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4 05: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文字狱:“名教罪人”钱名世
透瓶香
透瓶香
农民伯伯
11 人赞同了该文章
雍正三年十二月,骄横一时的大将军年羹尧被雍正帝赐令自尽,年案似已结束。但接踵而至的两起文字狱——汪景祺《西征随笔》案和钱名世作诗投赠年羹尧案,使大小臣工深感这场政治风暴的余波还没有平息。

为搜集罪证和穷治年党,对年羹尧在京及外地寓所进行了严密查抄,在查获的书籍信札中,汪景祺的《西征随笔》一书和钱名世寄赠年羹尧的几首诗受到雍正帝的格外重视。汪景祺曾为年羹尧的入幕之宾,他写的“功臣不可为”一文意在告诫幕主吸取历史教训,已涉身于政治斗争。特别是他写诗讥笑康熙帝,诅咒年号“雍正”有“一止之象”,为不祥之兆,犯的是“悖逆”大罪。雍正帝认为,对他的处置并无棘手之处。年羹尧刚一赐死,便公布汪景祺种种罪状,立斩枭示。下面轮到钱名世,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钱名世是江南武进人,时为翰林院侍讲。他与年羹尧没有朋党瓜葛,只是二人同为康熙三十八年中的举,南北乡试同年,但仅据这一点又怎么算得上年党呢?再来研究他投赠年羹尧的诗,第一首有“分陕旌旗周召伯,从天鼓角汉将军”,把年羹尧比为周代的召伯和汉代的卫青、霍去病,谀颂的味道十足,但挑不出政治问题。再看第二首,钱名世是这样写的:“鼎钟名勒山河誓,番藏宜刊第二碑”,他怕别人读不懂,还作了注解说:“公(指年)调兵取藏,宜勒一碑,附于先帝‘平藏碑’之后。”原来,在康熙五十九年,皇十四子胤禵曾督兵入藏,康熙帝为此特立“平藏碑”。当时年羹尧任四川总督,佩定西将军印,参预了调兵入藏之役。钱名世认为,应立碑于康熙帝的“平藏碑”之后,表彰年的功绩。他不过是从五品的清闲翰林,发表“宜刊第二碑”的意见毫无政治影响,更何况以同年赠诗,旁人也不曾与闻。总之,钱名世可抓的辫子就这么多,雍正帝反覆斟酌,决定还是不能轻易地放过他。

雍正帝自有他的道理。惩创钱名世,绝不是有意和他个人过不去,而是他的所作所为代表了官场中一种恶劣的风气——妄自揣摩,趋附权贵。如果听任其蔓延,就会助长朋党之风,威胁皇权。就以年羹尧而论,他就借着受到皇帝眷宠,大肆招摇,而大小臣工竟以年大将军为权势之所在,麕集于他的麾下,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年党。使雍正帝深受触动的有这样一件事:雍正二年年羹尧平定青海后,帝加封一等公爵,当年年底,年羹尧入京陛见,九卿、督抚级的大臣跪在广宁门外大道旁迎接,甚至体制尊贵的王公也有下马问候的。在这一群谄媚权臣的无耻之徒中,雍正帝最为警惕的是某些名士,从自己的政治阅历中,深感此辈居心叵测。这可以举出陈梦雷与何焯。

陈梦雷文才敏妙,未冠成进士,以后涉嫌附逆,被流放到了沈阳。康熙三十七年蒙恩召还京师,在皇三子诚亲王胤祉门下,以白衣身分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帝很赏识他,曾赐他一副对联,上面写着“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康熙晚年,诸王争储,诚亲王胤祉是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下面有陈梦雷这样的名士为羽翼,气势大盛。雍正即位伊始,立即将陈梦雷再次发遣关外,栽给他的罪名是:“累年以来,招摇天忌,不法甚多”。总算发泄了对陈梦雷多年的隐恨。何焯与陈梦雷相仿,他遵照康熙的指示,侍直皇八子廉亲王胤禩府中。这廉亲王胤禩与诚亲王胤祉同样是雍正的政敌,而且是更厉害的对手。他宽仁好文,深得士大夫的心。康熙五十年前后,围绕着皇太子胤礽立而复废的事件,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的明争暗斗达到高潮,康熙帝为削弱皇八子胤禩的势力,将何焯的翰林院编修、进士统通革去,胤禩的羽翼被剪掉,当时为雍亲王的雍正帝暗自高兴。雍正帝在考虑是否处置钱名世时,很自然想到了陈梦雷与何焯,因为他们三人同为依附权贵,又都是名士。

钱名世才华横溢,有江左才子的美称。他早年师事浙东著名史家万斯同,万斯同对他很器重,请他作纂修《明史》的助手,每成一篇,就交给他“属辞润色之”。钱名世的诗名气更大,当时雄踞诗坛的王士祯对他的诗才大加赞誉。康熙四十二年钱名世又蟾宫折桂,考中本科进士第三名——探花。谄谀年羹尧的大有人在,但像钱名世这样的名士却不可多得。拿钱名世开刀,除了这些有利之处以外,还有一个极大的便利——他在士林中的名声很臭。

钱名世是个典型有才缺德的人。他的老师万斯同是浙江鄞县人,在北京去世时亲属都不在身旁,于是钱名世就穿起孝服,主持丧事。事毕,竟把老师的数十万卷藏书席卷而去,据为已有。为此,很受士人的鄙薄。康熙五十年钱名世官翰林侍讲,因“行止不端,声名不好”,奉旨革职。对钱名世这样的人,无论怎样糟踏,别人也不会同情。雍正帝是这样想的,借钱而整肃官场的腹案便确定了下来。

雍正四年三月,即处置年羹尧、汪景祺之后三个月,钱名世被拉出来审判了。大学士、九卿等迎合雍正帝的意旨,奏请将钱名世革职,交刑部从重议罪。在罗列的理由中除作诗谄媚年羹尧外,特别强调钱名世把平定西藏的功劳,归美于年,大学士、九卿认为此举甚属“悖逆”。这个罪名如果成立,那么钱名世尽法处死且不去说,他的亲属也要跟着遭殃。

雍正帝却不同意大学士、九卿的奏请,他降旨说:“向来如钱名世、何焯、陈梦雷等,皆颇有文名,可惜行止不端,立身卑污。而钱名世谄媚性成,作为诗词,颂扬奸恶,措词悖谬,自取罪戾。但其所犯,尚不至死”。话讲到这里,雍正帝显得很严肃,很公允。但接下去宣布对钱名世的处分时,竟是令群臣不胜惊骇的恶作剧:“钱名世革去职衔,逐回原籍禁锢,御书‘名教罪人’四宇,由地方官制成匾额,张挂于钱名世所居之宅。”

古往今来,恐怕再也找不到这样一块不伦不类的“匾额”;古往今来,恐怕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位独出心裁的君主。不过,说起来,如此近于儿戏的举动也完全符合雍正帝乖张的个性。两年前雍正帝曾给党附皇八子胤禩的阿灵阿和揆叙亲书墓碑,前者的碑文是:“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后者的碑文是:“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钱名世不便处死,不好如法炮制再御书一座墓碑,但循着挫辱阿灵阿、揆叙的同样思路,很容易想起送他一块御书匾额,让他无脸见人,虽生犹死。钱名世不张挂此匾怎么办?雍正帝想得很周到,他命常州知府、武进知县每月初一、十五去钱宅查看,如不悬挂,呈报督抚奏明治罪。

