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李纨张冠李戴--枉与他人作笑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09: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出自宋代刘仙伦的《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译文杏花开放的时节微雨纷纷,远山围绕着孤村,流水围绕着孤村。

注释孤村:孤零零的村庄。

赏析此句化用“杏花时节雨纷纷”和“流水绕孤村”之诗意,流露出词人孤独、落寞、伤感之心绪。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背诵拼音赏析
原文
刘仙伦刘仙伦《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赏析

  起笔写“唱到阳关第四声”,即唱到“劝君更尽一杯酒”既没有写情,也没有写景,而情与景近在眼前:景是离别之景,情是伤离别之情。没有直接写出,却让人接下来就有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罗带”本指丝织的衣带,在此则指将要远行之人,“香带”指送行的女子。“香”字写出了女子衣衫的特点,也让人想到的女子温婉贤淑。二人即将分离,“轻”字写出了双方复杂的心理,仿佛不敢又不忍触碰别离这一话题,然而启程的时间却已经到了。“杏花时节雨纷纷”点明了时间为春天,天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让人想到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现在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天气,游子也将成为那路上的行人,孤独,落寞,伤感。两

展开阅读全文 ∨
刘仙伦(生卒年不详)一名儗,字叔儗,号招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刘过齐名,称为“庐陵二布衣”。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为《招山乐章》一卷。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8150c99bfbe4.aspx
刘仙伦
刘仙伦
刘仙伦(生卒年不详)一名儗,字叔儗,号招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刘过齐名,称为“庐陵二布衣”。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为《招山乐章》一卷。► 22篇诗文 ► 26条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29篇诗文 ► 446条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1: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姨娘丧心病狂,为替贾环争家产谋害贾宝玉,为什么放过了贾兰?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五鬼魇魔法”是贾府的一出家庭悲剧。

赵姨娘受马道婆蛊惑,悍然对贾宝玉和王熙凤下手,将二人差点害死。

这件事究其根源有三个:

一,贾政后院妻妾不和。

二,荣国府财产之争。

三,贾府笃信神佛被反噬。


正是王夫人对赵姨娘的立场,导致赵姨娘怀恨在心,对王熙凤和贾宝玉下毒手报复。

而马道婆行凶却是贾母、王夫人座上宾,可谓“引狼入室”。

不过,整件事背后实际真正涉及的,还是豪门“权力”斗争的复杂和残酷。

“贾环”为争夺继承权向哥哥贾宝玉动手。

甚至王熙凤背后的贾琏,作为荣国府第四代合法继承人,她被害也预示嫡长遭难。

贾环作为庶子,注定未来是小宗。

小宗谋夺大宗,自来便是残酷的“斗争”结果。

比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宋朝的斧声烛影,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九龙夺嫡……

《红楼梦》最明显的三件事,也都在讲小宗取代大宗。

贾政“夺”了贾赦的荣国府当家人继承权。

贾敬以小宗继子身份入主并继承了宁国府。

皇帝取代义忠亲王老千岁登基。

这三件事的影响,最终导致了贾府的败亡。


既然贾政对哥哥贾赦争权在前,有其父必有其子,贾环想要争夺贾宝玉的继承权也无可厚非。

当然,这里的“贾环”要打引号,代表的是贾环身边赵姨娘等一群人,阴谋夺取荣国府。贾环虽小,却也是小宗的象征。

然而,赵姨娘向贾宝玉下手,却似乎忘了另一个重要人物:贾兰。

贾兰作为贾政的嫡长孙,杀了贾宝玉,难道贾环就能一劳永逸么?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古代嫡长子继承制,赵姨娘杀暗害贾宝玉的行为,分明是个悖论。

贾兰才是贾政嫡长一脉。贾宝玉和贾环实际都是“小宗”。

如果贾珠不死,贾政的唯一继承人是贾珠,贾宝玉和贾环都要在成家立业后离开荣国府,就像当初贾代善继承荣国公后,贾代儒等兄弟离开一样。未来荣国府就是侄儿贾兰的。

然而随着贾珠的死,贾宝玉分明顶替上位,成为荣国府第一继承人。侄儿贾兰反没了继承权。

贾宝玉和贾兰到底是嫡子嫡孙,庶子贾环又为什么奢望着取而代之呢?

(第二十五回)赵姨娘听这话口气松动了,便说道:“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糊涂起来了。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那时你要什么不得?”

赵姨娘尽管粗鄙、莽撞却绝不是傻子,不会犯常识性错误。


既然她认为杀贾宝玉就能让贾环顺利接班贾政,继承荣国府偌大家业,就肯定是当时公认的现实。

事实上,贾环想要取代贾宝玉成为荣国府第四代当家人,对当时的人来说不难理解。但对三百年后的读书人,因不了解彼时的规矩礼仪和继承顺序,便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荣国府第四代继承人为什么是贾宝玉,而不是贾琏?

二,贾环庶子,为什么也能当继承人?

三,贾宝玉死了,为什么是贾环继承,而不是贾兰?

这三个问题的核心是一个,就是荣国公世袭为什么被贾赦、贾政两个人“分了”?

话说荣国公世袭分两块:爵位和爵产。

爵位为镇国荣国公贾源、辅国荣国公贾代善、荣国公世袭一等(镇国)将军贾赦……以此类推。

爵产为荣国府当家人,掌控整个贾氏二房荣国府嫡庶分支,入主敕造荣国府,经营荣国公爵产和荣国府外在产业、发展方向等。一代为贾源,二代贾代善、三代贾政。

问题显然出在第三代贾赦和贾政兄弟共同继承贾代善的现实上。

要知道荣国公世袭是法定继承,贾府上下没有任何人有权力和敢于私下分配。


比如有观点认为:贾母喜欢小儿子,就留下贾政当家,将荣国府划出去一部分给大儿子贾赦居住……

这个观点等同儿戏,贾府要敢如此胡闹,皇帝早都降罪了。

荣国公世袭爵位和爵产,可不是贾府过家家。谁袭爵谁当家才是根本。

荣国府贾代善袭荣国公如此,宁国公传贾代化,再传贾敬,再传贾珍都是如此。

可贾赦袭爵、贾政当家也是事实。他二人都必须得到合法继承才行。

具体原因曹雪芹也有交代,答案就在贾赦字恩侯,贾政字存周这两个名字里。

贾赦因当年犯错失去继承权。贾代善死前不忍长子一无所有,上本求情,皇帝开恩让贾赦袭爵。便是“贾赦字恩侯”。

贾赦犯错,贾政取而代之。却因父亲死前遗本,皇帝开恩让贾赦袭爵,贾政继承荣国府,就像周武王以次子继承周文王一样合法。便是“贾政字存周”。

如此一来,荣国府两房分治:

长房贾赦袭爵,传贾琏。

二房贾政当家,传贾珠。贾珠死后,贾宝玉顶替继承,贾宝玉一死,就是贾环上位。

至于贾环的庶子继承资格也并无问题。

唐代以后庶子便拥有和嫡子相同的继承权,尤其明代和清代更保证庶子继承。有清一代,嫡子继承皇位的仅有道光一人,可见庶子继承事实。


《大明令·户令》记载:“(遗产分配)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非婚生子称“奸生子”,《户令》规定:“奸生之子,依子数量与半分。”继承份额是婚生子的一半,如果没有嗣子,奸生子甚至可以继承全部财产。清代沿袭这一规定。

贾环继承权没问题。大哥贾珠死了,二哥贾宝玉再死,他这三弟就可取而代之。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贾兰呢?作为贾政的嫡长孙,难道还不如庶子贾环?

历史上祖父传孙并不鲜见。

朱元璋就将皇位传给了嫡长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维持嫡长子继承制。

民间更是盛行嫡长子继承。如果嫡长子死了,嫡长孙便取代父亲与叔叔们均分家产。最终叔叔们分家出去,留下来继承嫡长房的还是嫡长孙。

贾兰作为贾政嫡长孙,完全有资格继承贾政,似乎也轮不到贾宝玉,更轮不到贾环。

但赵姨娘只害贾宝玉却放过贾兰,显然贾兰不构成对贾环的威胁。

贾宝玉一死,肯定是贾环取代成为贾政的继承人。

而要说通这点并不难。追根溯源,问题还是在荣国公世袭上。

荣国公世袭要按代继承。荣国公传二代贾代善,传三代贾赦(贾政),传四代贾琏(贾宝玉/贾环)。

贾兰尽管是嫡长孙,却是荣国公第五代,不能够继承第四代爵产。

贾珠死后,贾政继承人必须要在贾宝玉和贾环二人之中产生。

这也是赵姨娘只害贾宝玉,无视贾兰的原因。


不是贾兰年纪小,也不是他与贾环每天上下学走的近,单纯只是贾兰不是贾环的威胁。甚至贾琏都比贾兰威胁更大。

毕竟贾宝玉一死,荣国府便有一定概率两房合一,重新归于长房继承。

所以,赵姨娘害贾宝玉的同事,也害了王熙凤,实际也是剑指贾琏。

王熙凤一死,贾琏就会失去岳父王家支持,不太可能“夺”回爵产,贾环便能继承荣国府。

王熙凤不死,贾琏得到王家支持,王夫人那边孙子贾兰无法继承,不甘心看见贾环庶子继承,便极可能“坏事”,让爵位和爵产重归一统,都由贾琏一人继承。

毕竟当初能分,如今就能合。

综上,曹雪芹笔下没有无缘无故的闲笔,读书人只要记得问一下“为什么”,就能发现答案。

比如赵姨娘不害贾兰,却害王熙凤,捋顺继承顺序,便可迎刃而解。

说回贾兰,原本荣国府都是“他的”。可随着父亲贾珠的死,却彻底失去一切。

父亲死了,继承顺序没了,母亲李纨也失去管家权,交钥匙给了王熙凤。

他们母子彻底远离了贾府的权力中心。

未来的贾兰只能自己努力成才,闯出一条建功立业道路,否则就会像贾代儒等其他几房一样,泯然众人矣。

尽管王熙凤给李纨算账,说他们母子一个月二十两银子月钱,一年四五百两银子收入看似不少。可与偌大荣国府和荣国公世袭爵位、俸禄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亏了王熙凤还算计李纨几个钱,说她不拿钱给贾宝玉他们起诗社玩。

李纨的每一分钱都是未来贾兰的“老婆本”和唯一收益,凭什么让弟妹们挥霍?

