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6: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秋爽斋,脂砚斋?曹雪芹在贾探春的房中,究竟埋伏了多少伏笔
2019-10-06 20:57
解读大观园之四|秋爽斋|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上文说了贾迎春的紫菱洲,今天聊聊贾探春的秋爽斋。

贾探春是贾家四春元、迎、探、惜最出色的一位,她虽才貌略逊色于钗黛湘,但见识远大、性格果敢以及眼界开阔却冠绝大观园,钗黛二人多有不如。即便长姐贾元春也远不及探春。曹雪芹对她极其爱戴,借大观园的居所,送她一个“爽”字。



(第四十回)凤姐儿等来至探春房中,只见他娘儿们正说笑。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 卉草虫的纱帐。贾母因隔着纱窗往后院内看了一回,说道:“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
贾探春居住的秋爽斋有几个特点,曹雪芹写的非常细致。

第一,房间阔朗,仿佛薛宝钗的蘅芜苑,却布置格调高雅,代表探春有追求,有品位,且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喜好。

第二,室内陈设各名人法贴,数十方宝砚(记住这点最后说),插笔如林以及米芾和颜真卿的真迹。说明探春对书法有特别的喜好和专研。贾家众人聚会,需要执笔之人,都是贾探春。

第三,大鼎、大观窑大盘、佛手、白玉比目磬这四样东西都不是普通物品,鼎代表宗庙传承之器,大观指盛大壮观的景象;佛手代表福禄绵长,地位尊崇;白玉比目磬代表夫妻和合。原本这四样都应该是贾元春具备的。可惜贾元春无法扛鼎,大观园又在贾家,判词中是假佛手“香椽”,皇帝不过利用元春对付贾家……元春的贵妃是虚假的,探春的王妃才是货真价实。



第四,窗外遍植梧桐,凤栖梧桐寓意贾探春终成王妃的事实。贾母惋惜梧桐太细,暗指贾探春庶出命薄,远嫁后又无父母兄弟襄助匡扶根基浅薄。但细梧桐终将长大,探春女儿当自强!

大观园那么多居所,探春独选秋爽斋,秋字寓意春不在,代指败落。秋加“爽”字才是曹雪芹赠给贾探春的美好祝愿。一个“爽”字写出贾探春一生,出身卑微却活得潇洒。命途多舛却快意人生,最终命运两济“侥幸”成王妃,探春大多数时候都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秋爽斋这个“爽”字,实在是妙!

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贾探春掣得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暗示她终成王妃。

第七十回贾母生日南安太妃见姑娘们,应该是探春远嫁的契机。

不过,第五十五回,王熙凤说到探春时,惋惜探春庶出身份耽误了她。这段不会无的放矢,应该应在探春远嫁被嫌弃生母出身低上。

探春远嫁是政治和亲势在必行,就造成林黛玉与贾探春二女同嫁的局面。



关于林黛玉与贾探春二女同嫁之前说过很多,具体有下面几个线索。

第一,第二回脂砚斋批语娇杏命运两济时,用甄英莲解释了二者主从易势,以及杏与莲的意义。而探春是杏的正主,林黛玉是莲(芙蓉)的正主。娇杏命运两济得封诰命,甄英莲身患干血症,血竭而死正影射贾探春命运两济晋升王妃与林黛玉泪尽而亡的结局。

第二,潇湘妃子是两个人。贾探春赠名给林黛玉,暗示二者合为潇湘妃子。

第三,第七十回众人在潇湘馆作《柳絮词》,贾探春与贾宝玉同作一首,贾宝玉词中意思约定来年再会。可词中人却非与妹妹相约,而是与爱人相约之意。探春远嫁,贾宝玉却与林黛玉相约隔年期,正是二女同嫁才可能。

第四,《柳絮词》后众人放风筝,林黛玉先放飞了美人风筝,寓意自己离开贾家。随后探春的凤凰风筝缠住另一个凤凰风筝后被一个双喜字风筝裹挟而走,寓意二女同嫁。



第五,《柳絮词》和放风筝后,紧跟着发生了南安太妃要见姑娘们。在那场“相亲会”上,贾探春和林黛玉应该双双被选中。

第六,贾元春当初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去掉“香玉”就是代指林黛玉(第十九回贾宝玉故事)因贾元春出手而随贾探春一同远嫁。

第七,林黛玉的《葬花吟》《五美吟》《柳絮词》《题帕三绝》,以及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都寓意终将远嫁为王妃。

第八,探春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下一句就是“芙蓉开在秋江上,不像东风怨未开”,揭示出嫁后林黛玉与贾探春易位,林黛玉死后,贾探春命运两济晋升王妃。

林黛玉和贾探春本是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一般,林黛玉是主,贾探春是从,古礼称之为“滕”。但探春命运两济“日边红杏倚云栽”,林黛玉死后她成了王妃。

贾家在探春远嫁后不久被抄家,贾宝玉承受不住黛玉远嫁死去,贾家抄家等巨变,最后悬崖撒手被癞头和尚度化出家为僧后,追寻林黛玉和贾探春脚步,与妹妹探春还有一聚,正是《柳絮词》中所言: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贾宝玉寻到探春时,林黛玉已死。贾宝玉在黛玉坟旁结庐而居,替他守墓一生。践行第二十三回“被癞头鼋吞了去,变成个大王八,坟前驮碑一辈子”的誓言。



贾宝玉余生极可能化名“情僧”,将旧时故事写下,是为《石头记》,他的书稿交由妹妹探春整理,贾探春在其中多有批注参与创作,岂不正是脂砚斋?第四十回秋爽斋那几十方“宝砚”,是《红楼梦》中唯一专门写砚之处,探春的房间又唯一用斋署名。推测“脂砚斋”正是脱胎于当年的“秋爽斋”。

还有最后一点要提,《红楼梦》主要以贾宝玉一梦为主。他的梦是《邯郸梦》(第十八回贾元春点戏)是为黄粱一梦,也如南柯一梦。贾探春是第二个做梦人往往被忽略。她的“蕉下客”典出“蕉叶覆鹿”,同样是一场富贵梦。

曹雪芹设计了贾宝玉和贾探春两个做梦人。堪称“情僧”与“脂砚斋”故事。而脂砚斋脱胎与“秋爽斋”,多少还是有点意思。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刘姥姥眼中贾探春的贵气:居室排场堪比皇后,又富又贵福寿双全

君笺雅侃红楼

2023-04-13 09:30:50发布于辽宁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color=var(--tag-t1)]红楼梦演义148:晓翠堂合探春之命数,秋爽斋藏女儿之姻缘
[color=var(--tag-t1)]话说刘姥姥游览大观园,贾母带着她先在沁芳亭上休息一下,后就去了潇湘馆。这个路线可不就是当初贾政带着贾宝玉“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路线?

[color=var(--tag-t1)]刘姥姥看着没见过的园林盛景,喜得无可如何。更因她的一句要是能画出来挂在家里多好,贾母便说她的小孙女会画,给惜春找了一个恼人的工作,又是后话了。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随后贾母带队去到那潇湘馆中,还是发生了几件有意思的事。
[color=var(--tag-t1)]一个是刘姥姥得意忘形,在潇湘馆摔了一跤,可是人不能得意忘形。
[color=var(--tag-t1)]一个是王夫人不要林黛玉奉茶,带出了拒绝宝黛姻缘的意思。
[color=var(--tag-t1)]一个是刘姥姥盛赞林黛玉的房间,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是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于贾家真正的益处体现。
[color=var(--tag-t1)]一个便是贾母突然提起林黛玉房中的绿窗纱旧了,吩咐王夫人给换成红色窗纱才好看。
[color=var(--tag-t1)]贾母意有所指,分明有点不满意王夫人这舅母对林黛玉的疏忽。
[color=var(--tag-t1)]这几件事背后的因果,上文通过李纨与素云的一番谈话讲了出来,实际是必有的。
[color=var(--tag-t1)]林黛玉和李纨出身相同,都是书香门第,她二人才是贾家未来的出路。与之相比薛宝钗的出身不免相形见绌,终究像那雪下抽柴女儿和东北角上的瘟神一样,于贾家有害无益。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既然看了林黛玉的房间,必然也有薛宝钗的房间出场。一如当日贾政的游园路线。索性都讲出来再说其他。
[color=var(--tag-t1)]贾母头天吩咐把早饭摆在大观园,王熙凤问了说贾探春的秋爽斋好,于是便在晓翠堂上摆开早饭。
[color=var(--tag-t1)]要说这贾探春之秋爽斋,与那林黛玉的潇湘馆又不一样。
[color=var(--tag-t1)]潇湘馆是依势而建的正面三间小小的房舍,其余则曲径游廊、蜿蜒通幽。雅致又有飘然出尘之气。
[color=var(--tag-t1)]是以当日贾政夸此处为“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
[color=var(--tag-t1)]贾元春省亲看后,也推最喜潇湘馆。
[color=var(--tag-t1)]潇湘馆因竹而得名,是以林黛玉被贾探春取名为潇湘妃子,以湘妃洒泪成斑的典故,隐喻黛玉的风。
[color=var(--tag-t1)]而贾探春这处秋爽斋,一个“秋”字就知如今八月底的景色是最好。
[color=var(--tag-t1)]秋爽斋有两个特色最值得关注,一是那屋后沿着墙栽种的那些梧桐树,已经初具规模。秋天梧桐之景最美。日后便还要出一个女子名秋桐的,且按下不表。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另一个便是这晓翠堂前的芭蕉最可爱。
[color=var(--tag-t1)]秋日百花凋敝,芭蕉却越发苍翠,秋雨打芭蕉,正是绝佳之景。
[color=var(--tag-t1)]贾探春于诗社名蕉下客,被黛玉调侃为快牵了她去炖脯子,便取自于“蕉叶覆鹿”的典故,于这满院的芭蕉有关。
[color=var(--tag-t1)]而探春与黛玉互为赠命,为日后二人之结局牵绊,埋下了伏笔。
[color=var(--tag-t1)]不过,要说秋爽斋最瞩目的,还是探春房中之陈设,被刘姥姥看在眼中最是真实。
[color=var(--tag-t1)]原来贾探春素喜阔朗,是以便将正房的三间屋子全部打通不曾隔断。
[color=var(--tag-t1)]更因其最爱书法,是以那厅中便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垒堆着探春辛苦收集的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color=var(--tag-t1)]长案另一边则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可是应了前期贾探春几人所作之菊花诗。
[color=var(--tag-t1)]而探春房中东侧是她的卧房,西墙方向的陈设,最是要瞩目。
[color=var(--tag-t1)]只见当中墙上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
[color=var(--tag-t1)]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如果说潇湘馆是林黛玉的藏书阁。这秋爽斋便是贾探春的练书习字之所。
[color=var(--tag-t1)]且只看陈设,当知探春最是推崇米芾与颜真卿之真迹。其胸怀不受女儿之拘束,且藏有家国天下之志向。
[color=var(--tag-t1)]探春是贾政与赵姨娘之女,庶女身份注定其不得意的薄命。可难得其心胸宽广超绝,实冠绝贾府众子弟。
[color=var(--tag-t1)]她在贾政走后,为分父母之忧成立大观园诗社,力促哥哥宝玉进步之心,也远超一般女儿的见识和谋略,实为大善。
[color=var(--tag-t1)]只可惜探春到底是庶出,命运不可避免的随着贾府的沉浮而受波及。就以她这房中陈设的细节,便为她日后命运经历之谶了。
[color=var(--tag-t1)]那板儿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锤子要击,丫鬟们忙拦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与他说:“顽罢,吃不得的。”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卉草虫的纱帐。板儿又跑过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刘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骂道:“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打的板儿哭起来,众人忙劝解方罢。贾母因隔着纱窗往后院内看了一回,说道:“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正说话,忽一阵风过,隐隐听得鼓乐之声。贾母问“是谁家娶亲呢?这里临街倒近。”
[color=var(--tag-t1)]要说刘姥姥可是自取其辱。这板儿数着探春帐子上之草虫叫着“蚂蚱、蝈蝈”,岂不就是说她如“母蝗虫”一般贪婪,没有个足厌?
[color=var(--tag-t1)]且刘姥姥两次三番来贾府打抽丰,看似不伤筋动骨,可架不住还有张姥姥、王姥姥,不就是蝗虫过境,进而成灾么!关键这刘姥姥是那王家的亲戚,别忘了王子腾对贾家做了什么事。不提。
[color=var(--tag-t1)]文中暗表,贾探春这秋爽斋内的陈设可是不一般。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先说她那个屋后的梧桐,便有引凤来仪之意。贾母虽说如今细些,便是还不到时候。一旦时间成熟“凤栖梧桐”,就是探春腾飞之时。
[color=var(--tag-t1)]而贾政两个女儿,元春和探春都具有王妃之相。不同于那元春是“福兮祸所依”,探春实为“祸兮福所伏”。
[color=var(--tag-t1)]是以贾母见了梧桐便听到外头梨香院传来的锣鼓声音,还以为是谁家娶亲,便将探春与那成“凤”的姻缘联系起来。
[color=var(--tag-t1)]而这梨香院也好,花梨木大理石条案也好,突出的那一个“离”字,不妨于当年元宵节时探春作的那个《风筝》谜语结合,恰是“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映照了此女日后远嫁之兆。
[color=var(--tag-t1)]刘姥姥可是不一般,她这一趟贾府之行,真可谓处处透着伏笔。
[color=var(--tag-t1)]才说了西墙上米芾的画和颜真卿的对联,便有“西墙下的案上设这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color=var(--tag-t1)]这几样陈设可是了不得,分明有着那皇后之气象,才是探春一生真正之谶。
[color=var(--tag-t1)]“西墙”是指方向,日后探春此女终将要南下西去出海不归的。
[color=var(--tag-t1)]而“鼎”为国之传承,也有那子嗣承继之意。显然探春嫁作王妃后生下王子承继王位,她母凭子贵,福寿无双。
[color=var(--tag-t1)]所以,那“紫檀架”也好,“大观窑”也好,都曾是皇家之陈设就不意外了。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关键还是那“佛手”最是福寿象征。别人得一足矣,探春竟得了几十个,可见日后她之福寿绵长。
[color=var(--tag-t1)]最后是那个“白玉比目磬”。《尔雅·释地》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便预示了探春与那国王夫君之情比金坚。
[color=var(--tag-t1)]当日说到娇杏与贾雨村的侥幸时,有提到日后为探春之谶。
[color=var(--tag-t1)]世人虽说尚鬼神而未见其真,实际却是信则有之,这谶语影射便不曾诓人。
[color=var(--tag-t1)]如今借刘姥姥之眼光略露出一二光景,才在日后结局时不那么突兀。
[color=var(--tag-t1)]还有一件趣事,板儿因讨佛手,探春便给了他一个。随后这佛手落入凤姐之女大姐手中,便是姑母送给侄女之福寿。为日后大姐与板儿的缘分,也是巧姐的福缘。不多赘述。
[color=var(--tag-t1)]正是:晓翠堂合探春之命数,秋爽斋藏女儿之姻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6: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YYX--01昂公//YYX--02光公//YYX-07朝杰公

YYX-01
昂公,昂藏隐天
【天之湾】
甄士隐,YYX-02光公抱道石隐。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作者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礼记“君子之道,费而隐。天下无道,君子退隐”。王道已废,君子末世退隐背景。
FENS
封氏,封禁。香菱与正十二钗无异【王权】。

自是羲皇上人:【东晋陶渊明】甄士隐===南明【熙皇上人】
南宋,唐伯虎
YYX-7朝杰公隐居晦迹YYX--06顺可公功成身退自比子房,【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重峦叠嶂+层峦叠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7: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作者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米芾拜石+米元章//】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作者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大鼎、大观窑大盘、佛手、白玉比目磬】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米芾 - 北宋书法家、画家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米芾