然而,对钱名世的处分还不止于此。雍正帝觉得,挂“名教罪人”匾只能把钱名世在他老家搞臭,还不能充分发挥警戒大小臣工的作用。于是命在京现任官员,凡由举人、进士出身的,都要仿照诗人刺恶之意,每人写一首诗赠送钱名世,喜笑怒骂,热讽冷嘲,越刻薄越好。正詹事陈万策的诗有这样两句:“名世已同名世罪,亮工不异亮工奸”。前一句很好懂,钱名世与康熙晚年著《南山集》而处斩的戴名世同罪,后一句人们的解释却有不同。钱名世,字亮工,与顺、康时奸人周栎园表字相同,这是清末民初刘禺生的一种解释。还有一解更直截了当:年羹尧的表字也是亮工,“亮工不异亮工奸”是说钱、年同为奸恶之徒。陈万策的诗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深得雍正帝的嘉许,在诸多讽刺钱名世的诗中,被评为第一名。但并不是说所有遵旨写的诗都能投合帝意。翰林院侍读吴孝登的诗作被认为“谬妄”,遣发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所受惩处比“正犯”钱名世重得多。还有侍读陈邦彦、陈邦直兄弟的诗也有问题,都被革了职。他们的诗为什么触怒了雍正,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想得到,在统治集团中,对钱名世一案的处理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为了压制不同政见,雍正帝不但对吴孝登用严厉的刑法加以惩处,与钱名世的行政处分相比,益发显出其轻重倒置,违背封建常规。

科甲出身官员所写的刺钱之诗,按照雍正的谕旨很快刊刻付印了。据说是武英殿板,雕写极工,宣纸印题曰:《御制钱名世》。这部诗集在雍正朝各省学校都颁发一部,用以教训准备入仕的读书人。到晚清时,有人还见过这稀世珍宝,但民国以后却忽然绝迹了,人们遍访北京书肆而不可得,这实在是研究清代文字狱,以及了解雍正帝个性的一大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4 06: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这么多地方为何会出现这同一块石碑?你见过几块?  

2019-03-01 17:04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印心石屋”碑刻,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都与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有关。



陶澍是我国清代嘉道年间的朝廷重臣,先后担任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江苏巡抚,1830年出任两江总督,直到1839年卒于任上。陶澍在两江地区(现江苏、江西、安徽、上海范围)任职共计十八年之久,并对后任有一定影响。两江地区是我国的渔米之乡、漕赋重地,嘉道之时,由于吏治腐败,河工、漕务、盐政等大政均出现危机,江南地区问题更为严重,陶澍就是在这个背景在两江地区任职的。陶澍在两江克服重重阻力,选贤用能、大力改革、“隐然以一身为江南保障”、政绩卓著,被道光皇帝誉为“干国良臣”。



1835年冬,55岁的陶澍因政绩卓著入京靓见道光皇帝。道光帝从11月25日到12月16日间共召见陶澍达14次之多,还问到了陶澍的家乡情况。陶澍出生贫苦,其故乡湖南安化小淹镇,系穷乡僻壤之地。陶澍从小聪明好学,5、6岁就开始砍柴、放牛、打鱼,但他“且耕且读”,总是书本不离身,一有机会就过一阵子读书瘾,树荫下、石头上都是他绝好的天然书房。



陶澍十一岁能对巧对妙联,十二岁时能写作八股文,已显示出许多过人之处。父亲看到儿子如此好读,终于同意陶澍到当地的私塾水月庵读书。在离水月庵不远的资江中,有块长宽各约两丈,凸出江面约两丈许,方正若印,这就是印心石。陶澍很喜欢躺在在这印心石上看书,并就将水月庵的书斋起名为“印心石屋”。



道光帝听后觉得十分有趣,先后亲赐“印心石屋”匾额。一幅较小,字高宽约六寸,前款为“道光乙未嘉平月”,后书“御书赐之”,两方印文为“道光宸翰”、“虚心实行”。另一幅长九尺多,字高各约一尺六寸,前款写“道光乙未腊月”,后书“御书”,引首章为“清虚静泰”,落款印为“慎德堂御书宝”。



陶澍认为两幅并赐是莫大的荣耀,特呈“印心石屋山水全图说”,以示谢恩。1836年,陶澍回乡省亲,在印心石北崖修建了21米高、共7层的文澜塔,将小幅“印心石屋”御匾临刻于塔内,并将大幅的“印心石屋”四字摹刻在陡峭的南岸山崖之上。现在塔、石、崖相对应,并以石为中心,景色壮观,成为小淹一景。



陶澍对印心石屋情有独钟。他自称为“印心石屋主人”,诗集也取名为《印心石屋诗抄》。陶澍的许多友人也都知道这“印心石屋”的典故。林则徐曾有诗赠陶澍:“石是印心心是印,生前星宿已罗胸”。左宗棠也有个名对成为陶澍的忘年之交:“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印心石屋不仅能唤起陶澍少年的记忆和对家乡的思念,更能使陶澍不忘幼时的清贫和志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清政廉洁”的好官,下对得起平民百姓,上对得住皇恩浩荡。陶澍在故乡及任职的两江地区先后又刻制了十块“印心石屋”石碑,以诉思乡感恩之情,表清政爱民之志。



陶澍为每处石碑写下五言绝句,有《石门南崖印心石屋图》《石门北崖印心石屋图》《庐山印心石屋图》《金陵印心石屋图》《金山印心石屋图》《焦山印心石屋图》《沧浪亭印心石屋图》《蜀冈印心石屋图》《清河印心石屋图》《岳麓印心石屋图》等。



由此可见,陶澍最少刻有十处“印心石屋”碑,其中石门南崖、石门北崖、岳麓均在湖南省,江西省有一块在庐山,江苏省有六块。其中以家乡湖南及人任职的两江地区居多。



南京总统府(两江总督署遗址)内的“印心石屋”石碑原置于陶澍创建的惜阴书院,后移于总统府内煦园花厅和桐音馆中间,与高低起伏的假山连为一体,周围刻有游龙、寿纹等图案,中有“道光之宝”玺印。假山起伏叠荡,崎曲不平,只有一条小道弯延其中,不禁使人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在煦园西南角的望亭下还刻有“资江印心石屋山水全图”碑,全碑高48公分、宽155公分,清楚、明确地标有山、水、房、塔的名称,说明文字达600余字,其中约400字为谢恩奏折。



扬州(蜀冈)的“印心石屋”横碑在大明寺平远楼南院位东侧面西。背面不仅刻有《印心石屋山水全图》、《印心石屋南崖全图》,而且刻有《奏折》、《跋语》和《勒石增山堂后记》,惜已部分谩漶。



苏州(沧浪亭)的“印心石屋”在沧浪亭南端看山楼下,有石屋两间,横额石刻“印心书屋” 。石屋内设置石凳,屋前砌假山,围成小院,洞门上刻“圆灵证盟”四字,系林则徐所书。所书四字取自宋吴郡太守谢庄的《月赋》:“柔雪凝,圆灵水镜”之意,指在月光朗照下,地如雪凝,天如水镜。圆灵,指天。证盟,佛教语,谓佛教徒传法,其意为天如水镜可以作证。佛教徒喜欢用月亮作为禅理的某种意象,其意与印心书屋有关。



