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9|回复: 10

木居士灰侍者&迷津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0
发表于 2024-7-1 1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美好的太虚幻境旁边,为何有一处恐怖的迷津?
播报文章




搞笑洁华街边美食
关注


2019-10-31 10:59





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领着他把仙界的风花雪月享受了个遍,并把妹妹兼美(兼具钗黛之美)许给宝玉。第二天,宝玉和兼美“携手出去游顽之时,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
在这个恐怖至极的所在,出现了一个木居士和一个灰侍者,“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


这二人是什么身份?他们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这是个容易被读者忽略的细节,因为这二人只出现过这一次,而且是出现在警幻的话语里。
昨天,读到一种解读,说木居士和灰侍者合起来就是“槁木死灰”之意,因书中明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因此认定木居士和灰侍者就是李纨的化身。
这种说法,似有牵强,没有说服力:李纨在太虚幻境中代表什么?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找不到合理的答案。
于是,我循着这条线一路寻找,发现了它的合理之处:木居士和灰侍者确实指“槁木死灰”,但与李纨无关,而与僧道二仙有关,与宝玉的结局有关,也与作者曹雪芹的思想意识有关。
“槁木死灰”一词出自《庄子 齐物论》:
南郭子綦坐在几案旁边,呼吸缓慢,其状态好像灵魂出窍。他的学生颜成子游觉得很神奇:“只知道人的形体可以如枯死的树木一样,难道灵魂也可以像死灰一样吗?”
南郭子綦也如孔子一样,善于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引导,于是回答说:“问得好,世间有三种声音,人籁、地籁和天籁,但人们通常只能听到人籁和地籁,听不到天籁。”
天籁之音是最美妙的声音,但我们听不到。为什么?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杂念,当杂念占据了我们的心,我们便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比如花开的声音,比如轻风拂面的声音。
这也是修道的最高境界,即超然于物外,达到忘我,便能像神仙一样,听到天籁之音。
这里提出了“槁木死灰”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形如槁木,二是心如死灰。
李纨的表现,便是形如槁木,只是外形上表现得“一概无见无闻”,但她的心是火热的,焕发着生机,只等属于她的春天到来,那就是儿子贾兰争气,让她母凭子贵,“带珠冠,披凤袄”。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形式上的死灰,是可以复燃的。
灵魂上的死灰,有如乐不思蜀,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听到了天籁,就不想再回到尘世听人籁和地籁。木居士和灰侍者所代表的“槁木死灰”,指的是南郭子綦超然忘我的状态。
既然木居士和灰侍者代表的是如此美好的状态,为何看上去那么恐怖?警幻为何喊宝玉“作速回头”?
这便是木居士和灰侍者存在的意义了。
如果说警幻带领宝玉游玩的地方是天堂,那么宝玉和兼美无意中看到的所在就像地狱了:“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两处相隔如此之近,不免让人生疑:以警幻之能,为何会让自己的领地附近出现这等恶象?
且看警幻怎么说。
“迷津”在佛教里指迷妄的境界。曹雪芹在这里对“迷津”进行了具象的描述:岸上是“荆榛遍地,狼虎同群”,底下是“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的深渊。前无出路,后无退路,无路可走。
唯一的希望是“一个木筏”,但掌舵的木居士和撑篙的灰侍者“但遇有缘者渡之”。
为什么“但遇有缘者渡之”?因为此木筏渡向的是永生的彼岸,因此木居士和灰侍者“不受金银之谢”。此木筏不同于俗世的渡船,有钱就渡,它只讲缘,而缘是什么?谁都说不清楚。
但宝玉一定是这个有缘人!


因此,警幻叫他“作速回头”,担心他“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
警幻对宝玉有何警戒之语?她受宁荣二公之托,“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使宝玉“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从此“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警幻已经给宝玉指明了方向。“委身于经济之道”,当然不愿意他堕入迷津,更不希望他早早地被引渡升仙。
但是,宁荣二公对警幻的嘱托,属于妄改天意,天意不可违。因此,警幻的“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
这表明,宝玉终归是要堕入迷津的,也是终归会要坐上木居士和灰侍者的木筏离开的。
回到现实的宝玉,从入住大观园开始,过上了太虚幻境中才有的美好生活,最终被僧道二仙幻化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点化而出家。这正是梦境的重演:走出太虚幻境,堕入迷津,坐上木筏,被木居士和灰侍者引渡。
由此可知,太虚幻境的木居士和灰侍者,即是甄士隐梦中见到的僧道二仙,也是幻化到人间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
找到这个答案,也解了我在心中存了很久的一个疑问:警幻出主意让绛珠来还泪,僧人却化身为癞头和尚,在黛玉三岁时即要化她出家。
这不是和警幻唱对台戏吗?
看到他们在太虚幻境的形象,这个疑问有了答案:警幻和木居士灰侍者都是职责所在,严格恪守着自己的职责。
警幻的职责是“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此她需要让痴男怨女们去经历。
木居士灰侍者的职责是引渡,迟渡早渡都是渡,他们更愿意早渡,所以他们才会去找三岁的黛玉和香菱,也才会把梦中的宝玉直接拉入迷津。

