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16: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田玉

秋阴捧出何方雪 雨渍添来隔宿痕。-《红楼梦》白海棠和韵(其一)赏录 2021-08-21 09:14

白海棠和韵 其一
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咏白海棠和韵二首》史湘云作的两首七律诗。高度赞扬了白海棠的精神。首联“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神仙,指霜娥女神。都门:指古代的京城。蓝田玉:蓝田,山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部。蓝田古时出美玉,称蓝田玉。蓝田玉,这里喻指白海棠。首联突兀而来,说神仙降都门,种得蓝田玉,把初见海棠的惊喜之情和盘托出,为全诗定下了明丽清峻的基调。
颔联“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自是:本是。亦:语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如《诗·周颂·臣工》:“亦又何求?”乐府诗歌《木兰辞》:“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霜娥:神话中司冰霜的女神,即青女或青娥。源自《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唐·李义山《霜月》诗:“青女素娥俱爱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倩女离魂”源自唐代陈玄祐《离魂记》。小说中张镒女儿倩娘和表兄王宙相爱,张镒却将她另许他人。王宙愤而远行,途中倩娘怱连夜追至,遂一同出走。五年后,他们回家看望父母,这时房中久病的倩娘迎出,和回来的倩娘合为一体。原来跟王宙出走的是倩娘的灵魂。后人据此常把女子为爱情而死称为“倩女离魂”。这句是说,海棠也像有情而离了魂的女子一样。写海棠的白,从它给人的感受写出,设想奇特。海棠白是冷色,给人以冷感。史湘云以“自是”、“非关”一正一反,把两个神话传奇故事放在一起,表现海棠的颜色与神韵。说是“非关”,其实正是和“倩女离魂”的故事有关。
颈联“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秋阴,秋天的阴云。源自南朝颜延之《陶徵士誄》:“晨烟暮霭,春煦秋阴”,云因和雨雪相连,但秋天没雪,所以用“何方”二字“捧出”。将秋阴拟人化,写出了花的形状。以冰雪比喻白海棠的晶莹。这比喻不算奇特,但“秋阴捧出何方雪”比喻中套用拟人手法,秋天的层层密云从什么地方“捧出”洁白的冰雪,不仅海棠的形态毕现,而且融入了人的赏叹之情,这就不能不说是神来之笔了。“雨渍添来隔宿痕”,雨漬,雨水侵染。隔宿,隔夜,这里指整夜。痕,雨水浸的渍痕。这里仍用拟人手法。虽写泪痕,却没有感伤的情调,带露的白海棠就此平添几分俏丽。
尾联“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却喜,但喜、只喜。肯,意为“岂肯”(脂京本、脂戚本作“岂”),怎么肯。令,使她(白海棠)。朝昏:早晨和黄昏。全诗奇想连篇,以“诗人吟不倦”作结,白海棠神姿仙态,如冰雪似白玉,娇憨一往情深的形象跃然纸上。
神仙昨天在京城门前降临,把纯净的兰田白玉种在花盆。只因为是霜娥喜欢冰雪的寒冷,却并非是倩女由于多情而离魂。深秋时节从什么地方捧来白雪?是昨夜的秋雨抹下了淡淡的迹痕。令人高兴的是诗人不知疲倦地吟咏,怎能使她寂寞地度过清晨和黄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0: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究竟有多少位“国公”
yyb168336 2013-07-05   |  2308阅读  |  2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里究竟有多少位“国公”
此博文包含图片    国公,即公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爵位,不是官名,子孙可以沿袭。
    人说《红楼梦》讲的是女儿国的故事,我说《红楼梦》讲的是皇亲国戚的故事,至少是讲女儿国里皇亲国戚的故事。因为在《红楼梦》里出现了许多位国公、郡王等等有爵位的人物,那么,《红楼梦》里究竟有多少位“国公”呢?

《红楼梦》里究竟有多少位鈥湽

    中国古代爵位共分为五级,按照爵位高低排序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也有的认为是六级,即在公爵前加上王爵。根据红楼梦第十四回的部分描写,可知红楼梦用的是清朝爵位系统中的功臣爵,爵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其中每个爵位又分三等,如“公”分为:国公(一等公)超品、郡公(二等公)超品、县公(三等公)超品等三等。

    《红楼梦》第十四回原文: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

    脂砚斋对此进行了眉批:牛,丑也。清,属水,子也。柳拆卯字。彪拆虎字,寅字寓焉。陈即辰。翼火为蛇;巳字寓焉。马,午也。魁拆鬼,鬼,金羊,未字寓焉。侯、猴同音,申也。晓鸣,鸡也,酉字寓焉。石即豕,亥字寓焉。其祖曰守业,即守夜也,犬字寓焉。此所谓十二支寓焉。脂砚斋是《红楼梦》最早的批书人,以上批语揭示出,曹雪芹用《六公》的姓名,隐寓了十二支字,从而对六位国公名字的寓意进行了诠释。原来,每一位国公的名字暗含了两种生肖,所谓“十二支寓”即是暗含十二生肖的意思,由此可见作者的独具匠心。

《红楼梦》里究竟有多少位鈥湽

    按《红楼梦》的说法,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系国家开国功臣,到贾敬、贾赦、贾政已是第三代,贾政与王夫人的长女贾元春是当时皇帝的贵妃,所以按今天的话说贾政是皇帝的岳父。

    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是亲兄弟,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到《红楼梦》开篇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早已作古,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也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史老太君(即贾母)还在。在宁荣二府众多的人物中,贾母的辈分最高。

     历史上的宁国公不止一人,但最出名的还是红楼梦中的宁国公贾演,曾出生入死地带兵打过仗,功勋赫赫,与其弟荣国公贾源一起创下了家业。首代宁国公,生四子。长子贾代化袭爵,其余一笔带过,是贾蔷,贾菌等祖父辈罢了。生孙几人不详,但贾代化一族有两人:贾敷和贾敬。贾敷早死,贾敬暮年出家,留重孙两人:贾珍和贾惜春。

     宁国府的世系,《红楼梦》里交代得非常清楚:第一代贾演封为宁国公;第二代贾代化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第三代贾敬考中进士却不袭爵;第四代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第五代贾蓉为秦可卿丧事风光,花一千二百两银子捐了个五品龙禁尉。

《红楼梦》里究竟有多少位鈥湽

    荣国公贾源,与宁国公贾演是一母同胞兄弟。是贾代善的父亲,贾政、贾赦之祖父,贾宝玉曾祖父,被朝廷封为荣国公,死后由长子贾代善继承其爵位。

    荣国府的世系,第一代荣国公贾源;第二代贾代善继承爵位,娶史家大小姐,即后来的史太君贾母,生贾赦(贾琏父)贾政(贾宝玉、贾元春父)贾敏(林黛玉母);第三代贾赦继承爵位,袭一等将军。

