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书《红楼梦》文化瑰宝《推背图》(1020)
各位红楼梦研究者朋友们:大家好!
《红楼梦》一书到底写完了没有?它为什么只有不足八十回而不是120回呢?这些疑问在霍国玲老师的博文中论述如下:
曹雪芹留给后世的著作为什么只有八十回,难道他后半部分始终没有写?还是说写完后丢失了?
——这两种猜测都不符合实际情况。
曹雪芹的著作并非没有完成,而是写出了完整的故事,共有一百一十回。
《石头记》第一回中,有如下一段原文:
……后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出目录、分出章回……
这段原文揭示出,到甲戌年(乾隆十九年)作者著书已经十载,并且增删过五次了。
甲戌本“凡例”中有诗云:
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里再次提到甲戌年(乾隆十九年)已为此书“辛苦”了不寻常的“十年”。
由上述两点可证,到乾隆十九年,作者著书已经过了十年。在这十年中,不仅纂出了目录,分出了章回,而且还增删了五次。试想,假如作者未将全书写完,怎么竟肯用去十年时间,没完没了,反反复复,仅对半部书进行增删呢?古今中外有哪位作家是如此进行创作的?作者在书中所写出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不恰是揭示了《石头记》一书的成书过程吗?“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反映的,应该是对一部成品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作者于乾隆二十八年谢世。自乾隆十九年至乾隆二十八年,几乎又是一个十年。在这近十年期间,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再写出八十回并增删五次。事实上,作者不仅没再写出八十回,就连四十回也没写。这难道不值得研究者深思吗?——由此看来,作者生前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部作品。实际上他也确实写完过。
曹雪芹既然曾经写完过《石头记》,那么它可能是现在流行的百二十回吗?
——不是。曹雪芹曾经完成之作,只有百十回。
庚辰本二十一回回前批云:
……然未见后三十回,犹不见此回之妙。……
由这条脂批得知,八十回小说之后,还有过三十回,而且脂砚斋曾读过这后三十回,否则他绝对说不出“犹不见此回之妙”的话来。但脂砚斋加此批语时,八十回后面的三十回已被删去。
由这条脂批所揭示出的原书的回数,恰是一百一十回。
此外,还有一条批语可说明这个问题。庚辰本四十二回有回前批云:
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叙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由“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得知,作者对全书的原设计,仅为一百一十回。因为一百一十回的三分之一是三十六点六回。那么,书至三十八回时,自然是“已过三分之一有余”了。
此外,再次说明脂砚斋曾读过八十回后的三十回,否则他(她)怎么可能写出“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这条批语呢?
自畸笏的批语中,同样可以看出曹雪芹曾经写完过《石头记》——第十七、十八回书中,有畸笏的下述批语:
前处所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
既然畸笏看到过末回之情榜,那么《石头记》自然是写完过。否则,畸笏到何处去看“末回情榜”?
综上所述,曹雪芹确曾写完过《石头记》,全书共有一百一十回。只不过当时的书名尚使用《红楼梦》,且没有添加脂砚斋批语。
[size=+0](二)《石头记》的后三十回是作者自己砍去的 《石头记》初稿是百十回,但从早期的几个抄本来看,无一例外,最多只有八十回。那么,后三十回到哪里去了呢?我们且看《石头记》第二回中下面这段文字:
(贾雨村)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折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对联曰: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道:“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
在这段原文的“文虽浅近,其意则深”之侧,甲戌本有脂批曰:
一部书之总批。
原文中“文虽浅近,其意则深”的议论,是对“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而言。难道这么两句话,在脂砚斋眼里,竟成了对洋洋百万言之巨著《石头记》全书的总批吗?
是的,正是由于“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对联,揭示了《石头记》结构上的特点。“一部书之总批”之语,是明告读者:作者历经二十载为读者提供的这部反复修改之书,表面看似不完整,只有八十回——原因何在呢?作者就像给读者出的一道数学题那样,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有答案吗?当然有。答案就在这八十回之中。只要读者认真阅读、领悟,这个问题自然就会解决。
——现在我们再来领悟前面的批语及相关的正文。
因为小说不完整,正像“眼前无路”一样,才可能“回头”重读已读过的八十回,去寻求答案。
那么作者在这八十回书中采取怎样的方式将答案传达给读者呢?
——通过脂砚斋批语的引导。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作者最初的《石头记》初稿虽是百十回,但自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后,便只想将前八十回留给读者了,或者说,后三十回稿正是他本人割爱、销毁的。
第二,作者最初将书名定为《红楼梦》,但在甲戌本之后,便将书名改为《石头记》了,并且在前八十回书稿上,以脂砚斋名义添加了大量批语。
——这些批语的意义就在于使读者能够认识这部著作不同于其他任何书籍,而是一部有正反两面的“奇书”。其正面是小说,背面是历史。读者可以在脂砚斋批语的引导下,从正面小说,去探索其背面的历史。
与此同时,作者又将后三十回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结尾,揉和进前八十回中。
由于作者采取了上述措施,使这部作品似乎是未竟之作,而只要读者能够认真地在脂砚斋批语的引导下深究下去,便会发现原来这半部书中包含着两部完整作品的内容:一部小说,另一部是历史。读者可以在脂砚斋批语的引导下,通过正面小说,看到隐藏于背后的历史。
从作者对全书结构上的设计,可以看出作者删去后三十回的匠心。对于这一点清人戚蓼生就已经理解,他说道:
……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万千领悟,便具有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窹者几希!”
我们作为《石头记》的读者,应当努力去做“开卷而窹者”。
(202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