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0|回复: 26

中元节五美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发表于 2023-10-1 1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美吟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其他




《五美吟》是由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组诗,共五首,见于小说第六十四回。这五首诗是小说女主人公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寄慨之作,依次写了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红拂五个人物,所写的人事并非都据史实。组诗风格豪放,在林黛玉诗中独具一格。





  5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 作品名称

    五美吟

  • 创作年代

    清代

  • 作品出处

    《红楼梦》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内容

五美吟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姫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折叠词句注释

⑴倾城:绝色美女的代称,也叫"倾国"。语本汉代《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⑵儿家:古代女子自称,此处指代西施。

⑶效颦(pín):相传西施家乡东村有女子,貌丑,人称东施,因见西施"甩寒笑巩捧心而颦(皱眉)"的样子很美,也学着捧心而颦,结果反而更丑。

⑷浣纱:西施和她家乡的女子曾在若耶溪边漂洗过棉纱。

⑸"肠断"句:夜间骏马嘶鸣,令人肠断。乌骓(zhuī),史载项羽有"骏马名骓"即是。程高本作"乌啼"。啸风,是指马鸣,也常说"嘶风"。

⑹虞兮:用项羽《垓下歌》中原词。虞,即虞姬;兮,语气词。重瞳: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指项羽。《史记·项羽本纪》:"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⑺黥(qíng)彭:黥布和彭越,与项羽同为秦汉之际崛起的诸侯,归附刘邦,为西汉开国功臣,初封异姓王,后以谋反罪被处死。醢(hǎi):肉酱。这里指剁尸剐肉的酷刑,相传由商纣王所创,用以对付九侯,但也有对活人使用者。彭越斩首后即被处以醢刑。

⑻饮剑:自刎。何如:还不如。虞姬自刎于楚帐,当是《求市炼楚汉春秋》等书据《史记》中基本史实加以敷演的。

⑼明妃:即王昭君。晋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妃或明君。

⑽出汉宫:指出塞和亲事。

⑾轻:轻视,轻率。

⑿"予夺"句:为什么把决定权交给画工呢?予,赐予,加宠。夺,剥夺,弃置。畀(bì),给。

⒀绿渗试匪珠:晋代石崇的侍妾。《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⒁"瓦砾"句:把明珠(喻绿珠)当作瓦砾一样地抛弃。石崇曾与王恺斗富,随手用铁如意击碎王恺的二尺多高的珊瑚宝树,而把自己的三四尺高的赔他。所以这样设喻。

⒂石尉:指石崇,字季伦,曾任散骑常侍,侍中、南蛮校尉,故世罪习船炒称石尉。娇娆:妩媚柔美的样子,指绿珠等石崇的姬妾。

⒃同归:化自潘岳《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晋潘岳与石崇交厚,同日被孙秀杀害,两人在刑场相遇,潘岳诵以先前赠石崇的诗句:"白首同所归"。事见《世说新语·仇隟》并《晋书·潘岳传》,后用此典表示同时腿和弃而死。

⒄红拂:隋朝大臣杨素家里的婢女,本姓张,因侍杨素时手执红拂(挥灰尘的用具),后来就叫她红拂。有一次,李靖(唐朝开国功臣)以布衣入见杨素,从容谈论天下大事,红拂在旁见他气宇轩昂,谈吐超人,知道他将来必非庸碌之辈,就连夜越杨府投奔李靖,与他同往太原辅佐李世民起兵讨伐隋王朝。见唐代杜光庭虬髯客传》。

⒅"长揖"句:李靖谒杨素时,杨素态度倨傲,李靖长揖不拜,并指责杨待客不逊,杨连忙谢罪,后来听了李靖的一番高谈雄辩更心悦诚服。长揖,站着作揖。程高本改"长揖"为"长剑"。

⒆尸居余气:用以说人将死,意思是虽存余气,而形同尸体。语出《晋书》。杨公幕:杨素的府署。

⒇羁縻(mí):羁绊,留住。女丈夫:指红拂。后人称她与李靖、虬髯客为"风尘三侠"。


折叠白话译文

西施

倾国倾城的一代美女,早已葬身无情的浪花。吴王宫里的人们啊,只能白白地怀念她。

轻薄的人儿哟,不要把东村丑女笑话:她虽然年老白了头发,尚能在溪边怡然浣纱。

虞姫

声声哀嘶乌骓马,肝肠断裂啊,对着月夜悲风。虞姬啊满怀幽恨,面对着意气崩溃的英雄。

朝三暮四的英布和彭越,甘愿深受酷刑而命终。如何比得你虞姬,拔剑自刎楚军营帐中。

明妃

绝代佳人啊艳丽惊人,竟然被糊里糊涂送出汉宫。女子的命运从来如此,古往今来岂有不同。

纵使你汉元帝不重女色,怎么能将决定人生命运的权利交给一个画工?

绿珠

豪奢的权贵石季伦啊,何曾真的看重过你的娇娆?他把明珠和瓦砾一样看待,随心所欲地毁掉抛掉。

都是前生造定的福分吧,使他享尽你的贞烈情操;还让你与他同归于尽,去抚慰他阴间的无聊。

红拂

一介平民进见大臣,拱手不拜雄辩健谈,风度脱俗。一个侍女得见李靖,胆识过人慧眼独具,识得英雄。

只比死尸多口气的杨素,岂能束缚住女中丈夫?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小说《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说,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宝玉看了,赞不绝口,又说道:"妹妹这诗,恰好只做了五首,何不就命曰'五美吟'?"于是不容分说,便提笔写在后面。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折叠整体赏析

这是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寄慨之作,也可以看作曹雪芹的一组咏史怀古之作,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西施》中东施效颦故事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明妃》中写的是王昭君的故事,《西京杂记》中所写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以致不为元帝所知被诏使出塞的情节只是传说。至于《红拂》中的红拂形象,严格说,并不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唐代小说家杜光庭《虬髯客传》小说中人物,姓张,原为隋大臣杨素的家妓。李靖以一介布衣之士,欲上奇策于杨素,遭到踞见,当面责素道:"天下方乱,英雄竞起,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见宾客。"杨素身边罗列的姬妾中有红拂,一眼看准李靖,当夜即相私奔。后来二人遇到一位奇侠虬髯客,得到一笔厚赠,成为李靖赞助李世民建功立业的资本。

这组诗中议论本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第一首诗题咏的是西施。西施本是越国人,却被送入了吴宫,虽然锦衣玉食,却无时不在吴宫中思念自己儿时生活过的越国,被人笑话"效颦"的东施,虽然老了依然在溪边浣纱,却仍在自己的家乡。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去国怀乡的忧思之情。黛玉嗟叹"一代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空忆儿家不得归,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这是写她自己寄身于四顾无亲的贾府,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第二首诗题咏的是虞姬。四面楚歌声中,乌骓马在夜风中嘶鸣,虞姬与项羽在帐中四目相对,此刻应是满腹的绝望与悔恨。黥布作为项羽帐下将领之一,却叛楚投汉,汉朝建立后又起兵反汉,因谋反罪被杀。彭越作为刘邦麾下战功显赫的将领,却被人诬告而遭冤杀。如果这两人早知道自己他年后会受醢刑,还不如当时就在楚帐中饮剑而死。这首诗虽然是咏虞姬,实际却是在叹息那些被冤杀的将领。黛玉鄙薄反复无常、苟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黥布、彭越,觉得不如虞美人"饮剑"于楚帐,是借此寄托她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第三首诗题咏的是明妃。明妃即汉朝和亲的王昭君。诗中描写她的容貌"绝艳惊人",却也更对比出她的薄命。而薄命人却是今古相同。君王纵然并不好色,也不能把判定美丑对错标准的权力交给画工来决定。这首诗表面叹息明妃的遭遇,实际却骂了汉皇的昏庸与轻率。她讥刺汉元帝大权旁落,听命于画工,表现了自己不肯听人摆布的独立性格。第四首诗题咏的是绿珠。石崇对身边的姬妾都很残暴,唯独却宠爱绿珠,而绿珠也不曾负他,石崇被杀后,绿珠也跳楼殉了他而去。这首诗表达了绿珠对石崇的坚贞与追随。黛玉惋惜绿珠而对石崇有微词,以为石崇生前珠玉绮罗之宠,抵不得绿珠临危以死相报,又可见其在爱情上重在意气相感,精神上有默契。第五首题咏的是红拂。红拂"美人巨眼识穷途","美人""巨眼"连用,看起来很不谐调,其实正是此诗精彩之处,这正表现出红拂眼光的不凡。黛玉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的思想。

组诗所咏是否也与小说情节有某种照应,这是可以研究的问题。五首诗写的都是关于死亡或别离的内容,有的还涉及事败或者获罪被拘系,这就好像不是偶然的。末首的题材与小说情节似乎相距较远,但有些用语却很像双关,如"识穷途"之类即是。红拂未受"尸居余气"的杨府的羁留而出走了,黛玉最终也离开了"尸居余气"的贾府而回到离恨天去了。当然,在现存材料很少的条件下,要确切地阐明作者的意图还是不容易的。


折叠名家点评

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古诗词鉴赏》:作者通过"女丈夫"这样的造语,活现了一位侠女形象。红拂惊世骇俗的一个方面,是她敢于自媒,在婚姻上主动出击,连李靖亦自愧弗如。联想到《红楼梦》小说,其中有一位敢于谈婚议嫁、自行择婿的刚烈女性,即尤三姐。曹雪芹对红拂的歌咏和对尤三姐的赞美一样,都表现出一种反封建的思想倾向。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红楼梦诗词精选》:这几首诗,黛玉表面上是在咏五美,实际却是在咏叹自己。她在《西施》诗中借西施的"空自忆儿家",来述说自己寄身贾府无家可归的凄惨。在《虞姬》诗中,她借"饮剑"于楚帐的虞姬,来表明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的心愿。在《明妃》诗中,她对汉元帝的讥讽,显示了她性格中清高孤傲的一面。而在《绿珠》诗中,黛玉认为,石崇的荣华富贵比不上绿珠临危时的以死相报,这又可见黛玉重情的一面。至于在《红拂》诗中,红拂勇敢去追求自己所爱的行为,又何尝不是黛玉敢恨敢爱的真实写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8: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何以隐写中元节?仅着墨于林黛玉创作“五美吟”?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20-09-01   |  459阅读  |  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者:李大奎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红楼梦》对传统文化节日十分看重,像中秋、除夕、元宵等,均正面着笔,有的还写得异彩纷呈,高潮叠起。

然,农历七月十四(十五)这一民间视为鬼节的中元节,又称“月半',乃传统的祭祖节,却在《红楼梦》中没有明确提及,仅通过贾宝玉去潇湘馆探望林黛玉,由此引出在中元节这一天,林黛玉创作了“五美吟'为之祭奠一事。中元节就此一闪而过,再也没有下文。

这是啥意思呢?果真百年望族贾府对中元节并不那么重视,或是曹公另有深意?

