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贾惜春===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6: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尤氏和惜春不住一起,又没有什么恩怨,为何惜春对她意见这么大
2019-01-31 09:59
尤氏和惜春这一对姑嫂很奇怪,平日里根本没有描写过她俩之间有什么瓜葛,但是秦可卿葬礼,尤氏病倒了,惜春作为宁府最近的人,不但不过去帮忙,连句话都没有,后来还是贾珍去求的王熙凤过来帮了一个月的忙。大观园被查抄,惜春的丫头入画被查出藏着男人的东西,惜春满腔愤怒都撒在了尤氏身上,把尤氏怼的面红耳赤。可以说惜春对宁府表现出来的排斥感只在尤氏身上体现过。惜春是对宁府不满还是对尤氏不满不得而知,惜春把宁府称为“那边”,把宁府的人都称为“那边的人”,那么她和宁府或者和尤氏有什么过节?



其实尤氏作为贾珍的填房在贾府里过得已经非常的卑微和低下了,贾府里正经的主子都不太拿她当回事,她不要说去得罪人了,谁她都想搞好关系。惜春作为她的小姑不论从出身来说,还是从贾家女儿娇贵的风俗来说,尤氏都不太可能去恶意招惹惜春。惜春的父亲贾敬一味的好道,哥哥贾珍更是不着调,所以宁府真正能照顾惜春的只有尤氏。但是惜春不住在宁府里,她和贾母住在一起,她不但不回自己的家还要和家里的一切都撇清关系。她认为宁府会带累她的名声,所以宁府里的丑闻她这个深闺小姐也知道,像柳湘莲说的除了外面两个狮子其他都不干净。



对于宁府里的乱尤氏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她毕竟是管家的人,王熙凤把荣府治理的有条有理,而宁府却鸡飞狗跳,男盗女娼。这些虽然是贾珍一手造成的,但是尤氏却不敢劝也不敢管,这是她作为女主人的失职,但是惜春却把她和贾珍归为一类人,因此极力想和她拉开关系。



秦可卿的死和贾珍脱不了关系,她和贾珍的事绝对是宁府最大的丑闻。秦可卿不明不白的死了,尤氏不想处理这个烂摊子,因此或者真病或者装病料理不了这个葬礼了。宁府里出这样的事,惜春作为一个还未出阁的小姑娘心里一定是绝望的,她从小无父无母的生活着,生活里找不到可以亲近的人,因此她对周围人也报以冷漠。秦可卿的事她除了躲避之外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嫌,她想证明宁府里所有的事和她没有关系,她只能这样冷淡,况且她本身和那边的人确实也不亲近。



惜春活的很缺爱,自然对别人也都不热情,她极度想逃离这个肮脏的环境,所以小小年纪就想出家,她的态度和宁府留给她的阴影有很大关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6: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惜春一番话,让尤氏惊魂不定,却是她最悲凉的醒悟
2018年02月09日 20:48 与心幽欢作者:与心幽欢
广告
  惜春一番话,让尤氏惊魂不定,却是她最悲凉的醒悟

  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

  惜春之话,如雷贯耳,尤氏也已经不止是心慌意乱,作者说她已然“羞恼激射”。

  尤氏也真是可怜的人了。惜春一番直白的话,再次令她控制不住自己。她那样小心翼翼,委曲求全,为宁国府忍辱负重一辈值得吗?

  她说惜春年轻,恐怕是她尤氏一辈子都没有长大过吧。

  惜春说话是不顾轻重,但是,如尤氏那样几十年如一日,打算跟宁国府一起霉烂下去,就好吗?

  这一切,只因为惜春的内心,早已沧桑。

  那还只是她很小的时候,黛玉进贾府,也没多久,作者说她形容尚小,身量不足。就是这么一位身处童年的姑娘,却在周瑞家的送给送来宫花时,说:

  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

  惜春一番话,让尤氏惊魂不定,却是她最悲凉的醒悟

  看似不经之谈,众人也以为只是玩笑,取笑一回,可是,谁有知道,惜春心底早已生出的,淡淡的却又根植极深的绝望?

  因宁国府名声不好,她小小年纪,就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被贾母抱到荣国府抚养。

  贾母,她只是善于装糊涂,她又如何不知,宁国府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那样的环境,又怎适合一个小姐的成长?

  宁国就是一个极其脏脏的泥沼,它会吞噬每一个走进它的青白之区。后来,尤三姐仅仅只是在宁国府住了一段时日,也不曾幸免于难。假若,惜春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该是多么可怕。

  惜春没了母亲,也等于是没有父亲,只得生活荣国府,她慢慢的长大,对于自己的家,她又怎会不好奇,对于其中的事,她又怎会不敏感。

  惜春一番话,让尤氏惊魂不定,却是她最悲凉的醒悟

  别人的编排,那些不良的风声,当然会令惜春万分的痛苦。只是她年纪小,比较懵懂,她的生活依然与宁国府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有时候只能以自嘲方式,求得心灵的一阵解脱。

  其次,惜春虽然生活于其乐融融的荣国府,应当也不曾感受到过家的温暖。一方面是因为她年龄小的缘故,元春迎春探春等姊妹根本和她玩不到一起,她只好跟尼姑庵里来的小姑子玩;另一方面,贾府的中心是宝玉,王夫人贾母等,虽然同情她,将她抱了来养,也应当对她顾及不了许多。独自一个人生活的她,越来越孤僻,当就是一定的了。她爱画画,只是她内心对于美好生活充满了想想,想逃离这不堪的现实。

  再有,惜春从小也因此而更加独立。她不像宝玉有人溺爱,可以过得散漫;也不像迎春,不会经常被邢夫人数落,不用学会忍让,不用去注意别人的颜色而变得懦弱;她也不像探春,一直以来,不用生任何人的气。单纯的环境,使得她越来越自立,越来越有着自己的主见,除了经济问题,她再也不用依附任何人。一个自强的惜春,也就慢慢地出现在大家面前。

