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一=====神瑛为谁侍?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8: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史湘云本不谙世事,为何去蘅芜苑居住后,言行却开始变得世故起来
2019-09-24 22:04


史湘云是《红楼梦》中真性情之女子,她性情豪放,却又天真烂漫,敢说旁人不敢说之话,敢做旁人不敢做之事,这一点是尤其难得的,因为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史家又处于衰落之中,家中连针线佣人都用不起,还得让史湘云亲自点灯熬油地做活儿,如此环境,却丝毫没能影响史湘云的宽阔心胸,实在令人佩服。

许多读者对史湘云有偏见,认为她性子太直,情商太低,导致她经常在无意之中就伤害了别人,比如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中,正值薛宝钗生日,恰好宴会上有一个戏子的样貌跟林黛玉有些相像,王熙凤便有意打趣黛玉,故意用用激将法问众人:“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薛宝钗看出这个戏子像林黛玉,但只笑笑不说话,贾宝玉也看出来了,可也不敢直言说出来,唯独史湘云一人说话不过脑子,直接脱口而出:“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虽然说林黛玉本人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迁怒于史湘云,可也告诉史湘云乃是一个毫无情商的天真姑娘。所以到了第三十八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史湘云突然表现出极高的人情世故能力,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她对赵、周两位姨娘的态度上。

史湘云陪着吃了一个,就下坐来让人,又出至外头,令人盛两盘子与赵姨娘、周姨娘送去。又见凤姐儿走来道:“你不惯张罗,你吃你的去,我先替你张罗,等散了我再吃。”湘云不肯,又令人在那边廊上摆了两棹,让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等人去坐。——第三十八回
史湘云在此处表现出很好的人情世故以及社交能力,除了对现场进行合理的即时安排,她还专门找人给赵姨娘和周姨娘送去了螃蟹,这一点很重要!为何?因为同样的情节曾在另一个人身上出现过。



各位可还记得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薛宝钗将哥哥薛蟠从姑苏带回来的几大箱礼物均匀分好,然后挨门挨户去送,这其中就包括赵姨娘,初读红楼之时,笔者一直将宝钗此番作为当作人情世故的学习典范,可万万没想到史湘云曾经也做过同样高情商的事情,薛宝钗给赵姨娘送礼,赵姨娘受宠若惊,连连在心中说宝钗的好话:

且说赵姨娘看因见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差。她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她挨门儿送,并不遗漏一处,也不漏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也想到了。若是个林丫头,她把我们娘儿们正眼都不瞧,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第六十七回


所以薛宝钗送赵姨娘礼物此举,绝对是高情商的表现,用蝇头小利便可跟赵姨娘等众人搞好关系,虽然是小小礼物,却能收获大大的人情效果,林黛玉为人清高,不屑于主动招惹赵姨娘这类人,导致对黛玉在底下人中的口碑并不好,这恐怕也是导致林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薛宝钗出身商家,有这般情商可以理解,可一向神经大条的史湘云为何也能有这般高情商的行为,这恐怕跟史湘云搬去蘅芜苑有关。史湘云自幼是跟林黛玉、贾宝玉等人生活在一起的,可她对薛宝钗却格外敬重,甚至在背后也不愿说薛宝钗的坏话,因此第三十七回接着史湘云做东办诗社的机会,薛宝钗邀请史湘云住进了蘅芜苑,从此两人便真正住在了一起。



因此笔者认为,史湘云在螃蟹宴上的高情商举动,是受薛宝钗耳濡目染的结果,史湘云对薛宝钗一向很崇拜,站在心理学角度,一个人对自己的偶像总是会产生崇拜心理,进而会去模仿偶像的行为,史湘云毫无疑问属于后者,在跟薛宝钗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她认同了薛宝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有意学习宝钗的行事作风,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史湘云开始公开劝说宝玉应该立身功名,差点还和宝玉产生矛盾,凑巧的是,宝钗也曾因劝说宝玉学习仕途经济之道而被宝玉嫌弃,这两者如此相似,难道会是巧合吗?

笔者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指出,不胜感激。

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8: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的诗都哭哭啼啼?不,这首最特别!
阅读后遗症
2019-06-13 16:51
《红楼梦》中每个角色的诗歌都符合人物身世、性格,又有着不同时期、不同场景下的变化,比如林黛玉曾经离丧、常做哀音,和史湘云连句说出“冷月葬花魂”这样的凄恻幽冷之句,独自吟诗又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孤傲洁白,和众人一同写诗也是“秋闺怨女拭啼痕”,然而哀叹并非是林黛玉的唯一特质,她的诗歌里也有明媚甚至是奋进的面相。
比如她在元春省亲时,替贾宝玉写的那首《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第一点,林黛玉并非总我行我素、孤芳自私、自说自话,她也可以是一个很高明的“应景”诗人。
林妹妹看似性格孤高,常常“不合时宜”,事实却并非如此。
林妹妹使小性子都是和宝玉二人在不重要的私下场合拌嘴,在一切贾府的重要场合,林妹妹从来没有出格举动或任何掉链子行为,而是规规矩矩做着一个斯文的大家闺秀应该做的事。

写诗也同样,贾元春回府省亲,林黛玉收起了她常用的“哀切”风格,而写了一首非常明媚、大气的诗歌。
贾元春省亲是家事,更是“国事”。
贾政对着女儿无长辈嘱托、却恭恭敬敬下拜,就是对事件的定调。和隔壁贾宝玉“对李东风里、主人应解怜”这种小家子气的小儿女言语不通,林黛玉非常应景写出了“盛世”这个关键词。
贾元春也特意指明这一首《杏帘在望》写得最好,所谓“好”不仅仅是指遣词用句等技术因素,更在于立意和主旨,林黛玉扣住了这个场景最需要的“太平盛世”关键词。

第二点,林黛玉在“小女儿爱怨心思”之外,有更高的格调、更宏伟的人生蓝图。
人人知道贾探春有追求、只恨被困在女儿身中,人人知道薛宝钗也有追求、螃蟹诗中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道出了她的凌云之志;而你可曾注意,羞羞答答哭哭啼啼的林黛玉,也同样有高远之志?

