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花袭人·窝心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贾宝玉房中秘事:袭人为什么将醉酒的芳官,安排睡在他的床上?
2022-04-21 08:16
趣侃红楼360:豪饮达旦,怡红夜宴尽兴而散,宿醉忘忧,芳官更名耶律雄奴

却说群芳夜宴掣花签,牡丹花签、杏花签、梅花签、海棠花签、荼蘼花签、并蒂花签、芙蓉花签、桃花签。以牡丹花签艳冠群芳开始,到桃花签武陵别景收尾,描写出一幅众女儿人生姻缘兴亡无常的画卷。



荼蘼花签作为“喜与悲”分水岭的春尽之花,之前的花签都是春花,都有幸运。之后的花签都是夏花则多是悲辛。

特别的是袭人的桃花签明明是春花,却在夏花行列垫底收尾。这又是两层含意。

一方面影射袭人好人家女儿为奴的薄命,不能与春花的姑娘小姐并立。

一方面也为人生留一个余地。袭人尽管为奴不幸,也没有达成所愿给贾宝玉做妾。却能通过自己奋进一步步掌握命运,在贾家败亡前一刻“逃”出生天,也是“女儿当自强不息”的体现。

等到袭人掣完花签,还要再掷骰子时,薛姨妈便派人来接林黛玉回去了。

豪门夜宴被谁打破是有讲究说法的。薛姨妈接走林黛玉,盛宴难以继续,代表贾家败亡盛宴难续的意思。

薛姨妈挟金玉良姻逼走林黛玉,通过牡丹花签和芙蓉花签的伏笔做出完全影射。不再赘述。

林黛玉被接走,也是日后离开贾家远嫁而去的象征。



黛玉离开贾家后灾祸接踵而至,就是甄英莲(香菱)当日丢失,甄家随后家破人亡的接续。

大家玩兴正浓当然不愿意散,但时间已经“二更以后,钟打过十一下了”也就是夜里十一点十分,这对古人来说已经很晚了。

于是大家只能告辞,留下怡红院众人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直到四更天酒水没了,众人醉倒才算作罢。

林黛玉众人去后,也就没有占花名游戏。怡红院众人趁着酒兴各自划拳赌唱小曲。不但袭人、晴雯唱了,人人都唱过。原文虽然没有明写,但众女儿醉态朦胧歌谣助兴,想起来也是怡人的场景。

于是储备的一大坛酒不知不觉被喝完,虽说多是惠泉酒、女儿红一类低度数酒,但一大坛还是不少。尽管芳官说她在家能吃二三斤惠泉酒,最后也撑不住醉倒在袭人身上。

(第六十三回)芳官吃的两腮胭脂一般,眉梢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身子图不得,便睡在袭人身上,“好姐姐,心跳的很。”袭人笑道:“谁许你尽力灌起来。”小燕四儿也图不得,早睡了。晴雯还只管叫。宝玉道:“不用叫了,咱们且胡乱歇一歇罢。”自己便枕了那红香枕,身子一歪,便也睡着了。袭人见芳官醉得很,恐闹他唾酒,只得轻轻起来,就将芳官扶在宝玉之侧,由他睡了。自己却在对面榻上倒下。



注意《红楼梦》里很多小细节往往就是重要的伏笔。当晚众人醉了,贾宝玉躺到床上就睡了过去,芳官又醉得厉害,袭人自己也酒意上涌,担心折腾芳官再吐酒,就把她扶起来放在贾宝玉旁边,顾不得其他在对面榻上倒下就睡着了。

袭人为什么将芳官放在贾宝玉旁边睡下?曹雪芹如此设计又有什么用意?芳官与贾宝玉睡在一起又有什么影响?这一节注定是芳官的正传。

袭人将芳官放在贾宝玉旁边睡下,肯定是图便宜,不是故意为之。

当时大家都醉了,若折腾的芳官吐酒,闹起来没人收拾,不如不动的好。

但是,芳官与贾宝玉同床终究是逾矩的。贾宝玉与袭人偷试云雨情,之所以是“偷试”,晴雯形容为鬼鬼祟祟,瞒神弄鬼,就在于不能摆在明面上。

如今芳官公然睡在贾宝玉床上,明示二人越了礼。就会被有心人拿来捕风捉影以讹传讹。这话传到王夫人耳朵里,当然会认定芳官是狐狸精勾引贾宝玉,对芳官百害而无一利。林黛玉、晴雯就深受其害。



袭人不是故意害芳官,但无法堵住有心人的人心诡谲。曹雪芹如此设计,看似没有特别,实则大有深意。

首先,芳官当初被送给贾宝玉,按照第五十八回梨香院三官故事,藕官代表宝玉,菂官代表黛玉,蕊官代表宝钗,没有芳官什么事。

然而,菂官死后,藕官给了林黛玉,“小生”配小旦,算作贾母心中支持宝黛姻缘的立场。蕊官还是给了宝钗,伏笔日后黛死钗嫁为“续弦”的结局。芳官给宝玉则另有用心。

芳官是正旦女主角与贾宝玉正好是“一对”,契合生旦“一对”的安排,还是贾母心中支持宝黛姻缘的立场。

芳官姓花,叫芳官,是草木人的象征。她私下与贾宝玉“同睡”逾矩,就好像宝黛爱情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支持逾矩一样,势必要被拆散。这是一层意思。

另外,芳官的正旦又叫青衣,是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又可代表薛宝钗。

袭人将芳官安放在贾宝玉身旁,与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袭人有意走开给薛宝钗和贾宝玉“创造机会”一样,是袭人心中支持金玉良姻的立场。这是二层意思。



众人一觉醒来后,芳官先后被贾宝玉改名作耶律雄奴和温都里纳也称金星玻璃。

于是,芳官与袭人两人的命运形成了对比和调转。

当初袭人在贾母处名叫珍珠,是金玉之人。“袭为钗副”支持金玉良姻。

贾宝玉将她改名为花袭人后,“花气袭人知骤暖”,又变作草木之人。她与林黛玉同辰,生日都是二月十二,命运由此被扭转,终究与贾宝玉有缘无法,被嫁他人成为林黛玉的伏笔。

袭人安排芳官睡在贾宝玉旁边,自己走开睡到一边,也影射后文外嫁和林黛玉远嫁。又契合当日“白玉钏亲尝莲叶羹”,袭人给玉钏儿倒地方,作自己被取而代之外嫁的伏笔。

芳官相反,她本姓花是草木人。赐给贾宝玉,代表贾母心中宝黛姻缘的立场。

贾宝玉将她改名为温都里纳(金星玻璃),又成为金玉人。结合上文袭人安排她睡在贾宝玉身边,代表薛宝钗的金玉良姻日后成功。

只是他们二人一夜好梦“秋毫无犯”,则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结合,就像刘姥姥雪下抽柴故事影射的那样,始终没有圆房。这是第三层意思。



最后一层意思,则来自芳官最为人称道的“耶律雄奴”之名。

(第六十三回)因又见芳官梳了头,挽起攥来,带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又说:“冬天作大貂鼠卧兔儿带,脚上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或散着裤腿,只用净袜厚底镶鞋。”又说:“芳官之名不好,竟改了男名才别致。”因又改作“雄奴”……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宝玉又见人人取笑,恐作践了他,忙又说:“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唤叫‘温都里纳’可好?”

芳官改名为耶律雄奴和温都里纳,都作男儿名字。意思并不相同。

耶律雄奴从匈奴之名而来。契合林黛玉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故事。

林黛玉是贾宝玉心中最为紧要的存在,终究像王昭君一般外嫁异国。

而众人“不认可”乱叫,宝玉怕唐突了才用“温都里纳”代替。宝黛姻缘不被认可和祝福,黛去钗嫁的意思。

结合“杏子阴假凤泣虚凰”三官故事,黛玉远嫁而去后死去,尽管贾宝玉将她比作发妻,薛宝钗作续弦,宝黛钗三人终究难免[终身误]。

芳官作男装本就长相类似贾宝玉,她日后去馒头庵出家,也是贾宝玉出家为僧的伏笔。



温都里纳源于海西福朗斯牙,也就是法兰西的当时称呼。

西洋才是重点!林黛玉就是和贾探春出海远嫁去了西洋。虽没有到法兰西,只到了西海沿子古天竺范围,相当于现在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一带,也与之前林黛玉喜欢暹罗茶的线索对应上了。

贾宝玉出家后,也乘船出海下西洋去到那里,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日后《柳絮词》自有伏笔。

所以,群芳夜宴第二天芳官的经历,完美补充了掣花签故事的相关细节。

除了芳官以外,还有史湘云的葵官改名韦大英,也是补充海棠花签史湘云嫁给冯紫英的细节。

薛宝琴的荳官被李纨和贾探春改装成小童,宝琴将之改名成荳童,也是补充宝琴没有掣得花签,薛宝钗在管家三人小组已经嫁作宝二奶奶后便是贾家抄家,没有管家“无所作为”的立场。不多赘述了。

这边贾宝玉突然在书桌上有了发现,那么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贾宝玉房中秘事:袭人为什么将醉酒的芳官,安排睡在他的床上?
2022-04-21 08:16
趣侃红楼360:豪饮达旦,怡红夜宴尽兴而散,宿醉忘忧,芳官更名耶律雄奴

却说群芳夜宴掣花签,牡丹花签、杏花签、梅花签、海棠花签、荼蘼花签、并蒂花签、芙蓉花签、桃花签。以牡丹花签艳冠群芳开始,到桃花签武陵别景收尾,描写出一幅众女儿人生姻缘兴亡无常的画卷。



荼蘼花签作为“喜与悲”分水岭的春尽之花,之前的花签都是春花,都有幸运。之后的花签都是夏花则多是悲辛。

特别的是袭人的桃花签明明是春花,却在夏花行列垫底收尾。这又是两层含意。

一方面影射袭人好人家女儿为奴的薄命,不能与春花的姑娘小姐并立。

一方面也为人生留一个余地。袭人尽管为奴不幸,也没有达成所愿给贾宝玉做妾。却能通过自己奋进一步步掌握命运,在贾家败亡前一刻“逃”出生天,也是“女儿当自强不息”的体现。

等到袭人掣完花签,还要再掷骰子时,薛姨妈便派人来接林黛玉回去了。

豪门夜宴被谁打破是有讲究说法的。薛姨妈接走林黛玉,盛宴难以继续,代表贾家败亡盛宴难续的意思。

薛姨妈挟金玉良姻逼走林黛玉,通过牡丹花签和芙蓉花签的伏笔做出完全影射。不再赘述。

林黛玉被接走,也是日后离开贾家远嫁而去的象征。



黛玉离开贾家后灾祸接踵而至,就是甄英莲(香菱)当日丢失,甄家随后家破人亡的接续。

大家玩兴正浓当然不愿意散,但时间已经“二更以后,钟打过十一下了”也就是夜里十一点十分,这对古人来说已经很晚了。

于是大家只能告辞,留下怡红院众人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直到四更天酒水没了,众人醉倒才算作罢。

