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7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22: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遮天大王
orangebb
来自: orangebb
2016-07-06 13:17:11
各位看官

感谢徐少知先生勤恳考究红楼文物
橘霸从中获得许多乐趣
各位也可以去收看

今天收看他的脸书  获得一个遮天大王的考证
这个考究比现在红学宣称什麽玉皇大帝靠普的多
请看截图



遮天大王出自於第二十九回贾母去清虚观
遇上代替荣国公出家修道的太幻仙人张道士
在寒暄中  张道士提到遮天大王的圣诞。
原文如下
---------------------------------------
贾珍到贾母跟前,控身陪笑说:“这张爷爷进来请安。”贾母听了,忙道:“搀他来。”贾珍忙去搀了过来。那张道士先哈哈笑道:“无量寿佛!老祖宗一向福寿安康?众位奶奶小姐纳福?一向没到府里请安,老太太气色越发好了。”贾母笑道:“老神仙,你好?”张道士笑道:“托老太太万福万寿,小道也还康健。别的倒罢,只记挂着哥儿,一向身上好?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贾母说道:“果真不在家。”一面回头叫宝玉。谁知宝玉解手去了才来,忙上前问:“张爷爷好?”张道士忙抱住问了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贾母道:“他外头好,里头弱。又搭着他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的把个孩子逼出病来了。”张道士道:“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好的了不得,怎么老爷还抱怨说哥儿不大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

-----------------------------------

但是根据考据
遮天大王不是指真武
而是指号称真武下凡的朱棣

另外
看過『離魂』就知道 『 死之日就是生之時』
聖誕(生日)就是死日

實際上
四月二十六指的是揚州城淪陷日
也是明朝(朱棣這一系)結束之日

因此
也是薛蟠 呆阿哥口中說的 庚黃(更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7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22: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由榔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南明皇帝朱由榔(1623—1662),神宗朱翊钧之孙子,桂恭王常瀛的少子.常瀛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封,熹宗天启七年(1628),始就国衡州.崇祯九年(1636),封由榔为永明王.十六年(1643),张献忠攻陷衡州,桂王常瀛由永州入粤西,流落到广西梧州避难.1644年桂王常瀛死于梧州.长子安仁王朱由棱袭封,不久亦突然死去.朱由榔从湖广西南部逃到江西,再逃到梧州,后被丁魁楚安置在肇庆府.崇祯十七年(1644),朱由榔受封为桂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朱由榔

别 名
明昭宗、永历帝

出生日期
1623年11月1日

逝世日期
1662年6月1日

逝世地
云南府昆明县逼死坡(位于今云南省昆明市)

谥 号
匡皇帝(郑经谥)

封 号
永明王、桂王、监国(即位前)

庙 号
昭宗


年 号
永历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顺天府大兴县(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

陵 墓
永历陵

安葬地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东镇

在位时间
1646年12月24日 至 1662年6月1日

目录
1生平经历
2为政举措
3历史评价
4轶事典故
5亲属成员
6后世纪念
7史书记载
8影视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天启三年(1623年)十月十九日,朱由榔在北京出生。天启七年(1627年)秋,其父朱常瀛到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就藩,他跟随父亲到达衡州。崇祯六年(1633年),他被封为永明王。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张献忠的大西军攻陷湖南长沙,朱由榔随父南逃,在永州以南的石期市(今湖南东安县境)与父亲走散,后被大西军俘虏,幸得混入大西军的明朝官员保护,他才得以死里逃生到广西梧州与父相聚。次年十一月,朱常瀛病故,谥号“端”。三子安任王朱由(木爱)承嗣。隆武称帝后,兄桂恭王一病不起,不久朱由榔被封桂王。

肇庆监国

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虏,随即被害。国不可一日无主。按照明朝的当时的继承制度,皇位应该由明神宗的直系男性后裔继承。而当时明神宗的男性后裔只剩下朱由榔一人,于是在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王化澄与吕大器等推举朱由榔监国。十月十四日,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监国。以丁魁楚为首席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瞿式耜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管尚书事,同时任命了各部院官员。

监国七天之后,十六日赣州失守(十月初四日)的消息传到肇庆。肇庆距离赣州还有相当一段路程,但举朝汹汹,监国的喜庆气氛消失得无影无踪。司礼监太监王坤主张立即逃难,首辅丁魁楚随声附和,大学士瞿式耜等力主镇定,也只推迟了四天。十月二十日,朱由榔逃往梧州。这种行为无异于放弃广东,导致永历朝廷在广东人心尽失。

两帝并立

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初二日,隆武朝大学士苏观生同广东布政使顾元镜、侍郎王应华等在广州奉请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监国,并且抢在朱由榔之前,在同月初五日正式称帝,改第二年为绍武元年。十一月初八日,朱聿鐭在广州即位的消息传到梧州,为收拾广东民心,朱由榔于十一月十二日东返肇庆,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为永历元年。同时,追尊其父朱常瀛为端皇帝,兄朱由(木爱)为桂恭王;嫡母王氏为慈圣皇太后,生母马氏为昭圣皇太后。十二月十五日,正当绍武政权在同永历朝廷激战正酣,并且占据上风的时候。清军在佟养甲、李成栋统率下,伪装成明朝军队,出其不意地攻占广州。绍武帝及首辅苏观生自杀殉国,广东沦陷。

隆武二年(164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永历帝离开肇庆再度逃入广西梧州。不久,肇庆失守,梧州告急,朱由榔又由梧州仓皇逃到桂林。在刘承胤的劝说下,朱由榔又离开桂林进驻全州(今广西全县)。当他发现刘承胤想把自己作为投降的礼物送给清军时,连夜逃出全州,经由靖州(今湖南靖县)逃到柳州。在柳州,他的行装又被土司劫掠一空。

东躲西藏

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十九日,李成栋部于顺治四年正月十九日由三水进至高明,留守肇庆的明两广总督朱治涧不战而逃。李成栋即命部将罗成耀留镇肇庆,自己领主力进攻梧州。梧州守将陈邦傅弃城而逃。二十九日,李成栋占领梧州。二月间,明内阁首辅丁魁楚投降,被杀。十二月,朱由榔才返回南明的后方基地桂林。

永历二年(1648年)正月二十七日,清江西提督金声桓、王得仁先发制人,擒杀巡按董学成、布政使迟变龙、湖东道成大业,宣布反清复明;二月,朱由榔又从柳州逃到南宁;四月,清两广提督李成栋反清复明,清广西巡抚耿献忠反清复明;八月,朱由榔还都肇庆。

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何腾蛟在湘潭被俘杀;金声桓、王得仁在南昌覆亡;三月,李成栋兵败身死。噩耗接踵而来,朝廷上下一片惊惶。李成栋养子李元胤在肇庆行在,面见永历帝痛哭流涕,永历帝封李元胤为南阳伯挂车骑将军印;元胤辞免,仍旧以锦衣卫都督同知提督禁旅。

永历四年(1650年)正月瞿式耜,张同敞在桂林被孔有德俘获,后二人坚贞不屈,被杀。清军重新占领湖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

永历五年(1651年)冬,朱由榔被孙可望以武力胁迫到安龙府(今贵州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在孙可望的软禁下,他过了三年多安稳但不自由的生活。

永历八年(1654年)孙可望欲自立,大臣吴贞毓等奉永历命欲召李定国护驾。事情败露之后,孙可望派遣郑国举兵问罪,最后孙可望以“盗宝矫诏、欺群害良”拟罪,赐吴贞毓自缢并斩吴以下十七朝臣。

