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王熙凤风月宝鉴封面人物&主体影射崇祯帝朱由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09: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与王熙凤重名的一个男人,其故事大有深意
少读红楼 2024-02-08 发布于上海  |  10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所有的伟大长篇故事,其主旨都像是深邃的海洋,而故事里的所有一切都像是向东奔流的百川,最终的目的地都是主旨的海洋,当然,这其中就包括故事中的小故事,“笔笔不空”(脂批)的《红楼梦》自然也不例外。
“笔笔不空”的《红楼梦》,作为用“贾雨村言”敷演的“甄士隐”之文本,天才的作者甚至在小故事里,还将他难以明说的“甄士”隐于其中,而“甄士隐”就与文本的立意主旨密切相关,即作者的第一首标题诗所谓的“其中味”。
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两个女先儿应贾母的要求,先大概说了一段新书《凤求鸾》的原故——残唐之时,有一位曾做过两朝宰辅、现已告老还乡的乡绅王忠,本是金陵人氏,其唯一的公子王熙凤,说到这里,众人都笑将起来,贾母也笑道:“这重了我们凤丫头了。”女先儿忙起身道歉,王熙凤说没什么,天下重名重姓多了去。
1、说古,其实意在道今
故事里的金陵,在用“贾雨村言”敷演的“甄士隐”的文本中,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文本中的地名,脂批明确地揭示了它们的别具寓意,如“大同”、“大如州”、“胡州”,寓意分别如下:“设云大概相同也”、“托言大概如此风俗也”、“胡诌也”。“金陵”在文本中无论其地位还是出现的频率,都远在上述几个地名之上,曹雪芹甚至一度用《金陵十二钗》命名本书。文本中第一次出现姑苏时,脂砚斋指出"是金陵"。姑苏,在地理上并不是南京,当然也就不是金陵。而且,至少十二正钗(如秦可卿)并不都出生成长于地理上的金陵,却被冠以金陵十二钗。

对于如此重要的一个地名,却未见脂砚斋作批,显然大不近情理。“金陵”,是绝不简单的“假语”,隐藏其所处时代不能言说的寓意。我就东施效颦,依着脂砚斋的"虎”,画一下我的“猫”。在暗藏正统与非正统之争的文本中,金陵的寓意应该就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的金之巨大陵墓,而清的前身就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金可指代清。
脂砚斋在第一回回前批中指出,“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之别。”作者其实是故意借一个与金陵十二正钗之一的王熙凤重名重姓的男性主人公的故事,暗示风月宝鉴正面的“使闺阁昭传”只是假托,风月宝鉴正面性别分明的男性、女性,很可能隐喻与他性别完全相反的历史人物,如风月宝鉴正面身姿袅娜、性格风流的秦可卿,隐指废太子胤礽。据此可以推断,上面故事中男主人公——王熙凤的父亲、做过两任宰辅的王忠,暗示文本其实是关于男性世界里金戈铁马的故事,涉及到关于“王”权的“忠”义问题。
因此,作者借一个女先儿之口,讲述所谓五代残唐的一个新编故事,其实意在“今世”之清朝。
第二回甄宝玉关于女儿的奇谈妙论,脂批指出:“以自古未有之奇语,故写成自古未有之奇文。此是一部书中大调侃寓言处,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作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是为了“混人也”,真意还是在暗写“鹡鸰之悲、棠棣之威”。
在同时也隐喻皇家的贾家中,“鹡鸰之悲,棠棣之威”不能单纯理解为此书只缘起于曹家兄弟阋墙之争,还应包括康熙帝皇子之间“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脂批),这就是第一回脂批所谓的“至今不尽”的“二贤之恨”所暗示的清朝非正统最终胜出的皇子夺嫡之争。文本自然是以“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脂批)、隐指废太子胤礽的秦可卿为正统,以“箕裘颓堕皆从敬”、隐指雍正的贾敬为非正统。

因此,“贾雨村、甄士隐”的文本中,其实暗藏着围绕皇权的激烈争斗,正统与非正统之争下,就涉及到忠义与不忠不义的问题。“笔笔不空”的作者在小故事里选择王熙凤“故意综错的妙”(第七回脂批),当然是大有深意,原因并不仅仅只在于王熙凤在文本中的份量,而是因为,在“全是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笔”(第三回脂批)的梦幻文本中,王熙凤秦可卿有着神奇的联结。
第十三回秦可卿临死前,魂托王熙凤,谈及一段"语语见道、字字伤心”的家计长策,脂砚斋指出“此回可卿梦阿凤,盖作者大有深意存焉。可惜生不逢时,奈何!奈何!然必写出自可卿之意也,则又有他意寓焉”,“他意”即王熙凤就在秦可卿的魂托中,完成与“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秦可卿的比托,王熙凤就要在文本中演绎又一个版本的、文学化的胤礽。
在残酷的正统与非正统之争下,“正强忽弱谁明?”(第七回脂批),“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第一回脂批),最后非正统一方获胜之时,就进入了末世。在清朝之前的漫长中国封建时期中,曾经出现过多个辉煌的盛世,但《凤求鸾》的时代背景偏偏选择在五代残唐,作者用心良苦,大有深意。五代正是清朝之前中国历史上一个“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甚荒唐”(第一回甄士隐解注跛道的《好了歌》)之时期,而后唐只是这一“甚荒唐”时期中的一个小片段,用后唐的末世——残唐来暗喻文本中被“甄士隐”的末世,“妥极是极”(第一回脂批)。

