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3|回复: 19

石头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发表于 2024-6-25 10: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霍国玲:曹雪芹的著作曾写完过为百十回 (2022-04-17 16:57:57)
标签: 红楼梦一书只有80回 该书已经写完了计110 石头记是一本“奇书” 后30回作者自己删去了 读书方法--回头重读

                    天下奇书《红楼梦》文化瑰宝《推背图》(1020)

  各位红楼梦研究者朋友们:大家好!

  《红楼梦》一书到底写完了没有?它为什么只有不足八十回而不是120回呢?这些疑问在霍国玲老师的博文中论述如下:

曹雪芹留给后世的著作为什么只有八十回,难道他后半部分始终没有写?还是说写完后丢失了?

——这两种猜测都不符合实际情况。

曹雪芹的著作并非没有完成,而是写出了完整的故事,共有一百一十回。

《石头记》第一回中,有如下一段原文:

……后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出目录、分出章回……                 

这段原文揭示出,到甲戌年(乾隆十九年)作者著书已经十载,并且增删过五次了。

甲戌本“凡例”中有诗云:

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里再次提到甲戌年(乾隆十九年)已为此书“辛苦”了不寻常的“十年”。

由上述两点可证,到乾隆十九年,作者著书已经过了十年。在这十年中,不仅纂出了目录,分出了章回,而且还增删了五次。试想,假如作者未将全书写完,怎么竟肯用去十年时间,没完没了,反反复复,仅对半部书进行增删呢?古今中外有哪位作家是如此进行创作的?作者在书中所写出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不恰是揭示了《石头记》一书的成书过程吗?“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反映的,应该是对一部成品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作者于乾隆二十八年谢世。自乾隆十九年至乾隆二十八年,几乎又是一个十年。在这近十年期间,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再写出八十回并增删五次。事实上,作者不仅没再写出八十回,就连四十回也没写。这难道不值得研究者深思吗?——由此看来,作者生前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部作品。实际上他也确实写完过。

      曹雪芹既然曾经写完过《石头记》,那么它可能是现在流行的百二十回吗?

——不是。曹雪芹曾经完成之作,只有百十回。

  庚辰本二十一回回前批云:


……然未见后三十回,犹不见此回之妙。……                                       

由这条脂批得知,八十回小说之后,还有过三十回,而且脂砚斋曾读过这后三十回,否则他绝对说不出“犹不见此回之妙”的话来。但脂砚斋加此批语时,八十回后面的三十回已被删去。

  由这条脂批所揭示出的原书的回数,恰是一百一十回

  此外,还有一条批语可说明这个问题。庚辰本四十二回有回前批云:

        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叙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由“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得知,作者对全书的原设计,仅为一百一十回。因为一百一十回的三分之一是三十六点六回。那么,书至三十八回时,自然是“已过三分之一有余”了。

  此外,再次说明脂砚斋曾读过八十回后的三十回,否则他(她)怎么可能写出“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这条批语呢?

  自畸笏的批语中,同样可以看出曹雪芹曾经写完过《石头记》——第十七、十八回书中,有畸笏的下述批语:

  前处所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

既然畸笏看到过末回之情榜,那么《石头记》自然是写完过。否则,畸笏到何处去看“末回情榜”?

   综上所述,曹雪芹确曾写完过《石头记》,全书共有一百一十回。只不过当时的书名尚使用《红楼梦》,且没有添加脂砚斋批语。

[size=+0](二)《石头记》的后三十回是作者自己砍去的                                
  《石头记》初稿是百十回,但从早期的几个抄本来看,无一例外,最多只有八十回。那么,后三十回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且看《石头记》第二回中下面这段文字:     

(贾雨村)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折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对联曰: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道:“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  

在这段原文的“文虽浅近,其意则深”之侧,甲戌本有脂批曰:

    一部书之总批。

原文中“文虽浅近,其意则深”的议论,是对“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而言。难道这么两句话,在脂砚斋眼里,竟成了对洋洋百万言之巨著《石头记》全书的总批吗?

是的,正是由于“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对联,揭示了《石头记》结构上的特点。“一部书之总批”之语,是明告读者:作者历经二十载为读者提供的这部反复修改之书,表面看似不完整,只有八十回——原因何在呢?作者就像给读者出的一道数学题那样,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有答案吗?当然有。答案就在这八十回之中。只要读者认真阅读、领悟,这个问题自然就会解决。

——现在我们再来领悟前面的批语及相关的正文。

因为小说不完整,正像“眼前无路”一样,才可能“回头”重读已读过的八十回,去寻求答案。

      那么作者在这八十回书中采取怎样的方式将答案传达给读者呢?

      ——通过脂砚斋批语的引导。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作者最初的《石头记》初稿虽是百十回,但自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后,便只想将前八十回留给读者了,或者说,后三十回稿正是他本人割爱、销毁的。

      第二,作者最初将书名定为《红楼梦》,但在甲戌本之后,便将书名改为《石头记》了,并且在前八十回书稿上,以脂砚斋名义添加了大量批语。

——这些批语的意义就在于使读者能够认识这部著作不同于其他任何书籍,而是一部有正反两面的“奇书”。其正面是小说,背面是历史。读者可以在脂砚斋批语的引导下,从正面小说,去探索其背面的历史。

与此同时,作者又将后三十回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结尾,揉和进前八十回中。

  由于作者采取了上述措施,使这部作品似乎是未竟之作,而只要读者能够认真地在脂砚斋批语的引导下深究下去,便会发现原来这半部书中包含着两部完整作品的内容:一部小说,另一部是历史。读者可以在脂砚斋批语的引导下,通过正面小说,看到隐藏于背后的历史。

  从作者对全书结构上的设计,可以看出作者删去后三十回的匠心。对于这一点清人戚蓼生就已经理解,他说道:

……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万千领悟,便具有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窹者几希!”