她的《五美吟》就很有见地。
她不是一个被常规俗世眼光捆绑的胆小鬼,而是在病弱躯体下长了一身英雄骨。
只是林黛玉太纠结和宝玉的爱情,又对俗世的功名利禄毫无兴趣,表现出的“小”特质遮掩了她内心“大大”的山高水长。
这首《杏帘在望》承袭的是杜甫、辛弃疾等等诗人对于美好田园农桑生活的描绘,语句虽不新奇,但贵在“落地”有黎民苍生的关怀。
这是林黛玉“孤傲冷清”表象下的天真、良善、温柔。

第三点,林黛玉也曾向往男耕女织的“世外桃花源”般的生活。
作为一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大小姐,林黛玉唯一从事的劳动是女红刺绣,然而做的还没有剪的多;作为一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小姐,林黛玉对于乡村生活的真正了解,大概仅限于刘姥姥瞎编的几个夸张段子。
她从不曾真正渔樵耕读,也从不曾真正见过乡村田园,她所有的想象都来自书本的二手资料,然而,大概正是这种隔绝和遥远,恰恰促成了她的向往。
所以她下笔如此自然,写出了一幅生机盎然又优雅有质的“伪”乡村生活,一种文人意向式的田园梦想。
曾有过如此平淡幸福的梦想,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8: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抄检大观园时,为什么探春发飙让人倍感悲凉?
1024080881PK2020.06.21浏览1次其他分享举报


    
1个回答
sunsbw
2020.06.22
满意答案
探春是唯一一个敢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发飙的人,她不像林黛玉和薛宝钗那样有着寄人篱下的顾虑。作为本家人,探春更多的是为整个贾家考虑,而王夫人抄检大观园,表面上是为了揪出在背后淫乱的人,实际上是将贾府往深渊更推向一步。所以探春会发飙,她认为这种自己抄自己家的行为极端的愚蠢,但是她又无力改变,只能自己生气、迷茫、不知所措,这种明明能看到结局却没能力改变的举措实在是倍感悲凉。



抄捡大观园这个情节矛盾激化,整个故事被推向了高潮,这个情节也成为了贾府由盛而衰的重要转折点。大观园是贾宝玉同女儿姑娘家的一个世外桃花源,这里干净纯粹,没有世俗的繁杂纷扰。探春,是个很争气的女子,尽管是庶出,但她从来不以这种身份捆绑自己。在贾府所有人眼里,她都是骄傲的,美丽的,清雅的。也是庶出的这个身份造成了探春要强的个性,就像是带刺的玫瑰。



探春在贾府的身份地位很艰难,其生母是赵姨娘。赵姨娘是个极其重男轻女的,可以不惜一切为儿子贾环讨未来,却为了一点钱让女儿颜面不保,探春对她的这个生母实在没有太多的感情,有一点也被赵姨娘给作没了。探春从小便跟在王夫人身边,王夫人也有悉心培养探春,因为王夫人知道探春有才情有能力,于是后来把管家的事交给了探春。



大观园抄捡,探春早先得了消息,便开着门点着蜡烛,等着王熙凤一众人来搜查,探春是愤怒的,是不屑的,早就憋红了脸准备发作一番。王熙凤说一句,探春像炸药一般回过去,一句接着一句,不落下风。那王善保家的媳妇儿上来想搜探春的身,却不想被探春一记耳光给扇了去,顿时骂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探春是生气到了极点,她将一腔怒火全部发泄出来,对贾府的未来无计可施的无奈也都发泄出来,可有什么用,探春根本无力改变。

00分享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一=====神瑛为谁侍?【颦颦+红香绿玉+两全其妙】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31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贾宝玉为什么给林黛玉取字颦颦?不止因为蹙眉,“颦”字就是答案
君笺雅侃红楼 2020-02-02   |  1988阅读  |  1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宝黛初见戏剧性极强,贾宝玉先对林黛玉视而不见,再又说“这个妹妹我见过的”,最后又摔玉,让林黛玉一生难忘。这都符合矫情小孩子故意做作心理。其实,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最要注意的是他为林黛玉取表字“颦颦”。宝黛爱情的悲剧,就在容易被忽略的颦颦二字中。



(第三回)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颦颦”二字贾宝玉的解释,是《古今人物通考》上关于“黛石”的记载。《古今人物通考》纯属贾宝玉信口开河,“假语村言”。历史并无此典籍,所以才被贾探春说成“杜撰”。

贾宝玉因林黛玉“眉尖若蹙”,为她取名颦颦,非常形象贴切。尤其贾宝玉说“岂不两妙”,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给怡红院“题额”时,坚持用“红香绿玉”,是这么说的。

(第十七回)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

“红香绿玉”代表宝黛爱情,贾宝玉对父亲说“两全其妙”寓意他对林黛玉的倾心。结果,贾元春省亲偏偏将两全其妙的“红香绿玉”去掉香玉二字,改成“怡红快绿”。香玉没了,绿玉也没了,香玉绿玉都是林黛玉代称,暗示宝黛爱情被拆散。



黛者,青黑也,青山为黛色。

(第三回)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其实,“颦颦”二字固然形容林黛玉“眉尖若蹙”,真正源自那句“病如西子胜三分”。贾宝玉一见林黛玉,就认定她像“西施”。无论是病态,“眉尖若蹙”以及气质风采,都是西施模样。



东施效颦流传千古,颦是西施代称。贾宝玉不敢一见面就说表妹林黛玉像西施,才借《古今人物通考》杜撰而来。

林黛玉的一生与西施有很大关系。不光她长得像西施,人生更像西施。《五美吟·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与范蠡作为人质去了吴国,一同前往的,还有与范蠡倾心的西施。西施为了祖国,泪别范蠡入吴宫委身吴王夫差为妃,替越国取得吴国信任,放了越王勾践和范蠡。



越王勾践回去后“卧薪尝胆”,一举覆灭吴国,成就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而为国牺牲的西施却不知下落。有说她与范蠡泛舟太湖归隐,也有说她重又回到家乡,继续做她的浣纱女到终老。更有说她死在吴国,不知所踪。

林黛玉做《五美吟》,有一个共同点:五位女子都是从一国到另一国,一方势力到另一方势力,都处于敌对势力的夹缝中做出牺牲。西施、王昭君、虞姬、绿珠、红拂都是如此。且五人都是妾身,只有红拂私奔后,从杨素的侍妾变成了李靖嫡妻。

