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妙玉===庄妙善太庙之中的玉通灵&不求大士瓶中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8-12 17: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犀照牛渚
[ xī zhào niú zhǔ ]
基本解释
比喻洞察幽微。

详细解释
1. 【解释】:比喻洞察幽微。

2. 【出自】:《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

3. 【示例】:高攀天根探月窟,~万怪呈。 ◎明·高启《青丘子歌》

辞书解释
《晋书·温峤传》:“〔温嶠〕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燬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 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8-12 23: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什么意思
zhm9757092882019.10.09浏览74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svufrq
2019.10.11
满意答案
   李白这个家伙晚年崇信道家的法术,在乘船渡过牛渚矶的时候喝醉了,认为自己可以捞起水中的月亮,不料想却失足落水而死。
PS:这个就是李白晚年被流放的时候误传的一个李白的死因,杜甫为此还曾经写了《梦李白二首》诗来纪念这个时候还活着的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00: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犀照牛渚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犀照牛渚,汉语成语,拼音是xī zhào niú zhǔ,意思是比喻洞察幽微。出自《晋书·温峤传》。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犀照牛渚

注音
xī zhào niú zhǔ


出处
《晋书·温峤传》

近义词
犀燃烛照

目录
1成语出处
2成语用法
3成语典故
4成语故事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示例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明·高启《青丘子歌》

明高启《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

清袁枚《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

《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典故一

《异苑》卷七

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阁,何意相照耶?」峤甚恶之,未几卒。

典故二

《晋书》卷六十七〈温峤列传〉~795~

朝议将留辅政,峤以导先帝所任,固辞还藩。复以京邑荒残,资用不给,峤借资蓄,具器用,而后旋于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时年四十二。

译文

朝臣议论要把温峤留在朝中辅政,温峤因先帝已托付了王导,推辞返回江州。又看到京都残破不堪,物资缺乏,于是筹借了一批物资,添置了宫廷的器用,这才返回武昌。走到牛渚矶,见水深不可测,都传说水下多怪物,温峤就叫人点燃犀角下水照看。不一会儿,只见水中怪物前来掩火,奇形怪状,还有乘马车穿红色衣服的。这天夜晚梦见一个人对他说:"我和你幽明有别,各不相扰,为什么要来照我们呢?"看样子很愤怒。以前温峤牙齿有病,这时把牙拔了,因此中风,到达镇所不到一旬而逝,终年四十二岁。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温峤来到牛渚矶,见水深不可测,传说水中有许多水怪。温峤便点燃犀牛角来照看,看见水下灯火通明,水怪奇形怪状,有乘马车的有穿红衣的。温峤晚上梦见一人恶意责怪不该用犀牛角火照。第二天因牙痛拔牙而中风,回到镇上不到十天就死了。
牛渚燃犀
典源出处 南朝宋·刘敬叔 《异苑》卷七:“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隔,何意相照耶?’峤甚恶之,未几卒。”《晋书·温峤传》亦载。
释义用法 晋温峤在牛渚听见水底有音乐声,传说水下多怪物,于是燃犀角而照,见下边有很多奇形异状的鬼怪。后以此典形容鬼神怪异之事; 或用以指洞烛事物。
用典形式
【犀火】 元 ·傅若金:“骊珠秋后冷,犀火夜深燃。”
【犀灯】 宋 ·王琪:“安得犀灯然,煌煌发水怪。”
【犀焰】 唐·刘禹锡:“茧纶牵拨刺,犀焰照澄泓。”
【燃犀】 宋·苏轼:“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宋·张孝祥:“尚欲夜然犀,下照蛟龙渊。”金·元好问:“佽飞斗蛟鳄,燃犀出鳞介。”
【牛渚怪】 宋·陆游:“坚坐懒穷牛渚怪,倦游可恨雁门踦”
【牛渚犀】 清·王士禛:“傥然牛渚犀,穷此精灵状。”清 ·郑鉽:“尔胡不学牛渚犀,驱逐鬼怪清鲸鲵。”
【照幽怪】 宋·苏轼:“不用燃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斩长蛟。”
【照魑魅】 清·王士禛:“搜穴翦狐鼠,燃犀照魑魅。”
【燃灵犀】 清·王绳曾:“何事燃灵犀,深渊照潜虬。”
【燃犀人】 清·黄景仁:“水深不 见燃犀人,断霞鱼尾星星赤。”
【爨犀船】 唐·杜甫:“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
【牛渚宵明】 宋 ·张孝祥:“龙门春涨鱼鳖乱,牛渚宵明鬼神恶。”
【海上燃犀】 宋·张炎:“还惊海上燃犀去,照水底珊瑚疑活。”
【犀惭水府】 唐·罗隐:“犀惭水府浑非怪,燕说吴宫未是灾。”
【犀照牛渚】 明 ·高启:“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照浊水昏】 唐 ·元稹:“因持骇鸡宝,一照浊水昏。”
【毁犀得祸】 宋·王安石:“阴灵秘怪不欲露,毁犀得祸却偶然。”
【燃犀下照】 金·元好问:“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生犀不敢烧】 唐·皮日休:“生犀不敢烧,水怪恐摧捽。”
【赤帻惊幽渚】 清·王士禛:“赤帻惊幽渚,黄旗指石头。”
【鬼神骇犀炬】 宋·陆游:“鬼神骇犀炬,天地赫龙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01: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
红楼梦:一个真实的薛蟠
少读红楼2019-01-13 21:23







红楼梦里,薛蟠是薛宝钗的哥哥,人称呆霸王。对宝钗,曹公给予了许多赞美之词,“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任是无情也动人”“淡极始知花更艳”......而对薛蟠,作者则借宝玉之口道出“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他这叔伯兄弟形容举止令是一样了,倒像是宝姐姐的同胞弟兄似的。”可见薛蟠与宝钗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作为红楼中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典型人物,薛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浅析如下:
一、纨绔子弟
《红楼梦》里,在争香菱,打死冯渊一事中,薛蟠作为被告,在第四回出现,“这薛公子原是早已择定日子上京去的,头起身两日前,就偶然遇见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的,谁知闹出这事来。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弟兄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
甫一出场,就是仗势欺人的形象。再往后,作者方给了他一正式介绍“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起,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至此,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形象方彻底跃然纸上,而在茗烟大闹学堂时,薛蟠的这一本性暴露无遗,他以上学为名,行龙阳之兴,用钱财把学里一些学生哄得团团转。
宝玉挨打后,有一段宝钗的心理活动,也写到了薛蟠,“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可见薛蟠的性情奢侈,不学无术,整日只知道结交契弟,争风吃醋,十足一个每日只顾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贵族子弟。


二、不通文墨
曹雪芹笔下的宝钗几乎样样出色,连学识与黛玉、宝玉、探春等比起来,还更为广博,而薛蟠虽也上过学,却不曾在学问上上心过,委实算不上有文采,甚至连“唐寅”二字都不认得。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他那粗俗不堪的女儿令与哼哼韵了,书中第二十八回,宝玉、薛蟠等人在冯紫英家里聚会,宝玉提议玩新令时,冯紫英、蒋玉菡都予以附和,惟有薛蟠未等宝玉说完就站起来拦道“我不来,别算我。这竟是捉弄我呢!”
其后,众人说的酒令都算雅致,唯薛蟠行的女儿令粗俗不堪,他唱的哼哼韵更是半点文墨不通,却居然有学者将这称为“薛蟠体”,并认为这是薛蟠真性情的体现,是他的可爱之处。然粗俗之人,到底难登大雅之堂,何况薛蟠行的令本就算不上文学创作,又如何能被当做一种文体?且其人胸无点墨,粗俗到不堪,实在称不上这是他的可爱之处。


三、知恩图报
《红楼梦》中没有纯粹的好人与纯粹的坏人,一个人物之所以能够让人记住,主要在于他的真实性,在于他与现实中人的某种契合。薛蟠虽会仗势欺人,不学无术,但他身上同样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书中第四十七回,薛蟠与众人去赖大家吃酒,因第一次看到柳湘莲时,就起了意,又打听到他喜欢串戏,薛蟠便把柳湘莲看作风月子弟,欲与之相交。岂料调戏不成,反挨了一顿打,在贾珍等人面前出尽了洋相。
先时薛蟠也扬言要拆了柳湘莲的房子,打死他,但在听说柳湘莲惧罪逃走后,怒气渐平。作者构思巧妙,于后给薛蟠安排了一个遇上强盗的情节,因这一遭遇,柳湘莲反成了他的救命恩人,两人结为生死之交,以兄弟相处。是以听闻贾琏给柳湘莲做了一门好亲事,薛蟠便大喜,回去后,就为柳湘莲备下了成亲所需的一切东西。
惜平地起波澜,柳湘莲亲事未成,在听闻柳湘莲出走后,于薛姨妈与宝钗在讨论时,薛蟠自外而入“眼中尚有泪痕”,并与薛姨妈道“我一听见这个信儿,就连忙带了小厮们在各处寻找,连一个影儿也没有。又去问人,都说没看见。”此处的薛蟠可谓与之前大相径庭,这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完全是一个懂得知恩图报,并讲情义的人物形象。


