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3-1 23: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畸笏叟+朱彝尊+?】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成书过程探佚
Thank You
Thank You
I'm a nice guy from 污托邦
15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成书于明末清初,不晚于康熙朝。这是以文献、文物、脂批等为核心考证依据的红学爱好者大致相同的观点。
主要依据包括:
核心文物:芹溪折扇、曹寅藏书《书史纪原》、“曹雪芹书箱”对应程琼的《旧雨晨星集》内容等。
2.《何必西厢》和《儿女英雄传》两者的序文署年(注:两本书中所提的《红楼梦》既可能是序文年间原作品已有内容,也可能是后人修订刊印时期再添加的内容。个人倾向前者可能)
3.《红楼梦》一书中大量礼仪规制都体现了明朝的制度(清朝已废除)。
4. 不同版本间的避讳情况。
5.《红楼梦》一书中引用的戏剧,比如最显著的特征,有《长生殿》,但无《桃花扇》,非常重要的断代信息。
脂批是判断成书过程及作者身份的重要途经,但是脂批本身作为信息载体是混淆的,大部分没有署名、署年份。所以,会产生以下一系列问题:
不仅不知道已署名的批书人真实身份,也不清楚未署名批语出自与哪个既知的署名人;
不知道是否有作者本身的批语,抑或是有已知署名之外的批书人;
大多数批语不知道生成时间,自然无法厘清批语出现的顺序。
以下对于成书过程的猜测,基于很多已发布在网络的文献、论著和红学爱好者的推测,使其顺序合乎时间、地点和大致的情理逻辑。
底本
大致两种情况,袁于令或吴梅村的作品。(其他情况,以驳斥胡适曹雪芹红学立论为主,没有清楚的立论逻辑或是明确提出带清晰依据的新候选人)
一、
袁于令(1592-1672),江苏吴县人,顺治十年(1653)被参罢官,便侨寓江宁,后寄居会稽,落魄以终。所作传奇有《西楼记》、《金锁记》、《珍珠衫》、《鹔鹴裘》、《长生乐》等。
主要依据是43卷的《金玉缘》,署名是“西楼居士原撰,高兰墅编次,程伟元题名”。
本书前三卷浓缩《红楼梦》前八十回,后四十卷和程本《红楼梦》后四十回,几乎完全相同。这套书刊出时间不明,无法判断是否为程伟元、高鹗所刊或后人撰此书来暗讽两人;也无法判断是这部《金玉缘》出脱自《红楼梦》或是《红楼梦》改编自这部《金玉缘》(或西楼居士原作)
问题:
程伟元三印《红楼梦》,那这本《金玉缘》是不是程甲本、程乙本之外更早的第三本
《红楼梦》三家评本为什么叫《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是否他们曾读过这本或西楼居士原撰的《金玉缘》?
西楼居士是不是袁于令?(个人倾向是,《红楼梦》中点戏,提到过《西楼记》的曲目)
关于这部《金玉缘》是《风月宝鉴》的说法,个人持否定意见
个人认为,该43卷《金玉缘》为后人所作的可能性较大。
二、
吴伟业(1609.06.21—1672.01.23),江苏太仓人,顺治十三年(1656)底,以丁忧南还,从此不复出仕。
主要依据:
《红楼梦》中的部分用词、情节细节或构架和吴伟业的作品《通天台》、《临春阁》,特别是《秣陵春传奇》多有一致的部分,体现了作者常有的用语习惯、创作记忆等情况。(存在《红楼梦》作者效仿的可能)
《癸酉本》第108回回末有批语:“本书至此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癸酉本》开卷第一回批语:“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風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
《癸酉本》的真伪有两个层面:
该本基于一个古时真本,它不仅理清了一些章回文风差异的问题,特别为解决靖藏本不解脂批做出贡献,详见:“靖本”“吴本”《石头记》的互证
《癸酉本》仅公布了后二十八回内容和一些脂批内容,原抄本具体情况不可知,很多结论都来自持有者或相关人的推断。即使相同文字,由于排版、出现方式等差异,也可能会引起分歧。所以,就基于目前已公布的内容,包括相关推断结论,甚至脂批本身,无论全部或仅部分的真实性、准确性存疑。
三、其他比如冒襄、张岱等说法,基于个人经历和小说内容的对比,缺少有关联的实证依据。
底本部分总结:
假设吴梅村底本为真,可以大致明确《红楼梦》后期的增删润色基于吴梅村旧作《風月宝鉴》。那也确实存在过《風月宝鉴》这样一部作品,和甲戌本脂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的描述是相符的。
根据甲戌本脂批”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则会产生新的问题,及一些可能性。
无法判断吴梅村旧作《風月宝鉴》,之前是否另有底本?西楼居士原撰的《金玉缘》的前三卷故事是否就是这里《風月宝鉴》的底本?吴梅村是否将其融合进了怀念明朝《石头记》和儿女情恨《情僧录》的线索而构成了这部《風月宝鉴》?