三王内讧

永历九年(1655年)李定国把朱由榔护送到云南昆明,居住在孙可望的秦王宫。次年于曲靖交水大败孙可望,孙可望势穷降清。永历十一年(1657年)孙可望降清后,西南军事情报尽供清廷,滇黔虚实尽为清军所知。

咒水之难

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军三路大军入攻云南,云贵沦陷。永历十三年(1659年),朱由榔在李定国的保护下,由昆明撤到永昌(云南保山县),又由永昌退到腾越(云南腾冲县),由腾越逃到缅甸境内,被缅甸王莽达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莽达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继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

身死国灭

莽白得到清军进入缅境的消息后,曾写信给吴三桂,到1662年1月22日,莽白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明朝皇统彻底灭亡。1662年6月1日,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终年40岁。其身亡处后改名为逼死坡。

永历帝死后庙号昭宗,延平王郑经上谥号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

折叠编辑本段为政举措
政治

宰辅
丁魁楚        瞿式耜        吴炳        严起恒
黄士俊        文安之        吴贞毓        丁继善
马吉翔        张煌言        -        -
将领
李定国        刘文秀        白文选        冯双礼
马进忠        郑成功        李来亨        马宝
李成栋        金声桓        孙可望        王兴
宦官
庞天寿        张福禄        王坤        江国泰
外交

隆武二年(1646年)十二月,清将佟养甲、李成栋攻占广州,隆武政权覆亡,清军继而转攻肇庆,威胁永历政权。永历出逃广西,被瞿式耜接到桂林安顿,清军随即攻击桂林。明清两军在桂林展开战斗,明军大胜,从而稳定了初建的永历政权,并使得金声桓、李成栋等明朝叛将也都见势反正,从而大大加强了永历政权的声势。而明军在桂林守卫战中取得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费雷拉率领的300名葡萄牙士兵的帮助。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张岱:“福王粗知文墨,鲁王薄晓琴书,楚王但知痛哭,永历惟事奔逃;黄道周、瞿式耜辈欲效文文山之连立二王,谁知赵氏一块肉,入手即臭腐糜烂。如此庸碌,欲与图成,真万万不可得之数也。”

顾诚:“朱由榔遇事毫无主见,用人又不当,实在承担不起中兴重任”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皈依天主教

在晚明的最后几十年中,南明政权曾希望借助于天主教的力量,弘光帝就曾派人去澳门搬兵求援,而永历帝作为南明政权最后一个即帝位的人也曾如此。

隆武二年(1646年),澳门葡萄牙当局发兵300、携大炮数门前来助战,一时使南明收复了不少失地。为了感谢传教士,永历二年(1648年)永历帝家族皆入教,同时宫中受洗的还有嫔妃50人,大员40人,太监无数。其嫡母王太后、妻子王皇后、太子慈炫都进行过洗礼,但永历帝本人则并未受洗。

永历二年(1648年)10月再度危机,永历帝再次派人赴澳门求援,澳门的葡萄牙当局仅以火枪百枝相助,显得微不足道。于是,王太后又决定派使臣陈安德与传教士卜弥格直接赴罗马向教宗求援。她在致罗马教宗的书信中诚恳地祈求“天主保祐我国中兴太平”,并希望教廷“多送耶稣会士来”中国“广传圣教”。此书信历时两年之久方才抵达。而当卜弥格携教宗复书返回抵交趾(安南)时,已经是永历十二年(1658年)8月,南明政权已经濒于瓦解,教宗的回信最终亦未能送到永历帝之手。

王太后曾经向罗马教廷派遣使节,这在中国历史中是非常罕见的。

鸡鸣桥

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十三日,永历帝及太后、太子等一行被押回昆明。队伍来到南城外玉带河畔即将过桥时,天色未明,不知为何一只公鸡突然啼叫,引得一片鸡鸣狗叫。老百姓从梦中惊醒,看到皇帝被押送回来,知道凶多吉少,不禁失声痛哭,赶来夹道观望。后来,人们就把这座桥叫“鸡鸣桥”。

帝王之相

永历帝被吴三桂抓后,几个八旗兵看到永历帝的容貌,感觉永历帝具有帝王之相,先后聚集不少人,争相剪掉辫子,最后企图救他。

折叠编辑本段亲属成员
家世

高祖父:朱厚熜(明世宗)

高祖母:杜太后(孝恪杜太后)

曾祖父:朱载垕(明穆宗)

曾祖母:李太后(孝定李太后)

祖父:朱翊钧(明神宗)

祖母:李敬妃(孝敬太皇太后)

父亲:朱常瀛(明恭宗)

嫡母:吕皇后(孝钦端皇后)

生母:马太后(昭圣太后)

后妃

王皇后,生皇三子(永历二年四月初二丙午),皇四子(永历三年五月庚午),皇六子沔殇王慈熠(永历八年九月廿六),1661年被吴三桂擒获,途中与马太后自相扼喉而死,谥号孝刚匡皇后。戴贵人,生皇五子涪悼王慈炜(永历八年三月)杨贵人,生皇七子澧冲王慈焯(永历八年十二月八日)某嫔,姓不详

子女

怀愍太子朱慈爝(1644年—?),长子。清兵进军广东,永历帝逃离肇庆时同怀愍太子先后散佚民间。后追封。悼愍太子朱慈?(1646年—?),次子。清兵进军广东,永历帝逃离肇庆时同怀愍太子先后散佚民间。后追封。今日肇庆,桂林有朱慈?后裔,并续修了家谱。哀愍太子朱慈煊(1648年—1662年),三子。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沅哀王朱慈?,四子。早殇。涪悼王朱慈炜,五子。早殇。沔殇王朱慈熠,六子。早殇。澧冲王朱慈焯,七子。二岁而殇。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逼死坡

永历帝及其家属被押回昆明后,接着被囚禁在老昆明篦子坡头的金蝉寺内(地址在今昆明华山西路利昆巷)。金蝉寺在五华山的西麓,翠湖的东岸,即今华山西路坡头处。古时这一带树木繁茂,风景优美,寺观林立。从远处看,山坡地形状很像妇女梳头的篦子,后来形成街市,还真有几家卖篦子的店铺,所以得名“篦子坡”。

永历帝与太子等人被吴三桂绞死于篦子坡金蝉寺,昆明人认为吴三桂原是明朝臣子,永历帝虽深陷泥沼,但到底还是明朝皇帝。皇帝居然被臣子逼死,出于对吴三桂投清灭明忤逆之举的义愤,人们便借用谐音,将“篦子坡”改名为“逼死坡”。到了清代道光年间,地方官员觉得这个名称有损于朝廷威名,对执政者是个讥讽,对老百姓会存有潜意识的逆反心理,就把这坡改名为“升平坡”,并立“升平坡”短碑于坡头,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虽然坡头的石碑可以改头换面,可“逼死坡”的旧称始终不绝。1911年,云南革命党人举行“重九起义”,推翻了清王朝。都督蔡锷在永历帝遇害的地点竖立了一块纪念碑。碑文为“明永历帝殉国处,民国元年季冬元下浣,三迤士民恭建”。

