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509
 楼主| 发表于 2024-5-5 18: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甄士隐家的那场大火是人祸?答案就在糊涂僧和贾雨村的一段对话里
播报文章

游戏少女小酒
关注
2021-08-24 00:56
肺结节的“根源”找出来了,竟是体内缺它,后悔知道的太晚
肺结节的“根源”找出来了,竟是体内缺它,后悔知道的太晚
一整个晚上,她如狼似虎的要了他一次又一次...
一整个晚上,她如狼似虎的要了他一次又一次...
让人睡不着的乡村小说,内容令人上头,适合熬夜看.....
让人睡不着的乡村小说,内容令人上头,适合熬夜看.....
导语:作者关于描写甄士隐家的那场大火很突兀。大火是从葫芦庙蔓延过来的,火势来得快、来得急。一把大火将葫芦庙和甄家烧的是干干净净。细读文本后,发现这场大火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疑点一:脂批说“隔壁”二字极细极险

红楼梦第一回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甲戌侧批:“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甲戌侧批:假话。妙!】表字时飞,【甲戌侧批:实非。妙!】别号雨村

“隔壁”二字被脂批特意点明是极细极险,万不可泛泛一读。“隔壁”的贾雨村为什么危险?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如果只是天灾,用极细极险不够妥帖。中秋之夜贾雨村和甄士隐推杯换盏、借月抒怀、吟诗两首,唬的甄士隐是一愣一愣的。甄士隐慷慨解囊,赠50两和冬衣两件。反观贾雨村连夜带醉赶路,没有当面辞谢是相当不合礼仪的。

春闱又叫春试,每三年一次。贾雨村如此行色匆匆的冒夜前行,就不怕强梁盗财吗?还是因为时间不够?50两银子坐船、坐马车,各种行程方式足够他赶考了。所以这里疑点重重。

还是贾雨村并没有走,只是让小和尚诓了甄事隐一回。待他准备充分,在三五元宵之夜,故意放火烧了葫芦庙,然后再去赶春闱,时间也是够。

因为甄家在葫芦庙隔壁必受牵连,葫芦庙里的和尚也会被烧死。这样贾雨村他贫贱的过往也就无人知晓了,可谓一烧了之。




疑点二:门子话中藏着机锋

红楼梦第四回

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甲戌侧批:刹心语。自招其祸,亦因夸能恃才也。】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甲戌侧批:余亦一惊,但不知门子何知,尤为怪甚。】方想起往事。

门子说出出身之地就点到了贾雨村的痛处。当年“庙里之事”有何让人胆战心惊之处?让贾雨村雷震一惊。

“庙里之事”最多不就是贾雨村寄居在破庙里,生活上和那些和尚有些交集,并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可以让贾雨村“一惊”的。

这“庙里之事”应该是指贾雨村放火烧葫芦庙之事。只有这件隐秘之事才能够让贾雨村雷震一惊。


广告
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红楼梦第四回

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反倒成了个没主意的人了!

此处门子又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言明贾雨村当年何其明决。是指贾雨村不在乎黄道、黑道,连夜赶路的“明决”吗?

我想不是。一个不在乎良辰吉日赶路的决定还算不上“明决”。只有放火烧葫芦庙这个大决断才能算“明决”。

在贾雨村心中葫芦庙里的和尚肯定不能幸免于难,所以贾雨村惊到了,脂砚斋也惊到了。贾雨村惊的是怎么还会有人知道葫芦庙?脂砚斋惊的是贾雨村为何会如此反常?




疑点三:门子的结局

红楼梦第四回

此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甲戌侧批:瞧他写雨村如此,可知雨村终不是大英雄。】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按道理说门子对贾雨村有“提点”之恩,又是他乡遇故知的故人。贾雨村应该好好对待他才是,但是贾雨村非凡没有礼遇反而恶惩。将门子充发了。

文中已明确说明是“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并不是怕他揭发自己“乱判糊涂案”一事。




一个无关痛痒的门子尚且如此,可况对他知根知底的甄士隐。贫贱的贾雨村寄居在糊涂庙,时常受到甄士隐的接济。这段贫贱的过往是贾雨村一生的痛点。

如同朱元璋称帝后忌讳别人说他以前当过和尚是一个道理。越是达官显贵以后,越是不能接受以前的贫贱。这是自古以来人性的通病。

门子和甄事隐都是知道贾雨村贫贱之事,所以甄家的那场大火不是天灾(炸供),就是贾雨村故意放火。目的就是烧掉和自己贫贱有关的人和物。仅仅是为了自己以后高升以后心中乐业。




总结:甄家那场大火烧得很蹊跷。“隔壁”二字被脂批说成极细极险,后文门子和贾雨村的对话又透着一股机锋。所以说甄家的大火不是天灾,是贾雨村这个“人祸”所致。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红楼余温不散,望南笔耕不止。

文|裴望南说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509
 楼主| 发表于 2024-5-5 18: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甄士隐家为什么被抄家?接着为什么史家为什么也被抄家?
甄士隐家不是说只是个乡宦家吗?而且甄士隐也没有做官了啊,为什么被抄了啊?...展开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5个回答#热议# 普通体检能查出癌症吗?
fsylhf
2019-08-01 · TA获得超过13.1万个赞
关注
展开全部
甄士隐从来没有被抄过家,他家是在大火中被烧了。他姓甄是相对于贾雨村姓贾,和被抄的甄家(有甄宝玉的那户人家)无关。

在小说中甄家不是甄士隐。甄家和贾家一真一假、一虚一实。甄府是贾府的一个照影,他们家被抄,其实就是暗示贾府的命运。

至于史家,因为四大家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所以史家和贾家一块倒了。

甄士隐,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姓甄,名费,谐音“废”,字士隐。“甄士隐”取意为“真事隐”。书中有“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一句。正如贾雨村是“假语存焉”一样。

