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0-9 07: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改革皇帝”到“自戕天子”—记明思宗朱由检
司马拆四世
司马拆四世
律师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写于2015年6月24日
明思宗朱由检,是一个悲剧的皇帝。每看历史,总觉得他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几个圣明之君,但是命运偏偏如此多劫。爱历史的人总是说明朝亡于万历,而不是亡于崇祯。那是历史学人对于崇祯的爱和怜悯。是的,万历朝的纲纪腐败,埋下了明朝覆亡的种子。但是身受亡国之痛、亡国之恨的,却是崇祯。
历史的拐角处,总是异常的精彩,总是令人扼腕。
明思宗朱由检,生于1611年,崩于1644年,明朝第十六个皇帝,少年英武的天子。在继皇帝位之前,朱由检在信王的岗位上挂职锻炼了五年之久,深居简出,韬光养晦,这和我们现在的组织部任用干部之前的任前考察差不多少。明思宗的韬光养晦,是做给他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看的,但更是做给大宦官魏忠贤看的。
魏忠贤领导着庞大的国家机器,名为大内总管,服侍皇帝,实际上是眼线遍布全国,考察任用干部,处分官员。职权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监察部,公安部,国安部,比他们加起来的权利还要大。大太监魏忠贤是东厂的厂长,下面还管着锦衣卫。但是江湖上流传着他们更为响亮的名字—“鹰犬”。
想想当时的魏忠贤其实也是几千年皇朝历史的悲剧,一个草根,无权无势,靠着净身进宫当了公务员,靠着认干爹魏朝站稳脚跟(所以改姓了魏,原名李进忠),靠着太监和宫女对食拿到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魏忠贤的对食宫女是客氏,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所以一个励志的故事后面,往往有一个不堪的因果。得势的魏忠贤是凤凰,失势的魏忠贤是野鸡。那个时候,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幸运,明知大难临头,还有美领馆可以夜奔。也没有秦城可以显示钦命要犯的尊荣。只有一抔黄土,史书中几行名姓。
中国的事情,有时候真叫一个奇怪。小到一个官员,大到皇帝,往往不是在工作中得到别人欣赏,在公开的竞争中博取上位,要上位往往要韬光养晦,莫不如此。有时候我经常说:中国的政治,是死人对于活人的统治(儒家的说法是“法先王”)。陵寝中的一位先皇,代表着列祖列宗,代表着不能背叛。即便是某祖和某宗之间主张的东西完全相反。那也是一脉相承的宇宙真理,不断与时俱进,融入同一体系。想要上位,只有韬晦,要大家认可你,接受你,你就只能啥也不说不做,有时候还要谦让,这叫以退为进。这样选出来的官员和皇帝往往是先皇帝在考虑各方的派系,挑选一个“中庸”大家可以接受的人选。这是政治领域的“劣币驱除良币”,逆向淘汰。说实话,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那就是我们和其他所有的现代文明国家的大不同。
信王在做王爷的时候无所作为,并不是说明在做皇帝的时候也无所作为。实际上,他在即位之时,即显现出所有开明君主的特征。为了巩固权威,杀人立威。(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有杀人立威这一说,宋太祖赵匡胤是他们中的例外)。这一次杀的,是位高权重的魏忠贤。有人说杀魏忠贤是因为他太嚣张了,这是小民之见,以为邪不胜正,正必克邪。实际上杀魏忠贤是政治需要,需要通过杀魏忠贤将大权集于朝廷。杀人的过程是富有政治智慧的,首先是铲除其羽翼,革职其党羽,这叫投石问路,杀鸡儆猴。其次便是对魏忠贤革除官职,贬至安徽凤阳,以示皇恩,最后魏忠贤自缢而死(我认为是被死亡,斩草除根,以儆效尤)。然后,重新启用被魏忠贤迫害的官员,大权集于中央。杀魏忠贤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至少社会上是安定的,没有出现大的政治波折,一个中兴的局面诞生了。