  惜春一番话,让尤氏惊魂不定,却是她最悲凉的醒悟

  这么样一个越来越自立的人,面对变故,当然会更加有着自己的主见。

  元春,是贾府的光荣,回家省亲,眼睛里没有洋溢着喜悦与幸福,而是流淌着悲戚的泪水,贾母王夫人无不心痛。显然,眼前美好的生活,有时候只是看似美好。

  迎春,性格是多么柔和,无欲无求,可是命运又何曾放过她,她的泪水比元春的来的更实在,更容易被人感知。可是,贾府那么大的家族,对此却无能为力。这么一个家,连自己的儿女都保护不了,呆在这样的家里,还有什么意义呢?甚至不谈保护,简直就是主动葬送儿女们的幸福。

  探春,她所有的努力,也只不过是一场空,她的付出,她的热血,大家了解,但就是没有人去理解,更没有去呵护的人。她最终离开这个家,前途未卜,命运同样是被人主宰,被人连累。

  那么,她惜春呢?是坐以待毙吗?

  她自小就养成的独立的人格告诉人,只有做那最圣洁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才是人生该有的坚持。她不能成为早已不堪的家族的牺牲品,不能成为一个家族苦苦挣扎的一枚棋子。

  惜春一番话,让尤氏惊魂不定,却是她最悲凉的醒悟

  她应当要有着她自己的生活,远离红尘,远离是非。首先需要做的,当就是与宁国府划清界限,果断对这样霉烂着的家庭说不。


  她果敢地对尤氏说:还有一句话,我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

  这样一番话,也就绝对不是惜春一时冲动才脱口而出的年轻的话语了,这话再沧桑不过,再沉痛不过。她不是不知轻重,只是再也不想顾及轻重,因为这是她悲凉的醒悟。大家继续沉睡,但是她不愿意。

  尤氏她们只知道装糊涂,内心从来不曾想想自己的生活,不曾成长,也不愿意或者害怕成长,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心态,不愿了断宁国府里那千丝万缕的瓜葛。一直揣着糊涂装明白。

  所以说,她看着惜春明白了,却骂惜春糊涂,就全是因为她一直不曾长大,或曰强大,她一辈都害怕过得太明白。她宁愿在宁国府里,做那最卑微的蝼蚁。

  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最后,惜春出家,当就是她在不堪的环境里的最好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6: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惜春评价
skjmzap52014.06.11分享举报
我最近刚读完红楼梦,对惜春这位可怜的人物留下深刻印象.我觉得惜春是个很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女孩,但这似乎太肤浅了,希望有爱好红楼梦的朋友能赐教... 我最近刚读完红楼梦,对惜春这位可怜的人物留下深刻印象.我觉得惜春是个很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女孩,但这似乎太肤浅了,希望有爱好红楼梦的朋友能赐教 展开

skjmzap5

采纳率:40%    等级:8

已帮助:412人

私信TA向TA提问
1个回答
hMVPCH
2014.06.12
满意答案
贾惜春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薛宝钗是一位冷美人。她有病时服的是一种配方极为特殊的“冷香丸”。她虽然才貌不减黛玉,“任是无情也动人”,却是礼法自持,决不让感情战胜理智。其实,薛宝钗的心并不冷,除了金钏之死中她的那些表现,她也时有富于同情的表现。譬如她给史湘云出主意办诗社,从自己家里拿出几大篓又肥又大的螃蟹来,解决了史湘云的难题。其中看不出有什么贪图,惟一的动机便是同情。她又把史湘云在家作活儿作到半夜三更的情况告诉袭人,让袭人不要再求史湘云作活儿了。又譬如薛宝钗对邢岫烟的种种帮助,也都是出于一种同情。所谓“冷美人”,所谓“无情”,恐怕主要是指薛宝钗在爱情方面,表现得比较理智。如果就是否具有同情心而言,四姑娘惜春倒是一位真正的“冷美人”。 小说一直到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以前,还没有看到有关惜春的“加力”的描写。 我们只注意到,惜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过,以后要剃了头和智能一块儿当姑子去。另外,惜春会画画。巧姐以外,惜春是金陵十二钗中最小的一“钗”,她在警幻仙子的册子上也是挂了号的。我们从册子上知道,惜春最后的结局是“缁衣顿改昔年妆”,“独卧青灯古佛旁”。作者对于惜春的悲惨结局怀有深刻的同情,可是,这种同情并不影响作者同时又写出这位四姑娘的冰雪一般的绝情。 惜春的“冷”在抄检大观园的突发事件中暴露无遗。风姐、王善保家的一行人到了蓼风轩惜春那儿,在她的丫鬟入画的箱子里发现了“违禁品”。其实不过是贾珍赏给入画哥哥的一些东西,包括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一包男人的靴袜而已。惜春开始是“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放手让来人搜查。接着,在她的丫鬟入画的箱子里发现了“违禁品”。惜春见此,更加害怕,便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我竟不知道”,是先将自己洗刷干净。“这还了得”是肯定入画问题十分严重。“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这是把入画交出去,听凭处理。总而言之,我和入画毫不相干,只要你们不来找我的麻烦,怎么处理人画都可以。多么怯懦,又多么自私的灵魂啊!多么狠心,又多么无情无义的四姑娘啊! 读到这儿,惜春已经不但使我们感到可笑,而且进一步地让人感到了她的可憎。惜春急于把入画交出去的心情甚至使来抄检的凤姐都觉得有点儿可笑,如果真是贾珍赏给入画哥哥的东西,虽然也犯了贾府的规矩,又有什么大了不起的呢。凤姐说:“这话若果真呢,也倒可恕”,“素日我看他还好。谁没一个错。”按照贾府的规矩,奴仆的私情就是犯罪,奴仆私自收藏、传递东西也是犯罪。至于主子像贾琏那样和鲍二家的通奸,那倒是没有什么关系。 当时的情景是够入画心寒的:一边是入画在苦苦地哀求,保证东西确是贾珍所赐,一边是惜春在要求凤姐“别饶他这次方可。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好像入画是她惜春的仇人,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凤姐问传递的是谁,惜春便主动举报:“必是后门上的张妈。”惜春甚至要风姐当场把入画带走,凤姐当然不肯。 看到这里,读者或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惜春是因为胆小,因为事情突如其来,没有思想准备,所以才有这种失常的表现。作者好像惟恐读者产生这样的误解,紧接着就续上一段余波,把惜春的“冷”写得足足的。这便是尤氏和惜春的一番争执。因为人画本是宁国府那边来的,惜春先责怪尤氏“管教不严”;接着是要尤氏把人带走。最后表示,“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跪着哭着,苦苦哀求,尤氏和奶娘也在一边为人画说情,可惜春小小年纪,竟生就一副铁石心肠,难怪她后来能出家。她不管人画从小伏侍她一场的辛劳,也不顾嫂子尤氏的情面,竟是执意要将人画扫地出门。 惜春不但不要入画,而且还扬言宁国府那边也不去了,因为她“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惜春说得十分明确:“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惜春承认自己心狠,但她有她的理由:“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惜春自以为是大彻大悟,其实是自欺欺人。她的理论应该改作“本是自私汉,才作狠心人”。 “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这才是她撵走入画的真正动机。难怪尤氏说她是一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真是大观园里名副其实的冷美人。令人深思的是,作者对于惜春的绝情并不是完全否定的。所谓“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意思是说,不下狠心断绝世间的种种感情纠葛,便不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作者并不因人废言,他一面不动声色地写出惜春的“心冷口冷心狠意狠”,一面又肯定“不作狠心汉,难得自了汉”。因为作者的描写极客观,所以给读者的印象,这种“狠心”完全是社会逼出来的。这一回的回目第二句是“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就是一种肯定的口吻。 作者同意这种“大彻大悟”的态度也可以从脂评中找到证明。抄检大观园的这一回,针对惜春的绝情,有脂评说:“惜春年幼,偏有老成练达之操。”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宝玉的出家。宝玉的出家也是非常绝情狠心的行为。尽管可以说宝玉的出家是一种反抗,但对于宝钗、袭人,对于王夫人、贾政来说,又是一种多么绝情、多么狠心的行为啊!所以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宝玉的一句话“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处有脂评曰:“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忍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看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6: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惜春比元春更尊贵,为何不得宠?为何探春、尤氏都拗不过她?她比姐姐老成练达
2020-01-13 08:20
《红楼梦》贾府有四位姑娘: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