2、说古,意在讽今
女先儿接下来,继续说道,王熙凤进京赶考,途中遇大雨,避雨恰好进了王家世交李老爷的村庄,李老爷便留下他住在书房里,而这李老爷膝下无儿,只有一个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女儿雏鸾,贾母虽然没有听过这个新书,但马上猜出故事的结局,并批驳这类才子佳人的小说都是千篇一律,这是继楔子中所谓的作者石头对空空道人云“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之后,文本对才子佳人的小说所作的又一次批驳,这在“笔笔不空”(脂批)的文本中,是极为罕见的,作者也借此强烈暗示,以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的文本,看似“大旨谈情”,其实并不是才子佳人老套的重复,而是另有深意。
第四十三回,脂批指出:“一部书全是老婆舌头,全是讽刺时事,反面春秋。所谓`痴子弟正照风月鉴’,若单看了老婆舌头,岂非痴子弟乎?”因此,作者的用意,其实并不在于借“史太君一席话,将普天下不近理之`奇文'、不近情之`妙作'一起抹倒”(第五十四回回末总批)。
贾母批驳道:“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这才“是作者借他人酒杯,消自己块垒”(第五十四回回末总批)。最大的贼莫过于窃国。文本中“箕裘颓堕皆从敬”的贾敬所隐指的雍正,是非正统的庶子,他最终君临天下,就是窃国。作为皇子,他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却干了窃国的勾当(文本就是这样定义雍正),可以说就是“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的典型。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无尽的欢乐与笑声,烘托着大热闹的节日气氛,作者确实在以他生花之妙笔,“画一幅行乐图”(第五十四回回末总批),但是,在这大热闹的节日气氛中,作者却暗藏着“讽刺时事”的深意,因此,“此书中全是不平,又全是意外之辞”(第八十回脂批)。
作者借女先儿的一段新书《凤求鸾》,“故意综错的妙”,暗示文本所谓的“使闺阁昭传”只是假托,又借史太君批陈腐旧套,讽刺时事,隐隐指向“鹡鸰之悲,棠棣之威”中的非正统一方,理会其中深意,就会无限接近作者的“其中味”,因此,短短的一回文字,似乎只在“老婆舌头”(第四十三回脂批)的谈笑之间完成,却是作者在“铸一面菱花镜”(第五十四回回末总批),堪称“为全部总评”(第五十四回回末总批)。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关注
undefined
少读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送给贾母一道菜,食材拿钱也买不到,细想才发现惊心之处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刘姥姥没走贾母就病了。老人平时运动少,劳累又吃了点油腻,便身上不爽。请大夫看后倒也没大碍。

但贾府富贵,老太太“病”了是大事,如何不重视?

是以子孙行动起来,各有孝敬和关心,尤其王熙凤更是费心费力呈上一道难得的菜。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第四十三回)王夫人又请问:“这会子可又觉大安些”?贾母道:“今日可大好了。方才你们送来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王夫人笑道:“这是凤丫头孝敬老太太的。算他的孝心虔,不枉了素日老太太疼他。”贾母点头笑道:“难为他想着。若是还有生的,再炸上两块,咸浸浸的,吃粥有味儿。那汤虽好,就只不对稀饭。”凤姐听了,连忙答应,命人去厨房传话。

王熙凤送上的这道“野鸡崽子汤”可是大有说道,不能等闲视之。曹雪芹在这段话里埋伏的潜台词特别多。


首先,王熙凤为何送野鸡崽子汤?

野鸡崽子汤和后文出现的牛乳蒸羊羔类似,是给贾母这种老年人补养的。

古人认为人老要增寿,需要食补一些“增寿”补益的食材。类似羊羔、野鸡崽子这种“少年”食材,既能增加老人寿元,也能使老年人回春。

具体根据不好说,但古人认为可以,便也如此服食。

反而年轻人进补,则要用老母鸡最好。

所以,牛乳蒸羊羔这种不见天日的东西,又被贾母称之为老年人的“药”。

野鸡崽子汤尽管不如牛乳蒸羊羔,可王熙凤存的心思却是为贾母强身增寿去的。

贾母明白她的孝心,王夫人才会说“算她孝心虔”,皆因这玩意轻易不好弄。

要知道当时已是八月底快要九月。

刘姥姥家里的庄稼已经收完。这会儿的野鸡崽子大多长大,不然冬天来临就要冻死了。

但既然是“崽子”,肯定不足满月。

鸟类崽子看鸡鸭也知道,一个月就长很大,两三个月基本长大了。

野鸡大多春天下蛋,夏初孵化,秋末长大好过冬。

那会没有冰箱也没有养殖,想要在深秋还得野鸡崽子,可不是去菜市场随便买就有的。

王熙凤肯定发动了来旺在外头放高利贷的人,派去现找现抓。十有八九也是她从刘姥姥那听“偏方”,专为贾母预备。这可不就是“孝心虔诚”?


其次,野鸡崽子汤代表什么?

野鸡崽子汤,当然不只有给贾母补身体这么简单。尤其出自王熙凤,更要多想一二。

《红楼梦》里算上这次,王熙凤曾三次提到野鸡。

第一次是第二十回,李嬷嬷大闹贾宝玉房中,当时还住在贾母院子里。王熙凤上前解围,拽着李嬷嬷脚不沾地的去了,“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

第二次就是这第四十三回,费心给贾母弄野鸡崽子汤。

第三次则是第五十回,芦雪广联诗,贾母后去了藕香榭逼着惜春画画,被王熙凤找去又拉着就走。“已预备下希嫩的野鸡,请用晚饭去,再迟一回就老了。”

野鸡又叫雉鸡,被称类凤凰之鸟。

王熙凤为什么接二连三与野鸡有关?皆因她的判词就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她明明判词图画还是一只雌凤,到了判词却被形容为凡鸟。

尽管“凡鸟”合起来是“凤”。但凤绝不是凡鸟。

何为凡鸟?凡间类凤的鸟,就是雉,野鸡。


判词说王熙凤本有凤凰之才,奈何她不珍惜羽毛和才能,一味倒行逆施错上加错,最终落得凡鸟一样下场。

凡鸟什么下场?判词说“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说王熙凤因屡犯七出之条,被贾家休妻下堂后,回到娘家又被无情抛弃和对待,死于非命。

这就像“野鸡”一样,沦为他人之食材,任人宰割。

野鸡就是王熙凤。

纵观王熙凤一生极为可惜。但也不怨别人,是她错上加错导致。对此,贾母曾屡次提醒。


最后,贾母为何觉得不满足?

贾母说要有生的,炸两块就粥才好,野鸡崽子汤配粥不合口。

贾母这话说得是实情,老人家生病要吃稀饭,王熙凤却送了一道汤来,尽管心好却不免“不对口”,让贾母不那么满意。

这是从饮食上去说如此,但若换成王熙凤“行事”,就会发现作者有意让贾母的话,变成了“隐喻”之词。

王熙凤是能力强,管家不错。但也不是那么好。

贾母后来就和邢夫人说她管家“天天丢下笆儿弄扫帚”,也就是强维持。

可王熙凤乐此不疲,其实就失去了本分,让贾母有些不满意。

当时王熙凤无子,作为嫡长孙媳妇应该以生育为重,不能一味揽权。自己生不出来,就要安排姬妾给贾琏,好早替贾母生下长房长重孙,才对贾母胃口。

可王熙凤一味妒忌,不允许贾琏纳妾这件事,就像贾母要吃粥,她却给送进来一道野鸡崽子汤。尽管孝心虔诚,到底不对老太太的心。

贾母提示王熙凤,要做趁她心的事,王熙凤就应该上心。

可随后贾母费心给她张罗生日,在家中长体面。她是如何回报贾母的?