大观园诗社她已经出钱比所有人都多,一个月也是几两银子支出,这个钱原本也不应该花,都留给贾兰存着岂不是好?

李纨不小气,反观王熙凤站着说话不腰疼,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老实,自己一分钱不花,作为未来爵位继承人,二品诰命夫人,竟还嫉妒寡妇收入比她多,心中各种盘算,着实太可笑。正是“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

荣国府在一片祥和背后,实际内部纷争激烈。

赵姨娘害贾宝玉和王熙凤,甚至贾珠之死,贾政夺了贾赦的爵产,王熙凤再辛苦也是替二房做嫁衣裳等等,都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背后故事。

小宗取代大宗,注定难逃“兄弟阋墙”的事实。贾府深宅背后的波云诡谲,让人难免触目惊心。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5-17 22:24・IP 属地甘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2: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纨的身后藏着李自成 ——重新解读李纨的判词和曲词
mayongbao 2020-10-15   |  1043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说到明朝的灭亡,就不能不提掘墓人李自成。三百多年来,后人对李自成的评价褒贬不一,从未达成共识。《明史·流寇传》认为,“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红楼梦》是一本隐写明末清初历史的小说,不可能不写李自成。那么,出自《明史》编纂者同事之手的《红楼梦》又是如何描写和评价李自成的呢?

一、李纨的姓名和李自成有关

《红楼梦》第四回行文很特别,首先用很简短的文字讲述李纨的出身,然后再用详细的文字描述贾雨村“乱判葫芦案”(薛蟠打死冯渊一案)。

据考证,李纨的原型人物是清初著名女诗人徐灿(约1618-1703年)。其父徐子懋是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光禄寺丞。她是清顺治朝大学士陈之遴的继室,获一品夫人封号。顺治十五年(1658年),陈之遴获罪,全家人发配关外。后来,陈之遴及三个儿子病死戍所。康熙十一年(1672年),徐灿获准携第三子奋永扶柩南归,从此,“布衣练裳,长斋绣佛”(关于李纨的原型是徐灿有专文论证)。


第四回开篇是这样描写李纨的:“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

古人的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对名的补充或解释,两者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在没找到影射人物之前,有人望文生义,认为纨是一种精致的丝织品。裁,就是裁剪。宫裁想来就是宫廷裁缝的意思,寓意高妙的女红技术。奇怪的是,同为金陵十二钗的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妙玉等人出场时,书中并没有介绍她们的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其中必有缘故。


再看吴梅村(《红楼梦》前身《风月宝鉴》的作者,清初曾为国子监祭酒,为徐灿的儿女亲家)在《鹿樵纪闻》中对李自成的描写:“李自成初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延安府米脂县双泉堡人也。曾祖世辅,祖海,父守忠,一名印,世为养马户。母金氏,印死,金氏改适,流落宁夏,闯后未及迎而败,至今土人犹戏传永昌太后云。当万历丙午,江宁妖人刘元绪谋反,言有辟地李王,将以中秋出世,事发伏诛。印初无子,祷于西岳,梦神谓之曰:‘当命破军星为若子。’至是年八月生;孩提时,教之字,颇能记忆,顾性跳踉不可制。”

对比徐灿和李自成的事迹可以看出,两人几乎没有共通之处。对比小说人物李纨和李自成的身世,发现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李纨的父亲叫李守中,李自成的父亲也叫李守忠,读音完全一样。清初,听到李守中这个名字,许多人会联想到李自成。这就是作者让李纨的父亲姓李名守中的原因。贾珠死后,李纨和儿子贾兰在一起生活;李守中死后,其妻金氏独自抚养李自成。贾兰“五岁已入学攻书”;李自成“孩提时,教之字,颇能记忆”。李纨因其父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所以读书不多;李自成被明朝降将孔有德一路追杀,最后溃不成军。贾兰在大观园射鹿,自称演习骑射;李自成不但“性跳踉不可制”,还喜欢舞刀弄棒。李纨谐音李完,把儿子贾兰抚养大后,就“桃李春风结子完”了;李自成只当了几个月大顺皇帝,就匆匆退出了历史舞台。李纨字宫裁,含义令人费解;李自成撤退到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遇袭身亡,死因不明。清军统帅阿济格在向朝廷的奏报中称“……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此说虽是一家之言,考虑到李自成身陷绝境,自杀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这也许就是作者给李纨取字宫裁的真正用意(即李自成在九宫山自裁)。


“女子无才便是德”语出清代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小说作者改“是德”为“有德”。脂砚斋认为,“有”字改得好。为什么改得好?因为这一改,就隐写了明末清初一个大汉奸的名字。

孔有德(1602?-1652年),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人,原籍山东,明末清初将领。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吴桥兵变,不久投降后金。投降时,孔有德带去了红衣大炮,使后金军队战斗力大增。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恭顺王。八旗汉军成立时,被编入汉军正红旗。清军入关后,孔有德随豫亲王多铎追剿李自成农民军。清军攻打潼关时,使用红衣大炮,重创农民军。李自成只好下令放弃潼关,撤往湖广。顺治六年(1649年),孔有德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李定国指挥南明军队包围桂林,孔有德战败自杀,最终落得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从行文看,小说中描写李纨身世的段落似乎和接下来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没有关系,实际上,作者在介绍李纨的姓名和家世时,已巧妙地隐写了李自成的身世和结局。只要读者留心“李守中”三个字,联想到“有德”即孔有德、“宫裁”和九宫山有关,并在后面的描述中发现“米脂”二字,就能猜出葫芦案中被打死的冯渊影射谁了。

说李纨和李自成有关系,还可举第十八回李纨所作《风流文采匾额》诗为证: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颈联出句“自应传盛世”五字隐写“自成”。“自应”的“自”和自成的“自”是同一个字;“传盛世”的“盛”,《说文》解释:从皿成声,取成,即自成。另外,“盛”字读[shèng],也读[chéng],读后者时和成是同音字。小说中,《风流文采匾额》诗后面署李纨二字,取李,和自成合在一起,就是李自成。尾联对句“到此来”的“来”和李自成小名黄来儿是同一个字。取颔联对句“红衬”的“红”、尾联出句“名园”的“名”,为红名,谐音鸿名。李自成哥哥叫李鸿名。

此外,第二十三回《四时即事》诗也隐写李自成的姓名。取《秋夜即事》首联出句“绛芸轩里”的“里”(谐音李)、《春夜即事》尾联出句“自是”的“自”、《冬夜即事》首联对句“睡未成”的“成”,合在一起就是李自成。

二、冯渊是李自成的化身

红学研究者对冯渊隐写李自成并无异议,但各家对冯渊的解释略有不同。王梦阮、邓狂言、杜世杰、李知其等人认为,第四回描写的冯渊与薛蟠争夺甄英莲一事,隐写李自成与吴三桂争夺陈圆圆的历史。其中,薛蟠指吴三桂,冯渊是李自成,英莲是陈圆圆。

研究者普遍认为,冯渊谐音“逢冤”,意思是冯渊被打死比较冤枉。还有研究者认为,根据查继佐《罪惟录》记载:“李自成,双泉堡马户之子。”“冯”字从二从马,“二”源于“双泉堡”的“双”。提到冯渊,一般读者会联想到李渊。李渊的李就是李自成的李。

李自成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属马,出身于马户,造反后自称闯王,一生和马密不可分。冯渊的“冯”和马有关。《说文》解释:冯,马行疾也。从马,仌声。正因为如此,作者才用冯渊来隐写李自成。

第四回还有一条暗示李自成的信息。贾雨村准备判决冯渊被打死一案时,门子向他介绍英莲的身世,“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从胎里带来的”。此处有甲戌侧批:“宝钗之热,黛玉之怯,悉从胎中带来。今英莲有记,其人可知矣。”

脂砚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批注?就是怕读者猜不出作者写“英莲眉心有记”的用意。取米脂,就是陕西的米脂县;“胎里带来的”,“里”和李是同音字,“来”和李自成的小名黄来儿是同一个字。从“米脂”、“李”、“来”三个词中,读者应当猜到此人就是出身米脂的李(黄)来儿,即李自成。

小说写道,冯渊被薛蟠毒打后,抬回去三日死了。一般认为,此处指李自成在山海关和吴三桂交战后大败而归。四月二十九日在北京称帝。三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二,清兵进入北京城,大顺朝也就随之烟消云灭了。

三、重新解读李纨的判词和曲词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大虚幻境时,翻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只见册上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冯其庸等人校注的《红楼梦》认为,画面暗示李纨晚年因子得贵、诰命加身。首句“桃李”、“完”寓李纨二字,全句寓李纨生子后就青春丧偶。次句寓贾兰的“兰”字,兼指将来贾府诸子孙中唯贾兰显贵。后二句句意难以确定,或谓化用唐代僧人寒山《无题》诗“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说李纨一生三从四德,晚年荣华方至,却随即死去,只留得一个诰封虚名,白白地给世人作谈资笑料。

在证实李纨的原型为徐灿、影射人物为李自成后,还会从判词中发现很多新东西。

从“凤冠霞帔”中取“帔”、“一盆茂兰”中取“兰”,为帔兰,谐音佩兰,即贾兰的人物原型梁佩兰(还有其它证据,以后专文论证)。

梁佩兰(1630-1705年),字芝五,号药亭、柴翁、二楞居士,晚号郁洲,广东南海人。年近六十方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未一年,遽乞假归,结社南湖,诗酒自酬。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岁末,为庆祝翌年三月康熙皇帝五十寿辰,诏敕庶吉士久在外者赴馆供职。梁佩兰奉召进京,抵京不一月,例值翰林院散馆考试,梁佩兰等三十人以不习满文而被革去庶吉士职位。梁佩兰不肯屈身赴选知县,翌年深秋便离京回乡。从梁佩兰的履历看,他从未担任高官,李纨晚年要靠贾兰“戴珠冠,披凤袄”是绝对不可能的。作者将梁佩兰写成李纨的儿子,意在暗示“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在清初文坛的作用。

第一句“桃李”两字同时出现,暗隐两个人:桃指徐灿,李指李自成。换句话说,作者让小说人物姓李名纨是专门为李自成量身定制的。“春风”点明时间,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恰好是春天,李自成打入北京,夺了明朝的江山。“结子完”的“完”比“纨”字意思更直接明了,就是完了,指李自成打下江山后就完了。另外,“子” 谐音“自”。“完”:《说文》全也;成:《说文》就也。成的本义一般认为是完成。将“李”和“子完”合在一起,暗隐李自成的姓名。