别称
米襄阳、米南宫、米颠


元章

所处时代
北宋

出生地
湖北襄阳


出生日期
1051年

逝世日期
1107年

主要作品
《宝晋英光集》《宝章待访录》《书史》《画史》《砚史》

主要成就
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

目录
1人物介绍
2生平事迹
3轶事典故
4墓地资料
5书画成就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米芾【mǐ fú】(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曾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无为知军(遇石称兄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

为人不似唐人狂放,险而不怪,奇正相生。

注:“宋四书家”指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四人!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但如今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卷入政治漩涡,生活相对安定,后当上书画博士,饱览内府藏书,熟谙千载故事,古人得失,如数家珍。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苏轼被贬黄州时,他去拜访求教,东坡劝他学晋。元丰五年(1082)开始,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今传王献之墨迹《中秋帖》,据说就是他的临本,形神精妙至极。米芾一生转益多师,在晚年所书《自叙》中也这样说道:“余初学,先学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其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其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摩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泽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宫,《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

米芾以书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据孙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书十分认真,自己说:“佘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明范明泰《米襄阳外记》)。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询问书法,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从现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又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如今。

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也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但过头话也不少,诮颜柳、贬旭素,苛刻求疵。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1]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折叠家庭背景
米芾五世祖米信,宋初勋臣。《宋史》卷261有传,淳化五年(994年)卒,六十七岁。高祖、曾祖多系武职官员。芾父字光辅,官左武卫将军(一说米芾父名“佐”,徐邦达《米芾生卒年岁订正及其它二三事考》中认为后世称“父佐”当误。依据是米芾之孙米宪辑录《宝晋斋山林集拾遗》卷首附载的《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中谈到米芾父亲处云:“父致仕,左武卫将军。”后人则讹为“父佐,左武将军,”也许把“致仕”的仕字讹为“佐”字,又把致字脱去的缘故。)赠中散大夫、会稽(县)公。米芾《书史》云:“濮州李丞相家多书画,其孙直秘阁李孝广收右军黄麻纸十余帖,辞一云白石枕殊佳……后有先君名印,下一印曰‘尊德乐道’。今印见在余家。先君尝官濮,与李柬之少师以棋友善,意以奕胜之,余时未生。”由此知米芾在未出生时,其父曾在濮州为官,喜爱书画艺术,并精于鉴赏,且“尊德乐道”。

芾母阎氏,因其“侍宣仁皇后藩邸,出入禁中,以劳补其子为殿侍,后登进士第,恩补校书郎、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逾年,召为书画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宋史》、《京口耆旧传》、《丹徒县志》、《襄阳县志》、《全宋诗》、《鸡肋编》等均有载。翁方纲《米海岳年谱》谓芾母“赠丹阳县太君”。

折叠米芾身世
米芾出生于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米芾《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云:“我本生辛卯两丙运,今岁步辛月亦然。”又《晋太保谢安石帖后》有句云:“余年辛卯,今太岁辛已,大小运丙申丙辰,于辛卯月辛丑日,余于辛丑丙申时获之,此非天耶?”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是辛卯年,米芾有一方印曰:“辛卯米芾”。由此知米芾生于公元1051年无疑。

折叠少年米芾
《韵语阳秋》卷14载:“元章始学罗逊书,其变出于王子敬。”“《襄阳学记》乃罗逊书,元章亦襄阳人。始效其体至于笔换万钧,沉着痛快处,逊法其能尽耶?”《襄阳县志·古迹》:“襄州新学记碑:贞元五年卢群撰,罗让行书。……罗让字景宜,……让书襄阳学记最有名。米元章始效其作,后乃超迈入神耳。宋人避英宗本生于濮安懿王讳,故或称罗逊”。米芾《群玉堂米帖》自叙云:“余初学颜书,七、八岁作字,至大一幅,书简不成。”由此知,米芾是七、八岁时开始学习书法、启蒙老师是襄阳书家罗让(或称罗逊)。

翁方纲《米海岳年谱》:“五年庚子,手帖云:余年十岁,写碑刻,学周越、苏子美扎,自成一家,人谓有李邕笔法,闻而恶之。”“五年庚子”,即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

邹演存《米公祠及米芾族裔脉源考》:“自宋治平四年(1067)随母阎氏离乡到京都汴梁,其母内廷侍侧英宗高皇后,他自然邀幸得迁,……。”

折叠米芾仕途
魏平柱《米芾年谱简编》:“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年),恩荫入仕为秘书省校书郎当在本年。”《全宋词》:“以母侍宣仁皇后藩邸,恩补校书郎……。”《京口耆旧传》、《襄阳县志》、翁方纲《米海岳年谱》等载:“黻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秘书省校书郎。” 神宗熙宁三年庚戌(1070年)二十岁,由秘书省校书郎改临桂尉。

神宗熙宁八年乙卯(1075年)二十五岁,十月前在临桂尉、含光尉任,十月后官长沙椽至神宗元丰五年壬戌(1082年)三十二岁。

神宗元丰八年乙丑(1085年)三十五岁,官杭州从事。

哲宗元祐七年壬申(1092年)四十二岁,知雍丘县。

哲宗元祐九年甲戌(通常称为绍圣元年,1094年)四十四岁,由雍丘县令改监中岳祠(嵩山)。

哲宗绍圣四年丁丑(1097年)四十七岁,在涟水军使任上。

哲宗元符二年乙卯(1099年)四十九岁,由涟水军使任改除蔡河拨发。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已(1101年)五十一岁,发运司属官,在江淮间。

徽宗崇宁二年癸未(1103年)五十三岁,由发运司属官改太常博士、书学博士。

徽宗崇宁三年甲申(1104年)五十四岁,仲春尚在书学博士任,后知无为军。

徽宗崇宁五年丙戌(1106年)五十六岁,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

徽宗大观元年丁亥(1107年)五十七岁,知淮阳军。

折叠米芾子女
神宗熙宁七年甲寅(1074年),二十四岁的米芾在临桂尉任上,长子米友仁出生。友仁,小名尹仁、寅孙、鳌儿,字元晖,人称小米。

翁方纲《米海岳年谱》附考云:“盖生于寅岁,故以寅为小名。由此考之,友仁当生于熙宁七年甲寅也。”

《全宋词》:“友仁,字元晖,自称懒拙老人。芾子。生于熙宁五年(1072年)力学嗜古,亦善书画,世号小米。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绍兴二十年(1151年)卒,年八十。”

蔡肇《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铭》称,芾有五子,只长子友仁知名。米芾《题赠叔晦》:“叔晦之子道奴、德奴、庆奴,仆之子鳌儿、洞阳、三雄。”岳珂《宝晋斋法书赞》卷19载米芾一帖云:“能书第二儿,二十岁化去,刳吾心肝,至今皓首之由也。”又《晋纸帖》中云:“老来失第三子”。这两个儿子可能就是上面提到的“洞阳”、“三雄”。另二子不详,或是二女。《耆旧续闻》云:“世传米芾有洁癖。方择婿,会建康段拂字去尘。芾曰:‘既拂矣,又去尘,真吾婿也。’以女妻之。”《池北偶谈》曰:“段拂、吴激皆米元章婿。拂南渡后仕至参知政事。激字彦高,入金为翰林学士,乐府与蔡松年齐名”。

折叠结交苏轼
苏轼年长米芾十五岁。

米芾《画史》有言曰:“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后晋卿借去不还。”《独醒杂志》云:“元丰中过黄州,识苏子瞻,皆不执弟子礼特敬前辈而已”。

《跋米帖》:“米元章元丰中谒东坡于黄冈,承其余论,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

魏平柱《米芾年谱简编》云:“米芾到黄州拜访苏轼无疑,但是,均未言何年、月、日。”因此,研究者有三说:(一)元丰四年说。(二)元丰五年说。朱靖华《苏轼简明年谱》于元丰五年下云:“米芾、董钺、绵竹道士杨世昌等来访雪堂。”王文诰《苏文公诗编注集总案》谓米芾来黄州访苏轼在元丰五年三月。(三)元丰七年说。翁方纲《米海岳年谱》引温革叔皮《跋米帖》,系米芾访东坡于元丰七年甲子。魏平柱《米芾年谱简编》:“三说中以元丰七年说最为不确。东坡晚年(建中靖国元年)有‘恨二十年知元章不尽’之语,如元丰七年初识,则相差三年。元丰四年虽恰为二十年,然雪堂未建,米芾访雪堂则为虚。”故元丰五年之说较可信。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五十一岁的苏轼六月知登州,十月以礼部郎中召回京,十二月二十日到京。有《与米元章书》:“某自登赴都,已达青社……。复思东坡相从之适,何可复得?”“惟千万节哀自重。”由此推知,芾父当逝世于本年或本年前一、二年。芾父有“中散大夫,会稽(县)公”之赠,会稽距杭州甚近。时年米芾官杭州从事。

《全宋诗》卷821苏轼有《次韵米黻二王跋尾二首》。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米芾诗《题子敬范新妇唐摹帖三首》。米芾《书史》云:“当时唱和者黄庭坚一首、蒋之奇诗三首,吕升卿二首,刘诠二首……,共成一轴,亦为此诗之和诗。”当年(1087年)六月或七月,苏轼等十六人于王晋卿西园晏集。李伯时绘《西园雅集图》,米芾作《西园雅集图记》

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米芾在扬州。时年五十四岁的苏轼,四月出京,六月往扬州访米芾,七月初三日到杭州。苏轼《书米元章藏帖》:“元佑四年六月十二日与章资平同过元章。”《与米元章》书三则,有言曰:“某以疾请郡,遂得余杭…,重辱新诗为送,词韵高雅,行色赠光,感服不可言也。”又《与钱穆父》书曰:“前日作《米元章山砚铭》。此砚甚奇,得之于湖口石钟山之侧。……因山作砚其理如云。过扬且伸意元章,求此砚一观也。”《东坡全集》卷75有《米黻石钟山砚铭》一首。

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年,四十二岁的米芾知雍丘县。翁方纲《米海岳年谱》云:“七年壬申九月,苏子瞻自扬州召还,元章知雍丘,具饮饷之。既至,则又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每洒一行,即伸纸共作字。以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洒行既尽,乃更相易携去,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东坡有《与米元章》二书。其一中曰:“过治下得款奉,辱至礼之厚,愧幸兼极。”其二中曰:“临辱访,欲往谢,又蒙惠诗,欲和答,竟无顷刻暇,愧负可谅。”由此知,米芾在这期间也访过苏轼,雍丘距京较近。

宋·赵令畴《候鲭录》卷7载:“东坡在淮扬,设客十余人,皆一时名士,米元章在焉。酒半,元章忽起立,云:‘少事白吾丈,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坐客皆笑”。魏平柱《米芾年谱简编》云:“此事当发生在苏轼知扬州之后,米芾令雍丘之前”。

苏轼《记张元方论麦虫》:“元祐八年五月十日,雍丘令米芾有书,言县有虫食麦叶而不食实。”

《京口耆旧》云:“建中改元(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1101年,—笔者注),坡归自岭外,与客游金山。有请坡题名者。坡云:‘有元章在’。米云:‘某尝北面端明,某不敢。’坡抚其背云:‘今则青出于蓝矣’。元章徐曰:‘端明真知我者也’。自尔益自负矣。”当年,苏轼染疾,米芾多次谒并送麦门冬饮子于北沙东园。东坡有诗《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八月中秋,米芾得苏轼去世噩耗,作《苏东坡挽诗》五首。序中有云:“辛巳中秋,闻东坡老向以七月二十八毕此世。”

苏轼《与米元章》书九首中有“岭海八年…独念元章”,“恨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之语。

米芾《书紫金砚事》:“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静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1]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折叠装癫索砚
米芾喜爱砚台至深,为了一台砚,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顾大雅。一次宋徽宗让米芾以两韵诗草书御屏,实际上也想见识一下米芾的书法,因为宋徽宗也是一个大书法家,他创造的“瘦金体”也是很有名气的。米芾笔走龙蛇,从上而下其直如线,宋徽宗看后觉得果然名不虚传,大加赞赏。米芾看到皇上高兴,随即将皇上心爱的砚台装入怀中,墨汁四处飞溅,并告皇帝:此砚臣已用过,皇上不能再用,请您就赐予我吧?皇帝看他如此喜爱此砚,又爱惜其书法,不觉大笑,将砚赐之。米芾爱砚之深,将砚比做自己的头,抱着所爱之砚曾共眠数日。他爱砚不仅仅是为了赏砚,而是不断地加以研究,他对各种砚台的产地、色泽、细润、工艺都作了论述,并著有《砚史》一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折叠米芾拜石
米芾一生非常喜欢把玩异石砚台,有时到了痴迷之态。据《梁溪漫志》记载: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当时人们出于迷信,以为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动,怕招来不测,而米芾立刻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所,摆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念念有词:我想见到石兄已经二十年了,相见恨晚。此事日后被传了出去,由于有失官方体面,被人弹劾而罢了官。但米芾一向把官阶看的并不很重,因此也不怎么感到后悔,后来就作了《拜石图》。作此图的意图也许是为了向他人展示一种内心的不满。李东阳在《怀麓堂集》时说:“南州怪石不为奇,士有好奇心欲醉。平生两膝不着地,石业受之无愧色。”这里可以看出米芾对玩石的投入与对傲岸不屈的刚直个性。大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怀,并开创了玩石的先河。

拜石这一事件,给了我们一个疯疯癫癫的米芾,但是事实上他并不是真疯,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这从他的很多实例上都可以看出,米芾的书法造诣很深,徽宗很喜欢他的书法,经常招他进宫写字,有一次他给皇上写完字后,非常喜欢皇上的御用砚台,便对徽宗说:“皇帝的砚台不能给庶民用,而如今皇帝的砚台被我用过了,臣子是低等的,既然这砚台已经被我玷污了,皇上就送给我吧”。皇帝很不舍得的刚把好的说出口,米芾害怕皇帝后悔,抓着砚台就揣在怀里跑了,墨水都没来得及洗,搞得全身是墨水。此外,米芾也是一个关心国家的人,他装傻并不是完全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得到利益。这就要说到他拜石的真正“内幕”了,石头质地坚固、脆硬,由于这一品质,它出如今画家的画笔下,被画家所爱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米芾能疯到见石就拜还是值得怀疑的,那为什么只有在无为有记载说他认石为兄,《名画的创造者》是这样说的:“米芾知无为军后,为官清正,但是他的上司知州则是一个搜刮民财的老手,把地方百姓搞得民怨鼎沸,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面老鼠,米芾非常瞧不起这位知州大人,与其没有私人交往,但是,按照宋朝的规矩,每逢单日就要到州衙去参拜州官。这使米芾很不舒坦。想来想去,米芾想了个办法。平口米芾喜爱收藏,也收集了一些奇石异物。他让自己的书僮秦礼摆上那些石头和异物,自己穿上朝服,对石头拜了几拜。米芾拜石的时候,嘴里还念念有辞“我参拜无知的石头,因为石头是干净的,也不拜你肮脏的面老鼠。”米芾拜过石头后,心情好受了许多,然后再到州衙去议事。从这儿以后,米芾每逢单日,就参拜石头”。

折叠《满庭芳》的由来
苏轼将密云龙奉为至宝。除了“四学士”和廖正一,另一位书画名家米芾,也是苏轼的座上客。元祐四年(1089),苏轼出任杭州太守,途经扬州时,曾召米芾前来相见。苏轼再次拿出“密云龙”,与他共享。米芾则为此曾写下《满庭芳》,词题就叫《咏茶》。不言而喻,词中的“美盼”“娇鬟”就是朝云,这一年她二十六七岁,正是女人一生中最为光艳动人的时刻。只见她在帘外燃起小炉,轻轻倒进瓶中专用的泉水,不一会儿,紫色的沙瓯里色如玉乳,轻涛微翻。朝云轻挽翠袖,“稳步红莲”,恭恭敬敬地将茶献到客人面前,素有“米癫”之称的青年米芾早已既醉又癫,愁妒齐翻。直到朝云歌声响起,他才再度清醒,止不住对她频频顾盼,心生艳羡,直到曲终人散,他依然“欲去且留连”……