四、怜母惜妹
薛蟠父亲早逝,薛蟠“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可见其母对他的溺爱程度,但尽管薛蟠脾气、性情不佳,他对母亲和妹妹还是极其爱护的。
在进贾府前,他原想着住自家在京的房舍,薛姨妈一番话却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纵不愿,却仍旧依母而行,住进了荣国府;第二十六回,宝钗一进怡红院就说道“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昨儿哥哥倒特特的请我吃,我不吃,叫他留着请人送人罢。”
又第六十七回,薛蟠外出归来,给薛姨妈和宝钗带了许多小玩意,“特特的给妈妈和妹妹带来的东西”,可知薛蟠是真心疼爱母亲和妹妹,有好吃、好玩的,都会记挂着她们。
而在第三十七与三十八回,作者将薛蟠对薛姨妈和宝钗的感情则几乎表现到了极致,此一回因宝玉挨打之事,薛家三人起了一场小风波,宝钗被气哭,薛姨妈也气得乱战,但在宝钗哭后,曹公用一句话道“薛蟠见妹妹哭了,便知自己冒撞了,便赌气走到自己房里安歇不提。”一见妹妹哭,做哥哥的就停止了吵闹,足见薛蟠是个疼妹妹的哥哥。
在第二天一早,更忙不迭地向宝钗道歉“好妹妹,恕我这一次罢!原是我昨儿吃了酒,路上撞客着了,来家未醒,不知胡说了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怨不得你生气。”而后又当着她们母女的面发誓“妈也不必生气,妹妹也不用烦恼,从今以后我再不同他们一处吃酒闲逛如何?”“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多疼妹妹,反教娘生气妹妹烦恼,真连个畜生也不如了。”并掉下泪来,此外还惦记着要给宝钗炸项圈,添衣服,薛蟠怜母惜妹之心可见一斑。
而在细节上,曹公也用了笔墨描述。第二十五回,因马道婆做法,宝玉、凤姐中邪,园内众人忙作一团,作者于此宕开一笔,只描述薛蟠,“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薛蟠怜母惜妹,有亲情观,毋庸置疑了。
作为书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薛蟠可以说是许多虽纨绔却也有闪光点的贵族子弟的缩影,他们不可一世,不学无术,却又在某一点上,不经意间就打动了我们的心。
作者:长安月,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薛蟠是谁?林黛玉竟唤他哥哥,柳湘莲竟与他有道不明的关系 快乐老年435 2017-08-30   |  154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中薛蟠,外号“呆霸王”,薛姨妈之子薛宝钗之兄。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毕竟是皇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薛母溺爱,身边是不缺钱不缺女人,能够跟这位小霸王牵扯上的女人到底是谁呢?
薛蟠的第一个女人应该是薛家给他准备的通房丫头。第一个正式有名分的女人就是甄英莲(香菱),尽管这个名分是薛蟠的小妾。更过分的是,这个小妾并不是英莲自愿的,而是薛蟠从马渊的手里强买来的。这个英莲本是马渊买回去的,却被薛蟠看上,想要强买回去做妾,马渊不肯,薛蟠就明自己的仆人下狠手打死马渊,最终才遂了自己的心愿。
薛蟠对男风也是特殊的偏好,下手的男人竟是柳湘莲
《红楼梦》中有一回合是柳湘莲打薛蟠,按道理讲,薛蟠虽然蛮横跋扈,但他的身后有薛家甚至是贾家的势力,柳湘莲打薛蟠,不怕得罪这些背后的势力,在整个金陵混不下去吗?
原因是,贾宝玉与柳湘莲之间发生的一则小插曲,二人虽然身份上有所差别,但是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在一次酒席上,柳湘莲与贾宝玉相谈甚欢,互赠礼物,柳湘莲长相俊美,薛蟠早已心有所属,二人此举引起了薛蟠的嫉妒,薛蟠见柳湘莲生的俊俏,又经常扮演戏子,于是偷偷将他约到了郊外,薛蟠酒后和他调情,柳湘莲堂堂三尺男儿,见薛蟠这般羞辱自己,差点将薛蟠打的半死。事后,柳湘莲也忌惮薛家的势力,不得已,只能远走他乡。
尽管薛姨妈痛恨柳湘莲,但他早已不知所踪,也就只能作罢,后来在薛蟠与同伴运货的过程中,遇到了强盗,抢夺了财物还想谋害薛蟠的性命,薛蟠虽然平时跋扈,但不会武功,正好这时柳湘莲经过,将他救下,并将财物夺回。柳湘莲生性豪迈而且当时也教训过了薛蟠,薛蟠见柳湘莲为人仗义,最后两个人握手言欢,成了生死兄弟。
暗恋的对象竟是林妹妹
大观园中美女如云,薛家住在贾府中,薛蟠日常就会接触到这些漂亮女子。
第二十五回,马道婆作法,宝玉和凤姐受了魇昧。宝玉蹦起一米多高,口里乱嚷乱叫,还拿刀弄杖,寻死觅活;凤姐则手持明刀,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杀人。霎时间,荣国府里被闹得人仰马翻,乱麻一般。此时,薛蟠也在人群中。他倒顾念亲情,甚至还知怜香惜玉。
“别人的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忙得薛蟠恨不能长出十双手护住家人。正在他忙得不堪之际,“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酥倒之后呢?曹公惜字无一言。留下无尽空间让情节向前发展。
从此,黛玉便留在了薛蟠心里。但是碍于贾母的威慑不干做半点不轨行为罢了。
正式有名分的女人就是夏金桂,而且这个名分的分量就大了,是薛蟠的正妻,外号河东狮。因为夏金桂长得不赖,而薛蟠又是一个好色之徒,随着夏金桂嫁入薛家,成为薛蟠的妻子,加上夏金桂的善妒,屡次陷害甄英莲,最后甄英莲就被薛蟠冷落了。还闹得薛家鸡犬不宁。除此之外,薛蟠还和夏金桂的陪嫁丫头宝蟾有一腿。
至于后来薛蟠娶的夏金桂,更多的是夏金桂的母亲看上了薛蟠,又门当户对,薛蟠又是个滥情的主儿。更重要的是夏金桂又生的花柳之姿。连宝玉见过夏金桂也感慨:“举止形容也不怪厉,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姐妹不差上下的人,焉的这等情性,可为奇之至极。”
薛蟠同学的求偶记到此结束。这么一个呆霸王,也曾经有过柔情之时,细腻之处。

[赏析]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3) 2017-01-14 09:41

赏析:孙玉明;校勘、注释:李虹
原文:闲言少述。且说宝玉来至梨香院中,先入薛姨妈室中来,正见薛姨妈打点针黹分给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们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宝玉因问:“哥哥不在家?”薛姨妈叹道:“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忙不了,那里肯在家一日。”宝玉道:“姐姐可大安了?”薛姨妈道:“可是呢,你前儿又想着打发人来瞧他。他在里间不是?你去瞧他。里间比这里暖和,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去和你说话儿。”
赏析:“闲言少述”一语,乃是说书人的常用语。甲戌本中有批语认为:“此处用此句最当。”
在宁国府演戏,尤氏、秦氏邀请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过去看戏,居然不邀请薛姨妈、薛宝钗母女,这从情理上来说是讲不通的。因为薛家母女既与王夫人、王熙凤是近亲,又寄居在荣国府的梨香院。不过,退一步说,作者这样处理,也勉强能够说得过去。因为从前面相关的情节来说,尤氏、秦氏似乎也没有邀请邢夫人。这从下面这段话中即可做出判断:“至晌午,贾母便先回来歇息了。王夫人本是好清静的,见贾母回来,也就回来了。然后凤姐坐了首席,尽欢至晚方散。”这里只说贾母、王夫人离开后,“凤姐坐了首席”。如果邢夫人也在这里,莫说凤姐不能坐首席,就连王夫人也是不能的。所以,此处我们应该认为邢夫人这次没有来。那么,作者既然可以“不让”邢夫人来宁国府看戏,当然也就可以“不让”薛家母女来看。至于没来的原因,可以列举很多,比如因为薛宝钗身体不好,所以薛姨妈便以此为借口不来看戏等等。但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来说,作者若安排薛家母女也到宁国府去看戏,又怎么会发生第八回中这些精彩热闹的事件呢?
贾宝玉来到梨香院,向薛姨妈请安之后,“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们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这也再一次证明,贾宝玉还是一个不太大的孩子,如果他是一个成年人,薛姨妈是不会这样做也不会这样说的。
“宝玉来至梨香院中”,居然没有仆人丫鬟等等为之通报,而作为薛家女主人的薛姨妈,却也要亲自“打点针黹分给丫鬟们”,这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显得极不匹配。我们是否可据此认为,这一段文字也来自《风月宝鉴》旧稿中呢?当然,薛姨妈一家远离家乡,借居在荣国府的梨香院中,也许就不会像在自己家里那样摆谱。而薛宝钗之所以还和丫鬟做针线活,也许是那个时代的女子在做自己的必修课!
宝玉虽然是为探视薛宝钗而来梨香院的,但按照礼节,却必须“先入薛姨妈室中来”,向薛姨妈请安。此处作者又巧妙地通过薛姨妈之口,对薛蟠和薛宝钗兄妹的行为作了简要的介绍:薛蟠“是没笼头的马”,不“肯在家一日”;而薛宝钗却是老老实实地在家呆着。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让读者更加加深了对薛蟠、薛宝钗兄妹的深刻印象,也为后文中的许多情节埋下了伏笔。
更为巧妙的是,作者通过薛姨妈在忙着“打点针黹分给丫鬟们”,而宝玉要探视的薛宝钗又“在里间”,且“里间”又比薛姨妈“这里暖和”,所以薛姨妈说让贾宝玉进里屋“去瞧”薛宝钗时,并让他在薛宝钗“那里坐着”,自己“收拾收拾就进去和”贾宝玉“说话儿”。如此既巧妙地将贾宝玉“打发”到了薛宝钗屋里,也自然而然地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互看通灵宝玉和金锁留下了足够的时间空和间。对此蒙府本有批语阐释说:“‘里间里’三字,恐文气不足,又贯之以‘比这里和暖’。其笔真是神龙云中弄影,是必当进去的神理。”
“天天忙不了”:甲戌本为“方框”,戚序本、蒙府本为“俇”;甲辰本为“逛”;列藏本、梦稿本、舒序本为“旷”;己卯本为“往■忙不了”。
原文: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软簾。宝玉掀簾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的油光籫儿,蜜合色绵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注释:1、藏愚、守拙:藏愚指处事低调不愿多露锋芒。守拙意为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
赏析:这里特意从宝玉的视角叙述故事。在“只见吊着半旧的红软簾”句旁,甲戌本有批语提醒说:“从门外看起,有层次。”随着宝玉“掀簾”进屋,便“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接着又通过宝玉的眼睛,对薛宝钗的打扮作了这样一番描述:“头上挽着漆黑的油光籫儿,蜜合色绵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这自然会令人联想到第七回中周瑞家的来到薛宝钗屋里后所看到的情形:“只见薛宝钗穿着家常的衣服,头上只散挽着籫儿,坐在炕里边,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这两个情节的对比,便可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其一,在寻常日子里,宝钗都是在家里“作针线”。这既说明了她谨守妇道,勤习女工,也说明薛姨妈母女的勤俭持家;其二,宝钗寻常在家,穿着都十分俭朴。上回中周瑞家的看见薛宝钗时,薛宝钗是“穿着家常的衣服”。而这次贾宝玉看见她时,她的穿着也是“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就连门口“吊着”的“红软簾”,居然也是“半旧的”。不喜打扮,不饰铅华,生活简朴,正是薛宝钗的突出特点之一。
此处对薛宝钗容貌的描写,诸如红唇、翠眉、白脸、杏眼等等,并未脱出明末清初那些才子佳人戏曲小说的俗套。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数语,应该不是从眼睛里所能够看得到的。这里应该是作者忍不住跳出来,以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身份,而对薛宝钗做出的评价。在此甲戌本有评语说:“这方是宝卿正传,与前写黛玉传一齐参看,各极其妙,各不相犯,使其人难其左右于毫末。”此处另有眉批阐释说:“画神鬼易,画人物难。写宝卿正是写人之笔,若与黛玉并写更难。今作者写得一毫难处不见,且得二人真体实传,非神助而何?”
蜜合色:梦稿本作“水绿色”。
“眼如水杏”:庚辰本为“水性”,显系音近而误。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夏金桂:老娘才后悔嫁给你2022-04-19 20:08:10 来源: 姜子说书  举报

