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甄士隐影射顽石No36500崇祯帝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 20: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是五代南唐词人李煜写的一首词。

这首词作于李煜国亡家破,身为囚虏之后。词的上片,写对故国难回的伤心,下片,写对往事成空的哀叹,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往事的无限思怀,对囚居生活的极端哀怨,词意凄惋,字里行间,充满着无限的愁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作者
李煜

作品出处
南唐二主词


文学体裁


创作年代
五代南唐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赏析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子夜歌1

人生愁恨何能免2,销魂独我情何限3!故国梦重归4,觉来双泪垂5。

高楼谁与上6?长记秋晴望7。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8。[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诗词注释
子夜歌:此词调又名《菩萨蛮》、《花问意》、《梅花句》、《晚云烘日》等。此词于《尊前集》、《词综》等本中均作《子夜》,无“歌”字。
何能:怎能。何:什么时候。免:免去,免除,消除。
销魂:同“消魂”,谓灵魂离开肉体,这里用来形容哀愁到极点,好像魂魄离开了形体。独我:只有我。何限:即无限。
重归:《南唐书·后主书》注中作“初归”。全句意思是说,梦中又回到了故国。
觉来:醒来。觉:睡醒。垂:流而不落之态。
谁与:同谁。
长记:永远牢记。秋晴:晴朗的秋天。这里指过去秋游欢l青的景象。望:远望,眺望。
还如:仍然好像。还:仍然。
折叠诗词译文
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我梦见自己重回故国,一觉醒来双泪垂落。有谁与我同登高楼?我永远记得一个晴朗的秋天,在高楼眺望。往事已经成空,就仿佛在梦中一般。[2]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因思绪有感而作。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折叠文学鉴赏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苦。

起首二句由悲叹、感慨而入,用直白的方式抒发胸中的无限愁恨。“人生”句是一种感叹,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抽象概括,既是说自己,也是说众生,其“愁恨”自有一番别样的滋味,“愁”是自哀,也是自怜,是自己囚居生活的无奈心情:“恨”是自伤,也是自悔,是自己亡国之后的无限追悔。也正因有如此“愁恨”,作者才“销魂独我情何限”,而句中“独我”语气透切,词意更进,表现了作者深切体会的一种特殊的悲哀和绝望。正如俞陛云《南唐二主词集述评》中所云:“起句用翻笔,明知难免而自我销魂,愈觉埋愁之无地。”第三句“故国梦重归”是把前两句关于愁恨的感慨进一步的具体化和个人化。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自然对自己的故国有不可割舍的情感,所以定会朝思夜想。可是事非昨日,人非当年,过去的欢乐和荣华只能在梦中重现,而这种重现带给作者却只能是悲愁无限、哀情不已,所以一觉醒来,感慨万千、双泪难禁。“觉来双泪垂”不仅是故国重游的愁思万端,而且还有现实情境的孤苦无奈,其中今昔对比,抚今追昔,反差巨大,情绪也更复杂。

词的下片续写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和悲哀。

“高楼谁与上”是无人与上,也是高楼无人之意,进一步点明作者的困苦环境和孤独心情。所谓登高望远,作者是借登高以远眺故国、追忆故乡。故国不可见,即便可见也已不是当年之国,故乡不可回,此恨此情只能用回忆来寄托。所以作者的一句“长记秋晴望”,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哀鸣。现实中的无奈总让人有一种空虚无着落之感,人生的苦痛也总给人一种不堪回首的刺激,作者才有“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的感慨。在现实中,“往事”真的“成空”。但这种现实却是作者最不愿看到的,他希望这现实同样是一场梦。“如一梦”不是作者的清醒,而是作者的迷惘,这种迷惘中有太多的无奈,以此作结,突显全词的意境。

全词以“梦”为中心,集中写“空”,笔意直白,用心挚真。全词八句,句句如白话入诗,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挚切。全词有感慨,有追忆,有无奈,有悲苦,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浅,同时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显其曲致婉转。

折叠名家点评
清陈廷焯《别调集》卷一:“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近人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思故国,不假采饰,纯用白描。但句句重大,一往情深。起句两问,已将古往今来之人生及己之一生说明。‘故国’句开,‘觉来’句合,言梦归故国,及醒来之悲伤。换头,言近况之孤苦。高楼独上,秋晴空望,故国杳杳,销魂何限!‘往事’句开,‘还如’句合。上下两‘梦’字亦幻,上言梦似真,下言真似梦也。”

近人詹安泰《李璟李煜词》:“马令《南唐书·后主书第五》注:‘后主乐府词云:故国梦初归,觉来双泪垂!又云:小园昨夜又西风,故国不堪翘首月明中!皆思故国也。’这是李煜入宋后抒写亡国哀思的作品。前段是说人生都不免有愁恨,而我的情怀更觉难堪,这是泛指一般的情况。梦回故国,一觉醒来便流泪,这是专指特殊的情况。后段紧接特殊情况推进一层说,本来故国是不堪回首的,可是老是记着以前秋高气爽的时候跟人在楼上眺望的情事。现在叫谁跟我一起呢?看来旧事全是空幻的,只是像一场大梦罢了。从悲痛之极,无可奈何,归结到人生如梦,便觉真挚动人。”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3]

参考资料
1.《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 诗词名句网 . [2017-8-30]
2.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 古诗文网 . [2017-8-30]
3.李煜  . 古诗文网 . [2017-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 20: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夜歌四十二首
佚名佚名〔魏晋〕

气清明月朗,夜与君共嬉。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 16: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小札(一)
空空好了
空空好了
​关注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南直召祸

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甲戌眉批: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

南直:南直隶简称南直,是明朝处于南方、直隶中央六部的府和直隶州的区域的总称。为明朝行政区划两京地区之一,区别于北直隶。与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二省一市相当,与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和浙江相接壤。

明朝初年,直属京师南京的地区为直隶,洪武初年建都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以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等14个府级单位(注:明朝时期的直隶州与府平级,有别于低一级的散州)为直隶。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后,消北平布政使司,将北平布政使司所辖府和州直隶州也直隶中央六部,遂称北直隶,简称北直,区域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河北等市省;京师改称南京,原京师地区改称南直隶,原辖区基本不变,以区别于北直隶。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沿明制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即废除南京国都地位,巡抚衙门设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

2、紫芸轩

温柔富贵乡【甲戌侧批:伏紫芸轩。】

蛛丝儿结满雕梁,【甲戌侧批:潇湘馆、紫芸轩等处。】

3、三生石上旧精魂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甲戌侧批: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

解释:佛教故事,唐代李源与高僧圆泽禅师相约来世相见的故事。借指前世姻缘,来世重新缔结。

出处:唐·袁郊《甘泽谣》:“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往相访,此生虽异性长存。”

又有传说北宋苏东坡与僧佛印友好。佛印与苏东坡约定,等他死后十二年在杭州天竺寺相见。十二年后,苏轼到寺前,听一牧童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据说此童就是佛印的身。



4、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甲戌侧批:妙极!恩怨不清,西方尚如此,况世之人乎?趣甚警甚!甲戌眉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

出处:唐朝刘长卿的戏赠干越尼子歌

刘长卿(718年—790年),字文房,祖籍宣城,家居洛阳 。唐朝时期大臣、诗人、儒客大家。

天宝年间,进士及第。至德年间,授监察御史,迁长洲县尉。大历年间,出任江淮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坐贬睦州司马。刚直犯上,两度迁谪。唐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名作《逢雪宿人》。

戏赠干越尼子歌

鄱阳女子年十五,家本秦人今在楚。

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

五年持戒长一食,至今犹自颜如花。

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禅枝绕精舍。

自用黄金买地居,能嫌碧玉随人嫁。

北客相逢疑姓秦,铅花抛却仍青春。

一花一竹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

黄鹂欲栖白日暮,天香未散经行处。

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泠泠。

云房寂寂夜钟后,吴音清切令人听。

人听吴音歌一曲,杳然如在诸天宿。

谁堪世事更相牵,惆怅回船江水渌。



5、故士隐常与他交接。【甲戌侧批:又夹写士隐实是翰林文苑,非守钱虏也,直灌入“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一回。】

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后半回写甄英莲(香菱)住进大观园和宝钗住一起,和黛玉学写诗。



6、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

宝钗、湘云都两鬓又成霜?(未见后八十回后之文稿)纵使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判词宝钗宝玉结婚,婚后可能宝钗两鬓又成霜,湘云如何未解?