广告
因为得到美女欣赏,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

但是,没有人能永远活在风月里,也没有人在孩童阶段就向往永生。这正是太虚幻境与迷津依傍而存的原因:在风月幻境中走出的人,最终会走进迷津,而走进迷津之人,必然经历风月幻境。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那些美好时刻,都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梦醒之时,却是一片迷妄。无路可通,无路可走,该怎么办?
在曹雪芹的思想意识中,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坐上木居士和灰侍者的木筏,让心如“槁木死灰”,彻底告别俗世的一切,走进超然的神仙境界。
有人说这是曹雪芹消极思想的体现,得出这种结论,还是忽略了曹雪芹借警幻之口所说的话:“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宝玉之所以最后只有出家这一条路可走,正是因为他沉湎于风月,没有走警幻为她指明的“经济之道”。
连司掌风月的警幻都苦口婆心地劝宝玉远离风月,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风月宝鉴》:风月误人哪!
“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方为正途,在迷津渡口坐上“槁木死灰”的木筏,实是穷途末路之时的救命之举。这就是曹雪芹把天堂般的太虚幻境和地狱般的迷津写在一起的用意。
《红楼梦》|贾宝玉到底因为什么而出家?脂砚斋用四个字说出答案
《红楼梦》|你知道吗?宝钗黛玉都不是女主,王熙凤才是唯一女主
《红楼梦》|贾敬被曹雪芹骂得那么狠,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0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09: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灰侍者木居士}】

自题金山画像
【作者】苏轼 【朝代】宋拼音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 注释
我心如灰,身似枯槁之木,漂泊无依如那无锚之舟。问你生平都建立了何许功业,黄州、惠州和儋州。
赏析
此诗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诗人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造语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苏轼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本诗更是语出惊人,开端便说自己心如死灰,乍看似与诗人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然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心情后,就不能不对作者这种心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 古诗文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09: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题金山画像
[ 宋 ] 苏轼
原文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
寂静无欲的心,就像已燃成灰烬的木头;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舟。

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注释
金山画像:指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

心似已灰:即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0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津 - 汉语词语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迷津,汉语词语,拼音是mí jīn,意思是指找不到渡口,多指使人迷惘的境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迷津

拼音
mí jīn


释义
找不到渡口,多指使人迷惘的境界

注音
ㄇ一ˊ ㄐ一ㄣ

目录
1解释
2出处
折叠编辑本段解释
1、迷失津渡;迷路。

2、佛教语。指迷妄的境界。

3、泛指迷误的道路;错误的方向。

4、犹迷宫。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唐 孟浩然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诗:" 桃源 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宋 梅尧臣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诗:"曩子初去国,我勉勿迷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

唐 敬播 《序》:"廓羣疑於性海,启妙觉於迷津。"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望罗汉指示迷津,救拔苦海。"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只要他们识破迷津,那便回头是岸。"

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五回:此乃迷津,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 木筏,乃木居士掌柁,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

欧阳山 《柳暗花明》一二○:"我自己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怎么办好。可是金端同志给我指点了迷津,告诉我许多秘诀,使我走上康庄大道。"

秦牧 《艺海拾贝·鲁班的妙手》:"他所到之处,总是给人指点迷津,遇山开路,逢水架桥。"

何其芳 《论快乐》:"真理是很简单的。不过在没有找到它以前,我们可能老在它的旁边绕着圈子,像迷失在一个很复杂的迷津里面。"参见" 迷宫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09: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题金山画像
[ 宋 ] 苏轼
原文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
寂静无欲的心,就像已燃成灰烬的木头;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舟。

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注释
金山画像:指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

心似已灰:即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1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居士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编辑分类
木居士,读音mù jū shì,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对木雕神像的戏称。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木居士

拼音
mù jū shì


注音
ㄇㄨˋ ㄐㄨ ㄕㄧˋ

释义
对木雕神像的戏称

唐 韩愈 《题木居士》诗之一:"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清 赵翼 《一枕》诗:"庸福宁求木居士,高踪或比地行仙。"