一、中元节期间,贾府正碰上贾敬殡天

据《红楼梦》63回讲到,在玄真观炼丹修道的贾敬因吃了秘制的丹药烧胀而死,此时正值中元节期间,又逢老太妃薨逝,宁府珍大奶奶尤氏只得“独艳理亲丧',贾府一众上下便在这国孝家孝中忙过不停,也就没有精力考虑中元节祭祖的事了。

唯有大观园中的富贵公子贾宝玉,及林黛玉、薛宝钗等“客人',年龄小,又没什么“御封',对国孝家孝这些大事也就帮不上忙,顶多在家尽个心表个意。

由此,作为传统节日中元节的话题便顺理成章地落在这些小年青身上。

故曹公对中元节采取了隐写的方式,仅一笔带过,只重点提写了林黛玉在中元节这天的生活场景。



于是,《红楼梦》24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曹公便煞费苦心地为导出中元节的话题作了长长的铺陈。

话说这一天,贾宝玉在宁府守孝无趣,便回到大观园去看林黛玉。刚过了沁芳桥,就看到黛玉的丫环雪雁带着两个婆子拿着菱藕瓜果往潇湘馆去。宝玉忙问雪雁,“这是要做什么?'


在雪雁告之“林姑娘今日又伤感一回,写了些诗词,随后就命雪雁专供瓜果,紫鹃摆下香炉'后,便作了一番思量。原文如下:

“宝玉想:据雪雁说来,必有原故。若是同那一位姊妹们闲坐,亦不必如此先设馔具。或者是姑爹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与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已奠祭……。'

这一大段宝玉之思,即道出“这一天'乃祭祖的中元节无疑。由此,宝玉还揣测林黛玉想必是在潇湘馆行宗庙之礼,祭祀先祖。

二、林黛玉在中元节写“五美吟'

不过,于宝玉而言,原本青春年少,又是贵族公子,对节庆习俗想得不多,更多考虑的是当下厮混于内帷怎样玩得开心。于黛玉而言,亦是花季少女,多病及坎坷的身世让忧郁的她更加多愁善感,想到的多是悲寂。




故中元节也好,七月中的另一个重要节日“七夕'也罢,他们根本弄不清这两个节日的习俗区别,仅笼统感知为“不好的日子',让人伤感悲痛。

以致宝玉把七夕、中元这两个节日含糊其辞地混在一起,供瓜果与祭祖似乎都是一回事。身体恹恹的林黛玉,真正在“中元节'这一天,也没有去想“祭祖',只感于自己在外祖母家是寄人篱下,还有“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觉,便不由得想起历史上的五位才女,同病相怜下,即写了五首诗表意哀祭。书中是如此述及的:


“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

这五个女子,便是西施、虞姬、明妃、绿珠和红拂。诗作如下: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沙。
(咏西施)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咏虞姬)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咏绿珠)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咏红拂)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公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咏明妃)




三、林黛玉为何在中元节写“五美吟'?

《红楼梦》64回中写道,宝玉以为林黛玉祭祀先祖不便打扰,便先到凤姐那里转了一圈,才去潇湘馆看望她。

此时,林黛玉已祭祀毕,“炉袅残烟',紫鹃正在收拾桌子。宝玉便没提此事,忽在砚石下发现林黛玉所写的诗,正准备拜读。正好,薛宝钗也来潇湘馆探望黛玉。

于是,宝钗二人便欣赏吟诵起林黛玉所写的诗来,贾宝玉为之命名为“五美吟',薛宝钗亦就此进行了引经据典的点评。


原来,林黛玉在这个原本祭祖的中元节,在悲伤的氛围下境由心生,便想着写诗言志,借此焚香缅怀古史上的五位绝代红颜:

之所以咏西施,旨在感念她“去国怀乡'的忧思之情。在林黛玉诗里,西施并没有随范蠡“泛舟五湖',而是惨死在吴宫,临终前还渴望着在家乡的溪边浣纱。

之所以咏虞姬,在追思她与项羽在“四面楚歌'中四目相对时的悲情时,亦叹息黥布、彭越等被冤杀的大将:早知他年后会受醢刑,不如当初在楚帐中饮剑身亡。
之所以咏绿珠,旨在赞赏“跳楼自尽'的绿珠对死于“八王之乱'的石崇的坚贞与追随。

之所以咏红拂,意在向往她的勇气与坚定,看中李靖后毅然舍了杨素,一生追随,成就了“风尘三侠'的美名:只有这样主动选择自己的命运人生,才有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之所以咏明妃,旨在感叹她出塞的遭遇,斥责汉皇的昏庸与轻率。



薛宝钗看了这五首诗后,作了很高的评价:“后来王荆公复有`意志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可见,林黛玉的“五美吟',明面上是叹息她们的命运与人生。西施死在吴宫,虞姬、绿珠自杀,明妃远嫁,她们或为国家,或为自己钟情的男人,选择了隐忍承受,最终都是一生悲情。

她们都有过如花容颜,有过灿烂绽放的韶华,可最终无常的命运还是将她们带上了悲情的人生道路。

唯有像红佛这样有眼光有胆识有主见的奇女子,主动选择自己的人生,成为“女丈夫',才有了好的结局,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我林黛玉呢?能像红拂那样主动选择吗?看来已不可能了。今生,也只怕如西施她们四位那样,在不能自主的命运中悲情人生了!


很显然,林黛玉在中元节所作的“五美吟',其实是她借古表意,叩问自己“堪怜咏絮才'的命运。终其究里,曹公笔下的中元节,不言而喻,旨在突显林黛玉对自己的哀祭,隐喻其“玉带林中挂'的悲情人生。

是为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元作》李商隐 |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情缘半岛 2022-01-23   |  183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图片

中元作
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图片
译文
使者持红色符节从宫中而来,到道观参加中元节盛会。
仙女萼绿华赠送羊权金手镯来表达爱慕之情,温峤用玉镜台得到美好的姻缘。
记得曾与你缠绵厮守难舍难分,迷路花丛也只因为遇到了你。
有娀国虽不像瀛洲那么遥远,可以鸩鸟为媒又怎能等到美好的爱情?
  
注释
1)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唐时中元节大设道场。《旧唐书·王缙传》:代宗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盘。又设高祖以下七圣神座,备幡节龙伞衣裳之制。是日排仪仗,百寮序列于光顺门以侯之。
(2)绛节:使者所持的红色符节。宫国:即宫中。宫,全唐诗校:'一作空。'
(3)上清:此指宫中。据道经,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
(4)条脱:女子腕钏,俗称手镯。《真诰》:萼绿华夜降羊权家,赠权诗一篇,并致火浣布手巾一条,金、玉跳脱各一枚。须:全唐诗校:'一作虽。'
(5)《世说新语·假谲(jué)》:'温公(峤)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丧乱离散,惟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日:'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云,乞粗存活,便足慰吾馀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第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句谓不能如温峤之明媒正娶,结为佳偶。
(6)省:记。雨:取高唐云雨之意,指交欢。
(7)迷路:用刘晨、阮肇入天台迷路遇仙女事。花:喻指所恋之女性。
(8)有娀:国名。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9)鸩:恶鸟。《离骚》:'吾令鸩鸟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青雀:西王母信使。
  图片

赏析:
据说这首诗有这样的背景:一位与李义山青梅竹马少女,聪慧美丽,被选入宫,竟随公主入玉阳山灵都观修行,得法号宋真人。李义山借中元节法会的机会,去灵都观见到了她,于是写下此诗。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来自道教,是超度孤魂野鬼的日子,俗称鬼节。
首句“绛节”指帝王、仙君的仪仗。“上清”借指此行的道观吧。头两句是中元节去道观参加法会的情景。
次联用了两个典故:首先是道教仙女萼绿华恋上羊权,偷偷来与幽会,还赠以金玉条脱等信物。后一个,则是说,温峤的姑姑托他找女婿,他自己想娶,就虚以他人名义以御赐的玉镜台为信物定下亲事,最后娶得表妹。这两个故事,一个是女追男,一个是男“骗”女,但都是欢喜收场。接下来,“曾省惊眠闻雨过”,据说是用高唐赋巫山神女的典故,“不知迷路为花开”,则是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两句字面上的意思十分优美,似乎有人也认为没有用典,但从整首诗的写作方法和背景看,应该是用典,否则“隐喻的线索”就断了。
这四个典故的共同特点,都是极尽浪漫而且有理想化结局的仙-人恋情,这与前面所说的故事背景吻合,也看得出义山心里这段情是多么的超凡脱俗。
再看最后两句:“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有娀”是个遥远的国度,屈原(离骚中)曾经幻想以“鸩鸟”为媒,求有娀美女而无法得愿;瀛洲更是遥不可及的仙人居所(暗指上清宫),神鸟“青雀”会不会有办法做媒呢?
稍加想象,这是一段纯洁而凄婉的爱情故事。浪漫的七夕刚过,李义山辗转得见少年时的梦中情人,其人虽在,却已经犹如人仙殊途,他也许在感叹,自己得不到仙女的“金玉条脱”,也拿不出那让人无法抗拒的“玉镜台”,其人虽在,却人“仙”两隔,只能朝思暮想,梦中幽会,寄希望于“神鸟”出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情缘半岛 > 《《李商隐诗词》注解集》举报/认领
上一篇: 《为有》李商隐 |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下一篇: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李商隐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字大全 » 温峤娶妇文言文及释议
Sep
07