折叠早期书画签名
他的书画作品多为人所收藏。今人恰恰可以从他自己的书画题签上发现“芾”的读音。原来,米芾早先签名都写作“黻”字,而“黻”字只有一个读音,即念作“fú”(夫)。米芾在自己写的《〈王子敬帖〉跋》中说:“崇宁元年(1102年)五月十五日,易跋手装,时以芾字行,适一纪。”一纪就是12年,从崇宁元年往前推算12年,即为元祐六年(1091年),这年米芾41岁。也就是说,元祐六年(1091年)米芾41岁时,才改称米黻为米芾,这个“芾”是由“黻”改来的,自然应当读作“fú”(夫)。与“fèi”(肺)音毫不相干。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4月18日第二版)

折叠米芾之洁癖
世传米芾有洁疾,初未详其然,后得芾一帖云:“朝靴偶为他人所持,心甚恶之,因屡洗,遂损不可穿。”以此得洁之理。靴且屡洗,馀可知矣。又芾方择婿,会建康段拂字去尘,芾释之曰:“既拂矣,而又去尘,真吾婿也。”以女妻之。

折叠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位于无城内,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于宋徽宗崇宁年间守无为军时所建。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祖籍由山西太原迁居湖北襄阳,人称“米襄阳”。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时人感其德政,在他离任去世后,于米公军邸的旧址上建米公祠以示纪念。米芾崇尚晋人法帖与名画,广为搜求,不惜耗费巨金。相传他得王羲之的《王略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谢安《八月五日帖》及顾恺之的名画《净名天女》,戴逵的名画《观音》等真迹后将自己的书斋题名为“宝晋斋”,并将收藏的晋人法帖勒石上碑,称《宝晋斋贴》。后遭兵火,石刻残损,继任无为军守葛祜之据米芾拓本重刻,与米刻残石同置官署,后来曹之格任无为通判,又重新摹刻,并增家藏晋帖,及米芾书法多种于咸淳四年(1168年)刻成,名为《宝晋斋法帖》是帖共十卷,第一至第五卷除米刻谢安《八月五日帖》与王献之《中秋帖》外,全是王羲之书;第六、七两卷为王献之书;第八卷为王羲之四子书;第九、十两卷为米芾书。原刻至近代又毁于兵火。只有米芾篆书《宋真宗御制文宣王赞》因在学宫戟门,且埋在地下,才保存下来。

时值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他将3种法帖摹刻上石,并于“宝晋斋”前掘池建亭,即墨池、投砚亭。他公余之暇在此读书挥毫,还在公署西侧立一形如老翁之石,每天抱笏揖拜,时人以为怪癖,故称此石为“拜石”。原斋毁于兵火,后多次重建,光绪丁丑知县王峻,建米公祠3楹,门居中,于池之左右盖耳房3间,环池循势垒假山,并搜集米公遗刻“墨池”、“画菜”2碑和其它石刻入祠内。

如今,米公祠所藏碑刻较前为多,主要是晋唐以下历代名家书刻,计一百四十多方,出自五十余位书家之手。有徐楷、钟绍京、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赵佶、赵孟頫、唐寅、祝允明、文征明、沈周、王守仁、王士祯、文天祥、梁同书、成亲王等人的法帖。行、草、篆、楷各种书体无不具备,各种流派争妍斗艳,各种风格,尽呈异彩,令人敬羡不已。米公祠作为全省重点文保护单位,它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国内外,尤其在东南亚、日本等国较有影响,每年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寻访。[1]

折叠编辑本段墓地资料
清远市清新县文化部门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偶然发现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墓葬。该墓是米芾的衣冠冢,还是真墓?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折叠始修于元末或明初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高峰介绍,清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员在该县秦皇山一带考察时,偶然发现一座古墓,墓碑上刻有“米元章”3个石刻大字,这引起了专家们极大的兴趣。经初步查实,这正是北宋著名大书法家米芾的墓葬。

古墓的石碑上记载着:“大宋太祖考内阁大学士讳芾字元章米府君大人、妣诰封一品夫人米母念六娘郑氏夫人合葬墓。”该墓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米氏后裔重修。

经查阅民国版《清远县志》记载:清远境内的湴塘村米氏,“乃芾裔也,芾十世孙由襄阳于元世迁居湴塘(今清远境内)”,有族谱记载。

据清新县光绪年间编写的《米氏族谱》手抄本记载,“太祖讳芾字元章……太祖婆郑氏念六娘,生子友仁,合葬在獭凹背。”到了米芾第十世孙,从湖北襄阳南迁到今天的清远湴塘村,开创了清远米氏700年的家族史。高峰推测,清远的米芾墓可能始修于元末或明初,清代多次重修,清新县湴塘村的米氏族人,是米芾的嫡系后人。

折叠曾遭盗挖
此前,北宋米芾墓一直被认为是在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鹤林寺西南黄鹤山北坡下,1984年,镇江市政府对米芾墓进行了重修。此次在清远发现的米芾墓是衣冠冢,还是真墓?这是文史专家们追寻的问题。

清远文史专家在向当地群众进行调查时了解到,10多年前,清远米芾墓曾遭人盗挖过。盗墓者以为墓中藏有大量金银财宝,但一直挖到装有逝者骨殖的“金塔(瓦罐)”,也没有挖到值钱的宝贝。数十天后,米氏后人发现祖墓被盗,于是捐资重修。

当年参与重修祖墓的老人回忆,在米芾墓的第一层安放了一个“金塔”,而“金塔”下约0.5米的第二层,才安放有米芾生前的玉佩腰带,如今,玉佩腰带被村民取回放在家中珍藏。墓的第三层则安放了一块瓦片,瓦片上画有埋葬祖先骨殖的地图。

折叠骨殖真墓
高峰说:“如果村民所说的情况属实,则清远米芾墓很可能是埋有米芾骨殖的真墓。”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一是根据南方衣冠冢的特点,在“金塔”中会安放一块写着祖先生平及官衔的铜牌或银牌,但清远米芾墓中没有发现铜牌或银牌。

二是南方人在某个地方定居后,一般会回到原籍取走祖先的骨殖,到新的定居点重新安葬,清远米芾墓很可能是后人将祖先骨殖迁葬到这里。

三是据江苏的文史专家严其林考证,米芾之子米友仁于南宋绍兴年间,曾往南迁葬过米芾墓。这与清远《米氏族谱》中记载的内容相符。[1]

折叠编辑本段书画成就
折叠介绍
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六岁时能背诗百首,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十八岁时,宋神宗继位,因不忘米芾母亲阎氏的乳褓旧情,恩赐米芾为秘书省校字郎,负责当时校对,订正讹误。从此开始走上仕途,自到1107年卒于任。米芾一生官阶不高,这与他不善官场逢迎,又为人清高有关。米芾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善官场逢迎。使他赢得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玩石赏砚钻研书画艺术,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他在别人眼里与众不同,不入凡俗的个性和怪癖,也许正是他成功的基石。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他就是这样一个把书画艺术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人。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虽然画迹不传于世,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

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王文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

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等,都集自颜之行书;外形竦削的体势,当来自欧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沈传师的行书面目或与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学段季展,“独有四面”、“刷字”也许来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最为生动,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元丰五年(1082)以后,他开始寻访晋人法帖,只一年就得到了王献之的《中秋帖》。这先人为主的大令帖,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总觉得右军不如其子。但生性不羁的米芾并不满足于王献之的字,早在绍圣年间就喊出了“老厌奴书不换鹅”,“一洗二王恶札”。米芾据说学过羊欣,李之仪说,“海岳仙人不我期……笔下羊欣更出奇”。那么米芾学羊欣大概在卜居海岳庵,是元祐六年之后的事情了。

尽管如此,米书并没有定型,近在元祐三年书写的《苕溪帖》、《殷令名头陀寺碑跋》、《蜀素帖》写于一个半月之内,风格却有较大的差异,还没有完全走出集古字的门槛。直到“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何以为主”时才最后完成了自己风格的确立,大概在五十岁以后。

在定型的书法面目,由于米芾过于不羁,一味好“势”,即使小楷如《向太后挽词》也跃跃欲试。这“势”固是优点,但同时又成了他的缺陷。“终随一偏之失”,褒贬分明如黄庭坚者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公道的。黄长睿评其书法,“但能行书,正草殊不工”,当时所谓“正”,并无确指,不一定是如今的“正楷”,倘指篆隶,倒也恰当。现存的米芾篆隶,的确不甚工,草书也写得平平。他后来对唐人的草书持否定态度,又囿于对晋草的见识,成绩平平自然在所难免。

米芾作书十分认真,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米芾自己说:“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明范明泰《米襄阳外记》)。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

米芾以书法名世,为北宋四家之一,若论体势骏迈,则当属第一。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努力。他三十岁时在长沙为官,曾见岳麓寺碑,次年又到庐山访东林寺碑,且都题了名。元祐二年还用张萱画六幅、徐浩书二帖与石夷庚换李邕的《多热要葛粉帖》。证之其书法,二十四岁的临桂龙隐岩题铭摩崖,略存气势,全无自成一家的影子;三十岁时的《步辇图》题跋,亦使人深感天资实逊学力。

米老狡狯,偶尔自夸也在情理中,正如前人所云“高标自置”。米芾自叙学书经常会有些故弄玄虚,譬如对皇帝则称“臣自幼便学颜行”。但是米芾的成功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丝毫没有取巧的成分,米芾每天临池不辍,举两条史料为证:“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据孙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富于收藏,宦游外出时,往往随其所往,在座船上大书一旗“米家书画船”。

米芾晚年居润州丹徒(今属江苏),有山林堂。故名其诗文集为《山林集》,有一百卷,现大多散佚。如今传世有《宝晋英光集》。米芾能书又能诗,诗称意格,高远杰出,自成一家。尝写诗投许冲元,自言“不袭人一句,生平亦未录一篇投豪贵”,别具一格为其长,刻意求异为其短。

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米芾自著的《画史》记录了他收藏、品鉴古画以及自己对绘画的偏好、审美情趣、创作心得等。这应该是研究他的绘画的最好依据。

米芾的成功在于通过某种墨戏的态度和母题选择达到了他认可的文人趣味。米芾意识到改变传统的绘画程式和技术标准来达到新的趣味的目的。究其原因:米芾首先是一个收藏宏富的收藏家,鉴定家,对历代绘画的优劣得失了然于胸,更多考虑的是绘画本体的内容;而苏轼首先是一代文豪,然后才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来发表他的绘画观,较多地以诗(文学)的标准来衡量、要求绘画,固然不乏真知灼见,但终究与画隔了一层。

所以后人多是把米芾当作画家,把苏轼当作美术理论家来看的。心中叨念的是苏轼的画论,而手中实践的却是米家云山,尽管苏轼有画传世而米芾一无所有。作为历史研究,不能不指出米芾的美术思想远比苏轼超出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

其子米友仁书法继承家风,亦为一代书家。

折叠艺术特点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大概姜夔所记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学米芾者,即使近水楼台如者也不免有失“艰狂”。宋、元以来,论米芾法书,大概可区分为两种态度:一种是褒而不贬,推崇甚高;一种是有褒有贬,而褒的成分居多。持第一种态度的,可以苏轼为代表。

折叠艺术成就
米芾作为北宋著名的画家,处在一个文人画的成熟时代,其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人物、山水、松石、梅、兰、竹、菊无所不画;米芾在山水画上成就最大,但他不喜欢危峰高耸、层峦叠嶂的北方山水,更欣赏的是江南水乡瞬息万变的“烟云雾景”,“天真平淡”,“不装巧趣”的风貌;所以米芾在艺术风格里追求的是自然。他所创造的“米氏云山”都是信笔作来,烟云掩映。

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的询问书法,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从现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又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如今。

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也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但过头话也不少,诮颜柳、贬旭素,苛刻求疵。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但如今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1]

参考资料
1.米芾  . 古诗文网 . [2023-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08: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48.2 【崇祯假死】【湘云龙袍香囊犹在】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854&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48.2【】
钟家台 2020-04-05   |  101阅读  |  1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48.2

  《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马嵬,即杨贵妃被迫缢死的马嵬坡,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坡时,随驾的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贵妃和她的哥哥杨国忠,随即哗变并乱刀杀死了杨国忠。唐玄宗为求自保,只得赐死杨贵妃。后改葬时发现杨玉环身体已腐,但是身上的香囊还完好。

  见《旧唐书·后妃传》记载:“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覆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宝,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


  这《马嵬怀古》说的是肥美人杨玉环,《红楼梦》中谁是杨妃?宝玉说得清楚,大观园里的杨妃就是“体丰怯热的宝姐姐”,也就是明皇宫里 “少颀颀之美”身材“弱小”的矮胖周后。原来这《马嵬怀古》是在影射同杨玉环一样乱国后被迫自缢的崇祯帝的周后。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这是暗喻周后与家人的谋算经营都付汪洋,最终只落得个国乱被迫自缢的凄凉下场,而周后的贪贿乱政的好哥哥周鑑,“素有贏疾,被掠死”,也是如杨妃的哥哥杨国忠一般国破命丧。再请回顾我前面详解过的宝钗的牡丹花签的秘密,宝钗闻听宝玉将她比作杨妃后勃然大怒的原因,以及宝钗为何最后会落得“金无彩”的历史玄机。朱慈炤是处处藏机关、笔笔有照应,《红楼梦》的布局精妙、结构严密可见一斑。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这指的是杨妃的“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即其尸首虽腐但因其香囊完好所以香味犹存的史实。朱慈炤引用此事来隐喻周后虽然乱国丧身,但由于周后的同党东林党在明亡后仍然主持舆论并主笔史书,所以周后死后仍然是保有美名、继续被美化。】

  根据最新的基因检测,努尔哈赤Y-DNA是蒙古·哈萨克,努尔哈赤其实是蒙古后裔,他只是冒认虑真(珠理真)而已。

  多姑娘是影射多尔衮,不过多姑娘所嫁的鲍二家其实是影射集体,并非只指一个人。

  多尔衮官多女人多,不过他只尊重自己的元妃,并将元妃博尔济吉特氏追封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

  根据清宫档案,孝庄文皇后是在多尔衮死后才有皇太后之份,也就可以理解她姑姑孝端文皇后为什么没有皇太后的徽号了。多尔衮虽然有泡过她,不过多尔衮也淫遍皇太极后宫的女人,满蒙联姻是国策,多尔衮泡的大多数博尔济吉特家族的女人,所以传说中的叔嫂恋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因为好色的多尔衮玩的一男多女的游戏。

  说的不错,鲍二家的多姑娘狭义上影射博尔济吉特家族的孝庄,广义上影射被多尔衮淫遍的皇太极的女人。《红楼梦》的影射不但是多重的,而且还有狭义广义之别。


  第31回中睛雯撕扇那回中,史湘云忽然来了,宝钗说她“旧年三四月里。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带子也系上。猛一瞧,活脱儿就象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老太太只是叫仔细那上头的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

  这段很有些深意。一是旧年三四月里,二是湘云穿扮得象宝玉,三是老太太提醒仔细迷了眼(之前有分析过坠儿偷虾须镯的事)。

  “旧年三四月里”——申年三月的亡国日。

  “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带子也系上。猛一瞧,活脱儿就象是宝兄弟”——满清假称为崇祯复仇将朱明国窃取,对应着耗子偷香玉,欲亡其族先亡其史,这湘云穿了宝玉的衣服哄人是暗喻满清大力撰修明史只为篡改真相。