林黛玉众人去后,也就没有占花名游戏。怡红院众人趁着酒兴各自划拳赌唱小曲。不但袭人、晴雯唱了,人人都唱过。原文虽然没有明写,但众女儿醉态朦胧歌谣助兴,想起来也是怡人的场景。

于是储备的一大坛酒不知不觉被喝完,虽说多是惠泉酒、女儿红一类低度数酒,但一大坛还是不少。尽管芳官说她在家能吃二三斤惠泉酒,最后也撑不住醉倒在袭人身上。

(第六十三回)芳官吃的两腮胭脂一般,眉梢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身子图不得,便睡在袭人身上,“好姐姐,心跳的很。”袭人笑道:“谁许你尽力灌起来。”小燕四儿也图不得,早睡了。晴雯还只管叫。宝玉道:“不用叫了,咱们且胡乱歇一歇罢。”自己便枕了那红香枕,身子一歪,便也睡着了。袭人见芳官醉得很,恐闹他唾酒,只得轻轻起来,就将芳官扶在宝玉之侧,由他睡了。自己却在对面榻上倒下。



注意《红楼梦》里很多小细节往往就是重要的伏笔。当晚众人醉了,贾宝玉躺到床上就睡了过去,芳官又醉得厉害,袭人自己也酒意上涌,担心折腾芳官再吐酒,就把她扶起来放在贾宝玉旁边,顾不得其他在对面榻上倒下就睡着了。

袭人为什么将芳官放在贾宝玉旁边睡下?曹雪芹如此设计又有什么用意?芳官与贾宝玉睡在一起又有什么影响?这一节注定是芳官的正传。

袭人将芳官放在贾宝玉旁边睡下,肯定是图便宜,不是故意为之。

当时大家都醉了,若折腾的芳官吐酒,闹起来没人收拾,不如不动的好。

但是,芳官与贾宝玉同床终究是逾矩的。贾宝玉与袭人偷试云雨情,之所以是“偷试”,晴雯形容为鬼鬼祟祟,瞒神弄鬼,就在于不能摆在明面上。

如今芳官公然睡在贾宝玉床上,明示二人越了礼。就会被有心人拿来捕风捉影以讹传讹。这话传到王夫人耳朵里,当然会认定芳官是狐狸精勾引贾宝玉,对芳官百害而无一利。林黛玉、晴雯就深受其害。



袭人不是故意害芳官,但无法堵住有心人的人心诡谲。曹雪芹如此设计,看似没有特别,实则大有深意。

首先,芳官当初被送给贾宝玉,按照第五十八回梨香院三官故事,藕官代表宝玉,菂官代表黛玉,蕊官代表宝钗,没有芳官什么事。

然而,菂官死后,藕官给了林黛玉,“小生”配小旦,算作贾母心中支持宝黛姻缘的立场。蕊官还是给了宝钗,伏笔日后黛死钗嫁为“续弦”的结局。芳官给宝玉则另有用心。

芳官是正旦女主角与贾宝玉正好是“一对”,契合生旦“一对”的安排,还是贾母心中支持宝黛姻缘的立场。

芳官姓花,叫芳官,是草木人的象征。她私下与贾宝玉“同睡”逾矩,就好像宝黛爱情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支持逾矩一样,势必要被拆散。这是一层意思。

另外,芳官的正旦又叫青衣,是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又可代表薛宝钗。

袭人将芳官安放在贾宝玉身旁,与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袭人有意走开给薛宝钗和贾宝玉“创造机会”一样,是袭人心中支持金玉良姻的立场。这是二层意思。



众人一觉醒来后,芳官先后被贾宝玉改名作耶律雄奴和温都里纳也称金星玻璃。

于是,芳官与袭人两人的命运形成了对比和调转。

当初袭人在贾母处名叫珍珠,是金玉之人。“袭为钗副”支持金玉良姻。

贾宝玉将她改名为花袭人后,“花气袭人知骤暖”,又变作草木之人。她与林黛玉同辰,生日都是二月十二,命运由此被扭转,终究与贾宝玉有缘无法,被嫁他人成为林黛玉的伏笔。

袭人安排芳官睡在贾宝玉旁边,自己走开睡到一边,也影射后文外嫁和林黛玉远嫁。又契合当日“白玉钏亲尝莲叶羹”,袭人给玉钏儿倒地方,作自己被取而代之外嫁的伏笔。

芳官相反,她本姓花是草木人。赐给贾宝玉,代表贾母心中宝黛姻缘的立场。

贾宝玉将她改名为温都里纳(金星玻璃),又成为金玉人。结合上文袭人安排她睡在贾宝玉身边,代表薛宝钗的金玉良姻日后成功。

只是他们二人一夜好梦“秋毫无犯”,则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结合,就像刘姥姥雪下抽柴故事影射的那样,始终没有圆房。这是第三层意思。



最后一层意思,则来自芳官最为人称道的“耶律雄奴”之名。

(第六十三回)因又见芳官梳了头,挽起攥来,带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又说:“冬天作大貂鼠卧兔儿带,脚上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或散着裤腿,只用净袜厚底镶鞋。”又说:“芳官之名不好,竟改了男名才别致。”因又改作“雄奴”……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宝玉又见人人取笑,恐作践了他,忙又说:“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唤叫‘温都里纳’可好?”

芳官改名为耶律雄奴和温都里纳,都作男儿名字。意思并不相同。

耶律雄奴从匈奴之名而来。契合林黛玉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故事。

林黛玉是贾宝玉心中最为紧要的存在,终究像王昭君一般外嫁异国。

而众人“不认可”乱叫,宝玉怕唐突了才用“温都里纳”代替。宝黛姻缘不被认可和祝福,黛去钗嫁的意思。

结合“杏子阴假凤泣虚凰”三官故事,黛玉远嫁而去后死去,尽管贾宝玉将她比作发妻,薛宝钗作续弦,宝黛钗三人终究难免[终身误]。

芳官作男装本就长相类似贾宝玉,她日后去馒头庵出家,也是贾宝玉出家为僧的伏笔。



温都里纳源于海西福朗斯牙,也就是法兰西的当时称呼。

西洋才是重点!林黛玉就是和贾探春出海远嫁去了西洋。虽没有到法兰西,只到了西海沿子古天竺范围,相当于现在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一带,也与之前林黛玉喜欢暹罗茶的线索对应上了。

贾宝玉出家后,也乘船出海下西洋去到那里,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日后《柳絮词》自有伏笔。

所以,群芳夜宴第二天芳官的经历,完美补充了掣花签故事的相关细节。

除了芳官以外,还有史湘云的葵官改名韦大英,也是补充海棠花签史湘云嫁给冯紫英的细节。

薛宝琴的荳官被李纨和贾探春改装成小童,宝琴将之改名成荳童,也是补充宝琴没有掣得花签,薛宝钗在管家三人小组已经嫁作宝二奶奶后便是贾家抄家,没有管家“无所作为”的立场。不多赘述了。

这边贾宝玉突然在书桌上有了发现,那么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贾宝玉房中秘事:袭人为什么将醉酒的芳官,安排睡在他的床上?
2022-04-21 08:16
趣侃红楼360:豪饮达旦,怡红夜宴尽兴而散,宿醉忘忧,芳官更名耶律雄奴

却说群芳夜宴掣花签,牡丹花签、杏花签、梅花签、海棠花签、荼蘼花签、并蒂花签、芙蓉花签、桃花签。以牡丹花签艳冠群芳开始,到桃花签武陵别景收尾,描写出一幅众女儿人生姻缘兴亡无常的画卷。



荼蘼花签作为“喜与悲”分水岭的春尽之花,之前的花签都是春花,都有幸运。之后的花签都是夏花则多是悲辛。

特别的是袭人的桃花签明明是春花,却在夏花行列垫底收尾。这又是两层含意。

一方面影射袭人好人家女儿为奴的薄命,不能与春花的姑娘小姐并立。

一方面也为人生留一个余地。袭人尽管为奴不幸,也没有达成所愿给贾宝玉做妾。却能通过自己奋进一步步掌握命运,在贾家败亡前一刻“逃”出生天,也是“女儿当自强不息”的体现。

等到袭人掣完花签,还要再掷骰子时,薛姨妈便派人来接林黛玉回去了。

豪门夜宴被谁打破是有讲究说法的。薛姨妈接走林黛玉,盛宴难以继续,代表贾家败亡盛宴难续的意思。

薛姨妈挟金玉良姻逼走林黛玉,通过牡丹花签和芙蓉花签的伏笔做出完全影射。不再赘述。

林黛玉被接走,也是日后离开贾家远嫁而去的象征。



黛玉离开贾家后灾祸接踵而至,就是甄英莲(香菱)当日丢失,甄家随后家破人亡的接续。

大家玩兴正浓当然不愿意散,但时间已经“二更以后,钟打过十一下了”也就是夜里十一点十分,这对古人来说已经很晚了。

于是大家只能告辞,留下怡红院众人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直到四更天酒水没了,众人醉倒才算作罢。

林黛玉众人去后,也就没有占花名游戏。怡红院众人趁着酒兴各自划拳赌唱小曲。不但袭人、晴雯唱了,人人都唱过。原文虽然没有明写,但众女儿醉态朦胧歌谣助兴,想起来也是怡人的场景。

于是储备的一大坛酒不知不觉被喝完,虽说多是惠泉酒、女儿红一类低度数酒,但一大坛还是不少。尽管芳官说她在家能吃二三斤惠泉酒,最后也撑不住醉倒在袭人身上。

(第六十三回)芳官吃的两腮胭脂一般,眉梢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身子图不得,便睡在袭人身上,“好姐姐,心跳的很。”袭人笑道:“谁许你尽力灌起来。”小燕四儿也图不得,早睡了。晴雯还只管叫。宝玉道:“不用叫了,咱们且胡乱歇一歇罢。”自己便枕了那红香枕,身子一歪,便也睡着了。袭人见芳官醉得很,恐闹他唾酒,只得轻轻起来,就将芳官扶在宝玉之侧,由他睡了。自己却在对面榻上倒下。



注意《红楼梦》里很多小细节往往就是重要的伏笔。当晚众人醉了,贾宝玉躺到床上就睡了过去,芳官又醉得厉害,袭人自己也酒意上涌,担心折腾芳官再吐酒,就把她扶起来放在贾宝玉旁边,顾不得其他在对面榻上倒下就睡着了。

