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5: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渊明为什么不入“莲社”?
原创2017-05-24 13:47·子凡的书香视界
莲社之雄才

作者:子凡shine

在《红楼梦》第37回,贾探春突发奇想,要起个诗社,便写了一副花笺遍请诸贤。其中有这样的字句: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贾探春所言“莲社”,即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与僧俗十八贤人的结社。东晋僧慧远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中有白莲池,因号莲社。

陶潜生活的时代,佛、道二教非常流行。名僧慧远在庐山主持东林寺,写了《形尽神不灭论》《万佛影铭》等文章,宣传佛教净土宗的神不灭理论,人可以通过信佛修行轮回转世,获得来生的幸福,净土宗的教义流布甚广;道教的五斗米教声称通过修行道术,符箓炼丹可以升仙,得到永生。

无论佛教还是道教都属于有神论的宗教思想;而在陶潜的思想中却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例如陶潜的宇宙观,他认为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自然气化生成的。“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秉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茫茫大地,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陶潜针对当时的佛道思潮写了《形影神》组诗,他认为形尽神灭,因此,陶潜反对厚葬“死去何去知,称心固为好。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陶潜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意思是说鬼神之事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

陶潜也不相信因果报应,他说“贞脆由人,祸福无门”“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可见善恶到头终有报的说法并不可靠。

慧远在庐山结社的时候,曾经想召陶潜入莲社,遭到了“婉拒”。陶潜在《年谱》中自述:他与慧远“雅素为方外交,而不愿痴社列,远公遂作诗博酒,郑重招致,竟不可诎”。



《庐山记》记载:“远法师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过虎溪,虎辄鸣号。昔陶元亮居粟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可见陶潜与慧远法师私交尚好,只是思想观点不同,因此陶潜坚持自己的思想原则,拒绝入莲社。



在《红楼梦》中,贾探春起诗社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探春起诗社此处用了莲社,东山两个典故。上文讲述了莲社的来历。东山雅会之典来自谢安谢东山。《晋书》记载:“(谢安)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此“临安山”即指当时的杭州远郊(现在的临安市)西径山,山之东有山叫东山,苍崖浚谷,清幽宁谧,谢安四十一岁前即隐居于此,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会集、交游,出则渔弋山水,入则吟咏属文,风雅之至。

此处引用该典的用意,大概在于大观园诗社获得一呼百应,比那些须眉集会还要高雅有情趣,也符合“为闺阁昭传”“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的主题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5: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未把胭脂污玉肌】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白莲
- 360国学
《白莲》唐·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白莲》宋·杨亿
昨夜三更里,嫦娥坠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白莲》宋·林泳
西湖万景若诗狂,爱此孤高压众芳。大士化身衣未解,西施净面镜慵妆。岁寒却有花堪比,水种应无草敢香。茉莉素馨方用事,鼻参眼入细平章。
展开
《白莲》清·路秀贞
雨过暗闻香,凌波试淡妆。珊珊仙袂冷,鸥梦伴银塘。
《白莲》元·贝琼
太液初花宿露团,香浓粉淡不胜寒。金茎侧泻仙人掌,玉叶危擎帝子冠。水阔天空愁欲堕,风清月落好谁看。西湖肠断西施采,一曲菱歌唱未阑。
展开
《白莲》宋·李光
白色莲花也自奇,亭亭水面半开时。恰如西子新妆了,未把胭脂污玉肌。
红楼梦诗词赏析——100.锻炼通灵焰归来关注IP属地: 湖南
2018.04.14 10:26:08字数 1,040阅读 930



叹通灵玉二首(第二十五回)   
  天不拘兮地不羁,
      心头无喜亦无悲。
  只因锻炼通灵后,
      便向人间惹是非。
  粉渍脂痕污宝光,
      房栊日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
      冤债偿清好散场。
  [说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宝玉、凤姐病魇垂危,贾府请来一僧一道。癞僧解说那块上面刻着“能除凶邪”的通灵玉为什么未见灵效的原因说:“只因为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了。”他把玉擎在掌上,念了这两首诗。前一首说它当初在青埂峰下的好处,后一首叹它今日的经历。
  [注释]
  1.锻炼通灵——小说开头说石头被补天的女娲“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喻无知的儿童逐渐增长了见识,懂得了人事,也包括接受了新的思想。
  2.栊——房子的窗户。这里“房栊”即房间。困鸳鸯——沉溺于风月之事。
  3.冤债——参见太虚幻境《薄命司对联》“风月债”注。
  [鉴赏]
  小说中凡提到癞和尚、跛道人处,都有着隐示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预言作用。正当宝玉与黛玉的恋爱婚姻问题发展到明朗化、彷佛已被贾府众人公认(读此回众人对他俩所开的玩笑便知)、幸福就在眼前的时候,突然飞来横祸,宝玉被魇魔法镇住,险些送命。这种“乐极生悲,好事多磨”的变故情节,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后来更大的变故情节——贾府事败、宝玉获罪坐牢、宝黛爱情理想突然破灭而“作引”的。因为,我们知道,后来淹留于狱神庙的除宝玉外还有凤姐,而他们二人的罪状不外乎是癞僧所说的迷于“声色”与“货利”。续书者曾仿此回写宝玉失玉疯颠、癞僧送玉除邪,但脂评指出:“通灵玉除邪,全部百回只此一见,何得再言。”(庚辰本眉批)可见,在原作者的构思中,后面已不再重复此类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情节了。
  作者借癞和尚之口说宝玉之为“声色”所迷,犹如凤姐之为“货利”所迷。这是对宝生活中“房栊日夜困鸳鸯”一面的否定。但这决不等于说作者把宝玉与凤姐等量齐观。凤姐终至利欲熏心、自食恶果,而宝玉却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地“醒”来,冲破了所谓“迷关”。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醒悟”并非表现为最后成了一个“改恶从善”的“正人君子”,恰恰相反,他与劝谏他成为正人君子的薛宝钗之流决裂了。可见,小说不是为了宣扬“去欲存理”。脂砚斋责备宝玉“有情极之毒”、“一生偏僻”,正可证明宝玉不仅有所悔,更有所恶,有所恃。如果不用正确观点透过现象分析实质,就无法解说为什么宝玉始终不醒悟并改变他的“偏僻”、“乖张”亦即社会叛逆者的性格。在这两首诗中,宝玉的生活思想历程被作者蒙上了一件厚厚的风月情孽和宗教宿命的外衣,其中又渗透着作者对现实人生无可奈何的悲观主义情绪,这样,就不仅把事情的本质弄得扑朔迷离,而且也给人以消极的思想影响。

