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11-5 11: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地址:历史专题——读红楼梦谈杭州(二)作者: 皇极梅
历史专题——读红楼梦谈杭州(二)
2016-10-14 18:57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 ... 23e21d3b6f1_th.jpeg
四
铁槛寺的原型当为距水月庵仅1里多的铁佛院。清《艮山杂志》卷二:诸葛庙东有三里亭,乾隆二年(1737年)新建,以距艮山门三里立名,真觉院(铁佛院)即近在亭侧。真觉院,全称九曲真觉尼院,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真觉院原址在钱塘门九曲城,宋时迁址艮山门外。
清光绪进士周之麟《九曲真觉院记》云:“由艮山而东,可三里许,有刹名真觉院,其来久矣。宋乾道时,曾名隐静庵。陵谷变迁,已为蓻壤。今顺治厚此戊戌秋,有临济宗于天和复草创,更名影庵。中龛佛像,黑金所成,里人称为铁佛庵。钦编梵刹册,则更名“止水庵”。从宋迄今,名不一,而九曲真觉院者,请敕于庆元时,故额存其旧。”
《咸淳临安志》记载,钱塘门外有九曲城,因地多湖河水域,城垣曲折,故名“九曲城”。城西有一山,名“北山”。其北端即宝石山,按方位推算,当在今宝石山之北。
九曲城与民族英雄岳飞有关。岳飞被害后,有个叫隗顺的狱卒,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的遗体背负出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今昭庆寺一带),并将一玉环陪葬,上植橘树两珠作为标志,题曰:“贾宜人墓”,以遮人耳目。隗顺临死时,嘱咐儿子说:“岳元帅尽忠报国,后必有昭雪其冤者,我不及待,汝记之。将来有访岳元帅尸,汝可上其事,岳元帅腰下佩有玉,请其家人识之,又有一铅桶,内藏揭下当日枷锁之封皮,今埋尸旁,他日亦可为证也。”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3),孝宗即位,昭雪岳飞冤案,并复其字爵,访求其尸。当时九曲城岳飞墓地有一片堆积如山的螺蛳壳,因而《精忠岳传》里就有“欲觅精忠骨,螺蛳壳内寻”之句。皇上根据仪式将岳飞尸骨改葬于西湖西霞岭,即今日岳王庙所在地。
九曲真觉尼院,原系隐静庵,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搬迁并改名为“真觉尼院”。据周之麟《九曲真觉院记》载,“故址在仁和太平五图,地当九曲黄龙港。南宋时最著,御舟曾泛于此。前临大道,夹杆松楸,所谓新九里松是也。:清人黄顺之《题九曲尼院》诗云:”曾是霓裳第一人,曲终认得本来身。多年不作东风梦,闲却蔷薇一架春。”
狱卒隗顺将岳飞墓讳铭“贾宜人墓”是否影响到《红楼梦》贾府和贾惜春人物的塑造,那只有曹雪芹和洪昇知道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 ... fc559049a2a_th.jpeg
宋代范成大有诗《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唐代诗僧王梵志也有打油诗云:“世无百岁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槛,鬼见拍手笑。”“城外土馒头,馅食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故铁门槛、土馒头词有出处。加之洪昇对铁佛庵的了解,铁佛庵成为《红楼梦》中铁槛寺命名的来源,具有合理的可信度。至于《红楼梦》十五回中说,馒头庵源于庵中"馒头"的说法,不过是作者将小说进行有趣的艺术点缀罢了,原意还在于与"铁门槛"对应的"土馒头",乃是古人对坟头的戏称。
五
《红楼梦》书中的"铁槛寺"、"清虚观"、"天齐庙"、"水仙祠"、"水月庵"一样,其原型都取自杭州真实的宗教场所。书中所说的"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等字样特指杭州。依红学家土默热的考证,"清虚观"的原型是抱朴道院,原名为"冲虚观"。而据我们考证"铁槛寺"、"天齐庙"、"水仙祠"的原型都是艮山门外的“铁佛寺”和流水桥东的“天仙庙”。《红楼梦》书中将天仙庙的“天仙”二字拆分为"天齐庙"、"水仙祠"二庙祠,庙与祠都形象生动逼真。天仙庙与水月庵相距三里。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 ... 358aebcfbac_th.jpeg
天仙庙在艮山门外沙田里流水桥东,建于宋景定(1260-1264)年间。清《艮山杂志》:“天仙庙在杨墅庙东。其神乃世所谓卖身葬父之董永。”董永
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和织女演绎出感动世人的“牛郎织女”故事。《天仙配》故事渊源于汉曹植的《灵芝篇》:“董永遭家贫,老父财无道。举假已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还。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东晋.干宝《收神记》将故事扩添至孝,增丰情节:“董永,东汉千乘人氏,少丧母,避兵乱南逃,父病死途中,无以为殓,乃卖身贷钱葬父,路遇一女子,求为妻,遂同往钱主家为奴。钱主令织缣三百匹以偿债,永妻织一月而毕,既而向永辞别,自谓天上织女,奉天命助永还债,言讫,凌空而去。”
居于庆春门的清代戏曲家洪昇,据此将其改编成《织锦记》,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神奇,也更具古人的生活。
董永是东汉千乘人,遭兵乱携父逃难至浙水(钱塘江下游),卖身葬父,钱主提出要织缣三百匹偿债。缣,是一种双丝织微带黄色的细绢,生曰缯,一名鲜支,特别致密,东汉时已广传于市,多作尝赠、酬谢之品,亦作货币流通,还致用于绘画,可见以织缣还债符合当时民风商情的。
艮山门外城东的丝织业发达,机杼之声始于汉,盛兴于唐宋,繁华于明清。而城东又有一望无垠的桑园菜圃,是杭州丝织原料桑蚕基地,董永夫妇逃难至此结庐,我耕田来你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情理于实际的生活。所以有《天仙配》故事发生在杭州艮山门外一带之说,不无道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 ... e64e6e34fc4_th.jpeg
天仙庙距祀鄂王岳飞部将杨再兴的“杨墅庙”仅数十步。杨再兴大战小商桥忠勇盖世,后人敬仰。清翟灏《艮山杂志》载两庙合祀:“杨君集矢于骨,史之说信而有徵至;天仙降事,近于不径而世祀不绝,此可见忠孝之感人心,而迹之显晦平奇皆可不论也。”
天仙庙在城东的故事,当然为曾与曹家来往甚密的清代戏曲家洪昇所熟知,以至影响到洪昇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将天仙庙作为创作原型也是情理之中。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 ... d537c81279a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 ... d4ab8c9c831c40.jpe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