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王熙凤风月宝鉴封面人物&主体影射崇祯帝朱由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11: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不熟读根本不清楚,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林黛玉进贾府是件大事,起码在贾母心上是个大事。

当初她将女儿嫁给四代列侯的林家之子林如海,肯定还是在京城的。

彼时林家与贾家一样同朝为官,各为公侯。


但随着林如海父亲去世,林家没了爵位,就要举家回原籍。贾敏就与母亲分别而去。这一去可就等到林如海三十六七岁金榜题名时,才会重返京城。

贾敏与贾母分别的时间,只怕是不短。如今突然死了,只有个小外孙女回到外祖母身边,贾母如何不重视。

题外话:关于贾敏出嫁后,林家到底在哪里,其实是有很多出入的。

贾敏能下嫁林如海,肯定林家当时还是侯爵,才勉强门当户对。既是侯爵就肯定在京城有侯府,早在爵位承袭结束后,才被收回。

贾敏起码在公公去世前,会一直在京城生活。

原文没写林如海父亲何时去世,但从他三十六七岁才金榜题名高中探花郎来看,他分明学问极好,又必然是少年神童。

尽管科举极难,不是少年成才就能高中,有些人一辈子也都是“少年神童,老大无成”。但林如海应该不是运气的事,极可能就是父母去世守丧导致的科举延宕。

所以,贾敏离开京城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以前是能够常见贾母的。

林如海金榜题名后作了兰台寺大夫,就是翰林院的编撰一类,七品官。按说是可以将家人再接进京的。林黛玉也早都应该在幼年来过外祖母家。


但不知道为什么,贾敏母女一直没随着林如海在京城,只在林如海钦点巡盐御史后才跟着去了扬州,以至她都八岁才见到外祖母。不提。

既然林黛玉对贾母来说,是对女儿贾敏的爱屋及乌,重要性可想而知。邢夫人、王夫人都陪着贾母在家等着外甥女来家里。作为最谦虚巴结逢迎贾母的王熙凤,彼时却并不在身侧,不得不说令人意外。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三回)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E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林黛玉来到贾府,先见了贾母、舅母,又等三春都开到见了面后,王熙凤才姗姗来迟。

以凤姐当时的管家地位,肯定林黛玉一来她就会知道。她却硬是等着这边都厮见完后才来,正是她的聪明处。

王熙凤这个人是最聪明的。判词说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就是凡事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林黛玉作为贾母心中举足轻重的外孙女,未来肯定要在贾府长住。

事实上林黛玉来贾府,并不是简单的寄住,而是被林如海送给岳母贾母“收养”。

收养和寄养的不同在于,寄养只是住在贾府,收养却是成为贾府养女,并接受贾家全面教育,林家基本不再过问。


林如海这个安排,显然就是料到他日后“必死”,从当日嘱咐黛玉进京跟随外祖母的一番言论,也能听出林如海的决绝之意。

他不安排继子,只给女儿安排妥帖归宿,就表明放弃了林家的继承和延续,他们这一脉到女儿黛玉为止了。至于他身后怎么安排,自有林家族人操心。

王熙凤知道林黛玉一来,必然受到贾母最大的疼爱,绝不会比宝玉差,也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如何与林黛玉相处,才是凤姐最要想的问题。

如果她当时也陪着贾母等林黛玉到来,不是不行,却有几点不好。

一,她随众等候,不免泯然众人。林黛玉一来,重点自然是外祖母和舅母,她这二表嫂与大表嫂李纨不过类似。

凤姐也不好喧宾夺主与黛玉太亲热。就导致黛玉对她印象不深,也难以“控场”。

二,王熙凤是个好面子,爱虚荣的人。任何场合她都要做那种“出彩”的人。

林黛玉尽管是个小孩子,却也是多少年不见的外客,是全家瞩目的红人。

如何让她印象深刻,认识贾府的“大小王”,符合凤姐的虚荣心。

她的姗姗来迟,与贾宝玉的姗姗来迟,尽管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为了突出情节错落,但也无疑符合人物的性格。