“老太太只是叫仔细那上头的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前面说了“灯姑娘”就是破席事二主的花袭人,也就是背叛明朝的焙茗,“灯上落下灰来迷了眼”暗喻东林党用假史、伪史迷惑世人,让人再也分不清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08: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神秘许家屯儿
神秘许家屯儿
公众号:热心小伙
43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上古时期:辉煌的南方文明

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传统的观念,就是所谓的“中原文明一元论”。古时候的“中国”只指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当时的华夏民族认为这里是四方的中间,所以才有“中华”的说法。孔子修《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除华夏正统之外,周围的民族都被冠以西戎、东夷、北狄、南蛮的蔑称。

浙江在古时候就属于“南蛮之地”,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属于越国,有一小部分属于吴国。不过,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一再地在浙江这块土地上获得令人震惊的发现,让我们对“南蛮”刮目相看。

1936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杭州市郊发现了良渚文化遗址,1959年,良渚文明正式命名。良渚时期的玉器符号,已具备单个原始文字的性质,且在不同地点通用;而良渚时期的陶器符号,已达到记载简单语句的程度。辉煌的“良渚文化”,让我们看到了浙江从5000多年前就已经具备的南方文明特质,良渚高度发展的玉文化正是浙江温润如玉的气质的绝佳体现。

1973年,浙江余姚发现了一个世界文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

1974年,杭州建德的乌龟洞里发现了一颗古人类牙齿的化石,证明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今天的浙江繁衍生息。浙江“建德人”比北京“山顶洞人”要早3万多年。

1977年秋天,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出土文物近7000件,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大片的木构建筑遗迹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大面积的稻谷堆积层,以及出土的代表性的农具——骨耜,意味着早在7000年前,浙江的先民们已经种植水稻了,这是长江文明的重要标志。河姆渡文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改写了历史教科书中长江文明的分量,并向世人宣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摇篮。

2001年,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并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浙江的文明史提前至8000年前。

从5万年前的“建德人”,到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再到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浙江在远古的文明史不可谓不辉煌。然后就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了。

古人云:“古有三圣,越兼二焉。”所谓的“三圣”,就是尧、舜、禹这三位上古的明君。其中,传说舜姓姚,号有虞氏,浙江余姚、上虞的地名,就是从舜的名字来的;夏舜晚年,曾到东南一带来巡视,并且在会稽开部落首领大会,论功行赏。大禹死在浙江,也葬在浙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千车万骑,从咸阳(今长安)出发,直到大越,“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秦始皇此举开了皇帝祭大禹的先例,而司马迁也在他的三次漫游中,“登会稽,探禹穴”,来采集上古的史料。

大禹的第五代后裔少康,就是夏后帝,封他的小儿子余罕到会稽,建立了一个叫“于越”的国家。当时这个国家很小,主要任务就是“奉守禹之祀”。一直到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手里,越国国力才渐渐的强盛起来。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

历史上,关于“春秋五霸”是谁,不止一种说法。在其中一个版本中,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都榜上有名,吴越争霸的历史留下了一段循环的复仇故事。

当时越国趁吴国出兵楚国时,偷袭吴国的都城姑苏,大获成功,从此脱离了吴国的辖制,吴越两国反目成仇。10年后,吴王阖闾趁着越王勾践刚刚继位,前来复仇。这一仗吴国一败涂地,吴王阖闾也受了伤,临终前把复仇大业交给了儿子夫差。吴王阖闾死后两年,夫差就大败越国。当时伍子胥力主灭掉越国,但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刎谢罪。伍子胥临死前要人在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挂在姑苏城的东门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国人是怎样攻进国门的。

因越国答应称臣的条件,而且勾践夫妇吴宫做奴隶,夫差没有消灭越国。勾践入吴后给夫差当了3年的马夫。公元前491年,夫差亲自将勾践送上马车,为勾践驾马车的是越国的范蠡。在勾践沦为吴王马夫的3年里,他一直陪在勾践的身边。

接下去,就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为了不让安逸的生活消磨复仇的意志,睡在柴草上,梁上悬着苦胆,每天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先舔一下。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富兵强了。最后越王勾践于前473年消灭北面的强国吴国,重建了越国,进而吞并吴国,后并迁都琅琊。越王这种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没过多久,3年后,越王勾践也死了。

吴越争霸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只有范蠡得以全身而退,亡一国兴一国,民间财神的原型,美女西施相伴,真正的人生赢家啊。。

由于受到楚国持续打击,勾践的子孙越王朱勾被迫把国都迁回到吴国灭亡时的首都——苏州,此后四代越王都以苏州为都,直到楚国占领苏州。前333年越王效法列国征伐中原,于是发兵向北攻打齐国,向西攻打楚国,与中原各国争胜。齐威王使说客成功说服越国不打齐国转攻楚国,遭到楚威王的军队反击,越国大败,无疆被杀,越国由盛转衰。公元前306年,楚国占领越国国都苏州,在浙西设立江东郡,越国退往钱塘江以东固守。越国从此分分东越、闽越、南海越三个国家,直到秦始皇统一东方六国前,诸侯国不能制服三越。在越国和吴国长期的交往中,并且由于越国最终吞灭吴国,并统治达167年之久,越和吴的文化逐渐由异趋同,融为一体。

秦汉至三国

秦国灭楚国以后,旋即进入两浙,“降越君,置会稽郡”,两浙成为秦会稽郡的一部分,郡治在吴、越两国故都吴县(今苏州)。秦二世元年(前209),天下反秦。流亡江南的原楚国淮北贵族项羽在苏州袭杀秦会稽郡太守,率领8000江东子弟起兵。刘邦建立汉朝后,两浙仍置会稽郡。浙江东南部的东瓯国在吴王刘濞叛乱以后被闽越国灭亡,后来也属会稽郡管辖。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治所迁往山阴(今绍兴),苏州成为新设的吴郡治所。

汉末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鼎立。吴国占据了长江中下游的江东地区,又称东吴;因为是孙氏父子创立的政权,又叫孙吴。史书上提到孙权以及他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都说他们是“吴郡富春人”,富春就是今天浙江杭州的富阳。孙权从富阳走出去,开创了东吴帝国,成为威震一方的东吴大帝,连曹操也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不过孙权并没有把浙江当成帝国的中心,他建都建康,就是现在江苏的南京。期间吴国向浙江西部和皖南等山地仍为山越部落进行征抚,并且大事屯田,以增强国力。直至280年,吴降晋。

东晋:永嘉南渡

真正对浙江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东晋的永嘉南渡。西晋末年,中原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八王混战,导致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趁机反对西晋政权,史称“五胡乱华”,黄河流域陷入了大混乱。于是相对平静的长江流域涌来了大批避难的中原士族和百姓。长江天堑阻隔了战火的蔓延,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在江南安顿下来。永嘉四年(310),西晋首都洛阳被攻陷,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大迁移达到高峰,这就是著名的永嘉南渡。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中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旧时王谢”就是指当时的两个门阀士族——琅玡王家和陈郡谢家。永嘉南渡后,琅玡王家和陈郡谢家都来到浙江,成为浙东最大的土地与财富的所有者。

琅玡王家,我们最熟悉就是“书圣”王羲之了,他的堂伯父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元勋。西晋灭亡的第二年,也就是318年,王导等人拥戴司马睿为帝,重建晋政权于建康,史称东晋。司马睿为晋元帝。晋政权之所以能立足江东,并得以延续,全赖王导的辅佐,所以晋元帝拜王导为丞相,号称元帝仲父。

“风流宰相”谢安是陈郡谢家的人,与琅玡王家相比,谢家属于“新出门户”,谢安出山的时候,王导已经去世20多年了。永嘉南渡后,名士在会稽搞起了很多“田墅”——一种有山有水、自给自足的庄园形态。谢安选择上虞的东山作为他的田墅,有将近20年的时间没有出仕,时称“谢东山”。在谢安41岁那年,其弟谢万出阵未战而溃,有损国威,被废为平民。谢安为振门阀,才转思仕进。他结束东山高卧的生活,住进乌衣巷,成了东晋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政治家,“东山再起”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谢安隐居东山时,引来了王羲之等众多名士,“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东山一时群贤毕至,“东山雅聚”也为历史文人所称道。“永和九年”,王羲之在绍兴兰亭发起了那场著名的文坛雅集,谢安也在场。“兰亭雅集”两年后,王羲之带着家人和他最喜欢的白鹅归隐浙江嵊州的金庭,寄情山水,安度晚年,最后葬在这里。

当时南移浙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会稽郡,《晋书.诸葛恢转》说:“今之会稽,昔之关中。”可见会稽在当时的地位。东晋士人关心的似乎都是宇宙人生的大问题,还有就是享受山水和文学之美。浙江今天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文化大省,应该说基础是在永嘉南渡后打下的。永嘉南渡后,南方的经济实力第一次可以向北方挑战了,浙江也成了经济大省。正式从东晋永嘉南渡开始,中华大地上南北人民逐渐融为一体。

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公元589年,在陈为隋所并后,浙江再次进入中原王朝统治时期。上面我们讲到的历史,主要发生在会稽,就是今天的绍兴。绍兴市浙江最老牌的历史名城,至于杭州,则是一个“后起之秀”。

杭州是一个“沧海桑田”的地方,直到秦汉时期,这里还是处于一片汪洋之中。据说,杭州的“杭”字,是因为“禹末年,巡会稽至此,舍航登陆,乃名杭,始见于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杭州是会稽郡里一个小小的县治,叫钱唐县。会稽郡管辖着春秋时期属于吴国和越国的地域。吴国的中心是姑苏,越国的中心是会稽,杭州被夹在中间,地位不尴不尬。到了南朝陈祯明元年,杭州终于从县治升级为郡治,叫钱唐郡(唐朝时因避讳改成“钱塘”)。从此杭州一路攀升,直到一跃成为南宋国都,跻身中国“六大古都”的行列。

隋代开皇九年(589),钱塘郡改为杭州,两年后依凤凰山筑城,周长才“三十六里九十步”,这就是最早的杭州城。杭州的发展,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几乎所有的古代历史学家都谴责隋炀帝,为了自己的享乐,不惜劳民伤财地开凿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隋炀帝确实曾经三下江都巡游。但要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纯粹是为了个人享乐,未免有失公允。作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帝国,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重心却是在南方。开凿人工运河沟通南北的物质和经济,就当是的条件来说,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率的方法。大运河除了漕运,在调集军队和运输物资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京杭大运河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对浙江来说,大运河的开通使浙江得以和帝国的心脏相连,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随之,杭州迅速发展成一个“珍异所聚”、“商贾并辏”的商业城市。到了唐代,杭州日益繁荣,中唐时人口已达20万~30万,在全国城市中排行第19位,税收占全国的1/24。从此杭州便以“咽喉吴越,势雄江淮”的气势成为“东南名郡”。

五代:吴越国

唐朝灭亡以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历史上被称为“五代”。南方和河东地区则先后出现了十个较大的割据政权,历史上被称为“十国”。钱镠的吴越国,就是“十国”之一。

钱镠是临安人,原来是一个私盐贩子,与黄巢起义军作战时崭露头角,从此一路高升,当上了地方军政长官节度使。公园902年,他被封为越王;两年之后,又被封为吴王;又过了三年,被封为吴越王。自从朱温在北方建立后梁,天下乱得更加无法收拾,钱镠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割据一方,做了吴越国王。

吴越国大致包含了今天浙江的全部,以及苏南和闽北的一部分,分为14个州。钱镠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人,他一心一意的经营起者“十四州”的膏腴之地,并且向北方中原政权称臣,与周围的割据势力抗衡。浙江本来就富裕,用财富换取和平,对一个小国来说,可以说是失小得大。在五代十国这样一个干戈不息的时代,只有吴越国平安无事,这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安宁无疑是非常有利的。现在杭州钱王祠上有一副楹联,说“世方喋血以事干戈,我且闭关而修蚕织。”意思是说,别人爱怎么打仗,那是他们的事儿,我们关起门来好好的抓经济建设。吴越国的经济建设卓有成效,苏东坡在《钱氏表忠观碑》一文中说:“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

杭州得以跻身“六大古都”,是从钱镠将它作为吴越国国都开始的,杭州也正是在吴越国时期一跃而起,进入了中国第一流城市之列。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春秋时期就是吴国的首都,到唐代已相当繁荣,而杭州这个后起之秀,正是从五代吴越国开始,得以与苏州相提并论。

钱俶是吴越国最后一个国王。公元978年,钱俶把整个国家献给宋王朝,这种做法在历史上被称为“纳土归宋”。中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钱俶再次表现出他祖父钱镠的理性,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宋室南渡

北宋时期,浙江富甲东南,经济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苏东坡、王安石、范仲淹等都先后来到浙江做地方官,不仅政绩斐然,也带动了浙江文化的发展,确立了浙江的文化格调。经济的富庶和文化的繁荣孕育了《梦溪笔谈》这样的巨著,浙江造船、制瓷、纺织、造纸、印刷等手工业繁盛一时。杭州在北宋时期超过了苏州和越州(今绍兴),成为当之无愧的“东南第一周”,杭州被称为“天堂”的时代就此开始。

靖康二年(1127),金兵的铁蹄踏破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开封),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双双成了金人的俘虏,这就是历史上注定的“靖康之耻”。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宋高宗赵构登位,然后就是“巡幸江南”,其实是仓皇逃亡。宋高宗在南京和绍兴之间来回折腾了十来年,最后把杭州升为临安府,定都临安。他在凤凰山一带营造皇宫禁苑,沉醉于杭州美妙的湖山之中。

宋高宗逃到江南时,把年号改成了“绍兴”,同时把越州升级为绍兴府。这就是绍兴现在地名的由来。“绍”是继承的意思,“兴”是复兴的意思。其实“绍兴”只是说说而已。历史学家对南宋朝廷的做法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偏安一隅。

其实当时文有李纲,武有宗泽,后来又有岳飞和韩世忠,南宋完全有实力去与金人大战一场。历史学家说,宋代有四大痼疾:冗官、冗兵、积贫、积弱。但要说宋朝弱,金国的国力也强不到哪儿去。关键在于人心的败坏,赵高宗除了沉溺于享乐,还另外存着私心:如果把金兵打败了,收复了中原,被金掳走的徽宗和钦宗也随之回来,那自己的地位也将不保。所以,南宋的历史是主战派和议和派不断斗争的历史。

但南宋并不缺乏热血与忠魂。1140年,金兀术大兵压下,宋高宗起用岳飞和韩世忠等干将迎战,不久,韩世忠收复汝州;岳飞则在河南郾城与金兵大会战,大破金兵,取得了著名的“郾城大捷”。抗金形势一片大好,直捣金兵的老巢黄龙府指日可待,于是岳飞上书要求宋高宗命令各路大军北上,齐心收复失地。然而,宋高宗在秦桧的怂恿下,竟然坚持停战求和,要岳飞撤军。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痛心的历史事件之一。宋高宗让秦桧一天之内连发了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退兵。可怜令金兵闻风丧胆的一代名将岳飞,只能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被召回后,马上被解除兵权,被秦桧等人以“谋反”的罪名逮捕入狱。1142年,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在杭州风波亭被杀害。

南宋的国土只有北宋的2/3,财政收入却远远超过北宋。在南宋长达150年的统治时间里,杭州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极度繁华。据《咸淳临安志》《梦梁录》等书记载,当时杭州的户口蕃息达30多万家,人口超过124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从南宋开始,杭州成了一个典型的消费型城市,西湖被唤作“销金锅”,浙江则成了《红楼梦》里所说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元朝时访华的马可波罗对这里的繁荣与美丽感到惊讶,称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但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南方仍然存疑。