生日当天,捉奸贾琏和鲍二媳妇。不说家丑不外扬,反而夫妻闹到执刀弄杖的地步。


贾母一腔苦心被王熙凤狠狠打脸。一心要抬举的得意孙媳妇,却是个不让孙子碰女人的悍妇,更奢谈给她生重孙子了。

你让贾母老脸往哪搁?这番心境让她如何对王熙凤不失望?

所以,当贾赦讨鸳鸯,剑指贾母不管孙子媳妇妒忌时,贾母也无话可说。

但终究还是给了王熙凤一个“吃醋”的评价,定她一个妒忌。

如果王熙凤至此收手,不再倒行逆施,贾母还会疼她。

可她流产后,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设局堕尤二姐腹中胎儿,逼杀尤二姐,更对秋桐心怀不轨……贾母对她彻底失望。

结局就是王熙凤墙倒众人推,贾母也容不得她。最终下堂后惨死。她就像那只被吃的野鸡。而那道野鸡崽子汤,何尝不是未来凤姐流产的伏笔?

做人不要太王熙凤,贾母说的好,要对味,要知轻重,要明事理,要多积阴骘。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7-11 09:54・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3: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五个女人密谋的一件丑事,揭开王熙凤罄竹难书的罪恶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受馒头庵的净虚老尼姑蛊惑,以三千两银子的代价包揽诉讼,派来旺去处理了张金哥退婚案。

王熙凤赚了三千两银子的同时,却间接“杀死”张金哥和未婚夫。


虽说张金哥二人不是凤姐有意害之,但以因果报应论,王熙凤此举有伤阴德,也是她日后惨淡结局收场的主因。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张金哥一案,让王熙凤吃到甜头,原文说“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原文对此没有再详细描写是不犯重复,只告知凤姐从此越发大胆,持续做起了包揽诉讼敛财的违法之事。

日后她被休后“哭向金陵事更哀”,也与此事大有关系。不提。

不过,按照行文的需求,尽管不详细写包揽诉讼之事,后文肯定还要有蛛丝马迹提带一笔才是。就像放印子钱,也是前后提过两三次。


所以,当小红向王熙凤转告平儿的话时,尽管李纨听晕了,小红更不明所以,王熙凤却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

(第二十七回)红玉道:“平姐姐教我回奶奶: 才旺儿进来讨奶奶的示下,好往那家子去。平姐姐就把那话按着奶奶的主意打发他去了。”凤姐笑道:“他怎么按我的主意打发去了?”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这段话的核心便在这些“奶奶们”,以及凤姐派旺儿去那家里要回“这里奶奶”的话。

原文的从字里行间和话里话外,便内涵出很多意思来。

首先,王熙凤派来旺去的那家里,只有“奶奶”没有“爷”,未必是说“爷”有问题。而是主要联系人是这家奶奶。凤姐也不能与那家爷“对话”。


其次,那边奶奶有事求到王熙凤,凤姐回复说贾琏不在家,耽搁了几日。然后就开口要东西,提什么“神验万全丹”。

最后,来旺是凤姐陪房,原文中他只干两件事:

一,替王熙凤在外头放高利贷。

二,替王熙凤借贾琏名义在外包揽诉讼。

张金哥的案子就是来旺拿着贾琏的名帖,去找的长安节度使云光给办了。

那家奶奶分明有事相求,凤姐派来旺去回复……只需简单串联就能大概推测出又是一件包揽诉讼的事。

“神验万全丹”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什么叫“神验”?古人讲“钱通神路”,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就是神验。


什么叫“万全丹”?完全就是万事周全,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丹就是救命之药。

说白了就是“拿钱买命”,确保万无一失。

“神验万全丹”十有八九是当时黑话,代指银子。

两丸神验万全丹,就是指两千两银子。

凤姐假托是舅奶奶管姑奶奶要,就是在“报价”。

先说能帮忙的人,是来信的“舅奶奶”。

再指出真正有事相求的,是这家的“姑奶奶”。

大概梳理一下前因后果,应该是这么回事:

这家奶奶的小姑子家里犯了事,找到他哥嫂帮忙却难成。


这家奶奶与五奶奶认识。五奶奶与凤姐关系好,或者知道凤姐能办事,就在中间做了掮客。

凤姐知道前因后果,借口此事得“舅奶奶”家帮忙,索要两千两银子。

但两千两银子别送舅奶奶那边,直接送凤姐这里就行了。

这话熟悉不?当初贾珍给贾蓉买官时,戴权就是这么说的:“若到部里,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二百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

你看,一件案子,王熙凤得了两丸神验万全丹,就是赚了两千两银子。她可真是一本万利。至于对方是否犯罪,是否冤枉,她才不管呢。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22 10:2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5: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说书人“凤求鸾”故事的主人公和王熙凤同名,有何用意?

阅读悦读
2021/05/27 17:23原创文学。写文字,写人生;阅文字,悦人生。  来自四川省
29.5万阅读
作者:韩雪丽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贾母)

贾母的掰谎记,是贾母少见的节日场合,说不与节日相关的事,长篇大套的讽刺才子佳人的小说,认为都是杜撰,坏人千金小姐的名声,是穷酸文人想佳人不得。

(一)贾母的掰谎记

老太太自然听戏看戏的多了,所以女先一说书,一提人名,马上就懂了,是才子追佳人的套路小说,马上就不爱听了,于是成了批谎记。这气氛,其实有些沉重。



贾府是贵族之家,贾母特特强调,我们这样的中等人家,再没有这样的事,然后表态,姑娘们在,不听这样的书,特意表明,贾府规矩大,重礼仪。然后讽刺才子佳人,一个千金小姐,必身边只有一个丫环,这哪里是大户人家的作派。

这倒也是,贾府的姑娘们,丫环不只一个,而且,一大堆的婆子,有管规矩的,有管饮食的,就是林黛玉这样的,还有紫鹃雪雁春纤。



(二)凤求鸾是暗指薛家吗?

其实女先的评书,是不是暗指薛家呢?

