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5: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山人传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八大山人,即朱耷,明朝宗室,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年轻时遭遇变故,离开家逃到奉新县的山中,剃去头发做了僧人。不几年,手持佛尘被称为高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八大山人

明朝
宗室


资格
诸生

世代居住
南昌

目录
1原文
2译文
3简介
4成就影响
折叠编辑本段原文
八大山人传

邵长蘅

八大山人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

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翛然无画家町畦。人得之,争藏弆以为重。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贫士或市人屠沽邀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醉后墨渖淋漓,亦不甚爱惜。数往来城外僧舍,雏僧争嬲之索画,至牵袂捉衿,山人不拒也。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曰:"吾以作袜材。"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

一日,忽大书"哑"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哑哑然。又喜为藏钩拇阵之戏,赌酒胜则笑哑哑,数负则拳胜者背,笑愈哑哑不可止,醉则往往唏嘘泣下。

予客南昌,雅慕山人,属北兰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至日,大风雨,予意山人必不出。顷之,澹公驰寸札曰:"山人侵蚤已至。"予惊喜,趣乎笋舆,冒雨行相见,握手熟视大笑。夜宿寺中剪烛谈,山人痒不自禁,辄作手语。势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烛见跋,不倦。

澹公语予,山人有诗数卷,藏箧中,秘不令人见。予见山人题画及他题跋,皆古雅。间杂以幽涩语,不尽可解。见与澹公数札,极有致,如晋人语也。

山人面微赪丰,下而少髭。初为僧,号雪个。后更号曰人屋、曰驴屋驴、曰书年、曰驴汉,最后号八大山人云。澹公杭人,为灵岩继公高足,亦工书,能诗,喜与文士交。

赞曰:世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汩浡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瘖,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曰狂士、曰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

予与山人宿寺,中夜漏下,雨势益怒,檐溜潺潺,疾风撼窗扉,四面竹树怒号,如空山虎豹声,凄绝几不成寐。假令山人遇方凤、谢翱、吴思齐辈,又当相扶携恸哭至失声。愧予非其人也。

原文见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常州先哲遗书》第五十七卷《青门集》之《青门旅稿》卷五《八大山人传》

折叠编辑本段译文
(八大山人)住在山中二十年,跟随他学习的曾经有一百多人。临川县令胡亦堂听说他的名声,请他到官衙。一年多后,他心中空虚恍惚不得意,于是就发作疯病,忽而大笑,忽而整日痛哭。一天晚上,撕裂了自己的僧服,焚毁它,跑回了会城(南昌)。他独自在集市中徘徊,常常戴着旧布帽,披着破长袍,鞋子破烂,露出脚跟,甩开袖子,像跳舞一样轻快地行走。市中的人跟着观看嘲笑他,没有人认得出他。他的侄子认出了他,就留他住在自己家。很长时间,病才确实好了。

山人擅长书法,行楷学习大令、鲁公(王献之、颜真卿),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写的狂草非常怪异而有气势。也喜欢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野鸭),自由自在而不受画家规矩的约束。人们得到了他的画都争着收藏,把它看得很贵重。他喝酒不能喝完二升,但是喜欢饮酒。贫困的读书人或普通百姓、宰杀牲畜的、卖酒的邀请他喝酒,他就去;每次去喝酒总是喝醉。喝醉后创作时墨汁淋漓,也不很爱惜(自己的作品)。八大山人多次到城外僧舍去,小和尚争着纠缠他索要画作,甚至于拉扯他的衣袖衣襟,山人也不拒绝。朋友中有人赠送他财物,他也不推辞。然而达官贵人想要用几两银子换一张水墨画,也得不到;有人拿绫绢来,他就径直接受,说:"我把它当作做袜子的材料。"因此,达官贵人求他的书画,竟然反而要从贫困的读书人或和尚僧众、宰杀牲畜的、卖酒的那儿买到。

一天,忽然在他的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哑"字,从此对人不说一句话,然而喜欢笑并且更喜欢喝酒了。有人请他喝酒,他就缩着脖子、拍着手掌"哑哑"地笑。又喜欢游戏猜拳,赌酒胜了就"哑哑"地笑,输得多了就用拳打胜者的后背,更"哑哑"地笑个不停。喝醉了就常常叹息抽噎落泪。

我客居南昌,一向仰慕八大山人,就嘱托北竺澹公约山人前往山寺相见,到这一天,刮大风下大雨,我料想山人一定不会出门,不一会儿,澹公拿着短信说:"山人天刚亮就已经到了。"我又惊又喜,急忙叫了一顶竹轿,冒着雨前去见他,握着手相视大笑。夜里在山中住宿,点烛交谈,八大山人犹如身体发痒忍不住地想要与人交流,就借助手势进行表达。随后竟然索要笔在桌上写字来酬答我,直到蜡烛燃尽露出烛根也不知疲倦。

我认为:世上认识八大山人的人很多,却竟没有一个真正了解他的人。山人心中情感愤激郁结,另有无法自我排遣的原因。如同巨石阻挡了泉水,如同湿絮阻遏了烈火,无可奈何,于是忽狂忽哑,,潜藏玩世之态,而有的人看待他,说是狂士,说是高人,他们对山人的了解真是太浅了呀!可悲啊!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 、入屋、驴屋等,入清后改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汉族,南昌(今属江西)人 。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

折叠编辑本段成就影响
怪异晦涩中隐含着痛苦

八大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他那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那种怪怪奇奇的变形画来表现。例如他所画的鱼和鸟,寥寥数笔,或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倾是而非。特别是那对眼睛,有时是个椭圆形,都不是我们生活中所看的鱼、鸟的眼睛,生活中鱼、鸟的眼睛都是圆圆的,眼珠子在中央也不会转动。八大的鱼、鸟的眼珠子都能转动,有时还会翻白眼瞪人哩。他画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画家画那个样子,浑浑圆圆,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他想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稳当,立不立得住。他画的树,老干枯枝,仅仅几个杈椰,几片树叶,在森林中几万棵树也挑不出这样一颗树来。他画的风景、山、光秃秃的树,东倒西歪,荒荒凉凉,果真有这么个地方,我想谁也不肯到这里来安家落户。

还有,他画上的题诗、签名和印章,也是怪怪的。例如他自号"八大山人",解释的人很多,至今学者们还有不同争论。他有一方印章,印文刻作 ,有人说它是由"八大山人"四字组成,有的人则持慎重态度,称之为"屐形印",因为它的形状像只木屐。至于他画上的题诗,许多句子更是令人难解。 然而,八大明确地告诉我们:"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又说:"想见时人解图画"。他是很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的画中之意的。因此许多学者经细心的研究,从他的画意和字里字间,探听出许多真消息。例如他有一个画押写作 ,很长时间人们一直称它为龟形画押,因为其形状特别像一只乌龟。后来才看出,原来是由"三月十九日"几个字变形组成,这恰好是明代最末一个皇帝崇祯自杀的日子,标志着明朝的灭亡。那么这个画押,也就表示对国亡的纪念。

康熙二十一年他曾经画了一幅《古梅图》,树的主干已空心,虬根露出,光秃的几枝杈椰,寥寥的点缀几个花朵,像是饱经风霜雷电劫后余生的样子。其上题了三首诗,第一首写道:"分付梅花吴道人,幽幽翟翟莫相亲。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鱼扫虏尘。""梅花吴道人"是指元代画家吴镇,自号"梅花道人"。方框内的字,显然是被当时或稍后的收藏者有意剜去,以避免文字狱灾祸。不难猜测,这个字不是"胡",即是"虏"。清代统始者以满族入主中原,最忌讳的也是这两字。要在"南山之南北山北"扫除"胡尘",朱耷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反清复国思想。第二首诗写道:"得本还时末也非,曾无地瘦与天肥。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元初遗民画家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隐居吴下,画兰花露根不画坡土,人问何故,他回答说:"土地都被人抢夺去了,你难道不知吗?"二是殷遗民伯夷、叔齐在周灭殷以后,耻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直至饿死。原来八大这幅《古梅图》虬根外露,也不画坡土,是仿照郑思肖画兰之意,暗含着国土被清人所抢夺,他这个明代宗室子孙,之所以成了和尚,正如伯夷、叔齐采薇首阳山那样,不肯臣服于新王朝。国破家亡,复国无望,这使他不能不"苦泪交千点"了。

八大题画诗,是解开他画意的钥匙,然幽涩难解,如迷如雾,许多学者都下过一番功夫进行破释。例如康熙二十三年所作《甲子花鸟册》(今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其中第七页画一只八哥站在枯枝上,题诗曰:"衿翠鸟唤哥,吭圆哥换了。八哥语三虢,南飞鹧鸪少。"此诗之意,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经过引经据典考释后结论说:"此诗画是讥'虢'(指明)亡后,忠臣如鹧鸪之志切怀南,殊不多见。"这就是说,八大的作品,除了一般的国破家亡的情绪表达之外,有时还具体有所指。《瓜月图》亦是件有所指的作品,在题诗之后他记录说:"己巳润八月十五夜画所得"。面对着天上的圆月,和人间家家户户吃月饼,他的心被触动了,那么他"所得"是什么呢?画上题诗曰:"眼光饼子一面,月圆西瓜上时。个个指月饼子,驴年瓜熟为期。"有人根据吃月饼的风俗来源于反清义军传递起事暗号的民间故事,说八大在期盼着这一天到来。然而却要等到何年(驴年)呢?"驴年马月"是俗语,表示遥无定期。果真如此,则八大的心迹,就不只是徒有国亡余痛了。

水墨写意画高峰的代表

八大长于水墨写意,这是宋元以来兴起的一种画法。发展到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文人水墨画写意大师,八大为其划时代的人物。 在水墨写意画中,又有专擅山水和专擅花鸟之别,八大则两者兼而善之。他的山水画,近师董其昌,远法董源、巨然、郭熙、米芾、黄公望、倪瓒诸家。例如康熙四十一年所作《书画册》(上海博物馆藏)共画了六幅山水小品,就可以看出深受董其昌的影响,其远笔的圆润则有着董、巨和黄公望的遗踪,墨法参照了米氏云山,而某些树石的组合形式,显然取自倪瓒。但是,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却又强烈地感觉到朱耷的个性,上述那些古人的法则,不过是他随手拈来为自己服务的。那些山、石、树、草,以及茅亭、房舍等,逸笔草草,看似漫不经心,随手拾掇,而干湿浓淡、疏密虚实、远近高低,笔笔无出法度之外,意境全在法度之中。这种无法而法的境界,是情感与技巧的高度结合,使艺术创作进入到一个自由王国。

比起山水画来,八大的花鸟画创作,更具有他风格个性的典型性。顺治十六年所作《传綮写生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和康熙五年作的《墨花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是八大早期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创作,深受沈周、陈淳、徐渭的影响,其用笔较方硬,题材、布局也未脱离前人窠臼,但是画中所表现出的兀傲之气,以及不拘一格的大胆剪裁,如不求物象的完整性,却已预示着他的未来的发展。

八大花鸟画最突出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少,一是描绘的对象少;二是塑造对象时用笔少。如康熙三十一年所作《花果鸟虫册》,其《涉事》一幅,只画一朵花瓣,总共不过七、八笔便成一幅画。在八大那里,每每一条鱼,一只鸟,一只雏鸡,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甚至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可以说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说"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这点,可谓前无古人,后难继者。

少,也许能有人作到,但是少而不薄,少而不贫,少而不单调,少而有味,少而有趣,透过少而给读者一个无限的思想空间,这是难有人作到的,八大却具备了如上的要求,这里大有文章。首先是他在用笔用墨上的功夫。他的用笔由方硬变圆润,饱和墨汁与运笔的方法相结合,一下笔就给人以浑厚丰富之感。他是第一个充分主动利用生宣纸特性以加强艺术表现力的画家。生宣纸的吸水能力强,容易使墨汁扩散(洇),这本来是缺点,而八大却把它变为优点,不但为水墨写意画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而且也创造了人们对水墨写意画的新观念,其功不朽。