题木居士
[ 宋 ] 张舜民

原文

波穿火透本无奇,初见潮州刺史诗。

当日老翁终不免,后来居士欲奚为。

山中雷雨谁宜主,水底蛟龙睡不知。

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复长孙枝。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佑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12: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枕(丙午) 清 · 赵翼
七言律诗
一枕槐安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
课程排帙晨稽古,心事焚香夜告天。
庸福宁求木居士,高踪或比地行仙。
偶翻除目寻交旧,半在三霄半九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13: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第五回,梦中出场的“木居士”不简单,宝玉因他错失林黛玉
君笺雅侃红楼 2019-10-20   |  196阅读  |  1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在薄命司令其翻阅薄命册,宴请“千红一窟茶 ”,“万艳同杯酒”,欣赏《金陵十二钗》曲子后,仍旧不能警醒贾宝玉一颗“红粉知己心”。为了完成宁荣二公的嘱托,拉贾宝玉堕入世俗,效仿那些“禄蠹”醉心功名,警幻仙子不惜下血本,将妹妹可卿仙子嫁给了贾宝玉。“夫妻”二人一夜缱绻,第二天共游太虚幻境,结果在迷津处遇到“木道人”撑筏的迷津。不想警幻仙子突然出现,将贾宝玉拉住,劝回了他,期间还有鬼哭神嚎之恐怖状,直到将贾宝玉吓醒。那么,这个“木道人”是谁?我认为他是“木石姻缘”的领路人。



(第五回)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后面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

贾宝玉之梦与常人无异,往往好梦最易醒,最后必然有一段惊险恐怖“惊醒”做梦人。

警幻仙子追来,急喊“作速回头”,对那个“木居士”仿佛非常恐惧。二者之间全无交流,而警幻仙子所谓“回头”正与贾雨村在智通寺见到的那副“身前有余忘缩手,眼前無路想回头”的对联一般无二。但问题在于贾雨村是贾宝玉严重讨厌的“禄蠹”,醉心功名利禄不择手段,贾雨村是真应该回头。而贾宝玉与贾雨村南辕北辙,警幻仙子为什么也让贾宝玉“回头”?



(第五回警幻仙子说)……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宁荣二公求警幻仙子让贾宝玉警醒,远离红粉温柔乡,刻苦用功承祧家业。也就是说警幻仙子将贾宝玉带到太虚幻境,是想让他做一个不喜欢的“禄蠹”。如此,警幻仙子着急忙慌出现,告诫贾宝玉不要上木居士的木筏,不要堕入迷津之中,所谓“木居士”“迷津”岂不正是贾宝玉推崇的“闺阁中自有巾帼,令吾辈须眉自惭形秽”的所在?贾宝玉若是上了这条“木筏”,被木居士指引,虽说世俗之人视为“荆榛遍地,狼虎同群”,并将永堕迷津,但不正是贾宝玉心向往之?

贾雨村的迷津与贾宝玉的迷津正相反。贾雨村堕入的是世俗的名利“迷津”,贾宝玉堕入的却是避世的逍遥“迷津”。而“木居士”正是那“逍遥迷津”的引路人。


贾宝玉只要上了他的船,将不会再继承“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等于放弃了金玉富贵,也放弃了“金玉良姻”。



木筏上除了木居士掌舵,还有灰侍者撑蒿。“蜡炬成灰泪始干”,影射绛珠仙子还泪报恩,这一对组合将要驶向的正是迷津对面“木石姻缘”的彼岸。所以说,令警幻仙子恐惧的迷津“木居士”,其实才是“正途”,贾宝玉若知道,当恨没能上他的船!

与贾宝玉成婚的可卿仙子,小名兼美,兼具薛宝钗与林黛玉二人之神韵。贾宝玉与可卿仙子成亲,代表选择的婚姻对象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二人。


本来木居士和灰侍者来接贾宝玉,贾宝玉若能和他们度过“迷津”,则木石姻缘必然成功。奈何警幻仙子认为林黛玉乃是太虚幻境之人,与贾宝玉本不可能结为夫妻,二人不过下凡了却因果,今生结束孽缘修成长生大道。所以阻止了贾宝玉随木居士而去,也断了“木石姻缘”,令他只能“回头”选择“金玉良姻”,与薛宝钗成亲。

木居士所代表的“木石姻缘”就这样被贾宝玉擦肩而过了。



木石姻缘和金玉良姻按照曹雪芹的设定,并不止两段姻缘那么简单。所谓金玉良姻代表“富贵传家,三世而斩”;所谓木石姻缘代表“诗书、耕读、道德传家,绵延不断”。

富贵传家主要责任在男方,男人没有能力,必然败家守不住业。宁荣二公需要贾宝玉“男儿当自强”!而“诗书、耕读、道德”传家,家中但有一人在,则传承不绝,男女老幼都是传人。


贾宝玉娶薛宝钗,是富与贵的结合,贾家选择“金玉良姻”后三世而终;贾宝玉失去林黛玉,是诗与书的擦肩而过,贾家错失良机,错失“诗书传家”的机缘,贾宝玉这一支也绝灭无后人了。

木道人与灰侍者是“木石姻缘”诗书传家的引路人。这条路很难走,走不好也会粉身碎骨,但只要到彼岸,就会畅意通达。



有人说薛宝钗也不错,不也规劝贾宝玉读书科举仕途么?其实,诗书传家并非科举仕途,至于耕读以至于古代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道德传家,更非读书科举一途。能立言、立功、立德者,才是万世师表,谁又不羡慕孔孟的传承香火不绝?科举功名终究小道,依旧是败家的根本!