四位姑娘里出身最高贵的是惜春,她比元春的身份还高贵。
惜春出身于宁国府,宁国府是贾府的长房,惜春的父亲是进士,曾经是二等将军,哥哥贾珍是贾府族长,三等将军。



古代人最讲究的是嫡庶有别和长幼有序。族长家无疑是一个家族里最有权有势,最尊贵的家庭。惜春就出生在族长家。

惜春的出身比元春还尊贵。

惜春的父亲贾敬是贾府学习最好的孩子,虽然有爵位可以袭,他仍然刻苦读书,而且考上了进士,成为天子门生。前途无量,他又是族长继承人,因此他夫人的身份一定比贾政的夫人王夫人尊贵。母以子贵,而子女也以母为贵。



元春的父亲是五品官贾政,没有爵位。惜春的父亲虽然辞去了爵位和官职,但是他曾经的官职比贾政高。再者贾敬是长房,贾政在贾府还得听族长的指挥。别看贾珍辈分低,但是如果贾府开大会,贾珍要坐主位。女人的地位是由父兄决定的,可见惜春的出身高贵。

既然惜春如此高贵,为什么惜春不被重视呢?
1.惜春相当于没爹没娘的孩子。



惜春的娘早早死了,惜春没有感受到母亲的温暖。父亲贾敬虽然健在,但是他不在家里住,住在郊外的道观里。贾敬一心修道求仙,根本不管家,也不管惜春。惜春有爹,相当于没爹。

2.惜春住在叔叔家里。

我们只知道湘云住在叔叔家,其实惜春也是住在叔叔贾政家。贾母并不是惜春的亲奶奶,如果是现代社会,惜春根本不会住到荣国府,在那个时代,惜春住到荣国府。



在叔叔家生活,自然会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惜春是贾府的史湘云。

3.荣国府里,迎春和探春是荣国府的正牌姑娘,她们都不被重视,何况惜春!

迎春和探春虽然是庶出,但毕竟是荣国府的正牌姑娘。可是迎春被宝钗说成活死人,探春说自己没人疼。迎春和惜春尚且如此,惜春自然存在感不强。



4.荣国府里外来的姑娘太优秀,把惜春比下去了。

荣国府里常住着两位姑娘,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位姑娘无论是容貌还是才华都太出众了。一个有咏絮才,一个有停机德;一个活泼伶俐,一个藏愚守拙。相比之下,惜春显得平凡。惜春除了绘画水平较高外,诗词水平相对一般。如果换作其他家庭,惜春的写诗水平就不错了,可是有钗黛珠玉在前,惜春就被比下去了。

5.惜春孤介,倔强,探春都不敢招惹。



当探春听尤氏转述惜春的话时,说道:“这是她的僻性,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她的。”因为谁都拗不过惜春,所以也就敬而远之。惜春又爱和小姑子玩,有避世的思想。道不同不相为谋,惜春不爱和姐妹们接触。当贾母让惜春画大观园时,惜春借故请假一年。于是就显得惜春不被重视。

惜春虽然不得宠,但是不至于不被待见。她毕竟是贾府的正牌姑娘。嫂子们都爱护她,不敢招惹她。
抄检大观园,惜春害怕,凤姐悉心安慰她。



入画私藏哥哥的东西,惜春定要撵走入画。尤氏劝她留下入画。为此,惜春对尤氏好一顿数落,尤氏只能忍气吞声。众老嬷嬷笑着劝尤氏:“姑娘年轻,奶奶自然要吃些亏的。”

