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继迁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李继迁 (963~1004),西夏王朝奠基者。银州(今榆林市南)人。党项族。宋开宝七年(974年),出任宋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因箭伤而死。李继迁 防御使李光俨之子。中国西夏王朝的奠基者。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李继迁

民族
党项族

出生日期
公元963年

逝世日期:
公元1004年1月26日


所属朝代
宋朝

主要成就
奠定西夏基础,占据西平府,即位为夏国王

谥 号
神武皇帝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成绩
3后世纪念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公元963年生于银州(今陕西榆林南)无定河边一山寨(今称李继迁寨)。智勇善骑射。

开宝七年(974),任管内都知蕃落使。

太平兴国七年(982)六月,族兄李继捧率族人入宋献所属五州地,他拒诏,不从赴阙,与弟继冲,亲信张浦等诈言乳母死出葬,置兵甲于棺,率族众数十人出奔夏州东北三百里之地斤泽,出其祖拓跋思忠像示族人,号召部族起事。十二月,攻夏州、银州、宥州等地。

雍熙元年(984)九月,地斤泽被知夏州尹宪、都巡检使曹光实袭破,母、妻被获,与弟继冲幸免得脱。遂聚豪族,招蕃众,兵势复振。二年二月,以弟继冲等诈降,诱杀曹光实,袭据银州,自称定难军留后。乘胜攻会州,围抚宁砦,与宋军战,兵败,弃银州逃走。三年二月,向契丹称臣图援,被封授定难军节度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并尚宗室女义成公主。

淳化元年(990)十二月,受契丹封为夏国王。二年,受继捧招降,伪称归诚,宋太宗授以银州刺史,赐姓名赵保吉。旋诱继捧降契丹,并其部众。继捧逃走,为宋所执。被宋削所赐姓名。因宋实行盐禁,处境困窘,内外-。

至道二年(996)三月,于浦洛河邀击宋运往灵州的粮草,继攻西凉府,围灵州,宋以五路救援,继迁恐平夏有失,解围。三年,复上表归宋,宋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旋复抄掠宋边。

咸平四年(1001),谋西掠吐蕃,北收回鹘,攻灵州不克,屯田于其境。五年三月,攻陷灵州(今宁夏灵武南),以为西平府,遂都于此。尽复绥宥诸州地。六年(1003),东攻麟州不克,复攻西蕃,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继攻六谷都朔方节度使潘罗支,为罗支邀集六谷部及者龙族败于三十九井,中流矢,逃回灵州。

景德元年正月二日卒,年四十二。追尊“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元昊建国,谥神武,庙号太祖,墓号裕陵。[1]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绩
一、政治

1、联合氏族

李继迁在平夏和南山部民反抗宋朝边疆官吏的暴虐统治的斗争中,以自己的氏族充当他们的保护人,与此同时,他还与氏族们结成联姻关系,以权力和劫掠作为诱饵。所有这些,都是李继迁用以保证他们臣服于自己的策略。李继迁本人在强大的南山野利氏中选择了一位妻子,于是野利氏就成了西夏早期的上等“内”氏族之一。野利后及其氏族在西夏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他们的地位一度甚至可以与萧后氏族在契丹国的地位相当。李继迁这些联姻政策,最大限度的团结了党项内部的各大势力,为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2、建设新都

1003年(北宋咸平六年、辽统和二十一年),灵州被改名为西平府。李继迁建都灵州后,立即开始恢复这里的运河系统,并将鄂尔多斯的居民强迫迁往新首都,以增加农业人口,扩大税收基地。也就是在这一年,宋朝承认既成事实,正式将982年李继捧放弃的鄂尔多斯五州之地归还给了李继迁。与此同时,李继迁已经在距离灵州西南500里的凉州开辟了另一条通道----凉州成为甘肃走廊与开封之间朝贡贸易往来和马匹交易的中枢。

二、外交

李继迁与辽朝契丹王族也建立了联姻关系。986年(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李继迁表示归顺辽朝,向辽请婚。989年(北宋雍熙六年、辽统和七年),他如愿得到了辽朝公主,并在990年(北宋淳化元年、辽统和八年)被辽帝册封为“夏国王”。与辽国新结成的联姻关系,给西夏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对党项人来说,臣服辽朝从来也没有妨碍过他们与宋朝的交易,但是随着党项与辽的联姻,在三方关系中不断产生出层出不穷的猜疑和争吵。而且,居住在辽朝边界以内的党项部落也成了西夏、辽两国间多年摩擦的根源。

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到1005年(北宋景德二年、辽统和二十三年),在与宋朝缔结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和约之后,契丹可以从容考虑在与党项人争夺河西贸易的控制权和对回鹘附庸国的支配权造成的威胁了。然而对于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而言,党项与契丹名义上的联姻关系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军事

早在985年(北宋雍熙二年、辽统和三年),党项人就认识到了西宁、兰州、凉州三角地带的商业和战略价值,所以李继迁当时曾发兵攻打过会州(位于兰州东北方,黄河东岸)。党项人对凉州的进攻开始于996年(北宋至道二年、辽统和十四年)或更早,灵州陷落之后,他们更加强了对凉州的进攻。1003年(北宋咸平六年、辽统和二十一年)末,李继迁占领了凉州,接受了已逃入城中的潘罗支的伪降,结果吐蕃人伏击了李继迁。[2]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西夏王陵营建年代大约为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陵区位于宁夏银川平原西北部,南起贺兰山榆树沟,北迄泉齐沟,东至西干渠,西抵贺兰山下,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10多公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关于西夏陵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史·夏国传》,分别记载了9座帝陵,即太祖李继迁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昊泰陵、毅宗李谅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献陵、崇宗李乾顺显陵、仁宗李仁孝寿陵、桓宗李纯佑庄陵、襄宗李安全康陵。[3]​

参考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继迁和李德明不断开疆拓土,到李元昊时期建立西夏并与宋朝交锋
2024年01月07日 14:45 新浪网 作者 未央长喟
广告
  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改元建隆,夏州节度使李彝殷闻赵匡胤即帝位,立刻遣使奉表称贺,并避太祖父弘殷讳,改名彝兴,以示归附。宋太祖嘉其行,仍令“使守太尉”。李彝兴为讨好宋廷,曾主动出兵抵御北汉对宋朝的侵扰,并向宋朝贡奉马匹与牦牛;宋太祖亲命工匠治玉带赐彝兴,笼络其感情。

  宋乾德五年(967年)九月,李彝兴卒,子李光睿继位。开宝五年(972年)李光睿闻宋太祖解除诸将兵权,遣使表请入朝,诏令不许。开宝九年(976年)率兵助宋攻北汉。太宗即位,改元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李光睿避太宗讳改名克睿,太宗嘉其助讨北汉之功“加检校太尉”。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五月,李克睿卒,子继筠嗣位,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宋太宗亲征北汉,继筠遣将于黄河列寨,东渡黄河略北汉地以张宋军之势。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月,李继筠卒,因子幼不得嗣,以其弟衙内都指挥李继捧嗣为留后。

  其时,夏州李氏政权内部因继承问题发生内讧,银州刺史李克远与弟克顺等率兵袭击夏州,被李继捧处死。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李继捧从父,绥州刺史李克文上表宋廷,要求令继捧入朝,免生变乱。太宗即遣使诏命李克文权知夏州,以西京作坊使尹宪同知州事。李继捧被迫于五月举族进京,向宋朝献出夏州节度使所属“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留居京师。

  



  

李继迁
  自李继捧入朝,族弟李继迁,时任定难军都知蕃落使,因与李克文不和,故率领自己的部下居住在银州。不久,宋廷派使臣诏令“护送李氏缌麻以上亲赴阙”,继迁才知李氏的五州之地已献宋朝。继迁遂召集弟继冲、亲信张浦等共谋对策。最后根据张浦对夏州拓拔内部与宋朝形势的分析,确定“走避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的战略。