7、展眼乞丐人皆谤。【甲戌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

贾宝玉、甄宝玉都沦为乞丐?(未见八十回后之文稿)有听过传言八十回后文稿写贾宝玉沦为乞丐,却未听过甄宝玉之论述?



8、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

贾兰当官,还有贾菌?(未见八十回后之文稿)李纨判词是诰命夫人,贾兰应该是当官,贾菌如何未解?



9、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甲戌侧批:奇诡险怪之文,有如髯苏《石钟》《赤壁》用幻处。】

髯苏,汉语词语,读音rán sū,亦作“髥苏”,为宋苏轼的别称。

解释

亦作“髥苏”。 宋 苏轼的别称,以其多髯故。

出处

宋·苏轼《客位假寐》诗:“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苏。”

元·郑允端《东坡赤壁图》诗:“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髥苏。”

元·吴镇《玉蝴蝶·赤壁怀古》词:“昔年此地,虹销霸气,电扫雄图。折戟沉沙,忽然携酒到髯苏。”

清·周起渭《避风赤壁登苏公亭放歌》:“髯苏一去青山闲,老子今朝散轻策。”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10、人间万姓仰头看。【甲戌眉批:这首诗非本旨,不过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书本意用中秋诗开头,用中秋诗结尾,又用起诗社于秋日。

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重扎:

1、茅椽蓬牖,máo chuán péng yǒu

茅,指盖屋的草;椽:架在屋顶檩木上的木条。牖:窗户。蓬牖:用蓬草编成的窗户。

解释为屋顶、窗子都是用茅草、蓬蒿搭盖。

形容居住条件简陋,生活贫困。

2、锦衣纨绔 jǐn yī wán kù

锦衣:华丽的衣服。纨绔:古时富贵人家子弟所穿的细绢裤。

指达官显贵的后代。

3、饫甘餍肥 yù gān yàn féi,

意思是饱食肥美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奢侈。

4、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甲戌侧批:自愧之语。蒙双行夹批:世上人原自据看得见处为凭。】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甲戌侧批:好极!今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见此大不欢喜。】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甲戌侧批: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也。谚云:“一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信哉!】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甲戌侧批: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甲戌侧批: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甲戌侧批: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乡【甲戌侧批:伏紫芸轩。】去安身乐业。”【甲戌侧批:何不再添一句“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甲戌眉批:昔子房后谒黄石公,惟见一石。子房当时恨不能随此石去。余亦恨不能随此石去也。聊供阅者一笑。】

黄石公(?-前195年),下邳(今江苏邳县)人。秦汉时期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被道士拉入道教神谱。

早年为躲避战乱,隐居于下邳。三次试探张良,授予《太公兵法》,辅佐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

汉高帝八年,去世,后世流传《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

《史记·留侯世家》即《圯上老人》

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5、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荥阳郡中牟县(今河南省中牟县)人,西晋时期文学家,安平太守潘瑾的孙子,琅邪内史潘芘的儿子。

夙慧,有奇童之号。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出为河阳令,转怀县令。勤于政绩。负才不得志,作谣讽山涛、裴楷等为帝所亲遇者。杨骏辅政,引为太傅主簿。骏诛,除名。后累迁为给事黄门侍郎。性轻躁趋利,谄事贾谧,为“二十四友”之首。赵王司马伦执政,岳与伦亲信孙秀有宿怨,秀诬以谋反诛之。

岳美姿仪,少时出门,常为妇人投果满车而归。善诗赋,诗与陆机并称。今存《潘黄门集》辑本。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西施,子姓施氏,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一说七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 ,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之美誉。其中的“沉鱼”一词,讲述的就是“西施浣纱”的故事。

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其父卓王孙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大亨,仅家僮有八百名,卓王孙分私奔的卓文君百名僮仆、百万两钱,成一段佳话 。卓文君姿色娇美,通音律,善抚琴,所著《白头吟》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流传至今 。

6、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甲戌侧批: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甲戌侧批: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

阊门(拼音chāng mén),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阊门,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

米芾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7、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甲戌侧批: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蒙侧批:伏笔。】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羲皇上人,意思是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出自《与子俨等疏》。

羲皇:传说中的古帝王伏羲氏。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梁·钟嵘《诗品序》:“次有轻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照羲皇上人,谢朓今古独步。”

8、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甲戌侧批:所谓“万境都如梦境看”也。】

说虎轩夜坐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白云深处卧痴顽,挂起东窗水月宽。

但得好诗生眼底,何须宝刹现毫端。

一身莫作官身想,万境都如梦境看。

蟹舍邻翁能日醉,呼来分与一蒲团。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 (《宋史》等误作“致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 ,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 )。其作品在南宋时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传世。

9、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蒙侧批:“庙中安身”、“卖字为生”,想是过午不食的了。】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淹蹇,读音yānjiǎn,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谓艰难窘迫,坎坷不顺。

“年纪三十以外,家贫落魄,十分淹蹇,全亏着浑家贝氏纺织度日。”(《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明 唐顺之《答王生宗道书》:“且唐君在当时淹蹇不得一第而老於郎署。”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于去恶》:“君命淹蹇,生非其时。”

10、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甲戌眉批:这方是女儿心中意中正文。又最恨近之小说中满纸红拂紫烟。蒙侧批:如此忖度,岂得为无情?】

红拂女,出自唐人小说《三十三剑侠传》中的《虬髯客传》 ,本姓张,江南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相传为隋唐时的女侠,“风尘三侠”之一。

红拂女是李靖的红颜知己、结发之妻。在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却是一个奇女子。她慧眼识英雄的故事乃千古佳话。

相传为 隋 唐 时的女侠,姓 张 ,名 出尘 ,是 隋 末权相 杨素 的侍妓。时天下方乱,李靖 以布衣谒 素 献策骋辩。

杨素 姬妾中有一执红拂者,貌美而瞩目 靖 。其夜 靖 归旅舍, 出尘 奔之,乃与俱适 太原 。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均载其事。后即以 红拂 为妇女中能识英雄的典型人物。

明 许时泉 《写风情》:“他若有 阮步兵 覷人的眼儿, 卫叔寳 待人的面皮,我便效 红拂 谨相随。”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苏小小 道:‘妾之虚名,不过堕於脂粉。至於 梁夫人 之慧心, 红拂 女之俏眼,惟有自知,絶无人道及。’”

(袁)紫烟——隋末唐初的传奇女子。出自《隋唐演义》。

隋朝后期,天下大乱。真是朝来酒醒慵无力,夜伴笙歌到天明。

袁紫烟得仙姑教导,于终南山静修十五年,竟达窥破玄机之境。袁姑娘夜观天象,只见人间乱象已现。为化险恶、阻劫难,下离终南山,混入隋宫,作伺酒女嫔。

袁紫烟绝世艳美,灵气逼人,飘然出尘,具有仙女之姿,天人之雅丽。隋炀帝被这灵慧绝世美女所吸引,即手挽袁仙姑向御书房行去。

紫烟为扑灭王气,避免杀劫,率领隋宫总统领宇文成等名将,奔赴太原,几经斗争,紫烟妥协归长安。三年后。世民出兵长安,扫平中原,夺取了王位;安良民立基业,开辟了盛唐天下

后来在唐高祖,窦皇后和秦王的主持下,徐懋功娶紫烟为妻。

唐高祖赞紫烟之才:“袁妃子擅天人之学,今归徐卿,阃内阃外,皆可为国家之一助。”赐四品冠带。

紫烟经年生一子。

高宗时紫烟去世,徐懋功未曾再娶。

11、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甲戌双行夹批:这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

12、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甲戌侧批: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甲夹批: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蒙侧批:偏有些脂气。】

“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谚语,意思是匣子盛着美玉,等待大价钱才卖;

传说中神女留在盒子里的玉钗,等待时机会化为燕子飞去,比喻有抱负的人等待好时机飞黄腾达。

宝玉、黛玉 ----善价

宝玉、宝钗 ----时飞

13、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

芹意 :谦词。微薄的情意。

请纳芹意就是芹献的意思。古代芹菜刚传入中国,没人敢吃。有一个人吃了,觉得不错,就拿去献给别人,意思就是这东西不起眼,我自己尝了感觉不错,就是不知道您感觉什么样。这句话是谦辞,形容自己送给您的东西不好,您请多包涵。就像国人自称为鄙人,家宅为寒舍一样。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二折:“蔬食薄味,箪食壶浆,不堪管待,聊表芹意,望学士休笑咱。”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也知吾丈不希罕此些微之物,只是尊嫂面上,略表芹意,望吾丈鉴其诚心,乞赐笑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4 09: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甄士隐→【跛足道人】→张道士【庄烈帝】贾代善【朱由检崇祯帝//薛蟠】→贾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09: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蟾宫曲·叹世
[ 元 ] 马致远
原文
【叹世】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译文
咸阳,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因为功名两个字,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在西蜀兴立汉朝,都像南柯一梦。韩信有功却得到被杀的结果,当初蒯通的预言哪里是疯话?成功也是因为萧何,失败也是因为萧何;喝醉了一切都由他去吧!