袭人为什么将芳官放在贾宝玉旁边睡下?曹雪芹如此设计又有什么用意?芳官与贾宝玉睡在一起又有什么影响?这一节注定是芳官的正传。

袭人将芳官放在贾宝玉旁边睡下,肯定是图便宜,不是故意为之。

当时大家都醉了,若折腾的芳官吐酒,闹起来没人收拾,不如不动的好。

但是,芳官与贾宝玉同床终究是逾矩的。贾宝玉与袭人偷试云雨情,之所以是“偷试”,晴雯形容为鬼鬼祟祟,瞒神弄鬼,就在于不能摆在明面上。

如今芳官公然睡在贾宝玉床上,明示二人越了礼。就会被有心人拿来捕风捉影以讹传讹。这话传到王夫人耳朵里,当然会认定芳官是狐狸精勾引贾宝玉,对芳官百害而无一利。林黛玉、晴雯就深受其害。



袭人不是故意害芳官,但无法堵住有心人的人心诡谲。曹雪芹如此设计,看似没有特别,实则大有深意。

首先,芳官当初被送给贾宝玉,按照第五十八回梨香院三官故事,藕官代表宝玉,菂官代表黛玉,蕊官代表宝钗,没有芳官什么事。

然而,菂官死后,藕官给了林黛玉,“小生”配小旦,算作贾母心中支持宝黛姻缘的立场。蕊官还是给了宝钗,伏笔日后黛死钗嫁为“续弦”的结局。芳官给宝玉则另有用心。

芳官是正旦女主角与贾宝玉正好是“一对”,契合生旦“一对”的安排,还是贾母心中支持宝黛姻缘的立场。

芳官姓花,叫芳官,是草木人的象征。她私下与贾宝玉“同睡”逾矩,就好像宝黛爱情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支持逾矩一样,势必要被拆散。这是一层意思。

另外,芳官的正旦又叫青衣,是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又可代表薛宝钗。

袭人将芳官安放在贾宝玉身旁,与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袭人有意走开给薛宝钗和贾宝玉“创造机会”一样,是袭人心中支持金玉良姻的立场。这是二层意思。



众人一觉醒来后,芳官先后被贾宝玉改名作耶律雄奴和温都里纳也称金星玻璃。

于是,芳官与袭人两人的命运形成了对比和调转。

当初袭人在贾母处名叫珍珠,是金玉之人。“袭为钗副”支持金玉良姻。

贾宝玉将她改名为花袭人后,“花气袭人知骤暖”,又变作草木之人。她与林黛玉同辰,生日都是二月十二,命运由此被扭转,终究与贾宝玉有缘无法,被嫁他人成为林黛玉的伏笔。

袭人安排芳官睡在贾宝玉旁边,自己走开睡到一边,也影射后文外嫁和林黛玉远嫁。又契合当日“白玉钏亲尝莲叶羹”,袭人给玉钏儿倒地方,作自己被取而代之外嫁的伏笔。

芳官相反,她本姓花是草木人。赐给贾宝玉,代表贾母心中宝黛姻缘的立场。

贾宝玉将她改名为温都里纳(金星玻璃),又成为金玉人。结合上文袭人安排她睡在贾宝玉身边,代表薛宝钗的金玉良姻日后成功。

只是他们二人一夜好梦“秋毫无犯”,则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结合,就像刘姥姥雪下抽柴故事影射的那样,始终没有圆房。这是第三层意思。



最后一层意思,则来自芳官最为人称道的“耶律雄奴”之名。

(第六十三回)因又见芳官梳了头,挽起攥来,带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又说:“冬天作大貂鼠卧兔儿带,脚上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或散着裤腿,只用净袜厚底镶鞋。”又说:“芳官之名不好,竟改了男名才别致。”因又改作“雄奴”……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宝玉又见人人取笑,恐作践了他,忙又说:“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唤叫‘温都里纳’可好?”

芳官改名为耶律雄奴和温都里纳,都作男儿名字。意思并不相同。

耶律雄奴从匈奴之名而来。契合林黛玉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故事。

林黛玉是贾宝玉心中最为紧要的存在,终究像王昭君一般外嫁异国。

而众人“不认可”乱叫,宝玉怕唐突了才用“温都里纳”代替。宝黛姻缘不被认可和祝福,黛去钗嫁的意思。

结合“杏子阴假凤泣虚凰”三官故事,黛玉远嫁而去后死去,尽管贾宝玉将她比作发妻,薛宝钗作续弦,宝黛钗三人终究难免[终身误]。

芳官作男装本就长相类似贾宝玉,她日后去馒头庵出家,也是贾宝玉出家为僧的伏笔。



温都里纳源于海西福朗斯牙,也就是法兰西的当时称呼。

西洋才是重点!林黛玉就是和贾探春出海远嫁去了西洋。虽没有到法兰西,只到了西海沿子古天竺范围,相当于现在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一带,也与之前林黛玉喜欢暹罗茶的线索对应上了。

贾宝玉出家后,也乘船出海下西洋去到那里,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日后《柳絮词》自有伏笔。

所以,群芳夜宴第二天芳官的经历,完美补充了掣花签故事的相关细节。

除了芳官以外,还有史湘云的葵官改名韦大英,也是补充海棠花签史湘云嫁给冯紫英的细节。

薛宝琴的荳官被李纨和贾探春改装成小童,宝琴将之改名成荳童,也是补充宝琴没有掣得花签,薛宝钗在管家三人小组已经嫁作宝二奶奶后便是贾家抄家,没有管家“无所作为”的立场。不多赘述了。

这边贾宝玉突然在书桌上有了发现,那么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细说《红楼梦》里的谶语运用
少读红楼
2020-01-30 17:25

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红楼梦》堪称一部空前绝后的描绘贵族世家的巨著,其人物关系之庞杂,情节结构之精彩,艺术手法之纯熟,长久以来均为人称道。其中蕴含多重的命意,存留无数值得探究的问题,使读者难 “解其中味”。而谶语的应用,将宿命这一张大网,铺张起来囊括住贾府这个簪缨大族,步步埋留下大厦将倾的迹象,引领读者怀着一种对“宿命论”的共情认识,去见证一个世族的衰败。
《说文解字》云:“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谶语就是一种秦汉间带有先验性质的隐语,可预示吉凶。在红楼梦中,谶语的运用,往往起着揭露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的作用。
在脂砚斋评本红楼中,多处夹评直接点明:“怀金悼玉,大有深意”(第五回)、“这是隐语微词”(第八回)、“作签语以射后文”(第四十二回)……全然用以预告悲剧的“凶谶”,就是《红楼梦》这部繁华叙事中的命运讯号。而这种讯号的出现,人物生命情景便急遽下坠陨灭。(此处为欧丽娟《大观红楼》说法)在阖家欢乐,歌舞太平的场景下,谶语的出场,对悲剧结局的暗示性更强,两种截然相反的场景对比,更鲜明地加剧了小说的戏剧性。

一、谶语的种类
虽谓之谶“语”,但其表现形式却绝对不只局限在语言层面,物品、图案、曲子等等,皆可具有“谶”的性质。这些事物在特定情节环境中安排出场,通过不同艺术手法揭露其具预言性的一面,处处设伏,从而遗留下命运的蛛丝马迹。
(一)名谶
名谶是笔者自己组字冠之,小说中众多人物或事物的命名,或多或少都透露着折射命运走向的意味。如众人熟知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首字组合即为“原应叹息”,香菱原名甄英莲意即“真应怜”,秦可卿与秦钟的结局都与“情”字脱不开联系。
开启全文情节的贾雨村、甄士隐二人,即假语存、真事隐;若干配角,竟也附上意义:偶得贾雨村青眼的娇杏即“侥幸”、被薛蟠打死的冯渊是真“逢了冤孽”,又如金钏映了宝钗,小红林红玉又合了宝黛,门下清客詹光实属“沾”贾府之“光”,钱华之“钱开花”,单聘仁之“善骗人”……
又如物名,“群芳髓”落得众香“碎”满地,千红一“哭”之茗又藏着多少女儿泪,万艳同“悲”酒又与上文的茶相对,另痴情/结怨/朝啼/夜哭/春感/秋悲六司,又暗指书中悲欢离合。
诸如此类,以其名衬其人或物,行事做派,终局下场,均可从几个单字中窥见。

(二)物谶
在普通小说的构建中,物常常被视作意象,具有象征意义,红楼中诸物,出现的都别有来历,逃不开“谶”的神秘色彩。
譬如第一主人公贾宝玉生来所衔的“第一灵物”通灵宝玉,竟起着撼动心神的作用,主人公的痴症好坏,全赖着它。上刻“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吉谶。恰相对的是,宝钗有一副璎珞,也刻八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对的极规整。
癞头和尚的“金玉之姻”一说,更暗指宝钗间的结合视为“天作之合”。但笔者认为,二人的婚姻悲剧与这两件灵物是有关联的。宝玉之玉,是真正天赐,宝钗之圈,却实属人为,天赐与人为强而相合,岂不悲乎?
元妃省亲后,赐众人之物小辈中只有宝玉与宝钗相同,更是“金姑玉郎”的写法,这物的分配便是遥指了姻缘的结合。
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湘云拾金麒麟一事,又暗合几种结局猜想。题解为湘云因这麒麟才得遇白首终老的姻缘。脂评本尾评此回为草蛇灰线的写法,与后文卫若兰射圃所佩麒麟相合,故为二人姻缘所系之物,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阐释。
而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中认为高鹗的续本“湘云守寡”是与白头的结局相矛盾的,但只能假定为原作自身矛盾或回目措辞有误罢了。至于因宝玉和湘云均有麒麟而暗示二人终结连理,传是旧时真本的写法。
此外,蒋玉菡的“茜香罗”与花袭人的“松花汗巾”——“红绿牵巾”之法,小红与贾芸的拾帕勾连,宝黛二人赠旧帕表心意。还有可卿房中《海棠春睡图》与湘云醉眠,妙玉因刘姥姥觉得茶杯被“糟蹋”的高洁之性与后文被贼人劫走的结局相对;众人放风筝,线断筝飞,三筝相绞等细节,一物之出,则后文必有相对此物而设的情节之妙。借物设伏列阵,着实令人叹服。

(三)诗谶、图谶、令谶
笔者将这三类谶语列在一起,是因为三者会两两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谶”,图画配判词,令谶亦有诗语。
第五回,宝玉入太虚幻境,十二钗正册得以视,命运网罗这时早已打开,贯穿一整部书悲剧线索已经写就。
钗黛“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与配图暗合姓名;香橼与弯弓指元春入宫,“虎兔相逢”又是宫中恶斗;海与船和“千里东风一梦遥”是探春远嫁;干塘枯荷是香菱悲惨遭际;美玉落泥淖又为妙玉遇劫;恶狼美女是迎春遇人不淑;“青灯古佛旁”点惜春终局……还有又副册“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直指晴雯,鲜花破席又合“花袭人”。
图与判词,揭露人物姓名、性情、终局,一番巧妙安排,实费苦心。
海棠社、菊花诗、螃蟹咏、桃花社几回,众人吟诗作词,句句透着先机。《唐多令》对后文“冷月葬诗魂”,岂不是黛玉真性情的写照?再论“谶”性质最浓的《葬花吟》:“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花落人亡两不知”、“质本洁来还洁去”等语,直射后文黛玉死时光景,一身洁质走,寂寥赴黄粱。
再如探春作的半首《南柯子》“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南西北各分离”,除了暗示远嫁,又指大观园群芳俱散之景。此外,宝钗的“珍重芳姿昼掩门”、“淡极始知花更艳”点其端庄高洁品性,湘云“自是霜娥偏爱冷”不脱其将来形景。
第六十三回怡红群芳夜宴,所行占花令也是谶语的绝佳表现形式。品宝钗牡丹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原诗出处,暗喻宝玉出家,芳华空寂寞的终局;黛玉芙蓉签“莫怨东风当自嗟”与悼其影身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又有相通之处;探春“必得贵婿”的杏花签暗喻远嫁镇海藩王终局。
将人物命运附在这一支小小的载诗花签上,让读者从细微处感应人物的走向。