  于是,李继迁诈称乳母死,出葬郊外,藏兵器于棺中,率数十人出奔夏州东北三百余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东北)。继迁并出示其曾祖拓拔思忠画像,吸引党项拓拔氏部族参拜,以恢复祖业相号召,积聚势力。

  在宋辽持续对抗之时,李继迁利用这个机会,主动与辽结盟,欲借助契丹对付宋朝以图恢复祖业。至道二年(996年)三月,李继迁侦探清楚宋军将押送四十万石粮草到灵州,遂亲自领军于灵州通路浦洛河(今宁夏灵武南),截获了这一批粮草,然后进围灵州,聚兵困城。宋五路出师救援,李继迁采用灵活的迂回战术,使宋军人困马乏,无功而还。

  至道三年(997年)二月,宋太宗驾崩,真宗赵恒即位。十二月,李继迁受诏致哀:“遣牙校李光祚至京修贡,表求蕃任,意不得夏州不已也”。真宗“姑从所请”,下诏特授李继迁“夏州刺史,充定难军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复赐姓名,加食邑千户,实封百户,益功臣号。赐赍甚厚”。从此被李继捧丢失了十五年的党项李氏故土又得到恢复。但是,这时候的李继迁,已非收复故土而能满足了。

  

迁都灵州
  灵州位于夏州西面,倚负贺兰山,带引黄河,地理形势十分重要,为唐、宋时代西北边疆的屏障。灵州以西,古代丝绸之路要道河西走廊上,主要散居着回鹘部落,西南则是吐蕃部落分布地区。因而灵州成了宋朝以及回鹘、吐蕃、党项各族势力争夺的焦点。

  

  李继迁屯驻积石河后,西州回鹘可汗禄胜和六谷部首领潘罗支都奏请宋朝讨伐李继迁,故李继迁确定了“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然后长驱南牧”的战略方针。宋朝深知灵州的重要,但两次粮运被截走的事实,使宋朝深感坚守灵州重镇之难和失去灵州的后果之严重。

  咸平四年(1001年)八月,李继迁以万骑攻灵州不克,令士兵垦种四旁膏腴之地,对灵州进行长期围困。九月,遣牙将赵光允以向宋朝贡马之名,暗中潜入定州、怀远、保静、永州、清远军等河西五镇,使灵州成为孤城。咸平五年(1002年)一月,灵州陷落,知州裴济死难。

  李继迁占灵州,爱其山川形胜,打算从夏州迁都于此。其弟李继援说:“银、夏系累世经营,祖宗灵爽,实式凭之。今恢复未久,遽尔迁弃,恐扰众心”。李继迁则认为“从古成大事者,不计苟安;立大功者,不徇庸众。西平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害。若缮城浚濠,练兵积粟,一旦纵横四出,关将莫知所备。且其人习化风,尚礼好学,我将藉此为进取之资,成霸王之业,岂平夏偏隅可限哉!”这表明了灵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和李继迁的雄图大志。

  

攻取河西走廊
  李继迁建都西平府后立刻向河西走廊扩张。咸平二年(1000年)十月,李继迁以声东击西的战术,扬言出攻环、庆,而暗中移兵轻取河西重镇西凉府(治所在今甘肃武威)。西凉既得,灵州有了巩固的后方,“有灵州则绥、宥之势张,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

  一个以“绥州为首,灵州为腹、西凉为尾”的庞然大物,初次出现在宋朝西北疆域的平沙瀚海中。正当李继迁新取凉州,自觉大势已定、踌躇满志之时,他不听张浦的劝告,轻信了新任宋朔方节度使吐蕃首领潘罗支的伪降。潘罗支乘其不备,秘密集结归附宋朝的数万吐蕃兵马,在继迁受降后回西平府途中设伏,李继迁中箭因伤死去,子李德明立。

  



  

李德明
  李继迁临死时,一再嘱咐德明“倾心内属”依附宋朝。是他看到了党项政权的实力还不能同宋、辽争雄。景德三年(1005年)李德明派遣使臣到宋朝进贡,请求和好。宋真宗决定改变对“国危子弱”的西平政权的强硬态度,实行“姑务羁縻,以缓争战”的招抚政策,以缓和对外矛盾,巩固内部统治,粉饰太平。因而接受了德明的求和。

  宋朝提出的媾和条件是:复授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封西平王,颁赐银万两、绢万匹、钱三万贯、茶二万斤;给予内地节度使的薪俸,允许党项人进入内地贸易往来;撤销青盐内输的禁令。同时要求德明履行以下七事:(1)归还灵州。(2)止居平夏。(3)遣子弟入宿卫。(4)送还被俘宋朝官吏。(5)解散蕃、汉军队。(6)释放被俘宋朝兵民。(7)边境发生纠纷向宋朝禀报处理。

  在七项要求中,德明不同意归还灵州和送子弟作人质两项,因此宋朝对允许党项人进入内地贸易和撤销青盐禁令两项也作了保留。

  经过双方讨价还价,最后于宋景德三年(1065年)九月,正式签订了和约。李德明和宋朝缔结的和约,给党项西平政权带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从此,李德明解除了东顾之忧,专力西向扩张以完成李继迁制定的“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的方针 。

  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到天圣四年(1026年),李德明同河西走廊地区的甘州回鹘(河西回鹘)进行了六次争夺甘州的战争,每次都遭到失败。直到天圣六年(1028年),其子李元昊领兵攻打甘州,一战告捷,攻破甘州城,甘州可汗夜落隔通顺王仓皇出逃。元昊以攻陷甘州之功,被立为“太子”。

  



  

甘州、六谷部形势图
  击败吐蕃,占领凉州,是李德明征服河西的又一重大军事行动。从咸平六年(1003年)李继迁在攻占西凉后中箭身亡,四年后,李德明又 一次夺取西凉,不久又被回鹘夺回。此次元昊攻取甘州之后,固守西凉的回鹘人失去了大本营。宋明道元年(1032年)九月,德明令元昊率兵攻打凉州。元昊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吸引宋兵到环庆一带,使回鹘失去戒备,然后出奇兵突袭凉州。吐蕃六谷部众一部分投降,一部分归附湟水流域的唃厮啰部。六谷部作为凉州吐蕃的政治实体宣告解体。

  景祐三年(1036年)七月,元昊攻下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回鹘,随即西进再克沙州(今甘肃敦煌),扼守了河西走廊的西大门,回师途中顺手把肃州(今甘肃酒泉)也占领了。至此,元昊彻底控制了河西走廊,最终结束了甘州回鹘在这一地区的统治,而与河湟吐蕃则大体以今天的大通河为界确定了双方的势力范围。

  

西夏王朝的建立
  建国前的准备

  宋明道元年(1032年)十月,李德明病死,其子元昊在兴州(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继承了夏国王位。

  李德明死后元昊分别派遣使臣向宋、辽两国报哀。辽遣使册封元昊为夏国王。宋朝则“授元昊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定难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使,西平王”。

  但是,元昊的抱负志在摆脱宋、辽王朝的羁管,“为帝图皇”,建立独立的党项族政权。

  早在青年时代,他曾对李德明臣服宋朝、完全照搬中原习俗制度的做法不满,提出了“衣皮毛、事畜牧,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的质问。所以元昊继位后,立刻进行了系列突出党项民族特点和增强民族意识的改制:废除唐、宋“赐”给党项主族拓拔氏的李、赵姓氏,改姓“嵬名氏”,自己更名曩霄,称“兀卒”(可汗)。改宋明道二年(1033年)为”显道”以避父讳。次年,自建元开运,又改广运。

  



  

李元昊
  元昊下秃发令,“元昊欲革银、夏旧俗,先自秃其发,然后下令国中,使属蕃遵此,三日不从,许从共杀之。于是民争秃其发,耳垂重环以异之”。五月,升兴州为兴庆府,在城内大兴土木扩建宫城,广营殿宇。