书里那位王公子,可是暗暗点了王家,偏和凤姐同名。其实金玉良缘,未必是薛姨妈一厢情愿,应该是王家为薛姨妈安排的联姻之路,这背后离不开薛姨妈两个兄长的安排。



薛家进京,可是王子腾和王夫人都写过信,要薛姨妈进京,可来了,薛姨妈薛家不住,王家不回,却一头扎进了贾府,生了根,后来王子腾外任回京,薛家也没有投奔王家的意思,这只能说明,王家是乐意这个出嫁女,赖在贾府的,哪怕不合规矩,没有面子,也依然乐意。

如果说,论权力,王子腾更有实力,如果说管束薛蟠,嫡亲的母舅,可比姨夫有权威的多,可是薛姨妈没有丝毫回二哥家的意思。



(薛宝钗,薛姨妈,薛蟠)

所以凤求鸾,其实是王家暗示薛家求亲,宝玉才是那只鸾鸟儿。鸾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在凤凰的诸种异名中,可能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而宝玉不就是贾家的凤凰吗?

贾母其实是表态,我们家没有这样的事,我们是有规矩的人家,从无这样的事,意思是告诉薛家,不要痴心妄想了,我们家不做这样的事。贾母说这样的话,特特当了李婶的面,就是更有深意,李婶和薛姨妈随后表态,我们家也没这样的事,这是借李婶,逼了薛姨妈表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5: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实力回护黛玉,一段《凤求鸾》,和贾母联手厮杀薛宝钗母女
播报文章
兴趣认证
安阳源易缘
关注
2022-08-17 21:40来自河南
王熙凤实力回护黛玉,一段《凤求鸾》,和贾母联手对战薛宝钗母女
林黛玉一向以孤女自称,贾宝玉对她的困境爱莫能助,能够真正为她撑起一片天的,除了贾母外,可能就是王熙凤。

王熙凤对黛玉,很多人认为是单纯的喜欢,不作对。其实不是。王熙凤曾几次救黛玉于生死存亡之间,付出的代价,难以想象。

第54回荣国府大摆宴席过元宵节,席上两个女先生儿上来说书,说的就是新戏《凤求鸾》。

这段《凤求鸾》的戏码,看似稀松平常,其实细细品读却发现,这竟是一场金玉良缘对木石前盟发起的致死一击。


王熙凤和贾母一唱一和,徒手厮杀薛宝钗母女。如果书中有鼓点,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厮杀,简直要用上宋引章凉州大遍的琵琶曲,战场嘶鸣,惊心动魄!

打响战鼓:《凤求鸾》里的雏鸾,直指木石前盟软肋林黛玉。
本来是元宵佳节的欢聚一堂,突然来了两个女先生儿说书,要说一出新书《凤求鸾》。

“于无声处起惊雷”,对于木石前盟派来说,危机来得无声无息。

《凤求鸾》的名字仿的是司马相如的《凤求凰》。

《凤求凰》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表白诗,两人因此诗结缘,最后私奔追求爱情。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凤求鸾》虽是鸟中之王凤和凰的爱情故事,但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衡量标准看,则是伤风败俗,并入下流的贱人之举。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程朱理学下,美人应该藏在深闺,不能见人的,《凤求凰》里的卓文君却被年轻公子司马相如见到了。

男女之间不能动情,凤却不但思之如狂,并且“四海求凰”;更加为人不齿的是“交颈为鸳鸯”,都已经说到羞羞事了,对红楼时代来说,是多么污?

《凤求鸾》名字简直就是《凤求凰》的翻版,其实是讽刺《凤求鸾》中的男女主角,看似贵公子、千金小姐,实际如同贱人。

《凤求鸾》是谁的故事呢?是一个名叫王熙凤的公子,因雨夜宿到一个世交李老爷家,结识李家千金小姐雏鸾的爱情故事。

为什么这名公子重凤姐儿的大名?雏鸾又为什么是李家小姐?

黛玉是五世列侯之后,当然是知礼之家,所以是李家。但李家却不守礼。


荣国府的王熙凤曾多次撮合贾宝玉和林黛玉。曾当众说让黛玉喝贾家的茶,做贾家的媳妇;又说两人如同黄鹰抓住鹞子的脚,扣住环了。

王熙凤虽然想当黛玉的神助攻的,却一不小心成了薛家母女攻击黛玉的把柄。

查阅资料可以发现,“凤”、“凰”、“鸾”都有凤凰之意思。不同的是,“凤”和“凰”是同一种神鸟,“凤”是雄,“凰”是雌,他们才是身份平等,可以君临天下的一对。

而“鸾”则是像凤凰的一种鸟,不是凤凰还充当凤凰,这是对黛玉名誉和贞洁最深的攻击。

把黛玉比喻成“鸾”也罢了,还是“雏鸾”,青楼里“雏儿”有多恶毒,你细细品品。

一个千金小姐,名节被人诟病,屎盆子一盆接一盆地往头上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黛玉根本不配做宝玉嫡妻。这是薛家派对木石前盟釜底抽薪的攻击。


广告
因为得到美女欣赏,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
在元宵节,贾家家族大聚会的情况下,说这出《凤求鸾》,其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如果就此坐实黛玉如同雏鸾,她不但做不成宝二奶奶,连人都不要做了!

贾母迎战:屎盆子回泼薛宝钗,谁家小姐孤身撒暗香?
薛家向黛玉泼屎盆子,都到如此地步了,年老成精的贾母首先打断女先生儿的话,开始批谎。

“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都没有。”贾母首先就指出雏鸾小姐根本不可能这样坏,为黛玉洗清白。

接着就说只有小家子,没见过世面的人家,女儿才能干出不知礼的事:“大家子的人口不少,奶母、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

在荣国府中,孤身闯公子内室的,除了一个宝钗,还有谁?宝玉挨打,光着腚躺在床上,宝钗连通报都等不及,就闯进了内室;晴雯抱怨宝钗不分白天黑夜到宝玉房中坐着,已经成了例了。


贾母这个屎盆子,顺势就扣到薛家母女头上,顺便送这母女两人一句:“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了。父母也忘了书礼,贵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是佳人?”

贾母这番话,只说的薛姨妈连声道“是”,没有还手之力。谁知贾母还不罢休,趁机把薛家的老底揭穿:“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这说的可不就是薛家母女?

