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27|回复: 12

河东薛氏学术探究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发表于 2022-3-5 13: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东薛氏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河东薛氏是汉唐时期屈指可数的海内望族,关西六大姓(韦裴薛杨柳杜)之一。
河东薛氏并非世居河东的土著,而是由蜀迁来的少数民族的一支,形成于三国时期。蜀灭亡后,薛氏举宗五千户徙于河东汾阴,并以汾河以南、黄河以东为大本营。根据《新唐书》记载,河东薛氏分为南祖、西祖两个房支。薛氏原为武力强宗,再加上所处地理位置特殊,使得河东薛氏在晋隋之际成为不同政权争相拉拢的对象。 [4]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河东薛氏由地方豪强发展为文官武将盈门的一流士族,官至五品以上者三百余人,驸马二十余人,获封公爵侯爵的主要家族分支三十多支。南北朝时期,河东薛氏兴建或占据的壁垒主要有薛永宗垒(又名临汾垒,今山西临汾附近),薛强垒/薛通城(原万泉县城/泰州府城,今山西万荣县万泉乡),杨氏壁(今陕西韩城附近),以及华阴魏长城(今陕西渭南华阴附近)等。
河东薛氏陆续涌现出隋代著名诗人薛道衡,西秦霸王薛举,薛仁杲,薛仁越父子,唐代父子宰相薛元超,薛稷,名将薛万钧,薛万彻兄弟,名将薛仁贵,薛讷父子,明代著名理学家薛瑄, 鄞国公柱国大将军阳武侯薛禄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新唐书》载有柳芳氏族论:“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即河东薛氏为当时的关中郡姓(函谷关以西的著名士族)的代表之一 [1]  。



中文名河东薛氏 性    质关西六大姓(韦裴薛杨柳杜)之一
目录



河东薛氏主要介绍编辑 播报
河东薛氏是蜀汉灭亡后从地内迁至河东的一支豪强家族。十六国时期由于长期紊乱的政治局势,再加上它雄厚的地方实力,薛氏一直采取“凭河自固”的政策对抗各民族政权,具有很强的分裂性和割据性。国家的统一需要地方势力的支持,随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薛氏也开始由地方性向中央性转变。尽管薛氏各分支的中央化程度是不同的,但到北朝末年,其主要房支基本整合到中央政权之中,成为促进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力量。
《北史·薛辩传》在《魏书·薛辩传》基础上,增加了其父亲薛强的大量事迹。此外《北史·薛修义传》相比《北齐书·薛修义传》也增加了不少内容。但这些增加的内容,《资治通鉴》没有采用。此外,据薛元超墓志和薛修义墓志来判断,这些增加的内容可信度不高,基本上是为了掩饰河东薛氏来自蜀人的痕迹。 [5]  

河东薛氏相关介绍编辑 播报
河东薛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支著名的世家大族,也是一支颇有特色的大族。虽然魏晋、隋唐时期的各种姓氏书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都把薛氏的家族渊源追溯到两汉以来的高门——兖州薛氏。但实际上河东薛氏原先不过是蜀中的一支具有浓厚少数民族风习的豪酋。在蜀汉灭亡之后,才由蜀中迁徙到了河东地区。从魏晋之交到北朝初年的百余年间,河东薛氏逐渐发展成为一文具有强大地方势力的豪强大姓,整个家族也衍化成若干枝系。 [2]  
薛氏与河东薛氏并非同义,河东一词的记载大概来源于《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当时的河东属于冀州的势力范围。自汉代以来,河东所辖的地区范围不断发生变化,但其疆界基本上以现代的山西西部为中心,有时也包括今河南北部、安徽北部的一小部分。这虽是一个弹丸之地,但由于它介于两大名都长安和洛阳之间,与其它州郡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形成了当时中原所在地的中心。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会成为当时各民族政权的必争之地,这对于经济、文化都相对发达的河东而言,必定是一场浩劫。作为当地的豪族势力,要想获得生存,必然会不断与各民族政权之间发生关系,这也是薛氏生存的政治大环境。

河东薛氏相关记载编辑 播报
元和姓纂》:“皇帝二十五子,以为任姓,裔孙奚仲居薛,至仲虺为汤左相,代为侯伯,历三代凡六十四世,周末为楚所灭,公子登仕楚,怀王赐沛邑为大夫,遂以国为氏,望出河东、新蔡、沛国、高平。”
姓氏考略》:“本自皇帝任姓之后,裔孙奚仲居薛,历夏、殷、周64代为诸侯,周末,为楚所灭,后遂氏焉。”
《吴录》:“孟尝君封于薛,秦灭六国而失其祀,子孙遂以薛为氏。”
魏书·官氏志》:“西方诸部叱干氏,后改为薛氏。”
《通志氏族略》:“辽西有薛氏。”
薛氏在战国时代便已是能人名士辈出。譬如,当时主张长幼尊卑皆应有序的薛居州,秦国以善于相剑闻名的薛炬,以及稍后佐刘邦定天下有功、在汉高祖所定的十八侯位中列第十四的薛欧,都是早期历史上的薛姓知名人物。
从记载中我们也发现,在魏晋以前,薛氏与河东是毫无关系的,因为在此之前,河东地区原住地并无薛氏一族。
河东薛氏是蜀汉灭亡后从蜀地内迁至河东的一支少数族豪强家族。 [3]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即在一个十分重视门第观念的时代,薛氏迁入河东,必然遭受到当地衣冠望族的歧视。薛氏不仅直至十六国时期才崛起,而且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中原人士视为“非我族类”,被蔑称为“河东蜀”或“蜀薛”,显然是其他大族力图与其划清界限。这样的资历与身份,不仅不能与一流高门相提并论,就是二、三流的大族,也有充分的理由蔑视他们。但是就是这样一支饱受冷眼的家族在河东经过十六国北魏初年的发展后,很快堂而皇之地被列入郡姓,与汉晋以来的高门同列。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周),并贯穿于隋唐两代,经久不衰,最终发展成为河东一带名副其实的重要士族,并在该时期的社会势力变化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南北朝时期 ,薛氏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世家大族。但由于不同社会因素的影响 ,薛氏不同房支的发展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西祖”一支向文的方向发展 ,逐渐具备士族的文化特征。“南祖”一支则沿着割据性和军事性的方向发展 ,虽然因其军事力量跻身高门 ,但始终保持了地方豪强的分裂性和破坏性 。 [3]  

河东薛氏重要人物编辑 播报
薛齐,薛永子,蜀汉巴蜀二郡太守,曹魏光禄大夫;
薛懿,薛齐子,袭焉陵侯;
薛恢,薛懿一子,任河东太守,号“北祖”;
薛雕,薛懿二子,号“南祖”;
薛兴,薛懿三子,晋河东太守,号“西祖;”
薛堂,薛雕孙,晋上党太守;
薛涛,薛兴子,晋中书监,袭安邑忠惠公;
薛强,薛涛子,后秦大司徒,冯翊宣公;
薛辩薛强子,后魏平西将军,汾阴武侯,并州、雍州刺史。
薛谨薛辩子,初仕刘裕府记参军,后奔魏授河东太守,袭汾阴侯,任平西将军,秦州刺史。
薛谨五子:洪祚、洪隆、瑚、昂、积善,号“五房”,即薛氏五门大房。
长子薛初古拔(本名薛洪祚),除散骑常侍,拜驸马都尉,南豫州刺史,封平阳公。
薛洪隆薛初古拔弟,河东太守;
薛瑚,薛洪隆弟,河东太守,仇池都将;
薛胤薛谨子,镇西大将军,立忠将军,河北太守;
薛裔薛胤子,洛州刺史;
薛孝绅薛裔子,太中大夫,华州刺史;
薛端薛洪隆曾孙,东魏大丞相府户曹参军,吏部侍郎、尚书,骠骑大将军,蔡州、基州刺史,封文城郡公;
薛胄薛端子,北周上仪同,司金大夫,兖州刺史;
薛聪,薛瑚子,北魏书侍御史,直阁将军、都尉,齐州刺史;
薛孝通薛聪子,白银青光禄大夫、景懋抚军,北雍州刺史,常山太守;
薛道衡薛孝通子,吏部侍郎,内吏侍郎,潘州刺史;
上面列举的仅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然,薛氏子孙远不止这些,从以上列举中可以看出,薛氏成员任职以地方太守、刺史为主。据毛汉光先生统计,北朝时期,薛氏五品以上人数达47人,而此时的河东闻喜裴氏为46人,河东解县柳氏20人,所以薛氏在当时的政权中是有一定分量的。

河东薛氏地方豪强编辑 播报
如前文所述,薛氏本非河东土著大族,而是从外地迁入后移植的社会势力。与其它土著大族相比,薛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地方豪强性。地方豪强,顾名思义,往往具备雄厚的地方势力,其成员多秉承武勇粗豪的门风,对中央政权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有较强的分裂性和破坏性。

河东薛氏外部环境复杂
作为河东的土著士族,裴氏与柳氏在中央政权中任职的较多,因此他们的中央化程度也较高。加上自永嘉之乱后,裴氏与柳氏不少支族南迁,故其地方势力大为减弱。而薛氏家族迁移到河东后,其基业并未曾转移过,加上其成员多是武将出身,职务以地方性为主,中央化程度较低,其地方性色彩就显得浓厚的多。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薛氏所处的外部环境。从河东地理位置上来看,薛氏的势力范围在龙门、稷山一带,即河东的最北端。据严耕望先生分析,自北入经稷山是入关中的主要道路。这必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薛氏既要时刻面对狂飙而过的胡骑,又要面对西方关中地区的氐羌,这种复杂的外部环境使薛氏成为当时大族中最具地方豪强性格的一族。

河东薛氏崇尚武功
薛氏地方豪强性的一个表现是薛氏比较崇尚武功。众所周知,士庶之分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为官有清浊之分,高门士族往往不愿意出任武职,视之为浊官,即便出任武职,也总觉得屈尊,这应是士族社会的一般特征,如这一时期的江东士族就表现得十分明显。然而薛氏情况却不一样,薛氏是从外地迁入的社会力量,遭受当地大族的排挤,因此清官一般不会由薛氏成员担任,那么通过武职获得升迁就成为薛氏家族仕宦之路的捷径。从前面薛氏仕宦表中也可以看出,薛氏成员的确出过不少将才,薛辩、初古拔、薛端、薛脩义等都是当时的著名将领。

河东薛氏薛氏堡壁
薛氏地方豪强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薛氏堡壁的存在。堡壁是当时地方势力的重要据点,自保及军事作用是其主要功能。为抗击当时来自北方的胡骑,堡壁在当时极为盛行,薛氏由于其特殊的外围环境,自然对堡壁格外青睐,汾河之南的薛通壁和黄河以东的薛壁是当时抗击胡人的主要据点。这些堡壁,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薛通壁原为薛强壁,乃汾阴人薛强当慕容之乱时筑堡自固,城在山上,距汾阴县城八十里,“(苻氏阳平公)融曾为书聘强,未成,苻坚经河东,至其壁下,强亦不与见,苻坚诸将请攻之,苻坚显然不欲师老于此而作罢。”

河东薛氏为官断案
薛氏的地方豪强性格在其为官断案中表现的也很明显。如,薛胤于太和时为“河北太守,郡带山河,路多盗贼,有韩马两姓,各两千余家,侍强凭险,最为狡猾,劫掠道路,侵暴乡闾,胤至郡之日,即收其奸魁二十余人,一时戮之,于是郡盗慑之,郡中清肃”。而裴夙亦在高祖时为“河北太守,忠恕接下,百姓感之”。“裴侠为河北郡守,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河北郡前功曹张回及吏民等感侠遗爱,乃作颂记其清德焉”。北魏高祖时柳崇为“尚书右外兵郎中,于时河东、河北二郡争境,其间有盐池之饶,虞乡之便,守宰及民皆恐外割,公私朋竞,纷嚣台府,高祖乃迁崇检断,民官息讼”。同样是解决民事纠纷,裴氏以宽厚仁爱得颂,柳氏以俭断清明闻名,均非采取强力手段,而薛氏却是以高压手段“一时戮之”,其地方豪族性异常明显,薛胤的高祖薛强、曾祖薛辩、祖薛瑾、父薛洪祚均有此豪强性格。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这一豪强性格是薛氏得以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河东薛氏政权关系编辑 播报
汉魏以来,高门士族都是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无论在中州大地、江南水乡还是在西北边陲,他们不仅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把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有着显赫的社会地位和声望,成为地主、官僚、乡绅三位一体。作为外来迁入势力的薛氏要想获得生存,也必然会与各民族政权之间发生关系,这也是薛氏生存的政治大环境。
薛氏一族是地方豪族势力移植成功的一个典型。按照当时的社会状况,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人民为避战乱,纷纷向江南和巴蜀迁徙,而薛氏的迁徙方向却是由南向北,迁入了胡族的势力范围,这一反常现象应是魏晋政权的一项有意的安排。在当时大量胡族南迁之时,仅凭中央政权的力量是无法阻止的。所以将薛氏迁至河东,一则将蜀薛北迁河东,就大大削弱了当时蜀汉的社会基础,以防蜀汉政权死灰复燃。在这一点上,魏晋并非首例,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迁六国移民于关中,如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户”,置于秦朝的严密监视之下;汉武帝为打击地方豪强的势力也采取了迁徙豪右的办法,“内实京师,外销奸猾”置于中央政权的控制之下,从而做到“不诛而害除”。二则充实中原地区,以薛氏势力抗拒南进之胡族。在这两种目的的支配下,原政权的归降部族往往最容易充当这种角色。据载:“薛辩,字允白……祖涛与薛祖、薛落等分统部众,故世号三薛;父强,复带领部落……总摄三营,善绥抚,为民所归。历石虎、苻坚,常凭河自固。仕姚兴为镇东将军,入为尚书,强卒,辩复袭统其营。”据《北史》载“辩遂归魏……帝谓之曰‘朕委卿西番,志在关右,卿宜克忠良算,与朕为长安主人’。辩既还任,务农教战,恒以数千之众,摧抗赫连氏。帝甚褒奖之。”从记载来看,薛氏在晋时还是受到重用的,甚至所受的政治礼遇并不亚于蜀汉时代,因此可以说明薛氏作为一支外来势力移植成功是受到当朝政权大力支持的。

河东薛氏社会作用编辑 播报
十六国时期薛氏的社会作用主要是以地方性为主,薛氏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其部族武力割据一方。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四:
永嘉之乱,中原沦陷,汾阴薛氏,聚族阻河自保,不仕刘(渊)、石(虎)、苻(坚)者数十年。
顾炎武《亭邻文集》卷五《裴村记》:
汾阴之薛凭河自保于石虎,苻坚割据之际,而未尝仕于其朝。
薛强薛辩父子期间,先后经历了后赵、前秦、后秦和东晋刘宋政权。在此期间,他们与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采取“凭河自固”的策略,随着局势的变化及时易帜,并未实际参与中央政权的政治活动。这也是一般地方势力的最主要表现。
这一形势发生变化是在北魏时期,因此薛氏真正与中央政权发生关系也是从北魏开始的。北魏泰常四年(419年),刘裕放弃长安,薛辩也率领宗族弃刘投向北魏,双方一拍即合,关系一开始就比较密切。投靠北魏的当年,薛辩即前往平成朝见明元帝明元帝对其十分器重,愿与他共做“长安主人”。辩子瑾,授内都做大官,辅政,深见器重。薛瑾子洪祚,魏太武帝赐鲜卑姓初古拔,尚西河公主
这种一拍即合的密切关系,出于双方各自的利益需要。当时实力蒸蒸日上的拓跋氏正准备进攻关中,而薛氏所处的河东北部正是平城通往关中的战略要地。薛氏在这个关键时刻投靠拓跋氏,对自己日后在北魏的政治地位即由地方性向中央性过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薛氏一支西祖为例,北魏孝文帝之前,西祖入仕者以州郡的主簿、别驾、功曹、中正、太守、刺史和将军为主,而且绝大部分在本州郡任职,只有两人曾仕于中央政府。也就是说此时的薛氏的中央化程度还是很低的。而到了东西魏北周时期,薛氏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能量迅速提高,开始进入中央决策集团。在此期间,西祖成员仕于中央政府的比例大增,人数远远超过地方官。据统计,这一时期为官者共有16人,而仕于中央政权的是11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强,就是担任地方官的也不再局限于本州郡。[2]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中,薛端为吏部尚书,久掌选曹;薛善以司会中大夫副总六府事、兼京兆尹,是宇文护的心腹股肱;薛道衡官至内史侍郎,“久当枢要”。这标志着薛氏已进入所谓“关中本位集团”。这种地位为其在隋唐前期达到极盛打下了雄厚的基础。西祖一支在政治上的迅速发展与这一时期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北魏末年,北方板荡,士族豪强皆大力发展其地方势力,甚至拥兵割据。不久北魏分裂,在东、西魏纷争中,汾水黄河交汇处是双方必争之地,而这一带主要是薛氏的势力范围,占据该地,进可取平阳、晋州,直指晋阳,退可据以保关中。所以“周齐争胜于河汾间,郡常为兵冲”,所以其归属何方影响政局甚大,拥有强大地方势力的薛氏,就成为双方笼络的对象,薛氏家族有才能者自然倍受重用,中央化程度明显提高。
北魏分裂后,薛氏家族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薛氏房支薛脩义及其从弟薛嘉族、从父薛光炽倾向东魏(高氏),薛脩义实际势力主要在汾水北岸一带,“时值绛蜀贼陈双炽聚众起义,义以双炽是其乡人,遂轻诣垒下,晓以利害,炽等隧降”。又载,“高祖(高欢)为晋州刺史,见脩义,待之甚厚。”也许是这段渊源,在高欢废魏帝自立以后,薛脩义又投向北齐高氏“从高祖平尔朱兆”,薛氏房支薛崇礼“屯杨氏璧,脩义以书招之,崇礼率万余人降”,有了薛氏房支的支持,高欢获得重要助力,势力不断西扩;与东魏相比,西魏在人力、物力方面居于明显劣势,要与高氏相抗衡,必须广泛结合地方实力派,特别是所谓有募兵力的家族,这时倾向西魏的薛氏主要是薛氏大房,该房的主要领袖是薛端、薛善,《周书》载,“魏孝武帝西迁,引端同行……东魏迁其将贺兰懿,南汾州刺史薛琰逵守杨氏壁。端率其属,并晓喻村民等,多设奇以临之。懿等疑有大军,便即东遁,争船溺死者数千人。端收其器械,复还阳氏壁。”由于薛端的支持,东魏在汾阴——关中线上发展并不顺利。东魏太平四年(537年)十月,高欢率众十万“出壶口,趋蒲坂,自后上济河”,与宇文泰战于沙苑,高欢败归。西魏乘机“进军蒲坂,略定汾绛”,薛氏大房薛善接应西军,西魏很顺利攻下河东。西魏攻下河东后,宇文泰命善为汾阴令,承认善在汾阴的实际统治权,薛善很自然地“干用强明,一郡称最”,于是“兼督六县”,又进而“领同州夏阳县二十屯监”“赐姓宇文氏”。薛氏在北周政权的地位更加巩固,中央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然而,薛氏各支由地方性向中央性的发展程度是不平衡的。例如,魏太武帝真君六年(445年),卢水胡人盖吴于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聚众起义,“河东蜀”薛永忠起兵响应,而作为同一宗族的薛辩孙初古拔不但不予以相助,反而出兵参与讨伐,很明显,薛永忠起兵响应,是地方割据势力的代表,而初古拔出兵讨伐自然是代表了中央的统一力量,中央化程度的差异是很明显的。由地方性向中央性的过渡也是一个缓慢的历史过程,同样是薛氏家族的另一支南祖,整个北朝时期始终保持着地方性和豪强之风,在《魏书·薛安都传》中所载的16位成员中,只有三人曾仕于中央政权,其余人皆为太守、将军,在薛永忠起兵反叛时,薛安都也参与其中,薛氏南祖的地方豪强性格一直到隋唐时才有所减弱。
在北齐与北周对峙的后期,由于北周政治的腐败,薛氏一族的主要房支都投向了北周,从毛汉光先生所统计的河东薛氏人物动向表来看,当时仕于北周政权的除任骠骑大将军的薛端外,还有薛胄(开府仪同大将军)、薛琰(渭南太守)、薛睿(新丰令)、薛温(鄯州刺史)、薛善(京兆尹、博平公)、薛慎骠骑大将军)、薛明(仪同大将军、清水郡守)、薛回(泾州刺史)、薛慕(陇州刺史)薛世雄(帅都督);与此相对照,仕于北齐的除名将薛脩义外,史书记载的仅有薛道衡薛光炽薛嘉族薛震几人。[2]薛氏的主支大部分归向北周政权,使得汾水南的地区成为北周的强烈支持区。
由此可知,薛房大支因助西魏而重见于朝廷,西魏也在包括薛氏在内的地方势力的帮助下,逐步改变劣势,为其日后北周伐北齐奠定了基础。