第二句的“兰”字毫无疑问指贾兰,但“到头谁似一盆兰”让人费解。“兰”字谐音篮,第一句有“子”,二字合在一起为“篮子”。第三句有“水”和“空”,合起来就是谚语“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同样出自唐代僧人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这样的话,就可将前两句解读为:崇祯十七年春,李自成夺取明朝江山后就完了,到头来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最难理解。如果使用拆字法,再从李自成三个妻子的角度进行解读,就容易得多。“如”,《说文解字》注:从随即随从也。随从必以口。从女者,女子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故白虎通曰:女者,如也。“冰”字可拆出水字,和后面的水字加在一起为两个水字。“好”字拆开就是女子。“空”意为徒然、白白地。“相”,指妻子,《荀子·大略》:“往迎尔相,成我宗事”。“妒”,《说文》解释:害也。从女,方声,本义是妇女忌妒丈夫。从“如”、“好”、“妒”三个字中可拆出三个女字,三女为姦(奸)。笔者在互联网上查阅李自成相关资料时,发现如下标题:“闯王李自成最爱的三个女人,两个水性杨花,一个英勇就义 。”这个标题是对“如冰水好空相妒”最好的诠释。

上面已经说过,冯渊的“冯”字从马,仌声。仌,古同“冰”。换言之,冰可解作冯,“妒”字拆掉女后剩户、“好”字拆掉女后剩子,将三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冯户子。

第三句,暗示李自成是马户之子,娶的三个女人都没做到三从四德,两个水性杨花,和别人勾搭成奸,对他有害无益。

下面说一说李自成的三个妻子。

李自成的结发妻叫韩金儿。人长得漂亮,但没有妇德。李自成是她嫁的第三个男人,前两个男人因她红杏出墙都休了她。韩金儿嫁给李自成后旧病复发,和一个叫盖虎儿的县役勾搭成奸。李自成发现后,一怒之下杀了韩金儿。因有命案在身,明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只好隐姓埋名到甘肃甘州投军。

李自成的第二任妻子叫高桂英,是个年轻寡妇,会武功。李自成造反后,高桂英也带兵打仗,两人算是患难夫妻。李自成称帝后,高桂英被封为皇后。李自成身亡后,高桂英率部继续与清兵作战。因屡建奇功,南明隆武皇帝特封她为节孝贞义一品夫人,她所率领的队伍也被封为忠贞营。后来,清军调集重兵,攻破高桂英等人据守的茅麓山。高桂英所部被清军团团包围,因不愿被俘受辱,高桂英自焚身亡。

有人说,邢巧儿是李自成的第二个妻子,但在时间上讲不通。从正史记载看,李自成娶了高桂英后,又强娶了邢巧儿。邢巧儿是个富家小姐,善于理财。据说,邢巧儿是李自成抢来的,夫妻之间没有感情。邢巧儿在起义军中负责后勤和财政。日子一长,看上了李自成的老乡高杰(?-1645年),两人很快勾搭成奸。因担心事情败露,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邢巧儿和高杰拉着队伍带着粮草投降明军将领洪承畴(小说中贾瑞的人物原型)。李自成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气之下大病五天。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对偷情男女居然调转枪口,带兵攻打李自成。崇祯十二年(1639年),洪承畴在高杰等人的协助下,将李自成打得仅剩十八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

第四句是前三句的必然结果。《明史》记载,李自成是个不沾酒色之人。小说中写冯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这恐怕是李自成婚姻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李自成已死去三百余年,他的事迹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键入“李自成,三个女人”等主题词,很容易检索到“悲催的李自成,三个老婆两顶绿帽”、“那个拐走‘闯王’李自成老婆的男人”之类的标题。

将第四句用在徐灿身上显然不合适。徐灿才华横溢、相夫教子、忍辱负重、甘于清贫,从未做过出格的事,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做人的楷模,后人为什么要嘲笑她呢?

李自成打下江山但没守住江山,娶了三个妻子两个红杏出墙,在事业和婚姻上都不成功。与其说判词隐写徐灿的遭遇,倒不如说是对李自成一生的艺术概况。将李纨的判词用在李自成身上,严丝合缝,一字不差。

知道判词隐写徐灿、影射李自成后,再来解读《红楼梦曲·晚韶华》就容易了: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首先,李纨“戴珠冠、披凤袄”是过去的事,在时间上应视为过去时(也可反过来理解,即作者将徐灿的昨天写成了她的明天)。从原型人物分析,徐灿仅存的儿子奋永一生并未获取功名,贾兰的人物原型梁佩兰除六十岁考中进士外,也没当过官。徐灿一品夫人的诰命是陈之遴任大学士时给她挣来的。从小说人物看,直到全书结尾贾兰才中举,但书中并未交待他日后能做多大的官(“兰桂齐芳”只是暗示)。其实,将曲词的前四句用在高桂英身上也合适。除李自成封的皇后外,她还是南明隆武皇帝封的一品夫人。不论是徐灿还是高桂英,她们和丈夫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都不长,特别是高桂英一直过着鞍马劳顿、东征西讨的生活,最后兵败自焚,结局比徐灿还要惨(徐灿毕竟活过了八十二岁)。

其二,“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是专门写徐灿的。她的四个儿子三个死于戍所,只剩一子陪她南还,直到终老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李自成和高桂英并没有留下子女,这一句和他们不贴边儿。

其三,从“气昂昂”到“昏惨惨”四句,用在李自成身上最恰当。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同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四月下旬,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退回北京。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再次称帝,意在昭告世人,大顺朝才是取代明朝统治天下的正统政权。称帝后的第二天夜里,李自成率人仓促逃离京城,撤往西安。第二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遇袭身亡(“昏惨惨黄泉路近”)。

最后两句是后人对李自成的评价。当然,用在陈之遴身上也可以,毕竟他当过大学士,地位相当于宰相。

从小说文本和历史人物分析,徐灿是个典型的三从四德的女人。清代周勒山在《女子绝妙好词》中评曰:“湘蘋(徐灿的号)诗馀,真得北宋风格,绝无纤佻之习,其冠冕处,即李易安亦当避席,不独为本朝第一也。”不但才华与李清照比肩,丈夫死后徐灿在私生活方面也未传出绯闻。再看李自成的三个妻子,两个红杏出墙,一个战死沙场,都不符合封建社会对妇德的要求。作者将两组身世和经历完全不同的历史人物融合在一个艺术形象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正达到了风月宝鉴所谓“两面皆可照人”和“表里皆有喻”的艺术效果。

与《明史》编纂者相比,小说作者对李自成的评价是客观的,认为冯渊被薛蟠打死有点“冤”;虽然失败了,毕竟留下了“虚名儿与后人钦敬”;与《明史》编纂者满口“流寇”、“盗贼”、“未有若斯之酷者”等污蔑之词相比,《红楼梦》中的用词比较稳妥,语气也比较缓和。(马永葆)
深度解析:《红楼梦》李纨判词解读及人物原型追溯原创2020-10-22 21:47·梦醒锦官城
红楼梦中,有一个人,你很少能感觉到她的存在,但她却名列金陵十二金钗,此人便是李纨。
从前面的解读中,诸位可以感受到,十二金钗无不对应着明末时期重要的人或事,作者给我们展现出的是一部皇家兴亡史,也是山河血泪史。
那么,李纨这位贾宝玉的嫂嫂,她究竟意指何人何事呢?
在正式解读前,请允许我就《87版红楼梦》中的李纨表达一些自己的意见。
《87版红楼梦》是经典,什么都好,选角、服化道、包括配乐在今天看来,都给人惊艳之感,唯有李纨的扮相,不太符合原著精神。李纨演员其实很漂亮,主要问题应是出在服化道上。
有一段原文,侧面描写出了李纨之美。
原文摘录:......然后宝玉忙忙来至怡红院中,向袭人,麝月,晴雯等笑道“你们还不快看人去!……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李纨的两个妹妹李纹、李绮的绝色之姿,连贾宝玉都说“竟形容不出了”,那她们的姐姐李纨究竟有多美?
从红楼中描写推断,李纨书中出场时不过二十三四岁,按今天就是大学刚毕业的年龄,但是《87版红楼梦》中的李纨,晃眼一看还以为是王夫人、薛姨妈一辈的,着实令人遗憾。
李纨,字宫裁,父亲名李守中(记住这个名字),官拜国子监祭酒,其娘家“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家学渊源,所以李纨还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后来她嫁与贾政长子贾珠,即贾宝玉的亲大哥,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只留下个孩子贾兰,于是李纨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整日里如“槁木死灰”一般。
她身为荣国府长媳本应管家,府里大权却被王熙凤把持着,因为府里认为她“只宜清净守节”,也是个大观园里的可怜女子。
以上内容,便是追溯李纨的人物原型的基本资料。