将军令:王熙凤以身试险,洗清黛玉身上脏污?
贾母说得精彩,却还给薛家留着一丝情面,毕竟她没明说批的是谁的谎,一直是借说书人当幌子,谁知王熙凤一把扯下薛家遮羞布。

“老祖宗……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

王熙凤这句话其实很直白,就是明告诉大家,贾母说的无耻编瞎话的人就是薛姨妈,那个不知廉耻的孤身闯公子房间的人,就是宝钗。


薛姨妈有中有鬼,赶忙阻止王熙凤:“你少兴头。外头有人,比不得往常。”

薛姨妈这话其实很双标,也很恶毒,她十分清楚,此时不但有内宅的女眷在,还有贾珍等男子在场,却偏偏此时安排女先生儿说《凤求鸾》污损黛玉。

到她家女儿被泼屎盆子时,就赶紧阻止王熙凤“外面有人”。

薛姨妈这话其实还有一层威胁王熙凤的意思,你王熙凤不要把祸水引到自家头上,你此时充当说书人,也会被外面爷们儿传出去爱出风头,有损当家奶奶的清誉。

谁知王熙凤不畏薛姨妈,不仅挺身担当,而且帮黛玉把脏污清洗了,还把宝钗恶心了一顿。

“外头的只有一位珍大爷,我们还是论哥哥、妹妹,从小儿在一起淘气到这么大……”

王熙凤和贾珍也是和宝玉、黛玉一样,从小儿在一处长大的,不像宝钗,是到适婚年龄才到荣国府,来拉郎配来了。


言下之意,是说黛玉和宝玉在一处,是论哥哥、妹妹的,是小孩子的淘气,而宝钗才是真正的低贱坯子。

王熙凤这番说辞,让贾母十分赞同,当下重新安排座次,让宝琴、黛玉、湘云紧挨自己坐,让宝钗和贾家三春一处,让宝钗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和三春一样,是宝玉的姐妹,而非姻缘对象。

这次掰谎记,贾母和王熙凤联手溃败了薛家的恶意出击,随后贾母再也不像刚开始的谦让,让薛姨妈先点戏,而是直接命令女先生儿对一出《将军令》。

将军令,可不就是将薛家一军?“记着,长点记性!”

一曲《凉州词》再响起,没有硝烟的战争,声声夺人魂魄……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5: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鹃教育宝玉,却说出了贾母批《凤求鸾》的真实意图
快乐老年435 2018-12-26   |  178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第54回,荣国府元宵夜宴,两个说书的女先儿,说了个《凤求鸾》的故事。女先儿才开了个头,就引得贾母长篇大论,把这个故事批得一无是处。见多识广的贾母,什么样不合理的故事没听过,便是刘姥姥瞎掰,也没见她怎么样,为何偏对这个故事如此敏感呢?有人说,贾母这是借题发挥,表面批的是故事里的才子佳人不自重,没廉耻,但实际上是暗讽黛玉,也有人说贾母这是暗讽宝钗。

紫鹃教育宝玉,却说出了贾母批《凤求鸾》的真实意图
我非常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贾母绝对不可能暗讽黛玉宝玉。甚至连宝钗,她也不会暗讽,因为暗讽宝钗的同时,不也在暗讽宝玉么?贾母怎么会拐弯抹角去骂自己最疼的外孙女和孙子呢?所以贾母批的肯定不是宝黛钗三人,但她说这番话,的确有意图。紫鹃有一回说了句话教育宝玉,无意中揭露了贾母批《凤求鸾》的真实意图——替宝玉黛玉正名。

紫鹃教育宝玉,却说出了贾母批《凤求鸾》的真实意图
57回,宝玉去看黛玉,见紫鹃坐在风口里,穿着又单薄,于是摸了一把紫鹃,叫紫鹃要保养好身体,本来黛玉就体弱,万一紫鹃也病了,就越发难了。紫鹃这时教育宝玉说:“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姑娘常常吩咐我们,不叫和你说笑。你近来瞧他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

紫鹃教育宝玉,却说出了贾母批《凤求鸾》的真实意图
紫鹃的话有三层意思:1、贾府背后嚼宝玉舌根的不少,皆因宝玉爱混女孩队,小时又和黛玉一床睡一桌吃。2、略大些后,黛玉意识到礼节问题,就常常教导自己的丫头不要和宝玉太亲近,以免别人说闲话,不仅坏了潇湘馆名声,还坏了宝玉名声。3、黛玉自己也很注意和宝玉相处的礼节,生怕落人话柄,坏了自己和宝玉的名声。(其实黛玉自己就曾多次教育宝玉,彼此年龄渐大了,不要再如小时候那样拉拉扯扯,而且一旦宝玉说话不注意礼节,黛玉就会以生气的方式来提醒他,可见黛玉很注重自己和宝玉的名誉)

紫鹃教育宝玉,却说出了贾母批《凤求鸾》的真实意图
黛玉紫鹃知道有人嚼宝玉舌根,贾母岂能不知?黛玉紫鹃能虑到自身和宝玉名誉问题,贾母岂能虑不到?贾母虽然自己毫不怀疑宝黛二人清白,可听到关于宝黛的风言风语,她岂能坐视不理?所以,贾母要借机给宝黛正名。这个机会终于来了,54回元宵宴上,贾母就借《凤求鸾》这个故事,长篇大论把嚼舌根的大骂了一通,有理有据证明了宝黛二人的清白。因为原文太长,在此我就不引用了,我只把贾母这番话的大致意思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紫鹃教育宝玉,却说出了贾母批《凤求鸾》的真实意图
贾母批《凤求鸾》有三层意思:1、故事里的佳人雏鸾和公子王熙凤,二人不顾礼节不顾父母私定终身的行为,实属不知廉耻,鬼不成鬼,贼不成贼。2、这种故事肯定是瞎编的,现实中富贵官宦人家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编这种故事的人要么闲得慌,要么嫉妒别人富贵,故意抹黑别人。3、贾府更没有这样的事,连这样的故事都不会讲给小姐们听。贾府的小姐们(包括黛玉在内),都是知书达理自尊自爱的,绝不是那个“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的雏鸾。宝玉也不是王公子那样的人。

紫鹃教育宝玉,却说出了贾母批《凤求鸾》的真实意图
贾母这番话,不就是给宝黛正名吗?同时她还狠狠打了嚼舌根人的脸,说那些嚼舌根的,要么是闲得没事干,专门嚼人舌根,坏人名声,要么是嫉妒人家富贵,才故意把人家编派得那么不堪。各位朋友们,你们怎么看贾母批《凤求鸾》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快乐老年435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她的遭遇,让薛宝钗追悔莫及
下一篇: 紫鹃教育宝玉,却说出了贾母批《凤求鸾》的真实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5: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凤求鸾》的故事,王熙凤大变男人,曹公又暗布什么机关?
青溪话红楼 2022-10-17 发布于河北  |  119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绣春囊事件探析(三)