河东薛氏余论编辑 播报
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央政权的首要任务,渐次发展起来的地方豪强势力是地方统治的一大隐患。对待地方豪强,可以从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对其进行压抑、打击甚至杀伐,这一层可称之为堵,它往往适应于强大的中央政权之下。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与政治相结合,为豪族势力开放一条进入政治的通道,这一层可称之为放,它在中央政权相对衰落的情况下以地方对抗地方是必须的。因为国家机器的重建需要雄厚的社会基础,中央政权需要吸收社会势力参与政权,积极寻求与社会秩序的协调与合作,这样方可长治久安。北朝末年,北周政权在吸收了包括薛氏在内的地方势力参与政权后,在东西政权的争夺战中,西方的优势日益明显。建德五年(576年)周武帝以河东为基地,北伐晋、并,摧毁了北齐的军事中心,北方黄河流域再次得以统一,实因“关中本位政策”,结合其地方势力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17: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极简河东薛氏家族史(续二)








东晋太和五年(370年),苻坚以王猛为帅,大举进攻前燕,潞川之战,前燕主力四十万溃不成军,秦军行动迅速,攻陷燕都邺城,斩首行动成功,擒获燕帝慕容暐,消灭前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河东薛氏依托孤山天险,加固寨坞,坚守薛强堡(薛通城)不降,继续顽强地与前秦政权对峙。

东晋太元元年(376年),苻坚以步骑十三万大举进攻河西的前凉政权,前凉国主张天锡连战连败,开城投降。不久,前秦又消灭拓跋鲜卑族建立的代国,石虎想办而办不到的事苻坚办到了,真正统一了中国北方。河东薛氏依然不降,与前秦异族政权继续武力对峙。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苻坚派氐族大将、后凉的建立者吕光大破西域联军,征服西域,万国来朝。苻坚征服异域,扬威万里,却始终不敢造次近在咫尺的河东薛氏,或许有他的尊重,有薛强好友王猛的照顾,但薛氏自身的实力和族人的高度团结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

公元383年年末,苻坚发动九十七万大军侵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大败亏输,从此一蹶不振。

前秦大将慕容垂趁机在燕国故地发起复国运动,建立后燕,被苻坚迁到关中的鲜卑人也在苻坚的娈童慕容冲等人的带领下起事。慕容垂在燕国故地复国,注意安抚民心,勉强算是仁义之师;慕容冲却是在外地造反,视当地民众为财源和牲口,烧杀淫掠无所不为。后来慕容冲想要留居关中,部下却想回河北老家,就做掉了慕容冲等几个不理想的首领,推举慕容永为主。

(384年)慕容永在山西晋城、上党一带建立了西燕政权,正史上,西燕不被算在十六国里面。西燕东逼于慕容垂,不是对手,只好向西扩张觊觎河东。问题是坚守河东的薛氏家族家主薛强连强大的暴君石虎、前秦皇帝苻坚都不放在眼里,怎么会把西燕当根葱?

陈川一战,薛强带领薛氏族人大破慕容永,威震河东、河西黄河两岸,威名远播,强势地阻止了西燕西进的步伐。

(384年)羌人姚苌占据关中,建立后秦。后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苌卒,其子姚兴继位,姚兴对河东薛氏敬畏的不得了,隆重邀请薛强到后秦当官。此时的薛强已经年老,眼见东晋在淝水之战如此大的胜利之后,也仅仅收复黄河以南就告打住,心中想必也是失望至极。终于,在坚持数十年之后,河东薛氏接受了胡人政权后秦的任命,不再是晋臣。

薛氏家族坚持抗击异族政权的顽强精神和民族气节,令千载之后的历史学家王船山先生为之动容,王船山在《读通鉴论》中写道:永嘉之乱,中原沦陷,刘琨不能保其躯命,张骏不能世其忠贞,而河东薛氏,聚族阻河自保,不仕刘、石、苻氏者数十年,可歌可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2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河东学派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河东学派是以明薛瑄为代表的学派。因瑄为河东(今山西一带)人,故名。恪守周敦颐和二程之学,尤推崇朱熹,谓“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读书录》)。认为“自考亭以还,斯道已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耳”(《明史·薛瑄传》)。与王守仁姚江学派相对峙。修己教人,一本程、朱,以复性为主。修正朱熹“理先气后”说,认为“理只在气中,决不分先后”,“天下无无气之理,亦无无理之气”(《读书录》)。 [1]  





公司名称河东学派 总部地点河东山西一带 公司性质学派 代    表明薛瑄


目录

1 简介
2 前期代表人物
3 后期代表人物

   


简介

编辑

 播报

以明薛瑄为代表的学派。因瑄为河东(今山西一带)人,故名。恪守周敦颐和二程之学,尤推崇朱熹,谓“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 (《读书录》)。认为“自考亭以还,斯道已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耳”(《明史·薛瑄传》)。与王守仁姚江学派相对峙。修己教人,一本程、朱,以复性为主。修正朱熹“理先气后”说,认为“理只在气中,决不分先后”,“天下无无气之理,亦无无理之气”(《读书录》)。又认为“气有聚散,理无聚散”(同上)。在家乡讲学十余年,弟子甚多,对后世有相当影响。门人阎禹锡、张鼎、张杰,传播师说,皆名重一时。此派主要人物还有段坚、王鸿儒、周蕙、吕柟、吕潜、张节、李挺、郭郛、杨应诏等。参见“崇仁学派”。 [2]  

   


前期代表人物

编辑

 播报

〖河东学派〗前期代表人物薛。字德温,号敬轩,明山西河津(今山西河津县)人。以魏纯、范某为师,学习局敦颐和二程学说。永乐年间进士,官监察御史、大理寺正卿等。晚年于故里教学,学生众多,知名者有:闫禹锡、张鼎等;闫禹锡弟子有段坚;段坚弟子有王鸿儒。该学派主张“太极”是宇宙的本体,由“太极”产生万物。“统体一太极,即万殊而本一”。(黄宗羲:《明儒学案·河东学案》,本文下同)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前便是静,静便是气”,由气形成万物,“石壁上草木,最可见生物自虚中来,虚中则实气是也”。太极里虚无一物,它有理而无形;“天下无无理之物,无无物之理”;理在气中,理与气不可分先后。又认为,求理(道)不仅限于“身内”,而应遍求于“身内”、“身外”。“人只于身内求道,殊不知身外皆道,浑合无间”,“不可将身外地面作虚空看,盖身外无非真实之理,与身内之理,浑合无间”。还认为:人性,“非特具于心”,即不仅表现在意念上,“凡耳、目、口、鼻、手、足、动、静之理皆是”。

   


后期代表人物

编辑

 播报

河东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有吕柟、吕潜、杨应诏等。吕柟,字仲木,号泾野,明朝中期陕西高陵人,正德年间进士。其师薛敬之;薛敬之师周蕙;周蕙师段坚;段坚师阎禹锡;阎禹锡师薛瑄。先后官拜翰林修撰、国子祭酒等。在解州建解梁书院,选民间俊秀,歌诗习礼。在南京的九年,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东南学者尽出其门。其知名弟子有吕潜、杨应诏等。朝鲜国闻其人名,奏请其文,作国中范文。该学派有关于格物致知的见解。认为“格”是“观察求取”,“格物之义,自伏羲以来,未之有改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求诺物,近取诸身,其观、察、求、取,即是穷极之义”。“物”指具体的语默作止,格物的“物”,“非是泛然不切于身的”,“凡身所到,事之所接,念虑之所起,皆是物,皆是要格的”。“宇宙内事,固与吾心相通,使不一一理会于心,何由致知?所谓不理会而知者,即所谓‘明心见性’也,非弹而何?”有关于“知行”的见解。认为“人之知行,自有先后,必先知而后行”,圣贤也未曾“以知为行”。其教育观,主张儒者应在“繁华波荡”中学会“克治”。说:“用功不必山林。市朝也做得。昔终南僧用功三十年,□禅定也。有僧曰:‘汝刁静久矣,同去长安柳街一行’。及到,见了妖丽之物,粉白黛绿,心遂动了。一旦废了前三十年的功夫。可见亦要于繁华波荡中学。故于动处用功,佛家谓之‘消磨’,吾儒谓之‘克治’”。该学派著作有薛瑄《读书录》;薛敬之《思魔野录》;吕柟《吕泾野先生语录》;杨应诏《杨天游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2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薛瑄《游龙门记》原文及翻译


薛瑄
原文: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峦危峰,横出天汉。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
由东南麓穴岩构木,浮虚架水为栈道,盘曲而上。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②,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
    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③为之。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触激,石峰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西侧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太华、潼关、雍豫诸山,仿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
     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上置井床辘轳,悬繘④汲河。凭栏槛,凉风飘洒,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余步,至右谷,下视窈然。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桥,洊步以渡。谷北二百步,有小祠,扁曰后土。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有石龛窿然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若璞未凿,若矿未炉,其状莫穷。悬泉滴石上,锵然有声。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燠⑤;但凄神寒肌,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石梯上。东南山腹有道院,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
时宣德元年丙午,夏五月二十五日。同游者,杨景瑞也。
【注】①薛瑄(1389~1464)河津(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字德温,号敬轩,明学者、文学家。明成祖永乐十九年中进士,历仕几朝,官至礼部右侍郎。宣宗时授御史。因性刚直,不阿谀权贵,忤逆宦官王振,下狱论死罪,不久获释。英宗时拜礼部右待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要政务,能诗善文,风格淡雅。卒谥“文清”。学宗程朱,属河东学派,有《薛文清集》、《读书录》等著作。②偃蹇(yǎn jiǎn):傲然挺立的样子。③甃甓(zhòu pì):用砖砌成。④繘(jú):井绳。⑤烦燠(yù):烦闷燥热。

译文:
    出河津县县城西门,向西北走过三十里地,就到达龙门山山脚下。东边和西边都是层层的山冈和高高的山峰,横排着直插向云霄。黄河从西北方的山峡里冲来,到了这儿,山脉中断了,河水流过来。两岸的陡岩面对面地竖立着,伟大的夏禹疏导开凿的功劳,在这儿显得最突出。
     从东南山根起在岩石上凿出洞眼、架起木桩,在河水上面凌空搭成一条栈道,盘旋着往山上去。靠河边有块开阔平坦的地面,够得上两三亩方圆,石头多,泥土少。居中有座禹王庙,叫做明德宫,规模十分壮丽。到大殿前参拜,默念到夏禹的丰功伟绩,肃然起敬了好半天。院子里有好多青松和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树根排开岩石泥土,突起延伸,互相连结着,稀疏的枝条和稠密的叶子接搭着遮住阳光,树皮树干苍老挺直、一股高傲劲儿,形象很坚定的样子,好像一些勇士各据一方,争持着不肯让步。
庙门外西南面有一座石头山峰,孤零零地从河心里高高插起。踏着石头台阶,登上了顶峰。顶峰上有座临思阁,因为山高风大,没法使用木料,全部用砖头砌成。从阁门口向下看,黄河激流翻滚,向三面冲击振荡,叫人疑心石头顶峰也像在晃动。掉头向北看那巨大的峡谷,朱红的岩石,苍翠的石壁,吐出云朵,飘过烟雾,散开就满明朗,合拢马上阴暗下来,一会儿工夫千变万化。西面是山连着山曲曲折折延伸过去。向东望那座最大的山,黑压压的和天一样高。向南见到浩荡的河流、汹涌的波浪,石头岛屿和沙滩地,高高的平原和断缺的河岸,烟雾笼罩的村庄和树林,那风里的满帆和浪里的大船,隐隐约约地出现了又不见了。华山、潼关以及陕西、河南的许多山,好像都在眼前。真是天底下少有的景致啊!
     顺着山路,从顶峰东面下山。有一处凿开石崖,用木头交叉架搭,悬空造起一座水楼。水楼中心在地板上开了个洞,洞上安着井架和绞车,挂下一根绳索向河里打水。倚靠在那栏杆边,清凉的风飘洒过来,就像传说里列御寇驾着天风在半空中站着。又从水楼北边沿着山路往禹王庙后面走过一百多步,就到了右面山沟边,向下面望,深得望不见底。东边背靠大山,西边面对黄河,山沟从南到北离开丈把远,上面横搭着一根老树桩,算是桥梁,脚尖挨脚跟地走过桥去。山沟北面二百步光景,有座小庙,匾上写着“后土祠”。北山山峰笔陡地高起来,山根一直连到河边。这就走尽了后土祠东边的山路。有座山洞,空荡荡像一间大厅。倒挂着的石钟乳长长短短,有的像人形,有的像鸟翅膀,有的像兽嘴,有的像肝脏肺脏,有的像赘瘤,有的像古鼎拖着三只脚,有的像一整套的编钟,又像玉坯子还没有车开,又像矿石还没有下熔炉,它的形状真没法说齐全。高处的泉水滴在石头上,咚咚地发出响声。洞下面石块横七竖八地散布着,卧倒的,歪斜的,竖起的;像床铺的,像茶几的,像屏风的,可以坐,可以扶,可以靠。洞里气候凉阴阴的,即使是大伏天,也不觉得闷热,只叫人心神感到凄清、肌肉里透着寒意,不能够多耽搁。重又打老树桩桥上走过明德宫左边,踏着石头台阶上去。东南山腰上面有座道院,地势跟临思阁高低差不多,也可以从那儿远望到黄河和龙门山一带的好风景。这就从石头台阶下来走向栈道,到黄河边上看了往来的渡船,才沿着东山回去。
     时间是宣德元年五月二十五。同游的人有杨景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21: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薛瑄《游龙门记》原文及翻译


薛瑄
原文: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峦危峰,横出天汉。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
由东南麓穴岩构木,浮虚架水为栈道,盘曲而上。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②,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
    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③为之。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触激,石峰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西侧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太华、潼关、雍豫诸山,仿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
     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上置井床辘轳,悬繘④汲河。凭栏槛,凉风飘洒,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余步,至右谷,下视窈然。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桥,洊步以渡。谷北二百步,有小祠,扁曰后土。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有石龛窿然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若璞未凿,若矿未炉,其状莫穷。悬泉滴石上,锵然有声。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燠⑤;但凄神寒肌,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石梯上。东南山腹有道院,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
时宣德元年丙午,夏五月二十五日。同游者,杨景瑞也。
【注】①薛瑄(1389~1464)河津(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字德温,号敬轩,明学者、文学家。明成祖永乐十九年中进士,历仕几朝,官至礼部右侍郎。宣宗时授御史。因性刚直,不阿谀权贵,忤逆宦官王振,下狱论死罪,不久获释。英宗时拜礼部右待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要政务,能诗善文,风格淡雅。卒谥“文清”。学宗程朱,属河东学派,有《薛文清集》、《读书录》等著作。②偃蹇(yǎn jiǎn):傲然挺立的样子。③甃甓(zhòu pì):用砖砌成。④繘(jú):井绳。⑤烦燠(yù):烦闷燥热。