以上观点为君笺雅侃红楼主观理解,线索都为原文所引用,是否符合曹雪芹原意,见仁见智,多歧为贵。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红楼梦》程乙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14: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假假《红楼梦》(十二)“天齐庙”之谜!(原创)
乐学楼 2020-05-01   |  337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真真假假《红楼梦》(十二)“天齐庙”之谜!(原创)

·第八十回:王一贴道:“百病千灾,无不立效;若不效,二爷只管揪胡子,打我这老脸,折拆我这庙,何如?只说出病源来。”

意思是说:你脱下我的戏服好好看看,我到底是谁?实在猜不出来,你就猜猜这“庙”。

小编就和读者一起猜猜这“庙”!

天齐庙也叫东岳庙,供奉的是泰山神。据记载该庙建于明朝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

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汉明帝时,封为泰山元帅。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又尊为「天齐君」。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加封「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诏封东岳天齐仁圣王,四年又尊为帝,称「东岳天齐仁圣帝」。对泰山神之祭祀和崇奉,自上古三代就有。三代民居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故天子「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其中五岳之长就是泰山,泰山被尊称为岱宗。

真真假假《红楼梦》(十二)“天齐庙”之谜!(原创)

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其身世众说纷纭,有金虹氏说、太昊说等。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东岳大帝主管世间一切生物(植物、动物和人) 出生大权的。

嘉靖皇帝御笔题词:“威临西岐,千载芳名昭日月;职司东岳,百万英灵镇乾坤。”现嘉靖皇帝题词的石碑尚存庙内

我们都知道,宝玉和黛玉我们称之“宝”“黛”,其中“黛”即林黛玉。

天齐庙里供着“岱宗”之化身,并且,主管世间一切生物(植物、动物和人) 出生大权的。

作者想提示我们什么?

小编以为,“岱宗”即“黛”宗,即崇祯之“宗”。

祭拜“天齐庙”,就是祭拜大明“宗祠”!

“天齐庙”指代的是大明“宗祠”!即“十三陵”

读者可能会感到惊讶。

真相还不止于此。请继续向下看。

真真假假《红楼梦》(十二)“天齐庙”之谜!(原创)

嘉靖皇帝御笔题词“千载芳名昭日月”看起来是不是眼熟?

《红楼梦》第三回: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是乌木联牌,镶着錾银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东边的三间耳房内。

“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指的正是明朝十六位皇帝。

荣国府,“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亦是指大明宗祠!

真真假假《红楼梦》(十二)“天齐庙”之谜!(原创)

读者试看一下“十三陵”的图片(↑)

再看一下文中对可以“大观园”的描写。

第十七、十八回:贾政刚至园门前,只见贾珍带领许多执事人来,一傍侍立。贾政道:“你且把园门都关上。我们先瞧了外面再进去。”贾珍听说,命人将门关了。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隔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

细细看去,读者明白了吗?

真真假假《红楼梦》(十二)“天齐庙”之谜!(原创)

再看一下太虚幻境的描写。

第五回: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

第五回: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柁,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一番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之言。”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吓的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慌得袭人辈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


“[甲戌眉批:菩萨天尊皆因僧道而有,以点俗人,独不许幻造太虚幻境以警情者乎?观者恶其荒唐,余则喜其新鲜。有修庙造塔祈福者,余今意欲起太虚幻境以较修七十二司更有功德。]”

即太虚幻境堪比阴间!

东岳大帝主管世间一切生物(植物、动物和人) 出生大权的。

警幻仙姑亦管“这一干人”的“落尘”与“升仙”。

尽管场景在不停地变幻,书中的指代却没有改变。

第三回:黛玉道:“姐姐们说的,我记着就是了。究竟不知那玉是怎么个来历,上头还有字迹?”袭人道:“连一家子也不知来历。听得说落草时从他口里掏出来的,上面有现成的穿眼。让我拿来你看便知。”

难怪袭人说:别说这玉了,这一家子现在是怎么来历还搞不清楚呢!

是啊,这一家子都是什么来历呢?