第六十三回林黛玉掣得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也是借王昭君出塞影射林黛玉自身。加上潇湘妃子二女同嫁、西施只入吴宫,这些“王妃”的身份都暗示林黛玉住到“有凤来仪”的潇湘馆,终有一天要离开贾家,远嫁异国为王妃。背后关键人就是贾元春,是她修改了贾宝玉认定两全其妙的“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也只有会令林黛玉与贾探春一起远嫁。



颦颦二字,代表西施。王夫人骂晴雯:“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又何尝不是骂林黛玉?王夫人撵走晴雯,也暗示林黛玉最后会离开贾家。

《葬花吟》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桃花行》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柳絮词》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这些别离诗文再结合“颦颦”背后西施入吴宫,王昭君出塞故事,都暗示林黛玉离开贾家,客死异乡。您是怎么认为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7: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冯紫英:能文能武精于世故,王孙公子中的翘楚
播报文章

影视的八卦聊
关注
2021-10-21 12:15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仙灵神域 良心爆率回馈玩家 仙灵神域今日新服>>
仙灵神域 良心爆率回馈玩家 仙灵神域今日新服>>
李时珍称它为“男人雄激素”,连吃三天,身体发生惊喜变化!!
李时珍称它为“男人雄激素”,连吃三天,身体发生惊喜变化!!
冯紫英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与薛蟠、贾宝玉等都是王孙公子,几人常有来往,走得很近,因冯家与贾家等应是世交,属于同一个阵营。

脂砚斋既然将冯紫英归为红楼四侠之一,自然有他的道理。

冯紫英第一次出场,就做了一件好事,他为秦可卿推荐了名医张友士,这人是他幼时从学的先生,学问渊博,医理极深,能断人生死。

冯紫英见贾珍面有抑郁之色,得知是因秦可卿之病心理着急时,便推荐了住在自己家的张友士,且回到家就跟张先生说了此事,可见冯紫英是个热心肠的爽快义气之人。

后来张友士为秦可卿诊脉看病开方子,贾蓉看了方子,说他“高明的很”,就连秦可卿贴身服侍的婆子,都说他诊病如神,从张友士对秦可卿脉息的诊断可知,他的确是精通医理的。

冯紫英再出场时,就是在秦可卿出殡之时了。他代表冯家,也来送殡。虽然他推荐的名医最终未能挽救秦可卿性命,但这怪不得他,正如秦可卿对王熙凤说的,“治得病治不得命”,悬梁自缢是她注定的结局。


冯紫英是王孙公子,但他却不是薛蟠那样的纨绔子弟,他颇有胆量和侠义之名。薛蟠生日宴客一回,冯紫英又一次出场,对于他的出场,原文是这么说的“只见冯紫英一路说笑,已进来了。”脂砚斋这么批道:一派英气如在纸上,特为金闺润色也。

冯紫英一路说笑着来到薛蟠这里,而且来到后,就笑着和在座众人打招呼“好呀,也不出门了,在家里高乐罢。”这一连串的神情动作语言,将一个为人豪爽快意恩仇的英侠写的跃然纸上。

冯紫英可不只是豪爽义气,他一请便到,没有任何架子,谈笑自若,他还是个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义侠。

席间众人见他面上有青伤,问是何故,是否又和人挥拳了。冯紫英便笑着说出一段故事: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

由此可知,冯紫英是个好使拳棒的英侠,经常和人挥拳打斗,他能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可知他并非欺软怕硬之人,而应该是很有正义感的侠义之人。

最能表现冯紫英豪爽义气的情节,莫过于喝酒了。他因有要事要处理,得提前离席,于是便命拿大杯来,自己要喝两大杯。脂砚斋忍不住多次评到:写豪爽人如此。

众人听说他要走,于是薛蟠执壶,宝玉把盏,给他斟了两大海,“那冯紫英站着,一气而尽。”脂砚斋先后两次批道:令人快活煞。爽快人如此,令人羡煞。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写到这儿,想起了王维的一首诗: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冯紫英人如其名,他的豪气爽快,令人忍不住竖大拇指,真英豪也。

而且这一个桥段有一个细节,但凡冯紫英说话,基本都是“笑道”,可以说将一个豪爽义气之人写得栩栩如生。冯紫英可不只豪爽,也是个精于人情世故的,或者我们可以说,能混迹于上流社会各种场合的王孙公子,在人情上自然也是个练达的。

冯紫英在薛蟠这里喝了酒,之后就自己做东,请众人去他府上小聚,而且客人来了,下人报给他之后,他是亲自出来迎接进去,可见他的礼节与义气,他既有大家公子的礼,也有江湖人士的义。

如果上一回,冯紫英自报的暴打仇都尉的儿子,去铁网山打围的经历,让我们见识了他精武的一面,那么这一回,宝玉提议玩的酒令,则让我们看到了冯紫英擅文的一面。他的那一番女儿的悲愁喜乐的酒令,也着实精彩。

能文能武,精于世故,有勇有谋,英侠豪气,这样的人物,在王孙公子中,即便是算上贾宝玉,柳湘莲等人,应该都是非常出挑的了吧?说是个中翘楚也不为过。

原文来看,冯紫英的父亲应该已退居幕后了,日常的迎来送往,出入各王公侯府,应该都是冯紫英亲力亲为了,前文说的为秦可卿送殡如是,后文提到的贾母清虚观打醮送礼亦如是。


贾母去清虚观打醮,本没打算惊动众人,但冯紫英家听见贾府在庙里打醮,便“连忙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礼。”正因为冯家的带头,之后其他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

想来,冯家的这礼,应该也是冯紫英准备的。贾府去清虚观打醮,说是不惊动众人,但一个公府全府女眷出动这样的大事,自然如新闻一般很快会传遍大街小巷,以冯紫英的豪爽和为人,他自然要有一份礼送上的,既是为他与宝玉的交情,更是为冯家与贾家的世交之谊。

冯紫英应该属于“老子英雄儿好汉”那一拨的,精于世故的他,想来很早便从父亲手中接棒,全权负责冯家对外的一切迎来送往,甚至处理重要的家务。小时的他,应该像贾兰一样,既学文又习武,所以长大后文武兼备。

更重要的是,他从父亲那里学得了为人处事的智慧,或者受教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名师的悉心教导,因而长大后的冯紫英,并没有纨绔子弟身上的那些恶劣习性,而是一个充满正义感,有侠义之气的英雄。