(四)戏谶
贾府身为富贵望族,逢生辰节日等大事,总会专请戏班子来演奏曲目,这也是贵族阶级的娱乐需求,曹公却灵活地在这戏目上做文章。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点了四出剧目,正衬四样结局。脂砚斋评《豪宴》射贾府之败,《乞巧》伏元妃之死,《仙缘》乃甄宝玉送玉,《离魂》影黛玉之死。这四出合和全书四大关键点。
贾府的兴衰脱不开元春的承宠多少,宝玉悟仙缘离不开甄与通灵玉的作用,黛玉与杜丽娘的命运关合又是风月情深美人命薄的照应。四出戏,布出了全书总纲,政治姻亲与世家大族命运的联系。
男主人公之仙缘的“类神话”背景铺垫,“红颜薄命”与“风月情浓”的主题,全都以戏目形式被曹公数语点破。
(五)谜谶
笔者发现,书中每逢元宵等佳节,总有曹公趁机利用谜语来制谶语的情节。第二十二回贾母“树倒猢狲散”的寓意,直接点出家族命运结局,乃一大主旨,元春的爆竹也是贾府倾覆的谶语。
迎春婚姻不幸的“算盘”、探春远嫁的“风筝”、惜春出家的“海灯”、宝钗守寡的“更香”,都是人物命运的直接表现。
第五十回宝钗黛三人作灯谜,五十一回薛宝琴的《怀古十绝句》,一些研究文章说其中有深意可寻,譬如十绝句中又是诸多人物命运的影射,奈何其诗意的多重性,笔者不敢轻易下结论。

(六)梦谶
梦作预言,是带有神幻特质的,符合封建时代封建信仰的一种铺设情节的方法。宝玉所做的几个梦,都是关合小说起止、大转折的关键。
第五回“太虚幻境”一游乃红楼之“梦”演义兴起之大总领。图谶判词、命运曲、警幻的引领,为神瑛侍者红尘游历埋下了一个“天机”的神话背景。
第三十四回,宝玉被打后,昏昏沉沉中梦见蒋玉菡和金钏儿,勾惹起自己的痴性,自疚与自叹的情感交织之际,被黛玉的悲啼打破。
第三十六回,宝玉梦中言:“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金玉木直指宝黛钗三人的姻缘纠葛以悲剧作结。
第七十七回晴雯病逝,宝玉梦中有感,作为黛玉影身的晴雯,宝玉于她的悲恸惋惜,又何尝不昭示着日后黛玉的命运呢?
另一遇梦为谶语的角色是王熙凤,秦可卿之梦直言贾府凋敝之因,整治之法,可惜凤姐除了敬畏,并未体悟到忘俗的境界。
将谶语与梦境结合,营构了一个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语境,在似真非真的虚幻意境中,给读者留有空白的思考空间,使他们带着被“提示剧透”的疑问进入阅读,始终充盈着探求答案的兴趣。

二、谶语与结构笔法
“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应该有呼应关系……《红楼梦》的结构本身是一种命运图式的设置,他运用了谶纬传统中的图谶形式……作者在理解、设置人物命运时,显然受到了谶纬传统的影响。(此处引用陈维昭《红楼梦精读》中的说法)
从文章架构的写法上来看,作者利用谶语构成一种预言模式,在这种反复对人物命运进行暗示的设定中,构成整个文章的前后照应,从而使情节的衔接显得有据可循。这种方法可称之“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从小说一开始,顽石欲到人间走一遭,二仙对语,言红尘乐事皆易人非物换,“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直接托出全书主旨。后文用《好了歌》、贾雨村的注解再次点出人生如梦,万象皆空的主题,其中蕴含着“谶”的性质。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直指钗黛二人。其中,疯僧对甄英莲命运的谶语,又是一用。小说开头,已定总纲。后文多种谶语的应用,都是为了衔接第一回的伏笔。
再谈行文中以谶语作伏,以彰显结构的笔法的应用,以王熙凤的人物命运为例。首先,其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多家研究分析,可理解为王一生命运变换可分为三个阶段,最终落得被休弃回娘家甚至于更加悲惨的终局。
雌凤立冰山,即王熙凤以过人才干在错综险恶的贾府中撑起家务。《聪明累》又以曲为谶,“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暗指凤姐不择手段对权力荣华的追逐,反下场凄惨。
第七回中,焦大醉语“养小叔子”,有人认为此处是点凤蓉二人不正当关系。不过笔者认为,二人关系不过建立在互利共惠的基础上,并未超越道德底线而达到“淫”之层面,譬如借蓉蔷困贾瑞,这也是侧面衬托凤姐手段之高明狠毒。

第十三回中,秦可卿的梦谶,直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不仅是警语凤姐勿过分逞能专权,以规避祸患,更是对贾氏一族命运走向之诫。“树倒猢狲散”、“各自须寻各自门”更是借 “天机不可泄露”深埋伏笔。
第十五回弄权铁槛寺,凤姐处理张家之事时,口是心非“不图”钱财、“不信阴司地狱报应”,赤裸地揭露她玩弄金钱与权力于股掌之中。第二十五回凤姐入魔魇,持刀杀“鸡、狗、人”,不仅借赵姨娘对其之恨衬出她平日行事作风,也借刀杀之物显贾家基业之盛。
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为巧姐取名得“巧”,说“遇难成祥,逢凶化吉”,更是一语成谶。第四十四回尤氏劝凤姐吃酒的戏语为谶:“过了后儿,知道还得像今儿这样不得了”暗伏盛筵难再。贾琏与鲍二家的苟且,凤姐泼醋,与贾琏争吵时的反应对二人婚姻终局也有所指。
而王熙凤被休弃的原因,结合七出之条来理解,作者也已安排好了情节。她一生只有巧姐一女,男胎流产,此为无子;与小叔等男性成员不忌避讳,此为淫佚(但这只是就古代封建道德而言,笔者认为凤姐远谈不上“淫”);身为长房儿媳,却总在二房王夫人处多出力,与邢夫人不甚和谐,此为不事舅姑;凤姐之伶牙俐齿自不必多说,此为口舌;笼络财富,放银收利存入私囊,此为盗窃;对贾琏的风流、尤二姐等人的态度,此为妒忌;自小月后身体一直虚弱直至最终,此为恶疾。
作者从未明言王熙凤被休弃的原因,却又在谋篇布局中步步设下伏笔,此等千里设线之笔法,不仅需要时刻留意情节连贯的细心,更能展现作者架构文章绝妙章法,数条线索连缀成小说的一整张关系网,条条线索相互交织关联,描摹出贾府千姿百态的人物画像,其意旨遥深,真为绝笔。
曹公用绵密的行文笔法,巧妙埋设的谶语系统,绘就了百年望族由盛转衰的过程及大观园一众芳华飘零流落之哀景。古典文化的厚重感和诗意性、古代神话的神秘感、突破时代封建的创新性、可谓“包罗万象”的写作,让红楼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始终立于不朽之至境。
其内涵的多重复杂性以及思想深度的可探究性,以致研究它的群体可形成“红学”这一流派,文化价值的高度可想而知。俞平伯先生曾言:“以世法读《红楼梦》,则不知《红楼梦》;以《红楼梦》观世法,则知世法。”红楼一梦,当今读者若非细细读之,怎能解其味十之一二?
作者:乔泠,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小人物:多姑娘下落之谜
2019-03-06 10:25
这个问题,粗看很简单:贾琏与多姑娘本来没有感情,只是为了解决生理问 题,厮混几天后回到王熙凤身边,还要再有什么来往?



如果对比一下不同版本,就会发现这个多姑娘,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多姑娘第一次出场,是第二十一回,巧姐(当时还没起名)出痘,按习俗、或者按迷信,父母需要隔房。贾琏独宿,就找了多姑娘。在这一回中,已经介绍多姑娘是厨子多浑虫的妻子。

接下来平儿发现的一缕青丝,当然就是这个多姑娘的,但是她本人并没有出场。然后到第七十七回,晴雯被逐,宝玉去探望,介绍她没有父母,只有表哥表嫂,“便是上回贾琏所接见的多浑虫、灯姑娘儿的便是了。”



多浑虫是外号,由其本名“多官”而来。“多姑娘”当然也是外号,由丈夫的名字或者外号而来。这里改为“灯姑娘儿”,也许是作者或者抄写者(作品早期是手抄流传的)笔误,因为这样俏皮的外号,如果有过改动,不可能不介绍。

多姑娘两次出场,在交代背景时有个小小的出入:第二十一回说多浑虫“因他自小父母替他在外娶了一个媳妇”,七十七回说是晴雯通过赖家的“将他姑舅哥哥收买进来,把家里的一个女孩子配了他”。到底这个多姑娘,是多浑虫的父母替他娶的,还是赖家的替他娶的?



赖家的是赖大的母亲或妻子。因为赖大是大总管,他妻子自然而然成为内总管,应该是继承婆婆的职位。那么,“赖家的”替多浑虫娶妻,代表着主子给成年小厮“成房”,是符合贾家规矩的。

并且七十七回交代多浑虫“沦落在外”,没有父母,又怎么会在第二十一回中“自小父母替他在外娶了一个媳妇”?虽然是细节,又不必要,何必这样前后矛盾?作者精细已极,为什么偏偏在这一点上前后矛盾?

还有更奇妙的。在某个版本的第六十四回,贾琏偷娶尤二姐,派鲍二夫妻伺候:“那鲍二向来却和厨子多浑虫的媳妇多姑娘有一手儿,后来多浑虫酒痨死了,这多姑娘见鲍二手里从容 ,便嫁了鲍二。况且 多姑娘儿原也和贾琏好的,此时都搬出来外头住着”。在这个版本里,贾琏并没有与多姑娘“再无来往”,而是公私两便,照顾她较优越的差事。当然,后文中晴雯的表兄改名吴贵,与多浑虫夫妻无关了。



如果鲍二的妻子是多姑娘,他能够到外宅伺候尤二姐,是贾琏看他妻子面子而照顾鲍二,鲍二“视妻如母,百依百顺”、妻子也敢当众骂他“糊涂浑呛了的忘八”,就可以理解了。

可是,描写鲍二夫妻关系畸形的这段话,却并没有介绍鲍二妻子就是多姑娘;介绍鲍二续娶多姑娘的版本中,偏偏没有“视妻如母”的趣语。两种版本, 要么交代不清,要么前后矛盾,这是怎么回事?

