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09: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十三载+】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吴氏石头记解读附1 时间线
2019年10月13日 22:024910浏览 · 113喜欢 · 49评论

预言师osk
粉丝:1469文章:36
关注
由于我的家人住院了,我这几天都在陪护,都没时间更新了。这次先补上红楼梦的时间线。现在感觉身体健康真是重要,其它什么都比不了。大家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为什么要讲时间线
这次讲的是红楼梦的时间线。红楼梦的时间线是大家都不怎么注意的点,好像差不多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误解时间往往会造成一种误读。

举个栗子:所有的电视剧版本都有一点考虑不周。就是黛玉进贾府这一段往往找大人来演。这导致很多人都误以为宝玉和黛玉是一见钟情。这个解读是不对的。如果你了解一下时间线,就会发现这时黛玉只有八九岁,宝玉十岁左右。这个时候怎么可能有爱情。如果找小孩子来演,那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再举个栗子:比如薛宝钗秋千传情这一节,她是身穿轻薄春衫,露着两个香肩。你乍一看觉得很奇怪,薛宝钗是大美人,为什么要这么暴露。但你结合一下时间线去理解。这个时候宝钗都快30了,再美也近黄昏了。就算不是如《吴氏石头记》那样薛宝钗姿色平平,那也是美人迟暮,和十五岁时比不了。你要不露一下,像贾雨村阅人无视,怎么能一眼就看上呢?

整理时间线的难点
一直以来对《红楼梦》的时间线的分析很少。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不是很重要。甚至有人认为红楼梦时间线完全是胡写的。这个是不对的。脂砚斋对《红楼梦》整本书的布局,用了一个词——一丝不乱。在人物结局伏笔,建筑布置、各种数据等各方面确实证实了这一点。这样一本书,时间线却是乱的,这可能吗?

整理红楼梦的时间线的一个问题,就是版本多,有些内容不一样。其次,古人计算时间的方法非常奇怪,此外,红楼梦不是完全按时间顺序叙述的。这些内容我下面会说明。

还要说明一点,对于《红楼梦》,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列极其精确的时间表。因为书中也经常出现一些约数,比如八九岁之类的说法。我们确定一个精度,就是误差要小于一年。

我在下面排出来的年表并不是详细列出某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把那一年的回目标出来,并列出可以说明时间的情节。如果大家想知道每一年发生什么事情,可以自己对照一下并且翻书,排一下时间了。这个表是我个人排的,难免会有错误。大家如果找出有不太对的地方,请在评论里写出来。

时间表按年份来排,会列出涵盖回目,后二十八回是《吴氏石头记》的内容。可以表示时间点的时间。和一些要点。后面会写出《红楼梦》这样安排的原因。

时间表
下面是我列出的时间表。

红楼元年       回目:第一回

石头遇见一僧一道。

甄士隐幻梦识通灵。

贾宝玉出生。

分析:一僧一道在答应补天石去凡尘以后,是直接拿着通灵宝玉就去了太虚幻境。在途中遇到了梦游的甄士隐,并谈论到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结缘的事情,这时通灵宝玉还在和尚的手里,还给甄士隐看了一眼。这表示神瑛侍者和通灵玉完全说明通灵宝玉和贾宝玉不是一个人。

红楼的年份可以对应贾宝玉的年龄。红楼n年时,贾宝玉就是n岁。

贾雨村离开葫芦庙(和下文门子的时间对照)

红楼2年    回目:第二回

黛玉出生(比宝玉小一岁推测得出)此外湘云也是这年出生的,比黛玉小几个月。

红楼3年到5年    回目:第二回

没有具体可以表现时间的点。

红楼6年    回目:第二回

黛玉5岁(书中明写)林小弟夭折(3岁)

红楼7年   回目:第二回

黛玉丧母(贾敏去世)

情节:第二回  

看看又是一载有馀,不料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病而亡。 女学生奉侍汤药,守丧尽礼,过于哀痛,素本怯弱,因此旧病复发,有好些时不曾 上学。

黛玉开始守孝。这是大家最容易误会的地方。黛玉是在家守孝三年的(实际时间两年多)。注意这里作者用了“守丧尽礼”这个词。黛玉在家是守完了母孝的。红楼8年也就跳过去了。

红楼9年  回目:第二回到第三回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长了七八岁。那年龄就应该是八九岁。

黛玉进贾府(这里时间会有几个月误差,可能把黛玉进贾府时间推到下一年,但问题不大。)

红楼10年  回目:第四回

贾兰五岁(第四回开头有讲)

贾雨村乱判葫芦案。(贾府在北京,贾雨村是在南京赴任。期间冯渊家人告了一年的状。此外门子也说了和贾雨村有八九年未见了。可以和前文对应)

红楼11年  回目:第四到第十二回

宝钗进府。(这里采用了甲戌本的说法,薛蟠年十五,宝钗年十三,那么就是宝玉十一岁那年宝钗进贾府。这里也符合宝玉和黛玉从小一起长大不避嫌,而宝钗不是和宝玉一起长大的情况。)

贾宝玉梦游太虚。(这时宝玉年龄太小,这里作者写了原因,和秦可卿有关。由于秦可卿对贾宝玉做了不可描述地事情,导致贾宝玉发生梦遗。)

《吴氏石头记》中第十回是秦可卿与贾珍丑事暴露。

年底黛玉回家。(贾琏也陪着去了)

贾瑞被王熙凤设计整治。(注意和黛玉回家的顺序,这里完全属于插叙,这里有个信息,就是贾琏陪黛玉回家办事去了,不然晚上王熙凤肯定和贾琏睡在一起,贾瑞是绝对不敢来找王熙凤的。肯定是贾琏不在身边,贾瑞才敢去找王熙凤。)

红楼12年 回目:第十二回到第十六回

贾瑞病死(插叙)

秦可卿死

九月初三 林如海死

贾元春封妃,家里开始计划造大观园

年底黛玉回贾府。

红楼13年,回目:第二十一回到第二十二回。

时间从二十一回巧姐出喜到二十三回宝玉悟禅机。

主要就是贾琏乱搞和宝钗过生日两件事。

这一年宝钗十五岁。

证据是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算是 整生日,也算得将笄的年分儿了。

(以上内容为插叙,原因下面会说明)

大观园仍在建造中。

红楼15年  回目:第十七回到二十一回中间。第二十二回到第三十六回

大观园建成和元妃省亲

袭人娇嗔箴宝玉和猜灯谜

(这两件事情中插叙了红楼13年的两件事情。)

宝玉被镇魇。这一回和尚道士再次出现,和通灵宝玉有一番对话,有这么一句:这一青埂峰下,别来十三载矣。这里涉及到古代复杂的时间换算问题。别来十三载,就是中间间隔了13年。算上宝玉出生那一年,其实是14年了。宝玉出生14年,虚岁就是15岁。关于古人的计数问题下面会再提到。

贾政外放学政(第三十七回,这贾政只得奉了旨,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这一年的事情就结束了

红楼16年 回目:第三十七回到第五十三回

三十七回时写了。单表宝玉自贾政起身之后,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游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其实过了一年)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讲了自己七十五岁了,比贾母大好几岁。(大家记住,从后面内容推算出贾母是六十九岁。)

第四十五回讲了黛玉是十五岁。

五十三回除夕祭宗祠。

红楼17年 回目:第五十三回到第七十回。

祭宗祠,过年。

第六十三回,贾敬宾天。

接下来就引出了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故事。这个故事内容相对独立。尤二姐死于年末。

在七十回开头有这么一句。凤姐一应不管,只凭他自去办理。又因年近岁逼。也就是说尤二姐死的时候接近了过年。

红楼18年 回目:第七十回到第八十二回

第七十回开头

原来这一向因凤姐儿病了,李纨探春料理家务,不得闲暇。接着过年过节,许多杂事,竟将诗社搁起。如今仲春天气,虽得了工夫……

这里就七十回后又过了一年。可以作为分界点。

七十回,讲贾政回家(当学政时间三四年,可对照前文)

当学政的时间长度在第七十回。宝玉让袭人收自己写的字,袭人说了:何曾没收着,你昨儿不在家,我就拿出来共算,数了一数,才有五六十篇。这三四年的工夫,难道就这几张字不成?……

这里的三四年就是贾政不在家的时间。

第七十一回,贾母八旬大寿,说明贾母七十一了。

人刚出生时就是一旬,一旬是十年。八旬大寿就是到第八个十年的开头了,那年龄是七开头。这里和第三十九回,七十五岁的刘姥姥比贾母大好几岁是一致的。那年贾母六十九岁。

第七十六回,尤氏讲守了两年孝。(后面讲解)

贾母是这么说的。我倒也忘了孝未满。可怜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

两年多的守孝时间就是一年多。符合贾敬死亡时间。这里不可能是贾敬死了两年多。两年多孝都已经满了。说明贾母的时间是按孝期算,而不是实际死亡时间。

七十八回提到,贾兰十三岁(和第四回贾兰五岁的时间可对照)当时过去了8年。

同一回

芙蓉女儿诔中写了“自临人世十六载”,就是十七岁。这与晴雯年龄明显对不上,晴雯与袭人同庚,大宝玉两岁。应该是二十。这个十七岁的人其实是黛玉。批语讲了《芙蓉女儿诔》 名祭晴雯,实诔黛玉。由此可见。

同样《黛玉诔》中有自临人世十九载。黛玉之死同样也是二十岁。晴雯和黛玉死亡时年纪都是二十岁。

重阳节过后,贾母死亡。几个月后,王夫人死亡,贾府守孝两年。

红楼21年 回目:第八十三回到第九十八回开头。第一百回

三月初,清明节,探春远嫁。

根据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和回目祭宗祠清明泣远嫁。

三月十七,鸳鸯谮语,有这样一个信息。

前儿是三月十五,月又大又亮,今儿十七月还是这么圆,直照的地上明晃晃的,只是别叫人看见了才好。

三月十八,小红冤死。

三月十九,黛玉上吊,贾府灭亡。(可合理推测皇上也是这天上吊了,这是一个影射)

同一年,贾赦死于发配,邢岫烟魂飞庾岭。贾珍等人和流寇合流,反击戎羌时被杀(谁能想到贾珍是为国尽忠,战死沙场。)

赵姨娘死于平安州。

红楼22年 回目:九十八回中间到九十九回 一百零一回到第一百零六回

宝玉葬黛玉。娶宝钗(时间是春天)

刘姥姥救巧姐。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一夜北风,下了雪,应该是冬天。)

宝玉悬崖撒手(也是冬天)

红楼23年

贾兰考中第七名。(十八岁)

后面的时间跳得很快,书里没太多确切时间标记,大多用几年这样的词汇。只知道贾兰中举的时间是他十八岁的时候。

红楼90年

宝玉九十岁,湘云八十九岁。从第一回和尚说三劫之后销号可以得出宝玉的阳寿是九十岁。(一劫是三十年)宝玉和湘云是苟到最后的最后。这时候连贾兰都已经死了。

这一年,贾宝玉投海。被带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发布情榜。

时间解析
古代的计数系统

《红楼梦》有个非常容易搞错的点就是古代的计数是从一开始的。虚岁为什么从一岁开始算?