真真假假《红楼梦》(十二)“天齐庙”之谜!(原创)

有读者可能认为,小编改说“聊斋”了。

非也,作者创作的“本旨”,不是要讲鬼故事,而是要借此,写真实的历史。即“甄士隐”所隐。将人物及场景虚化,是为了更好的交代书中隐有之“真”。

回到我们之前所讲。

第三回王夫人说: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

这么重要的角色出场,宝玉却庙里还愿去了。不奇怪吗?

文中: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见过黛玉吗?

答案是:见过,就在第八十回的天齐庙。

宝玉怎么见的黛玉呢?

王一贴的药到底是什么药?

作者许多“云山雾罩的话”,是要交代什么样的历史真相?

读者思之。

真真假假《红楼梦》(十二)“天齐庙”之谜!(原创)

关注:真真假假红楼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乐学楼 > 《图说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贾宝玉和林黛玉前世在三生石畔,薛宝钗在哪里?曹雪芹有巧安排
下一篇: 曹雪芹有一个大毛病,竟成《红楼梦》的一个重要主题,很难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17: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ʘᴗʘ 黑溪阻路,无桥梁可通,贾宝玉如何渡过迷津?
TeeaaC 2017-08-24   |  199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者:至真斋主)

  《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子用各种方式警示开悟贾宝玉,最后又让她的妹妹“兼美”秦可卿跟贾宝玉亲昵。接下来书中这样写道:

  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阳台、巫峡之会。数日来,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那日,警幻携宝玉、可卿闲游。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戚序本夹批:凶极!试问观者此系何处。】忽而大河阻路,黑水淌洋,又无桥梁可通。【甲戌本侧批:若有桥梁可通,则世路人情犹不算艰难。】宝玉正自彷徨,只听警幻道:“宝玉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甲戌本侧批:机锋。〗【梦序本夹批:点醒世人。】【蒙府本夹批:若有桥梁可通,则世路人情犹不算艰难。特用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句,以消其念,可谓善于读矣。】【甲戌本眉批(墨):何减当头一棒。】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甲戌本墨眉批:孽海茫茫,何处是岸。噫,沈沦堕落。谁后指迷为援拯耶】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戚序本夹批:可思。】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戚序本夹批:特用“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句以消其念,可谓善于读矣。】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一番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之言矣。”【甲戌本眉墨批:四字是作者一生得力处,人能悟此,庶不为情所迷】【戚序本夹批:看他忽转笔作此语,则知此后皆是自悔。】宝玉方欲回言,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一夜叉般怪物窜出,直扑而来。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可卿救我!”慌得袭人、媚人等上来扶起,拉手说:“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

  以上是甲戌本文字,庚辰本等与甲戌本略有不同,其情节为:“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因二人携手出去游玩之时,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从后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话尤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可卿救我!’慌得袭人等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

  在这段情节,甲戌本是贾宝玉跟秦可卿柔情缱绻数日,庚辰本是亲昵一日。甲戌本是警幻跟贾宝玉、秦可卿一起出去闲游,庚辰本是贾宝玉跟秦可卿二人私自出去游玩,遇黑溪阻路警幻追了过来。甲戌本是“大河阻路”,庚辰本是“黑溪阻路”。甲戌本是一个夜叉向贾宝玉扑来,庚辰本是许多夜叉海鬼将贾宝玉拖了下去。根据第五回和前80回相关情节,警幻是智者,她不会引贾宝玉到黑溪险恶之地。甲戌本是一个夜叉海鬼向贾宝玉扑来,是否将贾宝玉拖下去未明确交代,而庚辰本是许多夜叉海鬼更显惊悚,且明确交代把贾宝玉拖了下去。综合分析,庚辰本的情节更合理。这也说明甲戌本比庚辰本要早,尚未做进一步润饰修改。

  这段情节虽短,批语却很密集,这些批语对我们阅读理解此段情节的深意很有帮助。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如下关键词:兼美秦可卿、黑溪、夜叉海鬼、木居士灰侍者等,那么就会把这段情节仅仅当做作者杜撰的神话,看看热闹一带而过。其实,作者设计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要与甄士隐比照看的,他俩都梦游太虚幻境,这也是批书人提示的“以小写大”的写作手法,甄士隐的命运经历和归宿其实跟贾宝玉相似。甄士隐一家的小荣枯是贾家大荣枯的缩影。甄士隐的故事一开篇就基本结束了,而贾宝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他还要在人间经历很多很多。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全书主要情节的高度概括浓缩,不仅预示了一些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同时再次用意象手法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了贾宝玉会在险恶的人世间,历经磨难修炼身心,最终幡然悔悟。



