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6: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荣 - 汉语汉字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荣(拼音:ró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树木名,即梧桐木,又指草木的花;引申指繁荣,进而引申为荣耀、显达等。

(基本信息栏来源: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拼音
róng

注音
ㄖㄨㄥˊ

繁体


平水韵部
平声八庚

部首


总笔画
9

五笔
apsu


仓颉
tbd

郑码
ewf

四角号码
44904

统一码
基本区 U+8363

造字法
形声字

结构
上下结构

字级
一级字

目录
1字源演变
2详细释义
3古籍解释
4书法字形
5音韵汇集
折叠编辑本段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木,荧省声。 "荧",西周金文作"A"(《金文编》392页,盂鼎)、"B"(井侯簋)、"C"(荣簋),像两只燃烧的火炬,或作"D"(荣子盉),加"口"为饰,隶定作"E";小篆作"F",将火炬形上下分离(上变从二"火",下变为"冖"),隶定作䇾。"G"是"荧"字的初文,前引西周金文皆用为"荣"字。小篆作"H",是加注"木"旁而成的分化字,从木,"I"声。由于在《说文》的时代, "I"早已为加"火"旁的后起字"荧"所取代,故《说文》分析为"从木,荧省声"。本义是树木名。《尔雅·释木》:"荣,桐木。"郭璞注:"即梧桐。"又指植物的花。《国语·晋语四》:"黍稷无成,不能为荣。"《楚辞·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引申指繁盛。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又指荣耀。《荀子·荣辱》:"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又为古国名(西周金文作"I")。 在元代以来的一些小说戏曲刻本中, "䇾"旁已多简作"뇦" (见《宋元以来俗字谱》 33页"劳"、57页"荣"、79页"营"、96页"萤"等字)。新中国成立后, "䇾"旁简化为"뇦", 繁体"荣"则类推简化为简体"荣"。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桐木。        Indus        《尔雅·释木》:"荣,桐木。"       
草木的花。        Plant flowers        《楚辞·九章·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屋檐两端上翘的部分,今通称飞檐。        Cornice        《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       
美好的气色。        Beautiful complexion        《素问·五藏生成论》:"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中医指人体的营养作用或血液循环功能的一个方面,亦专指血。                汉刘向《列女传·梁寡高行》:"高行者,梁之寡妇也,其为人荣于色,而美于行。"       
古国名。                《晏子春秋·问上十三》:"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君。"       
(Róng)姓。                        春秋时有荣启期
动词        繁茂,茂盛。        Lush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欣欣向荣
称誉,赞扬。        Praise                荣任
谓虚费。        Waste        《列子·周穆王》:"而况鲁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       
通"营",迷惑,惑乱。        Confuse        《素问·八正神明论》:"刺必中其荣。"       
形容词        盛多,丰富。        Plenty        《荀子·大略》:"宫室荣与?妇谒盛与?"        繁荣
乐,快乐。        Happy        《国语·晋语四》:"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显荣,富贵。        Wealthy        《吕氏春秋·务大》:"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        荣华
光荣,荣耀。与"辱"相对。        Glory        《易·系辞上》:"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荣誉
参考资料: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解释
折叠说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荧省声。一曰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永兵切

折叠说文解字注
桐木也。

见释木。按梧下云。梧桐木。荣下曰。桐木。此卽贾思勰青桐、白桐之别也。白桐华而不实。材中乐器。青桐则不中用。毛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其白桐与。又云。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则青桐亦禝桐。浑言之也。郭注尔雅。於荣桐木曰。卽梧桐。於榇梧曰。今梧桐皮青者。本不误。今本܂节。乃不可通。

从木。荧省声。

永兵切。十一部。

一曰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

士冠礼、乡饮酒礼皆云东荣。郑曰:荣屋翼也。韦注甘泉赋同。梠、楣也。楣、齐谓之檐。楚谓之梠。檐之雨头轩起为荣。故引伸凡扬起为荣。卑污为辱。

折叠康熙字典
《唐韵》永兵切。《集韵》《正韵》于平切。《韵会》於营切,$音营。《说文》:桐木也。见桐字注。

又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礼·丧大记》:升自东荣,降自西北荣。注:荣屋翼也。

又荣华。《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又《淮南子·时则训》:秋行夏令为华,行春令为荣。

又荣者,辱之反。《老子·道德经》:知其荣,守其辱。

又人以血为荣,以气为卫。《内经》:荣卫不行,五脏不通。

又《谥法》:宠禄光大曰荣。

又州名。《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唐置荣州。

又杜荣,草也。《尔雅》:莣,杜荣。注:似茅,皮可以为绳索、履屩。

又姓。《史记·圣门弟子传》荣旗。《庄子》荣启期。

又《集韵》维倾切,音营。义同。

又叶以中切。音融。《越绝书》:种留封侯,不知令终。二贤比德,种独不荣。杨愼云:东韵宜收荣字。

又叶为命切,音咏。扬雄《太经》:宗其高年,鬼待敬也。牵羊于丛,不足荣也。鼎血之莸,信王命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09: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判词图画最惋惜:美玉落于泥垢中,清白女儿以奇葩方式被玷污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金陵十二钗判词和曲子021:美玉陷泥垢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讲完史湘云的判词和图画,就是妙玉。

妙玉能排在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六位,着实让人惊讶。

金陵十二钗判词,是以贾宝玉的角度和立场展开。谁与他关系近,在他心中分量重,谁就排在前面。




钗黛第一,元春探春亲姐妹紧随其后,红颜知己湘云再次之。

妙玉既不是贾家亲戚,贾宝玉也不敢将她当做红颜知己唐突。她紧随湘云之后,当是受贾宝玉敬重,亦师亦友,还有一份隐约的男女情思。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五回)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判词图画,与其他人类似,“美玉和泥垢”形成辅助和对立关系。

“美玉”就是羊脂白玉,代指没有任何瑕疵。不像通灵宝玉,乃女娲炼制补天石,七彩斑斓不纯粹。




“美玉”形容妙玉,象征之人品、人物。

“泥垢”指淤泥、烂泥塘,与香菱“水涸泥干”的水塘类似却又不同。

“泥垢”代表两点:

一,与妙玉思想对立的人物。

二,妙玉结局所处的环境。

“美玉落在淤泥之中”,要如何去解释呢?

首先,美玉和淤泥,代表德行

“玉”是德之器,喻为“美德、贤才。”

《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

《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老子认为圣人才“被褐怀玉”。

而有道德污点的人,被认为是烂泥扶不上墙,泥猪土狗。

“美玉”形容妙玉的品德高洁。




“泥垢”形容世人的品德脏污。

原文中,妙玉嫌弃刘姥姥脏,就是“美玉和泥垢”的对比。

妙玉来贾府,是贾家下帖子尊请的“客卿”,与贾政清客巴结依附不同。更与刘姥姥上门打抽丰不同。

尤其刘姥姥,她只是贫不是穷。

没有钱的人叫贫,“贝”指钱,钱的分配受限制,就叫贫。

人的行动和自主受困,才叫穷。

刘姥姥家有房、有地、有吃,有穿。还有小生意,只因王狗儿好吃懒做存不下钱,刘姥姥就出主意来贾府打抽丰空手套白狼,这叫求嗟来之食。

以道德衡量,就是“泥垢”之德。

妙玉是“美玉”之德,嫌弃刘姥姥“脏”,不是嫌弃其本人不讲卫生,也不是嫌弃农民脏,更不是嫌弃穷人脏。而是嫌弃刘姥姥嗟来之食的行径和德行脏。和嫌贫爱富没一点关系。




其次,美玉和泥垢,代表立场

邢岫烟曾教贾宝玉如何给妙玉回贺帖,曾说出妙玉思想:

(第六十三回)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范成大用“槛”界定名利富贵。

门槛高的人富有。

门槛低的人贫穷。

但贫穷和富有,全都在追名逐利,妙玉认为“槛”是一道鸿沟。

槛内人红尘富贵,功名利禄,便如脏污的泥塘。

槛外人超然物外,随性自然,便如无瑕的美玉。

她自诩“槛外人”站在局外,冷眼旁观世人为名为利,蝇营狗苟。

贾家这些槛内人,便终究被名利所困,陷身泥潭,拔不出脚。

妙玉不喜欢李纨,在于李纨守寡后,一心教育贾兰读书科举,被妙玉认作过“愚”了。

贾宝玉之所以受她的青眼,在于出身富贵却不为名利蒙蔽,待女儿至诚至真,与妙玉一样思想,是不容于世俗的“畸零之人”,与李纨恰好相反。绝不是妙玉对贾宝玉生出什么男女之情。




最后,美玉和泥垢,代表毁灭

妙玉在家乡因权贵骚扰,迫不得已来到京城,师父死后被贾府请作客卿,在大观园避世修行。

大观园是贾府富贵之外的桃源,栊翠庵就是大观园更深处的“槛外”。

然而当贾家被抄家,妙玉不得不离开栊翠庵,走出大观园,事与愿违深陷世间“泥垢”,就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至于通行本八十回后,说妙玉被强盗劫掠玷污,纯属是对妙玉的恶意抹黑和侮辱,也是对曹雪芹原文原意的篡改。

续书人没能理解“美玉和泥垢”代表的“德”。纯粹以世俗“贞洁”去衡量“脏与洁”,自然落在了“下流”。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2-14 11:1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0: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红楼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妙玉===宝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妙玉和贾宝玉的真实关系,曹雪芹用四句话隐晦说明,果然非同一般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金陵十二钗判词和曲子022: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妙玉判词图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要洞明“美玉与泥垢”以“德”衡量的准绳。

德行高尚的人如“美玉”。

德行低下的人如“泥垢”。




是以《道德经》云: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妙玉情操高尚,不像张道士、净虚、马道婆等出家人还沾染金钱名利,也不像刘姥姥明明不穷,还来贾府打抽丰求“嗟来之食”。是以美玉与泥垢的差别。

奈何芸芸众生多为泥垢之人,妙玉终究难立足于世。

贾府抄家后,妙玉重蹈红尘俗世名利脏污之所,便似判词图画所绘“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五回)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判词图画非常简单,结论就是“事与愿违”。越不想要的结果,偏偏落到头上。

就像晴雯最看不上袭人等人牺牲清白“偷试云雨情”,最终却背负“狐狸·精”勾引贾宝玉的恶名而死。秦可卿、林黛玉都是如此。

而妙玉的判词,堪称是与图画最为契合之作。

一,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欲和云”类似袭人判词的“枉自、空云”,并不是讽刺,而是站在贾宝玉的角度,对妙玉事与愿违的遗憾。

妙玉对自己、对人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品性高洁、淡泊名利、率性纯真者才入她眼。外人眼中就叫孤僻。