甄士隐是和贾雨村两相对照而写的,作者在开卷第一段里就明确表示他撰拟这两个名字的寓意。写甄士隐是为了写一个经历了骨肉分离、家遭火灾、下半世坎坷而终于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他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同时也是提系着全书主题的一个线索。




扩展资料:

甄士隐是个乡绅,在富裕的江南,他算不得多富贵,却也过着书香度日,柴米无忧的富裕生活。比贾家自然比不上,但强过刘姥姥家千百倍。甄士隐能出手五十两银子接济贾雨村,也是很大手笔。可知他起码家资巨万。

《红楼梦》就是从甄士隐一家讲起,从此迁出两条线,贾雨村和香菱(女儿甄英莲),引出两位女主林黛玉和薛宝钗,最终汇聚到贾家荣国府,大戏开场。但就像大戏开场前都有暖场的小戏,甄士隐一家的兴衰成了贾家兴衰的开场戏。

《红楼梦》开篇写甄士隐家族覆灭就是给全文定调。甄家原本富有,幸福。却因女儿英莲被人拐走,一家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夫妻惶恐,崩溃,进而一把大火,家业也被烧了个干净。如此描写就是暗示子女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

用甄家失去子女,暗示贾家最大的问题也是后继无人。一场大火,甄家变成白地,贾家却遭受了比天灾大火更不幸的人祸之火,君王一怒,家族倾覆,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甄士隐一小家的遭遇与贾家一大家的遭遇本质并无任何分别。

都是内因后继无人,外因天灾人祸,而这也是自古以来家族兴亡的铁律!

通过描写甄士隐一家也让人知道中产阶级的脆弱。贾母曾经偶然透露她嫁进贾家五十四年,期间大惊大险经历过数次。就表明贾家的危机一直都在,只是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往往能化险为夷。但是甄士隐一家不行,他们只要一次灾难就灰飞烟灭。

那刘姥姥他们家呢?其实这两说。按理小家庭更容易悲剧,也更脆弱。灾难来临,小家庭一定最先倒霉。但小家庭基数大,求生能力强,往往会爆发出更大的求生欲望。所以最终贾家散了,甄家散了,刘姥姥一家还挣扎着活着。

《好了歌》唱的明白,荣华富贵,娇妻美妾,权利尊贵,都是一场空,再贪婪索取,到最后依然枉费心机,能留下的,还是最本质的普通人,普通家庭。我想这才是《红楼梦》所描绘的那个时代曹雪芹心目中的社会众生相,人生浮世绘吧!

甄士隐明显是“真事隐”了。很多人都在讨论甄士隐到底知道了什么?他除了梦中听到《红楼梦》的来历,了悟了《好了歌》的真谛,他还隐藏了什么?其实开头就告诉你了。甄士隐隐藏的最大的秘密就是“败家”才是《红楼梦》的主旨。

甄士隐家一败,贾家随后也败了。只是我们看了开头唏嘘于甄士隐可怜的时候,谁也不愿相信更大的悲剧就在后面(其实林黛玉家也算一败,但与贾家差不多,就没必要多写,林家败也是后继无人,儿女一散,家就散了,与甄家,贾家何其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甄士隐

27    评论 分享 举报

昌邑朵建贸易商行(个体..
广告2024-05-02
红楼梦学刊 高效发表,正规安全1-3天审稿 2个月见刊内部渠道发表快捷。红楼梦学刊 正刊发表,后收费,提供杂志社票据,发表无后顾之忧。
www.wejianzhan.com
百度网友c1eea1cb4df
推荐于2017-11-23 · TA获得超过916个赞
关注
甄士隐从来没有被抄过家,他家是在大火中被烧了。他姓甄是相对于贾雨村姓贾,和被抄的甄家(有甄宝玉的那户人家)无关。
在小说中甄家和贾家一真一假、一虚一实。甄府是贾府的一个照影,他们家被抄,其实就是暗示贾府的命运。
至于史家,因为四大家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所以史家和贾家一块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509
 楼主| 发表于 2024-5-5 18: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隐居乡宦到家亡人散,甄士隐人生的三场大火,曹公早已交代明白
少读红楼
少读红楼
自媒体人,书评人,全网同名帐号:少读红楼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甄士隐一家是红楼梦里未出宁荣之先,曹公先一写以警世人的一段小荣枯,对照后文宝玉结局,其实处处可与甄士隐一家相映照。

  甄士隐本是隐居的乡宦,他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是神仙一流人品,又有知书达理的妻子,生的粉妆玉琢的女儿,这样的人生,本是当地人眼中的望族,是令人羡慕的富贵人家,然而,后来发生的一切,完全改变了甄士隐的一生。

  甄士隐的人生,从最开始就与火有关,无论是有光之火还是无光之火,无论是烟消火灭,还是跳出火坑,作者曹雪芹从一开始,就已埋好了伏笔,预设了结局。




一、故事开场时的季节

  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巨著来说,故事从哪里开场,以谁开场,从什么时节开场,自然都是曹公早已谋划好的。

  细读第一回文字,我们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故事是从甄士隐开场的,其名谐音“真事隐”,而这个故事发生的季节,则是从夏日开始的,且开场就是甄士隐的一个梦境。

  原文多次提到时节,如“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这是在点明季节,而夏季正是人易犯困午睡之时。

  大家注意曹公的措辞,这里用了一个“炎夏”,炎,火也。甄士隐梦醒之后,曹公似乎怕读者忘了时节,再次点明,“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对半。”