最后编辑于 :2018.04.14 10:27: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5: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许陶渊明,共结白莲社。
出自《壮游奉简诸阁老》
壮游吴楚外,扬舲溯天风。
名山浮紫翠,大江走蛟龙。
历览思超越,毛骨生冰雪。
脱巾漉清湍,举手弄明月。
明月悬青铜,古人难再逢。
牛渚委陈迹,蛾眉敛愁容。
九华舞傞傞,窥见沧溟底。
小孤立亭亭,徘徊女萝里。
流宕鄱湖湄,峦峰愈出奇。
幽深构楼阁,峭绝挂猿狝。
放意恣陶写,援笔洒秋泚。
神怪动窈冥,鱼鸟觉欣喜。
路逢丹丘生,来自赤霞城。
麻姑后飞舄,子晋迭吹笙。
湖光潋滟开,云压蒲萄绿。
狂引黄金罍,啸歌紫芝曲。
左蠡素相得,当湖忽见迎。
扬澜平一掌,中有鼋鼍行。
振衣板鹘巢,扪萝践苔石。
崖气凌空青,松花坠阶白。
举首匡庐下,调笑烟霞间。
屡会复屡往,今往几时还。
丛兰被路蹊,芳草萦涧谷。
长飙和鸣鹤,迸泉惊饮鹿。
须臾面五老,邀我山之阳。
授我长生诀,兼遗洞玄章。
问我从东来,迢遥泛鲸波。
三山得无恙,十洲近如何。
旁招广成子,俯挹山中老。
鲤鱼跃天江,鹓鸾下天沼。
待以青精饭,勺以白玉浆。
乖龙左耳润,吠犬灵苗香。
渴乌渐敛翼,拭目增晚碧。
朵朵金芙蓉,凭虚落胸臆。
西南挺奇异,江湖驰伟观。
披披古兰若,丹垩耀巑岏。
尝闻远法师,坚坐东林下。
还许陶渊明,共结白莲社。
又闻李太白,酷爱香炉峰。
长安卸尘鞅,欲归巢云松。
往事既云远,顾我复来此。
濯泉坐繁阴,下洗巢由耳。
绿发双青童,采芳留我行。
我行欲不行,月高猿夜声。
西山招我游,明日过湖水。
笑隔南浦云,遥谢数君子。

汪广洋简介
汪广洋的诗词曲代表作
汪广洋(?~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
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
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5: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山再起
[ dōng shān zài qǐ ]
基本解释
东晋时,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以后又出来做了大官。见《晋书 谢安传》。后用以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详细解释
1. 【解释】: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2.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3. 【示例】: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之日,也未可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重新得势

辞书解释
[ dōnɡ shān zài qǐ ]
蹬鰞煾,蛴狽矃杆劼埬巰嵒轑蹬渑,蚬颋珉鮔渑匂淳嚛劼。无《鰞蔻·蛴狽臭》。蚬唽髰奾韻蚬襚戁醠“蹬渑李戁”。
《蠌蜄盓拍臭》篿諩騣禴徃:“慳蛟鍒奷鹋艝,靹戁颋苴皺蹬渑李戁嘩卙,湡潛彖汶

雅会东山
成语
        述补泛指与友人一起遨游山水,吟诗作文。据《晋书·谢安传》载,东晋谢安隐居东山(在浙江会稽),常邀友人王羲之等在此邀游山水,吟诗作文。《红楼梦》37回:“不教~,让佘脂粉耶?”△含褒义,作为文人学士高雅集会的典故。......     (本文共 106 字 )     [阅读本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5: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探春:红楼梦里最令人心疼的女孩
少读红楼
少读红楼
自媒体人,书评人,全网同名帐号:少读红楼
18 人赞同了该文章
  漫天飞雪不低头,思虑更何求。暮里英眉翠袖,独临蕉下深秋。一庭芳树、一帆梧凤 、一系孤舟。两处无常聚散,三生清泪空流。——题记

  “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宝玉是多事所误……阿凤是机心所误,宝钗是博识所误,湘云是自爱所误,袭人是好胜所误。”脂评本《红楼梦》中,各人都有各人的性格缺点,导致了自己的悲剧。除此,我们还可以再列出一些:迎春是懦弱所误,惜春是冷漠所误,妙玉是清高所误,等等。

  但是探春呢?她的性格相对于宝玉和其他姑娘们,可以说已经是趋近于完美,却仍逃不开红颜薄命的命运。到底是什么误了探春的一生?也许是复杂的社会环境?也许正是她自己完美的性格?还是那虚幻飘渺又无比真实的、称作“命运”的力量?

  也许都有吧。

不逊钗黛的风流文采

  “娣探谨奉
  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槐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耶。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云而来,娣则扫花以待。谨奉。”
  提到红楼中的才女,人们大多首先想到黛玉湘云宝钗三位,殊不知若没有这一位发起诗社的三姑娘,她们的才华再高明也无人知晓。探春发起诗社,致宝玉一枚花笺,宝玉看毕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高雅”一词的确用得恰当。

  邀请函的内容,虽然只说了“我们起社一起写诗吧”这么一件事,却用优美的骈文足足写了近三百字。前有“月色如洗”的精致比喻,中有“妹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的谦逊言辞,后有“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的豪言壮志,一枚花笺,足以展现探春高人一等的才华。

  真正写起诗来,探春的诗词也是不错的——只是没有那三位那么好罢了。她的诗“不如黛玉的风流别致,不如宝钗的含蓄浑厚,不如湘云的横溢潇洒,略微有一点一般化,但仍然是“清词秀句,境界优雅”,也称得上是好诗了。她不像黛玉和湘云那般喜欢争奇斗艳,因而其诗作在数量上并不算得上丰富,但质量上却堪称佳句: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探春清新淡雅的诗句,确实有菊花诗亚军的水平;而她的书法,大概就是别人不能企及的了。她的丫鬟名叫“侍书”,在四春“琴棋书画”中为“书”这一艺,而她的秋爽斋文具之多也从侧面看出她书法的精湛。

