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水中月镜中花&水月渡花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5 1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月
【作者】宋祁 【朝代】宋拼音
渺渺遡云波,盈盈柅霜驭。
碎璧拥舟来,流金映沙聚。
夜寂波已休,何人荐真趣。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百科详情>>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 宋 ] 晏几道

原文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译文

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着,旧日春衫上的香。天将离愁与别恨,折磨我这疏狂人。路上年年生秋草,楼中日日进夕阳。登楼望;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在哪方。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注释

旧香:指过去欢乐生活遗留在衣衫上的香泽。

无凭语:没有根据的话。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


“水茫茫天地一流觞”出自屈原的哪首诗?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1个回答#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

武学阳阳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16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关注



《屈原全集》里没有找到,不过《哀郢》的大意和这个相近。


文章内容为:   

浮过夏水之头而西行兮,

回首不见故都之门墙。

怀伊人难诉我心之哀伤兮,

路漫漫不知归于何方。

借风波送我于江水之间兮,

水茫茫天地一流殇!

《哀郢》内容为: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跖。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氵勺]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什么是真人?道教四大真人,历经千年而不朽的思想境界
咸鱼道长2019-10-12 12:2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一个词,叫做“真人”,道教一般用作尊称,那么什么是真人呢?古代道家、道教称洞察宇宙和人生本源,真正觉醒、觉悟的人,为真人。是一种非常高深莫测的境界。
真人、仙人、佛,叫法不同,但都是差不多的含义,虽然大家感觉好像道教中叫真人挺随便的,但实际上真正能达到真人境界的人,基本没有。公认的,就只有太上道祖老子的四位弟子,并称为道教四大真人。


一、南华真人。即道家庄周,代表作《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真经》。庄子完美的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后人有“老庄”之称。我们熟悉的鲲鹏就是出自《庄子》,此外子庄周梦蝶、子非鱼等典故,也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
庄子主张超脱现实关系而尽情逍遥,《庄子》开篇即名逍遥游,人与物质的关系本质就是相互转换的,梦与醒、生与死也不过是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而已,只有领悟精神和物质的转换,才能真正的逍遥。


二、通玄真人。姓辛名銒,一名计然,号龙拯,又称文子,代表作《文子》,即《通玄真经》。传说文子师承老子,更孔子是同时期的人,曾授弟子范蠡七计灭吴,范蠡用了五计吴国就灭亡了,由此可见文子具有一定的出世思想。
兔死狗烹、竭泽而渔等典故皆处于《文子》,俗话说,淹死会水的,最早也出自文子的“擅泳者溺”,古往今来谓之宙,上下四方谓之宇,最早定义宇宙概念的人,也是文子。可见其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十分深远。


三、冲虚真人。即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学家列子,名御寇。代表作《列子》,又称《冲虚真经》,其主张清静无为、贵虚等思想,什么是贵虚呢?即去除心中的杂念,保留人清静自然之本性,即可达到忘形骸,虚物我,一荣辱,齐生死的境界。
传说列子修道九年,可以御风飞行,常乘春风以游八荒,《庄子》称赞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为什么列子可以这么优秀呢?庄子说,列子达到了秉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境界。这才是真正洞察宇宙和人生本源的人。


四、洞灵真人。即春秋时期的亢仓子,老子的弟子,代表作《亢仓子》,又称《洞灵真经》,主要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的思想。当然这里并不是简单的解说,亢仓子将道家思想发挥到极致,包含君、臣、政、兵、农等等,皆有道之用。
亢仓子可以说的道家的实用派,跟儒家思想颇有相似,比如亢仓子的名言,“君子检身,常若有过”,说人要不断的反思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进步。修身和治国,皆是以道为根本。
以上就是传说中,洞察宇宙和人生本源的道教四大真人,可见所谓真人,他们的肉体可能早已腐朽,但他们的思想和著作一直影响中华文明两千多年,也将随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这才是真正的真人。
我是咸鱼道长,感谢您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5 11: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茫茫天地一流觞”出自屈原的哪首诗?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
武学阳阳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16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关注


在《屈原全集》里没有找到,不过《哀郢》的大意和这个相近。

文章内容为:   

浮过夏水之头而西行兮,

回首不见故都之门墙。

怀伊人难诉我心之哀伤兮,

路漫漫不知归于何方。

借风波送我于江水之间兮,

水茫茫天地一流殇!