这种“好脸”的事,除了王熙凤争强好胜,也只有贾宝玉小孩子心性,才能干的出来。

果然,王熙凤一出场,就让林黛玉大吃一惊。与贾宝玉出场并不搭理黛玉,返场后又摔玉的效果如出一辙,都是“故意做作”。但加深印象的效果却是极好。

林黛玉来到贾府最看重的三个人,无疑就是贾母、贾宝玉和凤姐。

三,关键还有一点,林黛玉到底是个小孩子,凤姐确是大管家。

她每天要忙的事太多。尽管陪着贾母等着也算情意,可却不如忙正事才是她的担当。

如果林黛玉是贾敏,是贾琏的姑母,贾府的姑太太,王熙凤无论如何也要在贾母身边等着。

但林黛玉毕竟只是表妹,她越是忙正事,才越是有分寸,更能让贾母和王夫人等人满意。

“轻重缓急”这种事的分寸,看似简单,但拿捏起来十分不容易。王熙凤毫无疑问是个中高手。

你看她在黛玉来到后,“急三火四”的赶来,人还没到,声音却已经传来,看似不符合礼仪规矩,实际却是“喧宾夺主”,一下子就抓住了林黛玉的注意。这是李纨等人远远不及的。

她问讯急忙赶来,也能表明她对丈夫表妹的重视,让黛玉记在心中。

她一来,必然就要引导着提起工作上的事儿,又将自己的身份和权势展示了一下,真真是事无巨细,毫无遗漏。


王熙凤一来,就又有三个表现,让人对她刮目相看。

(第三回)凤姐道:“天下竟有如此标致的人儿,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林黛玉被说成天下少有,凤姐第一次见,既夸了黛玉最好,也赞了贾母和姑母。

要知道古代女儿最是传承母亲。

因为贾母好,才养出好女儿贾敏,又有了林黛玉。

“标致”不光指容貌,还指品性、气度,凤姐一句话夸了三代,贾母如何不开心。

而她山脚说了黛玉的标致第一次见,又怕婆婆和小姑子不满意,来了一句“竟是嫡亲的孙女”,如此“四春”又被夸奖,谁都满意,可不就是滴水不漏。

(第三回)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询问林黛玉的生活情况,就是她作为管家人的责任。

“可也上过学”,是问要不要和三春一起上学,她好安排

“现吃什么药”,看似唐突,恰是贾府重视人身健康体现。由于黛玉是初来,舟车劳顿,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或者在家中有一直需要吃药的病,来了不好意思说,再耽搁了可如何是好?

王熙凤的询问,与林黛玉主动提起吃人参养荣丸,实际是殊途同归,两个聪明人不谋而合,不装假,以大局为重。


然后凤姐就告诉黛玉有什么事找她,是突出自己的管家身份,拉近关系。又吩咐人收拾屋子安排跟着黛玉来的人歇着,这个就有点人情了,因为她没安排黛玉,却安排跟来的人,可黛玉跟来的人又得跟着黛玉,实际上是凤姐做给贾母看的:不是我不安排表妹,得听您老人家的主意。

这样的凤姐,不得不说又鸡贼,又周到,谁不说一句厉害。

(第三回)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

王夫人问凤姐“月钱放过了不曾”,交代了凤姐当天的工作。为她没等着黛玉作出交代。也说明凤姐此时在王夫人家中代管家。

但更重要的是凤姐“放月钱”,为日后挪用月钱放高利贷涉嫌“偷盗”伏笔,女子七出之条,“偷盗”为一。这才出场就让凤姐犯了一条,注定她日后被休的结局。


另外,王熙凤突然提到“找缎子”,这句话十有八九是没有的事,而是替王夫人搭台,暗示王夫人在贾母跟前表现一下。

果然王夫人心领神会,马上说让她找两匹出来给黛玉做衣裳。这是舅母应该有的安排。

凤姐就说已经找出来了,就等王夫人看过才安排。既突出个人先见之明,也突出唯王夫人马首是瞻的意思。

整整一个大段落,全是王熙凤在表现。她一出场就控场,这个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的。真真是叫“厉害”!

只可惜凤姐“不知爱慕此生才”,不珍惜羽毛,恃才为恶,最终落得凄凉下场。她的“才”只是小才。与“能”相比,她近乎于“佞”,着实可惜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3-08 10:59・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18: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他痴恋王熙凤,却被恶毒诡计榨干身体,死前竟还面露微笑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双手不见血的杀了贾瑞,可谓是权谋高招。

无论凤姐如何取巧,曹雪芹如何掩饰,都洗不脱贾瑞就与“清华投毒案”的朱令一样,死于被谋害。


正是王熙凤在隆冬时节将他诓骗出来冻了两夜,导致坏了身体根基,又派贾蓉贾蔷常去敲诈勒索,才将贾瑞身心摧毁染病死去。

什么“手指头告了消乏”就死这种鬼话,不过是作者掩人耳目,不想过早暴露王熙凤的恶毒罢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不过,贾瑞的死还是遗留两大问题,为王熙凤日后一败涂地埋下隐患,正所谓恶有恶报。

一,王熙凤戕害宗庙血食,罪不可赦。贾瑞之死,尤二姐腹中孩子之死,是她最大的一宗罪。一旦曝光,贾家绝不会容她。

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接连勾引贾瑞上套。无论怎么粉饰也不脱一个现实,就是她与贾瑞的关系,为既成事实的“养小叔子”。

当时焦大因恨王熙凤要撵走他的痛骂,一语成谶!


