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贾雨村饿不死的野杂种“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8: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纨的压抑与贾雨村的堕落
FX_WBQ 2018-12-27   |  190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在红楼梦的众生故事中,第四回讲的是生命物化、良知扭曲的历史,作者对僵化、功利、腐败的社会文化提出了强烈质疑。



这一回主要讲“薄命郎偏逢薄命女,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却在第一段中,似有意无意之间,介绍了李纨的生活状态。“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李纨和其他姐妹一样,都是年轻、鲜活、美丽的生命,而这样一个本应充满生机的女子,却在最美好的青春时期,如槁木死灰一般。是什么摧毁了她的生命活力?



这自可追因于当时的社会文化。由于对封建礼教、三从四德前人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批判,笔者主要从另外一个主题谈起,即生命的“物化”。这里我们不涉及讨论太复杂的哲学概念,当生命因内心的贪执,将他人当作自己的附属品、占有物,被奴役的生命,因无力反抗,默认了自己的附属物状态,生命的本质也就被改变和扭曲,个人已不再是一个有意识、有智慧、能主动选择、追求幸福、充满欢笑的生命,而沦为一具躯壳。



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槁木死灰”用得如此准确。自李纨从红楼梦中一出场,就是灰色格调的,穿着素雅,不用脂粉,乃至周瑞家的送宫花也是直接绕过她家。从作者的行文可以看出,李纨对生命的逃避,却并不是对现实的超越,而是一种极其压抑的状态,缺少乐趣与美可言。



如果说,生命有一种状态,是超越纷纷扰扰、物我对立,精神与天地自然往来,逍遥自在,独立不改,即庄子的“物化”境界。《庄子·齐物论》中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是生命的提升。



那还有一种物化,就是生命的下降,使自己与枯木无异,麻痹自己以感觉不到痛苦,却也感受不到美和欢乐。作者对李纨的判词“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通篇都是叹息李纨对韶华、生命的辜负,除了极少数一些时刻,她活着却并没有真正生活过。她把自己的生命打制成礼教下的一个标本,最终只是留下一个毫无内容毫无意义的虚名儿。当然,在大观园中,李纨也在姐妹们的感染下有过一些轻松快乐的时光,这是后话。




而贾雨村则是另一个生命良知被扭曲、泯灭的标本。当贾雨村在第一回出现时,完全是正面形象,不仅才华横溢,而且相貌堂堂,虽“敝巾旧服”,却“生得腰圆背厚,面阔耳方”,“剑眉星眼”,“直鼻权腮”,与甄士隐的交流也是谈吐不俗、不卑不亢,胸怀大志又不失温情。如果按照才子佳人小说的套路,这个人应当是才德兼备、金榜题名的主角。可作者用严肃的现实主义的笔法,把这样一个当时读书人的典型代表良知扭曲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刻画。



年轻读书人没有进入权力中心时,大多满怀热血,抱着济国安邦的理想主义信念。他们相信圣贤之道可以实现,相信社会有基本的公平正义,因为还年轻,就算一时不得意,他们也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的才华抱负终有展示的舞台。因此贾雨村虽沦落到卖字为生,仍自信满满:“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挂名”,而在他的诗句里,更是吐露心声: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对于爱情,他也并不掺杂太多功利主义的考量,而是听从内心的感觉。他对月写下情诗: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这首思念娇杏的诗也可谓情真意切。收到甄士隐的赠银后,贾雨村并没有过多客套拜谢,第二天一大早即进京赴考,既表达了他的自信,也反映他对社会、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甚至是以天下为己任,并不拘泥于世俗客套。



他金榜题名后,立即回来实现心中的诺言,寻访、迎娶了小丫鬟娇女杏,对甄家娘子致以谢礼,并承诺要为甄家找回被拐卖的女儿。此刻的他,还是怀着一种报答故人的感恩之心。




而从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发现,贾雨村中进士升任县太爷后,由原来的不名一文变得出手阔绰。对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来说,贫困的滋味并不好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本来就是读书人内心的渴望和憧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意味着命运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需要成为人上人之后掌控生活的自由。



但明清以来,官员的俸禄一直不高,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俸银一万两。排在亲王之后的郡王岁俸银五千两,贝勒岁俸银2500两,贝子岁俸银1300两。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此外,京官有和爵位品级相对应的俸米补贴。而1792年(清乾隆时期),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曾出使中国,他记录下一个北京普通四口之家当年的家庭年收入是32两银子,支出是35两银子。




由此可见,光靠俸禄,官员们的经济收入很有限。即便雍正时期推出了养廉银,但官场上有各种应酬之需的额外开支,对大多数地方官而言,如果不通过多种手段敛财,仍然较为清苦。



于是,理想往往让位于现实。贾雨村第一次上任时,“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同寅皆侧目而视。”对于贪酷之弊,作者用了“未免”二字,显得意味深长,暗示当时的官场规则、腐败环境使人难免陷于其中,才干优长则说明贾雨村仍然做了一些实事,能力不错,而真正导致被罢免,并非贪腐,乃是恃才侮上,没有逢迎上司,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从被参的理由也可看到,并无多少贪腐的实证,有点莫须有的感觉,还提到“且沽清正之名”,暗示贾雨村当时还较为爱惜个人名誉,“地方多事,民命不堪”很可能是想在地方上搞些改革,做点实事,结果得罪了地方士绅。因为当时社会,能直接把信息上达、影响官员任命的,只有非富即贵的士绅阶层,一般老百姓难有发言权。



这次挫折,对贾雨村打击非常之大。书中提到,他“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但官场的无情,已经使他原有的生命理想一步步褪色。他感受到自己纵使有才,却无力与官场的规则对抗,才华反而是被打击的目标,在占据高位、手握权柄的人眼里,自己只不过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不得已他只能再度四处漂泊,以教馆为业。无所作为和疲倦的生活状态使他偶然也产生了超越红尘的念头。



因此,他看到智通寺“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对联时,才会觉得“文虽甚浅,其意则深”,因而入内探访,看是否能偶遇“翻过跟斗”来的高人。但寺里“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的煮粥龙钟老僧,所答非所问,雨村显然很不耐烦。这也表明,此时的贾雨村,仍无法真正甘于寂寞,他身体里还是潜伏着要扭转人生、东山再起的渴望。这一段话,结合脂批来看,写出了很多禅机和暗示。贾雨村仍然要到红尘中摸爬滚打,哪怕要随波逐流,哪怕只是黄粱一梦。



当他重新出场,在贾府的保荐下授了应天府,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锋芒毕露、不谙官场的基层官员。理想和良知,已经不再是他内心遵循的标准。



他刚接到这起人命案时,虽也表现得义愤填膺,“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此话更多已经是做秀,一旦发现此案背景复杂,他如变色龙般即刻转变。他已经看到四大家族的巨大能量,决意投靠。在权力面前,小民的正义是非已无足轻重。



因此,当他听说被拐女孩是恩人之女时,首先骇然,估计他心头还是一震,涌动出各种复杂情绪,但随即归结于这一切都是“孽障遭遇”。从心理学来说,他已经在为自己的坐视不理寻找合理化的借口。作为一个精明强干之人,对于怎么枉法处理,他大致也有了思路。可为了进一步缓解良心的不安,他故意向门子寻求应对之策,甚至故作姿态,表示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当门子说以利害,雨村也就依计而行,把报答恩人的诺言一概置之九霄云外。



如果说,此时的贾雨村,因私枉法时,还有点遮遮掩掩之态,生命中良知的声音,仍给他微弱的提醒。那么,当他尝到甜头,此后在官场如鱼得水、步步高升,就更加肆无忌惮。为了给贾府抢夺扇子,他把石呆子整得倾家荡产,不知死活,连平儿都私下咒骂他这“没天理的”。他的生命也已经彻底失去了本真,被扭曲、异化。贪欲推动着他疯狂前行,也最终把他推向毁灭的深渊。



通过这一回的两个人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压抑、扭曲和堕落,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僵化、腐败有直接触及。



《红楼梦》的故事中,渗透了因果报应的思想,每每若隐若现地为生命指出一条超越和解脱之路,如贾雨村在智通寺的见闻,已暗示他是“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最终荣华富贵只是黄粱一梦。



但生命要真从贪欲幻相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产生慈悲大爱,回归美与本真,而又不是沦为槁木死灰,是何其艰难。



笔者诌诗以评:福慧俱全自古稀,飞蛾扑火不知归。风华绝代花间露,才气无双镜里辉。佛渡有缘因果定,人迷幻相业难违。红楼一梦群芳尽,古苑深深看落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8: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甄士隐梦见了什么?贾雨村为何偏偏看上甄家丫鬟?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  314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题:甄士隐梦见了什么?贾雨村为何偏偏看上甄家丫鬟?
原题: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逐回解读)
文/石兄说梦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此句看来有些囫囵,实际上却在暗示“甄士隐”即作者幻身,“通灵”即《石头记》幻身。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作者既然曾经半生“上赖天恩,下承祖德”,怎会“以致今日一事无成”呢?因为“我之罪固不能免”,犯下了导致被“泯灭”历史的罪过,同时牵连“闺阁中人”历史一并被“泯灭”。如此,方才“用贾语村言敷演出”这部补记家史的谜书。

通过作者一段自云,已然将作者真身是谁画定了一个很小的范围。前清那段历史谁犯下了被泯灭历史的“谋逆”大罪?惟有“弘皙逆案”。

女娲炼石补天属上古神话,作者开篇便借典寓事,看官若不“细谙”,就辜负作者一番苦心,也就失掉一次发现真情的机会。作者没有闲文俗笔来“游戏笔墨”,除非读者看不清背面隐情。