  这炎炎夏日,甄士隐不仅梦到了一僧一道,更关键的是,这个季节是有明显隐喻的,它隐喻的正是甄士隐的“火气”。

  我们之前分析贾雨村游览智通寺时,脂砚斋曾多次批他是“火气”“俗眼”,即未觉之先的状态,也就是尚未顿悟,此时的他们,尚无法参透人生。

  因此,这之后,一僧一道从梦里来到现实生活中,当那僧人劝士隐将英莲舍他时,甄士隐的反应跟贾雨村一样是“不耐烦”,这三个字写出了甄士隐的看不破,参不透。

  因此时的甄士隐,是当地望族,妻儿都在,又不差钱,且人品风流,可以说什么都有了,正是人生最得意之时,身在局中的他,还无法从这样的富贵场、温柔乡中抽身。

  但同时,甄士隐又是个有宿慧之人,与贾宝玉一样,只是时机尚未成熟,所以未曾参破。当那僧道走后,甄士隐也曾暗自思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二、准时出场的严老爷

  我们知道,甄士隐一家败于一场大火,这场大火其实不是突然发生的,此前已有伏笔。

  甄士隐是爱才之人,他看重穷儒贾雨村,知道他有才学有抱负,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于是常与他交接,一僧一道前脚刚走,贾雨村就出场了。

  甄士隐边和贾雨村去书斋畅谈,然而两人刚聊了几句,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严老爷。

  原文并未交代这个“严老爷”是何方神圣,但曹公安排他出场,自然不是闲笔,因甄士隐去会客后没再回来,好在这里有句关键的脂批,给出了答案。

  脂批说“严老爷”意指“火也。炎既来,火将至也。”可知,这“严老爷”是紧承炎热之时而来,是曹公擅用的人名谐音法。

  这时还是开场时的这一年,我们可以说成是红楼元年,而甄士隐家真正的大火,是在第二年的三月十五日,也就是差不多隔了一年之后。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


  当一把大火将甄士隐家烧成瓦砾场时,我们再回头看去年来拜访的严老爷一节时,不由得后背发凉,曹公的如椽巨笔,早已在暗中埋伏好了一切。

  更奇的是,这场火是从葫芦庙里烧出来的,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个细节。葫芦庙是干什么的地方?是当地的一座古庙,自然是出家人出家之地,而甄士隐正是被这场大火所逼,最后顿悟出了家。

  与葫芦庙为邻那么多年,甄士隐都没有出家之念,却被葫芦庙的一场火,“逼”的出了家,真是绝妙的安排。

  在曹公对甄士隐一节的构思中,其实是一环扣环的,先是烈日炎炎的季节,接着是一场梦境,醒来就遇到一僧一道,还念了一首“烟消火灭”的谶诗,紧接着便是严老爷来拜,之后便是一场大火……

  前前后后都离不开一个“火”字,真应了那句“好防元宵佳节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首诗似乎说的不只是香菱,后两句也指甄士隐一家。





三、跳出火坑的甄老爷

  甄宅着火之后,甄士隐最后带着妻子丫鬟去投奔了岳丈封肃,但这封肃是个势利小人,与《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岳父胡屠户有的一比。

“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语。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唯一的女儿丢失,家又被烧成灰烬,田庄也都变卖尽了,夫妻二人又无处可去……正因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如此多的盛衰贫富的转变,因此当再次遇到跛足道人时,甄士隐忽然顿悟。

  他对道人口中所唱“好了歌”的解读,可以说是整部红楼的主旨所在,也是曹公所感叹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深意之所在。

  这时的甄士隐,从最开始的火气、俗眼,到经历了烟消火灭的火灾,痛彻心扉的家亡人散,终于翻过了筋斗,从那个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神仙一流人品的甄老爷,从那个痴心的父母,终于跳出了火坑,转身成为一个抛下一切,万念俱空的出家人。

  关于甄士隐出家,其实早在他梦境一回,曹公也已经埋下了伏笔,只是很多人都未曾注意罢了。

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


  你看,一僧一道早在梦里,就已经提醒士隐,只不要忘了他二人,便可跳出火坑。什么是火坑?比喻极端悲惨的苦境,指争名夺利、放纵欲望而终将导致苦果恶报的场所。而跳出火坑,即指脱离苦海,是佛教用语。

  说白了,火坑指的就是滚滚红尘,指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爱恨情仇……等一切让人难以割舍的名利或情感,因此,在一僧一道眼中,要下世之人,都是要造劫(历劫)的,亦是渡劫。

  所以,我们看,甄士隐从一个隐居乡宦,到家亡人散,到最后出家,曹公用了三次伏笔,隐藏了三场“大火”,为的就是“逼”出甄士隐出家这个结果,这一段由荣到枯的过程,在佛家看来,即是劫,只有经历了这种劫,才会真正顿悟。

  因此,从甄士隐的经历,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贾宝玉在家败后可能的经历,无论是“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还是“展眼乞丐人皆谤”,都是引发其出家结果的必然经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发布于 2020-08-30 16: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509
 楼主| 发表于 2024-5-5 20: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石榴裙十六朱+十六进一+地陷东南+】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文本地陷东南引自晋朝成公绥的《天地赋》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红楼梦文本第一回里的“当日地陷东南”涵盖了改朝换代之际贾府数次遭遇劫难而灭门,四大家族也悉数毁灭,原因皆由“天倾西北”而造成。古代的文章曾经记载云: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红楼梦里的地陷东南可以类比安史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爆发,永王李璘以平定叛乱为号召出师,李白出自报国立功的良好愿望应聘入幕。至德二载唐肃宗李亨和永王李璘发生夺权内讧,李亨消灭了李璘的军队。李白因此获罪,被投入浔阳监狱。著名诗人李白狱中写给当朝宰相崔涣的《上崔相百忧章》中云: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鲲鲸喷荡,扬涛起雷。鱼龙陷人,成此祸胎。火焚昆山,玉石相磓。仰希霖雨,洒宝炎煨。箭发石开,戈挥日回。邹衍恸哭,燕霜飒来。微诚不感,犹絷夏台。苍鹰搏攫,丹棘崔嵬。豪圣凋枯,王风伤哀。斯文未丧,东岳岂颓。穆逃楚难,邹脱吴灾。见机苦迟,二公所咍。骥不骤进,麟何来哉!星离一门,草掷二孩。万愤结缉,忧从中催。金瑟玉壶,尽为愁媒。举酒太息,泣血盈杯。台星再朗,天网重恢。屈法申恩,弃瑕取材。冶长非罪,尼父无猜。覆盆傥举,应照寒灰。