扳倒了魏忠贤,东厂还是要保留的,甚至要扩大权威,人一定要是自己人。于是另外一个大太监王承恩承袭了魏忠贤的职位,成为了司礼秉笔太监。这是中国式的反腐败,反对一个腐败官员,启用了另外一个腐败官员,看似给人希望,实际周而复始。但是说实话,我对于这个王承恩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人比魏忠贤要忠,也比魏忠贤要贤,低调,社会影响也不算坏,不算乱臣贼子一类。
崇祯朝的危局,北有后金政权崛起,势力不断壮大。西有农民起义,日益炽烈。内有大臣党争,外有骄兵悍将。朝政的重中之重,是平辽。崇祯皇帝启用了著名的蓟辽督师袁崇焕。一开始,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崇祯是求治心切,十分欣赏,授予专断大权。但是很快,袁崇焕的平辽方略和崇祯帝的平辽方略就发生了本质的冲突,矛盾很快凸显出来。袁崇焕的平辽方略是“以打促谈”,外交争取和军事斗争一起上,争取一个分治的局面。崇祯的平辽方略是“只打不谈”,只有军事斗争,不谈外交(确实也是,你皇太极就是我的一个臣子,凭什么承认你?凭什么和你外交?)。平辽理念的差距,再加上朝廷复杂的党争。袁崇焕这个最大的“叛徒,内奸,工贼”就被揪斗出来了。一番审定之后,崇祯愤怒未消,定为磔刑(凌迟)处死。临刑当天,袁崇焕毫无畏惧,“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何等悲剧。袁崇焕死前吟诗一首,作为遗言: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然后局面就铁定了,众臣们虽然不说,但是看见了血淋淋的现实。对于崇祯皇帝要办的事情,都争相推脱,或者阳奉阴违。当时没有“裸官”一说。如果有,众臣一定是早早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安全地方,手里揣着护照,随时准备开溜。谁还把朝政当回子事情。后面的事情,就是后金不断犯边,李自成,张献忠越来越壮大。
说到李自成,他本是银川驿卒,当时可能也是官民比突破的朝廷供养的底线,李自成被裁员回家。实际上体制内的人才最有可能反对体制。因为体制对于局外人来说,那是一碗饭,一个糊口的生计。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意味着荣华富贵,升迁进职。所以像公务员改革,要求官员公布财产之类的,在西方可行,在中国要么改不动,要么一改就乱,会造反。体制内的人一方面互相攀比,一方面又掌握社会资源。要他们一条心,怎么可能?只是在有限的几件事情上面,维系着最后的安全。当改革失去了共识,失去了目标,失去了主帅。再改,那就要命了(这段,还算是点题吧)。拐过来,还是说李自成,自崇祯二年参加革命工作,一度革命陷入绝地,临潼大败,只有十几个人,短短三年之后,李自成重整了实力,大约发展至100万人,重整的秘诀在于一个政治口号“迎闯王,不纳粮。”(可见政治口号多么重要)。崇祯十四年,闯军攻克洛阳,福王朱常洵被俘,起义军生擒福王后,把三百多斤的福王和后苑的鹿一锅子烹了,作为“福禄宴”(可见,洪水滔天那天,老百姓有多恨,有多狠)。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昌平失守,十七日,围攻北京城。三月十八日,闯军以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守军或逃、或降。下午,曹化淳开彰仪门,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明思宗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外戚家。又逼周后自杀,手刃袁妃(未死)、长平公主(未死)、昭仁公主。三月十九日凌晨,明思宗和太监王承恩(此时便知其忠烈)至万寿山,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观中国历史,王朝覆灭,君王的命运无非几种:禅位幽禁(一般都是被逼的,没有主动的),被杀(包括被自己人杀,被敌人杀),自杀殉国。明思宗朱由检“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真算是贞烈的国君。
这时候,才知道,只恨生在帝王家!
发布于 2020-02-04 07: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