    相对于宁国府来说,荣国府的世系就显得比较模糊。第一代荣国公的名字,第三回林黛玉进府看到的荣禧堂御笔金匾,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但第五十三回贾蓉从光禄寺领回的封条上有“皇恩永锡”字样的黄布口袋,礼部的印记前却写着“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法,恩赐永远春祭赏”等一行小字。各古本上都存在着贾源、贾法前后矛盾的写法。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告诉贾雨村“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袭的什么官?按贾代化之例推测,似乎应该也是一等将军,但接下去第三回林如海却告诉贾雨村“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之职”,荣国府的第三代贾赦所袭爵位竟与宁国府第二代贾代化一样。那么,贾代善所袭的,究竟是什么爵位呢?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向众仙女说,她原欲往荣国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国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魂,这两个阴魂对她说,“吾家……近之子孙虽多,竟无一可以继业者,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略可玉成”,希望她能设法引导贾宝玉走上正路。这段叙述里的宁国公是个陪衬,荣国公说贾宝玉是其嫡孙,则这个荣国公应该是贾宝玉的祖父贾代善而不是曾祖父贾源(或贾法),这就让人觉得,贾代善所袭的爵位,并没有像贾代化那样递减,他还是一个国公。

《红楼梦》里究竟有多少位鈥湽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十九回。贾母带荣国府众女眷浩荡往清虚观打醮,曹雪芹交代,清虚观观主张道士,当日是荣国公的替身。所谓替身,就是替代其出家以求神佛保佑的职业宗教人员。那么,张道士究竟是贾源(或贾法)的替身,还是贾母丈夫贾代善的替身呢?这段故事里贾珍、凤姐、贾宝玉都管他叫张爷爷。如果他是贾源(或贾法)的替身,那么一定是跟第一代荣国公同辈的人,贾珍、凤姐、贾宝玉不能称他为爷爷,应该称太爷或祖爷爷才是。张道士称贾母为“老太太”,贾母则称他为“老神仙”,如果他当日是贾母公公的替身,似乎不能如此互相称呼。更应该推敲的是,张道士针对贾宝玉说:“我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语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张道士如果是贾源(或贾法)的替身,那么,他这句话里说的国公爷就应该是贾宝玉的太爷,可是,贾母是怎么回应张道士的呀?她也不由得满脸泪痕:“正是呢,我养了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个像他爷爷的,就只是玉儿还有个影儿。”可见张道士提到的国公爷,应该是贾宝玉的爷爷,即贾母的亡夫贾代善,一个寡妇忽然听到提及其亡夫的话不由泪流满脸,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种情景。

     也许有人会说,贾母嘴里不过随便那么一说,本来应该说“我养了这些儿子孙子重孙子,也没个像他太爷(或祖爷爷)的”,她把“重孙子”和“太爷”压缩成“孙子”和“爷爷”了。但书里贾母提及家族事务时,从不信口乱辈,在那个时代那种社会那样家庭里,任何人说起这些事都是绝对不能出口成错的。第四十七回贾母说“我进了这门子,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她不说五十年或五十五年,是因为人物原型李氏从乾隆元年往前推,确实是在五十四年前从李家嫁给曹寅的,曹寅及上一辈虽然在真实的生活里并没有封为国公,但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四次驻跸在曹寅所任的江宁织造府,折射到小说里,夸张为国公爷,也是可以理解的。贾母所说的她的“重孙子媳妇”,则指的是秦可卿死后贾蓉续娶的许氏(以古本为准,通行本则印成胡氏)。

《红楼梦》里究竟有多少位鈥湽

    总而言之,通过文本细读,我倾向于贾代善袭爵时没有像贾代化那样递降为一等将军,他是第二代荣国公,张道士正是他的替身,他死后,长子贾赦才和贾代化一样,递降袭了一等将军。

    小时候,每读《红楼梦》,总感觉荣国府兴旺繁荣程度优于宁国府,百思不解同是国公府,怎么给人感觉有如此差异?现在才寻找到答案,原来荣国府里不只出现一个荣国公,除贾源外还有贾代善甚至贾法也是荣国公。

    那么,在《红楼梦》里就不仅只有八位国公了,而且还有第九位国公贾代善,甚至还有第十位国公贾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文学出版社修改后的《红楼梦》有大问题,把史湘云丈夫改没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一 ꧂
《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创作的文学巨著。尽管如今“曹雪芹”是谁也不免被质疑,但不影响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这一事实。反而是《红楼梦》是江宁织造搬曹家故事值得商榷。

今天所讲并非作者问题,而是手抄本传世导致文本的偏差问题。




尽管如今像庚辰本,甲戌本,蒙府本,戚序本等脂评本备受推崇,但出世时间都在清末民初。远不如程伟元刊印的《程甲本》《程乙本》问世更早。

“程本”当初搜集大量版本汇总出版,不免曹雪芹“增删五次”的各版本都有,也就难免与最终定稿有偏差。

程本尽管有问题,不能否认没有“程本”的完整,《红楼梦》无法伟大。

“程本”还有一个功绩是问世近300年来,一直作为通行本传世,尽可能保留了《红楼梦》文本的统一。直到近几十年脂评本被推崇,才使得文本再次出现诸多问题。

尤其有些出版社以校对为名擅自更改原文,却不加注释的问题,令人不敢苟同。

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自以庚辰本为底本后,虽结合程乙本一百二十回,有一些内容就被修改,而不加标注。




꧁ 二 ꧂
本文说的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情节被修改的例子:冯紫英的[喜乐悲愁]酒令问题。

第二十六回到第三十二回之间,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史湘云定亲。

曹雪芹出于伏笔的目的,对史湘云定亲的对象讳莫如深。

但在那前后六回中,仅出场了两个重要男性角色:冯紫英和蒋玉菡。

蒋玉菡的姻缘在花袭人。冯紫英则毫无疑问指向了史湘云。

最关键的[悲愁喜乐],就是冯紫英与史湘云定亲的重要线索。曹雪芹做了一个巧妙设计,程甲本、程乙本、戚序本都有保留。而脂评本却与之不同。

这个不同,不知道是后世抄书人的自作聪明,还是其他人的疏忽,总之,人民文学出版社采用脂评本,导致冯紫英的酒令中,关于他与史湘云的姻缘线索被改没了。

冯紫英做东,邀请贾宝玉薛蟠,介绍刚投奔北静王的蒋玉菡给他们认识。




꧁ 三 ꧂
这里最重要的线索是三个:

一,蒋玉菡代表的北静王,冯家属于北静王的人。

二,妓女云儿与史湘云同名,她出现作陪便影射了史湘云。史家属于贾家的四大家族中人。

三,[悲愁喜乐]酒令与[乐中悲]呼应。

云儿(史湘云)出现在冯紫英的酒宴上,便引出后文史湘云定亲事。

而贾宝玉提议作[悲愁喜乐]酒令,实际是讲在座四个男人的姻缘。

贾宝玉是薛宝钗。

薛蟠是夏金桂。

蒋玉菡是花袭人。

冯紫英是谁?就是“云儿”史湘云。

冯家子娶史家女,实际是北静王与贾家的结党伏笔,

后面贾宝玉赠蒋玉菡玉玦扇坠,代表决断。蒋玉菡赠贾宝玉,北静王送的茜香罗汗巾代表捆绑。也证明两家解放。

蒋玉菡谐音“将玉含”就是贾宝玉。他从忠顺王处跑去北静王那里,就暗示贾家背叛皇帝,与北静王结党。

四大家族史家女儿嫁给北静王麾下神武(北)将军冯唐之子,就是双方结党的象征。




꧁ 四 ꧂
言归正传,冯紫英在第二十六回第一次出场来去匆匆,只说有一件极重要的事要回禀父亲,才有今日酒局。

贾宝玉赴宴前,王熙凤刚让他写了一个类似定亲礼单的账目。随后贾宝玉就在冯家见到了冯紫英和云儿。

酒宴结束,贾母又在清虚观提到金麒麟,史湘云再出场就订了婚,引出“金麒麟伏白首双星”。

麒麟送子,双麒麟送双子,就是双星。

白首指婚姻,暗示史湘云婚后会生下一对双生子。

贾宝玉提议[悲愁喜乐]酒令,就是为史湘云[乐中悲]人生伏笔。他们都是配角,主角是冯紫英。

于是,所有人的顺序都是[悲愁喜乐]。唯有冯紫英的酒令顺序与众不同,是[喜乐悲愁]。

如今《程甲本》《程乙本》《戚序本》,或以这三个版本为底本的通行本,都保留着冯紫英[喜乐悲愁]的顺序。




꧁ 五 ꧂
(第二十八回)下该冯紫英,说道:

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

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

说毕,端起酒来,唱道: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唱完,饮了门杯,说道:“鸡声茅店月。”令完,下该云儿。

[喜乐悲愁]正对应[乐中悲]曲子,突出史湘云先乐后悲的坎坷人生。

而第一句“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就是“金麒麟伏白首双星”,指二人婚后生下双生子。

单看[乐中悲]不知道史湘云未婚夫是谁。

单看[喜乐悲愁]不知道冯紫英媳妇是谁。

两者一结合,就发现他们才是一对。符合政治联姻,也符合二人姻缘线索。

冯紫英那段唱词中的“她”与史湘云的淘气性格更是对应。

“鸡声茅店月”出自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商山”就是楚山,应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的判词。

史湘云最推崇“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她是名士,冯紫英就是少年英雄。她给葵官改的名就叫韦大英。

至于周先生说卫若兰是史湘云丈夫的说法,依据是脂砚斋批语。但这两条批语出现,全是冯紫英出场时,意思是指冯紫英在“卫若兰射圃”是主角正传,风采斐然。至于佩戴金麒麟的是冯紫英还是卫若兰,则不一定。

人民文学出版社如今将冯紫英的[喜乐悲愁]改为[悲愁喜乐],与众人一样,就将与[乐中悲]对应的线索改没了,未免太不负责任。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09-28 09:12・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的懂《红楼梦》里的海棠花吗?
昵称535749 2019-07-15   |  3214阅读  |  19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2019-07-14 11:36

华人号:华人惊奇录
你真的懂《红楼梦》里的

海棠花吗?

济 楚

清代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写了非常多的花,并将之与金陵十二钗的女子命运相关联。海棠花是《红楼梦》中最浓墨重彩的花之一,据红学家研究,仅《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就有十六回提到了海棠花。大体上来说,《红楼梦》里对海棠花的描写,多与女子命运相关,其中秦可卿、晴雯、史湘云三位都与海棠花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秦可卿房中出现的《海棠春睡图》

《红楼梦》里海棠花第一次现身,并不是以植物实体,而是一幅画。第五回里写贾宝玉在秦可卿房中看到一幅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而这幅画的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宋学士秦太虚,即秦观,因入元祐党籍案,生前一再被贬,宋徽宗即位时放还,但死于途中,直到南宋建炎四年宋高宗追赠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所以这里称他为秦学士。作为苏轼弟子中较出名的,秦观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因秦观《送钱秀才序》自谓与好友“浩歌剧饮,白眼视礼法士”,可见生平便是个豪放不羁、风流倜傥的文人,后人才子佳人小说里常常托秦观为风流多情的才子而演绎故事,如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有《苏小妹三难新郎》,即以秦观为主角。

而在《红楼梦》里,作者曹雪芹以秦观为正邪两赋之“情痴情种”,因秦可卿和秦观皆是“秦”姓,又假托秦观之笔在《海棠春睡图》旁题了“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对联,内容是绮丽的消春闺房意象,后半句又将宝玉的贴身大丫鬟袭人的名字嵌入其中。

“海棠春睡”是个典故,来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据《太真外传》记载:

唐明皇登沉香亭,召杨贵妃,时杨妃宿酒未醒,命高力士及侍儿扶掖而至,醉颜残妆,钗横鬓乱,不能再拜,唐玄宗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玄宗偶登沉香亭,欲召杨贵妃同游,不料贵妃宿酒未醒,勉强被侍儿和高力士扶掖而至,贵妃想必是雪肤酡颜,醉意朦胧,玄宗把她比作一朵没有睡醒的海棠花,此后便以“睡海棠”“海棠春睡”“海棠醉睡”“醉得海棠无力”等写海棠或比喻娇美的女子。

《红楼梦》里提到的《海棠春睡图》到底是画醉态的杨贵妃呢,还是一株海棠,倒是个悬念。但根据《红楼梦》第五回主题来看,当属一幅香艳主题的图画,前者的可能性较大。但唐伯虎是否实有此画,今天未能确知。检索唐伯虎《六如居士全集》,卷三有一首《题海棠美人》诗云: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这首题图诗,倒应该是海棠花和惆怅的美人同在画面。

唐集另一首《题拈花微笑图》诗云:

昨夜海棠初着雨,

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

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

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

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

请郎今夜伴花眠。

这首诗也同样是一首题图诗,后面六句是集他人诗句而成,非唐伯虎原创,好在用在这首题图诗里倒显得妙趣浑然。从诗题和诗文看,所提之画也是海棠花和拈花微笑的美人同在画面了。唐伯虎的确衷情海棠,多为海棠人物画题诗,如果真有此《海棠春睡图》,想必与《海棠美人图》《拈花微笑图》内容大同小异。

《红楼梦》第十一回写凤姐带宝玉去探望已经病危的秦可卿,再次提到了这幅画:

“宝玉正把眼瞅着那《海棠春睡图》并那秦太虚写的‘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的对联,不觉想起在这里睡晌觉时梦到‘太虚幻境’的事来,正在出神。听得秦氏说了这些话,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觉流下来了。”

《海棠春睡图》在第五回和第十一回的出现,秦观、唐寅风流才士以及杨贵妃主题是借以引出《红楼梦》“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宝玉)痴顽”的主题,既以情欲声色勾引之,又以秦可卿这样的红粉佳人香消玉殒来警示他。