分享至




  题:薛文龙悔娶河东狮?夏金桂:老娘才后悔嫁给你!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写的是薛大S子娶了泼妇夏金桂,懦弱可欺的二木头出嫁被欺负。
  《红楼梦》故事里,夏家和薛家一样,同在户部挂名行商,都是皇商。“桂花夏家”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合长安城中,上至王侯,下至买卖人,没有人不知道夏家的大名。

  香菱道:“他家本姓夏,非常的富贵。其余田地不用说,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凡这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贡奉,因此才有这个浑号。如今太爷也没了,只有老奶奶带着一个亲生的姑娘过活,也并没有哥儿兄弟,可惜他竟一门尽绝了。”

  看官听说,薛家之所以看上夏家,原因有很多。


  其一、夏金桂自身条件好,出落得花朵似的了,在家里也读书写字,可谓是才貌双全。
  其二、夏家的家庭条件好,田地无数,单单种桂花的田地就有几十顷,全国的桂花都出自夏家,家资富饶。
  其三、夏太爷没了,夏奶奶没儿子,夏家只有夏金桂一个女儿,夏金桂嫁给谁,谁家就可以吃绝户。因此,薛家急急忙忙地要娶亲。

  香菱笑道:“你哥哥一进门,就竟具唧求我们奶奶去求亲。我们奶奶原也是见过这姑娘的,且又门当户对,也就依了。和这里姨太太凤姑娘商议了,打发人去一说就成了。只是娶的日子太急,所以我们忙乱的很。”

  然而,这位颇步熙凤之后尘的夏金桂嫁入薛家之后,薛家三口人却连连摇头,都后悔结亲,薛蟠更是出入咳声叹气,抱怨说运气不好。


  薛家母女总不去理他。薛蟠亦无别法,惟日夜悔恨不该娶这搅家星罢了,都是一时没了主意。于是宁荣二宅之人,上上下下,无有不知,无有不叹者。
  但是,心中有邱壑有经纬的夏金桂,何尝不后悔呢?要知道,薛蟠是个有酒胆无饭力的男人,又是个怜新弃旧的人,谁嫁给她能幸福呢?于是乎,夏金桂当着婆婆薛姨妈的面,说了这样一番话来。

  金桂意谓一不作,二不休,越发发泼喊起来了,说:“我不怕人笑话!你的小老婆治我害我,我倒怕人笑话了!再不然,留下他,就卖了我。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你不趁早施为,还等什么?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作什么去了!这会子人也来了,金的银的也赔了,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了,该挤发我了!”

  看官听说,如果夏金桂和香菱对调性子,或者说夏金桂与贾迎春一个性子,不当泼妇,她就能够被珍惜吗?


  不存在的。夏金桂如此厉害,尚且过得不如意,连自家丫鬟都搞不定,如果夏金桂和香菱、贾迎春这般好欺负,薛蟠只会更加放肆,甚至于伙着小妾、丫鬟欺负到夏金桂的头上。而夏金桂只能忍气吞声,生怕被休了只会,连嫁妆都被薛家霸占去了,自己一无所有。
  诚如《金瓶梅》作者所叹:“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自古以来,女人出嫁就等于寄人篱下,被动牺牲,被吃绝户,无论对方是无房、贷款买房,还是全款房,但凡结了婚,尤其是嫁给经济条件比自己差的男人,女人就是吃亏,被动;对应的,男人结婚就是能够达到利益最大化,无忧无虑占便宜。
  如果女人嫁给一个没房的男人,那么,对方大概率好吃懒做,还是大爷孝子,女人就是再怎么拼命赚钱,再怎么省吃俭用,男人和他的家人总有办法帮你把钱花光,让你一辈子住出租房,住乡下自盖房,房子还得在他父亲名下,他兄弟名下。
  如果女人嫁给一个买了贷款房的男人,那么,男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只顾还他们家婚前房的房贷,让女人养娃养家,哪天女人吃苦受累受够委屈想离婚了,房子和孩子都得留给男人,你才能逃出生天。
  即便是女人嫁给一个有能力全款买房的男人,也就是彩礼走个过场,拿来装修用,完了婆家人认为你一分钱没出,占了他们家便宜,女人生娃带娃养娃即便是都是必然付出,这些都是男方家从女方身上得到的利益,而一旦闹矛盾厉害,女生还是净身出户,没得男方家一分钱好处。


  结婚对于女人来说,无非就是个免费住家保姆的性质,哪怕是你自家有钱有房子,哪怕你从始至终没花人家一分钱,你也会因为跟人家结了婚,就必须在人家父母面前矮一头,还要在人家父母跟前各种尽孝道,这就是婚姻的规则。你看薛姨妈和薛蟠的反应?

  薛姨妈听说,气的身战气咽道:“这是谁家的规矩?婆婆这里说话,媳妇隔着窗子拌嘴。亏你是旧家人家的女儿!满嘴里大呼小喊,说的是些什么!”薛蟠急的跺脚说:“罢哟,罢哟!看人听见笑话。”

  《红楼梦》故事里,夏金桂确实是个泼妇,这次的事件也是夏金桂的有意栽赃,但是,即便是夏金桂真的受了委屈,薛姨妈也会理直气壮地认为儿媳妇在公婆面前必须任打任骂,不能有拌嘴反驳的言行,如果有,也会被薛蟠这个丈夫和无数传统看客当成笑话看。
  自古以来,结婚都意味着女人必须要付出,要变成公婆长辈的跟班,要为家庭生孩子带娃,男人可以一句没钱找不到班上,啥都不用付出。
  在老人和男人做主的社会,自有人替男人开脱,男人怜新弃旧是天性,男人没钱尽不了责是无能为力,都是情有可原的小事,但是,天底下哪有生不出男孩的女人呢?一直生不就完了!天底下哪有不会做家务的女人?没日没夜地练习不就成了吗?女人但凡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全都是你不努力嘛!你可以继续拼命呀!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金瓶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07: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瓟斝”和“点犀”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6-12-13   |  4067阅读  |  2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瓟斝”和“点犀”



——关于《红楼梦》注释一点商榷



沈从文



    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是本书一回写得鲜明深刻的有名文章,下笔既生动活泼、又蕴藉含蓄。***描写叙述虽完全写实,却又实中有虚。正如一个山水画卷,有大青绿设色的壮丽华美,也有白描淡着色的清秀明朗,更重要是两部分的巧妙结合形成一种节奏感,给人印象不易忘记。但内中有许多属于18世纪中上层社会流行好尚起居服用东西,现代人读它时不易明白,必然还要查查注解。因此,新的注解在本书中也具有一定重要性。懂得透,注得对,能帮助读者深一层领会原作的好处;注得草率,或和原意相反,便给读者带来一种错误印象,把原文也糟蹋了。



    有关注解问题,在第368期《文学遗产》上拙文曾提起过。至于为《红楼梦》作注,且多一层麻烦,因为时间近,很多事物还无书可查,问题多,想学也无从学起!所以谈到这部书的注释时,我想先应当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向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重印本的几位注释工作者表示敬意,因为他们能热心耐烦从事这个注释工作,提高到新的学术要求水平。但是这个书的注本,就无疑还有许多具体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有待进一步继续努力。有些事物并且绝对不可能用目下方法弄清楚的,试提出点个人粗浅看法,作为初步建议。



    这里拟先就《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的节介绍一下:



    本回写贾母和刘姥姥等到了妙玉住处栊翠庵,妙玉为讨好贾母,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照法律是不许可的),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按事实不会有这种真成窑的,如出现,也是康熙时仿作的),捧与贾母。贾母喝后,让刘姥姥也尝尝。后来道婆收茶盏回来时,妙玉就心嫌肮脏,叫把杯子搁在外面,不再使用。另外又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书,镌着“点犀”,妙玉斟了一递与黛玉。却又把日常自己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一切看在眼里,明明懂得这种分别对待的意思,却装呆说笑,以为给钗、黛用的是“珍奇古玩”,给他的却是“俗器”。接着,即妙玉和宝玉一番对笑,表面像是泛泛的,却包含着一些唯有彼此可以会心的意。



    这一回是《红楼梦》著名文章,这一节更是作者下笔有分寸、有含蓄的妙文。处处有隐喻、字字有机锋,我个人以为必须从实和虚两方面去欣赏,才理会得透彻,注释得妥帖。因为不仅话中多双关意思,作者笔下称赞有褒贬,即器物取名,也并不随便。若对于这点弦外之音少应有体会,仅就字面作注,自然难得本意。本来是活文章,难免被注扣死了。现在特提出三点来商榷,以就正于海内通人专家。




    一、原注(9),瓟斝是一种古代大酒杯。、瓟都是瓜类名。从前有些特制器物,都镌刻名款。这个斝类杯近似瓜类形状,所以给它起这个名。



    二、原注(10),王恺珍玩——王恺是晋代官僚中最富的人物,这里是说杯是王恺所制,又经过苏轼的鉴赏,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古玩。



    三、原注(11),点犀——是古代碗类的器皿。犀角横断面中心有白点。这里用唐李商隐诗“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典故作这类碗的名字。




    从欣赏出看,这节文字重点主要在写妙玉为人,通过一些事件,见出聪敏、好洁、喜风雅,然而其实是有些做作、势利和虚假,清洁风雅多是表面上的。作者笔意双关,约而意深。甚至于两件器物取名,也不离开这个主题,前者是谐声,后者却是会意。也可说并非真有其物,可又并不是胡乱凑合。作注求恰如其分,得虚实兼顾,势必得先务实,再务虚,才明白问题,博闻约取,简而要,作出比较正确中肯的注解!