学过小学算术的同学都知道,数字是从零开始算,这样比较方便,也很清晰,不会混淆。

答案很简单,最古代的中国,并没有零这个概念。

“零”这个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印度人的逻辑特别发达,直到今天数学都是非常强的一个国家。其中阿拉伯数字就是印度人发明的。

此外,数字零和佛教空的概念有相通的地方,其实零这个数字的出现,和佛教的传入有很大的影响。

那之前如果没有零,那比如一百零八这个数字就很难表示了。古代表示大数时都是一些概念上的约数或者有某些意义的数。比如三、九来表示很多的数。当然零这个数字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数学就有所发展了。

但自古以来的数字系统,则没有零的地位。

比如年龄的数字。还是保留最古老的从一开始的计数系统。此外,儒家提倡的守孝时间,也是周朝一开始就有的。

这就给我们算年份带来了麻烦。比如芙蓉女儿诔中有“自临人世十六载”,换算成岁数是十七岁。

复杂的计算方式

古人在计算年龄,年龄的旬数还有就是守孝时间时,都要加一年。此外计算间隔的时候,又要减一年。

比如第二十五回,讲和通灵宝玉一别十三年。这个时间是间隔时间。真实时间是十三年多几个月,换算成年数时,间隔时间要加一年。再换算成年龄时还要再加一年。

结构和插叙
我以前说过《红楼梦》是九乘十二结构的书。每九回为一单元。而红楼梦的插叙内容就是因为要符合这个结构而造成的。

第一段

比如第一段插叙是两件事,就是贾琏乱搞和宝钗生日。

这段内容如果按时间顺序排,就会放在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那元妃省亲这一段就要往后面排了。这就会造成单元混乱。第十八回是一个单元节点,所以元妃的省亲就一定要放在第十八回。而且第十八回和第十九回的内容是衔接的。所以作者只能找一个点去把这段内容插进去。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脂砚斋还评过,说和《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是一对。大家就以为这两件时是同时发生的。其实不是,这里又两条线索。

第一就是供奉痘疹娘娘的时间是十二日。完结那天是正月二十一日,而元妃省亲是元宵,正月十五。那这一段如果是按时间顺序排的就不对了。

第二是这一年正好是宝钗15岁生日。和我们排的年表是符合的。如果这一年和宝玉住进大观园是同一年。那一僧一道怎么也不会说和通灵玉一别十三年。

第十七回到第二十二回是作者反复修改的。对照各版本的内容就可以很明白地发现情况。在这几回中是经常出现时间的。估计是作者给我们留下的信息。《红楼梦》不是从头写到尾,而是有一个大纲的。所以很多古本会有修修补补的痕迹。

第二段

第二段插叙是第一百回。《邢岫烟魂断大庾岭 赵姨娘命丧平安州》

上面已经是《吴氏石头记》的内容了,插叙的原因是一样的。九十七回黛玉自尽,九十八回宝玉写诔文,第九十九回黛玉还魂,宝玉葬黛玉,娶宝钗。这是一个完整的情节单元。而邢岫烟和赵姨娘的事情其实和贾府灭亡发生在同一年,但只能向后排。

最后一单元的叙述方式
一百回到一百零八回是最后一个情节单元。这里的时间线相对比较混乱。书前面的时间线比较统一的原因是大家都在贾府这个主舞台上表演。由于地点基本不变,那用时间顺序就可以很清楚地表达内容了。而第九十七回贾府灭亡了,人都流散了。如果用集中描写一年的内容,就会把情节拉得稀碎。这个和编年体史书面临的情况就类似。作者就转变了叙述方法,开始为以人为中心,分别描述每个人的结局。

比如妙玉,作者为了讲完这个故事,就一下跳到几十年以后。然后又把时间线推了回去。

当然作者还是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时间顺序。一百零一回到一百零六回基本是红楼22年的事情。不过后面的情节就在宝玉和湘云、宝钗和贾雨村,李纨和贾兰贾菌之间跳来跳去了。

时间线的额外拓展
有了时间线,我们对各人的年龄就有了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内容

黛玉死亡的时间伏笔

在《芙蓉女儿诔》中,讲了晴雯的年龄是“窃思女儿自临人世,迄今凡十有六载。”这个和第六十二回中晴雯的年龄是完全对不上的。

第六十二回讲了晴雯和袭人同庚,而袭人比宝玉大两岁。那么晴雯死亡的年龄是二十岁,应该是自临人世,迄今凡十有九载。如果记得《吴氏石头记》内容的小伙伴们就发现了。这个就是黛玉诔文的内容。

在《芙蓉女儿诔》有批语讲这篇是“虽诔晴雯,实诔黛玉”。如果从数字错误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伏笔。说明林黛玉是死于三年后。

时间的差别

《吴氏石头记》中情节的时间和我们阅读的时间是有差异的。这导致了我们感觉这情节过去了好几回。但时间一直就没怎么过去。

比如第七十一回是八月初三,贾母的生日。到八十三回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其实就一个月的时间。但这一个月发生了邢夫人给王熙凤难堪,鸳鸯女遇鸳鸯,抄检大观园,撵晴雯,逐芳官,死香菱,别迎春,嫁袭人,放丫鬟等各种事情,好像过了一个世纪。而且贾母就死于红楼18年重阳节之后不久。这离她的生日就几个月的时间。

此外,红楼二十一年,也是类似的。探春远嫁发生在清明节,三月初一。而黛玉之死,是发生在三月十九。可能探春还在海上漂呢,贾府已经白骨如山了。我们再读这几回时,感觉时间过去了好久好久,其实连一个月都不到。这么短的时间里,王熙凤上吊,贾元春被杀,贾府抄家,流寇进京,国破家亡。

而最后一个单元,时间的流逝却非常慢。我们感觉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情,但绝对想不到这里持续了近七十年。

这样一快一慢的节奏,却真实地给人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09: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胜利者的谎言,失败者的黑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0: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观音遗迹+金陵十二钗+】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金陵十二钗”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吗?









关注者
180


被浏览
696,376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7

​1 条评论


​分享















1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游牧星河慢阅读

游牧星河慢阅读



秉烛夜读,游牧星河。
​ 关注



妙玉竟然排名第六,这才个是非常细思极恐的细节。她既不是贾府的千金,和宝玉也并没有过多厚密的交情,前八十回中她甚至她都没有多少戏份。

但是这样一个来历不明,出场很少女孩子,居然超越了迎春、惜春、王熙凤等人,排在了史湘云之后的第六位,她凭什么呢?

其实金陵十二钗的排序标准大概有这么几条:家世出身、容貌才华、与贾府家族命运的关联度,还有一条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和贾宝玉的关系远近和亲密度高低。

妙玉的容貌才华自然不低于黛玉、宝钗之下,但是她的来历出身和跟宝玉、贾府的关联好像并不太充分。

细细想来,八十回之后妙玉一定是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很可能是跟贾府有关,跟宝玉有关。所以尽管她结局落得“风尘肮脏违心愿”的境遇,但是作者仍然把她排在了第六位。

妙玉出身高贵,是“出家版的黛玉”,神秘来历或与王子腾有关

妙玉,贾府大观园栊翠庵的带发修行的尼姑。

妙玉不是一般的尼姑,她本是一个大家闺秀,她的出身非常高贵。这一点仅看她清高绝俗的品格和那些贵不可言的古董茶具就可以证明,或许追根溯源起来,可能不在贾府之下。

妙玉的来历十分神秘,且来看一下《红楼梦》第十八回妙玉出场的一段文字,里面就有很多未解之谜: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看看妙玉的简历是不是非常眼熟:姑苏人士,官宦之家,自幼多病,父母双亡,模样极好,文墨极通,而且心高气傲。和林黛玉的人设重合度极高,林黛玉小时候也有癞头和尚来化她出家,但是她父母不舍得,才罢了。

“妙玉”,谐音“庙玉”,不正是“庙里的黛玉”吗?妙玉是林黛玉的分身之一,她代表了出家修行版的黛玉,是林黛玉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接着看妙玉的来历的其它奇诡之处:

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按照《红楼梦》凡例提及书中的长安,实则为“中京”,天子之邦,也就是北京。

观音遗迹指观音像、观音禅院、观音塔等供奉观音的文化遗迹,贝叶遗文是指古印度人将写在贝多树的树叶上的佛经典籍。

按照林之孝家的说法,妙玉跟她师父来京城是为了学习参观的,考察结束就应该回到姑苏原籍去,但是不巧的是妙玉的师傅去年圆寂了。

圆寂这个词不是随便的僧尼可以用的,必须大圆满之人才可以使用。可见妙玉的师父不是一般人,她“极精演先天神数”,能预知妙玉的未来,这位先知的神尼告诉妙玉,不要回姑苏,在京城等着,自会有结果。

这个结果应该就是后来妙玉进贾府,入驻栊翠庵,在贾府的庇护下,着实过了几年神仙般的日子。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么简单,这么神奇吗?可能并不是。

首先是妙玉师傅的话就很奇怪:“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

衣食起居为什么不宜回乡?在哪里修行不是修行呢?又不是因为帝都工资高待遇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一个娇生惯养的姑苏姑娘,跑到大北京呆着不奇怪吗?光是干燥的气候就受不了啊!想要啥好结果?!

然后就是邢岫烟后来说的话:“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这话实在蹊跷,一个年少的带发修行的女尼,居然会不合时宜,权势不容?

《红楼梦》虽然无朝代可考,当肯定不是《西游记》中的灭法国,看看馒头庵的姑子们活得是多么自在就知道了。

那么妙玉之所以“不合时宜,权势不容”,应该不是因为她尼姑的身份,只能和她的家族有关。林之孝家之前说了,她出身“姑苏读书仕宦之家”,再结合她请宝黛钗品茶的时候拿出来的那些连贾府都没有的古董茶具,可以推断她出身大富大贵之家。

她的父母双亡之后,她居然为权势所不容,很可能就是因为她的家族获罪了,她的父母也不是正常亡故。

妙玉因为自幼出家,所以被佛门师父庇护,得以躲过一劫,她的父母还提前转移了财产给她,其中就有那些珍贵的古董。

妙玉的师父受妙玉父母所托,带她前往京城寻求新的庇护,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来学习考察的,很可能是逃亡避难的。

妙玉的父母和她的师父要找的新的庇护是谁呢?很可能并不是贾府,而是四大家族中的王家,也就是如日中天的王子腾。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妙玉进贾府,是王夫人请来的。林之孝家的介绍了和林黛玉高度雷同的妙玉之后,王夫人的反应非常奇怪。

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林之孝家的答应了出去,命书启相公写请帖去请妙玉。

王夫人明明那么讨厌林黛玉,但是却对妙玉格外热情,反常必有妖。更重要的是妙玉是元春省亲大典的计划外装备,本来买了小尼姑、小道姑已经够了,贾府是有家庙的,到时候请两个有资历的姑子来客串一把主持就得了。

但是偏偏半路杀出一个十分突出的妙玉来,莫名其料的,而且“经文也不用学了”,好像栊翠庵这个地方,就是专门为妙玉准备的一样。

那么为什么王夫人对妙玉这么热情宽容?很可能是王子腾的托付了,王子腾和妙玉的父亲很可能有不小的利益关联,妙玉的父母死后,王子腾不得不照应遗孤妙玉。

但是王子腾这个人非常狡猾,只要是潜在的威胁,他一概不想沾染,前有薛蟠,后有妙玉,他都不想让这些烫手山芋影响他的大好前程。

幸亏还有个“伏地魔”姊妹王夫人,贾府又在走下坡路,还要依仗王子腾,所以王子腾不想管的麻烦都一概丢给王夫人收留,贾府也不能拒绝。

赶巧了元春封妃省亲,把妙玉藏匿在贵妃娘娘的省亲别墅里,天下还有更安全的所在吗?这谁敢动?谁敢管?或许这正是妙玉师父说的“结果”,还是一个极好的“结果”。

妙玉和宝玉的关系到底是“神交的知己”还是“怀春思凡”?

关于妙玉和宝玉之间的感情,很多人认为妙玉是动了凡心,暗恋宝玉。其实就算妙玉对宝玉有好感,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妙玉她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个出家人,但实际上并不是她本人的的意愿,就像黛玉进贾府一样,都是长辈的选择。而且她出家之后,也是带发修行,依然过着千金小姐般的生活,身边又老嬷嬷和丫鬟伺候着。

只是和大观园的姑娘不同的地方,无非是她不能装扮娇美,不能穿红着绿,不用做针线活,而是要敲木鱼,念经坐禅。

除此之外,她和宝钗、黛玉、三春等人没什么不一样,都是花样年华的女子,都喜欢饮食抚琴,调香烹茶,和知己聚会吟诗做赋。

或许正是因为妙玉的出家显得不太正式,才是她“云空未必空”的根本原因。

妙玉虽然身在佛门,但是她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她也是有感情的。何况“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虽然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个性让她不屑于流俗,但她又不甘心屈从命运的摆布,如此青灯古佛一辈子。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生命一片黯淡,一眼就看到结局。只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妙玉在父母双亡之后,失去了家族和师父的保护,一个人孤苦伶仃,不得不面对这样悲剧的人生。

幸运的话就在栊翠庵里躲一辈子,不幸的话,可能连这份干净的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妙玉是个聪明的人,既然自己的生命已经注定一片苍白,为什么不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留下一点色彩呢?妙玉生命中的那一点稀有又珍贵的色彩其实不仅有宝玉,还有黛玉。

我所理解的妙玉对宝玉的感情,并不是世俗的男女之情,而是近似于黛玉和宝玉之间灵魂呼应,他们三个玉儿其实都是一样的人,“为人孤僻,不合时宜,放诞诡僻”,其实是他们共同的写照。