他听闻贾府孙媳有病,便毫不隐瞒地推荐了名医张友士;他满腔正义,嫉恶如仇,见不得仗势欺人之徒,所以常与人挥拳打斗,甚至打伤了权贵仇都尉的儿子;他为人爽快,与宝玉薛蟠等人饮酒谈笑,出口成章,大杯痛饮,毫无扭捏之态;他人情练达,听闻贾府庙里打醮,便第一时间安排人去送礼……

这样的冯紫英,完全配得上一个“侠”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8: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一=====神瑛为谁侍?
【玉蝴蝶+】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31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史达祖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

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代表作《双双燕·咏燕》,风格工巧绮丽,让人看出在一个饱受折磨的外表之下是一个灵动轻盈的灵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史达祖

外文名称
Shi Dazu

别名
梅溪

国籍
南宋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163年

逝世日期
1220年


职业
词人、幕僚

主要成就
著有《梅溪词》一卷

出生地
河南省开封

代表作品
《双双燕·咏燕》《绮罗香·咏春雨》《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风格
工巧

流派
婉约派


邦卿

目录
1人物简介
2人物故事
3人物形象
4历代评论
5主要作品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汉族,汴(今河南开封)人。自韩侂胄柄权,事皆不逮之都司,初议于苏师旦,后议之史邦卿,而都司失职。韩侂胄为平章,事无决,专倚堂吏史邦卿,奉行文字,拟帖撰旨,俱出其手,权炙缙绅。侍从简札,至用申呈。开禧三年,韩侂胄被杀,雷孝友上言乞将史达祖、耿柽、董如璧送大理寺根究,遂贬死。有《梅溪词》一卷。

张镃《题梅溪词》,署嘉泰元年(1201)。张镃时已近五旬,他称史达祖为"生",又说:"余老矣,生须发未白。"显然其行辈要比张镃为晚。嘉泰元年正当南宋主战派韩侂胄、京镗执政五年,史达祖在韩的府中任"省吏",颇得韩的倚重。宋人笔记说韩的"奉行文字,拟帖撰旨,俱出其手",可见他的文章也写得很好。过去的历史家,根据元人所编的《宋史》的观点,多把主张抗敌而失败的韩侂胄定为"奸臣",因此也贬损了史达祖及其作品。他的文字可能因此在敌对政治势力执政(1202)以后就没有收集起来,或虽有集子而失传了。

史达祖的词,过去常常与周(邦彦)、姜(夔)相提并论。姜夔称其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李贺)之韵"。张镃的《题梅溪词》则说"辞情俱到。织绡泉底,去尘眼中。妥帖轻圆,特其余事,至于夺苕艳于春景,起悲音于商素,有瓌奇警迈清新闲婉之长,而无(佚)荡污淫之失。端可以分镳清真(周邦彦)、平睨方回(贺铸)。而纷纷三变(柳永)行辈,几不足比数"。张镃也是南宋的填词名家,有《南湖集》,与辛弃疾、项安世、洪迈等名流时相唱和。他对于史达祖的评赞,可以代表南宋词坛的标准。

北宋晚期词坛大家有的并未尽脱《花间》的旧传统。尽管他们致力于长调的创制和提倡,但都未放弃小令,而一触及小令,《花间》的作风自然而然会复活起来。柳永致力于写景,但比较笼统,周邦彦就比较具体,而史达祖则更深入细致地摹写物象,出神入化。如他创作的咏春雨词〔绮罗香〕"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全不及春雨一字,完全从物象来写诗人意中的春雨,其中也无一字涉及个人的感情,而物象中自有此感情。他又把人也作物象来描写:"恰是怨深腮赤,愁重声迟。怅东风巷陌,草迷春恨,软尘庭户,花误幽期。"(〔风流子〕)"遣人怨,乱云天一角,弱水路三千"。"还因秀句,意流江外;便随轻梦,身堕愁边。"(〔风流子〕)他用小令来写平常今昔对比的主题,也与别人不同:"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向来萧鼓地,犹见柳婆娑。"(〔临江仙〕)至于他那首著名的〔双双燕〕,还不是第一流的作品。咏物诗虽然在周邦彦集中已有,但精雕细琢,刻意研炼,分析入微的,要算姜夔与史达祖。史达祖因为善于用修辞学中的"拟人格",仿佛把作者的感情注入所咏之物,善于用工笔写金碧山水,所以比起《花间》的写意的或象征性的写法,更易吸引人的注意。有《梅溪词》 1卷,收入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四印斋所刻词》中。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故事
史达祖屡次科举不中,后得韩侂胄赏识,负责机要文书。韩侂胄死后,对其牵连影响很深。终究其因是源于其不知进退、骄傲蛮横的个性所致。当时人弹劾他得到韩侂胄的重用后,在言听计从、权炙缙绅的同时,也"公受贿赂,共为奸利"。当时韩侂胄手下向他进程书礼,都要毕恭毕敬地用上"申"、"呈"的字样,可见史达祖借着相国的威风,也曾横行一时。他有个李姓朋友,看见这种情况想要告诫他,于是在他的几案上写下几行大字:"危哉邦卿!侍从申呈。"当时其并没有吸取好友之建,任意妄为,使得落得一败涂地之地步。

史达祖是个念旧情的人。这一点从他对亡妻的恩情上可以看出来。他的个人爱情与婚姻无考,但从词中知道他曾丧偶,其《寿楼春》是史达祖为亡妻所做。《宋词选》称:"此词因寻春服悼逝而作,情与文一气旋转,忘其为声调所拘,转觉助妻韵,自是名手。"当时他还是韩侂胄重用时期,依然无法磨灭他的悲伤之情,可见其对于妻子的情意非同一般,惹人哀叹。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形象
南宋词人史达祖著有《梅溪词》一卷,其词在南宋词坛上享有盛名,为风雅词派的三大家之一。史达祖处在南宋末年,其作品中有不少抒写感伤实事和家国之愁的作品,同时由于其曾经依附韩儋胄,故人品为士人所不齿。

