有绝代之色。素裙粲然,凝质皎若,辞气闲雅,神仙不殊。其侍者曰:“娘子孀居,袁氏之女,前事李家。”至其宅,见青服老女郎立于庭,相见曰白衣之姨也。这便是青蛇原型。

李黄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拜辞而出,仆人觉李黄有腥臊气异常。回到家李已渐觉恍惚,口虽语,但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

问彼处人云:“往往有巨白蛇在树下,便无别物。”姓袁者,盖以空园为姓耳。

复一说:

元和中,凤翔李琯遇一车子,通以银装,白牛白马,女奴素服。

琯既随之,闻其异香盈路。但闻名香入鼻,似非人世所有。

见一女子,素衣,年十六七,姿艳若神仙。

李琯才及家,便觉脑疼,斯须益甚,至辰巳间,脑裂而卒。

从者具述其事,云:“郎君颇闻异香,某辈所闻,但蛇臊不可近。”

于昨夜所止之处复验之,但见枯槐树中,有大蛇蟠屈之迹。

乃伐其树,发掘,已失大蛇,但有小蛇数条,尽白,皆杀之而归。

两个故事,都是白蛇以美色迷惑人,不知不觉中吸空人血精髓,仅剩头存,或脑裂惨死。



点击下一个:明末的《白蛇传》,是吃人妖精?还是爱情故事?+ 谁见白娘子倾国之姿,稳做偷香窃玉人?+ 青青是青鱼还是青蛇?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8:27 , Processed in 0.0688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