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史湘云·昙花一现韦陀泪【湘江水涸&云散高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20: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恐夜深花睡去”,海棠春睡的杨贵妃,影射史湘云怎样的结局?
2020-04-25 08:35
史湘云的结局,曹雪芹在判词和[乐中悲]曲子中写得模糊。只给框架不涉及支脉,用的也都是辞藻堆砌。让人能猜到结果,却不知道过程。更有甚者,第六十三回众人掣花签明明影射的是各人结局,却唯独史湘云的“海棠花签”,仿佛什么都没说。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

“只恐夜深花睡去”出自苏轼《海棠》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诗典出唐明皇调侃杨贵妃“海棠春睡”。明代唐伯虎根据苏轼的《海棠》诗,还手绘一副《海棠美人图》,更有诗云: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第五回贾宝玉见到秦可卿的房中有一幅《海棠春睡图》,就应该是曹雪芹杜撰的《海棠美人图》。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秦可卿的房间就是太虚幻境,曹雪芹有意提到的十二样人事物陈设,就是对金陵十二钗的影射。《海棠春睡图》影射史湘云。

按说《海棠春睡图》是讲杨贵妃故事。秦可卿房中有“安禄山掷伤杨贵妃乳的木瓜”,典出“禄山之爪”,意思是野心家的权力争夺。影射贾元春卷入皇权争夺。

既然杨贵妃已经影射贾元春,为什么又与史湘云相关,出现在“海棠花签”中?我认为史湘云的命运,因贾元春影响极大。



对史湘云的命运影响最大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抄家惨祸的根源,一个是她丈夫。

一,《海棠春睡图》代表的杨贵妃,杨贵妃之死伏贾元春之死。

(第十八回)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长生殿》讲述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故事。杨贵妃的结局就是贾元春的结局。二人都卷入皇权争夺,被皇帝赐死。

如此,“只恐夜深花睡去”代表贾元春成为史湘云命运的关键。



二,史湘云的丈夫是谁,曹雪芹对这个人在八十回前一笔未提。第三十一回史湘云一来贾家就说她大喜了。对象是谁,讳莫如深。甚至在判词、[乐中悲]曲子以及“海棠花签”中一字不提,毫无线索。

曹雪芹仿佛打了个谜语。以至于现在很多读者,将某些红学家的观点认为是“卫若兰”奉为圭臬。实际上毫无根据,那不过源自脂砚斋的一条批语,什么也没说。

【庚辰: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其实,曹雪芹没有明写,但书中关于史湘云的丈夫有提示。这人就是冯紫英。



第二十八回,王熙凤拉住贾宝玉,让他记一个没头没脑的“账”,看着像聘礼,又像礼单。贾宝玉不懂,王熙凤想说他又不听匆匆而走。随后就有冯紫英请他赴宴。

宴会上贾宝玉提议做[悲愁喜乐]酒令,是《红楼梦》唯一一次提到[乐中悲]相关线索。

巧的是,当时冯紫英还叫来锦香院的妓女“云儿”。云儿正是史湘云的小名。

如果翻看通行本的《红楼梦》,会发现根据“程甲本、程乙本”为底本的文本,冯紫英的酒令都与众不同,不是[悲愁喜乐],而是[喜乐悲愁],正对应史湘云[乐中悲]。

关于[喜乐悲愁],程甲本、程乙本、梦觉主人本最早追溯到乾隆年间的手抄底本,都只有冯紫英的酒令是[喜乐悲愁]顺序。现行版本修改后变成[悲愁喜乐],有待商榷。

[喜乐悲愁]酒令中那个娇憨淘气的妻子,也与史湘云性格相似。



而“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正对应“金麒麟伏白首双星”。“麒麟送子”,两只麒麟是送双生子之意。暗示史湘云与冯紫英婚后生了双胞胎。

冯紫英的酒底是“鸡声茅店月”,出自《商山早行》,商山又叫楚山,也对应湘云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

(第六十三回)湘云将葵官改了,换作“大英”。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思,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才是男子。