温峤娶妇文言文及释议时间:2020/09/07 04:10 | 分类:文字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温峤娶妇》译文

原文: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以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翻译:

温峤死了妻子。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从姑母非常高兴。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像我所预料的。」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2. 温峤娶妇 译文

温峤死了妻子。

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

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

从姑母非常高兴。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

果然像我所预料的。"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3. 温娇娶妇文言文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假谲篇第九温峤娶妇【原文】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

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故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婿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

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衫,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译文】温峤死了妻子。

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

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么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于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

从姑母非常高兴。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

果然像我所预料的。”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4. 温峤娶妇,请哪位大师帮忙翻译一下,并解释重点字词,谢谢

温公丧妇。

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以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

」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

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翻译为,温峤死了妻子。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

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

"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从姑母非常高兴。

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像我所预料的。

"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5. 古文温侨娶妇阅读题

原文: 温公丧妇。

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以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

」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

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温峤死了妻子。他的从姑母刘氏家正逢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很是美丽聪明。

从姑母把她嘱托给温峤,请他寻找婚配对象。温峤私下有自己娶她的意思,回答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麽样?"从姑母说:"经过丧乱衰败之后活下来的人,要求不高,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那里敢希望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呢?"这不几天,温峤回复从姑母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

"於是送去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礼。从姑母非常高兴。

成婚以后,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像我所预料的。

"玉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得到的。






《为有》李商隐 |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情缘半岛 2022-01-23   |  13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为有
【唐】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译文
云母屏风后面的美人格外娇,京城寒冬已过却怕短暂春宵。
无端地嫁了个做高官的丈夫,不恋温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注释
⑴云屏:云母屏风。指雕饰着云母图案的屏风,古代皇家或富贵人家所用。无限娇:称代娇媚无比的少妇。
⑵凤城:此指京城。
⑶无端:没来由。金龟婿:佩带金龟(即做官)的丈夫。《新唐书·车服志》:“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为龟,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难以精确考证,朱世英推测此诗大约写作于公元846年(会昌六年)至851年(大中五年)之间,即李德裕罢相以后,诗人之妻王氏去世之前。这段时间李商隐个人和家庭的处境都十分艰难。
赏析
诗的一、二句“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描述一对宦家夫妇的怨情。开头用“为有”二字把怨苦的缘由提示出来。“云屏”,云母屏风,指闺房陈设富丽,“无限娇”称代娇媚无比的少妇。金屋藏娇,两情缱绻,当春风送暖,京城寒尽之时,便双双地怕起春宵来了。丈夫既富且贵,妻子年轻貌美,两人处在云屏环列的闺房之中,更兼暖香暗送,气候宜人,理应有春宵苦短之感,应该不会产生“怕”的心情。首句的“因”和次句的“果”有抵牾之处,这就造成一种悬念引人追询答案。三、四句“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通过少妇的口说出“怕春宵”的原因。冬寒已尽,衾枕香暖,两口子情意款洽,本应日晏方起,可是偏偏嫁了你这个身佩金龟的作官夫婿,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早朝,害得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闺房里,实在不是滋味。这些似是枕畔之言,当丈夫正欲起身离去时,妻子对他说了这番话,又好象是埋怨自己,流露出类似“悔教夫婿觅封侯”那样一种痴情;或是责怪丈夫,向他倾诉“孤鹤从来不得眠”的苦衷。“无端”二字活画出这位少妇娇嗔的口吻,表达了她对丈夫、对春宵爱恋的深情。其实,妻子的苦恼也是丈夫的苦恼。前面的“为有”和“凤城”二句就正面描述了丈夫的怨情。应当说他“怕春宵”比妻子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留恋香衾,不愿过早地离去,撇下娇媚多情的妻子,让她忍受春宵独卧的痛苦;还怕听妻子嗔怪的话,她那充满柔情而又浸透泪水的怨言,听了叫人不禁为之心碎。不愿早起离去,又不得不早起离去。对于娇妻,有内疚之意;对于早朝,有怨恨之情;对于爱情生活的受到损害,则有惋惜之感。“辜负”云云,出自妻子之口,同时也表达了丈夫的心意,显得含蓄深婉,耐人寻味。这首诗的中心字眼是第二句里的“怕”,关于怕什么的问题,三、四两句的解答是“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仅仅因为丈夫要早起上朝,就产生这么大的怨气,似乎有点不近情理。总之读完全诗,读者由“怕”字造成的悬念并未完全消除,诗有言外之还意,弦外之音。屈复的《玉溪生诗意》分析说:“玉溪以绝世香艳之才,终老幕职,晨入暮出,簿书无暇,与嫁贵婿、负香衾何异?其怨也宜。”李商隐一生长期沉沦幕府,落魄江湖,不是他没有才能,或有才能得不到赏识,而是不幸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成了朋党之争的受害者。当他认识到这一点时,已为时太晚,不可自拔。“无端嫁得金龟婿”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悔恨莫及的痛苦心情。这首绝句含蓄深沉而又富于变幻。前两句一起一承,一因一果,好像比较平直。但着一“怕”字,风波顿起,情趣横生。后面两句围绕着“怕”字作进一步的解说,使意境更加开拓明朗。这样写,前后连贯,浑然一体。其中“为有”“无端”等语委婉尽情,极富感染力。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美玉生烟— 叶嘉莹细说李商隐》全集《安定城楼》李商隐 |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日射》李商隐 | 回廊四合掩寂寞,  碧鹦鹉对红蔷薇
《晚晴》李商隐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赠荷花》李商隐 |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对雪二首(其二)》李商隐 |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幽居冬暮》李商隐 |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端居》李商隐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暮秋独游曲江》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落花》李商隐 |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北齐二首》李商隐 | 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 |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李商隐 |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李商隐 |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瑶池》李商隐 |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流莺》李商隐 |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高松》李商隐 |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楚宫》李商隐 |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韩碑》李商隐
《板桥晓别》李商隐 | 水仙欲上鲤鱼去, 一夜芙蓉红泪多
《蝉》李商隐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李商隐 |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杜工部蜀中离席》李商隐 |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二月二日》李商隐 |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即日》李商隐 |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柳》李商隐 |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忆梅》李商隐 |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天涯》李商隐 |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筹笔驿》李商隐 |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李商隐
《咏史二首·其一》李商隐 |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李商隐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李商隐
《风雨》李商隐 |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锦瑟》李商隐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霜月》李商隐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登乐游原》李商隐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嫦娥》李商隐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贾生》李商隐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凉思》李商隐 |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中华古诗词100首》91 李商隐《嫦娥》
《中华古诗词100首》89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中华古诗词100首》83 李商隐《乐游原》
丁歌读诗之李商隐《锦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黛玉创作《五美吟》所要表述的心语
吴凯鹏 在 2012-1-8 下午2:22 发表于 细品红楼

来源:红楼艺苑
      
在红楼梦64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珮》一回中,林黛玉写了五首诗,被贾宝玉冠名为《五美吟》。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白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作了不少诗,但作《五美吟》之前,从贾宝玉与雪雁的对话中,我们知道,林黛玉是供桌置于院中,放上龙文鼒,摆上瓜果和香炉的。林黛玉是行为艺术家,象黛玉葬花那样,每一次她要表达她的某种重要心境时,必有行为艺术伴随,因此,《五美吟》绝对不是简单的五首诗,是林黛玉重大心里活动的表现。

一、《五美吟》的创作动机

《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林黛玉掣的花签上的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这一句出自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诗。

明妃,说的是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昭君和亲于单于的故事在《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有记载。对于王昭君的传说故事也有许多杜撰,其中一个是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未被汉元帝看上,等她要出嫁匈奴单于时,被汉元帝发现宫内居然有如此美人,一怒之下,杀了画师毛延寿。这个传说所表达的一是说王昭君确实貌美,而且品行好;二是画师毛延寿做了坏事,必有恶报。但对于这个传说,古人存在不同看法,王安石(字介甫)在《明妃曲》有诗云“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说的是王昭君的美是在意态,而意态美是画不出来的,不该怪罪毛延寿。这个观点得到了欧阳修的赞同,因此有诗《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诗,最后两句是“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说的是“有多少坚持汉文化(儒道文化)诗礼簪缨家族女孩的命运都是那样的悲戚,王昭君你也不要埋怨当年汉朝廷只以一宫女应付单于的汉家作风,而应当自嗟自叹”。

林黛玉是聪明之人,敏感之人。当她拿到花签诗句“莫怨东风当自嗟”时,必然要联系到她自己的处境,她很快就想到,不作出一定的改变,她自己也必将落入“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苦海中去,因此,林黛玉要把自己的心声完全的、彻底的向她认为能改变她命运的人进行诉说,并且以很郑重的行为艺术的方式,期待唤起她亲诉对象的关注。

二、《五美吟》的亲诉对象

引文:

黛玉一面让宝钗坐,一面笑说道:“……才将做了五首,一时困倦起来,撂在那里,不想二爷来了就瞧见了,其实给他看也倒没有什么,但只我嫌他是不是的写给人看去。”宝玉忙道:“我多早晚给人看来呢。……我岂不知闺阁中诗词字迹是轻易往外传诵不得的。自从你说了,我总没拿出园子去。”……宝钗又笑向黛玉道:“拿出来给我看看无妨,只不叫宝兄弟拿出去就是了。”黛玉笑道:“既如此说,连你也可以不必看了。”又指着宝玉笑道:“他早已抢了去了。”宝玉听了,方自怀内取出,凑至宝钗身旁,一同细看。
林黛玉首先表明,给贾宝玉看没什么,但只别写给人看去。贾宝玉会给谁看呢?我们一般理解是林黛玉怕贾宝玉写给大观园以外的人看去,但贾宝玉紧接着就给了我们否定的答案,说他总没拿出园子去。因此,林黛玉的意思是说这五首诗就是给贾宝玉自己看的,除了贾宝玉自己,园子里的人也不该给看。

