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神瑛侍者朱慈炤=石头记作者//通灵宝玉//补天剩余石编号36501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1: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宋 ] 辛弃疾
原文 译文对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注释
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世说新语·汰侈》篇:“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韩愈《元和圣德诗》:“万牛脔炙,万瓮行酒。”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云谿友议》卷下《杂嘲戏》条载李日新《题仙娥驿》诗曰:“商山食店大悠悠,陈䵮(yàng)䭔(duī)饠古䭃(rěn)头。更有台中牛肉炙,尚盘数脔紫光毬。”

麾:军旗。

麾下:指部下。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指悲壮粗狂的军乐。

沙场:战场

点兵: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dí 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作:像,如。

霹雳(pī 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liǎo)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1: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弦[wǔ shí xián]
播报
编辑
讨论1
上传视频
典故名展开5个同名词条
一分钟了解五十弦
01:06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八百里和五十弦分别指什么呢
01:24
收藏
44
2
五十弦,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后常用以称瑟,亦指悲哀的乐曲、音乐。
中文名五十弦
拼    音wǔ shí xián
出    自《史记》卷二十八
释    义传说中善弦歌的女神素女所鼓之瑟为五十弦。后指悲哀的乐曲、音乐 [1]
目录
1详细释义
▪典源
▪译文
▪释义
2用典示例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典源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其春,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尚有鼓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1]
译文
这年春天,既已灭掉南越,皇上有位宠爱的官员李延年献上一首优美的乐曲。皇上称善不止,命公卿商议说:“民间祠庙还有鼓舞乐曲,如今郊祭反而无乐,如何相称。”公卿说:“古时候祭祀天地都有乐,神祇才来享受祭祀。”还有人说:“太帝命素女奏五十弦瑟,由于太过悲哀,太帝禁而不能止,所以把她的瑟分为两半成二十五弦瑟。”于是以南越为边塞,开始用乐舞祷祭太一、后土,广召歌儿,并从这时期开始制作二十五弦瑟和空侯。 [2]
释义
“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后常用以称瑟。亦指悲哀的乐曲、音乐。
用典示例
播报
编辑
《史记·孝武本纪》:“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唐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 李贺《上云乐》:“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元 陈普《鼓瑟》诗:“满楼明月调云和,五十弦中急雨过。”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2: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鼓瑟
陈普陈普〔宋代〕

五十朱弦不与琴,一弦一柱调清音。
南华唤醒庄生梦,西蜀传留望帝心。
鱼跃沧波风袅袅,凤飞丹穴月沉沉。
此情不待铿而作,一揽新声见古今。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39483bfd86ba.aspx
陈普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2: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鼓瑟胶柱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鼓瑟胶柱,汉语成语,拼音是gǔ sè jiāo zhù,意思是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鼓瑟胶柱

拼音
gǔ sè jiāo zhù

外文名称
stick to old ways stubbornly in the face of changed

近义词
刻舟求剑


解释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反义词
随机应变

目录
1成语出处
2成语用法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

示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这宝姐姐也忒~,矫揉造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锦瑟》中的动人典故,你知道几个?
Zhanjh1936 2019-03-26   |  6034阅读  |  1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李商隐这首《锦瑟》,恐怕是最受当代文艺小青年欢迎的一首诗了。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李商隐最难理解的一首诗,有人说是李商隐感伤自己遭遇,有人说是一曲爱情的悲歌。但这不重要,读诗,最重要的用心去感受。当你把全身心投入到诗中去,你感受到了什么,那就是这首诗跟你的缘。

《锦瑟》这首诗中,有很多动人的典故,我们就把全诗,结合其中典故一一说来,先看诗: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题为《锦瑟》,其实就是取用了第一句的开头两个字,所以这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首“无题诗”,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家都知道,那是一绝。


典故1 素女鼓瑟
很多人说,都说这首诗有四个典故,分别是“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其实不然,他们忘了,“锦瑟”本身就是一个典。

锦瑟无端五十弦:瑟是一种乐器,锦瑟就是装饰华丽的乐器。无端,无缘无故的意思。这句诗是说,锦瑟啊,你怎么无缘无故就有了五十根弦呢?


这个是个上古神话的典故,讲的是泰帝和素女弹琴的故事,泰帝就是太昊伏羲氏,据《史记·孝武本纪》载:

“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说少昊让素女弹奏有五十根弦的瑟,听完后,少昊哭泣不止,于是就让把瑟改为了二十五根弦。

只有知道了这个典故,我们才能明白,这首诗起句就奠定了一个悲伤的调调。


典故2 庄周梦蝶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生梦蝶”这个典故是出自《庄子·齐物论》的一则寓言故事,说庄周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偏偏而飞,竟然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这个人。待他梦醒后,发现自己仍然还是庄周。他就问自己,到底是庄周梦到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呢?就是说,现在醒来的庄周,很可能只是蝴蝶的一个梦罢了。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就没办法说清了。


典故3 杜鹃啼血
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鸟,又叫子规,其叫声听起来像在叫“布谷”,故又称为杜鹃。杜鹃鸟每到春夏季节,就叫个不停,它的口腔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以为是它啼叫得太用力,都叫得满嘴流血了。正巧,杜鹃鸟叫时,正是杜鹃花开时,杜鹃花为红色,人们就说那是杜鹃鸟的血染红的杜鹃花。


周朝末年,蜀地有个君主,名叫杜宇,人们成他为望帝。他退位后,国家就灭亡了,他也死了,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了杜鹃鸟,每到春夏之际就开始悲啼,以至于口中流血,他的叫声凄惨悲哀,让人听之流泪。