镇江焦山北宋庆历年间就建有“宝墨亭”,明代扩建为“宝墨轩”。 1960年建有镇江焦山碑林,原藏有唐、宋、元、明时期碑刻400多方,摩崖石刻80余处,1988年经过首次扩修成为全国第二大碑林。其中新增加了清嘉庆皇帝御书“印心石屋”碑在内的珍贵历史碑刻29块。



另外两块淮阴清河和镇江金山的“印心石屋” 碑现已遗失。还有的“印心石屋”则是民众纪念陶澍所刻。1832年,陶澍专程来到海州 “讲武察吏,经画新鹾”,亲自去附近盐场视察,果断地废除了纲盐制,改为标盐新法。这项改革成果是卓著的,使得地方景观大改,灶户维持温饱,社会秩序安定,市场繁荣,百业光旺。三年后,陶澍又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再次来海州巡视盐政改革的成效,并发起云台山庙宇的修缮工作,大兴土木,使这一带风景区顿时面貌一新。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当地人便将御书“印心石屋”刻于水帘洞旁的左上方。



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庭院陆子祠南侧,古若冰洞前也有一块印心石屋碑,此碑由三块青石相拼而成,据传是当年无锡知县官所立。因此地有石洞名若冰,如石屋然,立此御碑,似亦名实相符。“印心石屋”碑是嘉道年间的改革重臣陶澍留世最多遗迹。你见过多少块?(关注微信公众号:NJHFHHH,在旅行中感触历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4 07: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红楼隐史+】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是正史。红楼梦是明修明史//官史。红楼梦不是野史,,红楼梦也不是清修明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4 23: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阿房宫谐音二旁宫幻笔上林苑//潇湘馆,侧室,田贵妃。。。】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阿房宫[ē páng gōng]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秦朝宫殿









收藏



0


0











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1-4]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

1956年,阿房宫遗址被陕西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03月04日,阿房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1991年,阿房宫遗址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6-7]2012年,《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其中2.3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建设成国家级的考古遗址公园。 [8]












































中文名阿房宫
外文名Epang Palace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处
保护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9:00 - 17:00
门票价格无
别    名阿城
建筑时间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声    誉天下第一宫
建议游玩时长1—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春夏秋季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陕西省西安市


目录

1地理环境
2历史沿革
3建筑布局
4主要建筑
5遗迹考查
▪综述
▪阿房
▪前殿
▪上林苑
▪宫殿群
6文物保护
7历史价值
8争议
▪名称由来
▪名称读音
▪遗址组成
▪项羽焚毁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阿房宫复原图(2张)



阿房宫又称阿城 [9-10],阿房宫前殿遗址建在一条古代河沟上,这是秦朝帝都咸阳以阿房宫、沣峪口为中轴线的佐证。
长期以来,专家认为阿房宫选址与汉代未央宫、唐代大明宫等宫殿一样都位于高地之上,但2015年,在阿房宫遗址发现了古河沟,说明阿房宫前殿下并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沟上修建宫殿,意味着打断原有的水网,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沟一带的阿房宫基础深达5.8米,工程量非常浩大。

阿房宫中心线一直向南,正对着秦岭北麓有名的峪口“沣峪口”。南至沣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宫所在地正是这条轴线上的最高处,与文献的记载意义相合。由此推断,阿房宫选址具有强烈的轴线意识,这条轴线有可能是秦始皇给统一后的秦帝国都城咸阳所定的轴线。 [11]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 [12]。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上林苑中。”可见秦始皇在建立了秦帝国之后,并没有立即迁移政治中心,依然在全力经营先王的宫殿。“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三辅黄图》)。但随时间的推移,首都咸阳人口急剧增加,渭北地区因受两河(泾水和渭水)的限制有了人满为患的感觉,出自建立“帝在之都”的考虑,在九年之后这才有了重新建设朝宫的举动。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九月葬于骊山。秦始皇去世时,阿房宫尚未修成,工程被迫停了下来,秦二世胡亥将所有刑徒都调往骊山陵填土。 [13]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时的阿房宫工程已停工了7个月。为实现先帝的遗愿,秦二世从陵墓工程中调出部分人力继续修筑阿房宫。 [14]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帝国危在旦夕时。在当时天下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和战事危急的状态下,阿房宫工程即使不停工,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施工下去了。于是,秦朝统治集团内部在阿房宫是否继续修建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劝阻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宫,触怒二世,三人被送交司法官署问罪处死。 [15]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作乱,将二世劫持在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 [16]。二世既死,阿房宫最终完全停工,直到秦帝国灭亡。 [17]

阿房宫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其部分附属建筑“阿城”等仍然存留了很长时间。

《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举籍阿城以南,周至以东,宜春以西……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可见“阿城”在西汉中期还依然完整。

阿城因地近长安就往往成为屯兵的地方。“苻坚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冲据阿城。初,民谣曰:‘凤凰、凤凰,上阿房’。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梧桐数千株于阿城,以待凤凰之至”(《十六国春秋》)。

隋末,唐太宗李世民入关,自泾阳趋司竹,也曾经屯兵阿城 [18]。颜师古说:“以其墙壁崇厚,故俗为阿城”。大约到了宋代,阿城被夷毁。宋敏求在《长安志》一书中载:“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崇八尺,上阔四尺五寸,下阔一丈五尺,今悉为民田”。宋敏求根据实际踏查,最早揭示出阿城“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已得到了考古验证。


清·袁江·阿房宫十二通条屏




建筑布局

播报
编辑

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

阿房宫包含两大建筑群,一是前殿建筑群,另一是“上天台”建筑群。

考古资料表明,阿房宫前殿遗址北至渭河、南到汉代昆明池北岸均没有发现与前殿遗址同时期的建筑。从而确定了秦阿房宫遗址范围的北界和南界即为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的北边缘和南边缘。综上所述,通过2005—2007年三年的艰苦考古工作,在阿房宫前殿遗址的东面(东至氵皀〈bì〉 [52]河)、西面(西至沣河)、北面(北至渭河)和南面(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135平方公里内均未发现与阿房宫前殿同时期的秦代建筑遗址,从而确定了未修建完工的秦阿房宫的范围与现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是一致的。就是说阿房宫前殿遗址即是后来人们所看到的和所认为的在秦统一以后,秦始皇所修建的阿房宫遗址。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高7—9米,面积约54.4万平方米(880亩) [19]。阿房宫仅建有台基,面积为54.1万平方米。 [20-22]




主要建筑

播报
编辑

阿房宫位于渭水之南的秦上林苑中,遗址在今西安市三桥镇西北之新军寨、后围寨、南王寺村——和平村北缘一线,纵长5千米。东以皂河为界,西迄长安县(今长安区)小苏村——纪阳村,横宽3千米,占地约15平方千米。在这一区域之内,至今仍保留地面的夯土台基还有二十余处,其中以阿房宫前殿遗址最大 [23]。在今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 [20] [24]







前殿

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15]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2年至2007年的考古研究成果,阿房宫前殿占地约800亩,相当于9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25]





磁石门

为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

磁石门的准确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三辅旧事》指为阿房宫北阙门,《雍录》指为阿房宫西门,《三辅黄图》指为阿房宫前殿之门。其位置据《西安地方志丛书·汉代长安词典》载:“磁石门遗址在今咸阳东南的双楼村(今三桥镇双楼寺)。”20世纪90年代,在三桥镇阿房宫殿遗址北面(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院内)发现夯土层,文物部门推测此处可能是秦磁石门遗址,并设有磁石门遗址的保护标志。