同样冰雪聪明的薛宝钗听出了林黛玉意思,她知道,黛玉要给宝玉看的一定是很重要的东西,就装着不知道,顺着批评了宝玉的不小心,又讲了一通闺阁女儿的道理后,话锋一转说“拿出来给我看看无妨,只不叫宝兄弟拿出去就是了。”意思就是说,什么重要的东西,就咱三个知道就是了。黛玉也发现宝钗听出了自己的意图,也顺着宝钗的话说“既如此说,连你也可以不必看了。”黛玉的意思是那干脆谁也别看了,我以后再抽时间给宝玉看就是了,总之是不想让宝玉以外的任何人看到这五首诗。可惜宝玉哪里听出来两个女儿语言中的交锋,取出来,是凑到宝钗身旁,一同细看的。

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林黛玉所写的五首诗,是她自己内心的独白,是要单独给宝玉的诉说,宝玉不明白,仍把诗拿了出来。这些说明了什么?一是说宝玉真的不了解黛玉,他仍把黛玉的一些话当成玩话,一些诗当成玩诗,他根本没有也从来没有走进黛玉的内心世界。二是说宝玉仍然生活在春暖花开的大院中,没有一点“莫怨东风当自嗟”的危机感,而黛玉已经感到了周围的凶险,她需要立即向宝玉说明。

三、解读《五美吟》

林黛玉在书中做了许多的诗词,我们随便看几句:代表作《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我们先不看诗意,单从字的组合中就可以看到一种中国诗歌的韵味,这是黛玉诗的本来面目,伤感中平添一丝哀愁。你要逐句逐句的解释,还真不容易。但在《五美吟》中黛玉完全是为了表意而堆砌,诗意直白的让我们根本不需要解释,一看就明白,这样的风格,黛玉少有。用黛玉的话说“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

我理解的是黛玉就是通过对古代五个女子的境遇,抒发自己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感慨,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心语。因此,对这五首诗,我们可以不在文字上做太多解读,只要注意文中所提到的典故就可以了解黛玉所要表达的意思。一首一首看:

第一首《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白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诗意为:西施的倾城容貌,以及短暂的王妃贵族的奢华生活都是浮云啊,反而是那曾被人耻笑的东施,花白头发的时候还在溪边浣纱,过着平凡的生活。黛玉的心语是:现在的花好月圆,贾府的皇妃贵族的奢华生活也不会长久,我对这些也都不在乎,我只希望能够过安静的生活,哪怕做出一些让人耻笑的事情,我也愿意。

第二首《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这里需要先解释几个词,“重瞳”是指项羽(传说项羽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眸子),“黥彭”是指黥布、彭越,他们原来都是项羽部将,后来投降了刘邦,并在破楚中立下大功,双双被封王。但二人后来又举兵叛变或搞分裂,背叛刘邦,被刘邦剁尸,就是被砍成肉酱的一种酷刑。诗意为:外面危机四伏,项羽的坐骑乌骓马在夜晚发出嘶鸣,虞姬依然幽情的面对着项羽。黥彭二人要知道以后要受到醢刑,还不如象虞姬那样,忠贞的自刎于楚国的军营里。黛玉的心语是:我在贾府中的环境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贾府的外面环境也已经险象环生,但是我黛玉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选择,不会背叛对宝玉的爱。

第三首《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这一首我们在前面“莫怨东风当自嗟”中说过这个典故。诗意为:昭君那样有才有貌的女子,也没有逃脱红颜薄命的悲剧。汉元帝你也别怨画工毛延寿,还是怨你自己不把选秀女的权力抓在自己手上吧。黛玉的心语是:生在豪门贵府里的人啊,最终都逃不脱盛极而衰的命运,这个没什么可以抱怨的,但我们可以把命运自己来把握,要对未来提前谋划啊。

第四首《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这里需要先讲一下绿珠和石崇(石尉)的故事。石崇是西晋人,字季伦。一开始担任修武令,后来官升侍中,再后来为荆州刺史,靠劫掠客商发家,生活穷奢极欲。石崇曾与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比奢靡,用蜡烛当柴火烧,用锦缎铺地五十里,王恺即使有武帝支持,仍不能比得过。有一次,王恺拿出晋武帝赐的一株高二尺、许世所罕比的珊瑚树。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王恺心疼不已,以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物,石崇一笑置之:“别心疼了,我还给你。”说着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这些珊瑚树高度皆有三四尺,条干绝俗,光耀如日,比王恺那株强多了,王恺抚然自失。绿珠是石崇用十斛(hú)珍珠买来的妾,是后房几百个姬妾里最受宠的。十斛什么概念,一斛是十斗(后来改为五斗),十斛就是一百斗,一百斗珍珠啊。后来,石崇的靠山朝廷里的贾谧被诛,石崇也因为与贾谧同党而被免官。这时候,依附于掌权的赵王司马伦的一个叫孙秀的就开始打绿珠的主意,他以赵王的名义明目张胆地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石崇哪里舍得给,孙秀回去后就劝赵王杀了石崇。当赵王的兵马来杀石崇时,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绿珠突然坠楼而死,石崇想拉却来不及拉住。再后来,石崇也被乱兵杀于东市。看完故事就不难理解诗意了:一百斗珍珠换来的绿珠象一片瓦砾一样被抛弃了,难道能说石崇真的是钟爱绿珠吗?都是因为前世修的那些福气,两人前后死后还能在阴间互相抚慰了。对于这首诗到底表达了黛玉的什么感慨,众说纷纭,我结合这前后五首诗理解的黛玉心语是:宝玉你现在对我的好,我是能感受到的,但能说这样就算你对我的全部的好吗?远远不够啊!都说有“木石姻缘”,可你要再不把它变为现实,也许一个动荡来临,我们也只能到地府里去互相慰藉了。

第五首《红拂》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红拂女的故意一般人也不了解,先说故事。红拂女本名张出尘,原先是隋朝权臣杨素的侍从,我们看电视剧,经常可以看到,大官周围有些侍从拿着拂尘站在两边。张出尘经常拿着一个红色的拂尘站在杨素的旁边,后人就习惯把她称为红拂女了。那时候,杨素位高权重,每天前来拜谒杨素的各色人物都排着队,红拂女在旁边,也可以说是阅人无数。可忽然有一天,一个身着布衣的青年来见杨素,并与杨素一起探讨天下事,小伙子是一表人才,见解独特,谈吐优雅,红拂女一下就倾心了。当天夜里,就赶到小伙子住的酒店,以身相许,随小伙子私奔了。这个小伙子名叫李靖。李靖与红拂女日后与李世民结交,当李渊父子起兵后,李靖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帮李渊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大唐。并攻打突厥,活捉颉利可汗,被封为卫国公,红拂自然成了一品夫人。这首诗的诗意是:李靖的优雅和谈吐与众人不同,红拂女一眼就看出李靖必有大的作为。如果依然生活在死气沉沉的杨素府中(隋朝中),怎么会有以后的来去自由的传奇女子呢?五首诗到最后,黛玉就直接摊牌了,她的心语是:宝玉你在我的心中,就象李靖在红拂女的心中一样,必会有大的作为的。不要再活在死气沉沉的贾府里面了,出去干一番事业,我会象我第一首诗里说的那样,不怕任何耻笑,义无反顾的与你私奔出去。

《五美吟》黛玉心语:宝玉啊,贾府当前的繁华不会长远的,我们两人的周围,贾府的周围都是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啊,大的动荡马上就要来临,这一些都是注定的啊,我们没有抱怨的理由,也没有抱怨的时间了,到了我们要掌握自己命运,做出重大选择的时刻了。请相信我,我绝不会背叛你,你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最爱,你对我的好,我都感知到了,但你要真对我好,就赶快带我离开这里,我绝对不会因为害怕世人的耻笑而犹豫的。离开这里,我们去过安静平和的生活,白头到老。如果你再不做出决定,我们的“木石姻缘”,这辈子是不成了,也只能等我们到了阴曹地府再续吧!

使用的标签 五美吟, 林黛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作“哀哉千秋魂”《五美吟》的历史大玄机 (2017-02-11 07:42:37)

标签: 崇祯 东林党 红楼梦 明朝 南明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是朱三太子----崇祯帝的四皇子朱慈炤。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珮》的回前总批写道:【题曰:深闺有奇女,绝世空珠翠。情痴苦累多,未习颜憔悴。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


此诗的前四句说的是黛玉:幽居深闺的“奇女”黛玉无须珠翠装点也依然才貌绝世,可怜她因为用情太痴而忧苦劳累,终致容颜憔悴。此回写宝玉“只见黛玉面向里歪着,病体恹恹,大有不胜之态。”便劝道:“凡事当各自宽解,不可过作无益之悲。若作践坏了身子,将来使我……”宝玉话说了一半就再也说不下去,“早已滚下泪来”。林黛玉“见此光景,心有所感,本来素昔爱哭,此时亦不免无言对泣”。黛玉田秀英和崇祯之死,是宝玉朱慈炤和汉国灾难的开始,思及如何不伤悲?