李纨剧照


这些背景资料中,李纨父亲的名字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为,明末有一大名鼎鼎之人的父亲,也叫“李守忠”,这个人,便是“闯王”李自成。
那么,红楼书中,是否真的借李纨来“喻事”李自成呢?
李自成,灭明之际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登基称帝。李纨,字宫裁,宫中裁断之意,能于宫中裁决者,非帝王不可为,这点倒是与李自成合拍。
但是,仅仅这些证据说服力还不够,最终还是要看李纨判词是否符合。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这个判词,非同一般,几乎句句都是一语双关。
“桃李春风结子完”,很明显,这句讲的是贾珠李纨春风几度,生完孩子后贾珠就去世了,“完”通“纨”,李纨即“李完”,是在讽刺李自成。
闯军打进北京城时春风得意,刚取得胜利果实不久,很快又在山海关一片石大战中被清军击败,刚刚结了果,马上又完蛋,所谓“结子完”是也。
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这里看似点出了李纨孩子贾兰,事实上却另有含义。
这句里的“兰”字,如果代入贾兰,这句意思是读不通的,这里的“兰”,当是指典故“芝兰当道,不得不锄”里的芝兰。
这个典故,出自张居正,在《答汪司马南溟书》中,张居正这样写道:二三子以言乱政,实朝廷纲纪所系,所谓芝兰当道,不得不锄者。知我罪我,其在斯乎。
就算你是“芝兰”,如果挡了我的路,也要把你铲除掉。
张太岳这个表态,在当时天下皆知,因为他表明的是一种严厉的政治态度,天下官吏,要想官做的稳,岂能不深入学习张摄政的讲话精神。
对李自成而言,大明朝廷,就是挡在他前面的“芝兰”,必须除掉;而李自成灭亡明廷后,李自成则成为清廷面前的“芝兰”,清廷也要除掉他。
所以,这句诗以反讽的口气说出,“到头谁似一盆兰”,你李自成和我大明国,究竟谁才是那盆该被锄掉的芝兰呢?
“如冰水好空相妒”,此句最难,也是全诗中的点睛之笔,只是历来的解读都不尽如人意,我要讲明白,所用篇幅也不会少,各位看官须得耐心看下去。
冰水典故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判词中这句诗的意思是,冰出自于水,冰水本是一体,却相互嫉妒攻击。放在此处,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寓意。
这句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李纨和王熙凤的矛盾,李纨是长媳,王熙凤是次媳,但偏偏是王熙凤在管家,李纨嘴上不说,心中实有不忿之意。原文中也曾有过暗示。
第三十九回原文摘录:
(螃蟹宴上)......李纨揽着他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 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只摸的我怪痒的。”
这一段很有名,被网友们命名为“李纨摸平儿”,有人猜测是不是李纨空房怨旷久了,连平儿都下手......
李纨对平儿说的一番言语,当是话外有话,充满奚落、挑拨之意,“好体面模样儿......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寥寥数语,挑拨之意跃然纸上,可见李纨并非什么省油的灯。
还有一段,再来细品。
原文摘录: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钥匙。”李氏道:“什么钥匙?要紧梯己东西怕人偷了去,却带在身上。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作什么。”
这一段话,李纨酸意和艳羡之情溢于言表,她难道不知道平儿腰间的便是一把钥匙?她知道的,而且这把钥匙极不普通,意味着偌大贾府的管事大权,非要举个类同的例子,大约等于武侠小说中的“掌门信物”。
若非有意,李纨岂能对此钥匙如此上心,想来平儿这等丫鬟都能因琏二奶奶之故,而配上这“掌门信物”。她李纨身为长媳,却只能被迫清心寡欲、独守空房,心中不平实乃份属平常。
再有刘姥姥参观大观园,李纨这一次从丰儿的手中暂时接过钥匙。“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志得意满间,便号令婆子丫鬟小厮们七手八脚搬高几,只搬高几不过瘾,又号令婆子丫鬟小厮们把篙浆遮阳幔子色色的搬了下来,又传驾娘们到船坞里撑出两只船来。李纨这一日,算是过足了瘾头。
求权之心,昭然若揭。
这李纨,看似清淡素净,其实内心着实热情如火,功名利禄之心,较之常人,更胜一筹。
当然,王熙凤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儿,二人之暗斗,书中不时可见,比如李纨和凤姐月银的待遇差别,凤姐也是如鲠在喉。
在中国,无论大族小家,妯娌之间这点事,实是司空见惯。我们的历史有多长,这妯娌矛盾就延续了有多长。
“如冰好水空相妒”,第一层意思便是说的李纨与王熙凤的矛盾。
第二层意思,则是“喻事”,指的是李闯与明王朝的争斗。“冰”是李自成,“水”是大明。冰出于水,李闯也是出自大明,结果两个汉人政权却不顾关外清军的威胁,在关内打生打死,双方皆欲将对方灭之而后快。
当然,按历史进程,最终是李闯攻进北京城,取得了胜利,但闯军很快就被清军消灭,李自成匆忙逃回陕西,最后在清军围剿追杀下,死于通城九宫山。
这里便承接了判词中下一句,“枉与他人作笑谈”,你战胜了明朝廷又如何,最终不也是兵败身死,让天下人作为笑谈么。
所以,李纨之名,便是“李完”。
所以,李纨之夫,贾宝玉亲哥贾珠,才是早早便死了。红楼中,珠玉均指代君权或王权。
秦可卿死后,身边俩丫鬟,一个瑞珠撞柱而死,一个宝珠自请至铁槛寺为秦可卿守灵。秦可卿影射弋阳王,身边这两珠子即王权化身,这一节不在此处细讲,涉及到贾宝玉的复杂解析,以后另有新篇解读。
贾珠,便是影射李自成“大顺政权”,贾珠的死因,不须去各种猜测或过度解读,因为在作者写红楼梦时,大顺早已烟消云散了,所以,书中贾珠一出场,便已亡故。
贾珠一十四岁进学,进学指考中秀才,指一个人取得成就,李自成自1630年起兵,至1644年进入北京城,夺取北方半壁,正好一十四年整,不多,也不少。
整个红楼书中,作者几乎对所有人的描写都是不偏不倚,持中间立场,唯有对少数几人,才持有明显的贬意,李纨,即是其一。
作者对李纨的判词和专曲,几近嘲讽,我们看一看李纨曲子《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这曲子前半段(未标黑体部分),是“写情”,高度归纳了书中人物李纨的一生,暗讽她在凤姐女儿巧姐儿被“狠舅奸兄”卖掉时的见死不救,劝她善良,要积阴德。
(如看到此处不清楚“写情”“喻事”双线分析法,建议从作者君主页置顶文章“红楼梦作者是否曹雪芹”按顺序看起,“钗黛合一”一篇对此概念有过专门论述)
从这点来看,明亡之际弋阳王府树倒猢狲散,类似李纨这样明哲保身的人恐怕也是有的,对受苦受难的亲戚不闻不问。这等事,换在今天也不少。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增广贤文》这几句话,真是道尽了世态炎凉,曾经有人问我,红楼梦究竟好在什么地方?我的回答是,当你能读懂它的时候,便知它好在哪里了。
这首曲子的后半段,即我标黑的那一段,既是写“情”,也是喻“事”。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在癸酉本中,李纨儿子贾兰考上了进士,后来官场倾轧,贾兰混的不如意。这时朝廷西北有反贼,贾兰便去从了军,后来镇压反贼有功,做了高官,李纨也进京受封诰命,待回了老家后一个月,李纨便去世了。
我虽对癸酉本文字不忍目睹,但对它的情节架构却是极赞的。
比如这一段李纨结局中,贾兰是去西北方镇压了叛贼,才得以立下大功,而我们通过前面的解读知道,李纨实是影射李自成,李自成起兵之处恰恰正是地处西北的陕西。
癸酉本中这这段情节反讽意味极为浓厚,我一直说,红楼作者们很有幽默感,义忠亲王老千岁,既不忠也不义,所以才坏了事。这一类有趣的细节,红楼中比比皆是,脂砚畸笏雪芹等人,完全可称得上是明代的顶级段子手。
曲子里这几句话,只能说勉强与李纨结局对的上,但最后两句“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就完全和李纨不搭边了,她一年轻小寡妇,和帝王将相这词八杆子也打不到。
但从李纨影射的李闯王的角度来读这后半段曲子,则极为贴切。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前文已讲过,李闯进北京后,皇帝没当几日,就被清军来了个狠的,兵败西逃,一年后,死在九宫山。当他“光灿灿胸悬金印的”时候,却已是“黄泉路近”了。
多说一句,金印,多指君王或丞相等高官的印玺,女子诰命,朝廷发的是“诰书”,没有印。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们,他们今天还在么?不过是一点虚名让后人记得罢了。
李纨无论判词还是曲子,读来均是一股满满的讽刺意味,看来朱耷和吴梅村几位,对李闯的怨念不是一般的深,不过想想这几位的身份,表示理解。
李纨这个角色的命运,深深隐藏着大明、李闯、清廷这三方势力在明亡清兴那段时期,你来我往几十年的争斗,正应了红楼《好了歌》中的: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李自成,最终不就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么。
结尾了,引诗词一首,有请大才子,杨慎杨状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红楼梦之中,历来有个著名的谜题,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五十一回出现的这十首诗,从没有过真正有说服力的论证,堪称红楼梦中的谜中之谜。
红楼作者究竟要通过这十首诗表达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2: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解析:《红楼梦》李纨判词解读及人物原型追溯
原创2020-10-22 21:47·梦醒锦官城
红楼梦中,有一个人,你很少能感觉到她的存在,但她却名列金陵十二金钗,此人便是李纨。

从前面的解读中,诸位可以感受到,十二金钗无不对应着明末时期重要的人或事,作者给我们展现出的是一部皇家兴亡史,也是山河血泪史。

那么,李纨这位贾宝玉的嫂嫂,她究竟意指何人何事呢?

在正式解读前,请允许我就《87版红楼梦》中的李纨表达一些自己的意见。

《87版红楼梦》是经典,什么都好,选角、服化道、包括配乐在今天看来,都给人惊艳之感,唯有李纨的扮相,不太符合原著精神。李纨演员其实很漂亮,主要问题应是出在服化道上。

有一段原文,侧面描写出了李纨之美。

原文摘录:......然后宝玉忙忙来至怡红院中,向袭人,麝月,晴雯等笑道“你们还不快看人去!……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李纨的两个妹妹李纹、李绮的绝色之姿,连贾宝玉都说“竟形容不出了”,那她们的姐姐李纨究竟有多美?

从红楼中描写推断,李纨书中出场时不过二十三四岁,按今天就是大学刚毕业的年龄,但是《87版红楼梦》中的李纨,晃眼一看还以为是王夫人、薛姨妈一辈的,着实令人遗憾。

李纨,字宫裁,父亲名李守中(记住这个名字),官拜国子监祭酒,其娘家“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家学渊源,所以李纨还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后来她嫁与贾政长子贾珠,即贾宝玉的亲大哥,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只留下个孩子贾兰,于是李纨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整日里如“槁木死灰”一般。

她身为荣国府长媳本应管家,府里大权却被王熙凤把持着,因为府里认为她“只宜清净守节”,也是个大观园里的可怜女子。

以上内容,便是追溯李纨的人物原型的基本资料。


李纨剧照

这些背景资料中,李纨父亲的名字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为,明末有一大名鼎鼎之人的父亲,也叫“李守忠”,这个人,便是“闯王”李自成。

那么,红楼书中,是否真的借李纨来“喻事”李自成呢?