李纨和王熙凤是荣国府两房的少奶奶,李纨是大奶奶,凤姐是二奶奶。李纨因为丈夫贾珠早亡而失去了理家的资格,荣国府的内当家由凤姐担任。李纨的主要职责是奉亲养子外加照看小姑子们的针黹女红,乐得清闲。

王熙凤在贾府是内当家,她呼风唤雨、左右逢源。周瑞家的说她心计多端、口齿锋芒,十个男人也说不过她。也许正因为王熙凤的这种特征,曹公把她的另外刻画成了男人的形象。下面有几个情节,都在暗写王熙凤男人特征 。



李纨假设凤姐是个穷小子

李纨凤姐两位妯娌之间的交集不多,全书中最典型的一段是二人互怼。第四十五回中,李纨带领众姐妹来到凤姐家,来要开诗社的费用,美其名曰请凤姐出任诗社的“监社御史”。凤姐多精明呢,用单田芳一句话讲,那叫“眼睫毛都是空的”。

李纨说她是“水晶心肝玻璃人”,简直太通透了。凤姐一语道破李纨的用意,说她小气,舍不得给姐妹们破费点社费。李纨被揭短,当下反唇相讥。书中写道:

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


李纨这番抢白有些意思,她把凤姐假设成一个寒门小子。曹雪芹善于埋伏草蛇灰线,每一个玩笑也必有深意。李纨这个话头果然在后面有了接茬,曹公杜撰了一个《凤求鸾》的故事。



《凤求鸾》中王熙凤摇身一变

真得成了一个男人。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元宵节晚宴上,女先们说书,说了一场《凤求鸾》。书中写道:

贾母便问:“近来可有添些什么新书?”那两个女先儿回说道:“倒有一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贾母问是何名,女先儿道:“叫做《凤求鸾》。”贾母道:“这一个名字倒好,不知因什么起的,先大概说说原故,若好再说。”女先儿道:“这书上乃说残唐之时,有一位乡绅,本是金陵人氏,名唤王忠,曾做过两朝宰辅,如今告老还家,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名唤王熙凤。”

众人听了,笑将起来。贾母笑道:“这重了我们凤丫头了。”媳妇忙上去推他,“这是二奶奶的名字,少混说。”贾母笑道:“你说,你说。”女先生忙笑着站起来,说:“我们该死了,不知是奶奶的讳。”凤姐儿笑道:“怕什么,你们只管说罢,重名重姓的多呢。”女先生又说道:“这年王老爷打发了王公子上京赶考,那日遇见大雨,进到一个庄上避雨。谁知这庄上也有个乡绅,姓李,与王老爷是世交,便留下这公子住在书房里。这李乡绅膝下无儿,只有一位千金小姐。这小姐芳名叫作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贾母忙道:“怪道叫作《凤求鸾》。不用说,我猜着了,自然是这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女先儿笑道:“老祖宗原来听过这一回书。”

这段故事中把王熙凤说成一个男子,李纨曾经假设凤姐是男人,二者遥相呼应。




男版王熙凤的配偶

李雏鸾是谁?

曹公把王熙凤直接整进故事中大变男人,那这个李雏鸾小姐必然也是有的放矢。她是谁呢?这得说一说《凤求鸾》的原版故事《凤求凰》。

《凤求鸾》的故事化自《凤求凰》,【出典】《史记》卷一百十七《司马相如传》。说的是贫穷才子司马相如到乡绅卓王孙家做客,听说卓文君新近守寡。他弹唱了一曲《凤求凰》向卓文君求爱,这首曲子的唱词是: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卓文君被打动,后来司马相如又贿赂卓文君的下人,递送信息私自会面。卓文君终于在某天夜里,偷偷和司马相如私奔了。二人回到司马相如家,他真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卓王孙因为卓文君败坏门风也不分给她一文钱,最后两人把所有家当都变卖了,跑回到临邛开了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自此司马相如的人生正式开挂,后来又得到皇帝的宠信,成为一代著名才子。


司马相如把自己比作凤,把卓文君比作凰,以《凤求凰》表达要求娶卓文君的心意。凤凰最开始分雌雄,凤是雄鸟,凰为雌鸟。

《红楼梦》中《凤求鸾》的男主角重名王熙凤,确确实实指的就是凤姐。她自幼假充男孩子养大的,名字是“凤”字,又叫“凤哥”,曹公的确是在影射王熙凤的身上的男性象征。说了半天,那这位李雏鸾会是谁呢?这要分析一下卓文君的人设。

《凤求凰》中的女主卓文君是寡妇,李雏鸾姓李。贾府女主子除了贾母,只有李纨是寡妇,所以李雏鸾暗指李纨。卓文君曾经卖酒,李纨的村庄挂着酒幌。芦雪庵即景联句中,探春说了一句“价高村酿熟”,李绮对的是:年稔府粱饶。这两句描述的就是李纨稻香村的情况,李大嫂子也学当年的卓文君卖酒了吗?她这么做是为什么呢?

《凤求鸾》中的男主是王熙凤,女主角李雏鸾不能直接说是李纨、李宫裁了。那样太直白了,不是曹公的风格。他盗版了司马迁的《凤求凰》,以其中女主卓文君的寡妇身份影射李纨。

《凤求鸾》的故事把李纨和王熙凤之间,牵了一条红线。曹公把这两位妯娌点了鸳鸯谱,你说荒唐不荒唐?




王、李姻缘的寓意

司马相如求卓文君在现在看来算是一段佳话,但是司马相如的居心未必那么纯洁。卓文君和他私奔去了司马相如的老家,为什么不在那里卖酒,反而把家都卖了再跑回到卓王孙的鼻子底下来做酒生意?