这一份感情,宝玉懂得,黛玉也懂得,所以黛玉从没有吃妙玉的醋。就算妙玉说她是个俗人,又要拿自己的绿玉斗给宝玉吃茶,黛玉都不放在心上,或许因为妙玉和黛玉本就是一体的,所以黛玉懂得妙玉的心事。

其实黛玉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父母双亡,无人主张,体弱多病,和宝玉虽然知心,但恐怕不能长久,但那又如何呢?她依然愿意为了宝玉燃烧尽自己所有的生命的感情,只求为宝玉在这世上多留下一份理解和慰藉也是好的。

宝玉去栊翠庵乞红梅的时候,李纨命人好好跟着,黛玉更是深知妙玉的性格,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果然不仅宝玉求到了红梅来。

后面宝玉又去了一次栊翠庵,大概是说了大家以红梅花作诗的事情,妙玉因此很高兴,竟给所有的姑娘们都送了一枝梅花。

这一次是非常罕见的妙玉心情大好,行为主动的描写,虽然她身份受限不能亲自出来参与诗社,但是以赠送红梅的形式,也算参与到了大观园少男少女的风雅集会中来,大约能感受到她的一份热情。还有一次是第七十六回,妙玉忍不住出门来赏月,和湘云、黛玉一起论诗,还邀请二人去了栊翠庵。

黛玉这样清高骄傲的姑娘,面对妙玉也十分的谦虚礼让:

黛玉见他今日十分高兴,便笑道:“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政,即请改正改正。” 黛玉从没见妙玉作过诗,今见他高兴如此,忙说:“果然如此,我们的虽不好,亦可以带好了。”

湘云和黛玉这两位才女面对妙玉的才华和诗作更是赞不绝口:

黛玉湘云二人皆赞赏不已,说:“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在这一回里,作者不断写到妙玉的笑,黛玉也一直感受到妙玉“高兴如此”,可见这样和三五知己吟诗做赋、赏月观花的生活才是妙玉真正喜欢的生活状态,可见她和黛玉本就是一样的人,这才是她的“闺阁的本来面目”。

但是很可惜,妙玉已经身在佛门,这样的欢聚高兴的机会对她来说是十分奢侈的,不管是宝玉还是黛玉,都注定只能是她生命的过客,短暂的色彩,稀有温暖。

妙玉的结局到底是被强盗玷污掳走?还是给老头子做妾?

妙玉的身份非常神秘,但是她的结局按照曲词中写的是: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自然是指妙玉,所谓“风尘肮脏”却未必真的是沦落风尘做了烟花女子。

主要就是这一句“风尘肮脏违心愿”中的“风尘肮脏”原来是写作“风尘骯髒”,意思就不太一样了。

首先“风尘”除了指古代风月场所,还可以指旅途劳累、尘世漂泊等等。

按照古汉语的词义“骯髒”的义项更加丰富很多:不仅有高亢刚直的意思;卑鄙、丑恶的意思;还有被糟蹋、被恶心的意思。

按照妙玉的人设,卑鄙丑恶这个义项可以被直接剔除,那么只剩下“高亢刚直”和“被糟蹋,被恶心”两个意思。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就认为,应该理解为“高亢刚直”。这样理解下来就是:妙玉虽然后来离开贾府的庇护,不得不漂泊在令她恶心的俗世中,却依然保持了高洁不屈的品性挣扎生存。这是一种理解。

但是不能忽略还有重要的“违心愿”三个字,也就是说妙玉的结局是违背了她本人心愿的,她是一个高洁孤傲的人,流落俗世,与她一贯看不在眼中的俗人同流合污,也是确实违背了妙玉本来想要“清静”“孤洁”的心愿。

但是靖本一条脂批让妙玉的结局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靖本在妙玉奉茶一回的脂批:“他日瓜洲渡口……各示劝惩……红颜……枯骨……屈从”

文字虽然残缺模糊,但是我们依稀可以看出来,妙玉的结局应该不是高鹗续书中的被强盗玷污掳走,也可能不只是沦落俗世挣扎求生那么简单。

“瓜洲渡口”在南方扬州,而妙玉本来是在京中的贾府,很可能是她在贾府抄家之后,违背了师父的遗命,启程想要返回原籍,然后在瓜洲渡口这个地方,遭遇了不测。

“红颜”是指妙玉,那么“枯骨”也就是指年老的人,按照很多前辈的解读,很可能是妙玉为了不得已的原因,委身屈从了一把年纪的权贵人物。这个人有可能是妙玉当年躲避的权势,也有可能是贾府的敌人。

不管妙玉是为了自己求生,或者是为了救知己宝玉,屈从侍奉权贵,好像都可以说的过去。如果这位“枯骨”权贵因为妙玉的俯就,而放了宝玉一条生路,那么妙玉对宝玉人生的影响就非常大了,似乎也可以很好的解释妙玉为什么排在金陵十二钗第六位了。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妙玉不是救了宝玉的人,她是让贾府败的更彻底的人。金陵十二钗与贾府家族命运的关联,其实是双向,比如比如迎春、巧姐都是被家族坑惨的人。

按照上面的思路,如果妙玉是犯官之后,贾府收留包庇她也是一项大罪。妙玉的出身越高贵,贾府的罪名就会越大。

不要忘记被宝玉要走,送给刘姥姥那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很可能还有后续。刘姥姥是庄户人家,这么珍贵的杯子肯定不会拿来喝茶,多半是收藏起来,或者拿出去换现钱。尤其是在救赎巧姐的时候,比起卖房子卖地,当然是卖杯子更合适了。

成窑五彩小盖钟,应该和前几年轰动收藏界拍了2.8亿的成窑五彩鸡缸杯一个来历,都是非常珍贵的。因为明朝成化时期前后只有23年,“五彩”虽然不如“斗彩”罕见,但是也非常难得,据《博物要览》记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

所以,妙玉的这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在明清两朝其实也都是上等珍品,非常值钱,如果刘姥姥拿去变卖很可能会让人沿着蛛丝马迹,得到妙玉藏匿在贾府的事情。

《红楼梦》至第八十回,甄家已经抄家,贾府已经快要走到了末路,贾府子孙骄奢淫逸,罪恶累累,不管那一项罪名被揭发出来,其它罪状无一例外都会暴露。

仅是私藏罪臣之女和帮助甄家藏匿家产两项罪名就够贾府倒大霉的,更别提还有贾赦私通外官、贾琏国孝家孝娶亲、贾珍与秦可卿乱伦等等。

或许妙玉无意中做了那个压垮贾府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的身份被人揭发出来,直到导致贾府被查抄,牵连出一系列的罪名,摧枯拉朽,“忽喇喇似大厦倾”也未可知。

贾府抄家之后,妙玉自然也没什么好结果。一个孤苦无依的美貌姑娘,在古代根本难以独自生存。

或许妙玉会因为出家人的身份被赦免,但也只能流落到水月庵那样不堪的地方容身,智通那样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浪费妙玉这样的美貌人品,肯定要想发设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或者妙玉也可能被迫直接流入烟花风月之地,成了一名风尘女子。

在这一种可能里面,不管是在水月庵还是在烟花巷,以妙玉高贵的出身,出众的美貌才华和她带发修行的身份,恐怕都难逃应酬王孙公子的命运。

这样却可以对应了曲词中:“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与妙玉高傲孤洁的品性反差似乎更加鲜明强烈,“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南山橘暖 / 文


编辑于 2021-01-02 18:00

​赞同 2432​​22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笑笑不可爱

笑笑不可爱​​



电影行业 从业人员
​ 关注



关于金陵十二钗的排序,我们一直认为是对于角色和贾宝玉的亲密度来定的。

实际上,小说中警幻仙姑说过一个明确的标准:

……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

也就是说,金陵十二钗的排序,是按照角色对于故事的紧要性来排序的。跟贾宝玉亲不亲密没啥关系。

红楼梦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通过批语能看出来,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大家族覆灭的故事。

按照金陵十二钗的排序,林黛玉之所以是女主,不是因为贾宝玉喜欢她,而是因为她对故事的走向最为紧要。贾家覆灭的故事中,林黛玉是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所以她排了第一。薛宝钗和林黛玉共用了一张画一首判词,同理。

妙玉能排第六,排在王熙凤之前,说明妙玉在八十回后,会对贾家的存亡产生极关键的影响,甚至大过了王熙凤。

那么想一想,贾家还可能是我们通俗思维中那样一抄而败吗?抄家抄到灭族的话,那是什么女子都不可能救回来的。贾家如果是像87版那样被满门抄斩,贾宝玉是罪犯的家属,在古代是被连坐的,放出来反而是平民身份的乞丐了?不合理吧?

别忘了探春那句著名的flag——这样的大族人家,从外头杀来一时杀不死,必得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按照小说中警幻仙姑的规定,实际上金陵十二钗才是贾家覆灭的主角们。她们并不是一场大风浪中被家族命运裹挟的秋霜落叶。正相反,她们才是贾家命运的创造者。


发布于 2021-01-03 1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0: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贾珍+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贾珍:三小人王:大顺王李自成、大西王张献忠、顺治、三个忠顺王。。。

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贾珍这个人物?









关注者
210


被浏览
366,280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0

​添加评论


​分享















69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张佳玮

张佳玮​



2021 年度新知答主
​ 关注




读过《红楼梦》的诸位,自然知道。贾宝玉很纯粹,故此和仕途经济的亲戚们,尤其男性亲戚们,格格不入。

理想状态下,自然该是贾宝玉这样的纯真少年更受欢迎,其他须眉浊物活得很糟糕才对。

然而事实似乎……不是这样?




宁荣二府男性中,开场就招人恨的,自然是贾珍。毕竟和秦可卿扒灰这事,太下流了。

本身又骄奢淫逸不读书。书里第一次出现贾珍时,已经说了:

“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脸谱化一点,恶有恶报,这类家伙该混得很差才是?

但似乎,混得还挺好?




这么说有点讽刺:

虽然贾宝玉这一流人物更真诚纯粹,但在那个纨绔子弟世界里,贾珍这种人——颇通世务,颇能交接——反而是最适合、最容易混舒服的。


众所周知,贾珍和秦可卿有染。

秦可卿死了之后,贾珍先是哭得泪人一般,如丧考妣,说话大荒唐:

“合家大小,远亲近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乍看来,虽是扒灰奸情,也有几分真心。但下一刻就不对了。

薛蟠二愣子,送来了好寿材。贾珍就笑问薛蟠:“价值几何?”

薛蟠也傻笑:“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

贾政劝说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贾珍不听。

这一段,贾政的持重方正,薛蟠的愚蠢败家,都出来了。




妙在贾珍之前还哭得泪人儿如丧考妣,这会儿就笑问起来。

下一刻就所谓“贾珍虽然此时心意满足”。

这个从哭到笑到心满意足,真是全无心肝。




然而薛蟠是大傻子呆霸王。贾宝玉虽然纯真,其实也有点呆。

贾珍虽然油滑邪恶,但有几分聪明。

聪明不在吟诗作赋读书写字,在小事情上。




比如,之后,贾珍听了贾宝玉劝导,去拉王熙凤来主持丧事。适才还“喜不自禁,连忙起身”,下一刻就“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则过于悲痛了,因拄拐踱了进来”。




如此扶着拐,求要王熙凤。邢夫人还在考虑时,贾珍先笑着夸了王熙凤几句,到最后动之以情,说:“婶子不看侄儿、侄儿媳妇的分上,只看死了的分上罢!”说着滚下泪来。

这份拄拐装可怜、该哭时哭,该笑时笑的本事,是所谓场面上的人,会来事。

贾宝玉就没这本事。




后来王熙凤真来理事了,贾珍也很会说话,给王熙凤无限权柄:

“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这话说得真是滴水不漏,开诚布公。




题外话,看过《大宅门》的诸位,不妨回想一下:

白萌堂交权给二奶奶,也是这么一番话。

贾珍场面上,那是真会做人。


后来贾政带贾宝玉视察大观园题匾额。父子之间上演俗套戏码:贾政要贾宝玉拟,贾宝玉拟了曲径通幽、有凤来仪什么的,清客们夸,贾政骂。这也是无聊套子。

期间有一次,贾政让清客们拟,不好;贾珍很凑趣地当捧哏:

“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

真是聪明,尺寸恰好。




后来提到如何布置田园风光,贾珍还是很凑趣地说了句:

“此处竟还不可养别的雀鸟,只是买些鹅鸭鸡类,才都相称了。”贾政与众人都道:“更妙。”

贾珍是很有这种小聪明的。平时由着贾政和贾宝玉玩父子情,该说话时说话,说就一语中的。








对贾蓉,贾珍管得很严;府里去道观,贾珍负责敷衍道士;请医生之类外派任务,都是贾珍去的。




贾蓉提到光禄寺的官想念贾珍,贾珍一语道破:

“他们那里是想我。这又到了年下了,不是想我的东西,就是想我的戏酒了。”

他深通那一套潜规则,伶俐着呢。








当然,贾珍真正的身份,还是官僚地主。

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无妨,有收成。

看他怎么管理收成。




庄上的乌进孝来了,贾珍的表现特别精彩。

乌进孝行礼,贾珍命人拉他起来,笑说:“你还硬朗。”——没有自己扶,让旁人拉的,很讲尺寸。不拉则不礼貌,亲自拉那就太亲昵了。

乌进孝笑回:“托爷的福,还能走得动。”




贾珍道:“你儿子也大了,该叫他走走也罢了。”

乌进孝笑道:“不瞒爷说,小的们走惯了,不来也闷的慌。他们可不是都愿意来见见天子脚下世面?他们到底年轻,怕路上有闪失,再过几年就可放心了。”

贾珍道:“你走了几日?”