我们作为《石头记》的读者,应当努力去做开卷而窹者”。

                                                 (2022-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慈炤《石頭記》全本(昭告天下)80 《红楼梦》第八十回 美香菱 屈受 贪夫棒  王道士 胡诌 妒妇方
脂硏石頭記
脂硏石頭記​
解剖音韵固体物理民法统计量子力學模拟电路实变函数拓扑解石頭記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九连环 第9单元 第8節
朱慈炤《石頭記》全本(昭告天下)80
《红楼梦》第八十回

美香菱 屈受 贪夫棒 

王道士 胡诌 妒妇方

【䝉回前总批:叙桂花妒:用实筆,叙孙家恶:用虚筆,

叙宝玉病:是省筆,叙宝玉烧香:是停筆。】
話説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咧,【庚辰双行夹批:画出:一个悍妇来。】鼻孔里:哼了两声,【庚辰双行夹批:真真:追魂摄魄之筆。】拍着掌手冷笑道:“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

【脂批:昨有雨意,然幸:乃煦日,则亦:期然而遇。

是更,余及堂,闻兒语,不难全,揣此意,乃:合而不同】

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哪里?可是:不通之极!”

香菱道:“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頭、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庚辰双行夹批:说得出便是慧心人,何况“菱卿”哉?】

金桂道:“依你说,那蘭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庚辰双行夹批:又虚陪一个蘭花,一则是自高身价,二则是:诱人犯法。】

香菱说到热闹頭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蘭花桂花的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唤宝蟾者,忙指着香菱的脸儿说道:“要死,要死!你怎么真叫起姑娘的名字来!”

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赔罪说:“一时说顺了嘴,奶奶别计较。”金桂笑道:“这有什么,你也太小心了。但只是我想这个‘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换一个字,不知你服不服?”

香菱忙笑道:“奶奶说那里话,此刻连我一身一体俱属奶奶,何得换一名字反问我服不服,叫我如何当得起。奶奶说哪一个字好,就用哪一个。”

金桂笑道:“你虽说的是,只怕姑娘多心,说:‘我起的名字,反不如你?你能来了几日,就驳我的回了。’”

香菱笑道:“奶奶有所不知,当日买了我来时,原是老奶奶使唤的,故此姑娘起得名字。后来我自伏侍了爷,就与姑娘无涉了。如今又有了奶奶,益发不与姑娘相干。况且姑娘又是极明白的人,如何恼得这些呢。”

金桂道:“既这样说,‘香’字竟不如‘秋’字妥当。菱角菱花皆盛于秋,岂不比‘香’字有来历些。”【脂批:有金陵,亦有秋菱、丘陵乎?】

香菱道:“就依奶奶:这样罢了。”自此后,遂改了“秋”字,宝钗:亦不在意。
  只因薛蟠,天性是“得陇望蜀”的,如今得娶了金桂,又见金桂的丫鬟宝蟾:有三分姿色,【脂批:蟾缠也】

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他。宝蟾虽亦觧事,只是怕着金桂,不敢造次,且看金桂的眼色。

金桂亦颇觉察其意,想着:“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如今他既看上了宝蟾, 如今且舍出宝蟾去与他,他一定就和香菱疏远了,我且乘他疏远之时,便摆布了香菱。那时宝蟾原是我的人,也就好处了。”打定了主意,伺机而发。
  这日薛蟠晚间微醺,又命宝蟾倒茶来吃。薛蟠接碗时,故意捏他的手。宝蟾又乔粧躲闪,连忙缩手。两下失误,“豁啷”一声,茶碗落地,泼了一身一地的茶。

薛蟠不好意思,佯说宝蟾:不好生拿着。宝蟾说:“姑爷:不好生接。”金桂冷笑道:“两个人的腔调儿:都够使了。别打谅:谁是傻子。”薛蟠低頭微笑不语,宝蟾红了脸出去。

一时安歇之时,金桂便故意的撵薛蟠别处去睡,“省得你:馋痨、饿眼。”薛蟠只是笑。金桂道:“要作什么和我说,别偷偷摸摸的不中用。”

薛蟠听了,仗着酒盖脸,便趁势跪在被上拉着金桂笑道:“好姐姐,你若要把宝蟾赏了我,你要怎样就怎样。你要人脑子也弄来给你。”

金桂笑道:“这话好不通。你爱谁,说明了,就收在房里,省得别人看着不雅。我可要什么呢。”薛蟠得了这话,喜的称谢不尽,是夜曲尽丈夫之道,【庚辰双行夹批:“曲尽丈夫之道”,奇文、奇语。】奉承金桂。次日也不出门,只在家中厮奈,越发放大了胆。
  至午后,金桂故意出去,让个空儿与他二人。薛蟠便拉拉扯扯的起来。宝蟾心里也知八九,也就半推半就,正要入港。谁知金桂是有心等候的,料必在难分之际,便叫丫頭小舍儿过来。原来这小丫頭也是金桂从小儿在家使唤的,因他自幼父母双亡,无人看管,便大家叫他作小舍儿,专作些粗笨的生活。【庚辰双行夹批:铺叙“小舍儿”首尾,忙中又点“薄命”二字,与“痴丫頭”遥遥作对。】

金桂如今有意独唤他来吩咐道:“你去告诉秋菱,到我屋里将手帕取来,不必说我说的。”【庚辰双行夹批:金桂:坏极!所以,独使‘小舍’为此。】小舍儿听了,一迳寻着香菱说:“菱姑娘,奶奶的手帕子忘记在屋里了。你去取来送上去岂不好?”

香菱正因金桂近日每每的折挫他,不知何意,百般竭力挽回不暇。【庚辰双行夹批:总为“痴心人”一嘆。】听了这话,忙往房里来取。不防正遇见他二人推就之际,一頭撞了进去,自己倒羞的耳面飞红,忙转身:回避不迭。

那薛蟠自为是:过了明路的,除了金桂,无人可怕,所以连门也不掩,今见香菱撞来,故也略有些惭愧,还不十分在意。无奈宝蟾素日最是说嘴要强的,今遇见了香菱,便恨无地缝儿可入,忙推开薛蟠,一迳跑了,口内还恨怨不迭,说他强奸力逼等语。

薛蟠好容易圈哄的要上手,却被香菱打散,不免一腔兴頭变作了一腔恶怒,都在香菱身上,不容分说,赶出来啐了两口,骂道:“死娼妇,你这会子,作什么来:撞尸逰魂?!”香菱料事不好,三步两步早已跑了。