兰池宫

秦始皇的一座寝宫,又名仙岛。因筑于兰池之畔而名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地理志》相关史料,以微缩形式营造,高7.35米,长宽16米x16米。为了突出其“仙岛”氛围,建宫于兰池之中。








上天台

阿房宫殿祭祀天神的建筑物。

古代先民认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赐和保佑。皇帝为了使自己的国家物阜民丰,四海长平,定期率领朝臣登坛祈祷天神。重现的上天台,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8米x16.8米,高19.8米。





祭地坛

阿房宫中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场所,专供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用。

古代曰:“社”。“社”代表国家。“稷”为谷神。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发源于黄土高原远流长的农耕文化。重现的祭地坛,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米x16米,高11米。








上林苑

上林苑

为古宫苑名。秦都咸阳时置,周围二百多里,包括长安、户县、周至等地。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营建朝宫于此。汉初苑内荒芜,武帝时复为宫苑,内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并建离宫、观、馆数十处。司马相如作《上林赋》,极言其宏伟壮丽。





遗迹考查

播报
编辑




综述




阿房宫遗址
遗址坐落在龙首原往西南延伸的台地上,海拔高度394.2—401.4米。建筑遗址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三桥镇以南。在这一区间内,保留的地面夯土基址还有20余处,其中以阿房宫前殿遗址为最大,又以阿房村和纪阳寨两地的台基最为稠密。建筑用的筒瓦、板瓦、瓦当、铺地砖、圆形和五角形陶质水道、漏斗、原石柱础等遗物随处可见。 [26]



阿房




阿房
“阿房”,即“阿城”。位于阿房宫前殿夯土台基之上,是前殿及其附属建筑的外垣,先于前殿而施工。当阿房前殿的台基夯筑起来之后,首先就在北边和东西两边缘之上筑起围墙。随后,宽厚结实的北垣就成了建“阿房”的基础。在今阿房宫前殿遗址西端,有村庄名曰“大古城”、“小古城”。其所处位置,表明“阿城”在“前殿”之外、“阿房宫”之内。
阿城之所以“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同施工技巧和政治形势有关。从工程学而言,合理安排、提高时效是一条重要的原则。筑“阿城”本为设计的内容之一,先三面围墙,既是“阿房”的前一道工序,也便于现场的管理。“南面无墙”,在于留出人员、材料等进出的通道。当“阿房前殿”建起、门阙完工,再筑南墙闭合。可惜秦末乱世,形格势禁,阿房宫工程被迫废弃,自然没有南墙。

20世纪50年代,当地农民在殿址北部取土,曾挖出云纹瓦当、板瓦、残砖、石柱础及陶水管道等建筑遗物。考古工作者也多次踏查,看到同样的情况,说明前殿基址上的北部原来有建筑物存在。考古队在台基的东、北、西三面边缘上钻探,发现了墙垣遗迹,证实了“阿城”的历史存在。




前殿




阿房宫前殿布局
现存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夯土台基,西起西安市长安区纪阳乡古城村,东至巨家庄,经探测实际长度为1320米,宽420米,最高处高约7—9米,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夯土建筑台基。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阿房宫进行了调查和认可,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认为阿房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 [27]



阿房宫前殿遗址

作为一项巨型的系统工程,在施工程序上是把“阿房宫前殿”列入先期工程而首先展开。尽管“前殿”不等于阿房宫,却是“阿房宫”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朝宫的重心所在。这种先建宫后筑城的作法,似乎是个传统。如秦孝公“筑冀阙,徙都之”,汉长安城也是先建宫后筑城的。

前殿东起赵家堡,西至大古城和小古城的,利用龙首塬向西南延伸的余脉再经夯筑而成。借助地势,隆起土台,当地人成为“郿坞岭”。最新的钻探资料显示,前殿遗址现存地面之上的夯土台基东西长1119米、南北宽400米。通过钻探和试掘知,原址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面积达541020平方米。从秦代地面算起,现存夯土台基最大高度在12米之上。其土质纯净密实,夯层清晰而整齐,层厚7—8厘米,足以看出为承托大殿而具有很大的荷载能力。




上林苑




上林苑二号遗址远景
2006年3月12日,考古工作者在对陕西阿房宫前殿遗址西面至沣河东岸的大面积调查、勘探基础上,发掘了上林苑1、2号建筑遗址,取得了重要收获。 [28]
上林苑1号建筑遗址,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西1150米处,该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遗址南部为宫殿区,其夯土台基已毁坏,现存东西最大长度250米、南北最大宽度45米,面积为11250平方米;北部为园林区,因毁坏严重,其范围已无法确定。考古工作者在对遗址南部宫殿区的西部边缘进行了发掘,出土遗物以砖、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为主。遗址建筑倒塌堆积层内建筑材料中板瓦、筒瓦、瓦当都有被大火烧过的痕迹,此外还有大量被火烧毁的墙皮残块出土,这些现象都说明该建筑遗址曾经遭遇过很大的火灾。




上林苑四号遗址现存的夯土台
上林苑2号建筑遗址与1号建筑遗址相距仅500米,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西南1200米,是传说中的“阿房宫烽火台”遗址。该建筑分为两部分,上部为建筑,下部为夯土台基。遗址毁坏严重,遗存的出土表明该建筑应为高台多层建筑。 [28]
上林苑遗址还发掘面积440平方米,一条20米长蜿蜒壮观的汉代地下排水管道。离汉代地下排水管道东边几米远,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战国秦时期墙基遗址。墙基遗址南北长近40米,宽约3.5米,高1.5米。考古人员在厚大的墙基西侧发现,墙里面还穿过一条排水管道。墙基遗址东边约百米远一个高大的夯土台基,正是上林苑一号遗址——纪阳寨遗址所在地。 [29]




宫殿群




上天台遗址
阿房宫前殿遗址东500米处,有一座高大的土台,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当地人称其为“始皇上天台”,是阿房宫遗址内最显著的建筑遗迹之一 [30]。2006年12月18日,经过对阿房宫前殿遗址东侧30多平方千米近一年的考古调查、勘探与部分发掘,考古学家发现,传说的秦始皇上天台遗址实际上是战国秦时期营建的上林苑中的一处宫殿建筑群。
考古人员对高台建筑南面坡进行了解剖式发掘,以其为核心,东面、西面、北面均发现附属建筑,地下则发现了多处由陶水管道铺就的排水设施。高台建筑的南面没有建筑遗迹,但考古工作者在地下约1米处发现有沙层分布,据此推断:该处应是古代河道或湖泊,很可能是古人登高临水的园林景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认为,上天台遗址的核心是一座高台宫殿建筑,下为夯土台基,上为宫殿建筑,应是一座可分为底、中、顶三部的高台宫殿建筑。这与秦都咸阳宫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的形制基本相同,是较典型的战国高台宫殿建筑。从考古学角度看,这处遗址是秦国在上林苑建造的一处以高台建筑为核心的宫殿群。 [30-31]


明·文徵明·行书《阿房宫赋》




文物保护

播报
编辑



1961年3月4日,阿房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十五届世界大会在西安召开,提出了国际上最新的文物保护理念,不但要保护好古迹遗址,更要保护其生存环境。因此,曾作为陕西省重点招商项目、投资2亿多元的阿房宫景区,在运营13年后的2013年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规模更大、耗资更多的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08年7月11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秦阿房宫管道遗迹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08〕71号)。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效果图
同年12月31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报送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局部保护展示工程设计的请示》(陕文物字〔2008〕157号),原则同意《阿房宫前殿遗址局部保护展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2011年3月4日,陕西省文物局在西安组织召开了《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专家评审会。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等7家省内外文博机构、高等院校文化遗产保护及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和西安沣渭新区管委会、西安沣渭新区规划建设环保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32]