其次是形象的塑造。八大的花鸟造型,不是简单的变形,而是形与趣、与巧、与意的紧密结合 ,所以我们在欣赏时,就不会感到单薄和寂寞。再次是他的布局,特别讲究少许物象在二维空间中摆放的位置。其诀窍是充分利用空白,即前人所谓"计白当黑"。与此同时,并充分调动题跋、署款、印章在布局中的均衡、对称、疏密、虚实等的作用。他不像一般画家那样,先画好画,然后在恰当的位置题款和押印,而是有总体的规划设想,使每一点都在布局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多,不少,不奢侈,不节约。例如康熙三十三年所作《花鸟山水册》(上海博物馆藏),第一幅仅画一只雏鸡。小鸡置于画面中右偏下,这一位置的重心,将画面分割成四大块空间,每块空间的大小都不一样,平衡而有变化。由于小鸡头部方向朝左,故题诗在右第二大块空间中,使空荡的背景顿时活跃起来,视觉上起到突破平衡和内容丰富的作用。小鸡的刻画生动传神,动态像小孩刚学走路,蹒跚得十分可爱。瞪着大眼警惕着前方,特别是眼后加三撇,像电波一样,好似前方有什么声响传来,使小鸡心惊胆怯。这只小雏鸡我们可以理解为它刚出蛋壳,表示出对这个世界的惊异与警惕;也可以理解为走失了群体,找不到妈妈,感到孤独而害怕,如何理解,任人们驰骋想象的翅膀,所以有时候少画,反而思想的容量更大。

少,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否则越少越好,艺术又会走入另一条邪径。少是相对的,例如康熙四十二年所作的《杨柳浴禽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相对上述作品来说是"多"了,但比起一般画家处理同类题材的作品来,却少了许多许多。例如他对柳枝的处理,约有十二笔,就占住了整个画面上部的空间,不但表现出杨柳的老干新枝的质,也表现了枝条迎风的势。在春风料峭之中,八哥在洗刷自己的羽毛将振翅欲飞。这一生活小景,表现出无限的生意。康熙十六年所作的《河上花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是八大一生作品中仅见的长篇巨制,也是他笔墨最多、布局最复杂的一幅,但他仍然体现着少的原则。例如开卷的一丛荷花,总共超不出三十笔,笔减而意繁,一开卷便引人入胜。

八大,前承古人,后启来者。白石老人曾有诗曰:"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远凡胎,缶老(吴昌硕)当年别有才。我原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其倾倒如此。今天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欣赏和理解他艺术的人越来越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5: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石老人是谁
lianqu1478522013.07.18浏览151次家庭分享举报
我买了一副画,是白石老人画的一对虾。但是不知道白石老人是谁?
拿位知道啊
1个回答
aefidr
2013.07.18
满意答案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寄萍老人老萍、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等,湖南湘潭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7: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的朱耷,为什么要自号为“八大山人”?
更新时间: 2021-08-14 22:47:34 点击数: 3443
朱耷,号“八大山人”,是从他60岁时才开始用的。

朱耷是明朝皇家世孙,明亡后,为求生存,装聋作哑,隐姓埋名。他的一生坎坷,中国秀才,也做过和尚,曾一度精神失常。他忽而隐世,忽而玩世。时而清醒,又时而癫狂。

眼看复国无望,徒有国亡余痛,唯有寄情书画,与世隔绝,在诗书画中了此一生。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是他心声。

为什么号“八大山人”呢?
“八”比“朱”少了个“牛”,“大”比“耷”少了个“耳”。而牛耳在古代代表的是权利。

并且朱耷在写“八大山人”时,是把四个字串起来写的,看起来似“哭”,又似“笑”。

而说到“八大山人”,就不得不说朱耷的弟弟朱道明,他在书画中署名为“牛石慧”,也是连起来写,看起来就像“生不拜君”四字,以表他不屈服的心情。

同时,他们兄弟两人署名的第一个字,一个“八”,一个“牛”,合起来不正是一个“朱”吗?

用心良苦啊!

我是【写字吧】,期待你的【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八大山人这四个字,都会觉得是八个人,其实并非如此,八大山人是明代末年、清代初期的著名的书画家,他叫朱耷,为什么他把自己取名叫八大山人呢?我们可以从他的名字入手来看一看。

一、八大山人名称由来

他的名字“朱耷”这两个字,如果把这两个字中的“牛和耳”给去掉,那么就只剩下了八和大这两个字。

牛和耳代表什么?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以示信守”。《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郑玄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

结合这条线索,我们再联系一下他的身世就可以知道他取这个名字的用意了。

二、人生经历

朱耷本来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他出生在一个名门望族,至少在当时是衣食无忧的,而且他还受到了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从接触的书画艺术对他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崇祯十七年,随着清军入关,明朝灭亡,这让他的家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首先最大的变化就是他的父亲去世,这一年他才19岁。

接下来,顺治五年,他的妻子也去世了,这让他的内心更是焦虑难捱,于是他和母亲孩子一起出家为僧。这样一来,经历了人生巨大变故的朱耷,内心充满了极度的痛苦,从以前衣食无忧,闲云野鹤的日子中开始坠入到社会最底层,面临最黑暗的社会现实,这样他一时难以接受,而且更加气愤不平,对于清朝统治者充满了敌意,于是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八大山人,牛和耳代表着过往自己繁华的生活以及对当下统治者的一种讽刺和鄙弃,而当牛和耳已经不在了,自己也只剩下八和大了。这就是朱耷名字的由来。

三、艺术风格成因分析

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艺术和其他的书画家相比,有很多不同的特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艺术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在他的心目中,有着一种不为常人所理解的痛苦和哀伤,他借画笔曲折的反映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折磨,因此有人评价他的山水画是“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

我们可以从他的山水画师承风格的转变看出他的心境变迁。他早年还在明朝的时候,就以董其昌一脉的风格为主要的风尚,那时候他的山水画是娴静安雅,宁静优美的,展现出了一种非常轻松活泼自由的状态,但是当明朝灭亡之后,他的山水画的风格就大大的改变了,在他的画笔中,再也见不到以前那样明媚阳光,甚至让人感到优美的事物了,而是那种更加萧条,更加败落,更加让人感到凄苦寒凉的风景画。荷花也不是画夏天的荷花,而是秋天的残荷败叶,画动物,再也不是一双一对的鸳鸯,而是一个个翻着白眼的鱼和鸭子。

四、艺术作品特色分析

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是《松谷山村图》《秋林亭子图》,与他的山水画相比,他的花鸟画更令人所喜爱和瞩目,他早期曾经学习沈周、陈淳、徐渭以来的文人写意风格。因此,他的花鸟画极具有个性,奇简冷逸,强烈的抒发了他作为遗民的悲愤之情,在立意、造型、笔墨技巧的运用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尤其是在,线条、用笔、造型、布局、墨色,乃至于诗书画的一体上均有新的突破,较前代的人有所新的创造,达到了中国写意大花卉的空前水平。他的代表性的作品有《鱼鸭图》《孔雀牡丹图》。《孔雀牡丹图》描绘了两只滑稽的孔雀,立在头重脚轻的卵石之上,画面上还有牡丹和悬崖。很显然,孔雀所站立的地方是一个不安稳的地方,展现出了一种怪异的姿态。作者借由孔雀的羽毛引起的清代官员以花羽为冠装饰品极的联想,通过诗画的结合,嘲讽了为命是从的奴才,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总之,朱耷以它跌宕起伏的身世,强烈的感伤情绪和在艺术巨大的成就,引起了后世对他的注意。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清时期的海派大师以及近现代著名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人都对他的艺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从他的艺术中获取了极多的养分,这对于后世的艺术有巨大的影响。

其他网友观点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不幸何其多:亲人离逝、家财散尽、怀才不遇……而在这众多的“不幸”中,有一种最最切骨之痛,叫作“国破家亡”。

文天祥诗云:“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破之痛对于前朝臣子来说尚且如此,更遑论皇室后裔了,这种不幸对他们而言尤为深重。毕竟,前朝旧臣尚有选择是否重投新朝的权利,而旧朝皇室却几乎唯有隐退。本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王侯将相,突然之间沦落到连普通百姓都不如的地步。只要能活着就已是万幸。这样的身份落差,常人实难想象。

可以说,历史上的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部血泪史,前朝遗老、皇室后裔不得不在新旧王朝的更迭中、在生命的威胁与良心的拷问中做出抉择。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朱耷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

朱耷(八大山人)

朱耷,大明王朝——中国最后一个汉家王朝的皇室子孙,明太祖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自幼接受良好的文学、艺术教育。八岁能诗,十一岁就已能完成有相当水准的青绿山水,甚至能悬腕写米家小楷。然而,极富才气且满怀报国之志的小朱同学还没来得及报效国家就迎来了明亡的噩耗。更加不幸的是,明亡的同一年,朱耷的父亲、妻儿都相继离世。国破偏逢家亡,残酷的现实给予了朱耷沉重打击。

生来无忧无虑的公子哥突然摔入凡尘,不仅没了锦衣玉食,甚至连“活着”都变成一种需要很努力才能博得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转身离开这块纷争之地,似乎成了唯一、也是“不得不”的选择。

于是,心灰意冷之下的朱耷隐姓埋名,远逃江西奉新县的一座深山之中躲了三年,于顺治五年削发为僧。三十六岁那年,朱耷改归道教,在南昌创建了青云谱道院,隐居于此,从此过着“一衲无余”的生活,专心从事书画创作。

隐居画画期间,朱耷给自己起了很多号。一号“人屋”,取“广厦千万”之意。此外还有“个山”、“个山驴”、“驴屋”、“驴汉”、“刃庵”、“拾得”、“何园”、“洛园”、“黄竹园”、“书年”、“书疾”、“八还”等五十余号。当然,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称号当属“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其他七个是谁?没了,就他一个!朱大师以一抵八,独享这个称号。但“扬州八怪”的的确确是八个人。是不是突然觉得文人很麻烦?先别动怒,且听我慢慢道来其中玄机。

朱耷出身书画世家,除了祖父与父亲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之外,他还有个弟弟叫朱道明,也是一个画家。明亡退隐山野之后,弟弟朱道明改名“牛石慧”,哥哥朱耷取号“八大山人”,“牛”和“八”组合起来刚好是他们的本姓——“朱”,二人对明王朝忠心昭昭,真可谓用心良苦!

我们看朱耷的题款,“八大”二字竖排来写,是不是似“哭”又似“笑”?他自己的生存状况,又何尝不是哭笑不得。

“八大”题款

八大山人画路很广,擅长写意,兼顾山水与花鸟。他的山水画多为萧瑟荒疏、了无人烟之地,枯枝残叶、衰草怪石,荒凉凄楚之感溢于纸上,正所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八大的画作中所饱含的画家心绪,与南宋画家马远、夏圭的“残山剩水”可谓异曲同工。

山径春行图,马远

而说到八大的花鸟画,那更是以造型奇特、个性鲜明而在中国画坛中独树一帜。这种独特的风格倒也凸显了他本人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特征。

八大笔下大写意的花鸟虫鱼几乎个个翻着白眼,均是“伤心鸟”、“白眼鱼”,一副桀骜不驯、冷眼示人的态度,一如画家本人对世界、对命运的态度,满纸皆是对旧王朝的眷恋和对新王朝的不顺服。

孤禽图,八大山人

八大笔下的鸟,单足独立,白眼向天,无枝可依,孤傲且凄凉。甚至连平日里骄傲美丽的孔雀,在他的画中也是皮瘦毛疏,只剩下三根尾羽。而这三根尾羽也并不是白留的,尾羽即花翎,八大正是借这三根花翎来暗讽清朝的权贵们。出于八大的特殊身世,他不能在作品中直抒胸臆,所以只能将自己的满腔愁闷寄于纸上,通过夸张怪诞的造型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世界的不满和怀疑。

孔雀竹石图,八大山人

鱼图,八大山人

鱼石图,八大山人

“廉”,是八大花鸟画的最大特点,“廉”即“少”,寥寥数笔,形神兼备。同时,八大也非常善于处理空间关系,对此有很强的驾驭能力。他能在大幅宣纸之上只画一条鱼,而这条无水可依的“白眼鱼”却让人感觉能灵动地游于水间。这种“空”的处理方式,似乎也可看作“残山剩水”在花鸟画中的表现。

荷石水禽图,八大山人

名作《荷石水禽图》中,湖石临塘,寥寥两柄荷叶斜倚。石上两只水鸭,相对而立却无任何互动,反而更显寂寥。

八大山人的一生十分孤凄,但作为画家,他又非常多产。他以大写意的笔墨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发泄纸上。他笔下的一枝一叶、一鸟一鱼都是心中孤傲不屈的体现,从绝望到看破,这其中的复杂情感我们虽无法切身体会,却也足以撼动每个观者的内心。画中的冷逸,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起到了涤荡灵魂的效果。

也许,八大的画作算不得传统意义上的“美”,他笔下的花鸟鱼虫与唐宋时期宫廷画师所绘全然不同。我们虽然无法在他的画中看到细致入微的描绘,但却很难说它们不“真”。这些造型奇特的鸟兽虫鱼,看起来竟是那么生动,我们几乎能肯定,这就是它们现实生活中的样子。