王熙凤日后被休,七出之条在“妒忌”以外,“淫”这个罪名她跑不了。

哪怕她只是设局害人,也是坐实罪名,无可辩驳。

闲言少叙,说回贾瑞之死,原文描写他的死非常有意思。不但用了“手指头告了消乏”,还通过“风月宝鉴”暗示王熙凤对他的加害。

(第十二回)想毕,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 “道士混账如何吓我一一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到了床上,哎哟了一声,一睁眼,镜子从手里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如此三四次。到了这次,刚要出镜子来,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


从贾瑞屡次进镜子的不知足,就知道他心中对凤姐的执念。

而抛开神话设定,风月宝鉴也坐实王熙凤设局杀贾瑞,让他患上相思病而死的事实。

汤显祖在《牡丹亭》序文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贾瑞尽管不堪,但他宁为王熙凤死的“决绝”,死前含笑而终,却符合汤显祖所写之至情。

读书人虽痛恨贾瑞寡廉鲜耻,枉悖人伦,也不得不叹息贾瑞对王熙凤的感情,是孽缘,也是真情。只此一点,贾琏不如他。

贾瑞一心想着王熙凤,才会几次三番进入风月宝鉴,被榨干身体而死。


他死后还要拿着镜子走,着实可怜可叹。可见也是求仁得仁,痴心不改。

要知道同样是死,秦钟死后是求鬼差饶了他,舍不得死。

贾瑞却只想着拿着有王熙凤的镜子,死就死了。

这种藐视生死的情感,若只是称之为欲望,则亵渎了“情”字。

孽情也是情,也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嘴里说的“风流孽鬼”。

虽说贾瑞品行低下,到底罪不至死。

王熙凤不说惩戒一二,而痛下杀手,对比贾瑞的情孽,凤姐无疑就是魔鬼。


风月宝鉴的两面,一个骷髅,一个美女。

佛家可解释为红粉骷髅,梦幻泡影。

道家可解释为艳尸遗蜕,尘世烦恼。

儒家可解释为风月情浓,世风日下。

其实,不过是人性美丑善恶的两面。

王熙凤对贾瑞就是恶魔,对贾琏就是美人。善恶两副面孔,就看最终谁取得主动,便是好人与坏人。

贾瑞爱上的是恶魔凤姐,最终死得其所,也算痴心不改。

他会被跛足道人度化,甚至失败,说明这一世历劫的失败。也当知其身情孽之重,非死不足以表达。也是可惊可怖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16 16:39・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09: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从二令三人木----檢


检繁体字


拼音:[jiǎn]
释义:1.查:~查。~测。~讨。~举。~校(jiào )。~修。~索。~察。2.注意约束(言行):~点(a.注意约束言… 详情 >

谭德晶:“一从二令三人木”新解
播报文章




青雀小肉丸
关注


2021-03-28 00:16





红楼梦第五回中关于王熙凤的判词几乎成了一件百年公案,可以说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其判词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当然也不是这四句都难解,难解的只是其中的一句“一从二令三人木”。怎么难解呢?胡适、俞平伯、林语堂先生都将其判为“哑谜”。百度中,有人总结了从乾隆六十年周春算起一直到今天的十六种解释,在网站“红楼梦文化”中,更有大咖几乎包罗尽尽地列举了迄今为止的五十四种解释(见红楼梦中文网《“一从二令三人木”的误读与新解》)。
这些解释,可以说是各发奇想,千奇百怪,但基本上都不得要领。当然,就笔者所查证,其中也有相当接近于真实的解释,譬如刘心武先生、高惠娟女士、以及“红楼梦研究所”校订出版的《红楼梦》第80页的注释的解释即是。




譬如刘心武先生说:
关于王熙凤的判词和《聪明累》曲,基本上都好懂,难懂的一句就是“一从二令三人木”,我在讲座一开始就说了,这句是概括王熙凤和贾琏双方关系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贾琏是顺从她的,她气势压人,总占上风,贾琏往往不得不忍气吞声,前八十回里的情况,基本上都属于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应该是八十回后,故事进展不久,荣国府为江南甄家藏匿罪产,第一次被查抄追究,贾母在这之前或之后死去。
贾母不仅是黛玉的靠山,也是凤姐的靠山,凤姐在外违例发放高利贷的事情率先败露,无人再为她辩解对她宽容,再加上贾琏早为尤二姐的事对她厌恶怨恨,结果,就出现了李纨无意中预言的那种情况,你还记得吗?
第四十五回,李纨和凤姐少见地拌起嘴来,第四回一开始,被形容为“槁木死灰”,似乎是一贯寡言少语、温柔敦厚的李纨,到这一回被凤姐的话刺激,于是忽然一口气说了一大篇反击凤姐的十分尖酸刻薄的话,最后一句是:“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了才是!”
那么“二令”,就说的是这种情况,贾琏虽然还没有彻底地休掉凤姐,但实际上已经宠爱平儿了,事事依靠平儿;对她呢,那就着实地不客气,吆三喝四,她只有听从命令勉强支撑的分儿。
脂砚斋批语所透露的,八十回后有“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的情节,应该就是在这个阶段。
到第三阶段,“人木”,这是拆字法的暗示,就是凤姐彻底地被贾琏休掉了。