“女娲炼石补天”影射康熙秘密立储。口吐人言的巨石,因“大展幻术”而“补天”,影射雍正夺嫡继位。这里有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补天石”。细谙“补天石”应该有两块。正如那偈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其中“无材可去补苍天”属囫囵语,究竟是补天了还是没补呢?两者皆有。通过后面“此系身前身后事”,可将两块“石头”区分开来。补了天的“石头”影射雍正,没有补天的“石头”影射作者。正因书中有两块“补天石”互相“夹带”,才造成了真假混淆,是非难辨。也因为假宝玉补了天,真宝玉反倒成了假宝玉,故有“假作真时真亦假”。作者特别批注:“一日卖了三个假,三日卖不了一个真。”看来,要解读这部谜书,先得学会一些打假本领。不然的话,便会让“假货”搞得晕头转向,直在牛角尖打转转儿。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分析回目,可见作者将真故事分成两大主线。一条线,是跟弘皙幻身甄士隐有一面之缘的“通灵宝玉”。此书主写末世,世代交替之际,这能够让巨石补天之物,肯定是抢手之物。另一主线,是跟弘皙幻身贾雨村为官经历,以及“衔玉而诞”的曹寅嫡孙女与弘皙“天作合”的一段姻缘故事。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作者将真故事用两把火(炎老爷)来暗示开端。“《石头记》立誓一笔不写一家文字”,要见“推背图”,看官得时刻不忘“一声也而两歌”隐真秘芨。

雍正暴卒,乾隆继位后“打草(曹)惊蛇(弘皙)”,并撤销军政中枢军机处,挤兑弘皙辞官(一把火)。作者用“葫芦庙炸供”来对应第一把火。明确“佳节元宵后”的三月十五日,说明弘皙辞官事件发生在乾隆元年。“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对应所谓“弘皙逆案”有七家王爷。


雍正六年查抄江南曹家(二把火)。雍正因夺嫡继位而无康熙传位密诏,故在即位之初严旨收缴康熙御笔朱批。江南曹家与康熙多有密信来往,肯定藏有大量康熙御笔朱批。但因曹家有老太妃(曹寅胞妹)坐镇后宫,又有弘皙这未来女婿“为官做宰”,抄家皇帝雍正未向曹家下手。倒是弘皙“停机德”帮雍正摆脱“尴尬”局面,奏请雍正以曹家“拖欠官银”名义下旨查抄。



作者批注“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可见江南曹家被抄真正原因,是藏有康熙御笔朱批或传位密诏。雍正六年元宵节前后,江宁织造府被抄,名义上是亏空欠款又转移家产。实际上,曹家亏空欠款应该是康熙南巡所致,“亏空欠款”不过是掩人耳目,借机将所谓“家产”转移到皇宫(见《一缄书札藏何事》“可叹停机德与曹家一次被抄”)。曹家在雍正六年被抄,雍正七年便得以恢复,不但没被这把火烧毁,反而举家上京,晋封侯爵,可谓奇事。

故事自“按那石上书云”开始。

“当日地陷东南”。开言一句便借典寓真:弘皙曾为和硕理亲王、首辅军机大臣,群臣之首与“天子”相对应可谓“地”;乐亭作为弘皙辞官归乡落足地,恰在北京东南方向。乐亭旧时大部田亩为旗人封地。作者如此“借典”而“实话实说”之笔文中颇多。

“阊门外有个十里街”。乐亭城有东西大街,街上住有京东最大皇粮庄――庙上崔家。庙上崔家作为最大皇粮庄,享旗地户数超过“万户侯”。建有聚德堂、明德堂相邻五个院落,每个院门口两边有一对巨型石狮,人称“十狮营”。



“街内有个仁清巷”。城内东西大街中心有“仁义胡同”。因邻居两家地界争执,一家修书给在京高官,官员回信附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见信后便主动让出三尺,对方亦让三尺,形成仁义胡同。

“巷内有个古庙......葫芦庙”。城内有“双庙”。

书中第一大梦――“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这个甄士隐应是弘皙替身。作者借“手倦抛书”之典,让看官联想题《水亭》诗:“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诗句表现情景,恰巧与作者归隐地石臼坨“瓦灶绳床”相符。

怎样理解“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作者用幻笔讲述通灵宝玉:赤瑕宫神瑛侍者(宝玉)下凡人间,“夹带”着巨石幻成的美玉,还跟来“还泪”的绛珠仙子。真可谓亦真亦幻,云山雾罩。所谓“通灵宝玉”究竟是何物?其实,它应该指康熙传国玉玺或传位诏书。作者将其幻笔写作通灵宝玉,是为了表述来龙去脉。并且,作者还将“通灵宝玉”幻入人形。如开篇被疯和尚“舍我罢”的英莲;英莲长到十三岁幻身为香菱;寄养在养生堂的秦可卿;夭逝黄泉路的秦种;被人用素轿偷娶的尤二姐;思嫁柳湘莲的尤三姐等。



细谙“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绛珠草”。乍一看,这里一般都会将“西方”与“西天”混淆。殊不知,在弘皙归乡的乐亭城西,便有滦河古道“西滦河”。旧时滦河经常泛滥,并造成多次改道,有“灵河”之称。弘皙诈死归隐藏身修书地石臼坨(“三生石”),恰恰在这“灵河”入海处。

黛玉前身绛珠草,因两次接受雨露滋养,不仅无力偿还,却因食密情果,游于离恨天外,灌愁海中,只得用一生眼泪报偿所欠之情。对照“能解者,方有心酸之泪哭成此书”说,黛玉定是著书人弘皙幻身。黛玉聪明伶俐,尖酸刻薄,终日以泪洗面,有吃不完的药(后悔药)。这正是弘皙身处逆境时幻化出来的“病身”。黛玉还泪而来,究竟还泪给谁?第一个当然是赤霞宫神瑛侍者。按通灵宝玉能使巨石补天来讲,此神瑛侍者当指康熙。第二个是后又给其“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者。那么,此说当指雍正。如此来看,书中那句“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应该是指弘皙见过传位密诏。


怎样理解“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先是“通灵”,后来“闺秀”,开篇一回人物出场真叫人眼花缭乱。明明甄家有小姐英莲,怎么就偏偏看上丫鬟娇杏?荒唐!对了!要不荒唐,怎么称“满纸荒唐言”?脂批提示看官:“莲,主也;杏,仆也。今莲反无运,而杏则两全,可知世人原在运数,不在眼下之高低也。此则大有深意存焉!”什么深意呢?通篇来看,甄家英莲五六岁被偷拐影射江南曹家雍正六年被抄,英莲长至十二三岁幻身香菱被强买影射乾隆“偷娶”传位密诏篡位登基,更有英莲被和尚索要之文,都说明英莲是“通灵宝玉”幻身,即“赤瑕宫神瑛”。甄家丫鬟娇杏,作为英莲的侍者,当然就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下凡来人间幻成宝玉,说明甄家娇杏幻身为主人公宝玉。



甄家“神瑛侍者”究竟是谁?因江南甄家即江宁织造曹家,侍者娇杏应是江南曹寅嫡孙女。江南曹寅生母孙氏曾为爱新觉罗.玄烨教养嬷嬷,康熙以仁孝治天下,对有养育之恩的“吾家老人”当然皇恩浩荡。康熙让曹寅任江宁织造。曹寅在康熙五十一年去世,康熙让曹寅儿子曹颙继任;康熙五十四年二月,继任江宁织造曹颙病逝进京途中,康熙又让曹寅侄儿曹頫过继到曹家,继续接任江宁织造。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曹颙妻马氏生下遗腹女,即曹寅嫡孙女(见《一缄书札藏何事》“为遮天大王验明正身”)。

曹寅嫡孙女出生后被康熙指婚(衔玉而诞)给皇嫡孙弘皙。康熙对江南曹家已是皇恩浩荡,如何曹家还有“天作合”的金玉良缘呢?这里面有一鲜为人知的红墙秘密――康熙教养嬷嬷孙氏的女儿入宫做了康熙皇贵妃,康熙后期成为后宫之主(见《一缄书札藏何事》“史氏太君之谜”)。不仅如此,曹寅有两个女儿(有史料“二女皆王妃”),一个史料记载指婚给平郡王,另一个无记载。为什么不见记载呢?原来这位“失踪”的曹家女儿是胤礽太子妃(见《一缄书札藏何事》“石氏太子妃究竟是谁”)。江南曹家有康熙后宫之主坐镇皇宫,才会一辈接一辈女儿嫁入皇家,才会有“天作合”的女儿嫁给储君。


弘皙与曹寅嫡孙女在雍正五年“奉旨”正式订婚,到雍正八年间依“天命”与曹氏正式结婚。这便是因“通灵宝玉”引起一段“金玉良缘”。



文中雨村借酒兴吟出三首中秋诗,通解全篇后,方可知晓此三首中秋诗,应该补进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宝玉所作即:“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如此“新词”有何“佳谶”呢?见书中“把我海南带来的扇子取两把给他”。中秋赏月,很热吗!分明是让宝玉“凉快凉快”嘛!应该说,此谶即对应弘皙。因此时其王妃曹氏,已经因雍正暴卒被“禁管”于圆明园。贾兰所作即:“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对此“新词”,因贾兰乃小一辈儿,应该对应被“禁管”的弘皙王妃曹氏以及两个曹氏生下不久的婴儿。贾环所作:“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青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贾环竟然有好诗?其实,贾环即弘历替身演员。从后面贾赦对贾环大段评语,可见是针对弘皙与弘历兄弟二人。“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如此“佳谶”已然成为现实----乾隆继位当皇帝了。这就是中秋诗缺而不补之原委。

《好了歌》及其解注,即作者弘皙对自己的人生感悟。“走罢!”脂批:“如见如闻。走罢二字真悬崖撒手,若个能行?”两番补天未果,红楼大梦中断。“士隐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当下烘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共 4714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8: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甄士隐帮助贾雨村,不只是好心资助,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君笺雅侃红楼 2022-09-27 发布于辽宁  |  32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甄士隐只有一个女儿甄英莲,当时只有三岁。也没有过继养子延续香火。甄家注定要断绝了。

在此情形下,甄士隐还资助贾雨村科举,慷慨拿钱又送棉衣,很是有点奇怪。

虽说古人君子之交,财帛是身外之物。甄士隐有钱,贾雨村有才。两人相交于贾雨村微末之时,甄士隐资助朋友义薄云天,是常有之事。



然而细看甄士隐资助贾雨村的过程,会发现他并不是无私捐助,而是也有企图。

首先,甄士隐并没有一开始就资助贾雨村。他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不任由贾雨村穷困潦倒而冷眼旁观。直到八月中秋,必须入京等待春闱,贾雨村不得不向甄士隐暗示时,才拿出准备好的钱财资助。