  我半生来虚度了光阴,在那通幽的竹径中,隐映着一座小巧的游亭,走到竹径的尽头,就是小巧的庭院。在那儿有个池塘,我醒的时候轻声吹起渔笛,醉酒之后又放声唱起渔歌。严子陵一定会嘲笑我,孟光台我要学他。笑我什么呢?偌大的江河湖海,也自有躲避风波的办法。

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折桂令:曲牌名,又名“蟾宫曲”。

⑵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⑶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⑷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⑸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⑹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兀的般:如此,这般。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

⑺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事发被牵连,就假装疯。后韩信果被害。

⑻“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⑼他:读tuō,协歌戈韵。

⑽东篱:作者自称。

⑾小宇:小屋。婆娑:枝叶茂盛貌。

⑿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少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

⒀孟光:汉代丑女,三十岁始与梁鸿成婚。后来一起逃到霸陵山中隐居,孟光举案齐眉以进食。全世以“举案齐眉”喻夫妻相敬相爱。台:台盘,盛食物的器皿。此指孟光的食案。一说“孟光台”是与“严子陵”相对应的一个人名。

⒁倒大:大,绝大。

作者介绍

马致远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今北京)人。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被尊称为“曲状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09: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子陵钓台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严子陵钓台位于桐庐县城南15公里的富春山麓,是富春江主要风景点。 严子陵钓台是东汉古迹之一。因东汉高士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之召,拒封“谏议大夫”之官位,来此地隐居垂钓而闻名古今。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严子陵钓台

外文名
Strict zailingdiaotai

位置
浙江省桐庐县城南的富春山麓

所属景区
富春江


海拔
2500米

名称起源
东汉严子陵隐居于此得名

组成
东西台、严祠、石坊、钓鱼岛等

目录
1历史
2相关
3旅游贴士
4交通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
清文学家严懋功言:"自古名胜以钓台命名繁多:陕西宝鸡县渭河南岸之周吕尚钓台;山东濮州之庄周钓台;江苏淮安汉韩信钓台;福建闽县之东越王王馀善钓台;
严子陵钓台风景(一)
严子陵钓台风景(一)
湖北武昌县江滨之吴孙权钓台……吕尚、韩信、任昉三钓台较为著称,然均不及桐庐富春山严子陵钓台。"严子陵钓台在全国10多处"钓台"古迹中名列第一位,闻名于世。乘船经过富春江上风光最美丽的一段--七里泷,可见富春山麓,沿江高阁连亘、粉墙黛瓦、飞檐翅角,一片古朴的建筑,这就是严子陵钓台。于桐庐市西15公里富春江之北岸的宫春山上。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之地,故亦称严陵山。史载,严子陵,浙江会稽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刘即帝位,征召其为谏议大臣,拒之,归隐富春江衅,耕钓以终。相传刘秀称帝后,曾3 次遣使才访得严子陵入京,与之畅叙友情井同榻而卧。睡间,严以足压在刘秀腹上,刘亦不以为然。次日太史上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刘秀笑道:朕与故人严子陵共卧耳。自汉以来,严甘愿贫苦,淡泊名利的品质一直为后世所景仰,全国称其钓台处有10余处,以此最为著名。 钓台分为东西两处,均为高约70米半山上的磐石,相距80余米,在登山石径岔道上有"双清亭",民国年间所建,亭联为:"登钓台南望,神怡心旷;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东台为严垂钓处,有巨石如笋,传为严以此支撑垂竿,石亭为乾隆年建,甚古朴。侧有平台如矾,在此远眺,青山拥春江,俨如画卷。1961年冬,郭沫若曾游此地,作诗提出"岭上投竿殊费解"的疑问,并发表"由来胜迹流传久,半是存真半是猜"的中肯见解。西台亦称谢翱台,南宋遗民谢翱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90年)在此面北痛哭,奠祭爱国英雄文天祥。继之泛舟江上,以竹如意击石,唱《楚辞》为文招魂,并撰《西台恸哭记》以述其事。谢死后,葬于钓台之南。后人对谢义举相当敬佩,因称"东西钓台,名垂千古"。钓台码头上有石坊,正额:"严子陵钓台";背额:"山高水长",为赵朴初、沙孟海所书。西侧沿江新建严先生祠堂,祠内东壁立有宋范仲淹所撰《严先生祠堂记》石碑,文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名句流传至今。东西"富春江诗文碑林"长廊,荟萃历朝诗文,云集全国书家挥毫立碑,蔚然而成大观;并有李白、白居易、陆游、范仲淹等古代文豪石像20余座错落存于山麓密林之间。 由钓台上溯25公里许,至梅城,江水平阔、奇峰对峙,绝多险滩,为著名的七里泷,亦称七里濑。古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即咏此。

严子陵钓台是东汉古迹之一。因东汉高士严光(字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之召,拒封"谏议大夫"之官位,来此地隐居垂钓而闻名古今。[1]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
历代不少文化名人如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苏轼、陆游、李清照、朱熹、张浚、康有为、郁达夫、张大千、陈毅、郭沫若、巴金等来过钓台,并留下不少诗文佳作。
严子陵钓台风景(二)
严子陵钓台风景(二)
据统计从南北朝至清朝就有1000多名诗人、文学家来过此地,并留下2000多首诗文。范仲淹在此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即指严子陵。郁达夫曾作《钓台题壁》一诗,"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两句便出自于此。1949年4月,毛泽东同志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中的"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就是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参加建国工作。

陆游曾作一篇《鹊桥仙》来写钓台精神--"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夫。"正如李白诗中描绘的"钓台碧云中,邈于苍山对",钓台共有两处,右边称为东台,左边称为西台,所以这风景点又有个名字叫"双台垂钓",两台各高近70米,有蹬道可上。东台为严子陵垂钓处,西台为南宋谢翱哭祭文天祥处,还有严先生祠、客星亭、清风轩、静庐等景观。

南宋中兴名相张浚有诗《题严子陵钓台》曰:"古木烟笼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长间不羡三公贵,宁与渔樵卒岁同"。

钓台近旁有"天下十九泉"遗址,传说唐代陆羽曾以此泉煮茶水,品定为天下十九泉,民国期间临近江边处,建有"天下十九泉"亭,后毁。

小贴士:钓台处有快艇可坐,十分过瘾,可从20元砍到10元(现价35元/人 20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09: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蒯通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蒯(kuǎi)通,本名蒯彻(与武帝同名“彻”,《史记》、《汉书》避汉武帝名讳作“通”。师古曰:“本名为彻,其后史家追书为通。”),范阳人,辩才无双,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曾为韩信谋士。曾建议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现代学者罗根泽认为蒯通是《战国策》一书的作者。据传,东汉末年刘表的谋臣蒯良、蒯越是其后裔。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蒯彻

别称
蒯通

所处时代
秦末汉初


出生地
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

主要作品
隽永

目录
1人物生平
2人物理念
3历史评价
4轶事典故
5后记墓葬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登上舞台

蒯通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是秦二世元年八月,当时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眼光老到,善为长短之说的他立刻游说范阳县令徐公,为其分析当前形势,解说利害关系说服徐公降赵王武臣,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赵王武臣接受范阳县令徐公投降,传檄千里,不战而下三十余城。可见其言之利!