  “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简单说来,那些名人法帖,宝砚笔筒以及树林一般的笔,足以从侧面表明她的书法水平。加上颜鲁公的墨迹,试想若是不爱书法,怎有闲心收集到如此珍贵的一幅笔墨呢?除此之外,探春在贾政要查宝玉功课前,还帮宝玉写了不少蝇头小楷“充数”,也不难看出她的书法功底之深厚。她的才华,也自然可见一斑。

不输湘云的阔达个性

  探春的性格和湘云有一点像,而且是和其他姑娘们大不一样的。她的性格开朗,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态。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元春省亲时,命探春作“万象争辉”这个题目。探春“为人精明,因知“难与薛、林争衡”,不如藏拙为是,故只作一绝以‘塞责’”。这样来,一首短短的绝句就不易看出探春的才华,但它却难以掩藏住探春的性格。“名园筑出势巍巍”的宏阔,“果然万物生光辉”的壮丽,以及“何惭学浅微”的开朗大方,与迎春“羞题额旷怡”,宝钗“自惭何敢再为辞”对比,其性格之开朗不言自明。

  其实,探春与他人不同的性格,从名中一个“探”字即能知晓。上文提到过的海棠诗社是探春而不是其他人发起的,一方面因为探春是唯一一个有诗才的贾家小姐,而不像宝钗黛玉等虽有才华却因寄人篱下显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也是她的性格所致。

  用今天的话说,她是探索创新型人才,有个性,有主见,自然是愿意且敢于做出这样一个创新型尝试;而宝钗黛玉则更多是跟随在这个尝试之后再来展现自己的才华。

  除此,黛玉初进贾府时,宝玉为她取一字“颦颦”,惟探春质问之何出,道破他是杜撰;邢夫人为夫说妾,鸳鸯想去找贾母,贾母生气骂起了王夫人,此时众位姑娘太太都不敢说话,唯独探春站出来为受了委屈的王夫人辩解。如此以来,她心直口快,干脆利落的行事风格在此也能够略知一二。

远超众人的高远格局

  最令我们佩服的,还应当是探春高明的政治远见。她与众位小姐们不同,很重要的一点是她的管理能力;但她又与凤姐不同,正是在于她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贾府的兴衰起落,而并非为了自己那几两私房钱。她在闺房之中,早已料到了贾家的危机,欲挽回而不得,确令人悲叹。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章中,探春当得起这一个“敏”字。在前文中,探春被赵姨娘为赏银一事百般刁难,她“大义灭亲”,守住贾府的规矩,同时为自己树立威信。接下来她就开始在大观园中进行政治经济的改革了:

  “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这之前,探春刚被宝钗教训了一通“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她笑着回应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主意,开源节流,同时安排老妈妈们料理院内土地,推行起“承包责任制”来。我并不懂经济学,但是也大概能够知道,这在当时一定是一种创新型的改革方式。

  那么探春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的改革呢?其中的动力在哪里呢?这在后文中可以找到答案。在抄检大观园的情节中有如下片段: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探春早已感受到家里将要“一败涂地”。这样一个连杜撰之语都要点破的姑娘,怎能眼睁睁看着家族败落而无动于衷?她试图对家族的管理制度做出改变,希望这样就可以使家族幸免于衰败的灾难,只可惜她到底太单纯。

  她不了解外面复杂的社会,甚至也不大了解大观园以外的一切事物,自然不会想到是什么败落了贾府。她看不到主子们养尊处优,滥用职权,看不到奴仆们刁钻狠毒,离心离德,只以为给家里多省些钱来就可以幸免。虽然如此,但我们毕竟不应苛求一个小姐有多高明的见识。

  相反,相比于黛玉的儿女情长、以泪洗面,宝钗的“随分从时”、不管不顾,迎春的懦弱无能,惜春的冷漠孤僻,李纨的心如死灰,凤姐的唯利是图,能够感怀家族没落的悲剧并且试图对此做出改变的探春,其思想和远见已经达到了红楼中诸位女儿无法争及的高度。

远嫁异乡的凄凉结局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一句灯谜暗示着这朵带刺却鲜艳的玫瑰花的结局,也使多少人在夜间捧着书阅读时潸然泪下。探春的真实结局我们无法得知,但可以推测大概是不得已远嫁海外,成为贾府的第二个王妃。“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这一曲也在令人唏嘘的同时带来一个问题:探春与贾府的分离,到底是什么原因?前文所说误探春一生的,到底是什么?

  大概只能责怪那黑暗的社会吧,我们不知道探春远嫁的真实情况,但据文中的草蛇灰线,比如“得此签者必得贵婿”的花签中可以得知,大约就是朝廷打了败仗后,将探春远嫁至海外和亲。

  在87版红楼梦的剧情中,宝玉听闻此事,极其愤恨,道:“满朝文武都是干什么的?打了败仗,竟让一个弱女子来为他们牺牲!”可见,一方面是朝廷的衰败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和亲的方式,另一方面,大概是贾府自己的衰败,令府里的人们希望能够以嫁探春为海外王妃的形式为贾家挽回复兴的最后一点可能。但无论如何,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探春的结局也是必然了。

  其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也许是探春自己的性格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在四大家族的众位女儿中,可以说就属探春的性格最趋于完美。我们已经说过,她不懦弱,不孤僻,不清高,不冷漠,也没有那么孩子气。

  当贾家由于某些我们不十分清楚的原因需要把一个女儿嫁至海外时,为了保护其他女儿不受欺辱,他们只得选择了精明强干,不怕欺辱的探春。探春自然无奈,却无法选择,只得在万物复苏的清明时节,“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可是如此想来,若没有探春,则一定有另一位女儿要承受相似且更悲惨的命运;而若让探春一个人承受这些,在保护了其他姐妹们的同时,她至少还能拥有活在世上的权利。我们也只能希望在海外孤身一人的探春,不要知晓贾家终究败落的结局,也不要因思念亲人过度悲哀。

  愿她在那不知名的藩属之国,蛮夷之地,也能发挥她精干的才能,成就她高远的志向,成为她梦想在金陵所成为的三姑娘吧。

  作者:零濛子,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发布于 2019-05-08 08: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6: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痘疹娘娘”影射康熙?】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见喜”“桑虫猪尾”“痘疹娘娘”“忌煎炒”“十二日不放家去”
菲若love 2014-06-13   |  2400阅读  |  10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

见喜:是已经患上天花(水痘),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预防措施,很多小孩就是生天花而夭折,但是一个人只要得上一次天花,就有了免疫能力,以后就不会再得。因此当时人对出天花有一种矛盾心理,所以用词上也能显出矛盾,用“见喜”来代替。(曹雪芹的幼子就是这么死的)