《红楼梦》中许多矛盾,都与反复修改、终未定稿有关。多浑虫、多姑娘、乃至鲍二,都是次要人物。为了他们,不值得反复修改。但是有个相关的人物,却显然经过了重大修改。这个人就是晴雯。



除了表哥的婚姻问题,晴雯还有几个漏洞。最明显的是佳蕙替小红打抱不平:“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可气晴雯、绮霰他们这几个,都算在上等里去,仗着老子娘的脸面,众人倒捧着他去”(有的版本多一句“宝玉疼他们”)。

得上等赏赐的,除了袭人、晴雯,肯定还有麝月。佳蕙不提麝月,因为麝月是袭人一党,虽然不像袭人那样叫人心服口服,但也不晴雯惹人嫉妒,宁可拉个不常见的绮霰来凑数。但是小红是二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怎么没有“老子娘的脸面”可仗,反而是连父母家乡都不知道的晴雯,却被认为是“仗着老子娘的脸面”?



另一次是小红初遇宝玉。怡红院竞争激烈,有才干有容貌的小红被“埋没久矣”,能见到宝玉、替他倒茶,是偶然中的偶然。

作品特意交代背景:“袭人被薛宝钗烦了去打结子,秋纹、碧痕两个去催水,檀云又因他母亲的生日接了出去,麝月又现在家中养病,虽还有几个作粗活听唤的丫头……”连作粗活听唤丫头都交代了,怎么偏偏不说个性突出、与宝玉感情深厚的晴雯?

依次交代的几个大丫头中,檀云较为眼生。除了这次,他再出现总是与众人一起,挂个名字,而完全没有戏份。为什么不把她算在小丫头里,要专门交代,却忽略了晴雯?会不会“母亲的生日接了出去”的本来是晴雯,后来才改成檀云?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晴雯在早期文稿中,应该是“家生女儿”,并且母亲地位较高,才有资格过生日接女儿回去,也有脸面给女儿“仗”。晴雯应该与小红出身相当。

为什么要把晴雯改成“不记得家乡父母”的孤儿,又要把小红出身提高到总管女儿的程度?如果从艺术角度考虑,也没什么难以理解的。

宝玉探晴是作品中感人的情节。它的感人,部分是由于晴雯的凄凉处境。如果照早期文稿中所写,晴雯的母亲也是贾府下人,或者是像袭人家一样住在附近,被逐后病重,至少有母亲看护,“探晴”就缺乏凄凉的美感。



而小红后文有“狱神庙慰宝玉”的情节,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下级丫鬟,哪来的这样大的能量,在贾府势败之时,竟能探望被囚禁的宝玉?

把晴雯的出身改为孤儿,把小红改写成管家之女,就解决了情节上的矛盾,也加强了艺术感染力。我们常说曹雪芹是天才,却忽略了他穷毕生心血、 不断修改、精益求精的努力。而多姑娘涉及的前后矛盾,却提供了一个管孔,让我们管中窥豹,可见一班,去猜测曹雪芹在耗尽心血的“批阅十载”中,是如何“增删五次”的。

如果是写作人,曹公的修改过程,会具有更珍贵的示范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也说贤惠丫头花袭人的结局 [打印本页]
作者: 红楼第一人    时间: 2020-7-4 14:39
标题: 也说贤惠丫头花袭人的结局
也说贤惠丫头花袭人的结局 

本来想开门见山就说袭人的,但突然想起以前曾经发现过的事情,于是先说下这件事。之前我说过作者用刘姥姥所讲的故事来暗示那幅白雪枯木图的玄机,然而在我发表那篇文章后,我突然发现一个很简单破解那个玄机的方法,那就是其实作者后来在里面都很明显地“友情提示”了,只不过我们一直以来都实在是太大意了,不把它放在心上,而这个天大的友情提示就在 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那,里面有最有证据的诗句: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 你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白雪入泥土,有意荣枯草!这就很简单地破解了那幅白雪枯木图的玄机:白雪枯木,水木合一!所以,我认为神瑛侍者薛宝钗最后的结局是死于大火之中,这个结局更合理,因为这样那幅白雪枯木图就立马变得鲜活立体起来,白雪化为清水灌溉了枯木,否则,白雪枯木图看起来就很苍白无力。虽然之前早已发现这个秘密了,但是不知怎的懒懒地就把它忘了,现在突然想起得赶紧把它记下来,否则又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再想起,现在终于把它记下来了,阿弥陀佛,总算大功告成,哈哈!!!其实还有一个也有些意思的暗示,也是我两年多前发现的,我把它写在文章“揭开薛宝钗的神秘面纱之三”那里,不过一直没发表,现在依然未打算发表,呵呵!这个暗示是这样的:大家看下薛宝钗的“蘅芜苑”和“蘅芜君”,还有林黛玉的“潇湘馆”和“潇湘妃子”,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出“蘅芜”和“潇湘”有什么特点没有?细心的话可能就看出来了,对,就是这样,大家看蘅芜两字都是草字头,而潇湘两字却都是三点水(亦即水字边),联想一下,薛宝钗是神瑛侍者喜欢灌溉草木,所以带了草字头,而林黛玉是枯木正需要露水,所以也带了水字边,再认真看看,(薛宝钗)雪---草(蘅芜),(林黛玉)木---水(潇湘),还有雪芹,(水)雪---芹(木),这不是作者暗示了神瑛侍者灌溉绛珠草吗?!也就是暗示了薛宝钗是神瑛侍者,林黛玉是绛珠草!
嗯,好了,现在开始说说袭人。袭人全名叫花袭人,是红楼梦丫环里面分量最重叙述最多的大丫环。虽然有不少人丑化抹黑她,但我是不会认同那些人的看法的!在我眼里,同在“薄命司”的袭人其实也是个苦命的可怜人,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先前服侍史湘云好几年,后来又服侍贾宝玉很多年,有哪次不是尽心尽力服侍好这些少爷小姐们的?!以至于史湘云都把她当成仅次于薛宝钗的第二个“亲姐姐”,贾宝玉对她更是比其他丫环厚爱有加。虽说有句俗话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怎么说还是可怜占大半吧,对他的可恨之处也没有必要大书特书,甚至变本加厉地丑化抹黑,用平常心客观地看待即可,所以,我们看待事物最好就是七分理性三分感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领悟事物!嗯,接下来我们看下原文: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 在这里我把这幅图称为花席图,由此,我认为袭人最后的结局是重病在床也就是躺在那破席上,在原来破陋的家里度过余生,具体原因如下:
一: 花席图的暗示。这个是最直观的,之前我说过,神瑛侍者---神瑛的侍者---假玉的妻子,那不就是后来和顽石贾宝玉齐眉举案的薛宝钗吗?!同理推测下,袭人---席人---席上之人(亦即躺着破席上的人,暗喻废人),也就是判词上那破席上的一簇鲜花,再加上她又姓花,花袭人,花席人,不就是那鲜花破席图所说的那个人吗?!也就是说花袭人最后成了花席人。
二: 袭人的重病可能是当年被贾宝玉狠狠踢的那脚所致。原著第三十,三十一回(原文太长就不全贴了)
1: 宝玉一肚子没好气。。。。。。 便抬腿踢在肋上。袭人"嗳哟"了一声。。。。。。袭人只觉肋下疼的心里发闹,晚饭也不曾好生吃。 至晚间洗澡时脱了衣服,只见肋上青了碗大一块,自己倒唬了一跳,又不好声张。。。。。。果然持灯向地下一照, 只见一口鲜血在地。 宝玉慌了,只说"了不得了!"袭人见了,也就心凉了半截。
2: 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

从这可以看出,贾宝玉当时的那脚是非常用力的,所以造成袭人严重内伤是极有可能的,只是袭人的忍耐性格使得以后别人并不知情,再加上袭人平时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因此,病情日积月累到了最后发作的时候已经是很难医治的重病了,可能残废或其他重病,总之,她成了废人,最后也只能躺在床上养病了!还有,作者借用袭人自己回想别人的话也进一步暗示了袭人的结局: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
三: 贾府破败后,袭人被家人接回家里。其实在原著的前面说过袭人的家人要把袭人接回家,我认为这是作者做的一个暗示,所以在贾府破败后,身体已经变得很差的袭人被家人接回家里,因为贾府破败的打击和家里条件不好,甚至家人也不好好待她,有花席图的破席为证,导致袭人的病越来越重,最终重病在床。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判词后面那两句怎么解释?好,那我就说下。我认为,判词的前两句是说袭人,后两句是说蒋玉菡,也就是说优伶和公子都是指同一个人即蒋玉菡。在此提醒下。我觉得大家不要被惯性思维所误导,一说到公子就以为是怡红公子就以为是贾宝玉,其实这是不对的!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在这里为什么说蒋玉菡有福?我看是这两个原因,也就是他有两个福。第一个福是忠顺王府终于把他释放了,这在原著中有过暗示,“又见各官宦家,凡养优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发”,他重新获得了自由,而且他也有一定的积蓄,生活应该不错,这在原著里也有提过“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第二个福可能就是和袭人有关。在和贾宝玉喝酒作诗的时候,他提到过“袭人”,接着又和贾宝玉交换了那条袭人做的松花汗巾(意思送花?),而他的那条大红汗巾又被贾宝玉偷偷系在袭人的身上,由此,我觉得这是一个暗示:蒋玉菡和袭人有一定的缘分,也就是说作者可能以后会让蒋玉菡和袭人多次碰面,渐渐地蒋玉菡喜欢上了袭人,得知袭人是贾宝玉的丫环,于是请贾宝玉做媒,而贾宝玉也乐意做这个媒,不过最后蒋玉菡和袭人是不会在一起的,应该是袭人拒绝了蒋玉菡,这从后来袭人解下大红汗巾可理解推测到,“过后宝玉出去,终久解下来掷在个空箱子里,自己又换了一条系着. ”,因此,这第二个福是大家本以为会成但最后却出人意料没有成的一个福,因为蒋玉菡人不错,经济条件也不错,按理说娶一个丫环不是件难事,又有贾宝玉做媒,而袭人嫁到这样的人家也是不错的,谁知袭人却拒绝了,最终蒋玉菡这个公子无缘花袭人!对于袭人和蒋玉菡因汗巾而定了终身的观点,我认为这很不好,因为这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之前我说过作者是不喜欢这种有定情物的姻缘的,所以才写了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有定情物的“金玉良缘”,因为他不希望人们再重复这种悲剧-----有定情物真金假玉阴差阳错名不副实的“金玉良缘”毁灭了没有定情物真心相爱无力逆天的木石姻缘!其实这在原著中的一段可体现出来: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 或有凤凰, 或玉环金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