哀哉千秋魂:指的是黛玉所作的《五美吟》中的那五个古代的 “有才色的女子”都是薄命人。这是喻指这五位流芳千秋的英雄义士的令人哀伤的不幸际遇。


“桑间人”对应的是本回题目中的“浪荡子”贾琏。“桑间人”典出《汉书。地理志》:“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 “桑间”借指淫乱之地,“桑间人”即为淫乱之人,是同黛玉和古代五美相对照的“奸丑非其类”的淫荡变节之人。朱慈炤在此用“桑间人”借指尤氏姐妹等背国弃义的朱明贰臣。



黛玉做《五美吟》,不但焚香祭上了“龙文鼒【蒙双行夹批:子之切,小鼎也。】”这一国家政权的象征,而且待宝钗满清来了后宝玉才拿出《五美吟》来看。五首薄命美人颂,而且当着满清面,这“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的感慨分明是影射在对抗满清的南明五政权中涌现出来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义士英雄。


需要注意的是五美吟是按照五位古代美人的时间顺序写的,春秋末期的西施,楚汉相争时的虞姬,汉代的王昭君,晋代的绿珠和隋末的红拂。但是她们所对应的南明五政权时的英雄并非是按照南明的政权的先后顺序,而是根据人物各自对应的特点。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这首诗是说以身报国的西施虽美,却早早夭亡,她在吴宫里日日夜夜对故国的思念也都随之而逝了。人们都嘲讽鄙视效颦的丑女东施,可是你们没看到他们的丑态虽令人作呕,可是他们却都平安的苟活到白头。这是朱慈炤鄙视投降满清的丑妇东施,“倾城”影射的是被世人赞美的弘光帝朝的扬州城破后被俘殉国的史可法。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重瞳指项羽。《项羽本纪》:“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黥彭”指英布和彭越。这首诗是说项羽大势已去,英布和彭越纷纷背叛项羽投靠刘邦,与其作贰臣像英布彭越后来落得个兔死狗烹剁尸剐肉的可悲下场,不如现在以身殉主守得节烈忠义。这是隐喻拥立鲁王朱以海的坚持抗清的张煌言,张煌言在朱以海死后灰心绝望,解散军队,后被满清抓捕宁死不降,被斩前赋诗“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坐而受刃”,正如诗中所写的“幽恨饮剑”。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明妃是指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即使君王不识昭君的绝艳,那为何一定要把命运交到画师的手中呢?这是影射隆武帝器重非常的郑成功。郑成功后来远走海外,创立了台湾明郑,并始终尊奉朱明为正朔。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石崇斗富把明珠当瓦砾一般抛洒,何曾珍视过美丽妖娆的绿珠?可是因为前世修来的福气,绿珠却愿一死陪他。这是影射先拥立隆武帝朱聿键,在隆武帝败亡后又拥立了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兄终弟及做了绍武帝的苏观生。朱聿鐭因为兄长朱聿键的关系而被苏观生拥立尝到了做了几天皇帝的滋味,这借了兄长的光也算是朱聿鐭顽福前生造。苏观生在广州陷落被捕后自缢殉国。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红拂女巨眼识英雄,夜奔李靖然后一起投奔并辅佐李世民伐隋。这典故里里藏了两个“李”姓,乃是隐喻本是农民起义军出身的大西军安西将军李定国。李定国在张献忠死后云南称王建立西南抗清根据地,并说服孙可望“以中国为重”一同归顺明室。李定国一心反清复明,是永历朝最优秀最重要的抗清将领。在永历帝被杀后仍然坚持抗清,不久病亡。




“春花如海” 指出:  第六十三、四回围绕贾敬过世展开,贾(甲)敬于七(申)月“殡天”后,宝玉看见“雪雁领了两个婆子,手中拿着菱藕瓜果之类”供黛玉设祭。应该能再次印证当时所指的大的时间背景和事件。(之后尤二姐、三姐粉墨登场。。。)
  -----------------------------
  雪雁就是作者朱慈炤,两个婆子又是“二”,《红楼梦》中“二”指朱明政权,菱藕喻指南明和作者,即北京朱明的继承者。

  阴历以七月为申月,正如“春花如海”发现的贾敬七月宾天乃是暗指1644年的甲申之变,崇祯亡国,而后留下了南明菱角和朱慈炤莲藕。

  黛玉作《五美吟》乃是简单概述南明五政权的代表人物,诗作完即暗指南明五政权彻底灭亡,所以宝玉见了黛玉“早已滚下泪来”,朱慈炤的亡国之痛无法言说,只能写道宝玉黛玉两人“无言对泣”。


  而后宝钗满清出现评价影射南明政权的《五美吟》,朱慈炤巧妙地借夷狄宝钗之口引用了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中的“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点出了南明无力制夷狄、反被夷狄满清彻底绞杀的可悲可怜与可恨。

  在《五美吟》完成即南明五政权灭亡后就是尤氏姐妹出场,开始演绎满清平定三藩、汉人军事势力被彻底剿灭的真历史。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09: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卖花声·怀古
[ 元 ] 张可久
原文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译文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项羽于乌江岸边自刎,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注释
阿房(旧读ēpáng):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以北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美人”句:言楚汉相争时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被汉军围困。夜里,他在帐中悲歌痛饮,与美人虞姬诀别,然后乘夜突出重围。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边自刎而死。这里说美人自刎乌江,是这个典故的活用。

“战火”句:言三国时曹操惨败于赤壁。公元208年,周瑜指挥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军。

“将军”句:言东汉班超垂老思归。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面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玉门关”。见《后汉书·班超传》。

秦汉:泛指历朝历代。

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作者介绍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8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美吟·虞姬
[ 清 ] 曹雪芹
原文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译文
听到乌骓迎着夜风悲鸣令人断肠,恨对双瞳的丈夫有如死别的悲伤。

反复无常的黥彭得到醢刑的下场,他们不如虞姬饮剑那样忠贞坚强。

注释
虞姬:项羽的侍妾。楚汉战争的最后阶段,项羽被刘邦军围于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感到绝望,对虞姬作悲歌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作歌相和(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肠断”句:夜闻骏马嘶鸣,令人肠断。乌骓(zhuī):史载项羽有“骏马名骓”即是。程高本改作“乌啼”,大误。如此则“夜啸风”必解成夜风如啸方通,但这一来,整句全无史实根据了。其实“啸风”是指马鸣,也常说“嘶风”。

虞兮:用项羽歌中原词。兮,啊。重瞳:指项羽。《项羽本纪》:“又闻项羽亦重瞳子(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眸子)。”

“黥(qíng)彭”句:黥布和彭越居然甘心将来被剁为肉酱而投降了刘邦。黥布、彭越原来都是项羽部将,降刘邦后,破楚有功,黥布被封为淮南王,彭越被封为梁王。后来黥布举兵叛变,被刘邦所杀;彭越野心搞分裂,也被诛,剁尸。甘受:本意为甘愿承受。这里引申为罪有应得。醢(hǎi):肉酱,这里指剁尸剐肉的醢刑。

饮剑:自刎。虞姬自刎于楚帐,当是《楚汉春秋》等书据《史记》中基本史实敷演而成的。何如:哪里比得上。
和项王歌
[ 先秦 ] 虞姬

原文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译文

刘邦的军队已经攻占了楚国的土地,四面八方传来令人悲凄的楚歌歌声。

大王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已经消磨殆尽,我还有什么理由苟且偷生!



注释

略:侵占,占领。

四面:一作“四方”。

意气:意志和气概。

聊生:勉强而活,苟且偷生。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虞姬

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名虞(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有美人名虞”的记载)。一说姓虞(在《汉书·项籍传》中有“有美人姓虞”的记载)。生卒年不详,出生地不详(一说今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虞溪村,一说今常熟虞山脚下虞溪村,一说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8 08: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项王歌
[ 先秦 ] 虞姬
原文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译文
刘邦的军队已经攻占了楚国的土地,四面八方传来令人悲凄的楚歌歌声。

大王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已经消磨殆尽,我还有什么理由苟且偷生!

注释
略:侵占,占领。

四面:一作“四方”。

意气:意志和气概。

聊生:勉强而活,苟且偷生。

作者介绍

虞姬
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名虞(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有美人名虞”的记载)。一说姓虞(在《汉书·项籍传》中有“有美人姓虞”的记载)。生卒年不详,出生地不详(一说今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虞溪村,一说今常熟虞山脚下虞溪村,一说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2: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施入吴宫,昭君出塞,霸王别姬,林黛玉作《五美吟》想表达什么
2020-04-19 08:50
林黛玉作《五美吟》非常郑重,不但作诗颂扬,还摆了供桌祭奠。贾宝玉对此非常奇怪,不明白她缘何如此。读者也奇怪,林黛玉郑重其事的行为为了什么。

《红楼梦》很多情节都有意义,尤其林黛玉作的诗文,大多有影射在其中。那么,《五美吟》中,曹雪芹主要埋伏了什么样的线索呢?先欣赏一下《五美吟》。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 槲考帕取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五美吟》是贾宝玉赞叹林黛玉诗咏五位美人而取的名字。脂砚斋【蒙双行夹批:《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十独吟》因八十回后缺失,遗憾无缘得见了。

西施、虞姬、明妃(王昭君)、绿珠、红拂“五美”,是林黛玉心中的“五大美人”。那个时代还没有现在意义的四大美人。历朝历代的“美人”都不一样。

现有最早四大美人资料出现在两宋时期,西夏黑水古城遗址出土过“四美人图”,分别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到明代诗人张元凯有“四美人诗”,吟咏王昭君、赵飞燕、卓文君、绿珠。



从宋到明,四大美人的老班底是王昭君、赵飞燕、绿珠!没有西施、貂蝉、杨贵妃。

林黛玉的《五美吟》,保留了王昭君和绿珠,却去掉了赵飞燕,填补为西施、虞姬和红拂。细读林黛玉选择的五大美人,她抛弃了传统的美人赵飞燕。并非赵飞燕名声不好,只因赵飞燕与她歌咏的五位美人经历不相符。

[一]

西施处于吴越争霸的历史时期。越国战败,西施被范蠡用“美人计”送给敌国吴王夫差为妃。

越王勾践趁吴王贪恋美人时,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

西施在吴国灭亡后,下落不明。

[二]

虞姬处于楚汉争霸的历史时期,楚霸王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战败后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

项羽宠妾虞姬为筹项羽,“霸王别姬”自刎于前。



[三]

王昭君处于汉匈征战的历史时期。汉朝迫于强大的匈奴威慑,常嫁公主于匈奴,用和亲之事止兵戈之争。

王昭君因公主不嫁,被选为远嫁人选,出塞匈奴嫁给呼韩邪单于,作宁胡阏氏,为匈奴王妃。

[四]

绿珠本是南越国女,被晋朝首富石崇看中,用十斛珍珠买来做妾。绿珠“善吹笛,又善舞《明君》”。《明君》是汉人怜惜王昭君远嫁而为她作的一首歌。

八王之乱时,石崇与齐王结党,为赵王伦以争夺绿珠为名所杀。危急时刻绿珠不甘被赵王所获,跳楼自尽。就是历史有名的“绿珠坠楼”。



[五]