在文本第二回里,贾雨村云: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

这里的天地两个字至关重要,乃是取自西晋初成公绥所作的《天地赋》。成公绥,西晋初期重要的辞赋家、文学家。西晋初东郡白马人,字子安。少有俊才,博涉经传。其人雅善音律,词赋甚丽。张华叹为绝伦,荐之太常,征博士,累迁中书郎。每与华受诏并为诗赋,又与贾充等参定《晋律》。所作《天地赋》、《啸赋》,皆为传世名篇。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成公子安集》,《成公绥集》系西晋辞赋家、文学家成公绥的诗文合集,新辑本《成公绥集》,计得赋22篇、颂2篇、铭3篇、箴1篇、七体1篇、诔1篇、乐歌2篇、诗4首、杂文3篇、佚句9句,并对新辑本《成公绥集》所收录的各篇诗文作品进行校勘、注释。

魏末晋初时期赋作虽然不及汉赋,但以张华、傅玄、成公绥和孙楚等为代表作家也创作了诸多佳作,四位作家共创作了一百多篇赋作,这些赋作又以咏物赋为主。尤其是成公绥,他是魏晋之际文坛上的重要代表,他博涉经传,创作了不少流传于世的名篇佳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根据他们赋作的题材,这些赋作可以分为:植物赋、动物赋、自然天象赋、音乐杂技赋、生活器物赋、都邑赋和登览言情诸赋。 他的诗文作品,在承袭了传统“诗赋欲丽”诗文风格的同时,也将世间万物诉诸笔端,在辞赋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天地赋》是一篇赞美天地的咏天地赋,成公绥的贡献在于他拓展了晋赋的题材范围,开拓了赋体的表现空间,赋的体物功能无限广大。作者在赋前小序中提出了自己的赋学观念:“赋者,贵能分赋物理,敷演无方。”古人以天、地、人为“三才”,天地独占“二才”,就天地而言,古人很早就从哲学角度去认识天地,只有成公绥以傲视群雄的语气写道:“岂独以至丽无文、难以辞赞?不然,何以阙哉?”句式或四言、或六言、或七言,如“若夫悬象成文”一段以七言为主,全篇又间以骚体句式、散体句式,整齐中有系统,系统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灵性。《天地赋》的作者用《周易》关于天地阴阳的语词敷演成文,艺术地表达了人类对天地阴阳的敬畏赞美之情,全赋重客观描述,无兴托讽喻,代表了西晋以后作家重辞采的风尚。

附录:天地赋 晋初 · 成公绥

赋者,贵能分理赋物,敷演无方,天地之盛可以致思矣(《晋书·成公绥传》)。天地至神,难以一言定称。故体而言之,则曰两仪;假而言之,则曰乾坤;气而言之,则曰阴阳;性而言之,则曰柔刚;色而言之,则曰玄黄;名而言之,则曰天地。(《艺文类聚》一,《初学记》一)历观古人,未之有赋。岂独以至丽无文、难以辞赞?不然,何其阙哉?遂为天地赋曰:

惟自然之初载兮,道虚无而玄清。太素纷以溷淆兮,始有物而混成。何无一之芒昧兮,廓开辟而著形。尔乃清浊剖兮,玄黄判率。太极既殊,是生两仪。星辰焕列,日月重规,天动以尊,地静以卑,昏明迭炤,或盈或亏。阴阳协气而代谢,寒暑随时而推移。三才殊性,五行异位。千变万化,繁育庶类,授之以形,禀之以气。色表文采,声有音律。覆载无方,流形品物。鼓以雷霆,润以庆云。八风翱翔,六气氤氲。蚑行蠕动,方聚类分。鳞殊族别,羽毛异群,各含精而镕冶,咸受范于陶钧。何滋育之罔极兮,伟造化之至神!

若夫悬象成文,列宿有章,三辰烛耀,五纬重光。河汉委蛇而带天,虹蜺偃蹇于昊苍。望舒弥节于九道,羲和正辔于中黄。众星回而环极,招摇运而指方。白兽时据于参伐,青龙垂尾于心房。玄龟匿首于女虚,朱鸟奋翼于注张。帝皇正坐于紫宫,辅臣列位于文昌。垣屏骆驿而珠连,三台差池而雁行。轩辕华布而曲列,摄提鼎跱而相望。若乃征瑞表祥,灾变呈异,交会薄蚀,抱晕带珥,流逆历,谴悟象事。蓬容著而妖害生,老人形而主受喜。天矢黄而国吉祥,彗孛发而世所忌。

尔及旁观四极,俯察地理。川渎浩汗而分流,山岳磊落而罗峙。沧海沆奔而四周,悬圃隆崇而特起。昆吾嘉于南极,烛龙曜于北址。扶桑高于万仞,寻木长于千里。昆仑镇于阴隅,赤县据于辰巳。于是八十一域,区分方别;风乖俗异,险断阻绝。万国罗布,九州并列。青冀白壤,荆衡途泥。海岱赤植,华梁青黎。兖带河洛,扬有江淮。辩方正土,经略建邦。王圻九服,列国一同。连城比邑,深池高墉。康衢交路,四达五通。东至旸谷,西极泰濛。南暨丹炮,北尽空同。遐方外区,绝域殊邻。人首蛇躯,鸟翼龙身。衣毛被羽,或介或鳞。栖林浮水,若兽若人。居于大荒之外,处于巨海之滨。

于是六合混一而同宅,宇宙结体而括囊。浑元运流而无穷,阴阳循度而率常。回动纠纷而乾乾,天道不息而自强。统群生而载育,人托命于所系。尊太一于上皇,奉万神于五帝。故万物之所宗,必敬天而事也。

若乃共工赫怒,天柱摧折。东南俄其既倾,西北豁而中裂。断鳌足而续毁,炼玉石而补缺。岂斯事之有征,将言者之虚设?何阴阳之难测,伟二仪之奓阔!