韦大英与冯紫英名字都有英,妓女云儿与史湘云都叫“云儿”,暗示二人是夫妻。

关于冯紫英的死,[喜乐悲愁]酒令中有[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证明冯家与贾家一样,都因那次权力斗争失败,在贾元春死后被抄家。也对应了海棠花签“只恐夜深花睡去”关于杨贵妃卷入安史之乱和马嵬驿之变的影射。

冯紫英家破人亡后,遭到得势的仇督尉儿子报复,最终“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冯紫英死后,史湘云孤苦无依,为了养育两个孩子,不得已流落到烟花巷,如那云儿一样,称为一名清倌儿。才有[乐中悲]之叹: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21: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侠客行
[ 唐 ] 李白
原文 译文对照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伟大蓄能本事//】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译文
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

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疾。

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

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能像扬雄一样,在书阁里研究《太玄经》到老,而一辈子无所作为呢?

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飒沓:迅疾的样子。

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

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三杯”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烜赫:形容声名盛大。大梁城: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

太玄经: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红楼梦》里史湘云的判词 2017-01-13 17:19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和《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从后二十八回中知道,史湘云嫁给了卫若兰,夫妻恩爱。新朝清理旧朝官宦,卫若兰被官兵捆绑抓走,史湘云沦为乞丐,在暮年,与已成乞丐的宝玉相遇于湘江地界,两人从此相依相伴。湘云在生命的尽头,斜卧湘江岸上,与赶来的宝玉有这样的情节,可以看看与上面的判曲有着怎样的吻合性;宝玉匆忙哭喊道:“云妹妹,你快回来。”湘云挣扎着回身一望,见宝玉跌跌撞撞赶来,含泪道:“我是不中用的人了,二哥哥别管我了,让我安静着去罢。”宝玉踉跄着过来坐在身旁,哭道:“别说傻话,你会好的。”湘云苦笑着摇摇头,望着满江斜晖,喘道:“夕阳西沉,年寿将尽,美韶光早已是昨宵陈梦,忍见家破人亡,空熬一生,亦于事无补。这世道岂容得你我,让我走吧,也早些脱离这污浊尘世。”宝玉悲愤盈怀,抽泣不已。湘云道:“人世消长起落,皆是命数常事,二哥哥何必枉自悲伤。”宝玉把他搂在怀里,却见他呼吸越发微弱了,眼望着斜阳落下,竟是含笑而去。宝玉抱着他呆呆的望着斜阳,却见暮霭沉沉,昏雾遮空,不觉天已全黑,宝玉似泥塑木雕坐了一夜,仍不肯起身。宝玉把湘云葬在江边,挥泪离了此地,往东路走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21: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红楼梦》史湘云形象浅评
李明旭 2020-03-27   |  696阅读  |  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者:端正的橘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28748493/