如果甄士隐没有目的,大可以早早给贾雨村钱,不至于让他在煎熬中痛苦。

其次,甄士隐在中秋夜资助贾雨村后,还有对他的最后一次考察,看他拿钱后如何表现。

他等第二天睡醒后,才要写两封举荐信给贾雨村。结果贾雨村等不及地去了。证明他名利心太重没有通过甄士隐最后考察。



贾雨村名利心太重,终究非正人,不给好友举荐也是避免惹祸。

甄士隐对贾雨村的考察不可谓不严格。

最后,甄士隐如此考察贾雨村,除了认可贾雨村之能,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之外,关键在于他贾雨村另有目的。

甄士隐虽说只有一个女儿,却爱如珍宝。他与妻子中年得女,最多等到女儿出嫁也就老了。

一旦甄士隐夫妻去世,甄英莲没有父母兄弟匡扶,即便嫁了人家,也不能保靠无虞。

贾雨村穷困潦倒时,甄士隐雪中送炭,尤其助其科举可谓大恩情。



后来贾雨村科举高中做了知府,见到甄家丫头娇杏后,尽管甄士隐已经不在,依旧厚报了甄家娘子封氏。

如果甄士隐还在,报答只会更多。

甄士隐对贾雨村的“投资”,就源于日后的“回报”。

只要贾雨村顾念一点恩情,日后对女儿英莲照拂一二,就可让英莲后半生无虞。

贾雨村报答甄士隐也是天经地义。他也完全有能力对甄家女儿照顾一下。

古代社会注重人情和名誉。历朝历代文人举子们不愁人资助,就源于很多人愿意雪中送炭,图的就是细水长流的香火情。比如范进中举后,各路人马纷至沓来。

贾雨村当时也是举人,甄士隐对他的资助以求后报再正常不过。



只是甄士隐没想到意外超出了他的控制。

一,女儿甄英莲丢了。被拐走的甄英莲和甄家小姐甄英莲,性质完全不同,在贾雨村心中地位也不一样。

二,甄家接连遭难,甄士隐自己出家而去。正所谓人走茶凉,二人当初的“交易”失去了最关键的“甲方”。

三,贾雨村的变化太大。他拿着钱就走还能说名利心有点重。但后来罢官看透官场背景真相,四处求助无门,让他彻底扭曲了心性。

贾雨村越名利心重,受到的打击就越大。



等到林如海将他举荐给贾政,轻易复职应天府,不但没降还有升。彻底让他明白靠山的重要。

此时甄士隐对他的帮助,已经不能影响到他的官场之路。

如果甄英莲与贾家没有一点关系,贾雨村肯定帮她解决一切。

可惜甄英莲偏偏被薛蟠抢走。帮助她,贾雨村就可能得罪薛家、王家和贾家。如何取舍,贾雨村毫不费力就作出对他自己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不能说甄士隐资助贾雨村,为女儿甄英莲未来铺路的初心是错的。他希望给女儿找个未来靠山,就像贾雨村渴望靠山一样。



只可惜世事无常,甄英莲丢失,甄家家破人亡,贾雨村遭逢罢官再复职,甄英莲卷进四大家族的利益之中……甄士隐为女儿的筹谋,不但没能帮助反而害了英莲。这就叫阴差阳错。

与甄士隐相同的还有林如海。他帮贾雨村复职,也是相同的结果,就又再说了。

趣侃红楼01:话说甄士隐,他究竟隐藏了哪些重要的“真事”?

甄士隐落难投奔岳父,封肃却无情算计女婿,贾宝玉未来比这更惨

不具备侍妾的基本素养!贾母放弃袭人选择晴雯,只因她有三大缺陷

君笺雅侃红楼之《趣侃红楼》专辑已经上线喜马拉雅,欢迎大家收听和订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8: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雨村和甄士隐的交情究竟有多深
播报文章

苍景流年期
关注
2019-10-29 15:22
广告
《红楼梦》中的贾雨村是一个穷儒,“原系湖州人氏”,本来是一个诗书仕宦之族,但到贾雨村这儿已处于末世,祖宗根基已近,人口衰伤,只剩下他一个人。贾雨村在家乡没有什么发展进益,就想进京赶考求取功名,没想到半路困顿住了,寄居在姑苏阊门外十字街内的葫芦庙中,以卖字作文为生。葫芦庙旁边的甄士隐觉得他“必非久困之人”,经常与他往来,每每设宴招待他,还慷慨解囊准备了行囊路费周济他进京赶考。然而贾雨村在求取功名以后除了把甄士隐家的娇杏娶做二房之外,在最能报答他恩情的时候却选择了冷漠,使得甄士隐唯一的女儿刚出狼窝又入虎穴。


广告
开启传奇新篇章!发现独特的8XF-f999冒险世界
×
贾雨村在穷困潦倒时,甄士隐并没有拿他当外人。贾雨村可以自由进入他的书房,甄士隐来了客人时,便把贾雨村一个人留在书房,致使他看上了府中的丫鬟娇杏。甄士隐是真心想帮贾雨村,连甄家的丫鬟都知道甄士隐“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一听说贾雨村进京赶考没有盘缠,便“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刘姥姥说二十两银子就够她一家一年的开销了,这五十两银子对于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来说该是多大的天文数字啊!


然而贾雨村只看中了甄士隐的钱,开口向他要路费是权宜之计。对于甄士隐的帮助,贾雨村并不放在心上,书上这样说的:“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拿了钱没有向甄士隐辞别,当夜五更就起身进京去了。同样是打秋风,刘姥姥在收到王熙凤的钱时“只是千恩万谢”,后来还带着“枣子倭瓜并些野菜”到贾府感谢人家。刘姥姥跟贾雨村在受到别人的钱财帮助时态度截然不同,明显刘姥姥有着感恩的心态。因此在贾府衰败,王熙凤死后,巧姐儿有难,多亏刘姥姥相救。


其实甄士隐没有看清贾雨村这个人,他穷困需要帮助,但又很怕别人瞧不起他。甄士隐觉得自己跟他很熟,有些细节便不太在意。比如甄士隐在请贾雨村到书房交谈时,还与他“携手来自书房中”。家里来了客人,便把他一人留在书房自己去会客人,“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再去邀。”其实贾雨村这样的人对甄士隐的热情,一点也不感恩,他反而觉得甄士隐瞧不起他,不然怎么丫鬟娇杏只看了他两眼便以为她“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呢?贾雨村看中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甄士隐的施舍。尽管甄士隐帮助他确实是雪中送炭,但甄士隐过于热情,贾雨村根本没拿他当回事。跟刘姥姥相比,贾雨村只注重自己的名利,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没有感恩之心。


甄士隐自以为跟贾雨村交情很深,而贾雨村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上马石,用脚踩着他上了马就没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8: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雨村与娇杏眉来眼去。
祸起萧墙,灰飞烟灭。。。封氏&娇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9: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贾雨村和甄士隐喝酒,他先喝八分醉,他是真醉还是另有所图?
2020-07-30 09:29
贾雨村进京赶考,因为盘缠用尽,被迫留在葫芦庙借宿,为了糊口,他给人家写信、写状纸挣点小钱。虽然贾雨村因为贫困而衣衫褴褛,但是气度不凡。贾雨村满腹才学,与葫芦庙旁边的士绅甄士隐过从甚密。

甄士隐觉得贾雨村有才华,如果不能进京赶考,得个功名太可惜了。经常邀请贾雨村到家里吃饭叙谈。



中秋节时,甄士隐邀请贾雨村到书房饮酒。酒酣耳热之时,贾雨村说出了自己的抱负,并且讲了自己的难处。甄士隐立刻资助贾雨村50两纹银,两套冬衣。对贾雨村说:

“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贾雨村坦然接受,并没有千恩万谢,仍然与甄士隐吃酒谈笑,三更才散。

第二天,甄士隐还想给贾雨村写两封荐书,以便贾雨村到达京城时“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于是他命人去请贾雨村,没想到,贾雨村已经在五更天时,就启程进京了。



甄士隐告诉贾雨村十九日才是黄道吉日,贾雨村为什么十六就进京了呢?

一、贾雨村酒量好,把甄士隐灌得迷迷糊糊,得到甄士隐的资助。
贾雨村在和甄士隐喝酒前,就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甄士隐来请他喝酒,他就做好了请求甄士隐帮忙的决定。

不过贾雨村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自己出口相求。而是要请甄士隐入瓮。

甄士隐来请贾雨村喝酒,贾雨村正中下怀,也不推迟,跟随甄士隐来到书房。贾雨村和甄士隐推杯换盏地喝酒,二人最开始“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贾雨村故意装作有七八分酒醉,狂兴不禁,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
七八分酒醉的贾雨村说出了自己没有盘缠进京科举考试的烦恼,此时的甄士隐还没有醉态。他立刻命令小童送给贾雨村银子和衣服。



对于甄士隐来说,他早就有资助贾雨村的打算,但是怕伤害贾雨村的自尊心。今天恰逢其时,拿出银子给了贾雨村。

不是贾雨村喝醉了,他才求甄士隐帮忙,而是他有意为之。他的醉也是装的。喝酒喝到三更,贾雨村回到葫芦庙,等到五更天的时候,贾雨村已经启程了。酒醉之人会睡得一塌糊涂,哪里能早早启程。这说明贾雨村酒量非常好,根本没有醉。

编辑



贾雨村没醉,倒是甄士隐酩酊大醉一场,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三竿方醒。

贾雨村为了路费,装醉,跟甄士隐耍了一个小心眼,骗得甄士隐的银子和冬衣。贾雨村以为这是自己使心眼得来的,所以得到银子和衣服,立刻启程去了京城。留给苏州一个洒脱的背影。

殊不知这银子和衣服是甄士隐心甘情愿送他的。

甄家的丫头娇杏就听到甄士隐经常提起贾雨村,“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甄士隐听说了贾雨村的难处后,也说:“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甄士隐早就有意资助贾雨村,只是因为要保护贾雨村小小的自尊心,没敢贸然帮助。