薛蟠再来找宝蟾,已无踪迹了,于是恨的只骂香菱。至晚饭后,已吃得醺醺然,洗澡时不防水略热了些,烫了脚,便说香菱有意害他,赤条精光,赶着香菱:踢打了两下。香菱虽未:受过这气苦,既到此时,也说不得了,只好:自悲、自怨,各自走开。
  彼时,金桂已暗和宝蟾说明。今夜,令薛蟠和宝蟾,在香菱房中:去成亲,命香菱过来陪自己先睡。先是香菱不肯,金桂说他嫌脏了,再必是图安逸,怕夜里劳动伏侍,又骂说:“你那没见世面的主子,见一个,爱一个,把我的人霸占了去,又不叫你来。到底是什么主意,想必是逼我死罢了。”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香菱:“不识抬举!再不去:便要打了!”香菱无奈,只得抱了铺盖来。

金桂命他在地下铺睡。香菱无奈,只得依命。刚睡下,便叫倒茶,一时又叫捶腿,如是一夜七八次,总不使其安逸稳卧片时。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恨的金桂暗暗的发恨道:“且叫你乐这几天,等我慢慢的摆布了来,那时:可别怨我?!”一面隐忍,一面设计:摆布香菱。  

半月光景,忽又粧起病来,只说心疼难忍,四肢:不能转动。【庚辰双行夹批:半月:工夫,诸计:安矣。】请医疗治不效,众人都说是香菱气的。闹了两日,忽又从金桂的枕頭内抖出纸人来,上面写着金桂的年庚八字,有五根针钉在心窝并四肢骨節等处。【脂批:与五鬼一回对看,金桂诡诈:不次阿凤】于是众人反乱起来,当作新闻,先报与薛姨妈。薛姨妈先忙手忙脚的,薛蟠自然更乱起来,立刻要拷打众人。

金桂笑道:“何必冤枉众人,大约是:宝蟾的镇魇法儿。”【庚辰双行夹批:恶极!坏极!】薛蟠道:“他这些时,并没多空儿:在你房里,何苦:赖好人。”【庚辰双行夹批:正要,老兄:此句。】

金桂冷笑道:“除了他:还有谁,莫不是:我自己不成?!虽有别人,谁可敢进我的房呢。”薛蟠道:“香菱如今是天天跟着你,他自然知道,先拷问他就知道了。”

金桂冷笑道:“拷问谁,谁肯认?依我说竟粧个不知道,大家丢开手罢了。横竖治死我也没什么要紧,乐得再娶好的。若据良心上说,左不过你三个:多嫌我一个。”说着,一面痛哭起来。

薛蟠更被这一席话激怒,顺手抓起一根门闩来,【庚辰双行夹批:与前,要打死宝玉:遥遥一对。】一迳抢步找着香菱,不容分说便劈頭劈面打起来,一口咬定是香菱所施。

香菱叫屈,薛姨妈跑来禁喝说:“不问明白,你就打起人来了。这丫頭伏侍了你这几年,那一点不周到,不尽心?他岂肯如今作这没良心的事!你且问个清浑皂白,再动粗卤。”

金桂听见他婆婆如此说着,怕薛蟠耳软心活,便益发嚎啕大哭起来,一面又哭喊说:“这半个多月把我的宝蟾霸占了去,不容他进我的房,唯有秋菱跟着我睡。我要拷问宝蟾,你又护到頭里。你这会子又赌气打他去。治死我,再拣富贵的标致的娶来就是了,何苦作出这些把戏来?!”

薛蟠听了这些话,越发着了急。薛姨妈听见金桂句句挟制着儿子,百般恶赖的样子,十分可恨。无奈儿子偏不硬气,已是被他挟制软惯了。如今又勾搭上丫頭,被他说霸占了去,他自己反要占温柔让夫之礼。这魇魔法究竟不知谁作的,实是俗语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此事正是公婆难断床帏事了。

因此无法,只得赌气喝骂薛蟠说:“不争气的孽障!骚狗也比你体面些!谁知你三不知的把陪房丫頭也摸索上了,叫老婆说嘴霸占了丫頭,什么脸出去见人!也不知谁使的法子,也不问青红皂白,好歹就打人。我知道你是个得新弃旧的東西,白辜负了我当日的心。他既不好,你也不许打,我立即叫人牙子来卖了他,你就心净了。”

说着,命香菱“收拾了東西跟我来”,一面叫人去,“快叫个人牙子来,多少卖几两银子,拔去肉中刺,眼中钉,大家过太平日子。”薛蟠见母亲动了气,早也低下頭了。

金桂听了这话,便隔着窗子往外哭道:“你老人家只管卖人,不必说着一个扯着一个的。我们很是那吃醋拈酸容不下人的不成,怎么‘拔出肉中刺,眼中钉’?是谁的钉,谁的刺?但凡多嫌着他,也不肯把我的丫頭也收在房里了。”

薛姨妈听说,气的身战气咽道:“这是谁家的规矩?婆婆这里说话,媳妇隔着窗子拌嘴。亏你是旧家人家的女儿!满嘴里大呼小喊,说的是些什么!?”

薛蟠急的跺脚说:“罢哟,罢哟!看人听见笑话。”金桂意谓一不作,二不休,越发发泼喊起来了,说:“我不怕人笑话!你的小老婆治我害我,我倒怕人笑话了!再不然,留下他,就卖了我。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 你不趁早施为,还等什么?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作什么去了!这会子人也来了,金的银的也赔了,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了,该挤发我了!”一面哭喊,一面滚揉,自己拍打。

薛蟠急的说又不好,劝又不好,打又不好,央告又不好,只是出入咳声嘆气,抱怨说运气不好。【庚辰双行夹批:果然不差。】

当下薛姨妈早被薛宝钗劝进去了,只命人来卖香菱。宝钗笑道:“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可是气的糊塗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下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

薛姨妈道:“留着他还是淘气,不如打发了他倒干净。”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頭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如卖了一般。”

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薛姨妈也只得罢了。
  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虽然如此,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嘆。

本来怯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今復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脂批:此处,病入膏肓,实写:下回之死,不一气:写其死。