李自成,灭明之际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登基称帝。李纨,字宫裁,宫中裁断之意,能于宫中裁决者,非帝王不可为,这点倒是与李自成合拍。

但是,仅仅这些证据说服力还不够,最终还是要看李纨判词是否符合。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这个判词,非同一般,几乎句句都是一语双关。

“桃李春风结子完”,很明显,这句讲的是贾珠李纨春风几度,生完孩子后贾珠就去世了,“完”通“纨”,李纨即“李完”,是在讽刺李自成。

闯军打进北京城时春风得意,刚取得胜利果实不久,很快又在山海关一片石大战中被清军击败,刚刚结了果,马上又完蛋,所谓“结子完”是也。

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这里看似点出了李纨孩子贾兰,事实上却另有含义。

这句里的“兰”字,如果代入贾兰,这句意思是读不通的,这里的“兰”,当是指典故“芝兰当道,不得不锄”里的芝兰。

这个典故,出自张居正,在《答汪司马南溟书》中,张居正这样写道:二三子以言乱政,实朝廷纲纪所系,所谓芝兰当道,不得不锄者。知我罪我,其在斯乎。

就算你是“芝兰”,如果挡了我的路,也要把你铲除掉。

张太岳这个表态,在当时天下皆知,因为他表明的是一种严厉的政治态度,天下官吏,要想官做的稳,岂能不深入学习张摄政的讲话精神。

对李自成而言,大明朝廷,就是挡在他前面的“芝兰”,必须除掉;而李自成灭亡明廷后,李自成则成为清廷面前的“芝兰”,清廷也要除掉他。

所以,这句诗以反讽的口气说出,“到头谁似一盆兰”,你李自成和我大明国,究竟谁才是那盆该被锄掉的芝兰呢?

“如冰水好空相妒”,此句最难,也是全诗中的点睛之笔,只是历来的解读都不尽如人意,我要讲明白,所用篇幅也不会少,各位看官须得耐心看下去。

冰水典故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判词中这句诗的意思是,冰出自于水,冰水本是一体,却相互嫉妒攻击。放在此处,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寓意。

这句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李纨和王熙凤的矛盾,李纨是长媳,王熙凤是次媳,但偏偏是王熙凤在管家,李纨嘴上不说,心中实有不忿之意。原文中也曾有过暗示。

第三十九回原文摘录:

(螃蟹宴上)......李纨揽着他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 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只摸的我怪痒的。”

这一段很有名,被网友们命名为“李纨摸平儿”,有人猜测是不是李纨空房怨旷久了,连平儿都下手......

李纨对平儿说的一番言语,当是话外有话,充满奚落、挑拨之意,“好体面模样儿......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寥寥数语,挑拨之意跃然纸上,可见李纨并非什么省油的灯。

还有一段,再来细品。

原文摘录: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钥匙。”李氏道:“什么钥匙?要紧梯己东西怕人偷了去,却带在身上。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作什么。”

这一段话,李纨酸意和艳羡之情溢于言表,她难道不知道平儿腰间的便是一把钥匙?她知道的,而且这把钥匙极不普通,意味着偌大贾府的管事大权,非要举个类同的例子,大约等于武侠小说中的“掌门信物”。

若非有意,李纨岂能对此钥匙如此上心,想来平儿这等丫鬟都能因琏二奶奶之故,而配上这“掌门信物”。她李纨身为长媳,却只能被迫清心寡欲、独守空房,心中不平实乃份属平常。

再有刘姥姥参观大观园,李纨这一次从丰儿的手中暂时接过钥匙。“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志得意满间,便号令婆子丫鬟小厮们七手八脚搬高几,只搬高几不过瘾,又号令婆子丫鬟小厮们把篙浆遮阳幔子色色的搬了下来,又传驾娘们到船坞里撑出两只船来。李纨这一日,算是过足了瘾头。

求权之心,昭然若揭。

这李纨,看似清淡素净,其实内心着实热情如火,功名利禄之心,较之常人,更胜一筹。

当然,王熙凤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儿,二人之暗斗,书中不时可见,比如李纨和凤姐月银的待遇差别,凤姐也是如鲠在喉。

在中国,无论大族小家,妯娌之间这点事,实是司空见惯。我们的历史有多长,这妯娌矛盾就延续了有多长。

“如冰好水空相妒”,第一层意思便是说的李纨与王熙凤的矛盾。

第二层意思,则是“喻事”,指的是李闯与明王朝的争斗。“冰”是李自成,“水”是大明。冰出于水,李闯也是出自大明,结果两个汉人政权却不顾关外清军的威胁,在关内打生打死,双方皆欲将对方灭之而后快。

当然,按历史进程,最终是李闯攻进北京城,取得了胜利,但闯军很快就被清军消灭,李自成匆忙逃回陕西,最后在清军围剿追杀下,死于通城九宫山。

这里便承接了判词中下一句,“枉与他人作笑谈”,你战胜了明朝廷又如何,最终不也是兵败身死,让天下人作为笑谈么。

所以,李纨之名,便是“李完”。

所以,李纨之夫,贾宝玉亲哥贾珠,才是早早便死了。红楼中,珠玉均指代君权或王权。

秦可卿死后,身边俩丫鬟,一个瑞珠撞柱而死,一个宝珠自请至铁槛寺为秦可卿守灵。秦可卿影射弋阳王,身边这两珠子即王权化身,这一节不在此处细讲,涉及到贾宝玉的复杂解析,以后另有新篇解读。

贾珠,便是影射李自成“大顺政权”,贾珠的死因,不须去各种猜测或过度解读,因为在作者写红楼梦时,大顺早已烟消云散了,所以,书中贾珠一出场,便已亡故。

贾珠一十四岁进学,进学指考中秀才,指一个人取得成就,李自成自1630年起兵,至1644年进入北京城,夺取北方半壁,正好一十四年整,不多,也不少。

整个红楼书中,作者几乎对所有人的描写都是不偏不倚,持中间立场,唯有对少数几人,才持有明显的贬意,李纨,即是其一。

作者对李纨的判词和专曲,几近嘲讽,我们看一看李纨曲子《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这曲子前半段(未标黑体部分),是“写情”,高度归纳了书中人物李纨的一生,暗讽她在凤姐女儿巧姐儿被“狠舅奸兄”卖掉时的见死不救,劝她善良,要积阴德。

(如看到此处不清楚“写情”“喻事”双线分析法,建议从作者君主页置顶文章“红楼梦作者是否曹雪芹”按顺序看起,“钗黛合一”一篇对此概念有过专门论述)

从这点来看,明亡之际弋阳王府树倒猢狲散,类似李纨这样明哲保身的人恐怕也是有的,对受苦受难的亲戚不闻不问。这等事,换在今天也不少。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增广贤文》这几句话,真是道尽了世态炎凉,曾经有人问我,红楼梦究竟好在什么地方?我的回答是,当你能读懂它的时候,便知它好在哪里了。

这首曲子的后半段,即我标黑的那一段,既是写“情”,也是喻“事”。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在癸酉本中,李纨儿子贾兰考上了进士,后来官场倾轧,贾兰混的不如意。这时朝廷西北有反贼,贾兰便去从了军,后来镇压反贼有功,做了高官,李纨也进京受封诰命,待回了老家后一个月,李纨便去世了。

我虽对癸酉本文字不忍目睹,但对它的情节架构却是极赞的。

比如这一段李纨结局中,贾兰是去西北方镇压了叛贼,才得以立下大功,而我们通过前面的解读知道,李纨实是影射李自成,李自成起兵之处恰恰正是地处西北的陕西。

癸酉本中这这段情节反讽意味极为浓厚,我一直说,红楼作者们很有幽默感,义忠亲王老千岁,既不忠也不义,所以才坏了事。这一类有趣的细节,红楼中比比皆是,脂砚畸笏雪芹等人,完全可称得上是明代的顶级段子手。

曲子里这几句话,只能说勉强与李纨结局对的上,但最后两句“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就完全和李纨不搭边了,她一年轻小寡妇,和帝王将相这词八杆子也打不到。

但从李纨影射的李闯王的角度来读这后半段曲子,则极为贴切。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前文已讲过,李闯进北京后,皇帝没当几日,就被清军来了个狠的,兵败西逃,一年后,死在九宫山。当他“光灿灿胸悬金印的”时候,却已是“黄泉路近”了。

多说一句,金印,多指君王或丞相等高官的印玺,女子诰命,朝廷发的是“诰书”,没有印。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们,他们今天还在么?不过是一点虚名让后人记得罢了。

李纨无论判词还是曲子,读来均是一股满满的讽刺意味,看来朱耷和吴梅村几位,对李闯的怨念不是一般的深,不过想想这几位的身份,表示理解。

李纨这个角色的命运,深深隐藏着大明、李闯、清廷这三方势力在明亡清兴那段时期,你来我往几十年的争斗,正应了红楼《好了歌》中的: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李自成,最终不就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么。

结尾了,引诗词一首,有请大才子,杨慎杨状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红楼梦之中,历来有个著名的谜题,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五十一回出现的这十首诗,从没有过真正有说服力的论证,堪称红楼梦中的谜中之谜。

红楼作者究竟要通过这十首诗表达什么?

请点击下节:深度解析:红楼梦之谜“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解读(上篇)



重要文章推荐:重磅深度大文:《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

深度解析:《红楼梦》秦可卿历史人物原型追溯(上篇)

深度解析:《红楼梦》秦可卿历史人物原型追溯(下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2: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稻香村为什么种满红杏花?李纨暗中做的事,贾家只有她能做
2019-10-04 19:48:49 来源: 君笺雅侃红楼  举报
2
分享至
解读大观园之二|稻香村|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上一章说到大观园的“蘅芜苑”,本文聊聊“稻香村”。作为大观园数易其名的处所,从稻香村到浣葛山庄再到稻香村,虽是一处人力穿凿之所,却是贾政评价最高,也是专门为李纨设计的地方。这个遍植杏花如“杏花村”一般挑着酒旗的茅舍,承载着非常不一样的意义。李纨在此暗中所有作为,贾家没有一人能做出来。



(第十七回)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榆、槿、枳 ,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
稻香村种了几百株杏花,自古以来“寡妇”与“红杏”都带有一股意味不明的暧昧。曹雪芹将李纨与杏花联系到一起究竟有什么所指呢?