这个故事还有很多版本,《史记·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蜀志》都有相关记载,故事的内容各有不同,有的说是望帝把王位让给了丛帝,然后化身成了杜鹃。

但是不管故事内容是怎样的,总之都是讲了一件事,望帝化身成杜鹃。


典故4、5 鲛人泣珠
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句当中实际上是两个典故。

第一个是,根据《博物志》记载,南海有鲛人,他们像鱼一样生活,哭的时候眼泪会变成珍珠。

“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类似的传说有很多,古代很多神话鬼怪类的故事都不可避免提到鲛人的眼泪这个故事,蒲松龄《聊斋志异》就有相关的故事。


不仅中国如此,在西方神话和通话中,我们也经常听到美人鱼的眼泪是夜明珠这样的故事。西方的美人鱼就是中国的鲛人,不知道是巧合呢,还是确有其事呢?

另外还有就是,珍珠是从蚌里面长出来的,蚌又生活在海中,每当月明之夜,蚌就会张开壳,吸收月光的精华来滋润珍珠,这样的珍珠才会极度晶莹。


典故6 良玉生烟
蓝田日暖玉生烟:唐朝诗人戴叔伦有言:“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

蓝田因产美玉而闻名,这大家都知道,现在谁有一块正宗的极品蓝田玉,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中国人爱玉,以玉比君子,君子如玉、温润如玉等,玉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神圣的物质。一块极品美玉,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投射出一股晶莹之气,故称为良玉生烟。

在古代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有一篇《吴王小女》,说吴王的小女儿紫玉爱慕韩重,但是吴王不同意他们的爱情,于是紫玉就气结而亡,俗称气死。

后来韩重去紫玉的墓地哀悼,紫玉忽然出现,并把陪葬的送明珠给他。韩重回来后,向吴王报告了这件事,吴王很生气,说你肯定是个盗墓贼。于是便要杀了韩重。

这时候,紫玉又出现了,说父王别闹,韩重没骗你。

紫玉的母亲听到女儿的声音,从屋中跑出来,想要抱住女儿,岂料紫玉化作一缕青烟飞走了:

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


呐,以上就是《锦瑟》这首诗的几个典故,你感不感动?反正我是不敢动,一动也不敢动。

播放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4: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全诗的意思
尤里蒙提 2015-11-04   |  1854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1、八百里:牛名,亦兼指连营之广。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bó)”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2、麾(huī)下:部下。麾,军帜
  3、炙(zhì):烧烤
  4、五十弦(xián):原指瑟,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
  5、翻:弹奏。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翻译】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也难以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绝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4: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晋王恺分良牛典故
有界变差函数|学以知道 , 教以成德!        
问题更新日期:2023-10-30 01:03:11
问题描述
晋王恺有良牛的典故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世说新语.汰侈》记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八百里”是状其善于奔驰。“驳”是骏马之称。后用为“气概豪迈”的典实。

例句: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王恺,字君夫,西晋时期外戚、富豪,曹魏司徒王朗之孙,名儒王肃第四子。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曾得晋武帝之助与石崇斗富攀比,为时论者所讥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4: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宝钗对黛玉说“何必作司马牛之叹”是什么样意思?
hancui18982013.08.16浏览100次小说图书分享举报
1个回答
oihb58vtz5
2013.08.16
满意答案
司马牛之叹: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后因以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09: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脂批*林红玉*呆香菱
pengxq书斋 2017-05-24   |  152阅读  |  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脂批*林红玉*呆香菱
(2009-05-29 12:49:32)
转载▼
标签:
红楼梦研究
校园
分类: 红楼梦研究
               脂批*林红玉*呆香菱



   《石头记》里有脂批,脂批第一条是什么呢?是十六字: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见蒙府本)。---此说起来简单,可解释起来不简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我们只要对这条脂批正确解读,则离破解红楼梦主题,为期不远。

别人的解释,我不敢说不正确、不赞成,我在这里,只是坦陈自己对这条脂批的解读。

  大体上似乎该如下解读:世上的事,什么不是梦幻?曹雪芹,什么方面不通灵?作者假托梦幻,又假托通灵宝玉,实在是有满腔的情话要诉说,有满腹的愤怒要喷发!这些情话,这些愤怒,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曹雪芹本身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换句话说,曹雪芹是根据“曹家”真实生活而精心创作出来的一部感天动地的红楼梦!

   当然,以上十六字批语里,内涵极多。所谓“情话”,不单是指男女爱情,还指人间感情、友情、恋情、痴情乃至父子情、母子情、人鬼情等等;所谓“愤怒”,也不单指“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或是什么“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家庭悲剧,还指整个封建帝国的覆灭悲剧,甚至指整个绵延了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主义社会的必然灭亡的悲剧。然而,说千道万,归根结底,实乃千红一哭悼红楼的悲剧!!在曹雪芹时代,他绝不会想到200年后的今天,已是男女平等的社会。他在写作红楼梦时,实有感于中国2000余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封建帝王,把“女儿”当作亡国害民的红颜祸水,当作替罪的羔羊!曹雪芹立志要翻这一积重难返的绵延2000余年历史的陈年大案,故倾注自己毕生的热血和生命,创作出了伟大而辉煌的红楼梦!