坤厚德以载物,乾资始而至大。俯尽鉴于有形,仰蔽视于所盖。游万物而极思,故一言于天外(《晋书·成公绥传》)。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4-29 22:30・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509
 楼主| 发表于 2024-5-5 22: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闲读:“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2021年07月30日 11:53 新浪网 作者 久居她城书翠

  《红楼梦》里,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段落极其精彩,现在已被选入了语文课本,我们来回忆一下,林黛玉给香菱开的学诗课程表是这样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红楼梦》48回)


  (香菱学诗)

  林黛玉教给香菱的学诗的方法是严羽所谓“入第一义,具正法眼”的法门。他反对香菱学陆游的诗,学诗先熟读魏晋盛唐名家,追求“自然悟入”,她认可作诗重在意境的营造,而不是在文字技巧上下工夫,因此她推崇唐诗的意境之美,不喜欢西昆体、江西诗派之类的“宋人习气”。所以,在她开出的课程表里,第一个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百首诗。


  (王维像)

  王维(701-761),另有一说是699-761,唐时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在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他被责授太子中允。到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后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书画水平极高,后人甚至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宋代苏轼对他的评价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曹雪芹的笔下,以林黛玉的性情,她正是意境诗的挚爱者,因此,她教香菱学诗当然首先推荐她最爱的诗人:“王摩诘”。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他的名作:《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全诗如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首联“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写秋天山中的景色,深秋的山,已渐有寒意,因此称“寒山”,当然,这个寒字,也有呢绪暗示在内。转,显出动态,随着天色一点点向晚,山体的颜色渐渐变得苍翠,这跟第二联的“暮”字相对应。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秋日山涧的水不分昼夜,不停缓缓流淌。首联短短十字,深秋有山有水的画面如在眼前,这幅面既是彩色的,同时也不是静态的,“寒”字,写出了温度感,“转”字写出了时序感。潺潺,我们又能听到水的响声。

  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写到诗人自己的动作,在这样秋天的黄昏,主人在做什么呢?他在柴门之外倚着手杖静静地站立着,凭临黄昏的秋风听着远处传来的秋蝉声。如果读者是旁观者,看到的就是一幅《山中隐士图》啊!以上全部只是对景色的描写,但情境之中,情绪随着“寒山”、“暮蝉”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物象自然流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颈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接续上两联,诗人依然布排景色,只是这时随的是主人的眼光,再写原野暮色,渡头是远方,写水穷处,只剩下一轮缓缓下沉的落日。墟,一般指有人住过而现已荒废的地方,这也是带有感情色彩的物象,跟前句的寒山、暮蝉的情绪指向是一致的,写完远处的落日,诗人把眼光收回来,接写近处陆地景色,“墟里上孤烟”整句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句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化出。为尾联后续的“隐者”生活观表达进行了隐隐的铺垫。


  (辋川图)

  同时,颈联的这两句也是王维造境与写意的名句。《红楼梦》里香菱看了一夜的诗,对于这两句的体会是:“……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余”字和“上”字被香菱挑出来赞叹,好处当然是让人身在境中,更妙的是以“上”字化用陶渊明诗句的“依依”二字,又让人联想到陶渊明,这与尾联引用陶渊明的典故气息又是贯通的。



  (五柳先生图)

  尾联“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包含两个人物典故: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隐士,今湖南省桃江县人。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不满时政,剪发佯狂不仕,故称“楚狂接舆”。五柳:指陶渊明写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主人公五柳先生,他的生活状态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是一位文人理想中不管居处、穿戴、饮食等生活条件多差,依然能够忘怀得失,终日不忘饮酒、读书、写诗的文人。王维在辋川闲居之时,也曾模仿五柳先生在自己的居处种植柳树,读罢全诗,我们试想,诗人在某个秋日黄昏,溪水之侧、柴扉之外、暮蝉声声、远方落日徐徐,近处柳风飒飒的田园交响曲之下,又遇到跟好友裴迪偕饮共醉,辋川闲居之乐,至此何求!人生之乐,至此何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509
 楼主| 发表于 2024-5-5 22: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shdozhzw2013.06.05浏览58次人文社科分享举报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1个回答
muyunji
2013.06.06
满意答案
有道理,这句诗本是王维所作,王维是诗人兼画家,写诗时有较强的画面感,因此他作的诗的每一 句都有存在的价值,与画面有很大的联系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这句话的理解 概括leanoon2013.04.09浏览1025次小说图书[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yuewen4292013.04.09


满意答案
此句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这是一篇描写边塞风景的诗歌,此句表现了诗人出使边塞时的孤寂之感,我个人也认为这是一联好句。反对者可能多是因为这幅画面不符合现实情况,但我们应该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它,因为文学并不都是写实的,作家大多还是借文学之笔来表达自己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509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贾珍为何让贾蔷搬出宁府?
娱乐西洲
2024-05-05 15:30
河南
《红楼梦》中的贾蔷,虽为宁府子孙,命运起伏却小。他短暂而耀眼,如流星划过夜空。与龄官的爱情如春风,温柔缠绵。他因谣言和非议受困,但用智慧赢得赞赏。在封建社会中,他小心翼翼行走,追求自由和平等。与薛蟠的亲密关系,显示他放纵的一面。尽管备受争议,贾蔷仍以其独特魅力,在《红楼梦》世界中绽放光彩。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红楼梦》开篇,便以“使闺阁昭传”为纲领,描绘出一幅鲜活的女儿世界。除去贾宝玉这一特殊存在,男性角色在这宏大的舞台上犹如繁星点点,闪烁着别样的光彩。