张爱玲曾言,读《红楼梦》最基本普及的方式便是爱其中一个女儿。此诚得红楼真趣者之言,在《红楼梦》的册页间,众多的女儿一一登场,演绎着各自的命运定数,于其间我们察见黛玉的眼泪,宝钗的圆滑,探春的敏感……感受着这些女儿生命的沉重,体悟着“万艳同悲,千红一哭”的巨大生命悲剧。但是有一个女孩却不同,她幼而失亲,长而无助,却天真烂漫、胸无纤尘。以一股魏晋名士的风流之态独立于众姐妹之外,如一片最鲜艳的朝霞辉耀天际,这个人便是史湘云。湘云位居十二钗正册第五,但出场却极晚,直至第二十回才正式登场。然出场时,她也与众人不同,她的出场不似黛玉被细致照拂,也不似宝钗被上下接迎,只宝钗一句“史大姑娘来了”她便如一片云翩然而至,无需刻意照管,也不讲究气势场面,这样的直朴自然,无怪乎林语堂先生要深情表白:“湘云是最好的。”湘云的好,并非偶像式的完美无瑕,恰恰相反,湘云有咬舌的生理缺陷,甫出场一句“爱哥哥”便被黛玉嘲笑“二爱不分”。然而正如张岱所言“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就这个意义而言,湘云是一个有真情真气的可交之人。她咬舌的小毛病,不仅不让人觉其丑,反而映出她的真实娇憨。庚辰本脂评在此处留下大段批语来赞湘云的这一缺陷: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闭月羞花,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今见“咬舌”二字加之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巧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掩卷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虽系闺阁弱女,却素喜谈论。”虽然有点咬舌,但是湘云却极爱说话。第二十回出场“只见史湘云大笑大说的,见他两个来,忙问好厮见。”第三十一回,连呆木头贾迎春也不无抱怨地说,“淘气也罢了,我就嫌他爱说话。也没见睡在那里还是叽叽呱呱,笑一阵,说一阵,也不知那里来的那些话。”一贯温柔和气、不言他人是非的宝钗,将她称为“话口袋子”,当香菱向湘云讨教做诗事宜时,湘云“越发高了兴,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这让宝钗不胜其烦,打趣她们是“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除了爱说,她的另一个标志是爱笑,她第一次出场就是“大说大笑”,第二次因为穿着的古怪、辩论的饶舌惹人发笑。别人不笑时,她兀自发笑,大家一起笑时,她早已笑得怪相百出。听刘姥姥的滑稽酒令,“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形容刘姥姥粗俗之态是“母蝗虫”,“众人听了都笑得是前仰后合。只听'咕咚’一声响,不知什么倒了,急忙看时,原来是湘云伏在椅子背儿上,那椅子原不曾放稳,被她全身伏着被子大笑,她又不提防,两下里使了劲,向东一歪,连人带椅子都歪倒了,幸有板壁挡住。不曾落地。众人一见,越发笑个不住。”她似乎从不理睬那些“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的陈腐规矩,这样的率真爽朗,这样的自由无拘,红楼女儿中几无第二人。开心便笑,有话便说,这样张扬个性,乃至夸张生命的姿态成为《红楼梦》中魏晋风度的最好注解。湘云身上除却名士的“真”外,还有着名士的“豪气”。湘云曾给自己的丫鬟取名“大英”取“惟大英雄能本色”之意。“大嚼鹿肉”与“醉眠芍药茵”两组画面都具有浓郁的魏晋风味。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里,大观园里的姐妹们正准备在芦雪亭赏雪作诗,独不见湘云和宝玉。后来从一个婆子口中得知,原来他俩在一块儿准备把新鲜的鹿肉放在铁炉上烧着吃,湘云还嚷着要鹿肉配酒,黛玉笑道:“哪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亭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亭一大哭!”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豪饮大嚼,吐而为文,外坦荡而内淳至,真真名士之姿!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写道:“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睡梦中口里还在唧唧哝哝地说她那唠叨复杂的酒令:“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得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放杯豪饮,兴之所至,便醉卧园中,青石为床,落花为枕,沉醉梦乡,酒令不离,让人想起那个嗜酒如痴的酒仙刘伶。酒为文伴,谈起红楼女儿的才情,大家多会把目光投放在黛玉和宝钗身上,但私以为湘云才气过人,与黛钗堪为三足鼎立之势。第三十七回中,众人偶结海棠社,忘邀湘云,第二天湘云闻说后道:“你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她嘴上说着,心中却早已和成,很快便依韵和了两首,且两首俱佳,引得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紧接着第三十八回菊花诗,一共十二个题目,湘云占三首,只有黛玉能与之相比。芦雪庵舌战群芳,更是展现出极高的才情。然而,湘云为诗从不为彰显才气,只是兴之所至,自然宣泄。林语堂先生曾说:“假如他喜欢黛玉,那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假如他喜欢宝钗,那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假如喜欢晴雯,那他也许是未来的大作家;假如喜欢史湘云,他应该同样爱好李白的诗。”是了,湘云与李白一样,飘逸高蹈,从不沉耽佳句,追求惊人之句,端的是散淡诗仙模样。然而这样一个总是长笑高歌的女儿,并非没有伤心事。一曲《乐中悲》,道尽了湘云大笑大乐背后人生的悲苦。“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黛玉曾自伤孤苦无依,宝钗也曾自叹父亲早逝,兄长无用,但与湘云相比,她们还总是强上一点的。“阿房宫,三百两,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家滔天富贵,史家的千金小姐本应过着富足尊贵的生活,但父母早逝,叔叔婶婶对她并不好,虽得贾母可怜接进贾府,依旧是寄人篱下,孤独无比。她的身世遭际将她向嗟悼自伤的路上猛推了一把,她本会变成黛玉那样敏感伤情的人。但她拒绝了,她向上天施予其身世命运的安排做出最大的抵抗,她用笑闹为自己打造了一副最坚硬的铠甲。可她内心最深处的敏感和孤独并没有被彻底祛除。于是,在寄人篱下的床榻上,中宵的无眠出卖了她。在三五之夜,众人散去,景色凄凉,徒余黛玉这个同样孤独的人在侧时,她才将自己的孤独透露出来,“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花魂鹤影空自去,冷月寒塘悄无声,无限凄凉。87版将湘云的结局安排做了船妓,结尾时湘云那一声哭喊:“二哥哥,赎我!二哥哥,把我赎回去吧!二哥哥,赎我……”让人肝肠寸断。这场景总让人不忍再看,总不愿相信那个一出场便大笑大说,爱穿男装,爱饮酒,爱作诗的娇憨明媚女儿沦落至此,心中总愿她永是那个霁月光风,纤尘无染的云儿。
----------------------------------------------------------------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红楼梦》史湘云形象浅评- 日记- 豆瓣
---------------------------------------------------------------
http://hlm./rw/list_15_10.html
香菱学诗,林黛玉为什么告诫她千万不要学陆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霁月光风耀玉堂。史湘云,既有木石前盟的意向。又有金玉良姻的基因。
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作者的摄像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07: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赏析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背后的故事
2020-05-13 17:27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句话出自: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