实留地步,下回“写魂返故地,一大段:伤心文字”也,香菱至始,悟己之直心、痴呆。

故与封氏:有自悔之泣,嘆嘆!畸笏叟】

那时金桂又吵闹了数次,气的薛姨妈母女:惟暗自垂泪,怨命而已。

薛蟠虽曾仗着酒胆挺撞过两三次,持棍欲打,那金桂便递与他身子随意叫打;这里持刀欲杀时,便伸与他脖项。薛蟠也实不能下手,只得乱闹了一阵罢了。

如今习惯成自然,反使金桂越发长了威风,薛蟠越发软了气骨。虽是香菱猶在,却亦如不在的一般,虽不能十分畅快,就不觉的碍眼了,且姑置不究。如此又渐次寻趁宝蟾。

宝蟾却不比香菱的情性,最是个:烈火干柴,既和薛蟠情投意合,便把金桂忘在脑后。近见金桂又作践他,他便不肯服低容让半点。先是一冲一撞的拌嘴,后来金桂气急了,甚至于骂,再至于打。他虽不敢还言还手,便大撒泼性,拾頭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

薛蟠此时一身难以两顾,惟徘徊观望于二者之间,十分闹的无法,便出门躲在外厢。

金桂不发作性气,有时欢喜,便纠聚人来斗纸牌、掷骰子作乐。又生平最喜啃骨頭,每日务要杀鸡鸭,将肉赏人吃,只单以油炸焦骨頭下酒。吃的不奈烦或动了气,便肆行海骂,说:“有别的忘八粉頭乐的,我为什么不乐?!”薛家母女:总不去理他。薛蟠亦无别法,惟日夜悔恨不该娶这“搅家星”罢了,都是一时没了主意。【庚辰双行夹批:補足:本题。】于是宁荣二宅之人,上上下下,无有不知,无有不嘆者。
  此时宝玉已过了百日,出门行走。亦曾过来见过金桂,“举止形容:也不怪厉,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的人,焉得:这等样情性,可为:奇之至极”。【庚辰双行夹批:别書中,形容妒妇:必曰“黄发、黧面”,岂不可笑?】因此:心下纳闷。

这日与王夫人:请安去,又正遇见迎春奶娘:来家请安,说起孙绍祖:甚属不端,“姑娘,惟有背地里:淌眼抹泪的,只要接了来家:散诞两日”。

王夫人因说:“我正要这两日接他去,只因七事八事的:都不遂心,【庚辰双行夹批:草蛇灰线,后文方:不见突然。】所以就忘了。前儿宝玉去了,回来:也曾说过的。【庚辰双行夹批:補明。】明日是个好日子,就接去。”正说着,贾母打发人:来找宝玉,说:“明儿一早往天齐庙还愿。”宝玉如今,巴不得:各处去逛逛,听见如此,喜的一夜:不曾合眼,盼明不明的。
  次日一早,梳洗穿带已毕,随了两三个老嬷嬷坐车出西城门外天齐庙来烧香还愿。这庙里已是昨日预备停妥的。宝玉天生性怯,不敢近狰狞神鬼之像。

这天齐庙暗合第3回,伏第95回狱神庙本係前朝所修,极其宏壮。如今: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里面泥胎塑像皆极其凶恶,是以忙忙的焚过纸马钱粮,便退至道院歇息。

暗合第3回:有一个孽根祸胎,【甲戌侧批: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是家里的‘混世魔王’,【甲戌侧批:与“绛洞花王”为对看。】今日因庙(天齐庙狱神庙)里还愿去了,【甲戌侧批:是富贵公子。】

一时:吃过饭,众嬷嬷和李贵等人,围随宝玉到处:散诞、顽耍了一回。宝玉困倦,復回至静室安歇。众嬷嬷生恐他睡着了,便请当家的老王道士来:陪他说话儿。这老王道士专意: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

这庙外:现挂着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备。亦长在宁、荣两宅:走动熟惯,都与他:起了个浑号,唤他作“王一贴”。【脂批:妙名,凡王公、贵族,有弊病者:都可一贴】

言他的膏药灵验,只一贴百病皆除之意。当下王一贴进来,宝玉正歪在炕上想睡,李贵等正说“哥儿别睡着了”,厮混着。看见王一贴进来,都笑道:“来的好,来的好。王师父,你极会说古记的,说一个与我们小爷:听听。”

王一贴笑道:“正是呢。哥儿别睡,仔细肚里面筋作怪。”说着,满屋里人:都笑了。【庚辰双行夹批:王一贴又与张道士:遥遥一对。特犯:不犯。】宝玉也笑着:起身整衣。王一贴喝命徒弟们:快泡好酽茶来。

茗烟道:“我们爷:不吃你的茶,连这屋里坐着:还嫌膏药气息呢。”王一贴笑道:“没当家花花的,膏药从不拿进:这屋里来的。知道哥儿:今日必来,頭三五天,就拿香:燻了又燻的。”

宝玉道:“可是呢,天天只听见:你的膏药好,到底治什么病?”

王一贴道:“哥儿若问我的膏药冷香丸,说来话长,其中细理,一言难尽。共药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际,宾客得宜,温凉兼用,贵贱殊方。内则调元補气,开胃口,养荣卫,宁神安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络,出死肌,生新肉,去风散毒。其效如神,贴过的便知。”宝玉道:“我不信一张膏药就治这些病。我且问你,倒有一种病可也贴的好么?”

王一贴道:“百病千灾,无不立效。若不见效,哥儿只管揪着胡子打我这老脸,拆我这庙何如?只说出病源来。”宝玉笑道:“你猜,若你猜的着,便贴的好了。”王一贴听了,寻思一会笑道:“这倒难猜,只怕膏药:有些不灵了。”

宝玉命李贵等:“你们且出去散散。这屋里人多,越发:蒸臭了。”李贵等听说,且都出去自便,只留下茗烟一人。这茗烟手内点着一枝梦甜香,【庚辰双行夹批:于前文一出。】宝玉命他坐在身傍,却倚在他身上。王一贴:心有所动,【庚辰双行夹批:四字好。万端生于心,心邪则意在于邪。】便笑嘻嘻走近前来,悄悄的说道:“我可猜着了。想是哥儿,如今,有了房中的事情,要滋助的药,可是不是!?”