阿房宫遗址群

2012年5月,西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新方案,经陕西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同意,报省政府审批通过。根据规划,将建设秦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以阿房宫遗址的文物保护为核心,建立一个全方位展现秦文化及秦代历史风貌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和城市中央森林公园,建成又一个国家级旅游目的地。




阿房宫遗址管理规划图
7月15日,“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策划方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5名中外权威专家围绕“阿房宫遗址公园”的定位、规划、理念等七大核心环节展开研讨,并达成了“将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成‘中国国家统一,华夏民族团结’为主题,全方位述说秦文化及秦代中国历史风貌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意见共识。 [33]
9月11日,《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 [34]这预示着,未来陕西省西安市将以阿房宫遗址的文物保护为核心,向大众呈现一个全方位展现秦文化及秦代历史风貌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和城市中央森林公园。“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也在同日发表简介:“阿房宫人文旅游板块规划面积12.4平方公里,其中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即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 [35]

11月5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的请示》(陕文物字〔2012〕163号),原则同意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和意见。 [36]根据次年媒体的报道,遗址保护分为三部分:首先,将2.3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建设成国家级的考古遗址公园,来保护880亩的遗址本体。其次,2.3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外扩400米,设立建设控制区,在此范围之内对建设的高度、密度、内容严格规范,所有规划和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必须报国家文物局审批。第三,建设控制区周边再外扩约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秦文化特色的人文旅游区。 [8]

12月21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阿房宫上天台管道遗址保护展示设计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2〕167号)。 [37]




阿房宫遗址及秦咸阳城遗址图
2013年5月27日,阿房宫遗址纳入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共同研究编制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6月8日,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和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公司7日签订合作协议,计划累计投入380亿元,建设“首创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阿房宫人文旅游板块的规划面积为12.5平方千米,其核心是2.3平方千米的“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按照沣东新城管委会的规划,阿房宫人文旅游板块重点发展的是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商业和高端、低密度旅游地产,要打造国际化大西安的一处人文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5A级风景区。 [38]

2015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上报沣东文化广场设计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5〕2号),原则同意沣东文化广场涉及阿房宫遗址一类和二类建设控制地带的选址方案和意见。 [39]

3月24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上报阿房宫遗址周边环境整治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4〕306号)。 [40]

3月30日,陕西省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召开,会议研究旅游业改革发展问题、审议《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情况汇报,决定按程序颁布实施。 [41]




历史价值

播报
编辑

秦阿房宫不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更记载着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承载着华夏文明的辉煌记忆 [42]。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3]

同时,某种意义上说,劳民伤财的阿房宫也是秦灭亡的一个象征物。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前陕西省博物馆馆长周天游认为,阿房宫是秦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儒家的内敛不同,秦的价值观是外扩的,什么都追求极致,宫室要大,都城要大,疆域要大,而且要调动全国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秦帝国确实在短时间内奠定了很多历代延续的制度,但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承受能力。

杜牧影响深远的《阿房宫赋》在最后指出:“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的这篇文章,其实是对当朝的一种影射,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写明:“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阿房宫的象征意义由此定型。 [43]


掘性高山石微画雕——阿房宫雕




争议

播报
编辑




名称由来

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这样,人们就它称为阿房宫了。这座宫殿为何名叫“阿房”,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旗降石《阿房宫雕》
第一种观点:秦王嬴政在邯郸城生活爱上一个邯郸女子,名阿房,秦皇统一天下后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女。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上吊自杀。秦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
第二种观点: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三种观点: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四种观点:之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阿房宫就建在高峻的台基之上,如《汉书》所言。

第五种观点:《长安志》解释为“阿”是因宫殿与山相邻,未有名,先称在阿房。这种说法出自《史记》中,阿房未成,宫成就会命名的说法。




名称读音

主流观点认为应读ē páng gōng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认为该读“ē páng gōng”。“阿”(ē)在古代指的是山脚下弯弯曲曲的地方,“阿”读ē无异议。而“房”通的是“旁”,所以该读páng。四川师范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所长、训诂学教授宋子然认为:“阿房宫这三个字中的‘房’是个通假字,是旁边的‘旁’,应该读‘páng’。”

2010年11月,北大中文论坛发表的著名学者宋传伟的《“阿房宫”的“房”字正音考》,从多个角度支持读 páng的观点,国家语委委员、北大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音研究会主任沈炯也支持了宋传伟先生的论述。

认为应读ē fáng gōng

辽宁大学教授张杰,语文出版社副编审杜永道认为应该读作“ē fáng gōng”。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1月版)也持此观点。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房”字只有fáng [44]一种读音,第十版的新华字典中也相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采用此读音;而古代汉语词典中虽有páng的读音,但却只有房皇一词中读作páng。虽未见有哪部词典明确指出其读音,但fáng这个读音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




田黄石《阿房宫雕》
认为应读ā fáng gō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教授认为,在陕西话发音中“阿”(ā)字释义为“那个”,“房”(fáng)为陕西的一个地名,据《史记》记载,当年阿房宫开始修建时并没有起名字,所谓“阿房宫”只是一个指代(用抽象概念代替具体事物),指的是“在房那个地方的宫殿”,所以其发音应该为ā fáng gōng。

认为应读ō báng gōng

2015年3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乔攀根据《康熙字典》《中华字海》《辞海》等字典及其他资料,从不同角度搜集论证,阿房宫的普通话准确读音为ō báng gōng,阿,乌何切,u huo 切。




遗址组成

在历代文献中,对秦阿房宫的恢弘、壮丽、奢华有突出描述, [45]但是自秦末以来始终没有过科学探测。1994年,西安市文物局在保护区(约10平方公里)内组织进行了文物普探和现状调查,该次调查形成的考古报告认为,阿房宫遗址面积达6平方公里(其中包括约55万平方米的前殿基址、若干处其他建筑基址等等),并认为在前殿以南存在广场。 [46]

2002年-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考察阿房宫前殿遗址,认为夯土台基面积达54万平方米,并得出该遗址未遭焚毁、原本亦未建成的看法; [47]2004-2005年,又考察前殿周围的两处建筑遗址,认为都是原属战国时期秦上林苑的建筑,与秦代兴建的阿房宫并无关系。 [48]据参与考古队工作的学者李毓芳介绍,截至2007年,经勘探,传说中的烽火台、上天台、磁石门遗址等均为秦汉上林苑的建筑。她认为,这些建筑与阿房宫无关,亦即阿房宫的遗址仅仅包括已知的前殿遗址。 [49-50]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理解,如王学理认为阿房宫“并不是一座宫殿的名称,而是一处皇家园林式的宫殿群落的临时称呼”。 [24]他的观点是:阿房宫的宫址的集中区,北起新军寨、后围寨,南至王寺村、和平村北,南北纵长5千米;东以皂河为界,西迄长安县小苏村、纪阳村,横宽3千米,总共占地约15平方千米,其间有建筑与湖泊遗迹穿插分布。不同形状的建筑群重重叠叠,在三桥镇南仍有20余处。 [24]

围绕阿房宫遗址组成的争议,还存在项羽是否“火烧阿房宫”的争议。 [24] [50]