折叠编辑本段历代评论
梅溪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李贺)之韵,盖能融情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
宋南渡后,梅溪(史达祖)、白石(姜夔)、竹屋(高观国)、梦窗(吴文英)诸子,极妍尽态,反有秦(秦观)、李(李清照)未到者。虽神韵天然处或减,要自令人有观止之叹,正如唐绝句,至晚唐刘宾客(刘禹锡)、杜京兆(杜牧),妙处反进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一尘。
梅溪甚有心思,而用笔多涉尖巧,非大方家数,所谓一钩勒即薄者。梅溪词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矣。
史达祖的词作多是咏物词,其描摹物态能尽态极妍,词句声韵圆转,字琢句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作有《东风第一枝·春雪》和《绮罗香·咏春雨》,这是两首倍受后人推崇的咏物杰作,全词虽然没有一字提及"雪"、"春雨",但又没有一句不是在写"雪"、"春雨",被后世誉为"咏物双璧"。
代表作《双双燕·咏燕》是一首倍受后人推崇的咏物杰作,全词虽然没有一字提及"燕",但又没有一句不是在写"燕"。同时其词作中也反映出了南宋腐朽的一面,如"柳昏花暝",暗指达官贵人苟安奢侈的生活,后人毛晋曾说:"余幼读《双双燕》词,便心醉梅溪。"王士祯也说:"仆每读史邦卿咏燕词……以为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矣。"可见这首词深受人们的喜爱。
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七:"史邦卿,名达祖,号梅溪,有词百馀首。张功父(张镃)、姜尧章(姜夔)为序。"张序今存,末署嘉泰元年(1201)。序谓:"盖生之作,辞情俱到。织绡泉底,去尘眼中。妥帖轻圆,特其馀事。至于夺苕艳于春景,超悲音于商素,有瑰奇警迈、清新闲婉之长,而无荡污淫之失。端可以分镳清真,平睨方回,而纷纷三变行辈,几不足比数。"姜序仅存片段,称其"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
张炎《词源》赏其咏物、节序诸作,如《东风第一枝》咏春雪,《绮罗香》咏春雨,《双双燕》咏燕,"皆全章精粹,所咏瞭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
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有《史梅溪摘句图》,谓"史达祖《梅溪词》,最为白石所赏,炼句清新,得未曾有,不独《双双燕》一阕也。余读其全集,爱不释手,间书佳句,汇为摘句图"。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梅溪甚有心思,而用笔多涉尖巧,非大方家数,所谓一钩勒即薄者。"刘熙载《艺概》卷四云:"周美成(周邦彦)律最精审,史邦卿(史达祖)句最警炼,然未得为君子之词者,周旨荡而史意贪也。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折叠醉公子
神仙无皋泽。

琼裾珠佩,卷下尘陌。

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

溪岸侧。

倚高情、自锁烟翠,时点空碧。

念香襟沾恨,酥手翦愁,今后梦魂隔。

相思暗惊清吟客。

想玉照堂前、树三百。

雁翅霜轻,凤羽寒深,谁护春色。

诗鬓白。

总多因、水村携酒,烟墅留屐。

更时带、明月同来,与花为表德。

折叠绮罗香·咏春雨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评析:这是首咏物词,以多种艺术手法摹写春雨缠绵的景象。上片写近处春雨。蝶惊粉重,燕喜泥润。佳期被阻,钿车不行。下片写远处春雨。春潮晚急,群山迷蒙,新绿落红,带愁流去。通篇不着"雨"字,却处处贴切题意。用语工丽,意境清幽。

折叠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

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

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评析:这是史达祖的代表词作。这是一首很精美的咏物词。此词上片写燕子飞来,重回旧巢的愉快场景;下片写燕子在春光中嬉戏,夜幕降临时回巢栖息的情景。既刻画了燕子的生动形象,又抒发了闺怨之情,隐含着对人生的感慨。全词在修辞上采用拟人手法,用语上采用白描,结构安排上也匠心独运,用春燕双宿双飞衬出思妇盼归之情,完整而自然。

折叠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后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评析: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词精工刻划,锻句炼字,显得情致婉约,清空脱俗。

折叠喜迁莺
月波疑滴。

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

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

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

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踪迹。

漫记忆。

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

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

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

怕万一,误玉人、夜寒帘隙。

折叠三姝媚
烟光摇缥瓦。

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

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长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

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

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

又入铜驼。

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

记取崔微模样,归来暗写。

折叠秋霁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

故园信息。

爱渠入眼南山碧。

念上国。

谁是、鲙鲈江汉未归客。

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

露蛩悲、清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

年少俊游浑断得。

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

折叠夜合花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

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

念前事,怯流光。

早春窥、酥雨池塘。

向销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

风丝一寸柔肠。

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

芳机瑞锦,如何未识鸳鸯。

人扶醉,月依墙。

是当初、谁敢疏狂。

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折叠玉蝴蝶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

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

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

想幽欢。

土花庭甃,虫网阑干。

无端。

啼蛄搅夜,恨随团扇,苦近秋莲。

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

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

隔苍烟。

楚香罗袖,谁伴婵娟。

折叠八归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

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

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

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燃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

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

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

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8: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 宋 ] 史达祖
原文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想幽欢。土花庭甃,虫网阑干。

无端。啼蛄搅夜,恨随团扇,苦近秋莲。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隔苍烟。楚香罗袖,谁伴婵娟。

译文
黄昏的风雨没有摧折宫树,可怜的疏叶,还抱着凉秋的寒蝉。入秋后白昼的太阳渐渐变短,吟思又接通了悲秋的愁端。夜间滴漏开始变长,使我的梦魂难耐难堪。人已渐入老年,风清月白的良宵美景全都透出秋寒。回想昔日幽会欢爱,如今庭院里的井壁上已爬满了青苔,蜘蛛网布满了栏杆。

无奈,啼叫的蝼蛄搅乱长夜,只恨我身如随秋抛弃的团扇,心似苦涩难言的秋莲,想当年对楼吹笛,谢娘她垂泪伫立风前。迟迟未返故园,勉强饮酒赋诗驱愁烦,新飞的大雁已经飞远,也不能替我传书致送寒暄。隔着苍茫的云烟,罗袖飘香的美人,有谁与你相伴?