译文:
    出河津县县城西门,向西北走过三十里地,就到达龙门山山脚下。东边和西边都是层层的山冈和高高的山峰,横排着直插向云霄。黄河从西北方的山峡里冲来,到了这儿,山脉中断了,河水流过来。两岸的陡岩面对面地竖立着,伟大的夏禹疏导开凿的功劳,在这儿显得最突出。
     从东南山根起在岩石上凿出洞眼、架起木桩,在河水上面凌空搭成一条栈道,盘旋着往山上去。靠河边有块开阔平坦的地面,够得上两三亩方圆,石头多,泥土少。居中有座禹王庙,叫做明德宫,规模十分壮丽。到大殿前参拜,默念到夏禹的丰功伟绩,肃然起敬了好半天。院子里有好多青松和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树根排开岩石泥土,突起延伸,互相连结着,稀疏的枝条和稠密的叶子接搭着遮住阳光,树皮树干苍老挺直、一股高傲劲儿,形象很坚定的样子,好像一些勇士各据一方,争持着不肯让步。
庙门外西南面有一座石头山峰,孤零零地从河心里高高插起。踏着石头台阶,登上了顶峰。顶峰上有座临思阁,因为山高风大,没法使用木料,全部用砖头砌成。从阁门口向下看,黄河激流翻滚,向三面冲击振荡,叫人疑心石头顶峰也像在晃动。掉头向北看那巨大的峡谷,朱红的岩石,苍翠的石壁,吐出云朵,飘过烟雾,散开就满明朗,合拢马上阴暗下来,一会儿工夫千变万化。西面是山连着山曲曲折折延伸过去。向东望那座最大的山,黑压压的和天一样高。向南见到浩荡的河流、汹涌的波浪,石头岛屿和沙滩地,高高的平原和断缺的河岸,烟雾笼罩的村庄和树林,那风里的满帆和浪里的大船,隐隐约约地出现了又不见了。华山、潼关以及陕西、河南的许多山,好像都在眼前。真是天底下少有的景致啊!
     顺着山路,从顶峰东面下山。有一处凿开石崖,用木头交叉架搭,悬空造起一座水楼。水楼中心在地板上开了个洞,洞上安着井架和绞车,挂下一根绳索向河里打水。倚靠在那栏杆边,清凉的风飘洒过来,就像传说里列御寇驾着天风在半空中站着。又从水楼北边沿着山路往禹王庙后面走过一百多步,就到了右面山沟边,向下面望,深得望不见底。东边背靠大山,西边面对黄河,山沟从南到北离开丈把远,上面横搭着一根老树桩,算是桥梁,脚尖挨脚跟地走过桥去。山沟北面二百步光景,有座小庙,匾上写着“后土祠”。北山山峰笔陡地高起来,山根一直连到河边。这就走尽了后土祠东边的山路。有座山洞,空荡荡像一间大厅。倒挂着的石钟乳长长短短,有的像人形,有的像鸟翅膀,有的像兽嘴,有的像肝脏肺脏,有的像赘瘤,有的像古鼎拖着三只脚,有的像一整套的编钟,又像玉坯子还没有车开,又像矿石还没有下熔炉,它的形状真没法说齐全。高处的泉水滴在石头上,咚咚地发出响声。洞下面石块横七竖八地散布着,卧倒的,歪斜的,竖起的;像床铺的,像茶几的,像屏风的,可以坐,可以扶,可以靠。洞里气候凉阴阴的,即使是大伏天,也不觉得闷热,只叫人心神感到凄清、肌肉里透着寒意,不能够多耽搁。重又打老树桩桥上走过明德宫左边,踏着石头台阶上去。东南山腰上面有座道院,地势跟临思阁高低差不多,也可以从那儿远望到黄河和龙门山一带的好风景。这就从石头台阶下来走向栈道,到黄河边上看了往来的渡船,才沿着东山回去。
     时间是宣德元年五月二十五。同游的人有杨景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21: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将奸臣与权臣集于一身,把程朱理学推向巅峰,与金人屈辱议和为南宋延续了30年
2021-10-12 03:34:57 若森知道 2021-10-12








秦桧之后,南宋出了一个权臣,他叫史弥远,有人说他是比秦桧还坏的大宋第一奸臣,因为他把持朝政26年,权倾内外,远高于那只有18年的秦桧,而且也是奉行屈膝求和之国策并发扬光大。

在说史弥远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他的父亲,史浩。史浩为人仁厚,德高望重。他一生历经徽、钦,高,孝、光五个皇帝,晚年光荣退休,被授予太师的称号,一生可圈可点,近乎完美。按理说,这么厉害的人物,应该是历史扬名的,可为什么人们提起南宋,史姓人物,却没人记得他呢?



原因在于他有一个坑爹的儿子,史弥远。作为官二代,他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八岁铨试时是第一。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在学习这方面,从来没让他老爹失望,甚至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也承蒙他爹的关照,得以踏入官场为官,本以为前途无量,至少也是封侯拜相的人,可是后来因为他爹史浩病故,史弥远回家服丧。等他三年期满回朝后,朝廷只让他任大理司直,这就是个八品小官。没有了老爹撑腰,朝中没人愿意管他。

作为一个权倾朝野宰相的儿子,只做一个区区的八品小官?史弥远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开始用心钻研为官之道。短短十年,他利用父亲史浩的名声和人脉,从八品爬到了三品,可是,在苦心钻研官场爬升之道的时候,他这个人也慢慢的被官场这个大染缸污染了。



当时的朝廷被韩侂胄掌权,这位韩侂胄是北宋知名宰相韩琦的后人,可谓家族显赫,他为了巩固自己地位,建立所谓功业,并为争取民心,韩侂胄主使废除了秦桧申王的爵位,取消秦桧忠献的谥号,积极准备北伐抗金。一时间内,韩侂胄威望飙升,受到了主战派陆游、辛弃疾等人的极力支持与热情歌颂。

然而,大部分宋军战斗力不强缺乏战斗意志的“恐金”病依然严重,而被韩侂胄寄予厚望的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却暗中投敌,北伐惨败,收复中原彻底无望。威严扫地的韩侂胄最终只能选择议和投降。然而金国提了一个要求:和谈可以,但是必须交出你的项上人头,不然就继续打吧。

韩侂胄自然不可能交出自己的头颅,于是和谈一事被搁浅了。

这件事儿不知怎么的,就传到史弥远耳中,他心中一动,看到了大好前程在向自己招手。他暗中与杨皇后(韩侘胄并不支持立杨氏为后,因此杨氏很早就对韩侘胄怀恨在心)一起伪造了一封宋宁宗的密旨,又找到主管殿前司公事的夏震,让他去杀掉韩侘胄。史弥远向夏震出示了这封假圣旨,说这次行动是宁宗的旨意。夏震听说让自己去杀韩侘胄,震惊不已,不敢相信,因为那可是当朝第一重臣啊。可是看到所谓的圣旨,他也无话可说,只得表示愿意拼死效命。当年的十一月,夏震带领禁军埋伏在路旁,在玉津园用棒子打死了韩侘胄。韩侘胄已死的消息传到宋宁宗耳朵里,宁宗最初不相信。过了几天,才相信这是真的。韩侘胄死了,宋宁宗升史弥远为礼部尚书,去金国讲和的任务就交给了史弥远。




1208年,为了表示对金求和的诚意,史弥远主使恢复了秦桧的爵位以及谥号,终于与金人达成了“嘉定和议”。根据和议,金和宋由之前的叔侄相称改为伯侄相称,宋每年向金需要缴纳的岁币由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增加为各三十万。此外还有战争赔款(称为犒军费)三百万贯。如此屈辱协议前所未有。但史弥远却因此升任了右丞相兼枢密使。

他的所作所为,引得全国上下一片谩骂,就连他的父亲,也遭了无妄之灾。史弥远不光败光了父亲的名声,也败光了自己的名声,作为一个读圣贤书的人,失去了名声简直比失去了生命还要严重。史弥远自然知道自己名声之糟糕,为了改善自己的形象名声,他采取了一个法子——推崇理学。为此,他不仅为朱熹平反,为理学平反,而且还破格对不符合拥有谥号条件的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等人赐予谥号(爵位为王、公以及三品以上官员才能有谥号,而且如果已经死去下葬了,则不再赐予谥号,这五个人,都没有担任过三品以上官职,不符合赐予谥号条件)以此来争取理学儒生对他的支持。



宁宗无子,立皇弟沂王之子赵竑为储君,赵竑恨史弥远权势熏天不可一世,曾经恨恨地在桌案上写了一行字:“弥远当决配八千里”,意思是他日当将史弥远流放八千里。史弥远听说后十分害怕,就撺捣宁宗把赵竑给废了,可见他的权势有多大。

1224年,宋宁宗去世,史弥远矫诏拥立赵匡胤长子赵德昭后人赵昀为皇帝,是为宋理宗。理宗即位后,拜史弥远为太师,照旧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晋封魏国公。为了感恩,宋理宗也甘愿把朝政放给史弥远继续把持,而史弥远则继续擅权腐败,肆意妄为。当时形成了一个以史弥远为首,其下还有被称为“四木三凶”的奸臣集团。所谓的“三凶”是指李知孝、梁成大、莫泽;“四木”是指薛极、胡榘、聂子述、赵汝述。他们依附于史弥远,对外则屈膝求和,对内则鱼肉百姓,揽财索贿,专横跋扈,无恶不作。同时,另一边,史弥远继续扶持理学,很多理学儒生被授予高位,朱熹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从嘉定元年十二月开始独相宁宗、理宗两朝,长达25 年的奸相史弥远擅权时期,其集团对金一贯采取屈服妥协的政策﹐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向金人屈和是需要大把银子的,他货赂公行,大量发行会子,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从而也导致通货膨胀,民不聊生。

在元代理学人士参与修撰的《宋史》中,史弥远不仅没有被列入《奸臣传》,而且在《史弥远传》中也竭力进行粉饰,阴谋杀害韩侂胄被写成侠肝义胆,违反宁宗遗志非法扶立理宗也被写得名正言顺,至于降金乞和则只字未提。



细究其原因的话就可以看出,并不是这史弥远没有奸臣之作为,是因为韩侂胄在任上,大力打击压制程朱理学;而史弥远是把理学捧到极高位置上的最重要人物。所以,当那些奉行理学的儒士们在撰写《宋史》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史弥远还坚持以民为本的政策理念,处理了各种民生问题、社会安定问题等,稳定和保障了南宋百姓的生活问题。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当是不争的事实。

他还曾经组织过北上收复山东与河北等故土的军事行动,在他执政期间,虽有议和之事,但却没丢失过一寸南宋的国土。

史弥远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但其究竟是奸臣,权臣,还是能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人物不能简单的按非黑即白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2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弥远把程朱理学推向巅峰,与金人屈辱议和,为南宋延续了30年,他到底是奸臣还是权臣?




他将奸臣与权臣集于一身,把程朱理学推向巅峰,与金人屈辱议和为南宋延续了30年 [图片]显示全部 ​







关注者
22


被浏览
6,215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17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零五

零五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2 人赞同了该回答



其实不太想回答这种没有事实根据先下定论的问题,比如说“史弥远把程朱理学推向巅峰”,但程朱理学的巅峰显然不是在宋代。为了正本清源,勉强答一下吧。

史弥远是浙江宁波人,师承杨简,吕祖谦,当时的宁波又称四明,说到这里有些熟悉宋史的人都应该清楚了,当时为了抨击史弥远,史嵩之操控朝政,有个打油诗是这么讽刺的:满朝朱衣贵,尽是四明人,意思是史氏叔侄任人唯亲,尽是任命他的家乡人为官。而宁波的学术氛围又是怎么样的?宁波是浙东地区,当时浙东流行的学术是二陆(陆九渊、陆九龄)的心学,而史弥远的师承也体现了这一点,杨简是陆九渊的弟子,吕祖谦则是撮合朱陆鹅湖之会的中间人,本身的学术也是以调和朱陆为主。所以,史弥远从学术上看,跟程朱理学有关系,但关系又不大。

那么史弥远个人又和程朱理学的人物有什么关系呢?他为什么要抬高与他不属同门的程朱理学呢?

首先,我们现代人受武侠小说影响,脑子总有门派概念,潜意识里面总觉得这些门派是竞争关系,但实际上无论是鹅湖之会(理学,心学)还是朱张会讲(理学,湖湘学派)还是朱熹陈亮(理学,事功学派)的王霸义利之辩,尽管双方在辩论的过程中都有过过激之言,但他们个人之间却又存在着深厚的友谊。史弥远也是如此,他和朱熹的三子朱在同授业于吕祖谦,因此两人有着极好的关系,而史弥远的正室潘氏也是出自学术世家,潘氏的兄弟二人也在朱熹讲学时正式受过朱熹之学,其父也与朱熹是好友。而史弥远是靠诛杀权相韩侂胄起家的,而韩侂胄为了巩固权势,发起了“庆元党禁”,受害者不仅包括朱熹及其众弟子,也包括吕祖谦的从弟吕祖俭,吕祖泰。因此,无论于公于私,史弥远都需要平反程朱理学的“伪学”之名,这也是他上台后抬高程朱理学的重要原因。

其次,史弥远上台后,在同授业于吕祖谦的刘爚(先从朱熹学,后朱熹将其荐于吕祖谦为学)以及朱熹的故友楼钥(史弥远之父史浩的密友)的建议下启用理学门人,并宣扬程朱理学。因此,当时程朱理学的领军人物真德秀,魏了翁等相继入朝为官。但史弥远与程朱理学门人的蜜月期其实并不长,真德秀觉察到在金蒙战争中金人的败亡已成定局,因此主战的真德秀想说服史弥远中止向金国输纳岁币,并全力备战。赞同真德秀提议的包括刘爚、袁燮、魏了翁、黄榦、郑性之、徐侨等等,几乎都是程朱理学的骨干(袁燮是心学门人),其中刘爚、黄榦、郑性之、徐侨均是朱熹的亲传弟子。而史弥远则主张继续向金国称臣并上缴岁币。虽然,支持史弥远的也有象曹彦约这样的朱熹的亲传弟子,但总体来看,绝大多数的程朱理学门人以及官员基本都是力主与金人断绝关系。而在史弥远决定继续向金国称臣后,受程朱理学影响很深的太学生们开始聚集向皇帝请愿,虽然这迫使史弥远最终决定与金人断贡,但在此过程中,真德秀也意识到了史弥远启用理学门人的真正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他的个人专权背书,因此他愤激地离开了朝廷中枢,这是程朱理学门人与史弥远的第一次直接的正面冲突。而为了弥补真德秀离去造成的影响,史弥远相继任命朱熹的另两个弟子任希夷、郑昭先为执政,希冀能挽回局面。

再次,在真德秀离开朝廷数年之后,程朱理学门人、弟子与史弥远因废立济王一事而再起萧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真德秀做过济王的老师。而济王在其影响下,非常憎恶史弥远,所以史弥远为了避免在宁宗死后被已立为皇子的济王所贬斥,从而失去权位,因此在暗中培养另一远方宗室之子,即后来的宋理宗,并在宁宗死去当天,与杨皇后合谋,矫诏迎立宋理宗。后史弥远又借着一次不成功的拥立事件,逼死了济王,即霅川之变,这也使得程朱理学门人与史弥远彻底决裂。所以自此开始,程朱理学门人于公于私都不可能与史弥远再合作下去。于公,史弥远行废立之事,根本上否定了程朱理学的五伦之一“君臣义”;于私,济王是程朱理学精心培养的理想君主,因此双方实际上已成水火之势,史弥远其后曾经也想拉拢朱熹的另一深孚众望的弟子李燔,但李燔断然拒绝了史弥远的拉拢,史弥远之后大量启用自己的亲信及同乡,而他的真实用意实际上在之前任希夷、郑昭先的相继罢免中已经显现出来,史弥远从此时起已经掌控了一个没有程朱理学门人的执政中枢,直到其死去。

最后,在史弥远死后,宋理宗终于得以亲政,一方面宋理宗的皇位正当性存在很大问题,因此他需要程朱理学在道义上的背书;另一方面,虽然宋理宗是由史弥远扶持上台,但朝政也因此由史弥远掌控,而史弥远虽死,把持朝政的却依然是他的亲信诸如郑清之,乔行简,史嵩之等。宋理宗是个聪明人,当初史弥远试探其是否有意皇位时,宋理宗的回答是“绍兴老母尚在”,他这个不露声色的回答,一是非常沉稳,未在突如其来的诱惑前失态,二是敏锐地觉察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宋宁宗的杨皇后是否支持他(其时宋宁宗已经不能理事)。他的这个应对也令史弥远非常满意。而对于一个聪明的皇帝来说,史弥远的专权显然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宋理宗重新将被史弥远所贬斥的程朱理学门人召回朝廷中枢,意在平衡史弥远余党,而且这也符合赵宋王朝制约臣下的一贯原则“且要异论相搅”。因此,如果说程朱理学在宋代被捧上高峰,那也是因为宋理宗而非史弥远。

但是,史弥远构建的势力涉及军政等诸多方面,且相当牢固,在蒙古入侵的大环境下,宋理宗显然也不可能对其余党有什么大动作。这也是宋史对宋理宗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下是宋理宗本纪的论赞:

赞曰:理宗享国久长,与仁宗同。然仁宗之世,贤相相继。理宗四十年之间,若李宗勉、崔与之、吴潜之贤,皆弗究于用;而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窃弄威福,与相始终。治效之不及庆历、嘉祐,宜也。蔡州之役,幸依大朝以定夹攻之策,及函守绪遗骨,俘宰臣天纲,归献庙社,亦可以刷会稽之耻,复齐襄之仇矣。顾乃贪地弃盟,入洛之师,事衅随起,兵连祸结,境土日蹙。郝经来使,似道讳言其纳币请和,蒙蔽抑塞,拘留不报,自速灭亡。吁,可惜哉!由其中年嗜欲既多,怠于政事,权移奸臣,经筵性命之讲,徒资虚谈,固无益也。虽然,宋嘉定以来,正邪贸乱,国是靡定,自帝继统,首黜王安石孔庙从祀,升濂、洛九儒,表章朱熹《四书》,丕变士习,视前朝奸党之碑、伪学之禁,岂不大有径庭也哉!身当季运,弗获大效,后世有以理学复古帝王之治者,考论匡直辅翼之功,实自帝始焉。庙号曰"理",其殆庶乎!