到蒯通(避讳“彻”)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五年的光阴已经一晃而去了,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剧已经接近尾声。令人迷惑不解的是这五年间风云起伏,波澜壮阔,而蒯彻却丝毫没有任何事迹显示他参与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进程中去。

蒯通这时期明主难遇。平庸之辈,自不愿意为其谋略天下,比如赵王武臣;而雄主身边都有信任有加的谋臣,比如刘邦有张良,项羽有范增。自己投奔过去,不能为其重视,则无法尽负平生之策!太史公在《乐毅列传》曾言:“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从侧面反映其不遇明主赏识,满腹经纶无处施展而借古悲己的心态!

乱齐之策

汉四年十月,也就是五年后,蒯通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也是韩信的帐下,当时韩信领兵向东进发,还没渡过平原津,听说汉王派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顺了。韩信打算停止进军。范阳说客蒯通规劝韩信说:“将军是奉诏攻打齐国,汉王只不过暗中派遣一个密使游说齐国投降,难道有诏令停止将军进攻吗?为什么不进军呢?况且郦生不过是个读书人,坐着车子,鼓动三寸之舌,就收服齐国七十多座城邑。将军率领数万大军,一年多的时间才攻克赵国五十多座城邑。为将多年,反不如一个读书小子的功劳吗?”于是韩信认为他说得对,听从他的计策,就率军渡过黄河乘机突袭齐国属下的军队,很快就打到国都临菑。齐王田广认为被郦生出卖了,就把他煮死,而后逃往高密,派出使者前往楚国求救。

这里是后世认为蒯通为韩信谋士的依据,但是司马迁在史记用的是“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这里没有明确说明蒯通为韩信谋士,反而从这里看,蒯通仅仅是来说策的说客。司马迁对此评价为“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阴,其卒亡此两人!”班固也认为“蒯通一说而丧三俊”。

蒯通之谋就有必要追究一番,这里可以有三种解释:一,蒯通为韩信以后自立而打定基础,临时小施手段辅助韩信成就大业,可以说深谋远虑。二,惟恐天下不乱,借此来实现自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纵横家本色。三,为其他人而谋,蒯通施展手段借此以乱齐汉联盟。因为后来有蒯通说韩信自立,所以一般后人皆认为是第一种原因。

但是笔者却倾向第三种,史记有这么一端话:“通善齐人安期生,安期生尝干项羽,项羽不能用其筴。已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从这段可以推测蒯通曾经为项羽客卿,联系到蒯通五年内毫无动静,很可能因为无明主辅助,而楚汉期间惟有项羽刘邦双雄并立,余者皆不足论。而刘邦项羽都有高参辅助,蒯通投靠亦不能尽展所学,是亦未曾前去辅助。但是在汉三年却有了转机,项羽中陈平反间计而痛失高参范增,处于缺乏谋士辅助的尴尬境地。而此时蒯通以及好友安期生趁此辅助项羽施展抱负亦合情合理,项羽欲封他们必然他们有一定功劳出过计策才可,这里笔者以为“乱齐”就是蒯通为项羽而谋,项羽因此而分封之。

但是前一种也有很大的可能,亦合情合理,或项羽不能用其策,而转投韩信,试图辅助韩信三分天下而谋之。第二种则可能性不大,如果蒯通仅仅是显示自己的手段,这乱齐相比说徐公降赵王武臣显然谈上不上什么手段,不过蛊惑之策耳!惟恐天下不乱也不能成立,从蒯通前后事迹来看不是那种仅买弄口舌而毫无目的之士。

韩信与郦食其

汉三年六月,项羽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虏韩王信,围成皋,汉王刘邦与滕公夏侯婴从成皋主战场逃跑至韩信、张耳军中。趁张耳、韩信未起,自称使者夺其印符,召诸将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会议后刘邦夺两人军队,令张耳镇守赵地。授命韩信为相国,带领剩余军队进攻齐国。再这里刘邦命韩信进攻齐国除了实现对西楚的战略迂回,战略包围,还有一点是预防韩信张耳在赵地势力膨胀,尾大不掉。所以夺两人兵权,又分开两人,用无兵权的张耳镇守赵地,使韩信带剩余的赵军进攻齐国。又派自己的亲信曹参,灌婴率领部队以及蓼侯孔熙,费侯陈贺作为副手进行牵制。

韩信正式攻齐发生在汉四年十月,也就是四个月后的事情了。在这段时间,郦食其因为向刘邦出了馊主意(建议刘邦分封诸侯,被张良所止)而戴罪立功游说齐王投降刘邦。郦食其不负所望,说服齐王降汉。本来皆大欢喜,韩信却受蒯通蛊惑,偷袭齐国,引发齐国背汉而联楚。

蒯通的蛊惑司马迁称之“乱齐”,可以理解为破坏齐汉联盟。而蒯通蛊惑韩信却抓住了刘邦诏韩信击齐,又独发间使下齐,却未有诏止韩信的漏洞,以争功劳打动韩信去偷袭“友邦”。而蒯通的乱齐之计谋,有必要考证其对当时天下大势的影响,以及最大受益人项羽。

蒯通的计策最大的受害者是刘邦,再当时的情况下,主战场刘邦被项羽围困,随时有生命危险。齐投降于刘邦,可以和韩信合力南下击楚,解决自己的困境。这样的话楚汉之争或可早一年解决。而齐是属于田家还是韩信,对刘邦来说并不重要,当时田氏掌握齐国当然不利于刘邦以后统治,但是同样由韩信掌握齐国亦会出现功高盖主。而后来差点三分天下以及刘邦被迫封韩信为齐王,割地请战亦是证明此点。

蒯通的计策却是有两个受益者,韩信不用说,借此扩大功绩,又独占齐地,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但是最大的受益者却不是韩信而是项羽,我们着重分析。汉三年末四年初,项羽在荥阳虽然处于攻势,却一直未击破刘邦主力。而自己的粮道一直面临彭越的骚扰却无计可使。北面的齐国处于对楚后方威胁,却因为旧恨难平而彼此虎视眈眈。因为齐国并不强大,且抱着做山观虎斗的心理才彼此相安无事。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齐投降汉合兵与韩信进攻楚大后方,楚地必然危机。韩信破齐楚联军项羽恐慌,派使者游说韩信亦是明证。而韩信偷袭“友邦”,使齐反而投向楚合力抗汉,无疑是个巨大的转机。项羽派龙且救齐无疑是不但可以解救此次危机,亦是对汉的一个强有力的反击。

联系蒯通曾经仕项羽,可以大胆推断蒯通为项羽设计出一石二鸟之计策,而项羽欲封估计也是因为此计的大功。

潍水之战

但是此计的结局却因为韩信潍水之战而破灭,后世因为结局而忽视结局前的探索。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潍水之前的形式的确为楚国掌握着战争主动。韩信偷袭“友邦”后,齐完全倒向楚,齐楚联军的实力占优势,又拥有天时地利,齐王田广和司马龙且两支部队合兵一起与韩信作战,还没交锋,有人规劝龙且说:“汉军远离国土,拼死作战,其锋芒锐不可挡。齐楚两军在本乡本土作战,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他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邑,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齐国城邑的人都纷纷起来反叛他们,那势必得不到粮食,这就可以迫使他们不战而降。”龙且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容易对付他。而且援救齐国,不战而使韩信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如今战胜他,齐国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给我,为什么不打?”于是决定开战,与韩信隔着潍水摆开阵势。韩信下令连夜赶做一万多口袋,装满沙土,堵住潍水上游,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河去,攻击龙且,假装战败,往回跑。龙且果然高兴地说:“本来我就知道韩信胆小害怕。”于是就渡过潍水追赶韩信。韩信下令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来,龙且的军队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韩信立即回师猛烈反击,杀死了龙且。龙且在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部队,见势四散逃跑,齐王田广也逃跑了。韩信追赶败兵直到城阳,把楚军士兵全部俘虏了。

蒯通用算命来蛊惑韩信,分析天下大势,建议韩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似乎完全是在为韩信着想,但是其着眼点却在“西乡为百姓请命”上,也就是说让韩信不要听命于刘邦,去进攻项羽,而自己独立,三分天下。这里却有关键问题是在于韩信到底有没有实力反。我们从当时齐地的情况看,韩信对齐来说是外人,在本地本就没有自己的势力,而齐地也没有完全平定(韩信参加垓下之战的时候,曹参依然留齐平定未服者)。而齐王田横逃奔至彭越,如果齐地动乱,很可能趁机利用自己在本地的威望重新得势。最关键的是韩信一直授命于刘邦,手下军队几次被刘邦整编,而手下有曹参,灌婴这样有自己部队的刘邦亲信以及孔熙,陈贺这样明则辅助自己实则为监视的副手。而韩信自己的亲信在史书中可以查到的只有参谋李左车,或则还有亦肯定是少数派。此时韩信"西乡为百姓请命"可以说把握性并不大。而韩信独立最大的受益者亦是项羽,不但解决大后方问题,又可以做观汉之内乱,或是趁机主动出击,或是帮助韩信自立,进退自如。