透过八大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孤独却高贵的心。齐白石曾在谈到八大山人时说“恨不得早生三百年,愿为他铺纸磨墨”。这种敬佩之情,远远不仅在于其绘画技艺的高度,而更是在于他灵魂的高度。命运的戏弄、生活的艰辛,都不曾使八大低下他高贵的头颅,反而独创了一种诡谲奇特的绘画风格,将自己的人生际遇和内心情感寓于画中,狠狠甩了这世界一个白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八大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便走出王府,即便隐于山野,他从未丢失作为一名皇族子孙的气节。他虽身着布衣,却始终保留有一颗贵族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7: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耷 - 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别号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八大山人,名朱耷(1626—约1705),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朱耷

别称
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


刃庵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出生日期
1626年(天启六年)

逝世日期
约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

主要作品
《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松石图》等

目录
1人物简介
2创作特点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

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

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

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

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

这就是他的三者取胜法,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书云补其意。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特点
八大山人能诗,书法精妙,所以他的画即使画得不多,有了他的题诗,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

八大山人干擦而能滋润明洁。

所以在画上同是“奔放”,八大山人与别人放得不一样,同是“滋润”,八大山人与别人润得不一样。如画鱼、鸟,曾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其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为僧时属早期,署款“传綮”、“个山”、“驴”、“人屋”,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以卷册为多。

画面比较精细工致,劲挺有力。

50岁至65岁为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刻削,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鸟多栖一足,悬一足。65岁以后为晚期、艺术日趋成熟。笔势变为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

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

有些禽鸟拳足缩颈,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构图、笔墨上也更加简略。

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即“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

他在题黄公望山水诗中写道:“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与宋山河。表现出他的民族意识。

八大山人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和万个等人,但对后世绘画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一点,不落常套,自有创造。

他的大写意,不同于徐渭,徐渭奔放而能放,八大山人严整而能放。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巨匠,莫不受其熏陶。

学者黄锦祥赞其:“笔笔精奇妙不言!”评论家王进玉说:“如果你真正读懂了八大,你会发现虽然扬州八怪风貌各异,且成就非凡,但他们加在一起却终究抵不过一个八大。”

八大山人的诗文因其古怪幽涩的格调而充满了神秘性和讽刺性,向来为人所费解。

总的来说,八大山人57岁以前所有书画作品上的题画诗文,总体特征和倾向是借书画抒发自己的遗民思想、人品气节,往往将禅家遏语和历史典故杂糅在诗文之中,因而诗文隐晦曲涩。如《传綮写生册》中的《题画湖石》:击碎需弥腰,折却楞伽尾:浑无斧凿痕,不是惊鬼神。又如52岁作的《梅花图册》中的《题折枝梅》:三十年来处士家,酒旗风里一枝抖。断桥荒藓无人间,颜色于今似杏花。这首诗,几乎像作自似的描述了诗人的人品和气节。

而八大57岁还俗后,其诗文的风格特点则呈现出以“无惧为胜”,大胆超越前人和自我的面貌。这一时期八大有许多真知灼见的诗文涌现,如《书法山水册》的题识之中,就有“画法兼之画法”两节题文,而“书法兼之画法”的明确提出,则是前无古人的。

可以认为八大山人晚年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与后期诗文风格特点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正如八大在《书法山水册》中一节题识反问:“文章非人间世之书画也耶?”八大晚年诗文的突出特点,就是建立在其艺术观与人生观相互统一的基础上,这也正是八大晚年诗文的精髓。[1]

参考资料
1.八大山人(朱耷)全集(168幅)  . 快资讯 . [2023-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8: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大明初代宁王——朱权
播报文章

王哥聊家居
关注
2020-02-12 15:27

洪武十年,在明朝历史上并不是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依旧安坐在龙椅上,不慌不忙地构建着自己的政治体系;这一年,四皇子朱棣还只有18岁,与其他皇子们一道在安徽凤阳“上山下乡”,经历着封王前最后的历练;这一年,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太子朱标正式开始参预国政,朝中一切大小政务皆启皇太子奏闻;但很少人注意到,同样在这一年,朱元璋后宫一位徐姓妃子,诞下了一个皇子。这是一位影响了大明后来历史进程的皇子,一位为我们后世留下了宝贵文化遗产的皇子,皇十七子——朱权。



故宫一景

朱权,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被封为宁王,即大明的初代宁王。两年后,二十岁不到的朱权就藩大宁,成为了手握军政大权的边镇藩王,与其他众兄弟一起,构筑了大明帝国北方防御蒙古的重兵团防线。但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仅仅几年后朱权便被起兵“靖难”的朱棣所绑架,吸收了其全部的军事力量,并在朱棣登基后被封至偏远之地。之后的朱权寄情于宗教,音律,医药,杂剧,文学,史学,茶道,绘画,农学等,并为后世留下了诸多不俗的著述典籍。大权在握,意气风发

关于朱权的史料其实并不多,但关于朱权的研究却很繁杂。原因也简单,朱权在文化上的贡献太多太大,是明代首屈一指的全才。比如他的古琴曲谱《神奇秘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纯音乐曲谱集,被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比如他的《太清玉册》,几乎重新构造了道教的纲领,为后来道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显然不是朝史暮想的关注点。

因为史料少,从纯粹历史层面去读朱权的人反而不多,所以朝史暮想打算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从朱权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试着侧面去解读朱权的性格,去触碰这位大明宁王心中柔软与悲苦。

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很喜欢用儿子的,所幸,他的儿子足够多,成材率也不低。朱元璋对于分封这件事情,多数时候是持肯定态度的。就是让自己儿子分封到各地,抵御外族,镇守边疆,藩屏帝室,拱卫中央,以求国家的长治久安。



明太祖朱元璋 像吾之子与公卿、士庶之子不同,公卿之子贤则荣其一家,吾之子贤则兼善天下。故使之朝诵诗书,晚习弓矢,驱驰以练其力,涉历以广其智,欲其通达古今,威武能断,然后克胜其任。——《明太祖实录》

大概意思是,朱元璋说自己对儿子的要求很高,要文武兼备,文能治世,武能安邦,通达古今。从朱元璋当初对太子朱标配的师资力量,还有后来皇太孙朱允炆那些大儒近臣,可以想到朱元璋对子女教育程度的重视。

与朱棣的彪悍不同,朱权身上,明显带有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息。这个也可以理解,朱棣比朱权大了18岁,将将赶上朱元璋的创业期,那个时候,打天下比什么都重要。而作为十七子的朱权出生时,大明帝国已经开始全面复苏,朱元璋也自然更看重如何守成。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燕王善战,宁王善谋”这八个字。二十岁不到的朱权,与征战沙场几十年的朱棣,被世人拿来相提并论,这不得不说是朱权的能耐。而一个“谋”字,朝史暮想更愿意把朱权,归到儒将这一类别。



明朝将领 剧照

朱权在军事上的能力到底如何?考虑到朱棣登基后大肆修改史料,朱权在军事领域上的记载仅有《明史》寥寥数语:逾二年,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权数会诸王出塞,以善谋称。——《明史·朱权传》

这段话有三个信息。

第一,朱权就藩的地方大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军事要地。第二,朱权所辖制的军力非常强大。事实上,当时的大宁,几乎可以说是明朝与蒙古作战的第一线,其兵马之众,战力之强,比之朱棣封邑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三,朱权并不因为年纪小而被父亲和哥哥们特殊对待,有大的军事行动,朱权都要参与到一线,并且以其出色的谋略,贡献巨大。



明军 图卷

朱元璋作为军阀出身的开国君主,自然深知领兵作战之不易。朱权以十五六岁的年纪,即被他扔到北边前线,独挑重担,给予庞大的兵权与治权,由此可知朱元璋对朱权能力的信任。

除了信任,应该还有喜爱的成分。孩子多了,做父亲的分配到每个爱子的疼爱自然就少了,但总有这么几个特别出众的,能够受到另眼相看。

朝史暮想一直坚信,像达芬奇这样所谓的全才,能够在众多领域同时有不俗建树的,其实都是天才。很明显,朱权就是明初时期的天才。生而神姿朗秀,白暂,美须奪。......慧心天悟。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旁通释老,尤深于史。——《献征录·宁献王权传》

看到没有,朱权不仅从小学习成绩好,并且表现出了对其他诸多领域的浓厚兴趣,并且生得英俊白皙,还有明朝美男标配的一把好胡子,如果这样的人是你的儿子,我就问你喜不喜爱?



明军战争场景

于是乎,一个英俊儒雅,学识不凡,善谋能断的皇子,一个少年得治,意气风发,大全在握的亲王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怎能不让世人称赞动容。而从洪武二十七年到朱棣“靖难”起兵的建文元年,这四年的时间,成为了朱权人生的高光时刻。有所不为,终成大憾

那么如此一个能文能武的儒将式的皇子,为什么会被朱棣所裹挟,参与到“靖难”,并且最后还被朱棣摆了一道?好,那我们就说说朱棣对朱权的绑架。燕王遂自刘家口间道趋大宁,......权邀燕王单骑入城,......疑洽不为备。北平锐卒伏城外,吏士稍稍入城,阴结三卫部长及诸戍卒。燕王辞去,权祖之郊,伏兵起,拥权行。三卫彍骑及诸戍卒,一呼毕集。——《明史·朱权传》

朝史暮想做了删减,其大意是,燕王起兵之后,在一次行军中绕道大宁,然后进城向十七弟朱权卖惨。暗地里却在城外设下伏兵,同时派人收买“三卫部长”。最后在离开时,趁朱权送他到城外,绑架了朱权,而其随身部队,特别是“三卫”已经转投朱棣。



明成祖朱棣 像

读到这里,很多朋友会感叹朱棣的急智和朱权的大意。但是朝史暮想要告诉大家,朱棣敢不带部队进入大宁城,最后成功收服“三卫”,绑架朱权,很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计谋。原因如下:

第一,朱棣不止一次感叹过朱权兵马之盛。朱棣曾经说过“曩余巡塞上,见大宁诸军慓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这段话非常赤裸,意思是朱权兵马战力彪悍,如果为自己所用,必能如虎添翼,大事可成。

第二,朱棣收服“三卫”,手段非常高明。这里我们说的“三卫”,其实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朵颜三卫”。知道明朝后来最出名的三支皇家主力部队吗?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朵颜三卫就是三千营的前身,是一支一开始由蒙古人组成的铁甲骑兵,十分悍勇。

朵颜三卫和蒙古的“黄金家族”其实有一本烂账,在这便不作赘述,只需要知道二者不对付。朵颜三卫其实并不是朱权的直属部队,只能算是由其辖制的蒙古部族。因为和“黄金家族”的不对付,所以朵颜三卫和明朝走的很近,一起对付草原的北元势力。朱棣其实是许诺给三卫的部族首领,跟着我打仗,事成之后,给予三卫土地牛羊,不再纯粹地作为明朝帝国对付北元的炮灰。毫无疑问,这个诱惑对于三卫来说是巨大的。



蒙古骑兵

第三,朱棣看准了朱权对建文帝朱允炆的不满。虽然他没有得到朱权直接参战的许诺,但是他敢肯定朱权不会擒了自己送给建文帝朱允炆去邀功。因为就在不久之前,朱允炆用非常粗暴的手段,剥夺了朱权的大批护卫。这极大地削弱了朱权的实力,让朱权非常不满,同时也间接地被朱棣所利用。

于是,朱棣巧妙地把朱权绑上了自己的战车,吸收了朵颜三卫的军事力量,为自己的“靖难”之路,增加了致胜的砝码。

以上内容,其实都是战术手段。朝史暮想要说的是,朱权这次的变故,败在其闻名于世的“谋”上,也受限于其自小接受的儒家教育。

在燕王朱棣起兵前夕,其实已经派人和朱权有过接触,希望朱权也能够起兵呼应。但是善谋的朱权,在这个时候选择了观望。的确,从当时的情况来说,观望是最好的选择。



明惠宗朱允炆 像

朱棣是众多藩王中,长于军事的佼佼者,且北平军实力雄厚,朝中人脉根基深厚。但毕竟是以燕地一隅对抗全国,形势并不乐观;而朱允炆刚刚继位不久,人心不稳,且一上台就强力削藩,已经是犯了众怒。虽坐拥全国,但在军事上并没有形成对朱棣的强力压制,起码没有看到朱棣的败象。

朱权要等,等到局势开始分明,等到那个“拐点”的出现,然后站到最后的胜利者一边,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朱权的谋,却仅仅是有限的谋,因为作为儒将的他,被儒家的道统所束缚。

