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十=====女娲为谁补?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1 18: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十=====女娲为谁补?【三春+原应叹息】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53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关于“三春去后诸芳尽”

《红楼梦》中多次使用“三春”的提法,什么“三春争即初春景”,“三春去后诸芳尽”,很少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其实,这里面还是有好多奥妙的。

首 先,“三春”的提法本身就有问题,贾府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合称贾府“四艳”,应该是“四春”,作者为什么偏偏要说成“三春”? 其次,“初 春”是元春,是皇妃,探春预示可能做王妃,说她“争即初春景”还可以理解,可是迎春、惜春决没有“争即初春景”啊,作者为什么把“三春”一网打尽啊? 要 搞清这个问题,在乾隆朝上恐怕还是找不到答案,作者的真实意图恐怕还必须到南明 历史 背景中去搜寻才行。

读过《春秋》的学者 都知道,孔夫子是用“春王正月 ”来表示王族的正统身份的,《红楼梦》作者让元春取名用“春”字,并且说她生在“正月初一”,“命大”,目的不外乎暗示她 代表着正统王朝。 南明时期的江南,先后出现了福王政权、唐王政权、桂王政权,这三个政权都先后称帝,可以影射为“三春”。除掉“三春” 外,当时还有一 个鲁王监国政权。所谓“监国 ”,就是以太子的身份管理国家大事,并未当皇帝,所以名字虽然也有春字,但不入“三春”之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1 18: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灵宝玉必须与绛珠结合,才能成为明玉玺,明王朝传国玉玺。通灵宝玉含于绛珠仙子的口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1 18: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十=====女娲为谁补?【通灵宝玉+传国玉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53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通灵宝玉必须与绛珠结合,才能成为明玉玺,明王朝传国玉玺。通灵宝玉含于绛珠仙子的口中为囯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1 20: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5-29 12:16
6999楼  


在第一回里主要是讲了个神话故事,也就是“通灵宝玉”下凡的过程,应该说这里面充满了象征和暗示!书里是这样介绍的: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通灵宝玉”是一块有“补天”之材的石头,可惜却没有机会去补天,仿佛这里是在形容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的感叹,称自己是有补天之材,那这个材能可实在够大的!书中多次以这个“通灵宝玉”的口吻,自称为“蠢物”,这也是一种自谦的表现。“通灵宝玉”被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点化下凡,随宝玉一起出生,而且就在宝玉在的嘴里,这个想法实在是很神奇!我在前面提到过,口中有玉是个字谜,“国家”的“国”字,这个字谜也将宝玉的身份给读者暗示出来,是“国之宝玉”,也就是暗指“传国玉玺”。所以这个“通灵宝玉”其中的一个作用就是影射宝玉的“玉玺”身份,就像是个一些公司员工戴的胸牌似的。

下凡以后“通灵宝玉”一直在宝玉的身边,它把所见所闻写出来,最后将其整理出来并刻在石头上,这也是《石头记》书名的主要来历,那“通灵宝玉”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它仿佛起到了一个“记者”的作用,但也可以理解为经历过“明亡清兴”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在第一回有一首诗很有名: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首诗以“通灵宝玉”的第一人称的角度写的,强调的是书中的内容都是它亲眼见到的,并记录下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个“通灵宝玉”就是此书的作者呢?作者将自己比作一个有“补天之材”而又没有机会真的去补天的文人,还自谦为“无材可去补苍天”的“蠢物”,白白在人世间呆了那么多年,这应该是暗示他是个居高自傲的人,可惜生不逢时,没有机会在世间大显伸手。在第十六回有一条很长的批语,是在1707年的时候畸笏叟对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的感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08: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6-06 13:46
8957楼  