《红楼梦》第十七回写宝玉所住的大观园怡红院就有这么一株西府海棠:

“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形容出了海棠花叶同发、繁丽袅娜的神姿。当时商议为这处居所题匾时,有清客便化用东坡著名咏海棠诗首句“东风袅袅泛崇光”欲取名为“崇光泛彩”,众人虽道好,但宝玉却说只咏了海棠,遗漏了芭蕉,因芭蕉为绿,海棠为红,为照顾周全,宝玉建议匾为“红香绿玉”,贾政虽说不好不好,还是采用了宝玉的拟名。至十八回写贾元妃归家省亲,改为“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并为了试宝玉之才,命他对几处院落各赋诗一首,其中宝玉《怡红快绿》诗写海棠句为“红妆夜未眠”,也是化用东坡上面那首《海棠》诗的末联“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可以说,宝玉的居所便源于海棠、芭蕉二木。

作者曹雪芹也借众人之口探讨了这株海棠的来历,特意点出了“西府海棠”的名字。人有族谱,画有画谱,琴有琴谱,明代王象晋编有《群芳谱》,《群芳谱》中为海棠列了专谱,并指出海棠有四种,分别是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以及木瓜海棠,还说海棠花都是花型艳丽,却没有香味,诗人特别珍重并常常赋咏于诗篇的,则多是西府海棠这一种。这大约因为西府海棠植株更高、花形更大、花梗直立,开花时远观更为繁茂的缘故。

贾政说这株西府海棠是外国之种,俗传出自“女儿国”,名“女儿棠”。“海棠”之名前缀一“海”字,《广群芳谱》引《平泉草木记》云:

“凡花木以海为名者,悉以海外来,如海棠之类是也。”

古人便有不少人认为海棠可能是从海外传来。但宝玉道破这是附会之说,解释说海棠花“红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棠”命之,这是非常准确的。一则因古代诗人、词人吟咏海棠花,多以之比况闺阁女子。二则这西府海棠还真不是舶来品。今天的植物学家所定名的西府海棠,其产地在中国北方,多见于辽宁、河北、山西等省,耐干旱,不耐阴,对严寒有较强的适应性。像笔者在的上海,西府海棠就罕见其姿,最盛的是垂丝海棠、贴梗海棠以及满树猩红的木瓜海棠。宋代陈思《海棠谱》说:

“(西府海棠)红花五出,初极红,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缬晕;至落则若宿妆淡粉矣。”

这与《红楼梦》里对西府海棠“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及“红若施脂,弱如扶病”的描绘,恰可相合相映。

而这株西府海棠,后来竟成了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命运的谶兆。《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写晴雯含冤受屈,一病不起,宝玉说春天便知有这不好的兆头了,袭人问故,宝玉答说:“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道有坏事,果然应在他身上。”袭人不信,宝玉还给她讲了一通天人感应、万物通灵的道理,往大了说“就像孔子庙前桧树、坟前的蓍草,诸葛祠前的柏树、岳武穆坟前的松树”,往小了说“就像杨太真沈香亭的木芍药,端正楼的相思树,王昭君坟上的长青草”,所以宝玉坚持说“这海棠亦是应着人生的”。因“怡红院”便取名自这海棠和芭蕉,海棠之地位极端重要,今既说海棠应人而生、应人而死,袭人便心中甚是不服,觉得晴雯在怡红院怎么能超过自己呢,凭啥这海棠是先拿来比她呢?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众人夜里集聚在怡红院为宝玉过生日,玩起了占花名儿的游戏,轮到史湘云掣签时,小说写道: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

湘云这里抽到的便是海棠花的花签,签子上的花语“只恐夜深花睡去”便是苏轼《海棠》诗的名句,而“香梦沉酣”又隐喻了唐玄宗将宿酒未醒的杨贵妃比做海棠春睡未足的典故,下文黛玉答道“夜深”应改作“石凉”,便是打趣白天史湘云“醉眠芍药裀”。

所以《红楼梦》研究中一个迄今未有结果的争论便是,史湘云的代表花语到底是芍药还是海棠,这倒让我想起生平极为喜欢海棠花的大诗人陆游曾在他的长篇《海棠歌》中写道:

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古代海棠花以四川最盛,陆游入蜀为官,饱观海棠,即将离蜀,甚是不舍海棠,说自己乘舟东下八千里,眼目所见的桃花、李花与海棠花比起来简直是奴仆辈,不足入眼,倘若这海棠的根能移,擅名天下的扬州芍药在外来的海棠面前大概要自惭形秽羞死了。

至于《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中,写宝玉等人于秋爽斋结海棠诗社,众人又以白海棠为题纷纷题咏。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白海棠”则与我们平常说的传统观赏植物“海棠花”(包括《红楼梦》里其他处写到的海棠)不是同一种。我们知道海棠诗社的缘起,是为人伶俐乖觉的贾芸给贾宝玉送来了据说是“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的白海棠,而且这次结诗社,据下文可知时令上又恰逢赏桂花、吃螃蟹、吟菊花,则明显是秋季了,传统观察名花海棠按照“二十四信风”的讲法正属“春分第一候”,则是春分前后开花。

因可确知《红楼梦》三十七回提到的这白海棠正名乃是秋海棠,为草本植物,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而传统观赏花卉的海棠是木本植物,属蔷薇科蔷薇属或苹果属,而历来诗人词人咏海棠诗词,皆取其或红或粉,并未见纯白的海棠花,也是这个道理;二者完全不是同一类植物,而不少研究红学的专家倒还未能辨明此点。以故,宝玉怡红院的“西府海棠”作为高大的木本植物,是栽植庭院中,而这“白海棠”作为草本植物,因植株较矮,则栽种在花盆中而搬来送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海棠代表谁?
www.0743la.com2016.02.28浏览65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qwas7201
2016.03.02
满意答案
应当是史湘云。
第六十二回,写史湘云“醉眠芍药茵”的行为: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
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凳上还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原是来纳凉避静的,不觉的因多罚了两杯酒,娇弱不胜,便睡着了,心中反觉自愧。
紧接着第六十三回,就开始给真相了: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 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 "众人都笑了。因看注云:"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
这里,无论是签题“香梦沉酣”还是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都是与史湘云第六十二回的醉眠花间的行为高度吻合的,难怪林黛玉要用“石凉”打趣她。而更有意思的是注解“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意思是说,既然抽得此签的人已经喝多了,就不宜再喝酒了,让身旁的两位各饮一杯罢了。奇怪,怎么抽得此签的人就一定是喝多了呢?其实这就是此签专为史湘云而设的意思。
摘自《红楼笔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和秦钟也偷试过?二人夜里要算什么账,300年来无人能解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一 ꧂
贾宝玉长到十一二岁时认识秦钟后,触动非常之大。他没想到竟有比他更出色的人物,出现在眼前,都不免自惭形秽了。