只有摒弃世俗功名利禄之心,超脱男女人伦之妨,标新立异不蒙不昧之人,才得妙玉认可接纳。

这点即便钗黛都不行。邢岫烟是沾了作为她“徒弟”的光才行。




只有贾宝玉被妙玉认作“同志”,符合她的基本要求。

是以,在喝体己茶时,妙玉用自己的绿玉斗给贾宝玉用,毫不避讳钗黛在场。并非她对宝玉有情。而是认作同志,无分男女之嫌。

邢岫烟对此评价最精妙: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

正因妙玉心中没有男女僧俗之别,秉持同路人思想。才能那样坦然无私。

贾宝玉的评价更属知己:“她原不在这些人中算,她原是世人意外之人”。

妙玉青眼贾宝玉,由此可见。

只可惜如此妙玉,仍旧不能逃脱女儿薄命。

少年时身患疾病,药石罔效,不得已舍身寺庙出家才好。

玄墓蟠香寺长大,又遭遇权贵骚扰不容,被迫进京,被贾府请做大观园栊翠庵主持。

原以为至此“清静”,谁知也不能超然物外。贾母三天两头带人去大观园游览,只要到栊翠庵,妙玉就要烧水煮茶款待,她知贾母不喝六安茶,就因贾母来的勤,会有人告诉她。更要忍受刘姥姥这种上门求“嗟来之食”者的评价……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她一心远离红尘俗世,置身槛外得超然,但只要还在红尘之中,就注定事与愿违。

出家以为得了解脱,谁想被权贵骚扰。躲进大观园避世不出,又得应酬主人虚与委蛇。等贾府抄家后,离开大观园又是重蹈红尘。

二,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庄子杜绝权势骚扰,摒弃名利,清高孤傲,自称畸人。

妙玉甘愿躲在贾府大观园中,就是效仿庄子精神。

世俗庸碌之辈追名逐利,有如泥潭中打滚,自身便有脏污,与之交,同污。

是以妙玉与李纨极为不睦。

对李纨来说,望子成龙是她的希望,更是贾府未来希望。

贾宝玉评价嫂子“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是儒家对女子和母亲的最高评价。

但妙玉以槛外人的视角,从佛家和道家思想去看待李纨,不免认为过于追名逐利,深陷红尘泥泞中不可自拔。




两人路不同,观点就不同。读书人要清楚无分对错。

妙玉肯定不接受李纨思想,李纨同样也不接受妙玉教化。

对妙玉来说,若是像清虚观张道士,馒头庵净虚等人,周旋在富贵名利中蝇营狗苟,便如同美玉掉进泥坑,玷污肮脏了自己。

只可惜事与愿违,到底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的“洁与脏”,不能以男女之情或女儿贞洁去论,避免玷污曹雪芹文字。

且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是以贾宝玉立场认识。“何曾、未必、可怜、终陷”等词,都是贾宝玉对妙玉遭遇的慨叹和惋惜,而非作者立场。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2-15 11:12・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2: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陵十二钗正册,最让人费解的判词图画,几乎没提供有价值线索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金陵十二钗判词和曲子019:飞云和逝水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四幅,是排名第五的史湘云。按说元春、探春后面应该是迎春和惜春。但史湘云在贾宝玉心中位置,远较迎春惜春为高。

是以,在挚爱妻子钗黛后,是亲姐妹元、探二春,然后便是最重要的红颜知己,史湘云、妙玉紧随其后就不意外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五回)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的判词图画,是最令人费解的一幅。

画面特别简单。“几缕飞云,一湾逝水”,上下两个场景。表面看“飞云”指云,“逝水”指湘,合起来就是“湘云”。

看似最简单,却最令人无语。皆因给出的讯息实在是太少,让人联想的内容极为有限。甚至结合判词也不明所以。

如果说晴雯判词图画“水墨皴染的乌云浊雾”,很容易联想到她被小人构陷暗害。史湘云的判词图画,就只能看出她坎坷的身世。至于其他线索,尤其是姻缘,就像她那神秘的藏头露尾的未婚夫一样,没有丝毫明确线索。

曹雪芹似乎在史湘云身上,故意埋伏“文字游戏”。




所以,在八十回结束前,史湘云的坎坷人生很明确,姻缘却只能靠蛛丝马迹去摸索,结局干脆模糊不清,是金陵十二钗中最让人费解的一个。

闲言少叙,再回到画面上,看看这“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到底有没有什么线索,能够延展一二。

“飞云”指随风而飞的云,时刻变幻着状态,捉摸不定。

“几缕”指纤细脆弱。

当然,“飞云”还有船帆之意。如《文选·左思·吴都赋》记载:弘舸连舳,巨槛接舻,飞云盖海。

但船帆与史湘云的经历着实无解,便先搁置。

“逝水”指一去不返的流水,亦或者是流逝的光阴。

熟悉的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逝水流年等。




逝水与飞云,都是动态物事,预示史湘云变幻不定的人生“乐中悲”,悲喜交集变化。

史湘云出身侯门,但身世却很复杂。本文不提,留到下回解读判词时再说。

回到图画上的“几缕飞云,一湾逝水”上,显然不可能单指史湘云。

就像花袭人的判词图画“一簇鲜花,一床破席”,表面是指花袭人。

实际上“一簇鲜花”才是袭人。而“一床破席”代表的是出身下九流,又被弄坏了嗓子的戏子蒋玉菡。

其他人的判词图画,也大多如此。像迎春的判词美人是她,饿狼是孙绍祖。惜春判词美人是她,古庙指出家,互为因果。

于是,可以肯定的是“几缕飞云”代表史湘云。她的丈夫和婆家,要想找到答案就肯定在“逝水”的线索中寻找。




《红楼梦》中人物,谁和“逝水”有关系?看起没有头绪,实际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逝水”典故张嘴就来的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儿子,大才子杨慎在父亲被罢官,他被流放云南时,路过长江而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被引用在了《三国演义》篇首。

线索因此就来了。

杨廷和是首辅,与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一样,都为“相”。

杨廷和因“大礼议”遭嘉靖厌弃罢黜,而杨慎也因此被流放云南,家破人亡。与贾家和史湘云婆家类似。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史湘云常说自己“是真名士自风流”,下一句就是“唯大英雄能本色”。她给小戏子葵官取名为“韦大英”。

遍数《红楼梦》诸多少年公子,与史家门当户对,出场又多,人物又好,又是个少年英雄的。有且只有一人,就是神武将军冯唐的儿子冯紫英。

而冯紫英正式出场是在第二十六回,当时四月二十七日,他说有一件大事要办,来去匆匆。

到第二十八回,王熙凤叫贾宝玉记录了一个礼账,东西完全是“定亲”之用。

随后,贾宝玉便被请去冯紫英家做客?

彼时冯紫英邀请了锦香院妓女云儿主陪,招待贾宝玉。云儿正是史湘云小名。

贾宝玉席上提议作[悲愁喜乐]酒令,对四个男子行姻缘伏笔。

冯紫英作[喜乐悲愁]顺序对照的正是史湘云的[乐中悲]曲子,且内容与[乐中悲]几乎等同。

由此可以断定史湘云的未婚夫,就是“逝水”引出的英雄冯紫英。

而神武将军为北,正是北静王的人。

史家是贾府四大家族的人。

两家联姻,代表贾家与北静王结党,为抄家埋下伏笔。

蒋玉菡从皇帝的亲信忠顺王处,跑去北静王那里。

蒋玉菡谐音将玉含,代表贾宝玉所在的贾家背弃皇帝,与北静王结党。史家与冯家联姻,顺理成章。

日后贾家抄家,实际是皇帝针对四王八公的集体消灭。冯家与贾家一个下场!

可怜史湘云家破人亡,流落到了烟花巷,作了妓女“云儿”。

当然,以上都不是她的最终结局,下回再说。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2-12 10:11・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2: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YYX-01薛昂薛肇明
天破惊石系列之一=====神瑛为谁侍?【薛肇明//昭儿+茗烟//蓓明】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31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红楼梦》和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联系紧密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红楼梦是精彩绝伦的显隐两本书,属于表里有寓,一文两牍的伟大作品。它不但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史书,作者阐述的真事隐假语存,满纸荒唐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等都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方法论。显隐两本书分别描述了两个不同年代不同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故事,国事家事都包含其中的。红楼梦为了隐藏当事人的秘密和掩盖原作者和增删者的真实身份,关键人物的姓氏大都按照传统文化的百家姓来展现,而四大家族的秘密都由贾府丫鬟的名字来掩盖。

前文那些看起来越是不重要的丫鬟名字越是隐藏了四大家族的重大秘密。媚人只出现一次就没有了,但是媚人这个名字是文本里至关重要的一个名字,袭人和媚人对应,媚人和可人对应,可人原来是被赶出贾府的丫鬟,她到处传唱的就是贾府千方百计极力掩盖的五年前的不伦丑闻。贾母最喜欢珍珠这个名字,给了贾宝玉一个珍珠又给一个丫鬟改名珍珠,原来贾珍和贾珠就是她最喜爱的两个亲孙子。秦可卿的两个丫鬟宝珠和蕊珠其实是贾珍原配为心爱的贾珠给丫鬟取的名字。王夫人的两个丫鬟金钏和玉钏合称金玉,也是王夫人为了纪念儿子贾珠和贾珍的公主原配。丫鬟金鸳鸯改名鸳鸯,薛宝钗的丫鬟从金莺改为莺儿,这里都隐去了金字,暗示贾府的历史原型就是金贵妃家族。薛宝钗的丫鬟黄金莺改名金莺,后来改名莺儿,暗示金莺本来就是贾府丫鬟,这里隐去了黄字暗示薛家的历史原型是黄贵妃家族。史湘云的丫鬟翠缕被史湘云称为缕儿隐去了翠字,暗示史家的历史原型是崔姓家族。王熙凤的丫鬟除了平儿还有一个丫鬟丰儿一闪而过,暗示王家的的历史原型是冯姓家族。文官、芳官、蕊官、藕官、葵官、豆官、艾官、茄官、宝官、玉官、龄官、莳官这十二个名字是脂砚斋为了纪念贾府和大观园里众金钗的真实名字而起的。

那么贾府那些仆人的名字里有没有秘密?当然有的。根据前八十回原文的描述,宝玉身边的小厮有名字的就有十个:茗烟(焙茗)、锄药、扫红、墨雨、引泉、扫花、伴鹤、挑云、双瑞、双寿。在这十个小厮之中,茗烟是最受宝玉器重的一个。茗烟是贾宝玉的贴身小厮,他乖巧伶俐,既能使宝玉满意,又能使老太太、太太放心。贾府的贾琏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厮叫昭儿。昭儿曾随贾琏送黛玉回扬州探林如海,林如海死后,他即赶回京城报丧取衣。巧姐出痘时凤姐让贾琏到外院斋戒半个月,来回传话的就是他的心腹小厮昭儿。茗烟为什么改名为焙茗?原来也是避讳的原因,贾宝玉就是脂砚斋,脂砚斋就是贾宝玉,茗烟的烟字和脂砚斋的砚字犯冲了,因此就改名了。

红楼梦里贾琏岁数大于贾宝玉,贾琏和贾宝玉的两个小厮的名字拿出来,继续谐音一下就构成昭明,昭明和《昭明文选》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昭明文选》是由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组织文士选编而成的。据说萧统很聪慧,三岁学《孝经》《论语》,五岁读儒家经典。成年后的萧统在玄武湖边建造了一座园林——玄圃。政务闲暇中,他就和当时的著名文人王筠、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人游宴玄圃,吟诗作赋。于是催生了《文选》。萧统作为梁武帝的长子,在政治上拥有很高的地位,昭明文选收录了自先秦至南朝梁代的各种文体,共三十卷,反映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文选》的选篇内容广泛,包括诗、赋、文、诔、颂等各种文体。其中诗的比重最大,同时也收录了许多优秀的辞赋和散文。无独有偶,红楼梦的作者贾宝玉就是晚明皇室隐皇子,他在第二回里自比苏轼,第一回里的诗句都云作者痴,说明他和晚明几位著名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的时候催生了红楼梦。