崇祯不喜欢沉溺于女色是有了名的,与明朝历代皇帝比这确实很难得,应该也是他小心多疑的性格所至,这也让他到死的时候也保持着健康的体魄的原因之一。继位几天之后的一个夜晚,他与几个大臣正在讨论国事,忽然闻到一股香味远远地传来,他闻出这个香与众不同,所以立即命人检查,结果发现是魏忠贤派来的小太监在附近点燃的,为的是让崇祯皇帝闻到以后赶紧产生性冲动,沉溺于美色,从而无心顾及管国家大事,于是管理江山的事还得交给魏大人处理,老魏真是用心良苦呀!崇祯皇帝知道以后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说:“我的父亲和兄长都是被这个色字害死的!现在居然魏忠贤将这一招用在我身上!其居心是如此的险恶呀!”幼年时的不幸经历让他有一种比一般人都要强的自制能力,所以可以做到坚决不被老魏的美女人弹打中!经得起各种美色的诱惑,慢慢地魏大人发现崇祯皇帝跟天启皇帝完全不一样,他几经努力想巴结讨好崇祯都没有起到作用,而且新皇帝还越来越怀疑自己,这让他很是无耐,他还厚着脸皮在崇祯面前哭过鼻子,可发现这个新皇帝不吃这一套,头脑异常清醒,软硬不吃,就是不动气色,明摆着是不信任自己。于是他在多方的压力下,经过长时间考虑以后,主动提出辞职。我猜测可能他是觉得自己的管理能力一流,象《红楼梦》第二回中冷子兴说凤姐那样:“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试想我魏忠贤甩手不干了,你一个刚上任的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十七岁的小皇帝能挑得起这副管理这么大个国家的重担吗?没有我魏忠贤,大明上上下下能玩得转吗?搞不好到时候还得请我回来帮他擦屁股,真有这一天我乐意不乐意还两说呢?所以老魏可能采用的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撂挑子的战术,看样子是想赌上一把,可这一回他失算了!

崇祯皇帝立刻批准了他的辞职申请,我相信这是崇祯求之不得的事,本来让他滚蛋的话不好自己张口,没想到他自己主动提出来了!那还不来个顺水人情?于是命魏忠贤去凤阳守陵,所以老魏只好大摇大摆地带上几年来搜刮来的大量财物上路了。众人见到魏大人倒台了,于是纷纷出来弹劾他。崇祯一看魏忠贤居然如果罪大恶极,所以决定抓他来回法办,在路上的魏大人听到消息以后在绝望中上吊而亡,正所谓“哭向凤阳事更哀”。除掉魏忠贤,是崇祯的得意之作,他感觉自己这么年轻就能做成这么大的事实在是了不得!从此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然而这一点他错了,不但因为魏忠贤并无篡位之意,而且也没想加害于他,再说实际上是老魏自己辞的职,如果他真想篡位夺权早就下手了,哪会等到今天呀?崇祯皇帝的猜忌多疑、刚愎自用的性格在后来管理国家的过程中展示得淋漓尽致,一个诺大的明朝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葬送在了他的手中,实在是让人又感慨、又懊恼!

(我的新浪博客将此贴中零碎登出来的文字进行了整理,欢迎大家前去围观: http://blog.sina.com.cn/vgimm

botanicat  2020-02-23 20:33
评论 V哥掰谎:建议楼主去看看杜车别的分析明亡的原因的文章 明亡不是崇侦的责任 这种外力下他无力回天的

居八盖i  2020-09-15 03:34
评论 botanicat :我觉得你可以说明亡不是崇祯一个人的责任但不能说他没有一点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5 2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王夫人最大的问题是认错了老师,你瞧她把孩子当成了什么
 姜子说古书 2023-11-24   |  1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王夫人最大的问题是认错了老师,你瞧她把孩子当成了什么?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贾环告黑状,导致贾宝玉被贾政当众痛打了一顿,打得那叫一个皮开肉绽,王夫人看了很是心疼,连忙去拦。但是,夫妻俩的一番说辞,却颇为玩味。

  首先是贾政的“孩子不孝就该勒死论”,这个逻辑,即生孩子的目的,就是对祖宗、对父母尽孝。再者就是孩子只能给家庭带来利益,若带来的是祸患,则只能勒死。说白了就是生娃是为了对家庭有利。



  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经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