又如高惠娟说:
“一从二令三人木”的所谓“拆字”,只把“休”字拆成了“人木”,一、二、三字都不属被拆部分。在这里,“一、二、三”只是三个序数词,意即(凤姐到贾府以后)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从、令、人木(休)”则是凤姐在这三个阶段里的境况。
“从”即‘顺从’,是指她初到贾府时能够“顺从上意,顺应民心”;“令”即发号施令,意即……凤姐在贾府的第二阶段已经大权在握;……“人木”是休弃的“休”,是指凤姐时非势败终至遭遣归的末路。
这几条解释,已经相当接近于真实,但是都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刘心武先生的解释,从其表述的意思看,已经接近于完善,但是它仍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只是根据情节内容进行了一个大意的说明,而没有紧扣“一从二令三人木”这个句子本身进行细致的解释,就好比解一道数学题,解题的人说出了一个庶几正确的答案,却没有详尽地列出得出这个答案的完整解答步骤,因此显得不十分清楚,对人的说服力也不是很强。




“红研所”注释的情形与此类似,但更为简略。高女士的解释紧扣这个判词的句子,其解释的前半部分也很好,但是她还是犯了另一个毛病,就是她把“一从二令三人木”的主语仍然放置于王熙凤身上,因此其解释的意思自然就发生了错误(许多解释都在此点上犯错。详于下)。
笔者下面的解释希望能尽可能地完善,既紧扣那句判词,又完整地解释意思,还要与小说所描写的情节相合。
我的解释方法是首先列出解释的几个依据或者说原则,然后再根据那几条原则进行解,最后证之以小说本身。
第一,原则说明:
一、“一从二令三人木”中的“一、二、三”只是三个序数词,排列说明了王熙凤在贾家经历的三个阶段(这一点高女士已明)。




二、甲戌本关于“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的夹批“拆字法”只是针对“人木”二字而言的,并非针对整个句子而言的。就好比我们有时候在某一句子后面打个括号解释前面句子的意思,括号里的解释可以是解释整个句子的,但也可以是仅仅解释括号紧挨着的一个词的意思的。甲戌本的夹批属于后者,是仅仅解释最后一个词即“人木”的。
三、“一从二令三人木”中的三个动词(即“从、令、休”)的动作发出者都是贾琏,亦即三个动词的主语都是贾琏(一开始贾琏从,再则贾琏令、三则贾琏休),是通过贾琏对待王熙凤的态度的变化来说明王熙凤的命运的,并非直接对王熙凤的描述。或有人对笔者的这一说法表示怀疑,会说怎么三个动词的发出者都是贾琏呢?
其实只有这样理解才合乎逻辑和合乎语法,为什么?因为三个动词的最后一个动词“人木”(休,即休妻)的动作的发出者只能是贾琏,这是公认的,对不对。
因此,另外两个动词的发出者、亦即两个动词的主语也只能是贾琏,因为在一个句子里,不可能前两个动词的发出者是王熙凤,而最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却变成了贾琏,这不是很不符合逻辑,也很不符合语法吗?
有了这三条原则,我们的解释可以说就迎刃而解。




二、具体解释:
如上所言,“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中的“一、二、三”只是三个序数词,借以说明王熙凤在贾府经历的三个阶段,而脂批所说的“拆字法”只是针对“人木”二字的。因此,前此针对“一从”、“二令”的种种拆字法的解释都是无稽之谈。什么“一从”指“從”,“二令”曰“冷”等等都是此类。
“一从”,即是指最初王熙凤在贾府里十分得势,贾母无比信任,是荣国府的大当家,还曾一度掌管荣宁二府大权,因此作为代表男权的主人公贾琏反而处于听从的地位。此为“一从”。
“二令”是王熙凤在贾府地位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在前八十回中都没有出现,什么时候出现呢?大约在贾府获罪抄家的前后(在第100回左右),贾家处处呈现风雨飘摇之势,加之王熙凤病体衰弱,这时候贾琏的气势开始上来了,于是开始对王熙凤颐指气使。此为“二令”。
需要说明的是,“二令”这个阶段的情节,在现存的后四十回中,或由于原稿丢失或由于曹公自己修改,其表现也是相当不充分的,但是已经表现出了这样的倾向。