我觉得很多人看红楼梦总是带着某些老旧思维,很明显这都是受其他文学著作或影视的影响,总喜欢认为只要一有某些所谓“定情物”的出现就马上推理妄下结论某人和某人最终结合,如果是这样看的话,那就是还没看懂红楼梦了,上面的那一段原文就已经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宝黛钗爱情悲剧的原因就是上天安排了这段有定情物的姻缘-----金玉良缘,因此,我认为不能再搞出这样类似有定情物就定了终身的故事情节出来!
那么,为什么袭人会拒绝蒋玉菡呢?我想可能是这几个原因:
一:袭人服侍贾宝玉多年,心里早已有了宝玉,很难再爱上其他人了
二:袭人和宝玉有过肌肤之亲,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袭人不愿丧失名节,为宝玉守节到底,正所谓“一女不侍二夫”,呵呵!
三:继前两个原因后,按袭人拒绝蒋玉菡的时间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因而又有两种不同原因,一种是在贾府破败前,一种是在贾府破败后
1:假设在贾府破败前:袭人在贾府过得很好,尤其是贾宝玉和王夫人都很优待她,甚至王夫人还有意安排她为贾宝玉的小妾,这个时候,她是肯定不会跟蒋玉菡走的。
2:假设在贾府破败后:袭人的身体变得很差,已经不能照顾贾宝玉了,袭人心地善良,不愿拖累贾宝玉,同样也不愿拖累蒋玉菡埋没他的终身幸福,所以,最终决定回到家里。

综上所述,我认为袭人最后的结局就是成了废人,重病在床呆在家里凄凉地度过余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袭人:温柔的阴谋者,数数她的五宗罪
李子读书
2020-01-22 13:12
文/张曼菱
贾母有个女婢叫珍珠,给了宝玉。宝二爷将她易名为"袭人"。

这袭人在贾府里讨乖得好,人们都认为,宝二爷房里离了她就不行。有关宝玉的事情,贾母王夫人必点名找她,唯她可以负责,唯她可以"向上反映"。
于是在正式的宝二奶奶未进入之前,她就是怡红院的"当家人"。甚至,宝二奶奶由谁来做,也在她的选择、观察与运作中。
作为一个才貌并非一流的女婢,袭人在荣国府混到了极致。
正当她的"姨娘"地位眼看到手时,贾府却崩溃了。于是她另谋生路,另找床铺,正式嫁给戏子蒋玉涵。而这蒋玉涵正是她当年在宝二爷面前极尽诬蔑之词的不屑之流。
这花袭人随机应变,见风转帆,使自己不陷于任何危机之中,不承担任何风险;任何时候她不吃亏,只把"亏"给别人吃。一辈子算是活得滋润。这一笔帐也没有人来找她算过。
曹雪芹给她在警幻仙境的册子上画了一床破席,用含蓄之语批评她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后来贾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一文中也提出要"剖悍妇之心",不过当时他亦迷惑于"枕边风",直到袭人嫁了蒋玉涵,方才完全看清此人。
事至今日,仍然有人说喜欢袭人,说她贤良,愿意亲近这样的女性。
而我今天就要与她来算算这笔帐,捅开她"温柔和顺"下面的狠毒阴险,揭出她那假装兰桂的肮脏生涯。
一、 她是凶手
杀晴雯,逐惠儿,出芳官,皆是她在王夫人面前的诽谤所致。晴雯册子上那句"寿夭皆因诽谤生",就指明了袭人的罪状。
她就是现代的那些出"黑材料"诬陷同类的人,专门向王夫人提供黑名单。
凡是宝玉喜欢的人,就是她的对手,她的威胁,她都要除掉。她借刀杀人,把握了当权者王夫人的心理,将那些美丽聪慧天真又多才艺的同类,一一搜集和罗织罪名,然后,由王夫人来动刀。

宝玉曾经怀疑过,为什么平常所讲的玩笑话,太太那里都知道了?她却说什么,也许是太太没有想起来云。
真正的凶手其实是花袭人,是这条卧在怡红院花丛中的毒蛇,花蛇蝎。
二、 她是无耻的伪道德者
她年长于宝玉,已知人事。
而在这个小主子尚未成年之时,她就侍机引诱宝玉与之发生性关系,破宝玉之"童贞"者是她。并以此抓住宝玉不放,成为一种要挟手段,动辄以要离去威胁宝玉。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内容是袭人以"性"的方式攻占宝玉的心房。其实一个怡红院内,晴雯芳官等俱是些纯洁天真的女孩子,宝玉也只把她们当作小妹妹。
怡红院内惟一"出轨"的女婢就是花袭人。而她却依然无耻地以道德者的面目出现于众。假如她遇上的对手不如同晴雯等这些本分善良的人,而是像她一样的阴谋者,试想如果有人先把她与宝玉云雨之事告之王夫人,那么该被逐出大观园的恐怕正是袭人。

正所谓应了"恶人先告状"这话,因她先下手于宝玉,心虚,故必须立即攀附上王夫人,得到认可。否则,她已经是有罪之婢。用现代的话讲是"马列主义装在电筒里,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三、 她比主子还要"左"
贵妃姐姐下令宝玉随姐妹们入住园子,谁敢说不妥?
那袭人之坏,就坏在一句话:"多早晚让二爷搬出了这园子才好。" 此话原是王夫人与贾政想讲而不敢讲了,让这个奴才讲了出来,一拍即合。
试将袭人的原话引几句,知道此人如何不堪: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姐妹,虽说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别人,只有灯知道罢了"

王夫人听了之后,却雷轰电掣的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王夫人忙感谢袭人"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了。"
王夫人因此将她提拔为"暗妾",将宝玉交给了她,又是许愿,又是放红包,送小吃。这只"西洋点子叭吧狗",从此有了咬人的身份。
这不光采的"暗姨娘"地位也如宝钗之"金锁"的谎言,是经不住推敲,来路不明,代价待考的。袭人一句话否定了园子里的生活和生活在园子里的人们,说别人都是对宝二爷的前程有坏处的。说自己如何为宝二爷的品行名节操心。真真无耻之徒也。
换了别的女奴,自己偷偷地与宝二爷上床干了些"没品行""坏名节"的事情,哪里还有胆子来主子面前说这套正经话?再比比屈死的金钏儿,不过因为和宝二爷说几句笑话。屈死的晴雯,不过因为生得好了些。她们与宝玉的关系都是清白的。
真正坏宝二爷品行的正是这大胆无耻的袭人。王夫人听了她的话后,还不敢违背元妃之命,要宝玉搬家是搬不了的,就只有做零碎的。这就是晴雯等人成了"清君侧"的牺牲的原因。此处,袭人已经将枪口对准了林黛玉,瞄了瞄准星,下面将看势头装子弹了。

四、 她为达目的,手段多端
善于洗涮行凶痕迹,所谓安排人为被逐出的晴雯送衣服包袱,以继续欺骗宝玉及他人。其行为周密,掩藏之深。
她谗言黛玉,笼络宝钗,结谋麝月秋纹。满园子人,唯宝玉的奶娘李嬷嬷将她看出,痛骂了一番。
曹公写她雨夜中为宝玉开门,挨了一窝心脚,令人好不称快也。
五、 她变节投降比谁都快和彻底
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上,众人掣签,素来以稳重第一自居的袭人,抽得的诗句却是:"桃红又是一年春"。各人所抽的花名诗句,俨然是幻境命运册子的补注。行酒令时将桃红比袭人,是对于她趋时的活法和忘耻人生的一种辩饰。
"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桃花的意象,在中国文人的笔下,一直是有轻薄之嫌的。
此处又影射历史上桃花夫人在息国灭亡之后,归楚王,复生子之事。讽刺她"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袭人骨子里正是"在山吃山,在水吃水",口口声声言"志节",其实志节本是她身外物。

琪官与宝玉的关系相当暧味。贾宝玉有同性恋行为。同性恋在中国古代是最先取得社会认可的。连官至宰相的洪承畴之类,都是同性恋者。在中国古代的同性恋中,尤其在权贵与伶人之间,有一方是被玩弄的,甚至是被培养成这样的。并非是平等相恋。
那袭人先是看不起戏子,后来又嫁给了宝玉的同性恋人,这对于她原来的自作高贵和海誓山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与不洁。她终究还不会去死。她曾经自认为,在怡红院中没有人能比得过去。
而经历过晴雯之死的宝玉,却再也不会领情于这变色桃花,她其实已经是一床破席,与贱人同卧。并非指蒋玉涵的职业,而是指他曾是一个昔日王公的同性玩物。
如果说当年陷害晴雯等于死地,伪装贤人,是为了争夺对宝玉的感情,还有一丝女性弱点的可悯恕,那么后来背弃她对宝玉的誓言,委身戏子,则完全地暴露了她并非是钟情而为,完全是为了自己苟活的舒服。那宝玉穷困后她为什么不守呢?换了晴雯,病中补裘,岂能在难中离弃?
袭人——温柔的阴谋者
袭人,名字在众女奴中别出一格。
其他女奴的名字,如侍书,入画,司棋,也是动宾结构,含有动作,意味幽雅。侍奉读书,进入画境,专管棋类。总之都是服侍小姐少爷们,围绕着他们的日常活动周转的意思。
而"袭人",却是直奔"人"而来,她工作的对象不是琴棋书画,而是人。
宝玉曾向父亲解释说,因为古诗有"花气袭人知昼暖",此奴性花,所以命名。《红楼梦》因借贾政之口评价,说袭人的名字来自艳词,刁钻。"袭人"此名的确是诸女奴名字中最艳且带些迷惑气息的。

读进《红楼梦》去,直接来感觉这个名字这个人,便感觉有一种迫人,粘附人,攻击人,并有难解难分难缠之意思。
观袭人之人格内涵,其实是一个层次结构丰富完整,表现方式生动具体的国民性格。其种种表演,令人熟悉。
由于封建秩序太长久,我们这个民族本来就有着致命的弱点。奴性,就是最深的烙印。奴性导致人性与人格必然的不完整。
而由于元、清两朝长时间的统治过程中,以游牧社会的奴隶制渗入中国,将这古老的封建国家更拉向后退,使国民性中的奴性更加深重一层。由于长期生活在被征服的耻辱中,使汉民族的心灵深处日趋卑怯,生存方式复杂而扭曲。
而继元代、清代之后,最宝贵的思想诸如"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等等已经少有提及,因为在封建的至高权力上又加上了外族压迫的深重色彩,可以说jīng神及思想已经再度地萎缩与异化了。君臣关系又加上了种族歧视,怀疑与迫害,儒家理论已经失去了其信仰的神圣性,而变成了清王朝统治中国的纯粹工具。因此知识分子及汉族臣属的奴性也进一步地深化了。
《红楼梦》中的袭人,正是继元代和清代之后,社会退化,奴性加剧的积大成者。而晴雯、鸳鸯一流,则依然继承着中国正统儒家那种"士可杀不可辱"的纯净精神。她们是曹雪芹本身信念追求的代表。