稻香村在贾宝玉的题额中得名“稻香村”,取“柴门临水稻花香”之意。贾政虽说大喝一声贾宝玉“放肆”,其实对此特别满意。皆因稻香村虽是人力穿凿,到底有富贵之家见田舍阡陌,契合古代文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欺世盗名”之意。

稻香村的优势体现在“耕读”之意。贾家富贵之家,最害怕“三世而斩”,耕读传家仅次于道德传家,是士大夫们的高追求。这也是当初设计大观园,建设稻香村的初衷。贾政对贾宝玉说出“柴门临水稻花香”是满意的。



李纨选择稻香村,其意与贾政的希望类似,背后心思则远高于贾政、贾宝玉。代表的是她国子监祭酒李家出身的女儿,自小受到的良好家教,以及李家培养子弟方面的优秀家风。李纨借稻香村培养儿子贾兰,并非为了契合她寡妇身份。

李纨出身虽然清贵之极,李家却并不富裕。贾家豪门生活对子弟的浸染和影响极其严重,李纨耳濡目染深怕儿子贾兰也被贾家富贵奢侈腐蚀。恰巧大观园有洗尽铅华的稻香村,李纨毫不犹豫选择这里,就是给贾兰营造一个纯净的生长环境。

李家金陵巨宦、仕宦之家,与贾家这种世宦之家的区别就是李家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子弟靠科举入仕。可以令家族不至于因为单一的传承而中断。李家到了李守中这一代,已经开始注重道德方面培养子女,他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有德”与“是德”二字看似相同,实则迥异。有德证明李家的家风摸到了“道德传家”的门槛。这是古人最推崇的家风,远不是书香门第能够比拟。

李纨自小家学渊源,家风严谨。她能够在丈夫贾珠死后,安心奉养公婆,教养幼子,正是她的德行。换成王熙凤和夏金桂,必然不甘于此。



贾宝玉题名稻香村为“杏帘在望”,题联: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借《诗》《风》《雅》称颂李纨,是对其最大的肯定。

“浣葛”典出《诗经·周南·葛覃》,“薄浣我衣…归宁父母”。寓意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儿女,教养成人。明着称颂贾元春节俭,实则歌颂李纨慈母节妇美德。

“好云香护采芹人”,更是暗示李纨对贾兰科举高中,复兴贾家居功至伟。《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以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入泮”。

贾家抄家后,李纨贾兰母子同样遭难,第一回甄士隐解读《好了歌》“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说的就是贾兰从抄家后破袄寒衣到功成名就的过程。贾兰能独秀贾家子弟,在于李纨选择稻香村背后的深意。

贾家骄奢淫逸必不长久,小红一个丫头都能说出“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林黛玉也说“恐后手不接”,李纨当然也会考虑到后路。她一个寡妇失业,唯有教育儿子成才是最大依靠。

稻香村承载了李纨对贾兰未来的未雨绸缪。贾兰从小长在茅檐瓦舍的稻香村,并没有镶金佩玉的富贵温柔。一朝抄家,李纨母子真正居于茅檐瓦舍,对贾兰来说打击会降到最低。意志不屈,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事实上贾兰确实替母亲争气,最终出人头地。而这与李纨传承自李家的家风密切相关,与贾家几无关系!

李纨一生得幸,虽说年轻丧夫不幸,偏偏又给她留下儿子。古代女子做寡妇不可怕,可怕的是没儿子。从这点看,李纨就比王熙凤幸运。



稻香村遍植数百株红杏花,开的“喷火蒸霞”一般,代表“极幸”。能与之相比的,也就贾探春的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留了一线,并非所有人都以悲剧结局。李纨、探春与娇杏不一样,结局是幸而非侥幸。反观与莲相关的,则大多不幸。林黛玉、香菱、晴雯、秦可卿、柳湘莲、菂官、藕官、蕊官和龄官这些人都不好。

稻香村是为李纨教子量身打造。其间遍植红杏,代表李纨的结局幸运。而她教育贾兰成才复兴贾家,也是贾家之幸。贾政评价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三处地方,以稻香村评价最高。李纨确也是贾家的“护芹人”。

至于有人说“如冰水好空相妒”以及“也要阴骘积儿孙”是曹雪芹对李纨的讽刺,纯属误读,这两句都是借王熙凤对李纨的妒忌和不积阴骘导致的不幸,对比李纨的幸运,借以警戒世人。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终究不过历史长河中后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唯有自身独立才是正途!而这正是稻香村存在的意义,也是李纨被称颂的原因。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2: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稻香村为什么种满红杏花?李纨暗中做的事,贾家只有她能做
2019-10-04 19:48:49 来源: 君笺雅侃红楼  举报
2
分享至
解读大观园之二|稻香村|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上一章说到大观园的“蘅芜苑”,本文聊聊“稻香村”。作为大观园数易其名的处所,从稻香村到浣葛山庄再到稻香村,虽是一处人力穿凿之所,却是贾政评价最高,也是专门为李纨设计的地方。这个遍植杏花如“杏花村”一般挑着酒旗的茅舍,承载着非常不一样的意义。李纨在此暗中所有作为,贾家没有一人能做出来。



(第十七回)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榆、槿、枳 ,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
稻香村种了几百株杏花,自古以来“寡妇”与“红杏”都带有一股意味不明的暧昧。曹雪芹将李纨与杏花联系到一起究竟有什么所指呢?

稻香村在贾宝玉的题额中得名“稻香村”,取“柴门临水稻花香”之意。贾政虽说大喝一声贾宝玉“放肆”,其实对此特别满意。皆因稻香村虽是人力穿凿,到底有富贵之家见田舍阡陌,契合古代文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欺世盗名”之意。

稻香村的优势体现在“耕读”之意。贾家富贵之家,最害怕“三世而斩”,耕读传家仅次于道德传家,是士大夫们的高追求。这也是当初设计大观园,建设稻香村的初衷。贾政对贾宝玉说出“柴门临水稻花香”是满意的。



李纨选择稻香村,其意与贾政的希望类似,背后心思则远高于贾政、贾宝玉。代表的是她国子监祭酒李家出身的女儿,自小受到的良好家教,以及李家培养子弟方面的优秀家风。李纨借稻香村培养儿子贾兰,并非为了契合她寡妇身份。

李纨出身虽然清贵之极,李家却并不富裕。贾家豪门生活对子弟的浸染和影响极其严重,李纨耳濡目染深怕儿子贾兰也被贾家富贵奢侈腐蚀。恰巧大观园有洗尽铅华的稻香村,李纨毫不犹豫选择这里,就是给贾兰营造一个纯净的生长环境。

李家金陵巨宦、仕宦之家,与贾家这种世宦之家的区别就是李家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子弟靠科举入仕。可以令家族不至于因为单一的传承而中断。李家到了李守中这一代,已经开始注重道德方面培养子女,他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有德”与“是德”二字看似相同,实则迥异。有德证明李家的家风摸到了“道德传家”的门槛。这是古人最推崇的家风,远不是书香门第能够比拟。

李纨自小家学渊源,家风严谨。她能够在丈夫贾珠死后,安心奉养公婆,教养幼子,正是她的德行。换成王熙凤和夏金桂,必然不甘于此。



贾宝玉题名稻香村为“杏帘在望”,题联: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借《诗》《风》《雅》称颂李纨,是对其最大的肯定。

“浣葛”典出《诗经·周南·葛覃》,“薄浣我衣…归宁父母”。寓意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儿女,教养成人。明着称颂贾元春节俭,实则歌颂李纨慈母节妇美德。

“好云香护采芹人”,更是暗示李纨对贾兰科举高中,复兴贾家居功至伟。《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以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入泮”。

贾家抄家后,李纨贾兰母子同样遭难,第一回甄士隐解读《好了歌》“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说的就是贾兰从抄家后破袄寒衣到功成名就的过程。贾兰能独秀贾家子弟,在于李纨选择稻香村背后的深意。

贾家骄奢淫逸必不长久,小红一个丫头都能说出“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林黛玉也说“恐后手不接”,李纨当然也会考虑到后路。她一个寡妇失业,唯有教育儿子成才是最大依靠。

稻香村承载了李纨对贾兰未来的未雨绸缪。贾兰从小长在茅檐瓦舍的稻香村,并没有镶金佩玉的富贵温柔。一朝抄家,李纨母子真正居于茅檐瓦舍,对贾兰来说打击会降到最低。意志不屈,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事实上贾兰确实替母亲争气,最终出人头地。而这与李纨传承自李家的家风密切相关,与贾家几无关系!

李纨一生得幸,虽说年轻丧夫不幸,偏偏又给她留下儿子。古代女子做寡妇不可怕,可怕的是没儿子。从这点看,李纨就比王熙凤幸运。



稻香村遍植数百株红杏花,开的“喷火蒸霞”一般,代表“极幸”。能与之相比的,也就贾探春的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留了一线,并非所有人都以悲剧结局。李纨、探春与娇杏不一样,结局是幸而非侥幸。反观与莲相关的,则大多不幸。林黛玉、香菱、晴雯、秦可卿、柳湘莲、菂官、藕官、蕊官和龄官这些人都不好。

稻香村是为李纨教子量身打造。其间遍植红杏,代表李纨的结局幸运。而她教育贾兰成才复兴贾家,也是贾家之幸。贾政评价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三处地方,以稻香村评价最高。李纨确也是贾家的“护芹人”。

至于有人说“如冰水好空相妒”以及“也要阴骘积儿孙”是曹雪芹对李纨的讽刺,纯属误读,这两句都是借王熙凤对李纨的妒忌和不积阴骘导致的不幸,对比李纨的幸运,借以警戒世人。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终究不过历史长河中后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唯有自身独立才是正途!而这正是稻香村存在的意义,也是李纨被称颂的原因。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3: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李纨为什么不积阴骘?稻香村旁几百株杏花说明了一切
君笺雅侃红楼 2020-05-03   |  207阅读  |  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红楼梦》十四首曲中,争议最大的就是这首[晚韶华],涉及到寡妇李纨和儿子贾兰的人生。尤其这句“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关于李纨不积阴鸷的说法甚嚣尘上。其实有此说法的人,可能误读了[晚韶华]曲子,对《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的李纨也没太看懂。



《红楼梦》曲子一共十四首,不同于金陵十二钗的十一首判词,这十四首曲子大体以金陵十二钗为依据,却主要以叙事为主。比方第一首[引子]和最后一首[收尾]属于纲领。而[终身误][枉凝眉]却是以贾宝玉的角度叙事。[留余庆]不光说巧姐儿,还有刘姥姥的仗义和王熙凤偶尔的行善留下的福报……