  另外,十六字批语里,我们还可以看出曹雪芹把自己定位于通灵宝玉。这“通灵宝玉”,原是女娲所遗补天石,只因“自经锻炼,灵性已通”,后有赖于癞头和尚之法力,由石变玉,终成大器。这里面,至少说明了几个问题,一是我们人类起源于女娲所造;二是“人生不能不学也”,“锻炼后,性方通”(第一回脂批);三是表明曹雪芹由石变玉,乃超凡入圣无疑。----甲戌本二十五回,有朱笔脂批云:三次锻炼,焉得不成佛作祖!此批语批在“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之侧。我在《千古情僧贾宝玉》及《空谷传音说红楼》两文中,均点到贾宝玉在红楼梦结束时,身份乃情僧,乃“佛陀”。甄宝玉引渡贾宝玉重登太虚幻境,此正与红楼梦第一回癞头和尚将石变玉作照应。

   根据红楼梦第一回所写,曹雪芹明显是自学成才的,但此自学成才的曹雪芹,并未被世道所重用,亦没得到应有的重视,故“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但遭失落的曹雪芹,绝不会去做“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的日常琐事,他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潜心于红楼梦的创作。

   对于宝贵人才被随意埋没,随意糟蹋,曹雪芹是深恶痛绝的。红楼梦第一回,苦命的香菱一出场,曹雪芹便落笔香菱“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脂批点明: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此批中,毫无疑问爆发着脂砚斎、曹雪芹对人才的被埋没、遭不幸,感到钻心的疼痛和无比的愤怒!紧接此批下,另有三条脂批,表达着同样的内容和极端的情绪,其力度、其愤怒,在整部红楼梦中,绝无仅有。

    从古到今,人才被埋没、遭不幸,屡见不鲜。这里面,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制度不健全,渠道不畅通,性格不相合,政见不统一等等等等,但,有一个司空见惯的原因,恰在于人性的劣根性,即“忌妒”二字。

   红楼梦里林红玉,聪明,能干,头脑清楚,口齿伶俐,长相上也颇有几分容貌,因此一心一意想往上爬。善于阅人的宝钗评价她“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这话翻译过来,其实是说林红玉胸怀大志,而且非常能干。

  林红玉当然希望自己有朝一日,飞黄腾达,这乃人之常情,无可非议。有一天,她趁宝玉身边无人伺候,便主动给宝玉倒茶,谁知立马“得罪”了秋纹、碧痕等人。秋纹兜脸一口吐沫啐在林红玉脸上并破口大骂: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碧痕赶紧帮腔:“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秋纹道:“这么说,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二人你一句我一句闹个不停,直到有个老嬷嬷进来传凤姐的话才止。---看见了吧?秋纹、碧痕对林红玉的排斥、欺压是多么地血腥、多么地凶狠!这简直是你死我活的博杀。有人说小红上去会抢了秋纹、碧痕的位置、饭碗,在我看来,实乃夸大其词。归根结底,“忌妒”二字才是问题的根本。我们经常看到现实生活中,“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什么缘故?这是因为“墙内花”周边的忌妒气息太浓厚,而“墙外”,由于大家相互不熟悉,也少有利害冲突,故相比较而言,反能相互欣赏、相安无事,但一旦环境有变,一旦利害冲突,“墙内花”也马上会变得奇臭无比。这也许是人的劣根性?还是人才竞争太激烈使然?但我们在品德高尚的人们中间,这种忌妒气息或是所谓的“人才竞争”似乎少了许多。比如李白与杜甫,都是唐代大诗人,一个是诗仙,一个乃诗圣,他们之间,关系就一直地比较好。

  我记得民间有一个说法,说挤满了人的公共汽车开来,候站的人们拼命往车上挤,而车上人千方百计不让候车人挤上车,---尽管,车上人刚才还在相互厮打,但在“一致对外”上,他们一条心。可叹的是极个别人一旦挤上车后,态度立马改变,也“一致对外”起来。---这跟“墙内开花墙外香”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但它更能说明问题。

  “公共汽车”当然象征着名与利,也象征着特权与地位。但如果人们把这“公共汽车”看开了,看淡了,也无须有很多烦恼了。林红玉受了秋纹、碧痕辱骂后,一度心灰意冷。她对佳蕙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其实,人都这么想,不去追名逐利,那些所谓的烦恼也就无影无踪了。只可惜,真能象小红这么想的人,世上实在是少而又少。---毕竟,名利、地位对人们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也太重要了。

   曹雪芹笔下的小红,聪明能干,志存高远,而且洞彻人生。她与未来的丈夫贾芸一样,毫无疑问是正面人物形象。红楼梦里贾芸、小红不仅“往上爬”很有一套,谈恋爱也神出鬼没。他俩互换手绢,借了别人之手,还丝毫不露痕迹,一切是显得那样的风平浪静,又那样的真实自然。相比较之下,宝玉私传手帕给黛玉,通过的中间人是晴雯。可按有关线索来看,宝玉私赠黛玉手帕,后来败露,宝黛出了“洋相”,而贾芸、小红互换手帕,竟然神不知鬼不觉,不仅一点事儿没有,而且还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当然,小红虽在宝玉房里吃不开,受压制,但后来终于被手握大权的王熙凤一眼看中而展翅高飞。在红楼梦后半部,贾芸、小红将联手促成宝湘姻缘,对王熙凤也尽力实施了帮助(此据“探佚”)。