  其次是王夫人的一番哭诉,更是经典又可笑,正是儒家传统教育下的典范案例。王夫人见贾宝玉由臀至胫被打得没一块好肉,哭的却是希望贾宝玉替贾珠死了。

  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红楼梦》故事里,王夫人有此私心,可知她本质上在乎的并非子女的死活,而是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保障这件大事。若是王夫人不是五十岁,而是三十岁,还能够继续生儿育女,那么,与他来说,死个把子女,那都不是事儿。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从古至今,儒家总在宣扬父母对子女有多么大的恩德,说的是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即父母有不是,轮不到子女来说,又说什么“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清一色都是父本位和父母本位思想,而且清一色还都是怨妇型父母。却不承认他们之所以忘不了儿孙,分明是因为有了儿孙,他们的人生就有了垫底的人。

  越是这样的父母,越觉得自己是耕读传家,个个都是道德的典范。其实,世上只有因果,没有绝对的好人。



  一个好人,多半源于懦弱,即是懦弱,必然能力有限,资源有限,不足以维持牺牲利人的局面,要立人设,又有所欲,必然连累妻儿子女。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以孔夫子为先师,连林黛玉和甄宝玉的老师,都是贾雨村这样的腐儒乃至于国贼禄鬼,贾政和王夫人的老师,就更不用说了。

  腐儒要求世人在外人面前,要做到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在父母长辈跟前,必须牺牲自己;乃至于在弱者和下人跟前,也必须做到宽仁待下。

  《红楼梦》故事里,贾母作为大家族的老祖宗,地位有多尊崇,自不必说。而贾母对待外人,始终是保持十二分的善意。贾政更是说出了荣国府对下人的宽柔态度。



  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

  但是,腐儒唯独允许世人牺牲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以及儿媳妇,而女儿和儿媳妇永远都是首当其冲的牺牲品。父母牺牲女儿,婆婆压榨儿媳妇,作为长辈,却可以把这样的恶行视为自己的善良和谦虚,理直气壮地出卖晚辈的性命、自由、尊严。袭人就是一个被母亲当成私有财产卖掉的女儿。



  袭人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

  换句话说,儒家传统认为的坏人,是为自己的子女着想,使外人吃亏亦或者占不到便宜,这被认为不厚道;若是反过来,出卖自己的子女,坑害自己的子女,使外人获益,这叫传统美德。

  没错,同样是坑人害人,坑的是自己的子女尤其是女儿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可以自封好人了,这是什么样的道德?这是什么样的世道?

  儒家教育量产的好人好父母,是以不允许晚辈有话语权的恶毒传统来达成的。只要不许受害者吭声,就不存在受害者,这就是儒家的孝道。



  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完成了一本万利的包赚买卖,使得传统父母拼了命都想多生孩子。毕竟,只要父母生下子女,就可以任意处置子女,杀死子女一万次,也不用背负任何骂名。儒家的孝道到底把孩子当成了什么呢?

  儒家推崇牺牲精神,但推崇的是表演式好人,因为世上没有那么多喜欢自坑自残的人,人们只会热衷于用牺牲别人的方式来自证善良,结果满世界都是坑女儿、坑儿媳妇的长辈。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愿赌服输。但凡是被动牺牲妥协,心不甘情不愿,一定会积怨,活着为怨妇,死后为恶灵,非常可怕的。



  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压得王母喘不过气。即便是知晓所有的道理和真相,也很难真正释然,常常会因为某一个点激活内心所有的负面能量,反反复复,难以解脱。

  但这一切都没关系。《西游释厄传》告诉我们,世界是混沌的,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空不空,无中生有,这个无也不是一无所有,不过是正负相抵消的零和游戏,零的本质不是一无所有,是阴阳相抵的混沌。

  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反复,归根结底,不过是一念。就像孙悟空出山那一刻,就已经达到了“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的境界,但西天路上,依旧“心生,种种魔生”,直到凑齐了整整九九八十一难,方才登顶灵山,刹那成佛。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红楼梦:贾府为啥后继无人?几个当家奶奶,清一色断子绝孙的人物儿

红楼梦:黛玉为何哀怨啼血?她有啥冤屈?你看她身边的丫鬟叫啥?