[晚韶华]也是如此,看似说李纨,实则是借李纨与贾兰能够在贾家抄家,家破人亡后,还能奋进够励精图治,坚持不懈最终崛起的赞扬。

所谓[晚韶华],就是晚年获得富贵荣华,人生第二次春天之意。这是以李纨的角度写的。

贾家抄家时李纨最多三十岁,贾兰十一二岁。有人说李纨是寡妇应该逃过一劫,保留了财产。实则不存在。

从原文线索看,贾家抄家是卷入了皇权争夺,失败被抄家,没有杀头已经仁慈了。贾兰是荣国府嫡重孙,不可能获得幸免,谋逆是最不能饶恕的罪行,与一般经济犯罪不同。



[收尾·飞鸟各投林]用“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形容贾家一败涂地的彻底,没有侥幸。

第一回甄士隐解读《好了歌》时,“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可见李纨贾兰母子也一样经历了破袄不能御寒的艰苦岁月。

贾家抄家后贾政王夫人被治罪发配,贾宝玉肩负不起贾家,贾环又小,一家人彻底散了。李纨带着贾兰,唯一可能是得到娘家的有限帮助简单安置。

贾家抄家等同谋反,李纨是不敢投奔娘家的。巧姐儿之所以被狠舅王仁不收留,也是因为抄家罪女的原因。

从三十左右被抄家,到老年才迎来“晚韶华”,起码一二十年时间,这段人生对李纨母子是真的考验。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奶奶、小少爷,到为了生存而努力活下去的罪臣后人,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而这样艰难的环境,李纨还能教育贾兰不忘初心,努力读书,等待机会科举,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要知道罪臣之后不能科举。贾兰参加科举高中,一定是在贾家后面被平反之后。面对一个未知的未来而努力,是李纨贾兰母子性格中不屈的体现。也是李纨这个母亲最难能可贵的精神。

第十七回贾宝玉给稻香村题额,用了: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借用《诗》《风》《雅》经典,赞扬李纨是贾家的“护道人”,是曹雪芹给予李纨的最大荣耀。

现在说回“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其实多读即便就知道曹雪芹说的并不是李纨。而是用李纨一生经历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却能够不忘初心,坚持向上,最后取得“晚年荣耀”,来告诫和提醒那些不信阴司报应的人要多做好事,多积攒阴司报应,要像李纨一样。

《红楼梦》中,最不信阴司报应,唯一和阴骘扯上关系的只有王熙凤,她对净虚说“你是知道我的,最不信阴司报应”。张道士也劝她要多做好事,“积阴骘,迟了会短命”。可惜王熙凤不听,一辈子只做了一件好事,就是接济刘姥姥,为女儿巧姐儿留了余庆。



王熙凤这种人不积阴骘,想要儿子没有,想要荣华富贵偏偏让她短命而死,一辈子蝇营狗苟,反不如李纨淡然。虽说丈夫早年死了,但有儿子,又把儿子教育好。到老了不但不受穷,还母凭子贵得封诰命,获得[晚韶华]。

所以,[晚韶华]哪里是对李纨的讽刺,分明是借李纨的成功对王熙凤这种不积阴骘的人的警醒,让她们学学李纨的榜样。


至于“黄泉路近”,这是李纨作为金陵十二钗的“薄命”。其实,她看着儿子有出息,就算黄泉路近,也会含笑九泉,又有什么遗憾?

曹雪芹在稻香村外设计了几百株杏树开的烈火蒸霞一般,稻香村又有杏帘在望的题额,就是给李纨贾兰留下的“侥幸”。



《红楼梦》中,与“杏”有关的只有四个人。

娇杏通侥幸,丫头变诰命夫人;

贾探春杏花签,侥幸成王妃;

李纨杏帘在望,几百株杏花烈火蒸霞,[晚韶华];

薛宝钗的丫头叫文杏,她没有大幸运,起码占一个余生平静的结果。

比较起来,李纨的“杏(幸)”最大。能望子成龙,了却夙愿是所有母亲的毕生追求,也是曹雪芹对她不忘初心,不放弃人生坚持的褒奖。

文|君笺雅侃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6: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纨尴尬的房中事:睡觉不敢拉窗帘,手帕不可离身,家中不能玩笑
2022-04-26 08:59:55 来源: 君笺雅侃红楼  举报
166
分享至
李纨在贾珠死后,余生灰暗再无生气。只能心如枯槁的奉亲养子,生命中不再有任何色彩。

如果她嫁得小门小户,还有可能二嫁婚配。但身处荣国府的豪门之内,又受得是国子监祭酒李家的德行教养,注定李纨一生幸福就此断绝,唯有儿子贾兰是她仅剩的安慰。




李纨守寡与现代迥然不同!那个时候的寡妇,尤其身在豪门贵族,要有更为严格的约束和德行要求。

首先,李纨要守德

何为德?就是妇德!古人对女人要求的“三从四德”。

李纨丈夫贾珠早夭。作为未亡人,她伤心难过不可避免。但却不能整日哭哭啼啼,对自己的遭遇自怨自艾。

丈夫死了是命,命不好怨自己,不能怨天怨地怨婆家。

李纨就算伤心难过,也要眼泪往肚子里流。白天还要打起精神,在公婆长辈跟前承欢尽孝。更要教育好儿子,让公婆长辈放心。




其次,李纨要守礼

何为礼?未亡人的礼。古代社会对寡妇有严格的礼仪要求。

一,不能脂粉颜色。李纨要卸掉年轻媳妇的妆饰,脱掉新鲜明艳的衣服。穿着要朴素,不再涂脂抹粉。原文对李纨有过几次描述。

(第四十九回)独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
(第七十五回)李纨忙命素云来取自己的妆奁。素云一面取来,一面将自己的胭粉拿来,笑道:“我们奶奶就少这个。奶奶不嫌脏,这是我的,能着用些。”
李纨清一色的深色衣服,更是没有脂粉。薛姨妈送的宫花也没有她的。就是未亡人的守丧礼仪。

所谓“未亡人”,就是丈夫去世,身未亡心已死的寡妇。




二,注意行止。送宫花那一回,周瑞家的从李纨窗外经过,隔着玻璃窗户看见李纨歪在炕上睡午觉。

按说睡觉是件隐私的事,但李纨却不能遮挡窗帘,就是寡妇不能有隐私,避免为人诟病。

三,不能差错。第七十三回一大早,怡红院才起来,丫头碧月就被派来替李纨寻找昨天丢失的手帕。

手帕为古代女人贴身之物,不可以轻易遗失。

《西厢记》会以手帕作为定情信物。小红与贾芸也因手帕生情。贾宝玉更是送给林黛玉两条旧手帕……

李纨的手帕丢了,如果落到哪个男人手里,或者被发现在小叔子贾宝玉房中,她也不用“活了”。




所以,手帕一丢失,李纨马上派人寻找,就源于礼要坚守。

类似情况还有碧月说的稻香村禁止玩笑,李纨不玩,丫头们也不玩,连李纹、李绮、薛宝琴都不好玩闹,都是为了守卫亡人之礼。

最后,李纨要守规

何为规?贾家的规矩。除了世俗的德行、礼仪要遵守外,李纨还要遵守贾家的规矩。

贾家的规矩是寡妇不当家。李纨就只能交出她的大奶奶管家钥匙,被王熙凤借调过来取而代之。

就算王熙凤病倒后,王夫人让李纨再次出山,派探春协助她管家,她也不再主导,全由贾探春做主,她则尽力辅助,不抢风头。




贾家小厮都说李纨是佛爷,并不是她软弱。而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她再有能力也没法施展,不如彻底躺平。

贾家的规矩还有寡妇不出头。除了不再管理具体事务之外,李纨更是从来不多话。

所有参与的话题,李纨都没有立场,不发表意见。于她有益的,她就接受,就算不利的,她也能忍就忍。只为大事化小。

梅花签后她说“我只自饮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是没有立场无法干涉,不是视而不见不管不顾。

就像她带着弟妹们去找王熙凤批公款办诗社,反被凤姐详细算了一笔账。

说她收入几何,一年四五百两银子的收益很多。

殊不知未来贾琏继承荣国公世袭二等爵,继承贾赦的财产。

贾宝玉继承原本属于贾珠的荣国府。




贾兰作为二房嫡长孙却只能得到祖父贾政三分之一、祖母王夫人二分之一的私产,荣国府一切与他无关……

比之偌大荣国府,李纨和贾兰一年四五百两银子的收入算什么?尤二姐死了一副棺材还五百两银子。李纨和贾兰母子损失有多大?

可李纨并没有和王熙凤争辩什么,多说无益。让王熙凤与李纨互换人生,她就知道难处了,何必作无谓之争!

李纨是有德之人,她接受现实,也积极调整状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育好儿子贾兰才是她的本分。所以贾母、王夫人都对她很是“敬伏”。




长辈对晚辈“敬伏”,是李纨以德服人了。李婶娘被贾母极为优待,正是李纨为李家争取了颜面。

贾家日后抄家,根据梅花签伏笔,李纨耗时十九年,呕心沥血培养贾兰成才复兴贾家,无愧“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的美誉。

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集《诗》《风》《雅》称颂李纨,实至名归!

尽管贾兰成才时李纨年过五十[晚韶华],但她就像所有伟大又无私奉献的母亲一般,足慰平生,让人敬佩!