   有一些红学家,对贾芸、小红颇有微词,作出的评价,负面居多。我当然不敢说自己的看法一定正确,但贾芸是宝玉的“儿子”,小红是黛玉的影子,又是王熙凤干女儿。很明显,贾芸、小红是曹雪芹正面歌颂的人物,他们很有实际生活的能力,懂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道理。贾芸、小红绝无宝玉、黛玉的脂粉气、书呆子气。说贾芸、小红一心“往上爬”不对、不好,或许是我们思想过于僵化的缘故吧。(二十四回:原来这小红本姓林,【庚辰双行夹批:又是个林。】小名红玉,【庚辰双行夹批:“红”字切“绛珠”,“玉”字则直通矣。】只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庚辰双行夹批:妙文。】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便都叫他“小红”。---小红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影射林黛玉,显而易见。)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我们看到同样一个林红玉,在不同人手里会有不同的命运。一个人,在强大的命运面前,显得是多么地无能为力。林红玉在宝玉手下时,由于秋纹、碧痕、晴雯等大丫头们联手欺压,她永远不可能有出头之日;而一旦“改换门庭”,投靠了王熙凤,也顺理成章地摆脱了“秋纹”们的欺压后,她才有可能扬眉吐气。人的生存环境、周边环境,对人的命运的影响显得是多么地强悍。

  反面例子正有香菱。香菱当然没有林红玉幸运,她没有遇上贵人,也没有碰上“王熙凤”。从外部环境上来说,夏金桂比“秋纹”更为可恶;从内因上来说,她比林红玉老实得多,也比林红玉“无能”得多。她没有林红玉的伶牙俐齿,也没有林红玉的精明强干,但她聪明、娇憨,别有一种可爱之处。小说称她为呆香菱,虽然“呆头呆脑”,然而心地善良,令人怜爱。

  香菱最著名的生活片断是跟着林黛玉学写诗词。香菱《咏月》诗,前两首写得不太好,但第三首,写得相当不错,---要知道,此时的香菱,跟着林黛玉才几天啊。我们不能说曹雪芹把香菱人为地抬高了多少,我们只能说,香菱确实聪明、可爱,对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很高的感悟,有很高的天分。事实上,这类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我们不能完全地否认人的天分。---当然,勤奋更是必须的,否则,天才也会变为蠢材。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香菱没被霍启祸害;假如香菱没有遇到薛蟠,更没有遇到夏金桂,那她一生将会怎样?不用说,那是一条舒适的生活之路,至少,她不会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人呵,有时候真的无法抗拒命运的摆布,也无法选择你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特有的周边环境。

  曹雪芹,生活在被抄之家,他没有资格考取功名,也没有非常有力的大人物提携他,故文学水平再高,各方面都已通灵,仍不免落难于贫民之中。封建社会对于人才的践踏与毁灭,那是毫不留情的。应该说,香菱身上,集中体现着曹雪芹、脂砚斋们对于人才被毁表现出极端的愤怒的情绪,否则,香菱出场,不会有连着四条脂批,刀刀见血地感叹着人才的不幸!!

  记得二十二回,宝玉被黛、湘“两面夹攻”,受尽委屈。脂批云:看他只这一笔,写得宝玉又如何用心于世道。言闺中红粉尚不能周全,何碌碌偕欲治世待人接物哉?视闺中自然如儿戏,视世道如虎狼矣,谁云不然?----我们看了此批,即可知曹雪芹在现实生活中,犹如宝玉,“视世道如虎狼”。换句话说,曹雪芹并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与红楼梦中贾芸、小红截然相反,而与香菱却有共通之处。(曹雪芹不善与人打交道,这“人”,在红楼梦里,转化为大大小小的“禄蠹”)。

  文章写到此,暂告一段落。错误、缺点在所难免,还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王根福

                                                2009.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09: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玉·甄玉·石头·神瑛09
试看金娃对玉郎 2018-03-24   |  91阅读  |  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九,关于贾宝玉出家的再审视





了解了重新定义下的所谓“木石前盟”与所谓“金玉良姻”,厘清了小说中“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的复杂关系,《红楼梦》神话框架由“人石两分”转向“以假混真”,所带给全书的第三个方面的影响,也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决定了小说男主人公贾宝玉最后必然出家为僧的结局。如果单纯地从“人石两分”的构想上去考虑,贾宝玉最后究竟出家不出家,那其实是一件可有可无,甚至还有不如无的事情。因为那时候的《石头记》,还是一部借“戒淫”之名,行“宣淫”之实的作品。其中心内容乃是宝玉与以黛玉为首一小群女子淫乱的故事。若是让这么一个云香雨浓的行淫者,有一天忽然转而“悟道”,转而出家为僧,那反倒会使小说的情节显得特别地突兀。还不如干脆让这位神瑛侍者彻底地为所谓“幻缘”所困,一路行淫到底,直到油尽灯枯,一命呜呼的那一天,就如同今本中那个“正照风月鉴”的贾瑞一样,为天下的纨绔子弟、风月痴儿作一反面教材,反倒更符合此类作品的通例。另外,从文章的结构上看,虽然小说早在其第1回就交代了顽石落入红尘之后,还终将复归原位,为空空道人所见的结局,但这时候的顽石却并非贾宝玉本人,而只是他脖子上的那块通灵玉。俟小说男主人公尽灯枯之日,癞头和尚只要将其项上所挂之通灵宝玉,设法收回、带走(就如同今本中跛足道人在贾瑞死后,将“风月宝鉴”抢回、带走那样),携回到那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也一样可以完成全篇的首尾照应。然而,当《石头记》由“人石两分”转向“以假混真”以后,情况则大不一样了。前面说过,此时小说早已洗脱了原来的男女艳情色彩,而将佛家的“大色空”,确立成为了全书的第一主题。而这时候,如果小说的男主人公不能由“情迷”转向“情悟”,最后选择出家一途,作者又如何能够展现出佛教之“空”、“了”的境界,对于世人的强大感召力呢?同样地,再从文章的结构上看,此时,“人石合一”的写法已取代了原来的“人石两分”。这时候的顽石正是贾宝玉本身!在这种情况下,贾宝玉最后若不能跟随着那一僧一道出家,并复返大荒山,那顽石又如何能够回归原位,完成全篇的前后呼应呢?所以,由这个意义上讲,作者最终选取让男主人公出家为僧的写法,来作为小说的结局,这也正是其放弃“人石两分”的构想,转而采用“以假混真”的设计,所必然带来的一个结果。