红楼梦:作者有多偏爱风流的林黛玉?这才叫称功颂德

红楼梦:平儿有没有可能被扶正?娇杏为啥能够从仆人变成主人

宝玉是男人,他与表姐妹不妥,为啥会葬送名声?男女大防到底是为了保护谁的利益?古人为啥禁止自由恋爱呢

黛玉葬花,葬的是自己,更是华夏!读懂了葬花吟,就读懂了红楼梦

+关注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共 4608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姜子说古书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秦氏犯了何罪?为何要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刘姥姥和李纨为啥拿平儿当奶奶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6 23: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娲补天剩余石、通灵宝玉、贾宝玉这三者是什么关系
感伤历史长河
2018-03-26 09:24
我和孩子聊天时,发现孩子分不清女娲补天剩余石, 通灵宝玉, 贾宝玉这三者的关系,孩子以为这三个就是一个人,和她解释了好久。
《红楼梦》的神奇就在于曹雪芹在文章开篇就写出了人物的结局,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剧透,可即使这样,还会引起二百多年的热火朝天,不得不佩服这个伟大的作者啊!
读不懂前五回,读者是读不懂《红楼梦》的。不细读第一回,读者也分不清上述这三者的关系。
其实书中写得非常详细,只是第一回像是神话小说,可能很多读者一目十行就翻页了。

《红楼梦》第一回就是说女娲炼石补天,炼出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女娲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快,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只剩下自己无才不堪入选,于是自怨自叹,日夜悲哀。
有一天来了一僧一道,就坐在他旁边聊天。这一僧一道在天界的形象气宇轩昂,到了凡间就成了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俩人说到人间红尘中的繁华富贵,引起了石头的凡心,就恳求他们带他到人间历练一番。为了使一块巨石方便夹带,和尚就大展幻术,将他变成扇坠般大小。和尚说,为了让他下凡后人们见了知道是个稀奇的东西,还要在上面镌上字才好。

后来写到甄士隐白日做梦,梦里遇见一僧一道,他听得这一僧一道聊天提到蠢物,情不自禁地想看看。他有缘看到了那个即将下凡,被僧道二人称之为“蠢物“的东西: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后面还有一行小字,但和尚不让看了。
曹雪芹叙述的很清楚,女娲补天剩余石就是那块通灵宝玉,就是贾宝玉出生时衔在嘴里的那块五彩晶莹的美玉。这块石头在人间经历了一番悲欢离合,世态炎凉之后,又回到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恢复原样还是一块巨石。不知过了多久,一位天界的空空道人发现巨石上面已经写满了字,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于是空空道人与石头对话一番后,就把那《石头记》抄录下来,传播到人间。

那贾宝玉是谁呢?
还是第一回,甄士隐在梦中听这一僧一道说起还有一处仙界,就是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仙草,还有一座赤霞宫,里面住着一位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仙草,所以仙草一直活着。神瑛侍者向往人间就到警幻仙姑那里挂了号。警幻仙姑就问绛珠仙草趁此机会可了结灌溉之情,绛珠仙草欣然应允也就跟随神瑛侍者一同下凡。
所以说看懂第一回就很清楚神瑛侍者下凡后就是贾宝玉,绛珠仙草下凡后就是林黛玉,林黛玉还完灌溉之情就得回天上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06: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十=====女娲为谁补?【观音大士妙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53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里也有观音菩萨,怎么回事?作者藏了哪些秘密在其中
www.163.com 2022-09-16 17:04
题:红楼梦里也有观音菩萨,怎么回事呢?作者藏了哪些秘密在其中?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西游记》故事里,有一个德高望重兼二八芳容的观音大士,即世人口中“菩萨”所指之人,然而,西游世界却有人曾经变化成观音菩萨,去诓骗猪八戒,此人便是红孩儿。
有意思的是,《红楼梦》故事里也有真假观音,那么,红楼书中提及的观音菩萨,指的都是哪些人呢?作者做如此安排,却又是为何呢?
红楼一梦,说来荒唐,作者竟然幻造太虚幻境以警情,又以菩萨天尊僧道所有相以点俗人,正所谓:“菩萨一到,无不扫地完结者”。又云:“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