明朝:抗倭与抗清

经过一千多年的预备,在明代进入了“全国化”的格局,成为向全国各地及中央输出人才的大省。明初,就有四个浙江的读书人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他们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宋濂、章溢和叶琛,被称为“浙东四先生”。

明朝建文四年(1402),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起了“靖难之役”。他自北平起兵南下时,军师姚广孝嘱咐他在攻下南京后,一定不要杀方孝孺,“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倔强的浙江台州人方孝孺最终还是被朱棣灭了十族,但是浙江却没有因此绝了读书种子。明朝300年历史中,有不少奇士高人从浙江读书人中横空出世,其中不乏“国士”一级的人物,如“两袖清风”的于谦和“知行合一”的王守仁(王阳明)。从这些铁肩担道义、独臂挽狂澜的浙江读书人身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上天对浙江这片土地的特别眷顾。

于谦和王阳明都是典型的“走出去”的浙江人,于谦最大的勋业,是“北京保卫战”,而对王阳明以及中国思想史都极为重要的“龙场悟道”,则发生在遥远的贵州。明代发生在浙江的重头戏,当属抗倭和抗清。

浙江自古以来就是海防前线,特别是元末明初,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肆虐,浙东一带尤为惨烈。当时胡宗宪任浙江总督,全面统领浙江乃至整个东南的抗倭斗争。除军事打击之外,胡宗宪在外交上对倭寇实施了一些列神乎其技的连环计,这些计谋大多出于一个绝顶聪明的奇人——号称“天下第一幕僚”、“东南第一军师”的绍兴人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此人名声极大,被人称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与杨慎、解缙齐名。与此同时,明朝军队中也涌现出了抗倭名将戚继光,因肃清倭寇被推崇为名族英雄,而戚家军更是倭寇的终结者。

明末清初,江南失守,浙东义旗四出,各地都有人起兵抗清。又有一个浙江的读书人在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本来是浙江鄞县一个著名的学者,在明朝灭亡后变卖家产,组织义军,开始了他后半生的戎马生涯。他就是张煌言,也叫张苍水。在长达19年的抗清生涯中,张苍水出生入死,转战千里,战功显赫。康熙三年(1664)八月,张苍水因叛徒出卖,落入敌手,在杭州弼教坊英勇就义。临行前,张苍水喝下诀别酒,最后望了一眼杭州的山水,平静地说了一声:“好山色!”然后“坐而受刃”,从容就义,为明朝的浙江历史画上了一个悲壮的近乎完美的句号。

清朝

清兵入浙后,于康熙初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为浙江省,军事上由闽浙总督节制。由于浙江曾积极抵抗清兵,满清对江南文人采取高压政策,野蛮的文字狱、明史案即发生于浙江,在浙江一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吕留良开棺戮尸、捕杀曾静等事件。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7月5日,英军炮轰定海城,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翌日城陷,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军抵抗后阵亡。根据战后签订的中英江宁条约,宁波成为最早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1861年,太平军从江西进入浙江省,作为当时中国的官员和绅士的主要来源地,江浙地区对于儒教的信仰致使民团不断与太平军作战,以致浙江受太平天国战争所害人口损失过半,西部的湖州、杭州两府各县尤甚,武康、孝丰、安吉3县更损失人口在96%以上。战争也导致大批江浙人士进入上海的外国租借避难,对上海的开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战争后期,尾随太平军入浙的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后势力在浙江迅速扩张,1861年后的多任浙江巡抚均由湘军把持,一改过去进士出身的文人出任巡抚的传统。直到葛毕氏案发生后,湘军的力量才大为削弱。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浙江省参与东南互保,免受战争侵扰。

中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爆发后,浙江于1911年11月宣告独立。1916年4月12日浙江省加入反袁护国运动而宣布独立,但由于局势动荡,1917年1月,北洋政府任命杨善德带兵来杭任浙江督军,齐耀珊任浙江省长,浙人治浙时代结束。杨善德就任浙江督军后,浙江省被正式纳入皖系军阀势力范围。杨去世后,卢永祥接任浙江督军。因当时的江苏省为直系军阀统治,所以浙江督军节制同属皖系的上海地区,导致后来江浙战争爆发。历时个多月的战争结束,直系获胜。直系的孙传芳任督军,直至1927年2月底,北伐军占领浙江全境,7月27日浙江省政府正式成立。

抗日战争期间,浙江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属于第三战区。北部的嘉兴、吴兴、长兴等地是前期淞沪会战的主要战场之一。至年底,杭州以北平原地区全面失守。为阻缓日军行动,国民政府对浙江实行焦土政策,形成中日隔钱塘江对峙的浙江正面战场。浙江沦陷后,先被编入日军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到1940年再被编入汪伪政权。至8月28日松阳,丽水相继克复,省军政机关、部队陆续回迁,会集云和。从此云和成为浙江省临时省会直至杭州光复。1945年9月4日第3战区参谋长张世希与驻杭州的日军第133师团参谋长樋泽一治在富阳宋殿村(今属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举行洽降会谈,浙江光复。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共4个兵团10个军分兵数路进入浙江作战。5月,温州、杭州、宁波等浙江大陆各城相继易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浙江省政府迁至舟山,继续有效统治浙江沿海诸岛。1950年5月,浙江省政府等驻舟山各机构及中华民国国军共12.5万人及当地民众约2万人撤退台湾,省政府因之撤销。随后解放军陆续接管舟山群岛各岛。国民政府弃守舟山后,仍保有浙江东南的大陈列岛(台州列岛)、一江山等岛而由国民政府控制。1955年1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陷一江山岛,国民政府见大势已去,在美国第七舰队的护航下,将大陈岛上的军队和居民全部撤退至台湾,随后更撤离南麂。浙江省至此全境易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从明朝到今天,浙江一直是一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文采风流之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中,浙籍人士几乎占了半壁江山,与此同时,浙江也输出了蒋介石,以及像蒋百里(钱学森的岳父)这样的近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 国共政权交替后,如其他各省一样,浙江也经历了历次政治运动,原来发达的商业文明因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而沉寂。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浙江才恢复新生。

编辑于 2017-03-27 15: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08: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作者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西湖三杰张苍水+红岩洞沧水村】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4+15==19===45
张煌言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张煌言(公元1620年-公元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为南明时期的儒将、诗人,以抗清活动而著称,与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谦同列为西湖三杰。

张煌言出生于鄞县的官宦之家,自幼饱读经典,志存远大。在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时,22岁的他考中举人。随着明朝灭亡,张煌言将反清复明作为己任,与南明的同仁如郑成功、张名振等密切协作,领导部队在多地奋力抗击清军,坚持了近二十余年。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永历帝逃往缅甸后被杀,郑成功、鲁王等人相继因病离世,反清复明的活动陷入低谷。张煌言带领着手下退守孤岛,多次拒绝清廷的招抚。到了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张煌言意识到复明大业难以实现,于是解散了部众,隐居在浙江象山附近的小岛上。

然而,康熙三年八月,张煌言却因被叛徒出卖而被清廷抓捕,同年九月在杭州被杀害,享年四十五岁。他的遗骸被安葬在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张煌言追谥为“忠烈”。在明末清初,黄宗羲对张煌言赞誉有加,认可其忠于国家、殉节的高尚情操。同时,明史专家顾城也将张煌言视为南明一朝最为杰出的政治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张煌言


玄著


苍水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出生地
浙江鄞县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8日

逝世日期
1664年10月25日

目录
1人物生平
2人物轶事
3相关作品
4后世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早年经历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六月九日,张煌言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他的父亲张圭章在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成为举人,曾在山西盐运司担任判官,后升至刑部员外郎。张煌言的母亲名叫赵氏,在张煌言十二岁时因病离世。在年少时,张煌言性情豪放,喜欢与人讨论时政和军事,较少关注琐碎小节,这引起了父亲张圭章的多次训斥。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张煌言十六岁时参加了县试。当时,明朝内部正面临着农民起义的威胁,外有满清虎视眈眈,朝廷希望选拔文武兼备的人才,因此在文试之后增设了一场骑射考试。在与张煌言同场的其他士子中,大多数人对骑射技术了解甚少,在考场上表现平平。唯独张煌言拉弓射箭,三发皆中,表现出色。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张煌言考中举人。受国家形势的影响,他决定投身保卫国家的行列。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攻占北京,导致崇祯皇帝在景山自杀,大明王朝灭亡。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支持福王朱由崧即位,建立南明弘光政权。然而,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军南下,攻克扬州、南京、嘉定(今上海嘉定区)等地,南明弘光政权陷入危机。在宁波城内城隍庙广场,南明官员钱肃乐等人召集千人集会,呼吁勤王组织义军抵抗清军。张煌言与同僚钱肃乐商议决定支持迎鲁王朱以海北上,建国于绍兴。鲁王授予张煌言翰林修撰一职。[1]​

折叠效忠鲁王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五月,清军渡过钱塘江,回避了鲁监国政权的正面军队,采取两侧水陆夹击的方式突袭。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明军防线全线溃败,导致绍兴及台州等地相继被清军攻陷。随着台州的沦陷,鲁王率领部众逃往闽南沿海地区,但在舟山群岛,守将肃虏侯黄斌卿以自己是隆武帝臣子为由,拒绝接纳鲁王一行人。明将郑彩前来迎接鲁王,并将其护送至厦门。张煌言返回家乡,与父亲妻子告别,然后南下出海,继续追随鲁王。他被鲁王任命为右佥都御史兼任兵部侍郎。局势稳定后,张煌言随张名振再次前往舟山及浙江东部地区,进行反清复明的义军招募活动。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苏松提督吴胜兆不满之前清廷对其罚俸六月的处分,同时与清江宁巡抚土国宝关系矛盾。在部下戴之俊、吴著等人的劝说下,他决定反清复明。吴胜兆请名士陈子龙写信与驻守在舟山的南明官员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得到支援。张煌言与张名振等人认为机不可失,建议出兵前往吴淞接应吴胜兆。双方约定在四月十五日、十六日里应外合,收复松江、苏州两府地区。然而,四月十三日,张名振率领两百艘战船,任命张煌言、徐孚远为监军,从舟山出发前往松江。但到达崇明岛附近时,不幸遭遇飓风,导致许多将士所乘船只触礁沉没,舟山明军被迫回师。张煌言座船亦被海浪撞毁,他在海滩上被清军发现抓捕,被困七日之久,后趁夜色逃脱。苏松提督吴胜兆见援兵未能如期到来,仓促间发动起义被清廷镇压,吴胜兆的反清复明活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七月,清廷分三路进攻舟山,试图一举消灭以鲁王为首的反清复明势力。张煌言随鲁王率领水兵攻打吴淞地区,意图减轻舟山驻军的压力。在海上,张煌言等人所率领的部队成功战胜了浙江台州清军及江苏清军的吴淞水师。然后接到舟山驻守明军战报,得知战况危急,他们迅速返回支援舟山守军。舟山驻守明军奋勇抵抗清军的进攻,但最终人数众寡不敌,九月舟山被清军攻陷。鲁王在张名振和张煌言的保护下率领残部逃至福建。在那里,郑成功军队尊唐王朱聿键为正统皇帝,而鲁王和郑成功一直存在分歧。鲁王到达福建后,郑成功拒绝承认鲁王的地位,将其安置在金门,以藩王礼相待。

折叠三入长江之役
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张名振和张煌言率领数百艘战船从福建出发,沿海北上,最终抵达长江口崇明岛一带的沙洲。当时,崇明城中的清军由于数量有限,并未敢出城与其交战。张煌言和张名振率领的军队围困崇明城长达八个月,随后将崇明岛及沙洲作为他们的基地。在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九月,他们率领明军船队成功攻入黄埔港口,当地居民纷纷表示欢迎。上海县令阎绍庆多次向清廷上书请求援助,江宁巡抚周国佐率军前来支援上海。张煌言等人在崇明岛坚守,联合其他反清势力,积极进行兵员招募和资源储备以壮大自己的实力。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正月二十一日,张煌言和张名振等人率领部队冲破清军江上的封锁,抵达瓜州,缴获了清军十座防江大炮、钱粮以及火药。随后,他们登上金山寺,远程祭拜明孝陵。张煌言等人在镇江短暂停留后返回东返。三月初六日,张煌言和张名振的军队在扬州府吕四场一战中击败了防守的清军,成功登岸并缴获了大河营守备印,标志着初次入长江的胜利结束。

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三月二十九日,张煌言和张名振率领部众再次进入长江,他们在仪真城外烧毁了数百艘盐船,然后返回崇明一带的驻地。这一行动导致清朝财政收入损失高达数十万两。在同一年,郑成功派遣忠靖伯陈辉率领部队,乘坐数百艘大船前来支援张名振和张煌言。九月初六,张煌言率领军队第三次进入长江,来到上海城下。十二月,张煌言和张名振的部队逼近南京,清廷东南地区的官员们纷纷出兵,试图彻底消灭张煌言和张名振的部队。然而,由于张煌言和张名振的力量有限,难以对抗清军,因此在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年末,他们率部退出长江地区。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张名振在出兵收复舟山后猝死于军中,临终前交托将军队交由张煌言统领。在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鲁王朱以海取消了监国称号,派遣使者上表永历皇帝,承认永历政权为南明的正统。次年,南明永历皇帝封张煌言为兵部侍郎和翰林学士。清廷两江总督郎廷遣使者试图招抚张煌言,但遭到了张煌言的严词拒绝。[2]

折叠联郑抗清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郑成功与张煌言的部队联合北上,但在抵达羊山一带时再次遭遇飓风,导致明军船只受损严重,最终罢兵并被迫撤回厦门。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朝主力与南明李定国在西南地区展开激烈战斗。郑成功看到清军东南沿海地区的防御相对薄弱,便趁机大举北伐。张煌言认为崇明岛地势险要,有悬洲可守,是江海的门户,建议郑成功先攻占此地,作为基地修整军队。然而,郑成功并未采纳张煌言的建议。

清军在瓜洲(江苏省扬州市)金、焦二山间设置横亘江面的铁索,并在两岸布置西洋大炮构筑瓜州外围防线。张煌言冒险逆流而上,率领十三艘战船成功突破清军长江防线。在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他率领明军成功收复瓜州城,次日郑成功率军抵达瓜州。占领瓜州城后,郑成功计划先攻取江宁(南京),而张煌言建议全力攻夺京口(江苏省镇江市)。他提议先派遣偏师佯攻观音门,使江宁(南京)清军不敢全力救援京口(江苏省镇江市)。郑成功最终听从了张煌言的建议,双方约定在芜湖地区汇合。六月,张煌言率部顺利攻占观音门和京口。七月,他顺江而下,派遣使者沿江到各郡县张贴招降布告。原明故吏和忠于明朝的百姓纷纷响应起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煌言率领部下成功收复攻占安徽四府、三州和二十四县,夺回近三十座城池。

郑成功攻占京口后,张煌言提出兵贵神速的建议,主张趁清廷援兵未到之际迅速登陆江宁(南京),迅速攻占江宁城。然而,郑成功认为江宁城内清军势力强大,难以一战而胜,因此选择重兵包围而不直接攻击,希望通过围城逼使城内清军降服。为赢得当地百姓的支持,郑成功还派遣大将安抚周边郡县百姓。然而,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郑成功因为多方面考量而未对城市进行实质性的攻击,导致错失了攻城的最佳时机。

至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七月十五日左右,清将梁化凤率领援军进入江宁城,同时东南地区的清军也纷纷赶来支援江宁。在七月二十二日晚上,江宁守军趁郑成功军队不备的情况下发动突袭,造成郑军溃败。郑成功在攻打江宁失败后,放弃瓜州,撤回到长江口。随后,他改变方向攻击崇明岛,但由于遭受挫折,并未及时通知张煌言,便撤回福建。