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打杂。卓王孙的老脸往哪里搁?最终卓王孙扛不住了,脸上挂不住又心疼女儿。他只好又给钱又给仆人,司马相如这才有资格进入上流社会。后来司马相如得到皇帝赏识,移情别恋,竟然想要休掉卓文君,卓文君以一首《白头吟》挽回了他们的婚姻。司马相如求娶卓文君,看似一段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未必不是司马相如的一番计谋。

李纨和王熙凤本是一对妯娌,曹公却给她们乱点鸳鸯谱。一场《凤求鸾》的故事给李纨和凤姐之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个故事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整体看来,《凤求凰》中司马相如涉嫌谋色贪财,算计了卓王孙。李纨挖苦王熙凤如果托生个贫穷人家的小子,全天下的人都要被她算计了去。在李纨说这话之前,王熙凤可是刚刚为她算了一笔账。凤姐说道:

“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

李纨在荣国府的待遇那是超标的,一年基本净剩四五百银子。凤姐缺的正是银子,王熙凤捞钱做什么?赵姨娘揭了她的老底。第二十五回,赵姨娘和马道婆说凤姐:

“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他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脂砚斋评道:[这是妒心正题目。](庚辰侧批)


凤姐是出了名的妒妇,人们很容易理解为那是出于对贾琏的爱。脂砚斋戳破了这层窗户纸,书中的妒心源于对家产的争夺。



王熙凤娘家的落魄窘境

王熙凤是最爱吹牛皮的,动不动就和人家比家产、比嫁妆,她会缺钱吗?她娘家缺钱吗?答案是缺。

王家最牛的人是王子腾,他是凤姐的叔叔。凤姐的父亲早年也在京城,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在提了。《凤求鸾》中的王忠就是凤姐的父亲,曹公为什么不正面交代王熙凤父亲离京的原因?这是为王熙凤做讳,而戏中的情节可真可假。王忠告老还乡的原因恐怕不那么简单,这个话题日后再展开讨论。

王熙凤的娘家不是王子腾家,她家已经落魄了。书中伏有几条暗线:

1、泼皮破落户的绰号

王熙凤有一个绰号是“泼皮破落户”,这是贾母亲自说出来的。第三回黛玉进荣国府和众人参见行礼,凤姐打扮得如同神妃仙子般出现。林黛玉正不知这是谁,贾母介绍说,这是凤辣子,有名的“泼皮破落户”。

王熙凤的娘家是怎么破落的?详见青溪前期文章《王熙凤为什么是泼皮破落户?独家揭秘凤姐儿原型人物身世之谜 》,在此不多赘述。

2、穷亲戚刘姥姥

《红楼梦》第六回才算是全书的正式开场,曹公为什么一开始就给凤姐安排一个穷亲戚上门?刘姥姥到贾府打秋风讨钱,面子上很是磨不开。书中写道:

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象。”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刘姥姥就是代表王熙凤的娘家人出场的,凤姐对刘姥姥是少有的亲厚。刘姥姥说了,板儿是王熙凤的侄儿。周瑞家的嫌她不会说话,这是在骗读者呢。刘姥姥说的是实话,板儿就是凤姐的侄子。凤姐家一定遭遇了大变故,落魄了。

3、贾母学小家户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

第四十三回,刘姥姥二进贾府刚走,贾母就安排给凤姐过生日。过生日的方式是“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贾母的意思是可以取乐。

不要怪人多想,贾母出了多少钱的份子?二十两。二十两是个什么数字?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凤姐就是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打发的她。二十两银子是贾府这样的大家族打发穷人的数目。

综合以上三点,再结合李纨假设凤姐生在贫穷之家的那段话,曹公都在暗写王熙凤家的困窘。

过惯了锦衣玉食的人家,一旦落魄下去,有些排场还是去不掉。就像贾府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了,王夫人还是为了维持排场,不让减少伺候丫鬟的数量。

凤姐的娘家落魄以后,仍然需要大量的金钱。王熙凤在贾府借公谋私,要腾挪出她娘家的花费。而且,她娘家的费用不仅仅只是日常花销,他们还有更大的野心要翻盘,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王熙凤在贾府当家,是王家进钱的铜商。


王熙凤暗中掏空荣国府,表面上却要掩饰。她手上难免有周转困难的时候,这时候凤姐怎么拆借呢?李纨是贾府的财主,她又和凤姐是同辈。凤姐资金短缺的时候,找李纨救急是最好的选择。

李纨也是属铁公鸡的,凤姐怎么能够从她身上拔毛呢?必须有特殊的干货,那是李纨想要却又没有办法弄到的。这个干货是什么?

绕来绕去又回到小红身上,凤姐派她去拿的那个放在床头间里的小荷包大有嫌疑。小红是红娘的化身,是绣春囊的隐身,她的作用是为“王李”牵红线。

推论

《凤求鸾》中王熙凤和李雏鸾两位主人公的姓氏合起来是“王李”,谐音“亡礼”;李纨化身为“李雏鸾”,“李雏鸾”谐音“李处乱”,即“李纨之处乱”的意思;“李纨”谐音“礼完”。“亡礼”“礼完”意思相同,李纨之处的混乱,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荷包而起。(详见前两篇文章)王熙凤倒不一定真难变性男身,她只是设计勾引了李纨,把稻香村是个藏污纳垢的杏花村。

思考

贾母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掰谎,她的说辞又是什么含义?


正是

荣国府内两妯娌,凤鸾相配真稀奇。

小红牵得丝一缕,荷包藏春实堪疑。

+关注
undefined
青溪话红楼
共 361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青溪话红楼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掀起李纨的盖头来看真面目,寡妇大嫂子是槁木死灰还是热情似火?答案竟然藏在薛宝琴《蒲东寺怀古》诗中
下一篇: 李纨摸平儿的钥匙很失态?她之前的做法才令人惊诧,真相太烧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6: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底雏鸾,犹记日斜春晚。”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  2024-07-11
“叶底雏鸾,犹记日斜春晚。”上一句是:林塘朱夏,雨过斑斑,绿苔绕地初遍。

原文:

《声声慢(凤林园词)》
朝代:宋    作者:吴则礼

林塘朱夏,雨过斑斑,绿苔绕地初遍。

叶底雏鸾,犹记日斜春晚。

芙蕖靓妆粉,傍高荷、闲倚歌扇。

轻风起,縠纹滟滟,翠生波面。

可是追凉月下,清坐久,微云屡遮星汉。

露湿纶巾,遥望玉清台殿。

白头共论胜事,须偿五湖深愿。

南枝好,有南飞乌鹊,绕枝低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7: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贾母发表掰谎记用意何在?