红拂处于隋唐争霸时代。本是隋朝权臣杨素姬妾,因李靖投靠杨素不果,红拂慧眼如炬识得李靖是乱世英雄。遂舍了杨素夜奔李靖,二人流落江湖,结实虬髯客,是为“风尘三侠”。

李靖后投靠李世民,助唐夺取天下,红拂嫁给李靖后,得封“一品夫人”。

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红拂的第一个共同点是她们都生于乱世,大多都从一国到另一国,成为男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第二个共同点是,她们都曾为别人妃妾。就算红拂也是杨素姬妾。这也是赵飞燕不入选的原因。赵飞燕是汉成帝皇后,人生经历与《五美吟》五人不同。

林黛玉“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与西施类同,又有“颦颦”之名。且西施为六月荷花(芙蓉)神。

林黛玉“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选自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诗二首》,说的是昭君出塞故事。她所作《秋窗风雨夕》,是仿王昭君的《怨词》。

贾宝玉所作《姽婳词》,借林四娘咏晴雯之勇,进而影射林黛玉。林四娘以死筹恒王,与虞姬以死筹霸王项羽,基本相同。



冯渊本与香菱有三日婚约,成就一段好姻缘。却被呆霸王薛蟠抢亲香菱,并打死冯渊。香菱遭遇与绿珠雷同。而冯渊又与贾宝玉雷同。香菱本人更是影射林黛玉一生。

林红玉(小红)本是贾宝玉丫头,被贾宝玉房中丫头排挤,慧眼识珠结识贾芸,一番筹谋后勇敢与贾芸走到一起。与红拂夜奔的经历相似。

晴雯、香菱、林黛玉三人是一以贯之的影射。晴为黛影,香菱一家三口影射宝黛钗三人结局。她们更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副册和正册之首。晴雯和香菱都是林黛玉的影子。

林红玉和林黛玉名字只差一字。且红与黛就是“红与绿”,是贾宝玉心中的“红香绿玉”。红字也影射红拂,小红“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与林黛玉“喜散不喜聚”一样思想。代表林黛玉羡慕小红和红拂敢于冲破藩篱自我博取自由的心。



所以,林黛玉所作《五美吟》其实就是吟诵祭奠她自己。

她的人生本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却遭到王夫人等强力反对,心中渴望能够挣脱束缚,才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感慨。(红拂)

宝黛二人有过短暂婚姻,却遭贾元春破坏(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贾雨村出卖[玉在椟中求善价]。(王昭君)

因心中情重,为救逢冤贾宝玉,林黛玉答应嫁给外人,却注定不会苟活。(虞姬、绿珠)

与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一般,远嫁异国为王妃。(西施、王昭君)。

如此,《五美吟》所说的五位女子的命运,都能在林黛玉身上找到契合点。也是《五美吟》的意义。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3: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五美吟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五美吟(第六十四回),这是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寄慨之作,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诗中议论本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五美吟

创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处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林黛玉

分类
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

目录
1说明
2西施
3虞姬
4明妃
5绿珠
6红拂
7鉴赏
折叠编辑本段说明
五美吟(第六十四回)

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被宝玉翻见,将它题为《五美吟》。

折叠编辑本段西施
折叠诗词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

折叠注释
1."一代"二句--一代绝色的美女终于如浪花般消失,她在吴宫里白白地想念儿时的家乡了。越国灭吴后,西施的命运有二说:一说重归范蠡,跟着他游江海去了;一说吴亡,沉西施于江,以报答被夫差沉尸于江中的伍子胥。诗中只是泛说逝去。倾城,绝色美女的代称,也叫"倾国"。语本汉代李延年歌。见《汉书·外戚传》。忆儿家,明代梁辰鱼据西施传说所编的《浣纱记》中有"思忆"一折,只写她在吴宫时回忆在浣纱溪与范蠡恋爱事。

2.效颦--相传西施家乡东村有女子,貌丑,人称东施,因见西施"捧心而颦(皱眉)"的样子很美,也学着捧心而颦,结果反而更丑。出《庄子·天运》。参见《赞林黛玉》"西子"注。浣纱,西施和她家乡的女子曾在若耶溪边漂洗过棉纱。参见《赞会芳园》"若耶溪"注。唐代王维《西施咏》:"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又《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本诗后两句即取此二首诗意。但王维诗说西施已享尽荣华,而旧伴却仍须辛苦浣纱;此诗却说西施虽美,已如流水逝去,而东村女虽丑尚能活到白头。

折叠编辑本段虞姬
折叠诗词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折叠注释
1.虞姬--项羽的侍妾。楚汉战争的最后阶段,项羽被刘邦军围于垓下。夜间汉军四面楚歌,项羽感到绝望,对虞姬作悲歌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作歌相和。事见《史记·项羽本纪》。又《楚汉春秋》载虞姬和歌一首"汉兵已略地"云云,乃后代好事者之伪作,秦汉之际还没有这样的五言诗。

2."肠断"句--夜间骏马嘶鸣,令人肠断。乌骓,史载项羽有"骏马名骓"即是。程高本改作"乌啼",大误,"夜啸风"必解成夜风如啸方通,但这一来这句全无史实根据了。其实"啸风"是指马鸣,也常说"嘶风"。

3.虞兮--用项羽歌中原词。重瞳,指项羽。《项羽本纪》:"又闻项羽亦重瞳子(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眸子)。"

4."黥彭"句--黥布和彭越居然甘心将来被剁为肉酱而投降了刘邦。黥布、彭越原来都是项羽部将,降刘邦后破楚有功,黥布被封为淮南王,彭越被封为梁王。后来黥布举兵叛变,被刘邦所杀;彭越野心搞分裂,也被诛,剁尸。醢(音海),肉酱。这里指剁尸剐肉的酷刑。

5.饮剑--自刎。虞姬自刎于楚帐,当是《楚汉春秋》等书据《史记》中基本史实加以敷演的。

折叠编辑本段明妃
折叠诗词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折叠注释
1.明妃--即王昭君。晋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妃或明君。参见《警幻仙姑赋》"王嫱"注。

2.出汉宫--指和亲事。参见《青冢怀古》诗注。

3."予夺"句--为什么把决定权交给画工呢?予,赐予,加宠。夺,剥夺,弃置。畀,给。

折叠编辑本段绿珠
折叠诗词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折叠注释
1.绿珠--晋代石崇的侍妾。《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矫诏(诈称皇帝的命令)收(捕)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武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2."瓦砾"句--把明珠(喻绿珠)当作瓦砾一样地抛弃。石崇曾与王恺斗富,随手用铁如意击碎王恺的二尺多高的珊瑚宝树,而把自己的三四尺高的赔他。所以这样设喻。

3.石尉--即石崇,他曾任散骑常侍、侍中,出领南蛮校尉,故称石尉。娇娆,美丽的女子,指绿珠。

4."都缘"二句--绿珠跳楼死去后,石崇也一家被杀。诗说他还是有前生注定的厚福的,因为尚有绿珠与他同归地府,可以慰其寂寞。以悲剧为有福,即书中所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折叠编辑本段红拂
折叠诗词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折叠注释
1.红拂--隋末大臣杨素家里的婢女,本姓张,因侍杨素时手执红拂(挥灰尘的用具),后来就叫她红拂。有一次,李靖以布衣入见扬素,从容谈论天下大事,红拂在旁见他气宇轩昂、谈吐超人,知道他将来必非庸碌之辈,就连夜越杨府投奔李靖,与他同往太原辅佐李世民起兵讨伐隋王朝。见唐代杜光庭《虬髯客传》。

2."长揖"句--李靖谒杨素时,杨素态度倨傲,李靖长揖(拱拱手)不拜,并指责杨待客不逊,杨连忙谢罪,后来听了李靖的一番高谈雄辩更心悦诚服。程高本改"长揖"为"长剑",误。

3."美人"句--红拂能在李靖尚处卑贱地位时看出他今后必有一番作为,所以说她巨眼卓识。

4."尸居"二句--说红拂奔离杨府事。尸居余气,用以说人将死,意思是虽存余气,而形同尸体。语出《晋书》:李胜曾对曹爽说:"司马公(司马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红拂投奔李靖,李靖恐杨素不肯罢休,红拂也说:"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杨公幕,杨素的府署。羁縻,束缚。女丈夫,指红拂。后人称她与李靖、虬髯客为"风尘三侠"。

折叠编辑本段鉴赏
这是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寄慨之作,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西京杂记》中所写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以致不为元帝所知被诏使出塞的情节只是传说;至于出自《虬髯客传》的红拂形象则更经传奇作者的艺术加工。诗中议论本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

黛玉磋叹"一代倾城" 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空忆儿家不得归,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这是写她自已寄身于四顾无亲的贾府,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她鄙薄反复无常、苟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黥布、彭越,觉得不如虞美人"饮剑"于楚帐,是借此寄托她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她讥刺汉元帝大权旁落,听命于画工,表现了自己不肯听人摆布的独立性格。她惋惜绿珠而对石崇有微词,以为石崇生前珠玉绮罗之宠,抵不得绿珠临危以死相报,又可见其在爱情上重在意气相感,精神上有默契。她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的思想。

诗中所咏是否也与小说情节有某种照应呢?这是可以研究的问题。五首诗写的都是关于死亡或别离的内容,有的还涉及事败或者获罪被拘系,这就好象不是偶然的。末首的题材与小说情节似乎相距较远,但有些用语却很象双关,如"识穷途"之类即是。红拂未受" 尸居余气"的杨府的羁留而出走了,黛玉最终不是也离开了"尸居余气"的贾府而回到离恨天去了吗?当然,在现存材料很少的条件下,要确切地阐明作者的意图还是不容易的。

附带提一下:戚序本与甲辰本上有一条早期批语说"《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十独吟》后四十回续书中没有,当是已散失的后半部原稿中宝钗或湘云所写的诗。从诗题看,大概是借古史上十个独处的女子如寡妇、弃妇、尼姑和离别丈夫的妇女等的愁怨,来写那时候的现实感触的。所谓"对照"当也不仅仅限指诗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8: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元节的习俗
播报文章
原创|浏览:6781|更新:2017-03-22 22:50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
方法/步骤
1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晋西北的河曲县城,紧临黄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齐集黄河岸边的戏台前广场,竞观河灯。各色彩灯顺水漂移,小孩子紧盯着自家的灯能漂多远。老太婆嘴里念念叨叨,不断祈祷。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2
中元节习俗: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红楼梦第77回——晴雯之死
[color=var(--GBK03A)]韦小易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K04A)]红楼梦搬运工