折叠孤军奋战
郑成功撤回福建后,深入敌境的张煌言部队陷入了困境。清廷两江总督郎廷佐调集舰船追击张煌言部,同时派遣使者试图招抚张煌言。张煌言再次拒绝了清廷的招抚,试图进入鄱阳湖途中,与清军湖北水师主力相遇。在这次交战中,张煌言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几百人侥幸生还。他毁掉舰船,带领残兵从桐城经过英山、霍山,到达东溪岭时,清军骑兵赶来追击。张煌言的余部四散奔逃,他本人则通过换装继续逃跑。为了躲避追兵,他花费巨资贿赂当地向导,在夜间穿越崎岖小路。由于穿着不合脚的鞋子,张煌言的脚伤加重,只得向当地居民求助。村民见到张煌言一行疲惫不堪,认为他们可能是坏人,因而拦下他们。为了脱身,张煌言只得支付一笔款项给村民。在长途跋涉中,经过东阳、义乌等地,张煌言返回天台,召集旧部重新组织义军。得知张煌言幸免后,郑成功也将一部分军队交给他指挥。张煌言向永历帝报告了自己的战败消息,永历帝予以安慰,并任命他为兵部尚书。西南的李定国在与清军的战斗中陷入不利局面,为减轻永历朝廷的压力,张煌言派遣使者试图与夔东十三家联络,共同出兵,以分散清军主力。然而,由于夔东十三家长期与清军激战,损失严重,且力量有限,最终未能提供支援。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北伐遭遇挫折后,决定收复台湾作为复明基地。对于郑成功的计划,张煌言表示保留意见。在《上延平王书》中,他指出成功大业的关键在于人心的团结和地理条件的优越。认为如今清廷已经衰弱,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迁徙东南沿海百姓以防止与明军勾结。考虑到台湾地理狭小且远离大陆,即使攻占台湾对反清复明也并无实质好处。然而,郑成功不顾众人反对,坚持出兵攻打台湾。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月一日,荷兰人投降,郑成功成功收回台湾。同年四月,清朝平西王吴三桂率军入缅,杀死南明永历帝,永历政权覆灭。得知消息后,张煌言深感痛心,多次上书鲁王,希望他挺身而出,继续领导明朝遗臣进行反清斗争。然而,由于郑成功未予支持,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五月初八,郑成功去世,其子郑经继任延平王。十一月十三日,鲁王朱以海去世。在此后的时期,张煌言带领余部坚守孤岛,继续与清军作战。

折叠英雄末路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六月,张煌言解散反清义军,选择隐居在海岛,与友人罗子木、仆从杨冠玉为伴。清廷对张煌言在明朝旧臣中的声望感到忌惮,因此逮捕了他的家人和妻子,同时在民间大肆搜索张煌言。张煌言在海岛上养着两只猿猴,安排它们警戒放哨。如果有船只靠近海岛十里以内,猿猴会发出尖叫作为预警,借此张煌言得以避开清朝官兵的追捕。然而,清朝官兵通过叛徒的口供得知了张煌言的具体位置。于是在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七月十七日的夜晚,清军绕过岛屿,猿猴未能发觉,张煌言与罗子木、仆从杨冠玉遭到了抓捕。浙江总督赵廷臣曾多次劝说张煌言投降,但张煌言坚决拒绝。九月七日,清廷发布处决令,张煌言端坐接受刑罚,终年仅四十五岁。与他一同被处决的还有罗子木和杨冠玉。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九月,张煌言在杭州弼教坊被处决,万斯大等人按照他的遗愿将其葬于西湖南岸、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清高宗命令记录前朝“殉节诸臣”,并予以褒谥和祭祀。张煌言被追谥为“忠烈”,并被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3]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轶事
折叠忠孝难全
南明隆武帝政权在清朝的入侵下灭亡后,张煌言告别家人,护送鲁王朱以海前往舟山,在那里组织义军,展开反清斗争。张煌言的父亲张圭章在清朝官员的逼迫下,被迫写信劝说张煌言投降。然而,张煌言认为这封信是清廷的阴谋,因此在回信给父亲张圭章时表达了“儿不孝,宁为赵苞,不为徐庶!”的观点,以彰显自己不愿受敌人影响,坚守舍家为国的忠贞信念。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张煌言的父亲去世,由于种种原因,张煌言未能回家参与丧礼,成为他终生的遗憾。

折叠社祠梦神
相传张煌言少年时放荡不羁,沉湎声色喜欢赌钱饮酒。有一次张煌言喝醉后睡在社祠里面,梦见天神对他说:“君宜自爱,他日成大事者,君也”。张煌言梦醒之后痛改前非,从此用功读书,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考中了举人。

折叠千年鹿
传说中,张煌言早年曾经在一次海上作战中遭遇飓风,导致所乘船只被风暴摧毁,漂流至一座荒岛。在荒岛上,张煌言因饥饿难耐而不知不觉地入睡。据说他在梦中遇到一位金甲天神,后者表示愿意提供一只千年鹿作为食物,但要求在十九年后将其归还。张煌言醒来后,发现荒岛上竟然真的出现了一头黑色的鹿。他于是将这只鹿杀死,并以其肉为食。令人奇异的是,张煌言在吃了鹿肉后连续数月都没有感到饥饿。

后来,一艘船经过该岛,将张煌言送回了他的家乡。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七月十六日,张煌言在被抓捕的前一天梦到金甲天神手捧符节,称上帝欲征召他。令人惊讶的是,张煌言从流落荒岛到身故正好为十九年,因此一些当时的人们认为张煌言的死并非偶然。[4]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作品
张煌言在一生中创作了丰富的著作,其中以抗清复国为主题的诗词为主。他的作品突显了反清战争的残酷现实,同时强调了他本人为实现复国理想所展现的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因而被誉为“诗史”。清代文学评论家沈光宁曾对张煌言的诗歌给予高度评价:“其诗痛而不摧,郁而愈壮。”他认为张煌言以舍身殉国的爱国气节,可与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相媲美。由于战乱的影响,部分张煌言的诗词已经失传,后来有人将其作品整理并编成《张苍水集》。

张煌言的代表作品包括《北征录》、《武林狱中作又一首》、《与蔡无能论兴复》、《放歌》、《代内人狱中有寄》、《上延平王书》等。[5]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评价
在南明历史上,明史专家顾城认为张煌言是最为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尽管张煌言偏居浙江、福建海隅,没有地方实力的支持,但他在形势变化中灵活应对,与清廷对抗周旋数十年,其政治洞察力和魄力甚至超过了晚明名臣史可法、何腾蛟等人。

在历史学者陈宝良的《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一书中指出,在明代一部分士大夫中,有人能够毫不犹豫地实践儒家的节义精神,而张煌言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他们不计较个人功名利禄,为了忠君报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张煌言已经成为千古之人物,将其比作宋朝的文天祥,这个观点得到了世人的共鸣。

鄞县(浙江省宁波市)人高允权在《哭苍水》中写到:“壮心未得同狐偃,大节还能愧李陵。十九年来精卫恨,故人永夜哭寒灯。”

李国文先生认为,虽然明朝皇嗣断绝,南明覆灭,但作为明朝遗臣的张煌言仍然坚持统兵,其存在象征着大明王朝尚未完全灭亡,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张煌言这个名字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他的逝世标志着明朝的最终灭亡。[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09: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名振
播报
编辑
上传视频
明末抗清名将
一分钟了解明朝将领张名振
01:15
收藏
113
11
张名振,字侯服,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人。一说山西人,南京锦衣卫籍。 [1]原任台州石浦游击,封富平将军。弘光元年(1645年),安宗被俘,招集义师,共图恢复。与张煌言等拥立鲁王监国于绍兴。 [2]后奉监国鲁王之令从福建金门回到舟山。
鲁监国二年(1647年),获悉苏松士绅起义,统战船进至崇明,覆舟兵败。清军进逼,迎鲁王居舟山。舟山失陷,又奉鲁王依郑成功。其后与张煌言多次攻崇明、镇江,进窥金陵,力图恢复。永历八年(1654年),随郑成功收复舟山,死于军中。 [3]
全    名张名振
字侯服
所处时代明末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
逝世日期1654年
主要成就拥立鲁王监国,进攻长江下游
主要作品《登金山遥祭孝陵》
目录
1人物生平
2轶事典故
3史料记载
4亲属成员
5主要事迹
6作品欣赏
▪作品
▪题解
▪正文
▪语译
7人物墓地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张名振少时刚直豪爽,颇有谋略,心怀壮志。游历京师,东厂太监曹化淳引为上宾,与东林党关系甚密。崇祯末,以副将任台州石浦游击。
弘光元年(1645年)夏,南京、杭州相继失守,钱肃乐等起兵拥鲁王监国于绍兴,张名振以兵赴。
鲁监国元年(1646年),鲁王败退入海,张名振扈从。不久,鲁王去厦门,张名振留舟山待机。
鲁监国三年(1648年),又迎鲁王还浙东。
鲁监国四年(1649年),联合阮进,讨伐奉隆武年号之舟山总兵黄斌卿,黄被阮进沉海灭之,张迎鲁王正式驻跸舟山。此后和张煌言等领兵三入长江,希图收复明朝失地,但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
永历八年(1654年),第三次攻克舟山后,终因国恨家仇,郁积于心,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于舟山军中。遗言以所属军队归张煌言统率,继续抗清。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据说明朝末年,鲁王逃到了舟山,辅佐鲁王的是舟山人张名振。张名振是东海抗清名将,屡次击败清军。鲁监国六年(1651年)的除夕,清兵趁张名振率兵远出攻打松花江之机突袭海城,清军逢人便杀,他们相约,一直杀到鸡鸣为止。他们杀了舟山百姓18万多人,最后只剩下六户人家。当清军杀到刘家岙时,忽然听到了公鸡的叫声,便停止了杀人。正是由于这一声鸡叫,才救了舟山的这最后六户人家,舟山人才得以繁衍下来。从此,这一纪念公鸡挽救人们性命而除夕不杀鸡的风俗就流传下来。
史料记载
播报
编辑
张名振,字侯服,应天人。崇祯末,为石浦游击。鲁王次长垣,率舟师赴之,封定西侯。以所部屯舟山,移南田,迎王居健跳所,与阮进、王朝先共击黄斌卿。斌卿,莆田人,崇祯末为舟山参将,唐王时封伯。名振奉鲁王如舟山,不纳。既,以王命进侯。斌卿法严急,配民为兵,籍大户田为官田,先后戕荆本澈、贺君尧。王次健跳,令进告籴,又不应。至是,名振破舟山,沈斌卿于海,迎王居焉。使日本乞师,不应。成功袭破郑彩,名振因声彩杀熊汝霖、郑遵谦罪,击破其馀兵。俄,又袭杀朝先。师攻舟山,名振与煌言奉王南依成功。成功居王金门,名振屯头。成功初见名振不为礼,名振袒背示之,“赤心报国”四字,深入肤,乃与二万人,共谋复南京,攻崇明,破镇江,题诗金山而还。复与成功偕出,师次羊山,飓作,舟多损,惟名振部独完。再攻崇明,复入镇江,观兵仪真,侵吴淞,战屡胜。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卒于军。或云成功酖之。
亲属成员
播报
编辑
弟:左都督张名扬,清朝谥烈愍。 [5]
主要事迹
播报
编辑
永历七年(1653年)八月,张名振和监军兵部侍郎张煌言带领五六百艘战船向北进发,来到长江口的崇明一带沙洲。崇明城中的清军兵力有限,不敢出战,被围长达八个月。张部明军以崇明和附近沙洲为基地,如清方一份档案中所说:“筑圩耕种,近城十里之外,贼众充斥。百姓菜色相望,饥馑难支。为我用者恹恹待毙,为贼用者欣欣向荣。”“崇明产米之乡皆在平洋山前东、西阜沙,今被贼踞。”张名振部明军的进驻崇明沙洲只是为长江战役作准备,并不意味着已经进入长江。 [4]九月,明总兵张名振与邑人顾忠等,统率战船百余艘,驻泊排沙洪。九月十一日进入施翘河,迎战守将吕公义。十八日,张名振率战船乘晚潮直抵高桥洪,吕公义退兵入城,张率部千余登岸。半夜,张部从岸上截杀河口墩兵,并燃响号炮,引诱吕公义出城。吕在天妃宫与张部相遇,中枪身亡。把总华本德同时战死。张名振乘胜直抵城壕,包围县城。二十一日凌晨,张部攻打西南城,毁城墙五堞。接着又攻打西北城,遭守军炮火还击,乃退。二十三日,张部占据平洋沙,又分船停泊大安、山前各沙,并派船截断各渡口,使县城与外界“匝月塘报不通”。直至十一月张部才退兵。
永历八年(1654年)正月十七日起,张名振、刘孔昭、张煌言等部明军乘船分批进入长江口,冲过狼山(今江苏南通市南面沿江重镇)、福山(与狼山隔江相对)、江阴、靖江、孟河、杨舍、三江等清军江防汛地,二十一日到达瓜州。明军在金山上岸,缴获清军防江大炮十位和火药、钱粮等物。张名振、刘孔昭、张煌言等带领五百名军士登金山寺,朝东南方向遥祭明孝陵,题诗寄慨。 [4]
永历十三年(1659年)八月六日,明末名将郑成功率部自宁南退,来攻崇明。八日,郑成功派部将梁栋宇等至城下劝降。十一日黎明,郑军包围县城,用巨炮轰击,毁西北角城楼百余堞。接着,又填没护城河,架起云梯猛攻。郑军连续七次攻城,并在城楼与守城清军展开肉搏战,仍未攻克县城。十四日,郑成功引兵南去。
作品欣赏
播报
编辑
作品
登金山遥祭孝陵
十年横海一孤臣,佳气钟山望里真①。
鹑首义旗方出楚②,燕云羽檄已通闽③。
王师桴鼓心肝噎④,父老壶浆涕泪亲⑤。
南望孝陵兵缟素⑥,会看大纛祃龙津⑦!
题解
这首诗是张名振在一次和张煌言带领数百艘战船直上长江,登金山遥祭孝陵的时分所写。这次进兵是为了配合晋王李定国的军队在西面向清军的进攻,诗中写出了张名振对成功进军的冲动和悲观心境。
正文
①钟山——在南京,即紫金山。
②鹑首句——鹑首,星宿名,相当的地域在秦,属雍州,今陕甘一带;这里借指桂王从西面收兵。楚,指长江中游南北各省,那时桂王的军队由瞿式耜、何腾蛟等带领,在湘赣等省活动。
③燕云句——燕,指北京,这里燕云羽檄指桂王收回来的调兵文书。闽指闽浙一带,事先作者等活动的地域。
④王师句——王师,指明军。桴,击鼓槌,这里作动词用。心肝噎,冲动人心。
⑤壶浆——见张煌言《师次圌山》注⑥。
⑥南望句——孝陵,明太祖的陵墓,在南京钟山。缟素,白色的丧服。
⑦大纛句——大纛指军旗。祃,班师前祝祷成功。龙津,《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上则为龙。李义山《春日寄怀》诗:“欲逐风云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这里借指长江。
语译
十年来纵横海上,一个大明孤臣。
钟山美妙的风光远远看得清楚。
西面高举的义旗才出湘赣之地,
君王调兵的檄文曾经抵达浙闽。
王军的战鼓紧擂,响声冲动人心;
父老们流着眼泪,劳军如见亲人。
南望太祖的陵墓,全军一色缟素,
便要竖起大纛旗,江头祭祷皇陵。
人物墓地
播报
编辑
墓葬舟山芦花岙,于当月动土兴建,翌年正月竣工。墓碑刻"皇明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兼太子太师定西侯侯服张公之墓,永历丙申正月吉旦"等字样。同年,张苍水作《哭定西侯墓》诗日:
牙琴碎后不胜愁,絮酒新浇土一抔。
冢上麒麟哪入画?江前鸿雁已分俦。
知群遗恨犹瞠目,似我孤忠敢掉头?
来岁东风寒食节,可能重到剪青楸。
阴文隶书,字大0.13米见方,旁题‘永历丙申正吉旦。民国《定海县志》载,清末民初该墓已经毁坏。今据当地老年村民回忆,此墓在解放初期还有土堆和墓碑、残柱等,1958年"大跃进"平整土地时全部夷平。二十世纪70年代村民建房,牌坊柱和墓碑作石料砌入墙体,今尚存遗物于民居墙体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09: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聿键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朱聿键(1602年-1646年),小字长寿,河南省南阳府南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唐裕王朱器墭之子,母宣皇后毛氏。南明第二任君主。