乌进孝道:“回爷的话,今年雪大,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的很,耽搁了几日。虽走了一个月零两日,因日子有限了,怕爷心焦,可不赶着来了。”

——像是闲闲拉家常,像是问着走几天。乌进孝也不经意地诉了一下苦。




下面贾珍发话了:

贾珍道:“我说呢,怎么今儿才来。我才看那单子上,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

乌进孝忙进前了两步,回道:“回爷说,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所以才这样。小的并不敢说谎。”

——客气了几句,忽然开始挑刺。恩威并济。

老货这词其实带几分亲昵,打擂台,却又带指责意味。

乌进孝紧张起来了,赶紧告饶,强调“不敢说谎”。




贾珍皱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作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

乌进孝道:“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谁知竟大差了。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贾珍虽不读书,但脑子里经济账算得很精。这里的手段:皱眉,语气,“算定了”,都厉害。乌进孝也只好道苦,一时胆战心惊。




贾珍道:“正是呢,我这边都可,已没有什么外项大事,不过是一年的费用费些。我受些委屈就省些。再者年例送人请人,我把脸皮厚些,可省些也就完了。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

——其实是施压,但场面上控得很好。先逼了几句,又缓和下来。

自称受些委屈也罢了,强调自己府里比对面还要宽和些。真是紧一步,松一步,拿得稳稳的。




接着是最厉害的一段。

贾蓉稀里糊涂,笑向贾珍道:“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

贾珍笑道:“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那里就穷到如此。他必定是见去路太多了,实在赔的狠了,不知又要省那一项的钱,先设此法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我心里却有一个算盘,还不至如此田地。”说着,命人带了乌进孝出去,好生待他,不在话下。

——很从容地对付完了乌进孝。恩威并济一番。顺手看透了王熙凤的计策。

王熙凤是全书顶尖的聪明人,但贾珍能一眼看破她的套路,一口喝破,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所以了,这就是贾珍。

不读书,荒淫无耻,老纨绔子弟了。

但他场面上很会来事。纨绔子弟本来也不需要读书明理,所以他也不求那些。

纨绔子弟需要的,比如见缝插针地敷衍,小事情上的聪慧,做人情搞交际,脑子里算利益,他都懂。

作为大地主知道怎么对付下头的人,作为管家人与王熙凤实际上棋逢对手。




这么说很讽刺,也很悲哀:

贾珍可说是个更邪恶更没责任心的男版王熙凤。将来贾琏、贾芸们,老了老了,再油滑一点,也许就是他这个样子。

但就是贾珍这么一个人,其实比只会读书、为人持重的贾政,更如鱼得水。比贾宝玉这样活在大观园里的富贵闲人,那更是左右逢源。

因为那个身份,不需要他真会读书做事。反而最自在的,就是贾珍这么所谓会来事的人。




世上最珍贵的,自然是探春这样,有才有德又能办事的人。然而少。

贾珍这样能办事懂得怎么混世道的人,不可爱,但只要到了那个阶层,反而混得最溜。

反而是贾宝玉,的确够纯粹,但譬如赵辛楣说方鸿渐:

“你不讨厌,但全无用处”。

贾宝玉当日看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不爽,才去了秦可卿房间里睡;其实贾珍这就是典型的虽然不读书,但“世事洞明”了。








就像老舍先生《骆驼祥子》里,祥子这样的车夫,需要的是勤恳耐劳能跑。

而开车厂的刘四爷,需要的是:

“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他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忽忽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许多看着没学问没见识,道德还不高明的人,却混得如鱼得水,都是这个道理。


编辑于 2021-09-19 19:20

​赞同 1258​​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包茅子

包茅子​


​ 关注



贾珍这个人物写得好,好就好在他是个有能力的败家子。败家子就得是酒囊饭袋?那太简单了。红楼梦很少把人物平面化,混账如薛蟠,还占个爱护母亲胞妹,还占个直爽慷慨呢。贾珍作为书里贾氏的一族之长,又岂是寻常之辈?

事实上,红楼梦虽有家事消亡首罪宁的说法,但宁国府前后两位主事人,体面上,都比荣国府的要好得多。

贾敬,文字辈里唯一考中进士的。荣府那边贾赦根本不用比了,就说政老爹吧,读书如何认真,为人如何妥当,到头来,还不是没得到什么功名,连官都是皇帝赏的。在沉迷炼丹修道之前,贾敬就是贾家第一号人才。

贾珍呢,没有功名,这是儿子不如爹的地方。但在应对家族事务时,他依然显示出足够的能力。

第一个例子,督建大观园。元妃省亲,贾家的主要准备,就是造省亲别墅。按理说,元妃为荣府的女儿,督建工作自然由荣府的人来主导(后面也看得出来花的是荣府的银子)。但按照书里地描写,贾珍似乎才是那个主事人。因为,十七回让贾政去看园子的,是贾珍;作为向导一路带着贾政贾宝玉逛园子的,也是贾珍。可见,在省亲别墅建造的过程里,贾政贾赦这些老一辈其实是甩手掌柜,具体事务都由贾珍、贾琏等人负责,而其中,作为族长的贾珍角色最为重要。

第二个例子,清虚观打醮。荣府女眷全体出动,何等热闹又何等棘手,而贾珍一边指挥下人,一边陪伴贾母,把整个活动给罩住了。这时贾蓉却和一伙小辈躲在钟楼里乘凉。被贾珍抓住一通训。儿子不如爹,孙子不如儿子,作者真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贾家如何一代不如一代。

第三个例子是除夕祭宗祠。这回里,贾珍和官员打交道,和乌进孝打交道,和族中小辈打交道,都显示了不俗的手腕。比如乌进孝,这是贾家的老庄头了。按身份是奴才,但是呢,他又帮府里管着庄子上的其他壮丁。贾家人自己早已不理会这些田地上的事,也没有监管的功夫,年成好坏,都要落在这个庄头手里。那贾珍怎么对他?上来就问候人家身体,然后问候家庭,即便对他送上来东西钱数不满意,也是用老货这样亲昵的称呼来掰扯。不失体统又极尽笼络,分寸拿捏得当。又如贾芹,这家伙承包大观园的差事,还想来分年物,贾珍的反应是立即喝止,表示东西是给穷苦族人的,他没资格。作为长辈,展示了足够的威严和公正。

事实上,红楼梦有一组隐性的对照:就是贾珍、尤氏和贾琏、王熙凤。这两组是宁荣二府实际的管家人。其中两位女性俱有才华。凤姐自不用说,协理宁国府一节已是光芒万丈。而尤氏的办事能力其实是被低估的,不仅有独艳理亲丧,还有操办王熙凤生日。贾母主持的几次家族聚会,都能看到尤氏忙上忙下的身影。但是,凤姐可以辖制住贾琏,而尤氏却不能对贾珍形成有效的制衡。这里面固然有两人家世差别所带来的底气不同,但也未尝不和两位丈夫的性格、能力有关。比起各方面均只平平的贾琏,贾珍就是更霸道、更有手段。考虑到宝玉的才华并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认可,说贾珍是玉字辈里能力最强的人,似乎并不过分。

但能力强的贾珍,恰成了贾府衰败的首要罪人。作者在无情揭露一切的同时,也就赋予红楼梦深刻的悲剧性。想想看,如果贾府末路充斥的是贾赦、贾环般智商欠费、性格糊涂的人,那好像也没什么可惜的。如此天赋如此子弟,神仙也救不活(你看薛家的衰败就没引起什么感叹,因为薛蟠一出场我们就知道药丸了嘛)。但贾府悲哀就悲哀在它是被贾珍这样有能力的人毁掉的。吃喝嫖赌骄奢淫逸,贾家最荒唐的事,几乎都由贾珍起头。这些事很大程度上就抵消了所谓的能干。为什么贾蓉会成长绣花枕头道德败类?贾珍明明管他了呀,而且有时还挺严格。因为修身齐家修身齐家,贾珍你自己一屁股破事,到公共场合又出来装威严、装公正,如何让小孩信服?当柳湘莲都知道,宁府除了门口的石狮子,没有什么东西是干净时。贾珍所做的那些工作就无效了。省亲别墅如何不落俗套,清虚观打醮如何浩大张扬、除夕祭宗祠如何有序公正,都只是面子工程。而面子工程要有用,前提是里子别让人看到。

这就是贾珍。他有能力,所以可以把贾府的面子工程做到极致。但也正因为有能力,他的无法无天会到把宁府的里子翻了过来(这四个字正是冷子兴的评语)的地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古今第一淫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5.9、警幻仙子为何说贾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幽之鸣

幽之鸣






在警幻仙子批判完世人之情大都是淫后,她对贾宝玉说道:

“……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红楼梦·第五回》)

为何警幻仙子说贾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呢?我们先看警幻仙子对淫的解释。

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红楼梦·第五回》)

淫的理虽都是一样,但意有分别。警幻仙子将淫从意上分为皮肤淫滥与意淫两类。

警幻仙子先解释了世上人的皮肤淫滥。世上好淫的轻薄浪子对女子的喜爱在最开始时都是悦容貌,喜歌舞。而悦容貌的本质就是好色。

在《〈红楼梦〉如何解释人产生虚幻的原因》一文中,我们解释了人对于以胖或瘦为美的概念是后天被不断强化的结果。因赤子之心无知无识,也就是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处在无知无识的状态中。无知无识的小孩在长大的过程中很难自己意识到以胖或瘦为美的概念,这一定是被长期引导与灌输后才慢慢形成的概念,所以胖瘦的美丑概念是人在后天不断被强化的结果。

而男人的好色同样是被不断强化的结果。男人好色又是如何被强化的呢?因为男人在心性不定的时候看了一些不该看的书。这一点作者通过薛宝钗指了出来:

(宝钗)款款的告诉他道:“……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薛宝钗所说的杂书就是曹雪芹所批判的历来野史、风月笔墨以及才子佳人小说。

不仅是薛宝钗的姊妹兄弟在小时候害怕看正经书,我们当代人小时候同样怕看正经书。为何人们小时候都怕看正经书,而喜看杂书呢?