伟大领袖曾说了一句话:“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他对红楼梦评价之高,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后来老人家又说,“《资治通鉴》、《昭明文选》、《红楼梦》就是在一师学的”。

《昭明文选》自成书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李善、五臣等人先后为其作注,产生了李善注、五臣注、六臣注、六家注各种版本,对应红楼梦的若干个书名和版本。《昭明文选》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各领域文献的文集,为其日后文学层面的研究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巨匠在研读其中的诸多经典后,不但通过阅读提升了自身的文学创作水平,也使后世的文学发展一次又一次达到了新的高度。

附录:【两都赋序】  

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毛诗序曰:诗有六义焉,二曰赋。故赋为古诗之流也。诸引文证,皆举先以明后,以示作者必有所祖述也。他皆类此。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言周道既微,雅颂并废也。史记曰:周武王太子诵立,是为成王。成王太子钊立,是为康王。毛诗序曰:颂者,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乐稽耀嘉曰:仁义所生为王。毛诗序曰: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然则作诗禀乎先王之泽,故王泽竭而诗不作。作,兴也。孟子曰:王者之迹息而诗亡。大汉初定,日不暇给。汉书曰:高祖,姓刘氏,立为汉王,灭项羽,即皇帝位。荀悦曰:讳邦,字季。史记曰:虽受命,而日有不暇给也。至於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汉书曰:孝武皇帝,景帝中子。荀悦曰:讳彻。汉书曰:孝宣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荀悦曰:讳询,字次卿。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史记曰:金马门者,宦者署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三辅故事曰:石渠阁在大秘殿北,以阁秘书。汉书曰: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言能发起遗文,以光赞大业也。论语,子曰:兴灭国,继绝世。然文虽出彼而意微殊,不可以文害意。他皆类此。论语,子曰:东里子产润色之。剧秦美新曰:制成六经,洪业也。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於郊庙。汉书武纪曰:行幸雍,获白麟,作白麟之歌。又曰: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又曰:甘泉宫内产芝,九茎连叶,作芝房歌。又曰:得宝鼎后土祠傍,作宝鼎之歌。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汉书宣纪曰:神雀元年。应劭曰:前年神雀集长乐宫,故改年也。又曰:五凤元年。应劭曰:先者,凤皇五至,因以改元。又甘灵元年,诏曰:乃者,凤皇至,甘露降,故以名元年。又曰:黄龙元年。应劭曰:先是黄龙见新丰,因以改元焉。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襃、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汉书曰:司马相如,字长卿,为武骑常侍。又曰:虞丘寿王,字子贡,以善格五召待诏,迁为侍中中书,又曰:东方朔,字曼倩,上书自称举,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后拜为太中大夫给事中。又曰:枚皋,字少孺,上书北阙,自称枚乘之子,上得大喜,召入见待诏,拜为郎。又曰,王襃,字子渊,上令襃待诏,襃等数从猎,擢为谏大夫。又曰:刘向,字子政,为辇郎,迁中垒校尉。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汉书曰:倪宽,脩尚书,以郡选诣博士孔安国,射策为掌固,迁侍御史。孔臧集曰:臧,仲尼之后,少以才博知名,稍迁御史大夫,辞曰:臣代以经学为家,乞为太常,专脩家业。武帝遂用之。汉书曰:董仲舒以脩春秋为博士,后为中大夫。又曰:刘德,字路叔,少脩黄老术,武帝谓之千里驹,为宗正。又曰:萧望之,字长倩,以射策甲科为郎,迁太子太傅。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广雅曰:抒,渫也。抒,食与切。讽,方凤切。毛诗序曰: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楚词曰:抒中情而属诗。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国语,泠州鸠曰:夫律,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雍容揄扬,著於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说文曰:揄,引也,以珠切。孔安国尚书传曰:扬,举也。毛诗序曰: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汉书曰: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荀悦曰:讳骜,字太孙。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苍颉篇曰:炳,著明也,彼皿切。论语,子曰: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马融曰:三代,夏、殷、周。

且夫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於孔氏,列于诗书,其义一也。尚书,皋陶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韩诗鲁颂曰:新庙弈弈,奚斯所作。薛君曰:奚斯,鲁公子也。言其新庙弈弈然盛。是诗,公子奚斯所作也。稽之上古则如彼,考之汉室又如此。斯事虽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蔡邕独断,或曰:朝廷亦皆依违尊者,都举朝廷以言之。诸释义或引后以明前,示臣之任不敢专。他皆类此。京师脩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公羊传曰: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也。说文曰:城池无水曰隍。周礼曰:囿游之兽。郑玄曰:囿,今之苑。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睠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雒邑之议。长安在西,故曰西土。尚书曰:西土有众。故臣作两都赋,以极众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其词曰。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3-12-17 12:08・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3: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红楼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桑坪镇】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左宗棠——狼性将才,别样脊梁
阿哲
阿哲​
有感科技
75 人赞同了该文章
左宗棠,在闭关锁国腐朽不堪的晚清年间,让洋人闻风丧胆又钦佩不已,对国家领土的贡献自唐太宗后无出其右,性情刚烈怼曾国藩骂李鸿章,跨界造船搞洋务运筹政商两界,他的人生颇具矛盾传奇色彩。霸气豪情,铮铮铁骨,在那个年代浓墨重彩的魂魄,传承至今仍在诠释何为中华脊梁。曾国藩评价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至死,曾左两人未冰释前嫌而惺惺相惜,迄未张我国威而不能瞑目。左宗棠也是狼性领导的代表,一身正气,独守品节,摘其名言小做分解,行事做人皆有启发。

一,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左宗棠,真铁汉的一生,国家大义面前磨难皆为草芥。在朝廷上,就新疆是否收复问题争论不下,李鸿章认为国土疆域辽阔而新疆不够富饶,左宗棠力争坚决不能开让出国土的先河,海塞并重,后拖高龄病躯亲率大军征讨。先是自筹巨额军费打造装备硬战力强的雄师,完绞盘踞十余年的叛军阿古柏, 而后制服俄军收复伊犁签定《中俄伊犁条约》,保住了江河日下的大清国尊严和延续至今的西北边防,苟利国家生死以,左宗棠一心为公,私心了无。左大人家书中的一段文字:“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点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催人泪下,民族脊梁左公千古。

左宗棠秉性刚正不阿,不够圆滑,在朝廷里确实遭到不少排挤,收复新疆后,他被封为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及总理衙门大臣,核心权力尽收囊中,慈禧也寄复兴希望于他。八个月时间实心实意为了改观现状不断努力,而恭亲王和李鸿章等势力最终还是让左宗棠无法施展,无奈负气而走,满清自此气数已尽。苍凉垂暮,这位已年过七十的老人道出“不遭人嫉是庸才”,临终“遗恨平生”,大丈夫尽人事矣。

二,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李嘉诚曾说过:“我创业70年从不亏本,全靠左宗棠这句话”,就是这幅对联,挂在李首富办公室已有五十多年。树远大的志向愿景,世间缘分随遇而安,人生幸福求于凡尘;风物长宜放眼量,待人处世平常心,顺势而为路子宽。左宗棠这两句道出了人生哲学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当代职场中人用心借鉴。

对他来说,大器晚成绝对是件好事,归田韬光养晦,大量阅读古籍,左宗棠虽然不像曾国藩以圣人标准求己,回到一线便将经世致用之学高效付诸实践。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左宗棠超然的自信,凌厉的执行力,狼性的管理风格,与世俗格格不入,而以结果论英雄。他自比诸葛亮,处处与曾李(曾国藩李鸿章)欲一较高下,动辄随性大骂文武百官,慈禧太后寿宴上掉链子等等。但这些不拘小节耿直的作风,丝毫不妨碍他在军事政治及兴办洋务等大事上勋劳卓著。

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出身贫寒,家中无半亩良田,无银筹办婚事也省了彩礼钱,话说愿意嫁给这位热血穷小子的女人周氏确实深明大义,一次丈夫落第悻悻而归后题对:“轩轩眉宇孤霞举,矫矫精神海鹤翔。蠖屈几曾舒素志,凤鸣应欲起朝阳。清时贤俊无遗逸,此日溪山好退藏。树艺养蚕皆远略,由来王道重农桑。”充分表达了理解慰藉之情,给予丈夫很大的精神支撑,这与左宗棠一贯百折不屈,勇往直前,敢于担当的作风不无关系。有缘遇见才女周氏,步入琴瑟和鸣的美好姻缘,以柔化刚且刚柔并济,左宗棠无疑是幸运的。

左宗棠闭关期间,嗜书如命,深知自己的出路离不开书,智慧源自于书,“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读书专注钻研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神交古人的境界,从孔孟诸子百家中汲取智慧。而读书,在当代社会越来越被忽视,急功近利和快消文化,逐步腐蚀着新生代的心志,值得深省,窃以为,古人的生活更简单,也更接近于智慧。

左宗棠,这一狼性将才,将别样的国家脊梁、民族脊梁演绎到极致,以豪迈之情,纯粹之心成为了一代国家之光、民族之光。

——2020年3月于夜深人静家中

发布于 2020-03-19 02:23
芍药·从来良守重农桑


复制


完善

[宋代]韩琦

cóng

lái

liáng

shǒu

zhòng

nóng

sāng





shì

zāi

huā

diàn



táng





ài



xián

xíng

zǎo

huì



gēng



jiā

huì

bàn

xīn

xiāng




智能诗词翻译
作者简介

韩琦[宋代]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更多
该古诗《【芍药·从来良守重农桑】芍药·从来良守重农桑全诗及翻译》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cae1a43ac9cae1a/
田桑
拼音:
tián sāng
注音:ㄊ一ㄢˊ ㄙㄤ

结构:田(独体结构)桑(上下结构)

田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种田和养蚕。泛指农事。 2.在田园中栽种整齐的桑树,与【hao86.com好工具】散种的"树桑"相对。
引证解释:
⒈ 种田和养蚕。泛指农事。


《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田桑已至,不可后时。”
晋陶潜《杂诗》之七:“代耕非本望,所业在田桑。”

⒉ 在田园中栽种整齐的桑树,与散种的“树桑”相对。


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沂水桑麻话》:“近日山阳桲欏树几伐尽,育蚕者甚少,亦间有种桑者,惟不知种植之法,只有树桑,并无田桑。”
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沂水桑麻话》:“予以南方田桑之法告之,其父老甚喜。”

网络解释:
田桑
田桑,原名田玉强,诗人,1966年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198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
字义分解

读音:tián
(1)姓:~老头|老~头。

(2)(名)田猎:田径赛。

(3)(名)田地:~埂|~野。


读音:sāng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
该汉语词典《田桑是什么意思|田桑的解释是什么》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f8f0c43ac9f8f0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6: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初七是鬼节还是情人节 七月初七的来源
2022-07-02  来源:天气网  【字体:大 中 小】
  七月初七是情人节。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夕情人节。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又叫七月半,俗称鬼节。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也是四大中国民间爱情传说之一。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七月初七的来源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天文星象有认识,并将天空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习俗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七月初七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生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几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狠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茅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茅房内。