注释
玉蝴蝶:词牌名。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共四十一字。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亦有九十八字体。

宫树:本指宫廷之树,此处泛指,“宫”字修饰“树”。

可怜二句:语出王安石《题葛溪驿》诗:“鸣蝉更乱行人耳,犹抱疏桐叶半黄。”凉蝉,秋蝉。

短景:指夏去秋来,白昼渐短。

漏初长(cháng):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

幽欢:幽会的欢乐。

土花:苔藓。

甃(zhòu):井壁。

虫网:指蜘蛛布网。

阑干: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蛄:蝼蛄,通称喇喇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一种昆虫,昼伏夜出,穴居土中而鸣。

恨随团扇:相传汉班婕妤作《团扇歌》,序云:“婕妤失宠,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乃作怨诗以自伤,托辞于纨扇云。”

苦近秋莲:莲心苦,故用以作比。

谢娘:唐宰相李德裕家谢秋娘为名歌妓。后因以“谢娘”泛指歌妓。

苍烟:苍茫的云雾。

婵娟:形容仪态美好,借指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9: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蝴蝶·唤起一襟凉思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玉蝴蝶·唤起一襟凉思》是南宋词人高观国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开头三句总提秋景秋情,接着二句写秋景的残败凋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悲怆之情,之后二句写薄暮的苍凉悲壮和清夜的凄清淡远,结拍三句写词人因忧愁无人可诉而借酒浇愁;下片开头四句感慨功业无就,余下七句写词人的思归之情。全词风格清俊中有雄浑,突出之处在于用笔,笔下诸景总归为心头景,无一景不紧扣心头的"归志",且写情写志,逐层近逼,情志由隐而显,最后逼出浩然归志。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玉蝴蝶·唤起一襟凉思

创作年代
南宋

作品体裁



作者
高观国

作品别名
玉蝴蝶·秋思

作品出处
《竹屋痴语》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玉蝴蝶

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总难禁。尽将幽恨,分付孤斟。

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信沉沉,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玉蝴蝶:词牌名,此词为长调正体,双调,九十九字,上片十句五平韵,下片十一句六平韵。由于此词以"秋思"为主题,所以有的集子在"玉蝴蝶"后有题目"秋思"。
一襟(jīn):一片,一阵。
秋阴:秋云。颜延之《陶征士诔》:"晨烟暮蔼,春煦秋阴。"
楚客悲残:暗用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句意。楚客,词人自指。残,残败凋零。
谁解此意登临:暗用宋玉《九辩》中的"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句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断霞:片断的云霞。张说《巴丘春作》:"日出洞庭水,春山挂断霞。"
黯(àn):黯然,沮丧的样子。微月:眉月,新月。杜甫《水会渡》:"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疏砧(zhēn):断断续续的捣衣声。
分付:付与。孤斟(zhēn):独自饮酒。
倦(juàn)看(kān)青镜,既迟勋(xūn)业:反用杜甫《江上》"勋业频看镜"句句意,指勋业不就而鬓染秋霜,故懒于照镜。青镜,即青铜镜。
可:怎可。烟林:这里指故乡山水。
断梗(gěng):折断的苇梗,比喻飘泊不定。《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土偶曰:'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淄水至,流子而去,则漂之者将如何耳?'"周邦彦《宴清都·地僻无钟鼓》:"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
岁华:指一年一枯荣的草木。华,即花。摇落: 凋零。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想莼汀(chúntīng)、水云愁凝(nìng):据《晋书》记载,张翰因秋风吹起而想念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遂辞官归隐。想莼汀,归隐之意。莼汀,长有莼菜的小洲,这里代指家乡。莼,莼菜,一种水草,叶子椭圆形,花暗红色,嫩叶可食。
闲蕙帐(huì zhàng)、猿鹤悲吟:自己不归,使蕙帐闲置,猿惊鹤怨。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鹄怨,仙人去兮晓猿惊。"
沉沉:杳无音讯。杜牧《月》:"三十六官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侵寻:渐进,浸润,这里指犹豫不决。蔡松年《晚夏驿骑再之凉陉观猎山间往来十有五日因书成诗》:"可怜岁月易侵寻,惭愧山川知我心。"
折叠白话译文
晚秋秋气唤起一片凄凉的心思,未化作黄昏时的潇潇细雨,便先成了秋云密布的阴沉。他乡作客的我在悲伤秋景残败的同时倍感悲怆,有谁能理解举目无亲的我登台时的情怀?一抹晚霞和夕阳斜照在苍老荒冷的古台上,回想起近日梦境而黯然销魂,因为在梦中看到了新月并听到了断断续续的捣衣声。这中悲凉总难承受。尽把一怀幽恨,寄托在自斟自饮中。

从今以后,不愿再照青铜镜,但既已迟于勋业,哪能再辜负故乡可供隐逸的山林?如今像逐水漂流的断梗一样飘泊无依,偏偏又到了令人怅然的秋草零落时节。想必家乡正是莼鲜鲈美的时节,水和云大概因人未归而愁思凝结,因人未归而闲置的蕙帐,大概会使夜间的飞鹤感到怨恨而清晨的山猿也感到吃惊。虽然家信全无,但已决计返回故园,便不再犹豫。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秋天感怀词。 高观国是一个很有悲情的人,常在词中以冷寂哀伤的眼睛审物度人,伤物与伤已往往连在一起,使词呈现悲色。他曾经很有功业感,但由于命途多舛,迟于勋业的他还处于漂泊状态,且远离家乡后家信全无,于是故乡便成了他心灵的逃遁之所。某年秋季,客游在外的高观国有了思乡之念,因而创作此词,借以抒发迟暮之感、思乡之情,反思人生、喟叹人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此词上片以写景为主,由秋景引出秋情,景中有情。

开篇三句点明节令是秋天,时间是傍晚,景色是欲雨未雨,阴云积聚,透露出一派秋意,用情景交炼之笔,总提秋景秋情,为全词的总冒,一篇情景,皆由此生发而成,以下几句即沿此意脉写秋景秋情。首言"唤起",写此时此际登台远眺油然而生的萧瑟凄凉之感。感时伤怀,触景生情,妙在不露声色,不用直叙,先酝酿、营造出一种氛围,然后再逐步展开抒情脉络。

接下来的"悲残"承起句而来,情景兼写,既写秋景的残败凋零,又抒写了由此而引起的悲怆之情。词人孤客异地,举目无亲,此时心境,无人可诉,故着"谁解此意登临"一句,以反诘的方式加倍写出他乡游子的孤独落寞之感,字字沉痛执著,感情极为低沉。

接着二句化情为景,把前句并未指明的"此意"具体化,形象化。其中,前句写苍凉悲壮的薄暮,是"登临"所见之景:"台"既古且荒,既因古而荒,更因秋而荒;后句写凄清淡远的清夜,霞是"断霞",再配以夕阳斜照,一片肃杀悲凉气氛,便凭空而至。两相对比,显出游宦之无奈与思乡之情切。而句中嵌以"黯"字,则黯然销魂之词人神态宛如可见。