“三人木”,就是到了第三阶段,贾琏、或再加上十分讨厌她的邢夫人的支持,贾琏干脆把王熙凤给休掉了(应该是平儿扶正)。此为“三人木”。但在现存的120回中,已经把王熙凤被“休”及遣返回她的老家金陵这一情节省掉了,至于省掉的原因,咱们后面再说。
第三,小说的证明:
除了第三个阶段、即已经被曹雪芹省掉或丢失的的贾琏休妻的情节,前两个阶段在小说中都有比较清楚的证明。第一个阶段、即贾琏“从”的情节最清楚,读者俱知晓,故笔者在此仅略略提及:
能最直接清楚地表现出此点的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叙述,一是在贾芸的工作安排问题上,贾琏的话不管用,最后贾芸抛开贾琏,直接求王熙凤才得以如愿。王熙凤还卖弄地说贾芸有近道儿不走,“偏拣远道儿”。




第二,主要是通过第21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中的故事,说明贾琏怕王熙凤,此回故事中,贾琏因为平儿帮他遮掩了他收藏的多姑娘的一缕头发,就搂着平儿求欢,但平儿不敢:
贾琏道:“你不用怕他!等我性子上来,把这醋罐子打个稀烂,他才认的我呢!他防我象防贼似的,只许他和男人说话,不许我和女人说话。我和女人说话,略近些,他就疑惑,他不论小叔子、侄儿、大的、小的,说说笑笑,就都使得了。以后我也不许他见人!”
贾琏的这段牢骚,说明贾琏在更多的时候,近于是个“气管炎”,连贴身丫头平儿都不得近身。
当然,在前八十回中,贾琏也“威风”了一次,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贾琏和鲍二家的偷情并背地里诅咒凤姐,被凤姐发现,于是撒泼大闹,贾琏趁着酒兴,拔剑要杀凤姐。凤姐跑到贾母处,大呼“老祖宗救我”,大大撒娇卖萌了一回。但最后还是在贾母的调停下,让贾琏当面给王熙凤赔了不是。




这说明,在前八十回中,终究还是王熙凤是更强势的一方,贾琏在总体上处于“从”的地位。
贾琏处于“令”的地位到了八十回以后,例如第101回“大观园月夜警幽魂,散花寺神签惊异兆”中,王熙凤月夜遇鬼魂生病卧床不起,贾琏因为王熙凤的哥哥王仁求他到官府疏通而不成,回来便不顾王熙凤生病而大发雷霆,此已经显示此时已经时易势移,贾琏已经开始对王熙凤喝五吆六,已经处于“令”的地位了:
谁知贾琏去迟了,那裘世安已经上朝去了,不遇而回,心中正没好气,进来就问平儿道:“他们还没起来呢么?”平儿回说:“没有呢。”贾琏一路摔帘子进来,冷笑道:“好啊!这会子还都不起来,安心打擂台打撒手儿!”一叠声又要吃茶。……平儿便把温过的拿了来。贾琏生气,举起碗来,哗啷一声摔了个粉碎。
凤姐惊醒,唬了一身冷汗,“嗳哟”一声,睁开眼,只见贾琏气狠狠的坐在傍边,平儿弯着腰拾碗片子呢。凤姐道:“你怎么就回来了?”问了一声,半日不答应,只得又问一声。贾琏嚷道:“你不要我回来,叫我死在外头罢?”
凤姐笑道:“这又是何苦来呢。常时我见你不像今儿回来的快,问你一声儿,也没什么生气的。” (第101回)




孙兰美绘王熙凤
凤姐哭泣,秋桐在耳房里抱怨凤姐。贾琏走到旁边,见凤姐奄奄一息,就有多少怨言,一时也说不出来。平儿哭道:“如今已经这样,东西去了不能复来;奶奶这样,还得再请个大夫瞧瞧才好啊。”贾琏啐道:“呸!我的性命还不保,我还管他呢!”凤姐听见,睁眼一瞧,虽不言语,那眼泪直流。 (第106回)
这些情节都已经显示此时凤姐已处于弱势地位,而贾琏已经完全不像前八十回那样对她惧让三分,已经显示出“令”的气势。当然,或由于作家的修改,“令”的阶段的表现已经不完整。
至于第三个阶段“人木”(休妻)和王熙凤“哭向金陵”的情节,则完全没有体现。笔者估计,第二、第三个阶段不见的情节要么随着遗失的“五六稿”一起遗失了(在脂本第20回畸笏叟有一条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要么是由于别的一些原因作家自己已经把它修改掉了。




另外,根据一些红学专家的研究,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现存的后四十回,是程伟元搜集到的曹雪芹的更早期的稿子,此早期稿子并未完全体现出在后来修改稿第五回判词中所表示的“二令三人木”的情节过程。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二令”的情节不完善,“三人木”的情节完全缺失,但第五回的有关王熙凤的“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判词本身的意思是清楚的,不是什么“哑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09: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是什么意思?
席九城中国浏览529次小说图书分享举报
1个回答
s71183584
推荐于 2019.10.17
满意答案
   
“一从二令三人木”是王熙凤的判词,写的是她的结局,但历代研究者均有不同说法:

一九一三年:王梦阮、沈瓶庵写《红楼梦索隐》一书时,沿用这一说法,来附会他们的主张的《红楼梦》影射顺治与董鄂妃故事的论点,并且说:“末世”就是“明之末世”,“冷来”,“言北方苦寒之族来居中国也,又由北京来定江南也。”

一九二九年北京《益世报》发表化蝶《金陵十二钗册》一文,其中谈到“第三句的‘一从’二字是一个‘从’字,‘二令’二字是一个‘冷’字,‘三人木’三个字是‘来’字,合在一处是‘从冷:来’三个字”。但“从冷来”三个字从何解释呢?化蝶也没有答案,只说:“这个谜语实在难猜”!