衣冠冢

永历帝之墓至今未发现。仅贵州都匀大坪镇有永历帝的衣冠冢。当地扶姓人家说,是他们先人明朝大学士扶纲派人搜集衣冠而葬的,为隐其真,只传是桂王坟,不留碑记。扶纲是因明亡不愿降清而回乡隐居的。

帝墓左边是编修涂宏猷的发冢,右边是节愍侯邬昌期的衣带冢。民国十年都匀县奉令修史,查实桂王坟乃永历墓,才为其树碑立传,省长任可澄、省志总陈炬、知县窦全曾都为之写了碑记,碑文“大明永历皇帝陵”几个字,墓碑及碑记是时任四川綦江县县长张瑞征写的(张系都匀人),还修了些亭阁楹联,帝墓才初显规模。墓高3米、径6米,碑高1.62米,宽0.81米、厚0.13米,碑字阴刻正楷,字笔工整秀丽。涂宏猷和邬昌期二人,是咒水之难42大臣之二,坟比帝坟小得多。“文革”中被盗,帝坟从前到后挖了一个大坑,碑断为两截仰卧坟前土中。

1996年都匀市人民政府公布大明永历皇帝陵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着手修复帝陵。坟用青石砌边,水泥勾缝,碑文由书法家芦如平书写,前边加修了上下山的双向百级石阶,供游人拜谒。

折叠编辑本段史书记载
《明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八·诸王五》

《南明史·卷三·昭宗本纪一》

《南明史·卷四·昭宗本纪二》

《明季南略》[1]

折叠编辑本段影视形象
1991年电影《江湖八面风》:车悦饰演朱由榔;2004年电视剧《长河东流》:谢震伟饰演朱由榔;2015年电影《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于和伟饰演朱由榔;2016年电视剧《龙珠传奇之无间道》:黄海冰饰演朱由榔。

参考资料
1.朱由榔(永历帝) 简历 - 名人简历  . 名人简历 . [2024-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7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1 08: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YYX-09薛震【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东南天已倾//地震高岗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作者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敏处经纶密东南天已倾】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挽黄提举震三章
[ 宋 ] 陈著
原文
江山古四明,独立表平生。