    如何务实?先得明白两件东西和时代关系。明代以来,南方新抬头中层士绅阶层,官不一定做得怎么大,房产田地不一定怎么多,有的人或者还近于清贫,靠卖文卖画为生。但时会所趋,却俨然成一时风雅主人。不仅经常招朋聚友,吟诗作画,写斗方,充名士,遇春秋佳日,还必然呼朋唤侣,游山涉水,吃喝玩乐。出行求便于携带,因此照《梦溪笔谈》提到流行用葫芦或编竹丝加漆作茶酒器,讲究的且必仿照古代铜玉器物,范成各种形态花纹。这种器物和南方其他许多工艺品一样,到清初,进而成为北京宫廷贵族好尚,除制成各种用器外,还做成整套的乐器,通称“葫芦器”或“匏器”(实物故宫收藏相当多,前些年尚在西路辟有专室陈列)。原注(9)所说的,无疑就是这种用瓟类范成斝式的茶具。斝和爵同是商代酒器,其实并不是杯,正如觚不是杯,各有不同形象,不同定名。一般说,多指三足、两柱、一鋬手(即所谓耳),容量较大的一种殷商青铜酒器,陶器中形状相近的也叫作斝,主要总是指已成定型的殷商青铜器。如明白这一点,本文中可以说是“茶杯”,注中就得说“是酒器借用”。当时也会真有这么一个斝,可不是如原注说的“近似瓜类形状”,正好相反,是“用瓟瓜仿作斝形”的用具。




    如何务虚?这个斝器别的不叫,为什么偏偏叫这么个刁钻古怪名称?似古怪实不古怪。俗语有:“假不假?班包假。真不真?肉挨心。”意思是“假的就一定假,真的也一定真”。作者是否有意取来适合俗语“班包假”的谐音,既指物,也指人?我想值得研究研究。



    由于注者务实务虚通不够,凡事从想当然出,便弄错了。



    其次是注(10)问题,照字面注,只有王恺身份还对,其余不切题的。因为若务实透彻,明白葫芦器的流行在明清时代,则文中说的王恺珍玩,东坡鉴赏,都自然落了空。明明是讽刺打趣,正等于说“宋版《康熙字典》”,决不会真有其物。现在注里却很认真地补说:“这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古玩”,于是点金成铁。



    其三是注(11),关于点犀,原注引了李商隐诗,其实还是领会不到诗中用事本意,和这里取名的用意。这也是要从务实和务虚才能明白的。




    如何务实?宋明以来因南海贸易扩大,沉香、犀角等等贵重难得材料入口日多,高级官僚贵族因此多欢喜用来雕成种种美术品,示阔斗奢。沉香木多雕成山子,或灵芝如意,是由“海上三山”到“寿山福海”一脉相传,和长寿多福愿望分不开的。犀角则做酒器,也和长寿分不开,因为照传说,犀角能解百毒。用犀角做杯主要计两种形制:横卧式多刻成张骞泛海的“博望槎”样子,和元代朱碧山做的银槎样子差不多,是仿照一段枯木形象,中心挖空贮酒,槎尾上竖,照例还留下些杈桠,本来可能还是用沉香做成,犀、银均后仿。通属于“酒船”类。是从战国腰圆形漆玉羽觞,到唐代六曲、八曲金银酒船。宋明展而成这种浪漫主义形式的工艺品。竖刻直立向下,上作喇叭口状,是由古代觚觯和犀觥取法,犀觥实物虽不存,新出西汉壁画中却还有个画得十分具体。衍进而成汉、宋雕玉,宋、明犀角杯实仿玉。杯沿和柄部或作高浮雕子母辟邪,或刻教子升天大小龙,又或刻成灵芝仙草,再进而刻成锦荔枝、玉兰等像生花果和其他山水楼阁场面。总之,数量多,式样变化也大。一般只四五寸高,也有高及**寸的。如取名“”,照理说,还必指实物中高足器而。旧说(或引为《抱朴子》称)犀中心有白线直透到底,名通天犀,李商隐诗即引此喻心在暗里相通意。宋人用它作带版,名“通犀带”,尚有“正透”、“倒透”等等名目,在法定二十八种带制中还极贵重,仅比紫云镂金带稍次。明代《天水冰山录》记载严嵩抄家的重要财产中,还有好些条犀带,好在何处和具体形象已不得而知。至于明清人做酒器,则中心必须挖空,由于应用要求不同,再不会过问有无白透子。(过我手的实物不下二百种,就没有一件符合通犀况的。可知酒器事实上不在那线白心!)



    如何务虚?既明白了犀有“正透”、“倒透”、“透到底为贵”意思,又知道记载中有“竹犀形大纹粗可以乱真”的说法,且明白元明杂剧市语说“乔”多指装模作样假心假意,那么当时取名“点犀”用意,是不是影射有“到底假”、“透底假”意思?就自然明白了。***



    也会有人不同意这么解释,以为似乎过分穿凿。从部分看,的确近于穿凿。但是如从这一节文章及全书对妙玉的性格讽刺批评看,说这两个器物取名用意一是谐声,一是会意,却大致不会错。这也还值得从另一方面再务务实看,清代以来,由康熙到乾隆,《格古要论》、《清秘藏》、《遵生八笺》、《妮古录》、《长物志》、《博物要览》等等明人谈杂艺书正流行。《格致镜原》新刻出版,分门别类网罗更多,《渊鉴类函》除大字殿本外,且有古香斋巾箱本刊印。谈犀角象牙文玩事物,在曹雪芹时代,实为一般贵族士大夫所熟悉。因此,这类影射名物的文字,正和书中叙述打灯谜差不多,当时丫头如平儿、鸳鸯辈也能破的,若不说破谜底,要现在让我们文化部长来猜,已难说十拿九稳!觉得解释二茶具取名隐晦,是现代人和那个时代一切已脱节。(事实上说妙玉用“绿玉斗”给宝玉,系谐“搂玉肚”也大为可能!)



    总的说来,注者由于务实不够,务虚不深,对本文缺少应有认识,因此便不能把所提到的事物,放在当时历史社会背景中去求理会。这节文章正面说的是妙玉为人如何爱清洁,讲风雅,反面却有个凡事是假的微深意,显明对照是奉承贾母无所不至,却极瞧不起刘姥姥。所谓文笔曲而隐的褒贬,和当时事事物物相结合,二百年前读者用不着注也能有会于心。但是,到现代,由于近半世纪社会变化格外大,即或是注书教书的专家学者,若不下一番工夫,书中谈到事事物物,事实上实在已经不大好懂了。尽管书中叙述的东西,目前可能在故宫博物院正搁在我们当眼处(记得珍宝馆就陈列过一个高脚犀角杯),如没有人点破,这就恰好是《红楼梦》某回某页提起过的东西,也还是不能转用到注上来的。注者既不能从感性上取得应有知识,又无从向字典取经,仅从主观猜想出,当然难于融会贯通。所以作注不能恰到好处是可以理解的。为求注解落实,最理想是有人能用个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从实践出,下一番狠心,扎扎实实去学懂它,再来作注。其次即采取个比较老实谨慎的工作态度,凡是自己目下还不懂的,不妨暂时不注。



    由于1957年《红楼梦》再版时,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在页曾提起过,曾参考过拙作未表部分关于注释《红楼梦》名物资料稿本。事实上凡是纠正这些错处地方,注者采用并不多,原注错处依旧继续保留,因此,当时才试提出二三事来商讨。



    前人常说著书立说不容易,其实注书工作,认真说来又何尝简单!他不仅要懂语,也要懂文学,不仅要懂社会,还要懂文物。更重要还是不能把这几点看成孤立事物,必需融成一份知识。特别是像《红楼梦》这样一部内容包含宏富,反映18世纪社会上层各方面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品,涉及一系列风俗人、名物制度以及许多种外来新事物,求把注释工作做到对得起原作,实在还值得有心人采取个更谨严态度用点心!和许多学术研究一样,似乎也可采用两条腿走路办法进行。其一是出版部门重新组织点社会力量,如像故宫明清工艺史组工作同志,文史馆、北京图书馆、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历史语所有关同志,和校正本书不同版本字句一样,来分门别类好好校正一下原来注文,并补充应注部分,再行重印,不失为一种走群众路线的比较慎重办法。如果要进一步攻坚,则不妨鼓励某些个人试采取一个更新的工作方法,老老实实去故宫各库房学三五年文物,把一切起居应用器物摸熟,凡事总得学,才能懂,懂得后,才能作好注!



    听说北大中国文学系已有学生将近千人,他们学《诗经》、《楚辞》、乐府诗、唐诗,以至于《金瓶梅》、《红楼梦》等小说,遇到起、居、服、用等等万千种名词时,碰到的问题大致都还相同。远如对朱干、玉戚,因为没有知道商周漆盾不同形象和许多种不同式样玉戚,及部分青铜制造中心镶有小玉璧的戚,仅从古人以及近人著作注疏中兜圈子,是不可能得到具体正确印象来纠正《三礼图》错误的!近如《红楼梦》中说的东东西西,必然还是一样麻烦费事不好懂,所以今后真正解决问题,也许不在教师倒在同学。如果每届毕业同学,已恢复过去毕业论文制度,系中能有计划统筹安排一下,某人作《诗经》、《楚辞》名物新证,某人作《急就章》、《释名》新证,某人作唐诗名物新注,某人作《红楼梦》文物研究……这么分别进行,资料积累,保存到系中,有个十来年后,教学形,将必然一改旧观!这个工作说来容易,认真做去自然将比普通论文难得多。因为要求每条每项毫不含糊,一一落实,甚至于还得学会摹绘,用具体形象反映出对象,人再聪敏勤快,集中精力做一二年虽未必即有满意成果,但是路走得对,还不妨在毕业后用研究生或助教名分再搞几年。想要这个工作做得十分踏实,必须承认工作方法也得改变,即应当用一个新的实事求是态度,例如作《红楼梦》起居服用注,到故宫博物院明清工艺史陈列组及各库房工作组去取经求教,好好结合文献和文物,先进行百十条试点调查研究,再逐渐扩大范围,才可望懂得透彻,注得真切,对读者才会有真正帮助。也唯有从这样踏实的工作去得到的知识,才能用它来纠正旧有的错误并充实以新内容。



    这种下库房学习注书,工作方法上的根本改变,对于一个学有成就的专家通人来,我们不敢抱过大奢望,因为文献梳理工作有待于他们指导的还多。对于一个年轻力壮的同学,理会得到必需通过这种调查研究、实践,才可望使工作得到应有的进展的,必乐意接受这个新任务。我相信经过一定时间,必须能够克服工作中不可免的困难,会取得十分满意的丰收!