  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边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最美丽的仙女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从,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时,其他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

  这时,牛郎从树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便脉脉含羞地点了点头。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将捉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拔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肝肠寸断的织女和肩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6: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红楼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贾芹+贾芸+】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为什么贾芹是“三房里的老四”,贾芸是“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

关注者
0
被浏览
1,933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你可以邀请下面用户,快速获得回答
搜索你想邀请的人

委托刘看山邀请
开启后为你智能邀请潜在的回答者
开启邀请
[object Object]
红楼第一人
曾在「红楼梦(小说)」话题获得 635 次赞同
邀请回答
[object Object]
老赵LS
曾在「红楼梦(小说)」话题获得 250 次赞同
邀请回答
[object Object]
seek dreams
曾在「红楼梦(小说)」话题获得 6346 次赞同
邀请回答
[object Object]
周栋梁​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邀请回答
更多推荐结果
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棹雪而来3745
棹雪而来3745

你经常看 红楼梦 相关内容
红楼梦隐写董小宛入宫——《咏白海棠诗》全解(二)

作者 随风飞舞潇洒人生

说完探春的信笺,再来看同一段中贾芸的那张帖子。写的是“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这不也是同样的意思嘛,也是说新近得了董小宛这样的美人,献于皇上赏玩。

所以宝玉看了贾芸的帖子,笑问:“独他来了,还有什么人?”婆子回答时不说“没其他人”,仅说“还有两盆花儿。”这即暗示“两盆花儿”其实就是“人”—就是董小宛。

贾芸影射的是谁呢?这个把董小宛抢来,先献给多尔衮,再让顺治看上,继而进宫做了宠妃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

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洪承畴!我们类比着来看书中贾芹、贾芸两个人的身世。前文说了,贾芹也是影射陈之遴,当时有一个证据漏了说的,他是“三房里的老四”。陈之遴的父亲陈祖苞,是陈与相第三子,的确就是第三房。然后陈之遴的确就是兄弟四个。虽然陈之遴是长子,但作者应该是强调其有“四”个兄弟这层意思。

然后来看贾芸。他是“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洪承畴的先祖,至五世支分二派,即东轩、西轩。东轩谨独公,生子8人,支分8房。洪承畴的先祖排行第五,俗呼“东五房”。所以洪承畴的确是“五嫂子的儿子”。那洪承畴是属“东轩”的,为何书中给贾芸安排的是住在“西廊下”呢?

这是因为,洪家的东轩,其实恰恰就是住在镇子西边的。西轩的人反而住在东边。其原因说起来有趣,因他们镇子的中间就是洪家大祠堂,东、西两轩的祖先,分列祠堂东、西两边。而洪家的后代子孙,必须要面向他们的祖先居住……所以大家明白了吧?

“轩”这个字,就含有“带窗户的长廊”这种意思。因此“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对应属于“东五房”的洪承畴,是很精确的影射。好了,关于贾芸的影射就先说这么多,现在我们回到探春的那首诗。大家应该能猜到了,这整首诗就是献宝的意思。

第一句“斜阳寒草带重门”:首句就直接带出了董小宛的“董白”的名字。“白”字是斜斜的一撇,下面一个“日”字,所以是“斜阳”。“董”字为草字头下面“重”。故此是“寒草带重门”。

另外,董小宛是贫贱女子出身,自然是“寒草”。而“重门”的其中一个含义,即指皇宫。出自《三国志·魏志·齐王芳纪》:“使者持节送卫。营齐王宫于河内重门。”

综合上述,“寒草”被“带”到“重门”,自然指董小宛被送进了皇宫。

第二句“苔翠盈铺雨后盆”:这句探春不去写花,无端端写花盆下的苔藓干嘛?要理解这句的意思,就得明白此处作者又有所引用了。作者引用的是下面朱淑真的这首诗:

落花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大家是否一看即明?太好理解了,本来董小宛和冒辟疆才子佳人恩恩爱爱,正是“连理枝头花正开”,结果小宛被抢,这对鸳鸯被硬生生拆散,所以是“妒花风雨便相催”。然后陈之遴希望顺治皇帝(青帝)要多施恩爱雨露,小心呵护美人,不要让娇嫩的花朵被妒花风雨(妒忌的其它后妃)所摧残,导致萎落的花瓣纷纷点点坠落在翠苔上。

所以香菱的花签诗正是出自这首诗的第一句“连理枝头花正开”,大家明白了吧?全书的各个部分的影射都是紧密关联的,是一个严丝合缝的完整系统。

第三句“玉是精神难比洁”:是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在形容海棠花的冰清玉洁?错了,其实恰恰相反,这句的真正意思是说花的不洁。因为作者强调的是“玉是精神”,即仅是精神上如玉一般,而在身体上,可就是跟玉“难比洁”了。否则的话,玉已经是花的精神了,可是又说连玉也比不上花的洁净,这不是矛盾了吗?

所以这句的意思,就是说美人是妓女出身,身体上是不那么纯洁的,皇上您可不要太在意啊,反正满清人也太在意贞洁这个问题的嘛。

如果大家还不是很确信作者的这层意思的话,我们对比着来看宝钗和湘云的诗。宝钗的海棠诗的倒数第二句:“欲偿白帝凭清洁”。宝钗此时影射的是顺治的废后静妃。她是黄花闺女嫁给顺治,当然是“清洁”的。她希望顺治(白帝)能回心转意,相比于董鄂妃,凭借的优势就是其“清洁”嘛。

再看湘云,对宝钗的此句作出了有力的反击。其二的第三句:“花因喜洁难寻偶”。好狠呀,正中宝钗死穴!所以毫无疑问,作者就是拿洁与不洁来作文章的。

第四句“雪为肌骨易消魂”:这句就不用多解释了,美人当然销魂啊。

第五句“芳心一点娇无力”:这句首先是拿杨贵妃来作比。“侍儿扶起娇无力”嘛,脍炙人口的一句。但作者的意思,还不单止于此。要知道,杨贵妃为何会“娇无力”呢?大家不要理解错了,主要可不是因为“始是新承恩泽时”啊。白居易的意思是说因为杨贵妃是小脚,在水中自然更站不稳了。因为接下来的一句是“云鬓花颜金步摇”,走路摇摇摆摆,正是小脚女性走路的特征,正如黛玉、可卿都是“袅娜”多姿的。

因此这第五句,以及下面的第六句,就都主要是说董小宛的小脚的。

第六句“倩影三更月有痕”:这句的关键在“月有痕”三字。上篇说到的方绚写的《香莲品藻》,里面归纳的“香莲三十六格”中的“轻”,就是“踏月有痕,试香无迹”。洛神仙子凌波微步,脚尖轻轻点在水面的月亮倒影上,月亮的影子微微出现裂痕;脚步轻踏地上的落花,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来。这都是极言其轻的。

另外这里的“倩影”,跟后面湘云的“非关倩女亦离魂”对应。湘云意思是:我是轻,但我可“自是霜娥偏爱冷”,即我是吃了仙药飞升仙界广寒宫的嫦娥仙子,可不是那个离了魂跟王文举上京的普通民间女子张倩女。

第七句“莫谓缟仙能羽化”:这句也是把美人比作洛神这样的仙女。其中“羽化”引自苏轼的《前赤壁赋》: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描写跟洛神的凌波微步意境非常之相似嘛。结合下面的第八句,作者的意思是虽然美人如洛神般美丽轻盈,但她可不会真的飞升而去哦,而是会很多情的陪伴皇上您在黄昏中吟咏的。

第八句“多情伴我咏黄昏”:此句的主要意思正如上面所说,但仍有值得品味的地方。因为它也有引用,所引的是宋代刘兼的一首咏海棠诗: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这诗中提到了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还有被废的汉武帝的陈皇后。用此两人来喻海棠花。那么这就恰好对应《红楼梦》中所影射的宠妃董鄂妃和废后静妃两人。也就是湘云和宝钗,两人分别以白海棠自比。所以为何作者要写有两盆海棠呢?就是拿来比喻这一宠一废的两妃的。

故此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宝钗和湘云的诗,写诗的角度是以海棠花来自比。而探春、宝玉、黛玉三人的诗,都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描写其眼中看到的海棠花,这海棠花是它人,不是自己。

我们不妨再看看这里的脂批,也是这样的意思。如宝钗那首:“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黛玉那首:“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

编辑于 2020-12-19 10: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09: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YYX-15薛崇高&周后+薛崇悊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红楼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大业斯成+ 由斯成大业,尊父为帝王。】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唐纪

唐高祖即位,策马收隋疆。 曾因讨突厥,恐祸来相伤。 其子劝父意,乘乱效翦商。

一鼓而西往,豪杰悉来降。 由斯成大业,尊父为帝王。 父老太宗继,天下为一宇。

发狱出死囚,开宫放怨女。 饥人卖子孙,分金赐其赎。 亡卒有遗骸,散帛收归土。

烧药赐功臣,杀身思报补。 吮疮抚战士,衔恩铭肺腑。 竭力劳万民,民各得其所。

委政问大夫,商议共裁处。 踏雪破匈奴,栉风灭夷虏。 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

胡越共一家,习文不习武。 开馆召贤儒,讲论文章祖。 学士十八人,同把朝纲辅。

作乐宴群臣,尝为七德舞。 魏征为丞相,治国如安堵。 定乱不言功,帝独称房杜。

惟献大宝箴,谏臣张蕴古。 传位立高宗,政由李义府。 废正皇后王,宠立昭仪武。

鸩杀太子弘,因为耻其母。 唐祸自此萌,朝纲归女主。 中宗皇帝立,却被武后废。

谪为庐陵王,而复立其弟。 后名武则天,临朝自称制。 淫乱无所规,宠爱僧怀义。

昌宗张易之,出入皇宫里。 内臣不敢言,外人以为耻。 李敬业起兵,直入京城地。

越王贞亦起,同救唐宗室。 谋复立中宗,忤触武后肺。 大杀唐子孙,改国号周氏。

若非狄仁杰,唐室绝后裔。 中宗复为帝,人道再出世。 宠用帝后韦,专权秉朝政。

与武三思通,对围博陆戏。 人告韦后淫,帝怒而被弑。 睿宗复临朝,重把三纲理。

姚宋总枢机,内清而外治。 帝立又三年,禅位居闲第。 唐明皇登基,左相姚元之。

宋璟为右相,中外乐雍熙。 韩休九龄继,帝范不逾规。 明皇后奢欲,宠爱杨贵妃。

贵妃内淫乱,禄山养作儿。 昼夜居宫掖,帝心无所疑。 丑声闻于外,黜职任边夷。

负恩而造反,举寇犯京师。 六部军不发,帝惧出城西。 贵妃赐帛死,禄山兵始归。

奸臣李林甫,养祸乱邦畿。 忠臣颜杲卿,许远与张巡。 舍身讨反贼,死节报朝廷。

三十六大将,同死睢阳城。 禄山僭称帝,将用史思明。 禄山被子弑,思明被子刑。

父子相杀伐,其党自完尽。 肃宗居朝廷,否极泰将升。 郭子仪入相,中外自清平。

 李克弼继相,守法犹准绳。 兴衰如转毂,世否遇谗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1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科举制度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中国选才取士制度