敏处经纶密,癯中气局宏。

鸿毛看势利,虎口见功名。

麾节那能究,东南天已倾。

作者介绍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7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1 11: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臣杨廷和涉嫌谋杀明武宗仔细查阅御医记录解开明武宗之谜死亡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应届生在签三方时要注意什么?
校易搜全知道
2023-06-15 · 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
关注
他是明朝第十个皇帝,名声不好。
统治者往往反而把他当成教育太子的教材。只要太子读书懈怠,或者心思涣散,就被劈头盖脸地骂:你想干什么?你想向朱厚照的害群之马学习吗?
然而奇怪的是,清朝的统治者都说明武宗是败家子。但是,明武宗在世的时候,他并没有失败。相反,他政治上很清楚,国力在上升。
事实上,明成祖武年间是一个多事之秋,始有宦官为首的八虎之乱;有两个大诸侯王,安化王和王宁,也纷纷效仿。还有山东的盗窃案,益州的兵变,古的动乱。安、永清、霸州、文安等地,河北霸州、刘启起义,南北直隶、鲁豫、湖广等地动乱;更多的蒙古人不断入侵;所谓多方求变,成卫的麻烦也就由此而生。
但是在明武宗的领导下,这些乱象都被顺利消除了。
在抗击蒙古人入侵的战斗中,明武宗身先士卒,亲自提刀冲锋在前,砍死砍断了一个蒙古人的头,把它带了回来。
这种勇敢的作风,只有开国皇帝才有;在盛世,独树一帜。
众所周知,皇帝号称拥有全能武功,但这些全能武功中有哪一项是清朝的高宗皇帝亲自打造的呢?
除此之外,清朝的圣祖皇帝也以武功闻名。他本人更喜欢以个人之力在人前自吹自擂,声称:我从小就用我的弓箭捕获过153只老虎,12只熊,25只豹,20只羊,14只麋鹿,96只狼,133只野猪,还在放哨时捕获过鹿。
数百,围场的其余部分几乎捕获了所有的野兽。我一天有318只兔子,如果普通人可以我比不上这一天兔子的数量。
就算说的是真的,就算捕捉这些猎物的时候,都是他一个人做的。没有其他士兵和警卫的帮助,没难道他也有猎枪、弓箭可以依靠吗?
没有条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但他们身强力壮,胆大包天,敢于进入虎笼,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
是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武宗应该也有可取之处。
然而,就是这个害群之马,敢于和老虎较劲。当他读了14年把它还给傅玄的时候,明实录还记得:皇帝东行西万里,骑马弯弓搭箭,险险险阻,冒风雪,随从多病,皇帝不累。1998年,他病了,拖了几个月,——年死了,成了明朝的一大疑案。
至于明朝武帝之死,在人们的印象中的心思是这样的:明成祖武帝率军平息宁王叛乱后,返回京城,途经清江浦,一时冲动,驾船在死水潭撒网捕鱼。船突然翻了,掉进了水里。虽然很快被身边的太监和侍卫救了出来,但他还是喝了很多水。当时是秋天,池子里的水有点凉。落水后,我吓坏了。那天晚上,我生病了,发高烧。回到北京后,虽然接受了太医的治疗,但病情始终没有好转,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突然吐血。次年3月,她终于吐血而亡,年仅31岁。
武宗风华正茂,身强力壮,却落水得病。他怎么这么容易就死了?
而且从落水到死亡,并不是猝死。中间有四五个月的时间,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治疗和调理。整件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让咱们从0755到79000看看。
看看武总的变化在这四五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要还原这起死亡事件背后的真相。
记载武宗于15、15年9月15日在清江浦落水,10月6日到达天津卫。)。
离清江浦的距离在淮沿大运河岸到天津圩约8
为什么在通州呆了这么久?你为什么在回京前把王宁处死在通州?
透露了一句话:使者们都邀请蒋斌再来北兴,所以想就这个狱云速战速决。即蒋斌邀请吴宗北游览宣大。
第299卷明武宗实录可以更清楚的证明这一点
虽然卷明武实录卷299实录也说武宗在通州,病情已经很深了。蒋斌担心自己的不幸。后来御医吴杰催武宗,说病情紧急,只能送回大内。但按常理,武宗如果病危,是不可能在天津和通州待这么长时间的。
很可能是吴总的身体状况并不严重,所以他有再次巡宣大的打算。他在通州处死宁王,表明了他择都而不入都的意图。
但是,自从武总最后被吴杰压倒他只能被大内的疾病吓倒,放弃了宣布宏伟计划的旅行,并于12月20日正式启程前往北京。
:当日,文武百官迎正阳桥南。它这是一个光荣的日子,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和他们的家人被俘虏,还有钱宁等。都是全裸的。名字标白旗,死者挂竿,也标白旗,绵延数里。牵一匹马站在正阳门下,读了半天。所有的俘虏都从董安门,它们都是白色的,认识它们的人都被它们毫无吸引力的云惊呆了。
看,穿着军装,骑着马站在正阳门口,看着军容,过了好久才进城。
应该说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错。
但是,明武宗实录彭大祥书画作品,15年12月23日,也写道:大祭天地在南郊。初祭,去拜,地上吐血,不能我没有完成仪式,所以我自己去了监狱宫殿。也就是仅仅过了三天,明武宗在大祭祀天地的现场吐血,无法完成祭祀仪式,被侍卫搀扶回宫。
这种病是意想不到的。
之后,直到12月28日,吴宗才望朝。
郑德十六年正月初一,武宗亲自拜谒祭慈殿,走出皇家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的祝贺。
因为吴总两次亮相,部长们都没似乎不太担心吴总健康。
比如正月初十,大学士等人报告说,我看到过皇帝在前一个月的二十八号和正旦陵节两次访朝。一只狗的感情,都欢欣鼓舞!
德国十六年二十日建安年间,刑部劝吉谷劝武宗吃耻辱药饵,让他安分守己,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他打个电话,让他好受一些。情景剧的其余伎俩,伤人的东西的生活和放荡,都被筛选出来。如果你有适当的保养,你就赢了不要被神圣的鞠躬打扰。这一时期的明武宗似乎还有充足的精力从事卖淫和巧杂剧,对生命和道德造成伤害。
虽然单词病不顺利和疾病还没有准备好2月10日和3月1日又出现了,3月7日,武宗发布命令:3月15日举行宫廷考试。我打算主持宫廷考试。
而没过几天,进宫考试的前一天,就崩了,明武宗死了。
很多人从武宗的意外死亡,认为他是死于谋杀。
至于谋杀
起初,大多数人认为凶手是蒋斌。
原因很简单:蒋斌有杀人的动机。
在王宁的叛乱中,王宁被抓获,在皇宫里发现了一份王宁的贿赂清单,与蒋斌上面有他的名字。由于蒋斌与王宁勾结,王宁失陷,蒋斌必须设法保护自己,所以他铤而走险
最重要的是,武宗死后,蒋斌毫无防备,很容易就被张太后和文官系统的代表杨廷和秘密俘虏。后来,他被处决了。
此外,蒋斌远不是与王宁同流合污,而是他出现在王宁的贿赂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有100多名法院官员。就为了这个,犯弑君的代价太大了。
因此,蒋斌不太可能犯罪。
事实上,杨廷和的名字,内阁的记录,也出现在王宁的贿赂名单。谁敢打赌这份行贿名单不是疯狗咬王宁,故意诬陷好人?
或者说,如果蒋斌因为这份行贿名单而有弑君之意,那么杨廷和有没有可能也有弑君之意?
唐不能说,真的有人怀疑杨廷和的头。
杨廷和弑君的理由比蒋斌南
也就是明武宗执政后,不希望文官制度过度膨胀。为了扩大皇权,武将蒋斌和太监钱宁被提拔起来镇压文官制度。泽洋
以何彦为代表的文官系统不愿臣服,于是勾结太医毒死了他。
至于明武宗被害的原因,厦大教授傅的分析最为精辟:皇帝的突然驾崩,使皇帝重新掌握了朝廷的军权,他重建武将的努力夭折。同时,朱厚照没有儿子,欢迎外藩的权力完全掌握在杨廷和手中,这必然给文官集团的进一步扩张带来机会。因此,朱厚照猝死的最大受益者是文官集团,包括杨廷和本人。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朱厚照皇帝的溺水只是一个意外。尽管朱厚照感冒发烧,或者得了急性肺炎,但这给以杨廷和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杨廷和以治病为借口控制皇帝美国的行动,甚至把他软禁。于是,在杨廷和的授意下,经过太医的精心调治,终于,年仅三十一岁的皇帝朱厚照驾崩了。朱厚照的死意味着皇帝与文官集团的权力之争以文官集团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傅老师的分析确实很精彩,但其中还是存在巨大的缺陷。
就像蒋斌谋杀明武宗的可能性不成立一样,——谋杀的成本是巨大的,但收益是不对等的。
自古以来,弑君就是针对九族的一大罪行。如果没有丰厚的利润回报,没有人会轻易主动采取行动。
也就是说,通常的称王行为是那一种包括一个人的生命。的家庭,受到威胁,被迫变成鱼死网破;要么你已经有篡位自立的权力,你要取而代之。
以上两点,杨廷和无关。它说他会犯弑君之大恶,真是奇怪。
而且,杨廷和弑君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护文官集团的利益,这值得说吗?值得用一个人的生命去交换吗?为了一个庞大的公务员团体的利益?杨廷和傻吗?
就算杨廷和蠢到这个地步,他又怎么知道新皇帝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新皇帝一定比明武宗差?一定比明武宗容易操纵?
事实上,杨廷和在东宫读书时就是明武宗的老师。他们一直关系很好,换了一个新皇帝。到时候就没有鸟了,杨廷和再跟你说点别的。
因此,杨廷和谋杀吴宗智的理论不根本站不住脚。
让让我们抛开那些可怕的阴谋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是的,明武宗能打仗,能骑马,能巡边,敢挑战猛兽,但他的身体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壮吗?
根据相关史料,可以追溯明武宗成长过程中的患病经历。
卷,卷193,弘治十五年十一月,内阁大学士刘坚等人说:今冬以来,因在东宫服药,终身担忧,其玩瘦的比较好
吴总的私人医师吴杰,武进人,明史吴杰传。他嗓子危急,按名字叫杰,吃了上清丸医治。他是幸运的,并有射击和狩猎的记录,从他的嘴里出血,解缙犀牛角汤,愈合,马审判和监督,腹部疼痛,以及所有那些愈合后杰的待遇。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吴总从小就有病根,冬天非常容易生病。
再联想朱厚照还是太子的时候,孝宗为他做了一个特例,他没有每年冬天都不出来接受他的王子们的崇拜。原因是他在冬天容易感冒和生病。
14年3月郑德南巡,方伎的武桀传记载皇帝要南巡,桀见曰:圣弓不安全,不宜出远门。帝,生气,生气还是这样。
也正是因为这种任性,吴杰被赶走,以至于郑德十五年九月,清江浦落水。最先见到吴总的不是吴杰,而是被太医院判刑的鲁直。
苏州昆山人记载:吴宗南南巡,未等于,召其商议。我有兴趣告诉部长们,说,如果你在夏天冬天有脉搏,你就赢了。“法律治不好,你愿意任命一个王储,这样才能使国家安全。
据方伎李说,如果你在夏天冬天号脉,你就得了不治之症。也就是说,落水只是一个诱因。事实上,由于武宗一直病重,已经到了绝症的地步,所以鲁治才说他愿意立皇太子为安。
事实上,自武宗十五岁登基,三十一岁去世,十六年来一直无子。从这方面我们也知道他身体不好。
的确,我们看皇帝的画像,说武宗是最漂亮最瘦的,说他是病夫,一点也不夸张。
年,明武宗到了临清,赶紧派人到北京,把他最信任的医师吴杰叫来治病。还有上面提到的明武实录卷299明武宗实录,其中吴杰劝武宗重病,他只能回大内之言。
鲁直和吴杰都给了疑难杂症的报告,也就是吴总的真相他的死已经很清楚了。
卷第一百九十四章武宗让我们回到北京。它读书看久了挺好的,但他其实是在苦苦支撑自己。因为,礼部之前已经拟定了正式的供囚文书,可以在上面演奏。不愧是傅宇,傅国兴,因病取消。
同卷的大臣,三天后,自挣扎着走出郊区去祭天,结果,在地上呕血,可t结束仪式。
如前所述,武宗曾于12月28日望朝,但孝宗实录中记载的文字却让人担忧:他望朝突发疾病。也就是强行扶持病人的眼光。德十六年正月初一,武宗亲自到祭慈殿,拜见太后,出御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道贺。
因为吴总两次露面,大臣们以为武总他的健康状况很好。
大学士杨廷和说,正月初十,他手下的大臣和其他官员在前一个月的二十八日和正丹棱节拜见了皇帝,看了他两次。一只狗的感情,大家欢欣鼓舞,其实是内阁对皇帝的无知的现状,而且它这都是由于内部垂直传输。
但从卷武宗实录,195和卷武宗实录,197,有杨廷和的愿望,使部长等人计划访问那些精通医学,魏斌,在仪式的官员,等等。请捐款1万元购买曹泽等。所以可以看出大臣们是后来才得知武宗病重的。
阴谋论者说,杨廷和毒死武宗后,与皇太后商议献王世子皇位。
卷卷197有明确记载:武宗死前五天,亲自颁布诏书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7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1 11: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天子,明武宗朱厚照,为何落水而亡,护卫为何不救他?
为何落水而亡,护卫为何不救他?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6个回答#热议# 应届生在签三方时要注意什么?
且看历史那些事
2019-11-15 · 学生
关注
明武宗朱厚照落水只不过是掩盖起死亡的一个幌子而已,真正的死亡原因是朱厚照的太傅杨廷和从中作祟。这个是没有历史依据的,这个是肯定的,因为杨廷和当政是不可能会给后人留下任何的把柄,但是我们可以从旁的因素知道这件事情的真正原因。