而具体来说,作者在确立“以假混真”之构架的前提下,则又为贾宝玉的出家,安排了一个大背景、一个小背景、一个触发诱因和一个外部助力:



首先,贾府的盛极而衰,特别是那种“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的强烈的对比,构成了贾宝玉出家的大背景。这一点,是一望可知的。事实上,也只有那种由极度豪奢跌入极度贫寒的经历,才最能使一个人猛醒,激发起一种看破红尘的意念。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为实现这种强冷强热的对比,作者对于贾府的“盛”、“衰”两端,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夸张。先来看写“盛”的一端。在小说中,贾府被设定为一门两公(宁国公、荣国公)的高门豪族。所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真可以说是势焰熏天,富贵已极。但众所周知,作者自己所出身的曹氏家族,其实际身份却不过是内务府包衣,是满洲人眼中的所谓“包衣下贱”。虽说是一度深蒙康熙皇帝的宠爱,创造了三代四人(曹玺、曹寅、曹颙、曹頫)连续出任江宁织造之要职的记录,但终究改变不了其皇家私奴的性质。无论是从品级上看,还是权位的稳固程度上看,都远不能同历史上那些真正的公府世家(如明朝的徐氏、沐氏等等)相提并论。而作者一意要超越生活原型的限制,将一个相对普通的官僚大家族拔高成“国公”级别的贵族世家,这无疑是要把贾氏之“盛”写到极致,这样才好为贾府将来的登高跌重、盛极而衰,提供足够的落差和势能。同样地,写“衰”的一端也大幅度地偏离了生活原型的本来模样。根据脂批的提示,在曹雪芹的后三十回佚稿中,贾宝玉后来简直是落到了极端困顿的境地:“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见庚辰本第19回双行夹批),连衣食住行都需要袭人、蒋玉菡来“供奉”(见甲戌本第28回回末总评)。而曹雪芹本人却远不至于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虽说是晚景凄凉,“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甲戌本第1回作者自述),“举家食粥酒常赊”,“日望西山餐暮霞”(敦诚《赠曹芹圃》),但毕竟有相对固定的寓所,而且身为旗人,每月又有“铁杆庄稼”(清政府发给在旗人员的生活费)可领,店家才肯赊酒与他。但他却要将小说中贾宝玉所谓“怡红公子”的神光褪尽,把他放到社会最底层的炼狱中去煅烤,这显然和他极写贾氏之“盛”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前面把“盛”写到极致,现在又把“衰”写到极致,如此极富于戏剧性的转折,才最能够张显出小说“人生如梦”、“人生如戏”的题旨。【注7】



其二,大观园群芳的风流云散则为贾宝玉的出家,提供一个小背景。其主要作用是激起了贾宝玉心中越来越强烈的所谓“情极之毒”的情绪。那么,什么又是“情极之毒”呢?顾名思义,就是情到极点而生出的所谓“狠毒”。宝玉显然是深爱着以宝钗、黛玉、袭人、麝月为代表的这些大观园女儿们的。他爱她们爱到了极点。可在变幻无常的世事面前,却又无力庇护她们。既无力庇护她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一个个红颜凋谢。而每一次见到红颜凋谢,对他来说,都无不是一种心灵上的打击。正是为了逃避这种更为巨大的茫茫然不知其结果的痛苦,宝玉才想到干脆横下心来,将她们都一并提前抛弃,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此所谓情到极点而生出的“狠毒”!按一般人的观点来看,爱对方,就应该与之终身厮守,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遇到困难,就撂下对方,一走了之,算什么爱人?但读者不要忘了,那贾宝玉作为那块“无材可去补苍天”的顽石的后身,其思维方式本来就与常人有异。别人所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他偏能想到,偏要做到。这恰恰是宝玉之“呆性”的所在。故而,脂砚斋又说:“此宝玉一生偏僻处。”(见庚辰本第21回双行夹批)“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其引伸义即为贾宝玉作为顽石后身,与一般世人所大不相同的所在。应该说,贾宝玉的这种“情极之毒”的情绪,其根苗是由来已久的。譬如,早在小说第21回中,他曾因为烦恼于丫鬟们之间的口角,而萌生了将她们都一并抛掉不理的念头:



至晚饭后,宝玉因吃了两杯酒,眼饧耳热之际,若往日则有袭人等大家喜笑有兴,今日却冷清清的一人对灯,好没兴趣。待要赶了他们去,又怕他们得了意,以后越发来劝,若拿出做上的规矩来镇唬,似乎无情太甚。说不得横心只当他们死了,横竖自然也要过的。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第21回)



——所谓“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这不正是那种“情极之毒”的情绪的一次牛刀小试吗?而事实上,也恰恰基于这样的意念,接下来,当宝玉读到《庄子·胠箧》一篇的时候,他便立即仿写出了这么一段有名的文字:



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第21回)