到了结拍三句,一个"孤"字再次突出"谁解"之无人可诉,一个"幽"字则仍未道破"此意"之最终底蕴,三句达上达下,实为全词之枢纽。

下片全为抒情,但多以形象表现出来。开头四句为第一层,感慨功业无就,出语决绝,把上片层层酝酿、步步紧逼然又终未说破之"此意"和"幽恨"点明。"倦看青镜"一句变化杜甫《江上》一诗诗意:"看镜"是为虚度年华、盛年易逝而焦急、伤感,其中有执著国事而欲建功立业的热忱与渴望,这一点与《江上》一诗相同;由"看"而"倦看",则是屡经残酷现实打击,雄心壮志销磨殆尽之后的愤懑不平,其中包含着一次次失望而至于最终绝望的复杂矛盾的心理历程,这一点与《江上》一诗不同。而在"看"之前着以"倦"字,"倦"之前再用二字句"从今"郑重申明,紧承上片,意在加强表现"倦看"这种情绪,表明"倦看青镜"是反省现实人生之后的顿悟,是屡受挫折而不得不然的无奈,使全词多了几层曲折。

余下七句为第二层,变前之愤懑决绝为委婉凄凉,写浩然思归。词人先从眼前下笔,以"断梗"自比来写客中飘零,接以"岁华摇落"之秋景,思归情绪便油然而生,使人顿生"芳意竟何成"的惊心之叹。一个"又"字,与"既迟勋业"相照应,点出此情决非始自当下,而是由来已久。然后再以想象运笔,承"可负烟林",纵笔而出,铺写故乡之莼汀、蕙帐,让人魂萦梦绕,情不自禁,由于自己长久未归,以至于水云生愁,猿鹤哀怨,显示了下坂走丸、骏马注坡的笔势,结尾三句决然归去的意思也就随之而出。这一层笔势灵活多变,用典、用事,化旧成新,生动自然。全词至此,犹如黄河之水,九曲连环,终于冲破三门,浩荡归海。

全词突出之处在于用笔,笔下诸景,有眼前景,有天边景,但又总归为心头景,无一景不紧扣心头的"归志";且写情写志,逐层近逼,使其情志由隐而显,最后逼出浩然归志;其风格,清俊之中有雄浑,"古台荒、断霞斜照",极得关河冷落、西风残照的意境,的是秋思妙笔。

折叠名家点评
明末清初潘游龙:"古台"、"新梦"句,尽意。(《古今诗余醉·卷七》)

清代黄苏:总是写宦境萧条因而思家之意。"闲蕙帐、猿鹤悲吟。"是用《北山移文》中语,通首清俊。(《蓼园词评》)

近代胡薇元:自白石而后,句琢字练,始归雅纯,而竹屋,梅溪为其羽翼……草堂于白石,梅溪词尽不入选,竹屋词仅登《玉蝴蝶》一阕,盖其时专尚酣熟故也。(《岁寒居词话》)

近代俞陛云:因秋至而感怀,不作怨尤语,亦不作出世想,归志浩然。句工而音雅,宜《草堂集》选此一调。人谓竹屋与邦卿相伯仲。陈造序其词,谓妙处即少游、美成亦未及。余谓可拟"翡翠兰苕",未可"掣鲸鱼于碧海"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鹏:词人悲秋感怀,抒写出勋业无成,宦境萧条,思家怀乡之愁情。全篇抒情深沉浓挚,情怀皆借自然景色逐层烘托而出。有眼前景,天边景,归结为心头景。清黄苏说此词"通首清俊"(《蓼园词选》),近人俞陛云赞它"句工而音雅"(《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但炼字琢句显然不及史达祖新颖警策。清冯煦《蒿庵论词》云:"平心论之,竹屋精实有余,超逸不足;以梅溪较之,究未能旗鼓相当。"是中肯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第15册)》)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高观国(生卒时间不详),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由其词推知,少年时在东越,其后漂流吴门、淮南、临安等地,一生似未入仕途。曾与史达祖等结社吟唱,与史达祖并称词坛作手,被视为姜夔羽翼(汪森《词综·序》),事迹见《词品·卷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著录《竹屋词》一卷,有陈造、史达祖序,不传。今存《竹屋痴语》一卷,为毛晋汲古阁所刊,有《宋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疆村丛书》本。《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一百余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10: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如果认为柳湘莲是因为打了薛蟠才逃走的,你就错了
三个小布丁 2021-08-10   |  45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读到第四十七回,回目的标题是“呆霸王调情遭毒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这样的标题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直接逻辑联想:薛蟠因为调情被柳湘莲毒打了一顿,而柳湘莲因为害怕薛蟠的报复而惧祸远逃他乡。

(呆霸王调情遭毒打)

但实际情节远非如此,薛蟠固然是被柳湘莲毒打了一顿,柳湘莲也的确远走他乡,但他“避祸走他乡”的原因却不是因为薛蟠,而是另有原因,让我们对照原文仔细看看:

事情发生在九月十四这天,荣府总管赖大(注意记清:赖大是荣府的总管,宁府的大总管是赖二,总管是来升)的儿子赖尚荣(谐音“赖上荣”)捐了一个地方官,在赖大家花园里宴请宾客,席间薛蟠又见到柳湘莲,导致薛蟠“又犯了旧病”,这里的“旧病”当指第九回所说的“龙阳之兴”(即喜好男色),于是百般勾搭柳湘莲。



(柳湘莲)

柳湘莲是个什么人呢?