  警幻将兼美秦可卿许配予贾宝玉,甲戌本侧批:“妙!盖指薛、林而言也。”也就是说在幻界的秦可卿是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合体,在心灵与容貌上,秦可卿兼取薛林二人的优点,故为“兼美”。警幻的用意也很明确,既不让贾宝玉像世人那样淫乐无度,为图肌肤之欢“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也不能“意淫”。意淫“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贾宝玉既然在仙界领略了集诸美于一身的警幻之妹秦可卿“仙闺幻境之风光”,就不要再对尘世中的各类女子们动情。警幻的最终目的是要贾宝玉“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将谨勤有用的工夫,置身于经济之道。”“情不情”是贾宝玉滥情博爱的缺点,于个人会毁掉事业前程,于国家会使江山社稷崩塌。作者赋予秦可卿这个人物以现实、幻界、历史人物影射等多种身份。在幻界作为警幻之妹兼美身份的秦可卿,也是在为贾宝玉将来的情路做伏线,即他要跟林黛玉、薛宝钗完成两段姻缘。之后的贾宝玉步入“荆榛遍地,狼虎同群”的险地,又有黑溪阻路,这是在为贾宝玉人生之路做谶。



  “黑溪”是作者独创的意象。要说清这个问题就要了解历史上各个朝代信奉的五德学说。“五德终始说”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学者、阴阳家邹衍,根据阴阳五行思想首先提出来的。邹衍的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他把阴阳五行思想运用到了治国理念和朝代更迭原因的历史观上。“五德终始说”中的“五德”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所代表的五种德性。五德配五色与五行配五色相同:木是东方,属青色;火是南方,属赤色;土是中央,属黄色;金是西方,属白色;水是北方,属黑色。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终始”指“五德”周而复始的循环。邹衍用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又说:“代火者必将水”。胜是克的意思。他认为虞(舜)、夏、殷、周的历史是一个胜负转化的发展过程,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相胜而具有阶段性,又按照始于土、终于水、徙于土的循环往复而具有周期性。在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的每一发展阶段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势力的矛盾和斗争。两者交争,“胜者用事”,历史属于斗争中的胜利者。而这种五德相胜又是被历史周期律预先决定的,“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他认为王朝的兴起必有天意符瑞作为象征和验证。



  邹衍创建“五德终始说”,本意是想规劝那些骄奢淫逸、“不尚德”的统治者们,希望他们能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治国,能“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之施”及于黎庶。但是五德终始说的创立客观上却迎合了战国后期各国君主实现统一大业的心理愿望,为他们提供了统一天下的理论依据。“五德终始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家天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自称奉天承运。所谓“承运”,就是继承某一“德”运。每一个开国皇帝都要给自己的新朝赋予一种克胜前朝的新德,从而证明自己是受命于天的合法政权。而每一德都有专属颜色,因此改朝换代同时也意味着国家颜色的改变,这种颜色同样也被新朝所崇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颜色革命。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又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以秦文公出猎获黑龙作为水德兴起的符瑞,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政令:以十月为正月,崇尚黑色,改黄河名为“德水”,以六为数度等。秦始皇不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创立者,也成为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

  汉高祖刘邦代秦建汉,按说应该立土德,但是刘邦自称黑帝,就稀里糊涂地沿用了秦朝的水德。水德寓意:“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无仁恩和义”。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秦朝暴政。大臣们都知道刘邦立错了德但不敢声张。张苍出面解释说: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直到汉武帝时,在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下才把正朔改为土德。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 ,本名更生,字子政。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他因反对宦官弘恭、石显而下狱,被贬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他重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向”,官至中垒校尉。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根据《易经》中的“帝出乎震”,认为这个“帝”不是指黄帝而是指伏羲。由此根据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排出的朝代轮替是错误的。他们又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里找到关于“五行相生”的说法,认为王朝之间的更替不是相克的关系,而是相生的关系。他们还著述《世经》一书,重新设计世系表。从伏羲是木德开始推算,炎帝承接伏羲,木生火,炎帝是火德。火生土,黄帝是土德......唐尧是火德,虞舜是土德,夏禹是金德,成汤是水德,周是木德。秦忽略不计,汉就是火德。以后的朝代,魏是土德,晋是金德,南北朝的各个朝代都是按顺序立德。隋替代北周,北周是木德,隋朝立了火德。以后进入五代十国依然都立德。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也效仿汉制,根据契丹族发祥于辽水,立水德。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立金德。金世宗完颜雍到长白山祭祖封山时,册文有:“阙惟长白,载我金德”。