    (原载:《光明日报》,1961年8月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0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庄妙常太庙之中的通灵宝玉&不求大士瓶中露【金牛水怪+红衣女孩+】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954&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12妙玉的茶具之谜:“分瓜 瓟斝、杏犀䀉”这六个字你认识几个? 捣药者e6x4gdz2  2020-02-25   |  865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文/午梦堂主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文章前言:
本文条分缕析,针对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出现的,妙玉捧出的几种茶具,逐一细细加以分析考证说明。其中对“分瓜 瓟斝”、“杏犀䀉”、 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四种茶具的分析说明,尤其详细。

(妙玉画像)
前段时间,走红网络的歌曲《生僻字》,让我一下子就想到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所用茶具里,那几个巨难写又巨难认的生僻字。让我们先看一下书中情节: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
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 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䀉”。
文中的“分瓜 瓟斝”、“杏犀䀉”两种茶具,六个字中至少有四个字,都很难认;或者说,压根就不认识。

(红楼梦剧照)
茶具一:“分瓜 瓟斝”
更绝的是“分瓜”这个字,音bān,电脑上根本打不出来(或显示乱码),《康熙字典》对这个字的解释是:逋还切,音班,瑞瓜。

(康熙字典中的分瓜)
瓟,通匏,音páo,是我国古代对葫芦的称呼,匏最广泛的用途当然是做成水瓢,也就是我们说的葫芦瓢,我们看看古籍中怎么说:
《广韵·入声·肴韵》说:瓟,似瓠,可为饮器。
《诗经》、《楚辞》和《论语》里都有它的身影:
匏有苦叶。---《诗·邶风·匏有苦叶》
莞芎弃于泽洲兮,瓟瓥蠹于筐簏。---《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吾岂匏瓜也哉?---《论语·阳货》

(瓟是多音字)
斝,音jiǎ。斝是我国古代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状似爵而大。当然也可用作茶具。
明清以后,因已发明了蒸馏酒,酒精度数提高,酒具也相应变小,斝便不适合再做酒器了。《诗经》里同样有它的身影:
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诗·大雅·行苇》。

(斝指的是一种饮具)
茶具二:“杏犀䀉”
解决了这三个字的读音和含义,我们再来看看黛玉用的茶具:杏犀䀉。
单看名字,我们便知道,这是用犀牛角做成的饮器。“杏犀”是指犀角制品的色泽,呈半透明的杏黄色。
䀉,音qiáo。这个字,当然更是难写难认,它是一种似钵而小,用犀牛角做成的,碗一样大的茶杯。

(䀉是一种钵状的小茶杯)
“分瓜 瓟斝”和“杏犀䀉”在文中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两个有着古里古怪名字的茶具,一个葫芦状一个钵状,用来品茶,当然是新奇好玩又有趣;但是否就价值连城呢?我看倒不见得。
先看这个“分瓜 瓟斝”,实际上就是葫芦器,起源于明代。
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木或金属制成的模具套在正在生长的嫩葫芦外面,使其长成与模子相同的样子。
现存的瓟器实物以清康熙时期为最早。据说康熙皇帝最爱瓟器,在圆明园专门辟开一块地种胡芦,范制瓟器。

(朕爱瓟器)
妙玉递给宝钗的这个斝,上边还写有“晋王恺珍玩”的字样,当然是胡扯,因为当时根本没有这种东西;
即使有,从晋朝保存至清康熙年间,也早烂了。
更何况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是“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更坐实了这是一件假古董;
因为宋元丰三年至元丰六年,为宋哲宗时代,此时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当时的个人行动还受到黄州郡守徐君猷的监视,一直到元丰七年苏轼才离开黄州。
于这般潦倒之际,是绝无可能到秘府(古代宫廷中藏图书秘珍的地方)去观赏什么“晋王恺珍玩”的。

(分瓜 瓟斝的还原形状)
再来看这个“杏犀䀉”,一般来说,犀牛角制成的器皿,都呈不透明的灰褐色,只有上好的犀牛角制成的器皿,对着光看,才能呈现出半透明的杏黄色,但极罕见。
犀角杯材料珍贵,雕刻精美,是历代帝王将相、富商巨贾、文人骚客用来炫耀财富的奢侈品。
妙玉把这个犀角杯给黛玉品茶,有很明显的炫富心理。要知道,“䀉”这个钵碗状饮器,实际上是用于喝酒的(分酒器)。在妙玉炫富心理的作祟下,我们终于看到了娇羞的林妹妹,大碗喝茶的样子。
真正的杏色犀角杯,当然价值连城。不过,我倒宁愿相信,此处不过是对饮器的美称而已。就像我们读李白的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谁都知道,这并不是真的黄金杯白玉盘,不过是诗人写诗时对器具的美称。

(杏犀䀉还原形状)
沈从文先生认为,“分瓜 瓟斝”与“点*犀䀉”都是作者故意设计出来的假古董,意在讽刺妙玉的为人“做作、势利和虚假,清洁风雅多是表面上的。”我觉得这一看法有其合理性。
*点(一说“点犀”,应作“杏犀”,抄写版本不同而用字不同)
也有人认为, 给宝钗的“分瓜 瓟斝”,是暗写宝钗就如这“分瓜 瓟斝”一样,从小就被套上封建礼教的模具,压抑身心,束缚个性,终于长成了众人期望的样子,却永远丢掉了自己。
而妙玉给黛玉的点犀䀉,是想表达她与黛玉心有灵犀的知己之感。同时,点犀䀉这三个垂珠篆字,又是笔划断续如点点轻露,暗喻黛玉的清泪点点。
倒也说的通,只是可能并不符合曹公原意;尤其是对宝钗教科书式的性格分析和解读。

(妙玉烹茶)
除了这两种茶具,小说里还写了另外四种茶具
一是贾母的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着的成窑五彩小盖钟。
原文: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先来看这个小茶盘,是海棠花瓣式的,雕漆工艺,图案是云龙献寿,而且是填金的。
这雕漆工艺,起源于唐代,在明永乐年间工艺水平达到最高峰。它是指在木胎或金属胎上将天然漆料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漆面上雕刻花纹的技法。

(左:海棠式雕漆茶盘,右上:云龙捧寿纹样,右下:清/仿雕漆描金双龙戏珠纹冠架,该件冠架为瓷器,仅供参考外观效果)
再来看这个小盖钟,成窑五彩是指明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的一种瓷器,以小件和五彩的最为名贵。
《敝帚轩剩语·瓷器》里说:
“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简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 。
从这里的记载来看,我们这些外行会觉得,给贾母喝茶的这个饮器,应该是非常贵重的瓷器,其实不对的;后面的小盖钟出卖了它。

(贾母饮茶剧照)
小盖钟,就是指有盖子的茶杯;
明代开始人们喝散茶,盖子是为了篓茶叶用的,而带盖子的茶杯出现在明末清初,所以成化年间是没有带盖子的茶杯的。
由此可以判断,给贾母喝茶的这个小盖钟,其实是一件清代仿成化瓷器的高仿品。
二是众人喝的清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官窑,当然是指专为供应朝廷而设的瓷窑。
“脱胎”,是指明永乐时期的瓷器佳品,胎薄如纸,釉层之内似乎已脱去胎层,器壁光照见影,可以透见指纹。“脱胎”瓷由于其厚度超薄,修坯难度极大,制作工艺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因此代表了明瓷制艺的高水平。
“填白”则是指其釉面白而透明,温而甜润,所以又作“甜白”。张源《茶录》说:“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 。


到这里,妙玉的这一瓷器,简直要亮瞎我们的双眼;但是再看后面,是盖碗。盖碗同样是明末清初才出现的,而这里的永乐填白盖碗,很明显也是高仿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三是妙玉给宝玉的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海;
说的神乎其神,好像一件了不得的兵器似的,其实也就是用整块竹根雕刻的有蟠虬纹状的大型饮器,不过是制作工艺有点复杂罢了。
竹雕,也称竹刻,是指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
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汉族竹刻家们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现出“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
竹根器具以盘曲多节者为贵。宋代陶榖《清异录》记载:
“九曲杯,以螺为杯,亦无甚奇,唯薮穴极弯曲,则可藏酒,有一螺能储三盏许者,号九曲螺杯。”
文中说“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当然是小说家言,不过是极言其贵重罢了。

(“嘉定三朱”之一朱三松所雕笔筒)
四是妙玉给宝玉的绿玉斗杯子,不过是青绿色的斗状碧玉杯,无甚新奇,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有人认为,这个绿玉斗,和第十八回出现的“红香绿玉”(宝玉居处)暗相呼应。
一般认为,因刘姥姥吃过一口,就嫌脏不要了成窑茶杯,生有洁癖的妙玉,居然将自己“常日”吃茶的绿玉斗,斟茶给宝玉,当然是刻意透露出她对宝玉的恋慕之情。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平时热衷于收集各种奇形怪状茶具,俨然一个茶具控的妙玉,明显离《金刚经》所说境界相差甚远。

(剧中还原的绿玉斗)
她不但眼里有这色相世间,而且沉迷于此,并且有很浓厚的分别之心(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当然不可能由相见出虚妄,所以妙玉的判词里有一句是:
云空未必空。
只是,若不是为权势所不容,被迫栖身佛门,她又何尝不是《浮生六记》里的又一个陈芸?

(妙玉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
在碗盏叮咚、茶香氤氲中,她想要的,不过是那份身心的怡然和审美的愉悦。得鱼忘筌,因此茶具的真假贵贱,又有什么关系?
在落雪的冬日,折梅、听雪、烹茶、写诗。
或许,这才是妙玉的本来面目:一个把凡俗生活过成诗的美丽女子。
若生在当代,谁能说她不可以是又一个李子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08: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里妙玉斟与黛玉喝茶的茶具有何深意?答案在西游记第九十二回!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  207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里妙玉斟与黛玉喝茶的茶具有何深意?答案在西游记第九十二回!你没看错,《红楼梦》里的茶具“星犀䀉”的深意,答案在《西游记》!