二、表现贾雨村爽快、豁达,不拘小节。
贾雨村在葫芦庙的时候,是一个穷儒,可是他没有文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酸腐,也没有穷书生的穷酸相,他“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一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形象。脂批说贾雨村有曹操、王莽的遗容。操莽这样的奸雄,都爽快、豁达、不拘小节。需要求助,就放下身段求助。然后一抹脸,就是另一番景象。

贾雨村得到盘缠后,马上买舟西上,去追逐功名,说明贾雨村的豁达、爽快、与不拘小节。

三、表现贾雨村不迷信黄道黑道,为日后忘恩负义埋下伏笔。
贾雨村进京前托和尚给甄士隐留话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这句不迷信“黄道黑道”,说明贾雨村不迷信因果报应,为以后忘恩负义不救英莲埋下伏笔。

古代人迷信黄道吉日,可是贾雨村不迷信。古代人通过迷信来达到行善积德的作用。贾雨村不迷信,也就说明他这辈子不会行善积德。也没有知恩图报的思想。

甄士隐的资助,令贾雨村有了官职。而且英莲是他看着长了两三年的孩子,当贾雨村听说英莲被薛蟠抢走的时候,也没有找回英莲,送到封氏身边。而是任由英莲被薛蟠掳走,成为妾室。最后英莲被正室夫人折磨而死。

林如海资助钱财替贾雨村谋职,让他替林黛玉存在贾府的财产作证,贾雨村为了讨好贾府,任由贾府贪墨林家的财产修建大观园;



贾政帮助贾雨村当官,为贾雨村保驾护航。可是在贾府落败之时,贾雨村临阵倒戈,给贾府致命一击。

贾雨村不迷信,不信因果报应,所以才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

结语:
甄士隐给贾雨村50两资助后,贾雨村为什么连夜就走。说明三个问题。第一,贾雨村酒量好,没有醉,能连夜启程;第二,贾雨村豁达,肯于求助,与普通酸腐文人不同;第三,暗示他不信因果报应,为日后忘恩负义埋下伏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9: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为何怒罢周皇后的授业恩师——翰林名士陈仁锡? (2018-01-31 12:02:34)
标签: 崇祯 红楼梦 明朝 朱三太子 东林党分类: 独家明史真相



《明宫词》、《罪惟录》、《烬宫遗录》、《玉堂荟记》等众多史书都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使以‘通鉴’教之!”后于此书,最详贯。一日,皇后与皇帝,同看除目。后见陈文庄名,指之曰:“此吾家探花也!”上不悦。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阁老?”后因言他事,以解之。”

崇祯六年,周后一时得意失口说出翰林陈仁锡与她家的关系亲如一家,崇祯听闻后极为不悦,不久就找机会将陈仁锡免职赶出朝堂。


有朋友对此大为不解,因为陈仁锡教授周后毕竟是周后参加选妃之前的事,而且陈仁锡又是出了名的翰林贤士,为何崇祯会怒将陈仁锡解职免官呢?


其实崇祯这看似有些过激的反应并不奇怪。崇祯一贯非常忌讳后宫或是宦官与朝臣交通,例如首辅周延儒犯下滔天大罪,被满朝大臣弹劾,但崇祯依然包庇维护周延儒,说周延儒“尽心报国,始终不渝”,“功多罪少”,下令免议,并赐给周延儒路费一百金,直至发现周延儒竟然与内臣勾结乱政才勃然大怒,将其追回处死,详情请参见前文《小议崇祯朝两任首辅的周延儒的倒台》。


如果周后一开始就告知崇祯陈仁锡是她年少时的授业恩师,崇祯并不会如此大动干戈,毕竟拜师学艺是选妃之前的事,可令崇祯不能原谅的是周后和陈仁锡居然刻意隐瞒此事长达六年之久!


周后非常爱向人炫耀她对《资治通鉴》的精熟,见《全史宫词》的记载:“凤阁晨开贺岁初,特宣命妇拜丹除。中宫好学勤谘访,多少香闺习史书。《钱廉益崇祯诗集注》载,元日命妇朝贺中宫(即周后)。传闻中宫好学,新参夫人有延师学“通鉴”者。”,可奇怪的是如此爱炫耀自己史学造诣的周后却从来绝口不提她的授业恩师究竟是谁。


陈仁锡乃天下闻名的翰林名士,能得这样的名师传业授道该是何等的荣耀?为何周后却对此只字不提呢?


陈仁锡的“天下贵人”的预言成真,足下高徒不但成了一国之母,而且帮助皇帝建立了铲除阉党的“圣人”功业,这又是何等的骄傲啊?为何陈仁锡却对此讳莫如深呢?



周后和陈仁锡刻意向崇祯隐瞒此事自然是因为此事不可告人、见不得光。整整六年多的时间里,崇祯对枕边人周后与翰林陈仁锡之间的亲厚关系一无所知!如果不是因为周后一时得意说漏了嘴,估计崇祯就要被蒙蔽终生了。


周后在铲除阉党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史载“协谋除魏逆、称贤功”,正是周后的恶意构陷和极力鼓动让崇祯对所谓阉党恨之入骨,而崇祯翦除阉党的一步步行动背后也正是周后在给他出谋划策,六年后才知晓周后的东林党背景的崇祯如何能不心惊?又如何能不生气?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令崇祯对东林党深感失望,已对东林党失去信任的崇祯惊闻如此隐秘自然会产生被周后和东林党联手蒙蔽利用的感觉,也会忌惮身为朝中重臣的东林党大佬陈仁锡未来将会通过周后进一步左右朝政的意图,所以深感被欺骗利用的崇祯才会勃然大怒并很快将陈仁锡解职赶出朝堂。







剪不断理还乱的恶缘:论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关系

梦西风
  
IP属地: 山东
25
2023.08.07 21:11:31
字数 5,627
阅读 1,552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红楼梦》里人物间有不少奇特的“对举”关系

《红楼梦》里人物众多,形象各异,关系复杂。这些关系中,有的互为表里,相互为证,有的形影相伴,相互映衬,有的臭味相投,为虎为伥。如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甄宝玉和贾宝玉,黛玉和宝钗,妙玉和惜春,王熙凤和探春,夏金桂和宝蟾等等。作者也经常在两个“对举”人物中展开互评,说此可以知彼。

甄士隐和贾雨村,是贯穿《红楼梦》全书的一对人物,是一对纠缠不清的特殊存在。

不仅是“对举”关系,还是“反证”关系

从性格上反证,甄士隐有多真,贾雨村就有多假;甄士隐有多通透超脱,贾雨村就有多愚蠢执迷,反之,贾雨村多么狡猾、贪婪、执迷,甄士隐就多么实在、慷慨、了悟。两个人物的生存状态也是相反的,甄士隐富时,贾雨村就穷;贾雨村飞黄腾达时,甄士隐就破落;贾雨村荣华富贵,甄士隐就四大皆空。曹雪芹设计出“两个人物的生存状态完全相反或对立”,以实现这对人物的反衬、反证的立意效果。

塑造两个完全对立的人物形象的立意

塑造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的立意是什么?

树一个看破红尘、悟入正道的榜样,立一个沉迷红尘、至死不悟的典型。所以说二人在《红楼梦》中是概念化、模式化的人物。

作者开篇第一段先拿二人名字开说,声明二人名字都是谐音、隐语。

甄士隐就是“真事隐”,三层意思:一是作者是说,本故事内容纯属虚构。二是,如果读者发现故事是有真实原型的,那么真实事件也已经尽量隐去了。甄士隐的本名叫做甄费,也就是“废”去了“真”的意思;三是,这个人物是隐在闹市里的真名士。

贾雨村即“假语村言“,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写作时用了隐语和通俗语言。“假语”,就是假话的意思;“村言”,可以理解为街谈巷议,可信度不高的交谈,粗俗不堪的话语。第一百二十回里再次说明,假语村言是一种荒唐敷衍的话语,是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

二是这个人物的所言所为有很大的虚假性。贾雨村,名贾化,即“假话”;表字“时飞”,即“实非”;湖州人氏,即“胡诌”;别号“雨村”,即“假语村言”。这个人物的一切所说所为,都是敷衍、虚假不实的,身上几乎没什么真实的东西。

作者在贾雨村身上安置大量隐语,拿他的姓名、籍贯大做文章、大开玩笑,个个是贬义词,好比先给他画上大花脸、又拿各种颜色胡乱涂抹了几遍。曹公塑造这个人物的立意十分明白了。试问,还有谁经得起这么多玩笑、担得起这么多骂名?

《红楼梦》大量使用隐喻、双关、象征、谐音、反语等手法,故意制造真假难辨、荒诞不经,扑朔迷离的效果,实现“一者立意、二者避嫌”两层目的,让读者不对号入座,不缘木求鱼,避免文字审查机构从字缝里挑病。

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关系非同一般

他们一生只见了三次面,却敷演了“始则相敬、再见相弃、终于分道扬镳”的精彩大戏,结局截然分出“一仙一俗、一悟一迷、一智一愚”,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作者对二人的评判不言而喻。甄士隐是“隐居的真名士”,贾雨村就是“虚伪而愚蠢的俗人”。

甄士隐的出家和贾雨村的出山

甄士隐出家,缘于三次邂逅僧人道士、四次遭遇人生灾难。

甄士隐是富贵风流之地的望族,神仙一流的人品,知足常乐,过着富裕闲适的小康生活。

“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随后,甄士隐三次见到一僧一道,命运开始发生转折。

第一次,在梦中碰到了一僧一道,带他见了通灵宝玉和太虚幻境。这时甄士隐尚不明了,但他已是天选之人,机缘已悄然来到。

“梦至一处.....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

第二次,一僧一道直接找他来了,要他舍掉女儿英莲,这是他的命根子,红尘中最大的眷恋,他哪肯答应。

“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

第一次展示、启发,第二次直接开示,他仍有所留恋。命运开始夺走他的眷恋了,连串的人生灾难逼他放下:丢了心爱的女儿,儿女亲情了了;大火烧光家产,安身之所没了;被迫卖掉田庄,后退之路断了;投靠岳父,被骗钱,被羞辱,人情靠山倒了。这时的甄士隐,万事皆休,万念俱灰,开始了悟人生虚无。

第三次见到跛足道人来接引,他顿悟了也就随之出家了。

“可巧这日......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物质和感情的一无所有是世俗原因,有偶然性。一系列人生灾难导致他,丢了女儿,失了家园,没了钱财,倒了靠山,病了身体,世俗人生的情和物被剥夺一空,他出家的外缘具备了。修道还需要天道机缘和个人悟性。一僧一道的展示、开示,是点化他的机缘;他解读了《好了歌》,以自身悟性看破了人生的必然宿命。这样他就接受了机缘并顿悟空性,走上了修道之路,成为了悟了的真人,真道士。

先发生偶然性事件,后遇到好的机缘引导,实现出家修道,这是正常逻辑。甄士隐是个好苗子,一僧一道是未卜先知的神仙,早就看到了他的结局,提前入世来警醒他,制造或利用机会让他成熟,眼看着他一步步入道。僧道一步步引导、接应,不使他自杀了断或误入歪门邪道,是正确的佛道导引之术和接应之方。

甄士隐出家前做的大事就是接济贾雨村,使贾雨村获得出山的机会。

甄士隐和贾雨村第一次会面

甄士隐出家前,做的最大的事就是接济贾雨村。他为什么和贾雨村扯上关系?