收藏



0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代选才取士的制度 [93-94]。与中国交流密切的古代朝鲜、越南以及日本(一说无科举 [115])等国家也深受影响。

赀选,是以财货资产作为衡量,以此选任官吏,早在秦时已有。汉惠帝时,选官“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西汉中,察举制应时而生。“察举制”始于汉惠帝,汉武帝时成定制。经道德考察,再由引荐出仕。 [87]

东汉中,尚书令左雄改察举制,加试,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 [95],如未通过,则取消孝廉并追究举荐官员等。南陈覆灭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登上历史舞台。 [87]

唐代科举有个显著的特点——试卷不糊名,因此名声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当时的科举,由于不糊名,考官对考生的态度就非常重要而敏感。当时很多考官上下其手,徇私舞弊。 [88]

宋代改唐代每年一次进士考试为三年一次,但每次录取的名额比唐代扩大了十倍。且糊名誊录并行 [90],废除荐举残余 [90],南宋郑樵在《通志》里说本朝“取士不问家世”。 [90]一是考“策论”。二是考“诗赋”。 [89]

明代钦定朱熹注《四书》《五经》为官学书籍 [92],以八股文取士 [92]。此种文体,以“载道”为追求,有起、承、转、合程式,用代圣人立言来议论时政,有助于熏陶举子儒家道德,同时让阅卷官有统一标准来评判优劣高下 [92]。明代称三年为一大比 [92]。保持一定的流动是社会稳定与发展不可缺少的,而明代科举则为这种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91]

明代科举制度的创新,使明代科举具有承前启后的样板性,明代的科举制度为清代全盘继承。 [92]












































中文名科举制度
外文名Imperial examination(English)
别    名科举
在中国暂止时间1905年


目录

1简介
2科举内容
3历史背景
4发展历程
▪产生
▪发展
▪改革
▪中落
▪鼎盛
▪废除
▪国外
5考试科目
6考试形式
7武举
8历史影响
▪国内影响
▪国外影响
9名人评价





简介

播报
编辑

唐朝科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6] [8]宋朝科举有进士、明经科目,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熙宁兴学 [98]) [96-97]。明清科举改为八股文。 [9-10]

科举制度的主要科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唐朝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 [3-5]

科举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礼部的省试 [110]与廷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省试为“会元”,廷试第一名为“状元”。 [6-7]




科举内容

播报
编辑

汉朝时置“五经博士”,即诗、书、礼、易、春秋。 [106]景帝奖文翁兴学,“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 [109]《熹平石经》为东汉熹平四年(175)开刻,有诗、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共七经,凡六十四石,计200910字。 [99]

唐贞观年间,诏颜师古、孔颖达、王恭等撰《五经正义》。 [100-102]唐科举有明法科 [112],永徽四年编成《唐律疏议》 [113]。唐明算科,试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夏侯阳算经等 [114]。武则天朝开武举。玄宗开道举 [111]。《开成石经》始刻于唐太和七年(834)十二月,有周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共十二种,计650252字。 [103]

五代冯道主持国子监校定刻印九经。 [104]

宋代王安石等撰《三经新义》 [105]。南宋朱熹撰《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二十六卷等。 [104]蔡沉撰《书集传》。 [107]

八股文是文体形式,《明史·选举志》:“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袁中道《成元岳文序》:“时文虽云小技,要亦有抒自性灵、不由闻见者。” [108]




历史背景

播报
编辑

周代以“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上贡到王的贤士,由王亲自考试,内容是射箭。在周代以前的社会中,只有统治集团家族的成员才有可能接受教育而成为知识分子,国家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实际上主要由统治集团内部成员所世袭领有,具体表现就是周代的“世卿世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即使有某种举荐选拔,也基本上不超出宗法家族的范围。举荐选拔超越世袭血缘关系的罗网而登上高位的只能是极其偶然的例外。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卿世禄制被严重破坏,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下层人士得到破格任用,通过举荐、考核而选拔登进人才的情况越来越多。由举荐考核而任用(以及按劳绩提升)的官僚制度逐渐产生。而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面的扩大更加速了这一过程。 [12]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7年)刘邦下诏命令各级臣下举荐贤才,形成后世乡贡的最初形态。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两次下诏命令各级官员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对被举荐者采用策问的方式进行考试。 [13-14]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诏令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后来两科逐渐合并为一科,称为“孝廉”。此外“秀才”也是察举的重要科目之一。孝廉重在德行,秀才重在才能。东汉时为了避讳刘秀而改成“茂才”。唐宋时泛称一般读书应举者为秀才,明清特指通过初级“县试”入学的学生为秀才。汉代各科察举都要通过朝廷考试。但是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区别在于:考试在察举中并不重要,举荐是决定性的。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基本不存在黜落,“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 [15]。举荐权掌握在皇帝以下的各级官僚权贵手中。 [16]察举并不是两汉仕进的最大渠道。从汉初以来”任子“、“赀选”、皇帝和各级官僚的直接辟召仍然进行。一般士人往往是先征辟为州郡吏员,才由上司向中央察举为秀才、孝廉等等。但是,一般没有门路的布衣平民,几乎没有被察举的可能性。 [17]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西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18-19]

在南朝齐时,秀才科的策试开始有了明确的规定,“五问(合格)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 [20]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不及格四等,而不及格者“不合与第”,不予授官。这说明考试已经比过去严格得多。南朝梁时,梁武帝在建康设立五经馆,考试及格就给官做。各地寒门士子纷纷投馆就学。其考试办法为“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 [21]”已经明确提出了对寒门庶族子弟不论出身,随才录用的规定。

在北朝,北魏、北齐“凡州县皆置中正。其课试之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天子常服,乘舆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字有脱误者,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夺席脱容刀。” [20](州县都设置中正,中书、集书、考功郎三个部门的官员分别考核秀才、贡士、廉良三类人。)可见,北朝当时的考试办法已经分科别类的实行,并且监督考场,不合格的举人当场就遭受斥黜。 [3]




发展历程

播报
编辑




产生

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

部分历史学家以隋朝有分科举人与进士科为由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 [22]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汉朝,证明汉朝不仅有分科举人、按科举人,汉朝还有考试进用,而且没有可靠证据证明隋朝有进士科。 [23]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的本质是唐朝开始的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以及考试黜落法,科举制开始于唐朝。 [3] [24-26]

汉代

部分历史学家考证科举制产生于汉朝,徐连达 、楼劲指出,认为科举开始于隋朝的人常以隋朝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瑾、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为科举的开始,但是此诏与北周的“遣戎秩上开府以上、职事下大夫以上、外官刺史以上各举清平勤干三人”之诏基本一样,更与西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举贤良方正以来的历代察举诏令如出一辙。又有人以隋炀帝设进士科为诸科之一来说科举制开始于隋朝。但是,认为科举制开始于汉朝的人指出,科举制是一整套“分科举人,考试进用”之制,汉朝有秀才(茂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孝廉多个科目,汉朝的对策、试经是考试,因此部分学者认为科举制是开始于汉朝。 [23]

至于隋唐新增的进士科,其名原出《周礼》,汉魏间人已有把贡于朝廷的孝廉比作“进士”的习惯。故隋设进士科,不过是比附古制而列科名以取文士而已,其完全从属于汉朝以来的整套科目体系,与秀才、贤良之类异名同实。 [23]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杨纂等6人,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无从查考外,其余5人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明经科察举为官,比附成进士科登第。 [24]

隋代

周谷城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说:“科举制,盖取分科目而举士人之义,这个制度创始于隋炀帝时代。”关履权说:“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意思。”但是其他历史学家指出汉朝已经分科目而举士人,分科举拔人才。 [24]有人将隋代设立进士科作为科举制度的开端,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将进士科的出现作为科举制度起源的标志,持隋朝产生说的人一部分认为进士科设立时间在大业年间(605-618年),一部分认为是在开皇七年(587年)。但是,历史学家何忠礼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之说,理由有二:一是遍考《隋书》和隋代文献,虽然记载了开皇和大业中所举的众多科名,却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房玄龄、温彦博、侯君素、孙伏伽、张损之、杨纂等6人,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无从查考外,其余5人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明经科察举为官,比附成进士科登第,唐代虽有进士科开创于隋的记载,但也有进士科开创于唐的记载,所以他认为隋代实行的仍是察举制,进士科也起源于唐。 [24]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3] [24] [27]

隋代选官办法是两汉分科察举办法的沿袭。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诏诸州举贡士人按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分别荐进,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诏令荐人,分为十科。大业五年(609年)又诏诸州荐人,分为四科。隋代尚没有自请投靠的办法。虽然有说法说“炀帝始置进士之科”、隋代“置进士、明经二科”。但根据史料隋文帝、隋炀帝诏书记载的隋文帝的二科、隋炀帝的十科、四科中都没有进士、明经的科目。至于分科举荐的办法也不始于隋。两汉的察举已经实施分科、策试。何况,即使隋代真出现了相当于进士的科目,也不能说这就是科举制度。因为,同之前的选官制度比较,科举制度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一、投牒自应,读书人都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三、严格考试。而隋代选官制度则不具备上述三个特点。隋文帝、隋炀帝的诏书都表明,参加选官的士人仍然必须先得到高官的举荐,制度上并没有给予他们投牒自应的权利。隋代分科选举共三次,都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没有定期举行的制度规定。至于开皇七年(587年)关于诸州岁贡三人的诏令,也跟两汉时州郡每年向朝廷举贡士一样,人数既少,考试也不重要,不同于唐宋定期举行的全国大考。如果不以上述三点为科举制度标志,那么两汉察举也是科举制度了。所以,只能确认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在唐朝,而不是在隋朝。 [28]

隋朝在人才选拔方面没能提供什么具有开创意义的典章制度。 [28]隋朝皇帝都有嫉贤妒才的毛病。隋文帝下诏废除京师和地方州县的学校。 [28]隋炀帝没有曹操、曹丕那种爱才容贤的雅量。 [28]著名的诗人薛道衡作《昔昔盐》一诗,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广为当时人传诵。隋炀帝嫉妒万分,竟横加罪名将薛道衡杀死,临刑时对他说“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嫉贤妒能到如此地步,因此隋代选举中没有出过什么人才,也就不奇怪了。 [28]

唐代

历史学家俞大纲、唐长孺、何忠礼、金铮等人认为唐朝开创了科举。 [3] [24] [27]

俞大纲对隋置进士科一条颇有疑义,他说:“若谓察举对策之法,已为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上溯两汉为权舆,若谓朝廷,开科待人,士子投牒自试,始可谓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以唐为始,不可谓肇基于隋,确定于唐矣。”提出士人“投牒自试”是科举制度起源的主要标志这一极有价值的见解。唐长孺提出了与俞大纲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特点在于是否“准许怀牒自试”,而南北朝后期,已出现士人“怀牒自试”的个例,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正在萌芽之中。 [27]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著文指出:要确定科举制度起源于何时,首先要把握住它区别于其他选官制度的特殊本质,也就是解决什么是科举的问题。何忠礼在《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一文中提出,考察整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基本上可以概括出这样三个特点: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并通过多方面的论证,认为上述特点中的“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代,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的仍然是察举制。至于史书所载隋代已有进士科的说法,也查无实据。因此,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时间不是在隋代而是在唐代。 [24]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提出了“每年十月”赴朝廷应试的定期,明确了州、县地方预试,即相当于后世“乡试”的办法,而且不必像隋代那样必须官府举荐。武德五年(622年)唐朝的诏书明确了士人可以“投碟自应”,下层寒士得不到举荐者“亦听自举”,“洁己登朝,无嫌自进” [29]自此正式确定了士人“自举”、“自进”的制度。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诏令标志着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诞生。 [26]