首先武宗朱厚照是一个身强体壮,骑着马跑数百里都不喘气的青年小伙,不至于因为落入了仅二十度度的积水池中便染上风寒,而数月之后便咳血而死。有历史文献记载当时朱厚照察觉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复一日,便要求更换太医,想要民间的神医来为自己医治,但奈何太傅杨廷和说宫中的太医的医术是世上最高明的,此举实在没有必要,就以此反驳了武宗。


武宗时期的明朝是文人的时代,内政掌权,皇帝只是一个幌子。朱厚照深知这一点,于是早期的时候为了博取杨廷和的信任,只能够装成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傀儡皇帝,但是朱厚照是一个比谁都不喜欢受束缚、不自由,出后照从心里十分的羡慕他的祖爷爷朱棣,他向往那一种征战四方、成就霸业的豪气壮举。



杨廷和在早期的时候同朱厚照的关系十分的好,但是当然这也只是表面,杨廷和开始也只以为朱厚照只知游乐,孰不知后来朱厚照暗中操作军权,杨廷和知道之后便开始处置这一个他从小带到大的皇帝。于是朱厚照身亡的原因便成了落水而患寒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7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1 11: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厚照与朱由校同为落水后而亡,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阴谋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为什么说不要把裤子提到肚脐眼?
文暄生活科普
2023-11-09 · 百度认证:宜昌文暄生活服务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明朝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朝代,不仅有很多奇葩的事,还有很多奇葩的皇帝,其中较为知名的就是朱厚照与朱由校这两位皇帝,这两位皇帝都是不经常上朝的主,而且其结局还不是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朱厚照与朱由校都是落水后而亡,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阴谋?
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死亡原因,据《明史》记载:“九月己巳,渔于积水池,舟覆,救免,遂不豫”。而明熹宗朱由校的死亡原因则是据《甲申朝事小记》记载:“熹庙五年五月十八日,祭方泽坛回,即幸西苑,与客氏乘舟,饮酒乐甚。上身自刺船,二内臣佐之,随波荡漾,方相顾欢笑,拟若登仙,倏忽大风陡作,舟覆,上与二内臣俱坠水底。两岸惊呼,从者俱无人色。内官谈敬急奔入水,负帝以内。二臣已毙于水,船上金宝酒器,并湮没无存”。
总的来说,虽然两位皇帝没有直接死于落水,但死因却与落水有着很大的关系,身体每况愈下,最终过早而亡。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阴谋?
首先,朱厚照与朱由校都喜欢重用宦官,打压文官。朱厚照时期,压在文官头上的是以大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而朱由校在位时期,则是人称“九千岁”的魏忠贤,这位九千岁把持着朝政,大肆打压东林党。
其次,朱厚照落水之后,久治不愈,于是有的大臣就想更换御医,但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却是不同意,反而假称皇上只是纵欲过度,只要多加修养一番就可以了;而朱由校落水之后,就落下了病根,而且还天天饮用尚书霍维华进献的“灵露饮”,之后就得了肿胀病,逐渐浑身水肿,最终卧床不起。
最后就是朱厚照与朱由校都没有留下子嗣。只不过朱厚照驾崩之后,是由大臣们拥立皇室中的一位藩王为皇位继承人;而朱由校虽然有几个子女,但却都在中途夭折了,只好指定自己的弟弟朱由检为皇位继承人,但仅有十六岁的朱由检怎么斗得过满朝的文武百官始终被文官集团所左右,最终导致大明亡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7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1 12: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谋杀了武宗朱厚照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3个回答#热议# 海关有哪些禁运商品?查到后怎么办?
自由仙 文化旅行者
2017-07-27 · 探索自然百态,遨游古往今来
关注
明朝的文官集团呗,因为朱厚照想要收复从土木堡之变之后,就被文官控制的军权,明朝的政治,其实就是皇帝利用厂卫和文官集团斗争的历史。
朱厚照惨啊,堂堂皇帝,最后治病,想换个太医,都得不到通过,你说文官集团有多嚣张。
11    评论(1) 分享 举报
历朝历代建立者
2017-07-27
关注
那个改变朱厚照一生的宿命之地,叫做清江浦.
正德十五年(1520)九月已巳,朱厚照来到了这个地方,这个充满了迷雾的神秘未知之地.
这一天,他坐上了一只小船,来到积水池,准备继续他的兴趣爱好——钓鱼.然而不久之后,他却突然落入了水中.
另一个千古谜团就此展开.
随从们立刻跳下水中,把他救了上来,朱厚照似乎也不怎么在意,然而这之后的事情却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
朱厚照虽然不怎么读书,却是一个体格很好的人,他从小习武,好勇斗狠,长期参加军事训练,身体素质是相当不错的.
然而奇怪的是,这次落水之后,他的身体突然变得极为虚弱,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活力和精神,整日呆在家中养病,却未见好转.
对于这次落水,史书上多有争论,从来都没有一个定论,我自然也不可能给出一个结论.
但南京的城门钥匙、牛首山的突然失踪,一切的一切似乎并不是单纯的巧合.
还有那一天跟随他钓鱼的随从和警卫们,我只知道,在牛首山失踪事件发生的那一天,他们作为江彬的下属,也负责着同样的工作.
这个谜团似乎永远也无法解开了,所有的真相都已在那一天被彻底掩埋.
从此,朱厚照成为了一个病人,那个豪气凌云、驰骋千里的人不复存在,他将在死神的拖拽下一步步走向死亡.
由此推,应是江彬谋反将其致死。
还有一种说法。。。杨廷和等一干文臣,因朱厚照信了 绿教!!!!!!!(详情请百度一下)
故将之以物缓慢致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7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1 13: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样一种声音,“崇祯上吊”是李自成造的假,崇祯早已逃出生天
播报文章

柯米克看历史
关注
2021-01-20 04:38

我们的开始是源于什么?小编知道,在您第一次点开小编的文章那一刻,小编真的非常开心,觉得咱们是同一路人!一起分享娱乐圈的那些趣事吧!