【医生回道:“病虽险,却顺,】

【庚辰侧批:在“子嗣艰难”化出。】

由于古代医学不发达,在生孩子的时候如果难产的话,那小孩就只有等死。所以这里的“顺”就是说子嗣不会艰难。用“顺产”来寓意小孩(巧姐)不会有生命危险,讨个好口彩。

【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

桑虫猪尾:也就是预备“蚕茧”和“猪尾巴”。只是为了讨口采“茧如豆,破可出;猪短尾,不久长”。

【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

痘疹娘娘:来历其实已经无考,《封神演义》的说法是,痘疹娘娘是痘神‘余化龙之妻’金氏。封神演义造就了一大批民间供养的神仙,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

《封神演义》中余化龙在纣王手下任潼关主将。派他的儿子夜深潜入周营,将五斗毒痘四处撒播。武王、子牙及全营将士全染上了痘疹,正巧杨戬外出未遭侵染。姜子牙连忙派遣杨戬找伏羲氏求来仙丹,救了众人。再看将士们脸上都留下了疤痕。姜子牙大怒,立刻攻打潼关。余化龙五子阵亡,自己也拔剑自刎。

姜子牙封神时,封‘余化龙’为主痘之君,其子‘达’为东方主痘正神,‘兆’为西方主痘正神,‘光’为南方主痘正神,‘先’为北方主痘正神,‘德’为中央主痘正神。

【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

忌煎炒:痘即豆,故古人忌讳。煎炒需豆油,有豆便是不吉,故忌之。

【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

斋戒的一种方式,古代认为出痘疹时,不能同房共寝,否则痘疹难愈。

【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

家中有人生病时,通过穿红来驱除病魔,以求转危为安,大家把这种方式叫做“冲喜”。

尺头:衣料。

【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康熙得过天花,经过十二天才好,痊愈举行“送圣(痘疹娘娘)”仪式,流传至民间,认为痘疹会持续十二天,出痘十二天后要举行“送圣”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6: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结束后,贾家并没有全部灭亡,起码有四人东山再起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8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最终“落了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白茫茫一片不是大雪,而是灰烬。指宁国府、荣国府因大祸临头灰飞烟灭。

那么,贾家的结局悲剧了,是不是所有人都将一败涂地,彻底地以悲剧结尾呢?事实上,并非如此。




曹雪芹设计邢夫人、王夫人,谐音“兴亡”。历史证明兴亡循环往复,有兴就有亡,有亡也有兴。
贾家的灭亡,是以宁荣二府的败亡为主线,近百年大家族盛极而亡的故事。但是,贾家最终的亡,是宁荣二公时代的结束,不代表贾家彻底灭亡。
《红楼梦》曲子[飞鸟各投林],贾府众人“大难来时各自飞”,此后各有缘法。有的一败涂地,有的平淡自守,有的却强势崛起。




一,家事消亡首罪宁
宁国府贾珍、贾蓉父子是贾家抄家的罪魁祸首,结局注定悲惨。他们父子胡作非为,一手将贾府卷入万劫不复之地,等待他们的命运,绝不是一般刑罚。
(第六十三回)丫头们忙推他,恨地骂:“短命鬼儿,你一般有老婆丫头,只和我们闹。”
《红楼梦》中无闲笔,宁国府的丫头“骂”贾蓉“短命”,三代单传的宁国府,一定会至贾蓉而终。
还记得焦大醉骂威胁贾蓉“红刀子进白刀子出”,代表贾家最终抄家,是贾蓉、贾珍父子卷入龙禁尉的“谋反”案,连累了整个贾家。
宁国府“谋逆”,宁荣二公的功劳再大也救不了他们。贾蓉成了短命鬼,贾珍也在劫难逃。父子二人是贾家长房嫡长。他们一死,属于宁荣二公的贾家就结束了。




宁荣二公惊才绝艳一世,创下不世功勋,其实认真只传了三代。正应了“富贵传家三世而斩”的至理。
贾家亡了,“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却是亡而不绝。“亡”是败亡,不是彻底灭绝。只要贾家人还在,就有机会再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整体来看,宁国公一脉四房没有人才,素质普遍不如二房荣国府。
二,后继有人荣国府。
荣国府二房又分四房。二房主支嫡长贾琏没儿子,注定他不会再有儿子。贾琮从中秋节贾赦“失足”崴脚看,极可能也夭折了。二房嫡长断绝,余下几房却后继有人。
贾政有三个儿子,贾珠死,贾宝玉出家,贾环也就平常。真正后继有人是孙子贾兰。




根据李纨的判词和曲子看,贾家抄家若干年后,荣国府会被平反,贾兰因此恢复自由身参加科举(罪臣后代不能科举)后金榜题名,日后出息高官厚禄。
贾兰的成功,是贾家的又一次兴盛。但此时的贾家是贾兰的贾家,不是受宁荣二公福荫的贾家。可以用复兴,却不能用中兴。贾府仍旧是亡了。贾兰兴起的是属于他的时代。
贾兰也不孤独。根据脂砚斋批语“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贾兰、贾菌一干人]”,荣国公另一脉那个淘气的贾菌,也与好哥们贾兰一样出息,双双爵禄高登。他们也算是后《红楼梦》时代的贾家双子星。




再有荣国公另一房后代贾芸,虽然不可能高官厚禄,却也颇有才干。他白手起家做一番事业易如反掌。
这几个贾府子弟,在贾家的废墟上重新崛起,已经与贾府没有直接关系。与宁荣二公当初一样,都是白手起家!
当然,女儿也不遑多让。贾探春虽说薄命远嫁异国为王妃,再也不能回乡与家人团圆。但远嫁海外的贾探春仍旧创造了属于她的辉煌人生。
之前详细解读过探春秋爽斋的陈设,是预示她会像娇杏那样母以子贵,不但做了王妃还成了太后,在异国他乡一生“福寿”几十年。详细的不多解释。




贾家灭亡只代表属于宁荣二公的时代结束了。就像那汉代的萧何,子孙绵延了几百年,各有起起落落。属于萧何的时代早都落幕,后代子孙各有自己的精彩和兴亡,与他关系不大。
《红楼梦》中贾家覆亡前,子孙享受的都是宁荣二公福荫。彼时贾府的亡,是宁荣二公福荫的亡。不多解释!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发布于 2021-06-04 19: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6: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演《红楼梦》意外的结局:一个女人用十九年,又让贾家东山再起
君笺雅侃红楼