因为小孩子本就心性不定,很容易只由着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行事,当从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能使其愉悦时,他们便会将感官所获得的一切当成是正确的来看待。

当人只受着感官来主导一切的时候,就难以回归到无知无识的本心本性之中,也就难以保持心定。外界的环境又时刻处在变化之中,所以心不定的人,总想让感官从外界获得使自己愉悦的东西。

历来野史、风月笔墨以及才子佳人小说等杂书恰好能给人带来愉悦,杂书中的女子个个貌比西施,都有极端正的五官,在《将曹雪芹的观点与〈周易〉 给合如何解释时间与空间》一文中,我们解释了阴阳二气是由两个相依相随的球形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阴阳二气是极规则的球形,端正的五官符合阴阳二气的本质特征,所以很容易给人带来愉悦之感。

当人在心性不定时接触了杂书后,就会被杂书所写的气质清雅貌若天仙的美女吸引,被杂书中余香满口的警人辞藻所迷惑。这更加符合了这些人只用感官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他们会从这些杂书中获得愉悦,便会对杂书爱不释手。所以人们特别喜欢看这些杂书。

正经书是要让人们回归到无知无识的本心本性之中,这必然不符合这些人只想从感官所获知的一切愉悦自己的状态。而心性不定的小孩子总以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他们很难控制自己回归到无知无识的本性之中,看正经书时,他们便会觉得了无趣味,所以小孩子都害怕看正经书。

小时候看了太多的杂书后,这些男孩子就会只着眼于美貌的女子,加之杂书最终都难免不涉于淫滥,这些杂书就成了这些男孩子性启蒙的导师。看了这些杂书的男子就会将书中描写的天仙女子当成性幻想的对象,加之书中的这些绝色佳人个个都有难觅情郎的忧愁,这些美若天仙的女子只要初见一个男子便将他当成自己一生的寄托,这就给了这些看书的男子无限美妙的幻想空间,让他们觉得天下美女都如杂书中的女子一般,见到自己就中意自己。又因为这些男子没有书中所写情节的经历,他们就结合着杂书中极富煽动性的文字与图画脑补出使自己愉悦的画面来。

如果长期这样,便会只沉浸在感官获得的这份快感之中,人就会只受感官的控制,从而移了本性变得好色起来。当长期把由感官获得的一切当成知与识后,此知与识反馈给我们的大脑,于是在大脑中形成记忆,当感官不断地接收相同的事物,就会在大脑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记忆,此记忆在未来的生活中便会指导着我们的行为。

当只以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人就需要不断地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来获得内心的愉悦,这种愉悦的快感实质上就是人的贪欲。当感官没有获得足够的刺激时,欲望的不能满足就会使这些人陷入虚幻之中而意志消沉。所以他们需要找到更多更刺激的杂书使自己获得愉悦的快感。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寻求刺激的原因。

在不断地借助这些杂书中的情节幻想出愉悦的美妙后,好色便在这些人的记忆中被强化,他们一天的所思所想全是杂书里的东西,最后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所以说好色是被强化出来的。

如果男子只以美色取中女子时,最开始只悦容貌,喜歌舞。慢慢地,人的贪欲不满足于此,就会想着获得更大的快感,而好色的终极一步是“巫山之会,云雨之欢”。所以这些人最终都会涉入淫之中。

当没有接触到“巫山之会,云雨之欢”前,会因没达到终极目标而有无限美好的期盼,兴致也就不会消散,在与对方调笑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厌倦。

当通过“巫山之会,云雨之欢”尽其兴后,这些人就会发现这个过程并没有看杂书后长期所幻想出来的那种愉悦感,人的兴致就会骤然消散。所以当这些悦容貌的轻薄浪子得一美女尽其兴后,却是消其兴时。

如果这些人在消其兴后,没有回归到无知无识的本心本性中,不能做到心定时,当再见到别的美女时,便会又感发其兴。记忆中的画面会再次被唤醒,在没有涉于“巫山之会,云雨之欢”前,此兴可保,当有“巫山之会,云雨之欢”后,此兴便消。

这就是很多男人见一个爱一个的原因。这些男性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他们对女子的爱不过是为了“巫山之会,云雨之欢”,一切的行为都只着眼于最终的淫。当没有涉入淫之前,这些男儿对女儿表现得千依百顺,他们会为着最后的那份快感而不顾一切地伪装自己。一旦涉入淫之后,悦容貌的趣兴就会消散而对此女子产生厌倦。这些人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们露出狰狞的獠牙,想着法儿地将这些还沉浸在甜蜜爱情中的女儿无情地抛弃。然后又猎寻新的对象来历“巫山之会,云雨之欢”,在涉入淫后又将对方抛弃。如此循环往复。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男子面对美女所产生的那份愉悦感犹如潮水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时就会想着寻找更多不同的美女来愉悦自己。所以警幻仙子说这些好色之徒“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美女成了这些人泄欲的工具,以满足他们一时的新鲜感。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假定了这些男子都是富贵公子哥,女子很容易被这些好色之徒欺骗到手,这些轻薄浪子最终能与美女涉入淫之中。

但很多人看了这些杂书变得好色之后,很难获得最终的“巫山之会,云雨之欢”。他们每见到一个美女都想据为己有,也就是警幻仙子所说的“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但是求而不得,他们就会产生抑郁的情绪,为了让自己振作,他们不断地看更多更刺激的杂书来排泄心中的烦闷。长此以往,当书中的刺激难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时,他们可能会为了寻求刺激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来。

所以甲戌本侧批对“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极其赞同:

说得恳切恰当之至!

当人一旦养成了只用欲望来行事的时候,人就会被欲望的无底洞拖入深渊。好色只是贪欲的一种,除了好色,还有贪财恋权者,这些贪欲的形成过程都是一样的。而财、权、色三者大多时候相互勾连在一起。这些人最开始要么好色,要么贪财,要么恋权。当某一项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时,他们就会通过别的来满足他们的欲望,比如说好色者通过美色难以满足其欲望后,就想通过权力来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最后这些人便会色、财、权占全。所以我们会看到腐败的官员大都是财、权、色都涉及。

当今社会的大多数人都是皮肤之淫滥,他们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做出各种各样的荒唐行为,多少淫滥现象丛生,其实就是受着大环境中大肆宣扬才子佳人小说,鼓吹性解放、性自由的影响。还有很多人受着某国电影中的花样桥段的影响。

贾宝玉的淫与这些皮肤淫滥的蠢物不相同,他的淫是天分中生成的一段痴情,警幻仙子将贾宝玉的淫命名为“意淫”。

何为意淫呢?警幻仙子没有给贾宝玉做出具体的解释,只说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好在甲戌本侧批在警幻仙子说贾宝玉意淫时给出了解释:

按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是体贴二字,故曰“意淫”。

从批语来看,“意淫”就是体贴,单凭此批还是难以理解贾宝玉的意淫。

在第八回写道贾宝玉早上叫人沏了一碗枫露茶,但因此茶要三四次后才出色,所以贾宝玉叫丫鬟茜雪留着晚上吃。晚上时,贾宝玉从梨香院吃醉酒回到绛芸绛,茜雪端给贾宝玉的茶已不是枫露茶,贾宝玉问其缘由,得知是自己的奶妈李嬷嬷吃了,他极其生气,将手中的茶杯打了个粉碎。甲戌本侧批对此批道:

按警幻情榜,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

由此批来看,贾宝玉意淫的本质是情不情,情不情就是对于世间无知无识的一切,都用一痴情去体贴。

第三十一回庚辰本的回前批对“情不情”进行了解释:

“撕扇子”是以不情之物供娇嗔不知情时之人一笑,所谓“情不情”。

由三段脂批可以得出,“情不情”中的前一个“情”字是体贴的意思。“不情”中的“不”有无或没有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将“不情”理解为无情。

这样理解对不对呢?情是喜怒哀乐已发的产物,如果喜怒哀乐情之未发,那么就处在无情的状态。不情之物指扇子,扇子没有喜怒哀乐之情,所以将不情理解为无情没有问题。

所以这句批语的意思是:“撕扇子”是以无情之物来供世上喜生气而不知什么是情的人一笑,这就是“情不情”。

无情是喜怒哀乐情之未发,如果情未发,就处在本心本性无知无识的状态,所以无情就是无知无识的状态,而不情又是无情的意思,所以不情就是指无知无识的状态。

摔茶杯的一段脂批说情不情是“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结合不情是指无知无识的状态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出摔茶杯批语中的“无知无识”指的是无情,也就是不情。这句批语的意思是:世间所有的不情之物,贾宝玉都用痴情去体贴。

贾宝玉体贴的是无知无识的不情之物,摔茶杯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人和物有李嬷嬷、茜雪、茶杯与枫露茶。所以贾宝玉所体贴的不情之物只能是茶杯与枫露茶。贾宝玉将茶杯摔在地,他不可能对茶杯体贴。贾宝玉摔茶杯的原因是李嬷嬷吃了他的枫露茶,所以可以得出贾宝玉所体贴的对象是枫露茶。

为什么批书人要在贾宝玉摔茶杯一事说出贾宝玉情不情是体贴枫露茶呢?我们还得从枫露茶本身来看,甲戌本侧批对“枫露茶”进行了解释:

与“千红一窟”遥映。

在《“千红一窟”与“万艳同杯”到底指什么》一文中,我们证明了“千红一窟”指的就是《红楼梦》中下世的所有女儿。所以遥映“千红一窟”的“枫露茶”在此处代指《红楼梦》中的所有女儿。

在《冷香丸、群芳髓为何是治世人邪思妄动症的良方》一文中,我们得出了《红楼梦》中下世的所有女儿都是警幻仙子用名山胜境内的花花草草炼制而成。这些花花草草本身也是无情之物,所以用无情之物“枫露茶”代指《红楼梦》中的所有女儿也是说得通的。

所以贾宝玉体贴枫露茶也就不仅是体贴枫露茶本身,而是体贴枫露茶所代指的所有女儿。

这样解释后,作者所说的“意淫”与批书人所说的“情不情”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还得借助脂批来理解。

第三十三回贾宝玉挨贾政的毒打后,贾政的门生傅试派了家里的两个嬷嬷来请安,贾宝玉本是最厌愚男蠢女的人,但因闻得傅试有个名叫傅秋芳的妹子才貌俱全,贾宝玉虽未亲睹,但对傅秋芳的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如果不让这两个嬷嬷进来请安,贾宝玉怕薄了傅秋芳,所以他忙命人请二位嬷嬷进来。蒙府本侧批在此处批道:

大抵诸色非情不生,非情不合。情之表见于爱,爱象则心无定象,心不定,则诸幻业生,诸魔蜂起,则汲汲乎流与无情。此宝玉之多情而不情之案,凡我同人其留意。

因为美色能给人带来愉悦而产生喜乐之情,人如果不会产生喜乐之情,也就不会有好色一说,所以批书人说“色非情不生”。又因为好色使人产生的是愉悦的情,好色的人便会将好色当成是正确的行为看待,产生的这份愉悦的喜乐之情又反过来促使这些好色的人变得更加好色,情合了其好色的念头,所以批书人说“色非情不合”。情与色两相补益。

情又通过爱表现出来,当人陷于爱时,不能回归到阴阳二气无知无识的本性之中,只以感官感知到的一切并由着喜怒哀乐情之已发行事,这时就会使人心不定。当心不定时,更加难以回归到无知无识的本心本性之中,人就会由着外界的刺激而思想。思想产生的一切是假而非真,假而生幻,人于是就有许多的邪思妄动,所以批书人说“诸魔蜂起”。

贾宝玉只是听人说傅秋芳才貌俱全,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能体贴到如此,这一切还不是因为听人说对方貌美有才华,所以产生了爱,这种爱的本质就是好色,好色不过是自己思想出来的产物。所以作者用了“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写贾宝玉对傅秋芳之情,遐思遥爱就是贾宝玉自己幻想出来的虚无之物。

《红楼梦》多处写贾宝玉每见到一个清俊的女儿都会对其牵肠挂肚。在第十五回给秦可卿送殡途中休息时,贾宝玉因见庄上的二丫头好看,在同大家坐马车离开时,他恨不得下车跟了二丫头去。在第十九回去袭人家,贾宝玉见到袭人的姨妹子也是极其地惦念,还想让她进大观园。在第三十回贾宝玉初见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在大雨中画蔷字,自己被大雨淋得像水鸡似的,他却只关心龄官被雨淋湿了,叫她不要写了。贾宝玉对所有的漂亮女儿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特别地牵挂。

在分析枫露茶时,我们得出了贾宝玉体贴枫露茶不只是体贴枫露茶本身,而是体贴枫露茶所代指《红楼梦》中下世的所有女儿。从举例中可以看出,贾宝玉的确是体贴着《红楼梦》中所有的女儿,所以批书人说枫露茶与“千红一窟”遥映并不是瞎说。这也证明了我们前面的论证并不是捕风捉影。

很多人觉得《红楼梦》中的所有女儿都喜欢贾宝玉,但是细看《红楼梦》,真正对贾宝玉动爱情之念的只有林黛玉一人。其他大多数人对贾宝玉都没有爱情的想法。在贾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二丫头去时,二丫头却抱着他的小兄弟与几个小女孩说笑,压根就没有把贾宝玉放在心上。贾宝玉所关心雨中画蔷的龄官也不喜欢贾宝玉,她只对贾蔷一往情深。

贾宝玉痴情体贴的人全是美女佳丽,虽然贾宝玉的痴情不同于世人的皮肤淫乱,虽没有涉及“巫山之会,云雨之欢”,但毕竟也是悦容貌,所以也属于淫的范畴。贾宝玉对所有的俊美女儿都用情,但只是他的一厢情愿,所以警幻仙子给贾宝玉之淫定性为意淫。

《红楼梦》中的大多数女儿对贾宝玉无情思,所以“情不情”中的“不情”可以指对贾宝玉无情思的女儿,情不情也就可以理解为贾宝玉所体贴的大都是对他无情思的女儿。贾宝玉的体贴不过是他单方面的遥思遐爱,他是活在自我世界中幻想出别的女儿都喜欢他。