末代帝王中,至为刚烈者,莫过于明崇祯帝。
其抱定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人生信条,等北京城陷落,一声长叹,慨然以身殉国。
古往今来的末代帝王,惨死者很多。
且看秦二世胡亥,在被赵高杀害前,苦苦哀求“愿与妻子为黔首(普通百姓)”;
西汉平帝毫无知觉地喝下王莽精心炮制的毒酒;
东汉献帝做了多年傀儡,受尽凌辱,最后被迫“禅位”;
曹魏元帝则被弑杀于街头;

西晋怀帝被匈奴俘虏后,在宴会上“青衣侑酒”,在出猎时“执戟前导”,在羞辱中被杀;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被刘裕派人用被服蒙首活闷杀;
隋炀帝杨广亡国之际,惶惶不知终日,每每揽镜自照,遇恻然泪下,称:“好头颅谁当之!”最后被三尺练巾绞死;
还有,唐昭宗与唐哀帝都惨死在朱温手下;南唐李后主被宋太宗鸩杀;北宋徽、钦二帝更被金人虐杀得惨不可言……
不得不说,最懂得苟全性命的还是元末顺帝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尤其是溥仪,不惜出卖国家主权、投靠日本人。

和崇祯帝一样壮烈殉国的,有举火自焚的后唐末帝李从珂,有自缢于幽兰轩的金哀宗完颜守绪,有崖山之战后与大忠臣陆秀夫一同赴海的南宋末帝赵昺,他们都是人们同情和悼念的对象。
但是,有人说,崇祯帝其实并非在煤山上吊自杀的。
其证据是一部署名为聋道人所著的《遇变纪略》。
该书记载云:“十八日,……吾乡刘光禄坐守东华门,是夜五更鼓返寓,遣使密与涂公曰:‘皇上并中宫太子三鼓以轻骑逸民间’……李自成入大内,见帝踪迹,令诸将南追。……是日,知帝与太监王承恩并缢于煤山,遗有血沼一纸,皇后尸亦在宫中抬去,俱停于东华门侧棚内。”
这“聋道人”以甲申之变亲历者的身份著作《遇变纪略》,称:三月十八日,自己的同乡刘光禄负责把守东华门,当晚五更时分派人汇报御史涂必宏,说亲眼见崇祯帝与太子已于三更时分轻骑逃逸入了民间。接着,聋道人又别有深意地把自己听闻的“煤山上吊”之事的日期记录了下来。

为什么说是别有深意呢?因为崇祯皇帝是在三月十八日半夜时分出逃的,而崇祯煤山上吊的消息是在二十二日才传出的,中间隔了三四日。
那么,这两个日期有没有旁证呢?
对比一下同为甲申之变亲历者的著作。
《烈皇小识》记: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率军进入承天门,进入了皇宫,便迫不及待地搜捕崇祯帝,悬重赏,申严诛,称:“献先帝者万金,封伯爵,匿者,夷其族。”过了三天,“二十二日庚戌得先帝遗魄于后苑山亭中,与王承恩对面缢焉,先帝以发覆面。”

《甲申纪事》也记: “二十二日贼搜得先帝遗弓于煤山松树下,与内监王承恩对面缢焉。……发俱乱,内相目睹,为予言也。”
通过这两条,便知李自成的确是在十九日入城、二十二日才搜出“崇祯尸体”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崇祯皇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而煤山属皇家后苑,地方并不大,为什么李自成几十万人展开了地毯式搜查却要花了三日时间才发现尸体?

还有,这尸体真是崇祯帝本人?《烈皇小识》记“以发覆面”,即面部被长发遮盖住了,现场的人都看不清楚。
根据这两个疑点,再结合《遇变纪略》所记来看,“崇祯帝煤山上吊”之说是有可能属李自成造假,即崇祯帝早已逃出了北京城、藏匿在了民间。
要知道,李自成虽然攻陷了北京城,但如果没有崇祯皇帝确切的下落,民众向明之心不死,则李自成就没法坐稳龙庭。这也是李自成入城后为什么急吼吼地要搜捕崇祯帝的原因。可是,诚如《遇变纪略》所记,崇祯帝早于三月十八日与太子轻骑逃逸入了民间,李自成遍搜不获,只好造假,用一具“以发覆面”的尸体,谎称崇祯皇帝已在“煤山上吊”,魂归天国。

至于崇祯帝逃出北京后为何始终没有现身,主要是南京已拥立了新皇帝,而满清又风火入关,形势变化得太快,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在南逃路上死于乱军之中了。
其实,崇祯帝煤山自尽之说早已是定论,别的其他说法不过开一时之脑洞,博君一笑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7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1 14: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荣国府===甲承乾宫
宁国府===申坤宁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7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1 14: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主朱慈炤
深信不疑 2019-04-28   |  4325阅读  |  1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主朱慈炤

弁言

2018年,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红楼隐史》一书,破解了“红学”有史一来《红楼梦》研究者所遇到的诸多谜团,作者王丽女士可谓三百年来第一位解得《红楼梦》真味的人。

《红楼梦》主朱慈炤

笔者在读《红楼隐史》之前不久,读过顾诚先生的力作《明末农民战争史》和《南明史》。顾诚先生是有国际声誉的当代明清史专家。《明末农民战争史》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明史》曾获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于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水落石出:

(一)

《红楼梦》主朱慈炤

公元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在浙江余姚城外一个小镇的一处普通院落,72岁的王士元,午饭后,与他5岁的孙子朱钰宝在院子柳树下的石桌旁玩耍,给小钰宝讲故事、背古诗词。

桌上放着一册《夏完淳诗文集》。他说道:“钰宝,今天爷爷给你讲讲夏完淳。他五岁读经史,七岁能作文,他的诗词文章写的很好,他还是一位少年英雄,曾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爷爷很崇拜他,将他视为老师……”。


“钰宝,钰宝”。正讲着,街坊的几个小朋友进得院里,叫小钰宝出去玩耍。他对钰宝说:“去跟小朋友玩吧,下次爷爷接着给你讲”。

看着钰宝兴奋的跑近小朋友走出院落的背影,他站起来,面带微笑却又略显愧疚的想:“钰宝呀,按族谱你属‘怡’字辈‘金’字旁,名字应该叫‘朱怡钰’才是,可爷爷按族谱给你爸爸、叔叔们起的‘和’字辈‘土’字旁的名字,已引起周围人对名字中怪字的注意,所以爷爷就不能再按族谱给你起名字了,但你应有的谱名和爷爷的真实身份已隐藏在爷爷写的《石头记》里。”

想到这里,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头顶上细长密密的垂柳齐整地微微拂动着。他抬起右手,缓缓地捋了捋花白长长的胡须,转身朝书屋走去。

同时,一直卧在他脚旁的“一红”,起身走在他前面,也往书屋走去。

(二)

说起一红,倒有一段来历:那是十一年前,即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癸酉)春季的一天,城里坊间吴掌柜催要他写的小说。他想:这《石头记》书稿,要分出章回、篡成目录,还要用工稳的小楷按统一格式抄写,虽然自己曾在宫中受王觉斯老师指导,照着钟繇小楷一笔一画地写仿,练就了一手童子功,但这几十册稿子,抄一遍很费时日,谈何容易。

于是他对吴掌柜道:“吴掌柜,我就是再抄写的勤、整理的快,过一遍也得半年甚至一年”。吴掌柜点着头,稍加思索后对他道:“王学士,不妨这样,分两次出版,先出版前八十回,再出后四十回,这样既能减轻你抄写的压力,也能缓解我制版和印刷的压力,还能提前得到收益,并为坊间留个盼头”。