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主要还是因为诗句中提到一个名人项羽,他因不愿意过江东而选择在江边自杀的故事!那是项羽在乌江不愿意过江东,不愿意以失败者的身份见江东父老而选择在乌江自刎的故事。

项羽是一位具有悲情色彩的大英雄,至少很多人都会觉得项羽比刘邦更有英雄气概。但项羽是最后的输家,而刘邦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朝代。项羽简介:项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周王族姬姓项国后代 ,项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杀死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彭城之战大败汉军。但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之后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

项羽雕像



大家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西楚霸王”,另一个是“霸王别姬”。这里有人就看出来了,人们之所以把项羽称之为霸王,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项羽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是一个较为霸气十足的强人,虽说有霸道之嫌,但更多的是褒义项羽的英雄胆气!就如我们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故事里对猛男程咬金的赞扬之情。而后面“霸王别姬”就看出来项羽绝情的一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霸王别姬这段剧情据说感动了无数的痴情儿女的心。感情这东西一旦遇上生死抉择的情况下,会显的更加令人感动伤怀!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嘛!都说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岂料是生死两相望!悲剧莫过于此吧!至今现代社会,有一首歌也在传唱着《霸王别姬》,而且还是有很多粉丝喜欢听,也喜欢传唱。这都是为什么呢?关键还是对项羽的那种霸王气概所打动!

京剧《霸王别姬》



江苏宿迁项羽故里雕像



在项羽输给刘邦之后,却选择乌江自刎,而不是过江保命,以待时机。民间用多种猜测版本,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说项羽是一个傲气十足的人,过惯了养尊处优的霸王日子,不甘心当缩减乌龟,有伤颜面,拉不下面子,最终选择高傲的自刎了结了自己,仗可以输,但面子不能输!