这也是《红楼梦》有别于历来野史、风月笔墨以及才子佳人小说等杂书的地方。杂书中的男子恨不得天下所有的美女都喜欢他一个,也就是警幻仙子所说的“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以满足男子内心中的那份可怜私欲。

《红楼梦》所要反驳的是杂书中所有女儿都喜欢同一个男儿的胡说八道。所以贾宝玉在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前,他觉得天下所有女儿都会为他流泪。

“……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当他真正明白龄官画蔷是为了贾蔷,龄官只为贾蔷流泪后,他才醒悟。

宝玉一进来,就和袭人长叹,说道:“我昨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道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世上人本就各人得各人的眼泪,一个男子不可能得尽天下所有女儿的眼泪。蒙府侧批对贾宝玉之悟批道:

这样悟了,才是真悟。

贾宝玉之悟当然是作者用他劝我们世人,世上多少男儿不是从自己心中取女儿?每见到一个美貌的女儿,便觉得这个女子同杂书里所写的那样,仅凭一面之缘就中意自己,可是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同时这些男儿把对所有美女的喜爱当成是真情,真是可笑至极,这哪里是情?不过是以好色不淫为饰,情而不淫作案。他们行为的本质就是淫,并没有情可言。所以在大观园快要散了时,作者对贾宝玉写道:

宝玉听了,怔了半天,因看着那院中的香藤异蔓,仍是翠翠青青,忽比昨日好似改作凄凉了一般,更又添了伤感。默默出来,又见门外的一条翠樾埭上也半日无人来往,不似当日各处房中丫鬟不约而来者络绎不绝。又俯身看那埭下之水,仍是溶溶脉脉的流将过去。
心下因想:“天地间竟有这样无情的事!”悲感一番,忽又想到去了司棋、入画、芳官等五个;死了晴雯;今又去了宝钗等一处;迎春虽尚未去,然连日也不见回来,且接连有媒人来求亲:大约园中之人不久都要散的了。纵生烦恼,也无济于事。不如还是找黛玉去相伴一日,回来还是和袭人厮混,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的。(《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贾宝玉想要每一个女儿都能聚在大观园的快乐王国之中,但是最后呢?却只能面对着一个个女儿远离他而去。贾宝玉最后的心愿变成了只想着与袭人黛玉厮混。从而得出只有两三人可以同死同归。曾经想着天下所有女儿的眼泪都为自己流,最后却意识到只有一两个人女儿为自己流泪。如果贾宝玉能早有此认识,何至于有如此荒凉之感。还不是因为自己曾经的欲求太多,造成今日不能满足而落空,这才有凄凉之感。

贾宝玉对那些无情思于他的女儿用情极深,最后只能流于无情之中。贾宝玉以厮混的心态对痴情于他的黛玉,只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同样流于无情之中,他最后岂不是也无情于最爱他的黛玉。

所以脂批得出结论说“汲汲乎流与无情”。“汲汲”的意思是急于得到的样子。见到清俊些的女儿都会放在心上并且牵肠挂肚的贾宝玉,不过是急于想得到她们给自己的正向反馈,当没有时,他便会消极处之。所以贾宝玉到头来面对冷清时,反而觉得是别人无情,因为别人没有给他带来他想要的愉悦。贾宝玉的所作所为看似极有情,却只是一时之小情,最终全都流入无情之中。

批书人最后得出“此宝玉之多情而不情之案”,所以贾宝玉的情不情是说他“多情而不情”,也就是说贾宝玉对每一个清俊女儿都动情,但到最后却流于无情之中。

所以情不情是痴情于对自己无情的无数美女,最后流入无情之中。

“贾宝玉多情而不情之案”的“案”字,与第一回一僧一道说“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中的“案”相照应,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这段公案是说《红楼梦》中一干人下世演出的《红楼梦》这出戏。

所以脂批所说的“贾宝玉多情而不情之案”指的就是贾宝玉下世所演出的这出戏。这出戏中的贾宝玉对每一个女儿都多情,最终流于无情之中。

作者用贾宝玉演出情不情之戏,就是为了反驳杂书中好色不淫,情而不淫的观点,从而达到劝谏世人的目的。杂书不过是以好色不淫为饰,以情而不淫作案,其实他们的做法并非情而是淫。作者用傅试派来看望贾宝玉的两个婆子的对话写出了这一点:

“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这就是贾宝玉的情不情,芳官与丫鬟代指由花花草草所炼成的《红楼梦》中所有女子,这些女子加上燕子、鱼、星星、月亮等代表贾宝玉所体贴的所有无情之物。在贾宝玉体贴爱惜这些无情之物时,连无用的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蹋起来时,值千值万的也不管了。他的喜爱不过是随心所欲。

这就如撕扇子一事,贾宝玉因为晴雯失了手把扇子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被宝玉骂蠢才,这是贾宝玉对扇子的体贴。惹得晴雯生气后,贾宝玉又让晴雯撕扇子来取乐她以表达歉意,这又是贾宝玉对扇子的糟蹋。所以批书人对撕扇子一事批说“‘撕扇子’是以不情之物供娇嗔不知情时之人一笑”,说娇嗔而不知情的人,是因为不知情的人总容易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生气动怒。娇嗔不知情不仅指发火的晴雯,还指发火的贾宝玉。他们都是喜生气而不知情的人。

贾宝玉为了关心一个自己不认得的龄官而甘愿被雨淋,却因自己房中的丫鬟没有及开门使他淋得像雨打鸡时,而想着要将开门的丫鬟踢几脚,最后却踢到了袭人。

贾宝玉是真的体贴吗?当然不是。贾宝玉的体贴大都用在对他没有情思的人或物上。最后使真正关心他的人受到伤害,晴雯如此,袭人如此。黛玉更是如此,所以面对大观园里的众人快要散时,贾宝玉只想跟黛玉袭人厮混了事。真为黛玉袭人对他的用情不值。

这不就是当今社会中的许多人吗?对不认识的人毕恭毕敬,关爱备至,对关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却如仇人一般,当遇到困难时又想起父母亲人的好来了。

蒙府侧批对上面引用三十六回中的这一段话批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深意味,岂能持告君。

作者的深意味就是要用贾宝玉这种看似很有情却极无情的行为告诫世人,他不过是仅凭自己一时的喜好做事,他的喜爱并不能长久维持,当这种喜好给自己带来不愉悦的时候,他就会糟蹋起来。

所以贾宝玉的情并不是真情,而是只想着愉悦自己的淫,即警幻仙子所说的意淫。

贾宝玉在听警幻仙子说他是天下第一淫人时,我们看贾宝玉的反应。

宝玉听了,唬的忙答道:“仙姑差了。我因懒于读书,家父母尚每垂训饬,岂敢再冒‘淫’字?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字为何物。”(《红楼梦·第五回》)

从贾宝玉反驳的话可以看出,警幻仙子说贾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明显不合情理。虽然贾宝玉懒于读书,但是身为世家大族的子弟,其家教极其严厉,他常被父母教训诫勉,不敢冒出“淫”字。再加上此时的贾宝玉还是一小屁孩,连“淫”字是何物都不知道。说贾宝玉是淫人明显说不过去,用“天下古今第一”来说贾宝玉之淫更说不过去。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其中的不合理呢?

在《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的经历实发生在甄士隐的梦后》一文中,我们论证了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实是警幻仙子给贾宝玉看他下世所上演的《红楼梦》剧本,此时间发生在第一回甄士隐的梦后,即通灵宝玉下世之前。

只是因为警幻仙子给贾宝玉看剧本时要说一些淫情之事,不好在贾宝玉还没有下世前给他说,所以作者将警幻仙子给贾宝玉讲解下世演出的剧本安排在了第五回。作者用梦的跳跃性将在时间顺序上不能合理接榫于第一回甄士隐梦后的情节,使其更好地衔接上,同时又合理地将符合贾宝玉现在的人生经历安插其中。

当我们明白作者的这种写文结构后,警幻仙子话中的不合理就迎刃而解了。贾宝玉反驳的这部分内容的确是符合他现在的情况,这是作者在梦中穿插符合现在情况的事。但是警幻仙子说贾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一事的真实发生时间在通灵宝玉下世之前,警幻仙子给未下世前的贾宝玉看他下世后所要演出的剧本,告诉他所上演这个角色的定位就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当明白了这个安排,我们也就能明白警幻仙子说贾宝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是何意,在《从贾宝玉说赤子之心无知无识看人如何产生知与识》一文中,我们得出曹雪芹的认识论构建的基础是赤子之心无知无识,既然曹雪芹认为所有人在出生时都无知无识,刚出生的人绝不可能有情,人怎么可能从天分中带来一段痴情。所以说贾宝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在我们世人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贾宝玉天分中生成的一段痴情,实际上是贾宝玉在下世前被警幻仙子布散的相思,让他下世去演出对所有女儿的体贴,这天分就是警幻仙子给他的安排。因为贾宝玉下世前就已经知道自己要对所有的女儿痴情,所以说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这段痴情就是意淫。

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出生时全都无知无识,人不可能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所以说贾宝玉的淫是天下古今第一,天下古今第一不是说淫的程度,而是说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的情况在天下古今中从来没有过,贾宝玉是第一人。

这种没有的情况是作者借用村粗之言,用贾宝玉一生的行为来劝谏世人,也正因为此,极厌恶世人之淫的警幻仙子对贾宝玉说出“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警幻仙子所爱的是贾宝玉这个角色之外传递给世人的警示作用,而不是贾宝玉所演出角色的行为本身。

所以警幻仙子说贾宝玉的意淫“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这需要我们读者自己去心领神会,这是警幻仙子对我们读者点到为止。

所以再回到“撕扇子”的批语:“‘撕扇子’是以不情之物供娇嗔不知情时之人一笑,所谓‘情不情’”。《红楼梦》中的所有女儿都是花花草草变来,贾宝玉是顽石变来,他们本是不情之物,世上不知什么是情而喜生气的人不就是受着杂书影响的世人吗?所以情不情又指作者用这些不情之物演出一部《红楼梦》来给世上不知情为何物的人明白何为真情。

《红楼梦》是治世之良方,如果不将淫之病理说清讲透,又如何能治世人之病。《红楼梦》就是要讲清世人以淫为情的本质,劝世人戒邪思妄动之症。所以曹雪芹要开生面,立新场,情传警幻情。用警幻仙子明确点出贾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如果曹雪芹不在这里指出贾宝玉的行为是淫,会使后人还真以为《红楼梦》如同才子佳人小说一样在夸贾宝玉之情,这样就会使后世人在解读《红楼梦》的时候出现偏差,使曹雪芹十年心血白费,所以他特地安排第五回通过警幻仙子讲明这一切。虽然曹雪芹讲清了,但现今大多数人还是按才子佳人小说的套路来解读《红楼梦》,其偏离曹公之意远矣。

同时作者将警幻仙子给贾宝玉布散相思的时间写在第五回,也就是贾宝玉不明世事又稍明世事的时候,这是本心最不定之时,此时是布散相思的最佳时机。这是作者在提醒后世者对于小孩子的教育中,在这个阶段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心定,不要让孩子受到邪书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除了邪书影响孩子外,还有一个就是手机游戏的影响,游戏很容易使孩子只专注于游戏所来的愉悦之感,而偏离了对生活的正确认知。希望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除了游戏对人影响外,手机中的各种讯息文字与视频同样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在面对各种愉悦眼目的视频与文字袭来时,使自己保持心定,使自己有主见,不要被其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了自我。

注:本文由张延安(幽之鸣)原创,欢迎转载并保留版权。

发布于 2023-07-17 10:43・IP 属地广东




红楼梦(小说)


贾宝玉


红楼梦人物



​赞同 1​​添加评论

​分享
​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7: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最惨烈的追星,薛蟠跑去林黛玉的家乡,搭进去一生幸福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趣侃红楼394:虎丘泥人,薛宝钗会心一笑,姑苏土产,林黛玉思乡情切


薛姨妈和薛蟠为“尤三姐自尽,柳湘莲出家”伤感不已,薛宝钗却并不关心,一家人三种立场,在于眼界、胸怀和立场的不同。





薛蟠最无思想,只是伤感失去了“好兄弟”。

薛姨妈遗憾柳湘莲这个儿子保镖“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薛宝钗不耻柳湘莲和尤三姐的作为,并不关心二人死活。反而注意到跟随薛蟠外出做生意的伙计,一同出生入死的感情要抓住,拉拢培养好了可以成为薛蟠未来的当家班底。