《红楼梦》故事里,王狗儿一家人没钱过年,刘姥姥替他们想出一个机会来,说是“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而“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王夫人,便是刘姥姥口中的第一位值得去碰碰运气的菩萨。
《红楼梦》故事里,贾府门下那些“沾光、善于骗人”的清客相公,就管贾宝玉叫“我的菩萨哥儿”,又如马道婆之流喊史太君为“祖宗老菩萨”,所谓“施主菩萨们”云云,此皆逐利小人奉承之语,全无真心。正所谓:“心顺了,说得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得连畜牲不如。”
《红楼梦》故事里,贾瑞病入膏肓,则喊跛足道人为菩萨,是作者明白点播世人:“此书表里皆有喻也。”若要见菩萨现身法像,自照才是。

若是贪图正面佳人、表面假象,不肯直面真相,便是大光明普照菩萨,也治不了那阴暗邪祟,救不得性命,香烛、香油又有何用呢?正如《西游记》所指,贪图此物的不过是成精的犀牛,《红楼梦》书中贪图于此的何尝不是出于柙的虎兕之流,比如刘姥姥和马道婆。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被马道婆与赵姨娘暗害,作者又再次提及菩萨解冤孽,最后却是通灵宝玉可解冤孽,可知观自在者即菩萨。

《红楼梦》故事里,王夫人提起太医曾说过王补心丹能治林黛玉之病,一时想不起来名字,贾宝玉一通胡搅蛮缠,倒把满屋里人都说笑了。
《红楼梦》故事里,袭人被贾宝玉当成林黛玉,听了她的一通告白,吓得直喊神天菩萨。而刘姥姥讲起茗玉小姐的故事,其中也提到了送子观音。

《红楼梦》故事里,花木繁盛的栊翠庵,史太君说“这里头有菩萨”,贾府下人却又传说大奶奶李纨是个菩萨,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可知“菩萨”是李纨之号,而夏金桂则是“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

至于警幻仙姑座下的“度恨菩提”和“钟情大士”究竟是指妙玉还是李纨亦或是史湘云,列位不妨猜猜!有意思的是,贾宝玉咏梅花,道是:“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可知虽然李纨觉得妙玉可恨,在贾宝玉心里,妙玉却比李纨这个观音大士靠谱,而妙玉的身世,却也与观音有关。

看官听说,这个“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指的是什么呢?大抵指的是被大顺政权颠覆了的朱明江山吧!也指华夏文明!毕竟,李纨不就是李自成吗?二玉不就是崇祯政权吗?妙玉不就是少女玉不就是南明庙宇吗?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西游记》
《红楼梦》中说:“观音未有世家传”,这是真的吗?
拾玉园班主张庆
2018-11-23 20:30
《红楼梦》第五十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湘云接着就说:“在止于至善。”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李纨笑道:“再想。”黛玉笑道:“我猜罢。可是‘虽善无征’。”众人都笑道:“这句是了。” “观音未有世家传”的谜底是“虽善无征”,这是什么意思呢?
“虽善无征”出自《礼记·中庸》。

意思是:观音虽善,但没有“世家”、“传”,无从征考。“世家”,《史记》中用以记载侯王家世的一种传记。“传”,传记,这里指史书“纪传表志”之“传”。“征”,证明,考证的意思。
观音未有世家传,这是真的吗?其实不然,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印度菩萨。

关于观音菩萨的身世,在佛经中多有记述。释迦牟尼佛曾在《观音三昧经》内说:“观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我为苦行弟子观世音菩萨不但在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度众生,还在极乐世界与大势至菩萨一道,或为阿弥陀佛的胁士,帮助阿弥陀佛来娑婆世界以及其他任何佛世界度众生,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国。