项羽焚毁

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开始挖掘阿房宫遗址,得出阿房宫其实未建成的结论。2006年,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依照史料所载,阿房宫应该有大量的草木灰才对。考古人员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因为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火烧咸阳宫殿,“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让后人误解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是因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诗中极度描写阿房宫的壮美,让后人对项羽火烧阿房宫深信不疑。 [51]

也有考古专家认为,阿房宫范围很大,不同形式的建筑、游乐、交通设施,星罗棋布。在主体建筑阿房前殿还停留在夯土地基阶段而无大型建筑物的情况下,此一地区的考古探测仅仅露出冰山之一角的时候,还不能轻易否认项羽对阿房宫的光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07: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绿珠+瑞珠+宝珠+玉人楼+】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玉楼

历史典故


玉楼怎么写好看:


玉楼怎么写好看玉楼书法图片

玉楼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玉楼受召”。本指天帝或仙人的居所,借指文人早夭。明 文徵明《夜读亡友刘协中诗》:“眼中堪恨埋琼树,天上徒闻有玉楼。”

词语分解:
玉楼的解释 1.华丽的楼。 唐 宗楚客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 宋 辛弃疾 苏武慢·雪词:“歌竹传觴,探梅得句,人在玉楼。”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二折:“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清 纳兰性德 菩萨鬘词:“春云吹散湘帘雨,絮粘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2.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十洲记·昆仑:“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玉的字典解释 玉 yù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
楼的字典解释 楼 (樓) lóu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楼房

历史典故推荐:山包海容

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宋 惠洪沩山轼禅师赞:“视其心胸,山包海容。”又韩廉使奉御赞:“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并列 比喻人气量恢弘,胸怀博大。宋·惠洪沩山轼禅师赞:“视其心胸,~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玉楼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07: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白楼播报讨论[url=]上传视频[/url]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收藏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
0









太白楼,原名谪仙楼,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马采石镇唐贤街1号,地处翠螺山南麓,始建于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的美誉,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长江著名的“三楼一阁”。 [1]
太白楼为三重飞檐木结构古建筑,主体建筑高18米,占地面积578平方米,为三层两进,楼后有李白祠,两侧各有厢房庭院。 [1-3]
2013年3月5日,太白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中文名太白楼
地理位置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马采石镇唐贤街1号
所处时代清代
占地面积578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08:30—17:0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    号7-1070-3-368

目录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始建谪仙楼于此。 [1]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当涂知县滕宗谅重修谪仙楼。 [2] [7]
明正统五年(1440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视江南,重建谪仙楼。 [1]
明万历九年(1581年),御史张一鲲巡按江南,命太平知府林一材主计,当涂县令杨维诚主持鸠工庀材,重修谪仙楼。 [2]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谪仙楼不幸焚于大火。 [2]
清康熙元年(1661年),知府胡季瀛重建,谪仙楼改名为太白楼,又称“唐李公青莲祠”。 [2]
清咸丰四年(1854年),清军前提督邓绍良焚毁太白楼。 [2]
清光绪三年(1877年),兵部尚书彭玉麟捐资重建太白楼。 [1]
1958年,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对太白楼和李白祠进行维修。 [2]
1959年,马鞍山李白纪念馆成立,设于太白楼。 [2]
1978年,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城建局对太白楼和李白祠进行大规模重修。 [2]
2008年,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对太白楼进行维修。 [6]

[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




太白楼





建筑格局
播报编辑


结构
太白楼为三重飞檐木结构古建筑,总体建筑高18米,占地面积578平方米,为三层两进,楼后为李白祠,两侧各有厢房庭院;主楼设有李白纪念馆陈列室,一层为“思咏厅”,二层为李白纪念堂,三层为“风月楼”。楼内置李白坐像一尊。 [1-3]

特点
太白楼整个建筑近似一座道观,飞檐重阁,歇山屋面,斗拱画梁,挺拔壮丽。前楼后阁,左右回廊;歇山屋顶,筒瓦滴水,鳖鱼走兽,飞檐翘角,蔚为壮观。尤其是祠堂正厅供奉的一尊楠木雕李白站像,背负双手,昂首挺胸,神态潇洒飘逸,十分传神地再现了诗仙风韵。 [1-2]

文物遗存
播报编辑

太白楼以大型锻锕介绍了李白采石“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浪漫传说和生平游踪,以两尊李白楠木雕像演绎了诗人中年与晚年时期的精神风貌,通过文物的展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文化的内涵深厚。 [6]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相关人物

李白雕像(6张)





主词条: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5]

相关楹联
李鸿章在天津行馆为采石太白楼撰书楹联一幅。联语云:“凭眺俯江流,想当年采石矶边,醉月谪仙,望古独携怀谢句;登览余我辈,问此地天津桥畔,谈瀛海客,何人解草吓蛮书。” [2]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蒋介石登临太白楼,并撰楹联一幅:“胜迹画图中,莫辜负此日登临,倚山枕渚;奇才诗酒老,忆记取当年狂放,动地惊天。” [2]

相关诗词
唐·白居易《谪仙楼》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2]
明·吴承恩《太白楼》
青莲居士登临地,有客来游兴不孤。山水每缘人得胜,贤豪多共酒为徒。
云飞醉墨留朱拱,花拥宫袍想玉壶。独倚阑干倾一斗,知君应复识狂夫。 [2]
清·安致远《水调歌头·泛采石饮谪仙楼》
万树苍葱处,幻出谪仙楼。倏忽凄风骤雨,陡作满江秋。一片风帆残照,数阙渔歌初歇,两岸苇修修。江南风景好,唤起隔江愁。
瘦驴背,残鱼脍,敞貂裘。何如宫袍美酒,潇洒少年游。水畔蛾眉如月,好对龙吟鼍怒,烂醉木兰舟。古今多少事,尽付与东流。 [2]
郭沫若《采石矶太白楼漫题》
我来采石矶,徐登太白楼。吾蜀李青莲,举杯犹在手。
遥对江心洲,似思大曲酒。赠君三百斗,成诗三万首! [6]



谪仙[zhé xiān]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神仙被贬下凡间的意思








收藏



0


0











谪仙,原指神仙被贬入凡间后的一种状态,引申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的人物,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在中国历史中,汉朝的东方朔,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等极有才能的文人,都曾被称为“谪仙”。












































中文名谪仙
释    义被贬人世的仙人
特    指唐朝诗人李白
拼    音zhexian


目录

1谪仙释义
2谪仙李白





谪仙释义

播报
编辑

谪,音zhé,中国封建时期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称为谪。

谪仙,字面意思是被贬谪的仙人。古文中常见的有以下三个意思: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

《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永明中会稽钟山有人姓蔡,不知名。山中养鼠数十头,呼来即来,遣去便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谪仙’。”唐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迈,真谪仙人也。”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吴彩鸾,世传谪仙也。”

2、专指李白。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於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唐韩愈《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一本作“谪仙”。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李谪仙《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所知。”




谪仙李白

播报
编辑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另说郭沫若考证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另有“小李杜”之称的则是李商隐和杜牧。