一九四七年:徐高阮在《人间世》第一卷第三期《读〈红楼梦〉杂记二则》中,提出新的看法。他说:“以我看来,‘从’就是三从四德的从,‘一从’是指熙凤闺中和初嫁守其妇道的时代。‘令’就是发号施令的令,‘二令’是指王熙凤执掌家政操纵一切的盛日。‘人木’就是休弃的休,‘三人木’是指凤姐时非事败致遭遣归的末路。”

一九五四年:赵常恂写信给吴恩裕,对此句另有新解:“愚意以为‘一从’,是口,口内加一令字是囹字。‘三人木’是口内加人字木字,为囚字困字,疑凤姐结果或被罪困囚于囹圄,方与‘哭向金陵事更哀’意义相合。”吴恩裕认为“此解虽于事理相近,然于字义却远甚。”

于是他在《有关曹雪芹八种》里接受了另一种意见,他说:“或解之曰:(大意)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云云。此说甚是。”

一九六零年:严明发表《凤姐的结局——‘一从二令三人木’》一文,副题是:《试断红楼梦后书百余年之重要疑案》。他以为脂批既说是拆字格,就应该字字都拆,于是‘从’字拆成五个‘人’字加一个‘卜’字。

五个人当然可说是:众人,‘卜’字加‘一’字,成为‘上’或‘下’字,‘二令’是‘冷’,‘三人木’是‘夫休’二字,合起来便是“上下众人冷,夫休!”简单点说,就是“众冷夫休”,即众叛亲离和被夫休弃是凤姐的结局。

与此同时美国威士康辛大学的周策纵认为,把‘一从’猜做‘上下众人’还不妥。他把“从”字猜做“人上之人”,即“人上人”,于是这句话就成为“人上人众冷夫休”。

一九六一年:吴世昌的英文版《红楼梦探源》一书,推翻了上述种种猜测。他认为,“三休”是指第六十八回凤姐因贾琏偷娶尤二姐事跑到宁府大闹时说的三个“休”字。至于“二令”,他以为后来凤姐大约被命令降而为妾,这是第一道令;再被命令真正休弃,这是第二道令。所谓“二令”便是指的这“第二道令”。

1961.11:《海外论坛》第二卷第十一期,发表周策纵《论关于凤姐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一文,提出了“一个新解答”。他认为这七个字“是指凤姐害死尤二姐的事;

谜底就在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和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沈大限吞生金自逝”这两回内。他举出“一从”二字,便是第六十八回开头,尤二姐受骗时说的:“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之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量主张。……”的“一从”,“曹雪芹……为了怕人找不到线索,所以特地在第六十八回里尤二姐的口中用这两个字来作指标。”

“二令”是尤二姐进园后,凤姐下的两个命令:一面“命”旺儿暗地里去唆使张华去都察院控告贾琏,另一面又“命”王信用钱去疏通都察院反坐张华以诬告罪。“三人木”是指第六十八、六十九回凤姐口中所说的“要休我”、“给我休书”和“还不休了”这三句话。所以他认为,“‘一从二令三人木’实在包括了第六十八和六十九两回的全部回目,指出了凤姐害死尤二姐的整个故事”。



扩展资料: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是贾政的侄媳妇兼内侄女。是王夫人的侄女,是贾琏的妻子,是巧姐的母亲,是贾蔷和贾蓉的远房婶子,是贾瑞的远房嫂子,是探春的堂嫂,是迎春的亲嫂子,是惜春的远房嫂子,是贾宝玉的舅表姊兼堂嫂,是薛宝钗的舅表姊兼堂妯娌,是林黛玉的舅表嫂子。深得贾母恩宠和王夫人赏识,成为贾家荣府的实际掌权者。

《红楼梦》用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那是先写她爽朗的笑声与不受约束的语言,后才写她满身锦绣,珠光宝气,“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这样强调了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又刻画了一个笑里藏刀、及有计谋的凤姐形象,正如兴儿形容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第65回)

王熙凤是作者笔下第一个生动活跃的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从她一出场就生龙活虎,如火如荼。一路故事的发展,性格的表现,作者一丝不懈地挥动着巨如铁柱、细似金针的妙笔,予以杰出的刻画。而且无论是她自己的传记或配合别人的场面,作者总把她安置在万目睽睽的舞台口上,使观众目不暇接,耳不暇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从二令三人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09: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由检
绛珠仙子
贾宝玉"        主演:王熙凤       
               