朱聿键是一位胸怀恢复大志的君主,具有精史事,洞达古今,好读书,俭朴爱民等许多优良品德。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朱聿键


长寿

谥 号
襄皇帝


尊 号
思文皇帝

年 号
隆武

目录
1人物简介
2人物经历
3政治策略
4主要成就
5人物关系
6人物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朱聿键(1602年-1646年),南明第二任君主,为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祖父唐端王朱硕熿,父为唐王之子朱器墭,母宣皇后毛氏。1644年,崇祯帝在北京自缢,1645年弘光帝亦死,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扶朱聿键于福州登基称帝,改元为隆武并与同年开铸隆武通宝钱,1646年,清军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掳,绝食被掳,绝食而亡,享年44岁。[1]​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折叠早年经历
朱聿键的爷爷老唐王朱硕熿惑在嬖妾,心里一直爱惜小妾生的儿子,憎嫌朱聿键之父(当时的唐王世子朱器墭)。于是,他暗中把朱聿键父子囚禁在承奉司内,想活活饿死他们,当时朱聿键才12岁。幸亏暗中有个小官张书堂帮忙送些糙米饭,在囚房中,朱聿键父子苟活了十六年。身处牢笼,朱聿键埋头苦读,钻研儒学典籍,没有浪费光阴。朱聿键的父亲气息奄奄,在快要熬出头时,却被急切想袭唐王王位的弟弟在1629年(崇祯二年)毒死。老唐王准备封爱妾的儿子为世子,还想取消了朱聿键的世子地位。结果,地方官员陈奇瑜吊唁唐世子时,警告老唐王说,世子死因不明,贸然改变世袭人选,说不定朝廷日后会怪罪。老唐王害怕日法追究,赶忙立朱聿键为"世孙"。同年老唐王也去世。

1632年(崇祯五年)朱聿键继为唐王,封地南阳。崇祯帝赐其皇明祖训、大明会典、五经四书、二十一史、通鉴纲目、忠孝经等书。朱聿键在王府内起高明楼,延请四方名士。

折叠起兵勤王
此时的朱聿键锋芒毕露,在宗室换授等问题上与崇祯朝臣多有冲突,得罪了不少大臣。为父当年被毒死一事报仇,竟在1636年(崇祯九年)七月初一,杖杀两位叔父福山王朱器塽(死)、安阳王朱器埈(未死)。当年八月,清朝王爷阿济格率兵攻打北直隶等地,清兵入塞连克宝坻,直逼北京,京师戒严。朱聿键心切,上疏请勤王,崇祯帝不许,竟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招兵买马,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行至裕州,巡抚杨绳武上奏,崇祯帝勒令其返回,后朱聿键没有遇到清军,却中途和农民军交手,乱打几阵,互有胜负,乃班师回南阳。明朝对藩王防备极严。依照明朝规制,藩王尽可在王府内享乐,惟独不能兴兵拥将离开藩属。即使朱聿键动机纯粹,仍使当时在位的崇祯帝大怒,冬十一月下部议,废为庶人,派锦衣卫把这位唐王关进凤阳皇室监狱。崇祯帝改封其弟朱聿鏼为唐王。

朱聿键高墙圈禁期间,凤阳守陵太监索贿不得,用墩锁法折磨,朱聿键病苦几殆。熬了七年,终于能保住生命。1643年(崇祯十六年)明朝的凤阳巡抚路振飞到当地巡视,前往监狱拜见朱聿键。朱聿键当时已经被磨掉许多锐气,待路振飞彬彬有礼,使后者对他好感非常,并派人对这位唐王加以特别护理。后路振飞向崇祯帝上疏陈高墙监吏凌虐宗室状况,请加恩赐宗室。下旨杀欺凌唐王之陵监石应诏。

折叠南下福建
1644年(崇祯十七年),崇祯帝在北京自缢,南京拥从洛阳逃出的福王子朱由崧为帝,在南京即位,改年号弘光,实行大赦。在广昌伯刘良佐奏请下,囚在凤阳的朱聿键也被释,并封为南阳王。 南京礼部请恢复唐王故爵,朱由崧不允,并令朱聿键迁至广西平乐府(今桂林南),但朱聿键贫病不能多行。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五月,朱聿键赴平乐途中,在苏州闻清军已破南京,弘光朝覆灭,遂至嘉兴避难。六月,朱聿键至杭州,遇潞王朱常淓,奏请其监国,不听;请朝陈方略,不允。当时镇江总兵官郑鸿逵、户部郎中苏观生至杭州,与朱聿键谈及国难,泣下沾襟。后朱聿键被郑鸿逵护送,前往福建。而朱常淓最后在众人推戴下于杭州称"监国"(代理皇帝)。清军杀到时,一直被寄予厚望的朱常淓与属下没做任何抵抗,向清军献城投降。途中在浙江衢州闻得潞王常淓已在杭州降清,于是南安伯郑芝龙、巡抚都御史张肯堂与礼部尚书黄道周等商议奉朱聿键为监国。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六月十五日,黄道周第三次请朱聿键监国疏, 十七日,朱聿键行至浙江衢州,就在检阅军队时发布誓词,表示将亲提六师恢复中原。 表明他已公开接受监国重任。

折叠君临天下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六月二十八日,朱聿键在福建建宁称监国。闰六月丁亥(初七)至福州,以南安伯府为行宫。二十天后,朱聿键于福州正式称帝,改元隆武,宣布从七月初一起改弘光年号为隆武元年。改福建布政司称福京,改福州行在为天兴府,改布政司为行殿,建行在太庙、社稷及唐国宗庙。升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封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蒋德璟为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朱继祚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曾樱为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黄鸣俊、李光春、苏观生等人为礼、兵各部左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隆武帝即位后上高曾祖父四代帝号,高祖唐敬王朱宇温为惠皇帝,曾祖唐顺王朱宙栐为顺皇帝,祖父唐端王朱硕熿为端皇帝,父唐裕王(追封)朱器墭为宣皇帝。四代祖妣皆追封皇后。封弟朱聿锷为唐王,封国南宁;升叔德安王朱器为邓王;追封弟朱聿觨为陈王,子朱琳渼为陈王世子。遥上弘光帝尊号"圣安皇帝"。隆武元年七月下令将嘉靖年间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三殿之名恢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各衙门前加"行在"二字。

依据伦序,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帝广西的桂王,但桂王当时距离江南太远。而众明臣齐推唐王朱聿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的封地在南阳。这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起家之地。众臣推唐王朱聿键为帝,想把他当作重振大明的标志,很想让他暗和天意,争取做一个明朝的"光武帝",复兴明朝。

隆武帝举行大典仪式当天,大风雾起,拔木扬沙,尚玺官的坐骑受惊,玉玺摔落,碰坏一角。众人心惊,皆认为兆征不祥。虽然如此,隆武君臣还是很有平复天下的决心,锐意恢复。

折叠如同傀儡
隆武帝虽为英明之主,却一直为郑氏家族集团所架空。以郑芝龙、郑鸿逵、郑芝豹、郑影为首的郑氏家族,都是大海盗头子出身,数十年横行福建、广东、浙江一带沿海,兼商兼盗。他们崇祯初年受招安后,趁天下大乱之际一直忙于扩大地盘,充实自己的私人力量。

郑家惟一的忠臣,其实只有一个郑成功。郑成功原名郑森,是郑芝龙和日本老婆生的儿子。郑芝龙有一次带郑成功入宫,隆武帝见之大悦,以手抚其背,说:"恨无一女配卿,卿为尽忠吾家,毋相忘也。"赐郑森名成功,命为御林军都督、仪同驸马都尉,时人称之为"国姓爷"。隆武帝此举,也有笼络郑氏家族的意思在里面。

郑氏家族傲慢无上,卖官鬻爵,大肆搜刮百姓,横毒凶暴,甚至超过弘光朝的马士英。他们在败走江南时候,依然大肆抢掠,以至于当时造成这种现象:"受害者延颈待清兵,谣曰'清兵如蟹,曷迟其来! "

折叠一帝一王
由于满清剃发令下引发了血腥杀戮,浙江大地抗清斗争如火如荼。明朝诸王杀的杀,降的降,走的走,原本降清的明朝浙江防倭总兵王之仁重新举起义旗,与张国维等人在绍兴推举鲁王朱以海为"监国"。鲁王政权仍旧沿用"弘光"年号。此时,他们并不知道隆武政权在福建成立的消息。 两个朱明同姓政权产生龌龊,最后竟闹出互杀来使的事情。

正因隆武帝和鲁王两个人都为疏宗 ,所以,鲁王一方得知隆武帝称帝消息后,并未立即退位归藩。双方各自手下的大臣为争拥立之功,自然都紧上疏要求不要退位,硬顶各自的"招牌"。

隆武帝起先很有诚意,他派人来信携赏银要鲁王承认自己天下一统,并笼络浙东的明臣明将,答应个个要加官晋爵。一般人可以接受隆武帝,鲁王手下的张国维、王之仁等人不答应,因为如果这样,他们就没有"拥立"大功。鲁王本人在给隆武帝的回信中,也称隆武帝为"皇叔父"而不称"陛下",表明他不承认隆武政权。朱聿键怒,令杀鲁王信使。

当时的鲁王君臣,很想快速攻下南京这个象征性极强的城市。如果南京在手,"监国"成为"皇帝",自然名正言顺,这样鲁王比起远在福建的隆武政权,要"合理""合法"得多。鲁王军力不行,进攻杭州大败而归,1646年夏天,清朝的征南大将军博洛率数万大军从杭州对鲁王军队发起进攻。不巧的是,一向水深浪急的钱塘江突遇数十年不遇的大旱,江流干涸,顿失屏障,清朝马队从江中旱地以及水浅处尽数渡过,明军不敌,绍兴失陷。鲁王逃往海上避难。

折叠出师北伐
隆武政权一直在三面受困的境地,一受制郑氏家族,二要防鲁王军队,三则有李成栋率领的清军节节逼近。清军中的汉将进展迅速。顺治三年春天,金声桓部队已经占领了吉安,很快推进到赣南。到了九月间,清军汉将高进库(高杰原部下)等人攻克重镇赣州。如此一来,这个联结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的咽喉要地,落入清朝手中。

赣州失陷,全因湖广总督何腾蛟等人私心所致。正是因为他安置处理先前的农民军不当,造成众心离散,协调不一,最终江西、湖南等地被清军各个击破。

无奈之下,隆武帝声言要亲自北伐,以挽颓势。总领大军的郑芝龙只想割据福建,独享一方,理也不理。而明朝老臣黄道周眼见郑氏家族按兵不动,军队诸部怯懦观望,已过花甲之年的黄道周对隆武帝表示:"与其坐而待亡,不如君臣共出一拼。我为大臣,当先皇帝而行,以为人臣表率。"要先于皇帝北上抗清。

1646年(隆武二年),清朝贝勒博洛率军攻福建,黄道周凭一腔忠义,自己出钱,加上朋友资助,仅带万余两白银,携数名弟子慷慨出征。福建各地义民闻之而附,近万人加入他的指挥之下。隆武帝非常感动,流涕送行。由于人、财、物皆在郑芝龙家族掌握之中,隆武帝只能给这位老忠臣一百道空白委任状,没能拔给他一两军饷和一个士兵。

黄道周组织"扁担军"迎战清军,这支拼凑起来的军队,全无作战经验。黄道周救国心切,他出闽入赣,进至江西广信(今上饶)。清军已经抢先一步,占领了黄道周原拟为收得基地大本营的徽州。情急之下,黄道周紧急上疏隆武帝,请求增兵益饷。郑芝龙等人丝毫不为所动,隆武帝只能着急,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坐视黄道周身陷窘境。黄道周如此临危不惧冒死出征,郑氏家族仍旧在朝中散播闲话,说黄道周交通外臣,欲谋不轨。

忧急之间,身在清军占领县城的婺源的明朝县令,是黄道周学生,他给老师发来"密信",表示说可以充当内应,要老师一定率军前来攻取婺源。其实,这个人已经为清廷卖命。黄道周不知是计,贸然发三路兵前往。结果,半路皆被预先设伏的清军各个击破。黄道周手下仅剩三百人,战马十匹,仍旧义无反顾,直前冲杀。一战全部覆没,黄道周被擒,押入婺源县城大牢看管。

关押二个多月后,清廷下令杀害黄道周。将其押行至南京东华门时,黄道周坐地不起,高声说:"这里与太祖皇帝陵寝甚近,可于此处杀我!"扭头之际,看见市坊中有福建门牌,黄道周更坚定了要受刑当地的决心:"福建,皇帝正在那里,临行拜君,臣子之礼。"言毕,他南向再拜,慷慨就义。与其同死者,还有职方主事赵士超等数位弟子门人。

隆武帝再也不顾郑氏阻拦,携数千明兵"御驾亲征"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去湖南。郑影等人忽然弃新城(今江西黎川)而逃,门户大开。郑芝龙早已暗中与清兵约降,福建各关隘均无人把守。 不久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与其父决裂,率部南下。李成栋的清军在浙江等地一路大胜,先后攻下绍兴、东阳、金华、平州,很快攻陷郑鸿逵所守的仙霞关,直入福建,攻陷建宁,直扑延平。杨凤苞称"福京之亡,亡于郑芝龙之通款"。

折叠绝食身亡
1646年(隆武二年)8月21日,隆武帝逃出延平,又想取道汀州去江西。如此危难紧急关头,酷嗜读书的隆武帝仍然"载书十车以行",边逃边读,边读边逃。小路狭隘,书又沉,更拖慢了诸人的逃跑速度。

到汀州城外时被清军追上,他带着曾皇后和随驾的周之藩等躲入关帝庙。清兵在门前厉声呼喝:"谁是隆武?"周之藩舍身想掩护隆武帝脱险挺身呼曰:"吾乃大明皇帝也",清军群射之。周之藩拔箭,手杀数十人,最后脑后中箭,坠马被杀。将军熊纬督二十余人格斗,最后喉咙中箭而死。清兵也怀疑他不是隆武帝,进庙搜查,只见后门洞开,庙内空无一人,知隆武帝和曾皇后已从后门逃入汀州城内。

到汀州时,隆武帝的随从仅仅五百人而已。隆武帝在汀州刚歇过一口气,转天凌晨,清军前锋统领努山命令几百个兵士穿上明军服装,打着明军旗号,直奔城门。汀州守军以为是败退下来的明军,让清军进程,清军一拥而入,俘获了隆武帝和曾皇后,并将他俩分别押入轿子送往福州。到闽江支流九溪边停下休息时,曾皇后猛然窜出轿子,哭喊一声,陛下宜殉国,妾先去了。纵身跳崖身死。朱聿键也几次想自尽,都因清兵的严密监守而未成,于是绝食而死在福州囚处。