李白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其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李白的诗作在全唐诗中收录于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传世。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07: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遗篇: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苏一先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三回中的原有情节,后来被作者删除。目前一位安徽的藏家公布了一种《石头记》的抄本《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简称吴本)后28回的内容,这极有可能是《红楼梦》80回后迷失的真本!该抄本的持有者(藏家)透露,吴本是现今最早的《石头记》抄本,书中关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内容没有被作者删去。虽然它只发布了后28回,但是在此抄本的第十、十一和十三回完整的记录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情节过程,这才使我们能有幸了解秦可卿到底是如何淫丧的。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藏家说,我们今天看到的通行本第十回,除了说秦可卿的病情,根本没什么情节,好像另起炉灶,删去原来的内容之后,有拼凑之感。而吴本的第十回的内容则大不相同,连回目都不一样,吴本本回回目是“金寡妇嗔姤凝曦轩 秦可卿淫上天香楼”,正文中没有张太医给秦可卿看病的情节,后续各回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是“秦可卿淫上天香楼”的情节。
据藏家透露,吴本第十回的情节梗概是:薛蟠回到贾家私学,得知刚发生的闹学堂一事,非常生气,在贾蓉怂恿下又与秦钟争夺香怜发生争吵,最终没有打起来,不了了之。金寡妇为金荣被打的事,怒气冲冲的去找秦可卿评理,路过会芳园凝曦轩时,远远看见尤氏与几个丫头走过,尤氏面有怒色,金寡妇从旁人那里打听到秦可卿病了,感觉自己来的不是时候,所以思来想去只好忍气回去了。接下来,作者写了秦可卿生病的原因,原来这是她淫上天香楼导致的。秦可卿是个非常放荡的女人,曾经勾引过宝玉,和贾蔷也有奸情。
一日,贾蓉不在家,秦可卿约贾蔷来偷情,而她自己在家沐浴梳妆,等贾蔷来(焦大口中所谓的养小叔子就是指秦可卿与贾蔷的关系),不料贾珍透过帘子看到了秦可卿的美态,顿时起了淫心,进去拉拉扯扯。秦可卿几番挣挫,还是让贾珍得手了。(秦可卿与贾珍偷情正是焦大所说的“爬灰”,指乱伦)正在发生关系,忽然瑞珠隔着帘子说:“有人登访了!”惊得二人赶紧穿衣服。贾珍很快整理好衣服,然后迎了出来。原来是贾蔷赴秦氏之约而来,他进门看到贾珍以后吓了一跳,实在是没有想到,非常尴尬。贾蔷找借口说是来邀请贾蓉赴宴的。贾珍信以为真,说自己有事,趁机溜了,贾蔷也借机走了。贾珍觉得在秦可卿房中偷情不安全,于是跟秦可卿说以后二人去天香楼幽会,因为那里平时人少。为了安全起见,两人每次在天香楼偷情的时候都让瑞珠在门外把风。一次偷情之后,秦可卿在更衣的时候,将簪子遗落在了天香楼。焦大在宁府负责干杂活,多次窥视到秦可卿与贾珍、贾蔷等人的丑事,心里很是厌恶。
[img=443,598][/img]
有一天,另一个丫鬟宝珠去天香楼打扫卫生,拾到了一个簪子,发现是秦可卿经常戴的,心想人人都知道是秦可卿的,自己不好独吞,不然以后被人发现,说不清是自己偷的还是捡的,不如讨好主子,得个好名声。于是她急忙兴冲冲地去找秦可卿,却遇见了尤氏,尤氏问她怎么回事,于是她说明实情,把簪子交给了尤氏。尤氏之前就听到一些奴才偷偷议论关于秦可卿的风言风语,一直不信,现在看到秦可卿的簪子,得知是在天香楼捡到的,心内也有些信了,于是派人秘密跟踪贾珍,并且和贾蓉商议,二人决定找机会捉奸。这一天,秦可卿又去天香楼与贾珍幽会,尤氏、贾蓉获悉之后快步往天香楼赶来。负责在门外望风的瑞珠,此时居然由于瞌睡在打盹,贾蓉和尤氏从远处走过来的时候,她没有及时发现,直到二人上楼来了,她才惊醒。于是她忙起身想赶紧去敲门,贾蓉气得抢上前去把她踢开,然后和尤氏闯了进去。当时场面很是狼狈,贾珍恼羞成怒,贾蓉和尤氏对秦可卿更是又打又骂。一番争吵之后,各人回房了。而秦可卿因为又羞又愧,很快就病倒了。
吴本第十一回:秦可卿和贾珍的丑事很快就在贾府传开了。大家都很震惊,贾母非常生气,完全改变了对秦可卿的态度。宁府为贾敬排家宴庆寿辰时,秦可卿不敢违背礼法,抱病前来参加,邢夫人和尤氏等人却冷言冷语劝她回去,说她不配来。这让秦可卿再受打击,心情极为沉重,病情更重了。(我们就此可以获知,贾母不是因为吃桃闹肚子不能参加寿宴,而是因为秦可卿在贾敬寿辰前一天曝出奸情,贾母正在气头上,所以没来参加)
[img=500,309][/img]
吴本第十三回:贾蓉、尤氏、邢夫人、贾赦以及贾珍等聚在一起,商讨秦可卿的事情,认为她的丑行败露,越传越广,不能再在贾府呆下去,最后大家认为只有牺牲她才能为贾府挽回颜面,于是命她自尽。贾珍不同意这个决定,一番哭闹无用,被邢夫人等人劝了回去。秦可卿自知难逃一死,只得在天香楼上吊自尽。瑞珠一直为自己坏了贾珍和秦氏的好事深感内疚,现在秦可卿死了,知道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是撞柱子死了。而宝珠觉得因为自己送簪子引出两条人命,心中愧疚之极,所以也甘心为秦可卿守灵。贾珍为了丧事能体面而风光地进行,花一千二百两银子为贾蓉谋取了个龙禁尉的职位,所以贾府为秦可卿隆重地举行了葬礼。




发布于 2019-08-19 14:44《红楼梦》遗篇: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07: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贾母+张道士影射崇祯?】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金麒麟如何伏白首双星?麦克风5G
流量卡上网卡三网运营商一级直销可发全国含新疆西藏内蒙云南广西