薛宝钗的“视野”无疑最开阔也更正确。柳湘莲和尤三姐是谁她并不认识,这两人各有人性短板,不是她一个大家闺秀该关注的。双方擦肩而过的缘分也算不上,也就罢了。柳湘莲远不如那些薛家伙计更重要。

这里还要讲一下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悲剧,她们姐妹被母亲教育攀权附贵,就像秦业一家三口灰飞烟灭,注定没有好结果。

不过,从秦业、秦可卿、秦钟一家三口;袭人、袭人母亲、花自芳一家三口;尤老娘、尤二姐、尤三姐一家三口;最后到薛姨妈、薛蟠、薛宝钗一家三口……家庭“不全”造成的原生家庭之殇成了曹雪芹笔下最常见的悲剧之源。

尤二姐和尤三姐的结局是选择和贪欲的悲剧,不可避免。曹雪芹通过贾琏和柳湘莲的名字也给了她们人生“注解”。

贾琏的琏通莲,预示“可怜”。

柳湘莲的莲,同样通“可怜”。





从甄英莲开始,“莲”代表了“可怜”之人。成为以林黛玉为首的一大批可怜人的标志。

比如芙蓉花签林黛玉,芙蓉花神晴雯,丫头叫莲花的贾迎春,名为藕榭的贾惜春。梨香院的藕官、菂官、蕊官、茄官、龄官等。还有小蓉大奶奶秦可卿……

尤二姐嫁给贾琏,尤三姐与柳湘莲订婚,都与“莲”有关。后面还有琏二奶奶王熙凤、秋桐和平儿……这些人结局非死即伤,属于曹雪芹设计得“可怜”之人。与幸运的“杏”对应。

这边薛蟠正和母亲、妹妹商议要请客的事,小厮进来回复说“管总”的张大爷派人送了两大箱子“私货”,才抬进来。

“管总”是商贾之家的称呼,与总管不同。意思是统管各种事务的管事,有非常大的权力,是薛家当家人信任和倚仗的臂膀。管总张大爷就是带着薛蟠出门的“张德辉”。

薛蟠一听才想起来是路上给母亲、妹妹捎带的各色礼物。回来路上遭遇强盗惊吓,又病了一场,再加上柳湘莲的事,竟然就忘了。

说着吩咐小厮打开两个大箱子,一个里头是各色绫罗绸缎、洋货等给薛姨妈的礼物。一个里头都是笔墨纸砚给薛宝钗的。






(第六十七回)开了锁看时,这一箱都是绸缎绫锦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薛蟠笑着道:“那一箱是给妹妹带的。”亲自来开。母女二人看时,却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差错。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因叫莺儿带着几个老婆子将这些东西连箱子送到园里去,又和母亲哥哥说了一回闲话儿,才回园里去了。

薛蟠出门一趟带回来两大箱子礼物,当然不止给母亲和妹妹的。也是借以送给贾家各人。

薛姨妈的家常之物给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王熙凤等各房。薛宝钗的笔墨纸砚小玩意则可以送给大观园中诸人。

薛家客居在贾家,薛蟠买这些礼物是人之常情,毕竟出门一趟两三千里,不带礼物回来说不过去。

但是,薛姨妈的箱子倒罢了,最要注意的是薛宝钗箱子里的东西,从介绍的品类就知道大量采购自姑苏。

尤其“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更是当地特色土产,他不远千里带这些回来又是为何?





薛蟠自己更是在虎丘泥捏了小像,惟妙惟肖。颇有“薛大爷到此一游”的意思。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张德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薛宝钗对别的不理论,唯独拿起来泥人细看,又对比着哥哥看一回“不禁笑了起来”。

薛蟠出门买礼物,想在哪里买都自由。问题是姑苏不是别的地方,而是林黛玉的家乡。

薛蟠专门去姑苏已不寻常,采买大量礼物也很可疑,又在虎丘捏了泥人,薛宝钗看着哥哥的小像发“笑”……不免让人想起当初薛蟠被林黛玉的容貌惊艳而酥倒的经历。

当初贾宝玉被五鬼魇了,贾家乱作一团,薛蟠一眼看见林黛玉的神仙风姿而“酥倒”。尽管“酥倒”这个词颇为不雅,却不影响薛蟠对林黛玉一见倾心的事实。

脂砚斋对此评价的最好。他说[情字万不能禁绝者]就是指薛蟠这种人也有情窦开放时,也会真心喜欢上一个人。

以薛蟠的性格,喜欢了就必然会追求。所以第五十七回,薛宝钗借玩笑话暗示薛蟠曾要求薛姨妈向贾母提亲,被薛姨妈拒绝了。

当时薛姨妈的借口应该是林黛玉身体不好,才引出薛蟠花一千两银子“配药”的故事。最终这件事不了了之,在于贾政外放三年学政,和贾宝玉林黛玉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传闻。





薛蟠虽然死了迎娶林黛玉,但还是心心念念,才有了小妾香菱要学诗,薛宝钗、薛宝琴姐妹都不教她,促使她去拜师林黛玉学诗之事。

香菱学诗有好几层意思,“效颦”是最主要。否则香菱一个小妾不可能要学什么诗,薛家也不会同意。

薛宝钗促成香菱学习林黛玉,也是给她机会讨薛蟠喜欢。知兄莫若妹,薛蟠倾心林黛玉的事,薛宝钗一清二楚,才会对薛蟠在林黛玉家乡虎丘捏得泥人“会心一笑”。

曹雪芹笔下的故事有非常明确的脉络可循。他不断铺垫薛蟠对林黛玉的“感情”,最终目的是达成薛蟠误娶夏金桂的诱因。

薛蟠以为会读书作诗的女儿都是“林黛玉”,殊不知还有河东狮,终究一失足成千古恨。薛蟠也算是“追星”失败最惨烈的案例了。

薛宝钗吩咐人将礼物送回大观园,陪着母亲和哥哥说了一回话便回去蘅芜苑。将各色礼物挑选分派,并归总了份额送人。






(第六十七回)且说宝钗到了自己房中,将那些玩意儿一件一件地过了目,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份一份配合妥当,也有送笔墨纸砚的,也有送香袋扇子香坠的,也有送脂粉头油的,有单送顽意儿的。只有黛玉的比别人不同,且又加厚一倍。一一打点完毕,使莺儿同着一个老婆子,跟着送往各处。

薛宝钗明白薛蟠的心意,加之这些东西确实也是林黛玉家乡特产。她久离故土,估计此生都很难再回去。是以送了她两大份,也算替薛蟠完成心愿。

林黛玉拿到家乡土产后睹物思情,也对薛蟠非常感谢,不枉他一番用心。

那么,林黛玉要如何谢薛蟠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 |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发布于 2022-05-25 10:05





​赞同 3​​1 条评论

​分享
​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0: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没药信的炮仗+多姑娘+】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多姑娘讥讽贾宝玉:没药信的炮仗,人到中年才懂其中深意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晴雯病中被王夫人撵走,贾宝玉不舍去到晴雯表哥多浑虫家里探望。

晴雯此时病重必死,二人都知此别将是永别,便忍不住相对饮泣讲出很多心里话。


谁想那多浑虫老婆名叫多姑娘的,早听闻贾宝玉惯在女儿堆里做功夫想要染指。可恨宝玉常在园子里不出来,一直没机会。

如今晴雯下来,她断定宝玉必来家中,便守株待兔,果然等来宝玉入彀如何能放过?

谁知她窗外偷听,家中一试,才知贾宝玉的言行并非听来之词,让她不免也心生感慨,有了一番评价。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七十七回)灯姑娘笑道:“我早进来了,却叫婆子去园门等着呢。我等什么似的,今儿等着了你。虽然闻名,不如见面,空长了一个好模样儿,竟是没药性的炮仗,只好装幌子罢了,倒比我还发讪怕羞。可知人的嘴一概听不得的。就比如方才我们姑娘下来,我也料定你们素日偷鸡盗狗的。我进来一会在窗下细听,屋内只你二人,若有偷鸡盗狗的事,岂有不谈及于此,谁知你两个竟还是各不相扰。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如今我反后悔错怪了你们。”

灯姑娘就是多姑娘的本名儿,她这话可算是敞亮,心似明灯。


她说“可知人的嘴一概听不得”,是说人言可畏,流言伤人不可信。

她说“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是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她说贾宝玉是“没药信的炮仗”,是一语双关。

既说贾宝玉不是那种浮浪子弟,不敢与她应酬。

也说贾宝玉性格软弱,没有男子汉担当,只能眼见心上人死,毫无作为。

一番话将贾宝玉的怯懦,晴雯的冤屈,王夫人不辨是非,小人造谣诟谇讲了个清楚通透,再明白不过。

贾宝玉不知道听没听懂多姑娘话中深意,但等若干年后,如果他能人到中年,回想多姑娘这番话,理解便肯定会更深一层。


这段话里有一层隐晦的含义,多姑娘没有明说。就是“遗憾的不可挽回”。

《大话西游》里最有名的一句话:“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

多姑娘没说的就是这个遗憾,她不说源于她清楚贾宝玉抓不住这个机会。

不是贾宝玉不想抓住,而是他彼时力有不逮。

别说贾府豪门贵族规矩深重,为了一个晴雯,贾宝玉不可能“忤逆不孝”抗拒母亲,更不可能去求祖母改变母亲心意,导致婆媳矛盾。

哪怕是让贾宝玉像贾琏一样在外头买房子金屋藏娇,他也是做不到。一是没钱,二是做不到不敢做。


晴雯如此,林黛玉同样如此。

规矩是束缚贾宝玉的第一重枷锁。

人伦是束缚贾宝玉的第二重枷锁。

类似的枷锁还有很多。而最大的桎梏,其实还是贾宝玉彼时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

曾经小时候,就馋那串糖葫芦,好容易从父母那里得了一块钱,除了买文具,也只能买一串最差的解解馋。那串最好最大最甜的,永远买不起。

当初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去买。可真等长大了,有钱了,买的起了,要么不想吃了,要么没空吃了,要么身体不好吃不得了,要么吃了味道也变了……

一切的遗憾,随着年纪的桎梏而真实发生着改变。

十五六岁的贾宝玉,没有能力救不得晴雯。不能“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快意人生,留下了太多遗憾。


而当成长到有能力为不平发声时,已经无力或不能、不想发声了。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想要时得不到,有能力时却错过了最美好。

“没药性的炮仗”点不着,看似怒其不争,实际也是“哀其不幸”。

炮仗没有药性,还叫炮仗么?

可炮仗从虚有其表,到填上火药硝石,再到引入要信,是需要一步步增加的。

在最需要“药信”时没有,等有“药信”时,已经错过。

人到中年再回首就懂了多姑娘为什么不明说,也懂了贾宝玉的眼泪和无奈,遗憾很多都是“时不我待”。

就像“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错的往往不是“无能为力”,而是没拥有对的时间。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29 10:25・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8: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背面敷粉之法】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红楼梦文本的背面敷粉之法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红楼梦的叙事手法丰富多彩,作者和增删者善于应用各种各样的叙述方式,并把它们综合运用,因此文本摇曳多姿,故事鬼斧神工。文本里大量的谶语,作者采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方式,不断地在显隐两本书里暗示书中人物的结局,夹杂以诗、词、谜语和对联、酒令暗示人物的个性特征。甲戌本眉批: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前文分析了一击两鸣,红楼梦正反两面传达出来的意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谓“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逾一树”,其实这里的一击两鸣和戚蓼生所说的一声在喉,一声在鼻;左腕能楷,右腕能草还是稍有不同的。这里简单介绍批注里背面敷粉法,红楼梦描写人物形象纷繁,“背面敷粉,注此写彼”是其中很重要的叙述手法之一。背面敷粉法来源于绘画艺术,脂砚斋显然对绘画很有研究,批语中有很多绘画术语,这里涉及很多绘画术语,“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等。“背面敷粉法”原为中国传统国画技法之一,简称“飞”,指画家作画时,在绢上涂上铅粉,以衬托画面的鲜明色彩,运用这种技法,能收到正面描写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据清初画论家蒋骥在《传神秘要》关于“用粉”所载: 用粉以无粉气为度,此事常有过不及之弊、太过者,虽无粉气未免笔墨重浊;不及者,神气不完,即无生趣故画法从淡而起,加一遍自然深一遍,不妨多画几层。淡则可加,浓则难退。须细心参之,以恰好为主。用粉不一法,有用腻粉者,取其不变颜色;有用错粉者,须制得好,然用蛤粉最妙,不变色兼有光彩。又有上面不用粉,惟背后托粉者,其法亦是。这里在画幅的背面傅上一层铅粉,来衬托正面的墨迹。