后来他就将已整理出的前八十回抄出一个副本给吴掌柜送去。吴掌柜接过书,与他在厅堂一边喝着茶,一边将包好的银两放在他面前,又说着近来的新闻。这时,听见有小猫的叫声,俄顷,一只黑白相间、头顶有一弯形似《汉乙瑛碑》上“乙”字的朱红色绒毛的小花猫来到他跟前。

吴掌柜笑着说道:“哎哟,王学士,它好像认识你似的,直冲你叫”。他也笑着道:“小家伙真可爱,哪里来的?”吴掌柜道:“我家玎玎最近又产下一窝幼崽,这几天已能自己走动了,不想此时这只窜了出来,莫非跟你有缘,你要是喜欢,就送给你”。

王士元爽快地抱起小猫,收了银两离开了,回来就给这只小猫起名“一红”。

(三)

回到书屋,他坐在琴桌前,一红爬上他身来,再跳过琴面舒展地卧于琴前,似乎知道主人即将抚琴,而它就要静静地听琴。

他先是环视一下书屋,看一看墙上挂的字画、宝剑和占满一堵墙的书架。那书架摆放着神话志怪和多年来为教书而收集阅读的经史子集,还有当代名士、巨匠的诗文集、野史笔记等,如:张岱、夏完淳、钱谦益、吴伟业、黄宗羲、李渔、顾炎武、王夫子、叶燮、蒲松龄、冒辟疆、洪昇等等。


古代圣贤和当代名士,都是他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当然是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如前朝小说《金瓶梅》、冒辟疆和洪昇等人的著作,对他写《石头记》帮助不小。而对于东林党、复社中的一些人士的歪曲事实的史料、文章,又正是他驳斥的对象。

他的目光又落在书案上,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和书案雅玩。其中一笏圆形的“天保九如”墨,是他多年前从庙会上淘得的。当他发现这笏墨时,先是一惊,遂若无其事地捧起端详,稍与货主还价后收入囊中。

这是一笏先朝遗物,他曾在宫中见过,属万历年间徽州制墨名家方于鲁献给宫廷的贡品,系采用松脂烟与鹿角胶,和以龙脑、麝香等数种名贵药材,施以十万杵精制而成,正面是山川松柏、天空悬着日、月二星的图案,背面周围有四条龙,中部方框内是几行楷体文字:“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岗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虽说这笏有点扭曲的畸形百年老墨图案文字稍有残缺,但他还是视若至宝,不曾研磨使用,只作书屋镇宅之用。

(四)

书案上除了文房四宝外,还有一函《徽言秘旨订》和一摞二十册正在评批的《石头记》。他心想:六十年来的隐姓埋名、躲躲藏藏、颠沛流离,能走到今天真不容易,这都是老天爷的安排,如今已是既有自己的房屋和田地,有一妻一妾、也有六子三女一媳和一个孙子。一大家子,不仅其乐融融,而且近二十多年安静祥和自足的日子,为他提供了创作、抄写《石头记》的物质条件和环境,他此时心满意足地又捋了一下胡须。

让他欣慰的还有,《石头记》一书,自从“癸酉”书稿出事后,便一改原来的计划,只写到八十回为止,并以“脂砚斋”的名义对其评批,十年来已批阅四轮。这样作,既能躲开清朝严酷的文字狱,也能为后人破解书中之谜提供线索,还能造成一个未写完的大谜团,引起更多的人、更长的时间对书产生兴趣,作深入细致地研究,如此破解谜团的可能性就越大。不然,只将此书作一般小说去读,是很难解得书中真味的,写书的宏愿就会落空,二十余年的心血也将白流,更可怕的是,后人将会被那些歪曲历史的伪君子永远蒙蔽欺骗下去。

这时,他的目光回到琴面,小憩,调整气息,缓缓张开双臂、手掌,悠悠的《崆峒引》从书屋绕梁而起……

一红常听此曲,每次都听的入迷,不知它是否能听懂那曲韵琴声,是否知道主人为何爱弹此曲。

(五)

自从购得《徽言秘旨订》,他就学起谱中的《崆峒引》,多年来伴随着评批《石头记》没有间断。

虽然谱中有几处指法较难,可他自小在宫中跟母亲学艺,母亲不仅手把手地教他写字,还经常手把手地给他传授“抹、挑、勾、剔,吟、猱、绰、注”等各种弹琴指法,也弹过几首曲子,打下了基本功。

当年,他父皇崇祯皇帝写了五首歌词,寻人“依咏作谱”,应诏者数百人,都未中选。主持此事的文震亨,在北京街头遇见尹尔韬,高兴至极,对其直呼:“君至,谱成矣”。遂推荐给崇祯皇帝。


尔韬受命谱曲后,根据歌词中的“风雷”、“雨旸”等词句,“审音取法,以散、泛、滾、拂、拨、刺、轮、带(等指法),写其情状,无不曲肖”。

他父皇按谱抚弦,一一称旨,并赞道:“仙乎,仙乎,此人真有仙气”。一时间,宫廷内外,人称其为“芝仙”,“芝仙”即成了尹尔韬的别号。

此后,尹氏被任命为武英殿中书舍人,受命整理内府所存历代古籍。期间,写出《五音取法》、《五音确论》、《原琴正议》、《审音奏议》等著作。

“芝仙”还在宫中为皇子们、皇妃们教以“指法、音律、雅俗之殊”。在尹氏的指导下,他不仅掌握了音律,琴艺也大大提高。

他此刻所弹的《崆峒引》,不仅他母亲未见过,他父皇也未见过。当年他父皇又作了五首宣扬道教思想的“崆峒引”、“爛柯行”等五首歌词,再命尹尔韬作谱,谱成未及送上,李自成的农民军入京,他父皇在煤山上吊,尹尔韬亡命在外,辗转流落到苏州。

(六)

他弹完《崆峒引》,一红起身跳下琴桌,伸伸懒腰,再走向书案,跳上案来,他也起身来到案前,当他双手作出捧起那摞《石头记》时,一红噌地跳上卧在书摞上,看着主人,好象在说:“再不敢将这书稿拿出去了”!

他本想今晚祭拜中秋月,除献上果品月饼酒水外,还想将《石头记》献上,但这样家人会感到奇怪的,因自己的身世、真名一直守口如瓶。虽然几个儿子是他们家私塾“助教”,常不厌其烦地帮他整理、抄写《石头记》,但他写书的宗旨只有他一人知道。家人祭拜中秋月,同街坊邻居一样,只是过中秋节,而他自己不仅如此,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祭拜先朝和父母。月即明,甲申国难也整整一个甲子,评批《石头记》已接近尾声,以“脂砚”为名,妙趣横生,“脂砚”即“月旨石见”:明朝旨意、历史石头鉴、石头记也!