贾蔷,虽为宁府正统的子孙,然而其命运的起伏犹如水面的涟漪,难以泛起波澜。在书中,他的出现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流星,短暂却夺目。自第三十六回之后,贾蔷如谜一般消失,无论是贾府的除夕祭祖,还是贾敬的殡天,都不见其身影。然而,这并未阻挡住他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反而更增添了他那神秘的魅力。

在众多红楼男子中,贾蔷的名字,就如同珍珠般闪耀。那一幕“龄官画蔷”,在大观园里绘就了一幅诗意盎然的画卷。从姑苏买来的小优伶龄官,她对贾蔷的痴恋如同烈火,不顾一切。

在蔷薇花架下,她以树枝为笔,一遍又一遍地在地上描绘出贾蔷的名字,每一笔都饱含深情,仿佛要把心底的爱意全都倾注进去。贾宝玉初见这一幕,如坠雾中,然而当他踏入梨香院,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世间情缘,早有定数。

龄官与贾蔷的爱情,如同春日里的微风,温柔而缠绵。龄官敏感而娇俏,贾蔷则体贴入微,两人相互倾慕,恍若宝玉与林黛玉的再现。他们的爱情,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也让贾蔷这个名字,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

然而,贾蔷的魅力并不仅仅止步于此。他与宁府的纠葛,更是让人对他充满了好奇。自幼失去父母的贾蔷,被贾珍带入宁府抚养。然而,在他十六岁那年,贾珍却命令他离开宁府,自谋生路。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其实,贾珍的顾虑并不难理解。宁府虽大,但人多口杂,那些心怀不满的奴仆们,常常喜欢造谣诽谤主人。贾珍虽非惧怕这些流言蜚语,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选择了让贾蔷离开宁府,自立门户。这一决定,既是对贾蔷的考验,也是对他的保护。

就这样,贾蔷在《红楼梦》的世界里,以他独特的方式绽放着光彩。他虽然不如贾宝玉那样光彩照人,但却以其独有的魅力和坚韧,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贾蔷和薛蟠相好,既然男风之事在古代被严密封锁,那么这种“相好”更是犹如冰山一角,深不可测。

更在后来,贾蔷和贾蓉从苏州带回十二个女戏子,其中有个叫龄官的长得颇像黛玉,贾蔷将她像“祖宗”一样供着,这更使得下人们对贾蔷的“谣言”如洪水猛兽般传开。


这种种迹象,无疑都为贾蔷招来了无数的非议。下人们见贾蔷与贾蓉亲近,贾蓉又与秦钟交好,秦钟又与香怜、玉爱纠缠不清,这一连串的关系,都仿佛像是一根无形的线,将贾蔷牵扯进了这场风波之中。

所以,当秦钟被金荣抓住,贾蔷虽有心相助,但又顾虑重重,他知道一旦自己出头,这些“谣言”就会变得更加猖獗,到时候不仅自己和贾蓉、薛蟠的关系会被扯出来,还会伤及更多的人。于是,贾蔷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他想出了一个既能制止风波,又能保全大家面子的计策。

他找到金荣,以薛蟠的名义威胁他,让他不敢再对秦钟等人动手。同时,他又暗中安抚了秦钟和香怜、玉爱,让他们知道有自己在背后支持,不必担心。这样一来,风波虽未完全平息,但至少已经得到了控制。

然而,尽管如此,贾蔷仍然被下人们视为“造谣诽谤主人”的罪魁祸首。贾珍虽然知道这些“谣言”并非空穴来风,但他也明白贾蔷的苦衷和无奈。所以,他选择了让贾蔷出去自立门户,既是为了避嫌,也是为了保护贾蔷。

贾蔷虽然离开了贾府,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他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在苏州采办的戏班子中做得风生水起,赢得了贾珍和王熙凤的赞赏和信任。这也让贾珍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贾蔷确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隐藏着贾蔷深深的无奈和痛苦。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他知道自己不能像宝玉那样随心所欲地生活,不能像秦钟那样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他只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小心翼翼地行走,尽量避免触碰到那些敏感的“谣言”。


这就是贾蔷,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年轻人,一个被“谣言”和“非议”所困扰的灵魂。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复杂和残酷,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自由和平等。在繁华的贾府中,贾蔷与薛蟠的亲密关系如同两条潜藏在暗流中的蛇,彼此缠绕,难分难解。薛蟠,那位以豪放不羁、好色成性而闻名的公子哥,他的世界充满了男性的欢愉与放纵。在这样的背景下,贾蔷与他的亲近,无疑也是这股风潮的一部分。

贾蔷,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风华绝代,他的英俊与风流甚至超过了贾蓉。他的内心聪明绝顶,尽管名义上是来学堂求学的,但实际上,他更像是来这里掩人耳目,享受那短暂的自由时光。他热爱斗鸡走狗,赏花玩柳,他的生活充满了世俗的欢乐。

贾蔷与贾蓉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是兄弟情深,形影不离,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秘密。贾蓉与贾蔷的关系并不清白,他们的亲近超越了兄弟之间的界限。而贾珍,这位宁府的主人,他的眼光自然也落在了贾蔷这位英俊的少年身上。尽管贾珍的丑事被下人们议论纷纷,但他却仍然肆无忌惮地追逐着贾蔷。