西方三圣
南朝宋昙谟竭翻译的《观世音得大势受记经》中则说:从前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这个国家没有女性,国王名叫威德,他于园中入了三昧,见两朵莲花从地上涌出,分列左右,化生出两个童子,左面的一个名叫宝意,就是观世音菩萨,右面的一个名叫宝尚,就是大势至菩萨。

《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则记载:观世音菩萨实乃过去古佛,早在无量功前已成正觉,号为“正法明如来”,又称“正法光明如来”。佛经认为,观世音出道之早,是十方世界许多佛所望尘莫及的。正法明大慈大悲,为了将众生救出苦海,便倒驾慈航,行菩提道,普渡众生。

民间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观音原是转轮王的儿子,名叫不眴,他和父亲、弟弟一起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得正果,转轮王成为阿弥陀佛,不眴和弟弟分别成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有的说观音原是妙庄王的女儿,名叫妙善。

父亲为她亲许婚事,但她不愿出嫁,逃婚到荒山,结庐修行。后来为了替父王治病,不惜割下自己的臂肉,挖出自己的眼睛,终于使妙庄王病愈,这片孝心感动了佛祖,帮助她修成无上菩提。

关于观世间菩萨的身世,说法很多,但确实无法考证。所以说,“观音未有世家传”这个说法不对,但“虽善无征”的说法却是正确的。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或者你更相信哪一种说法呢?
不管怎么样,“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民众崇敬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深远影响。不管观世音菩萨的身世如何,她都是我们最尊崇的女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06: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贾宝玉是观音?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佛经?
www.jianshu.com
很多人都以为《红楼梦》只是一本情感小说,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知道真相的你眼泪会掉下来。因为《红楼梦》是一本佛经,而贾宝玉则是观音。为什么这样说呢?
1、《红楼梦》的主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红楼梦》第一回,就提到书中的“梦”、“幻”等字眼,体现的正是这本书的立意主旨。
而在读完后彻悟了就能成佛的佛学经典《金刚经》中,强调佛法的主旨也正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我们看到的相,其实不过是如同梦幻泡影一般,所以《金刚经》里面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看到的相,其实都是虚幻的、源自自己的妄想;见到的相并不是相,你就可以见到佛了。
在《红楼梦》中,“梦”和“太虚幻境”时常出现。特别是在第五回,作者更是运用了超前写法,写到宝玉在梦中进入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到薄命司随喜看了金陵正册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李纨和秦可卿)、副册十二钗之首的香菱和又副册十二钗排在前二的晴雯、袭人这15个人的判词,这也就是她们薄命一生的回顾和评定。
之后,宝玉又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听到了《红楼梦》十二曲,这十二曲唱的是金陵正册十二钗的悲惨命运。
警幻仙姑本来想上面的判词和曲子,来警戒宝玉不要痴顽、跳出迷圈,入于正路。只不过当时的宝玉尚未能顿悟到当中的玄机,后来直到他经历了贾家的抄家、真爱的黛玉挂掉、被迫和假爱的宝钗结婚后,宝玉才彻悟所有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空如也的梦、期待的天长地久的爱情也不过是自己的幻想罢了。已经了悟的他最终选择出家,皈依佛门。
所以,《红楼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主要写的是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宝玉和其她一帮女孩的大事小事,但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论是宝玉还是其他人的爱情,以及贾家曾经的荣华富贵,都只不过是梦幻泡影一场。
2、宝玉就是观音菩萨:无四相,慈悲为体,甘露为用
在《金刚经》中,无四相者即观音。所以,无四相的宝玉其实就是观音,那他究竟是没有哪四相呢?
(1)无我相:宝玉是一个无我的人,所以他不会像99%的世人一样、以自我为中心。人一旦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就会觉得全世界都要以他为中心转移。
那99%的世人做事时,一旦别人做得跟他想象得不一样,他就会认为都是对方的错,而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2)无人相:宝玉对人没有分别心。他虽然是贾家的万金少爷,但是却没有少爷脾气、反而经常成为缓和下人之间紧张气氛的万金油。在他看来,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丫鬟还是千金小姐,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被温柔对待。