2022-11-16 08:35发布于辽宁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趣侃红楼大结局(10) :韶华虽晚,初心不改当年志,望子成龙,李纨辛苦自甘心
上一回讲到王熙凤的结局,是被贾琏休妻后,又被娘家王家不容。导致下红之症越来越严重。
等到贾家被抄家时,王熙凤已经病入膏肓,却也因罪被下了大牢,最终死于血崩之症。
王熙凤的一生,毁于聪明反被聪明误,也是罪有应得的因果报应写照。
图片
巧姐父母都被治罪,贾家抄家后遭遇了“狠舅奸兄”的欺负。具体如何众说纷纭。
其实曹雪芹在第二十四回已经给出明确答案。贾芸求职遭遇堂兄贾芹截胡,去求助舅舅卜世仁,又被狠心拒之门外。走投无路遇见醉金刚倪二慷慨解囊,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就是巧姐日后的遭遇。
贾家抄家后,巧姐不过六七岁,也随众去了家庙铁槛寺。贾芹忘恩负义敲诈勒索,巧姐成了被欺负的对象。
铁槛寺呆不下去,只得由丫头(不排除平儿)带她去投奔舅舅王仁。谁知王仁更“不是人”,怕被贾家抄家连累,将外甥女拒之门外。
正在走投无路时,碰巧撞见刘姥姥闻讯赶来。刘姥姥大义收养巧姐,日后巧姐就嫁给了板儿为妻,男耕女织平静度过余生。
巧姐的结局大体如此,不存在什么刘姥姥奔波千里,在烟花巷赎回巧姐的故事。她也没那个能力,当时的社会条件也老人长途跋涉不允许。
读书人真正意难平的是王熙凤死的可惜。那么有能力的一个人,却落得那般凄惨下场。正应了那段话自作孽不可活。
王熙凤是侥幸从李纨手里接过管家钥匙。如果贾珠不死,荣国府管家的是李纨。
荣国公贾代善死后,荣国府非常意外的一分为二。贾赦袭爵不当家,贾政袭爵产当家荣国府。
这种承袭方式前所未有,相当于将荣国公的世袭一分为二。
图片
但细读原文就发现了答案。贾赦字恩侯,贾政字存,兄弟二人的名字表明,贾赦犯错失去继承资格,贾代善死前不忍心才上本求情,皇帝于是下旨贾赦袭爵,但爵产给了贾政。
如此一来,荣国府被削弱,对皇帝百利无一害。
否则无法解释贾政当家荣国公的世袭爵产荣国府这件事。只有皇帝下旨同意,贾家任何人无权分配。
贾政获得荣国府的世袭,就有权传给他自己的儿子。嫡长子贾珠当仁不让是继承人。
但二房只有爵产没有爵位,需要靠自己努力才能当官。
贾政对子孙的教育甚是上心,也延续了荣国公时制定的弃武从文的治家方针。
贾珠很争气,十四岁就进学考中秀才。不久便求娶了前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李纨为妻。
李守中曾任国子监祭酒,别看官职只有从四品,但地位清贵,非德高望重确有真才实学者不能胜任。
李守中教育子女也与众不同。李家子弟人人读书,对女儿教育却并不坚持,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
注意“有德”与“无德”的区别。
有德更自信,表示李守中对自家门风的信心。不用特别教育,耳濡目染就可为贤妻良母,品德高尚。
李家有此家风,比起林如海倾力教育林黛玉,薛家培养薛宝钗要更胜一筹,也更有底气。
薛家基于富贵传家对女儿过度包装。林家则是诗书传家的培养。李家无疑摸到了道德传家的门槛。德行根植到李家子孙的基因里。是典型的大家风范。
所以,从李纨到李婶娘、李纹、李绮全是彬彬有礼,进退得宜的从容。
图片
李纨嫁给贾珠后,很快就生下嫡长孙贾兰。却不想贾珠意外在二十岁上突然“一病而死”,让李纨成为寡妇。
贾珠之死颇有疑点。才刚娶妻生子身体不错,不可能就有病死了。
贾瑞和秦钟之死,都是遭到长辈责打后引发并发症。贾宝玉被打后,李纨不寻常的当场“失礼”放声而哭,推断贾珠是遭到贾政的责打后才一病而死。不提。
古人规矩是媳妇进门,婆婆就要陆续交出管家钥匙,培养儿媳妇管家。
珠大奶奶李纨婚后开始接管荣国府,一度成为管家。
可惜,贾珠一死,贾家规矩是“寡妇不当家(兴儿语)”,李纨只能交出钥匙,才有了王熙凤被调来协理荣国府的赫赫扬扬。
李纨的管家权被王熙凤取代不说,儿子贾兰更失去了继承荣国府的顺序。
荣国公世袭为按代承袭。贾赦、贾政是第三代,第四代是贾琏和贾珠。
贾兰原本可以成为第五代继承人。但贾珠死后由贾宝玉顶上。贾宝玉后边还有贾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贾兰头上。
所以,李纨和贾兰母子,失去的并不仅仅是丈夫和父亲,还有整个荣国府。
没有世袭,贾兰便只有走科举仕途,成为李纨唯一的出路和人生目标。
为此,李纨在贾兰很小时就制定了教养儿子的计划和方针,当然是基于李家而非贾家的家风。
图片
首先,杜绝荣国府的“富贵”
李纨选择稻香村居住,就是看重稻香村田园农舍的平凡气息。
稻香村能够尽可能的洗去荣国府的富贵繁华,让贾兰少一些富贵奢侈。
原文虽然没提到李纨像秦可卿和林黛玉那样预见贾家的败亡。但李纨却比王熙凤更清醒。
贾兰没有世袭,日后只能分得三分之一的贾政私产,根本就谈不上富贵。
其次,训练贾兰富贵不能淫
稻香村是李纨给贾兰预设的成长环境。但合适的环境还需要合理的监管。
贾家富贵无所不在,如何让贾兰避免被富贵侵蚀才更重要。
所以,贾兰住进大观园后,稻香村停止一切娱乐嬉笑。家里的一切聚会,除非是家宴,贾兰全都不参加。
每天除了读书,就是练习一些科举六艺的骑射。
那一次元宵节,贾政在贾母跟前凑趣,发现贾兰不在,李纨回说贾兰因为没人请他便不来,也是母子二人的默契。
李纨不想贾兰被贾家的富贵纨绔浸染,能够安心按照他们李家的教育方式健康成长。
李纨做到了,也得到了收获。
(第五回)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的判词内容讲了三件事。
一,李纨命苦,生下儿子贾兰后,丈夫贾珠去世,一生尽毁于少年。
二,贾兰奋发图强,日后成为人中龙凤,贾家谁也比不上他。
三,王熙凤原本处处比李纨强,却还妒忌李纨的待遇好。结果人心不足而殒命,汲汲营营的算计,最后落得一场空,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人可能好奇,为什么李纨的判词“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是说王熙凤。