这应该是他的劫,或者恶缘。

他遇上贾雨村的开始,对这个穷苦年青读书人,是欣赏他的才气,同情他的贫穷。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上面说,曹雪芹在贾雨村身上安插了大量贬义的隐语,拿他的姓名籍贯开玩笑,塑造这个人物的立意,就是给他树个万世骂名。因为他把读书人钻营官场、求取荣华富贵的一切坏伎俩都用尽了。

贾雨村不是常人,生性狡猾,这是不久后同僚对他的评价。他出来伊始,见到甄士隐,他对这个多金且善良的乡绅,自然是心怀盘算的。不过他很高明,不是低三下四地乞求,而以展现才华打动人,等甄士隐主动奉献。他先是“口占”一绝,再是“高吟”一联。他高明的叫卖声引得甄士隐大为赞赏,想那娇杏应该也听得见的。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

这就把才、色、情、思展现的一清二楚了。甄士隐很受感动。贾雨村见火候已到,就开口说事了,但他仍然不是求乞,他要甄士隐主动来送。

“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甄士隐是善良的,慷慨的,闻弦歌而知雅音,当即慷慨赠送钱财衣服。

“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作者用“不介意”三个字,画出了贾雨村不知感恩、甚至忘恩负义的本性。善良的甄士隐意识不到,这是个危险的开始,他和这个虚伪的读书人的恶缘展开了,二十年后他才看透这人,亲手了结这段恶缘。不了,他道心不宁。

贾雨村报答甄士隐的第一次机会

他一上任就在甄士隐家乡做官,他的恩人甄士隐失踪,他该怎样做?

“只见封肃方回来......说道:‘原来本府新升的太爷姓贾名化,本贯胡州人氏,曾与女婿旧日相交。方才在咱门前过去,因见娇杏那丫头买线,所以他只当女婿移住于此。我一一将原故回明,那太爷倒伤感叹息了一回;又问外孙女儿,我说看灯丢了。太爷说: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说了一回话,临走倒送了我二两银子。’”

他对甄士隐的巨大家庭变故表示了“伤感叹息了一回”,对甄英莲失踪表示了“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就完事了,当然后面他也没安排人去探访。

紧跟着,他见甄士隐家人的真实目的就暴露出来了,原来要从甄士隐的孤单凄凉寄人篱下的暮年寡妻那里要走丫鬟娇杏,不是真的来看望甄士隐或者他的家人。

“封氏......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的屁滚尿流......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雨村欢喜,自不必说。”(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报答甄士隐的第二次机会

他被贬官,又复官上任,第一件案子碰上甄士隐女儿被拐卖。门子也详细地叙说了甄英莲的悲惨遭遇,贾雨村竟然说:

“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且不要议论他,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

按理说,这是报答大恩人甄士隐的最好机会。甄士隐女儿的悲苦命运就在眼前,门子都表示了同情,但贾雨村一点也不怜惜。甄英莲在他眼皮子底下被拐卖,他都没想过要解救出来送回家,以报甄士隐的知遇和赞助之恩。他就眼睁睁地任由薛蟠抢走了甄英莲,简直是与薛蟠合伙抢人杀人没有什么区别。他这葫芦一断,甄士隐就永远失去了女儿。他的冷血和忘恩负义,他的趋炎附势、名利薰心的肮脏伎俩,门子都看明白了,他又把门子找个不是远远地发配了。

甄士隐和贾雨村第二次会面。也是贾雨村报答甄士隐的第三次机会。

后来,他成了贾府的门生,做了京兆府尹这样的高官。这时遇见了出家做了道士的甄士隐。这是他们第二次谋面。为什么安排这时候见面?甄士隐是知道贾雨村前几番的恶劣行径的,但他总归是善良的,慈悲的,仍然给了贾雨村一些警示,只是贾雨村迷得不可救药,他现在富贵安乐,名利场上炙手可热。

“那道人道:请尊官速登彼岸,见面有期,迟则风浪顿起。果蒙不弃,贫道他日尚在渡头候教。”(第一百零三回《施毒计金桂自焚身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甄士隐还是善良的,还想点化贾雨村,请他速登彼岸。他甚至考验贾雨村还有没有一丝良心。贾雨村刚动身,庙里就发生了蹊跷的大火,甄士隐还在里面,贾雨村担心误了过河,不管甄士隐会不会烧死,不肯回去救援。贾雨村果然再次弃了甄士隐,甄士隐对贾雨村也就彻底失望了。

“雨村回首看时,只见烈炎烧天,飞灰蔽目......欲待回去,又恐误了过河;若不回去,心下又不安......雨村虽则心里狐疑,究竟是名利关心的人,那肯回去看视......”(第一百零四回《醉金刚小鳅生大浪痴公子余痛触前情》)

甄士隐和贾雨村第三次会面

甄士隐看透了贾雨村良心丧尽,恶贯满盈,不可救赎。贾雨村也不思抽身回头,错过了被挽救的最后机会,黄粱梦结束了。在被褫籍为民、发回原籍路上,贾雨村第三次见到甄士隐,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他们两相弃绝了。

“......甄士隐道:‘前者老大人高官显爵,贫道怎敢相认!原因故交,敢赠片言,不意老大人相弃之深。然而富贵穷通,亦非偶然......’”

“食毕,雨村还要问自己的终身,士隐便道:‘老先生草庵暂歇,我还有一段俗缘未了......只好接引接引。’士隐说着拂袖而起。(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甄士隐对贾雨村由相敬相惜,到看透弃绝,用了二十年时间。眼睁睁看着一个读书人堕落成为禄蠹、恶奴、弃儿、废柴。作者曹雪芹也是这样描写贾雨村的,在作者眼里,贾雨村是个彻头彻尾的虚伪的人,愚钝的人,不可救药的俗人,从来没有自我反省,没有过一丝悔改之意。

为二人结束关系设计了专门地名

所以直到最后,贾雨村还是在觉迷津急流渡这个具有巨大象征意义的地方昏睡不醒了。觉迷津急流渡,是甄士隐出家后隐居所在,只有贾雨村两次来过。这个明白象征了“激流早退、大义觉迷”的地名,是作者专门为贾雨村设计的,也是给甄士隐和贾雨村结束关系设计的,甚至是《红楼梦》终结的寓意。一般人看到这个地名,是不是要停下来,琢磨一下它的含义?但贾雨村不悟。

劫还是缘?

以事实论之,甄士隐没有表现出期望贾雨村有所回报。倒是他一直关注着这个读书人。

当初他赞成读书人求取功名,从物质上救助了贾雨村。

后来贾雨村进入仕途混迹官场 ,恶行狼藉,他又想从灵魂上救助贾雨村。

也许有了救助一个书生的开始,他就给了自己一种责任。

这成了他未了的一段缘,或者劫。

贾雨村是甄士隐的一个劫。贾雨村接受他的赞助,拿了他的钱,要走了他的丫鬟,害了他的女儿,忘了他这个恩人,还置他于死地而不顾。这个劫要使甄士隐看透人性,看透贾雨村的下愚不移、奸恶难恕。

贾雨村也是甄士隐的一段缘。这个缘最终恩断义绝。这个缘要使甄士隐打消引导读书人悟道的善念,打消甄士隐对人性的奢望。对读书人良知的最后期望绝灭了,他也道心圆满了。

红楼梦在通过甄士隐和贾雨村,树了一个看破红尘、悟入正道的真实不虚的榜样,立了一个沉迷红尘、至死不悟的虚伪不实的典型。

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关系,反映了人生梦与醒、悟与迷的情状和结局,体现了作者心目中儒与佛道在人性锻炼方面的分别。套用一句话,假道学使人变成鬼,修心悟道使鬼变成人。

甄士隐和贾雨村这对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概念式人物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内涵复杂、寓意深刻。

最后编辑于 :2023.09.17 23:48:4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明代贤士,陈仁锡正气凛然 2020-08-08 10:28

陈仁锡,字明卿,号芝台,明代贤士。
1626年,宦官魏忠贤假冒边功,想以明熹宗的名义给自已封公爵。他想到陈仁锡负责起草皇帝文书,于是命令陈仁锡草拟诰词。
当时魏忠贤权倾朝野、一手遮天,许多人奉承献媚唯恐不及,更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
然而,陈仁锡秉性正直,为人正派,平时就看不惯魏忠贤专擅朝政,嚣张跋扈的行径,就是不同意替魏忠贤草拟诰词。一些宦党之徒知道后,对陈仁锡进行威胁逼迫。
陈仁锡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大义凛然地说:“世上自有愿意草拟诰词之人,何必非我。头可断,诰不可草。”
之后明思宗朱由检继位,沉重打击惩治宦党,魏忠贤自缢而亡,陈仁锡才得以官复原职,又升为国子监司业。可是,这个时候的陈仁锡已经看透了险恶欺诈的仕宦生涯,便回乡休养。
陈仁锡讲求经邦济世,立志为国效力,其人好学,善著书立说,当时翰林院中,他的学问最渊博,几乎无人与他相比。他一生倾注的著作如《四书备考》、《经济八编类纂》、《重订古周礼》、《陈太史无梦园初集》、《潜确居类书》等,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tr]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崇祯宫词》笔记与吐槽momo评论 甲申朝事小纪(上下)2020-11-29 08:40:19
感谢@苻瓜瓜 根据虞山丛刻影印版校对整理。所有正文来自其整理版本,链接→ 《崇祯宫词》1崇祯宫词序 2吴序、自序
整部宫词的文学成就并不高,不过每首诗背后都有小故事,从中窥见崇祯朝后宫琐事。我对崇祯前朝政事毫无头绪,但后宫野史看了不少,难得出现一朝皇帝皇后有大量逸事在不同文集里大量出现,并足以窥见人物性格的情况。于是自己记录了一些喜欢的。