由此可见蒯通为韩信而谋有待商量,而韩信的态度更是说明自立此时不可行,后人为韩信表面的推脱而以为韩信为刘邦恩情不忍背叛刘邦。其实不然,韩信在汉中对的时候就明确以利益为重,要求刘邦“以天下城邑封功臣”后世有人指出此为“欲以胁高帝而市之也。”而后韩信做观刘邦困于楚不思解救,而要胁封地。可见韩信为刘邦恩情不忍背叛不能成立,蒯通说韩信时,韩信亦在盘算得失,最终觉得风险太大而不敢冒险。韩信最后“遂谢蒯通。”亦是在对待说客而非心腹。

蒯通说韩信而无功,在加上成皋之战的惨败,项羽大势已去。安期生和蒯通不肯受项羽之封,终亡去。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理念
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一件发生的大事,他还是在范阳的时候,那时也是很不得志。山东英雄群起的大军攻入了县城,并且捕捉了县令,由于长期受到秦国法律的压制,很多人都建议将县令处死,以快人心。这样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可是这时他走了出来,极力反对这样做,认为这样做是极其愚蠢的:“县令之所以那么做,只是按照秦国的法律办事,如果没有照办的话,他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将军认为自己的军队是要听从统帅的命令,还是各自自作主张。如果将军认为前者是非常有必要的话,那么他作为一个秦国的官员是很尽职的。如果将军执意要处死一个遵从命令的士兵,能不令人寒心吗?在残酷的大秦律法之下,他也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恰恰相反,将军要厚待县令,尽管他以前所做的一切近乎残忍。如果你杀了他的话,秦国其他的县令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会怎么想,他们看不到了希望就只会奋死反抗,那时将军有把握战胜他们吗,秦王专政确实不得民心,可是他强大的军队是值得将军深思的。”将军遵从了他的意见,没有杀那个县令,并且厚待了他,让他到未攻下的县城郊外游玩,以示义军对过去的错误既往不咎。看到这一幕,秦国的县令纷纷投诚,这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啊![1]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司马迁:“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阴,其卒亡此两人!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

茅坤:“武涉之说,为楚也,而蒯通何为哉?其言甚工,假令韩信听之,而欲鼎分天下,海内矢石之斗何日而已乎?大略通特倾危之士,徒以口舌纵横当世耳,非深识者。”

王夫之:“且信始不从蒯彻之言与汉为难者,项未亡也。参分天下,鼎足而立,蒯彻狂惑之计耳。”

林西仲:“蒯生托相术做个起引,其言三分天下也,以息天下之祸为词,且三分之后又可以专制海内,比武涉更高一著。其言终为汉王所擒也,以厚交不可恃,忠信不能保二意倒入功略之大必不见容于汉,比武涉更深一层。末段请其速断,以事机闲不容发,过此以往,则难于行,此则武涉未曾道及也。”[1]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蒯通的坟墓题着一句诗:“九原若解酬恩怨,不恨高皇恨蒯通。”这里恨蒯通说的是韩信最后身死长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韩信说此话却别有深意,是感叹自己当时不够果断没有大胆赌一把?还是故意显示自己有机会反而没有反的冤枉?难道韩信不知道说此话还给蒯通带来灾祸吗?果然,刘邦回来听到吕后说,立刻派人捉拿蒯通,欲烹之。蒯通的口舌之利又一次发挥作用,这里蒯通作了一个经典的比喻,说狗吠尧帝,非是尧帝不仁,而是吠其非是自己主人罢了,也就是各为其主,没有什么好怨的!刘邦听后就释放了蒯通。

或则韩信本就没有把蒯通当自己人;或则怨恨蒯通出计策而使自己走向绝路,临死前故意害他一把。千年事与浮云去,作为后世的我们也仅仅只能从当时的资料来猜测其所思。

总而言之,蒯通是韩信参谋而为韩信谋天下,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对蒯通,韩信的关系应该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与探索。[1]

折叠编辑本段后记墓葬
临淄区皇城镇五路口村东约500米处,有一古墓,南北32米,东西40米,高9米。据史、志书记载,此墓系汉初“说士”蒯通之墓。确切一点说,此墓当称“蒯彻墓”。

民国九年所修《临淄县志》载:“蒯彻墓在五路口庄东里许。”

蒯通,实名彻,因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是时,皇帝的名讳是犯忌的,任何人不得和皇帝重名)所以史书上多以“通”代“彻”,称其蒯通。因而有的人便只知蒯通,不识蒯彻了。

蒯彻,秦末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固城镇)人。他为人机敏聪明,能言善辩。秦朝末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陈胜自立为王,派大将武臣率军攻打赵国,蒯彻帮助武臣,劝说范阳令投降,从而影响到赵国诸邑

楚汉争战之时,汉王刘邦分兵韩信进取赵国。是时武臣已死,蒯彻见韩信善于用兵,治军严谨,能成大业,便投在韩信帐下,劝韩信攻取齐国,使韩信很快占据了黄河下游大片地方。蒯彻见时机成熟,劝韩信自立为王,韩信念及刘邦好处,执意不从。蒯彻说:“古语云: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正是时候,将军若坐失良机,日后悔之晚矣。”韩信仍不以为然。蒯彻对天长叹曰:“韩信,武夫也,不足与之为谋。”遂离韩信而去。

果不出蒯彻所料,刘邦灭楚做了皇帝之后,有人诬陷韩信谋反,刘邦先是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不久,刘邦的夫人吕后趁刘邦不在京都,假传圣旨召韩信入宫,诬韩信谋反,对他处于极刑。临刑之时,韩信无奈的长叹一声:“悔当初不听蒯彻之言,故有此难。”

刘邦回都听说了韩信的临终遗言,便四处派人寻找蒯彻,找到后直接押解到长安。刘邦怒责蒯彻,欲加死罪。蒯彻对曰:“当初韩信若听我之言,说不定现在就是皇帝哩。”刘邦愈怒,蒯彻说:“大王,你知道不知道,当两个人相斗的时候,狗一定会帮自己的主人而咬他人,这并不一定是自己主人比别人好,只因为他是自己的主人。当初,我在韩信帐前做事,就知道帮韩信出主意,那会想到大王你呢。要是那时我在大王帐下,自然就不会替韩信出主意,而是为大王着想了。现在大王要杀我,只一句话就行。可朝中的大臣,以后谁还敢向大王进直言呢?”刘邦听蒯彻说得有道理,又见蒯彻确有才能,便转怒为喜,并重用了他。 那么,蒯彻被刘邦留用,当在京都。要为什么他的墓葬却在临淄呢?这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1]

参考资料
1.蒯通 简历  . 名人简历 . [2023-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09: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蒯通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蒯(kuǎi)通,本名蒯彻(与武帝同名“彻”,《史记》、《汉书》避汉武帝名讳作“通”。师古曰:“本名为彻,其后史家追书为通。”),范阳人,辩才无双,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曾为韩信谋士。曾建议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现代学者罗根泽认为蒯通是《战国策》一书的作者。据传,东汉末年刘表的谋臣蒯良、蒯越是其后裔。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蒯彻

别称
蒯通

所处时代
秦末汉初


出生地
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

主要作品
隽永

目录
1人物生平
2人物理念
3历史评价
4轶事典故
5后记墓葬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登上舞台

蒯通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是秦二世元年八月,当时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眼光老到,善为长短之说的他立刻游说范阳县令徐公,为其分析当前形势,解说利害关系说服徐公降赵王武臣,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赵王武臣接受范阳县令徐公投降,传檄千里,不战而下三十余城。可见其言之利!