惜春纵然不像宝玉那般得宠,但是贾府上下人等也不敢得罪她。

惜春是贾府里最老成练达的姑娘。


脂批“惜春年幼,偏有老成练达之操”。她曾经说过:“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她对贾府的未来有着深深的忧虑,对自己的未来满怀忐忑,她在抄检大观园时,就有了出世的想法。

贾府里最老成练达的姑娘是惜春。元春看不透,她进宫为女史,为了家族牺牲自己;探春看不透,她在管家期间还试图力挽狂澜;迎春看不透,面对孙绍祖的淫威一味忍受。

四姐妹里,只有惜春老成练达,她看透了一切,所以她剃发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6: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判词&曲——贾惜春 (2013-12-01 18:37:51)
标签: 曹雪芹 红楼梦 判词 曲 贾惜春       
惜春是贾府最小的小姐了,她最早在第三回出场的时候,曹雪芹描述道“形容尚小,身量未足”。她原本是宁国府的人,父亲贾敬只是一味地烧丹炼汞,她就住在了荣国府。到第八十回的时候,惜春做的画,也就是被黛玉戏谑为《携蝗大嚼图》的那幅画,是还没有完成的,但我估计到惜春出家那幅画也是没有完成的。高鹗写的是惜春悟道而出家,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曹先生在第七十四回就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不管怎么说,惜春出家也是一个悲剧,如果自愿出家,何来悲剧可言?

惜春的判词是: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那幅画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这里的“三春”可以认为是元春、迎春、探春三人。惜春估计难以获得元春的消息,但是迎春与探春的悲剧是看在眼里的。出家绝对不是真正的悟道,是为了避祸,躲避三个姐姐的悲剧。“勘破”就是看破,要是真正悟道的话,那叫做“勘破红尘”,这里显然不是。“三春”也可以像我前面理解的三年一样,三年的时间很短,荣华富贵很快就会消失,惜春已经看到了贾府走向没落的结局。

“缁衣”是僧尼的服装,脱下当年的衣服,穿上缁衣就代表做了尼姑。出家之后的日子自然很清苦了,伴着青灯古佛,十分凄惨。惜春原本是“绣户侯门女”,最后以这样的方式收场显然是可怜的。照我的意思,惜春是没有和别人打招呼就出家了的,并且去了离家不近的地方,因为她是去避祸的。如果跟别人说了,自然就不能成功。我还是不懂得,为什么诗中对惜春的同情“很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矛盾的心情(是说以遁入空门避祸是行不通的)。到底是哪一句“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一思想呢?后生愚钝,难解其意!

我们来看惜春的那支曲: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还是和判词一样,看破三春,桃红柳绿又怎么样呢?“桃红柳绿”指的是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这和“三春”相对应,也和惜春的名字相照应。“韶华”多是指春天美好的光阴,也可以指青年时期。如果是前者,自然就还是说“三春”;如果是后者,就和我前面所说的“佛教是对爱情的束缚”相对。我倒觉得这两种意思都可以,是双关。自然,佛家是“情淡天和”的世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各种各样的纷争,惜春就是去找这样的世界了。

从“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我们可以看到桃花是袭人,杏花是探春。这两句恰巧用了两个结局最好的姑娘,说的也是那情景。“天上”就是世外桃源,“云中”和“日边红杏倚云栽”一样。但惜春是看破了的,不相信能够躲避祸患。如果单纯的从自然的方面来理解,桃花和杏花都是会凋谢的,没有哪一朵花能够熬过秋天,这是自然规律。

下几句的景象非常凄惨,伤心的人、含冤的鬼、荒凉的坟墓。我忽然觉得这几句分别对应探春、迎春、元春。离别父母自然是悲伤的,被孙绍祖折磨以至于走上绝路是冤屈的,元春“望家乡,路远山高”处的坟墓是荒凉的。所以有了下一句忙忙碌碌追求富裕的话。“花”自然就是形容女孩子了,春天绽放、秋天凋零,自然是一种折磨。正是因为悟到下一句“生关死劫谁能躲”才使得惜春出家离去,以自己的方式躲避祸患去了。她知道佛家是一个可以避祸的地方,就去寻找“长生果”去了。

惜春这个名字正好是春季结束的时候做的事也就是“三春”之后的事情。《葬花吟》中有一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的句子,很可能就是说探春的结局,不言不语地悄悄离去,遁入空门……

到现在,我们已经把贾府的四个姐妹说了一边,大家也都知道,四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原应叹息”,这是脂砚斋明确指出来的。四个女子的命运都是很悲惨的,她们四个人的名字是全书的一大主题: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6: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被忽略了的惜春的判曲,细琢磨之下,冷汗直冒
hqc5110 2020-04-16   |  234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在“剧透”这件事上,曹老先生玩出了新高度。《红楼梦》第五回,老先生就来了一个大“剧透”,将《红楼梦》中主要角色的命运,全部写到了“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中,半遮半掩,欲说还休,需要我们每一位读者,来仔细品味。

今天,我们重点要分析的,是贾府中的四姑娘惜春的判曲——《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惜春在《红楼梦》中,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她的判词中,早已明明白白地写清楚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所以,大家早就知道,这个姑娘将来是要出家为尼的,所以很容易会忽略她的判曲。

在惜春的这支判曲中,最后的一句“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对应了惜春的“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但是,前面那一串内容,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对惜春的三位姐姐的命运总结,甚至还是对贾府的命运的概括。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遥遥对应“勘破三春景不长”,这里的三春,无疑指的是元春,迎春和探春。曾经的三春,有过非常光辉的时刻,尤其是元春,她曾经做了贤德妃,还光芒万丈地回贾府省亲,一时之间,将贾府的繁华兴盛推到了最高点。贾府中人人都夸赞大姑娘是个“福大命大”的人,然而,即便是三位姐姐曾经经历了“桃红柳绿”的繁华,又能如何?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您一定还记得,在第六十三回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探春抽了一支杏花签,上面有一句诗,“日边红杏倚云栽”,这一句话,就是在暗示探春了。一心想走出贾府的探春,终于成了“云中杏蕊”。然而,结果又如何呢?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无论是做了贤德妃的元春,还是嫁给了孙绍祖的迎春,还是被送去和亲,成了王妃的探春,终究都没能“把秋捱过”。元春封妃,不过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短短数年之后,她就落得“荡悠悠,芳魂消耗”;迎春嫁给孙绍祖不到一年,便被折磨致死;做了王妃的探春呢?终究也没能“把秋捱过”,她曾经给自己取过的“蕉下客”的号,已经暗示了她的结局,“蕉叶覆鹿”,乃是一只死鹿。