宋理宗的论赞其实从封建社会的角度出发相当的公允,在题主所转网页中有所谓的“当那些奉行理学的儒士们在撰写《宋史》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意思是宋史会对史弥远及宋理宗有所回护,但具体分析宋理宗的论赞(论赞反应了修史史官的直接态度),即可知其实不然。其论赞中,一方面肯定了宋理宗在推行程朱理学中的功绩,并明确指出理学大兴自宋理宗始,因此其庙号为理宗实至名归。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宋理宗的“经筵性命之讲”是无益的, 而谁最主张在经筵中大谈“性命之学”呢,显然是朱熹。而在论赞的另一句“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窃弄威福”中,实际上是把史弥远与奸臣传中的丁大全、贾似道并列的,而史弥远虽然没有列入奸臣传,但也没有给予其象李纲,张浚,岳飞,韩世忠一样单独立传的礼遇,而且其论赞不仅简短而且全是差评,见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三,如下:

论曰:史弥远废亲立疏,讳闻直言。郑清之堕名于再相之日。弥远之罪既著,故当时不乐嵩之之继也,因丧起复,群起攻之,然固将才也。董槐毋得而议之矣。叶梦鼎、马廷鸾之所遭逢,其不幸也夫!

所以,题主所转的那篇文章很多观点其实从事实上就是不成立的。

而他到底是奸臣还是权臣,其实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史弥远在封建王朝的规则之下当然是奸臣,因为他一是矫诏行废立之事,二是诛杀宰相韩侂胄违反了宋太祖“不杀士大夫与言事人”的约定,而这一点即使是被韩侂胄迫害的程朱理学门人都不认同,为此真德秀公开批评了他的这一行径。而他是权臣也是毫无疑问,因为即使在他死后,他所构建的权力集团也执政到了宋王朝的覆亡,郑清之是其亲信,史嵩之是其侄,丁大全是其另一侄史岩之的亲信,而贾似道则是其亲信贾涉之子。然而,史弥远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权相,在明朝,王夫之在《宋论》即为其废立、诛相、以及远君子三事辩解:

其一,擅置君之柄,以私怨黜济王竑而立理宗,非宁宗意也。然宁宗亦有以致之,而竑亦自有以取之也。仁宗之立英宗也,与韩魏公密谋之,韩公且不敢诵言其名,以须仁宗之独断。高宗之立孝宗也,以秦桧之挟权罔上,而不能与闻其事。宁宗则一任之弥远,而己无所可否,虚悬储位以听弥远之游移。弥远怀变易之心,然且密属余天锡、郑清之以徐察其德性;非若王莽、梁冀贪立童昏,以为窃国地,固欲远己之害,而不忘措国之安。等为支庶,而理宗之静,固贤于竑之躁也。是可原也。其一,函侂胄之首以媚女直,损国威而弛边防也。然诛止侂胄,而不及将领,密谋预备,固未忘北顾之忧。非若秦桧之陷杀人宗族,而尽解诸帅之兵,大坏军政,粉饰治平,延及孝宗而终莫能振也。其一,进李知孝、梁成大于台省以攻真、魏。而二公之进,弥远固推毂焉。及济邸难行,二公执清议以置弥远于无可自全之地,而激以反噬,祸福生死决于转移之顷,自非内省不疚者,未有不决裂以逞,而非坚持一意与君子为难,无故而空人之国者也。故弥远者,自利之私与利国之情,交萦于衷,而利国者不如其自利,是以成乎其为小人。平情以品隲之,其犹在吕夷简、夏竦之闲。以主昏而得逞,故恶甚于吕、夏;乃以视彼三凶者,不犹愈乎?

王夫之并没有否定史弥远是小人,是奸相,而是认为其所做的事尚情有可原,并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如废立一事,最主要原因是宋宁宗已经不能理事且未能预立太子,而史弥远事先也多次考察宋理宗的德性,而非象其他权臣一样故意立个小皇帝从而可以大权独揽,而且宋理宗的沉静似乎比济王的急躁更适合作为一个君主;如诛杀韩侂胄固然不妥,但并未将打击的范围扩散开来,而是安抚北伐败归的诸将,并且立即着手重建南宋的防线;如贬斥真德秀,魏了翁等理学门人,实是真魏二人将史弥远逼到没有回转的余地,不仅要褫夺史弥远的权位,而且要定其废立君主之罪,史弥远恐怕也是无奈之举。而除却王夫之所论及之事难道史弥远真的就一无是处吗?显然不是。

韩侂胄的北伐只是看起来振奋人心而已,而实际上即使是支持韩侂胄的辛弃疾也忧心地说道:(北伐的准备)更需二十年。之后的开禧北伐更是一地鸡毛,而战场上的失利只是宋廷面临的问题之一,北伐动员的人力物力以及财政上的支出使得宋代的纸币交子已经接近崩溃,而在之后,朱熹先前招抚的湖南瑶民不堪繁重的劳役与重赋,爆发了黑风峒瑶汉起义,这使得南宋朝廷更是雪上加霜。而在史弥远正式执政后(先前母丧丁忧),启用朱熹门人曹彦约采用剿抚并用的方法平定了起义。又在数年之内,使得交子回复到了正常水平,这都显示了史弥远出色的执政能力。

而在反对宋金断交一事上,史弥远的想法一是断贡可能会重启宋金战争,二是金人可以作为蒙古入侵的屏障。可以说在当时的形势下,史弥远的初衷不失为一个好的对策。然而在太学生激愤地服阙上书之后,迫使史弥远做出了断贡的决定,之后程朱理学门人齐聚当时的江淮制置使李珏门下,锐意北伐金人,但泗上之役的惨败(对金人)证明了南宋军队的战斗力不足以支撑进攻,也证明了史弥远的对策似乎才是当时的最佳方案。

之后,史弥远逐步排除了军政上的程朱理学门人,并启用了自己的亲信,这一点似乎也并无不妥。其启用的赵方,赵范,赵葵三父子,贾涉(贾似道之父),赵善湘,以及著名的孟宗政,孟珙父子等等无论在抗金还是在抗蒙的战场都有杰出的表现,即使是其侄子史嵩之也有不俗的表现,这无论如何都不能简单地用幸运来形容,而是体现了史弥远杰出的识人能力。

当然,在李全的叛乱问题上(史弥远误判了李全不会背叛),史弥远犯了大错,并且假惺惺地想要因此事自杀,并且更加假惺惺地被其小妾发现并拦下。但没有多少人是完全不会犯错的,史弥远只是在后来的处理上显得太过于虚伪,当然作为一名老练的政客,这又似乎是必须的。


图侵删

史弥远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有能力的权臣,说他是奸臣也无不可。而我们作为后世的旁观者来说,简单地二元论式地把人归为正义或者邪恶,似乎并不太妥当,无论是对程朱理学门人或者是史弥远一党。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历史的真相,然后再做出论断,这才是对待历史正确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22: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 (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
播报 编辑  讨论56 上传视频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1]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2]  

(概述内图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4]  )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朱塾




父亲 朱松




外祖父 祝确




   

本    名朱熹 别    名朱子、文公、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 字元晦、仲晦 号晦庵、晦翁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出生日期1130年10月18日 逝世日期1200年4月23日 主要作品《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等 主要成就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 学    派儒家理学之考亭学派 谥    号文 封    爵徽国公 归葬地建阳黄坑(今属福建南平市) 籍    贯婺源(旧属徽州,今属江西上饶) 晚年居住地建阳考亭(今属福建南平市)


目录

1 人物生平
▪ 年少求学
▪ 初入仕途
▪ 寒泉著述
▪ 游学楚中
▪ 重建书院
▪ 治学勤政
▪ 还居建阳
2 主要成就
▪ 理学思想
▪ 教育思想
▪ 科学思想
▪ 美学思想
▪ 重建书院
▪ 文学成就
▪ 书法成就
3 人物评价
4 个人著作
5 出版图书
6 轶事典故
7 后世纪念
8 亲属成员
9 史料索引

   


人物生平

编辑

 播报

   


年少求学



明代画家郭诩绘《朱子像》
明代画家郭诩绘《朱子像》
宋朝建炎四年农历九月十五日(1130年10月18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初入仕途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夏,朱熹赴同安途中,受学于延平李侗。秋七月,朱熹至同安。以其“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经总制钱。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任满罢归。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熹已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打算重新踏上求师之路,决心拜李侗为师,因得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奠定了朱熹以后学说的基础。题写的“鸢飞鱼跃”四字匾额。



自画像
自画像
朱熹归自同安,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诏求臣民意见。朱熹应诏上封事,力陈反和主战、反佛崇儒的主张,详陈讲学明理、定计恢复、任贤修政的意见。
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朱熹的抗金主张没有被采纳。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在林择之、范念德的陪同下前往潭州(今长沙)访问湖湘学派代表张栻。《东归乱稿》成。

乾道四年(1168年),崇安发生水灾。朱熹力劝豪民发藏粟赈饥,还向官府请贷粮食六百斛散发于民,使民不致挨饿。

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悟到“中和旧说”之非,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程颢、程颐著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这是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十分深远的重大事件,标志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

   


寒泉著述



朱熹画像(清人绘)
朱熹画像(清人绘)
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朱熹母去世,朱熹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寒泉著述时期。
乾道七年(1171年)五月,为了根本上解决百姓灾年生计问题,在五夫创建“社仓”。这种做法可以减轻贫民困难,缓和社会矛盾,也减轻朝廷的施政压力,后为许多地方所仿效。十一月,朱熹回尤溪,与知县、好友石子重讲论学问于县学。在石子重的陪同下,游览其父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燕居之所“韦斋”旧址,手书“韦斋旧治”四字刻石揭榜。

乾道九年(1173年),作《重修尤溪庙学记》,亲书“明伦堂”制匾悬挂于尤溪县学宫正堂。从此天下学宫匾皆模此刻制悬挂。

宋朝淳熙二年(1175年)正月,吕祖谦从浙江东阳来访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个半月,编次《近思录》成,史称“寒泉之会”。五月,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今鹅湖书院),陆九龄、陆九渊及刘清之皆来会,史称“鹅湖之会”。鹅湖之会的直接动因是吕祖谦想利用这个机会调和朱、陆学说之间的矛盾。在学术上,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二陆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朱熹与陆氏兄弟论辩、讲学达十日之久。鹅湖之会并没有达到双方统一思想的目的,但使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其分歧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促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省。

   


游学楚中

朱熹一生曾多次游学楚中。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 蕲州于州学东建教授厅,应蕲州州学教授李宗思之请,朱熹于乾道九年(1173年)七月壬子日撰《蕲州学教授厅记》。朱熹的好友李伯谏受命于朝,将赴鄂东掌教蕲州之学时,朱熹闻之,热情地写了一篇《送李伯谏序》,对李的品德和学识给予充分赞扬,序中还极力鼓励道:“今而后闻薪之士,其有慨然兴起于学,而明乎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者,是则伯谏之德之修之验也夫。” [5]  



朱熹赠问津书院自画像
朱熹赠问津书院自画像
又据《黄州府志·学校志》载,乾道间(1165-1173年)黄州郡守李沈建二程先生祠于学宫,至绍熙三年(1192年)九月戊子,朱熹又为之撰写了《黄州州学二程先生祠记》。以上“两记一序”均加载《朱子大全集》。晚年曾讲学孔子山庙学( 即问津书院)。清代光绪《问津院志》朱子像赞有文曰:“书院自宋以来,即藏有朱子自题小影。康熙五十五年,靖之镐、王汉业、刘锋等公议,建立神主。其小影特于春秋配享时悬挂,致敬厥后,易神主而捏塑。则乾隆五十二年,聘工遵照小影为之也。小影经咸丰兵燹遗失,谨识其题词云: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余日付残编。卷尾署南宋庆元庚申二月八日朱熹题。按朱子卒于是年三月甲子,年七十一岁,此小照题词是其绝笔也。”
庆元庚申即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即朱熹去世前留在世上最后的墨宝。

清圣祖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问津书院管理靖之镐等人在书院祭祀时将旧藏朱子像悬挂,供士人祭拜。

高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问津书院遵照朱子画像聘工塑像,以供祭祀。 [5]  

   


重建书院



朱熹像
朱熹像
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任朱熹知南康军兼管内劝农事。淳熙六年三月,朱熹到任。当年适逢大旱,灾害严重,朱熹到任后,即着手兴修水利,抗灾救荒,奏乞蠲免星子县税钱,使灾民得以生活。十月,朱熹行视陂塘时,在樵夫的指点下找到白鹿洞书院的废址。经朱熹的竭力倡导,到淳熙七年三月,白鹿洞书院很快修复。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图书,还请皇帝勅额,赐御书。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学规,即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白鹿洞书院教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它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
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陆九渊来南康访朱熹,相与讲学白鹿洞书院。八月,时浙东大饥。因朱熹在南康救荒有方,宰相王淮荐朱熹赈灾,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为解救灾民,朱熹迅速采取了几项有力措施。朱熹因在浙东劾奏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为唐之姻亲王淮所嫉,浙东任职仅九个月即离任回家。朱熹曾先后六次上状奏劾唐仲友不法,直指王淮与唐仲友上下串通勾结的事实。迫于压力,王淮免去唐仲友江西提刑新任,在弹劾唐仲友的过程中,朱熹表现出崇高的操守和气节。

   


治学勤政

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岁时,才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元朝迄至明清,《四书集注》遂长期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为治国之本,也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成为封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



朱熹画像,取自《三才图会》
朱熹画像,取自《三才图会》
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隐屏峰脚下创建武夷精舍,潜心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聚众讲学。淳熙十二年,朱熹到浙江,与陈亮展开义利王霸辩论,力陈浙学之非。
淳熙十五年(1188年)十一月,上《戊申封事》。主张“正心”、“任选大臣”、“振举朝纲”等事。

淳熙十六年(1189年),诏命朱熹知漳州。

绍熙元年(1190年),61岁的朱熹到漳州赴任。朱熹在漳州的全部施政变革,主要体现于正经界、蠲(免)横赋、敦风俗、播儒教和劾奸吏等方面,而正经界则是他全部变革的灵魂。时值当地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行“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亩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但却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

绍熙二年(1191年)正月,朱熹长子朱塾卒。闻噩耗后,朱熹无奈以治子丧请祠。五月,朱熹迁居建阳。次年,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为“沧洲精舍”,即淳祐四年(1244年)诏赐的“考亭书院”。

绍熙五年(1194年),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震动了朝野,湖南地方局势骤然紧张起来。朱熹临危受命,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赐紫章服。具有道学家傲骨、强烈忧国忧民心态的朱熹,不敢推辞朝命,欣然拜命前往赴任。五月,朱熹至潭州。此时,瑶民已败退深山,被困溪洞。朱熹采取了善后招抚的怀柔政策,遣使招降瑶民起义军首领蒲来矢。因本次镇压瑶民起义是湖北、湖南两地的共同行动,朱熹的招抚遭到了湖北帅王蔺的反对,在蒲来矢押解后,王蔺主张斩杀以警众。朱熹不得不在入都奏事中,直接向宋宁宗面恳,要求对瑶民“毋失大信”。朱熹到任后,兴学校,广教化,督吏治,敦民风。朱熹改建、扩建了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空余时间亲自到此讲课,使岳麓书院成为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九月,朱熹于行宫便殿奏事。第一札要宋宁宗正心诚意,第二札要宋宁宗读经穷理,第三、四、五札论潭州善后事宜。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诏进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引起宋宁宗和执政韩侂胄的不满。因此,朱熹在朝仅46日,被宋宁宗内批罢去了待制兼侍讲之职。

   


还居建阳



朝鲜王朝末期画家蔡龙臣绘制的朱熹画像
朝鲜王朝末期画家蔡龙臣绘制的朱熹画像
绍熙五年(1194年)十一月,朱熹还居建阳考亭。
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效法北宋元祐党籍的故伎,开列了一份五十九人的伪逆党籍,名列党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位列黑名单之中的第五位,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朱熹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或遭流放,或被下狱。

庆元五年(1199年),朱熹已被各种疾病所困扰,他预感到死亡的逼近,更加抓紧著述。庆元六年(1200年)入春以后,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朱熹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朱熹却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紧整理残篇,愿望是要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著作全部完稿,使道统后继有人。三月初九,71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四方道学信徒决定在十一月聚集在信州举行大规模的会葬,这又吓坏了反道学的当权者,竟令守臣约束。十一月,朱熹葬于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参加会葬者仍然有近千人之多。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下诏:“朱熹已经退休,拜授华文阁待制,赐予退休恩泽。”韩侂胄死后,又下诏赐予朱熹遗表恩泽。

嘉定二年十二月九日(1210年1月6日),赐朱熹谥号为“文”。不久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后改封徽国公。 [6]  

   


主要成就

编辑

 播报

   


理学思想



武夷书院
武夷书院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

理气论

朱熹的哲学体系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
1.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

2.
理是事物的规律。

3.
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

4.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行(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
“格物致知”出于《大学》“致知在格物”一语,原无认识论意义,基本上是讲对一般道德的体认。明确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解释“格物”的第一个人是程颐。他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二程遗书》)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他通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
从认识的目的来看,朱熹讲“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 [7]  。认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只有达到“物格知至”,方可进入圣贤之域。