到蒯通(避讳“彻”)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五年的光阴已经一晃而去了,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剧已经接近尾声。令人迷惑不解的是这五年间风云起伏,波澜壮阔,而蒯彻却丝毫没有任何事迹显示他参与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进程中去。

蒯通这时期明主难遇。平庸之辈,自不愿意为其谋略天下,比如赵王武臣;而雄主身边都有信任有加的谋臣,比如刘邦有张良,项羽有范增。自己投奔过去,不能为其重视,则无法尽负平生之策!太史公在《乐毅列传》曾言:“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从侧面反映其不遇明主赏识,满腹经纶无处施展而借古悲己的心态!

乱齐之策

汉四年十月,也就是五年后,蒯通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也是韩信的帐下,当时韩信领兵向东进发,还没渡过平原津,听说汉王派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顺了。韩信打算停止进军。范阳说客蒯通规劝韩信说:“将军是奉诏攻打齐国,汉王只不过暗中派遣一个密使游说齐国投降,难道有诏令停止将军进攻吗?为什么不进军呢?况且郦生不过是个读书人,坐着车子,鼓动三寸之舌,就收服齐国七十多座城邑。将军率领数万大军,一年多的时间才攻克赵国五十多座城邑。为将多年,反不如一个读书小子的功劳吗?”于是韩信认为他说得对,听从他的计策,就率军渡过黄河乘机突袭齐国属下的军队,很快就打到国都临菑。齐王田广认为被郦生出卖了,就把他煮死,而后逃往高密,派出使者前往楚国求救。

这里是后世认为蒯通为韩信谋士的依据,但是司马迁在史记用的是“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这里没有明确说明蒯通为韩信谋士,反而从这里看,蒯通仅仅是来说策的说客。司马迁对此评价为“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阴,其卒亡此两人!”班固也认为“蒯通一说而丧三俊”。

蒯通之谋就有必要追究一番,这里可以有三种解释:一,蒯通为韩信以后自立而打定基础,临时小施手段辅助韩信成就大业,可以说深谋远虑。二,惟恐天下不乱,借此来实现自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纵横家本色。三,为其他人而谋,蒯通施展手段借此以乱齐汉联盟。因为后来有蒯通说韩信自立,所以一般后人皆认为是第一种原因。

但是笔者却倾向第三种,史记有这么一端话:“通善齐人安期生,安期生尝干项羽,项羽不能用其筴。已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从这段可以推测蒯通曾经为项羽客卿,联系到蒯通五年内毫无动静,很可能因为无明主辅助,而楚汉期间惟有项羽刘邦双雄并立,余者皆不足论。而刘邦项羽都有高参辅助,蒯通投靠亦不能尽展所学,是亦未曾前去辅助。但是在汉三年却有了转机,项羽中陈平反间计而痛失高参范增,处于缺乏谋士辅助的尴尬境地。而此时蒯通以及好友安期生趁此辅助项羽施展抱负亦合情合理,项羽欲封他们必然他们有一定功劳出过计策才可,这里笔者以为“乱齐”就是蒯通为项羽而谋,项羽因此而分封之。

但是前一种也有很大的可能,亦合情合理,或项羽不能用其策,而转投韩信,试图辅助韩信三分天下而谋之。第二种则可能性不大,如果蒯通仅仅是显示自己的手段,这乱齐相比说徐公降赵王武臣显然谈上不上什么手段,不过蛊惑之策耳!惟恐天下不乱也不能成立,从蒯通前后事迹来看不是那种仅买弄口舌而毫无目的之士。

韩信与郦食其

汉三年六月,项羽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虏韩王信,围成皋,汉王刘邦与滕公夏侯婴从成皋主战场逃跑至韩信、张耳军中。趁张耳、韩信未起,自称使者夺其印符,召诸将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会议后刘邦夺两人军队,令张耳镇守赵地。授命韩信为相国,带领剩余军队进攻齐国。再这里刘邦命韩信进攻齐国除了实现对西楚的战略迂回,战略包围,还有一点是预防韩信张耳在赵地势力膨胀,尾大不掉。所以夺两人兵权,又分开两人,用无兵权的张耳镇守赵地,使韩信带剩余的赵军进攻齐国。又派自己的亲信曹参,灌婴率领部队以及蓼侯孔熙,费侯陈贺作为副手进行牵制。

韩信正式攻齐发生在汉四年十月,也就是四个月后的事情了。在这段时间,郦食其因为向刘邦出了馊主意(建议刘邦分封诸侯,被张良所止)而戴罪立功游说齐王投降刘邦。郦食其不负所望,说服齐王降汉。本来皆大欢喜,韩信却受蒯通蛊惑,偷袭齐国,引发齐国背汉而联楚。

蒯通的蛊惑司马迁称之“乱齐”,可以理解为破坏齐汉联盟。而蒯通蛊惑韩信却抓住了刘邦诏韩信击齐,又独发间使下齐,却未有诏止韩信的漏洞,以争功劳打动韩信去偷袭“友邦”。而蒯通的乱齐之计谋,有必要考证其对当时天下大势的影响,以及最大受益人项羽。

蒯通的计策最大的受害者是刘邦,再当时的情况下,主战场刘邦被项羽围困,随时有生命危险。齐投降于刘邦,可以和韩信合力南下击楚,解决自己的困境。这样的话楚汉之争或可早一年解决。而齐是属于田家还是韩信,对刘邦来说并不重要,当时田氏掌握齐国当然不利于刘邦以后统治,但是同样由韩信掌握齐国亦会出现功高盖主。而后来差点三分天下以及刘邦被迫封韩信为齐王,割地请战亦是证明此点。

蒯通的计策却是有两个受益者,韩信不用说,借此扩大功绩,又独占齐地,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但是最大的受益者却不是韩信而是项羽,我们着重分析。汉三年末四年初,项羽在荥阳虽然处于攻势,却一直未击破刘邦主力。而自己的粮道一直面临彭越的骚扰却无计可使。北面的齐国处于对楚后方威胁,却因为旧恨难平而彼此虎视眈眈。因为齐国并不强大,且抱着做山观虎斗的心理才彼此相安无事。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齐投降汉合兵与韩信进攻楚大后方,楚地必然危机。韩信破齐楚联军项羽恐慌,派使者游说韩信亦是明证。而韩信偷袭“友邦”,使齐反而投向楚合力抗汉,无疑是个巨大的转机。项羽派龙且救齐无疑是不但可以解救此次危机,亦是对汉的一个强有力的反击。

联系蒯通曾经仕项羽,可以大胆推断蒯通为项羽设计出一石二鸟之计策,而项羽欲封估计也是因为此计的大功。

潍水之战

但是此计的结局却因为韩信潍水之战而破灭,后世因为结局而忽视结局前的探索。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潍水之前的形式的确为楚国掌握着战争主动。韩信偷袭“友邦”后,齐完全倒向楚,齐楚联军的实力占优势,又拥有天时地利,齐王田广和司马龙且两支部队合兵一起与韩信作战,还没交锋,有人规劝龙且说:“汉军远离国土,拼死作战,其锋芒锐不可挡。齐楚两军在本乡本土作战,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他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邑,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齐国城邑的人都纷纷起来反叛他们,那势必得不到粮食,这就可以迫使他们不战而降。”龙且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容易对付他。而且援救齐国,不战而使韩信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如今战胜他,齐国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给我,为什么不打?”于是决定开战,与韩信隔着潍水摆开阵势。韩信下令连夜赶做一万多口袋,装满沙土,堵住潍水上游,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河去,攻击龙且,假装战败,往回跑。龙且果然高兴地说:“本来我就知道韩信胆小害怕。”于是就渡过潍水追赶韩信。韩信下令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来,龙且的军队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韩信立即回师猛烈反击,杀死了龙且。龙且在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部队,见势四散逃跑,齐王田广也逃跑了。韩信追赶败兵直到城阳,把楚军士兵全部俘虏了。

蒯通用算命来蛊惑韩信,分析天下大势,建议韩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似乎完全是在为韩信着想,但是其着眼点却在“西乡为百姓请命”上,也就是说让韩信不要听命于刘邦,去进攻项羽,而自己独立,三分天下。这里却有关键问题是在于韩信到底有没有实力反。我们从当时齐地的情况看,韩信对齐来说是外人,在本地本就没有自己的势力,而齐地也没有完全平定(韩信参加垓下之战的时候,曹参依然留齐平定未服者)。而齐王田横逃奔至彭越,如果齐地动乱,很可能趁机利用自己在本地的威望重新得势。最关键的是韩信一直授命于刘邦,手下军队几次被刘邦整编,而手下有曹参,灌婴这样有自己部队的刘邦亲信以及孔熙,陈贺这样明则辅助自己实则为监视的副手。而韩信自己的亲信在史书中可以查到的只有参谋李左车,或则还有亦肯定是少数派。此时韩信"西乡为百姓请命"可以说把握性并不大。而韩信独立最大的受益者亦是项羽,不但解决大后方问题,又可以做观汉之内乱,或是趁机主动出击,或是帮助韩信自立,进退自如。