《哀郢》内容为: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跖。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氵勺]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5 11: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觞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流觞为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巳日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觞。

(参见百度百科"曲水流觞"词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流觞

时间
古人每逢农历三月初三上巳日


典故出处
《兰亭集序》

常用词条
曲水流觞

目录
1典故出处
2常用词条
折叠编辑本段典故出处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

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tiè)"。

折叠编辑本段常用词条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

"曲水流觞"源于上巳节这一古老风俗。上巳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

周代有水滨祓禊之俗,祓禊指洗濯身体以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朝廷指定专职的女巫掌管此事。

《诗经·郑风·溱洧》记载有郑国阳春三月祓禊的情景。

汉代时三月上巳确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载:"三月上巳,官民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魏晋以后上巳改为三月初三,成为一个重要节日,洗濯身体的风俗逐渐演化成临水宴客和郊外踏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相聚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祭祀仪式后,举行流觞曲水的游戏,四十二人人饮酒咏诗,所作诗句结成了《兰亭集》,王羲之为该集作《兰亭集序》。从此流觞曲水,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历经千年而盛传不衰。

"曲水流觞"这一风俗也东传至日本,演变成女儿节的一个习俗。

(参见百度百科"曲水流觞"词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09: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五七言
[ 唐 ] 李白
原文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
秋夜的风有些清冷,秋夜的月明亮透彻。

落叶聚起又被吹散,寒鸦栖眠又被惊醒。

彼此相思彼此挂念,却不知相见是何日。

此时此刻的我在这秋意阑珊的深夜,不忍觉得情何以堪。

若是有人能置身于我的心境,定然会明白这种相思之苦。

总是想你的时候便总会在眼前忆起你的模样和从前种种。

有时想起你来更是陷入其中,思念无休无止似没有尽头。

如果早知道你这般惹人牵挂,还不如当初没有与你相识。

注释
落叶聚还(huán)散:写落叶在风中时而聚集时而扬散的情景。

寒鸦:《本草纲目》:“慈鸟,北人谓之寒鸦,以冬日尤盛。”

绊(bàn):牵绊,牵扯,牵挂。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09: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弃疾的鹧鸪天全文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鹧鸪天·送人》

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但其中颇有世路艰难之感,反映了作者当时已历经仕途挫折,心中深有感慨。词的大意为: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辛弃疾的鹧鸪天全文

作者
辛弃疾

创作年代
南宋


文学体裁


作品出处
《稼轩词》

目录
1作者简介
2作品原文
3注释译文
4词意赏析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

功名余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注释
①唱彻《阳关》:唱完送别的歌曲。 彻,完;《阳关》,琴歌《阳关三叠》。

②“功名”句:功名是身外多余的事,还是多吃饭吧。另一版本也作“功名余事”

③无穷:无尽,无边。

④般:种。

⑤“只应”句:岂只是离别才使人悲伤,团聚才使人欢颜。只应,只以为,此处意为“岂只”。

⑥未是:还不是。

⑦别有:更有。

折叠译文
这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但其中颇有世路艰难之感,反映了作者当时已历经仕途挫折,心中深有感慨。词的大意为: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折叠编辑本段词意赏析
赏析

上阕头二句:“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上句言送别。《阳关三叠》是唐人上阕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

从作者的性格看,送别绝不会带给他这样的伤感。他平日对仕途、世事的感慨一直,郁积胸中,恰巧,遇上送别之事的触动,便一涌而发,故有此情状。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便觉来路分明。作者和陆游一样,都重视为国家的恢复事业建立功名的。他的《水龙吟》词说:“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认为建立功名是分内的事;《水调歌头》词说:“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认为对功名应该执着追求,并且要有远大的目标。这首词中却把功名看成身外“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而被迫退隐、消极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下阕起三句:“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由于题目“送人”与下阕头句“今古恨”,的情景的规定,所以“离合”,就只取“离”字义,“悲欢”就只取“悲”字义。上阕写送别,下阕抒情本应该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作者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情。作词送人而居然说离别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的事,显示出词的思想感情将有进一步的开拓。紧接着下文便又似呼喊又似吞咽地道出他的心声:“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行人踏上旅途,“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但作者认为此去的遭遇比它更险恶。那是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上的无形的“风波”;它使人畏,使人恨,有甚于一般的离别之恨和行旅之悲。“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其中的滋味,古人已先言之。作者在此并非简单地借用前人的诗意,而有他切身的体会。他一生志在恢复事业,做官时喜欢筹款练兵,并且执法严厉,多得罪投降派,和豪强富家,所以几次被劾去官。如在湖南安抚使任内,筹建“飞虎军”,后来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内,即因此事实被劾为“奸贪凶暴”、“厉害田里”而被罢官。这正是人事上的“风波恶”的明显例证。作者写出词的最后两句,包含了更多的伤心经历,展示了更广阔、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情已淋漓,语仍含蓄。李白《行路难》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同此悲愤;白居易《太行路》的“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正可说明悲愤个原因和实质。

这首小令,篇幅虽短,但是包含了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它的笔调深浑含蓄,举重若轻,不见用之迹而力透纸背,显示辛词的大家气度。[1]

参考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15: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兰溪棹歌
- 360国学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棹歌(三首)》明·汪广洋
野凫晴踏浪梯平,越上人家住近城。箬叶裹鱼来换米,松舟一个似梭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15: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 唐 ] 李白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译文
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

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

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注释
⑴题下作者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⑵丹阙:朱红色的宫殿。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⑶但见:只看到。宁知:怎知。没(mò):隐没。