这句话其实不难理解。我们说过,朱棣和朱权出生时,大明所处的环境不同。朱棣是亲眼看着父亲朱元璋寸土寸地打出来的,受到朱元璋等一大批创业人物的影响,自然是崇拜强者为王,是有创业者心态的;而朱权从小接受的培养,是如何成为一名贤王贤臣,如何辅佐帝王治世安邦。

我们不知道朱权心里有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坐上大殿上的宝座,但可以肯定的是,朱权心中即使有类似的想法,也绝不是用起兵叛乱的方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没有一条教导过朱权,要拿起自己手中的刀,把现在的君王赶下台。儒家文化最重视的就是秩序,很显然,朱权就是秩序的遵从者。朱权可以向朱允炆表达不满,可以接受与朱棣的碰面,可以拥兵自重,作壁上观,但不会马上为自己立起反叛的大旗,不会以最直接最血腥的方式参与到争夺帝位的斗争中去。

龙椅

这便是儒将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是朱权最后输给朱棣的最重要原因!移情转志,福祸相倚

朱棣成功夺位之后,自然没有兑现当初要与朱权“中分天下”的承诺。是呀,承诺和契约,是建立在对等的实力上的。此时的朱权,已经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失去了力量的朱权,只想做个能够享受荣华的逍遥王爷。朱权心想,自己毕竟有从龙之功,在“靖难”之时也付出良多,便希望能够选个富庶之地作为封国。可几次提出要求,都被朱棣婉拒,最后被封到了江西南昌。那个时候的南昌,虽然谈不上是什么偏苦之地,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好地方。即使如此,依旧有人诬告朱权谋逆,虽后来查无实据,却把朱权吓得不轻。

很多人说,从那以后,朱权开始逐渐消散了对权势的野心,开始移情于黄老之说,音律,杂居等,所以才会有后来在这些领域的诸多建树,著述典籍。这个看法,对也不对。



神奇秘谱

说它对,因为朱权的确开始认命,已经断了自己在政治上更进一步的念想,并基于自己从小广泛的兴趣爱好,开始在文化领域进行钻研,成果斐然。

说它不对,是因为朱权只是认命,却并未消散野心。朱棣驾崩后,明仁宗继位,朱权希望把自己的封地挪一挪,未允许;明仁宗驾崩,明宣宗登基,朱权又上疏,希望能够扩充王府的田产,再次被驳。朱权只是把野心藏得更深了,你读懂了,便是读懂了。宁王权遣人进扇,且奏求铁笛,上命工制铁笛与之。——《明宣宗实录》

明宣宗时期,朱权派人入京,希望能够要到一根铁笛子。宣宗同意了,让人做了一把给他。这虽然是一件小事情,却是朱权在告诉明宣宗,我已经年纪大了,心中已无怨念,不用再堤防我了。

明宣宗听懂了朱权话外音,这位最终完成了明朝削藩壮举的帝王,许给了朱权最后的体面。



明宣宗朱瞻基 像

光浴咸池正皎然,忽如投暮落虞渊。青天俄有星千点,白昼争看月一弦。蜀鸟乱啼疑入夜,祀人狂走怨无天。举头不见长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

这是朱权晚年时做的一首诗,当年那个站在聚光灯下受人瞩目的少年亲王,现在用最朴实的方式,向世人倾诉着心中的悲苦,宣告着自己时代的落幕。但我们要庆幸,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我们在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身旁,没有看到一个看似光鲜却可能只是提线傀儡的亲王,而是在帝国的南方,在潘阳湖泮,一个博学睿智,著述加身的老人,在读书饮茶,这何尝不是我们文化史上的一种幸运。

正统十三年,宁王朱权逝世,享年七十有一。对于朱权而言,在正统十三年的离世,是他最好的时机。因为一年后,“土木之变”便发生了,即使心有所怨,他终究是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了帝国最辉煌的时刻。

朝史暮想,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献征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8: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男,汉族,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于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 [15],封号宁王。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
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被朱棣挟持参与“靖难”。永乐元年(1403年)改封南昌。别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等,平生撰述纂辑见于著录者约70余种,存世约30种。
正统十三年(1448年)九月十五日薨, [17]享年71岁,谥曰“献”,世称宁献王 [1]。
(概述内图片来源:江西宁藩《盱眙朱氏八支宗谱·甯献王遗像》江西省博物馆藏)
人物关系

朱盘烒
儿子

朱盘烨
儿子

朱盘烑
儿子

朱盘炷
儿子

朱盘㷬
儿子

朱元璋
父亲

杨妃
母亲

朱樉
哥哥

朱棣
哥哥

朱标
哥哥

朱棡
哥哥

朱桢
哥哥

朱榑
哥哥

朱梓
哥哥

朱杞
哥哥

朱檀
哥哥

朱椿
哥哥

朱柏
哥哥

朱桂
哥哥

朱楧
哥哥

朱植
哥哥

朱栴
哥哥

朱橚
哥哥

安庆公主
姐姐

永嘉公主
姐姐

朱楩
弟弟

朱橞
弟弟

朱松
弟弟

朱楹
弟弟

朱模
弟弟

朱桱
弟弟

朱栋
弟弟

朱㰘
弟弟

朱楠
弟弟

朱世珍
祖父
全    名朱权
别    名宁献王
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1378年5月27日
逝世日期1448年10月12日
目录
1人物生平
▪专镇一方
▪治理北荒
▪燕宁友笃
▪受迫起兵
▪智谋南昌
▪晚年生活
2主要成就
3历史评价
4史籍记载
5出版图书
6家庭成员
▪父母
▪妻子
▪子女
7朱权墓室
8影视形象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专镇一方
洪武十一年(1378年)五月一日, [16]朱权出生于金陵(今南京),是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母为杨妃,自幼聪明好学。
自周秦汉魏以来,前后出师北伐,唯有三道......一道东北发,向中山,经北平、渔阳,向日檀、辽西,历平冈,出卢龙塞,直向匈奴左地,即左贤王所理之地。故洪武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朱元璋谕冯胜以纳哈出据金山数侵扰辽东,宜于大宁诸边隘,分兵置卫,以控制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捕鱼海之战后,有大批降人居大宁都司,因边将市马,拂其所欲,即叛而去。故元左丞相失烈门、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辽王阿札失里、会宁王塔宾帖木儿等相继叛明,明太祖于东北置宁王、辽王、沈王、韩王震慑其地。十三 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两年后,朱权前往藩地大宁。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一大镇。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以善于谋略著称。 [2] [12]
治理北荒
大宁在喜峰关外,古会州之地,东连辽东,西接宣府,实为幽燕巨镇。高皇帝天下初定,而边土旷远,势须藩王控制,故简诸子英武智略者树边。时文皇封北平,谷王宣府,代王大同,晋王太原,秦王西安,庆王韦州,肃王甘州,权王大宁,皆宿重兵备边。每岁季秋,诸王相会出塞捕虏,肃清沙漠。王所统封疆数十城,广千余里,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视诸王最雄。时制亲王岁禄石,皇帝以边土民稀赋薄,随宜剂量。王与代、肃、辽、庆俱岁给五百石,然胙土广衍倍于他王,亦以俭约制国,辟圃种树,广令卫士疆理荒野,艺植土物之宜,国用饶裕。居常穷究史籍,至废兴存亡之际,三致意焉。二十九年奉敕纂《通鉴博论》,表上之。又与肃、代等五王于西宫内亲承圣谕,编集《汉唐秘史》。三十一年春,作《家训》六篇,日《训语》,日《本孝》,日《树忠》,日《敷义》,日《保身》,日《嘉言善行》。朱权对推动边疆经济文化建设有重大贡献。 [3]
燕宁友笃
洪武二十八年,总兵官周兴,令都督佥事宋晟领辽王府中护卫、都督刘真领宁王府中护卫、指挥庄德领三万卫军马,征勦野人。周兴等率师至开元安东卫,得知西阳哈在黑松林(今巴彦县北境黑山),命令指挥庄德,领吉林船厂舟师顺脑温江(嫩江)下忽剌温戳卢口(少陵河口)。时步军亦进至忽剌江(呼兰河),分为三道,宋晟率指挥钱忠、张玉、卢震军由西北同河(通河县西伯河)至阿阳哈寨,刘真率指挥房宽军,由松花江北岸东南戳卢口至蒙古山寨(今木兰县蒙古尔山)。指挥景诚、朱胜军由中道忽剌温江东北出铜佛寨、者迷河(依吉密河)、黑松林等处。但是,明军扑了个空,西阳哈早已于二月河冻时过松花江。刘真等率兵由斡朵里(今依兰县马大屯)追至甫达迷旧城(今宾县永宁古城),适天雨昼晦,不及而还,刘真只得返回。获女直镇抚管三并男女六百五十余人,马四百余匹。遣人入奏。
洪武二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宁王权言:近者骑兵廵塞,见有脱辐遗于道上意胡兵往来,恐有寇边之患。上曰:胡人多奸,示弱于人,此必设伏以诱我军,若出军追逐恐堕其计。于是勅今上(朱棣)选精卒壮马,抵大宁全宁。沿河南北觇视胡兵所在,随宜掩击。仍勅周王橚令世子有墩率河南都司精锐,往北平塞口廵逻。朱棣行军到彻彻儿山,果然碰到北元军。北元军大败,索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被俘虏。明军骑兵追击到兀良哈秃城,又遇北元将领哈剌兀,再次大败北元军凯旋班师。
洪武三十年正月二十七日,命诸王口外牧马今 年都不出去会了,前者燕府的人被那边捉过几个去了,都知我每(们)这边的虚实。被宁府捉了他些老小,知得那厮每(们)要合着兀良哈、阿札失里的人要来抢辽府、宁府的屯。因未知的实,命晋王到东胜会合山西行都司哨马,出的远着(些)。 [13]
受迫起兵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皇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不久即开始对他的叔叔们进行削藩行动。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曾与诸将商议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时,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啊”
同时,建文帝害怕朱权投向朱棣,派人召朱权回京,朱权未到,被削三护卫。建文元年七月二十二日,都督刘真、陈亨;都指挥卜万引大宁兵,出松亭关、驻沙河,将攻遵化。当年九月,江阴侯吴高进攻永平,燕王前往营救。吴高退兵,朱棣于是从刘家口抄小路直趋大宁,诈称是因为穷蹙前来求救。
朱权邀请朱棣一人骑马入城,朱棣握住朱权的手大哭,诉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为起草奏章谢罪。朱棣居住数日,朱权都诚恳相待,全无防备之心。北平精锐部队则埋伏城外,官兵也渐渐入城,暗中勾结三卫部长及诸守军。朱棣这才告辞离去,朱权到郊外为其饯行,伏兵趁机而起,将朱权拥往前行。三卫弓广骑及诸守军,一呼云集。守将朱鉴抵挡不住,力战而死。王府妃妾世子均随入松亭关,回到北平,大宁成了一座空城。朱权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4]
智谋南昌
洪武三十五年十月 二十八日,命兵部复设大宁、营州、兴州三卫,凡各卫官军先调辽东等处及在京并有坐事谪戍边者,皆令复原卫屯田。待朱棣即帝位后,朱权请求改封南方。当他要求苏州时,朱棣回答:“苏州属于畿内。”当他要求钱塘时,燕王则说:“先父将它赐给五弟,终无结果。建文帝无道,在钱塘封其弟为王,也未能享受。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你随意选择吧。”然而改封南昌也不是那么顺利,朱权只能施展谋略,朱棣惊。永乐元年二月十二日,以大宁兵戈之后,民物凋耗,改宁王府于南昌。朱棣亲自写诗送行,命朱权以布政司为宫邸,建筑规模毫无变更。不久三月壬午,改北平行都指挥使司为大宁都指挥使司,隶后军都督府,设保定左、右、中、前、后五卫,隶大宁都司,调营所左屯卫于顺义,右屯卫于蓟州,中屯卫于平峪,前屯卫于香河,后屯卫于三河。设左、右、中、前、后五所,仍隶大宁都司。据明实录记载:大宁诸卫官军多逃,于口外相聚刦掠,罪本难容,朕念此辈皆太祖皇帝所飬,东征西伐尝奋力効劳。后出于一时畏罪逃聚,衣食无资。遂至刼夺,陷为盗贼,改过无由,可即差人赍勑往谕朕意。既往之罪咸释不问,宜革心悔过,各复职役。不久,有人告发朱权用巫术害人,并且诽谤别人,成祖命人秘密查访,未获证据,于是停止追查此事。从此以后,朱权终日韬光养晦,并建造书斋一间,弹琴读书于其间,因此,朱棣在位期间,朱权未遭祸患。 [5] [14]
晚年生活
明仁宗时,法禁稍有缓解,朱权乃上书说南昌并非他的封国。仁宗回信说道:“南昌,叔父从先皇那里受封已达二十余年了,不是封国,那又是什么呢”
宣德三年(1428年),朱权请求明宣宗将靠近南昌城的灌城乡土田赐给他。宣德四年(1429年)又议论说宗室不应确定品级。明宣宗十分生气,对朱权颇有指责之意。朱权便上书谢罪。当时朱权年 纪已老,有关官员大多相互倾轧,以显示自己的威权,而朱权则整日与文学士互相往来,寄托自己的远大志向,自号臞仙。朱权曾奉命编辑《通鉴博论》二卷,又写成《家训》六篇,《宁国仪范》七十四章,《汉唐秘史》二卷,《史断》一卷,《文谱》八卷,《诗谱》一卷,其他记载、编纂数十种。
正统十三年(1448年),朱权去世。 [6]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朱权是名道教学者,修养极高。被改封南昌后,深感前途无望,即韬光养晦,托志冲举,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结交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友善,拜为师,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朱权于南昌郊外构筑精庐,曾于西山缑岭创建道观与陵墓,成祖朱棣赐额“南极长生宫”。所撰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1444年),收入《续道藏》。
朱权多才多艺,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且戏曲、历史方面的著述颇丰,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堪称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现存有《大罗天》、《私奔相如》两种。作品和论著多表现道教思想。生平好宏装风流,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之。
朱权善古琴,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中国现存最早杂剧曲谱,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所制作得“中和”琴,号“飞瀑连珠”,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被称为明代第一琴。明代有“四王琴”之说,按其顺序和年代的排列为:宁、衡、益、潞。“飞瀑连珠”传世仅一张,制琴人署“云庵道人”。 [7]
朱权耽乐清虚,悉心茶道,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茶谱》,对中国茶文化颇具贡献。
一生著述颇丰,尤好戏曲,作有杂剧今知有12种,现存《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两种,戏曲论著《太和正音谱》、《务头集韵》、《琼林雅韵》等,今存《太和正音谱》。编有古代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著《太和正音谱》,收琴曲63首。富藏书,根据明代惯例,藩王就封时,皇帝皆有赐书,据载“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家有藏书楼曰“云斋”,凡群书秘本,莫不刊布。据《千顷堂书目》载有《宁献王书目》1卷,收书137种,词曲、院本、道藏等书均有著录。 [8]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蔡东藩: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化域碑:统封疆九十余城镇,龙朔三千余里,逐单于于阴山,拒契丹于辽水。翰海肃清,疆域宁谧,父皇太祖高皇帝有诗以壮之,慨夫一世之雄也。
焦立:宁献王讳权,高皇帝十六子也。生而神姿朗秀,白皙、美须髯。慧心天悟。始能言,自称大明奇士。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旁通释老,尤深于史。 洪武二十四年册封,之国大宁。大宁,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北边要镇也。所统封疆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诸胡骑又骁勇善战。王智略渊宏,被服儒雅。数会边镇诸王出师捕虏,肃清沙漠,威镇北荒。 [9]
史籍记载
播报
编辑
《明史卷一百一十七·诸王二》 [8]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神奇秘谱
作者名称 朱权
作品时间2005-1-1
《神奇秘谱》是明太祖之子朱权编纂的古琴谱集,成书于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最早的中国琴曲专集。书中所收64首琴曲是编者从当时『琴谱数家所裁者千有馀曲』中精选出来的,其中颇有一些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名作。
家庭成员
播报
编辑
父母
父亲:明太祖朱元璋
母亲:杨妃
妻子
正妃:张氏,兵马指挥张泰之女,先薨。
子女