不过另有一说是隆武帝是被清军乱箭射死在汀州城衙的大堂上,同时遇难的,还有皇后曾氏、沈嫔、陈嫔和不满月的皇子。隆武帝终年四十五,百姓敛葬在罗汉岭。壬戌,天兴府陷落,阳曲王朱敏渡、松滋王朱演汉、翼城王朱弘橺、奉新王朱常涟遇害。十月辛卯漳州陷落。弟弟唐王朱聿鐭在十一月在广州继位,改元绍武,是为明文宗。

永历帝即位后,不知隆武帝下落,初上尊号思文皇帝。当时有说法称隆武帝潜至安溪妙峰山为僧,或称在汀州单骑逃跑,藏于乡民蒋氏家中,清兵去后前往大帽山。1651年(永历五年)曾遣侍郎王命璇巡访隆武帝下落,1657年(永历十一年),确信隆武帝已死,上庙号绍宗,改谥号为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1]

折叠编辑本段政治策略
1、在总体战略上,隆武朝廷为“御虏”(即抗清)为主。

这自然是形势造成的,因为奉行“联虏平寇”方针的弘光朝廷从来不去惹满清甚至还刻意巴结满清送去粮饷结果反而被灭了,拥明势力终于认识到主要威胁是满清。

朱聿键能够洞察变化,总结弘光覆亡的教训,不失时机地树立起抗清大旗,符合广大老百姓反对满清强制推行的剃发改制等民族压迫政策的愿望,毕竟是难能可贵的。

他即位十天后,就诛杀清朝派来招降的使者马得厂,敕谕文武臣民誓死抗清,并决定统率六师,御驾亲征(当然遭到了郑芝龙兄弟的阻挠,没有实现,这些海盗立朱聿键的目的是为了把其放在自己身边当个旗帜,怎么可能会让他真正掌兵而出走呢)。

朱聿键在基本政策上的转变,仍然值得称道。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是从隆武时期开始的。后来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大顺、大西等农民军的联明抗清,南明政权绝对延续不了近二十年之久。

2、朱聿键提出了消除党争,“用舍公明”的方针。

就任监国时,他亲自撰写了“缙绅”、“戎政”、“儒林”三篇《便览》。其中说:“盖国家之治,必文武和于上,始民兵和于下。不然,立败之道也……”

并说:“朕今志在荡平,尽去诸党之名,惟在廷严说谎之条,在外正贪婪之罚。迩日在廷,似犹有不醒之迷,欲启水火之战,朕甚惧焉……”

而隆武在用人取舍上力戒门户之见,不咎既往,只要参与抗清就量才录用。在这一点上,隆武的见识比那些以正人君子自命的东林—复社骨干人士要高超得多。

3、隆武在南明诸统治者中是比较关心百姓的。

为了减轻民间疾苦,他施政的一个重点是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规定“小贪必杖,大贪必杀”。当他得知邵武通判陈主谟、古田知县吴士燿、汀州知府王国冕贪污虐民。

当即下旨:“各官赃私可恨,皆纱帽下虎狼也。若不严惩,民生何赖?都着革了职,该抚速解来京,究问追赃充饷。”

当他听说被清朝逼勒剃头的军民往往遭到南明官军诛杀时,特别下诏“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严禁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施屠戮。

隆武元年七月,敕谕总兵何成吾曰:“兵行所至,不可妄杀。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此十字可切记也。”(这些在邵廷寀《东南纪事》都有记载)。这个政策同清廷的“留发不留头”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然是更得人心的。[1]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就
折叠军事
奉行"联虏平寇"方针的弘光朝在南下清军铁骑的冲击下土崩瓦解,拥明势力认识到主要威胁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朝。隆武帝总结弘光覆亡、潞王降清的教训,将"平寇"(即镇压农民起义)为主改为"御虏"(即抗清)为主。不失时机地树立起抗清大旗,符合汉族百姓反对满洲贵族强制推行的剃发改制等民族压迫政策的愿望。他即位十天后,就诛杀清朝派来招降的使者马得厂,表示于清朝不共戴天,还要御驾亲征。

朱聿键在基本政策上采取的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为以后大西军同永历的合作打下了基础,后来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大顺、大西农民军的联明抗清,南明政权绝对延续不了近二十年之久。

折叠经济
隆武帝在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踞福建福州时铸造隆武通宝钱俗称隆武钱,隆武钱是明末南明钱,钱币背"南"小平大样铜钱:背有星纹或无纹,或带有背文"户"、"工"、"南"、"留"等字,以背"南"、背"留"最为稀少,此钱是小平大样钱,初铸版,极罕见。

折叠文化
隆武帝也注重科举的重要性,主张惟贤是求。 1645年八月二十七日,隆武帝亲出考选推官策题。

折叠外交
隆武帝在位时,还和藩属国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国王尚贤有过来过。隆武帝即位时,尚贤还派遣自己的儿子和大臣来祝贺,拥立隆武帝,反清复明。

折叠主要作品
明末陈燕翼撰的《思文大纪》中记载了一篇关于隆武帝的自序。[1]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关系
鼻祖:明太祖朱元璋 (1328~1398)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远祖:朱桱 (1388~1415)

太祖:朱琼炟 (?~1475) 第三任唐王,唐宪王

烈祖:朱芝址 (?~1485) 第四任唐王

天祖:朱弥钳 (1623~1662) 唐恭王,文城恭靖王

高祖:朱宇温 (1602~1646) 唐敬王,第六任唐王,惠皇帝

曾祖:朱宙栐 (1528~1564) 唐顺王,第七任唐王,顺皇帝

爷爷:朱硕熿 (?~1632) 唐端王,第八任唐王,端皇帝

父亲:朱器墭 唐裕王,宣皇帝

兄弟:南明文宗朱聿鐭 (1605~1646) 绍武帝[2]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朱聿键史称隆武帝,也称唐王,是南明政权中的一位较有作为的帝王,只可惜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整个局势。南明政权的抵抗斗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和意义是极其深远的。[2]

参考资料
1.从南阳唐王府走出的皇帝——朱聿键  . 网易 . 2018-12-20 . [2023-12-27]
2.南明绍宗朱聿键  . 博雅人物网 . [2023-1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09: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作者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是什么意思?
scwan8212021.08.09浏览105次生活分享举报
1个回答
芝士回答
来自: 芝士回答2021.08.11
满意答案咨询官方客服
该句话的意思是:有花有柳,繁花似锦而杨柳青青的地方才算得上是繁荣,柔风拂面,温暖如春的地方才能说是富饶之乡。

1、具体分析:

字面意思是形容美丽的景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句子中提到了花和柳,都是作者们钟爱描写的景物,温柔二字更是用拟人的手法来描绘出眼前风和日丽的景色,令人惊叹。

2、出处:《红楼梦》【清】曹雪芹——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3、原文:

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4、白话释义:

和尚把他托在手里,笑着说:“在你身上刻几个字,让别人见了就知道你是个宝贝,把你带到繁荣昌盛的国家、读书识礼的名门望族、花柳繁华温柔富贵的地方走上一趟。”

扩展资料:

其他赞美景色的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出处: 【唐】杜甫《绝句》

白话释义: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处:【唐】贺知章《咏柳》

白话释义: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3、走马观花[zǒu mǎ guān huā]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白话释义: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处:【唐】白居易《忆江南》

白话释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1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那么多投降满清的将领,为何洪承畴被后世唾弃?
2019-08-17 05:58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人。家境贫寒,十一岁的时候辍学,因为勤学好问,求知欲强,被族中一位叫做洪启胤的长辈看上,这个长辈自己开了学馆,愿意免费教授洪承畴。几年之后,洪承畴学有所成,洪启胤对他抱走很大的希望,于是赠给他八个字:“家驹千里,国石万钧”。洪启胤不会知道,这个被他抱走很大希望的洪承畴,将会给中国带来多大的灾难。不管怎样,洪承畴的学问是真的,他在科举路上走的很顺。万历四十四年,洪承畴中进士。而且成绩很不错,是二甲第十四名,也就是全国第十七。

不过之后洪承畴的官路,只能用一般来形容。以如此靠前的成绩,当了十二年官,天启七年才当上陕西参政(相当于副省长)。当时所有人,包括洪承畴,都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在哪里。天启七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年在北京发生了很多大事——天启帝驾崩,崇祯帝登基,魏忠贤自尽与阉党倒台。在同一年的陕西,发生了一些当年不太重要的小事——饥荒导致陕西出现了一些流寇,攻打郡县,杀害县令等,不过相比于北京的一系列惊天巨变,陕西显得微不足道。不过在第二年,情况明显恶化。崇祯元年,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陕西的情况逐渐失控,各地纷纷失陷。崇祯二年的某一天,在西安的洪承畴接到报告——韩城(陕西下面的一个县)被围,紧急求援。

偏偏当时的西安城里一点兵马都没有,急得巡抚杨鹤团团转,无奈之下,他命令洪承畴——你去解救韩城。兵呢?你自己招吧!洪承畴没办法,就集合了自己的家丁、厨子、花匠、门房等人,又就地招募了一些流氓,带着这么一直东拼西凑的乌合之众去救援韩城。到地方之后,仅仅一仗,大破敌军,斩首数百级!洪承畴从此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特长原来是打仗。



韩城一战之后,朝廷看到了他的战斗力,很快升洪承畴为延绥巡抚,三边总督,总管围剿农民军。当时崇祯帝对农民军的调性大概是“剿抚并用,以抚为主”。而到了洪承畴这里,则变成了只剿不抚,经常杀降。

洪承畴对这些因为没饭吃而造反的泥腿子就一个字——杀,不仅抵抗的杀,投降的也杀,一来二去,最大的几支农民军部队都被洪承畴杀了。如果崇祯帝能够一直用洪承畴主管镇压起义军的话,也许明朝起义军还真的就被他扑灭了。可是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洪承畴还一度被调过去打后金(满清)军。从崇祯三年到崇祯十二年,洪承畴断断续续的主管国内战争,最大的时候官当到了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七省总督,管着大明的半壁江山。他的工作很有成效,崇祯十二年的一战,降服了张献忠,把李自成打的只剩下十八个骑兵流窜到山里。

洪承畴在明朝朝廷里位极人臣,极受信任,是少有的几个被崇祯帝倚重的大臣之一。直到崇祯十三年他出事儿。崇祯十三年发生了什么呢?崇祯十三年,后金包围锦州,锦州守将祖大寿求援。时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派兵出援,不胜。于是在崇祯帝的调派之下,明朝集中了八个总兵的兵力,共计十三万精锐,倾巢而出,与后金开始会战,松锦之战开始。

战争的过程我们不详细讲,讲讲结果,结果就是洪承畴手下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多名高级将领战死,洪承畴本人和辽东巡抚邱民仰被俘虏。消息传到北京,崇祯帝极为悲痛,因为他听说洪承畴被俘虏之后,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为了表示自己的悲痛,崇祯帝下令——辍朝三日,为洪承畴修十六坛(一种极高的礼遇),由皇帝亲自主祭。听说洪总督殉国,北京士民人人悲痛,悼念的人络绎不绝,挽联素缟铺满了北京城。



当北京的祭祀祭到了第九坛的时候,辽东有消息传来——洪承畴没死,他降清了!洪承畴在刚刚被俘的时候,还是想殉国的,为了表达志向,他还写了一首绝命词:万里愁云压槛车,封疆处处付长嘘。王师已丧孤臣在,国土难全血泪余。浊雾苍茫就死地,慈颜凄惨倚村闾。千年若化辽东鹤,飞越燕山恋帝居。』——《槛车过锦州》被押送到清朝这边之后,清朝对洪承畴礼待如上宾,没有严刑拷打,没有喊打喊杀,而是想招降他。洪承畴一开始是一言不发,遇到来劝降他的人也不搭理,想绝食而死。后来的事儿有很多种记载,有说皇太极感动洪承畴的,有说孝庄太后(当然是年轻时候的)色诱洪承畴的,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最后的结果是——洪承畴投降了。

在清朝没有严刑拷打的情况下,他主动投降了清朝,在生死之间选择了生。我们不能以此鄙视洪承畴,因为千古艰难唯一死,换做我们大概率也会投降。可是洪承畴之所以让人唾骂,是因为他投降后的所作所为。历史上被迫投降的例子有不少,关羽也投降过,约法三章后来依然投靠了刘备。徐庶也投降过,一言不发没给曹操献一计。而洪承畴不同,他投降之后,那叫一个鞍前马后的的给清朝当狗。由于在明朝多年担任军事高官,对明朝十分熟悉,洪承畴因此成为了清朝的总参谋长。清军入关之后,洪承畴就担任了清军行动的总策划,被多尔衮引为肱股之臣。消灭南明之后,洪承畴出任江南地区的地方主官,对清朝稳定江南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在此时,他获得了人生中最令他羞愧的一副对联,是江南士人送给啊的。

人们以殉国的史可法与洪承畴做对比,史可法虽然英雄就义,但是青史流芳。洪承畴受皇帝深恩,却反过来攻杀南明,可耻可鄙。江南的反清义士,如黄道周、夏完淳等人,都惨死在洪承畴手下。而最令人可耻的事情,发生在几年后的西南。几年后,南明名将李定国,连战连胜,斩杀清朝亲王尼堪、孔有德,收复了广西和湖南。清朝朝廷被打的信心尽失,准备放弃西南,跟南明讲和。



这时候,已经年过六旬的洪承畴站了出来,力主一定要消灭南明。他临危受命,拿出当年对付农民军的干劲来,在长沙建立指挥部,与南明军队展开了拉锯战,甚至亲赴前线,步行在崎岖泥泞之中,为了消灭南明尽心尽力。终于在几年后打垮了李定国,招降孙可望,为清王朝燃尽了最后一点热量。

在打垮南明之后,洪承畴已经七十,清朝开会封他个什么官好呢?实际上以他的战功,封王都不为过。清朝的王爷们一商量,就封他个从三品的轻车都尉吧。位置在公侯伯子男最低的男爵以下。洪承畴三四十岁在明朝的时候,就是正一品的,七十岁在清朝的时候,成为了从三品。叛徒,神气什么?!百年之后的乾隆皇帝,再列《贰臣传》(叛徒传)的时候,第一个就列上了洪承畴。在清朝给洪承畴的御赐悼文中,充满了对洪承畴的鄙夷。

稽古兴朝,必有贤良之臣,坐则荣以高爵,殁亦赐以丰碑,所以劝忠,盖其备也。尔洪承畴,才能敏练,器宇渊宏,我朝平定锦州、松山等处,破明兵十三万时获尔,蒙太宗皇帝宽恩抚育。逮克取京城,大兵南下,尔图报豢养之恩,督理绿旗官兵,协同大兵歼逆,首擒伪王,发获奸细,招徕叛党,除党安民,所在著绩。事竣还朝,仍赞纶扉,尔能夙夜宣劳,恪供厥职。旋畀尔经略五省,随满洲大兵,进取云贵,招抚军民土司,供应大兵粮饷,能济军需,边疆有赖。克襄王事,屡建功绩,特授世职之荣,以示酬庸之典。忽闻长逝,甚悼朕怀,特赐谥曰“文襄”。

大意是:你洪承畴在明朝的时候战败被俘,我们太宗皇帝恩典,没有杀你。你自己知恩图报,为我们鞍前马后的奋斗了很多年,有一定的功劳,所以我们封给你一个官,以示我们大清不亏待有功之臣。今天听说你死了,朕也有些伤痛,所以赐给你一个谥号叫“文襄”。当年在洪承畴有利用价值的时候,皇太极多尔衮都是先生长先生短,在他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清朝的统治者们露出了本来面目。叛徒,不仅自己人瞧不起,敌人也瞧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6 00:30 , Processed in 0.0704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