文|君笺雅侃红楼

还请帮忙点赞、收藏,能关注作者更
红楼梦70回,寡妇李纨丢了块手帕,心急火燎去寻找,她到底怕什么2023-12-05 19:36:30 来源: 千秋文化 河南  举报

分享至



寡妇李纨丢了块手帕,心急火燎地去寻找,她到底怕什么?这个看似平凡的情节在《红楼梦》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内在含义。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解读,其实可以窥见李纨内心世界的火热和矛盾,以及她对于形势的敏感和担忧。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小说中的情节,在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李纨发现自己丢失了一块手帕,于是她派人前来询问,并表现出异常的紧张和焦虑。原文内容是:




忽有李纨打发碧月来说:“昨儿晚上奶奶在这里把块手帕子忘了,不知可在这里?”小燕说:“有,有,有,我在地下拾了起来,不知是哪一位的,才洗了出来晾着,还未干呢。”

其实这块手帕并非普通的丧失,而是牵涉到李纨内心深处的一些情感和心思。为了找回这块手帕,她也付出了不寻常的努力,甚至让人感觉她在害怕什么。



手帕在红楼梦中的寓意
在《红楼梦》中,手帕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象征,常常与爱情密切相连。作者在描写时,特别强调手帕的作用,使其成为人物感情表达的重要工具。小红为了引起贾芸的关注,采取了一种巧妙而又传统的方式,即故意遗失手帕。这块手帕成为她与贾芸之间传情达意的媒介,为两人的初次相见添上了一抹浪漫的色彩。作者通过描绘二人通过手帕完成心意的传递,使读者和人物都产生了一种默契。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情感深度,也使手帕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得以体现。



在宝玉挨打后,让晴雯给黛玉送去两方旧帕子。这一举动展示了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厚意,而黛玉对于手帕的理解更是使她,对宝玉产生了矛盾的情感。因此,手帕也成为情感的载体,传递着深沉而微妙的情感。黛玉在体会到宝玉的苦心后,内心不禁掀起涟漪,她的思绪难以抑制地沸腾着。



这些情节表明,《红楼梦》中手帕的作用远不止于实用,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符号。它如同今天人们用来表达爱意的方式,有着比表面更为深远的意义。在这个古老的文学作品中,手帕的象征意义,比今天的“我爱你”更加丰富而深刻,为爱情赋予了更为细腻、动人的表达方式。



李纨为什么会害怕
首先我们可以从李纨的寡妇身份入手,在《红楼梦》中,寡妇通常被描绘成沉默、冷漠、甚至有些冷淡的形象。然而李纨却展现出,与这一形象不符的一面。她在种种场合表现出对美的热爱,对诗社的积极参与,以及对一些细致之物的珍视。这表明她并非一个墨守陈规、守寡如金的寡妇,而是有着激情和渴望的女性。



另一方面,李纨的急切寻找手帕,也可能与她在社会地位上的敏感有关。作为一个寡妇,她的地位本就相对脆弱,而在贵族社交圈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对她的地位造成影响。手帕的失落可能被她视为一种,丢失面子和尊严的象征,因此她才会如此焦虑地去追寻。



此外,手帕的丢失可能也暗示着,她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期许。寡妇身份使得她在社交中备受关注,而她可能希望通过一些细小的举动,如一块手帕,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手帕在小说中被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特别是在男女的情感中。因此,李纨对于手帕的紧张失落,可能反映了她对于爱情渴望。



因此,李纨可不是什么心如枯井,她的内心反而是火热的,她爱美,她爱热闹,也有着浪漫的情怀。私密的手帕子不小心丢了,她自然紧张,或许她的手帕子,有故事也说不定。



写到最后
李纨丢失手帕的故事,并非简单的失物,而是一个充满内涵的象征性事件。通过对她内心的焦虑和紧张的描绘,我们看到了一个寡妇身份下,隐藏着火热的内心。她对于社交地位、爱情和美的追求,使得这块手帕在她内心世界中,承载了更多的期许和渴望。因此,她的行为并非简单的追找失物,而是对于自己内在需求的一种表达。大家觉得李纨丢了手帕过后,为何要心急火燎的去寻找呢?她到底又在怕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6: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李纨丢了一条手帕,为何那么着急,才起床就去贾宝玉房中寻找?
君笺雅侃红楼 2020-01-13   |  178阅读  |  1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第七十回一开始,李纨因头天夜里在怡红院遗失一块手帕,大早上刚起床就急忙派人四处寻找。一块手帕之所以让李纨如此紧张和焦急,代表李纨恪守妇道的德行与勤俭持家的操守。



(第七十回)忽有李纨打发碧月来说:“昨儿晚上奶奶在这里把块手帕子忘了,不知可在这里?”小燕说:“有,有,有,我在地下拾了起来,不知是那一位的,才洗了出来晾着,还未干呢。……”碧月道:“我们奶奶不顽,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宾住了。如今琴姑娘又跟了老太太前头去了,更寂寞了。两个姨娘今年过了,到明年冬天都去了,又更寂寞呢。你瞧宝姑娘那里,出去了一个香菱,就冷清了多少,把个云姑娘落了单。”

李纨头天晚上在贾宝玉处串门,回去后发现手帕子忘了拿,早上第一时间就派丫头碧月来问手帕下落。这一段小插曲有几点值得说。



第一,李纨派碧月来怡红院时间极早。古人不像现在,年轻人贪睡,那时候早睡早起各有时间。尤其起床不能晚,大家时间差不多。贾宝玉怡红院这边还没穿衣服梳洗,那边李纨已经派人来。可见李纨很在意遗失的这方手帕子。

第二,李纨之所以早早派人来寻,在于她的手帕子落在了小叔子贾宝玉房中,若不早早寻来,被奴才们拿出来说嘴做文章,很容易传出不利于她守寡之人的风言风语,说什么寡嫂故意丢手帕在小叔子房中,背后如何如何。贾家奴才造谣垢谇的本事,无人能及。



第三,碧月很羡慕怡红院一派青春气息,热闹非凡。反观稻香村,虽也都是一群年轻人,却因为李纨恪守妇道,静心守寡,所有人都被束缚住。碧月说:“我们奶奶不顽,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宾住了”。“宾住”特别形象,薛宝琴和李纹、李绮见主人都不玩笑,她们客居当然也不好肆意玩笑。不但她们,贾兰小小年纪沉稳识大体,分明也是李纨教导和平日以身作则影响。

李纨在自己家中尚且如此注意身份和言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条手帕会让她如此焦急的派人寻找。



手帕是古人重要的随身之物,尤其女子们,手帕既是用品也是身份的标志。可谓女子第二件随身衣物。不同人使用的手帕也不同,更有人在手帕上会有一些意会的刺绣,不足为外人道。

“手帕”还有最大功能是被作为传递心意之物,往往出现在男女私情之间。最有名的就是《西厢记》红娘传情。《红楼梦》中更有坠儿替贾芸小红送手帕传情,晴雯替贾宝玉林黛玉送手帕传情……这些被当时世俗伦理诟病为“私情”之事,往往就由手帕起端倪。



李纨作为贾珠未亡人,守寡后心如枯槁,严格自律,手帕遗失对她来说是大事。若在贾宝玉处还好,派人拿回来也没什么事。就怕落在外面被人拾到,流出大观园必然引来非议。若是被王夫人或者贾政知道这种事,就算不说,也会落下儿媳妇不守妇道,不注意言行的印象。李纨无法接受这种事。

手帕掉落,没找回之前李纨必须提前做出姿态,表明确是自己丢了手帕,避免“寡妇门前是非多”,哪怕她身居大观园。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您的**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6: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纨丢了一块手帕,一大早派人四处去找
2019-05-20 16:34
作为一个年轻的寡妇,李薇的情感参与很少。然而,她曾经丢了一块手帕,让她昏昏欲睡。在清晨,人们四处搜寻,最后在贾宝玉的房间里找到了它。曹雪芹安排这个的意图是什么?

手帕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物品。它们的存在和外观除了促进重大事件的发展外,还暗示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手帕是女人随身携带的私人物品。它的外观实际上与感情有关。贾宝玉的房间里有三张不同女人的手帕。



林黛玉的手帕

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有更多关于手帕的故事。在贾元春的亲吻之后,当贾宝玉去林玉玉的房间时,林黛玉用一块手帕帮助宝玉擦了擦脸上的胭脂。贾宝玉因为嫉妒的玉而哭了之后,她后悔泪流满面,余羽丢了一块手帕给宝玉擦了擦眼泪。在贾宝玉看着宝的手臂窒息之后,林玉玉在把他叫醒之前,丢了手铐给宝玉的脸。

在贾宝玉遭到殴打之后,由于她认为林黛玉是她自己关心的问题,所以她派清文去私下访问。在清文的提醒下,他带了两条旧手帕给林黛玉。林黛玉第一次感到困惑。后来,他突然意识到贾宝玉与他的友谊和他的病已经写下了“排的三个问题”。

萍儿的手帕

萍儿在贾宝玉的房间里丢了手帕。王熙凤的生日,贾雨和鲍尔的妻子有一种可耻的感觉。王熙凤因为喝了太多酒而回到家里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一直打到门口。在贾伟与王熙凤的僵持期间,他们两人都击中了中间的Pinger。

王熙凤和他的妻子把Pinger当作一个出气筒,她无缘无故地受到了冤屈。贾宝玉邀请她去看一眼化妆。后来,她被李伟叫到稻香村。当她离开时,她意外地丢失了她的手帕。这里是。由宝玉发现。原文如下:看到他的手帕忘了,上面有泪痕,然后冲进洗脸盆。我很开心,很伤心,我很无聊。我也去了稻香村,说了一个八卦。

贾宝玉看到了萍儿的手帕,为什么他高兴悲伤。悲伤是和平不佳的情况。它是什么样的?因为Pinger是一个非常聪明又非常好的女孩,宝玉从未尝试过她的心。她没想到王熙凤和贾伟在事件发生后感到困扰。他们属于生活的乐趣。贾宝玉对萍儿的感情表现了贾宝玉对女性的爱。 Pinger的手帕掉落在宝玉房间,这是贾宝主要女孩的“守护神”的隐喻。

李纨的手帕

李薇的手帕在被Yi Xiao的院子丢失后丢失了。 “红楼梦”70周年,一天早上,鲍宇和青文等着玩,突然李薇的蟑螂来了,她正在寻找一块手帕。原文如下:

突然,李伟派碧悦说:“奶奶昨天在这里忘了手帕,我不知道它在哪里?”小燕说:“是的,是的,是的,我在地下捡起它,我不知道。那个,只是洗掉了,干涸了,还没完成。”

为什么李伟丢了他的手帕,急忙在清晨找到它?因为她是寡妇,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在嘉福,她被视为寡妇,顺从女人的路和大风。这要求她不要在言行上犯任何错误。手帕是一种贴身的东西。一旦落后,很容易引起怀疑。

曹雪芹安排她的手帕出现在贾宝玉的房间里,这让她在误报后彻底震惊。事实上,它暗示了另一件事。在守寡期间,李伟总是在与被压抑的青年作斗争。虽然她有祖母的地位,但她不如住在嘉福的嘉芙的女儿林黛玉。一块小手帕巧妙地暗示着她悲惨的年轻人。

为什么贾宝玉的房间里出现了三条手帕?

曹雪芹在书的开头说:这本书的目的是谈爱情,这种情况不应局限于爱情。每个人都有一块手帕,但林黛玉的爱情却是如此。这是对Pinger的同情,对李伟来说很难过。这三张手帕出现在贾宝玉的房间里,表演是贾宝玉对不同人的真实感受。无论是为心爱的林黛玉还是萍儿和李薇,都只有一个含义:贾宝玉是女性的“守护之神”,感叹生命,关爱自己的生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14:18 , Processed in 0.0684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