  在服饰上,既表示不同于中原帝王又区别于党项贵族,即仿吐蕃赞普服饰:“衣白窄衫,毡冠红里,冠顶后垂红结绶”,并规定文武官员和庶民服饰。

  最能表现元昊民族意识的是,在他继位之后即开始创制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他命大臣野利仁荣等仿汉字创制党项族语言文字,编纂成12卷,史称“蕃书”,西夏尊为“国字”,后人称西夏文字。

  党项社会从唐宋迁居夏州一带近二百年中,处于汉族封建生产方式的包围之中,深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与封建文明的影响。元昊称帝建国标志着党项封建制的初步形成,而封建制的形式,最便当不过的是照搬中原王朝的一套。

  从李继迁时期的“潜设中官,全异羌夷之体;曲延儒士,渐行中国之风”,到李德明时期的“大辇方舆,卤簿仪卫,一如中国帝制”,都足以说明。由于李元昊认识到这一点,故在建国前实行的旨在恢复民族意识的措施与改制中,从根本上说仍然脱不掉中原王朝的窠臼。

  



  

西夏王陵
  如仿宋朝官制建立的中央官制体系,建国后又仿宋制进行改革;采用宋朝宫廷朝贺仪式。推广仿汉字创制的西夏文字,并用以翻译汉文典籍《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向宋朝献马求取汉文“大藏经”,并译为西夏文。就连首都兴庆府的建设规划布局和特点都仿唐都长安、宋都东京,如城门以“光华”、“南薰”等命名,城市内外,街坊道路,丽园精舍,凌云高塔也莫不如此。今存宁夏银川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皇陵,始建于李元昊时期,民间称“昊王墓”,其陵寝制度“仿宋巩县宋陵而作”。

  称帝与稳定政权的努力

  宝元元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元昊在野利仁荣、杨守素等亲信大臣的拥戴下,在兴庆府南郊筑坛,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国号称大夏,史称西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并大封群臣,追谥祖父李继迁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墓号裕陵,祖母野利氏为顺成懿孝皇后;父李德明为光圣皇帝,庙号太宗,墓号嘉陵,母卫慕氏为惠慈敦爱皇后。又封妻野利氏为宪成皇后。立儿子宁明为皇太子。

  次年正月,元昊以臣子的身份遣使给宋仁宗上表,追述和表彰他的祖先同中原王朝的关系与功劳,表明其建国称帝的合法性,要求宋朝承认他的皇帝称号。得到的回应是预料之中的,宋朝不愿承认元昊的帝位,并且下诏“削夺赐姓官爵”,停止互市。宋朝在宋夏边境张贴榜文,悬赏重金捉拿元昊,或献其首级。

  元昊也立即断绝同宋朝的贡使往来、频繁派出细作到边境刺探军情,煽诱宋朝境内的党项和汉人投夏。遣人向宋朝投置“嫚书”:指责宋朝背信弃义,挖苦宋军无能。又借辽国的势力威助宋朝。夏宋之间的战争终于不可避免。

  从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二年(1042年),元昊向宋朝发动了多次进攻。较大规模的战争主要有三次:即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的三川口战役;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镇戎军东南六盘山地区的好水川战役;庆历二年(1042年)秋镇戎军西北的定川砦战役。三大战役,都以元昊大获全胜告终。元昊为此踌躇满志,声称:“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而宋朝宰相吕夷简连连惊呼:“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连年战争使夏国民穷财尽,人怨沸腾,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加剧,境内部族人民纷纷起而反抗,或逃奔宋朝。

  



  

西夏形势图

  夏国兵力到战后已处于“死亡创痍者相半,人困于点集”的境地。特别是由于战争爆发,宋朝停止了对夏国大宗银组、钱的“岁赐”,关闭了边境榷场,禁止夏国所产青白盐入境,使夏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基于夏国内外原因与实力,元昊认识到战胜地广人众的宋朝绝非易事,故试探向宋朝求和。而其时夏、辽关系的恶化是促成夏、宋媾和的重要原因。从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到次年六月,夏宋双方使臣经过持续一年多的频繁往来,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协议。元昊以“夏国主”的名义向宋称臣,但元昊接待宋使不用臣礼,以维护元昊“帝其国中自若也”的形象。

  至此,一个稳固的西夏王朝才算正式步入正轨,经过三代父子的努力,西夏终于成为可以于宋、辽三足鼎立的大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吐蕃六谷部”曾杀死李继迁,但被李德明与李元昊所灭
2023年09月09日 11:27 新浪网 作者 未央长喟
广告
  这个“吐蕃六谷部”从字面不难理解它是主要由吐蕃人组成的部落群,又称“六谷蕃众”或“六谷蕃部”,会昌二年(842年)吐蕃瓦解后在河西凉州(西凉府,今甘肃武威)逐渐形成,是五代十国和宋朝初年河西吐蕃的主要活动势力。六谷部是凉州附近以阳妃谷为主的六个山谷聚落,因此而得名。

  

妄想仗宋朝灭西夏
  六谷部的地盘主要在甘肃武威等地,本来没有什么对手。但是随着党项部落的崛起,六谷部感到了如芒在背的压力。《西夏书事》记载:“九月,袭定州及怀远镇,镇将李赞自焚死;连取保静、永州;攻清远军,破之。”六谷部大首领潘罗支向宋朝表示:“已集骑兵六万,乞会王师收复灵州。”

  六谷部首领经历出自折逋氏的折逋葛支、折逋阿喻丹、折逋喻龙波、折逋游龙钵等人后,潘罗支被推举为六谷部大首领,而宋朝则于咸平四年(1001年)为了感谢潘罗支的积极态度,宋朝册封潘罗支为朔方军节度使。潘罗支非常高兴,一口气向宋朝进贡了5000匹战马。但宋朝册封使臣在途中遭到了党项军队的伏击,李继迁看到了宋朝皇帝写给潘罗支的圣旨。李继迁本来就有点看不起潘罗支,咸平六年(1003年)秋天,李继迁向潘罗支的六谷部发动了突然袭击。“二月,罗支遣咩逋族蕃官成逋至镇戎军,请会兵讨保吉。边臣以无文牒疑为诈,护送部署司,成逋惧而逸,马蹶坠崖死,真宗令渭州以礼葬。保吉闻之,引众自灵州出屯鏊子山,放还六谷投去蕃部,遣人复送铁箭罗支,称已纳款朝廷,愿与结好,罗支不答。”“潘罗支数与继迁战,夺人畜甚众。时以灵州无备,遣蕃官吴福圣腊入贡,言感朝廷恩信,愤保吉倔强,已集骑兵六万,乞会王师收复灵州。真宗以保吉常在地斤三山之东,每来寇边,师出则遁,使六谷部族近塞捍御,与官军合击,亦国家之利也。遂加罗支朔方军节度、灵州西面都巡检使,赐铠甲器币。又以吴福圣腊为安远将军,次首领兀佐等七人为怀化将军,使出兵共图保吉。吴福圣腊还,过西平,保吉遣人邀之,尽夺罗支牌印、官告及所赐衣服、器械,吴福圣腊仅以身免。”

  宋景德元年(1004年),党项首领李继迁攻击凉州,潘罗支集结六谷部及邻近的龙族反击,并且杀死了李继迁。不久后潘罗支也被杀,由他的弟弟厮铎督继任为六谷部大首领。

  

最后覆灭
  景德元年(1004年)一月,党项首领李继迁被潘罗支诈降杀死,其子李德明即位,六月,李德明发兵攻打凉州,杀死潘罗支报仇。

  



  

李德明

  景德四年(1007年)以及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李德明两次派兵进攻凉州,均未能得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本为六谷部友军的甘州回鹘突然杀入凉州,打散了六谷部势力。