  宋朝受禅于后周,后周属木德,宋就为火德,尚赤。蒙元灭金。忽必烈采纳汉臣刘秉忠的建议,把国号定为“大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在八卦中乾卦属金。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时的诏书里有“握乾符而起朔土”。朱元璋参加的红巾军是追认宋的火德,火为红色,火克金,红色就成了反元武装最鲜明的旗帜。明朝建立也就崇火德,尚红色。洪武三年,“诏考历代服色所尚。礼部奏言:‘历代异尚。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赤,唐服饰尚黄,旗帜尚赤,宋亦尚赤。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以为治,服色所尚,于赤为宜。’上从之”。洪武七年,朱元璋在致北元君主的信中声称“今我朝炎运方兴”,也是以火德自居。洪武间,殷奎替甘肃总兵代拟的贺圣节表说:“以火德王天下,交龙开受命之符。”明朝的火上接同是汉族统治的宋朝火德,克蒙元的金。而明朝天子姓朱,朱是赤色,赤色属火;又明字拆开是日月,日者阳之极也,日配朱色,也成一火。因此“明”这个国号有“三重火”之意。朱元璋对五行学说很痴迷。他将自己的后代事先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起好名字的五行属性。朱棣这个辈份的都属木德,最后一个字带木。木生火,下一辈名字带火。以此类推。

  如果按照刘向、刘歆父子五德相生说,火生土,取代明朝的新朝应该立土德。可是推翻明朝的李自成却重新捡起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他建立的大顺政权自称以水德王。这很明显有水克大明火之意。据赵士锦《甲申纪事》说:“贼云以水德王,衣服尚蓝,故军中俱穿蓝,官帽亦用蓝。”赵士锦是大顺军攻占北京后留用的旧明官员,他的记载是可信的。1616年努尔哈赤领导的女真部落在明朝管辖的辽东建立金国割据政权,上承几百年前被蒙元灭亡的金朝祖先立金德。1626年皇太极即汗位。1636年五月,皇太极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其后将主要兵力用于对明战争。皇太极为什么要改国号金为清?在《满文老档》、《满洲实录》、《清太宗实录》等官书中均未作任何记载。但是很明显清属水有克制大明的火之意。而且满洲族名也带水旁。据民国初年续修的《仪封县志》记载,村民们曾经在十堡村火神庙前挖出一具铁牛,上面的字被侵蚀很难辨认,只能看到前面写着“水德”,末行有“大清”、“乾”、“四十四年”字样。

  1644年,这一年是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西大顺元年,是为四元交汇。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乱世。水德王李自成攻克北京,大明皇帝崇祯自缢。随后明将吴三桂联合大清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大清迁都北京窃据华夏江山。虽然史料上鲜有对清朝信奉五德说的记载,但是护卫北京的八旗就是按五行相克确定驻守方位的。例如东方属木,金克木,而金色尚白,于是正白旗和镶白旗都驻守东直门和朝阳门。

  《红楼梦》开篇借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引出青埂峰下那块被遗弃的顽石来历。虽然书中并未展开叙述女娲补天的故事,但却暗藏水火交战之意。根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气得用头去撞世界的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涂炭,炼五色石补天,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万灵始得以安居。祝融本来是掌管火的火师,以火施化,号赤帝,后尊为火神。共工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共工与驩兜、三苗、鲧被古代神话列入四凶。共工人面蛇身,红色的头发,性情十分暴躁。

  石头实录的经历《石头记》正文开篇是:“那日地陷东南”。紧接着引出家住姑苏的甄士隐的女儿英莲遭劫、甄士隐家被火烧等情节。“地陷东南”是借用共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滔天,生灵涂炭”的典故,暗指清兵屠戮江南反抗的民众。明亡后的1647年,明遗民顾炎武写下了著名的诗《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精卫填海的神话出自先秦古籍《山海经·北山经》。精卫鸟是炎帝的女儿,被大海吞噬了生命。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只精卫鸟,锲而不舍不知疲倦地从高山采集石子和树枝衔在嘴里丢向东海。这个神话的内涵是抗争与复仇。顾炎武赋予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以新的内涵,他把自己比喻精卫鸟,把“东海”、“大海”比喻清兵和被清廷侵占的江山。他决心以精卫鸟填海的精神,实现自己抗清复明的理想。这首诗里的“大海”意象寓意与《红楼梦》中“深有万丈,遥亘千里”的“黑溪”意象寓意相同。

  我们再看大观园的水流寓意。“转过花障,则见清溪前阻。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大观园“清溪”的发源地在“东北山坳”影射清人的故地是东北。“清溪”先是流向西南,最后汇合流向东南。这岂不是清人夺取华夏江山的路线图嘛。批书人唯恐读者不深思,在“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这里对“清溪”作批道:“于怡红总一园之看,是书中大立意。”