奴性必然带来强烈的排他性。"争宠"是奴隶心态的重要标志,甚至是生存方式与生存价值的体现。
"无品格"则是奴性的必然。因为争宠是不择手段的,清除对手是势在必行的。对于奴隶,机会只有一个,主子只有一个。上爬的道路只有一条,只能容一人通过。所以奴性是不会容忍同情心和良心之类的,同类都是对手,竞争是凶残的。
奴才是不敢进行面对面的斗争的,他们惯用的是"舆论杀人",这也是专制社会的特产。"舆论杀人"的特点是不需要事实证据,凭风点火,造成印象,迎合当权者的心理,那么对方便必死不可。
试想,如果是开明社会民主风气,那晴雯完全可以为自己辩护,也可以摆事实,证明究竟是谁"勾引宝二爷","坏了宝二爷的名节"?可这是专制下的贾府,只要主子相信的奴才指认,那毫无分辨之理,拉出去就是。这种指认同类的奴才,亦是专制不可缺少的零件。

奴性往往以"忠诚"为表象。但奴性的忠诚恰恰又是最不可靠的。因为它是以求生存和生存条件为谋取目的,而并非是信念情志的产物。《红楼梦》上说袭人"有一个痴处,跟谁心眼里就只有谁"。表面上是表扬,贾府主子也以为是优点。但其实她并不痴,当势败如山倒,则树倒猢孙散,更是奴性的合理性。因为她必须攀附才能生存,所以绝不可能有独立人格和独立行为。奴性的"誓言"只是相对稳定的主奴状况。大局一变,她的主子也会变,她又会发出新的誓言。
可叹近百年来,奴才与奴性依然层出不穷,谬种尤其旺盛。令善良耿直者,代代受其祸害不已。
袭人,实为"人"之威胁,人之隐患,人之祸害也。
在中国社会,只要封建的余孽不除,则袭人一流的天地就宽广得很,袭人式的恶性奴才也因得势而子孙无穷尽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曹雪芹给花袭人的判词是温柔和顺气质如兰?

红楼梦
81% 知友推荐
· 3.5 万人评价
中国大陆 / 电视剧 · 剧情 · 爱情 / 1987-05-02 中国大陆上映 / 45 分钟




手怎么这么欠 你不会自己提问吗



关注者
23
被浏览
14,687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6 条评论
​分享

收起 ​
查看全部 19 个回答
端木寒
端木寒
52 人赞同了该回答
袭人做了那么多恶心事??题主你是不是87版红楼梦看多了吧

袭人是红楼里出场分量非常重的角色,重的可以和林黛玉和薛宝钗相提并论。

让我们从红楼梦小说里来看袭人:

首先在林黛玉刚进贾府中,林黛玉第一次还泪的时候,

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他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甲戌侧批:可知前批不谬。】自己淌眼抹泪【甲戌侧批:黛玉第一次哭却如此写来。甲戌眉批:前文反明写宝玉之哭,今却反如此写黛玉,几被作者瞒过。这是第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甲戌侧批:所谓宝玉知己,全用体贴功夫。蒙:我也心疼,岂独颦颦!】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
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因为摔玉流泪,是袭人首先安慰黛玉的。

第二十回中宝玉跑到袭人家里去玩,然后又这么一段

。花自芳道:“有我送去,骑马也不妨了。”【庚辰侧批:只知保重耳。】袭人道:“不为不妨,为的是碰见人。”【庚辰双行夹批:细极!】花自芳忙去雇了一顶小轿来,众人也不敢相留,只得送宝玉出去。袭人又抓果子与茗烟,又把些钱与他买花炮放,教他:“不可告诉人,连你也有不是。”一直送宝玉至门前,看着上轿,放下轿帘。花、茗二人牵马跟随。来至宁府街,茗烟命住轿,向花自芳道:“须等我同二爷还到东府里混一混,才过去的,不然人家就疑惑了。”花自芳听说有理,忙将宝玉抱出轿来,送上马去。宝玉笑说:“倒难为你了。”【庚辰侧批:公子口气。】于是仍进后门来。俱不在话下。
大家公子跑到一个丫鬟家里去玩,是不符合当时的规矩的,袭人让她哥哥雇轿子,给茗烟一根胡萝卜一个大棒,让茗烟别说出去,这里体现了袭人多么细心,这要是晴雯绝对做不出来这事情。

接下来就是袭人劝宝玉和向王夫人进言这两段袭人重头戏:

首先看看袭人劝宝玉这一段:

急的袭人忙握他的嘴,说:“好好的,正为劝你这些,倒更说的狠了。”宝玉忙说道:“再不说这话了。”【庚辰侧批:只说今日一次。呵呵,玉兄,玉兄,你到底哄的那一个?】袭人道:“这是头一件要改的。”宝玉道:“改了。再要说,你就拧嘴。还有什么?”
  袭人道:“第二件,你真喜读书也罢,假喜也罢,【庚辰侧批:新鲜,真新鲜!】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庚辰双行夹批:所谓“开方便门”。】【庚辰双行夹批:宝玉又诮谤读书人,恨此时不能一见如何诮谤。】也教老爷少生些气,【庚辰侧批:大家听听,可是个丫鬟说的话。】在人前也好说嘴。他心里想着,我家代代念书,只从有了你,不承望你不喜读书,已经他心里又气又恼了。而且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庚辰双行夹批:二字从古未见,新奇之至!难怨世人谓之可杀,余却最喜。】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庚辰双行夹批:宝玉目中犹有“明明德”三字,心中犹有“圣人”二字,又素日皆作如是等语,宜乎人人谓之疯傻不肖。】这些话,你怎么怨得老爷不气?不时时打你。叫别人怎么想你?”宝玉笑道:“再不说了。那原是那小时不知天高地厚,信口胡说,如今再不敢说了。【庚辰双行夹批:又作是语,说不得不乖觉,然又是作者瞒人之处也。】还有什么?”
  袭人道:“再不许毁僧谤道,【庚辰双行夹批:一件,是妇女心意。】调脂弄粉。【庚辰双行夹批:二件,若不如此,亦非宝玉。】还有更要紧的一件,【庚辰双行夹批:忽又作此一语。】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庚辰双行夹批:此一句是闻所未闻之语,宜乎其父母严责也。】与那爱红的毛病儿。”
袭人劝宝玉三件事:1.不要乱说骚话 2.让宝玉装出个读书的样子 3.别毁僧谤道以及别调戏妹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个建议:

1.别说骚话,按照上帝视角咱们当然很宽容宝玉的骚话。但是就算当代现实中,咱们身边要是有这么一号人,是不是也觉得这人有病?更何况当年讲究在朝朝容,在军军容的古代了,大家公子一言一行都要有规矩的,这个建议是相当合理的。

2.装读书,这个很正常,没什么说的,现代人也是这样,你对某些人某些东西不满意,心里面清楚就行了,别说出来。

3.别毁僧谤道,这个可以算作是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妹子的局限性,但是问题不大。另外就是不要吃别人嘴上的胭脂了。这句相当重要,要是宝玉听从了袭人的劝告,就不会有金钗跳井这个事情发生了,并且如果宝玉举止沉稳,行为得体的话,晴雯也不用死。很可惜,宝玉这个绣花枕头并没有听劝。

接下来就是金钗跳井后袭人向王夫人进言这一段

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蒙侧批:远忧近虑,言言字字真是可人。】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做有心事,反说坏了。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後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便後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蒙侧批:袭卿爱人以德,竟至如此。字字逼来,不觉令人静听。看官自省,且可阔略戒之。】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太太事情多,一时固然想不到。我们想不到则可,既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
这里真的是体现了袭人远见的一段话:试想,宝玉刚刚因为调戏金钗,然后导致金钗受责难跳井。我们读者上帝视角可能不会怀疑宝玉人品,但是带入书中其他人呢?难道就没有风言风语传出来吗?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做有心事,反说坏了。这句话说的真的是在理,并且根据咱们生活经验,就算是没做,别人也会移花接木无中生有,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实际上就是后来林妹妹也刻意避嫌了,叫紫鹃她们别和宝玉走的太近了。

一旦这种传言传出来,不管是不是真的,不光宝玉倒霉,林妹妹,宝姐姐,史湘云这一生的名声就毁了。她们怎么办,和尤三姐一样抹脖子自尽?

并且这个时候宝玉还没完全长大,读者是知道宝玉的品行的。但是带入书中的袭人呢?万一宝玉又是个贾珍怎么办,那林妹妹和宝姐姐就是真的完了。这还算好的,万一更劲爆点,宝玉和探春还有惜春迎春三位发生一些事情,那事情可就好玩了,估计贾家都得被诛九族。别以为古代没兄妹乱伦。

就算宝玉没发生这些事情,长时间耳鬓厮磨的,万一有人无中生有传出宝玉和三春乱伦的事情呢?嘿嘿嘿,那真的有好戏看了。

还有一些小细节,比如说袭人一回家,晴雯生病,怡红院简直是乱套了,麝月连银子分量多少都不懂,这从侧面反应袭人是个非常能干的女孩子。

另外袭人对晴雯,袭人在晴雯死的那天晚上劝宝玉,其他的答主已经说了,我这里就不重复了(打字好累啊)。

总结:就是袭人当得起温柔和顺气质如兰这个判词,之所以袭人给大家的印象那么差劲,是因为87版红楼梦把袭人拍黑了。以上我列出的点,87红楼梦要不就是没拍,要不就是删减了导致整个台词的意思全变了,没错我说的就是袭人向王夫人进言这一段。在87红楼中袭人是被砍了非常非常多的戏份的,并且袭人也加了很多原著不存在的戏份,所以导致袭人就这么招黑。

在原著中,袭人是非常美好的女孩子,而且袭人是非常喜欢宝玉的啊,我意思是袭人对宝玉是有爱情的,正是因为爱宝玉,所以处处都为宝玉着想,并且像个母亲一样为宝玉计之深远,很可惜宝玉不在乎袭人。这也应了袭人的判词后面两句话:羡优伶有福,叹公子无缘。

还有,题主在没有通读小说的前提下,最好不要随便对红楼梦的任何一个人物轻易下断言,这是一种相当不负责任的行为。另外,饭圈思维饭圈互喷就留在饭圈把,别用这种一根筋的想法来读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话说我真的是受够了红楼饭圈化了。

编辑于 2020-10-22 23:29
​赞同 52​
​1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更多回答
李李
李李
31 人赞同了该回答
袭人做了什么恶心事啊?