  明道元年(1032年)九月,李德明命儿子李元昊率军征讨,终于打败回鹘,把凉州纳入西夏版图。

  在此之前,李元昊于天圣六年(1028年)还夺取了回鹘所据的重镇甘州(今甘肃张掖)和瓜州(今甘肃安西)。几度失败的六谷部余部纷纷逃亡到青海境内的湟水流域,依附新起的唃厮啰政权。

  至此,这个凉州吐蕃六谷部政权被西夏党项人李德明和他儿子李元昊灭掉了。六谷部的部众们,一部分投降了党项,更多的投靠了青唐吐蕃部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继迁反叛,宋太宗要处决他的母亲,丞相搬出刘邦让皇帝收回成命
播报文章
兴趣认证
原上草娱乐
关注
2023-11-09 14:51来自广东
烈火狂刀 元宝装备全靠打 烈火狂刀 开始游戏>>
烈火狂刀 元宝装备全靠打 烈火狂刀 开始游戏>>
攻城策略无敌版所向披靡,原唐门攻城新区开服,送首冲
攻城策略无敌版所向披靡,原唐门攻城新区开服,送首冲
攻城新服刚开 攻城送VIP1
攻城新服刚开 攻城送VIP1
前言
弑兄夺位,真能彰显英明吗?

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弑哥登基,开启了北宋中期的历史。一个弑兄强取帝位的君主,能否真正彰显出他的英明神武,答案恐怕并不简单。

赵光义这个人,生性刚烈,对弟弟从小就没什么好脸色。还是王子的时候,赵光义就经常无故地责骂甚至暴打幼弟赵光济。有一次,赵光义素来喜怒无常,又找赵光济的碴儿,拿起手边的木棒就朝赵光济猛击。


可怜赵光济不及防备,被打得头破血流。赵匡胤得知此事大怒,严词责备赵光义不留情面,兄弟间竟这样残暴相向。他心想,赵光义此人成事后必是祸国殃民之人。从此赵匡胤对赵光义颇有微词,认为他刚愎自用,驭下无方,曾多次详谈要赵光义改过自新,但赵光义都不以为然。赵光义被赵匡胤一通责备,心中更是怨毒难平。

所以,弑兄夺嫡对赵光义来说,并非难以想象。976年那个阴暗的夜晚,宫中只闻得斧声烛影,第二天赵匡胤的尸体就从御花园移出。


众人无不骇然,却也不敢发声。清晨时分,部众们心知这必定又是赵光义的所作所为,但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事实。鸡鸣时分,赵光义便箭步登上太极殿,接受百官朝贺。

一时间,朝堂之上喜忧参半。朝中大员们无不暗自唾弃赵光义的残忍行径,但眼下也只能暂时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新君主。赵光义夺位之后,自称宋太宗,表示要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彰显自己的雄才大略。然而,弑君叛逆的品行注定了他难以取信于天下臣民。李继迁之乱,正是对宋太宗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


平西戎,母为患
西夏的李继迁,是一个跋扈过分的部族首领。他经常带人入侵宋境,烧杀抢掠,让边疆百姓苦不堪言。每每李继迁来袭,边民们听到马蹄声就心惊肉跳,担心自己全家老小都会被这群猖獗的西戎杀害。

李继迁来去如风,宋军屡次去剿都无功而返。宋太宗多次派兵平叛,可是李继迁神出鬼没,杳无音信。每每宋军一离开,他就会再次出现,烧杀抢掠如故。边将们都为之头疼不已。李继迁深谙沙漠游击之术,每次都能避开宋军的追击,边境百姓都无奈地批评宋军无能。


这天,保安军在山间终于捕获了李继迁的老母亲。众将士们兴奋异常,都说这下李继迁准会投降了。一向跋扈的李继迁,见自己老母被擒,理应会卸下武装来谢罪才是。没想到,当这消息传到宋太宗耳中时,他竟然下令就地处决老妪,以儆效尤。保安军的将士们无不错愕,觉得此举实在太重了些。李母已被擒,李继迁理应服软才对,太宗此举未免过分。

这一举动立刻引起朝野非议。以寇准为首的朝臣纷纷表示,杀李母于事无补,恐怕会适得其反,让李继迁更加狂暴。李继迁性格残暴,若其母遇害,只会令他心生仇恨,继而复仇。今李母已在我手,李继迁理应卸甲归顺才是,太宗此举实在不智。然而,宋太宗并不为所动,认为此举能震慑敌人。“我以天子之尊,岂能容异姓之老妪久居朕境内!”宋太宗大怒,似乎已经做出了决定。朝中群臣闻言,无不暗暗摇头,担忧此举会酿成大祸。


谏言化解危机,吕端之智
京城中,吕端是为数不多敢言敢谏的大臣。他虽然平日里沉默寡言,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看似迟钝,但对大事却总能洞察先机,看得通透。吕端得知宋太宗的决定后,认为此举后患无穷,便立即求见太宗恳切陈述自己的观点,想为民请命。

“陛下之举,臣深以为不妥。”吕端毕恭毕敬地劝道,“当日楚汉相争,刘邦之父被擒,刘邦也没有因此而屈服。


陛下置老妪于死地,只会激起李继迁复仇之心,引火烧身,国家民众都会遭殃。臣之愚见,不若善待之,以德感化,或可动摇其心,招降才是上策。”

宋太宗沉吟片刻,也觉吕端的话有理。他想到自己此举只会招来更大灾难,让边疆局势雪上加霜。李母已在我手,杀之无益,不如善待以怀柔之。自己当初一时糊涂,还得吕端引导自己回到正道上来。经此一役,他看到吕端不仅谨慎老成,识大体,还能妥善应对边疆变局。由此,宋太宗对吕端刮目相看,加封他为集贤殿大学士,以示嘉奖。


善待李母,民心可得
宋太宗听从了吕端的建议,立即下诏命人将李母安置于延州,供奉甚足。李继迁得知母亲无恙,心中也有些动容。他原以为母亲已遇害,一心想要报复。现在看到宋朝善待自己的母亲,心中不免有些感激。

虽然他仍然屯兵边境,但进犯宋土的次数已明显减少。李母在延州受到宋朝上上下下的礼遇,渐渐放下戒心。她看到宋廷仁厚,对自己丝毫不薄,心生感恩。李母原以为自己这把老骨头今生都难逃一死,没想到宋朝君主如此宽容仁厚,竟然善待自己这个敌国囚徒。


有一日,她对使女说:“我儿虽不思悔改,却也该知恩图报。这宋家君主待我甚厚,我却无以为报。若非天诛国灭,他必长治久安。”她只盼儿子日后能醒悟过来,停止边境之争。

果然,李继迁之子李德明不久便率部众归顺宋朝。李母得知李德明归順宋廷,笑容可掬,由衷感到欣慰。她知道儿子终究还是懂得感恩知报。宋太宗亦大悦,对吕端的谏言礼赞有加。此事成为宋太宗心中一大安慰,也使他更加信服吕端的能力。太宗自觉自己当日差点酿成大错,还得吕端挽回,吕端识大体,确实难能可贵。


结语
善待敌国之母,息战乱于边疆。吕端的谏言,使宋太宗省悟良多。我们也看到,天下苍生皆有亲情,善待之能化解仇恨。唯有动之以德,才能平乱止戈,继而治国平天下。宋太宗通过这次处理边疆叛乱的经验,也更加理解如何运用仁政来安定社稷。他明白要开疆拓土,武力良策,但更要赢得民心。吕端的智慧令他受益匪浅,也使宋廷境内渐趋太平。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举报/反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第一回,作者为什么不写“金陵”,却由“姑苏”开始?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22:姑苏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交代完《红楼梦》出处,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回前诗后,终于步入正式故事。