1.
庄惠世子朱盘烒(宁惠王)
2.
早夭,无名无封。
3.
临川康僖王朱盘烨
4.
宜春安简王朱盘烑
5.
新昌安僖王朱盘炷
6.
信丰悼惠王朱盘㷬

1.
永新郡主,配金乡卫舍人高鹤龄。
2.
玉山郡主,配都督舍人方景祥。
3.
清江郡主,配西宁卫指挥陈通之弟陈逸。
4.
奉新郡主,配王爽。
5.
金溪郡主,配右军都督韩观之弟韩辅。
6.
泰和郡主,配鄱阳县民汪彦诚之子汪湛然。
7.
彭泽郡主,配龙骧卫指挥王刚之侄王质。
8.
庐陵郡主,配蕲州卫指挥田晟之弟田昱。
9.
新喻郡主,配赣州府照磨胡羽之子胡光霁。
10.
新城郡主,配留守中卫指挥李俊之子李瓛。
11.
浮梁郡主,婚配不详。
12.
朱氏,早夭,未封未嫁。
13.
南丰郡主,配江西都指挥张祥之子张雯。
14.
永豊郡主,配孟日敬 [10]。
朱权墓室
播报
编辑
朱权墓在江西省新建县石埠乡璜源村缑岭东麓璜源村,垄亩阡陌之间,一幢高约数丈的石柱,挺拔肃立。这石柱便是皇亲宫殿前的华表。它后面是宫殿的遗址和明代宁王朱权的陵寝,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统七年(1442),朱权自建生坟,屡往游览。墓前原有南极长生宫,前有南极殿,左有泰元殿和冲霄楼,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宫前有醉仙亭和一对6.9米高的八棱形华表,上刻道家符篆。
宫后墓室隐于山中。墓室系采用青砖砌成卷拱结构,全长31.7米,宽21.45米,高4.5米,分为前室、次前室、中室、左耳室、右耳室和后室,共六部分。前室用自来石顶住,二门无自来石。中室之后,有券门通后室。后墙正中有一壁龛,两旁用红石作八棱柱,柱下有础,础上有正心坊,坊上有斗拱,以支持出檐。
由于朱权晚年学道,道冠道袍入殓,口含一枚金钱,体压大小金钱二行,每行六枚。其他随葬品,有金、银、铜、锡、玉、瓷等器物,有些珍品已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余者藏省博物馆内。 [11]
影视形象
播报
编辑
2015年电视剧《英雄诀》:元钦饰演朱权;
2018年电视剧《山河月明》:左凌峰饰演朱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8: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子家: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家:尚公诚秉,惟怀谊存,辅嗣资直,匡时永信惇。
晋王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
燕王家:高瞻祁见祐,厚翊常   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允载时良正崇   文绍祖宗运   昌修善守祈祚永兴隆
宁王家: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   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楚王家: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王家: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鲁王家: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康庄遇本宁。
蜀王家:悦友申宾让,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
湘王家:久镇开方岳,扬威谨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家: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洪基。
肃王家: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凯谏处恒
辽王家: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家: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宁王家: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家: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谷王家:赋质僖雄敞,丛阐福,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家: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沈王家: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家: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王家:琼芝弥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王家: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伊王家:颙勉諟訏,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靖江王: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2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莲居 | 白谦慎:八大山人花押 “十有三月”考释
2020-01-03 20:13
编者按:

此为白谦慎先生早年发表的一篇艺术史论文。发表后得到了王方宇先生和谢稚柳先生的肯定。此文虽然不长,却可以看出他以后治学的基本路数:既注重文献的考证,也关心理论的阐发。

八大山人花押



“十有三月”考释

八大山人(1626-1705 )在他晚年的书画作品上,经常使用合文,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写成一个字的样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从一六九四年(甲戍)开始在书画上使用的花押“



”(图1)。清代收藏家顾文彬(1811-1899)在《过云楼书画记》著录八大山人的《安晚册》时,释此花押为“三月十九日”五字的合文。顾氏的原文如下:

改革之际,贤士君子,相率飞遁,往往皈心竺乾,寄迹苾刍,以遂其志节;间或粗笔淡沈,写其伊郁悲凉之况,不得以寻常绳尺拘之也。山人此册,合题跋二十二帧,作山水者二,余皆写花果鱼鸟,水墨设色,信笔点染,意到而已;然神气溢出,姿态横生,可谓奇而法,醇而肆矣。署款有类钟鼎,如,有类章草者,如



,谛视之,一是“三月十九日”,乃思陵殉国讳日,一是“个相如吃”四字。盖山人为朱耷,字雪个,故石城府王孙,固见于《画征录》也。引首署“安晚”二字,云甲戍夏至,退翁先生嘱书,自跋谓始于夏五月六日,成于六月二十日,而册中有甲戍重阳及壬子一阳之月诸款,先后参差,甚或相距九年,当是追题者。退翁姓李氏,名洪储,字继起,扬州兴化人;早岁出家,师事三峰为高弟,吴中高士徐枋叹为真以忠孝作佛事者,见《鲒埼亭集》,南岳退翁和尚第二碑,盖即《居易堂集》退翁哀辞所谓“沧桑以来,每临是讳,必素服焚香,北面挥涕,二十八年,有如一日”等事;所赖此册长存,俾后世作明遗民录,或国朝高僧传观也。(1)



图1左为书画,右为书画上的花押

1962 年,朱省斋先生在《画人画事》发表了《八大山人的画》一文,文中引用了《过云楼书画记》中对八大山人这一花押的解释。(2)在以后的三十年中,海内外学者对八大山人的书画日趋重视,出版论文、专著、画册不下数十种。在解释这一花押时,学者都沿袭顾氏旧说,释之为“三月十九”。人们之所以倾向如此解释八大山人这一花押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习惯从八大山人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的遗民的角度来思考他的艺术,而此花押的首次出现又恰在1694 年-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五十周年。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此花押在形状上确有像“三月十九”之处。总之,自顾文彬提出此说,一百余年来不见异词,俨然成为“定论”。

然而,在众口一词时,八大山人专家王方宇先生已察觉到这一解释可能存在的问题。他注意到,八大山人对闰年颇注重,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注明闰年,或间接写明闰月。 (3)他收集了八大山人所有使用过“ ”花押的作品资料,按年代把它们作了排比。(4)这一排比表明,八大山人使用这一花押的年份分别是1694、1697、1699、1705(图2)。而这四个年份都是闰年。(同注4)这就不难使人联想起,这一花押是否和闰年有关。



图2

在《八大山人诗试解》一文中,王方宇先生写道:

康熙四年乙酉(一七○五)是闰四月,本年八大山人有作品两件跟闰月有关系。一件是《石室先生》书法。印在日本期刊《国华》第七二四第二二九页。年月题的是:“乙酉



前四月既望”。另一件是《熹雨亭记》小楷扇面,印入两种八大山人书画集里。一种是程琦编,日本印。另一种是张万里、胡仁牧编,香港印。年月题的是“乙酉闰前四月既望”,应读为“乙酉闰,前四月既望”。(5)(图3)



图3

在这里,王先生已经意识到,“”花押的使用可能和闰月有关。八大山人的另一件书法册页亦能支持王方宇先生的这一怀疑。1699年,八大山人为友人书王羲之《临河序》,题款是这样写的:

己卯秋七月



,聚升先生以此册页索画,偶为临此。(图4)



图4

康熙己卯年(1699 )正是闰七月。

可是,“三月十九”和闰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颇令人费解。因此,尽管王方宇先生对这一花押已有疑问,但由于没有更进一步的材料,他仍然在自己晚近的著作中释此花押为“三月十九”。 (6)

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换一个角度来提问题,即:这一花押果真如顾文彬所说是“三月十九”的合文吗?会不会有其他读法?

近年来,笔者在研究明末清初书法时发现,八大山人的这一花押的原型出自他的族叔、明末学者朱谋垔在崇祯年间刊刻的南宋薛尚功编著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几件周器上的铭文。(图5 )这一铭文确是一个合文,薛尚功将它释为“十有三月”。 (7)不过在薛氏的注释中,这一合文却与闰年无关。薛氏圆宝鼎铭文注释云:

右二铭一同得于安陆之孝感。上一字乃十有三月,合成一字。不显其名,而日用吉金自作宝鼎者,乃周之君作此鼎而用之耳。 (8)

方宝甗铭文注释云:

此铭与前两圆鼎同出于安陆之孝感,铭识悉同。唯十有三月合作一字。甗字尤极奇古,左右上下不拘边旁位置耳。 (9)



图5

以上两条注释都没有对“十有三月”作出解释。但在公缄鼎铭文的注释中,薛尚功却写道:

惟十有四月(笔者按:公缄鼎铭文中有“惟十有四月”),古器多有是文。圆宝鼎云:十有三月己酉,戊命尊云十有九月,方宝甗亦云十有三月,疑嗣王居丧虽逾年,未该元,故以月数也,既死魄者记其日也。 (10)

薛尚功对“十有三月”的解释显然和闰年无关。如果说八大山人使用“十有三月”花押是和闰月有关的话,那一定是他对“十有三月”这一合文有着不同于薛尚功的解释。他的解释又会是怎样的呢?