图片
其实,这里曹雪芹用了对比,体现王熙凤是李纨“败亡”的受益人。李纨的“亡”成就了王熙凤的“兴”。
可王熙凤大权在握,赫赫扬扬还不满足,妒忌李纨收入比她多。却不想李纨失去的那些,哪里是她能比的?
第四十五回,王熙凤给李纨算账,就是“空相妒”。而李纨说她“真真是玻璃心肝水晶人”,玻璃和水晶当时都是珠宝,评判标准就是“冰种水头足”。
王熙凤妒忌李纨成了寡妇待遇比她好,就是人心不足的“如冰水好空相妒”。
结果她算计一生,把自己算计的短命,比较李纨的晚韶华结局,天差地别。
(第五回)[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晚韶华]点出李纨先抑后扬的人生。与贾探春一样,都是在贾家抄家后,迎来人生的顶峰。与王熙凤的先扬后抑的短命成为对比。
李纨在丈夫死后守着儿子,安心教育贾兰能够成才。
梅花签“竹篱茅舍自甘心”,说明贾家抄家后,李纨和贾兰的日子曾一度极为清贫。但李纨却能坚守初心,鞭策贾兰继续奋发向上,实属难能可贵。
贾家抄家是因卷入对皇帝的谋逆之罪,如此大罪,任何人也留不下财产。
李纨母子在抄家后一度非常惨。甄士隐解读《好了歌》“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脂砚斋批语[贾兰、贾菌一干人],就表明抄家后的惨状和贾兰日后的成就。
图片
“紫”在古代是极贵的颜色,蟒是蟒袍,代表贾兰日后位极人臣。李纨母凭子贵得封诰命。
不过,在贾兰实现科举之前,才是对李纨的真正考验。
贾家被抄家,李纨、贾兰肯定也会下狱,出来后一无所有也不敢投奔娘家。应该是在暗中得到娘家尤其是李婶娘的接济,过起了竹篱茅舍的生活。
贾兰一介书生没有生存能力,只能靠李纨辛苦纺织女红供养他学习。
更难在贾兰的罪臣之后不能参加科举。读书于他并无实际意义。如果换了其他人,早都坚持不下去而放弃。
正是李纨的坚持,才让贾兰咬牙坚持。
古代会有“大赦天下”之事,比如新皇帝登基、祈福时,贾兰是有机会被赦免的。
当初群芳夜宴掣花签,李纨得了“十九点”掣得梅花签“竹篱茅舍自甘心”。
推测贾家抄家后的第十九年,不排除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贾兰终于获得科举资格。
因为新皇登基,要笼络老臣,荣国公当初功劳太大,荣国府又是被宁国府“谋逆”连累,并没有真的不轨,便给他们平反了。
贾环是荣国府第四代仅剩的合法继承人,便得了荣国公第四代世袭二等爵的世袭。应了贾赦当初说“这世袭的官,一定是你袭了”。
而贾兰则厚积薄发,参加科举金榜题名。此后在官场一帆风顺,位居人臣。
图片
李纨年轻守寡,遭遇家变,矢志不渝教养贾兰成才,成为朝廷栋梁,正是被大书特书的母亲楷模。于是“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这类头衔就全都落在了李纨头上。
只可惜,那时候李纨人生已到暮年,很快便撒手而去。
李纨贾兰母子的故事,贾家的故事,最终都成为后人讨论的故事罢了。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还是讲的王熙凤。并不是对李纨的讽刺。
王熙凤没有儿子,担心晚年无所依靠,便各种坏事做尽,结果机关算尽害了自己。
其实,因果报应相辅相成。王熙凤想要儿女双全,就应该多做好事积阴骘。
王熙凤只做了一件好事帮了刘姥姥,就给巧姐留了余庆,她做了那么多坏事,怎么可能有儿子呢?
可惜王熙凤不懂,更害死尤二姐和腹中贾琏的儿子。戕害宗族血食就是家族罪人。王熙凤作为贾家罪人被休惨死不可避免。
李纨始终以贾家媳妇为己任,义无反顾教养贾兰成才,复兴贾家,才是那个时代有德行大功德的媳妇。
图片
贾宝玉对稻香村的题额为: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被《诗》《风》《雅》如此歌颂的女子,《红楼梦》仅有李纨一人。
至此,《趣侃红楼》系列全部解读完成。
说在最后,《红楼梦》不是一部悲剧,而是一部教育世人不要贪着,懂得进退的“警世钟”。懂得《红楼梦》兴亡往复的真谛,就知道如何安身立命。
智通寺的智通,代表聪明。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愚蠢。
所以,贾雨村实际是真愚蠢。
贾雨村崛起,由亡到兴再亡,就代表了兴亡的本质。
而贾家这种大家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要给李纨这些人机会,他们终究还能兴亡往复。但最终也注定不能久长。
《好了歌》开始就告诉读书人,莫贪着,一切终有定。
此致!
写在最后,《趣侃红楼》系列连载,历时568天,一共更新569篇(交趾怀古为重写),至此全部更新完结。
广而告之:新的系列将是另外一种方式演绎《红楼梦》,已经开始,明日上线,敬请期待。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7: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灵运:背靠谢家,在文坛上声名斐然,却因这件事断送性命
甘棠文史
2020-06-08 16:10
自古以来有许多人靠才华流传千古,但并不是每一个有才华的人都能够做好官,谢灵运就是典型例子。他背靠陈郡谢氏,当时的顶级门阀,生来才华横溢,却因为这件事断送了性命。
才华横溢
“才高八斗”成语的出处就是来自谢灵运,他称曹植才高八斗,他占一斗,其他人共分一斗。这就是他才华的真实写照,他年少好学,文章美妙,在江东与颜延之并称第一。
而谢灵运更是我国的山水诗人鼻祖,后世的山水诗流派就是他开创的。再后来,唐朝的李白、孟浩然等都深受其影响,李白这个诗仙就不用多说,孟浩然正是继陶渊明后把山水田园诗推向巅峰的大诗人。由此可见,谢灵运在文坛的影响力有多大。但就是这么一个在文坛有着重要地位的才子,在政治上却是一个小白。