明威宗烈皇帝,实为三代盛时守成之令主,其励精图治之勤,方之成康有过无不及焉,况于文景,况于后代乎?而究归于亡国丧身者,天也,非人也。然国君死社稷为人伦之极,则千古无有践其言者,而一人独能之盖。天欲予以立极之名,而若使其生平犹有失德,则人未免有恨焉。赋之以令主之德,全之以成仁之节。自古无不亡之国,天以高皇帝得国之正,而使之亡亦不失其正。天之所以待我高皇帝之厚也!《崇祯宫词序》
强行挽尊最为致命www
“自古无不亡之国”出自曹丕的《典论》“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曹丕:我的《典论》不是让你们拿来甩锅用的!




冠帔加严盛暑中,凭教啜热见清风。杨家罗帕空衿艳,狼藉桃花一抹红。田贵妃盛暑御礼服不汗,上令啜热□以试之,卒如常。
“狼藉桃花一抹红”直接又大胆,我喜欢。相比之下“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都显得好含蓄。




参于鼻观气非清,脉脉遗芳媚臒情。雨迹云踪易牵引,莫容轻谒上空明。一日,上御便殿觉香异常,心怦怦动,问之。近侍对曰:“圣驾临幸之所,例焚此香。”,上叹曰:“此皇考皇兄所以促其天年也。”,禁勿用。
一个很悲伤的故事但我好想笑hhh 吃瓜吃到自己父兄头上了




最高楼阁掩瑶窗,赌罢秋千意未降。落日亭亭风细细,绿杨影里画旗双。宫中称清明为秋千节,各宫俱设秋千一架,相邀嬉戏,独慈庆宫不设,坤宁宫虽设不御。
李清照有“蹴罢秋千”句,写情窦初开的小女孩。但诗的注解提到慈庆宫和坤宁宫。
崇祯登基后,让嫂子懿安皇后住慈庆宫,直到十七年城破,懿安皇后在慈庆宫殉国。
崇祯的皇后周氏住坤宁宫,最后也是在坤宁宫上吊殉国。
明朝的最后两位皇后。




圣德惟应俭是求,不遑袨服为身谋。就间损益通为计,寸积须成万里裘。上御讲筵所,御里衣袖微损衔于外,上以手纳之,讲官某奏曰:“衣之敝虽过于俭,然美德也,何必讳?”
言官难得做件好事······没有阴阳怪气也没有互相攻讦




宫壶无端起怨咨,愤辞不道是微辞。信王莫讶尊称误,一醒艰难共历时。一日,后忤上意,帝怒,詈之。后愤甚,连呼信王云。
帝后狗粮×1
崇祯当信王的阶段并不算“艰难共历时”,“一醒悠闲竹马时”还差不多。




五夜提铃绕殿行,太平高唱韵凄清。凄清偏解倾宸听,半是回风送雨声。例选年高有学内官教习宫女,率教者升女秀才、女史官等职。有罪罚每夜提铃自乾清宫门至日精门、月华门,高唱“天下太平”与铃声相应,仍还乾清宫门而止。一夕风雨中,上觉唱声凄婉,命宣至问姓字,曰韩翠娥,特赦之。后为女官,亦异数也。
诗句平白,头两句很有画面感:宫女在雨夜提着铃铛独行在殿宇间,高唱“天下太平”。
后两句写皇帝听到了这样的唱词,同时听到的还有“回风送雨声”。这“风雨”点明了亡国,明朝遗孤屈大均有诗云:“落花有泪因风雨”。如果崇祯不是亡国皇帝,最后一句不会这样写的。
诗的注解也是一个难得温柔的故事。正经史料连皇后的名字都不会记,但普通一个小宫女居然能在野史中留下姓名,很幸运了。




洞天高垒石玲珑,栽遍繁枝与细叶。翠幕朱栏障春住,四时应不换东风。台下累石为洞以莳花药,妃张幄坐其旁。
简简单单的描绘景物的诗。后两句意思是“春天里芍药玲珑可爱,不应当有东风来吹落花儿。”联想到后来灭国,这一句就显得很沉重了。
同样是明朝遗孤陈子龙有诗云:“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这不太能算巧合,只能算都用了常用的意象)
虽然有巧合,但我觉得这首诗不一定是明亡后写的,整本诗集很多诗本来只是矫情一下,走感时惜春的常规套路,谁知后来真的满目疮痍。




明察自应无匿照,豆笾止竟有专司。饮醇食德宽如海,那为牢丸计一丝。一日上谕买元宵来,即粉圆也。所司随进一碗,上问其价,曰:“一贯钱。”。上笑曰:“朕在藩时,每以三十文买一碗,今算一贵耶。”。仍谕准给一贯,所司凛凛者累日。
给我印象非常深的一则。
崇祯说自己以前三十文就能买一碗汤圆的时候,或许无心苛责下人乱开发票的事,他应该在怀念自己还是信王时,能随意出门闲逛的日子吧。谁闲着没事干愿意出来接管这烂摊子啊。
另外崇祯并不是“饮醇食德宽如海”,同样是乱开发票,一碗汤圆是小事,前朝冒领军饷的事在崇祯二年可是闹得挺大。




奁分一局两相当,坐隐还教其御床。自分身如玉棋子,要将冷暖问君王。田贵妃每与上弈,辄负一二子,未尽其技也。
这首诗只要不和封建皇权联系起来,开车本身还是很可爱的




菱花开处现全身,珠簇寒梅点点春。谁向玉栊窥秘戏,风情分与镜中人。六月某日,后著真珠暑衫,每珠五粒簇一宝石为梅花缀于衫上。对镜梳洗,上从后调之,后展手以扞,几犯上颊,适为进瓜内侍所见,后深恚焉。
帝后狗粮×2
读到这个故事,我大概就懂了“闲坐说玄宗”说的会是什么事。诗倒是和故事没啥关系。




少小人间识而赊,喜看名字属天家。何心乞与金瓯卜(《唐书》,玄宗命相列书名,置案上,举金瓯覆之。),空指除书说探花。一日,后与上同看除目,后见陈文庄名,指之曰:“此吾家探花也。”。上不悦,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阁老。”,后因言他事以解之。
陈仁锡是周皇后当王妃前给她看相的人:
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使以‘通鉴’教之!”后于此书最详贯。《烬宫遗录》
史书里一般吹捧皇后有文化,都会说读了《女德》《女则》这种糟粕,夸周皇后读了资治通鉴这一点还挺硬核的。
陈仁锡是东林党,崇祯听皇后说起陈仁锡是她的老师,立马黑脸说“不准陈仁锡进内阁”。但陈仁锡那个资历本就进不了内阁吧?而且崇祯这个反应真是入阁PTSD了www




抨弓斜捲雪花明,绪曳如丝积寸成。一曲弸弸歌更好,天风吹八纺车声。八年三月,后谕苏州织造太监进棉花纺车二十四具以教宫婢,督责甚力,无一能者,后怒焚之。
“后怒焚之”太可爱了。感觉周后还挺好为人师的,《明宫词》里也有一则:
内监秦某,年十一,侍帝于坤宁宫。后问曰:“而识字否。”曰:“不识。”后即写数字教之。少顷以问,俱忘之,罚跪于堦。帝笑曰:“我请于先生,以赦汝何如。”后曰:“坏了学规。”秦遂谢恩起。




果蒂花心簇锦铺,浓织风俗说姑苏。就中枉费攀援力,禁脔料量近得无(《晋书》袁崧欲以女妻谢混,王珣曰:“卿莫近禁脔。”)。词臣某,吴人也,与周皇亲联姻,用吴中风俗行礼,有结花制作精巧果实,皆以红锦为饰。皇亲送入后宫,上见之,询所从来,后以结亲事对,上怒曰:“皇亲不宜与翰林婚姻。”。明年遂以京察处某。
京察居然还能这么用的,崇祯手上还是有实权的嘛www




军书检点趁宵残,诉此愁怀慨以叹。争似承平精力好,只支长夜饮艰难。宫中所奉宣懿康昭刘太妃者,神宗妃也。上以主慈宁宫,礼之如太母。常朝岁礼毕,上就便坐,俄欠伸偃别榻,太妃戒勿惊,命尚衣谨覆之,左右植立以俟。顷之,上觉,起摄衣冠谢曰:“神祖时海内少事,至儿子多难苦枝梧。两夜省文书,未尝交睫,在太妃前,困然不自持一至此。”太妃为之泣下,上亦□澜久之,诸宫人莫能仰视。
崇祯熬夜加班,在长辈(万历的妃子)面前睡着了,解释说:你们万历那朝事情少,我这朝乱的不得了。(我这一朝乱不就是因为万历瞎搞吗!)
不知道以崇祯的阅历,他知不知道大明是从何时起要完的。


© 本文版权归作者  mom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唐宋风韵诗笺 第577期 || 诗社同题【探花】 唐宋风韵诗笺 2020-12-01   |  48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刊头题字:秦声老师







同题:探花
本期出题:隐梦引梦
本期审稿:七夜 | 童西林
本期编辑:晚秋  

探花(律绝篇)   