        秦可卿        史湘云·寒塘渡鹤影
                林黛玉·水月葬花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7: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由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7: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子朱慈烺


[tr][/tr]
[tr][/tr]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1 钟家台 2018-03-17   |  359阅读  |  50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一个赵便影射天下第一?
  作者描写宝钗/袭人采用的却是明褒暗贬的手法。
  因为周后/满清都是明里一套暗里另一套、善于欺骗的本质。
  周后已经说了很多了,满清呢?比如努尔哈赤讨好李成梁、假装臣服于明朝暗中壮大自己,在做强做大后就公然反叛明朝;又比如满清玩弄吴三桂,利用吴三桂和农民军鹬蚌相争两败俱伤的机会入主中原。
  但周后和满清都是被主流东林党或是官修史美化称颂的,所以作者明褒实贬,只有眼亮心细的聪明人才能看得出宝钗和袭人的虚伪和阴毒,才能体会的到表面上宽厚大度和心地纯良的宝钗/袭人的可怕和可恨!
  解密晴雯的姑舅表哥嫂
——多浑虫和多姑娘(又写作“灯”姑娘)到底是谁?
  多浑虫和多姑娘在书中统共出现了三回,可是却给人留下了很鲜明的印象,多浑虫是只要有酒有肉有钱,便诸事不管的“极不成器破烂酒头厨子”;多姑娘是“美貌异常,轻浮无比”“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人尽可夫的淫妇!作者生动的描写了这样一对绝配夫妻究竟是在影射谁呢?
  不得不说,作者这个“多”字用得甚妙。妙在何处?我来解解:
  1、字面意思,表示数量多,比例大。
  2、姓氏,这下大家知道谁了吧,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的“多”姓是也!暗指多混虫与多姑娘都是“多”姓家奴,满清的奴才!
  多浑虫就是作者骂明朝官员混虫多,骂那些同样与杨嗣昌同朝为官,却多是些贪图富贵毫无底线的混虫!
  那多姑娘呢?
  作者写贾琏与多姑娘的“淫”,正是为了反衬宝玉与晴雯的“洁”;写多姑娘的轻浮淫荡,正是为了反衬了晴雯的高洁无邪。
  多姑娘就是作者骂那些所谓“美貌异常”才高八斗的洪承畴们和东林党们,多是些“轻浮异常”不知廉耻投降变节数易其主,象淫妇一样人尽可夫毫无节操!
  但多姑娘还是有些善的,当多姑娘得知宝玉只是来为情探望晴雯,便说“如今我反后悔错怪了你们。既然如此,你但放心。以后你只管来,我也不罗唣你”,她对宝玉讲的话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如今我反后悔自己当初投降给满清为官做奴才。既然你要写这本“家亡血史”来哀悼先皇崇祯与明朝,你但放心。以后你只管写,我也不举报你。”能够知情不报,也算是他们的良知未泯了,当得一善。这也许指的就是如吴梅村这样的后来流露出的后悔变节侍奉满清的羞惭的贰臣们,他们中有人看到并看懂了四皇子写的家亡血史却并没有告密出卖的良知未泯。
  来说说贾琏是谁。
  同宝玉、黛玉他们一样,作为荣国府下一任继承人的贾琏的影射也不是单一的,贾琏是影射崇祯长子(即太子)和东林党人。
  作者的这个琏字藏了两层意思,其一是廉耻的“廉”,暗讽贾琏,没廉耻;其二是取自东林党头脑杨琏的名。
  贾琏,是个“十足无用的浪荡公子”,他好色,而且是“不管香的臭的都弄到屋里来的‘下流种子’”。贾琏在外面偷养尤二姐,正是影射太子朱慈烺虽然只有十六岁,却是一个各处留情的风流哥儿,一苏杭美女曾为其生一子,名曰朱和墽,明亡时已经一岁,朱慈烺把这对母女养在京城繁华之地,在李自成乱国时,把她们母子悄悄转移,后无音信一事。
  前面已经说过太子是东林党背景,太子母亲周后在除魏忠贤中出过大力,周后的老师就是东林党人陈仁錫,而太子的老师方逢年、吴梅村等也基本上都是东林党人,所以作者把他们用一个贾琏一起代表了。
  贾琏和王熙凤是夫妻,凤姐是谁,大家的看法比较统一,因为王熙凤的影射是最为直接而且单一的,冰山,雌凤都是很直白的暗示,王熙凤就是阉党头子——魏忠贤!凤姐“泼皮破落户儿”,魏忠贤入宫前就是个“泼皮无赖”。”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说王熙凤是“男人万不及一的”,正是暗示是太监身份的魏忠贤让杨涟所代表的“东林党”失去了朝政的主导权。“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正是描述了东林党随着新君崇祯上台而对魏忠贤态度的变化,以及魏忠贤的悲惨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2)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4—5