接下来的几句,更是让人惊心动魄,“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杨树,又叫“鬼拍手”。第五十一回,贾宝玉就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我就如那野坟圈子里长的几十年的一棵老杨树”,麝月笑道:“野坟里只有杨树不成?我最嫌的就是杨树,那么大笨树,叶子只一点子,没一丝风,它也是乱响……”


结合贾宝玉曾经提过的杨树,这里的“白杨村”可见指的就是野坟圈子,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中,也曾经提到坟地里的白杨,“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人”。下一句的“青枫林下鬼吟哦”,则就更直白了。所以,“白杨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就是没能“把秋捱过”的三春的结局。这也是贾府中大多数人的结局。

面对姐姐和其他亲人们的这种结局,惜春如何不心惊?她深深 体会到了什么叫“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人事无常,唯一的出路,就是“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惜春的这首判曲,不仅写出了她的结局,也写出了她出家的原因,彼时的贾府,已经荡然无存,她的姐姐,她的亲人,都成了“青枫林下鬼吟哦”。这是一个令人冷汗直冒的结局,也是让惜春万念俱灰的重要原因。

惜春的这首判曲,不仅仅是惜春命运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未来贾府的悲惨情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6: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析惜春的“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2018-08-01 07:00


作者 努力的吾皇

惜春在整本《红楼梦》中,一直存在感都不高,但是仅在她出现的几回以及她的言语做事就可窥探出她的性格以及她的追求。描写惜春较多的在周瑞家的送宫花和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中她执意撵走入画以及一百一十二回妙玉被劫后愁闷没了知己,之后死定下一个出家的念头这几回中。在惜春的身上,体现的较多的即是佛家思想,兼融合了道家、儒家。

关于惜春的研究有很多,主要集中在她是否是真正的狠心以及她后来的出家上。在林筱本的《从惜春的精神缺失说起》一文中谈到惜春的狠心是她的自私,她缺乏一种贵族精神(1);在刘云云的《惜春精神世界里的庄子思想》中认为一切冷酷的现实使惜春使悟出了现实世界的苦海无边,这种生存的困境是醉生梦死的人们所无法体会的也是惜春看破世事尽早脱身的导火索;在张莉铃的《红楼梦》出家人群像研究中分析到,惜春早已经看透了贾府中的冷漠无情,已经对这个大家庭开始失望,出家的念头愈发强烈,正好借这个机会将身边的人赶出去,所以故意如此,为她之后出家的行动做铺垫。

这些研究着眼于不同的方面对惜春进行了分析,惜春似乎是无情的,远离宁府,远离她的亲哥哥,与尤氏接触时,总是格外排斥。但是她执意撵走入画,看似绝情,又似乎是一种远虑。这里从惜春的“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这一句来浅析惜春思想的根源。

一、探究惜春是否真正的狠心

惜春在整本《红楼梦》中着墨虽少,但是她在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当中,惜春的人物形象似乎格外分明了许多。她执意将入画带去,说,或打,或杀,或卖。尤氏看不惯她的冷漠,也就更她理论了几句,谁知她除了直接指责宁国府的不堪之外,也毫不忌讳地坦诚自己的狠与冷,她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这句话似乎是惜春的处世准则,她要狠心断绝所有的情恨纠葛,才能获得自由自在自了的心境。从惜春的生活坏境来看,惜春的这种思想似乎是一种必然。

宁府当中,贾敬这个大家长只顾自己炼丹药以求长生不老,此时长兄如父的贾珍却是只顾自己的高乐,对自己的这个亲妹妹毫不过问。尤氏出身低微,在宁国府里是个说不上话的,又不得自己丈夫贾珍的欢心,只能勉强的保全自己的地位,更是兼顾不上惜春了。偌大的宁府,纵是惜春自己的家,却是荒凉无比的。

在第六十六回中,柳湘莲当着贾宝玉的面说宁国府:“你们东府里除了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王八。”封建时代的女子亦是格外注重自己的名声的,这样的宁府,对于惜春来说,实在是住不得了。

惜春她虽然有父亲有哥哥嫂子,但实际上却比父母双亡的黛玉、湘云等人更加可怜。黛玉湘云等人她们的父母已经仙去,她们是真正的孤儿,大家都会投之以相应的怜悯。而惜春是亲人犹在,却无人关心,内心里会更加的为此心寒。悄悄长大后的惜春渐渐明白了这些,她又看到了贾府中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与争斗,她厌倦这些,选择当那“狠心人”,求得“自了汉”。

大观园之中,看似和乐,却是凄凉万分,连丫鬟婆子的斗争亦是不间断的,何况上层。正如司马迁的《史记》中所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她看透了这些,知道自己长兄贾珍的为人,迟早败露,她努力与他们划清界限,她虽未入佛门,心却早已皈依了。她赶走入画,或许有不想因入画连累自己名声之嫌,但更多的可能就是真的为入画筹谋,贾府不是乐土,不如尽快脱身早。且她不是真正因大过错赶出去,贾珍自然不会太亏了她。因此,与其说是惜春狠心,倒不如说是因为惜春冷眼看透了太多,另有一种远见与无奈。

二、惜春与妙玉的“自了汉”

惜春虽年少,但不幸的命运使她早熟 ,内心聪慧而灵敏,领悟参禅之意是她的天赋。第二十二回说到制作灯谜 时,惜春所作的“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 ,性中自有大光明”,谜底是佛前海灯。从这则谜诗则可以看出惜春的悟性和慧根。脂砚斋在此叹日:“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 ”