探花
清风
摇曳渐生春,孢芽初启唇。
桃花含笑处,不失俏佳人。

探花
隐梦引梦
春满清江水有痕,梨花深处隐烟村。
无妨过雨芳菲少,一缕幽香也断魂。

探花(二首)
思念
繁花润雨春归意,桃红绿柳不相同。
诗中恋客添花露,洗落尘埃沐晚风。
柳眼桃腮装满爱,瑶枝玉叶自多情。
初心总被三春顾,如意添妆魅惑生。

爱兰
清秋红叶
总把幽山峻岭偎,攀岩拨草探君来。
沁脾一缕林泉处,几朵羞羞答答开。

探花
才子
逐杖追香陌上驰,参差黄绿破寒枝。
花间蝶影无寻处,许是庄生始未知。

感怀
夕阳
推窗几探院无花,却有鸣禽戏技桠。
恼是春风忘楚地,只催别处折吾家。

探花
漂泊
挨过春寒愁未解,逐风一夜到天青。
虬枝顾影萌新绿,亦喜还忧念聘婷。

探花
紫蝶
暖煦春光柳意浓,吟莺唤我觅芳踪。
探花一去馨香醉,红袖轻挥惹稚蜂。

探花
飘逸
唤却东风粉蕊开,千枝遮柳苑香来。
双飞燕子轻寻色,意恐惊春惹众裁。

汶水寻芳
寂寞沙洲冷
泛青暖色润芳晨,桃柳鱼虾笑溢真。
鸥鹭迟来须几日?一方汶水百花春。

七绝  探梅
刘俊安
雪霁闲来踏晓光,琼枝瘦影探篱墙。
迎眸数点胭脂色,卻染春风一路香。

七绝 寻芳
刘俊安
雨后青山披锦绣,寻芳杖履入瑶宫。
近观雪鬓溪前老,欲借桃花润面红。

探花
唐昭平
冬残梅落绽春霞,万蕾初开吐嫩芽。
把盏东风醺美景,放怀醉卧赏娇花。

磨山梅红
家源
磨山一片灿然容,原是春梅万树浓。
谁识癯仙红意蕴,东湖竹与珞珈松。
注,珞珈,指珞珈山。

探花
罗明(武汉)
片片金黄万点虫,不辞辛苦入花中。
纷纷雨洗清香远,耳里空余一阵嗡。

探花(二首)
孙善武(略翁)
(一)
迎春小朵泛金黄,淡雅温馨近竹旁。
岁岁争先枝上笑,诗情影态任裁量。
(二)
漫步春光探玉兰,清高静雅著枝端。
但思花季难长驻,摄下芳姿好细观。

武大樱花开(新韵)
赵淑英
绽蕾摇枝满院红,彩蝶伏蕊醉花丛。
因何娇艳无人赏?瘴气袭城待解封。

春景共赏(新韵)
赵淑英
美景频传供友瞧,游春共赏解宅焦。
诗情激起灵思笔,韵里花香韵外娇。

探花
杨同环
细叶春风刀未剪,桃浓李艳蕊将繁。
寻芳郊外迟花讯,且待英雄奏凯旋。

红玉兰
九丝原
运粮河畔柳丝英,小径穿林伴水行。
更有玉兰红欲滴,一清烦闷面容晴。

探花
武平
大地苏醒裹艳装,梯田叠水菜花黄。
清香惹的游人醉,更有蜜蜂痴吻狂。

探花
张学余
料峭迎风踱野薪,金黄几簇闪芳津。
殷勤独向游人绽,奉迓千红万紫春。

探花
紫竹君子
春风细雨地寒天,垂柳山花尚未妍。
二月李桃初出探,遭逢冷遇惹人怜。

黄花满地欲拾金
冯力  新韵
好雨知时润物新,黄花满地欲拾金。
缤纷伞下游人喜,忘返留连醉雅心。

探桃红
冯力  新韵
细雨随风碧柳扬,桃红隐现树丛藏。
燃情欲採花一朵,怎奈枝高手短长。

探花
徐少伟
避疫无聊宅在家,临窗数日望天涯。
赋闲最是人间苦,祈愿春回可探花。
探花
君子兰
怨花憔悴负春枝,怎又凋零损玉姿?
我责它来它笑我,相欺都是欲残时。
探花
蔡九哥
杏树醉春山翠绿,桃知羞色脸菲红。
蜜蜂绕着花芯试,蝴蝶飞来竹韵丰。


探花
清风
一抹斜阳万道金,和风捧色浅描林。
东篱杏萼刚开口,西苑桃花已诵吟。
岁起香飘招蝶舞,时来鸟唱引佳芯。
钟情陷入缤纷里,对酒当歌奏玉琴。

探花
任正文
霞明四野阔天长,接近层霄捧日光。
青海春迟风柳瘦,黄河雨晚雪花香。
归来远雁惊斜月,独有昏鸦伴夕阳。
偏爱水清尘外境,难逢绝域白云乡。

探花
月满西楼
阶前梅落暗香萦,邀月分茶过五更。
懒画蛾眉惊杏俏,斜依檀案赏桃盈。
东君著意花光美,娥女无心春色生。
移步枝头观蝶舞,清香缕缕朵儿萌。

探花
舴艋舟
探花二月步平阡,欲效刘郎咏雅篇。
桃树一园村口艳,菜田万亩地头鲜。
俯观仰视随心眼,红绘金描入画笺。
叶绿枝青陪衬好,东君妙手写新天。

初探玉兰花
新潮燕  新韵
春风晓月过纱窗,庭外遥闻一缕香。
幽径枝头三五朵,清波柳外两三行。
霓裳片片瑶池落,束素亭亭桂魄妆。
欲近花魂羞丑陋,吟诗题壁任评章。

探花
深谷幽兰
风和鸟闹喜春归,粉杏争妍绿柳垂。
灼眼夭桃惊几处,倾心梨雪总相随。
凌波不负清容照,浸月偏能素影窥。
但看园中花事盛,如何失落泫然悲。

探花
辽宁号
送寒徐暖绿成烟,谁把风流比作仙。
吹遍山川兴草木,回旋原野喜粮田。
南坡蝶恋红颜秀,北岸燕衔紫泥跹。
晓探花香春染色,桃鲜若酒醉婵娟。

探花
唐昭平
昨夜春霖润蕾开,晨花娇嫩自天裁。
初临青帝东风送,乍绽红英紫气来。
饮酒三盅扶弱柳,放歌一曲唱舒骀。
欢欣含笑嫣然美,乐舞吴霜变稚孩。

探花
阳春三月
烟笼苍山敛暮冬,云侵荒野唤初荣。
黄莺陌上争新蓓,紫燕阶前剪绿茸。
万顷青禾知节令,千枝嫩叶报春逢。
探花欲与花同醉,诗被催成墨更浓。
探花随感
君子兰
纷飞点点静凋沦,不占风骚远俗垠。
天使无私呈俊美,芳心有梦献纯真。
甘当苦雨沙泥絮,不作红尘褪色身。
探卉感怀情堕泪,一抔净土掩青春。
探花
志者
三月阳春鹊闹槐,宅家日久探花来。
和风拂绿溪边柳,细雨浇红岭上梅。
既觅黄蜂亲杏蕊,又寻粉蝶吻桃腮。
吹箫一曲闲中好,研墨成诗把酒杯。

梦里探花
空谷幽兰
幽窗远望百花鲜,难阻乌云卷毒烟。
梦里海棠沾粉颈,墙边红杏落香肩。
梨霜柳雪空阶洒,樱雨桃风满院旋。
白鸽尤知心底愿,引来紫蝶舞枝巅。
白鸽:白玉兰   紫蝶:紫玉兰

泪花
燕语莺歌
一身质朴不时华,虔洁从来拒有瑕。
透体晶萦多绽露,灵因奥邃少阑遮。
饱含史上悲和乐,尽显今朝直与斜。
貌似温柔堪动魄,揪心滴滴也淘沙。

探花
邓炳生
幽然静谷艳寒天,远处荊中傲挺闲。
叶露锋芒身似剑,花含腼腆韵尤妍。
霜迎玉质温良顾,雪盖神情蕙若延。
嫩蕾娇羞风摆舞,亲临旷野笑春颜。

探花
邓炳生
二月桃红遍满枝,当空艳彩舞风姿。
茵归送翠春江喜,雪化来函水岸思。
野蔓一山明媚笑,香飘十里热诚痴。
骚文赞语今难朽,醉意情人入画诗。

探花
楚秋
何处频传缕缕香,村郊自可觅芬芳。
一帘幽径随心走,十里明溪放眼量。
蝶舞蜂旋争粉蕊,莺飞燕剪戏晴光。
繁花斗艳无声显,俏紫娇红画彩妆。

探花、油菜花
听蝉
春天明媚溢芬芳,阡陌油花似锦黄。
蝴蝶枝旁摇曳舞,蜜蜂蕊瓣采糖忙。
吟诗歌唱千秋画,挥笔存留三月光。
入世尘寰多奉献,纵然粉碎口生香。

探花
佛光普照
阳春款款探芳来,姹紫嫣红次第开。
塞北清林桃映面,江南古巷杏遮腮。
才欣梅蕊暗香动,又醉樱枝俏臂抬。
似锦繁花谁与共,新诗一卷自开怀。

探花
紫竹君子
春风冷雨柳丝艰,小草凄凄绿未班。
南雁思归残雪误,晓鸡失意暖阳闲。
书斋案上生花笔,庭院池边照玉颜。
欲盼满山披锦秀,争妍桃李早回还。

探花
刘力
河堤柳绿逐风香,日作晨曦偃月傍。
几欲今生翘楚度,何知旷载草禾当。
平凡自有浑涵在,淡漠犹存博雅长。
笑与烟云柔碧水,清心静象亦幽芳。

七律.探花
泉声三叠
江南三月尽芳菲,陌上春风探紫薇。
空谷粉樱羞秀色,云崖青叶斗轻肥。
稚声常在花前戏,俪影还从柳下依。
莫道千枝春泥染,红芽吟赏不须归。

庚子春闻武汉樱花开有寄
晚秋
寒云渐去楚天新,更有东风扫秽尘。
三月已生青翠色,满园尽是粉红春。
枝头清韵无缘见,画里诗情可辩真。
翻捡幽图圆我梦,隔屏做个探花人。

探花(词曲篇)