“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文集》)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天理的阐发应用。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只把精力花在草木、器用的研究上,那就如象散兵游勇那样,回不到老家。他说:“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文集》)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知先”“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行”为第一性。“知为先”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至于所谓“行为重”,虽有其合理因素,但它强调的也只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个人道德实践。 [8]  

人性二元论



朱熹头像
朱熹头像
在人性问题上,朱熹直接继承了张载和二程的思想。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认为人性的善恶是禀气不同所造成的。朱熹对此说十分赞赏,认为这个思想“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发明千古圣人之意,甚为有功。”(《语类》)二程继张载后,对“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作了区别。在张、程思想的基础上,朱熹又全面论证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理”与“气”,人生不可缺少 [9]  。“理”在人未形成之前浑然于天空,于人一旦形成,便附于人体,成为先验禀赋于人心的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是先天的善性所在,人人皆有,故名“天命之性”。人体形成之时,必禀此气,由于气精粗、厚薄、清浊、久暂的不同,就产生了善恶、贤愚、贫富、寿夭的不同和性格上的差异。它有善有恶,名曰“气质之性”。上述二性并存于人身,这就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论观点。
   


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论述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他的《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朱子读书法



朱熹 题赠门人彦忠彦孝诗册 册页
朱熹 题赠门人彦忠彦孝诗册 册页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
   


科学思想



朱熹坐姿画像
朱熹坐姿画像
朱熹阐述“格物致知”时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10]  ”“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而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11]  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象等万事万物都应该研究。
朱熹对于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著名天文学家张衡的《灵宪》以及历代天文地理知识都有涉猎,特别是对北宋自然科学家沈括名著《梦溪笔谈》钻研尤深,使得《梦溪笔谈》成为其科学思想的来源之一。朱熹著有《参同契考异》,并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过实际的考察和研究,如从对高山螺蚌壳的考察去研究地球的变化等,如月用胶泥制作过立体地图。朱熹学生黄斡在《朱先生行状》中称朱熹“至若天文、地志、律历、兵机,亦皆洞究渊微。”朱熹67岁时曾回忆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从小就关心天文问题,甚至思想得几乎成病,至老都在思量天地壁后是何物。这都说明,他把理学推向鼎盛时期,使儒学的哲学化达到很高的水平,是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思想作基础的。

朱熹重视观察实证:“历法恐亦只可略说大概规模,盖欲其详,即须仰观俯察乃可验。今无其器,殆亦难尽究也。” [12]  提出要更好地研究历法,需要有好的观测仪器进行观察、检验。朱熹曾详细地描述了自己设想的一种可以使人进入其中观看天象的庞大的浑天仪——“假天仪”。他设想设计一个球体类似天球,球体内部标上星辰位置,人进入球体内部,随着球体的转动人可以随之观察星辰。“极星出地之度,赵君云福州只廿四度,不知何故自福州至此已差四度,而自此至岳台,却只差八度也。子半之说尤可疑,岂非天旋地转,闽浙却是天地之中也耶?” [13]  朱熹用浑仪观测过北极星的位置与地面所构成的夹角,并试图通过比较各地北极星的高度及其与地中岳台的关系以证明大地的运动,表明了他通过对照比较各地不同的观测数据而进行怀疑思考的科学精神。

据乐爱国先生的研究,朱熹的《北辰辨》是专门讨论天球北极星座的论文;在《尧典》注中,朱熹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并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浑天仪结构。除此之外,朱熹对地质学化石、否认神创论、宇宙起源、地心说、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潮汐、雪花六角晶体形状、雨虹等的形成、地理对气候的影响、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诊脉、农业生产结构、农作物布局及具体的生产技术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

   


美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重建书院



朱熹 (款) 行书手卷
朱熹 (款) 行书手卷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朱熹在世之时,曾经整顿了一些县学、州学,又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含、考亭书院,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且还亲自制定了学规,编撰了“小学”和“大学”的教材。为封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的时候,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原址在江西星子县境内庐山五老峰东南。此处曾经是唐代名士李渤隐居讲学之处,当年李渤喜养白鹿,因此得名。南唐开始在此建立学舍,号为庐山国学,宋时又在此建立书院。十月,派人访查白鹿洞旧址,并拨款重建了书院,又遍搜江西诸郡书籍文字以充实藏书,购置日产以供办学之用。书院得到朝廷的认可,教学活动由朱熹亲自主持

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在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任内,又在长沙重建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旧址在长沙岳麓山,原为宋朝初期潭州太守朱洞所创建,也是宋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他还在湖南各地延聘了一些教师,广招生徒,来此就学者曾达到千人 [14]  。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期间,对书院的建设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所书院直到明清时期仍然是一处著名的高等学府。 [8]  

   


文学成就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其词结有《晦庵词》。

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书法成就



朱熹《蓬户手卷》真迹,国外私人藏
朱熹《蓬户手卷》真迹,国外私人藏
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审习字,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辍,书法笔墨雄赡,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又因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已成为中国官方哲学,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思想学说的盛名,把其书法艺术的光芒掩却了。朱熹善行、草,尤善大字,传世作品以行书简牍为主,大字墨迹很少。

   


人物评价

编辑

 播报



朱子画像
朱子画像(5张)


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学生黄榦在(《朱子行状》):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南宋词人陆游: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清初江藩: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 [8]  

凤凰网(《理学大师:朱熹》):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另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等许多自然科学,也都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他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官员,他在努力维护那个制度的同时,也能体察民情,反对横征暴敛与为富不仁者,敢于同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在地方官的任期内,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赈济灾荒、鼓励生产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不失为一位正直有为的人。最后还应指出,朱熹还是中国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 [8]  

宋人黄震《黄氏日抄》云:晦庵为《集注》,复祖诂训,先明字义,使本文坦然易知,而后……发其指要。

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李约瑟文集》):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自然学家 [15]  。

清人全祖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

英国现代生物学家李约瑟:①当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一精心表达的自然体系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宋代哲学家所研究的概念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②至少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这一点是不可能有疑问的。③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16]  

曹青:朱熹哟,你的哲思追寻无垠的多识。一位广袤的学术大家,一位后备的坚守礼道。 [26]  

担当追问的朱熹啊,你留存专注的教育,你为磨炼的建议谋与慎思。 [27]  

   


个人著作

编辑

 播报

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17]  

   


出版图书

编辑

 播报






大学中庸章句  

作者名称 朱熹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系列:大学中庸章句》倾注了朱熹华毕生的精力,成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宋明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文献,因而它的版本其多,流传极广。其中清嘉庆间吴英、吴志忠父子的疏释本是现行本中较好的。此次整理,便以此为底本,参校其它流行本,择善而从。为了方便现代读者阅读参考,除采用横排简体字而外,...



二程遗书  

作者名称 朱熹  



作品时间 2000年12月01日  
《二程遗书》又称为《河南程氏遗书》,共二十五卷,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弟子记载二程平...







【知礼图书】194470-二程遗书 9787532596201 [宋]程颢,程颐撰,潘富恩导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数量:




¥27.26

¥58.00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二程遗书




¥31.80

服务由京东提供



全新 正版现货 二程遗书 天地人丛书 程颢程颐撰 潘富恩导读 二程理学思想代表著作 洛学学派 上海古籍出版社v




¥32.00

¥58.00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二程遗书 哲学 正版




¥36.3

服务由京东提供



二程遗书(天地人丛书)




¥36.6

¥58.00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二程遗书




¥39.99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正版 二程~~(塑封)9787532596201【宋】程颢




¥42.92

服务由京东提供



二程遗书




¥42.92

服务由京东提供



正版现货 天地人丛书:二程~~9787532596201




¥43.50

服务由京东提供






近思录集释  

作者名称 朱熹  




《近思录集释》是2010年岳麓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朱熹。本书收录了宋代新儒学派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栽的语录。







近思录集释 岳麓书社【正版品质·下单需知详情公告】




¥142.00

¥712.00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正版近思录集释




¥220.7

服务由京东提供



近思录集释(上下)两册合售 [宋]朱熹、[宋]吕【正版书】




¥223.37

¥670.11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近思录集释(上下)两册合售 [宋]朱熹、[宋]吕【正版书】




¥223.94

¥671.82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近思录集释上下两册合售【正版书籍 闪电发货】




¥294.61

¥1960.47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近思录全译  

作者名称 朱熹  



作品时间 2009年3月  
《近思录全译》是2009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朱熹、(南宋)吕祖谦。







近思录全译 9787221083791




¥23.48

服务由京东提供



[新品包邮]近思录全译




¥30.00

服务由京东提供



近思录全译【正版书籍,畅读优品】




¥31.22

服务由京东提供



近思录全译【正版开发票】




¥32.00

服务由京东提供



当天发货正版 近思录全译 (宋)朱熹,(宋)吕祖谦,于民雄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9787221083791中图文轩




¥32.00

¥36.80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GZRM】近思录全译 (宋)朱熹,(宋)吕祖谦,于民雄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9787221083791




¥35.00

¥36.80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近思录全译[宋]9787221083791




¥42.14

服务由京东提供



【子笖图书】正版 近思录全译 9787221083791 (南宋)朱熹//吕祖谦|校注:于民雄 贵州人民出版社




¥45.14

服务由当当网提供



【正版】近思录全译 (宋)朱熹,(宋)吕祖谦,于民雄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9787221083791




¥46.00

服务由京东提供














































































































































































































































































































查看更多书籍

   


轶事典故

编辑

 播报

少有大志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8]  

连环巧问

朱熹自幼受教于父,聪明过人,想象力强。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18]  

为官正直,体察民情



朱熹著书图
朱熹著书图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情,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在视察中,朱熹发现“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难与图事”(《文集》卷10)。他说:“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同上)。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不认真救济,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就在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的口粮问题的机构。他规定“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当然设立社仓的最大好处可以防止农民暴动。为此,朱熹于公元1171年在其家乡首创“五夫社仓”,作为试点,并上疏朝廷,建议按其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由于此法对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不利,因而未能广为推行,只有极少地方,如福建建阳和浙江金华等地实行了这个措施。 [8]  
鹅湖论学

在南宋的理学家之中,陆九渊也是名气很大的人物。陆九渊与朱熹同时,小于朱熹9岁。二人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从哲学观点上讲,朱、陆两家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理学内部的两个不同学派,由于观点不同,两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争辩。朱陆二人的辩论方式,主要是通过书信的往来进行交锋,然而鹅湖之会却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为了调和朱陆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学者吕祖谦发起,邀请了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境内)集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5年过后(1180年),陆九渊来到白鹿洞书院拜访朱熹,请为其兄陆九龄撰写墓志铭,二人一见如故,十分友善,并且表现了互相仰慕之情。朱熹不仅接受了陆的请求,同时还邀请陆九渊为书院师生讲学,陆也欣然同意,他的题目是讲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者深受感动,给师生们留下了良好印象。这件事说明朱、陆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 [8]  

朱张会讲

张栻,字敬夫,师从胡宏,学有专长,自成一派,号称湖湘学派,朱熹对他早有敬仰之心。朱熹和张栻进行了一次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会讲——朱张会讲,开创了会讲之先河。两人的讨论从太极之理上展开并最终趋于一致。朱、张会讲于岳麓书院,从各地赶来听者达数千人。在岳麓书院讲堂,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后被书院奉为校训。在经过两个月的岳麓讲学后,朱熹在张栻的陪同下游南岳衡山。在一路的游览中,眼前的无边风景,不时牵动他们的诗兴,他们一边游览一边唱酬。几天里,他们共得诗一百四十九篇,合编为《南岳唱酬集》。下了衡山,从岳宫到槠州一百八十里,朱熹和张栻就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临别前的讨论。两人朝夕在船中,讨论《中庸》之义三天三夜未曾合眼。朱熹与张栻分手后,携弟子范念德、林择之东归,一路轮流更换唱和。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



朱熹塑像
朱熹塑像(3张)


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的上方有什么?”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不若是,非人也。”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19]  
朱熹和郑樵

南宋朱熹年轻时,从建阳到泉州同安县赴任,路经莆田时,于夹漈草堂见到了郑樵。年过五旬的郑樵对他以礼相待。席间,桌上只有一碟姜、一碟盐巴,朱熹的书僮看到心中暗暗不乐。朱熹取出一部手稿,请郑樵过目指正。郑樵恭敬地接过,放在桌上。接着,他燃起一炷香,室内顿时异香扑鼻。这时,恰好窗外吹来一阵山风,把手稿一页一页地掀开。郑樵一动不动地站立着,像被清风吹醉一般。等到风过去后,他才慢慢地转过身子,把手稿还给了朱熹。两人促膝而谈,一连谈了三天三夜、朱熹十分高兴,特地写了一幅对联表示感谢。联句是:云礽会梧竹,山斗盛文章。

朱熹离开草堂后,步行到前次下马的地方上马。他的书僮不满地说:“这个老头子算什么贤人?他对相公太无礼了。无酒无肴,只有一碟姜一碟盐,亏他做得出来。”朱熹说:“那盐不是海里才有的吗?那姜不是山里才有的吗?尽山尽海,是行大礼啊!”

书僮:“相公的手稿,他连看都不看……”朱熹:“你没看到吗?我送他手稿时,他特地燃起一炷香,这是很尊重我啊;风吹开稿页那阵子,他把稿子看完了。他跟我谈了不少好意见,还能把手稿里的原句背出来,令人钦佩。”书僮:“相公老远跑来见他。可今天离开时,他送都不送一程。”

朱熹说:“他送到草堂门口,就已尽礼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做学问的人,每分钟时间都很宝贵啊。”

正说着,前面草丛里突然哗啦一声,一只五色雉鸟从头顶飞过。两人不由得回过头来,却见郑樵还站在远处的草堂门口前,保持原先送客的姿态,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朱熹笑着说:“你看,他还在门口站着,送客不忘读书,真是个贤人啊。”

追索其诗

朱熹有足疾,曾有一个江湖郎中来为他治疗。针灸以后,老夫子感到腿脚轻便了不少。朱十分高兴,重金酬谢的同时,还送给这个道人一首诗:“好多年走路靠一根瘦竹撑动,想不到针灸还真有神奇之功。扔开拐杖出门儿童看了发笑,这难道就是从前匍匐而行的老翁?”道人拿了朱熹手书的诗章,就离去了。没几天,朱熹足疾重新发作,且比没针灸前更厉害了。急忙派人去追寻道人,已不知道逃到那里去了。朱叹息道:“我不是想惩罚他,只是想追回赠的那首诗,唯恐他拿去招摇撞骗,误了别人的治疗。” [20]  

   


后世纪念

编辑

 播报

江西省上饶朱熹纪念馆



朱熹墓所在地-建阳黄坑
朱熹墓所在地-建阳黄坑(7张)


江西上饶朱熹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山景区的文公山朱子文化园内,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21]  是一座于1990年落成的庑殿式大院。馆内悬挂着新近书写的匾额、楹联,其中有不少联文。古朴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大匾,题为“朱熹纪念馆”五个醒目大字。是方毅同志在武夷山视察时留下的墨宝。殿前大门两侧联曰:“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这副楹联悬于大门显得端庄典雅,醒目点题。大殿前有一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对联。大殿前横匾上书写的“学达性天”四字,字体雄浑、硕壮。
福建武夷山朱熹纪念馆

武夷山朱熹纪念馆,位于武夷宫古街。为仿宋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25米,占地约875平方米,由前厅、两廊、庭院、展厅等组成。前厅正门上,高悬“朱熹纪念馆”横匾,5个大字庄重而苍劲有力。殿前大门两侧悬挂3幅抱柱联,一幅是赵朴初撰并书,联曰:“千古敏以求,性天学述二程子;三字‘不远复’,心地功行九曲溪。”一幅为清康熙御笔:“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还有一幅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撰并书:“致广大而尽精微,网罗历代;尊德性而道学问,体用兼赅。”大门两侧围墙上各镶嵌10块碑刻,为朱熹手书《潭州城南二十景》诗,是朱熹访问张栻于长沙岳麓书院唱和的诗作。 [22]  

讲学遗址

仙游枫亭文昌阁前身为会心书院,始建于隋代,初为庵堂。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并亲书“敬义堂”为匾。明嘉靖四年(1525年)更名“会心书院”,后几经兴废,1996年在遗址复建文昌阁。

   


亲属成员

编辑

 播报

父亲:朱松

母亲:祝氏

义父:刘子羽

从表伯叔:汪应辰,端明殿学士尚书。 [24]  

诸子:朱塾;朱埜;朱在 [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22: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吕祖谦  播报 编辑  讨论2 上传视频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祖籍淮南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县)。郡望东莱郡,人称“小东莱先生”。南宋理学家、文学家,许国公吕夷简六世孙、仓部员外郎吕大器之子。 [1]  

吕祖谦出身于“东莱吕氏”,门荫入仕,起家将仕郎。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调补南外宗学教授,累迁直秘阁学士、提举亳州明道宫,参与重修《宋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淳熙八年(1181年),逝世,享年四十五岁。宋宁宗时,追谥为“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追封开封伯。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庙。 [2-3]  

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  ,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1]  

(概述内图片来源:吕祖谦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  )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吕延年




父亲 吕大器




弟弟 吕祖俭




   

本    名吕祖谦 别    名吕成公、东莱先生、小东莱先生 字伯恭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宋人(汉族) 出生地婺州 出生日期1137年4月9日 逝世日期1181年9月9日 主要作品《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 主要成就创立“婺学”;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官    职秘书郎、主管明道宫 谥    号成→忠亮 爵    位开封伯(追封) 郡    望东莱


目录

1 人物生平
▪ 家世显赫
▪ 科试绝伦
▪ 初入仕途
▪ 讲学布道
▪ 鹅湖之会
▪ 起复修书
▪ 英年早逝
2 主要影响
▪ 理学
▪ 易学
▪ 实学
▪ 史学
▪ 教育
▪ 诗歌
▪ 散文
3 历史评价
4 轶事典故
▪ 占卜灵验
▪ 提拔后进
5 人际关系
▪ 家族
▪ 学系
▪ 学术交流
6 主要作品
7 出版图书
8 后世纪念
▪ 墓址
▪ 纪念会议
9 史料索引