劝谏宝玉哪一句话是错的?只是宝玉作为一个封建时代人性初期解放的形象,必须要不听她的话罢了,袭人劝他跟姐妹们保持一点距离别亲密过了头惹人闲话哪里不对(←宝玉一大早跑两个睡觉还没起床的妹妹房间里看她们起床换衣服洗漱的行为不值得被批?)?劝他别说读书不好装个喜欢读书的样子哪里不对?劝他不要满口骚话惹人笑话哪里不对?(←连傅秋芳家的婆子都能拿宝玉的骚话骚举动来嘲笑呢袭人这不是为了他好?)劝他改了吃女孩子嘴上胭脂的毛病哪里不对?(←要不是宝玉改不了这个毛病金钏会被他撩得自以为能跟宝玉有什么发展导致最后被王夫人赶出去吗?)

跟王夫人说那番话,中心意思:建议王夫人把宝玉移出园来,古代男女避讳,姐妹们一个个都大了他在园中不便,容易惹小人闲话。请问这段话哪里说错了?这段话的前文是宝玉要跟黛玉表白,激情澎湃的抓错了手把表白全对袭人说了,袭人才觉得应该跟王夫人如此建议。这个想法以她封建礼教下培养的道德观来说一点都没错,宝玉今天激情澎湃拉着她的手跟黛玉表白,明天又一激情澎湃拉上王夫人其余几个丫鬟的手呢?后天一激动拉上邢岫烟的手呢?大后天一激动拉上傅秋芳家婆子的手呢?传出去还能听?这难道不要稍微隔开避讳一下?知不知道贾政听到贾环告状说宝玉要QJ金钏时为什么更加发飙?而且王夫人后面并没有马上遵照她的建议立刻就把宝玉移出去,也没见袭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跑去跟王夫人念叨这件事啊?

阴谋论者栽给袭人的“告密诬陷晴雯以至于晴雯被逐”罪名,我已在别的回答里说过了,不再多说,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袭人告密,告得王夫人连晴雯是谁都不敢确定还要叫过来亲自认认脸,告得王夫人都不知道谁是耶律雄奴还需要老嬷嬷们指出来,袭人这密可真是告得大失水准了,呵呵。

最后的一个罪名,就是袭人偷偷跟宝玉云雨过了却又跟王夫人告密要王夫人把宝玉移出园去。

把宝玉移出园去,是从袭人这个受封建礼教教育长大的丫鬟脑子里全心全意为了宝玉好的思维角度出发做出的建议,上面已经说了。然后,宝玉要拖着袭人云雨的时候,请问袭人如何应对?甩宝玉一个耳光哭着跑出去大喊宝二爷要qj我吗?信不信王夫人当场就能把她逐出府去,还在贾府留下一个“存心勾引我们家宝玉被发现就诬陷宝玉要qj她”的罪名?身为一个丫鬟,公子哥儿要拖着你云雨的时候,你还能有什么办法?宝玉与其他纨绔公子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云雨之后会疼惜这些丫头们,认认真真地打算要对袭人负责一起厮混一辈子,仅此而已。

连穷摇奶奶都知道,尓豪这个公子哥跟可云恋爱搞得可云有了孩子,转头就把可云抛弃了,雪姨再给可云栽个勾引大少爷罪名把他们一家逐出去的时候,全程可云能有什么办法?最后尓豪知道可云被自己亲妈坑了的时候,也没见他怒斥亲妈伤害无辜的丫鬟可云呢?

发布于 2020-11-10 16:52
​赞同 31​
​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五月洛薇
五月洛薇
人设崩塌版
24 人赞同了该回答
立场不同,看法就会不同。

看到现在,对于红楼梦里的角色,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单纯的喜欢或者憎恨。

说是二次元的“纸片人”吧,他们的人性细腻与复杂处却超过了我的经验范畴。

袭人在原故事当中的履历还是要看完的:

1首先是袭人的岗位安排: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

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

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

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



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

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至于这个背后,当然有利益关系(袭人拒绝兄弟赎她回家的话):

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

若不叫你们卖(了我),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

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

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

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

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



2平时的事务:

至是日一早,宝玉起来时,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发闷。

见宝玉醒来,只得伏侍他梳洗。

宝玉见他闷闷的,因笑问道:

“好姐姐,你怎么又不自在了?难道怪我上学去丢的你们冷清了不成?”

袭人笑道:“这是那里话。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

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

别和他们一处顽闹,碰见老爷不是顽的。

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

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

袭人说一句,宝玉应一句。

袭人又道:

“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

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

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添。

那一起懒贼,你不说,他们乐得不动,白冻坏了你。”

宝玉道:“你放心,出外头我自己都会调停的。你们也别闷死在这屋里,长和林妹妹一处去顽笑着才好。”

说着,俱已穿戴齐备,袭人催他去见贾母,贾政,王夫人等。



最有争议的部分,是袭人在王夫人跟前的谏议:

袭人答应着,方要走时,王夫人又叫:“站着,我想起一句话来问你。”

袭人忙又回来。

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

“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

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

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话,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

王夫人摇头说道:“也为这个,还有别的原故。”



袭人道:

“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

说了半截忙又咽住。

王夫人道:“你只管说。”

袭人笑道:“太太别生气,我就说了。”

王夫人道:“我有什么生气的,你只管说来。”

袭人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

“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

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

只是有个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通共剩了他一个。

他又长的单弱,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

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

所以就纵坏了他。

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

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

说着,由不得滚下泪来。



  袭人见王夫人这般悲感,自己也不觉伤了心,陪着落泪。

又道:

“二爷是太太养的,岂不心疼。

便是我们做下人的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要这样起来,连平安都不能了。

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

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

今儿太太提起这话来,我还记挂着一件事,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

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内有因,忙问道:

“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

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

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或是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所以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

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想头一样。

你有什么只管说什么,只别教别人知道就是了。”



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

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

袭人连忙回道:

“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

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

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人,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

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



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

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

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

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

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

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



太太事情多,一时固然想不到。

我们想不到则可,既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

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的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忙笑道:

“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

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

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

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

只是还有一句话: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

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

我自然不辜负你。”



3还有一个是平儿,李纨,探春在一起评论四大丫鬟里面就有提到袭人(众人评价):

李纨道:

“大小都有个天理。比如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如何使得。

从太太起,那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现在他敢驳回。偏老太太只听他一个人的话。

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他都记得,要不是他经管着,不知叫人诓骗了多少去呢。那孩子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说好话儿,还倒不依势欺人的。”

惜春笑道:“老太太昨儿还说呢,他比我们还强呢。”



平儿道:“那原是个好的,我们那里比的上他。”

宝玉道:“太太屋里的彩霞,是个老实人。”

探春道:“可不是,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太太是那么佛爷似的,事情上不留心,他都知道。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连老爷在家出外去的一应大小事,他都知道。太太忘了,他背地里告诉太太。”



李纨道:“那也罢了。”指着宝玉道:

“这一个小爷屋里要不是袭人,你们度量到个什么田地!

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他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



4最富有疑心的是宝玉认为袭人卖友求荣:

宝玉听如此说,方回来,一路打算:“谁这样犯舌?况这里事也无人知道,如何就都说着了。”

一面想,一面进来,只见袭人在那里垂泪。且去了第一等的人,岂不伤心,便倒在床上也哭起来。

袭人知他心内别的还犹可,独有晴雯是第一件大事,乃推他劝道:

“哭也不中用了。

你起来我告诉你,晴雯已经好了,他这一家去,倒心净养几天。

你果然舍不得他,等太太气消了,你再求老太太,慢慢的叫进来也不难。

不过太太偶然信了人的诽言,一时气头上如此罢了。”

宝玉哭道:“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

袭人道:

“太太只嫌他生的太好了,未免轻佻些。

在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静,所以恨嫌他,像我们这粗粗笨笨的倒好。”

宝玉道:“这也罢了。咱们私自顽话怎么也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的,这可奇怪。”

袭人道:

“你有甚忌讳的,一时高兴了,你就不管有人无人了。

我也曾使过眼色,也曾递过暗号,倒被那别人已知道了,你反不觉。”

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袭人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因便笑道:

“正是呢。若论我们也有顽笑不留心的孟浪去处,怎么太太竟忘了?想是还有别的事,等完了再发放我们,也未可知。”

宝玉笑道:

“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还有孟浪该罚之处!

只是芳官尚小,过于伶俐些,未免倚强压倒了人,惹人厌。

四儿是我误了他,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作些细活,未免夺占了地位,故有今日。

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一样,从小儿在老太太屋里过来的,虽然他生得比人强,也没甚妨碍去处。

就是他的性情爽利,口角锋芒些,究竟也不曾得罪你们。

想是他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好所误。”说毕,复又哭起来。



袭人细揣此话,好似宝玉有疑他之意,竟不好再劝,因叹道:

“天知道罢了。此时也查不出人来了,白哭一会子也无益。

倒是养着精神,等老太太喜欢时,回明白了再要他是正理。”

宝玉冷笑道:

“你不必虚宽我的心。

等到太太平服了再瞧势头去要时,知他的病等得等不得。

他自幼上来娇生惯养,何尝受过一日委屈。连我知道他的性格,还时常冲撞了他。

他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去一般。

况又是一身重病,里头一肚子的闷气。他又没有亲爷热娘,只有一个醉泥鳅姑舅哥哥。他这一去,一时也不惯的,那里还等得几日。

知道还能见他一面两面不能了!”

说着又越发伤心起来。

袭人笑道:

“可是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我们偶然说一句略妨碍些的话,就说是不利之谈,你如今好好的咒他,是该的了!

他便比别人娇些,也不至这样起来。”

宝玉道:“不是我妄口咒他,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

袭人忙问何兆。

宝玉道:“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

袭人听了,又笑起来,因说道:

“我待不说,又撑不住,你太也婆婆妈妈的了。这样的话,岂是你读书的男人说的。

草木怎又关系起人来?若不婆婆妈妈的,真也成了个呆子了。”

宝玉叹道:

“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

若用大题目比,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

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

“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

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

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

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

宝玉听说,忙握他的嘴,劝道:

“这是何苦!一个未清,你又这样起来。罢了,再别提这事,别弄的去了三个,又饶上一个。”

袭人听说,心下暗喜道:“若不如此,你也不能了局。”

宝玉乃道:“从此休提起,全当他们三个死了,不过如此。

况且死了的也曾有过,也没有见我怎么样,此一理也。

如今且说现在的,倒是把他的东西,作瞒上不瞒下,悄悄的打发人送出去与了他。

再或有咱们常时积攒下的钱,拿几吊出去给他养病,也是你姊妹好了一场。”

袭人听了,笑道:“你太把我们看的又小器又没人心了。

这话还等你说,我才已将他素日所有的衣裳以至各什各物总打点下了,都放在那里。

如今白日里人多眼杂,又恐生事,且等到晚上,悄悄的叫宋妈给他拿出去。

我还有攒下的几吊钱也给他罢。”

宝玉听了,感谢不尽。

袭人笑道:“我原是久已出了名的贤人,连这一点子好名儿还不会买来不成!”

宝玉听他方才的话,忙陪笑抚慰一时。晚间果密遣宋妈送去。

编辑于 2021-02-23 1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0:29 , Processed in 0.0740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