前面所谓“石头记”来龙去脉,都属作者假托,不多赘述。

☞细说红楼系列022,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门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闯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

据《山海经》载:“共工触不周山,使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不满西北,故日月星辰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说得是中国大地西北高东南低,与女娲补天石做前后呼应。

先有共工怒触不周山致天崩地裂,后有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人力有时穷,终究不能完全恢复。

古人据此认为西北地势高,是因“天倾”之故。东南泽国水脉发达,则是“地陷”之故。

而故事就从那“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姑苏城演义。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虽与苏州齐名,可姑苏城为金陵重地,杭州可不是。

明明讲金陵却从姑苏开始,显然不只是一二等富贵风流地的原因。

自南宋以来,苏州从来都与南京并立,不存在从属关系。

清代江宁府更包括:上元、六合、江浦、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几县。与苏州府并立。

尽管彼时江宁府统辖江南省和江西省等两江要地,可范围太广,苏州并不从属江宁。




《钦定大清一统志》称苏州府“与江宁并为省会”,郭沫若版《中国史稿地图集》和《江苏建置志》也将江宁与苏州并尊。清朝定位解释不通。

这就出现了问题,既然姑苏“不属于”南京,“金陵十二钗”中,林黛玉、妙玉和香菱、邢岫烟作为姑苏人士,为什么被称“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由姑苏开篇《金陵十二钗》的故事,似乎也存在立场问题。但要将这事放在明初就解释的通了。

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设立南直隶,苏州便直属京畿之地,恰是帝都南京下辖,就能彻底讲通。




所以,当姑苏出现“甄士隐”的甄,与南京“甄宝玉”的甄前后呼应,不免与后面京城中的贾对应。

贾家宁荣二公建功立业,分明借鉴自靖难之役。

贾家北迁京城,也借鉴自朱棣迁都北京。

金陵为“真”,代表朱元璋嫡长。

北京为“假”,代表朱元璋庶出。

长幼尊卑之序紊乱,从后面的贾家体现的一清二楚。




当然,“姑苏城外寒山寺”,与贾宝玉最终出家为僧,也是契合。

闲言少叙,以上只是曹雪芹借鉴和引用的一些故事脉络,很快他又引用了其他历史故事和线索,不多赘述。

而说清了姑苏从属金陵的原委。曹雪芹由此写“金陵十二钗”才不会有错。至于故事发生地是北京,则是另一说,暂且不提。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2-01 12:34・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鹿樵纪闻》:李自成以李继迁为太祖收藏回复

60.217.227.*
甲午申刻,贼传示次日郊天即位,俄而刘宗敏先卧长桌舁出,群贼亦多束驮金帛,纷纷而去。乙酉,贼僭即帝位于武英殿,

以李继迁为太祖,追尊七代考妣皆为帝后,立妻高氏为皇后,使牛金星代行郊天礼。三桂兵至,觇知贼将西走,先设疑兵于西山,又多取酒罂,实以石灰,埋齐化门外道口。


1楼2007-03-03 16:18回复

60.217.227.*
《绥寇纪略》,记述明末民变的史书。清初吴伟业撰。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明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该书成于顺治九年(1652年),原名《鹿樵纪闻》,记述崇祯元年陕北民变初起至明亡之事。采用纪事本末体例,各卷以三字为标题,依时序排列十二卷,各卷后都有论断或附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之谜,李自成到底是壮烈死掉还是去出家当了和尚?两种说法都有可能
播报文章

乡关日暮
关注
2020-03-12 11:05
烈火狂刀 元宝装备全靠打 烈火狂刀 开始游戏>>
烈火狂刀 元宝装备全靠打 烈火狂刀 开始游戏>>
高血糖的原因终于出现了,不是少吃饭,少吃糖,而是它在作怪!
高血糖的原因终于出现了,不是少吃饭,少吃糖,而是它在作怪!
老中医:“痔疮”别再乱割了,白开水+它,肛门肉球一干二净!
老中医:“痔疮”别再乱割了,白开水+它,肛门肉球一干二净!
李自成死因存在争议,一般认为闯王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遇地主武装伏击,被一个叫做程九伯的山民杀害。还有说法认为程九伯将李闯王误认为是山贼,在李闯王独自拜谒元帝真武庙时从背后袭击将其杀害。虽然说法多样,但是事实的真相会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史料记载看出端详。正史记载李自成遭遇意外,被两位农民杀死。但是奉命征讨李自成的是阿济格,他回来汇报战果的时候并没有提到这事。野史上说,李自成隐姓埋名出家做了和尚,称为奉天大和尚,但是这位奉天大和尚频繁和清朝地方官员来往。所以到现在各种说法莫衷一是。



小编倾向李自成是出家当了和尚。李自成兵败退出北京后,继续陆续湖北湖南一线作战,李自成的侄子和小舅子当时还拥兵近30万,在湖北荆州和湖南常德一带和南明联合抗清,后来李自成率残兵进入澧县,并把部队屯驻于湘北洞庭湖一带,但由于不断遭受地主武装和清军的打击之下,大势已去。李自成只带领数骑经常德临澧逃遁到石门,只身到夹山出家为僧。因为当年旅游线路投标多次前往常德澧县,临澧,石门,汉寿,津市一带,到达石门后就住在石门文庙旁边,通过当地文献记载和同旅游专业人员交流后,小编才对李自成化身为奉天玉大和尚的说法深信不疑,并去了石门夹山公园,里面还修有闯王陵(湖北通山也有闯王陵)还有大量的证实李自成身份的出土文物和遗物和纪念馆。



不过如果李闯王真的逃出生天,出家当和尚,按照他的性格绝不会后半生安然度过。当初李自成被洪承畴、孙传庭击败,身边仅剩17人逃到商洛山中,最后不还是卷土重来。当时大顺军虽被阿济格击败,但余部尚存,高夫人、高一功和李过率部转战多地,最后跟南明联手抗清。如果李闯王出家尚在人世,为何不寻找旧部?所以小编认为李自成兵败后死于九宫山应该是当时为掩人耳目,出家为僧才是他真正的归宿。



不过有的人,认为李自成已经死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李自成的性格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虽然领着一帮乌合之众,但闯王好歹戎马一生,之前被明军打的只剩下几十人,照样可以重新拉一只队伍,如今被清军一打,便去当和尚,也有点牵强。李自成最暗淡的时候被洪承畴杀到只剩十几人,跑到山上躲藏,在躲藏的时候总结经验,最后商议进河南,河南正好闹饥荒,一呼百应,一时间又组建十万大军。因此也有可能不会去当和尚,唯一可能性就是死亡。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李自成消失以后,他的部下就四分五裂,后来被清朝各个击破,后来还有部分和南明合作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后来李自成应该是不在人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从贾演贾源到宁国公和荣国公,蕴含在名称里的深意
播报文章

搞笑豫西八大碗
关注
2020-03-03 10:31
烈火狂刀 元宝装备全靠打 烈火狂刀 开始游戏>>
烈火狂刀 元宝装备全靠打 烈火狂刀 开始游戏>>
攻城策略无敌版所向披靡,原唐门攻城新区开服,送首冲
攻城策略无敌版所向披靡,原唐门攻城新区开服,送首冲
老中医:“肛门肉球”别再乱割了,白开水+它,痔疮一消二净!
老中医:“肛门肉球”别再乱割了,白开水+它,痔疮一消二净!
如果仅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走进《红楼梦》,会发现其中有无穷的趣味,同时感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光是在造字上,就对每一个文字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曹雪芹称得上汉语言文学最杰出的学者,其用词的高妙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从人名到地名,都赋予了与主旨相关的内涵,比如甄士隐即为“真士隐”,甄士隐所居的仁清巷即为“人情巷”。那么,对于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宁荣两府,作者又赋予了什么内涵呢?贾氏一门两国公,宁国公和荣国公的“宁”“荣”二字分别代表了什么?与主旨有何关联?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从对红楼主旨的挖掘角度来看,这是个有必要弄清楚的问题。
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作者借助冷子兴的八卦嘴,梳理了贾氏两府复杂的人物关系,从第一代一直说到了第五代。但对于第一代,即贾氏一族的开创者,只是用“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两兄弟”一句带过,并没有挑明两位国公的名字。
直到林黛玉进贾府,在“荣禧堂”的牌匾上看到荣国公的名字,读者才知道荣国公叫“贾源”:“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