如果八大山人没有把“十有三月”作为某一时期的月数,如某王居丧的第十三个月,而把它作为某一年中的一个月份,即某一年的“十三月”,那么,我们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关于“十三月”这个词前人有两种解释,一种把它作为农历的正月。宋洪迈《容斋续笔》《三易之名》条云:

夏以十三月为正……所谓十三月者,承十二月而言,即正月耳。 (11)

不过董作宾先生已证明这一解释是错误的。 (12)另一种解释则把“十三月”指为商周时期所置的闰月,因为那时的历法将闰月置于岁末,故称“十三月”。《史记∙ 历书》有“十二无大余”,唐司马贞索隐云:

岁有十二月,有闰则云十三月。 (13)

从八大山人的“十有三月”花押出现在有闰月的年份来看,八大山人对“十有三月”的理解和上述后一种解释是一致的,亦即把“十有三月”当作闰月来看待。由于汉代实行太初历后,闰月不复仅置于岁末,而可以置于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八大山人在使用“十有三月”合文花押时作了灵活的处理,他仅把“十有三月”作为象征闰年或闰月的一个符号,并非实指十三月。

八大山人家学渊源,他本人对古代的典籍亦有相当的了解。我们当然不可排除他对“十有三月”的理解是读了前人的某些著作而获得的这种可能性,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八大山人使用“十有三月”花押来表示闰月,很可能是受了那个时代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就目前所能掌握的材料来看,八大山人初次使用“十有三月”花押是在1694 年夏。是时,金石学的研究已经复兴,并渐成风气。 (14)由于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是一部比较早地记录了先秦青铜器的款识的著作,它颇受清初学者的重视。一些书法家篆刻家亦把该法帖中的一些字写入或刻入自己的作品。如傅山( 1606-1684/85 )就曾把一些铭文写入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和八大山人同时代的另一个画家戴本孝(1621-1691 )亦曾摹仿《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的凤栖铎铭文刻了一方印。(图6 )这和八大山人把该法帖中的一个合文稍事变化作成自己的一个花押如出一辙。时代风气使然。



图6 凤栖铎铭文(左)戴本孝仿凤栖铎印章(右)

一六九 ○年代是八大山人对金石文字发生浓厚兴趣的时期。一六九三年,通过好友方士琯(1650-约1711),八大山人和当时金石学的主要倡导者阎若璩(1636-1704)有所交往,并为阎若璩书写对联。(15)南京博物馆藏有八大山人一六九四年书写禹王碑和石鼓文的册页,(图7)从八大山人的注释和款识可以看出,他在这一时期致力于金石文字的考订。



图7 八大山人考释石鼓文(左)八大山人考释禹王碑(右)

当八大山人别出心裁地从宋人的金石学著作中找出一个合文来作为代表闰月的花押时,清初学者对天文历算之学的研究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推动当时学者研究历算之学的原因有二:一是明末耶稣会士传入了西方的历算法,刺激了学者对历算之学的兴趣。 (16)二是清初学术风气走向朴实,考证与辨伪之风兴起。由于古书在记载许多历史事件时常注明年月日和节气,学者们在考辨古书真伪时运用的方法之一便是透过对古代历法的研究来推论古书的记载是否正确,并进而来判断其真伪。清初考证学最重要的著作、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就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从讨论古代历法的角度来判定古文尚书的真伪的。 (17)当时有不少学者的著作提到了先秦历法中的置闰方法,如清初大儒顾炎武(1613-1681 )和当时著名的天文历算家、八大山人的间接友人梅文鼎(1633-1721 )。 (18)

顾炎武在其最重要的著作《日知录》中指出了春秋时期置闰法与后代的不同:

《通鉴》书闰月而不著其为何月,谓仿春秋之法。春秋时闰未有不在岁终者。自太初历行,每月皆可置闰。若不著其为何月,或上月无事,则后之读者必费于追寻矣。 (19)

顾炎武虽未解释“十三月”为何,但已明言“春秋时闰未有不在岁终者”。这已足以令八大山人自己去推出“十有三月”可能就是闰十三月的结论。

梅文鼎(字定九,号勿菴,安徽宣城人),是清初最负盛名的天文历算学家,著有《历算全书》、《大统历志》、《勿菴历算》等。 (20)他在自己的巨著《历算全书》中的《再论恒气定气》条中,解释了《春秋传》记载的“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邪于终(原注:邪与馀同,谓馀分也)”的置闰方法,认为馀分之所集而为闰月,“归邪于终”即是将闰月置于岁终。 (21)和顾炎武一样,梅文鼎亦未在自己的著作中讨论“十三月”,但对“归邪于终”的讨论,亦无疑会启发人们作出“十三月”可能就是置于岁终的闰月的判断。

因此,在清初金石学复兴,天文历算之学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这一大的文化环境下,八大山人从宋代金石学著作中找出一个合文来代表闰年或闰月,似乎不应简单地看成是一时兴之所至作出的别出心裁的举动。艺术家固然要比常人更喜欢标新立异,但一个时代的艺术家怎样标新、如何立异,都反映出了远远比他们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要广阔的多的社会文化思潮与背景。

在结束本文之前,笔者想就当代学者对先秦置闰法的不同见解作些简要的补充说明。

在讨论先秦置闰法时,一些学者基本上沿袭了前引顾炎武的观点,认为在汉代实行太初历前,闰月皆置于岁终。如黎东方先生认为:

太初历颁布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一〇四)。……自太初历实行以后,汉代闰月常常置于一年的中间,而很少恰恰在年尾。在太初元年以前,汉朝政府沿用秦的旧例,以闰月置于岁尾。 (22)……在整个西周之时,闰月都是置于年尾的,称为十三月。 (23)

董作宾先生对中国古代历法的研究,代表了另一种看法。董作宾先生指出:

殷代历法,承用古“四分”术,而其置闰之法,则与周代历法异。周历以无中气之月为标准,殷历以无节气之月为标准。 (24)

根据董作宾先生的研究,殷代置闰法虽以无节气为标准,但因祖甲时期历法有所改革,故有前后期之别。前期以武丁时为代表,后期以祖甲时为代表。在前期:

以无节之月为闰标准,当闰之年,于年终增加一月,称“十三月”。每年第一月称“一月”。

在后期:

以无节之月为置闰之年,置闰于应闰之月,仍以上月之名为名。每年之第一月,改称“正月”。 (25)

周代自周武王二年(西元前1120 年)起改用周代闰法,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 (26)在这种置闰法下,闰亦被置于应闰之月。金文中有“十有三月”一词,董先生认为其与甲骨卜辞中的合文“十有三月”所指不同:

金文中又称“十有三月”者,­……别异于殷代前期之“十三月”合文,彼为普通之闰月,此则为十二月之闰。以十二月以后无月份,故依次排为“十又三月”,而不更称“十又二月”。吴氏《金文疑年表》凡“十又三月”,皆列为闰十二月,甚是。 (27)

以董先生的论点观之,则不但顾炎武犯了错误,八大山人对“十有三月”的理解亦可能有不尽准确之处。

笔者对中国古代历法素无研究,于学界关于先秦置闰法的不同见解岂敢置喙。笔者在此所要声明的是,八大山人只是根据他本人和他那个时代的学者对“十有三月”的理解来使用他的花押的,至于我们今天学术研究证明这一理解是否准确,同八大山人使用他的花押关系不大。无论如何,从前文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八大山人使用的“”花押确与闰年或闰月有关;二、这一花押应读为“十有三月”。