话猶未完,茗烟先喝道:“该死,打嘴!”宝玉猶未觧,【庚辰双行夹批:“未觧”妙!若觧则不成文矣。】忙问:“他说什么?”茗烟道:“信他胡说。”唬的王一贴不敢再问,只说:“哥儿:明说了罢。”

宝玉道:“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王一贴听说,拍手笑道:“这可罢了。不但说没有方子,就是听也没有:听见过。”宝玉笑道:“这样,还算不得什么!?”王一贴又忙道:“这贴妒的膏药:倒没经过,倒有一种汤药或者可医,只是:慢些儿,不能‘立竿见影’的效验。”

宝玉道:“什么:汤药,怎么:吃法?”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么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宝玉道:“这也不值什么,只怕:未必见效。”

王一贴道:“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庚辰双行夹批:此科诨:一收,方为:奇趣之至。】

说着,宝玉、茗烟:都大笑不止,骂“油嘴的牛頭”。

王一贴笑道:“不过是闲着觧午盹罢了,有什么关係。说笑了你们就值钱。实告你们说,连膏药也是假的。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庚辰双行夹批:寓意深远,在此数语。】正说着,吉时已到,请宝玉出去焚化钱粮散福。功课完毕,方进城回家。
  那时迎春:已来家好半日,孙家的婆娘、媳妇等人:已待过晚饭,打发回家去了。迎春方哭哭啼啼的在王夫人房中诉委曲,说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頭:将及淫遍。

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庚辰双行夹批:奇文、奇骂。为迎春一哭。恨薛蟠:何等刚霸,偏不能以此语金桂,使人忿忿。是書中:全是不平,有全是:意外之料。】又说老爷曾收着他五千银子,不该使了他的。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不得,他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頭,卖了一辈。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庚辰双行夹批:不通,可笑。遁词:如闻。】一行说,一行哭的呜呜咽咽,连王夫人并众姊妹无不落泪。

王夫人只得用言语觧劝说:“已是遇见了这不晓事的人,可怎么样呢。想当日你叔叔也曾劝过大老爷,不叫作这门亲的。大老爷执意不听,一心情愿,到底作不好了。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

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从小儿没了娘,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王夫人一面觧劝,一面问他随意:要在那里安歇。

迎春道:“乍乍的离了姊妹们,只是:眠思梦想。二则还记挂着我的屋子,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

王夫人忙劝道:“快休乱说。不过年轻的夫妻们,闲牙斗齿,亦是万万人之常事,何必说这丧话。”仍命人忙忙的收拾紫菱洲房屋,命姊妹们陪伴着觧释,又吩咐宝玉:“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走漏一些风声,倘或老太太知道了这些事,都是你说的。”宝玉唯唯的听命。

迎春是夕,仍在旧馆:安歇。众姊妹等:更加亲热异常。一连住了三日,才往邢夫人:那边去。先辞过贾母及王夫人,然后与众姊妹分别,更皆悲伤不舍。

还是王夫人、薛姨妈等:安慰劝释,方止住了过那边去。【庚辰双行夹批:凡迎春之文皆从宝玉眼中写出。前“悔娶河東狮”是实写,“误嫁中山狼”出迎春口中可为虚写,以虚虚实实变幻体格,各尽其法。】又在邢夫人处:住了两日,就有孙绍祖的人:来接去。迎春虽不愿去,无奈惧孙绍祖之恶,只得勉强:忍情作辞了。

邢夫人本不在意,也不问其夫妻和睦,家务烦难,只“面情塞责”而已。

终不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觧。

【䝉回末总批:此文:一为择婿者说法;一为“择妻者”说法,

择婿者,必以得:人物轩昂、家道丰厚、阴袭公子为快,

择妻者,必以得:容貌艳丽、妆奁富厚、子女盈门为快,殊不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试者,桂花夏家:指择孙家,何等:可羡、可乐。卒至,迎春含悲,薛蟠 遗恨,可慨 矣夫!】

[批语:上回表过“终不知:端的”,岂非全書:终于八十回乎?

雪芹本旨尚有:廿八回。

粗略概述如下:贾府内囊渐空,子弟典物、赌盗,日渐局促。贾母、王夫人先后仙逝。探春远适:玉户岛。迎春遭孙绍祖:虐亡。惜春被智能:鼓噪出家。

贾琏查凤姐:害尤二姐事,凤姐大惧,为求自保反目,上报贾琏诸事,贾琏:处境艰险,与凤姐夫妻反目,贾琏怒斥平儿助凤姐:卖主不忠,凤姐责怨平儿思扶正:助贾琏害己,平儿抱屈自尽。贾琏因尤二姐事,被都察院泄露京城:而入狱处死。

平儿非但:不能扶正,亦无力救贾琏,想当初平儿扶正之语:着实令人心酸!

平儿亦“薄命之人”也。后凤姐,获悉自己,当年害死:尤二姐、张金哥夫妇,東窗事发。被邢夫人:赶回娘家,路经客栈,哭向金陵:忧惧悲泣,后悬梁自尽。

贾府为宝、黛:筹备婚事,赵姨娘“五鬼”图谋宝玉、凤姐:事发,贾政欲严惩之,其不肯服罪大肆吵闹,引强梁打砸抢掠一时,家反宅乱,血雨腥風。

鸳鸯告密,黛玉:吊杀小紅,此乃疑案,未知小紅:是忠?是邪?雪芹亦:难辨是非。

宝玉被贾环掠走:于獄神庙,贾芸、小紅:前往营救,宝玉落入:薛家手中,监禁:一年有余。

后贼寇哄散,宝玉、宝钗:回到贾家,宝玉在柳叶渚边:因帕识黛玉白骨,与宝钗:葬之,二人成婚:勉强度日。

忽元春:薨逝,亦是:忠奸迷案。忠顺王爷:带人抄家,贾府:越发贫困。

宝玉丢玉,甄宝玉做了和尚,前来送玉,一番佛理:感化宝玉,宝玉弃宝钗:而去。

宝钗苦等:几年不归,适雨村:生一子,暮年被门子发配東北,死于:冰天雪地。

后因劫数,世界毁灭,即“末世”也。全書完。

雪芹本意,贾府因贾芹等招接匪类、暴殄天物:而致家亡人散,非国破家乱,

然思之味同嚼蜡,故事平淡,吾等不予采纳。仅止于八十回。

文中留下谶语、伏筆、草蛇灰线,不过令读者自行操觚构架。

有亲朋苦劝:補成完稿,即余下:二十八回。

舍雪芹原拟,直述汉唐国殇贼祸,然情節直白,碍语频出,令人不寒而战!