发展

两汉以来,朝廷选举主要通过皇帝不定期下诏而举行。唐代有了每年定期考试的制度,同时也保留临时下诏考试的办法,即所谓“制科”。“制”之意义与“诏”相同,即皇帝之令。每年举行的科举考试则称为“常科”。 [30]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1-32]

科目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等。唐朝对秀才要求特别高,结果士人很少应试秀才,不久秀才一科就废罢了。此后“秀才”遂成为对一般读书应举者的通称。明经、进士二科在唐代科举吸引了最多的考生。 [3]

明经起源于的汉代,唐代“明经”科考试各部儒家经典,此外还包括《老子》。明经不全考十多部儒家经典,而是分为明一经、两经、三经、五经四个级别。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规定明经考试加试时务策,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为进士科加试帖经、杂文,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此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策试应试者的文学才华。) [3]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远射、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摔跤、举重等。 [33]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唐代制科科目多达一百多个,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等等。应制科试者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科举及第者,现任或罢任官员也可参加。 [30]

考试过程

唐代科举考试每年春天在京师长安的尚书省举行,简称“省试”。而各地乡供举人的“发解试”都在头一年秋天举行。此后,地方上的“秋试”(秋闱)和京师的“春试”(春闱)成为历代科举沿袭的定制。 [75]

唐代科举的应试者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即官办学校的学生。乡贡即各地人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学成,到县、州应试,经地方考试合格,再到京师应试。乡贡每年十月随地方向京师进贡的粮税特产一起解赴朝廷,称为“发解”。州县预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3]

唐朝各种官办学校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此外还有专门性质的律学、算学、书学等。唐朝各地方也设有官立的府学、州学、县学等。 [74]

唐前期,掌管科举由尚书省吏部负责。玄宗开元年间,改由礼部负责,此后历朝相沿不变。礼部下设贡院,考试、阅卷、放榜等均在贡院举行。主持科举的官员称为“知贡举”,通常由礼部侍郎兼任。唐朝科举放榜通常在二月。录取者谓之及第,或登科、登第、擢第等等。第一名称为状元。 [75]

放榜之后,新科进士们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喜庆宴席、打马球接踵而来,如闻喜宴、樱桃宴、曲江宴、月灯阁打球宴、关宴、雁塔提名……公私各方也乐于为这些庆宴慷慨解囊。 [75]

月灯阁打球宴,新科进士们在月灯阁聚会打马球,他们跨马执杖,驰骋击拂,风驰电逝,四面看棚栉比,观者如山,“因之大呼笑,久面方止”,“击拂既罢,痛饮于佛阁之上。”可见唐朝文士的气质风采,以及当时那种开明的社会习尚。 [75]

委派官职由吏部负责,因此科举及第者还要接收吏部铨试,俗称“关试”。吏部铨试完毕,各科及第者就都隶属吏部,候派官职。急于得官者,可再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书判拔萃”两种考试,简称“宏词”、“拔萃”,合格者立即授官。柳宗元、白居易就是进士及第后,分别又应宏词、拔萃及格而授官的。 [75]

开明,唐朝科举允许平民与穷人参加。

唐朝科举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的确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唐文宗时的宰相段文昌,王播都是寒门贫士,早年甚至吃不上饭,向人求食,他们都是通过进士及第入仕的。这些寒士显达后多拉拢同类,如李逊、李建兄弟“家素清贫”,举进士而得高官。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建知贡举,“三十三人皆取寒素”。 [30]




改革

科举放榜后为学子们举行的庆祝的宴会,在唐代、五代、宋初称为闻喜宴,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开始改为在琼林苑举办,因此这场宴会又被称为是“琼林宴”。 [34-37]

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唐代科举考试有两级(即地方州县的发解试和中央尚书省礼部的省试),宋初承袭其制。开宝六年(973年)以后,宋朝将天子亲临殿试变成为定制,州县发解试第一名自唐以来即称“解元”,中央省试第一名宋代改称“省元”,殿试第一名方才称“状元”。“连中三元”遂称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愿望。殿试时皇帝一般并不亲自阅卷,事实上仍由各考官阅定等。考官所取定的名列前茅者,要送呈皇帝“御览”。皇帝控制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后,新进士们即成为“天子门生”。 [76]

弥封、誊录,是北宋对科举制度进行的最重要的改革。弥封就是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记录封贴起来,又叫做“糊名”。糊名之法最早出现在唐朝,唐初在吏部诠试授官时,所试判文,即用糊名考校之法。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知贡赵上交首次在进士考试中采用糊名弥封的办法取士。 [76]

考生姓名弥封后,考官仍能认识其笔迹。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设置誊录院,殿试卷子一律派专人抄录,然后试官审阅,此后省试、发解试也次第推行誊录制度。此外,北宋还进一步加强了科场纪律,实行严格的搜身法规,考察内兵卫罗列,巡行监视。北宋时举子入场挟带作弊之风颇盛,举子“重裘而进,便于怀挟”,“挟书为奸”者颇多。北宋力求堵塞各种权门舞弊之徒,自然要严肃考场纪律。 [76]

这些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后期,此种方法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变,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78]

北宋科举最初仍每年举行,但随着实行弥封、誊录,增加殿试等,使每一次考试的组织准备、人员安排等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果每年举行考试,从中央到地方都会疲于奔命。因此从宋太宗以后,科举实际上已没有每年举行。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正式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3]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宋代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 [38-39]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宋朝加强了科举考试中策论的地位和重要性。 [77]熙宁四年(1071年)宋神宗与王安石正式推行科举改革:科举只设进士一科,将原来的明经、学究等科(泛称“诸科”)都撤消并入进士科;废除诗赋、帖经墨义考试,改试经义、论、策;殿试仅试策一道。王安石改革科举的重要目的是统一思想、学术。 [77]

科举考试前期重在诗赋论策,后期重在经学,王安石废诗赋考经义,正是这一转变的枢纽。元、明、清以程朱一家之说严酷统制知识分子思想,也由王安石用《三经新义》、《字说》等统制学校、科举而开其先河。 [77]明清科举所重的“八股文”,正是直接从王安石制定的“经义“演化而来的。 [77]

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反对。宋神宗死去,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当宰相,推翻了科举改革,仅保存了新法以经义取代墨义的部分。元祐四年(1089年),由于经义取士推行了十多年,许多士人已不长于诗赋,因此宋朝又将进士分为诗赋、经义两科。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病死,宋哲宗亲政,又恢复了王安石所定的科举规制。 [77]

北宋取消了吏部铨试。但是从宋太祖开始殿试举人,给士子们在省试上增加了一道难关。不少人省试通过了,殿试却遭黜落。宋人的《邵氏见闻录》与《燕翼贻谋录》等书记载:“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 [40] [79]皇帝用殿试取黜士人,那么落第者的怨愤必定直接指向皇帝。有个叫张元的士人,多次殿试落第,愤而投奔西夏,帮西夏出谋划策,西夏军连年侵宋,宋军迭遭惨败,闹得北宋君臣不安,大臣们都怪殿试黜落士人。于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正式下诏“进士殿试,皆不黜落”, [41] [79]此后举人通过省试后,就算稳拿进士,殿试只排列名次。 [3] [79]

宋朝大幅增加了科举录取名额,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仅进士一科取人近万名,平均每年达四百五十余人。唐朝总共取进士总数才六千多人。宋仁宗对进士名额做了限制,规定每科不超过四百人。按三年一科算,平均每年仍达一百三十多人。宋朝平均每年取进士数是唐朝每年取进士数的十几倍。 [76]

宋代科举是为有钱人家所包揽的。 [43]吕蒙正、范仲淹、欧阳修等寒士在科举及第者中是极少数,而且他们也并非贫苦农民出身。科举所需的经济开支,的确不是一般农家所能负担的。 [43]三苏父子本是四川眉山县的殷实人家,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携儿子进京赶考,苏轼兄弟虽金榜题名,然而家当也开销的差不多了。次年苏洵之妻病死眉山,父子三人奔丧回籍,家中已是一派“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惨景。 [42]这还不包括十年寒窗不事生产的花费。小户人家岂敢问津如此科举?北宋科举名额的扩大几乎把全社会的读书人都吸引了进去,科场竞争激烈,士人头白身衰,出入科场,死而后已。而在唐代,科举还不是士人的唯一出路,还不足以吸引整个知识阶层。 [43]

宋代科举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但考试内容的不合理却因此更加突出,诗赋、经义并不是选拔人才的科学尺度。像王安石、苏轼兄弟、范仲淹这样兼长文学与政事的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唐代“通榜”办法允许考官有较大的自主权,只要考官正值,就能选出那些虽不长于文词却德才兼具的士人,唐代政绩卓著的卿相大臣比宋代多。而宋代科举一决于考卷,便使不长于文学的才能之士难于出头,而单有文采却不懂治国理民的人可能选在高第,例如黄庭坚、张九成等等。 [43]

而弥封、誊录这些法律随着南宋政治腐败而日益受到破坏。北宋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而全面扩充科举取士名额,由此形成后期封建社会的一大普遍弊端,即严重的冗官问题。由于宋代进士录取额是唐代的十多倍,为了安插众多科举入仕者,宋朝大幅增加官僚数量,两宋的官吏队伍空前庞大臃肿,行政效率极低。宋代科举取士之滥,造成官冗之弊,许多官员侯缺久,生活苦难,一旦到任,“侵渔求取“(侵夺索取别人的所有),“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做),剥削无所不至。 [43]




中落

元代

从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灭金,到延祐元年(1314年)元朝开科举,北方的蒙元统治区域内长达八十年之久停废科举,这是整个中国科举史上最长的一次中断。 [44]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元朝的首届科举会试开场。元朝科举每三年一次,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即唐宋时的发解试。蒙古人、色目人只试经义、对策二场;汉人加试一场,为赋与杂文各一篇。乡试在各省举行,每年八月选出举人三百名赴京师会试。会试在次年二月举行,内容跟乡试一样,取进士百名,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占二十五名。殿试在同年三月举行,试策一道,蒙古、色目人的题目与汉人、南人不同。殿试不黜落,只定名次。殿试结果分左、右两榜公布,蒙古人、色目人五十名列右榜(元代以右为尊),汉人、南人五十名列左榜。其目的是保护蒙古、色目人的民族特权地位。 [45]

元朝科举体现出的巨大的民族不平等,左右两榜数量名义上相等,而汉人、南人的人口总数却不知比蒙古、色目人超出多少倍。元朝共举行十六届科举,仅元统元年(1333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两届取足百名进士,其余十四届均有许多空缺。例如延祐二年录取的进士仅五十六人。元朝科举名额经常空缺的原因,并不是汉人、南人中缺乏合格的人选,而是因为蒙古人、色目人考生中实在难以选满150个乡试名额及50个进士名额,那就只能让汉人、南人的乡试、会试名额中空缺同样的数量,以维持四等人入选数量的均衡,防止汉人、南人占有科举优势。 [45]