那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 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因他年纪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份的人,却误认作优伶一类。

柳湘莲是美男子,实际上也名声在外,但,偏偏柳湘莲看不上薛蟠,只想避开了事——

湘莲道:“你那令姨表兄还是那样,再坐着未免有事,不如我回避了倒好。”

他起初并不想着要打薛蟠,只是想“回避了倒好”,但是架不住薛蟠的百般勾搭调情,于是心生一计,将薛蟠诳出北门,在芦苇荡里,狠狠毒打了一顿(至少是用马鞭“从背至胫,打了三四十下”)。



(薛蟠)

但请注意:当薛蟠被贾蓉等人接回府中并自回家中之后,贾府以及薛蟠家里,并没有对柳湘莲采取后续手段,书中交代的柳湘莲所谓“惧祸走他乡”,只是出于薛姨妈对小厮们的安排:

薛蟠睡在炕上痛骂柳湘莲,又命小厮们去拆他的房子、打死他,和他打官司,薛姨妈禁住小厮们,只说柳湘莲一时酒后放肆,如今酒醒,后悔不及,惧罪逃走了。

(这里有个细节,略提一下,就是“香菱哭得眼睛肿了”,足见香菱对薛蟠的真心。)

柳湘莲的确逃走了,但原因不在薛蟠,因为他在打薛蟠之前已经有了远走他乡的打算,具体见宴席上他与宝玉的对话:

湘莲道:“这也不用找我。这个事不过各尽其道。眼前我还要出门走走,外头逛个三年五载再回来。”宝玉听了,忙问道:“这是为何?”柳湘莲冷笑道:“你不知道我的心事,等到跟前你自然知道。我如今要别过了”……

这段对话很关键,一方面说明,柳湘莲远走他乡,原因并不在薛蟠,而是柳湘莲早就打算出外“逛个三年五载再回来”。另一方面说明,他远走他乡的原因,并不想直接告诉宝玉。“你不知道我的心事,等到眼前你自然知道。”并且说这话的时候,他对宝玉是“冷笑道”。



(宝玉和薛蟠)

为什么“冷笑”呢?有人说,柳湘莲是“冷郎君”吗,所以他爱冷笑,其实不是这样,他对宝玉的冷笑,实际上是对宝玉的不信任,而之所以要远走他乡,我们分析,大概率是因为蒋玉菡的原因。

柳湘莲不是“冷人”,就算“冷”,也是面冷心热的,因为他对逝去经年的旧友秦钟还时时到坟前添坟增土,“一贫如洗”的他逢“寒衣节”(十月初一)还顾着准备着“花消”,留意节前祭奠秦钟。

前面我们知道,宝玉是因为将蒋玉菡在紫檀堡买了房子的事儿供了出来,才挨了打的,但后续就无话了,到底忠顺王府是不是拿到了蒋玉菡,小说中没有直接交代,但从后续情节中蒋玉菡娶了袭人这一节看,很有可能在忠顺王府捉拿之际,蒋玉菡是逃走了,帮助他逃走的自然不是宝玉,很可能是柳湘莲等人,对于暴怒之下的忠顺王府势力,柳湘莲当然不足以对抗,他能做的,只能是“惧祸”远逃他乡。



(柳湘莲与宝玉)

在这整件事中,宝玉是“出卖者”,所以柳湘莲对他讲这件事时,不但不敢告诉宝玉自己的去处,还“冷笑”着,以示讥刺。因为他了解宝玉,宝玉不是坏人,但是真到了某种特别的境地,宝玉是担不起事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当宝玉恋恋不舍,再三嘱托甚至落泪之时,柳湘莲又略略有些心软:

宝玉想了一想道:“既是这样,倒是回避他为是。只是你要果真远行,必须先告诉我一声,千万别悄悄地去了。”说着便滴下泪来。柳湘莲道:“自然是要辞的。你只别和别人说就是。”

我们不知道真正告别之时,柳湘莲会不会告诉宝玉自己的真实行踪,但这里已经提前打了预防针“你只别和别人说就是”。毕竟,柳湘莲打心底里是认可宝玉这个朋友的,所谓的提防,也只是万般无奈下的提防。

因此,柳湘莲惧祸远走,其真实原因并不在薛蟠,而是另有原因,这个原因,很可能是避忠顺王府之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1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湘莲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柳湘莲,又称冷二郎,原系世家子弟。父母早逝,家道没落,从一个世家公子到市井之徒对他的性格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出身高贵,风度翩翩,但又亲眼目睹家道的衰败,养成了任意自我的性格,他读书不成,性情豪爽,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眠花宿柳,无所不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柳湘莲

性别


别 名
冷面二郎


民 族
汉族

职 业
喜欢客串戏剧表演

目录
1角色经历
2影视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角色经历
柳湘莲,又称冷二郎,原系世家子弟。父母早逝,家道没落,从一个世家公子到市井之徒对他的性格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出身高贵,风度翩翩,但又亲眼目睹家道的衰败,养成了任意自我的性格,他读书不成,性情豪爽,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眠花宿柳,无所不为。

他与赖大之子赖尚荣素习交好,赖尚荣选了州官请他去吃酒,在酒宴上见到了贾宝玉,两人一处说了体己话。湘莲和宝玉、秦钟都有很深的交往,秦钟死后,正是他经常给秦钟修坟上坟。呆霸王薛蟠听说柳湘莲最喜串生旦风月戏文,误认为风月子弟,在赖家酒宴上硬缠着柳湘莲调情。柳湘莲大怒,心生一计,等薛蟠喝了八九分酒之后,将他骗到城外人烟稀少的苇塘边,狠狠揍了一顿,然后逃走。不久,薛蟠和伙计外出贩货物回来,在平安州界遇到一伙强盗,将货物劫走,正巧柳湘莲经此,将贼人赶散,夺回货物,救了薛蟠的性命。二人从此不计前嫌,结为生死兄弟。贾珍之妻尤氏的异母妹妹尤三姐看中了客串小生的柳湘莲,立誓非他不嫁。贾琏在去平安州的路上遇到柳湘莲,便向他提亲。柳湘莲听后大喜,一口答应,并将自己的传家宝鸳鸯剑解下交给贾琏作为定亲之礼。湘莲回到京城,先拜见了薛姨妈,听说有关婚事的一切东西皆已准备妥当,只等择日,内心感激不尽。次日和宝玉相见,问起尤三姐的情况,听说三姐是贾珍的小姨子后,跌足道:“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王八。”便立即找贾琏要回定礼。尤三姐听说湘莲反悔,泪如雨下,便用柳湘莲的定礼鸳鸯剑自刎而死。此时湘莲方知尤三姐是冰清玉洁的,泣道:“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贤妻,可敬,可敬。”扶尸大哭一场,等买了棺木,眼见入殓,又俯棺大哭一场,方告辞而去,出门无所之,昏昏默默,自想方才之事。正出神中,尤三姐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向湘莲泣道“妾痴情待君五年矣。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云云。说毕一阵香风去了。湘莲似梦非梦,睁眼看时,竟是一座破庙,旁边坐着一个跛腿道士捕虱。湘莲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去那股雄剑,截发出家,跟随疯道人飘然而去。[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0:10 , Processed in 1.7202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