早有人指出,宝玉的此次仿写《南华经》,连同他第22回的那一次“悟禅机”,在思想和心理上,都是其将来出家为僧的一种“预演”(钟长鸣《红楼五日谈》)。而此处,不仅仅是宝钗、袭人、麝月,连黛玉也一并被宝玉列为口口声声所要“抛弃”、“摆脱”的对象,足见这种“情极之毒”的情绪,对于宝玉未来心理的影响将会是何等之深了。当然了,此时的宝玉,其头脑中虽然早就萌生这种“情极之毒”的情绪,但在实际行为上,也不过是说说而已,并不会立即真的采取什么行动。然而,当大观园群芳的风流云散逐步成为现实以后,可以想见,这种“情极之毒”的情绪,就会在其心中被激发得越来越强烈了。事实上,也用不着等到八十回以后,在小说第77回,晴雯、芳官、四儿三人被王夫人逐出怡红院,大观园群芳的风流云散刚露出端倪的时候,那贾宝玉的所谓“情极之毒”,有意无意间便再一次地凸显了出来。那宝玉乃对袭人说道:



“从此休提起,全当他们三个死了,不过如此。况且死了的也曾有过,也没有见我怎么样,此一理也。”(第77回)



敏感的脂砚斋,显然是捕捉到了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中所包含的重大信息。他(她)当即评论说:



宝玉至终一着全作如是想,所以始于情终于悟者。既能终于悟而止,则情不得滥漫而涉于淫佚之事矣。(庚辰本第77回双行夹批)



后世读者,由于受到了程高本的影响,往往喜欢将贾宝玉想象成所谓的“情圣”,或者什么“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但曹、脂自己所看重的,却显然是宝玉那种“发于情,而止于礼,又复归于空”的那种情感经历和思想归宿。所谓“全当他们三个死了,不过如此”,“死了的也曾有过,也没有见我怎么样”,此时的宝玉,已明显具有了庄子丧妻时的那种“鼓盆而歌”的风度。不要忘了,这还仅仅是在大观园群芳的风流云散初露端倪的时候。而等到更后来,随着贾府的急剧没落,大观园彻底消亡,众女儿们也死的死,散的散,“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时候,我们不难推想,宝玉的这种“始于情而终于悟”的情感指向,也就一定会成为促使其出家为僧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思想动因了。



不过,以上分析却又显然忽略了另外一个因素。固然,宝玉心中那种越来越强烈的“情极之毒”的情绪,可以让他产生出将身边的女孩子们都一并抛弃的念头。但从实际行动的层面来看,不论怎么说,那贾宝玉都毕竟是一个心智软弱的人。真要让他狠下心来,将对于“钗、玉、花、麝”的怀思之情都一并抛掉,毅然决然地踏入空门,只怕还需要一件更富于刺激性的突发性事件来作为其直接触发的诱因才行。而事实上,曹雪芹也确实在他的小说中为贾宝玉的出家,安排了这么一个突发性的直接诱因。这就是我们前面曾几次提及的所谓“甄宝玉送玉”一事。依据脂批的提示,在曹雪芹的后三十回佚稿中,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其失而复得的情形,应该至少有两次。第一次,大约是为贾环一类的人所“误窃”(见甲戌本第8回侧批),被弃掷在荣禧堂的穿堂附近。后来,凤姐在此处“扫雪拾玉”(见庚辰本第23回双行夹批),又重新将其找回。作者写贾宝玉的这一次失玉,大概也不过是为贾宝玉后来的再次失玉而预作铺垫。而贾宝玉的第二次失玉,应该也就是“甄宝玉送玉”一事的起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玉再次神秘失踪。又不知道经过了怎样的曲折辗转,这块玉落到了甄宝玉的手上。而现在,机缘凑巧,甄宝玉也就拿着那块玉,前来找贾宝玉“兴师问罪”来了。又如何“问罪”呢?前面说过,那甄宝玉自然不是要扭着贾宝玉打官司、要赔偿,但甄宝玉却显然是要站在佛、道等“出世”哲学的立场上,拿前世的真相,去点醒贾宝玉今生的沉迷,以便使他尽快结束目前这种冒他人之名,混迹于尘世的生活。试想,当贾宝玉最终明白他所曾痴迷一切,包括都过去的荣华富贵,以及对黛玉等一干世俗女子的留恋等等,不过是假冒甄宝玉之身而得来虚假的幻像的时候,他对于人世间的那些世俗欲求,还会有多少眷念之情不能割舍下呢?那么,接下来,他堪破红尘、悬崖撒手,义无反顾地踏入空门,也就应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如前所述,如果贾宝玉能够通过“甄宝玉送玉”一事,弄明白他今生不过是一场假扮的游戏,那他接下来,自然会堪破红尘、悬崖撒手。但这里的问题是,当这个甄宝玉拿着通灵玉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能够立即明了其中所包蕴的前因后果吗?甄宝玉既然是以“送玉”为名来找贾宝玉,那他自然不会把话说的太直接、太明白,否则也就不能掩盖其前来“问罪”的真实目的了。而凭贾宝玉自己的慧根,或者说觉悟,他能够很快地从中顿悟吗?从作者反复强调贾宝玉作为顽石后身,本性痴愚顽钝的情形来看,这恐怕是不能的。譬如,小说第22回,宝玉的第一次“禅悟”时,作者就颇费笔墨描写了宝玉的天资和悟性不及宝钗、黛玉的情形。当时,宝钗、黛玉、湘云三人甚至都在嘲笑宝玉,说:“这样钝愚,还参禅呢。”(第22回)所以,要让贾宝玉这样天资“钝愚”,去领悟书中所隐藏的最大的“天机”,还非得另外有一位“高士”,从旁点拨,以助其一臂之力才行。而这样的“高士”,也并不是别的什么人,她正是宝玉的妻子宝钗!很显然,在《红楼梦》中,宝玉是“悟道”的“疯子”,而宝钗则正是引导他“悟道”的所谓“罪魁”!而事实上,也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在小说中,宝玉的第一次“禅悟”,就是宝钗所推荐的那一支《山门·寄生草》给引发出来的。在第63回,作者又通过《邯郸梦》中何仙姑劝导吕洞宾早日脱离凡尘,返回天界的典故,暗喻了宝钗和宝玉婚后的关系。那么,可想而知,当那个甄宝玉拿着那块通灵玉出现在贾宝玉面前的时候,也只有作为“山中高士晶莹雪”的薛宝钗,才有资格有能力凭借自己在那些道锋禅机方面的“博知”,以启发贾宝玉,使其尽快领悟其中所包含的玄机。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就似乎可以这么来表述:那个“甄宝玉送玉”一事本身,给贾宝玉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刺激。而惟有宝钗的及时点拨和引导,才将这种巨大的惊愕与刺激,转化成推动贾宝玉彻悟一切的直接动力。或者说,正是有了“甄宝玉送玉”一事的刺激,连同宝钗那些道书禅曲的充分引导,那贾宝玉才能最终战胜自己意志上的软弱,将其本性中的那一股子“情极之毒”,给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毅然决然地踏上脱离凡尘而复返大荒的道路!