而宁国公的名字,直到第五十四回才出现。贾蓉从光禄寺领回的“春祭的恩赏”,装在黄布口袋里,袋子上印着一行小字,“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
至此,这兄弟俩的姓名才完整出现:贾演和贾源。
“演”和“源”皆为水旁,用偏旁部首来排辈,这是贾氏取名的一大特点,比如第一代为水部(贾演、贾源);第二代比较特殊,是五代中唯一拥有两个字的一代,因此以其中一字为辈(贾代化、贾代善);第三代为文部(贾敬、贾赦、贾政、贾敏);第四代为玉部(贾珍、贾琏);第五代为草部(贾蓉、贾芸、贾蘭等)。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五个辈分的排列,正好代表了一个家族从无到有、由盛到衰的全过程,其中水部的“演”和“源”即有“开创”和“继往开来”双重含义。
据《说文》:“演,长流也。”源是源头,开源,演和源的结合,即有源远流长之意,代表贾府的初创者,为贾氏一族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如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则可使贾氏一族如泉水般源源不断,流芳百世。
这个坚实的基础,作者写在了贾氏宗祠的对联里:
这是两幅对联,第一幅写的是第一代贾演贾源开创的基业,其功勋可昭日月,这份功勋延及子孙,给了子孙非常高的起点。这份功勋由上而来,来自朝庭的倚重,是于国有功之族。
第二幅写的是来自底层的拥戴,老百姓对贾氏第一代贾演和贾源给他们带来的和平富庶的生活感恩戴德,这份拥戴也延及子孙,让子孙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上有倚重、下有拥戴,中有爵位带来的丰厚的物质基础,贾演和贾源兄弟俩,把一份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基业交到了子孙手上。这就是“源”和“演”二字上所承载的内涵,唐·白居易在《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中说:“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因源远流长而根深枝茂,一个稳固而又繁盛的家族由“演”“源”而起。
为更充分地表达这一点,也为了让读者重视这一点,作者又在“宁”“荣”二字上做文章。
历代王朝在封爵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常同姓才能封王或郡王,比如北静王就是皇室中人。对于异姓功勋卓著者,最高爵位是国公,而且通常是开国功臣。
贾氏一族两国公,可见其功勋确实可“昭日月”。从尤氏对焦大的介绍可知,贾氏的两国公都属于开国功臣,“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贾源和贾演兄弟俩,用九死一生帮助皇帝开创了现在的王朝,属于与皇帝并肩奋战的异姓兄弟。
从“宁国公”的“宁”字可知,当年贾源贾演兄弟俩投入的这场战争,属于正义之战,其结果是为国民带来了安宁,所以才有“至今黎庶念荣宁”。一个由皇帝亲封的“宁”字可知,贾源贾演在这场正义之战中,起到了生死存亡的作用。可以说,国家和百姓是因这俩兄弟而“宁”,因此才称得上“勋业有光昭日月”,才配得到皇帝对贾氏一代又一代的施恩。

另外,从荣国公之“荣”字,可知皇帝对贾氏一族寄予期望和重任:开创基业有功,建设国家、让国家变化繁荣昌盛的重任也靠你们了。
创业容易守业难,经历战乱后的王朝,亟需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达到国富民强。贾氏兄弟的忠心和能力让皇帝对他们极为看好,所以希望他们能竭尽全力,继续为国效力。
贾演贾源兄弟也不负所托,国民经济恢复得很快,从贾母的回忆里可以看出,仅仅只到第二代,就过上了物质丰裕的生活。第四十回,贾母带刘姥姥游园,在潇湘馆说到糊窗的纱:
这里的“你们”,包括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比她们的年纪还大,可见是贾母年轻时所用的物品,此时距离开创基业最多不过二三十年,但在用物上却已相当讲究和精致了。只有在物质条件足够丰裕的情况下,才会讲究和精致,说明那时候就已经达到了繁荣昌盛,宁荣二公不负皇帝的重托,做出了成绩。
因此,“至今黎庶念荣宁”,贾氏兄弟不但为百姓带来了安宁,还带来了繁荣,百姓怎能不感恩戴德?这就是为什么宁公居长,荣公为弟,因为要先宁后荣:创业为安宁,发展为繁荣。

广告
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作者为何要反复强调演源兄弟、宁荣二公的丰功伟绩?他在开篇就强调了,他写的是一部忏悔录:
宁荣二公为后世子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积攒了“天恩祖德”,提供了“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物质生活,子孙们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稍做努力,便可让这份基业“源远流长”。然而,以宝玉为代表的贾氏子孙,辜负了先祖的殷切期望,坐在宁荣二公用毕生精力创造的基业上坐享其成,以致于“一事无成,半生潦倒”。创业维艰却毁于一旦,可谓不忠不孝,称得上“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宁荣二公的功绩越丰伟,作者的忏悔就越深重,如此才能读懂他的“字字看来皆是血”。这不是一部普通的供茶余饭后消遣的小说,而是用血泪写就的希望能警醒世人的忏悔录!
相关阅读:
漫话红楼 |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红楼梦》:蓉芹蔷芸蘭,贾氏第五代为何以草命名?
《红楼梦》|贾敬被曹雪芹骂得那么狠,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漫话红楼|蓉芹蔷芸蘭,贾氏第五代为何以草命名?
漫话红楼 2021-08-18   |  218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之精妙,洋洋洒洒百万字,竟无一处闲笔,尤其是人名地名等,都深具内涵。比如贾氏家族的兴衰演变,就蕴含在贾氏五代的命名里。

第一代,“水”字辈:贾演、贾源

作为贾府创一代,贾演贾源从水,水是生命之源,有滋润、滋养之意。兄弟俩经历了九死一生,创立了一份家业,开辟了宁国府和荣国府两块地盘,奠定了贾氏家族繁荣昌盛的根基。

第二代,“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贾代儒

代者,有子承父业之意。作为创二代,亲历了父辈创业之艰,深知富贵荣华来之不易,秉承了父辈艰苦奋斗的风格,使得家族一天天走向繁盛。

第三代,“文”字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到了第三代,创业之艰已成了过去式,只存在于父母的回忆里。这一代,已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圣眷正隆,无论是爵位还是官位,都唾手可得。但是,家族到了转型期,开创基业时的武功已无用武之地,天下也已转向文治了。为了与时俱进,也为了家族能有自我生长的力量,从第三代开始,贾氏要考虑弃武从文了。

转型总是很难的,即便连女儿都取个与“文”相关的名字,还是挡不住孩子们往骄奢的路上走,典型代表宁国府有贾敬,荣国府有贾赦,偏偏两位都是爵位的继承人。

第四代,“玉”字辈,贾珍、贾珠、贾琏、贾宝玉


如果说第三代的骄奢还有些内敛,不敢太过放肆,那么到了第四代,就已经是明目张胆地炫富了。

秦可卿盛大的葬礼,就是用来映衬贾珍奢华无度的。宝玉房里奴仆成群,丫头们的待遇比小户人家的小姐都要好,花钱如流水。这一代人,武已丢,文不成,只有出项,没有进项,入不敷出了。

玉字辈的第四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已呈衰败之象。

第五代,“草”字辈,贾蓉、贾蔷、贾芹、贾芸、贾蘭


这一辈人,富贵荣华已被父辈们啃尽,空担着富贵公子的虚名。贾蓉虽为嫡系,不但行为上受尽贾珍的辖制,连老婆都是父亲的玩物。金钱上,同样支配权少得可怜,否则不会逼着贾瑞写下五十两的欠契。

荣府的嫡系贾蘭,被淹没在叔叔贾宝玉的光环里,不但没有宝玉哪怕十分之一的待遇,还因为与寡母一起生活,只能在城中村遥望繁华。

草,是无可庇护的群体,所以有歌所唱“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第五代的草字辈,已经像没妈的孩子一样,享受不到家族的荫庇了。

草者,从木,木之特性是“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于是有嫡系中的贾兰和旁支中的贾芸以草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韧性,即使经历了家破人亡,依然焕发了生机。

整部红楼,用一个家族的兴衰,演绎了一个天道循环的自然规律: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跌至谷底,却会有反弹,于是再来一次由衰到盛、由盛而衰的轮回。

这也是曹公的神来之笔,大厦已倾、家族覆灭已是大悲剧,但在这断壁残垣里,有几棵小草在靠自己的力量,顽强生长。

人类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因为永远有希望存在!