更续作者不擅文辞,多有舛讹。 雪芹又仙逝良久。难助诗才,姑且存之。

不过诸友读之获悉后回故事,不作世传。

刘氏有奇思、佳构,欲与同僚:再续紅楼,别尽碍语,仅着意于“宝、黛、钗”事,余:允之。]

发布于 2023-08-16 19:32・IP 属地河北
《石头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霍国玲:“石学”已形成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2022-04-19 10:12:46)
标签: “石学”与红学不同 石头记是一部奇书 正反两面皆有喻 正面看似小说闲文 反面看应该是历史真实       
     天下奇书《红楼梦》文化瑰宝《推背图》(1021)

    最接近曹雪芹本意的《石头记》应当是怎样一种版本?



霍国玲老师论文如下:

  【《红楼梦》有两种不同的版本系统。一种是百二十回《红楼梦》版本系统,另一种是带脂砚斋批语的八十回《石头记》系统。

我们已论证:前一种版本系统的初始本——“程高本”系一种篡改、阉割之本,后一种版本系统才是曹雪芹的原本、真本。

但是这后一种版本系统,即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版本系统,均不是曹雪芹的定稿本。一般读者不可能将全部早期手抄本置齐,并一一加以阅读、研究。读者需要一部最接近曹雪芹本意的《石头记》版本。

这个版本应当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一)该版本的底本应当是曹雪芹的最后修订本。
迄今为止发现的《石头记》早期抄本主要有五种。按照曹雪芹修订的顺序分别为: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戚序本。我们知道:作家的作品如果有数种手稿,那么最后的手稿必定是最成熟,作家最满意的。曹雪芹最后的修订本是戚序本[1] ,因而戚序本是最理想的校勘底本。

我们通常所说的戚序本是指有正书局于民国初期年出版的石印本。这种戚序本的石印本又分大字本和小字本,我们一般特指“大字本”。后来发现南京图书馆亦收藏着一部戚序大字本的影描本——系依据有正书局贴改前的手抄本所影描。因而南图本保留着有正本改动前本子的原貌。所以当以有正戚序本作为底本进行校勘后,还应对照南图本校勘一遍。

(二)该版本应是各抄本中脂砚斋批语汇集一起的全本
曹雪芹没有给我们留下一部定稿本,脂砚斋批语却又分散在各个抄本中,这些批语对于正确理解《石头记》正文和了解曹雪芹的家事,起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提供给读者一个包含全部脂砚斋批语的版本,并经过了一定校勘。

(三)由于校勘所依据的底本并非作者的定稿本,而其他早期抄本又各有其优点,因而在校勘时,应将这些早期抄本作为参校本
      这些早期抄本,各有其优点,但总的来说,成书愈晚的抄本愈成熟,在校勘时应首先受到重视。而由于这些抄本,大约都是过录本,因而过录得愈好的抄本,错误率也就愈小,可信度也就愈大些。——在校勘时都应将这些问题考虑在内。

      我们认为这样的《石头记》校勘本最接近曹雪芹的本意,而远远优于任何类似“程高本”的版本。我们在校勘《石头记》(原来称作《脂砚斋全评石头记》)时,便将上述三条原则,作为自己校勘的追求目标。

      对《石头记》的研究已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石学”
      我们对《石头记》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至今整整三十年,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已使这种研究形成专门的学问。

      “石学”已具备一门学问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石学”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石学”的研究对象与“红学”不同
“石学”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是曹雪芹的著作《石头记》。由于《石头记》的早期抄本有多种,使得各种抄本都在研究之列。结果引文十分零乱,甚至造成在同一部书中也出现引文不完全一致的情况。自2006年出版《脂砚斋全评石头记》——正是按照本文第六点的三项原则校勘而成的——以后,才开始有了统一的研究对象。

      近一二年我们又作了一次审核,并将书名定为《石头记》,以便与曹雪芹留给后世的手抄本书名相符。这部新版本《石头记》便是“石学” 研究者的研究对象。

(二)“石学”已形成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石学”认为:《石头记》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特点是“文史合一”。这个基本特点与西方文学完全不同。在西方,文学是文学,历史是历史。历史要求如实记录,文学则要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两者绝对不能相互混淆。由于东西方古典文学的基本特点不同,因而在《石头记》研究中,不能照搬西方的文学理论、美学理论。

“石学”认为:《石头记》又不同于中国其他古典文学著作。中国一般的古典文学特点是文学本身便包含着一定的史学内容。比如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七分文,三分史。《西游记》中的唐僧实有其人。《石头记》则不同,这是一部奇书,一部立体的书。它的基本特点是有正、反两面。正面是纯粹的小说,背面则隐记着真人真事。那种采取将“历史”附会到《石头记》小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石头记》作为奇书,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也表现在形式上。它的形式是:全书只有八十回,看似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但是带有脂砚斋批语——这些批语对于理解正文起着引导作用。这种形式上的“奇”,正是作者为了引导读者从正面小说,看到其背后历史所必要的。

      《石头记》不仅是“奇书”,还是“谜书”。

书中写道:“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从这段话看,该书似乎写作、抄录、题名、修订是分为几个人完成的。然而与此同时,书中又写道:“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女子?”——这段文字则说明该书自始至终都是由一个人完成的。书中的批书人,也有好几个,但早期的手抄本书名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由此来看,至少在名义上是由一人所评。

再看时序也是混乱异常,有时跳跃数年,有时忽前忽后。

地点也不固定,忽南忽北,不知事件到底具体发生在何地。

书的开始部分写道:写此书的目的只是为给几个女子作传,但其内容极其复杂,人物数百个,实是一个社会的浓缩

……我们如果细致推敲,其中“误谬”数以百计——仅笔者就罗列出310个!难怪有研究者称:该书作者“必善制灯谜,全书是一总谜,每段中又含无数小谜”。[2]

      书中的“谜”,即脂砚斋所说的“误谬”,是作者在小说中隐写历史时遗留下来的。脂砚斋写道:

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这句话指出了批书人与读者的关系:批书人的作用是“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读者则应争取成为“高明”者,以便能“批示误谬”——意即指出何处是“误谬”,并将“误谬”加以解决。