* 本文写作过程中曾得到张充和女士及傅汉思教授(Prof. Hans Frankel )的指教帮助,笔者在此谨致谢意。

(本文原载《故宫文物月刊》,1994年4月,第12卷第1期。)
桑莲居 | 白谦慎:八大山人花押 “十有三月”考释 2020-01-03 20:13

编者按:
此为白谦慎先生早年发表的一篇艺术史论文。发表后得到了王方宇先生和谢稚柳先生的肯定。此文虽然不长,却可以看出他以后治学的基本路数:既注重文献的考证,也关心理论的阐发。
八大山人花押
“十有三月”考释
八大山人(1626-1705 )在他晚年的书画作品上,经常使用合文,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写成一个字的样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从一六九四年(甲戍)开始在书画上使用的花押“
”(图1)。清代收藏家顾文彬(1811-1899)在《过云楼书画记》著录八大山人的《安晚册》时,释此花押为“三月十九日”五字的合文。顾氏的原文如下:
改革之际,贤士君子,相率飞遁,往往皈心竺乾,寄迹苾刍,以遂其志节;间或粗笔淡沈,写其伊郁悲凉之况,不得以寻常绳尺拘之也。山人此册,合题跋二十二帧,作山水者二,余皆写花果鱼鸟,水墨设色,信笔点染,意到而已;然神气溢出,姿态横生,可谓奇而法,醇而肆矣。署款有类钟鼎,如,有类章草者,如
,谛视之,一是“三月十九日”,乃思陵殉国讳日,一是“个相如吃”四字。盖山人为朱耷,字雪个,故石城府王孙,固见于《画征录》也。引首署“安晚”二字,云甲戍夏至,退翁先生嘱书,自跋谓始于夏五月六日,成于六月二十日,而册中有甲戍重阳及壬子一阳之月诸款,先后参差,甚或相距九年,当是追题者。退翁姓李氏,名洪储,字继起,扬州兴化人;早岁出家,师事三峰为高弟,吴中高士徐枋叹为真以忠孝作佛事者,见《鲒埼亭集》,南岳退翁和尚第二碑,盖即《居易堂集》退翁哀辞所谓“沧桑以来,每临是讳,必素服焚香,北面挥涕,二十八年,有如一日”等事;所赖此册长存,俾后世作明遗民录,或国朝高僧传观也。(1)
图1左为书画,右为书画上的花押
1962 年,朱省斋先生在《画人画事》发表了《八大山人的画》一文,文中引用了《过云楼书画记》中对八大山人这一花押的解释。(2)在以后的三十年中,海内外学者对八大山人的书画日趋重视,出版论文、专著、画册不下数十种。在解释这一花押时,学者都沿袭顾氏旧说,释之为“三月十九”。人们之所以倾向如此解释八大山人这一花押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习惯从八大山人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的遗民的角度来思考他的艺术,而此花押的首次出现又恰在1694 年-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五十周年。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此花押在形状上确有像“三月十九”之处。总之,自顾文彬提出此说,一百余年来不见异词,俨然成为“定论”。
然而,在众口一词时,八大山人专家王方宇先生已察觉到这一解释可能存在的问题。他注意到,八大山人对闰年颇注重,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注明闰年,或间接写明闰月。 (3)他收集了八大山人所有使用过“ ”花押的作品资料,按年代把它们作了排比。(4)这一排比表明,八大山人使用这一花押的年份分别是1694、1697、1699、1705(图2)。而这四个年份都是闰年。(同注4)这就不难使人联想起,这一花押是否和闰年有关。
图2
在《八大山人诗试解》一文中,王方宇先生写道:
康熙四年乙酉(一七○五)是闰四月,本年八大山人有作品两件跟闰月有关系。一件是《石室先生》书法。印在日本期刊《国华》第七二四第二二九页。年月题的是:“乙酉
前四月既望”。另一件是《熹雨亭记》小楷扇面,印入两种八大山人书画集里。一种是程琦编,日本印。另一种是张万里、胡仁牧编,香港印。年月题的是“乙酉闰前四月既望”,应读为“乙酉闰,前四月既望”。(5)(图3)
图3
在这里,王先生已经意识到,“”花押的使用可能和闰月有关。八大山人的另一件书法册页亦能支持王方宇先生的这一怀疑。1699年,八大山人为友人书王羲之《临河序》,题款是这样写的:
己卯秋七月
,聚升先生以此册页索画,偶为临此。(图4)
图4
康熙己卯年(1699 )正是闰七月。
可是,“三月十九”和闰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颇令人费解。因此,尽管王方宇先生对这一花押已有疑问,但由于没有更进一步的材料,他仍然在自己晚近的著作中释此花押为“三月十九”。 (6)
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换一个角度来提问题,即:这一花押果真如顾文彬所说是“三月十九”的合文吗?会不会有其他读法?
近年来,笔者在研究明末清初书法时发现,八大山人的这一花押的原型出自他的族叔、明末学者朱谋垔在崇祯年间刊刻的南宋薛尚功编著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几件周器上的铭文。(图5 )这一铭文确是一个合文,薛尚功将它释为“十有三月”。 (7)不过在薛氏的注释中,这一合文却与闰年无关。薛氏圆宝鼎铭文注释云:
右二铭一同得于安陆之孝感。上一字乃十有三月,合成一字。不显其名,而日用吉金自作宝鼎者,乃周之君作此鼎而用之耳。 (8)
方宝甗铭文注释云:
此铭与前两圆鼎同出于安陆之孝感,铭识悉同。唯十有三月合作一字。甗字尤极奇古,左右上下不拘边旁位置耳。 (9)
图5
以上两条注释都没有对“十有三月”作出解释。但在公缄鼎铭文的注释中,薛尚功却写道:
惟十有四月(笔者按:公缄鼎铭文中有“惟十有四月”),古器多有是文。圆宝鼎云:十有三月己酉,戊命尊云十有九月,方宝甗亦云十有三月,疑嗣王居丧虽逾年,未该元,故以月数也,既死魄者记其日也。 (10)
薛尚功对“十有三月”的解释显然和闰年无关。如果说八大山人使用“十有三月”花押是和闰月有关的话,那一定是他对“十有三月”这一合文有着不同于薛尚功的解释。他的解释又会是怎样的呢?
如果八大山人没有把“十有三月”作为某一时期的月数,如某王居丧的第十三个月,而把它作为某一年中的一个月份,即某一年的“十三月”,那么,我们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关于“十三月”这个词前人有两种解释,一种把它作为农历的正月。宋洪迈《容斋续笔》《三易之名》条云:
夏以十三月为正……所谓十三月者,承十二月而言,即正月耳。 (11)
不过董作宾先生已证明这一解释是错误的。 (12)另一种解释则把“十三月”指为商周时期所置的闰月,因为那时的历法将闰月置于岁末,故称“十三月”。《史记∙ 历书》有“十二无大余”,唐司马贞索隐云:
岁有十二月,有闰则云十三月。 (13)
从八大山人的“十有三月”花押出现在有闰月的年份来看,八大山人对“十有三月”的理解和上述后一种解释是一致的,亦即把“十有三月”当作闰月来看待。由于汉代实行太初历后,闰月不复仅置于岁末,而可以置于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八大山人在使用“十有三月”合文花押时作了灵活的处理,他仅把“十有三月”作为象征闰年或闰月的一个符号,并非实指十三月。
八大山人家学渊源,他本人对古代的典籍亦有相当的了解。我们当然不可排除他对“十有三月”的理解是读了前人的某些著作而获得的这种可能性,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八大山人使用“十有三月”花押来表示闰月,很可能是受了那个时代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就目前所能掌握的材料来看,八大山人初次使用“十有三月”花押是在1694 年夏。是时,金石学的研究已经复兴,并渐成风气。 (14)由于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是一部比较早地记录了先秦青铜器的款识的著作,它颇受清初学者的重视。一些书法家篆刻家亦把该法帖中的一些字写入或刻入自己的作品。如傅山( 1606-1684/85 )就曾把一些铭文写入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和八大山人同时代的另一个画家戴本孝(1621-1691 )亦曾摹仿《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的凤栖铎铭文刻了一方印。(图6 )这和八大山人把该法帖中的一个合文稍事变化作成自己的一个花押如出一辙。时代风气使然。
图6 凤栖铎铭文(左)戴本孝仿凤栖铎印章(右)
一六九 ○年代是八大山人对金石文字发生浓厚兴趣的时期。一六九三年,通过好友方士琯(1650-约1711),八大山人和当时金石学的主要倡导者阎若璩(1636-1704)有所交往,并为阎若璩书写对联。(15)南京博物馆藏有八大山人一六九四年书写禹王碑和石鼓文的册页,(图7)从八大山人的注释和款识可以看出,他在这一时期致力于金石文字的考订。
图7 八大山人考释石鼓文(左)八大山人考释禹王碑(右)
当八大山人别出心裁地从宋人的金石学著作中找出一个合文来作为代表闰月的花押时,清初学者对天文历算之学的研究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推动当时学者研究历算之学的原因有二:一是明末耶稣会士传入了西方的历算法,刺激了学者对历算之学的兴趣。 (16)二是清初学术风气走向朴实,考证与辨伪之风兴起。由于古书在记载许多历史事件时常注明年月日和节气,学者们在考辨古书真伪时运用的方法之一便是透过对古代历法的研究来推论古书的记载是否正确,并进而来判断其真伪。清初考证学最重要的著作、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就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从讨论古代历法的角度来判定古文尚书的真伪的。 (17)当时有不少学者的著作提到了先秦历法中的置闰方法,如清初大儒顾炎武(1613-1681 )和当时著名的天文历算家、八大山人的间接友人梅文鼎(1633-1721 )。 (18)
顾炎武在其最重要的著作《日知录》中指出了春秋时期置闰法与后代的不同:
《通鉴》书闰月而不著其为何月,谓仿春秋之法。春秋时闰未有不在岁终者。自太初历行,每月皆可置闰。若不著其为何月,或上月无事,则后之读者必费于追寻矣。 (19)
顾炎武虽未解释“十三月”为何,但已明言“春秋时闰未有不在岁终者”。这已足以令八大山人自己去推出“十有三月”可能就是闰十三月的结论。
梅文鼎(字定九,号勿菴,安徽宣城人),是清初最负盛名的天文历算学家,著有《历算全书》、《大统历志》、《勿菴历算》等。 (20)他在自己的巨著《历算全书》中的《再论恒气定气》条中,解释了《春秋传》记载的“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邪于终(原注:邪与馀同,谓馀分也)”的置闰方法,认为馀分之所集而为闰月,“归邪于终”即是将闰月置于岁终。 (21)和顾炎武一样,梅文鼎亦未在自己的著作中讨论“十三月”,但对“归邪于终”的讨论,亦无疑会启发人们作出“十三月”可能就是置于岁终的闰月的判断。
因此,在清初金石学复兴,天文历算之学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这一大的文化环境下,八大山人从宋代金石学著作中找出一个合文来代表闰年或闰月,似乎不应简单地看成是一时兴之所至作出的别出心裁的举动。艺术家固然要比常人更喜欢标新立异,但一个时代的艺术家怎样标新、如何立异,都反映出了远远比他们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要广阔的多的社会文化思潮与背景。
在结束本文之前,笔者想就当代学者对先秦置闰法的不同见解作些简要的补充说明。
在讨论先秦置闰法时,一些学者基本上沿袭了前引顾炎武的观点,认为在汉代实行太初历前,闰月皆置于岁终。如黎东方先生认为:
太初历颁布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一〇四)。……自太初历实行以后,汉代闰月常常置于一年的中间,而很少恰恰在年尾。在太初元年以前,汉朝政府沿用秦的旧例,以闰月置于岁尾。 (22)……在整个西周之时,闰月都是置于年尾的,称为十三月。 (23)
董作宾先生对中国古代历法的研究,代表了另一种看法。董作宾先生指出:
殷代历法,承用古“四分”术,而其置闰之法,则与周代历法异。周历以无中气之月为标准,殷历以无节气之月为标准。 (24)
根据董作宾先生的研究,殷代置闰法虽以无节气为标准,但因祖甲时期历法有所改革,故有前后期之别。前期以武丁时为代表,后期以祖甲时为代表。在前期:
以无节之月为闰标准,当闰之年,于年终增加一月,称“十三月”。每年第一月称“一月”。
在后期:
以无节之月为置闰之年,置闰于应闰之月,仍以上月之名为名。每年之第一月,改称“正月”。 (25)
周代自周武王二年(西元前1120 年)起改用周代闰法,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 (26)在这种置闰法下,闰亦被置于应闰之月。金文中有“十有三月”一词,董先生认为其与甲骨卜辞中的合文“十有三月”所指不同:
金文中又称“十有三月”者,­……别异于殷代前期之“十三月”合文,彼为普通之闰月,此则为十二月之闰。以十二月以后无月份,故依次排为“十又三月”,而不更称“十又二月”。吴氏《金文疑年表》凡“十又三月”,皆列为闰十二月,甚是。 (27)
以董先生的论点观之,则不但顾炎武犯了错误,八大山人对“十有三月”的理解亦可能有不尽准确之处。
笔者对中国古代历法素无研究,于学界关于先秦置闰法的不同见解岂敢置喙。笔者在此所要声明的是,八大山人只是根据他本人和他那个时代的学者对“十有三月”的理解来使用他的花押的,至于我们今天学术研究证明这一理解是否准确,同八大山人使用他的花押关系不大。无论如何,从前文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八大山人使用的“”花押确与闰年或闰月有关;二、这一花押应读为“十有三月”。
* 本文写作过程中曾得到张充和女士及傅汉思教授(Prof. Hans Frankel )的指教帮助,笔者在此谨致谢意。
(本文原载《故宫文物月刊》,1994年4月,第12卷第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21: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作者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遮天大王+】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张道士口中的“遮天大王”真的是暗指贾宝玉吗?另有其人
播报文章
兴趣认证
少读红楼
关注
2023-10-02 21:21来自安徽原创

混世魔王、绛洞花王、富贵闲人,这些都是红楼小说里,作者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说出的贾宝玉的别号或绰号。这其中,最先到了初入贾府的林黛玉耳中的便是混世魔王这个绰号,作者通过王夫人之口道出:“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混世魔王这个绰号,一听便知不是什么好称呼,所以王夫人说这话时,是恨铁不成钢的,和混世魔王这个绰号基本上属于一个级别的,大概只有遮天大王这一称呼,一个混世,一个遮天,一个魔王,一个大王,都有点让人不寒而栗,一听就怕。

遮天大王这一名讳,出现在书里的第二十九回,作者通过张道士之口说出:“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

在此回里,通过张道士之口,我们可以知道和遮天大王有关的信息并不多,大概只有两条,一是他是道教的神仙,二是他的圣诞是四月二十六,然后就不能知道更多和遮天大王有关的信息了。

这个遮天大王是怎么和贾宝玉扯上联系的呢?据周汝昌先生考证,遮天大王就是贾宝玉,贾宝玉的生日也是四月二十六。遮天大王是属于和混世魔王一个类型的绰号,是贾宝玉隐喻性的别号。

如果不是周汝昌先生这般考证,我们普通读者大概率不会想到遮天大王居然是贾宝玉隐喻性的别号,甚至会将张道士的这番话当做无关紧要的过场文,匆匆一读就过了,再也想不起。

说遮天大王就是暗指贾宝玉,这样的推断,我们在小说里是找不到一丝一毫佐证或蛛丝马迹的,只能是后人大胆假设,然后小心求证,所有的求证,都是围绕最初的假设来展开,来寻找证据,来自圆其说。作为我们普通读者,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不信。

不过,这个遮天大王到底是什么来头,有无具体的出处呢?这倒很容易引起我们普通读者的兴趣,想去刨根问底。

按照小说里的交代,遮天大王无疑是属于道教神仙,神仙生日在农历四月二十六,在我国道教的神仙里,只有一位,他就是来自南京本土的地方神祗蒋山神蒋子文。

说到蒋子文,今天的读者对这位神仙一定非常陌生,可是,在明清之前,虽然是地方神,蒋子文的名气可是非常大的,屡受加封,享人间香火长达千余年之久。

蒋子文由人成神的过程,可以说真的是当得起遮天二字,在小小的南京城,他真的可以一手遮天。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我们来看看他的成神历程。

蒋子文是东汉末年秣陵县尉,秣陵就是今天的南京。虽然官至县尉,但蒋子文没有一点县尉的样子。他嗜酒好色,为人放荡不羁,还自视甚高,认为自己骨骼清奇,注定死后一定能做神仙。

既然以神仙自居,蒋子文在生活中也是一副标准的神仙打扮,他最喜欢身骑白马,手执白羽扇,活脱脱一个诸葛亮造型。那一袭白衣白扇配白马,迎风飘然而至,还真有几分神仙临凡的风姿。

有一天为了追拿盗贼,蒋子文亲自上阵,一路追至钟山脚下,才将贼寇擒获。不过,在擒获之时,蒋子文的头部被盗贼击中,后来不治身亡。

蒋子文死后,他的部下们多次看到他身骑白马,手执白扇,和生前无异,对他们言道:“我要做此地的土地神,你们要为我立祠祭祀,否则我就要降灾祸给你们。”当然没有人会当真,然后,这一年的南京城,很快就发生了一场瘟疫。这时候,大家就有点怕了,开始私下议论要不要给他立祠祭祀。蒋子文的英灵很快又催促威胁道:“如果孙氏为我立祠祭祀,我将护佑孙家;如果不为我立祠,我将使虫入耳为灾。”这时候,百姓们更加害怕了。很快,各地就出现小虫子入耳人立死的惨状,且无药可医。可是,此时的孙权仍不相信,正在犹豫不决中,蒋子文的英灵又下了狠招:“若不祀我,将又以大火为灾。”很快,建康城到处火灾频发。