由此可见蒯通为韩信而谋有待商量,而韩信的态度更是说明自立此时不可行,后人为韩信表面的推脱而以为韩信为刘邦恩情不忍背叛刘邦。其实不然,韩信在汉中对的时候就明确以利益为重,要求刘邦“以天下城邑封功臣”后世有人指出此为“欲以胁高帝而市之也。”而后韩信做观刘邦困于楚不思解救,而要胁封地。可见韩信为刘邦恩情不忍背叛不能成立,蒯通说韩信时,韩信亦在盘算得失,最终觉得风险太大而不敢冒险。韩信最后“遂谢蒯通。”亦是在对待说客而非心腹。

蒯通说韩信而无功,在加上成皋之战的惨败,项羽大势已去。安期生和蒯通不肯受项羽之封,终亡去。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理念
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一件发生的大事,他还是在范阳的时候,那时也是很不得志。山东英雄群起的大军攻入了县城,并且捕捉了县令,由于长期受到秦国法律的压制,很多人都建议将县令处死,以快人心。这样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可是这时他走了出来,极力反对这样做,认为这样做是极其愚蠢的:“县令之所以那么做,只是按照秦国的法律办事,如果没有照办的话,他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将军认为自己的军队是要听从统帅的命令,还是各自自作主张。如果将军认为前者是非常有必要的话,那么他作为一个秦国的官员是很尽职的。如果将军执意要处死一个遵从命令的士兵,能不令人寒心吗?在残酷的大秦律法之下,他也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恰恰相反,将军要厚待县令,尽管他以前所做的一切近乎残忍。如果你杀了他的话,秦国其他的县令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会怎么想,他们看不到了希望就只会奋死反抗,那时将军有把握战胜他们吗,秦王专政确实不得民心,可是他强大的军队是值得将军深思的。”将军遵从了他的意见,没有杀那个县令,并且厚待了他,让他到未攻下的县城郊外游玩,以示义军对过去的错误既往不咎。看到这一幕,秦国的县令纷纷投诚,这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啊![1]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司马迁:“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阴,其卒亡此两人!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

茅坤:“武涉之说,为楚也,而蒯通何为哉?其言甚工,假令韩信听之,而欲鼎分天下,海内矢石之斗何日而已乎?大略通特倾危之士,徒以口舌纵横当世耳,非深识者。”

王夫之:“且信始不从蒯彻之言与汉为难者,项未亡也。参分天下,鼎足而立,蒯彻狂惑之计耳。”

林西仲:“蒯生托相术做个起引,其言三分天下也,以息天下之祸为词,且三分之后又可以专制海内,比武涉更高一著。其言终为汉王所擒也,以厚交不可恃,忠信不能保二意倒入功略之大必不见容于汉,比武涉更深一层。末段请其速断,以事机闲不容发,过此以往,则难于行,此则武涉未曾道及也。”[1]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蒯通的坟墓题着一句诗:“九原若解酬恩怨,不恨高皇恨蒯通。”这里恨蒯通说的是韩信最后身死长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韩信说此话却别有深意,是感叹自己当时不够果断没有大胆赌一把?还是故意显示自己有机会反而没有反的冤枉?难道韩信不知道说此话还给蒯通带来灾祸吗?果然,刘邦回来听到吕后说,立刻派人捉拿蒯通,欲烹之。蒯通的口舌之利又一次发挥作用,这里蒯通作了一个经典的比喻,说狗吠尧帝,非是尧帝不仁,而是吠其非是自己主人罢了,也就是各为其主,没有什么好怨的!刘邦听后就释放了蒯通。

或则韩信本就没有把蒯通当自己人;或则怨恨蒯通出计策而使自己走向绝路,临死前故意害他一把。千年事与浮云去,作为后世的我们也仅仅只能从当时的资料来猜测其所思。

总而言之,蒯通是韩信参谋而为韩信谋天下,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对蒯通,韩信的关系应该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与探索。[1]

折叠编辑本段后记墓葬
临淄区皇城镇五路口村东约500米处,有一古墓,南北32米,东西40米,高9米。据史、志书记载,此墓系汉初“说士”蒯通之墓。确切一点说,此墓当称“蒯彻墓”。

民国九年所修《临淄县志》载:“蒯彻墓在五路口庄东里许。”

蒯通,实名彻,因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是时,皇帝的名讳是犯忌的,任何人不得和皇帝重名)所以史书上多以“通”代“彻”,称其蒯通。因而有的人便只知蒯通,不识蒯彻了。

蒯彻,秦末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固城镇)人。他为人机敏聪明,能言善辩。秦朝末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陈胜自立为王,派大将武臣率军攻打赵国,蒯彻帮助武臣,劝说范阳令投降,从而影响到赵国诸邑

楚汉争战之时,汉王刘邦分兵韩信进取赵国。是时武臣已死,蒯彻见韩信善于用兵,治军严谨,能成大业,便投在韩信帐下,劝韩信攻取齐国,使韩信很快占据了黄河下游大片地方。蒯彻见时机成熟,劝韩信自立为王,韩信念及刘邦好处,执意不从。蒯彻说:“古语云: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正是时候,将军若坐失良机,日后悔之晚矣。”韩信仍不以为然。蒯彻对天长叹曰:“韩信,武夫也,不足与之为谋。”遂离韩信而去。

果不出蒯彻所料,刘邦灭楚做了皇帝之后,有人诬陷韩信谋反,刘邦先是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不久,刘邦的夫人吕后趁刘邦不在京都,假传圣旨召韩信入宫,诬韩信谋反,对他处于极刑。临刑之时,韩信无奈的长叹一声:“悔当初不听蒯彻之言,故有此难。”

刘邦回都听说了韩信的临终遗言,便四处派人寻找蒯彻,找到后直接押解到长安。刘邦怒责蒯彻,欲加死罪。蒯彻对曰:“当初韩信若听我之言,说不定现在就是皇帝哩。”刘邦愈怒,蒯彻说:“大王,你知道不知道,当两个人相斗的时候,狗一定会帮自己的主人而咬他人,这并不一定是自己主人比别人好,只因为他是自己的主人。当初,我在韩信帐前做事,就知道帮韩信出主意,那会想到大王你呢。要是那时我在大王帐下,自然就不会替韩信出主意,而是为大王着想了。现在大王要杀我,只一句话就行。可朝中的大臣,以后谁还敢向大王进直言呢?”刘邦听蒯彻说得有道理,又见蒯彻确有才能,便转怒为喜,并重用了他。 那么,蒯彻被刘邦留用,当在京都。要为什么他的墓葬却在临淄呢?这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1]

参考资料
1.蒯通 简历  . 名人简历 . [2023-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8 08: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 北宋宋徽宗赵佶词作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词作。被入选《宋词三百首》。

徽宗皇帝在被掳北行途中,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 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别名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作品出处
《宋徽宗词》

词牌名
燕山亭


作    者
宋徽宗赵佶

文学体裁


创作年代
北宋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意境图
意境图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①,轻叠数重,淡著胭脂②匀注。新样靓妆③,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④。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⑤离恨重重,者⑥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⑦。和⑧梦也,新来不做。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诗词注释
①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

②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③靓(jìng)装:美丽的妆饰。(古代“靓”读“jìng”)

④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⑤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⑥者:同“这”。

⑦无据:不知何故。

⑧和:连。

折叠诗词译文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 ,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1]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此词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国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上片摹写杏花以寄意。“裁剪”三句写杏花之花质冰洁如白绸剪裁剪,花瓣簇绽轻柔重叠,花色淡雅似胭脂匀染。“新样”三句以拟人手法将杏花比喻为“靓妆”新颖,艳香流融的美女,直令天界蕊珠宫仙女为之羞惭汗颜。“易得凋零”,笔势陡转,写尽杏花遭受风雨摧折之凄凉愁苦。下片由感叹杏花凋落,转入自掳离恨。双燕不解人语,故宫天遥地远,怀乡思国,只有求之梦寐,如今梦亦不成,凄楚之至。借杏花之凋落,伤江山之陆沉;以归梦之难成,寓复国之绝望。全词托物咏怀,抒写故国沦亡之悲慨,幽咽委曲,伤感无奈,对故国沦亡一句悔恨与反思,又显见其情虽真而骨力乏弱。[1]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1]