《石头记》作者为了将被乾隆删削、篡改的历史隐写于小说中,采用了大量写作奇法、秘法。这就使得在同一部书中存在着正(小说)、反(历史)两面,而且由此也必然会出现大量“误谬 ”,“石学”研究者的具体研究方法便是揭示书中的“误谬”,然后在脂砚斋批语的引导下,解决“误谬”,揭示隐写在小说背后的历史。

“石学”的结论便是遵照上述理论,经过多年研究形成的。(2012、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3: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上偈
[ 清 ] 曹雪芹
原文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3: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瑛石===神瑛侍者===补天剩余石
绛珠仙子===贾宝玉===绛珠仙草+通灵宝玉【神瑛侍者//补天剩余石】。一草一石

绛珠仙子===绛朱慈炤//补天石36501+珠朱由检//补天石36500【周天之数/周后】+仙草田秀英

神瑛===朱由检+田秀英【玉字二】
赤瑕===朱由检+朱慈炤【玉字二】赤瑕===朱由检+田秀英?叚===贾?贾宝玉

郭都贤===补天石//36449顽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20: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隐史
2024-03-23 23:17

已关注
《红楼梦》、也就是《石头记》,实为史书,而且还是野史不能与之相比的国家正史,可是这样一部正本清源的国家正史,却不能像其他的史书一样明确地列出时间地点、明确写出人物姓名,只能假借小说之形影射暗指,但国家正史记录的可不是三五口百姓的一家之事,而是事件庞杂、人物纷乱的一国之事,既要让书中所要揭示的历史事件真相大白,却又不能过于直白,以防被掌握着撰史权的谣言伪史党们发现并扼杀,那该如何进行操作呢?


古代的小说名作,如《西游记》、如《水浒传》、如《金瓶梅》,都暗藏讽刺时事之意,但都是借古讽今,仅仅是对世人熟知的荒唐时事进行暗讽而已,根本谈不上向世人揭示什么被掩盖、被篡改的史实真相。如果没有《石头记》,我们会认为借小说之形揭示完全不为世人所知的史实真相,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全是痴人说梦。可是,朱慈炤却成功地做到了。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作者其实在副文脂批中给出了一些线索,其中最为人所熟悉的是第一回中脂批罗列的种种写作手法:“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


看上去很多、很复杂,因此广受世人关注和研究。但这些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真正重要的是第八回中的一条脂批:“晴有林风,袭乃钗副”。


作者是在借此暗示看书人:《红楼梦》中的人物角色虽多,但却是彼此交叠、互相重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06: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盘虎踞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龙盘虎踞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 lóng pán hǔ jù,意思是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龙盘虎踞

出处
《文本赋》


拼音
lóng pán hǔ jù

类别
成语

目录
1解释
2出处
3用法
折叠编辑本段解释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汉·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折叠编辑本段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地势险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06: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被称为什么"虎踞龙盘"之地的主要原因 - 百度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4个回答#热议# 发烧为什么不能用酒精擦身体来退烧?
bftrx
推荐于2020-12-09 · TA获得超过705个赞
关注
南京被称为"虎踞龙盘"这话最早是诸葛亮说的。

《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锺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南京,古称金陵,又称建业和建康,是六朝的国都。所谓“六朝”就是三国时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前后六个朝代。

宋代张敦颐编的《六朝事迹编类》,对于金陵的胜迹、城阙、楼台等等,分门别类地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考查,其中也引述了诸葛亮论金陵地势的两句原话:“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钟阜,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石城,又名石头,或石头城。金陵和石城,事实上早已合为一个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业等古称外,还有一个别名,叫石头城。

晋代作家左思的《吴都赋》有一句道:“戎车盈于石城”原注到:“石城,在建业西,临江。”又注:“石头城中置府库军储,故曰:戎车(军用车)盈于石城。”可见,当时的石城,同金陵虽然靠近,却是彼此分开的两个城。

金陵东边是冈峦绵延的钟山,像一条世巨龙似地盘伏着,西边是巍然屹立的石城,像一只猛虎似地踞坐着。这就是所谓“龙蟠虎踞”或“虎踞龙蟠”。



扩展资料:

南京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

宁镇山脉和江北的老山横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岗地南界的横山、东庐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至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07: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学秘密:为什么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
卖炭翁买炭 2019-02-06   |  96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东吴69年,东晋102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后来,明初定都于此,一世而终,仅仅50余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维持了9年。 ”

南京城是不是好地方?毫无疑问,肯定是。万里长江从雪山走来,浩浩荡荡,经过湖口便来到了下游。

这段从西南向东北流淌,等到进入南京境内时,急转向东,所以说长江在此地改变了流向,这使它成为距离中原最近的江南城市。本身的交通也非常便利,向东是长江三角洲,南宋以后的经济重心。

向北则是平坦的华北平原,向西则可达荆襄,大运河开通以后,前往北方更加方便。地势也好,三面环山,腹有流水。

于南京的风水,当年蜀国军师诸葛亮顺江而下时,看到金陵古城,不禁失声惊叫:“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东晋大臣王导也曾说:“建康,古之金陵。”

玄学秘密:为什么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



然而,十分奇怪的是,这座王气旺盛的古城,定都于此的六个王朝,却都短命,



东吴69年,东晋102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后来,明初定都于此,一世而终,仅仅50余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维持了9年。

相传是秦始皇斩断地脉,断了龙气。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秦始皇镇压南京的王气,总共有三个办法,就是凿山、让河道改流和易名。

凿山



相传,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一日在皇宫之中,见到南方一带“气色斗牛、光怪烛天”,意思是说南方有一道紫气直射玉皇大帝所在的北斗星方向,光芒怪异,如点燃了蜡烛,把天际都照亮了。



而当时秦始皇的身边的一位术士,却告诉秦始皇,这是一股皇气,可能还拥有宝剑,如果任凭这地方的皇气凝聚,未来二十年必然会出一位天子,推翻秦王朝。秦始皇听到了这个消息,哪里还能无动于衷,于是,为了稳固自家的江山,秦始皇便命令那术士想一个办法,将那地方的皇气给卸掉。”当那位术士找到皇气出现的地方,才发现那里是一座大山,这可让他有些犯难了,要知道,那时候古人的生产力低下,设备也不行,而这皇气深埋大山底下,不可能把整座山都给破坏掉吧。最后,这术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派人在南京四处散播一则消息,说在那座大山之中,藏有一批黄金,而且官府决定,谁挖到这批黄金,那这黄金就归谁。