妙玉奉茶

《红楼梦》原著中写道: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

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

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

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星犀䀉”。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

星犀䀉

“星犀”,就是传说中千岁通天犀的角,典出张世南《宦游纪闻》“通天犀脑上角,千岁者长且锐,白星澈端,能出气通天。”

因为犀牛角并非牛角、羊角那样的骨质,而是犀牛皮肤角质层的衍生物。犀牛死后,若保存不当,犀角会烂心。犹如老树一样,先烂中心。如果这时候,及时作了防腐处理。就会形成中间一个白色边缘的孔洞,纵贯其中,可以通气。这就是所谓的“白星澈端”。



中国古人以为是有一种叫通天犀的千年老犀牛,天生长成这样。反倒以之为无价珍宝。所谓“星犀䀉”,名义上讲,就是用这种犀牛角做的酒杯。“点犀”实际上是“星犀”。

林黛玉

那么,妙玉让黛玉用“星犀䀉”,有何深意?

《西游记》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金星道:“那是三个犀牛之精,他因有天文之象,累年修悟成真,亦能飞云步雾,行于江海之中,能开水道。”

《红楼梦》此处的“星犀䀉”,用意就在于“千年犀牛角能辟水”。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故事梗概
来到青龙山,悟空变成火焰虫儿进洞找到了正在哭泣的唐三藏,本想悄悄救他出去,结果被妖精们发现。悟空丢下唐僧,自己打出洞外。八戒打破洞门,冲进洞去,悟空三人和妖精们展开激战,结果八戒沙僧都被妖怪抓住,悟空独自逃走,来到天宫求救兵。太白金星告诉悟空妖精们是犀牛精,需要请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这四木禽星降妖。玉帝降下旨意,让四位神仙和悟空来到妖精洞外,悟空引出妖精,妖精见四木禽星到来,赶紧逃走,悟空和井木犴、角木蛟前去追赶,其他二星救出了三藏等人。众人追赶妖精要西海,西海龙王和太子也来助战,活捉了辟尘大王和辟暑大王,打死了辟寒大王。悟空和众神仙把两个妖怪带回城里,跟人们讲明了真相,八戒杀掉了两个妖怪。百姓们感谢师徒四人,款待他们好多天后,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08: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里妙玉斟与黛玉喝茶的茶具有何深意?答案在西游记第九十二回!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  207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里妙玉斟与黛玉喝茶的茶具有何深意?答案在西游记第九十二回!你没看错,《红楼梦》里的茶具“星犀䀉”的深意,答案在《西游记》!



妙玉奉茶

《红楼梦》原著中写道: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

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08: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管中和 2019-12-27   |  99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却说孙大圣挟同二弟滚着风,驾着云,向东北艮地上,顷刻至青龙山玄英洞口,按落云头。八戒就欲筑门,行者道:“且消停,待我进去看看师父生死如何,再好与他争持。”沙僧道:“这门闭紧,如何得进?”行者道:“我自有法力。”好大圣,收了棒,捻着诀,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个火焰虫儿。真个也疾伶!你看他——

  展翅星流光灿,古云腐草为萤。神通变化不非轻,自有徘徊之性。

  飞近石门悬看,旁边瑕缝穿风。将身一纵到幽庭,打探妖魔动静。

  他自飞入,只见几只牛横禜直倒,一个个呼吼如雷,尽皆睡熟。又至中厅里面,全无消息。四下门户通关,不知那三个妖精睡在何处。才转过厅房,向后又照,只闻得啼泣之声,乃是唐僧锁在后房檐柱上哭哩。行者暗暗听他哭甚,只见他哭道:

  一别长安十数年,登山涉水苦熬煎。幸来西域逢佳节,喜到金平遇上元。

  不识灯中假佛像,概因命里有灾愆。贤徒追袭施威武,但愿英雄展大权。

  行者闻言,满心欢喜,展开翅,飞近师前。唐僧揩泪道:“呀!西方景象不同,此时正月,蛰虫始振,为何就有萤飞?”行者忍不住,叫声:“师父,我来了!”唐僧喜道:“悟空,我心说正月怎得萤火,原来是你。”行者即现了本相道:“师父啊,为你不识真假,误了多少路程,费了多少心力。我一行说不是好人,你就下拜,却被这怪侮暗灯光,盗取酥合香油,连你都摄将来了。我当吩咐八戒沙僧回寺看守,我即闻风追至此间,不识地名,幸遇四值功曹传报,说此山名青龙山玄英洞。我日间与此怪斗至天晚方回,与师弟辈细道此情,却就不曾睡,同他两个来此。我恐夜深不便交战,又不知师父下落,所以变化进来,打听师情。”唐僧喜道:“八戒沙僧如今在外边哩?”行者道:“在外边,才子老孙看时,妖精都睡着。我且解了锁,搠开门,带你出去罢。”唐僧点头称谢。

  行者使个解锁法,用手一抹,那锁早自开了,领着师父往前正走,忽听得妖王在中厅内房里叫道:“小的们,紧闭门户,小心火烛。这会怎么不叫更巡逻,梆铃都不响了?”原来那伙小妖征战一日,俱辛辛苦苦睡着,听见叫唤,却才醒了。梆铃响处,有几个执器械的,敲着锣从后而走,可可的撞着他师徒两个。众小妖一齐喊道:“好和尚啊!扭开锁往那里去!”行者不容分说,掣出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就打。棒起处,打死两个,其余的丢了器械,近中厅打着门叫:“大王!不好了,不好了!毛脸和尚在家里打杀人了!”那三怪听见,一毂辘爬将起来,只教:“拿住,拿住!”唬得个唐僧手软脚软。行者也不顾师父,一路棒,滚向前来。众小妖遮架不住,被他放倒三两个,推倒两三个,打开几层门,径自出来,叫道:“兄弟们何在?”八戒沙僧正举着钯杖等待,道:“哥哥,如何了?”行者将变化入里解放师父正走,被妖惊觉,顾不得师父,打出来的事,讲说一遍不题。


  那妖王把唐僧捉住,依然使铁索锁了,执着刀,轮着斧,灯火齐明,问道:“你这厮怎样开锁,那猴子如何得进,快早供来,饶你之命!不然,就一刀两段!”慌得那唐僧,战战兢兢的跪道:“大王爷爷!我徒弟孙悟空,他会七十二般变化。才变个火焰虫儿,飞进来救我。不期大王知觉,被小大王等撞见,是我徒弟不知好歹,打伤两个,众皆喊叫,举兵着火,他遂顾不得我,走出去了。”三个妖王,呵呵大笑道:“早是惊觉,未曾走了!”叫小的们把前后门紧紧关闭,亦不喧哗。

  沙僧道:“闭门不喧哗,想是暗弄我师父,我们动手耶!”行者道:“说的是,快早打门。”那呆子卖弄神通,举钯尽力筑去,把那石门筑得粉碎,却又厉声喊骂道:“偷油的贼怪!快送吾师出来也!”唬得那门内小妖滚将进去报道:“大王!不好了,不好了!前门被和尚打破了!”三个妖王十分烦恼道:“这厮着实无礼!”即命取披挂结束了,各持兵器,帅小妖出门迎敌。此时约有三更时候,半天中月明如昼。走出来,更不打话,便就轮兵。这里行者抵住钺斧,八戒敌住大刀,沙僧迎住大棍。这场好杀——


  僧三众,棍杖钯,三个妖魔胆气加。钺斧钢刀藤纥纟答,只闻风响并尘沙。初交几合喷愁雾,次后飞腾散彩霞,钉钯解数随身滚,铁棒英豪更可夸。降妖宝杖人间少,妖怪顽心不让他。钺斧口明尖钅尊利,藤条节懞一身花。大刀幌亮如门扇,和尚神通偏赛他。这壁厢因师性命发狠打,那壁厢不放唐僧劈脸挝。斧剁棒迎争胜负,钯轮刀砍两交搽。扢挞藤条降怪杖,翻翻复复逞豪华。

  三僧三怪,赌斗多时,不见输赢。那辟寒大王喊一声,叫:“小的们上来!”众精各执兵刃齐来,早把个八戒绊倒在地,被几个水牛精,揪揪扯扯,拖入洞里捆了。沙僧见没了八戒,只见那群牛发喊庞声。即掣宝杖,望辟尘大王虚丢了架子要走,又被群精一拥而来,拉了个禋踵,急挣不起,也被捉去捆了。行者觉道难为,纵筋斗云,脱身而去。当时把八戒沙僧拖至唐僧前。唐僧见了,满眼垂泪道:“可怜你二人也遭了毒手!悟空何在?”沙僧道:“师兄见捉住我们,他就走了。”唐僧道:“他既走了,必然那里去求救。但我等不知何日方得脱网。”师徒们凄凄惨惨不题。


  却说行者驾筋斗云复至慈云寺,寺僧接着,来问:“唐老爷救得否?”行者道:“难救,难救!那妖精神通广大,我弟兄三个,与他三个斗了多时,被他呼小妖先捉了八戒,后捉了沙僧,老孙幸走脱了。”众僧害怕道:“爷爷这般会腾云驾雾,还捉获不得,想老师父被倾害也。”行者道:“不妨,不妨!我师父自有伽蓝、揭谛、丁甲等神暗中护佑,却也曾吃过草还丹,料不伤命,只是那妖精有本事。汝等可好看马匹行李,等老孙上天去求救兵来。”众僧胆怯道:“爷爷又能上天?”行者笑道:“天宫原是我的旧家。当年我做齐天大圣,因为乱了蟠桃会,被我佛收降,如今没奈何,保唐僧取经,将功折罪。一路上辅正除邪,我师父该有此难,汝等却不知也。”众僧听此言,又磕头礼拜。行者出得门,打个唿哨,即时不见。

  好大圣,早至西天门外,忽见太白金星与增长天王,殷、朱、陶、许四大灵官讲话。他见行者来,都慌忙施礼道:“大圣那里去?”行者道:“因保唐僧行至天竺国东界金平府旻天县,我师被本县慈云寺僧留赏元宵。比至金灯桥,有金灯三盏,点灯用酥合香油,价贵白金五万余两,年年有诸佛降祥受用。正看时,果有三尊佛像降临,我师不识好歹,上桥就拜。我说不是好人,早被他侮暗灯光,连油并我师一风摄去。我随风追袭,至天晓到一山,幸四功曹报道,那山名青龙山,山有玄英洞,洞有三怪,名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老孙急上门寻讨,与他赌斗一阵,未胜。是我变化入里,见师父锁住未伤,随解了欲出,又被他知觉,我遂走了。后又同八戒沙僧苦战,复被他将二人也捉去捆了。老孙因此特启玉帝,查他来历,请命将降之。”金星呵呵冷笑道:“大圣既与妖怪相持,岂看不出他的出处?”行者道:“认便认得,是一伙牛精。只是他大有神通,急不能降也。”金星道:“那是三个犀牛之精。他因有天文之象,累年修悟成真,亦能飞云步雾。其怪极爱干净,常嫌自己影身,每欲下水洗浴。他的名色也多:有兕犀,有雄犀,有牯犀,有斑犀,又有胡冒犀、堕罗犀、通天花文犀,都是一孔三毛二角,行于江海之中,能开水道。似那辟寒、辟暑、辟尘都是角有贵气,故以此为名而称大王也。若要拿他,只是四木禽星见面就伏。”行者连忙唱喏问道:“是那四木禽星?烦长庚老一一明示明示。”金星笑道:“此星在斗牛宫外,罗布乾坤。你去奏闻玉帝,便见分晓。”行者拱拱手称谢,径入天门里去。