后来背面敷粉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常用技法,这里是指用某一人物来衬托性格相反的另一人物的描写手法。在创作中既用于文学点评,借用得很多,又用于创作本身非常自然。后来文学和经史研究手法借鉴甚多,比如晚清经学家徐灏即是如此。在注解《论语 八佾》巾“绘事后素”一语时,他提出自己的见解:“绘事后素”者,谓设色既毕,以粉素施于其背,即画家背面傅粉之法也,《考工记》所谓“绘画之事后素工”正是此义唐宋以来相传背面傅粉之法,盖古法也绘事后素则正面之色倍显,故曰素以为绚矣。

当成为文学艺术进行特定描写的有效手段后,背面敷粉法在《水浒传》《金瓶梅》等古代小说评点中经常性使用,最早提出背面敷粉法的当属金圣叹,他在《第五才子书读法》中总结小说技法时指出: 有背面铺粉法。如要衬宋江奸诈,不觉写作李逵真率;要衬石秀尖利,不觉写作杨雄糊涂是也。金圣叹笔下的“背面铺粉法”主要是指暗寓褒贬的反衬手法,即通过叙写截然对立的性格特点,将不同的人物形象“写一是二”式地刻画出来,从中又寓含较为鲜明的褒贬色彩。

红楼梦文本里描写背面的地方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处都是背面敷粉法。比如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描写,“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伏在枕上歇一会”。这里的“里子拆开,茶杯、分出经纬,伏枕”等等都是很详细的补雀金裘的具体手法,作书人或者增删者对于女工也很是熟悉。

红楼梦首次出现“背面敷粉法”是在文本第十二回,该回目写贾瑞病重,要命心胜,求时空穿越而来跛足道人贾宝玉救他,于是“道人取出一面镜子,两面皆可照人”,告诉贾瑞“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这里的脂批“此书表里皆有喻也”,“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很重要,属于文本背面敷粉法的总体写照,可见作书人、脂批人交代了隐喻了这部书和这面镜子一样有表里两面,而且表里都有喻,不看正面方是会看。另一处的背面傅粉法在第二十四回里,“卜世仁对贾芸说:也弄个事儿管管。前日我出城去,撞见了你们三房里的老四,骑着大叫驴,带着五辆车,有四五十和尚道士”庚夹批注云:妙极!写小人口角,羡慕之言加一倍,毕肖。却又是背面傅粉法。

红楼梦文本第十一回,王熙凤与宝玉探视病中的秦可卿,在秦可卿陈述一段大道理后,王熙凤感叹连连,宝玉不禁泪流,凤姐劝说宝玉不必为此忧伤,这里评者道:“在凤姐目中写出一哽咽不堪之宝玉,用背敷法。”此“背敷法”就是“背面敷粉法”的简称。文本第二十一回,因巧姐出疹,贾琏与凤姐暂时分居,贾琏的风流习性由此得以表现。小说正文:“那贾琏只离了凤姐便要寻事,独寝了两夜,十分难熬。”对此张新之评道:“此背面敷粉法,写贾琏,实写凤姐也。”从“背面铺粉”这一技法术语的整个使用历程来看,此处评语尤为值得注意。文本第四十九回写岫烟投靠贾府。岫烟来贾府也是为了避难,为了表现其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凤姐的真实感受来突出其品行:“凤姐儿冷眼战?岫烟心性行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因此凤姐儿反怜他家贫命苦,比别的姊妹多疼他些。”对此张新之评道:“凤姐亦可感格,见天下无难处之人,而岫烟好处用背面敷粉法托出。”这里“背面敷粉法”等同于反衬手法,可见岫烟为人的确非同一般。“背面敷粉法”也应用到刘姥姥与众人到栊翠庵品茶,宝玉与刘姥姥受到妙玉不同的待遇,评者认为此点意涵深刻:“其以自己常吃茶之绿玉斗斟与宝玉,非以宝玉为俗人,愿与宝玉共杯?耳。其不收刘姥姥吃过茶杯,即是背面敷粉法。”

红楼梦文本在第三十八回,史湘云咏了一首《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黛玉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 这里的 “背面傅粉”,即写完插瓶的菊花后再写原来在园中赏菊的情景。

除了红楼梦,背面敷粉法在其他明清小说里里应用广泛,比如清蔡元枚《水浒后传读法》中云:“有背面铺粉法,如丁自燮、吕世球之贪污狼藉,却写一清正不准关文之苏州太守以陪衬之;张邦昌、刘豫顺金叛宋,却写一王铁杖刺杀奸臣之开封太守以陪衬之;有林灵素、郭京、萨头陀之欺狂妖邪,却写一真仙正道之徐神翁以陪衬之:见得虽在乱世之中,一般也有正人君子,不肯骂煞世人,见作者存心忠厚留余地处。”金圣叹先生在《读第五才子书法》总结:“有背而敷粉法:如要衬宋江奸诈,不觉写作李逵率真,要衬石秀尖刻,不觉写作杨雄胡涂是也。”

其实从绘画手法转化到文学手法的过程中,该手法也是较为复杂的,诗词曲赋里的背面敷粉法和其他文本里不同。不同材料显示诸多相互矛盾之处,这里既有真事和假话的矛盾,也有作者和增删者一件不统一的矛盾,也有在前后版本的修订中的材料不同的原因。它们之间“背面傅粉”法的联结点在于此种技法的渊源出处,不同在于此种技法在不同文体以及单种文体内部,意涵皆体现为同中有异或异巾有同。

注:本文参考了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1-28 14:01・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蜜青果是什么果?灌愁海水又为什么能喝?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微信公众号: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41:蜜青果和灌愁海水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且说那绛珠草得了甘露的灌溉久延岁月化为人形女体,就是绛珠仙子。

此后便离开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来到离恨天的太虚幻境。




注意这里的离恨天,大致不是佛门欲界的兜率天,而是道祖所居的兜率宫所处的离恨天。

绛珠仙子修成人形,便是道家弟子,归于太虚幻境。

渺渺真人不得不出场与茫茫大士一样,肯定是为了“弟子”忙。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一回)这绛珠草……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这里提到绛珠仙子的“饮食”要注意:蜜青果和灌愁海水。

蜜青果是什么果?

灌愁海水怎么能喝?




神仙事物哪里是我们凡夫俗子能够理解的!

但不妨从“其情其景”去作一番联想,就像人参果与蟠桃一样,肯定有它们的特殊之处。

那绛珠仙子来到离恨天,便不得再见神瑛侍者。

她五内郁结一股缠绵不尽之意,看似因未筹报灌溉之恩,实际却是对神瑛侍者生情。

“有情人分隔两地”,便难免相思之苦。

古人便有“三十三层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




绛珠仙子由草化为人后的苦恼,岂不就是一枚“苦果”?

所以,蜜青果肯定是苦的。

之所以称“蜜青果”,就是字面意思。

“蜜”是甜的。

“青”代表不成熟。

“青果”就是不成熟的果子,必然苦涩。

至于青果是不是如今被意会的橄榄,根本不重要。可以是任何不成熟的果子。苹果青的时候也苦涩。




“蜜青果”就像男女之情,一开始的甜到分离后的苦,由表及里终究“苦不堪言”。

绛珠仙子“食”蜜青果,是她因情而感,如吞食苦果。

而灌愁海水肯定是涩的。

不止灌愁海水,任何海水都是涩的。

海水喝不得,凡人如此,神仙可以不介意。

但那海水若“感情”,凡人无法解脱,神仙也解脱不了。

灌愁海水,“灌愁”就是不断浇灌、累积的愁绪,一如那难解的相思。

正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




彼时绛珠仙子在离恨天,神瑛侍者在灵河岸边。

两人就像那分隔银河两岸的织女与牛郎,无法相聚,只有相思“愁苦”。

所以,蜜青果和灌愁海水,一个苦,一个涩,就是“情的滋味”。

绛珠仙子所品尝的,是情的苦涩滋味。那么神瑛侍者呢?

此时绛珠仙子就在太虚幻境,太虚幻境处于灌愁海上,“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神瑛侍者是不是很快就会来一趟太虚幻境?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0: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贾迎春+贾宝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最恐怖的一幅画:一条饿狼扑向美女,背后故事不忍细说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金陵十二钗判词和曲子023:美女与狼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判词在妙玉判词后,划出分水岭。贾宝玉人生中最重要的六个女儿: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和史湘云、妙玉便交代完成。




从贾迎春开始剩余的六人,与贾宝玉的关系便要次一等。比如贾迎春,就只是堂姐。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五回)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迎春的判词图画内容直接又恐怖。“恶狼追扑美女欲啖之”,要注意这么几个特别之处。

一,恶狼不是饿狼

饿狼处于饥饿之中,因兽性而吃人,情有可原。

恶狼凶恶又邪恶,吃人源于本性恶念,不仅仅是兽性。

野兽的兽性,饱食后便不噬人。

野兽的恶性,则以伤人为乐。




二,美女被追扑

美女就是贾迎春,她被饿狼追扑,毫无反抗之力,必然要为其所害。

美女,不光指容貌美,还要出身、心性和品德俱佳。

贾迎春父亲是荣国公世袭一等爵的镇国将军,王朝一等一的贵族,爷爷是二代荣国公。

迎春就便是庶出,也是贵族千金大小姐,远胜林黛玉、李纨这种世宦千金,更别提商贾出身的薛宝钗了。

如果单纯只论拼爹,金陵十二钗中,贾迎春父亲贾赦的身份最高,无人能及。

迎春被恶狼追扑,预示她的结局将极凄惨,难以幸免。




三,欲啖之意

恶狼吞噬迎春,是将其“身、心、意”全面毁灭。

恶狼之性极为凶恶,迎春遭遇极为凶险。

秉持金陵十二钗判词图画,大多主姻缘、命运结果,可知这恶狼所指迎春丈夫孙绍祖。

孙绍祖如狼,追噬迎春,注定迎春最终为其所害,无可逃脱。

迎春的判词图画,内容极清楚明白。看似无需过多解释,但却并不简单,背后还有这么几个问题。

一,孙绍祖是恶狼,贾赦为何要嫁女?

二,贾迎春真没有反抗之力么?

三,孙绍祖为什么要“啖”迎春?

根据第八十回迎春婚后回家哭诉可知,孙绍祖其人淫邪凶恶不堪,正如恶狼。




而说起狼,就引出最有名的一个典故。据明·马中锡·《东田集·中山狼传》: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力求不免,我又当死之,欲少延于片时,誓定是于三老。

“中山狼”是典型的恶狼,更是忘恩负义之徒。

孙绍祖如中山狼,暗示其害迎春是忘恩负义。如此,就透露出孙绍祖有求于贾府和贾赦的背景。

孙绍祖其名,源于孙家祖宗。

这孙家被贾政极为厌恶,说他们家本是贾府门下,有“不了的事”才跪求于门下。事情解决转身就忘恩负义。

孙绍祖,“绍祖”便指光宗耀祖。祖宗忘恩负义,他青出于蓝胜于蓝,可知人品低劣。

根据孙绍祖的名字和中山狼的典故,可知他曾有求于贾赦某事,导致贾赦将女儿嫁他为妻。

他忘恩负义不好好珍惜迎春,反要择而噬之。真正“恶狼”本色。

贾迎春虽是公门千金,父亲又是荣国公世袭一等爵的将军,奈何她庶出女儿,从小不被父母待见。

贾赦为人父无德,要不也不会将她随便嫁给孙绍祖为妻。

邢夫人是继母,更是自私自利,儿女仆人一概不管不顾,对迎春不当人子。

贾琏是异母哥哥,兄妹关系非常一般。




迎春小时候在家中就不受待见,甚至备受欺凌。幼年的遭遇导致她性格内向、木讷,甚至是怯懦。以至于面对孙绍祖,完全没有抵抗之力。

如果家族能为她撑腰还好,可她父母不管,叔婶也无缘置喙,王夫人一句“我的儿,这都是你的命”,彻底泯灭了迎春生的希望。

孙绍祖本性禽兽,迎春性格又懦弱,岂有不死命凌虐?尤其他求贾赦的事没办好,更会将气撒在迎春身上。

可怜迎春不得逃脱,为孙绍祖害死。具体还要看判词内容,下回再说。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2-16 17:38・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09:33 , Processed in 0.0714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