   


人物生平

编辑

 播报

   


家世显赫

宋高宗绍兴七年三月十七日(1137年4月9日)。吕祖谦出生于出身婺州(今浙江金华)的官宦世家。吕祖谦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建炎年间,其曾祖父吕好问携全家避难南迁,诏提举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洞宵宫,卒于桂州(遗骨后移葬于婺州武义县城东明招山),赠尚书右丞。其祖父吕弸中始定居婺州。 [6]  

据《宋元学案》称:“先生于学,博综诸家。”这对吕祖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吕祖谦儿时,随父亲在福建任所,他先从师于林之奇,后随父至临安,又从师于汪应辰和胡宪。胡宪为人恬淡,处世温润,这些个人修养,亦对吕祖谦有很大影响。 [6]  

   


科试绝伦



吕祖谦立像
吕祖谦立像 [7]  

绍兴十八年(1148年)四月,吕祖谦祖父吕弸中致仕,吕祖谦得恩补为将仕郎。 [8]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吕祖谦改为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 [6]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吕潜为右迪功郎,授严州桐庐县尉,主管学事。但吕祖谦并未看重这些官职,他甚至并没有去上任,而一心要走科举入仕的道路。 [6]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他的妻子韩氏去世。 [6]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吕祖谦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这年四月,先考中博学宏词科,接着又中进士。孝宗特下诏“减少二年磨勘期(内外文武官员考课,由吏部与各道观察使复验,任期满后,根据考绩结果升降),直接又政事堂差遣”。吕祖谦由此而特授左从政郎,改差南外敦宗院宗学教授。 [9]  任职期间,吕祖谦在政务之余,为不少大臣和相知友好代写了许多奏表,阐述了他本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主张。 [6]  

   


初入仕途



吕祖谦像
吕祖谦像 [10]  

乾道二年(1166年)十一月,吕祖谦母曾氏去世,归葬婺州。由于为母亲守丧,他只得居明招山,以教授学子为业,四方之士争相趋往其门下。 [11]  次年八月,吕祖谦以太学博士补严州学教授。 [6]  

乾道五年(1169年),吕祖谦再娶韩氏(为原配之妹),并到严州任所。 [6]  

乾道六年(1170年),吕祖谦升任太学博士,并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12]  在进见孝宗奏对时,吕祖谦劝勉孝宗留意圣人的学说。并上奏道:“恢复中原的大事在此时应当确定规模和方略。陛下若广揽豪杰,臣等愿意精加考察,使其确指经营谋划之实,孰为先后,让妄言空谈不敢在陛下面前呈现,然后再与几位大臣定成算而次第行之,这样大义可以伸张,收复大业就可以实现。” [13]  

次年(1171年)五月,第二任妻子韩氏又去世,所生女亦夭折。 [6]  

乾道八年(1172年)春,吕祖谦担任秘书省正字,点检试卷,参与了主持礼部考试工作。期间结识了陆九渊。 [14]  二月四日,礼部考试尚未完全结束,吕祖谦突然接到其父病危的家报,等到后抵家时,吕大器已撒手西去。为服父丧,吕祖谦再次离职,结庐于武义明招山侧。 [6]  

   


讲学布道

乾道九年(1173年),吕祖谦还处于服丧期间。问学诸生又重新集结于门下,规模不小,前后达三百人之多。对于问学诸生,吕祖谦罄陈所学。 [6]  同年,刘清之、陆九龄也来登其门,与之研讨文章义理,相处甚欢。陆九渊对吕祖谦丧中讲学颇有异词,以为这将损害“纯孝之心”。劝其散遣学生。 [15]  在此同时,汪应辰也来信希望他不要在哀苦过度之际,再为讲学耗费精力,免得弄垮身体。吕祖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但又感到“四方士子已经聚成规模,难以突然遣散”,因此将讲学活动坚持到了年底。 [6]  

淳熙元年(1174年)吕祖谦遣散所有间学诸生,独居明招山旁守墓,潜心于学。 [16]  是年五月,父丧服除。六月复官,主管台州(今浙江临海)崇道观。 [17]  期间陆九渊从杭州专程来到金华造访吕祖谦,吕祖谦对他的哲学观点赞善不已。八月至九月中旬,吕祖谦相约潘景愈从金华出发前往会稽游玩。顺畅心情之余,顺便到探视健在的外祖母。二人沿途或坐船、或步行,途中遍游名山古寺,参观了王羲之故宅和兰亭。到达会稽后,又偕同伯舅叔及几个表弟泛舟鉴湖。吕祖谦还特地拜访了名儒苏仁仲,并从他那里得知不少古书善本,对此吕祖谦大喜过望。 [6]  回到金华后,吕祖谦又起游兴,打算去一趟大台雁荡山。正待成行,朱熹来信称其准备至金华与他同游雁荡。鉴于此,吕祖谦取消独游计划,在家等待朱熹。 [6]  

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因故爽约,不能前来金华。于是吕祖谦从金华出发,前往福建,访问朱熹。到达崇安后,被朱熹留住在“寒泉精舍”十多天。期间,两人共同研读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的著作,并一致感到四人的理学著作广大宏博,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容易在短时期内掌握其精髓。为此,二人共同摘编了周、张、二程等著作中的若干条目, [18]  汇编成册,题名为《近思录》,权充初学者的入门教材。 [19]  

   


鹅湖之会

主词条:鹅湖之会

淳熙二年(1175年)五月底,朱熹与吕祖谦抵至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 [20]  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企图使二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充当发起人和组织者,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 [21-22]  

作为会议的主持者,吕祖谦在会上没有明确表态。对于朱、陆双方的观点,“甚有虚心相听之意”。但是吕祖谦内心还是倾向朱熹的“教人”之法,认为二陆的主张过于疏阔。吕祖谦评价朱熹和陆九渊:“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人细,殊未可量。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 [6]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会后,吕祖谦利用自己对二陆的影响,积极协助朱熹做二陆的转化工作。吕祖谦认为“讲贯通绎”是治学教人的根本法则,不可以轻易予以否定。他指出陆九渊的错误在于因人废理。谓:“大抵陆子静病在看人而不看理。”在吕祖谦的耐心开导下,陆九龄放弃了鹅湖会上所坚持的观点。至于陆九渊始终没有为吕祖谦劝说所动。不过,也没有因此产生龃龉。 [23]  

   


起复修书



吕祖谦画像
吕祖谦画像 [24]  
淳熙三年(1176年),守丧期满,因礼部侍郎李焘的推荐,吕祖谦升任秘书省秘书郎,并兼国史院编修官与实录院检讨官。 [25]  到职后,吕祖谦奉命重新修定《徽宗实录》。他发现旧稿中错误甚多,需要大力整顿,然而期限紧迫,故而不得不全力以赴。 [26]  次年间,吕祖谦一直忙于修定此书,而很少有空做其他事情。“史事期限迫促,殊无少暇。” [4]  
淳熙四年(1177年),《徽宗实录》修定完毕,呈送宋孝宗。趁此机会,吕祖谦面呈奏表,希望他认真总结北宋王朝覆灭的惨痛教训,励精图治。不要再发生上下内外相侵夺的现象。恳请孝宗虚心以求天下之士,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视前代未竟的事业为己任,激励朝中士气而振作声威,以避免重蹈宋徽宗的覆辙。 [27]  不久,吕祖谦升迁为著作郎兼编修官。同年,吕祖谦又娶芮氏为妻。

淳熙五年(1178年),吕祖谦奉诏编修《皇朝文海》。此书乃根据宋朝诸家文集,旁采传记他书而成。共有一百五十四册。原版本的《皇朝文海》错误较多,但吕祖谦编修此书,极为认真,他采摭精详,故得到孝宗嘉许。特赐名为《皇朝文鉴》,又命翰林学士周必大为之序,赐赏吕祖谦银绢三百匹两。 [28]  

   


英年早逝

淳熙六年(1179年)七月二十八日,其妻芮氏去世。 [6]  

淳熙八年七月二十九日(1181年9月9日),吕祖谦病故,享年四十五岁。 [6]  

嘉定九年(1216年)正月,宋宁宗赐吕祖谦谥号为“成”。 [29]  

嘉熙二年(1238年),宋理宗改谥吕祖谦为“忠亮”。后追封开封伯。 [3]  

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庙。 [2-3]  

   


主要影响

编辑

 播报

   


理学

理、心兼容


吕祖谦的世界观颇为杂博。他既认为理或天理是世界的本原,又规定心总摄万物,而使自己的哲学具有两个最高范畴。他非常推崇程颐的理学观点,对其学术代表作——《伊川易传》赞赏备至,这是他以“理”为第一本原的依据。其受程颢主观唯心主义影响颇深,这又是他以“心”总摄万物的理论渊源。只是他由于英年早逝,尚未来得及象陆九渊那样对“心学”观点进行系统的发挥,也没有来得及将“心学”与“理学”完全熔铸浑然一体,从而在其哲学最高范畴上,呈现“理”、“心”并重的状况,而在认识论上则既主“明心”,又重“格物穷理”。 [30]  吕祖谦在将“理”膨胀为哲学最高范畴的同时,又通过万物“旨吾心之发见”论将“心”上升为万物的另一开始,从而使其本体论呈现二元论趋势,故而只能将其视为是介于程颖之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一种学说。 [30]  

吕祖谦的“理”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还是事事物物的普遍法则。吕祖谦认为天理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有它的表现形式,是内在本质对立面的一种外在现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定性。 [31]  他认为人们应当顺应自然和历史的潮流,明确等级之分,安守自己的本分。吕祖谦还认为要想使人们把天理流行于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内化为自身的规范,必须经由“心”对天理原则的体认,也就是对一系列“礼”的体认。这“礼”就是孝、忠、友、义等伦理观念,其不外乎是“心”之所悟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吕祖谦把这些有封建等级色彩并需要人用“心”体认的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也初现了理与心融合的端倪。 [31]  

辩证思维


吕祖谦的哲学体系属于唯心主义,但它的辩证因素值得重视。吕祖谦继承了自先秦以来的“有对”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地存在着的。世界上没有矛盾的对立面的事物是没有的,这是天下所有事物所呈现的总趋向,亦是“天下之理”的生动体现。 [32]  发展变化是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吕祖谦注意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他坚持认为“不息”(即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吕祖谦还指出: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此当一事物在其将要发生剧变之时,总是要通过其他事物的变化而显示其"朕兆"的,这就要求人们要知“微”,及时掌握事物变化的征兆。吕祖谦的这些理论,标志着其辩证思维已超越了前人,而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上。 [32-33]  

认识论


吕祖谦的认识论和其本体论一样,是极为“杂博”的。朱熹的认识论以格物致知为主要内容,陆九渊以明心为首要,吕祖谦则是兼而有之。在认识论上,吕祖谦强调“反求诸己”、“反视内省”。其逻辑是“圣人之心万物皆备,不见其外”,而吾胸中自有圣人境界“”,因而人们要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奥秘,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则不必求诸于外,求诸内心即可。 [34]  他首先突出了“心”在认识论的作用,主张“守初心”,而与陆九渊的“明心”说相契合。同时吕祖谦又认为穷理须格物,其中有一个涵养过程。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是一致的。而在和永嘉,永康学派人士的接触过程中,又受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亦提出了唯物主义认识论之见解。 [34]  

   


易学

吕祖谦易学继承了程颐的义理易学思想,认为“伊川《易》都不偏”。赞伊川之易学,表明在以理解《易》方面,吕氏易学与程氏易学具有相通性。但吕祖谦通过象数而阐发义理的思想,则与程氏易学忽视象数的思想有别。吕祖谦在治《易》的过程中提出的经传相分、“天下惟有一理”、两仪既生亦有太极、天道有复、“刚柔相应”、天地恒久之道运行不已、至理无妄、顺天理之自然等思想和解《易》方法在宋代易学史上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35]  

吕祖谦的易学学说通过“理”对《周易》的诠释,建构了一幅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的世界图式“至善”的“天理”是宇宙的本源、本体,乾坤之理,乾施坤受,相互对待、相互依赖、相互激荡,促使世界万物生成长育并生成世界。吕祖谦认为,“天理”是活泼的永恒的存在体,万物生成之前,它先于万物而存在万物既生之后,它含藏并统摄于万物之中,此为“理一分殊”。“至善”的“天理”是纯全中正、完满自足的,由不得丝毫的人心、人欲的夹杂其间,因此人们不必挖空心思、费尽心机去追求“天理”,而只需要将自己的本心、本性自然发见便可以体认“天理”,并以此作为宇宙世界的法则的和人伦日用的准则。 [36]  

吕祖谦以“心学”的视角去审视《周易》,这不仅体现在他在《易说》中以“心学”的理路诊释了某些卦爻辞,更体现在他建构并论证了形上的“本心”自然发见而为宇宙的生成图景和模式。除此之外,吕祖谦还以“心学”的视角探讨并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他对卜筮的看法:卜筮不是“人心”在作祟,而是“本心”的自然流露,即卜为心卜,筮为心策。由上述得知,吕祖谦认为是即“心”即“神”即“天”即“理”的,故而,“心”、“神”、“天”、“理”在吕祖谦那里是合一的。这是吕祖谦不苛求对方“学之所短”,而认真汲取别人“学之所长”之学术雅量的体现,是他潜心与各学派皆有深入交往的结果,也是吕祖谦意图融会朱陆的理学、心学之争的滥觞,体现其“博杂”的学术特点。 [36]  

   


实学

吕祖谦的经世思想涉及到各个具体领域和方面。吕祖谦的“博杂”不仅有突破正宗理学的倾向,甚至还有超出“吕氏家学”的地方,由于他主张学以致用,这种“博杂”正好表现了其可贵之处。 [37]  吕祖谦极具独立精神的政治观、经济观、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伦理观,使他与同时代的思想家拉开了距离,也使自己的学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8]  

吕祖谦出生于官宦世家,其思想学说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当南宋统治岌岌可危之时,他意识到理学与心学的性命义理学说还不足够,必须用功利之学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吕氏家学中也不乏有注重修养方法的致用思想,吸取了功利之学的一些进步观点。吕祖谦认为,朱陆之学及功利之学虽有分歧,但都有利于封建统治,各学派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一致的。 [38]  因此,吕祖谦大胆地尝试对三者的融合, [31]  对各家学说兼容并蓄。他游刃有余于各家之间,吸取了各家学说中的精华成分,从而构筑了自己的学说体系,也为当时南宋政权提取了综合各家之说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以应对政治及经济危机。 [37]  

政治制度

1.
刑德并举吕祖谦指出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法与德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吕祖谦并不讳言法对政权所起的维系作用。崇德轻法是儒家的传统观点。不少理学家一提到法,便把它和申不害、韩非等人联系起来。吕祖谦认为“法”是“人情物理所在”。一部好的法令,其中包含了“仁义之气”。在他看来,要对百姓启蒙,就必须先用刑罚。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道尊”的目的。 [39]  吕祖谦指出,要重振封建纲纪,就应向“蠢国害民”的权臣和“伺机窃变”的豪民两种人开刀。这样,既铲除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痈疽”,又扑灭了外部的农民革命势力,天下之大治岂有不至之理。遗憾的是“衰世之君”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只会抱残守缺,一味姑息养好。为了提醒南宋统治者大力整顿法治,吕祖谦力倡有罪必刑,决不宽贷。 [39]  

2.
“君尊臣卑、君明臣贤”吕祖谦出生于十世官宦之家,世代承受赵宋王朝的浩荡皇恩,这种特殊的家世背景,决定了吕祖谦竭力维护赵宋王朝政权统治的政治观。在君臣关系上,吕祖谦从程顿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出发,主张君尊臣卑,“君尊而臣卑,夫倡而妇和,上天下地,理之常也。”强调君降志尚贤,臣尽道辅君,“君降志而应乎刚明之臣,臣尽道以辅乎柔顺之君。”在为臣之道上,强调“清、慎、勤”三字蔵言,提倡委婉之进谏之道,他认为:“进谏之道,使人君畏吾之言,不若使人君信吾之言;使人君信吾之言,不若使人君乐我之言。戒之以祸者,所以使人君之畏也;喻之以理者,所以使人君之信也;悟之以心者,所以使人君之乐也。” [37]  


经济制度

1.
取民有制吕祖谦针对南宋社会“至贫之民,纳至重之赋”的状况,提出了“取民有制”与“广取不如俭用”的理论,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力求得到广泛实施。在封建社会中,吕祖谦认为“圣人”与“万民”二者互相依存,他指出统治阶级只有珍惜劳动群众的辛勤劳动,才能换取他们的“甘心奉养”。“圣人”与“君王”们应该体恤农民,由此,吕祖谦提出了“取民有制”的思想。 [40]  吕祖谦提出了“与民安息”的对策,也就是努力创造一个与民休养生息的社会环境。前提是革除一些民众不堪忍受的苛捐杂税。民众有生路,就会停止反抗。从这一认识出发,吕祖谦力倡“广取不如俭用”的思想。他认为与榨取民众血汗,倒不如适当地减少些开支,实行“俭用”之方针。他指出,朝廷务必要“薄征”、“散利”,方能安然无恙。如凶荒之年,要使民众安定下来,就得开放国库,贩荒济贫。为了保证贩荒有充裕的粮源、帛源,平时就得注意“力农”,发展农业生产,将多余的粟、帛储藏起来。“薄征”即减免农民无力缴纳的赋税,如其不然,将会断送民众生路,激成他变。 [39]  

2.
分民均田吕祖谦提出所谓“得时措之宜”、“达于事变”的均田设想。他设想由大、小司徒“总大法、操体统”,掌管“均土”的总原则。下设专门的“均土之职”,这些人可以随时随地“出入叶陌,周旋井里”,考察土地的“厚薄肥痔”山泽的“高下曲折”。然后视不同情况而“分民授土”,然后责令农夫“各守其地”、“各任其事”。农民有了安身立命之地,耕耘不息,国家的财政收入就会源源不断而不致于匾乏。 [40]  