  不一时,到于通明殿下,先见葛邱张许四大天师。天师问道:“何往?”行者道:“近行至金平府地方,因我师宽放禅性,元夜观灯,遇妖魔摄去。老孙不能收降,特来奏闻玉帝求救。”四天师即领行者至灵霄宝殿启奏。各各礼毕,备言其事,玉帝传旨:“教点那路天兵相助?”行者奏道:“老孙才到西天门,遇长庚星说,那怪是犀牛成精,惟四木禽星可以降伏。”玉帝即差许天师同行者去斗牛宫点四木禽星下界收降。及至宫外,早有二十八宿星辰来接,天师道:“吾奉圣旨,教点四木禽星与孙大圣下界降妖。”旁即闪过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应声呼道:“孙大圣,点我等何处降妖?”行者笑道:“原来是你。这长庚老儿却隐匿,我不解其意,早说是二十八宿中的四木,老孙径来相请,又何必劳烦旨意?”四木道:“大圣说那里话!我等不奉旨意,谁敢擅离?端的是那方?快早去来。”行者道:“在金平府东北艮地青龙山玄英洞,犀牛成精。”斗木獬、奎木狼、角木蛟道:“若果是犀牛成精,不须我们,只消井宿去罢。他能上山吃虎,下海擒犀。”行者道:“那犀不比望月之犀,乃是修行得道,都有千年之寿者。须得四位同去才好,切勿推调,倘一时一位拿他不住,却不又费事了?”天师道:“你们说得是甚话!旨意着你四人,岂可不去?趁早飞行,我回旨去也。”那天师遂别行者而去。

  四木道:“大圣不必迟疑,你先去索战,引他出来,我们随后动手。”行者即近前骂道:“偷油的贼怪!还我师来!”原来那门被八戒筑破,几个小妖弄了几块板儿搪住,在里边听得骂詈,急跑进报道:“大王,孙和尚在外面骂哩!”辟尘儿道:“他败阵去了,这一日怎么又来?想是那里求些救兵来了。”辟寒、辟暑道:“怕他什么救兵!快取披挂来!小的们,都要用心围绕,休放他走了。”那伙精不知死活,一个个各执枪刀,摇旗擂鼓,走出洞来,对行者喝道:“你个不怕打的猢狲儿,你又来了!”行者最恼得是这猢狲二字,咬牙发狠 举铁棒就打。三个妖王,调小妖,跑个圈子阵,把行者圈在垓心。那壁厢四木禽星一个个各轮兵刃道:“孽畜!休动手!”那三个妖王看他四星,自然害怕,俱道:“不好了,不好了!他寻将降手儿来了!小的们,各顾性命走耶!”只听得呼呼吼吼,喘喘呵呵,众小妖都现了本身:原来是那山牛精、水牛精、黄牛精,满山乱跑。那三个妖王,也现了本相,放下手来,还是四只蹄子,就如铁炮一般,径往东北上跑。这大圣帅井木犴、角木蛟紧追急赶,略不放松。惟有斗木獬、奎木狼在东山凹里、山头上、山涧中、山谷内,把些牛精打死的、活捉的,尽皆收净。却向玄英洞里解了唐僧、八戒、沙僧。沙僧认得是二星,随同拜谢,因问:“二位如何到此相救?”二星道:“吾等是孙大圣奏玉帝请旨调来收怪救你也。”唐僧又滴泪道:“我悟空徒弟怎么不见进来?”二星道:“那三个老怪是三只犀牛,他见吾等,各各顾命,向东北艮方逃遁。孙大圣帅井木犴、角木蛟追赶去了。我二星扫荡群牛到此,特来解放圣僧。”唐僧复又顿首拜谢,朝天又拜。八戒搀起道:“师父,礼多必诈,不须只管拜了。四星官一则是玉帝圣旨,二则是师兄人情。今既扫荡群妖,还不知老妖如何降伏,我们且收拾些细软东西出来,掀翻此洞,以绝其根,回寺等候师兄罢。”奎木狼道:“天蓬元帅说得有理。你与卷帘大将保护你师回寺安歇,待吾等还去艮方迎敌。”八戒道:“正是,正是,你二位还协同一捉,必须剿尽,方好回旨。”二星官即时追袭。八戒与沙僧将他洞内细软宝贝,有许多珊瑚、玛瑙、珍珠、琥珀、居、宝贝、美玉、良金,搜出一石,搬在外面,请师父到山崖上坐了,他又进去放起火来,把一座洞烧成灰烬,却才领唐僧找路回金平慈云寺去。正是——

  经云泰极还生否,好处逢凶实有之。爱赏花灯禅性乱,喜游美景道心漓。

  大丹自古宜长守,一失原来到底亏。紧闭牢拴休旷荡,须臾懈怠见参差。

  且不言他三众得命回寺,却表斗木獬、奎木狼二星官驾云直向东北艮方赶妖怪来。二人在那半空中,寻看不见,直到西洋大海,远望见孙大圣在海上吆喝。他两个按落云头道:“大圣,妖怪那里去了?”行者恨道:“你两个怎么不来追降?这会子却冒冒失失的问甚?”斗木獬道:“我见大圣与井、角二星战败妖魔追赶,料必擒拿。我二人却就扫荡群精,入玄英洞救出你师父、师弟。搜了山,烧了洞,把你师父付托与你二弟领回府城慈云寺。多时不见车驾回转,故又追寻到此也。”行者闻言,方才喜谢道:“如此,却是有功,多累,多累!但那三个妖魔,被我赶到此间,他就钻下海去。当有井、角二星,紧紧追拿,教老孙在岸边抵挡。你两个既来,且在岸边把截,等老孙也再去来。”好大圣,轮着棒,捻着诀,辟开水径,直入波涛深处,只见那三个妖魔在水底下与井木犴、角木蛟舍死忘生苦斗哩。他跳近前喊道:“老孙来也!”那妖精抵住二星官,措手不及,正在危难之处,忽听得行者叫喊,顾残生,拨转头往海心里飞跑。原来这怪头上角,极能分水,只闻得花花花,冲开明路。这后边二星官并孙大圣并力追之。

  却说西海中有个探海的夜叉,巡海的介士,远见犀牛分开水势,又认得孙大圣与二天星,即赴水晶宫对龙王慌慌张张报道:“大王!有三只犀牛,被齐天大圣和二位天星赶来也!”老龙王敖顺听言,即唤太子摩昂:“快点水兵,想是犀牛精辟寒、辟暑、辟尘儿三个惹了孙行者。今既至海,快快拔刀相助。”敖摩昂得令,即忙点兵。顷刻间,龟鳖鼋鼍,鯾鲌鳜鲤,与虾兵蟹卒等,各执枪刀,一齐呐喊,腾出水晶宫外,挡住犀牛精。犀牛精不能前进,急退后,又有井、角二星并大圣拦阻,慌得他失了群,各各逃生,四散奔走,早把个辟尘儿被老龙王领兵围住。孙大圣见了心欢,叫道:“消停消停!捉活的,不要死的。”摩昂听令,一拥上前,将辟尘儿扳翻在地,用铁钩子穿了鼻,攒蹄捆倒。老龙王又传号令,教分兵赶那两个,协助二星官擒拿。即时小龙王帅众前来,只见井木犴现原身,按住辟寒儿,大口小口的啃着吃哩。摩昂高叫道:“井宿,井宿!莫咬死他,孙大圣要活的,不要死的哩。”连喊数喊,已是被他把颈项咬断了。摩昂吩咐虾兵蟹卒,将个死犀牛抬转水晶宫,却又与井木犴向前追赶。只见角木蛟把那辟暑儿倒赶回来,只撞着井宿。摩昂帅龟鳖鼋鼍,撒开簸箕阵围住,那怪只教:“饶命,饶命!”井木犴走近前,一把揪住耳朵,夺了他的刀,叫道:“不杀你,不杀你!拿与孙大圣发落去来。”当即倒干戈,复至水晶宫外报道:“都捉来也。”行者见一个断了头,血淋津的倒在地下,一个被井木犴拖着耳朵,推跪在地,近前仔细看了道:“这头不是兵刀伤的啊。”摩昂笑道:“不是我喊得紧,连身子都着井星官吃了。”行者道:“既是如此,也罢,取锯子来,锯下他的这两只角,剥了皮带去。犀牛肉还留与龙王贤父子享之。”又把辟尘儿穿了鼻,教角木蛟牵着;辟暑儿也穿了鼻,教井木犴牵着:“带他上金平府见那刺史官,明究其由,问他个积年假佛害民,然后的决。”

  众等遵言,辞龙王父子,都出西海,牵着犀牛,会着奎、斗二星,驾云雾,径转金平府。行者足踏祥光,半空中叫道:“金平府刺史、各佐贰郎官并府城内外军民人等听着:吾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的圣僧。你这府县每年家供献金灯,假充诸佛降祥者,即此犀牛之怪。我等过此,因元夜观灯,见这怪将灯油并我师父摄去,是我请天神收伏。今已扫清山洞,剿尽妖魔,不得为害,以后你府县再不可供献金灯,劳民伤财也。”那慈云寺里,八戒、沙僧方保唐僧进得山门,只听见行者在半空言语,即便撇了师父,丢下担子,纵风云起到空中,问行者降妖之事。行者道:“那一只被井星咬死,已锯角剥皮带来,两只活拿在此。”八戒道:“这两个索性推下此城,与官员人等看看,也认得我们是圣是神,左右累四位星官收云下地,同到府堂,将这怪的决。已此情真罪当,再有甚讲!”四星道:“天蓬帅近来知理明律,却好呀!”八戒道:“因做了这几年和尚,也略学得些儿。”