金玉与草木,玉字辈与草字辈就这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其溺爱成灾,不如放手,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我生长!

+关注
undefined
漫话红楼
阅人生百态,明世事沧桑。
共 970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9: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奇怪的现象:女人主持祭祖,外人可以随便参加
播报文章

青雀小肉丸
关注
2021-03-22 06:16
耳朵总是嗡嗡响?一个新办法,改善顽固耳鸣,简单高效
耳朵总是嗡嗡响?一个新办法,改善顽固耳鸣,简单高效
“痔疮”别再乱割了,白开水+它,肛门肉球一消二净
“痔疮”别再乱割了,白开水+它,肛门肉球一消二净
你轻点,我好疼”,“乖,张开点”没想到她能坚持得这么彻底
你轻点,我好疼”,“乖,张开点”没想到她能坚持得这么彻底



奇怪的现象:贾家过年祭祖,不但以贾母为首的女性为主力,而且身为外人的薛宝琴还可以参加

第53回上,贾府过年了,《红楼梦》中详细描述了贾府过年前后的盛大场面。可是在拜祠堂一节中,出现了非常奇怪的情节。

一个是薛宝琴作为一个外来的客人,还是女性,竟然得以进入到贾氏宗祠中,可以并且以第一视角,描述了贾氏宗祠的内外样貌,还得以旁观贾家男性们在神主面前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薛宝琴

更令人诧异的是,贾敬等男性家属们执行完“三献爵”,“拜典”、“焚帛奠酒”、“奏乐”等祭拜程序之后,“献蒸尝”的环节竟然是由贾母带领众媳妇们完成的,而贾敬等男性只能站在屋门槛之外行礼。

贾家倒是有趣,不但薛宝琴这个外姓女子可以进入祠堂,旁观贾家祭祖,而且女性还要参与祭祀重要环节,这是个什么礼道呢?让我们也跟着薛宝琴一起去看看贾家奇特的祭祀风俗,探究一下贾家祭祖礼仪的来源吧。




贾家祠堂的位置并非在传统的方向

大年三十,贾家大小在贾母等有诰封者的带领下,进宫朝贺行礼,领宴结束之后,就要进祠堂祭祖了。

贾家祠堂平日里是关闭的,供器、神主并非一直放在外面,而是收藏起来,这个细节大家要注意了,是与我们平日里见到的祠堂不一样的。快要过年时,贾珍才命人请出,并且还要请出祖宗遗真影像,在正堂悬挂。

贾家祠堂是设立在宁国府西边的一个单独的院子内的,是五间三启大门的规格,这是《大清会典》中规定的亲王府门的规格,比郡王府门三间一启规格还要高。

我们说宗祠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并非一个从来就有的传统,它是起源于贵族祭祀祖先的宗庙。

古代祭祀祖先一般有三种场所:坛墠、坟墓、宗庙。

宗庙作为祭祀祖先的一个场所,并非是所有人都可以有的,而是贵族阶级的特权。《谷梁传·僖公十五年》曰:


广告
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太庙

这是宗庙,不是宗祠,贵族们在修好的宗庙中供奉神主,举行祭祀活动。普通老百姓祭祀祖先的地方就是坟墓,没有宗祠。“祠”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春天祭祀的意思,没有祠堂的意思。到了南宋时期,因为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了,大量北方人南迁,迁徙的时候大家不能把祖坟带上吧,那要祭祀祖先怎么办呢?于是看重祖先的中国人就把宗庙这种形式推而广之了。理学家朱熹在《家礼》中正式提出“祠堂”这个词,以赋予普通人在自己家庙中祭祀祖先的正当性。

所以说,祠堂文化是从南方起源的,迄今为止还是在南方流行为主,并非北方保存得不好,是因为一开始祠堂文化就在北方不是很流行。

当时的祠堂选在修建的方位是哪里呢?是仅在




贾珍献爵

贾家祭祖程序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由男性操作,一部分由女性操作

按照《周礼》,祭祀祖先的程序是这样的:

1、卜日,即周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之前,由肆师协助大宗伯通过卜筮来决定祭祀日期,这个是非常规祭祀才用的。

2、打扫、粉刷宗庙。《周礼·春官·守祧》曰:

3、斋戒。一般是祭祀前十天开始,一切参与祭祀的人都要斋戒,这也是非常规祭祀才实行的。贾家当天还要去宫中朝贺,领宴,是不用斋戒的。

4、筮尸、宿尸。这是两周的时候才有的习俗,在嫡孙中选一个,充当祭祀时候的尸,在祭祀前两天进行邀请。因为爷孙的昭穆是相同的,血脉相连,就由这个孙子充当享受祭祀的替代。《礼记·曾子问》日:




韩国祭祀祖先宗妇是要参加的

5、祭祀前一天和祭祀当日都要检查祭祀器具和烹饪状况,不得使用不洁的器具和食物供奉。

6、阴厌。在飨尸之前,先用祭品飨神。在周礼中,这个过程是由宗妇完成,分别进菜、酱二豆,牲俎、鱼俎、腊俎,黍、稷二敦,肉羹、菜羹二铏,最后置酒觯,再向神灵致辞、叩首拜谢。

7、迎尸。天子或诸侯留在宗庙内,其他人员出门迎接尸进庙,因为没有进庙的尸跟祭祀者还是君臣 、父子关系,所以祭祀者是不能迎接的,进庙之后才是祖先的代表。




祭祖都是男性

8、九献。这是正式的祭祀程序,由天子和王后共同向尸献九次酒。当然等级不同,所献次数不同:

周天子和王后在九献中裸献各一、朝献各一,馈献各一,王、后、宾酳 (yin四声)尸各一;国君、夫人裸献各一,夫人朝献一、夫人馈献一,国君、夫人、宾酳尸各一;大夫、士祭祀祖先向尸献酒三次,仅在酳尸环节分别由主人、主妇、宾长向尸各献酒一次。

在《周礼》所规定的宗法制度中,宗妇的地位与宗君是相等的,祭祀祖先必须由宗妇陪同,可是在之后的祠堂祭祀中,女性被完全排除在外了。在贾家的三献爵的环节中,原本应该由宗妇尤氏酳尸的环节也没有。




男性摆放供品

9、旅酬。旅酬指祭礼主要程序完毕后,众兄弟、宾客一起宴饮,相互敬酒。

10、馂余。即享用祭祀过后剩余的祭品。

11、送尸。尸起身离场,奏《肆夏》之乐,祝引导其出庙口。

12、阳厌。送尸之后。将尸用过的祭器改设在室内西北角,然后用席子遮盖祭品,关闭口窗。因鬼神尚幽暗,关闭口窗可能便于祖先神享用祭品然后离去,最后由宗人宣布祭礼结束。