​关注他

13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晴雯之死是《红楼梦》前八十回所有死亡事件中最为动人、最为重大、最为完整、最富有悲剧性的一件大事。晴雯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第一位人物,位于袭人之前。她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关于十二钗的判词是打开《红楼梦》总体构想的钥匙,它最能体现曹雪芹当初对某一人物在总体群相中的地位、命运及最终归宿的设计。
“霁月”、“彩云”在古典文学的语境中都是极为美好的意象,曹雪芹将其放在晴雯的判词中,体现出作者对这一人物非常赞赏的基本态度。
晴雯“心比天高”,但“身为下贱”,个人性情与社会地位之间的鸿沟形成了巨大的叙事张力。
如果细究抄检大观园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会发现晴雯是抄检大观园事件中的核心人物。
如果说“金钏之死”附属于“宝玉挨打”事件,那么“晴雯之死”则具有独立性,甚至可以说“抄检大观园”事件就是为“晴雯之死”量身打造。
晴雯作为一个调皮爱玩、天真烂漫、心比天高、乐于急人所难的女孩子如何被凶险的社会环境所吞没,继而一步步走向死亡,这是曹雪芹所要着重表达的。
死亡叙事逻辑的角度来讲,“风流灵巧招人怨”是死亡叙事的背景,“毁谤生”是死亡叙事的动力,“寿夭”是死亡叙事的高潮,“多情公子空牵念”是死亡叙事的余波。质言之,“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是死亡叙事的三个阶段,它们鼎足三分,缺一不可。
毫无疑问,晴雯是怡红院中最漂亮的丫头。
王熙凤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王夫人说晴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
晴雯也自述道“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
能力加外表,也即风流共灵巧的兼美式占有,把她推到了一个超越常人的特殊位置上。
无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生得好”竟成了晴雯的原罪。
当权者王夫人的观念即长得美便是妖精,就会勾引宝玉,王夫人中意的是袭人这样“粗粗笨笨”的丫鬟。“生得好”与“粗粗笨笨”在王夫人的观念里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关乎到宝玉的前途和未来。
因此,晴雯之“风流灵巧”从一开始就为她的败亡埋下了祸根。
在当时扭曲、压抑、密不透风的社会环境中,“美”竟然绝无生存之可能,这表现出了曹雪芹对那个时代的思考。
对晴雯的性格进行详细刻画的两个情节毫无疑问是“撕扇”和“补裘”,而这两个情节又与林黛玉的事迹呈对应关系。
林黛玉有“剪香囊”,晴雯便有“撕扇子”;林黛玉有“魁夺菊花诗”,晴雯便有“针艺冠裙钗”。
从中不难看出,晴雯可算作宝玉的第二个爱人。
换句话说,晴雯是宝玉在怡红院中的唯一知己。

贾府的丫鬟们不论地位高低大都遵循着“柔顺”的处事原则,即使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也是逆来顺受的多,奋起反抗的少。
只有晴雯锋芒毕露,独具一格。
正如何其芳在《论<红楼梦>》中所说:
她的性格是明朗的、健康的,不像林黛玉精神是那样悲苦,也不像花袭人那样卑屈,而是以平等的、无邪的心去对待贾宝玉,就像对待亲密的兄弟和友人一样。对王夫人那样一些高踞在她头上,可以要她生也可以要她死的主子,她也并不畏惧和屈服。几乎可以说她是大观园中惟一的一个野性未驯也即是人民的粗犷气息还保留得最多的女孩子。

在怡红院中,袭人、麝月、秋纹等人属于柔顺的一派,晴雯与她们正好相反。
第三十七回秋纹说起那次去王夫人处送东西,王夫人高兴,送了她两套衣服的事情。刚说完,话音儿还没落瓷实呢,晴雯就接了秋纹的话:
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
晴雯看似是在跟秋纹对话,实际上每句话都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故意说与袭人听的。曹雪芹经常用到这种隔山打牛的叙事技法。
宝玉挨打后,袭人在王夫人面前的一番肺腑之言得到了王夫人的激赏,之后便又赏钱又赏物。晴雯看在眼里自然很不舒服,所以会有“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的想法。
我们发现,晴雯身上不具有奴性的特征。
晴雯所要求的并不比别人更多,她只是不愿被人另眼相看,求得是一个人格的平等。
晴雯是整个丫鬟群体中最具有平等意识的一个人。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就低人一等,这种性格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必然会导致晴雯具有一定的抗争性。
晴雯留着两根三寸长的指甲,是极为富有象征意味的,因为那个时代只有主子才留长指甲,因为她们不用干活。
应当说,这两根长指甲就是晴雯追求平等、敢于斗争的象征。然而,也正是晴雯锋芒毕露的“爆炭”性格使她“招人怨”。
晴雯“招人怨”主要体现在与丫鬟以及嬷嬷、媳妇之间的矛盾。上面引的送衣服情节,已经很容易招得袭人、秋纹等人的不满。
不止这些,第二十七回王熙凤让红玉去给平儿带话,正好遇到了晴雯,晴雯便将其狠狠得骂了一顿,当着众人地面讽刺红玉“爬上高枝去了”,红玉作为底层丫鬟只能是“忍着气”。
第五十二回,因为坠儿偷了虾须镯,晴雯便拿一丈青戳坠儿的手,最后仍把坠儿妈喊进来把坠儿领了出去,期间又可看到坠儿妈与晴雯之间的矛盾。第五十八回,芳官的干娘因看到芳官为宝玉吹汤,就想替一替芳官,刚踏进屋子,晴雯就骂道“出去!你让他砸了碗,也轮不到你吹”,芳官干娘自是“又恨又气”。第五十九回春燕娘不懂规矩,冲进怡红院打春燕,听到要被撵出去后立马认怂,袭人心软,意欲放她一把,但是晴雯仍说“理他呢,打发去了是正经,谁和他对嘴对舌的”。
似这般“招人怨”的事情,很容易引起敌对方的反扑。一旦小人得势,便会毁谤丛生,晴雯的败亡亦可以想见了。