第八十二回,翠缕、翠墨回来报告黛玉病势沉重、探春、湘云感叹唏嘘,独惜春以为“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人,我看她总有些瞧不破 ,一点半点儿都要认起真来。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如果不是颖慧早熟 ,是绝不可能将世情人事看得如此透彻的。

达摩祖师尝云:“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 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很多人拿她与妙玉相比,妙玉被强盗掳走后,惜春更是感叹知己没有了,出家的念头更是深了。但是对比二人,惜春虽未出家,但却比出家的妙玉更彻悟。



第七十八回中,妙玉和惜春正在下棋,宝玉出现后,妙玉多次脸红。深究妙玉寄情宝玉的原因,不仅在于宝玉俊朗的外貌,更在于妙玉自小丧父的处境。在合适的阶段缺乏应有的暗恋崇拜对象,所以在妙玉踏入大观园后,在她平日里能见到的极少数男性中,择优而暗恋并崇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种“恋父情结”的转嫁和变体,也是儿时所受压抑的一种延迟释放。悲剧的是,成年后青灯常伴后的压抑却无法排解,只得“走火入魔”了。(1)青山山农《红楼梦广义》中赞日:“惜春奇僻似妙玉 ,而操守过之,故其修行在妙玉之后,而悟道则在妙玉之前。”

相交惜春与妙玉的“自了汉”,似乎惜春是更深一层的,妙玉无法真正的摆脱放下,终究走火入魔,惜春虽未出家,却已是实现了真正的“自了汉”。

三、惜春身上的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贾府中,黛玉最喜菊花,喜欢陶渊明,但是陶渊明的旷达的思想与境界却是被惜春较好地继承的。陶渊明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这些也在惜春身上觅到端倪。惜春与陶渊明他们都是对现实世界感到失望,他们奉行的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准则,他们无力也无心去改变外在的世界,只求的内心的自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在佛家思想中则是自渡,自我救赎。信奉庄子的无为,选择超然物外,追求精神与肉体的双重自由则也是他们二人共同的追求。

皈依佛门不仅是惜春对凡尘俗世的了悟看破,更是是对逍遥自适的人生的一种向往和实践。世人皆醉而惜春独醒,这本是一种灾难与折磨。然而,惜春却凭借自身的探索终出离世情,借用佛教的外衣,以庄子人生哲学为自己的灵魂归宿,远离尘世喧嚣永葆清白洁净,享受逍遥于青灯下的乐趣。

惜春从小就与馒头庵小尼智能儿情投意合,下得一手好围棋,能画几笔山水人物 , 这些不同于常人的兴趣爱好,与她的冷癖好静的个性有关 ,也培养了她的颖悟 、冷漠的心灵世界 。她的爱心已在家庭的各种悲剧遭遇中泯灭了,所以才以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表达她的抗议。她最终由“红尘”走向“天国”,表面上是“顿悟”,其实内心经历了一番长期 、痛苦的挣扎 。因为不出家就得出嫁,与其任人摆布,不如自己选择一条清净之路。于是她先是与宁府那边疏 远 ,洁身自好 ; 随着贾府中各种矛盾的激化,她便与贾珍、尤氏之流断绝往来 ,表现得异常坚决。

荣府内,因为王夫人礼佛的缘故,所以经常有尼姑出入,这给了惜春一个接触佛家思想的好的环境。据统计,《红楼梦》中明确提及数量的出家人约为420人,其中出场即为出家人的人物约为410余人,后出家为僧尼和道士的约为9人。在约420名出家人中以群体出现的提及明确数量的约为378人,以个体出现的但对情节并 无实际意义的约为6人,剩余的36人都或多或少的对小说故事情节发展和小说 人物塑造方面有一定的影响。(2)这些出家人当中,不乏心术不正、并未完全了却俗物的出家人,但是惜春超越了他们,实现了自我的救渡与升华,可以说是缘于他们,又超越他们。

惜春最后的境遇是悲惨的,但是在贾府中的大风波后,惜春似乎才是那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犹如起初她作灯谜所题的海灯,漂泊于人海,也实现了真正的超脱与自由,实现了她所追求的“自了汉”。

注释:1 林筱本,《从惜春的精神缺失说起》,西江月学刊,2017年7月总第7期

2张莉铃 《红楼梦》出家人群像研究 2017年3月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8: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惜春的狠不过尔尔,宝玉的狠才是真狠
2020-06-12 17:47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个贾惜春,这个小姑娘虽然年龄小,但是她却因为一心向佛的关系,给很多人一种狠心狠面,冷心冷面的感觉。尤其是在入画被赶的这件事情上,很多读者都觉得贾惜春的做法似乎有些过了。

在《红楼梦》第七十四回的查抄大观园这一章节里,因为贾惜春的丫鬟入画手上有一些男人的鞋子并一些金锞子,贾惜春胆小便马上让凤姐将丫鬟带外面去打,她听不惯什么的。凤姐一查之下,觉得入画情有可原,然而贾惜春这时候却不依不饶起来,然后说了一番话。



“嫂子别绕她,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么的呢。嫂子若是饶她,我也不依。”

这里,虽说凤姐最终是为入画说了好话,但惜春到底还是找来了她的嫂子尤氏,硬是把入画给打发掉了。也正因为这件事情,贾惜春便在这本书中被贴上了“狠心人”的标签。

然而,贾惜春真的是狠心人么?

事实上,如果看看贾惜春的生长环境的话,其实对于她的这种态度,读者们应该不难理解的:贾惜春很早便没了父母,一个人靠着哥哥贾珍生活着。然而,东府是怎样的环境?按照柳湘莲的说法,东府里除了门前的石狮子是干净的,恐怕连里面的猫儿狗儿都是不干净的了。



其他的不说,贾珍在家略微平头整脸的都沾染上了,从儿媳妇到姨娘。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贾惜春的“狠心”,其实也不过是她自保的手段罢了。惜春的一句话说的好:“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连累我。”

大家都知道封建社会里的女性都是弱者,尤其是未出阁的姑娘家。因此,从这点来看,贾惜春算不上所谓的“狠心人”,她所做的一切,也不过就是求个自保而已。



那么,如果真的要说谁是狠心人的话,小编觉得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才是那个真正的狠心人!