(3)无众生相:宝玉有佛心、但他不会因此觉得自己就高人一等。很多人因为觉得自己在修炼佛法,即将成佛,所以就认为自己比别人(众生)高出一等,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真正修佛之人,眼中是没有众生和佛之分的。“众生是佛,佛是众生”,正所谓“见亦不见”,你真正懂得看见时,众生都是佛,你不懂得看见时,佛都是众生。
(4)无寿者相:宝玉认为生命不应该是被限制、生命的精神应该是永恒的。所以,他一直在追寻自由自在、活出自我的青春精神。
因为没有四相,所以宝玉活成了观音。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世俗的阶级观念,也没有那么多的规条,用自己的慈悲为体、以甘露为用去普渡众生。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当时还是一块石头的贾宝玉,他每日以甘露灌溉西方灵河岸上的绛珠仙草(后来转世到人间成了林黛玉),才使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在万物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相助,这就是观音。
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剧的人,都会对当中的观音菩萨经常轻洒甘露、就能救火以及能让人参果树复活等场景的印象非常深刻。
佛法认为,人内心的欲望是一座火城,需要像观音菩萨这样的佛,用甘露去灭掉他们内心的欲火。在《红楼梦》中,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有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唯有宝玉一清如水。
他没有通过熟读《四书》和《五经》、去考取功名的欲望,只是想安静地做个读《西厢记》的美男子,只是单纯地想和懂自己的人在一起。
在世人眼中,宝玉的行为是不被理解的、会认为他没有进取心。然而,众人只看到了色空各异,宝玉看到的却是《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他认为”色空无异”,这是观音(佛)才能觉悟到的。
同样,宝玉了悟到: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空无异)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空无异)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空无异)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识空无异)
彻悟了五蕴皆空的他,最后遁入空门,度一切苦厄。
这就像《红楼梦》第一回结尾部分写的“好了歌”,其实甄士隐的经历和宝玉有比较多类似的地方他们都是活在清风明月的世界里,但是造化弄人,让他们不得不更深入去检视自己的人生。
本有些宿慧的甄士隐,彻悟到“好即是了,了即是好”的时候,就毅然决定和空空道人一起走了,从此相忘于江湖、在属于他的自由世界里修持心性。
宝玉又何尝不是呢?他本是仙石一枚,到了人世间玩耍一遍、也看透了尘世间的繁华落尽。宝玉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普度众生,活成了观音的他,皈依佛门是他最好的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06: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为什么说贾宝玉是观音?《红楼梦》是一部佛经?
新庆爱读书 2020-07-16   |  221阅读  |  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很多人都以为《红楼梦》只是一本情感小说,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知道真相的你眼泪会掉下来。因为《红楼梦》是一本佛经,而贾宝玉则是观音。为什么这样说呢?

1、《红楼梦》的主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红楼梦》第一回,就提到书中的“梦”、“幻”等字眼,体现的正是这本书的立意主旨。

而在读完后彻悟了就能成佛的佛学经典《金刚经》中,强调佛法的主旨也正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我们看到的相,其实不过是如同梦幻泡影一般,所以《金刚经》里面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看到的相,其实都是虚幻的、源自自己的妄想;见到的相并不是相,你就可以见到佛了。

在《红楼梦》中,“梦”和“太虚幻境”时常出现。特别是在第五回,作者更是运用了超前写法,写到宝玉在梦中进入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到薄命司随喜看了金陵正册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李纨和秦可卿)、副册十二钗之首的香菱和又副册十二钗排在前二的晴雯、袭人这15个人的判词,这也就是她们薄命一生的回顾和评定。

之后,宝玉又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听到了《红楼梦》十二曲,这十二曲唱的是金陵正册十二钗的悲惨命运。