(第七回)那宝玉只一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

秦钟的外表样貌极为出众,才能让贾宝玉赞叹和“自卑”。

要知道就是林黛玉来时,他也是赞一句“神仙似的妹妹”。对北静王那样人物,则是仰慕多于自惭。

由此可知,贾宝玉愿意亲近秦钟的原因,是惊艳“近美”的心理。




还有一点不能排除。就在秦钟出场前不久,贾宝玉刚“梦游太虚幻境”,在秦可卿的卧榻之上做了一场与秦氏结为夫妻的绮梦,有了随后与袭人的偷试云雨情。

他对秦可卿有超出亲缘以外的男女之情。秦钟是秦可卿弟弟,他更是爱屋及乌接近秦钟,也是接近了秦可卿。

꧁ 二 ꧂
总而言之,贾宝玉与秦钟迅速建立莫逆关系,并因秦钟来贾府附学,他也罕见去上学。

谁想那学中年轻子弟最多,贾代儒不管,贾瑞套利,被薛蟠等一干人动了龙阳心思,折腾的如同“象姑馆”一般的娈童会所。




贾宝玉和秦钟都是出色人物,性格又温柔,惯会低声下气、小心逢迎,种种行迹落在有心人眼中便不免变了味道。

而学堂里还有两个薛蟠以前交往的“契弟”名香怜玉爱,都是出色人物。四个人越走越近,让那些会错意的人以为都是龙阳断袖人物,最终引起顽童大闹小书房的闹剧。

贾宝玉的“取向”也由此被人诟病,认为与薛蟠一样是有龙阳之癖的人。他与秦钟交往,认识蒋玉菡,都是一种“同性交往”。

这个观点很流行,但其实并不严谨。

꧁ 三 ꧂
首先,贾宝玉和秦钟、香怜玉爱的交往,从名字也能知道,是指贾宝玉、秦钟、柳湘莲和蒋玉菡。

这些人在一起,是贾宝玉在女儿以外,难得的知己好友。

他们或者性格相投,或者趣味相投,关系极为亲密,正是十二三岁的男孩子最常见的行为。

那时的男孩子性别意识和性意识并不占据主导,反而是感官视觉倾向。遇到美好吸引他们的人事物,会更亲近想拥有。




其次,从贾宝玉和秦钟的交往就能看出二人莫逆,柳湘莲和蒋玉菡也不能比。

他们之间有秘密,也一起分享秘密和心事。所以,当秦钟死的时候,贾宝玉的痛苦最大。

而从二人死别的情形看,并非知己以外的感情。

最后,他们虽亲密,却并不在感情上逾越。

贾宝玉当时心中有秦可卿,不久对黛玉生情。秦钟恋着智能儿,两人并无吃醋行为,说明关系坦荡。

꧁ 四 ꧂
真正引人误解的,其实就是那个千古迷案的“算账”说法。

(第十五回)秦钟笑道:“好人,你只别嚷的众人知道,你要怎样我都依你。”宝玉笑道:“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细细的算帐。”一时宽衣要安歇的时节,凤姐在里间,秦钟宝玉在外间,满地下皆是家下婆子,打铺坐更。凤姐因怕通灵玉失落,便等宝玉睡下,命人拿来塞在自己枕边。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




秦钟这一声“好人”叫的极其暧昧,令人酥倒。说明他与贾宝玉不排除有过非常亲密的超友谊行为。

“好人”往往是在夫妻、情人间才有。好朋友间断然不能如此称呼。

贾宝玉的“算账”讲得也很暧昧。算什么账要晚上睡下再说?曹雪芹故意伏笔就是不说,让读书人自己意会,于是300年来就没有人能真正解开。也许由那一声“好人”,可知其中端倪。

综上,贾宝玉和秦钟确实是最好朋友,不涉及其他感情。宝玉与薛蟠也不一样,并没有龙阳之好。更不是冯渊那样的“断袖”。他最多与贾琏找清俊小厮“出火”一样,在慕艾的年纪与惊艳的秦钟有过超出友谊的“行为”。但肯定不涉及情感和取向。

这种事,任何时代都有发生,不足为奇。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09-30 08:49・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芳官唱的“闲踏天门扫落花"隐寓着什么事?
关注者
1
被浏览
2,630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一支榴恋
​ 关注
芳官唱的曲儿原文是这样的:
“翠凤毛翎扎帚叉,闲为仙人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要说清楚这个曲儿的含义,就必须先说清楚薛宝钗,芳官名字的含义。
我曾经说过,《红楼梦》是一部明末清初时期改朝换代的寓言小说,作者用隐喻的手法,把真实的历史事件隐藏在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中。薛宝钗,薛者,雪也,薛宝钗判词中说“金簪雪里埋”,金簪,指的就是满清,因为满清以前国号“金”,史称“后金”,所以作者用“金簪”来代指满清。“金簪雪里埋”,就是金(满清,后金)隐藏在雪中,所以,在《红楼梦》中,金姓之人,以及薛姓都是指的满清。
薛宝钗,即“雪包钗”,钗,就是金簪,薛宝钗就是“金簪雪里埋”的缩写。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群芳占花名,薛宝钗先占,占了一个牡丹花,竹签上题着“艳冠群芳”,芳者,花也,冠群芳就是百花之首,也就是群芳之官,所以芳官就是薛宝钗的副身,也就是薛宝钗是贵族小姐中的“薛宝钗”,芳官就是丫鬟侍女中的“薛宝钗”。所以,薛宝钗占完了花名,芳官就唱了那首《赏花时》的曲子。
所以叫《赏花时》,这是因为作者把中华比作花,所以满清觊觎中华,作者把他比作进中原赏花。曲中的第一句说“翠凤毛翎扎帚叉”,这是指的满清的官帽,上插翠翎,像个扫帚。第二句“闲踏天门扫落花”,天门指的是京城。闲踏天门,指满清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天下。扫落花是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两败俱伤,满清乘机收拾残局,得到天下。第三句说“你看那风起玉尘沙”,玉,书中也是指中华,风起玉尘沙指的是李自成之乱。
第四句“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云,史湘云,书中指的是李自成的农民军。门外天涯,对于当时的满清来说,中华就是他的门外天涯。第四句“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这句是说满清再也不必为争夺中原与大明作战“剑斩黄龙”了,也不必在东北那个苦寒之地守困安贫了,就是看着李自成的见机行事就可以了。第五句“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是说满清要当机立断,早夺天下,莫留余恨。
当然,在读《红楼梦》时,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仔细玩味,从每个人的穿着打扮,一言一行,都是那么的意味无穷,比如,贾宝玉对林黛玉说“林妹妹怕冷,过这边靠板壁坐”,表面看是一个意思,细细琢磨起来,又是另外一层意思。那些只把《红楼梦》当做言情小说,人情事故小说的,真是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
发布于 2020-08-16 15: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0