  如果你对《红楼梦》中水的意象指代依然疑惑,那么在第十三回描述参加秦可卿葬礼的宾客“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时,批语道:“清,属水,子也。”这已经说的再明确不过了。我们再看林黛玉对水的态度。第二十三回有一段情节:“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在这里有批语说:“宁使香魂随土化。”到黛玉葬花那回,葬花词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很明确地说水不洁。《红楼梦》的爱憎立场是通过对“风”、“花”、“雪”、“月”、“金”、“水”、“红”、“绿”、“春”、“秋”等带有意象指代的风物态度来体现的。可以说,如果不知道这些风物的特殊指代,就读不懂这部书的思想内涵。

  黑溪里有夜叉海鬼。慧读古典的文章《通过骂薛宝钗为鬼而骂清廷,这并非首创》,论述了“夜叉海鬼”是指清廷。在康熙初年,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有一个短篇《夜叉国》,就用夜叉海鬼影射满人。一个徐姓商人,他原是交州(今天两广一带)人。一次,他出海经商,被狂风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带着干粮上岸,不料在山洞里见到了“牙森列戟,目闪双灯”的两个夜叉,正在那里生吃鹿肉。吓得魂飞魄散的徐某正想逃走,被夜叉发现了。徐某以身上携带的熟食进献,夜叉们觉得味道不错,于是就把他留下来做了厨子。此后,徐某就在夜叉国留了下来,还学会了夜叉语。他凭着烹调功夫深得夜叉们的好感。不久后,一个母夜叉嫁给了他。四五年后,母夜叉一胎生下了两子一女。又过了几年,母夜叉带着一子一女外出。徐某乘机带着长子在海岸徘徊,发现当年坐的那只船竟然完好无损,于是就带着长子扬帆启航,回到了故乡交州。他为长子起名徐彪,长子年少时就力大无穷,粗莽好斗,被大帅看中,作为千总。后因战功,十八岁时就升做副将。徐彪因思念母亲和弟弟妹妹,于是就重返夜叉国,将他们都带了回来。到家后,母夜叉大骂徐某,责怪他当年不辞而别,徐某谢罪不迭。一家人随后拜见主母,大家见了母夜叉吓得直打哆嗦。此后,徐彪的幼弟徐豹中了武进士,妹妹夜儿则嫁给袁守备,一家人从此大富大贵起来。根据小说描述判断,夜叉国在辽东半岛、朝鲜半岛一带。从服饰看,夜叉国的众夜叉在“天寿节”时,“项上各挂明珠一串”,这是满人特有的宗教习俗,他们信仰萨满教,以念珠为装饰。在徐彪将母亲等接回交州时,小说明确写着“母女皆男儿装,类满制”,这不正是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他们是满族人嘛。蒲松龄是明遗民,他跟其他明遗民一样,对历来被视作文化落后的蛮夷而又偏偏建立了新王朝的统治者,有着一种难以掩饰的鄙夷之情,将他们视为异类,再加上清军入关后的种种暴政,将他们比作“夜叉”,也就毫不奇怪了。

  贾宝玉被夜叉海鬼拖下了黑溪,预示着清人夺去了华夏江山。从前80回中关于贾宝玉结局的一些伏线、谶语,我们可以推断林黛玉上吊自尽,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不久贾宝玉“悬崖撒手”离开了薛宝钗。贾宝玉做过和尚、务过农,但都不长久。无奈之下四处流浪,“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暮年之时,贾宝玉跟同样流浪乞讨的史湘云奇迹般相聚,他俩相依为命,“白首双星”。

  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王孙公子贾宝玉在“悬崖撒手”堕入“迷津”后,谁能救他?他曾高喊:“可卿救我!可卿救我!”可是兼美可卿早逝了。“孽海茫茫,何处是岸。噫,沈沦堕落。谁后指迷为援拯耶”“若有桥梁可通,则世路人情犹不算艰难。特用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句,以消其念,可谓善于读矣。”“黑溪”,“孽海”,“迷津”,“荆榛遍地,狼虎同群”,“夜叉海鬼”,这就是贾府败亡后贾宝玉要面对的世路人情,这时候只有“木居士”、“灰侍者”能救他。木居士,形若槁骸;灰侍者,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之《被衣为啮缺歌》:“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谋。彼何人哉?”大意是:“形体像枯槁的骨骸,心灵像熄灭的灰烬。他确实拥有实实在在的智识,却不因此而傲慢自矜。他看上去浑浑噩噩,迷迷糊糊,对世事无功利之心,无欲无求。他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贾宝玉在险恶的世路逐渐修炼到了不为外物所动的精神境界。他具备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却深藏不露,从不夸耀于人。他貌似糊涂愚钝,实则大智若愚。“大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这就是庄子所推崇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甄士隐出家修炼,贾宝玉在世修行,殊途同归。

———————————————————

校对:王华东 编辑: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8:16 , Processed in 0.0831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