然而,贾蔷自立门户后,并没有变得洁身自好,反而更加放纵自己。他的生活依然充满了喧嚣与浮华,这不过是贾珍等人在另一个地方继续他们的荒唐游戏罢了。因此,有批评者尖锐地指出,贾蔷的作风问题并非偶然,而是受到了贾珍等人的影响。


在“闹学堂”事件中,贾蔷的卑劣行为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他挑唆闹事,煽动风波,然后却借口脱身,扬长而去。这样的贾蔷,即便后来对龄官柔情蜜意,百依百顺,但人们仍然对他的感情持怀疑态度。他们怀疑这份感情能维持多久,是否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在这个繁华而复杂的贾府中,贾蔷的形象如同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既有着令人赞叹的英俊与聪明,又有着让人鄙视的卑劣与放纵。他的存在,就像是一个永恒的谜题,让人无法看清他的真面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509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造成甄英莲悲剧人生的幕后推手是谁?
红学爱好者萧梦
2024-04-26 23:30
河南
甄英莲是甄士隐的独生女,因癞头和尚的预言和霍启的疏忽而丢失,被拐子贩卖,后又被薛蟠买走成为侍妾。贾雨村作为甄士隐的旧识和甄英莲的救命恩人,却隐瞒了甄英莲的身份,任由薛蟠带走她,成为造成甄英莲悲剧人生的幕后推手。门子的冷漠和无情也加剧了甄英莲的悲剧。封建社会也是造成甄英莲悲剧的原因之一。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三分钟讲知识#
甄英莲是苏州乡绅甄士隐的独生女,三岁那年遇见了一僧一道,那僧是《红楼梦》开篇出现的癞头和尚。癞头和尚让甄士隐舍弃甄英莲,遭到甄士隐的拒绝,临别之时,他念了四句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四句诗写尽了甄英莲一生的命运。


甄士隐虽然对癞头和尚的话有些怀疑,但心里并不愿意相信。到了第二年的元宵节,癞头和尚的话果然应验了,甄家的仆人霍启带着甄英莲去外面看花灯,不小心将甄英莲弄丢了,从此改变了甄英莲的命运。

那么造成甄英莲悲剧人生的幕后推手是谁?

不负责任的霍启
霍启的疏忽,导致甄英莲丢失,他是造成甄英莲悲剧人生的第一人,却不是幕后推手。霍启是甄家的仆人,他的任务是带着年幼的甄英莲去外面看花灯,途中内急,便将甄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等他回来,甄英莲不见了。


霍启寻找了半夜,也找不到甄英莲,他害怕没办法给主子交差,就逃往他乡了。甄士隐夫妇听说唯一的女儿丢了,派人去找,没有任何消息。夫妻俩昼夜啼哭,万念俱灰,都病倒了。可甄英莲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无论他们怎么寻找,都没有找到。

甄英莲丢失后,隔壁葫芦庙失火殃及甄家,甄家经历一场大火后,片瓦未存。甄士隐夫妻俩,原本想要到农庄上去住,后来因为不太平,就变卖了田庄投奔岳父封肃,最后甄士隐跟随破足道人出家。

拐子改变了甄英莲的人生
姑苏出美女,一些人盯上了这些地方,专门拐骗小孩子,养大了之后再卖掉。这个拐子,趁霍启不注意,盯上了年幼的甄英莲,将她带到外面养大,再带出来以亲生父亲的名义卖给别人做妾。


甄英莲丢失的时候年龄小,后来应该是被打怕了,她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说不记得了。拐子将甄英莲先卖给冯渊,后又卖给了薛家,想要卷了两家的银子跑路,冯渊和薛蟠得到消息,立即赶到现场处理。结果二人都不愿意退费,都要带走甄英莲,还将拐子打了,打死了冯渊。


这个拐子拐卖良人,按律是要严惩的,他拐走甄英莲,彻底改变了甄英莲的人生,只是他的存在,甄英莲是知道的,算不得幕后推手,拐子是造成甄英莲人生悲剧的第二人。他的结局也不好,冯渊死后,贾雨村不愿意得罪薛家,只能将责任推到拐子的身上,处死了拐子。

幕后推手贾雨村
贾雨村与甄英莲的父亲甄士隐是旧相识,甄士隐对贾雨村有恩,贾雨村知道甄英莲的真实身份后,于公于私都应该救出甄英莲,将她送回家。但贾雨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任由薛蟠带走了甄英莲,彻底改变了甄英莲的人生,断了甄英莲回家的机会,贾雨村是造成甄英莲悲剧人生的幕后推手。


原本甄英莲是有机会回家的,按照律法规定,甄英莲是良人,被拐后一旦查实身份,是要送回本家的。可贾雨村怕得罪薛家和薛家背后的势力,并没有和甄英莲相认,而是任由薛蟠带走了甄英莲。

甄英莲的良人身份,在应天府只有贾雨村和门子知道,贾雨村不说,门子更不会说。贾雨村隐瞒了甄英莲的身份,只说薛蟠已死,案子有了结果。既然薛蟠已经死了,甄英莲的去留就没有人关心了。

很多人指责贾雨村忘恩负义,完全忘却了甄士隐的恩情,于公,他徇私枉法,不顾甄英莲良人的身份,于私,他忘恩负义,完全忘却了甄士隐的恩情。

贾雨村躲在幕后操控了一切,在甄英莲不知情的情况下,完全改变了她的命运。甄英莲原本是良人,被薛蟠带走后,变成了贱民,彻底改变了甄英莲的人生。甄英莲跟薛蟠到了京城之后,被改名香菱,做了薛蟠的侍妾,身份变成了贱民。后来薛蟠娶妻夏金桂,已经改名香菱的甄英莲被夏金桂虐死。