警幻仙姑本来想上面的判词和曲子,来警戒宝玉不要痴顽、跳出迷圈,入于正路。只不过当时的宝玉尚未能顿悟到当中的玄机,后来直到他经历了贾家的抄家、真爱的黛玉挂掉、被迫和假爱的宝钗结婚后,宝玉才彻悟所有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空如也的梦、期待的天长地久的爱情也不过是自己的幻想罢了。已经了悟的他最终选择出家,皈依佛门。

所以,《红楼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主要写的是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宝玉和其她一帮女孩的大事小事,但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论是宝玉还是其他人的爱情,以及贾家曾经的荣华富贵,都只不过是梦幻泡影一场。



2、宝玉就是观音菩萨:无四相,慈悲为体,甘露为用

在《金刚经》中,无四相者即观音。所以,无四相的宝玉其实就是观音,那他究竟是没有哪四相呢?

(1)无我相:宝玉是一个无我的人,所以他不会像99%的世人一样、以自我为中心。人一旦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就会觉得全世界都要以他为中心转移。

那99%的世人做事时,一旦别人做得跟他想象得不一样,他就会认为都是对方的错,而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2)无人相:宝玉对人没有分别心。他虽然是贾家的万金少爷,但是却没有少爷脾气、反而经常成为缓和下人之间紧张气氛的万金油。在他看来,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丫鬟还是千金小姐,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被温柔对待。

(3)无众生相:宝玉有佛心、但他不会因此觉得自己就高人一等。很多人因为觉得自己在修炼佛法,即将成佛,所以就认为自己比别人(众生)高出一等,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真正修佛之人,眼中是没有众生和佛之分的。“众生是佛,佛是众生”,正所谓“见亦不见”,你真正懂得看见时,众生都是佛,你不懂得看见时,佛都是众生。

(4)无寿者相:宝玉认为生命不应该是被限制、生命的精神应该是永恒的。所以,他一直在追寻自由自在、活出自我的青春精神。

因为没有四相,所以宝玉活成了观音。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世俗的阶级观念,也没有那么多的规条,用自己的慈悲为体、以甘露为用去普渡众生。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当时还是一块石头的贾宝玉,他每日以甘露灌溉西方灵河岸上的绛珠仙草(后来转世到人间成了林黛玉),才使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在万物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相助,这就是观音。



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剧的人,都会对当中的观音菩萨经常轻洒甘露、就能救火以及能让人参果树复活等场景的印象非常深刻。

佛法认为,人内心的欲望是一座火城,需要像观音菩萨这样的佛,用甘露去灭掉他们内心的欲火。在《红楼梦》中,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有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唯有宝玉一清如水。

他没有通过熟读《四书》和《五经》、去考取功名的欲望,只是想安静地做个读《西厢记》的美男子,只是单纯地想和懂自己的人在一起。

在世人眼中,宝玉的行为是不被理解的、会认为他没有进取心。然而,众人只看到了色空各异,宝玉看到的却是《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他认为”色空无异”,这是观音(佛)才能觉悟到的。

同样,宝玉了悟到: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空无异)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空无异)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空无异)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识空无异)

彻悟了五蕴皆空的他,最后遁入空门,度一切苦厄。

这就像《红楼梦》第一回结尾部分写的“好了歌”,其实甄士隐的经历和宝玉有比较多类似的地方他们都是活在清风明月的世界里,但是造化弄人,让他们不得不更深入去检视自己的人生。

本有些宿慧的甄士隐,彻悟到“好即是了,了即是好”的时候,就毅然决定和空空道人一起走了,从此相忘于江湖、在属于他的自由世界里修持心性。



宝玉又何尝不是呢?他本是仙石一枚,到了人世间玩耍一遍、也看透了尘世间的繁华落尽。宝玉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普度众生,活成了观音的他,皈依佛门是他最好的归宿!

+关注
undefined
新庆爱读书
1、微信公众号:rongkai9595 2、邮箱:495469398@qq.com 3、读好书故事,看社会人生
共 876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新庆爱读书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王熙凤为什么被休、沦为乞丐?一原因令她女儿得救
下一篇: 《红楼梦》:他会跟跛足道人飘飘而去的真实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2:04 , Processed in 1.1212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