谢灵运像
谢灵运的家世不用多说,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谢玄就是那个“淝水之战”的主要人员。即使到了东晋灭亡,刘宋建立,谢氏的影响力也不容动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谢灵运凭借出色的才华入仕。
入仕为官,花样作死
一开始去就是参军,东晋王爷的幕僚。之后升迁为秘书丞,因出事而被罢免。等到宋武帝刘裕正式做了天子后,他作为太子左卫率。然而宋武帝早就看出他没有能力做好官,只是把他作为文学人物对待,给他的官职都不是有实权的。因此他对此不满和怨愤,于是开始了他的作死之路。

当初少帝刘义隆即位时,大权都掌握在大臣手里,他就制造矛盾,毁谤朝政,因此得罪了当时的徐羡之等人。他就被贬到永嘉当太守,也在这时候游山玩水。在这里他经常旷工,对自己手下的事一概不管,出游十多天不见人影。这是妥妥的渎职怠工啊,但这也没把他怎么着。
之后宋文帝掌权,让他做了秘书监,第三次征召才去。等到上任后,宋文帝对他也是比较喜欢的,经常带他在身边。但是像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等人没有他名气大却深受重用,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就开始了他的表演,先是经常称病不值班,后也不上表,也不请假就溜出去游山玩水,之后宋文帝看不下去了,就给他批了个假放他回家了。

回到家后凭借自己家族积累的资产,开始了他的游玩之路。他每一次出行都有上百奴仆跟随,经常在山上闹出很大动静,惊动当地的官员。而真正让他丢掉性命的是他这件事。
丢掉性命
他在临川游玩,经常惹得百姓骚乱,被有关部门多次纠弹,终于有一次被随州从事郑望生拘捕。而谢灵运竟然兴兵叛逃,有了造反的意愿,但是被官兵给捉住了,这时候就被廷尉判了死刑,但是谢家功勋卓著,于是改为流放广州。
这时候接了委派任务的宋齐经过桃墟村,听到了这样一段话:“谢灵运出钱,买弓箭刀盾等,让同村的薛道霸邀请青壮男子在三江口把自己抢回来,可是失败了,没能抢夺回谢灵运”。这是叛逃造反的大罪,于是就被宋文帝下诏在广州处死并公示。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这是他之前写的诗,意思就是像张良、鲁连一样抗秦,这时候就已经表明自己的反志。虽然有志但无能,生为文人的他最后连浪花都没溅起就被处死。
一方面他不甘于成为隐士,虽纵情山水但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愤懑。另一方面他又没有能力,不管是为官还是军事能力,因此只能落得个身死的下场。要么成为一个文坛大家,不在留恋权力,要么就变成一个能臣,留下佳话。可是他就在矛盾中丢掉了性命,享年49岁。
在我看来,虽然谢灵运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很高,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只有才华却并没有能力,为人更是惨烈,若没有家族都不知道能活到几岁,反正49肯定是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7: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灵运:风流不被雨打风吹去
冬天惠铃 2017-11-14   |  208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1
大约1500年前,东晋谢家,不仅战功显赫,权倾朝野,还盛产才子。这个家族在当时声名显赫,“王谢风流满晋书”;也是后世咏史诗的重要地标,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唐朝刘禹锡写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在谢灵运出生前,他的爷爷谢玄已经组建并训练出战斗力极强的北府兵,并率领这支军队与叔叔谢安配合打赢了著名的淝水之战,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役。这场硬仗在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世家带领下打赢,除了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外,还催生出了不少的典故与佳话,比如“投鞭断流”、“草木皆兵”、“谢安折屐”。

当然,战功、权势只是普通大家族的标配,除此之外,谢家还输出了文化与作品。战功与权势只属于东晋的时空,才华与作品可以历久弥新,与日月同辉。

谢家才子的阵容十分强大,除了有运筹帷幄的政治家,临危不乱的军事家外,还有才情横溢的诗人。他们同时还在绘画、音乐、书法、棋艺领域跻身一流水准。在文化艺术圈,以谢灵运为代表,谢家子弟,群星璀璨,独步六朝文坛,占尽风流。

屌丝们拼才华,总想着靠才华逆袭博功名,而高居东晋权力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谢家子弟们,生活本身就是为了秀才华,他们玩转诗书音乐。为了提高灵性与才情,还喜欢把自己放逐于山水之中。他们如同男神,女神般生活在1000多年前,肆意挥洒才情,有关他们的故事代代传唱。谢家的风流,不被雨打风吹去。

2
据史料记载,江左风流宰相谢安是诗书音乐的超级玩家,他还时常以打猎捕鱼,隐居东山等方式寄情山水,乃至淝水之战的号角声也没有影响他外出游玩的安排。

反观你我在平淡如水、日复一日的工作与生活里消磨,或厌倦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或纠缠于订单与客户,或执着于流量与合作,或奔波于各类会议与仪式。不屑于眼前的苟且,想在简书日更里寻找诗和远方,却又介怀于能否登上首页。

而谢安曾经也有同样的处境,对家族的责任,对富贵荣华的渴求,乃至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纠缠于眼前的苟且还是寻找诗和远方的田野,考验每一个人的决定。但他能做到处江湖之远时,邀三五好友,捕鱼打猎;居庙堂之高时,仍有闲暇为孩子们讲学,游走于山水之中。而我们则太过执念于眼前的苟且,失去了追逐诗与远方的勇气。

作为谢家的大家长,谢安不仅自己沉醉于自然,还非常注重亲子教育,启发孩子们观察自然,获取灵感。如果没有谢安挤出时间,启迪引导孩子们,谢家的故事兴许会少几分生动有趣。

某一日,谢安召集孩子们讲论文义,忽然下起了大雪。这位老师可没教育孩子们两耳不闻窗外事,聚精会神上课。他自己倒是放下书本,很有兴致地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