一个大背景、一个小背景、一个触发诱因、一个外部助力,作者的设计可谓环环相扣,而又都围绕着贾宝玉出家这一最终的结局,形成了一种向心辐辏的格局。当多条线索分别沿着各自的逻辑,齐头并进地展开时,可以想见,整部小说也就因此有了一种千江万流竞奔入海的大气势!而如此一来,当初由癞僧、跛道镌刻在通灵宝玉之“背面”的那十二个字——即所谓“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其含义便也洞然可解了。——那正象征了癞僧、跛道,也即作者本人,引领贾宝玉拔离凡尘,返回大荒的三部曲!



第一部曲:“除邪祟”。这明显指的是小说第25回,癞僧、跛道“持诵”通灵,挽救宝玉性命之事。而这件事更深一层的含义则在于提醒读者:对于所谓“声色货利”的欲求,正是人生许许多多痛苦的根源。一个人若是过分地沉迷于“声色货利”,他甚至有可能会丧失起码的理智和仁爱。君不见那贾宝玉和王熙凤发病时的模样么?又是上蹿下跳,寻死觅活,又是拿刀弄杖,见狗就砍,见人就杀,还满嘴胡话,口内无般不说。而这样的丑态,不也正是红尘中无数痴儿蠢物的写照吗?显然,只有根除了这样的执迷,才能找到解除此类痛苦的途径。(参见拙著《红楼梦:钗黛形象的B面》中的论述。)第二部曲:“疗冤疾”。我们则必须先弄清楚何为“冤疾”,然后才能明白小小一块通灵宝玉又何以能够对其进行治疗。那么,什么是所谓的“冤疾”呢?通灵玉的主人贾宝玉又能够与什么人结“冤”呢?很显然,这个与他结“冤”的人,正是一度被他爱到了极点的那个林黛玉。而事实上,在小说中,作者通过贾母之口也确实把宝玉、黛玉称为了一对“小冤家”,还说出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来(见第29回)。从《红楼梦》新稿“以假混真”的神话构思来看,作为顽石后身的贾宝玉与作为绛珠后身的林黛玉,他们之间又何尝不是一种“冤家路窄”的关系呢?绛珠(林黛玉)本来应该与神瑛(贾宝玉)相配。到头来,却被顽石(贾宝玉)横刀所夺。这样的“孽”何尝不大,这样的“冤”又何尝不深?反过来,既然是一场阴差阳错的误配,那绛珠(林黛玉)也最终免不了会以“冤”报“冤”,不仅以眼泪,而且以更大的猜忌来“回报”顽石。这样宝、黛双方也就不免会为“情”所困,陷入到越来越大的失望、无奈与痛苦之中了。故而,在这个意义上,那贾宝玉也确实是林黛玉命中的“天魔星”(第19回,林黛玉语)。那么,这样一种由阴差阳错的误配而带来“冤疾”,又该如何疗之呢?显而易见,最好的方法则莫过于再专门给顽石(贾宝玉)寻觅一个真配,为他安排一段真正的姻缘,这样才最能够帮助他尽快实现情感转折,从那种虚幻的“情迷”当中拔离出来。而实际上,在《红楼梦》的脂评本中,这样的真正姻缘,也就是癞头和尚专门为宝玉、宝钗设计的那个“金玉良姻”。而这块通灵宝玉正面的那八个字,正与宝钗金锁上的八字遥相配对,这又无疑是为这个“金玉良姻”的最终实现,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或者,我们可以换句话说,那癞僧、跛道正是借助通灵宝玉与宝钗金锁可以配对成双的特性,帮助贾宝玉、薛宝钗成就了他们之间的“金玉良姻”,这样才疗治好了顽石(贾宝玉)因为陷入与绛珠(林黛玉)错位的“情误”之中而患上的所谓“冤疾”!第三部曲:“知祸福”。前面说过,按照“以假混真”、“人石合一”的构想,在《红楼梦》的新稿,那块通灵玉已经丧失了作为独立观察者和小说叙述人的地位,而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独立主体性,只能完全依附于贾宝玉的关于顽石遗蜕的标志。而这么一个看起来同一般的装饰品也并没有什么两样的小玩艺儿,它既不能说,也不能动,其大小也不过如“雀卵”一般,又究竟有什么样的“神力”可以让贾宝玉去“知祸福”呢?有人曾经猜想,在荣国府事败之前,那块通灵宝玉有可能会发出什么奇特的光色、声响或者异象,向宝玉示警,要他提前做好准备(见周汝昌《红楼夺目红》)。然而,这样的猜想却未免把曹雪芹想象得太简单、太浅薄了。要知道,用灌注了什么神仙法力的小物件来占卜休咎,诸如此类的情节,在明、清两代的那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小说中,简直成了一种被重复得不能再重复的俗套。天才的曹雪芹,也会在如此关键的问题上,抄袭别人的落卷吗?再者,就算通灵宝玉可以为贾府的遭祸而向贾宝玉发出什么预警,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贾宝玉竟然可以挽回总体的败势不成?即使说逃跑、转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又能逃到哪里去呢?根据脂批的提示来看,那宝玉后来还不是乖乖地进了狱神庙?关键在于,这些论者把这个“知祸福”三字给理解得太狭隘了。须知,这里的“知祸福”,根本就不是在什么具体的事件上预知祸福的意思,而应该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知祸福”——知晓人生祸福相倚、盛衰无常,而终究不过是一场虚幻的道理!正如道家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也!那么,区区一块通灵玉,又如何能够让人明白“祸福无常,终归虚幻”的至理呢?这就回到了前面我们论述过的那个“甄宝玉送玉”一事之上。如前所述,贾宝玉的玉落到了甄宝玉手上,甄宝玉拿着通灵玉来找贾宝玉“兴师问罪”。这就必然会给贾宝玉带来一种巨大的刺激与惊愕。而妻子宝钗在一旁的及时点拨和充分指引,则无疑又会帮助贾宝玉把他眼前的这种惊愕,转化成一种领悟力:悟明白他的一生实属假扮的游戏,而人间的一切世俗的“祸”与“福”,都不过是人心痴迷所造出的幻象!——而这样一来,那癞僧、跛道制造“金玉”相配,并选择宝钗,而不是别的什么女子,来作为贾宝玉之真配的意义,也就再一次地在书中显现出来了。【注8】