0











赏花时·翠凤翎毛扎帚叉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明代汤显祖曲作


《赏花时·翠凤翎毛扎帚叉》是明代汤显祖创作的一首散曲。












































作品名称赏花时·翠凤翎毛扎帚叉
作    者汤显祖
创作年代明代
文学体裁散曲


目录

1作品概况
2作品原文
3作品注释
4作品赏析
▪红楼引文
▪深层寓意
5作者简介





作品概况

播报
编辑

作品名称:赏花时·翠凤翎毛扎帚叉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汤显祖

作品体裁:散曲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赏花时(1)

翠凤翎毛扎帚叉(2),闲踏天门扫落花。

你看那风起玉尘砂(3),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

你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4),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5)。

你与俺眼向云霞(6)。洞宾呵,你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

若迟呵,错叫人留恨碧桃花(7)。 [1]




作品注释

播报
编辑

(1)赏花时:这首曲子出自汤显祖的《邯郸记》。汤显祖根据唐人沈既济《枕中记》传奇情节改编的戏曲,写吕洞宾下凡去度一人上天代替何仙姑天门扫花之役,他到了邯郸(今属河北省)客店,遇卢生,把神奇的磁枕给他睡,让他做了一场黄粱美梦后,把他带到仙界去执帚。“赏花时”,曲调名,剧本第三折“度世”中何仙姑所唱,她嘱吕洞宾速去速回,不要误期。

(2)“翠凤”二句:何仙姑扫花于天门,所执之帚叉乃用翠凤的翎毛所扎成。翎,鸟翅上、尾上的长羽毛。

(3)“玉尘砂”几句:天界并无尘土泥沙,有的也只是玉屑,所以叫玉尘砂。猛可的:突然间。这几句的意思是说:“风吹落天上的碧桃花,不知要比云层之下人间好花开时辜负春光可惜多少?”何仙姑在天门外扫花,“门外即天涯”,还有怕错过蟠桃宴的意思。语出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别牡丹》诗:“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4)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做事冒冒失失,不听嘱咐,险些儿送了命。吕洞宾曾带着“降魔太阿神光宝剑”下山,临行时师父嘱咐他不要寻和尚闹事。他忘了师教,与正在讲经说法的黄龙禅师顶撞,被黄龙手起一戒尺打得头上起个疙瘩。吕洞宾愤恨,半夜里祭起神剑去斩黄龙,结果剑被黄龙收去,人也被押,幸亏师父说情搭救了他。故事出自《指月录》。《醒世恒言》中有《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一篇。日本内阁文库藏有《吕仙飞剑记》,其第五回《纯阳飞剑斩黄龙》所叙与此篇不同,当别有所本。

(5)东老贫穷:宋代湖州东林沉氏,自称东老。他家境贫寒,但喜好留客醉饮,有客人以石榴皮在他家的墙题上题诗说:“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苏轼诗序中曾记其事。吕洞宾喜好饮酒,有酒醉岳阳楼的事。这句是叫他途中不要贪饮被好客的酒家所挽留而误了事。

(6)眼向云霞:只留意仙界的事。兼以云霞喻天上盛开的碧桃花。

(7)留恨碧桃花:因无人接替扫花之役,不能参加蟠桃宴而遗憾。吕洞宾临行,何仙姑问他:“只此去未知何处度人?蟠桃宴可赶的上也?”《邯郸记》最后一折,吕洞宾带卢生来见何仙姑时说:“仙姑,恰蟠桃宴时节哩!” [1]




作品赏析

播报
编辑




红楼引文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曾引用过这首曲子。原文如下:

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揭开一看,里面是五点,数至宝钗。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宝钗吃过,便笑说:“芳官唱一支我们听罢。”芳官道:“既这样,大家吃门杯好听的。”于是大家吃酒。芳官便唱:“寿筵开处风光好。”众人都道:“快打回去。这会子很不用你来上寿,拣你极好的唱来。”芳官只得细细的唱了一支《赏花时》:

“翠凤毛翎扎帚叉,闲为仙人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才罢。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湘云忙一手夺了,掷与宝钗。 [2]




深层寓意

《山门·寄生草》写的是鲁智深在被逐出五台山文殊院时,他由忧世、愤世转向出世、遁世的一段心路历程。事实上,庚辰本第22回的上半阕回目,就叫做“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在红学界,包括大多数拥林派学者在内的研究者,均公认曲中所谓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等语,正是“对今后宝玉出家为僧、缁衣乞食的预示”(见《红楼梦鉴赏辞典》“典故引语”部分/朱淡文/文)。而在《红楼梦》中,这样一首充满《水浒》式孤愤、反叛色彩,且以佛家“随缘摄化”之精神为收结的曲子,竟然是宝钗的最爱,而且也还是由宝钗推介给宝玉知晓的。这无疑就是对将来宝钗引导宝玉出家之结局的一个最为直观的提示!同样地,《邯郸梦·赏花时》写的是何仙姑对于吕洞宾的一番谆谆劝告,要后者下到凡间以后,莫要留恋红尘中的酒、色、财、气,莫贪杯误事,也莫与人随意斗气,应该把天界的美好挂在心间,将天界的任务放在第一位,完成了使命便早去早回。这支曲子偏偏被曹雪芹穿插在宝钗抽取花名签的时刻,而且作者还让宝玉一边听曲,一边颠来倒去地念叨宝钗花名签上的“任是无情也动人”。显而易见,这也是在以曲中何仙姑与吕洞宾的关系,来暗点后三十回佚稿中宝钗引导宝玉出家为僧,复返大荒山的结局!而更重要的,《红楼梦》虽然写了许多书中人物唱曲听曲的情节,但绝大多数都是徒点其名(比如《西游记》、《刘二当衣》、《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丁郎寻父》、《黄伯英大摆阴魂阵》、《荆钗记·男祭》、《续琵琶》等等),或者仅仅是截取其中的一句两句(比如,《西厢记》中的《小桃红》、《仙吕赏花时》、《八声甘州》,《牡丹亭》中的《皂罗袍》、《步步娇·袅晴丝》等等),《山门·寄生草》和《邯郸梦·赏花时》却是仅有的两处被曹雪芹全文照抄的曲文。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用意,作者断不会如此枉费笔墨。而值得注意的是,《山门·寄生草》被穿插在宝钗生日这天,由宝钗推荐给宝玉,《邯郸梦·赏花时》又被安排在宝玉生日这天,出现于宝钗抽取“艳冠群芳”签的时刻。两次均同宝钗、宝玉其人紧密相关。这无疑又是构成了一前一后的一组证据链,证明了日后宝钗引导宝玉出家,正是作者为全书安排的真正结局! [1-2]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汤显祖(1550-1616),明代大戏曲家,江西临川人,居处名玉茗堂。他曾受李贽的思想影响。他的优秀作品反对传统礼教和当时政治状况,但另一方面,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也在一些作品中有所表现。著有戏曲《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种。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1: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儿与王熙凤的对决:将螃蟹黄抹凤姐一脸,为何这事细思不简单?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史湘云在海棠诗社成立后来到贾府,便想着也开一社,请众人作诗。

不想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她兜里钱不够也没办法回家拿钱就为了难。

薛宝钗见她怎么计较都不成,便提议不如将诗社做大,用薛家的螃蟹和酒水,干脆将贾母等贾家上下都请一请岂不是好。




史湘云并非小儿女扭捏心性,知道宝钗一心为她着想,便欣然同意,就有了第二天的螃蟹宴。

螃蟹宴当然不是如此的简单,薛家自己不请客,借由史湘云张罗,一样的“支出”得到的人情却是双倍的。也符合商贾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不过,螃蟹宴真正的“潜台词”,并不是薛家为什么借史湘云请客,以及背后有什么算计。恰恰体现的是薛家母女落得如今在贾府不自由的根源问题。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薛家为什么会一直赖在贾府不走?