剧照



剧照



另一个版本是,百姓认为项羽太懂事,发家于江东,但兵败而回,一来毫无面子,二来有可能给江东父老带来杀身之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项羽兵败如山倒,军队主力差不多死光殆尽啦,就算回江东重整旗鼓也要花费好多时日方能再怀韩信抗衡!而时间拖的越久,江东父老的处境就越危险,要知道,项羽不死,韩信是不会休战停手的。长远看,项羽不听人劝选择自刎江边也是想尽生命最后一点气力来确保江东父老遭受连累!为了不给江东父老们带来灾难,项羽选择了牺牲我一人,幸福千万家。即便自己的梦想破灭了,即便自己的高傲被击垮了,但是在最后的时刻,项羽还是心存仁慈的,他还是想着百姓的,所以他选择了自刎。江东父老至今思念传诵项羽的故事就说明了项羽在家乡父老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乌江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打输了,硬气点,认了,不硬气的,忍着。但不管怎样,总得付出代价!这是哪朝哪代都现实的问题。项羽未偿不知。他选择自刎江边也算是最体面的结局啦!项羽输了就得认,的确他选择认,但也自杀了,这到底是认了还是没认呢?不用去考究啦。只要让我们明白,生命只有一次,再怎么重要的抉择!都不过杀人不过头点地的洒脱!

乌江画廊



最后笔者想说一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霸王是个因霸气成功的大英雄,但失败也因由于霸气侧漏带来的抨击排挤!至少韩信就很那个,太不地道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07: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杰
[ rén jié ]
基本解释
人杰 rénjié 才智杰出的人

详细解释
人中之豪杰。

《文子·上礼》:“行可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使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杰也。”《史记·高祖本纪》:“﹝ 张良 萧何 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论子胥种蠡》:“ 子胥 、 种 、 蠡 皆人杰,而 扬雄 ,曲士也。” 清 侯方域 《于谦论》:“ 谦 ,人杰也。逢君之欲以取富贵,其断断不为。”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词之七:“古今来众口説 琼山 ,多人杰。”

人中之杰也。

《史记·高祖本纪》:「此三者人杰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刘备人杰也。」;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辞书解释
杰出的人物。《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 展开
来源:聚典平台·《辞海(第七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07: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李白 史湘云:喝酒作诗是一绝,一生极具浪漫色彩- 西瓜视频
关注 红楼李白 史湘云:喝酒作诗是一绝,一生极具浪漫色彩 简介 红楼李白 史湘云:喝酒... 发送 睿眼看人生118168 3年前 清朝出一万个李白,就有一万个李白人头落地,文字狱太...
www.ixigua.com反馈
红楼中的豪放美女:史湘云 wunianyi  2017-09-08   |  88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史湘云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称其史大姑娘。

史湘云是作者塑造的一位具有中性美的女子形象。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喝醉酒后,在大青石上睡大觉,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她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的豪放女性。

《红楼梦》里的女子似乎都能喝几杯老酒,连病鬼林黛玉吃螃蟹时,也要烫壶黄酒热热地喝上一口。“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节中,小姐丫头全都喝起酒来。

要问红楼女子中谁好酒,想必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史湘云!”


湘云眠芍

像林妹妹这样的弱质美人,也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情调,到了史湘云这里,就成了“斗酒十千恣欢谑”了。湘云不爱行令,嫌那样太文绉绉。宝玉和宝琴做寿,大家行令,“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


湘云喝起酒来,放怀畅饮,毫无节制。以至“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去看时,只见史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上,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哄哄的围着她。

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史湘云口内犹作醉语说酒令:“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宜会亲友。”这一醉真是妙趣横生,湘云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里。



爱着男装

湘云于妩媚中沾染了一些风流倜傥的男儿气概,她总是喜欢穿男装。

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

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妆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众人也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吃烤鹿肉

林黛玉内敛成了孤标傲世,史湘云则外化成了豪迈放纵。

如果说黛玉追求的是一种出世的超脱,湘云身上更多的则是一种入世的情趣,这种对比在芦雪亭联诗中表现得十分鲜明:下了场大雪,大家商议作诗,众人来到芦雪庭,独不见了宝玉和湘云,原来二人计算那块鹿肉去了,找到他们时宝琴说:“怪脏的”。

黛玉说:“今日芦雪庭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亭一大哭。”

史湘云却说:“我吃了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就算是作诗,她也能吟出“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诗句,俨然以隐女自居。



爱“咬舌”

曹雪芹在塑造美女形象时,从不把人物写得完美无缺,尽善尽美,而往往是写成美玉微疵。如黛玉的弱症、宝钗的热症、鸳鸯的雀斑等。

这些“微疵”,不仅没有影响人物形象之美,反而增添了人物的特色,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象时,也运用了美学上的辩证法,使这一美丽的少女有“咬舌”小疵。