晴雯从被撵到死去的情节集中在第七十四、七十七两回。
事件缘于傻大姐在大观园内捡到一个绣春囊,王夫人因此很紧张,正如其言“倘或丫头们拣著,你姊妹看见,这还了得。不然有那小丫头们拣著,出去说是园内拣著的,外人知道,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
事情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王夫人很重视此事,便命凤姐带着几个陪房暗地里访拿。事情发展到现在,还与晴雯没有发生丝毫关系,直到王善保家的出现,晴雯才被拉进了这场漩涡,并且成为了中心人物。
从人物品格上来说,王善保家的当然属于“死鱼眼睛”之流。此人阴险卑鄙、造谣生事,典型的小人嘴脸。然单纯从叙事的角度来看,王善保家的作为反派,亦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对比“金钏之死”,我们会发现王善保家的扮演的角色与贾环在“宝玉挨打”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无异。王善保家的是沟通“抄检大观园”与“晴雯被撵”事件的桥梁,此人之“毁谤”,正是晴雯被撵不久死亡的直接原因。
那么,为何王善保家的偏偏要告倒晴雯呢?她和晴雯之间到底有何种冲突?
上文中已经提到,晴雯锋芒毕露、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导致她时常与丫鬟、婆子等人发生冲突,而在贾府中,仆人们之间亦有错综复杂的派系,就算晴雯没有正面与王善保家的发生过冲突,也难免得罪了属于王善保家的这一派系之中的人。王善保家的决不是善茬,一旦有了蝇头权力,便会毫不留情地露出她的獠牙:
这王善保家正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大不自在,要寻他们的故事又寻不著,恰好生出这事来,以为得了把柄。
故事的荒诞性和悲剧性就体现在这里,一个年轻的、美好的生命之所以消陨,仅仅是因为一个老婆子没人奉承她,她心有所怨。
尽管王善保家的不是导致晴雯死亡的根本原因,但也应当负很大的责任。
由于王善保家的不平衡心理,她便向王夫人百般说起园子里丫鬟们的各种不是。针对晴雯,更是恶语相向:
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王夫人丝毫不知道晴雯是谁,王善保家的此番“毁谤”之言或许威力不甚巨大,可偏偏王夫人心中已存了晴雯“轻狂样子”的第一印象,如此这般,事情就变得严峻起来了,叙事节奏亦陡然加快。王夫人即刻令人将晴雯唤过来,一看晴雯果是上月在园子中见到的那个人,不免怒从心起:
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
至此,晴雯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我认为,“毁谤”之人可以分为明面上毁谤和暗地里毁谤两类人。
如果说第七十四回王善保家的毁谤是明面上的,那么第七十七回作者则用隐笔表露出袭人在暗地里毁谤晴雯。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后,平时一向天真烂漫的宝玉都起了怀疑,质问袭人:“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此语可谓诛心之问。
袭人在宝玉挨打之后,及时向王夫人表忠心,受到了王夫人的激赏,也因此在怡红院中站稳了脚跟。王夫人亦说“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更是点明了袭人和王夫人之间互通消息的事实。
由此观之,晴雯之死亡,袭人脱不了干系。
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才架起来去了。王夫人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
重病的晴雯到底被毫无情面地撵出去了。
之所以说毫无情面,是曹雪芹在文本中强调了晴雯出去不许带走衣服,而同时被撵的还有芳官和四儿,王夫人则允许此二人带走自己的东西,可见王夫人最恨晴雯。
从叙事策略的角度来讲,黛玉之死是一步一步走向枯萎,晴雯之死是骤然遭遇到残暴的摧折。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读者对于黛玉之死在心理上是具有预期状态的,而晴雯之死却给读者情绪上以意外的打击。黛玉之死使人回肠九转,不尽的哀怜,而晴雯之死,却激起人中气如雷的忿怒。
晴雯临终前的描写,堪称是《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最为动人的场面。从作者充满感情的笔端,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
晴雯被赶出去后,宝玉并没有立即去外面看晴雯,而是先安抚好袭人等丫鬟,文中用了“宝玉将一切人稳住”的叙述语言。
“稳住”二字说明宝玉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其性格亦由天真烂漫、无所顾忌而变得慎重多虑。
可见,晴雯被摧折给宝玉性格的发展亦带来的巨大影响。
宝玉原是一般不加区分地对女孩子怀着同情的,但经过切肤之痛的斗争之后,就进而对她们思想性格的实质有了认识,因而在对她们怀着同情之中,又能有分明的取舍和爱憎了。
从叙事逻辑的角度来讲,宝玉有意识的防备是他和晴雯能作最后一番告别的前提。
如果宝玉仍没有从这次斗争中吸取教训,把要去看晴雯的事情说与袭人等人,几乎可以肯定袭人会用各种大道理将宝玉拦下,宝玉就不存在去看望晴雯的可能性,后面死别的情节便无法推进。
宝玉终究是见到了晴雯。曹雪芹在二人谈话之前先来了一番细致的场景描写,此番叙述非常有必要,集中烘托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作者除了描写芦席、土炕之外,着重描写了一个黑沙吊子:
宝玉看时,虽有个黑沙吊子,却不象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了一个碗,也甚大甚粗,不象个茶碗,未到手内,先就闻得油膻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又用水汕过,方提起沙壶斟了半碗。看时,绛红的,也太不成茶。
一般来讲,在“死别”这样的关键情节上,叙事节奏应该很紧凑,但是作者却花了额外的笔墨来描写一个“黑沙吊子”,看似殊难理解,但此处却真正体现出了一个伟大作家的深情和卓越的叙事技法。
如果我们对照着第五十一回麝月为晴雯倒茶的故事情节来看:
麝月听说,回手便把宝玉披着起夜的一件貂颏满襟暖袄披上,下去向盆内洗手,先倒了一钟温水,拿了大漱盂,宝玉漱了一口,然后才向茶格上取了茶碗,先用温水过了,向暖壶中倒了半碗茶,递与宝玉吃了;自己也漱了一漱,吃了半碗。晴雯笑道:“好妹子,也赏我一口儿。”麝月笑道:“越发上脸儿了!”晴雯道:“好妹妹,明儿晚上你别动,我伏侍你一夜,如何?”麝月听说,只得也伏侍他漱了口,倒了半碗茶与他吃过。
昔日之盛,今日之衰;昔日之聚,今日之散;昔日之欢,今日之悲。所有的情感都聚集在一个不像茶壶的黑沙吊子上面,此种满怀深情的场景叙事非大家之手不可为也。
晴雯之性格贵在“真”,她到死仍然像往常一样的“真”,所以在生命的最后对宝玉讲的一番话中,仍是抒发心中不平之感,而不是自怜自艾:
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就好回去了。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
“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这句话是晴雯对王夫人的控诉,也是对这个扼杀“真”和“美”的没落社会的控诉。
晴雯无疑是爱着宝玉的,只不过她在临死的时候才看到了生活的真相,满腔的愤恨和留恋使她剪下自己养了多年的指甲,脱下自己的贴身小袄,都送与宝玉。
还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
刘梦溪先生认为这一句话“堂皇正大,敢作敢当,视死如归”。
这就是晴雯,这就是晴雯的本色,这就是晴雯的风骨!
晴雯此刻才彻底意识到自己心里隐藏着的那股炽烈的爱,叙事也进入最高潮。
二人感情如此纯洁却蒙不白之冤,以至于作者都要跳出来,为晴雯和宝玉说两句话公道话,所以曹雪芹安排晴雯的嫂子灯姑娘突然出现,用她的口表达了自己对晴雯、宝玉之爱的态度。这样的安排在叙事上不仅很巧妙,也非常必要,相当于为晴雯和宝玉“辩诬”。
晴雯终于死去了。与金钏死去的时候一样,晴雯之死也是由他人转述,宝玉并没有亲眼看到。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为后面祭奠晴雯提供充足的叙事空间。王昆仑总结晴雯死亡的原因时说:
置身于战场之中,游心于杀伐之外,倒不是耳目聪明不足以见闻到炮火的凶危,却由于个性所使,既不能舍己以从人,又不肯集中精力来从事于勾心斗角的战斗,这就是晴雯姑娘归于败亡的基本原因。

此言甚是。
悲夫!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却说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还有个姑舅哥哥,叫吴贵,人都叫他贵儿。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了喜欢,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过了几年,赖大又给他姑舅哥哥娶了一房媳妇。谁知贵儿一味胆小老实,那媳妇却倒伶俐,又兼有几分姿色,看着贵儿无能为,便每日家打扮的妖妖调调,两只眼儿水汪汪的,招惹的赖大家人如蝇逐息,渐渐做出些风流勾当来。那时晴雯已在宝玉屋里,他便央及了晴雯转求凤姐,合赖大家的要过来。目今两口儿就在园子后角门外居住,伺候园中买办杂差。这晴雯一时被撵出来,住在他家。那媳妇那有心肠照管?吃了饭便去串门子,只剩下晴雯一人,在外间房内爬着。宝玉命那婆子在外瞭(liào)哨,他独自掀起草帘进来,一眼就看见晴雯睡在一领芦席上,幸而衾褥还是旧日铺盖的。心内不知自己怎么才好,因上来含泪伸手轻轻拉他,悄唤两声。当下晴雯又因着了风,又受了他哥嫂的歹话,病上加病,嗽了一日,才朦胧睡了。忽闻有人唤他,强展星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gěng)咽(yè)了半日,方说道:“我只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嗽个不住。宝玉也只有哽咽之分。
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听说,忙拭泪问:“茶在那里?”晴雯道:“那炉台上就是。”宝玉看时,虽有个黑沙吊子,却不像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了一个碗,也甚大甚粗,不像个茶碗,未到手内,先就闻得油膻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又用水涮过,方提起沙壶斟了半碗。看时,绛红的,也太不成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呢!”宝玉听说,先自己尝了一尝,并无茶味,苦涩不堪,只得递与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宝玉看着,眼中泪直流下来,连自己的身子都不知为何物了,一面问道:“你有什么说的,趁着没人告诉我。”晴雯呜咽道:“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就好回去了。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日既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限,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说到这里,气往上咽,便说不出来,两手已经冰凉。宝玉又痛又急又害怕,便歪在席上,一只手攥着他的手,一只手轻轻的给他捶打着。又不敢大声叫唤,真是万箭攒(cuán)心。两三句话时,晴雯才哭出来。宝玉拉着他的手,只觉瘦如枯柴,腕上犹戴着四个银镯。因泣道:“且卸下这个来,等好了再戴上罢。”又说:“这一病好了,又损好些。”
晴雯拭泪,把那手用力拳回,搁在口边,狠命一咬,只听咯吱一声,将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咬下,拉了宝玉的手,将指甲搁在他手里。又回手扎挣着,连揪带脱,在被窝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小袄儿脱下,递给宝玉。不想虚弱透了的人,那里经得这么抖搂,早喘成一处了。宝玉见他这般,已经会意,连忙解开外衣,将自己的袄儿褪下来盖在他身上,却把这件穿上;不及扣钮子,只用外头衣裳掩了。刚系腰时,只见晴雯睁眼道:“你扶起我来坐坐。”宝玉只得扶他。那里扶得起?好容易欠起半身,晴雯伸手把宝玉的袄儿往自己身上拉。宝玉连忙给他披上,拖着肐(ɡē)膊,伸上袖子,轻轻放倒,将他的指甲装在荷包。晴雯哭道:“你去罢!这里腌(ā)臜(zā)你那里受得?你的身子要紧。今日这一来,我就死了,也不枉担了虚名。”
一语未了,只见他嫂子笑嘻嘻掀帘进来,道:“好呀,你两个的话,我已都听见了。”又向宝玉道:“你一个作主子的,跑到下人房里作什么?看我年轻又俊,敢是来调戏我么?”宝玉听说,吓的忙陪笑央道:“好姐姐,快别大声。他伏侍我一场,我私自来瞧瞧他。”那媳妇儿点着头儿,笑道:“怨不得人家都说你有情有义儿的。”便一手拉了宝玉进里间来,笑道:“你要不叫我嚷,这也容易,你只是依我一件事。”说着,便自己坐在炕沿上,把宝玉拉在怀中,紧紧的将两条腿夹住。
宝玉那里见过这个?心内早突突的跳起来了。急得满脸红胀,身上乱战,又羞又愧,又怕又恼,只说:“好姐姐,别闹!”那媳妇乜(miē)斜了眼儿,笑道:“呸!成日家听见你在女孩儿们身上做工夫,怎么今儿个就发起讪来了?”宝玉红了脸,笑道:“姐姐撒开手,有话咱们慢慢的说。外头有老妈妈听见,什么意思呢?”那媳妇那里肯放?笑道:“我早进来了。已经叫那老婆子去到园门口等你呢。我等什么似的,今日才等着你了!你要不依我,我就嚷起来。叫里头太太听见了,我看你怎么样!你这么个人,只这么大胆子儿。我刚才进来了好一会子,在窗下细听,屋里只你两个人,我只道有些个体己话儿。这么看起来,你们两个人竟还是各不相扰儿呢。我可不能像他那么傻。”说着,就要动手。宝玉急的死往外拽。正闹着,只听窗外有人问道:“晴雯姐姐在这里住呢不是?”那媳妇也吓了一跳,连忙放了宝玉。这宝玉已经吓怔了,听不出声音。外边晴雯听见他嫂子缠磨宝玉,又急,又臊,又气,一阵虚火上攻,早昏晕过去。那媳妇连忙答应着,出来看,不是别人,却是柳五儿和他母亲两个,抱着一个包袱。柳家的拿着几吊钱,悄悄的问那媳妇道:“这是里头袭姑娘叫拿出来给你们姑娘的,他在那屋里呢?”那媳妇儿笑道:“就是这个屋子,那里还有屋子?”
(本音频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或注明出处。)


[color=var(--GBL05A)]发布于 2020-08-06 18:15  

3
中元节习俗: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4
中元节习俗: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11:27 , Processed in 0.1391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