下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10 02: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
影射
朱由检"        "贾琏影射太子朱慈烺&东林党
【多姑娘&鲍二家的】"       
               
        "平儿·丰儿
影射慧娘田秀英"        昭儿巧姐影射朱慈炤
                赵嬷嬷赵姨娘·周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10 13: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详解》二十四1、凤姐为何给黛玉送茶?
茂林之家 2021-02-26   |  467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二十四回第一段文字:

话说林黛玉正自情思萦逗,缠绵固结之时,忽有人从背后击了一掌,说道:“你作什么一个人在这里?”林黛玉倒唬了一跳,回头看时,不是别人,却是香菱。林黛玉道:“你这个傻丫头,唬我这么一跳好的。你这会子打那里来?”香菱嘻嘻地笑道:“我来寻我们的姑娘的,找他总找不着。你们紫鹃也找你呢,说琏二奶奶送了什么茶叶来给你的。走罢,回家去坐着。”一面说着,一面拉着黛玉的手回潇湘馆来了。果然凤姐儿送了两小瓶上用新茶来。林黛玉和香菱坐了。况他们有甚正事谈讲,不过说些这一个绣得好,那一个刺的精,又下一回棋,看两句书,香菱便走了。不在话下。

在这段文字中,主要事件是凤姐给黛玉送了两小瓶上用的新茶。上用的意思是这种茶是进贡给皇上的,在茶叶中级别是最高的,属于极品。

这样的茶叶能流到贾府,首先说明贾府此时的政治地位很高,非常有权势。因为当时的物质分配原则是按权势大小高低分配。


其次,在贾府,这种茶叶由凤姐来决定分配,说明凤姐在贾府的权势与地位。她掌握着贾府的物质分配权,决定着贾府物质的流向。

再次,凤姐为什么给黛玉送茶?这是在说明黛玉在贾府的地位。从第二十五回的一段对话,透露出凤姐也给宝玉和宝钗送了这种茶。这就说明在贾府,宝玉、黛玉、宝钗的地位高于其他人。

他们的地位由谁决定呢?

首先是封建宗法制度决定的,宝玉是荣国府二房的嫡子,这就决定了他的地位是高于庶出的贾环。其次是由家族的地位决定的,宝钗家是皇商,地位至少是五品以上,至少不比目前的贾府级别低,同时,薛姨妈的娘家王家的政治地位也处于上升的时期,因此宝钗的地位高是由其背后的家族的地位决定的。黛玉家里的地位既没有贾府高,更没有薛家高,她的地位是由贾母决定的,贾母宠爱,是她地位高的唯一原因。宝玉地位高是宗法制度、家族地位、贾母宠爱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宝钗的地位高是由她的家族地位作用的结果。黛玉地位高是贾母宠爱的结果。当然宝玉对黛玉好也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所以,通过两瓶茶叶,作者想说明的是那个时代物质分配规则,决定物质分配规则的权势以及决定权势大小的深层原因。

弄明白这些问题,是弄明白贾府中所有矛盾产生原因的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10 13: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暹罗茶指的是什么?黛玉为何喜欢
liuhuirong 2023-05-10 发布于湖北  |  159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中的暹罗茶可谓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王熙凤送给黛玉的这两瓶茶叶,让众人围绕着它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这茶叶产自暹罗国,非同一般,普通人家想喝也难得到。然而,它恰恰是黛玉最需要的。

  黛玉一向身体不好,脾胃虚弱,每日还需服药,所以不能像宝玉一般喝浓香茶。而这味道清淡的暹罗茶,恰好适合她的身体状况。黛玉虽然不懂茶艺,但也喜欢喝淡茶。当宝玉向她展示他的品茶技巧时,黛玉不禁心生羡慕,只得人云亦云,结果被妙玉一顿怼。

image.png

  有些人误解了红楼梦中的情节,认为黛玉最终会远嫁暹罗为王妃。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小说中的暹罗茶,不仅是一种茶,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在红楼梦中,茶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当王熙凤提到暹罗茶时,她用这种茶来展示自己的高雅品位,也暗示着黛玉和宝玉之间的深厚感情。茶是宝黛情感交流的媒介。但是,人生难料,红楼梦最终以悲剧收场,黛玉终至泪尽而亡。在小说外,曹家也最终破产,家亡人散各奔腾。

image.png

  然而,那一碗袅袅飘香的暹罗茶,却成为了红楼梦中永恒的记忆。在碧叶沉浮中,在茶香氤氲里,道不尽这儿女情长,盛衰荣辱,人世沧桑。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在红楼梦中,茶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它见证了宝黛之间深厚的情感,也见证了曹家辉煌的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3:24 , Processed in 1.4365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