折叠名家点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2]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3]

参考资料
1.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 古诗文网 . [2017-8-20]
2.唐圭璋等著 -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 1159.
3.赵佶  . 古诗文网 . [2017-8-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39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07: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改革皇帝”到“自戕天子”—记明思宗朱由检
司马拆四世
司马拆四世
律师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写于2015年6月24日

明思宗朱由检,是一个悲剧的皇帝。每看历史,总觉得他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几个圣明之君,但是命运偏偏如此多劫。爱历史的人总是说明朝亡于万历,而不是亡于崇祯。那是历史学人对于崇祯的爱和怜悯。是的,万历朝的纲纪腐败,埋下了明朝覆亡的种子。但是身受亡国之痛、亡国之恨的,却是崇祯。

历史的拐角处,总是异常的精彩,总是令人扼腕。

明思宗朱由检,生于1611年,崩于1644年,明朝第十六个皇帝,少年英武的天子。在继皇帝位之前,朱由检在信王的岗位上挂职锻炼了五年之久,深居简出,韬光养晦,这和我们现在的组织部任用干部之前的任前考察差不多少。明思宗的韬光养晦,是做给他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看的,但更是做给大宦官魏忠贤看的。

魏忠贤领导着庞大的国家机器,名为大内总管,服侍皇帝,实际上是眼线遍布全国,考察任用干部,处分官员。职权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监察部,公安部,国安部,比他们加起来的权利还要大。大太监魏忠贤是东厂的厂长,下面还管着锦衣卫。但是江湖上流传着他们更为响亮的名字—“鹰犬”。

想想当时的魏忠贤其实也是几千年皇朝历史的悲剧,一个草根,无权无势,靠着净身进宫当了公务员,靠着认干爹魏朝站稳脚跟(所以改姓了魏,原名李进忠),靠着太监和宫女对食拿到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魏忠贤的对食宫女是客氏,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所以一个励志的故事后面,往往有一个不堪的因果。得势的魏忠贤是凤凰,失势的魏忠贤是野鸡。那个时候,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幸运,明知大难临头,还有美领馆可以夜奔。也没有秦城可以显示钦命要犯的尊荣。只有一抔黄土,史书中几行名姓。

中国的事情,有时候真叫一个奇怪。小到一个官员,大到皇帝,往往不是在工作中得到别人欣赏,在公开的竞争中博取上位,要上位往往要韬光养晦,莫不如此。有时候我经常说:中国的政治,是死人对于活人的统治(儒家的说法是“法先王”)。陵寝中的一位先皇,代表着列祖列宗,代表着不能背叛。即便是某祖和某宗之间主张的东西完全相反。那也是一脉相承的宇宙真理,不断与时俱进,融入同一体系。想要上位,只有韬晦,要大家认可你,接受你,你就只能啥也不说不做,有时候还要谦让,这叫以退为进。这样选出来的官员和皇帝往往是先皇帝在考虑各方的派系,挑选一个“中庸”大家可以接受的人选。这是政治领域的“劣币驱除良币”,逆向淘汰。说实话,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那就是我们和其他所有的现代文明国家的大不同。



信王在做王爷的时候无所作为,并不是说明在做皇帝的时候也无所作为。实际上,他在即位之时,即显现出所有开明君主的特征。为了巩固权威,杀人立威。(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有杀人立威这一说,宋太祖赵匡胤是他们中的例外)。这一次杀的,是位高权重的魏忠贤。有人说杀魏忠贤是因为他太嚣张了,这是小民之见,以为邪不胜正,正必克邪。实际上杀魏忠贤是政治需要,需要通过杀魏忠贤将大权集于朝廷。杀人的过程是富有政治智慧的,首先是铲除其羽翼,革职其党羽,这叫投石问路,杀鸡儆猴。其次便是对魏忠贤革除官职,贬至安徽凤阳,以示皇恩,最后魏忠贤自缢而死(我认为是被死亡,斩草除根,以儆效尤)。然后,重新启用被魏忠贤迫害的官员,大权集于中央。杀魏忠贤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至少社会上是安定的,没有出现大的政治波折,一个中兴的局面诞生了。

扳倒了魏忠贤,东厂还是要保留的,甚至要扩大权威,人一定要是自己人。于是另外一个大太监王承恩承袭了魏忠贤的职位,成为了司礼秉笔太监。这是中国式的反腐败,反对一个腐败官员,启用了另外一个腐败官员,看似给人希望,实际周而复始。但是说实话,我对于这个王承恩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人比魏忠贤要忠,也比魏忠贤要贤,低调,社会影响也不算坏,不算乱臣贼子一类。

崇祯朝的危局,北有后金政权崛起,势力不断壮大。西有农民起义,日益炽烈。内有大臣党争,外有骄兵悍将。朝政的重中之重,是平辽。崇祯皇帝启用了著名的蓟辽督师袁崇焕。一开始,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崇祯是求治心切,十分欣赏,授予专断大权。但是很快,袁崇焕的平辽方略和崇祯帝的平辽方略就发生了本质的冲突,矛盾很快凸显出来。袁崇焕的平辽方略是“以打促谈”,外交争取和军事斗争一起上,争取一个分治的局面。崇祯的平辽方略是“只打不谈”,只有军事斗争,不谈外交(确实也是,你皇太极就是我的一个臣子,凭什么承认你?凭什么和你外交?)。平辽理念的差距,再加上朝廷复杂的党争。袁崇焕这个最大的“叛徒,内奸,工贼”就被揪斗出来了。一番审定之后,崇祯愤怒未消,定为磔刑(凌迟)处死。临刑当天,袁崇焕毫无畏惧,“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何等悲剧。袁崇焕死前吟诗一首,作为遗言: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然后局面就铁定了,众臣们虽然不说,但是看见了血淋淋的现实。对于崇祯皇帝要办的事情,都争相推脱,或者阳奉阴违。当时没有“裸官”一说。如果有,众臣一定是早早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安全地方,手里揣着护照,随时准备开溜。谁还把朝政当回子事情。后面的事情,就是后金不断犯边,李自成,张献忠越来越壮大。

说到李自成,他本是银川驿卒,当时可能也是官民比突破的朝廷供养的底线,李自成被裁员回家。实际上体制内的人才最有可能反对体制。因为体制对于局外人来说,那是一碗饭,一个糊口的生计。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意味着荣华富贵,升迁进职。所以像公务员改革,要求官员公布财产之类的,在西方可行,在中国要么改不动,要么一改就乱,会造反。体制内的人一方面互相攀比,一方面又掌握社会资源。要他们一条心,怎么可能?只是在有限的几件事情上面,维系着最后的安全。当改革失去了共识,失去了目标,失去了主帅。再改,那就要命了(这段,还算是点题吧)。拐过来,还是说李自成,自崇祯二年参加革命工作,一度革命陷入绝地,临潼大败,只有十几个人,短短三年之后,李自成重整了实力,大约发展至100万人,重整的秘诀在于一个政治口号“迎闯王,不纳粮。”(可见政治口号多么重要)。崇祯十四年,闯军攻克洛阳,福王朱常洵被俘,起义军生擒福王后,把三百多斤的福王和后苑的鹿一锅子烹了,作为“福禄宴”(可见,洪水滔天那天,老百姓有多恨,有多狠)。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昌平失守,十七日,围攻北京城。三月十八日,闯军以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守军或逃、或降。下午,曹化淳开彰仪门,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明思宗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外戚家。又逼周后自杀,手刃袁妃(未死)、长平公主(未死)、昭仁公主。三月十九日凌晨,明思宗和太监王承恩(此时便知其忠烈)至万寿山,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观中国历史,王朝覆灭,君王的命运无非几种:禅位幽禁(一般都是被逼的,没有主动的),被杀(包括被自己人杀,被敌人杀),自杀殉国。明思宗朱由检“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真算是贞烈的国君。

这时候,才知道,只恨生在帝王家!

发布于 2020-02-04 07: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1 10:31 , Processed in 0.0683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