金麒麟如何伏白首双星?
原创: 暗香疏影梅 有心拾萃 昨天

[img=300,347][/img]
又来到了红楼解读的一处盲点,第三十一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麒麟如何伏双星?还是白首双星?有人说因宝玉和湘云各持一个麒麟,因而白首双星指的是湘云和宝玉,二人在家族离散之后直至白首之时再次聚合,却因有违大悲剧的结局不能自圆其说;有人说湘云的金麒麟本是贾母的,宝玉的金麒麟是张道士的,因而白首双星指的是贾母和张道士;还有人根据脂批说白首双星指的是史湘云和卫若兰二人白头偕老……无论如何,有心拾萃还是会依据文本作出更合理的解读。
我们先来看双星,什么是双星?可不是普通两颗星就可以称双星,双星典出《左传》,特指参星与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距离遥远,永不能相见。前文作者曾用到参商之虞,不虞之隙,形容彼此之间的矛盾。显然白首双星不是白头偕老之意,恰恰相反,而是两个人因距离遥远或彼此有矛盾虽白首而不能相见。再结合红楼道具金麒麟我们能还原出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img=300,347][/img]
回到第三十一回文本: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好说。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翠缕道:“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我只问姑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湘云道:“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翠缕听了,笑道:“是了,是了,我今儿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太阳’呢,算命的管着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就是这个理了。”湘云笑道:“阿弥陀佛!刚刚的明白了。”翠缕道:“这些大东西有阴阳也罢了,难道那些蚊子、虼蚤、蠓虫儿、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阴阳不成?”湘云道:“怎么有没阴阳的呢?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那边向上朝阳的便是阳,这边背阴覆下的便是阴。”翠缕听了,点头笑道:“原来这样,我可明白了。只是咱们这手里的扇子,怎么是阳,怎么是阴呢?”湘云道:“这边正面就是阳,那边反面就为阴。”翠缕又点头笑了,还要拿几件东西问,因想不起个什么来,猛低头就看见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便提起来问道:“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湘云道:“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怎么没有呢!”翠缕道:“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湘云道:“这连我也不知道。”翠缕道:“这也罢了,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一面说,一面走,刚到蔷薇架下,湘云道:“你瞧那是谁掉的首饰,金晃晃在那里。”翠缕听了,忙赶上拾在手里攥着,笑道:“可分出阴阳来了。”说着,先拿史湘云的麒麟瞧。湘云要他拣的瞧,翠缕只管不放手,笑道:“是件宝贝,姑娘瞧不得。这是从那里来的?好奇怪!我从来在这里没见有人有这个。”湘云笑道:“拿来我看。”翠缕将手一撒,笑道:“请看。”湘云举目一验,却是文彩辉煌的一个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湘云伸手擎在掌上,只是默默不语……
第二回,贾雨村的正邪论说的是人之个体,此处史湘云的阴阳论则说的是阴阳雌雄双方,人分男女,物有阴阳,史湘云的小麒麟居然有一大麒麟与之相配,一阴一阳,天作之合,明显胜于金玉之配。脂批提示: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有人说卫若兰其人全文未见,因而此处脂批不足为据,没关系,既然无法确定阳麒麟的下落,我们就来看看拥有阴麒麟的史湘云的命运。
[img=300,347][/img]
第五回史湘云的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展眼吊斜晖,史湘云过早地走到了美人迟暮;湘江水逝楚云飞,水逝云飞,显见湘云不是人死就是心死。
判曲:[第六支·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由曲名乐中悲可知,史湘云配了个才貌仙郎之后曾有过短暂的快乐韶光,可惜很快“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夫妻生活极其短暂,只因“尘寰中消长数应当”,看来不是人为,而是无法抗拒的命运,才貌仙郎丧生的可能性最大。与判词对照,湘云哀痛过度,未老头白,心成死灰。而一句“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明点湘云和宝玉之间如霁月光风根本不存在儿女私情。
[img=300,347][/img]
那么美人迟暮的湘云和谁白首双星呢?

宝玉因笑道:“你该早来,我得了一件好东西,专等你呢。”……话说宝玉见那麒麟,心中甚是欢喜,便伸手来拿,笑道:“亏你拣着了。你是那里拣的?”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
可以说宝玉视这枚阳麒麟如命,应该不会轻易赠人,很可能曾在史湘云成亲时作为贺礼赠送给“才貌仙郎”,但在“才貌仙郎”逝去之后被通灵宝玉召回,毕竟这枚阳麒麟因通灵宝玉而得。
湘云成为嫠妇之后,心如死灰,不会见任何人,包括宝玉。
或许正如唐代杜甫诗云: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发布于 2018-09-16 14:42
红楼梦人物


红楼梦:张道士对贾宝玉提亲,为何贾母不假思索就一口回绝了呢



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以独到的手法,妙解《红楼梦》每回故事的精彩




前几天小编发布的一篇文章《为了试探贾母对宝玉婚事的态度,贾元春派出了一位高明的月老》里说到,清虚观的张道士突然对去清虚观打醮的贾母提起了宝玉的婚事。

张道士对贾母说:“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张道士是个道士,按理说不该过问红尘俗事,但作为贾母丈夫荣国公的替身,因而他是有资格提起宝玉的婚事的。

那么他给宝玉介绍对象,对贾母说有这么一位小姐适合宝玉, 按照通常的情理来说,贾母听后应该给人家面子,至少应该礼节性地向张道士询问一下:你说的这位小姐是哪家的小姐?家境怎么样,是否与宝玉门当户对?模样性格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但令人大为奇怪的是,贾母在听完张道士提亲的话后,似乎也明白了张道士的一番用心--是在奉贾元春之命行事,故而在只字不问张道士女方的情况下,贾母当即对宝玉的婚事回应了下面代表自己立场的话。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

这就是说,贾母在不了解女方的情况下,就一口回绝了张道士的提亲。








那么,此时此刻的贾母,对宝玉的婚事,她内心里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呢?

下面我就来把贾母说的这句话给大家进行解读,由此大家就能看出贾母隐而未显的真实意思了。








首先,贾母说“上回有和尚说了”,这里就让人质疑:是什么时候说的?又是哪个和尚说的呢?因为之前薛姨妈曾经说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这里贾母的回答,就巧妙地否定了此说。你们(指薛姨妈、王夫人)不是拿和尚的说法来压我吗?

那好,我也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也拿另一个和尚来说事。








其次,贾母对张道士说宝玉“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这话也经不起推敲。

这一年宝玉已经13岁,宝钗15岁。

那时,15岁正是女孩嫁娶之年。

这是贾母对宝玉婚事不表态的表态:我这宝贝孙子命不该早娶。至于什么时候娶?瞅我高兴。宝钗你乐意等就等着吧。女大当嫁,你宝钗已经15岁到了婚嫁的年龄了,等得了吗?等得了的话那就继续等下去吧。

贾母说这话并不是真的宝玉命里不该早娶,而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好让宝钗知难而退呢。








不然你看,时隔半年后,也就是在当年腊月,当宝琴刚来到贾府时,贾母就喜欢上了宝琴,便有心撮合她与宝玉的婚事,与这里(当年五月)贾母在清虚观对张道士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前后时间间隔才不过才半年。








既然贾母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那这与时隔半年后贾母就立马要找宝琴婚配给宝玉,不是前后自相矛盾吗?

由此看来,贾母这话岂不是“司马昭之心”。

贾母的这段话仔细一解读,就知道她分明是在委婉地拒绝张道士的一番“好意”呢。








很显然,贾母虽说是在回答张道士的问话,可贾母这番话更是故作姿态有意说给王夫人和薛姨妈两姐妹听的。

同时更是顺便借张道士之口,让他传话给贾元妃,虽然你张道士不说你是贾元妃派来的说客,但我清楚得很,你就是贾元春派来的传声筒,那你就去告诉贾元春:

我打心眼里不赞成你们的金玉良缘。宝玉的婚事我这个当奶奶的说了算。你们想要促成金玉良缘,想让宝玉娶宝钗,让宝钗当上荣府二奶奶的如意算盘,没门!








有道是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

贾母此刻对于金玉良缘如此铁心反对,也不知贾母今后对于金玉良缘是否还会持今天这般坚决不可动摇的反对态度呢?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各位友友评论留言








纯原创,抄袭必究。我是《好看的红楼梦》作者诗绿凤,每天给你新鲜营养的红楼妙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08: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金玉良姻+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贾母影射田贵妃,张道士影射崇祯帝?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换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金玉良姻1.0:史太君+张道士//贾代善
金玉良姻2.0:史湘云+贾宝玉?
金玉良姻3.0:薛宝钗+贾宝玉?
金玉良姻4.0:金钏+玉钏
金玉良姻5.0:金鸳鸯+贾琏

【{史:田的变形}】

  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蒙侧批:老人家神影活现。】“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蒙侧批:大家规模,一丝不乱。】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象,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蒙侧批:如此碍犯文字,随景生情,毫无牵滞。】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08: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晴雯//平儿//贾母//黛玉+【袭人//元春+王夫人//宝钗】===田妃+【袁妃+周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05:45 , Processed in 0.0665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