如梦令、探花

七夜

任雨打狂风掠。片片瓣零吹落。奈辗转风尘,忆旧梦残如昨。挥霍。挥霍。落幕更添花灼。


锦园春、欲探花逢雨

七夜

一帘春雨。看芳菲旧迹,去年花圃。室隔天晴,有连绵相助。

东风暗渡。想江岸、甚时飞絮。紫燕巢中,黄莺暂息,教人多虑。


卜算子、野花

童西林

纤柳艳桃红,乱目无心顾。身喜凉风习习吹,静静空幽度。

香也淡无踪,俏也无人许。淡缀沟坡点点新,驻足和颜数。

春光惹了春红,满园浓。柔靥更娇人面,梦乡同。

崔郎约,今时诺,两心容。笑看枝头蜂绕,悦融融。


朝中措、探花

清秋红叶

寻花陌上久徘徊,唯见雨催雷。洗尽桃林乍暖,回头始见春归。

凌空紫燕,翩跹夹蝶,芳草清晖。何处馨香馥郁,殷红着满新枝。


一枝春、探花

黎小斗

歇雨窗开,抹烟山、绿水桥平东走。黄鹂百啭。唤起闭花新柳。因风未减,落红舞、耳边轻口。君莫问、鳞比当时,占得一身消瘦。

西陲暗芳开否?忽来微拾翠,弯眉心皱。秋千可见,败与半摇空后。金龟解尽,换不到、共杯尝酒。何处寻、分付箫笙,不能吹奏。


喝火令. 探花

随风儿

万蕾萌枝上,千蜂采蕊中。便妍姹紫抱芳丛。飞雨粉霞纤陌,迷诱探花童。

月影临窗转,灯光室外逢。看那琪树吻东风。此乃春光,此乃色相融。此乃杏红娇艳,醉晕写诗翁。

鹧鸪天、探花

文刀

粉面红腮玉树香。武陵色艳满园芳。洞天福地游留影,世外桃源客照相。

三月放,季春扬。万枝丹彩思柴桑。浓情初夏关不住,偏爱韶光越出墙。


鹤冲天、探花
月满西楼

平湖潋滟。梅落微尘染。疏影暗香生,阶台掩。俏杏高墙探,含蕊吐丝春览。夭桃姿展艳。缕缕芬芳,醉了倦人心坎。

花光满眼,应唤家山思念。墨里琢长词,难收敛。辗转浮生寂寞,凭谁说,回眸蟾月暗。素烛轻摇,  折朵自怜眉黯。


如梦令、探花
孟海星

斜柳微风烟雨。隐约桃红蕾吐。平野草青青,一席春江鸭舞。争渡 。争渡。覆水落花谁顾。


点绛唇、春日探花
粟木

陌上寻春,东山徒步探花早。碧枝青草,蜂绕群芳俏。

野趣淳浓,游遍峦山道。风景好。去除枯燥,心爽无烦恼。


醉花阴、探花
情不知所起

春上枝头莺知早,五更啼声袅。桃蕊七分红,欲放还羞,香引群蜂绕。

探花恰遇花妖娆,直叹韶光好。贪看不堪离,岁有花开,人却花前老。


菩萨蛮(李白体) 无奈  
家源

暗香浮动风来和。梅间诗谜和谁破?只是梦中人,难移梦里身。

宅家都市客,寂寞思花色。无奈此情怀,随忧去又来。


【鹧鸪天】探花
漂泊

料峭东风细雨纷。帽檐低压探花人。徘徊树下寻新迹,细数枝头忆故春。

婀娜影,白衣身。梨窝浅笑恰如君。幻中难醒相思梦,独自归来泪满巾。


【鹧鸪天】探花
漂泊

丝雨蒙蒙诉别情,飐枝湿径过帘轻。遥峰掩映波心绿,岸柳初融小萼明。

思切切,唤盈盈。云珠点缀溢春声。斑斓几处香风远,引我如如逸景弘。


【采桑子】探花
佳音

东君款款施春手,蘸得熏风。荡笔芳丛。巧晕桃腮千点红。

谁人捧取香呵护?欲说重逢。纵是情浓,可惜当时梦尚封。


春光好、探花
空谷幽兰

杨柳舞,海棠醒。杏枝横。春暖花开丽日晴。探花行。

一树梨花带雨,风吹草动兰馨。姹紫嫣红仙子降,眼帘惊。


临江仙 春思
一休

絮蕤杨柳东风挽,波涛万里茫茫。碧空鸿字去何方?唳声依旧念山乡。

桃杏枝头花绽放,殢娇优美芳香。回含思欲隐春光。忆中台榭惹迷狂。


采桑子、探花
罗明(武汉)

春归大地增芳草,绿遍天涯。人上高台,又见新苗几处栽。将汗洒尘埃。

纵然天暖游人少,说是花开。香树排排,蜂蝶飞来遍地黄,直唤我重来。


采桑子、感怀
夕阳

晴空日丽燕愁剪,柳眼相开。黄冠金钗。翠绿纱裙巧处裁。几里染襟怀。

恶风浪里频相博,换得头抬。仰望云排,游览青山几快哉,大伞蔽伤槐。


采桑子、探花
辽宁号

风云化雨宜春色,一夜窗花。香进千家。晓探山峦秀彩霞。

蹊间流水桃红影,婀娜仙葩。又见萌芽。怡属芳龄正少华。


临江仙、探花
李聚生

雨润桃花娇且嫩,枝枝簇簇争春。粉红灿若染霞云。客迷花海处,六里溢芳芬。

岁岁苏堤春色美,观光欣赏凝神。重遊故地暗伤魂,花丛藏倩女,不是断桥人。


国香、探花
孔帷幄

细雨轻濛。正织幽水面,洗碧眉峰。仗藜拾阶嘉境,沐遍东风。薄霭无遮望眼,骀然是、一驾青骢。骖骖又遣我,两岸绯云,十里香浓。

仙源舒媚影,看胭脂漫抹,琢极玲珑。数番来去,惆怅不落春工。惹得清芬满袖,却未捎、半片妖红。桃花可知意:只有诗心,嵌与芳丛。


【鹧鸪天】探花

微风

料峭东风细雨纷。帽檐低压探花人。徘徊树下寻新迹,细数枝头忆故春。

婀娜影,白衣身。梨窝浅笑恰如君。幻中难醒相思梦,独自归来泪满巾。


鹤冲天、探花
青青

烟消雨霁。一夜尘埃洗。帘卷碎红飞,梅花泪。便似捎春信,移步拾阶山寺。桃花方蓓蕾。苞带羞红,惹引路人行止。

年年探望,偏起无穷心事。总是看花开,看花坠。与我离愁一样,同般恨、叹无计。韶光无限美。怕许人家,未觉寸丝春意。


浪淘沙令
晚秋

红粉上瑶台,素艳争开。风吹新馥一排排。叩响轩窗无限意。似约裙钗。

唤那燕儿来,快把春裁。红妆淑影不生哀。娇怨一笺香有记,杏眼桃腮。




唐宋风韵诗社


精彩回顾



点击关注精彩无限

   PK   
   唐宋风韵诗笺         唐宋风韵诗词





[url=]+关注[/url]



唐宋风韵诗笺
921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url=]赞赏[/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9: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春探花有作
作者:陆游 年代:南宋

灯山昨梦叹匆匆,便恐新春过眼空。
千缕未摇官柳绿,一梢初放海棠红。
金羁络马闲游处,彩笔题诗半醉中。
流落天涯何足道,年年常策探花功。

【作者小传】: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字典查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9: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韵寿郑子仁二首
[ 宋 ] 项安世
原文
千载吾家得郑君,至今情义蔼于春。

向人心事情衣武,伴我躬耕谷口真。

父老尚谈宣幕事,世科元是探花人。

朱庭玉色浑相似,曾向冰绡织寿神。

作者介绍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09: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吾家离落黄昏後,剩有西湖处士风。
〖打印内容〗作者: 辛弃疾   诗名:《《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时间:2019-12-05 11:17:59
  出自宋诗人辛弃疾的《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

  桃李漫山过眼空。

  也宜恼损杜陵翁。

  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

  寻驿使,寄芳容。

  垅头休放马蹄松。

  吾家离落黄昏後,剩有西湖处士风。

  【注释】

  ①作于福建安抚使任上。此咏梅词。手法独异,别具一格:不描摹梅花形态,而以对比、用事写其神韵。上片梅与桃李比照,以《史记》中的人品喻花品。下片迭用陆凯、林逋诗事,虽专赋梅,仍隐然有对照桃李之意。桃李斗艳争春,一似俗辈献媚权贵以猎功名,而梅花幽然篱落,大有高士隐者风仪。

  ②“桃李”两句:言桃李虽艳,过眼即逝,无怪杜甫为之恼恨。恼损:恼恨。杜陵翁:即杜甫。杜陵,在长安东南,因有汉宣帝陵墓,故称杜陵。杜氏祖籍杜陵,兼以杜甫在长安时曾一度居住杜陵,故自称为杜陵野客。杜甫有《漫兴九首》写花落春去,不胜恼恨之意。其《江畔独步寻花》也有“江上被花恼不彻”之句。辛词“恼损杜陵翁”,即指此。

  ③“若将”两句:若将桃李与梅花相比,则前者不过人中李蔡而已,实在中下之品。玉骨冰姿:指梅花。稼轩又有《洞仙歌》词咏红梅,起句即称“冰姿玉骨”。“李蔡”句: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李蔡为李广的族弟,为人在下中,名声远不如李广。李广没有爵邑之赐,官不过九卿,而李蔡却被封侯,位至三公。

  ④“寻驿使”三句:谓梅花能沟通友谊,寄托相思。此暗用陆凯《赠范晔》诗意,见前《定风波》(“少日犹堪话别离”)注③。驿使:古时驿站传送文书的人。陇头:即指陇山。在今陕西省西北。

  ⑤“吾家”两句:谓梅生性幽僻,有隐士之风。剩有:颇有。西湖处士:指北宋初年名士和诗人林逋。林逋长期隐居西湖孤山。他一生酷爱梅花,终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处士:古指未仕或不仕的士人。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查字典返回查字典首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5:57 , Processed in 0.0736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