  众神果推落犀牛,一簇彩云,降至府堂之上。唬得这府县官员,城里城外人等,都家家设香案,户户拜天神。少时间,慈云寺僧把长老用轿抬进府门,会着行者,口中不离“谢”字道:“有劳上宿星官救出我等,因不见贤徒,悬悬在念,今幸得胜而回!然此怪不知赶向何方才捕获也!”行者道:“自前日别了尊师,老孙上天查访,蒙太白金星识得妖魔是犀牛,指示请四木禽星。当时奏闻玉帝,蒙旨差委,直至洞口交战。妖王走了,又蒙斗、奎二宿救出尊师。老孙与井、角二宿并力追妖,直赶到西洋大海,又亏龙王遣子帅兵相助,所以捕获到此审究也。”长老赞扬称谢不已。又见那府县正官并佐贰首领,都在那里高烧宝烛,满斗焚香,朝上礼拜。少顷间,八戒发起性来,掣出戒刀,将辟尘儿头一刀砍下,又一刀把辟暑儿头也砍下,随即取锯子锯下四只角来。孙大圣更有主张,就教:“四位星官,将此四只犀角拿上界去,进贡玉帝,回缴圣旨。”把自己带来的二只:“留一只在府堂镇库,以作向后免征灯油之证;我们带一只去,献灵山佛祖。”四星心中大喜,即时拜别大圣,忽驾彩云回奏而去。

  府县官留住他师徒四众,大排素宴,遍请乡官陪奉。一壁厢出给告示,晓谕军民人等,下年不许点设金灯,永蠲买油大户之役;一壁厢叫屠子宰剥犀牛之皮,硝熟熏干,制造铠甲,把肉普给官员人等;又一壁厢动支枉罚无碍钱粮,买民间空地,起建四星降妖之庙;又为唐僧四众建立生祠,各各树碑刻文,用传千古,以为报谢。师徒们索性宽怀领受,又被那二百四十家灯油大户,这家酬,那家请,略无虚刻。八戒遂心满意受用,把洞里搜来的宝物,每样各笼些须在袖,以为各家斋筵之赏。住经个月,犹不得起身,长老吩咐:“悟空,将余剩的宝物,尽送慈云寺僧,以为酬礼。瞒着那些大户人家,天不明走罢。恐只管贪乐,误了取经,惹佛祖见罪,又生灾厄,深为不便。”行者随将前件一一处分。

  次日五更早起,唤八戒备马。那呆子吃了自在酒饭,睡得梦梦乍道:“这早备马怎的?”行者喝道:“师父教走路哩!”呆子抹抹脸道:“又是这长老没正经!二百四十家大户都请,才吃了有三十几顿饱斋,怎么又弄老猪忍饿!”长老听言骂道:“馕糟的夯货,莫胡说,快早起来!再若强嘴,教悟空拿金箍棒打牙!”那呆子听见说打,慌了手脚道:“师父今番变了,常时疼我爱我,念我蠢夯护我。哥要打时,他又劝解。今日怎么发狠转教打么?”行者道:“师父怪你为嘴误了路程,快早收拾行李备马,免打!”那呆子真个怕打,跳起来穿了衣服,吆喝沙僧:“快起来,打将来了!”沙僧也随跳起,各各收拾皆完。长老摇手道:“寂寂悄悄的,不要惊动寺僧。”连忙上马,开了山门,找路而去。这一去,正所谓:暗放玉笼飞彩凤,私开金锁走蛟龙。毕竟不知天明时,酬谢之家端的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悟一子曰:此明以阴盗阴之为假佛,亟宜别识歼灭,以正妖妄。油者,纯阴之水,渣滓之物,喻人身望远之阴,不堪济用。三丑假名托像,蛊惑愚民,谓佛心须油,油可供佛,不知空费脂膏,徒滋邪僻。如求丹者错认阴阳,从而采炼,失之远矣!
  
  篇首直接“青龙山玄英洞”,即指示黑洞洞地气象。盖青龙为东方阳中之阴,外明而内暗,如“男子四大一身皆属阴,不知何物是阳精”是也。务借一点阳光,转辗内照,战退群阴,方为去假认真,知时识候;急须黔察精进,发大勇猛,毋自错认,耽误了也。故提纲特下“大战”二字,以提醒之。
  
  行者变火焰虫自照入洞,看妖精关门熟睡,竟如长夜,岂不是一块纯阴,与黑暗地狱相似,无分宵旦耶?唐僧在暗中讶“西方景象不同”,谓“此时正月,萤虫蛰振,为何就有萤飞?”评者为唐僧能识气候,而不知唐僧正坐不识气候也。盖阴阳有颠倒之理,进退无一定之候。经云:“冬至不在子,卯酉徒虚比。”若执月令而识飞萤,是执夜半为子时,晨昏为卯酉也。大错!大错!故行者急承之曰:“师父啊!为你不识真假,误了多少路程,费了多少心力!”噫!此等闲言冷语,已足令错认阴精、懒惰失候者惊出一身冷汗。夫萤光遇夜而显,为阴中之阳,若能时时回光返照,亦足指引迷途。唐僧之讶其非时,与假佛之关门熟睡,同一昏惑,能不供招认罪?深锁牢关,急欲解锁脱逃,犹掩耳偷铃,岂可得之数哉?沙僧道;“莫是暗害我师父。”呆子道:“偷油的贼怪。”处处俱说出他脚色履历,’大是醒目。
  
  “此时约有三更时候,半天中月色如昼”,而八戒、沙僧受缚者何也?月为阴中之阳,阴气乘时而动,弃暗就明,故能取胜,亦暗合时候之一验也。但丑者土也,木能克土,应上东天,何以行者反上西天?见太白金星,查其来历,乃穷源悉委之策,在真金处究其假也。前玉华州擒狮应上西天见如来,何以反上东天见东极妙岩太乙天尊?在真一处制其纷也。同一运用,玉华之虎口洞,金平之青龙山,俱见阴阳倒颠,映带互发之妙。
  
  “犀半成精,惟四木禽星可以降伏。三妖看见四星,现了本相,各各顾命奔逃。”读者谓木能克土,五行之常理,别无深义。不知此处正见真假之辨。盖真仙之道,逆用先天之阳,以火炼金而真金现,元夜视灯之妙也;假佛之精,顺用后天之阴,以木克土而假土崩,三更偷油之误也。
  
  遂于洞中救出唐僧师徒,收拾许多珠玉金宝等一段,乃木来助火,而荡涤埋土之真金,如珠宝之增光;土被火伤,而剥落附金之假土,如兕犀之遁迹。故三牛奔命,不敢赴南方火旺之乡,而反入西海水深之处,欲于我克处求生,而不知在生彼处寻死也。违悖乖讹,无知误用类如此。
  
  经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采阴植木,火发自焚之祸也。四木与天蓬一气,故其议声罪三犀,必须的决,诚知理明律也乎!乌能不按律执谳?曰:蠢尔牛精,披毛戴角,罔识“三羊开泰”之义,谬矜三牛成奔之能。嗜闲好窃,惑众聚财。假佛面以啖生灵,肆行阴险;驾妖风而吸脂髓,广播猖狂。消长之机全昧,趋避之哲毫无。扫党焚巢,明彰国法;骈首脔尸,大快民望。呵呵!行者驾转金平府,半空中一翻号令,真法雷化雨,贤愚共仰者也。
  
  师徒五更早起,暗渡陈仓,其亦有惩于偷安错认,误了路途耶!今而后,须急早修行,莫再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08: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犀牛望月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犀牛望月,汉语成语,拼音是xī niú wàng yuè,比喻见到的不全面。出自《关尹子·五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犀牛望月

拼音
xī niú wàng yuè


出处
《关尹子·五鉴》

注音
ㄒㄧ ㄋㄧㄨˊ ㄨㄤˋ ㄩㄝˋ

目录
1成语出处
2成语用法
3成语典故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形容长久盼望

示例

过望则见,盖~之久,故感其影于角。 ★明·陈继儒《太平清话》第四卷

在长江三峡的风箱峡下段的长江北岸,盔甲洞东侧的山顶上。北山虽不高,但却峰峦峥嵘。

远远望去,只见一只犀牛站在山头望着西天,形似犀牛望着夔门秋月,故得名"犀牛望月","犀牛"山色铁青,在蓝天的衬托下,如同一幅剪影悬挂在峡中.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一说是历史成语:

"吴牛喘月"就是一条成语。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水牛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因惧怕太阳曝晒而喘息不止。比喻害怕类似的东西,亦指炎热的暑天。此语出自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这是晋武帝嘲笑一位有风湿病大臣的俏皮话,没想到竟成了一个成语。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丁都护歌》一诗中曾有:"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之句,感叹船工之苦。

一说是一个神话:

犀牛原来是天上的一位神将,受玉皇大帝的指派,向下界传达起居规范,要求人们:"一日一餐三打扮"。意思是注重礼仪,少食甘味。而犀牛到花花世界后被扰乱了心神,将玉皇大帝的旨意传达成"一日三餐一打扮",把天帝的意思全弄反了。天帝大怒,将它罚下仙界。由于它思念天宫生活,一到晚上就抬头望月,这就是"犀牛望月"的缘起。

还有一说是一个传说:

雁荡山下有个姑娘叫玉贞,父母早亡,六岁就给花老财当牧童。玉贞每日晚睡早起,与牛相依为命。花老财是个贪色鬼,他见玉贞生得这么漂亮,起了邪心。

一天夜里,花老财叫管家和打手将玉贞绑起来,正要朝姑娘扑去,岂料一条铁鞭似的牛尾巴朝花老财脸上打来,并耸起两只锋利的角,戳中老财的眼睛。老牛乘机咬断了玉贞姑娘的绳索,跪下讲:"快,快骑到我背上!"原来老牛是神仙下凡,只见它撒开四蹄,朝凌霞山顶跑,打手们叫喊着围了上来。跑呀跑,跑到山岗头,没地方好跑了,老牛叫玉贞姑娘站在一只牛角上,玉贞姑娘就乘着牛角飞上天去了。老牛变成了只独角的石犀牛。玉贞姑娘一直飞到了月宫里,从此犀牛仰头朝天,在想念女主人。于是有了犀牛望月的典故。

另见《庄子.逍遥游》"今夫犀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借犀牛通神灵的传说,暗指道学通天彻地的智慧,是世俗学说不能企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4:20 , Processed in 0.1100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