第一,要根除对于所谓“声色货利”的执迷。第二,要尽快摆脱以那个假“木石前盟”为代表的世俗情缘的缠绕。第三,更要了悟人生祸福无常,终究归于虚幻的“好”、“了”至理。——这应该是作者对于书中贾宝玉的最为深切的三重告诫!而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它又何尝不是《石头记》一书所要给普天下的世人的一种语重心长的忠告呢?依据作者在小说第1回中的自述,我们知道,曹雪芹之创作这么一部作品,他至少应该经历了五次重大的修改,故所谓“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说法。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已无法确切地知道其前四次“增删”的具体情况。但其最为晚近,同时可能也是最为重大的一次修改,也即本文所讨论的全书这么一次由“人石两分”向“以假混真”的转折,则经过我们的层层剖析,却完全可以将其大体的轮廓弄个清楚明了了。作者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大的功夫,消耗如此多的精力,来对他的作品进行这么一场近乎于脱胎换骨的大改造呢?毫无疑问,那正是出于确立“大色空”主题作为小说第一题旨的需要!也正如前面我们所论述过的那样,那曹雪芹恰恰为了把小说中那种“色”、“空”、“好”、“了”的意境所蕴涵震撼力和感召力给发挥到极致,才不惜放弃原先业已成形的“人石两分”的写法,转而采用这么一种更为复杂难写,却也更为精彩绝伦的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设计!由此说来,曹公为突出全书“大色空”的寓旨,其用心亦不能不谓之“苦”矣!怎奈后世读者却往往是以一种轻忽慢怠的态度,来对待这样的苦心的。轻者对其视而不见,重者甚至还要把书中出现的“色”、“空”、“好”、“了”等字样,扣上所谓“落后”、“反动”的帽子,大加批判。长期以来,人们受着程高伪本以及种种先入为主的说教的影响,倒几乎是争先恐后地发表着那些实际上与曹雪芹本意背道而驰的观点和言论。“拥林派”论者在拼命地寻找着那些似乎可以用来诋毁宝钗的说法,并对黛玉则千方百计地进行着无原则的拔高和吹捧。“反封建”论者则削尖了脑袋,企图从书中觅得哪怕一丝一豪的关乎所谓“革命”、“叛逆”的蛛丝马迹。至于“索隐派”论者,就更是一头钻进了断章取义、捕风捉影的死胡同,把好好的小说剪裁成一堆支离破碎的文字片断,再尽其可能地往所谓“反清复明”一类的政治妄语上牵扯、附会。远观这些虽口若悬河,却实为离是寻非的评红者和品红者,但见他们一个个哭哭啼啼,一个个悲悲切切,一个个怒目圆睁,一个个杀气腾腾。又有谁能够跳出那些先验观点的束缚,认认真真地去看一看,小说的真意全在那些表面解读的反面呢?由此,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脂砚斋所曾经向读者提出的那么一句箴谏之言,那就更不失为一片瓦釜齐鸣之声中的黄钟大吕之音了!那脂砚斋说道:



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庚辰本第12回双行夹批)



——而事实上,内中的道理,也莫不尽于这“细心体贴”四字之中。试想,一个人若是不能悉心体味,只一味地从教条到教条,空发些先入为主的议论,那样又如何能够领会到作者的本心,以及书中所包蕴的“出世”之冷峻和“度世”之热诚呢?而为了不让曹、脂等人继续于九泉之下寒心,我们这些生于后世的读者,又是不是应该也拿出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正视小说中所表露出的那些与世俗观念迥然不同的思想意识呢?而实际上,这也正是我们对于所有有志于红学研究的朋友的一个期望。毕竟,时间已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新世纪的红学,就更应该尽快摆脱那些不实之旧说的羁绊,而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气象。我们真希望红学在新的一百年中,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切实的发现,以及越来越少的虚妄的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17 03:44 , Processed in 0.0795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