其中一个侄子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一战成名,咏絮之才成为后世对才女的通称。曹雪芹《红楼梦》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两位女神薛宝钗、林黛玉时用的就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从这个故事里也可以看出谢家人拼才华有多残酷,不分男女,不分优劣,一律公示,优秀者自然美名远扬,平庸者也难免留下笑柄。让资质平平者情何以堪啊,说好的80分以下不点名不公示的。

3
这当然都是谢灵运出生之前的故事。谢家的祖辈,父辈们已经轮番上阵,各自有了精彩演绎。他们的杰出表现刷新了谢家、东晋乃至整个时代的记录,这当然也对后辈谢灵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可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但脱颖而出,刷新记录却非易事。

谢家人才辈出,但谢灵运的爸爸生性迟钝,26岁便早早去世,不知是否是郁郁而终。但他却生了个聪明儿子,成为名震江左的大才子。

谢灵运聪明到什么程度?他的爷爷谢玄曾感叹说,我生了这么笨一个儿子,这个笨儿子怎么就生出了这么聪明的谢灵运。

不要觉得这是爷爷对孙子的偏爱,如果了解一点点谢玄的履历,你就会知道,他口中的笨儿子,可能就类于你我常人;而他口中的聪明孙子,就是智商真正爆表了。

这位谢玄,绝对是谢家才子中第一梯队的核心人物,曾受命组建新军“北府兵”。这支由他一手创办并直接指挥的军队,成为后来东晋打赢淝水之战的主力军。

淝水之战中,谢玄作为前锋将军,与叔叔谢安前后战场打配合。谢安负责运筹帷幄,对外释放面对强敌,镇定自若的信息,所以东晋官方公号推送的主要是谢安主帅今日在何处下棋,明日拟往何处户外游玩等信息;而谢玄则负责在前方冲锋陷阵。

与他相关的佳话,同样拜谢安这位老师所赐。据《世说新语》记载,某日,谢太傅(谢安)又给孩子们讲课,讨论起谢家孩子既然没打算过问政事,为什么还要努力读书,成为优秀的孩子呢?大家一时答不上来,只有谢玄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白话一点就是不努力不行呀,前有长辈在上,后有晚辈跟进,中间兄弟姐妹都这么优秀。

以灵芝、兰草、宝树比喻谢家子弟的优秀,以及子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芝兰玉树后来成为德才兼备,优秀孩子的美称。以至于“初唐四杰”,大才子王勃,在其不朽名作《滕王阁序》中,写到自己抛弃功名,不远万里朝夕侍奉父亲时,还感叹自己“非谢家之宝树”。

4
谢灵运8岁袭承祖父的康乐公,世称谢康乐,食邑二千户;20岁,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无论是在富贵公子圈子里还是文化艺术圈里,他都是兼具偶像与实力的超级巨星。

一般来说,贵公子们的大部分烦恼都来自于读书考试。比如《红楼梦》里的贵公子贾宝玉,就有读书考试的烦恼,每次想到爸爸贾政就心惊胆战。但谢灵运偏偏天赋异禀,《南史》记载“灵运才名,江左独振”,还有对自己高度认可的爷爷。另外,由于当时门阀制度盛行,作为士族出身的谢灵运,不需要考试,就可以享受政治、经济特权。博得功名。

这种门阀制度,用中学历史课本的观点是落后与腐朽的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置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于不顾的制度。不过,在这种制度下成长的谢灵运,没有课业的烦扰,没有考试的压迫,身心自由,对他日后开创清新自然的山水诗派有一定的好处也未可知。

在文化艺术圈,谢灵运敏而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与他同时代的优秀诗人,比如并称“颜谢”的颜延之,以及与前两位并称“元嘉三大家”的鲍照,多多少少都是屌丝文人。

虽说是并称,但无论是当时的认可度还是对后世的影响,谢灵运都要远超两位。关于颜延之,《诗品》载,汤惠休曾谓颜延之诗'如错采镂金',谢灵运诗'如芙蓉出水','颜终身病之'。谢诗如出水芙蓉,清新可爱;颜诗虽辞藻华丽,却不免雕琢。颜延之对于这样的评价终身介怀。关于鲍照,他自己曾对谢诗评价“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而自然可爱才是当时人对美的最高评价。

更难能可贵的是,谢灵运在诗歌、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实力非凡。他的诗歌与书法,被宋文帝称为“二宝”。宋文帝即位后,任命他为秘书监,编撰出《秘阁四部目录》;并于元嘉年间奉诏撰《晋书》。

《宋书》记载,“父祖之资,生业甚厚”。明明可以靠出身,却还要拼才华。也许正如“芝兰玉树”表达的那样,优秀不为了什么,优秀本身就是谢家子弟的内在基因与外在标签。

5
然而,谢灵运很快发现,宋文帝只是欣赏他的文学才华,并不给他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几百年后,他的死忠粉李白也会有同样的遭遇与相同的感受。

他虽然很会写诗,但是他的诗歌属于外面的山水,而不是官场与宫廷。也许,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在诗和远方,远方的山水才是他的归宿。于是,他经常无故旷工或以生病为由请假,还唯恐天下不知,带上几百家奴,浩浩荡荡游走四方。

后来,他辞官回乡,更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每次出游,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追求极致体验,争取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宋书《谢灵运传》记载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

为了爬山,他还发明了一款登山鞋, “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如履平地。史称“谢公屐”。

很少有一款产品能像谢公屐一样,获得如此巨大的市场接受度与如此持久的美誉度。在诗人圈里,谢公屐简直成了一个文化现象,频频见于历代诗歌之中。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明代高启《云山楼阁图为朱守愚赋》:“为问仙家在何处,欲穿谢屐一登临”。

谢灵运对于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于诗和远方的追逐,让他可以全心观察自然,开辟出山水诗派。当学院文学还在盛行堆砌雕琢之风时,他已经在登山游玩中倡导所见即所得,所得即所写了。谢灵运的诗,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钟嵘在《诗品》中的评价:'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

他在永嘉担任太守时,大病初愈后创作了名作《登池上楼》,其中,“池塘出春草,园柳变鸣禽”成了千古名句,写出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清新自然。他另外的神来之笔还有,“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的诗歌,从山水自然中寻找灵感,开启了一代新诗风,并直接影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

几百年后,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感叹“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曾经的繁华与功业,都已随风飘散,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王谢堂前燕,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唯有艺术作品,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与传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6 07:42 , Processed in 0.0690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