贾雨村后来经常来贾府,他明知道甄英莲在贾家,却对她不管不问。完全当这个人不存在,此刻的贾雨村早已黑化,不再是当初那个有书卷气的文人,他在幕后操控了甄英莲的人生,成了造成甄英莲人生悲剧的幕后推手。

无情无义的门子
门子是第一个知道甄英莲身份的人,他之前住在甄家隔壁的葫芦庙,经常逗甄英莲玩,对甄英莲眉间的胭脂胎记记忆深刻。当拐子租了门子家的房子后,门子就认出了甄英莲,只是他没有救甄英莲,而是选择攀附贾雨村。


从门子巴结讨好贾雨村,不救甄英莲来看,他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他的冷漠和无情,也造成了甄英莲的悲剧人生。

当然,让人窒息的封建社会也造成了甄英莲的悲剧人生,让她有家难回,让她从良人变成了贱民,不同的是贾雨村是造成甄英莲悲剧人生的幕后推手。

我是萧梦,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

参考著作: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红楼梦》脂汇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509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料曝光:李自成不是汉人,一上位就立刻追封蛮族为太祖皇帝
播报文章

B哥音乐
关注
2021-01-13 00:04来自江西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血压高于160/110必看:1个简单的方法,花2分钟学起来
血压高于160/110必看:1个简单的方法,花2分钟学起来
不吃晚饭真能瘦下来?看完这招,你就知道减肥很简单,还怕瘦过头
不吃晚饭真能瘦下来?看完这招,你就知道减肥很简单,还怕瘦过头
明史中有一段记载了,李自成称王以后的事情,揭露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是什么样的惊天大秘密呢,李自成在登上王位以后开始认祖归宗,他没有认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认圣人李耳,那么他认了谁呢,认了李继,北魏鲜卑族的后人,西夏的党项人为太祖。




李自成在古书中对于他的相貌描述,也是与汉人有些不同,却更像是党项人,这个灭了明朝的皇帝,真的不是汉人,是西夏人。西夏和大金曾经灭了汉人的政权北宋,没有想到过了几百年以后,他们的后代又灭了汉人的政权明朝,李自成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夏人,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其实也可以说是再次出现的西夏王朝。




但是真正的西夏王朝就是灭亡了,再也回不来了。李自成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他带领的农民起义军还是非常厉害的,在明末争夺天下的道路中,他一开始的起点就非常的高,做了很多顺应民意的事,深得人心,在对于军队的管理方面也做的相当出色,很有治军的才能,很有领导力,也很有军事本领,作战灵活。但是战争就是战争,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有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让前面所有的成就都功亏一篑,李自成对于满清战斗力的疏忽,让他最终走向了失败。不管他有多优秀失败了就是失败了。




不管李自成是哪个族的族人,他在一开始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放牛娃,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受到了压迫的李自成勇敢的站起来反抗,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才得以成为一代豪杰,一代英雄,拥有了一个辉煌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509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枭雄李自成原来是西夏王的后裔
共同成长888 2019-01-15   |  1609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中央电视台四套,正热播《神秘的西夏》,其中尤其对李元昊的描写,令人荡气回肠啊。彪悍强盛的西夏王朝,最后被蒙古大军灭掉。《神秘的西夏》以近些年对西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西夏王朝从兴起到灭亡的发展过程为历史线索,运用当今最先进的电视表现手段,生动详实地为观众展现一个短暂却又神秘的西夏王朝。

     因此,不由得联想到明末一代枭雄李自成,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就是李元昊的后裔。

        李自成,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世居米脂李继迁寨,人称闯王、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1644年5月27日,吴三桂与李自成在山海关决战,李自成兵败,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山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致死,尸首不知何处。自成战死后,农民军悲怒交集,立即扫荡九宫山区,对当地民众予以报复性打击。《明史》也记载,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

        对于李自成一族,历史曾有这样的记载:北宋年间,一代枭雄、米脂籍党项族人李继迁,挟地利人和,在这里屯兵垦田,积蓄力量,终立西夏,称霸一方。而李自成的老家又是李继迁寨,可见,李自成和李继迁有着很深的源渊。对于这一点,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曾经考察过,他在描写李自成进京时曾这样写道:“他(李自成)甚至想到他日后的勋业应该同唐太宗媲美。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统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祖先所建的西夏国要强大得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如今他已经破了北京,不久将平定江南,统一宇内,李继迁传到李元昊,又传到他身上,才真正使李氏发扬光大。”如果姚雪垠的观点成立,李自成肯定是党项人的后裔,至于他的血液中究竟有多少党项族成分,就不得而知了。

     李自成的祖先,已不可考。但李自成的世系可上推3代:曾祖李世辅,祖父李海,父亲李守忠。李守忠共生2子,长子李鸿名,次子李鸿基。李鸿基就是李自成。李自成与其兄相差20岁,比其侄子李过只大几个月。由于李鸿名早逝,李过与李自成一起,从小就由李守忠扶养。党项族属于我国古老民族羌族的一支。党项人以姓氏分为许多部落,拓跋一支势力较强,唐末居住于今宁夏、陕、甘边区及与内蒙古接壤一带。其部落首领拓跋思恭,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赐姓李氏。传了七代到李继迁,自称夏国王。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于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国。西夏王朝亡于蒙古的入侵,从1205年开始,蒙古人先后六次大举伐西夏。最后一次,成吉思汗亲征,在西夏即将灭亡的时候,成吉思汗病死于六盘山,蒙古人认为这是西夏带来的灾难,于是在西夏主献城投降之后仍然杀其国王,在兴庆府屠城。为了摧毁这里的“王气”,蒙古人夷平了府城,发掘了西夏王陵,将西夏国民迁到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并与当地人通婚。从此,史书上再也不见党项的名字。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党项人连同那独特的民族文化一起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完全溶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东篱采菊fhx(傅华轩)参考部分网络资料编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11 05:35 , Processed in 0.0564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