表面看是薛姨妈要将女儿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追求金玉良姻,既然目标没有实现就不能走。

但背后深层的原因可并不是如此的简单。

薛家一开始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因薛姨妈丈夫和小叔子相继死去,薛家群龙无首。

薛姨妈一个女人独木难支,必然要依靠娘家扶持。

那王家将女儿嫁给薛家做女主人,如今薛家只有王家女儿做主,这么大一块肥肉岂有不“吞了”?




所以,无论如何薛家彼时已经是王家的附庸无疑。

以王家的势力和王子腾不断崛起的权力,想要帮助薛姨妈维护薛家不倒,并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薛家几代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运营机制和相对应的经营方向,最多不开拓进取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薛蟠不成器,也不影响薛家的有效运作,只需要背后靠山就行。

可一切随着薛蟠打死冯渊,出现了葫芦案后发生了变化。

表面看就是薛家为了躲避刑事案件而“逃走”,实际上薛蟠既不可能亲手杀人,以四大家族的能力,根本就不愁不能脱罪。

事实上后来贾雨村判断葫芦案,也不过就是个轻拿轻放的随便处理罢了,对豪门大族来说,只要官不究民不举,没什么了不起。

薛姨妈携儿带女进京图谋金玉良姻,在贾府一住多年赖着不走,非要将女儿嫁入豪门,看似攀附权贵,实际对薛家来说成固然是好,但不成似乎也没什么损失。

毕竟薛家已经是王家附庸,他们再攀附贾府,难道不会让王家“忌惮”撒手不管他们么?

而且金玉良姻难度大,薛家与贾家地位差距也大,薛姨妈就算再没自知之明,起码也知事不可为,早该知难而退。何况这个主意既不是她需要,也不是她能想到周全的。




种种迹象都表明不是薛姨妈脸皮厚,而是不被裹挟不得不为。

薛家进京图谋金玉良姻,打着薛宝钗有金,要找有玉的配。抛开神话的说法,这不就和当初贾宝玉含玉而生,搞出来的一套如出一辙么?

王夫人的儿子含玉而生。

薛姨妈的女儿金找玉配。

怎么那么巧,王家女儿的子女都有神谕?怕不是王家在背后统筹一切吧?

且为了给薛宝钗增加筹码,还给她整了个选秀的名额,也肯定是王家的能力。

而只要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成为荣国府的女主人,未来荣国府两房的媳妇,一个王熙凤是王家女儿,一个薛宝钗是王家外孙女又是王家控制,不就等于王家“间接”操控了荣国府,可以完全利用其资源为王家所用么。

到时候,王家借联姻操控了贾家与薛家,还怕王家不再崛起?

这种靠联姻而行的吞噬女婿的行为,不就和第一回封肃祸害女婿甄士隐一个套路?而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母蝗虫靠繁衍而行吞噬成灾,刘姥姥是王家人……不也在暗示王家对贾家不安好心。

贾府尚且还是王家正要吞噬的对象,但薛家岂不是已经被薛家吞噬?

薛姨妈如今忍辱含垢留在贾府,有家不能回,有福不能享,整天被人排斥,明着客气背后侧目,哪里是她不想走,而是不能走。




一旦她破坏了王家的计划,等待薛家的将是被王家彻底抛弃,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薛家不用别人,就会被娘家彻底吞了。

王熙凤日后结局是“哭向金陵事更哀”,就知道王家对没有用的女儿到底有多无情。薛姨妈早比王夫人和王熙凤更感同身受,她怎么敢走?

四大家族之中,薛家地位最低,却一直掌握着庞大的财富,不断输送给其他三家。可结果却是他们一旦败落,竟成了被生吞活剥的对象,岂不就像那一只肥美的螃蟹?

后文薛宝钗所作的《螃蟹咏》,将那对螃蟹垂涎欲滴的富贵豪门讽刺挖苦,何尝不是借螃蟹表达自家被四大家族吞食的结局?

所以,螃蟹宴分明就是薛家内心控诉的一种体现。

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花钱请客得人情更好么?可借史湘云请客,能得史家未来人情,让这些贾家人,史家人和王家人都高兴才更重要。

如此的薛家谨小慎微,才是如今他们一家处境的真实体现。

而他们心中的想法,作者则借由螃蟹宴体现出来。

不光是薛家,贾府被“瓜分”的事实,也通过芦雪广分吃鹿肉表现出来。不多赘述。




关于螃蟹宴是薛家被四大家族吞食的影射,通过众位吃客的出身,就能完整表现出四大家族内部的利益纠缠。

贾家的吃蟹人:贾母以下众人,吃的最多。

四大家族之中,贾家占据的利益最大,当初侵占薛家的也最多。

史家的吃蟹人:史湘云浅尝辄止,借花献佛操办螃蟹宴,暗示四大家族当初的史家是大脑角色。居中统筹利益分配。

王家的吃蟹人:王夫人、王熙凤和平儿、薛姨妈以及她们的子孙,都是王家滋生出来的人物,代表了母蝗虫的吞噬现实。王家隐身背后不声不响,却吞食的最多。是最终得利者。

薛家的吃蟹人:薛姨妈和薛宝钗,将自家分给别人吃。

你看这些人全部都是四大家族众人不说,且人物多寡一目了然。

唯一一个不是四大家族中的林黛玉,竟然只吃了一点“夹子肉”,固然文中说她弱吃不得,何尝不是因为螃蟹宴本就是四大家族的“盛宴”,与她无关呢。

就像后文烤鹿肉一样,非四大家族的人,也是一口没动。

综上,螃蟹宴实际就是一场以“薛家”为盛宴的饕餮大餐,暗示薛家曾经被吞食败亡的过程。

而螃蟹宴上其实有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不但能佐证薛家“被吃”的事实,更能表现出王家的无情,以及王熙凤与平儿最终“反目”的现实。