这是周礼所规定的,完整的祭祖过程,所有的过程都是在宗庙中进行.尽管程序很繁复,大体上会分为前期准备,酝酿,正式祭祀,结束四个部分。最重要的程序是献爵献帛,就是奠酒焚帛。还有进俎,就是上菜,祭祖的实质就是请祖先好好吃顿酒席。其他祭祀差不多也是这个过程,有分九个过程的,即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望燎。




全都是老娘们儿

而贾家祭祖则并不是这个过程,他们在贾家祠堂仅仅举行了献爵、献帛、上香、望燎就结束了.所有男性从正堂退出,媳妇们跟着贾母进入正堂。所有的男性都不进正堂,由女性来完成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最后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才一齐下拜。礼毕之后,贾敬、贾赦等人连忙退出,到了荣国府等待贾母回去,好给贾母行礼。

贾家这次过年祭祖出现的不合礼法的地方有这样几点:

1、程序颠倒。礼法中是先由王后或夫人阴厌(进俎),再献酒。得让祖先垫垫肚子再喝酒,空着肚子喝酒不就喝醉了么?礼法对祖先身体健康考虑地很周全。而贾家是先给喝酒献帛,再请吃菜。

2、主次颠倒。在周礼中,祭祀的高潮、主体部分是九献,而在贾府祭祀中,显然祭祖的高潮部分是阴厌即进俎,各种菜饭、汤点、酒茶传递完毕,随即进行全族的叩拜大礼。

2、尊卑颠倒。周礼强调男尊女卑,天子诸侯士大夫在祭祀中处于主体地位,王后、夫人等女性全程处于辅助地位,而贾家祭祖的高潮部分几乎全部是由女性完成,男性只在门外传递,连进正堂都不能进。祭祀完毕之后,男性迅速离开祠堂。

在现在的祠堂文化中,漫说由贾母带领祭祖了,在正常的情况下,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王熙凤这些人统统都不应该出现在祭祖现场。在《周礼》所规定的礼节之中,贾珍是族长,尤氏是宗妇,尤氏是可以作为陪祭出现的,但是在后来的祠堂文化中,尤氏是不能出现的。更何况是连李纨这样的寡妇,赵姨娘这样的小妾,迎春探春这些庶出女儿也参与祭祖,那简直是大逆不道了。

为何贾家还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万字炕的横头

尤氏房间奇特的格局,解开了所有的谜底

我们在此处看得纳罕,接下去看还会觉得更加纳罕。

祭祖完毕之后,贾母来到荣国府内,进入荣国府宗妇尤氏的房间,里面的布局很有特点。

进门满地铺的是红毡,地上放着象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火盆,这些都是寻常。可是尤氏房间的炕很有意思,正面炕上铺毡子、袱子、皮褥子,放靠背引枕,让贾母和她的妯娌们坐。




万字炕

这个

这个房间就是三面有炕的,这是典型的满族民居的口袋房万字炕。正面的炕就是南边的大康炕是最尊贵的位置,所以请贾母和老妯娌们坐;北面的炕地位就次一等,由邢夫人等人坐;满族重小姑子,年纪虽小,却不能怠慢,也有座位,嫂子们要伺候。

《清稗类钞》“风俗类”之“旗俗重小姑”条:

贾家的风俗竟是用的旗人风俗!

如此,我们再回头去看看贾家祭祖的反常之处,就会恍然大悟了。

首先,贾家宗祠位于宁国府之西,而不是东面,是因为满族以西为大。即便并非所有人家都会有宗祠,但是家家都会有供奉祖先的地方,就是西炕上方都会有祖宗板、祖宗匣子。




西面的祖宗板和祖宗匣子

祖宗匣子是一个长约二尺,宽、高为六七寸的木制长匣,内装满文或满汉两文书写的历史祖先名讳的黄纸折子及佛尕妈妈口袋、香碟、供纸、白布祖先影像,小木偶等祭器。平时是收起来的,并非摆在外面,等到祭祖的时候才拿出来,摆放在供桌上。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贾家宗祠中的牌位和祖先影像在祭祖的时候要重新摆设,在第54回中,正月十六一早,贾母又去宁国府祠堂行礼,伺候把影像收起来,掩了宗祠。

祖先牌位和影像取出来之后,或者放在西面,或者在北面摆供桌安放。

因为过年祭祖不属于大祭,所以不用拿猪领牲,只上供拜影就可以了。要拿猪,也不会在除夕拿,在腊月里就拿了。大祭是每12年进行一次,一般在龙虎之年(辰寅二年)的十月份进行。

祭祀的程序,首先是上香,献酒三次,行磕头大礼,献酒、上香由族长穆昆大亲自执行,有萨满的人家,还会读满语的祭词,没有的就不用,由族长率领祭祖成员行磕头大礼,称为磕哑巴头。

《红楼梦》中对于这个程序的描写很简略,但是是符合满族习俗的。贾敬主祭,充当萨满的角色,贾赦陪祭,充当二神,贾珍是族长穆昆大,他执行三献爵,宝玉捧香。这个顺序是和满族祭祖相同,与周礼不同,但是又不完全是满族习俗,还融合了汉族祭祀的献帛和奏乐元素。




坤宁宫内景

接下来我们要解开为何贾家会由女性来做祭祀祖先中最重要的进俎,并且在进俎过程中,男性要退出正堂,由贾母率领众女性下拜,之后,男性才下拜。

由女性领祭,这种情况在汉族居住的任何祠堂中都不可能出现。在旧社会,祠堂中会有专门的人看守,家族女性有敢擅闯祠堂的,轻则会被休弃,重则会被当场打死,这都是有的。而在满族的祭祀过程中,女性主持祭祀则是最为常见的现象。清朝二百多年内,每天在坤宁宫举行早晚两次祭祀,主持祭祀的就是两班萨满太太。

满族及女真信仰萨满,而萨满则多由女性担任。宋朝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女真有)




萨满太太

萨满有两种,一种是野萨满,她们没有固定服务的人家,谁家邀请就去谁家主持祭祀,看病拿邪;还有一种是家萨满,由一个家族供养,专门服务一个家族。但是并非所有的家庭都能请得了萨满,而家庭主妇就会充当萨满的角色,一个家庭中的祭祀活动都由本家的媳妇主持,就成为了常态。

清代学者

康熙年间




萨满服饰

这里面也记载了满族祭祖的时候,要以当家主妇来做,而不是男人。而且其中还记载了

接下来,贾母就回到了荣国府,合府上下按照尊卑上下,男一起,女一起,都要逐一行礼。长辈、主子要向男妇下人散




贾府过年

贾家过年的习俗是融合满汉两族的,《红楼梦》如实描绘了那样的场景

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贾家过年的习俗是融合满汉两族的。

我们一直倾向于《红楼梦》的作者是内务府正白旗包衣出身的曹雪芹,或者是曹家几代人共同创作的,正是因为整部《红楼梦》中到处都是这种满汉两族混杂的现象。曹家根子上是汉军旗,但是三四代前成为旗人,即保留了一些汉人的习惯,又接受了满族的文化。在祭祀这种大框架上,基本上遵从满族的习俗,先献爵再献食,并且由女性主持,但是依然保留着一些汉族的习俗,例如献帛的环节,过年饮屠苏酒的习惯,还有王夫人正房院子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这也是汉族的习俗。

还有第49回中宝玉穿的海龙小鹰膀褂子,这是典型的满族男子服饰。第八回中,贾府买办钱华,见到宝玉,给他行的是“打千儿”礼请安,这种礼只有清朝才有啊。还有文中提到的“扎筏子”,就是是从满语jafambi而来,是捉住、拿住某人来做例的意思。这不可能是明朝人能知道的。

《红楼梦》并没有太多的民族之见,只是如实记录了那样一个场景,这是很难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23:15 , Processed in 0.0644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