健康美女


史湘云身上那种豪迈的情致,没有给人以粗野之感。

清代涂瀛《史湘云赞》中的一段评论文字:“青丝拖于枕畔,白臂撂于床沿,梦态决裂,豪睡可人,至大烧大嚼,裀药酣眠,尤有千仞振衣、万里濯足之慨,更觉豪之豪也。”

史湘云的放怀畅饮好像有点好酒成癖。酒对于史湘云来说,不再是举杯消愁的代名词,而是畅享世间快意生活的写意画,她活得有滋有味,真让人羡慕不已。

张爱玲说:“欣赏红楼梦,最基本最普及的方式是偏爱书中某一个少女。像选美大会一样,湘云的呼声可与黛玉宝钗比肩。贤妻良母型的宝钗与才情过人的黛玉再加上活泼可爱的湘云,大观园中确是百花齐放。”

史湘云不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子,《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子当数黛玉、晴雯。史湘云的美貌比不了她们,但黛玉太尖刻,晴雯太野辣。史湘云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健康的美女。






图片: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08: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 宋代词人晏几道词作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代表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此词写作者与恋人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抒发对歌女小蘋的挚爱之情。上片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伤春伤别的凄凉怀抱。“落花”二句套用前人成句而更见出色。下片追忆初见小蘋温馨动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李白诗句,另造新境,表现作者对往日情事的回忆及明月依旧、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全词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堪称佳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作者
晏几道

作品出处
《小山词》


文学体裁


创作年代
北宋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意境图
意境图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⑴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⑵“梦后”两句:眼前实景,“梦后”“酒醒”互文,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所云“一场秋梦酒醒时”;“楼台高锁”,从外面看,“帘幕低垂”,就里面说,也只是一个地方的互文,表示春来意与非常阑珊。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春风第一花。“

⑶却来:又来,再来。“去年春恨“是较近的一层回忆,独立花前,闲看燕子,比今年的醉眠愁卧,静掩房栊意兴还稍好一些。郑谷《杏花》:”小桃初谢后,双燕却来时。“”独立“与双燕对照,已暗逗怀人意。《五代诗话》卷七引翁宏《宫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翁诗全篇见《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一。)

⑷以下直到篇末,是更远的回忆,即此篇的本事。小苹,当时歌女名。汲古阁本《小山词》作者自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小莲、小苹等名,又见他的《玉楼春》词中。

⑸心字罗衣:未详。杨慎《词品》卷二:“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薰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说亦未必确。疑指衣上的花纹。”心“当是篆体,故可作为图案。”两重心字“,殆含”心心“义。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一:”山花插鬓髻,石竹绣罗衣“,仅就两句字面,虽似与此句差远,但太白彼诗篇末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显然为此词结句所本,则”罗衣“云云盖亦相绾合。前人记诵广博,于创作时,每以联想的关系,错杂融会,成为新篇。此等例子正多,殆有不胜枚举者。

⑹彩云:比喻美人。江淹《丽色赋》:“其少进也,如彩云出崖。“其比喻美人之取义仍从《高唐赋》”行云“来,屡见李白集中,如《感遇四首》之四”巫山赋彩云“、《凤凰曲》”影灭彩云断“及前引《宫中行乐词》。白居易《简简吟》:”彩云易散琉璃脆。“此篇”当时明月“”曾照彩云“,与诸例均合,寓追怀追昔之意,即作者自跋所云。