(第三十八回)琥珀也笑着往旁边一躲,平儿使空了,往前一撞,正恰恰的抹在凤姐儿腮上。凤姐儿正和鸳鸯嘲笑,不防唬了一跳,暖哟了一声。众人撑不住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凤姐也禁不住笑骂道:"死娼妇!吃离了眼了,混抹你娘的。"平儿忙赶过来替他擦了,亲自去端水.鸳鸯道:"阿弥陀佛!这是个报应。"贾母那边听见,一叠声问:"见了什么这样乐,告诉我们也笑笑。"鸳鸯等忙高声笑回道:"二奶奶来抢螃蟹吃,平儿恼了,抹了他主子一脸的螃蟹黄子。主子奴才打架呢。"

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她本要抹琥珀,结果却抹了王熙凤一脸螃蟹黄子。尽管是无心之失,但被鸳鸯一渲染,就成了主仆之间为争吃螃蟹反目。原本就是生活小细节,不应该多想。

但结合螃蟹宴本身是对薛家现状的“算账”,就不得不像后面芦雪广烤鹿肉后,为什么偏偏是贾宝玉的丫头坠儿偷了贾琏小妾平儿的虾须镯的问题联想。

王熙凤和平儿既是王家人,也从小一起长大,算作情同姐妹,如今为了利益而“冲突”,岂不就是王家兄弟姐妹们之间赤裸裸的利益纷争写照?

王夫人与薛姨妈就是亲姐妹,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可薛姨妈的难处,王夫人并没有帮忙解决。

甚至金玉良姻本身就是王夫人用来对付贾母支持的宝黛姻缘的。

薛家在贾家谋求金玉良姻,必然被诟病。薛宝钗一个黄花大姑娘,岂有不被人说三道四的?可王夫人选择视而不见。

金玉良姻成功,薛家还是王家附庸,但贾宝玉却又能得到一部分薛家资源扶助不说,也让贾家与王家薛家捆绑更紧。王家为了自身利益,就不可能舍了外孙贾宝玉,全力支持女婿贾琏,对贾宝玉更有利益。

王熙凤和平儿这一出,多少就折射了一些王夫人与薛姨妈这对王家姐妹之间的“利害”关系。

这还不算,当时王熙凤正和鸳鸯琥珀玩笑,说要贾琏纳了鸳鸯为妾。

琥珀则笑话平儿吃醋,实际是影射了王熙凤和平儿把持了贾琏,不给其他丫头们机会。




王熙凤调侃鸳鸯,便中了后文贾赦讨鸳鸯的事。

但要注意真正“偷袭”抹了王熙凤一脸螃蟹黄子,恰恰是平儿。结合平儿在王熙凤身边不断扬名,造成凤姐名声越来越差,平儿名声越来越好,以及尤二姐整件事平儿的古怪行径,都能证明平儿与王熙凤离心离德,真正日后背刺凤姐的,极可能就是平儿。

还有,王熙凤虽然是贾琏的妻子,但她和王夫人一样,从来都以王家自傲,不以贾府媳妇自居。

反而是平儿更加的与贾琏贴心。王熙凤更代表了王家利益,平儿反而代表了荣国府尤其是长房的利益。

荣国府长房与二房之争,就从王夫人嫁给贾政后开始。贾政能够抢走贾赦的爵产和当家人位置,背后更肯定是王家的手笔。

如此一来,平儿抹了王熙凤一脸螃蟹黄子,实际代表了贾家与王家背后的分歧和矛盾早已有之。

更别忘了螃蟹黄子代表了生殖,王熙凤和平儿的主奴之争,实际就是生育权的争夺……

曹雪芹将这些细节,杂糅在螃蟹宴的这些日常细节中,细想就像吃螃蟹一样,越咀嚼越有味道。

至于是与不是,可以见仁见智。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3-01 10:08・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1: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尤二姐死后,贾蓉向南指大观园的界墙,贾琏马上露出了阴狠的表情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尤二姐死了,贾琏突然忘了之前只当秋桐是命,恨不得随着去了。

☞细说红楼系列24,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 一 ꧂
(第六十九)揭起衾单一看,只见这尤二姐面色如生,比活着还美貌。贾琏又搂着大哭,只叫“奶奶,你死的不明,都是我坑了你!”贾蓉忙上来劝:“叔叔解着些儿,我这个姨娘自己没福。”说着,又向南指大观园的界墙,贾琏会意,只悄悄跌脚说:“我忽略了,终久对出来,我替你报仇。”

贾琏的话很奇怪,细品颇有弦外之音。

他说尤二姐“死的不明”,事实尤二姐死的再明白不过。就是失去孩子受打击,吞金自尽而已。也肯定会有大夫过来查看,怎么可能死的不明?

明明是“明”却非说“不明”,可见“不明”才是贾琏需要的事实。




꧁ 二 ꧂
尤二姐生前最困难的时候,贾琏就在一个院子里,却对她不闻不问。生前死后两副面孔,贾琏的真实立场为何?

尤二姐的起因,他并不关心,却直言要“报仇”。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虚情假意居多。贾琏借尤二姐的死去对付王熙凤,才是真实态度。

这种思想是先有还是后生,看似差不多却细思极恐。

贾府大宅内人心诡谲,各自都有自己的盘算。




王熙凤能为尤二姐,设局状告贾琏。贾琏怎么会傻乎乎的听之任之,什么也不做?

他要对付王熙凤,“妒忌”作为七出之条,是最好的利器。王熙凤“杀”尤二姐和腹中孩子,就是最大罪状。

何况贾琏并不是一个人。

꧁ 三 ꧂
贾蓉以前一直是王熙凤的“帮凶”,帮她害死了贾瑞。这也是他手头证据。

尤二姐这事,贾蓉分明反水了。

他当初教唆贾琏偷娶尤二姐,原文说方便他与姨娘私会。




却被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一顿磋磨,弄的狼狈不堪。

等王熙凤故技重施,让尤二姐步贾瑞后尘,贾蓉便出工不出力了。

如今尤二姐死了,当贾琏还在哭诉时,贾蓉却极为冷静。指着大观园的墙提醒隔墙有耳,防着凤姐。

他这一指,也变相指认凶手就是王熙凤。

꧁ 四 ꧂
贾蓉的这种冷静更可怕。符合他在葬礼上的一贯“冷静”。

当初秦可卿死后,贾珍如丧考妣,贾蓉“冷静”,得了五品龙禁尉。

如今贾琏又哭成泪人,贾蓉依然“冷静”,这次他还想干什么?




从他指向大观园南墙的那一下,就与贾琏结成同盟,要“报仇”对付王熙凤。

贾蓉与尤二姐的关系很不一样。劝贾琏偷娶为方便私会,婚后却从来不去,仿佛他的目的也不在此。

曹雪芹在尤二姐成亲、怀孕和死亡的时间线上很混乱。造成她腹中孩子仿佛是贾琏的,更像是贾蓉的。

当日,贾蓉回家,被尤二姐吐他一脸的砂仁,功效正是安胎的。最是耐人寻味。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09-30 08:48・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23:00 , Processed in 0.0660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