东鲁孔梅溪题《风月宝鉴》是否就是吴梅村这部《風月宝鉴》?还是如同甲戌本所批”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后来孔梅溪在批阅《石头记》过程中重题了《風月宝鉴》,这关系到孔梅溪这个人物在真实世界介入《红楼梦》创作的时间。
如果按文中所述顺序先有《红楼梦》之名,再又《風月宝鉴》。那吴伟业是不是东鲁孔梅溪?如果不是,他是不是吴玉峰?如果是吴玉峰,他为什么放弃了自己所题书名,而采用东鲁孔梅溪所题?
如果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该部《風月宝鉴》,然后癸酉定稿决定另改名《石头记》,甲戌仍用《石头记》。那很可能《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的写法并非按时间顺序进行。个人感觉甚至可以倒过来走,《情僧录》和《红楼梦》是《风月宝鉴》增删过程中产生的书名。而《金陵十二钗》看似也像一个最初的底本名。
(对于《癸酉本》直指吴伟业的两条脂批存疑,毕竟其他各本均未出现真实人物的原有姓名和表字,清人别号或室名大泛滥,完全没必要出现原名和字。)
曹雪芹增删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大致赞成曹雪芹为曹溶说。
关于严绳孙(1623-1702)说,深感缺少证据及整体过程这种框架性的逻辑,认可可能性,保留意见。其也可能继承曹溶的工作继续负责增删,他是1685年,即康熙二十四年辞官回家乡隐居。(主要依据:乾隆年间《樗散轩丛谈》认为《红楼梦》“是康熙间某府西席常州某孝廉所作”、“又谓无锡曹雪芹添补”,然后因为严绳孙是无锡人,并死于康熙壬午1704,这符合曹雪芹死于壬午说)
关于冒辟疆(1611.04.27-1693.12.31)说,缺少具体证据,认可可能性并相信参与了批阅修订,保留意见。可能吴伟业的《風月宝鉴》经冒辟疆再至曹溶处,也可能曹溶死后《風月宝鉴》来到或回到了冒襄处。倾向认同《红楼梦》中的女性故事来自冒襄,不知《情僧录》是否是其增补的内容。毕竟"《風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
曹溶(1613-1685),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三年(1664)裁缺归里。康熙十三年(1674)三藩之乱发生后,阁臣以边才荐,随征福建。丁忧不复出。随后至1685,虽经诏举博学鸿词、修明史,均未赴。
主要依据包括:
曹寅藏书《书史纪原》,书尾处有“雪芹已校”四字。证明确有雪芹其人,并可能精于校董其昌的字(曹溶和冒襄一起师从董其昌),关键其中的“芹”字和曹溶现存书法作品中的“芹”字高度相似;
吴伟业和曹溶可能没有什么友情,虽然肯定有很多交集。通过冒辟疆或者胡介,两人一定能被联系起来。从(吴亡故)1672至(曹溶去世)1685,大致十年。这和《红楼梦》中”曹雪芹增删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及《癸酉本》中”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两段内容可以相匹配。
曹溶是大收藏家,在文学领域是大词人,浙西词派的领袖,但他不同于前文所提及的袁于令、吴梅村和之后将提到的洪昇和孔尚任那样是戏曲作家,所以,他仅批阅增删、纂目录,分章回,填词诗句合理,不会更改情节。这和甲戌脂批”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 ”,以及庚辰脂批“缺中秋诗,俟曹雪芹”不矛盾。(庚辰脂批时间线较多,该句之前的“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应为抄本的批注,非脂批。据传《癸酉本》中已有缺中秋诗,俟曹雪芹”内容。)
问题:【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曹溶是大藏书家,由他收藏吴氏旧作《風月宝鉴》也算合情理,但其弟棠村是谁?曹溶的生平资料中没有记录。梁清标(1620—1691),号棠村,河北真定,大收藏家,和曹溶有一定交集。但以常用名号出现在作品中和拿来当批书人署名是否合理?