折叠白话译文
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1]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据晏几道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几个歌女。”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几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人间”,可见晏跟这些歌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有“记得青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伊寄小莲”之句,写的就是歌女。这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不过是他的好多怀念歌女词作中的一首。[1]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苹怀念之情。比较起来,这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在作者众多的怀念歌女词中更有其独到之处。全词共四层: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为第一层。这两句首先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如不仔细体味,很难领会它的真实含义。其实是词人用两个不同场合中的感受来重复他思念小苹的迷惘之情。由于他用的是一种曲折含蓄,诗意很浓的修词格调。所以并不使人感到啰嗦,却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深意。如果按常规写法,就必须大力渲染梦境,使读者了解词人与其意中人过去生活情状及深情厚谊。而作者却别开生面,从他笔下迸出来的是“梦后楼台高锁”。即经过甜蜜的梦境之后,含恨望着高楼,门是锁着的,意中人并不真的在楼上轻歌曼舞。作者不写出梦境,让读者去联想。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词句的内涵和感染力。至于“梦”和“楼”有什么必然联系,只要细心体味词中的每一句话,就会找到答案。这两句的后面紧接着“去年春恨却来时”。既然词人写的是“春恨”,他做的必然是春梦了。回忆梦境,却怨“楼台高锁”,那就等于告诉读者,他在梦中是和小苹歌舞于高楼之上。请再看晏几道的一首《清平乐·幺弦写意》:“幺弦写意,意密弦声碎。书得凤笺无限事,却恨春心难寄。卧听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这首词虽然也没有写出梦境,却能使读者联想到,这是非常使人难以忘怀的梦境。以上所谈是词人第一个场合的感受。另一个场合的感受是:“酒醒帘幕低垂”,在不省人事的醉乡中是不会想念小苹的,可是一醒来却见原来居住小苹的楼阁,帘幕低垂,门窗是关着的,人已远去,词人想借酒消愁,但愁不能消。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三句为第二层。“去年”两字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有了“去年”二字第一层就有了依据。说明两人相恋已久,刻骨铭心。下文的“记得”“当时”“曾照”就有了着落,把这些词句串联起来,整首词就成了一件无缝的天衣。遣词之妙,独具匠心!“却”字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却”字一样,当“又”字“再”字解。意思是说:去年的离愁别恨又涌上了心头。紧接着词人借用五代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最后两句,但比翁诗用意更深。“落花”示伤春之感,“燕双飞”寓缱绻之情。古人常用“双燕”反衬行文中人物的孤寂之感。如:冯延已《醉桃源·南园春半踏青时》“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飞”就是其中一例。晏词一写“人独立”再写“燕双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篇盖袭用成语,但翁宏诗作不出名,小晏词句却十分煊赫。这里也有好些原因:(一)乐府向例可引用诗句,所谓”以诗入乐“,如用得浑然天成,恰当好处,评家且认为是一种优点。(二)诗词体性亦不尽同,有用在诗中并不甚好,而在词中却很好的,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一联。(三)优劣当以全篇论,不可单凭摘句。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为第三层。欧阳修《好女儿令·眼细眉长》:“一身绣出,两重心字,浅浅金黄。”词人有意借用小苹穿的“心字罗衣”来渲染他和小苹之间倾心相爱的情谊,已够使人心醉了。他又信手拈来,写出“琵琶弦上说相思”,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诗句来,给词的意境增添了不少光彩。

第四层是最后两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是化用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宋词选》把“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解释为“当初曾经照看小苹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苹却已不见”,这样解释虽然不错,但似乎比较乏味。如果把这两句解释为“当时皓月当空,风景如画的地方,现在似乎还留下小苹归去时,依依惜别的身影”。这样会增加美的感受,像彩云一样的小苹在读者的头脑里,会更加妩媚多姿了。 把“在”字当作表示处所的方位词用,因为在吴系语中,“在”能表达这种意思。某处可说成“某在”。杨万里《明发南屏》“新晴在在野花香”。“在在”犹“处处”也,可作佐证。这首《临江仙》含蓄真挚,字字关情。词的上阕“去年春恨却来时”可说是词中的一枚时针,它表达了词人处于痛苦和迷惘之中,其原因是由于他和小苹有过一段甜蜜幸福的爱情。时间是这首词的主要线索。其余四句好像是四个相对独立的镜头(即1、梦后,2、酒醒,3、人独立,4、燕双飞),每个镜头都渲染着词人内心的痛苦,句句景中有情。[1]

折叠名家点评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晏叔原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可谓好色而不淫矣。