⑷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传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见《淮南子·览冥训》。

⑸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15: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出惊山鸟
出自唐代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
  这首诗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山静”,所以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四季桂)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首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而我们在诵读的同时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的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一句古语,古来好诗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记叙出来。而我们在低吟浅酌之时,脑海胸襟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文字进入到那片清幽绝俗的画面之中。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该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即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此诗篇目前被选在2011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本最后的一组诗中、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中。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52fceee85532.aspx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6篇诗文 ► 888条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15: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秋月
赵崇森赵崇森〔宋代〕

玉宇秋光无一尘,人人共喜桂花新。
看来世态炎凉尽,惟有月明无贵贫。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赵崇森,太宗九世孙(《宋史》卷二三二《宗室世系表》一八)。今录诗十二首。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21e90fbe999f.aspx
赵崇森
赵崇森
赵崇森,太宗九世孙(《宋史》卷二三二《宗室世系表》一八)。今录诗十二首。► 12篇诗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12: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月宝鉴》题名者“孔梅溪”是谁?竟然是警幻仙子
原创2022-03-17 14:24·青溪话红楼

沿着《红楼梦》中的草蛇灰线,拙作《三生三世情:青埂峰-三生石-贾宝玉》和《曹雪芹找到了,答案惊掉你的下巴》两篇文章分别找到了两对人物的对应: “吴玉峰”对应着贾宝玉;“曹雪芹”居然就是尤三姐。

既然能找到这样的联系,那么“东鲁孔梅溪”是否有这样的对应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再来研究下面这段原文: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空空道人观看石头记

根据这段描述,找到东鲁孔梅溪的关键点在《风月宝鉴》。下面我们结合原著和脂批中的线索,寻找一下《风月宝鉴》的脉络。

一、有几部《风月宝鉴》

上面这段原文中,甲戌本有一条对《风月宝鉴》加注的眉批: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一直感觉这句话有些费解,仔细品味,豁然开朗,原来批书人在告诉我们有两部《风月宝鉴》!《风月宝鉴》具有正反两面不同的画面和功能,暗示两本书的不同。《红楼梦》中以成对的事物寓涵正反、阴阳、真假等二元矛盾。

东鲁孔梅溪把原来的《石头记》题名为《风月宝鉴》,这是新的;因为有了新的,所以才会出现旧的。“雪芹”原来的那本才成为旧版了,旧版上有他弟弟“棠村”作的序言。


两本《风月宝鉴》

二、两部《风月宝鉴》在哪里?

1、警幻仙姑“制”的《风月宝鉴》——非禁书

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跛足道人在贾瑞病重时送来了《风月宝鉴》。原文如下:

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说毕,佯常而去,众人苦留不住。

这段文字中,庚辰本有许多脂批,都是对于《风月宝鉴》的注释,比如:

[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 [此书表里皆有喻也。] [明点。] [言此书原系空虚幻设。][与“红楼梦”呼应。] [谁人识得此句!][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

这些批语,明确告诉我们读者,跛足道人拿来的这柄镜子,就是《风月宝鉴》这部书。

这柄《风月宝鉴》是警幻仙子制作的,这里可以和“东鲁孔梅溪”联结起来。我们找到“东鲁孔梅溪”的第一个对应角色——警幻仙子。


警幻仙姑

这部《风月宝鉴》出现的很直接醒目,并且在回目标题中直接写出来了。我们知道,《石头记》(或《红楼梦》)在创作初期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禁书,不可能堂而皇之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警幻仙子的这部《风月宝鉴》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展示,说明这部书不是禁书。它可以传播,不是原版的《石头记》(《红楼梦》)。

那部相当于《石头记》被禁止的《风月宝鉴》在哪里呢?既然是禁书,作者不可能直接写明,必然用一种隐曲的方式来表达。

拙作《“曹雪芹”找到了,答案惊掉你的下巴》一文中指出,尤三姐就是“曹雪芹”,她“死后”去太虚幻境奉警幻仙子之命修注《石头记》,我们就从她身上寻找线索。


尤三姐

2、尤三姐“旧有”之《风月宝鉴》——禁书

第六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尤三姐死后来和柳湘莲诀别。尤三姐告诉湘莲自己的死和他没有关系,是要去太虚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干情鬼”,也就是撰修《石头记》。这时候三姐带了两件东西,我们回忆一下原文:

那小厮带他到新房之中,十分齐整。忽听环珮叮当,尤三姐从外而入,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向柳湘莲泣道:“妾痴情待君五年矣,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妾今奉警幻之命,前往太虚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干情鬼。妾不忍一别,故来一会,从此再不能相见矣。”

作者在这里呈现了一副画面:尤三姐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


尤三姐持鸳鸯剑

重点出现了,她手里的这卷册子!

这卷册子当中寓含着什么样的玄机?请看下一篇文字。

正是:

阴阳交结变无伦,幻境生时即是真。

假作真时真亦假,世人哪得解分明?

举报
评论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8:33 , Processed in 0.0598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