脂评石头记
大致是曹溶死后,畸笏叟开始重新组织并领导批阅润色修订曹溶完成的部分,这里主要参与的人物较多,除畸笏叟外,主要有脂砚斋、芹溪、梅溪、棠村、松斋等。这里梅溪、棠村、松斋可能是较早参与批阅,畸笏叟、脂砚斋、芹溪、可能相对晚,具体不详,但一定有顺序关系和交叉问题,畸笏叟一定早于脂砚斋参与批阅。
真实人物大致为:
畸笏叟:朱彝尊(1629.10.07-1709.11.14日康熙已丑),浙江秀水(嘉兴市),1692年二次罢官后,基本在江南一带生活,各地拜访为主。师从曹溶,晚年与洪昇(1689被逐出京师)来往密切,为其《长生殿》序;再与曹寅往来频繁,为其《楝亭诗钞》作序。
主要依据:
可以推断为畸笏叟的人很多,包括毛起龄、尤侗、潘耒、秦松龄等等。主要考虑的是朱彝尊交友经历,以及亡故时间为康熙已丑1709,这和畸笏叟最后的批语大致是在康熙丁亥夏1707年基本相符。(1708-1709两年,朱彝尊主要完成《曝书亭集》,及帮曹寅编《两淮盐荚书》,这时曹寅可能是新的批书人)
如果严绳孙是曹溶的继承者,他死于康熙壬午1702,朱彝尊撰的墓志铭。曹雪芹死于壬午还是甲申存疑,假设芹溪死于甲申成立,那曹雪芹亡故于壬午或其他时间都没有很大冲突。
2. 芹溪:洪昇(1645-1704康熙甲申六月),钱塘(今浙江杭州)人,1689年被逐出京师,1691年回到杭州。康熙四十三年(1704)曹寅邀洪昇上座,演出全部《长生殿》,之后自江宁返,行经乌镇,酒后登舟,堕水而死,时为六月初一日(即1704.07.02)
主要依据:
芹溪折扇和《天宝曲史》刻本中的记载都大致可以证明洪昇有芹溪的别号;
【靖本”夹条:此是第一首标题诗。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愿造化主再出一脂一芹,是书有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原)矣。甲申八月泪笔】一般认为,壬午年的批语都来自畸笏叟。原批未句读,个人认同“壬午除夕”为前批收尾的解读。所以“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应为脂砚斋甲申八月所写,这个时间点和洪昇亡故的日期就高度相符了。
根据以上畸笏叟-朱彝尊和芹溪-洪昇的推测,包括时间和地点,回过头来看《癸酉本》,即公历1693年《石头记》初次定稿(脂砚斋参评,但没启用脂砚斋评的标识);甲戌本(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是1694年。在时间和地点可行性上没有什么冲突。己卯本和庚辰本这两个年份大致应该都是乾隆时期怡亲王弘晓的抄本定本时间。
3. 脂砚斋:黄蕙,1645-卒年不详,洪昇妻,有传其有脂砚斋的室号,未见出处。脂砚斋开始参与批阅晚于畸笏叟,同时退出批阅也早于畸笏叟。她/他和芹溪的参与应该是基本同步。
4. 棠村,猜梁清标(1620—1691),号棠村。这个还是存疑的,不合理的部分在于为什么在书中直接用常用名号;虽然和前文提到的人有交集,但毕竟常驻河北真定。
5. 孔梅溪,猜孔尚任(1648-1718)。孔尚任可能未参与由朱彝尊组织领导的这次批阅修订,他也几乎不可能是吴梅村旧作《风月宝鉴》的提名者。只可能在参与过程中,提议仍用《风月宝鉴》。(关于王士帧是否是孔梅溪,持更大异议,但保留可能性意见)
孔尚任在扬州的时间大致是1686-1690期间,这个时间段大致是曹溶死后,到朱彝尊和芹溪回到故里的真空段,这个时间段那个《癸酉本》初稿未定的本子不清楚在谁那(不知道是不是主要以严绳孙持有继续批阅)。
不过有一点,可以大致确认。即棠村、梅溪、松斋的批语是很有限的,而且缺少他们对他人的评价或解释,只有脂砚斋和畸笏叟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回顾或批注。所以,他们大致应该是在这次以畸笏叟为主导,芹溪主笔润色,脂砚斋参批阅的过程之前的某一时间段(可能有交互到的部分),参与的批阅。由此,很大程度上可以保留孔尚任参与的可能性。《癸酉本》中似乎有相对比较直接证明孔尚任参与的批语。
结论
到此为止,一般认为的《红楼梦》前八十回已经定型。之后,无论立松轩本、梦觉主人本直至程高本并没有正真的参与前八十回的创作。立松轩和梦觉主人大致应该是《红楼梦》前因后果的知情者。关于程高本的后四十回是来自梦觉主人的《甲辰本》还是西楼居士的《金玉缘》,无从知晓。
编辑于 2020-08-25 07: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