国防军事

1.
谋定主战吕祖谦首先坚决不同意主和,反对议和。既反对他反对畏敌不进,亦反对冒险出击。 [38]  提出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积极稳妥的抗金主张。具体就是在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之时应大胆进攻,主动出击而在准备尚不充分,时机尚不成熟之时则要耐心等待、静观其变。一方面,他不满意南宋统治者苟安一隅,希望宋孝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励精图治,要积极进行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事宜。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认识到南宋当时处于国困民乏之中,尚不具备全面北伐中原的条件,因而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徐图行事。吕祖谦对于当时南宋基本国情的估计和所主张的抗金方略符合实际。 [39]  

2.
寓兵于农宋朝实行崇文轻武的方针,带来了“武绩未振”严重后果。吕祖谦指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事”与“武备”犹如人之左右双臂,缺一不可。吕祖谦认为轻视武艺,视其为“粗”的看法是错误的。对于男子来说从事“习射”,是本份之内的事。吕祖谦的这种议论在理学家中是不多见的。这就说明了吕祖谦的见识高于一般理学家,且有匡正时弊的积极意义。吕祖谦提出了“兵农为一”“寓兵于农”的思想。南宋朝廷曾有意增加军队编制,但也使本来兵冗之患加剧。在吕祖谦的设想里,以相邻的五家组成“一比”,以五人而成“一伍”,闲时进行军事训练,一旦发生战争,农民成为有战斗力的士兵,由朝廷命官率其冲锋陷阵,节省平时养兵之费用,减少财政开支。战争结束,这些士兵即还农耕作。这样既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又避免了那些怀有不臣之心的将领拥兵自重,形成尾大不掉之患。 [39]  


吕祖谦的经世思想重在吸收,具有浓厚的折衷调和色彩。它的吸收并非只是简单综合,而是将各种学说贯通起来,融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吕祖谦继承了吕氏家学“不名一师,不主一说,兼取众长”的治学风格并充分发扬。由于和永嘉学派有相当深的关系,故而吕学本身也具有明显的经世思想倾向。吕祖谦引永嘉、永康代表人物登堂入室,且主张实事求是,必然要批判一切虚妄迷信,批判各种错误思想主张和不合理的制度。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的学术复兴和思想解放运动,都起着振聋发聩、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39]  

   


史学

史学观


吕祖谦的史学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充分体现了他务实之学风以及经世致用的为学特点,对后人影响颇大。 [1]  
1.
“合群策、集事功”为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坚持认为社会的兴衰、政治的好坏、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完全决定于封建帝王的“心术”之正与不正。吕祖谦虽然有时亦认为人主心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影响,但它决不是什么决定因素。他从社会伦理制度产生的角度指出“人纪”,并非是圣王建立起来的,而是“籍众人之力而共建”的社会历史产物。 [41]  吕祖谦认为比较理想的政治局面是不要相互侵权,而是各司其职。现在皇帝行大臣之职,外而至于地方上的监司。守令的职权都为他们的上级长官所侵夺,这样他们就失去了约束其部下应有的权威,容易形成下不服上的局面。 [41]  吕祖谦坚决反对君主“自任一己聪明”的“师心自用”的独断论。他认为古代圣王治理天下,要订立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总是要广泛地征求他人的意见,这也是他们能够使天下达到大治的根本手段。而后世君主一即位就不听取别人的任何意见,就“师心自用”,这就很难避免失误。吕祖谦激烈地抨击了后世封建君主的专断行为。在吕祖谦看来,尧舜之所以超越“后世之君”,关键就在于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注意集思广益。它不仅在客观上否定了权力过分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且还涉及对历史发展决定因素的有益探索。吕祖谦敏锐地察觉到国家的兴亡,与“下情通塞”与否有着密切联系。为此,他主张“定国是以一民听”,“下孚群听”,强调“民听”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已经初步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雏形。 [41]  

2.
“有因有革"的历史发展观在历史究竟是前进与否的历史发展观方面,朱熹曾在与陈亮的辩论中露骨地宣扬历史退化论。他认为夏商周三代是天理流行的时代,实行的是王道政治,而三代之后,由于人欲横行,实行的是霸道政治,故而将天下搞得一团糟。吕祖谦则认为历史总是前进的,决不是什么一代不如一代,他反对历史不变论和历史复古论,强调历史的发展是“有因有革”。对于历史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东西,一概否定,推倒重来。也就是说对封建等级名分,政治伦理观念等只能是“因”而不是“革”。但尤其重要的是不能借谨守祖宗之法因循守旧,坐视其弊,而必须大胆革除已经过时的陈规陋习。在吕祖谦看来,祖宗之所以订立法令、规矩,目的是要求天下太平。而当这些旧章程妨碍太平,后人及时加以革除,就是最好的师承祖宗之意。吕祖谦此观点和王安石变祖宗之法的思想是相通的。 [42]  


治史态度


吕祖谦读史、治史,史学观点往往针对时弊,有补于世,且在治史上有自己的态度和方法。其治史态度主要表现为:一、精密以求的严谨态度。二、直笔无隐的实录精神。三、求真考信的执着精神。四、推崇史官的崇史之心。 [43]  

治史方法




吕祖谦半身像
吕祖谦半身像 [44]  
治史要有一定的方法,吕祖谦的治史方法则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倡的观史顺序和观史方法上。吕祖谦认为,只有把史书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极其深入的分析之后,才能说读懂了历史。他指出,读史当先看统体,再看机括。即综合一代、一国、一君治乱兴衰的整体来观察,并且去探究其中为何会发生如此变化的成因。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一本史书的着眼点都应放在哪里,吕祖谦对此有庖丁解牛般的清晰认识,他认为应该:首先要看本纪,接下来再逐一研究人君地位、时代兴衰、事业难易、规模大小、治道粹驳、措置得失、任用贤否、事意本末、情理血脉、情事同异、史法褒贬、议论当否,可谓周全。 [43]  

除此之外,吕祖谦指出观史要有身在其中之感才可以。他在治史时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想象成史中人物,把自己的行动与实际的历史人物的行动做一番对比,这样便可以得出两个结果,孰优孰劣,一看便知。在遇到同样的或类似的情况时,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可以参照历史。这样,历史也就能和现实紧密的结合起来,其鉴戒意义也就显露出来了。 [43]  

   


教育

思想




问津书院讲师吕祖谦画像
问津书院讲师吕祖谦画像
吕祖谦是热心教育的学者,在他延续数十年直至病逝而止的教学实践和思索中,始终贯穿着他的基本教育心理思想,即“性善论”和“学知论”。 [45]  
吕祖谦主张要学,要经由讲学才能将那被蒙蔽的“知与理”实现出来。他指出学习是一个反复体会、体验的过程。为此,学习者就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用于学习;广阅博览,积累学习素材;对所获学习材料进行深思涵养,以求融会贯通、释然心解,乃有所得。 [45]  提倡实用,不仅是吕祖谦对学习意义的看法,也是他所主张的学习方法之一。即在使用中巩固、体会知识,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如此学用结合才能掌握真知。正如他所说:“涵泳义理日用间”(《答潘叔度》)。 [45]  

吕祖谦还明确提出“讲实理、育实材而求实用”的教学指导方针。 [46]  他坚持以“德教为本”,指出首先要加强被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使人们自觉自愿的放弃个人私利而效忠国家。这是因为他认为道德比智力、才能更为重要。 [47]  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三德三行”的教育,还要联系国家的政治法令的得与失进行教育,以培养学生日后驾驭国政、通揽全局的本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处理政务的实际能力,在治理国家。筹措朝政的过程中懂得如伺整救补阙,对国家之本末源委知道得一清二楚。吕祖谦认为受到这些严格训练的一旦用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48]  

吕祖谦认为只有不迷信权威,不给自己预设框框,学习才会有大长进。他甚至直接跟学生们讲犯错误的好处,“学者不畏有病,畏无病。如作文,作出后方见工拙如做官,做出后方见是非。有工拙、有是非,因是不及浑然无失之人。 [46]  吕祖谦要求学生不止要会重复前人说的话,敢于跳出前人的窠臼,还要求学生们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语言,这是他主张“实理”的充分体现。 [47]  

实践


吕祖谦兄弟在丽泽书院时,常邀永嘉学派的薛季宣、陈傅良、叶适和永康学派的陈亮等来书院切磋、探讨学问。他注重对理想人格的塑造,通过讲学来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地投身于道德实践,从而还手订规约,规定“凡与此学者,以讲求经旨、明理躬行为本。肄业必有常,日记所习于簿,多寡随意”。“凡有所疑,专置册记录,同志异时相会,出所习及所疑,互相商榷”。 [49]  在丽泽讲学期间,书院已有确定的教材,且大多是他针对实际教学所亲自编定供生徒学习,如《左氏博议》、《春秋讲义》、《间范》、《伊川易传》、《程氏易传》、《易》、《诗》、《春秋》、《己丑课程》、《己丑所编》、《书》、《礼传》、《孟子》等。这些教材较多已用于此前的严州州学教学,体现出其教育体系己经相当成熟。 [46]  

丽泽讲学,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从教学的深度上,都是吕祖谦教育实践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朱熹是在吕祖谦丽泽讲学后的19年里,才成为“南宋时代最著名的老师”的。材料表明,吕祖谦教学丽泽期间,所在的金华是当时受教育者心中的最理想的求学之地。 [46]  吕祖谦在教育上所造成的旋风并不是一阵刮过。他去世后,弟子门人散布四方,其中许多人又在各地办书院继续传播吕祖谦的理论。这样使得吕祖谦教育的影响在规模上及时间的连续性上不断增大、加强,吕学后传和信徒遍及全国。继吕祖谦创建丽泽书院后,宋、明、清三朝又出现二十余所“丽泽书院”,分布在浙江、湖南、山东、山西、广东、广西、甘肃等省,在创下同名书院数量的最高记录。 [46]  

   


诗歌

据《全宋诗》所收,吕祖谦的诗歌保留下来的共一百一十五首。其中题名挽章的有四十二首,赠别酬和诗三十一首,应制诗三首,咏物诗两首,咏史诗两首,画赞一首,其他写景抒怀诗三十四首。 [50]  从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追忆亡者、歌颂友情。二是感触自然、抒写情怀。前者多见于那些代人写作的挽章和赠别酬唱之作,在形式上常为格律谨严的五、七言律诗后者表现为风格清新的写景抒怀诗,诗歌体裁多用短小的绝句形式。在这些为数不少的挽章里,有代人而作的,有应约而作的,更有真情而发的。他善用真情着笔,追忆亡魂,字字痛切,感人肺腑。 [50]  

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和同时期众多爱国文人一样,吕祖谦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他的送别诗里也往往夹杂着忧国爱民的情绪,从而具有了多重主题。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在写给丘宗卿的《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视民如伤为韵》中,吕祖谦不仅表现了借别之情,而且以“视民如伤”为韵,告诫友人要勤政爱民,体恤民情。全诗慷慨激昂,笔力酣畅,勉励友人,情真意切。黄东发评曰“此戒乘快无恻忐之心也”。 [50]  

作为理学家,吕祖谦在生活中,同样注重对人生哲理和道德境界的体认,他的诗歌也不免时时沾染些理性主义的色彩。因此,他的诗歌中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摆脱了理学束缚,更富于文学色彩、清新可诵的写景抒情小诗。 [51]  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5年),吕祖谦随吕大器于福州任所,创作了一系列写景抒情的小诗,《清晓出郊》、《城楼》都完成于这时期。“落月窥瓮偏,殷勤唤人醒”(《清晓出郊》),吕祖谦笔下的“落月”仿佛也是懂人情的,“窥”“唤”两字赋得小诗生意盎然,描写初夏野外郊游,颇具生活气息。七绝《富阳舟中夜雨》则恰似一副意态潇洒的泼墨山水,一“烟波”、“溟鸥”、“蓬笼伙夜雨、“幽人”层层点染出八月的秋意”,境界开阔。 [50]  

其祖父吕本中论诗重黄兼苏,江西诗派因以得名,晚年提倡句律流转圆美的活法,在创作实践中矫正了当时诗坛瘦硬艰涩的流弊。吕祖谦从小就跟随吕本中,在少年时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吕祖谦深受其诗艺的影响。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流转轻快的句子,自然凝练的语言,曲折深刻的构思,恰是“活法”融会之处。 [50]  如,“明床小放前溪入,澄绿光中独岸巾”(《题刘氏绿映亭二首》)、“润花雨过红群湿,倚竹风斜翠袖寒”(《次韵叶丞相陈尚书游南园》)、“野花照水开无主,谁信春归已两旬”(《西兴道中二首》)。这些诗句运笔炼字浑圆流畅、抒情写景自然天成、意象描摹生机灵动,读来清新可人,充分体现了其“圆美”的美学思想。 [51]  

   


散文



吕祖谦画像
吕祖谦画像
南宋时期是古代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散文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了最常用的文体。作为颇有影响的古文家,吕祖谦的散文有奏议、书札、题跋、游记、墓志等等,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意义上都远远超过了他的骈文。 [50]  
从内容上看,吕祖谦的散文大致可以归为言事论证之文和记人叙事之文两天类。从艺术风格上看,也相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辩驳凌厉,二是曲折详整。前者主要表现在奏议、书札等言事论证之文中,后者则是碑记、墓志等记人叙事之文的总体风格。

从语言风格上看,吕祖谦的散文以实用为出发点,古雅而平正。 [50]  吕祖谦语言风格与同时代的道学家迥然有异,其书信较短,一句是一句,三言两语即交代一件事情,语言极为精炼,但也不乏晦湿,往往是藏头掖尾、语未道尽,读起来给人以淳炼而稳实之感。 [38]  吕祖谦的一些讲学著作本身也是优美的散文集,如《东莱博议》虽以阐发义理为主,但说理透彻、结构严密,文势纵横、笔锋犀利,不营于一篇篇精彩短小的议论文。 [50]  

吕祖谦散文以记叙一类为多,既包括写景记游的游记、亭台记也包括叙人抒情的墓志、祭文。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并邀请好友吕祖谦写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记》。文章着力追溯了白鹿洞书院的理学源流,褒扬了朱熹兴学之意,风格详实,章法工整,为其代表性佳作。又如《横山吴氏佚老庵记》,全文围绕“佚急”为中心,借用阶者、途者、塾者的对话道出“佚老”的三重境界,接着通过主客问答得出结论:一人一室之佚为私佚,只有一乡之佚才是仁者追求的理想境地。文章结构起伏,层层铺垫,极具宋人散文擅议论的特点。 [50]  

吕祖谦的散文不仅长于议论,同样兼擅写景和抒情。他的一些山水游记生动活泼,几乎可以同其他唐宋古文家的记游精品相媲美。如《入越录》,摹景状物,记事抒情,清新俊逸,趣味盎然。吕祖谦将乡村的美景、日出的奇丽、回转的山岩、涌动的松涛描摹得有声有色,上接《水经注》,近承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传统。 [50]  语言大抵以平实质朴为主,却不乏文采斐然之笔。如九月十四日观鉴湖落日,落日熔金,水色澄鲜,霞光澹荡,营造出一一个水天光影的世界,如梦如幻。吕祖谦描绘山川风物,城邑邱墟,细笔雕琢,美不胜收,文字幽眇芳洁,自成趣境。《入越录》将途中所见娓娓道来,情深味永,真切晓畅,行文洗练,新妙可爱,极具审美价值,摆脱了理学家散文议论说教的习气,颇值鉴赏品读。 [52]  

   


历史评价

编辑

 播报

宋代


周必大:祖谦涵养久,知典故,不但文字之工。 [53]  

吕祖俭:公之问学术业,本于天资,习于家庭,稽诸中原文献之所传,博诸四方师友之所讲。参贯融洽,无所偏滞。公之言行,求正于有言之君子,以诏来世。(《宋故朝请郎直秘阁主管亳州明道宫吕公祖谦圹记》) [54]  

朱熹:①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 [55]  ②伯恭是宽厚底人,不知如何做得文字似轻儇底人。③伯恭有蓍龟(喻德高望重的人)之智而处之若愚,有河汉之辨而守之若讷,胸中有云梦之富而不以自侈,词章有黼黻之华而不易。 [56]  ④盖其德宇宽洪,识量闳廓,既海纳而川渟,岂澄清而挠浊。矧涵濡于先训,绍文献于故家,又隆师而亲友,极探讨之幽遐。所以禀之既厚而养之深,取之既博而成之粹。宜所立之甚高,亦无求而不备。故其讲道于家,则时雨之化;进位于朝,则鸿羽之仪;造辟陈谟,则宣公独御之对;承诏奏篇,则右尹《祈招》之诗。(《东莱先生祭文》) [57]  ⑤以一身而备四气之和,以一心而涵千古之秘。推其有足以尊主而庇民,出其余足以范俗而垂纪。然而状貌不逾于中人,衣冠不诡于流俗。迎之而不见其来,随之而莫睹其躅。矧是册青,孰形心曲。惟尝见之者,于此而复见之焉,则不但遗编之可续而已也。(《吕伯恭书像赞》) [58]  

陈亮:①乾道间,东莱吕伯恭(吕祖谦)、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荆州(张栻)鼎立,为一代学者宗师。(《陈亮集》卷二十一) [59]  ②惟兄天资之高,地望之最,学力之深,心事之伟,无一不具,其来未已群贤调谢,然山峙兄又弃去,我存局以,一代人物,风流尽矣。(《又祭吕东莱文》) [38]  

陆九渊:窃惟执事(吕祖谦)聪明笃厚,人人自以为不及。乐教导人,乐成人之美,近世鲜见。苟有所怀义不容,黙天下事理,固有愚夫愚妇之所与知,而大贤君子不能无蔽者。(《与吕伯恭》) [60]  