三降灾祸,只为了要一份来自官方的认可和立祠祭祀,蒋子文不依不饶,这哪里是神仙,分明是厉鬼成神。然而,蒋子文的这份执着和狠劲,最终换来了官方认证:孙权派专使封蒋子文为中都侯,在钟山为其立祠庙祭祀,称蒋庙,后钟山改名蒋山,蒋子文自此成为南京的山神。因屡次显灵,据《宋书》记载,蒋子文后加封至钟山王。自此之后,蒋子文的信仰盛行于南京一带,六朝时尤盛。梁武帝在一次求雨成功之后,对蒋子文崇拜至极,蒋帝庙规格与人间天子相同,地位尊崇至极点。

明清之际,人们对蒋子文的信仰有所衰减,不过,据《明史》等典籍记载,四时祭祀仍未废。

惟蒋庙又有四月二十六日祭,并功臣庙为十一。《明史·礼志四》

蒋庙碑铭江澜撰。在太平门外,每年四月二十六日祭。《南京都察院志》

明清之际,蒋子文信仰在有所衰减的同时,作为地方神祗,蒋子文原先山神的职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元明清三朝在南京设立官办织造机构,南京云锦盛行于天下。不知何时,当地流传出的一个故事说,七仙女是云锦的发明者,她将手艺传授给蒋子文。仙女织锦,蒋子文负责拽花,这样一来,蒋子文由原先的山神,一变而为拽花行的祖师爷。在织造界,久而久之,他就成了织造神,被机匠们公开祭祀。

据《白下琐言》载:“蒋公庙祀蒋子文,后殿有女像,其妹小姑也。俗讹为织女,又称为云机娘,机匠祀之。”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家族自曹寅开始,曹家先后有四代人担任江宁织造一职长达65年之久。其时,南京云锦盛行,相关从业者多达30余万人,秦淮河畔,机杼之声,彻夜达旦,连绵不绝。

纺织业异常繁荣,对于织造神蒋子文兄妹的祭祀,自然也是盛行一时。只是,若蒋子文在天有灵,知道自己由原先的山神、钟山王,竟至沦落到成为机匠们的保护神,大约对自己的这一新职务是很不满意的。

至此,我们就豁然开朗了,为何小说在第二十九回,张道士要当着贾母的面,特意提及四月二十六日,提及遮天大王,提及国公爷,然后两个老人,双泪长流。

那是属于他们曹家在南京城呼风唤雨一手遮天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辉煌灿烂史,到如今,富贵荣华,都被雨打风吹去,只空留回忆的哀伤,在记忆中的香火缭绕里,连绵不绝。

作者:午梦堂主,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8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21: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的遮天大王是李自成!治理台湾的郑氏,可能也是李氏!
2018-12-07 21:21


文/雪月溪

因为听别人说,这无遮大会和遮天大王会,并不是一回事! 我听了这话,觉得很有道理。考据必须要准确,否则害人害己。于人无益,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别人说的话,很有道理我没理由不予接受。这样我又去查了一下,真找到一个遮天大王会的传闻。感觉有深挖的必要,便作了一些分析,来分享给大家,说说我的理解和认识,也希望它对众人能够有所帮助。

《红楼梦》原著中写道:“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



南鲲鯓代天府,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是全台王爷庙之始,也是规模最大的王爷庙,俗称“南鲲鯓庙”或“五王庙”。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二十七两日为李、范两位王爷圣诞。南鲲鯓王爷祭香期以五王的诞辰为主,一年四次(农历四、六、八、九月)乩童和阵头会串是最大的特色。

著名的王爷祭,尤以农历四月二十六、二十七两日李、范两位王爷圣诞最具代表,分灵在各地的王爷都会在此时回来进香过炉,一为“南鲲鯓王”暖寿,二为自家王爷“充电”增强神力,随之而来的除了信徒、进香团之外,乩童也大批涌进,宛如全台乩童大会串,蔚为奇观,其规模之大,号称南台湾最大的祭典。



“遮天大王”李大亮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武将,就是台湾台南,供奉的五府王爷。李大亮是京兆泾阳人士,文武双全,与其结拜兄弟池梦彪、吴孝宽、朱叔裕、范承业之中,李大亮为大哥,五人辅助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

李大亮不但忠君爱国、体恤百姓,也赋有君在臣在、君亡臣亡的伟大情操,随着唐高祖李渊驾崩后,李大亮则追随唐高祖于黄泉之下。

玉皇大帝得知李大亮一事,被如此伟大的爱君爱国情操所感动,敕封李大亮为代天巡狩,驻守人间,拥坐王船,巡狩四方,以驱疫除瘟,圣称为“大王李府千岁”,四月二十六日为他的圣诞千秋。“遮天”乃遮卫天子意。



这是关于遮天大王会的一个说法,它提到了遮天大王会的出则——是台南五王大会。

那这个李大亮呢,我也查了一下,然后得到他的一些情况李大亮(公元586年-公元644年)唐初将领。陕西泾阳人。

隋末他在大将军庞玉部下为行军兵曹。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与瓦岗军作战被俘,随之获释。李渊兵进长安,建立唐朝。大亮投归,被授予土门令,当时正遇饥荒,他招抚流亡贫民从业,并卖掉自己的马以资助贫民恢复农业生产。高祖见他善于治理,提升他为金州(今陕西安康)总管府司马。

这我就奇了怪了,李大亮什么人,他怎么就跟台湾那边联系上了?为啥台湾人来祭奠他而别处没有?我把他的资料,仔仔细细的看一遍,略有所见。



李大亮,唐初的将领。唐朝开国功臣,陕西泾阳人。为人忠诚谨厚,外表看起来好像不太会说话,但内心个性刚正义烈,不能要求他去做他认为不正义的事,对皇帝争论是非,都不会转弯屈服。甚至妻子儿女都没见过他怠惰的样子,对兄嫂更是以礼相待,闻名于世。他地位通达显赫,但居住的地方狭小简陋。

知恩图报!陕人!刚愎!姓李!这不就是李自成吗?

台湾的王爷信仰来之于福建。古时,福建沿海“放王船”风俗盛行。当瘟疫流行时,为了让当地的人祈安求福,就要建王醮,把乘载王爷的王船送到大海,让疫病和王船一并带走。一些王船躲过海浪的吞噬,漂到台湾。



由于台湾在开发之前,为瘴疠之地,当时的医药尚未发达,瘟疫一起,常常死亡无数,人心惶惶,谈瘟变色。因此,台湾百姓接到大陆漂过来的王船之后,便在那个地方捐款盖庙,台湾的王爷庙也就一座座地出现了。漂来的王船大都存放于庙内或庙旁,或为祭祀的对象,或另造小模型,供奉在神桌上膜拜。

南鲲鯓代天府建于公元1661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说300多年前,台南麻豆渔夫杨世乡发现了从大陆漂过来的王船,船上神像是李、池、吴、朱、范5位王爷,于是在南鲲鯓附近盖一草寮供奉。

据说很灵验,远近逐渐闻名,香火也就兴旺起来。后筹资建庙,逐步扩大到如今这个规模。而原来的瘟疫邪神,也演变成驱瘟防疫的正神,甚至更进一步成了有求必应的万能神。传说5位王爷为玉帝所敕封,主要任务是稽察人间善恶,所以叫做“代天巡狩”,所驻王府也就叫做“代天府”。



算一下时间,1661年,明末清初最乱的一个时期。时间也相符。李自成无疑了。

这件事我们可以想它一想。1661年,是在几时?

郑成功是大明将领,抗清名将,被封为延平王,当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的时候,郑成功为保家卫国,决定与荷兰侵略者斗争到底,1661年3月30日至1662年2月1日,历时十一个月,最后终于收复了台湾。五王庙适起于此间!这股风是哪来的?它不是郑王带来?难道是荷兰人所赐?

然而这五王,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关系。唐代的事,这时才兴起,这李大亮跟岛上可有某种联系?他对台湾人民可是有恩?台湾的民众为何要祭奠一个和他们毫无关系的人呢?李自成,定无疑!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怎么会这么巧?复台之后就死了!

这是历史的使命所然!郑氏的使命也就在于此。赴台者并不真是郑氏,而是李王!

那郑氏谁不晓得?弄一个假的在那,不得破馅?

李自成一只丧家狗,跑到台湾,他敢张扬?不得是闷声不响,夹着尾巴做人?

当然,他也不敢久充延平王,就把王位传给了郑经(可能该叫李经)。



不管怎么说罢,复台是一善举!只是这阴阳两界判分明,台海相隔两茫茫,台海的民风民俗,它怎么就传到了大陆,并被文人写进了《红楼梦》里的呢?

自古尘封不通讯,阴阳界定有区分,你在东城我在西,隔耳相传见不真。“二十年来辨是非”,“去国离乡二十年,”想想这事多蹊跷,仔细一想,也就释然。

1682年10月,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荐下,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领命征剿台湾。其时施琅“兼程疾趋”,赴厦门任所,夜以继日地进行备战。最后终于1683年,率军渡海解放台湾!



自此,离娘的孩子,祖国的宝岛台湾,也终于又回到了母亲怀抱!那么,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风俗流变,传回内地,“遮天大王会”也因此而名于大陆。所以说,不管李自成去没去台湾,《红楼梦》,它肯定是在1682年以后才完成的一部作品,殊无可疑!

一言以概之,遮天大王会是台南兴起的一种民俗,内地久不相闻,此名见于《红楼梦》中,可定《红楼梦》成书年代的下限也就是郑氏降清以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贾宝玉的三个外号,“遮天大王”原来是这样的来历
文心谈2019-04-25 21:18




《红楼梦》这本书中主角就是贾宝玉了。贾宝玉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点。如果我们接受书中关于贾宝玉生来历描写那一段话来看,贾宝玉本就是女娲娘娘当初在补天时遗漏下来的一块儿石头。
只不过这样的一块儿石头,因为自己已经产生了思想。又恨自己不能参加女娲娘娘的补天行动。所以只期待化成人到尘世中去历练一番,于是乎他历练的这个故事就被写到了石头上。


这块石头就是贾宝玉,贾宝玉也就是这块石头。贾宝玉在出生的时候身上带着一块儿玉,这块儿玉就是被用法力幻化成为了通灵宝玉。
贾宝玉在贾府中的地位自然是不必说的。除此之外,其实贾宝玉身上还有着三个外号。第一个外号是混世魔王,第二个外号是绛洞花王。第三个外号是遮天大王。


一、混世魔王
这个称号是林黛玉刚刚进贾府的时候,贾母像林黛玉介绍宝玉时用的。说这是家中的混世魔王贾宝玉。
其实在书中出现的混世魔王这个称号并不是什么贬义词。只不过就是家族中对于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的一种爱溺的称号。贾宝玉生来与众不同,他有着一种极强的反叛精神,不论是对封建势力还是对于一些其他的人或者角色。贾宝玉都展现出自己这种独特的品性。


二、绛花洞主
绛花洞主出现在书中是刚刚创办诗社的时候,众多姐妹都有自己的称号,宝玉也急忙问到他自己的别号是什么?众人打趣道,说宝玉人就使用他小时候的那个绛洞花王就行了。
为什么宝玉会有这个绛洞花王的称号呢?其实我们大致也可以理解个七七八八,绛,就是红的意思,宝玉一生都喜欢红色,喜欢花,并且有生活在万花丛中。却也是名副其实的绛洞花王了。


三、遮天大王
在《红楼梦》这本书之前还有明代的四大奇书,其中就有一本书是《西游记》。
《西游记》的主角孙悟空就是从石头中生出来的,相信贾宝玉在被创造的时候,也是借鉴了孙悟空这一点,并且书中还出现过甄宝玉和贾宝玉两个,却也还是仿照《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的一种注解。


而这个遮天大王,是宝玉诞辰的时候张道士送给宝玉的一个称号。我们在看书中上下文的内容也不能发现。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号是齐天大圣。而曹雪芹就起到一个遮天大王的名字。不单单是要齐天,而是要遮天,证明要比这些神仙们都要高。孙悟空叫大圣,那宝玉就叫大王,本身也有很强的一种戏虐性和草根性。


细细想来,曹雪芹用笔之高深,决然让人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22:58 , Processed in 0.0718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