谭献评《词辨》卷一:名句(落花二句)千古不能有二。结笔,所谓柔厚在此。

梁启超《艺蘅馆词选》乙卷:康南海(有为)云:起二句,纯是华严境界。[2]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人 。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时称“二晏”。词风近其父。其词多写四时景物、男女爱情,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善于写景抒情,语言和婉浓丽、精雕细琢,情感深沉、真挚,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较之其父,更工于言情,词风较为沉郁悲凉,为后世喜工丽词语的文人所激赏。有《小山词》。[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08: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作者】阿鲁威 【朝代】元拼音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标签: 情感赞颂咏史咏史怀古写人目的
译文 注释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临江饮酒、横握长矛吟诗的曹操。在紫盖黄旗状的云气笼罩下的孙权,借得东风用火攻,赤壁之战大败曹军。更有那南阳卧龙诸葛亮,出山后巧布八阵图,闻名天下。他们功勋卓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一分在西蜀,一分在东吴。
赏析
阿鲁威是蒙古族散曲家,以写小令见长。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人以大开大合之笔,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他们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展经纶之宏愿。感情基调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的遗风大概是受到曹操“煮酒论英雄”的启发,元人常喜对历史上的千古英雄人物作一番指点评论。“问人间谁是英雄?”作品起笔劈头一问,大有俯仰今昔、睥睨千古之气概。以问句领首,往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并为全文的铺开拓出地步。
作者首肯的“英雄人物”有三名:曹操、孙权诸葛亮。对曹操的概括是“有酾...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阿鲁威(生卒年不详),蒙古族人。字叔重,号东泉。曾任南剑太守、经筵官、参知政事。能诗,尤善长作散曲,今有几十支散曲传世,散见于《阳春白雪》、《乐府群珠》等书。 百科详情>>
蟾宫曲·怀古
[ 元 ] 查德卿

原文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译文

请问古往今来谁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是三国的农夫诸葛亮,一个是周朝的渔翁姜太公。一个隐居南阳,一个栖身东海海滨,都是一举成功。诸葛亮名成八阵图,姜太公梦兆飞熊并写下《六韬》兵书。但转眼霸业都成空,带来无穷的遗恨。如今只看到蜀道上的寒云,渭水上的秋风。



注释

一位农夫:指诸葛亮。因为他曾经“躬耕南阳”。

一个渔翁:指姜太公,因为他曾经钓于渭水。

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即隐居。南阳:今属河南,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栖身东海:《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处士,隐海滨。”

八阵图:《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卧龙:指诸葛亮。

六韬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的一部兵书。分文、武、虎、豹、龙、犬六韬。飞熊:周文王得姜太公的梦兆。

蜀道寒云:极言蜀道之险峻。

渭水秋风:言在羁旅中过生活。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渭水:姜太公曾垂钓于渭水边。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查德卿

[元](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工曲,太平乐府中选录甚多。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明·李开先评元人散曲,首推张可久、乔吉,次则举及查德卿(见《闲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08: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蟾宫曲·怀古
[ 元 ] 查德卿
原文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译文
请问古往今来谁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是三国的农夫诸葛亮,一个是周朝的渔翁姜太公。一个隐居南阳,一个栖身东海海滨,都是一举成功。诸葛亮名成八阵图,姜太公梦兆飞熊并写下《六韬》兵书。但转眼霸业都成空,带来无穷的遗恨。如今只看到蜀道上的寒云,渭水上的秋风。

注释
一位农夫:指诸葛亮。因为他曾经“躬耕南阳”。

一个渔翁:指姜太公,因为他曾经钓于渭水。

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即隐居。南阳:今属河南,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栖身东海:《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处士,隐海滨。”

八阵图:《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卧龙:指诸葛亮。

六韬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的一部兵书。分文、武、虎、豹、龙、犬六韬。飞熊:周文王得姜太公的梦兆。

蜀道寒云:极言蜀道之险峻。

渭水秋风:言在羁旅中过生活。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渭水:姜太公曾垂钓于渭水边。

作者介绍

查德卿
[元](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工曲,太平乐府中选录甚多。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明·李开先评元人散曲,首推张可久、乔吉,次则举及查德卿(见《闲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3:53 , Processed in 1.7400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