,以黄金为幌子,骗南京附近的村民来挖山,当时老百姓听了这消息之后,发财心切,纷纷扛着锄头,托儿带口的全家上阵,围着大山到处乱挖,关于这件事情,后来的文人曾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



“人皆有求金于山之心。则皆不爱其凿山之力,求不获则凿不已,不待驱而从之。”“这句话很贴切的说明了当时人们的心里,可以说整个南京城的人,不管老少病幼,都纷纷抱着求财的心里,上阵凿山,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那大山就被挖掉了一半。”为何这些百姓会相信官府的话呢?因为当时那位术士找秦始皇写下了一块石碑,立在了那大山脚下,要知道,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的存在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君无戏言,

既然是皇帝说的话,那肯定就不会有假。为此,南京城的百姓对大山里有黄金。是深信不疑。秦始皇写了个石碑,那碑名为埋金碑,上面有24字:“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

直至百姓把山挖空。让皇气全部散泄掉。

改河

秦淮河原名“藏龙浦”,是南京城附近一条极其重要的内陆河道,同时也是一条有节气的河道,秦淮河的源头有两处,东出句容茅山,西出溧水东庐山。

传说这秦淮河本来是不流经南京城内。秦始皇一听到秦淮河的前身名字就脸色大变,藏龙浦、藏龙浦,这藏的不就是真龙天子吗?”于是命人将方山附近的长拢挖断,让河流流经南京城内,以此来冲掉南京城的王气。而秦淮河也因为这次改流事件,被冠以秦氏,名为秦淮河,意思是说,这河流是秦家的河流,其他的王气都会被秦淮河给冲走。

易名

第一件是“在秦始皇东游之后,把当时的金陵改名成了秣陵,秣陵这地名有什么含义呢?这对南京人来说,是一个不算光彩的词,这就是秦始皇的第三招,

易名糟蹋、侮辱,以降低南京的气运。”“在古代,有一个词叫秣马厉兵,意思是打战前喂饱马匹,磨快兵器。“秣陵”的“秣”意思是牲口的饲料,陵是山陵的意思,把南京当成一个养马的地方。

第二件是历史上有名的平荡耕垦事件,这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在剿灭南陈之后,下的一个诏令。将当时的南陈的都城建康里的宫殿、楼宇,还有繁华的街道全部给夷为平地,

用来开垦。成为了一片菜地。在毁掉了南京之后,杨坚又废建康,恢复了秦始皇侮辱南京的名字“秣陵”,堂堂一国之都城,成了菜地和养马的地方。不得不说,杨坚比秦始皇还要狠。”

然而在玄学界里面流传真正的原因是:“南京东有紫金山龙蟠,西有石头山虎踞,南有秦淮河,北有玄武湖。刚好凑足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相。就一城小格局来说。

玄学秘密:为什么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



南京是历代堪舆家眼中王气所钟地福地。但放在中国版图来看。却是九宫八卦中地死门。”故而定都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

玄学秘密:为什么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07: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龙脉”指哪?专家解读南京“龙盘虎踞”来历
大象无形1949 2012-01-16   |  2732阅读  |  1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诸葛亮感叹“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处后成“驻马坡”,现在清凉山公园。资料图片

  南京素有“虎踞龙盘(又作蟠)”之称。“龙盘虎踞”这一词最早出自哪里?记者分别请教了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艺乙、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周建国,他们都认为,虽然“龙盘虎踞”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但并非用来形容南京,其实诸葛亮才是真正说南京“龙盘虎踞”的第一人,他的原话是“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

  -来源

  是“风水大师”诸葛亮说的

  关于南京有“龙盘虎踞的王气”之说,历史上最著名的传说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金陵。陪同左右的方士常生、仙导对秦始皇说:“金陵乃龙脉地势,若不采取对策,五百年后会有天子坐镇!”而对策就是:“方山地处金陵东南,其顶部平坦如官印,人称天印山。天印,自然是上天赏赐的官印,决定了此地的王气兴衰和吉祥命运。断了方山龙脉,就是阻隔了金陵的王气。再引淮水贯穿金陵,通达长江,让这条秦淮河冲尽王气,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秦始皇立即命人照办。

  然而,这毕竟是传说,缺乏科学依据,后来遭到质疑。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周建国对此说法完全持否定观点,“秦始皇肯定没说过‘龙盘虎踞’这句话,而且,秦始皇斩断龙脉之说也很可能是假的。”他说,2010年出版的南京地方历史长卷《金陵全书》之《建康实录》,书中记载:“秦淮二源合自方山埭,西注大江,分别屈曲,不类人功,疑非秦皇所开”。

  周建国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发现,“龙盘虎踞、帝王之宅”实际是在三国东吴才出现,这个人是诸葛亮。此说见于《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此后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话,又加上刘备的建议,将都城从武昌迁到南京。南京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东吴就此诞生。

  周建国说,诸葛亮是看风水的高手,南京地势险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幕府山,东北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北边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南边有长命洲、张公洲、白鹭等沙洲形成夹江,这些天然屏障拱卫着南京,使统治者都看中这块宝地。虽然也有专家怀疑这种说法,但他认为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谬误

  汉朝有“龙盘”不是指南京

编辑: 陈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07: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的地理形势,号称“龙蟠虎踞”。“龙蟠”是指
cuijian1342013.12.31浏览46次其他分享举报
南京的地理形势,号称“龙蟠虎踞”。“龙蟠”是指... 南京的地理形势,号称“龙蟠虎踞”。“龙蟠”是指 展开
1个回答
xrigt
2014.01.01
满意答案
   龙蟠虎踞  【解释】像龙盘着,像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刘备为了联吴抗曹,派诸葛亮去吴都建业去游说孙权。诸葛亮到了建业,看到秣陵的山势地形,感慨地说:“紫金山山势险峻,像一条龙环绕建业,石头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着,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17 03:28 , Processed in 0.0806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