名义上左、右两榜的第一名都算状元,但实际上只有右榜蒙古人、色目人的状元才算真资格。元朝是不重视左榜汉人、南人的状元的。蒙古人被称为“国人”。蒙古人朵烈图考中右榜状元,程端礼说:“唯蒙古生得为状元,尊国人也。” [46]

蒙古、色目考生的试题难度低,考试也少一场,但授官职却比汉人、南人进士高。而且蒙古、色目考生参加汉人、南人同样难度的考试时,中选后更加一等授官。元朝科举不仅对蒙古、色目考生多方优待,对汉人、南人考生严加限制,而且还故意在左榜汉人、南人中间制造隔阂,挑起矛盾,让汉人压制南人。元代科举规定南人只占左榜名额一半,并且左榜状元亦不取南人。 [46]

即使侥幸中了进士的汉人、南人,其政治前途也极为有限,“台、省要官皆北人(蒙古、色目)为之,汉人南人其得为者,万中无一二,不过州县卑秩,盖亦仅有而绝无者也”。至正八年(1348年),王宗哲在乡试、会试、殿试皆名列第一,称为元代唯一“连中三元”的进士,这种人在宋代都是迅速飞黄腾达登上首辅大臣之位的,然而王宗哲在元朝官场中却碌碌不见称道。 [47]

元朝的科举并未改变元朝官僚机构中绝大部分为蒙古、色目贵族和受提拔的胥吏占有的情况,这一点是元朝吏治比其他封建王朝更加腐败黑暗的基本原因。元朝上层的蒙古、色目贵族,多是文化水平浅陋、不识时务、贪婪昏庸之辈。元朝大量的中下级官吏则由州县衙门的刀笔胥吏提升而来,这批人缺乏封建道德和知识教育,专以盘剥敲诈为务。历代封建王朝对贪官都有严刑惩治的明文,惟独元朝不给官吏发放俸禄,官吏所辖州县类同封建采邑,等于公开放纵官吏“吃人肚皮”。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偶尔检查吏治,一次发觉贪赃官吏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冤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件,这仅仅是揭露出来的中下级官吏之一部分,有势力的上层贵族更不在其中。 [48]元朝这种排斥科举取士,上层用贵族、下层用胥吏的仕进制度,违背当时中国国情,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 [48]




鼎盛

明清




科举制度中的进士卷
朱元璋能成为276年天下的大明王朝开国皇帝,首先就是因为他最大程度地获得了儒生的助力。 [48]朱元璋建立明朝,即于洪武三年(1370年)诏开科举,规定“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 [49]但朱元璋不久又认为所取举人进士少实才,朱元璋宣布停罢科举,科举一停达十年之久。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又宣布恢复科举。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公布《科举成式》,基本制定了明朝此后二百五十多年的科举成文法规。清朝大体照搬明朝成例,明清科举一脉相承,达五百多年。 [50]
明清时代的科举成为一个层次、等级、条规、名目繁多苛严的庞大体系。明清科举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其中往往又分层次。

童试【童生】:明清最初级的地方县、府考试,通过县、府两次考试者,成为童生,表明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但很多读书人考到须发皆白,仍是一介童生。 [50]

院试【秀才//附生//增生//廪生】: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选举人的乡试,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科试也称为录科。只要考取了生员,就算脱离平民阶层,称为“士”了。清顺治九年(1652年)的“训士规条”称:对学校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各衙门官员以礼相待”,“生员如果犯事情重,地方官先报学政,俟黜革后治以应得之罪;若词讼小事,发学责惩,不得视同齐民一体扑责” [51],即生员享受免丁粮(免役税)、食廪(国家供给衣食,优厚者称廪生,次一等为增生,初入学生员无廪膳、称附生)、政治司法特权(官员以礼相待,生员见官不必下跪,生员犯法地方官须先报学官才能处理,不得像对一般百姓一样施用刑具)。 [50]

乡试【举人//解元】: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乡试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明清乡试录取举人名额由中央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由于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乡试可说是明清科举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乡试之榜明清时称乙榜,乡试则称乙科,与进士会试的甲榜、甲科相对。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50]

会试【进士//监生】: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于京师礼部,又称春闱、礼闱。会试三场的内容与乡试一样,明清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明清会试正榜以外一般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虽不算进士,但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较低级官职,或吸收入国子监为监生,获得国家一定的俸禄。 [52]

殿试//馆选//朝考【翰林院//状元】: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在会试后一个月即三月十五日举行。殿试内容试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明清殿试一律不黜落,只排定名次。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算是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算是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进士出身。三月二十五日,新进士和殿试官员在礼部享受御赐“恩荣宴”。宴后陆续进入封官任用阶段。一甲的三名进士一般授予翰林院编修等清要之职,其余进士往往还要进行一次馆选或朝考,然后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优者亦进入翰林院。 [52]

明、清两代都实行“科举必由学校”之制,参加乡试的士人,必须是官办学校的生员;地方学校的优秀生员,可以报送到京师国子监读书,而国子监生则可直接选授官职。 [53]明清之世,监生一直有选授官职的可能,一般生员入国子监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等级和规矩,大体有下述几种:地方学校按年向国子监贡送学生教员,称为岁贡;选各学校中优秀的廪生、增生入贡国子监,称为选贡;在廪生、增生和新入学的附生中再进行优选入贡,称为优贡;在各省乡试中未能考中举人,但成绩较优异者,另录入副榜,选取副榜生员入贡国子监,称副贡;在国家庆典或皇帝登基时,或皇帝因其他原因特诏恩赐增加入贡国子监的名额,称恩贡。以上岁贡、选贡、优贡、副贡、恩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称贡生,他们可以继续参见科举考试,也可以候选官职。贡生在明、清又俗称为明经。明清国子监和各级官学的教科书是传统的四书五经,朱元璋还增加了自己的著作《御制大诰》,宣扬绝对君权,要求臣民服从的封建主义。朱元璋还剥夺了《孟子》的地位,下令从孔庙中逐出孟子牌位,国子监和科举考试禁用《孟子》。他还授意翰林学士刘三吾对《孟子》进行删节,删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二不听,则易位”等八十五条,都是《孟子》及儒家思想的精华内容。 [54]

八股文的唯一用途就是考科举,此外绝无实用价值。八股文又称制义或制艺。《明史·选举志》说是朱元璋和刘基订立的八股文。顾炎武则说始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更有人将其源头远溯至北宋经义。八股文形成过程很长,大约定型于明朝中叶成化年间。 [54]

科举的演进,是从内容到形式对读书人的思想限制越来越严。北宋王安石废诗赋取经义,将取士内容限制到儒家经典的狭窄范围内。南宋时经义形成“有定格律,首有破题,破题之下有接题”,然后有小讲、大讲、余意、结尾等固定段落,“篇篇按此次序,其文多拘于偶对,大抵冗长繁复,可厌”。 [55]可见南宋经义已具八股雏形了。 [54]

明朝中叶,形成八股文。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固定段落组成。八股文不仅体制僵死,而且要“代圣贤立言”,即揣摩圣人孔、孟和贤人程、朱的语气说话,因而八股文多半含混生涩、似通非通。八股文没有诗、赋、论、策等文体的佳作那种熠熠文采和酣畅气势,而是晦涩枯燥,有些词句甚至难于准确把握其意义。典型的八股文风是啰啰嗦嗦,空疏无聊,同政治才能谈不上有什么关系。明清统治者标榜“求实尚正”,只许考生做“浑厚老成”的死板文章,不得用诗赋式的华丽词藻,不得引用经典以外的其它任何书籍。八股文没有诗赋策论那种旁征博引、譬喻联翩的绚丽色彩,也不可有其它任何越出界限之处。甚至即使在经典之内,还有犯上、犯下的禁忌。例如《论语》中“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倘考官出题“杀鸡为黍而食之”,则考生文章如果涉及“止子路宿”,就是犯上,涉及“见其二子焉” [86],就是犯下,都不许可。要在如此严格僵死的规矩中将孔孟经书的只言片语敷衍拉扯成一篇文章,的确是件极难的事情。 [54]

自王安石推行经义取士之后,科举制度的积极性日少、消极性日增,至明清两代,科举达于极盛而自身的弊病亦达于极甚。在一个专制、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无法接受新的思想、学术、技术的影响,没有革新精神,一种既存制度或事物的演变过程常常不是越变越好,而是越变越糟。 [54]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内容/项目

院试

乡试

(秋闱)

会试

(春闱)

殿试


考场

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

京城和各省贡院(省城)

京城贡院(礼部)

皇宫

(宫殿)


主考人

各省学政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钦差大臣

皇帝


参加者

童生

(儒生)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中者名称

生员

(秀才)

举人

贡士(取300名左右)

进士(分为进士出身以及同进士出身,贡士考进士,正常情况不会落榜)


日期

三年之内两次

子、卯、午、酉年八月

桂榜

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

会试同年四月

金榜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二名

/

2-10名为经元

/

榜眼


第三名

/

/

/

探花





废除

在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华民族落后于世界,中国有个别先进知识分子走上了汲取西方文化改良中国的道路。鸦片战争以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之事连踵不断,八股选本中绝无应付此种危局之计,部分官僚搞起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改科举议、改会试议、停武试议、广取士议、采西学议等多种主张,要求把科举名额分一半给研习西方工艺技术科学的人才,给予举人待遇;并指责八股使“聪明巧智之士,穷老尽气,消磨于无用之事。” [56]

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战争,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大量割地、赔款。许多忧国之士认识到,单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科学是远远不够的。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发生了“公车上书”事件,康有为联络各省一千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由康有为撰写的“公车上书”中的几大主张之一,就有特别指出“八股取士”之戕害人才,主张发展教育、推广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他建议科举考试除头场四书五经外,二、三场均改考本国文史和外国学识;增加“艺学”,即天文、地矿、声、光、化、电、机器、外语等等学科,召考“艺学”秀才、举人、进士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皇帝决意变法。梁启超联合在京举人,再次上书,要求变革科举。光绪帝接见康有为。康有为再度力陈八股之害,“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致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任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湾、广州湾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得到光绪帝赞同。康有为即与杨深秀、徐致靖、宋伯鲁等人分别上疏折请废八股,改科举。当时不仅维新派人士力倡废八股,洋务派官员张之洞也赞成改革。另一方面,守旧派大臣却竭力反对。但是光绪帝下诏,“自下科为始, 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 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接着又连续下诏,令京师大学堂指日开办,将全国各地书院一律改为中学、西学之学校,废止科举中的最后阶段“朝考”,并且“不凭楷法取士”等等。 [56]

但戊戌变法不过一百零三天,以西太后为首的势力发动政变,除京师大学堂继续开办外,新政都化为泡影。清朝的最高权力仍掌握在那些腐朽的满洲贵族和八股出身的大臣之手。 [56]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朝迅速败于八国联军,北京沦陷,西太后挟光绪帝逃亡。创深痛巨的教训,终于使清政府懂得全面推行新政、革除弊法是唯一的自救之道。 [56-57]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下诏改革科举,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科学技术)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凡四书、五经文,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武科生、童考试及武乡科、会试,著一律永远停止。”同时下诏广开学堂,兴办新式教育,基本上恢复了戊戌变法时的新政内容。 [57]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上疏请渐行罢废科举,“使天下士子,舍学堂别无进身之路。”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清朝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届会试、殿试,状元、榜眼、探花分别为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 [57]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最终结束。 [57]