阅读悦读
2022/01/11 06:13原创文学。写文字,写人生;阅文字,悦人生。  来自四川省
19.6万阅读
作者:韩雪丽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掰谎记,是贾母很少的一次长篇大套的发言。

起因是为了女先的凤求鸾的一段书,有些情节是西厢故事,暗指有情人私定终身,不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其实是完全反对私定终身,估计所有正常的长辈,都会反对,和阶层不一样,就是司棋这样的阶层,她的家人,也一样不同意她和青梅竹马的表哥在一起,因为那样影响司棋有机会当迎春陪嫁丫环,没了当姨娘的可能。



1、贾府联姻的基础

其实看看四大家族联姻的基础,就发现了门当户对的重要性,比如史家只和贾府联姻,而王家先后把两代姑娘嫁了过来,而贾府和薛家也没有联姻,只有薛家攀上了王家,才算和贾府成了联络有亲。

而贾府,一直在扩展联姻的家族,比如贾敏嫁了林如海,就是因为林如海的探花身份,而到了贾珠的婚事,贾政和国子监祭酒李家搭上了关系,就是了提升贾府的社交圈子,跳出四王八公的圈子。贾府联姻的基础,是要能提升贾府的门第,或者给贾府带来的新的机会和圈子,其实在四大家族里转,意义就不大了。



2、掰谎记,其实何尝不是贾母暗示薛家

贾母在掰谎记时,特别强调了,不能自己做主,要考虑家族门当户对,而且特别强调,贾府规矩严,孩子们不让听此类的书,其实是强调世家大族有自己的规矩,就是姑娘们,也没资格违备。

李婶子和薛姨妈也马上附合,他们也是如此规矩,其实薛姨妈有些尴尬,薛家规矩严吗,似乎扯不上,有个打死人命的薛大少,逼得一家子离开了金陵,如果薛大少争气,薛姨妈能愿意千里上京,寄人篱下,成了高级版本的打秋风。



贾母其实多摆几回贾府的谱,说明一下规矩严格,就会让薛姨妈尴尬一次,因为世家大族里,哪里有当客人一当多年的,薛家的体面和规矩,不必提了。

而贾母这个场合,说这样的话,其实是为了强调贾府的规矩,和对孩子们婚事的态度,其实是表态,贾府子孙的婚事,贾母说了算。

看看元春是进了宫,这是谁做的主,而贾珠的婚事是李家世家书香,而宝玉是他们的亲兄弟,他的婚事,也一样是贾母做主,而门第不会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7: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女先儿”是鼓书艺人,还是弹词艺人?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至真斋主
瑶池仙品13
作者:聂桥
“女先儿”做为女艺人的形象多次出现在《红楼梦》中,是《红楼梦》各种重大场合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女先儿”究竟是怎么回事,“女先儿”所表演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却是众说纷纭,甚至“女先儿”为说鼓书女艺人的说法占了统治地位。这全是被那个子虚乌有的北京西山曹雪芹给闹的,因为他在北京,人们自然就把这女艺人和北京的鼓书联系到了一起,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谬误。笔者本文就是要从文本分析入手,揭开蒙在“女先儿”头上的神秘面纱。
先看“女先儿”的几次出场:
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手握大把银子的尤氏在大送人情的情况下,还能把凤姐的生日办得轰轰烈烈。喝酒听戏那是免不了的,此外,还请来了说书人:“园中人都打听得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
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贾府元宵夜宴,听完戏的贾母意犹未尽,“一时歇了戏,便有婆子带了两个门下常走的女先生儿进来,放两张杌子在那一边命他坐了,将弦子琵琶递过去。”两个女先生说了一出新戏《凤求鸾》却被贾母一通“掰谎”,中断了演出。

单从这两段描写,把“女先儿”说成“说书人”似乎不无不可,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第六十二回作者对“女先儿”的表演形式的明确定位。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宝玉四人生日宴会,由于国丧期间“禁止音乐”,家里的戏班子刚刚解散,只好请来了女先儿助兴:“两个女先儿要弹词上寿,众人都说:‘我们没人要听那些野话,你厅上去说给姨太太解闷儿去罢。’”
注意了,“女先儿”是来“弹词”的而不是说书的。何为弹词?弹词是明清两代民间很流行的集说、唱、弹于一体的一种曲艺形式,边弹边说。弹词亦称“南词”主要流行于南方,用琵琶、三弦伴奏。在说唱艺术方面,唐有变文,宋有陶真,元明有词话,弹词便是从这一系列中脱化而成。明末清初时弹词在北方也偶有出现,但很快就演化成了北方独特的鼓词。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弹词所用的乐器为琵琶和三弦,而鼓词则是用鼓和板击节的说唱曲艺形式。大约自乾隆年间弹词流行的地区已逐渐缩小于江苏、浙江等江南一带,地域文化的特征也愈来愈明显。可以说,弹词也是苏州、杭州的一个艺术名片,清代著名弹词女艺人陈端生(1751—约1796)就是浙江杭州人。

(陈端生)
前面所说的说书正是弹词中说的部分,两个“女先儿”说书所用乐器“弦子琵琶”,也证明了“女先儿”表演的是“弹词”而非“鼓词”。
《红楼梦》中最早出现“弹词”二字在第十二回,凤姐在东府点戏,点了一出《弹词》。经戏剧界考证,这个《弹词》就是《长生殿》的第三十八出《弹词》。这出折子戏不但戏名叫《弹词》,内容也是关于“弹词”的描写。安史之乱发生后,宫廷乐师李龟年拿着一把琵琶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就把《弹词》唱到哪里:
“剑门关尘蒙了凤辇鸾舆,马嵬坡血污了天姿国色。江南路哭杀了瘦骨穷骸。”——恰如“风月鉴”反面的“骷髅”。
“赤紧的倚了御床,博得个月夜花朝同受享。”——似乎就是在说贾瑞在正照“风月鉴”。
一出《弹词》就是一面“风月鉴”,正所谓“白首红颜,对话兴亡”。
“女先儿”演唱“弹词”屡屡出现在《红楼梦》中,可以说是书中仅次于昆曲的艺术形式。那么,生活在北京,据说是京剧票友的曹寅的孙子曹雪芹会对这种地道的南方曲艺形式有如此的钟爱和了解吗?难道又是他爷爷长期在南方当官,把艺术细胞遗传给他了吗?
我们还是摈弃这种连编造者自己都不信的歪理邪说,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情吧。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回答,因为《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江浙一带的人,从小就受到了江南文化的熏陶,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过家乡文化,所以他们在创作这部鸿篇巨著时,溶入了江南文化的精髓。吃茄鲞,品螃蟹;赏桂花,咏菊花;玩斗草,采莲藕。细腻的江南文化犹如小桥流水一样迷人。了解了红楼文化的源头,我们今天才能领略到《红楼梦》中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和那些整天醉心于挖掘曹氏家族本事的无聊考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品鉴红楼不是为了维护即将倒塌的胡适红学大厦,而是要还原《红楼梦》真相!我们发掘这部书传达给我们的真正思想内涵,必须首先正确定位这部书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否则,不论花多大精力,浪费多少财力也是南辕北辙。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19 09:18 , Processed in 0.0763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