刘清之:我从公游十有七年,取友天下,谁如公贤?众所同病,公独无是。古人所难于公,为易崇深,愽大精粹,明通具此,众羡亦莫如公!公之所学,欲至圣处。欲告于上,陛辞弗能欲语,何敢出二言以异之?(《吕太史伯恭祭文》) [57]  

陈傅良:公绍绝学之遗,统缅潜心于一贯,立六艺之要,津渉九流而弗畔。既超乗于先得,亦加鞭于后倦。可谓明古人之大体,而能通当世之变。泛观人物,粤自秦汉,功臣擅其气略,儒雅隆于辞翰,通人焉草草,法士焉断断。以余观公,与夫专善偏长之士,岂可同日而论也哉!若乃推本皇家讲求文献,尝以为艺祖造邦,上基周室,而仁皇继体之际,庶几羞道于管、晏,痛小雅之未复,先群疑而独辨。推公之志,欧富韩范,缉熙宁之坠绪,振元祐之余筭,又将防同错综,招擕集散,回万牛于绝手,六辔以徐按合,一代之玉石,出中原于涂炭,盖又渡江,诸老皆有遗恨者也。 [61]  (《祭吕东莱文》)

尤袤:惟公渊源之学,浩养之气,纯全之行,刚毅之志,高视古人,不论今世。濂溪、河南,其道未坠。公生百年,独探其秘。障阳末流,折衷六艺。斯文是赖,绝学有继。人言相门,必复其始。公所抱负,表表愈伟。谓当亿龄,世济其美。 [61]  (《祭吕东莱文》)

辛弃疾:惟公天质之美,道学之粹,操存之既。固而充养之,又至一私欲,未始萌于心极,万变不足以移其志。故不力而勇,甚和而毅泯,爱憎以无迹,更毁誉而一。致宜君上益信其贤,而同异者莫得窥其际也。任重道远,发轫早岁。遗外形体,辍寝忘味,事物之来若,未始经吾意迨。夫审是决疑,则精防正大,中在物之理,而尽处物之义。私淑诸人,固已设科,不拒闻者。心醉道行,志得抑将,使君才并用而众志咸遂也。乃若生长见闻,人物门地,高文大册,博览强记,虽皆过绝于人要之。盖其余事,厥今上承伊洛,远沂洙泗。谓曰:朱、张、东莱,屹鼎立于一世,学者有宗圣传。 [57]  (《东莱先生祭文》)

元代


黄震:东莱先生以理学辨朱、张,鼎立为世师,其精辞奥义,岂后学所能窥其万分之一。然尝观之,晦翁与先生同心者,先生辩诘之不少恕;象山与晦翁异论者,先生容下之不少忤。鹅湖之会,先生谓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入细,殊未易量;谓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其后象山祭先生文,亦自悔鹅湖之会集粗心浮气。然则先生忠厚之至,一时调娱其间,有功于斯道何如邪! [56]  (《东发日钞》)

脱脱: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宋史》) [55]  

明代


王守仁:道间与季通讲论,因悟向来涵养工夫全少,而讲说又多强探,必取寻流逐末之弊。推类以求,众病非一,而其源皆在此。然非如近日诸贤所谓顿悟之机也。向来所闻诲谕诸说之未契者,今日细思东莱之言,吻合无疑。大抵前日之病,皆是气质躁妄之偏,不曾涵养克治,任意直前之弊耳。(《遗言录》) [62]  

胡应麟:宋诸诗人掩于文者,宋文景、苏明允、曾子固、晁无咎;掩于词者,秦太虚、张子野、贺方回、康与之;掩于书者,石延年、蔡君漠;掩于画者,王番卿、方与可;掩于儒者,朱仲晦、吕伯恭。(《诗薮》杂编卷五) [51]  

清代


纪昀等:祖谦虽与朱子为友,而朱子尝病其学太杂。其文词闳肆辨博,凌厉无前,朱子亦病其不能守约。祖谦于《诗》、《书》、《春秋》皆多究古义,于十七史皆有详节。故词多根柢,不涉游谈。所撰文章关键,于体格源流,具有心解。故诸体虽豪迈骏发,而不失作者典型,亦无语录为文之习。在南宋诸儒之中,可谓衔华佩实。 [63]  (《四库全书总目》)

查慎行:东莱不以诗名,而应制乃尔称题,有专家所不及者。合前后三章观之,儒者气象可见。 [51]  

王崇炳:①先生之学,以涵养性情为主,大概有志于程伯子(颢)之为人。然明道本源了彻,精言粗语,皆归第一义谛。先生尚隔一间,惜乎无年,需以岁月,岂不足以入室乎? [30]  (《吕东莱先生本传》)②且其学,近裹切己,责涵养实践,不贵争辩,于洙、细为近。其为人,闳靡平粹,志在经世,而耻苟合,其为文,波流云滴,珠辉玉洁,为一时著作之冠。其释经,研精覃思,婉转归己,拔义于训话之卜,读其书可知矣。 [64]  (《《重刻吕东莱先生遗集叙》》)

全祖望:①小东莱之学,平心易气,不欲逞口舌以与诸公角,大约在陶铸同类以渐化其偏,宰相之量也。(《宋元学案·卷五十一·东莱学案》) [56]  ②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 [65]  

当代


白寿彝:①吕祖谦关心朝中大事,极力主张抗金。他曾上书说:“恢复大事也,规模当定,方略当审……臣愿精加考察,使之确指经画之实,孰先孰后,使尝试侥幸之说不敢陈于前。”他对南渡之后50年“文治可观而武绩未振”的情况极为担忧,希望能从根本上予以改变,其用意显然是十分深刻的。可惜吕祖谦在从政的18年间,屡被他所说的“隐忧”所困,未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实在令人叹惋。 [1]  ②尽管吕祖谦一生屡遭不幸,但在学业上体现的那种宽宏函容和兼收并蓄的精神,仍使他独树一帜,成为南宋一位重要学者和思想家。 [1]  (《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册)》第五十三章)

冯友兰:①伯恭介朱、陆之间,颇多调停。然吕氏虽传洛学,而原明所师,如定安、泰山、盱江、荆公甚众,居仁亦曰:“学问做得主张,则诸子百家长处,皆为吾用。”故吕氏家教,又在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不知中原文献之传,乃伯恭之所以异于朱、陆两家者也。且南渡以后,学者剽正心诚意为浮谈,而视治国平天下为末务。虽攘斥二氏,其不切世用,亦与二氏何别矣。伯恭《周礼说》曰:“……”此岂独当时救弊之言,亦儒者明体达用之学,道所应尔。不然,孔门问政之言,其多与问仁等,岂骛外之谓乎?③少时性极褊,后因病中读《论语》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有省,遂终身无暴怒。其《与朱子书》亦规以“争较是非,不如敛藏持养”,即其学养可知也。(《中国哲学史》) [66]  

田浩:吕祖谦的史学和经学是后世金华学派的基础。学者几百年来把金华学派归在浙东史学和经世之学范围里,除婺州金华外,此派的大本营还包括浙南的温州和浙北的明州(今宁波)。把这三处的主要学派统称为“浙东学派”甚为恰当,因为这三个地区的学者在当时是都深受吕祖谦思想的影响,并且这些学者都有共同的归属感。 [67]  (《朱熹的思维世界》)

刘玉民:吕祖谦以其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等在南宋学坛上纵横捭阖,与当时的各家各派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过程中,他不惟尊贵,不计富贫,不论长幼,皆以平等温润之态度对待之,从而赢得了各界的广泛尊重和积极响应,推动了南宋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并且在与南宋诸儒学术交流过程中,吕祖谦亦汲取百家之长、陶铸百家之说,使自身“吕学”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宏博,终成著作等身、德泽后世之一代学术宗师。(《吕祖谦与南宋学术交流》) [38]  

   


轶事典故

编辑

 播报

   


占卜灵验

据《齐东野语》记载:绍兴末年间,在临安城三桥上,有一人名叫韩慥,专门收钱替人算卦。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春,曾逮(曾仲躬)、吕祖谦到韩慥住所拜访他,已经有一人先在。吕祖谦问其姓氏,答道是宗室子弟(姓赵)。接下来韩慥依次三人为谈论命数,他先说赵某可官至郡守,以后将因多子更加显贵。轮到曾逮,则说:“命数很好,家世殷实,颇具文学才干,将来也有官职,但唯独缺的一样就是终身不能及第。”最后到吕祖谦,韩慥问他:“你为什么要来临安?”吕祖谦回答:“是为了赴试。”韩慥接着问:“你去年未能发解(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今年怎么可以参加会试呢?”吕祖谦再答:“赴博学鸿词科。”于是韩慥告诉他:“你命中是要中词科的人,但是不在今年,之后三年间两试都会得第,而且将是第一等。”吕祖谦叩头谢过,韩慥最后说:“你将要名满天下,可惜没有福分。”不久之后他说的话都灵验了,曾逮官居侍郎,但始终未取功名;吕祖谦于三年后连中两科成为进士,并成为一代大儒,却最终英年早逝。 [68]  

   


提拔后进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春天,吕祖谦以国史馆编修充礼部考官,曾指认出陆九渊的卷子,令其中第。 [14]  当时蔡幼学参加补试夺魁, [69]  也参加了这年会试,吕祖谦看到一份卷子很工整,说:“姑且让小蔡再读书积累声望三年。”便将它放在帐顶。不久,吕祖谦因病请辞,众考官见到帐顶上有一份草卷,认定是吕祖谦特别喜欢而想放在前列的卷子,于是定其首选。蔡幼学果然是这年的会试第一。 [70]  

   


人际关系

编辑

 播报

   


家族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仕任)


父族

家世

九世祖

吕梦奇

后唐户部侍郎


八世祖

吕龟祥

殿中丞、知寿州


七世祖

吕蒙亨

光禄寺丞、追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


七世伯祖

吕蒙正

宋太宗宰相、同平章事、莱国公


六世祖

吕夷简

右仆射、枢密使、许国公


五世伯祖

吕公弼

枢密使、赠太尉


五世祖

吕公著

尚书仆射、申国公


高祖

吕希哲

直秘阁、赠光禄少卿


曾祖

吕好问

兵部尚书、尚书右丞


伯祖

吕本中

中书舍人。南宋词人。




吕弸中

朝请郎、提举台州崇道观、赠正议大夫


父亲

吕大器

仓部员外郎


亲母

曾氏

礼部侍郎曾几之女


平辈

配偶

元配

韩服

龙图阁学士韩元吉之女


继室

韩螺


芮氏

国子监芮烨之女


表格参考资料: [71]  

   


学系

综述


吕祖谦作为乾淳之际的学术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吕祖谦门人及后学很好继承了吕学的学术精神与学术特点,注重实学,不空言义理,以广大为心,不执一偏,使得吕学由元至明,四百年间传承不绝。 [72]  

东莱学系


师承

学侣

弟子



吕本中 [73]   

吕大器(家学)

吕祖俭

吕祖谦

叶邽

徐侨、叶霖

黄溍、叶审言

王世杰

宋濂、高则诚

王祎


汪应辰(洛学) [73]   

——

楼昉、楼钥

郑清之、应繇

王应麟、李壁

胡三省、戴表元

王昌世、史蒙卿

赵葵、赵范

袁桷


林之奇(闽学) [73]   

时澜、时沄

时少章




辅广

董槐、刘敬常

韩翼甫余端臣

王文贯、韩性

陈普、熊禾

汪元春、王冕

黄奇孙、李齐


胡安国

胡宪(闽学) [73]   

朱熹

陈傅良

叶适、蔡幼学

邵持正、吴子良

舒岳祥、刘庄孙


舒璘

袁肃、汪行简

邓梦真、戴泳

舒浒、舒津

诸葛安节

李洧孙


刘安世

刘勉之

袁燮

袁甫、朱元龙

袁韶、史弥忠

史弥坚、史定之

陈宗礼、洪扬祖

袁裒、袁桷


注:吕祖谦其余著名弟子还有乔行简、王介(再传其子王野)、刘爚、陈孔硕、吴必大、葛洪等。


表格参考资料: [72]   [56]   [74-76]  

   


学术交流

综述


南宋中期,诸子学术争鸣把两宋学术推至峰顶,推动此期学术频繁交流的重要学者就是吕祖谦。他团结和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派别的学人,相互之间切磋交流、碰撞融合,他以独得“中原文献之传”之学术优势,以广大之心、践履为实之学术精神,为南宋学术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38]  

吕祖谦与湖湘学派之交流,既有对胡安国学说之继承,又有与张栻之学术交流,使湖湘学派之性理说日臻完善,对张栻学说体系构建起到推动作用;与朱熹之学术交流,对朱熹理学体系之完善皆有赞襄之功;陆九渊在他的引领下与朱熹等人结识,终使心学与朱学、吕学鼎立于世;他把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引进道学,对提高陈亮的学术威望至为重要;与薛季宣、郑伯熊、陈傅良、叶适之学术交流,永嘉学者既得奖掖又得培植之功,使永嘉学派之事功学得与朱陆分庭抗礼;与曾布、陆游、尤袤、王十朋、周必大、辛弃疾等文苑诸贤之交流,使文学深深烙刻“义理文学”之时代特色;与李焘、袁枢等史苑诸贤之交流,使南宋史学以“义理史学”彰显于世。 [38]  

吕祖谦交流



学派


学术渊源


代表人物


交流简介


湖湘学派

父亲吕大器为胡安国三传弟子(其师曾几);恩师汪应辰为胡弟子;恩师胡宪为胡门“前五子”之一。

张栻

吕祖谦于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初识张栻,二人为莫逆之交。张栻死后,吕祖谦带病作《张五十丈祭文》。 [77]  在野为学时,互相发明,于《胡子知言》、《论语》、《孟子》、《易传》、《阃范》、《仁说》等皆有学术交流,并于商榷中互相指正。




闽学

吕大器因吕本中关系,与朱熹之父朱松有“契旧”之交。吕祖谦受学于闽东弟子刘勉之、林之奇而成婺学宗师。

朱熹

吕祖谦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随父吕大器在福州遇时任同安县主簿朱熹,称“三山之会”。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出任武学博士时途经婺州拜访吕祖谦,淳熙二年(1175年),访问朱熹于寒泉精舍,二人编订《近思录》。《东莱集》中与朱熹的书信达67封;《朱文公全集》中与吕祖谦的书信达106封,二人关于“道学无对”、《太极图说解》、《伊洛渊源录》、陆氏心学等多有学术往来。



赣学

吕祖谦师事汪应辰为最久,而汪应辰是江西信州玉山(今上饶市玉山)人。汪氏早年曾就学于张九成。其后论学亦多从“心学”说开去,吕祖谦多受影响。

刘清之

吕祖谦于乾道元年(1164年)侍母至池州,结识建德县主簿刘清之。乾道四年(1168年)九月,与吕祖谦一同至西安拜望汪应辰。二人合作修订与刊刻《程氏易传》、《横渠集》,吕祖谦曾多次向朝中理学领袖周必大推荐刘清之,吕死后,刘清之作祭文。


陆九龄

乾道九年(1173年)八月、十月,陆九龄两次至金华拜访吕祖谦,探讨《徽宗实录》。淳熙七年(1180年)三月十七日,再访吕祖谦。为悼念亡友,吕祖谦应陆九渊所请作《陆先生墓志铭》。


陆九渊

乾道八年(1172年)春,吕祖谦以国史馆编修充礼部考官,陆九渊高中进士房师即吕祖谦。淳熙元年(1174年)六,访问汪应辰归来的吕祖谦回金华。二人遂论学七八天。接触到心学后,吕祖谦极力调和朱陆矛盾,筹划鹅湖之会和南康之会。


永嘉学派

——

薛季宣

吕祖谦于乾道七年(1171年)结识薛季宣,吕与之交流半月,大体对“事功之学”极为赏识,但提醒他重视义理。并将其推荐给朱熹。薛死后,由吕祖谦撰写《薛常州墓志铭》。


叶适

淳熙二年(1175年)秋,叶适由陈亮带领至武义县明招山与吕祖谦结识,《习学记言序目》。全书最后4卷全是论述吕祖谦的《皇朝文鉴》;其他部分如《周易一》到《五代史》约40卷都借鉴了吕氏学说。吕祖谦曾经指导叶适做学问秘诀,叶适为吕祖谦作祭文。


永康学派

——

陈亮

吕祖谦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十月与陈亮同试漕台结识,作《祭吕东莱文》,再作《又祭吕东莱文》。吕祖谦与其就《孟子提要》《三先生论事录》《伊洛正源书》《三国纪年》多次交流。


史学家群体

——

李焘

淳熙三年(1176年),李焘荐吕祖谦入国史院、实录院,二人结识,并主持完成了《徽宗实录》200卷的主体部分。吕祖谦还给李焘撰写《续资治通鉴长编》提供书籍等帮助。


文学家

陆游和吕祖谦父吕大器同为曾几的门下弟子。胡安国传学曾几,两代人又接受武夷之学。

陆游

绍兴十二年(1142年)陆游就学曾几时初识祖谦。隆兴元年(1163年),吕祖谦高中进士。陆游得知消息非常高兴,有书信祝贺。陆游遭人非议时,吕祖谦曾上书周必大请求其说服赵汝愚极力援救。


——

尤袤

绍兴十六年(1146年),尤袤结识吕祖谦。吕祖谦尤袤都做过国史馆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而且二人在史馆从游,即相互切磋学问。吕祖谦死后,尤袤作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2 06: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薛震,字文雄,薛嘉族之子,河东汾阴人也。天平初,受旨镇守龙门,陷于西魏
1。元象中,方得逃还。高祖嘉其至诚,除广州刺史。后从慕容绍宗讨侯景,以功别封肤施县男。天保四年,从讨山胡,破茹茹,并有功绩,累迁谯州刺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1:42 , Processed in 2.3555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