国外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历史上中国周边一些国家除了有学子赴中国参加科举考试外,也在本国设立科举制度。

越南

越南的科举制度,始自于熙宁八年(1075年),至启定4年(1919年)止,是全世界科举制度最晚废除的国家。




越南科举官员
越南的科举制,最早始于李朝的仁宗太宁元年(1075年),但李朝的科举制一共只举行四次,人数也较少,未产生较大影响。
其后陈朝太宗建中八年(1232年)时,再度实行科举,其施行方式,是设立太学,由太学生参与考试,来取得进士资格。其后为了扩大科举取士,陈朝睿宗于隆庆二年(1314年)正式创立进士科,让更多的人能参与进士考试。

黎朝时,进一步模仿中国明清的科举制度。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曾允许安南、高丽、占城士人在本国乡试通过之后,到南京参加会试,之后绍成元年(1401年),又一度将安南收入版图,这些都促成中国科举制对其后的黎朝越南重大的影响,包括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考试方式,以及黎朝裕宗(1705-1729)时设立武举。其后阮朝的明命十年(1832年)进一步引进八股文为主要的考试内容,此外,黎朝和阮朝都有成立与明清时贡院类似的专门考试场所。

朝鲜

主词条:朝鲜科举制度

朝鲜的科举制度始于高丽时代光宗九年(958年),然而到朝鲜王朝时期才正式实施。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止,科举制在朝鲜历史上存在了936年。高丽王朝的科举制度是融会了唐、五代、宋、元等诸朝的科举制度而成。高丽科举制度有礼部三场试、三条烛试(夜试),试期在春三月(春试),主试机关在礼部,科目有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三礼、三传、宾贡、咒噤等科,进士科分甲、乙第,重诗赋,明经有帖经、墨义,考试用糊名法等等;有武学及武举、贡举人的乡饮酒礼、拜谒文庙之礼等;有乡试、会试、殿试三阶考试的成立等;三年一开科,进士科及第除官地位较高。高丽独创科目中的卜业、地理业、何论业、政要业等,高丽还独创了考试过程中的国子监试,以及僧科。

朝鲜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分为大科(文科、武科等)及杂科(易学科、医科、阴阳科、律科),朝鲜王朝的统治阶级是“两班”,即文班和武班的大臣。大科考试是成为两班文武的必由之路,名义上平民也可以参加,但事实上主要被两班子弟垄断。

每三年举行一次“式年试”属于“大比之科”,录取人数一开始是和高丽朝一样,为三十三名,后期时年试录取人数常达四十至五十名。此外还举行各种不定期“别试”,相当于中国明清时期的恩科考试,每当皇帝登基、行幸、万寿、太妃附太庙称庆,册封世子、世子行冠礼、世子入学称庆等庆典时都会举行,而且每十年会开一次“重试”,允许现任官员赴考。不定期有国王亲临考场的“亲临试”,该试再分成成均馆儒生参加的“谒圣试”和在昌庆宫举行的由官员参加的“春塘大试”。这些别试的科目少则录取三名,最多时录取四十名以上,通常录取十多名。这样,朝鲜的进士人数大大多于中国的进士人数。

杂科则没有规定的阶层,从贱民到贵族都可以参加,若贱民、白丁、良民,则被授与官职并升为中人阶级,因此贱民男子,尤其是两班贵族之贱妾(贱民出身之妾)所生、根据从母法继承母亲贱民身份的庶子,由于有机会接受比一般贱民较为良好的教育,往往以考取杂科空缺为目标,摆脱贱民身份。少数表现极为优秀的更可成为两班,例如宣祖至光海君时期的医官许浚,本是两班贱妾所生之庶子,为贱民出身,后来考医科成为医官,由于表现杰出而受赐扈圣功臣三位,晋身两班行列。杂科中的医科考试会在首都汉阳举行,一般每五年一次,目的是要补充内医院的大夫空缺,假如五年内没有空缺,便不会举行。医科考有关“内景”(内科)、“外形”(外科)、“杂病”、“汤液”(药学)、“针灸”等五科的知识。

日本

(主词条:日本科举制度)

日本在8、9世纪时开始仿照唐朝的科举制度举办贡举,701年的《大宝律令》颁布后,贡举制度确立,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医、针等科,其中以秀才科为盛。贡举考试由掌管考察和任命官吏之职的式部省直接主持,每年一度,在十月、十一月间进行。考试的学生分为贡人和举人两种,由地方诸国贡送来参加科考的学生称为贡人,依据天皇临时制举(依临时需要而特别招收人才)或由大学寮经过寮试而来参加科考的学生称为举人。

然而,由于日本正处于贵族势力上升的时期。具有平等精神的科举制度与贵族传统存在巨大冲突,因而难以在日本生根。由于贵族干政、学官世袭,到10世纪以后,日本进士科已经废绝,日本科举基本上为贵族所把持,并且也不是依据才学高下,而是以资历名望,致使日本科举日渐流于形式化和世袭化。到十五、十六世纪时,只剩下形式上的方略式。江户时代贡举已经绝迹。




考试科目

播报
编辑






川北道贡院(四川贡院)(4张)



各朝科举科目都在不断变化。唐朝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等等 [82]。宋朝王安石变法将科举改为只设进士一科。元、明、清时期的科举也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 [83-84]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时务策(策问)、墨义、口试、贴经、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58]




考试形式

播报
编辑

墨义

墨义即笔答,考官根据经文出题,考生笔答该句经文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有时采取口答的形式,就称为口义。 [3]

帖经

帖经,就是考官任取经典中某一段,用纸条贴盖其中数字或数句,令考生背出来,类似现代填空考试的办法。 [3]

策问(时务策)

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 [3]

诗赋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进士科加试帖经若干条和杂文二首,至此,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文学才华。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便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 [59]

诗赋考试要求人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人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因而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诗赋考试还可以看出考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这是为官从政的基本条件,便于在考试中区分优劣。因此诗赋取士较之后世将考生思想束缚于孔孟之道的“经义”,的确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59]

杂文

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应试者的文学才华。自魏晋以来,社会上崇尚文学之风日盛。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诗赋考试要求考生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考生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 [3]




武举

播报
编辑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开创武举制度。 [60-62]之后历朝历代武举制度时兴时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武举制度。 [63]

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朝武举改为以文为主,“虽弓力不及,学业卓然”,也可为优等,宋朝武举对武力的要求并不高。 [85]

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设武科乡、会试,弘治六年(1493年)定武科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后又改为三年一试。考试内容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试。明代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所以,明代武举出人不多。

清代武举制度基本沿袭明末,考试程序、办法等并无多少变化,但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清代武官虽然仍以行伍出身为“正途”,科举次之,但科举出身者数量不断增大,在军中占有很大比例。加上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清代武举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人材,其中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清朝武举各级考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每科录取人数也有定额。但常科以外,还时常增设所谓“恩科”、“恩额”,吸收更多的武勇人士为统治者效命。考试分一、二、三场进行。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乾隆年间,一场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专为考察伏射能力。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技勇”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礩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礩.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礩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不得不屡有变动。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到嘉庆年间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这样一味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当时社会上歧视武人之风很盛,经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们看成纠纠武夫,武举的社会地位大不比清代前期了。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为福建人薛奕,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宋徽宗授武状元),明代戚继光(明世宗嘉靖年武进士)等等。




历史影响

播报
编辑




国内影响

积极影响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 [1],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2]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3]

从总体上来说,史学界对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它为唐统治者招揽了人才,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动摇了门阀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64]

与封建社会其他所有选举制度相比 , 科举制度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它造成了社会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科举的一整套严密的考试程式和制度,更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科举制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考取者无私恩,黜落者无怨恨,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64]

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起过促进作用。科举制度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造成封建社会的人才流动”。有一些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可以上升为统治者;另一些官宦子弟却因科举失利而沦为平民。科举制度推动了不同等级成员之间的流动,为历代统治者甄拔了一批又一批的臣僚百官,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4]

消极影响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11]

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作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本可能是要求用统一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严复曾对科举制这样描述:“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65]

第二,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

第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国外影响

中国科考制度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点破了——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士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他们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

据倪方六介绍,两位爵士的报告被英国国会采纳。此后、法国、美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都把中国的考试制度“拿了过去”。“欧美人认为,科举比当时他们‘领导说了算’、‘世袭’等用人模式先进、公平,中国的科举优点多多,至少使官员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官员。”“西方当时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倪方六表示,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古人发明“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

欧美人把科举这一由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西方结合当时的工业革命和民主、人权的需要,考试内容丰富而又科学,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实用技能、心理素质,统统纳入考试的内容。除了笔试方式,欧美“科举”中最重要的是口试和面试制度的确立,比中国的“殿试”,由皇帝一人御笔钦点手段,更为完善和科学。欧美的“科举”,即便顺利通过了,也未必就能如中国的学子(举人)一样,立即可以获得官职和荣耀,戴红花骑大马,还得实习和试用,至少半年以后才能正式上岗“当官”。




名人评价

播报
编辑

白居易:唯秉至公,以为取舍。 [66]

唐宣宗:有司考试,只在至公。 [67]

邓嗣禹:至于有唐,一以考试为准绳,而后平民有参与政治之机会,阶级观念,赖以破除焉。 [64]

钱穆:此制(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64]

韩国磐:由于“科举制确实给予了中小地主出身的机会”,“因而也就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矛盾”。 [64]

张萱:科举,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 [68]

李蔚然:科举亦有至善之处,则公平是也。 [69]

孙中山:科举制度“平民政治”,而且优过“民主政治”,是“极端平等政治”。 [81]

刘海峰: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来说 , 科举制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70]

何忠礼:科举制虽说也有弊病 , 但它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 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 广泛搜罗人才 , 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 , 权在国家 , 考取者无私恩 , 黜落者无怨恨 , 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64]

任继愈:我们应该学习过去科举的的方式来改革中国的教育。科举的内容跟着时代变的。明朝开始,朱元璋开始用八股文考试,内容比较陈腐的,但陈腐的并不是科举这个制度。这个制度很先进的,英国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有名的,很先进的,英国人自己说,我是跟中国的科举学来的,引进来的。书上明明白白说的,美国就学英国。 [71]

沈兼士:科举制度是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 , 挑选人才 , 使之参预国家政治;是根本消融社会阶级的存在;是促进社会文化的向上;是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兴味底原动力 , 而增加其爱国心;是促进国家政治的大一统组织。即使清代科举 , 也完全是由于其考试内容造成的 , 并非考试的本身有问题。 [64]

任继愈:八股文取士的弊病在于政府规定“代圣贤立言”上,把应试者的思想禁锢死了。八股文有罪过,科举制度不能负责。 [72]

吴晗:明清两代五六百年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文化、学术发展的历史上作了大孽,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压制了思想,使人脱离实际,脱离生产,专读死书,专学八股,专写空话,害尽了人,也害死了人,罪状数不完,也说不完。 [80]

商衍鎏:科举仅余糟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15:58 , Processed in 0.0918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