虽说贾宝玉在这本书中是主人公,但他给人的感觉除了做事没担当之外,其实更多的还是富家子弟的纨绔狠心。或者说,贾宝玉是用他的软弱为刀子,行狠心之事。

贾宝玉的房中有个丫鬟叫蕙香,他却因为不喜欢,硬生生地把人家的名字改成“四儿”,而给出的理由却是非常奇葩。

“明儿就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那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



因为自己的好恶,他连别人的名字都要非议起来,还擅自给人家把名字给改了,觉得别人原来的名字玷辱了花草。

除此之外,他只是随口发了一个脾气,便借贾母的刀将茜雪给赶走了;在金钏儿被王夫人责难时,肇事者的他居然连一句话都不帮着说一声,硬是让金钏儿跳井自尽。

其他人就算了,对于晴雯的死,贾宝玉的心狠就更一览无遗了。



在晴雯被赶走的时候,贾宝玉不置一词,一句求情的话都没有便看着王夫人让人将晴雯带走。而在那次,平时和他玩得很好的四儿、芳官等人都被赶走了。如果说贾宝玉害怕王夫人,所以不敢说话的话,那么晴雯出去后,他也应该做点什么吧?

事实上,贾宝玉什么都没做,为晴雯打点一切的只不过是华大姐姐。而贾宝玉在外面认识那么多人,大家的关系又不错,他随便找上一个就可以让晴雯安安稳稳地养病了。然而,他什么都没做。



贾宝玉唯一给晴雯、金钏儿等人做的,只不过是写几句诗文,烧几支香来化解自己心中的歉意罢了。

事实上,这其实也完全符合贾宝玉的看人的宗旨:凡事“只要短不了咱俩的就行了”,“女人未出嫁时还如明珠,出嫁之后老了老了,竟成了个死鱼眼睛了”。

正因如此,贾宝玉只要确保自己过着舒心的,什么都不用负责的日子就行。年轻美貌的女子可以伺候自己,老了的女人,哪怕曾经一手把他奶大的李嬷嬷最好赶紧“打发了”,完全没有任何感恩的心。即便是那些伺候自己的年轻女子,万一她们因为自己而有祸事上身的话,死活凭他们去,自己不用担那个责任。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贾惜春的狠心只不过是下人做了疑似不轨的事情,将人家给赶走。而贾宝玉的狠心,则在于即便别人为他付出一切,在别人遭难时,他也可以做到不闻不问。相比之下,谁才是真正的狠心人,其实不用小编多说应该已经很明了了。各位,你们觉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8: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入画 - 红楼梦人物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入画: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贾惜春的丫鬟。因她父母在南方,她和哥哥只好跟随叔叔过日子,可叔叔婶婶只知道喝酒赌钱,她哥哥只好把做小厮所得的赏赐托人交给她保管,抄检大观园时被发现。贾惜春非要把她撵走,入画跪地哀求,百般苦告,尤氏只得叫人将入画带到宁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入画

国籍
中国

民族


性别



出处
《红楼梦》

主人
贾惜春

身份
贾惜春的丫环

目录
1名字由来
2简介
3出场回目
4冤枉的入画
5影视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名字由来
贾家虽然是"诗礼之族",但丫鬟们却是不读书的,比之康成文婢,那是差远了。丫鬟们虽不读书,但是读书人的雅趣总得体现在她们身上。琴棋书画自来是文人风雅的标志。贾家四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原应叹息",她们的四个丫鬟,叫做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正好凑成"琴棋书画"。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贾府四春的大丫头各以琴棋书画为名,元春--抱琴、迎春--司棋、探春--侍书、惜春--入画。根据惜春善画,探春似爱书法(可看看秋爽斋的布置)这两点看来,主子们的雅趣都体现在丫头的名字上。

人生四韵,琴居其首,元春以才貌入选,以抱琴名其侍人,正是合适不过。只是那琴儿太过玲珑,虽是大器,却失于不坚,终究是抱不长久的.

迎春性格恬淡懦弱无能----有能力又能怎的?还不是家长手里一颗随意放置的棋子?还是把永昼消磨在漫长的敲棋声中罢。安逸一天是一天,这吃人的世界你与它争什么争。

三姑娘只恨是从姨娘肠子里爬出来的,命不强的人心会更高,她把卧室装饰成公子的书房,一心要出人头地做一番事业。短暂的管家经历让她的才智得到了发挥,丫头们也被训练得尖牙利齿。最得力的丫头叫侍书也就难怪了。

惜春的绘画才能在书中得到体现,可以想像到那些成功的画作背后,当有一位磨墨调色的助手,那就是丫头入画。当惜春不再画画时,这丫头好比一支画笔,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入画走后,连个自愿相伴的人都没有。

不过这也只能是推测了。

折叠编辑本段出场回目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中说:

"可巧这日尤氏来看凤姐,坐了一回,到园中去又看过李纨。才要望候众姊妹们去,忽见惜春遣人来请, 尤氏遂到了他房中来。惜春便将昨晚之事细细告诉与尤氏,又命将入画的东西一概要来与尤氏过目。尤氏道:"实是你哥哥赏他哥哥的,只不该私自传送,如今官盐竟成了私盐了。"因骂入画"糊涂脂油蒙了心的。"惜春道:"你们管教不严, 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我立逼着凤姐姐带了他去,他只不肯。我想,他原是那边的人,凤姐姐不带他去,也原有理。我今日正要送过去, 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听说,又跪下哭求, 说:"再不敢了。只求姑娘看从小儿的情常,好歹生死在一处罢。"尤氏和奶娘等人也都十分分解, 说他"不过一时糊涂了,下次再不敢的。他从小儿伏侍你一场,到底留着他为是。"谁知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任人怎说,他只以为丢了他的体面,咬定牙断乎不肯。更又说的好:"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尤氏道:"谁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是谁, 我们是谁.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 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还有一句话:我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尤氏听了,又气又好笑,因向地下众人道:"怪道人人都说这四丫头年轻糊涂,我只不信.你们听才一篇话,无缘无故,又不知好歹,又没个轻重。虽然是小孩子的话,却又能寒人的心。"众嬷嬷笑道:"姑娘年轻,奶奶自然要吃些亏的。"惜春冷笑道:"我虽年轻, 这话却不年轻。你们不看书不识几个字,所以都是些呆子,看着明白人,倒说我年轻糊涂。 "尤氏道:"你是状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个才子。我们是糊涂人,不如你明白,何如?"惜春道:"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 "尤氏笑道:"你倒好。才是才子,这会子又作大和尚了,又讲起了悟来了。"惜春道:"我不了悟, 我也舍不得入画了。"尤氏道:"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激射,只是在惜春分上不好发作,忍耐了大半。今见惜春又说这句,因按捺不住,因问惜春道:"怎么就带累了你了?你的丫头的不是,无故说我,我倒忍了这半日,你倒越发得了意,只管说这些话.你是千金万金的小姐,我们以后就不亲近,仔细带累了小姐的美名。即刻就叫人将入画带了过去! "说着,便赌气起身去了。惜春道:"若果然不来,倒也省了口舌是非,大家倒还清净。"尤氏也不答话,一径往前边去了。"

折叠编辑本段冤枉的入画
入画是东府的丫环,哥哥在贾珍身边当差,她自小随了惜春在荣府。作为四小姐的大丫环,她也和司棋、侍书一样经管着小姐的大小事务,应该说这是个很有些体面的活计。

作为惜春的丫环,她的主要职责是照顾小姐,在这一点上书中没有明写,既无紫鹃给黛玉送手炉这样的贴心描写,也无莺儿巧结梅花络的在人前夸赞自己家小姐。她和惜春之间应该是一切按规矩行事,没有特别的故事。相比于司棋为了碗鸡蛋砸小厨房,又帮亲戚算计小厨房领班位置,侍书巧言骂走王善保家的,入画是安静的柔和,与人并无冲突。倒是和院中的张妈等人关系极好,互相帮忙传递东西,看来入画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大丫环身份而刻薄婆子们。

若没有清查大观园的事故,她也许会一直安静的呆在惜春身边,作小姐的画中人。

邢夫人王夫人的夫人斗争,终于引发了清查大观园的行动。因惜春年少,尚未识事,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故凤姐也少不得安慰他。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副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入画也黄了脸.因问是那里来的,入画只得跪下哭诉真情,说:"这是珍大爷赏我哥哥的。因我们老子娘都在南方,如今只跟着叔叔过日子.我叔叔婶子只要吃酒赌钱,我哥哥怕交给他们又花了,所以每常得了,悄悄的烦了老妈妈带进来叫我收着的。 "惜春胆小,见了这个也害怕,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凤姐笑道:"这话若果真呢,也倒可恕,只是不该私自传送进来。这个可以传递,什么不可以传递.这倒是传递人的不是了。若这话不真,倘是偷来的,你可就别想活了。"入画跪着哭道:"我不敢扯谎.奶奶只管明日问我们奶奶和大爷去,若说不是赏的,就拿我和我哥哥一同打死无怨。"凤姐道:"这个自然要问的,只是真赏的也有不是。谁许你私自传送东西的!你且说是谁作接应,我便饶你。下次万万不可。 "惜春道:"嫂子别饶他这次方可。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凤姐道:"素日我看他还好。谁没一个错,只这一次,二次犯下,二罪俱罚.但不知传递是谁。"惜春道:"若说传递,再无别个,必是后门上的张妈。他常肯和这些丫头们鬼鬼祟祟的,这些丫头们也都肯照顾他。"凤姐听说,便命人记下,将东西且交给周瑞家的暂拿着,等明日对明再议。

入画也是个可怜孩子,这次的错误完全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哥哥无可依赖之人,才托她保管。看来素日入画做事还是极稳重有人缘的,所以惜春不饶,反倒是凤姐道看她还好,原谅这次了。

本来以为一天风霜可以过去了,素来待人严厉的凤姐,都不计较了,偏偏惜春不依,第二日请了尤氏来,总之是不要入画了。抄查时,只说惜春胆小,如今看来,倒不是胆小而是另有心事。惜春执意不留入画,入画听说,又跪下哭求,说:"再不敢了.只求姑娘看从小儿的情分,好歹生死在一处罢。"尤氏和奶娘等人也都十分分解,说他"不过一时糊涂了,下次再不敢的。他从小儿伏侍你一场,到底留着他为是。"若入画无此事,自然和惜春在一起的,众人的解劝入画的哭求,也不能改变四小姐的决定。

惜春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在后面,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荣国府的名声,让惜春痛苦,好似赵姨娘带给探春的烦恼,这一次借了入画的事,惜春要表明立场。"惜春道:" 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这才是她的真意,她是悟了的。所以她不要入画,是因为她要断了红尘。

入画就这样随了尤氏走了,离了大观园。她的命运不得而知。她也许只是惜春的一幅画,一幅画红尘的镜子。她走了,是惜春脱离红尘的开始。

折叠编辑本段影视形象
1987版(红楼梦)方芳饰入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6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行香子·七夕
[ 宋 ] 李清照
原文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
草丛中的蟋蟀鸣叫个不停,梢头的梧桐树叶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只能一年一次短暂相会,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喜鹊搭桥,一年才能相见,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注释
蛩(qióng):蟋蟀。

云阶月地:指天宫。

浮槎:指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星桥鹊驾:传说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时,喜鹊为之搭桥,故称鹊桥。

牵牛织女:二星宿名。

甚霎(shà)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6:01 , Processed in 0.0638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