(七)

他抚摸着一红,似乎他们两个互为化身。虽说一红不像他命途多舛,但逃出火海却如出一辙:十一年前的那次邂逅,回来后不到七天,吴掌柜坊间失火,房屋烧的片瓦不留,除人员受伤保住性命外,书版书稿已化为灰烬,那一窝可怜的小猫咪和它们的妈咪也荡然无存,一红算是躲过一劫。

看着一红能有今天,并且与他形影不离,真如同互为“保镖”,六十年前那天崩地裂、惊心动魄的一幕又在他脑海浮现:

(八)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将北京城包围,即派人给宫中传话让崇祯皇帝逊位。夜里,崇祯皇帝身穿便装,手握三眼枪,带着一批内官像没头苍蝇一样往齐化(朝阳)、安定等门乱窜,但却碰壁而回。最后,他领着太监王承恩爬上煤山(景山)顶峰四处瞭望,看见城外火光冲天,喊声阵阵,已经插翅难逃,这才下了狠心上吊自尽。临死之前,他逼使皇后周氏自缢,对长女乐安公主朱徽娖怒喝一声“为何生我家?”挥剑砍去,公主举手遮挡,被砍断右臂,昏倒在地。又杀死幼女昭仁公主。再把三位皇子叫来。当时,太子朱慈烺16岁,三皇子定王朱慈灿13岁,四皇子永王朱慈炤12岁。让他们换上破旧的平民衣服,并嘱咐道:“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为平人,在乱离中匿形迹,藏姓名,见年长者呼之以翁,年少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报父母仇,无忘吾今日戒也。”说罢,派太监领去躲藏。他和太监王承恩走上煤山自缢。

“太子最后出,不及至成国府,而匿民间。永王、定王并至嘉定府。十九日闯入,求上及皇太子。二十日起晨,嘉定侯周奎以永、定二王入朝。闯令行君臣礼,不从,遂长揖。闯曰:‘若父何在?孤必无杀意,何不出以见孤?’永王曰:‘不能面受卿辱,自缢宫中,无他往也。’……四月九日,复入朝,闯命之跪,永王不屈:‘何不杀我!’闯曰:‘汝无罪,故免。’ ”

(九)

清军入关、大顺军撤出北京城后,藏匿于民间的太子朱慈烺又去投奔外祖父周奎,并与长平公主抱头痛哭。公主劝太子说:“慎毋再至”。公主明白,周奎既然能把定王和永王交给李自成,也一定会出卖太子给清朝。果然,周奎又将太子进献给清朝,并按照摄政王多尔衮的意图,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冒的,长平公主坚持说是真,被周奎打了一个耳光后不敢再说话。太子朱慈烺被杀,凡是为太子辩护的官员、太监和锦衣卫统统被杀,就连主审此案的钱凤览也被绞死,而周奎则得到清朝的特别奖赏。

三皇子定王朱慈灿则下落不明,一直到康熙三十八年三藩之乱快要平息时,被定远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在湘中抓获。康熙皇帝获知后说:“朕曾以此事问之在内旧太监。据云:彼时朱慈灿年甚小,必不能逸出,今安得尚存?大约是假。”便以假冒之罪将三皇子朱慈灿杀害。

(十)

他抱起一红,相互对视着:你莫不是当年带我逃出城的“毛将军”吧?

原来,就在大顺军撤离北京城的兵荒马乱中,永王朱慈炤在一位毛姓农民军将军的保护下逃到河南,种了一年地。后来毛将军因清朝盘查而丢下他逃走,他只好孤身流浪,后在凤阳遇到一位曾任明朝谏垣的王老乡绅,了解到他的皇子身份后将他收养在家,并改名为“王士元”。从此王家人成了四皇子的忠实保护者。

后来,朱慈炤不知从哪里弄到一份藏宝图,于是就按图把王家人带到了山西宁武的冰火山上,命令他们世代居住于此以守护宝藏。王家人也不知四皇子说的宝藏是什么,却毫不犹豫地在冰火山上守了下来。

在安顿好王家人后,已是十八九岁的朱慈炤又以游方僧人的身份四处流浪,并关注打听着当时的抗清斗争形势。

他发现,虽然撤离北京的大顺军余部、及西南张献忠的大西军,已联合南方的明朝军队一起抗清,也在局部取得过一些可歌可泣的战绩,涌现出许多抗清英雄,但终因内讧,一盘散砂,各自为政,缺乏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统一部署,导致被清军各个击破,南方富饶雄厚的半壁江山,在二十余年的明清斗争中,被清军以少胜多地逐步瓦解。南明的垮台正是大明覆亡的缩写。

他感到大势已去,复明的希望渺茫,便来到一禅林,大师前削发为僧,苟延岁月,偷生度日。后游于浙江一古刹,遇到一位前朝胡姓官员,余姚人也,在寺中与他谈论经文,愕然大咤曰:“子有如此才学,何为流于空门!”胡姓官员遂将他带到家来,改换衣帽,力劝他还俗。后来把女儿许配给他。这就是王士元这个大家庭的来源。

(十一)

有了这个安身之处,就开始经营着这个家,并多次以教书先生的身份游行全国各地,足迹踏遍天南地北,见多识广、阅历非凡,每次回来都要带几册前贤或当代名士的著作。其学识谈吐给人留下“丰标秀整,议论风生”的印象。时人称其“浙中名士也,学问渊博,写作兼优,而且工于手谈,精音律”。“工书善画精舆地学”等。真是一位谈吐不凡、才华横溢的美男子。

他深知,在南明相继拥立几位皇帝的时候,他是最有资格站出来说:“你们都不要争,我才是大明正统继承人”。可他终未暴露身份,似乎冥冥之中还有更重要的事业等着他去完成。


他在教书之余,开始萌发以哲人的睿智、史家的视野、文人的情怀、诗人的浪漫、画家的笔法将自己的经历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旨在将先朝百年兴衰的根本原因予以剖析和还原。

这个夙愿之根,伴随着回忆往事、观察现实和收集资料,在他心底扎的越来越深。酝酿时日中的酸、甜、苦、辣,一天天地相互转化、升华,随时都如一杯美酒淌喉而过。构思岁月中的“枝叶”、片段,一年年地相互穿插、融合,时刻都有一部宏篇巨制呼之欲出。就这样持续十余年后,他拿起如椽之笔,重重地书写开去,而此时他已步入知天命之年。

在此之前的游行期间,他也看到和听到,清廷在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幕幕残酷的悲剧,一是几起惨绝人寰的屠城,数十万无辜百姓惨死在清军的屠刀下。二是强制推行剃头政策和改用满族衣制,满洲贵族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野蛮手段强迫汉族百姓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并因此而杀害许多不执行的人。三是几起文字案,被牵连的数百人成了冤魂。

而更让他愤愤不平的是,那些作了二臣的东林党、复社中的一些人,所作的野史、笔记,为了美化自己,丑化政敌,肆意颠倒黑白,篡改、捏造和歪曲事实,并在他们参与、主笔的清朝官修《明史》中,又为迎合清廷旨意,美化清廷,更是极尽篡改、歪曲、捏造之能事,混淆视听,贻误后世。

这些现实让他感到,自秦统一以来的华夏正统文化,将面临灭顶之灾,他作为秦之后华夏最正统的继承人,虽无力救国于水火,但他还有微薄之力拿起笔来,振笔疾书,为华夏正统文化作传,为先朝历史正言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此书“一字不可改”。

(十二)

他起初酝酿构思的计划,不断增加着内容,但又不能直白露骨,如对清朝男子头式的否定,便采取借物取笑讽刺的笔法。

他要将这么多内容写入小说有限的人和事中,而又不被清朝文字狱迫害传之久远,他必须采取在以往传统小说写法的基础上,增创出一种独特的写法:对于人物,采用以多人塑造一人,或以一人塑造多人。对于事物,用拟人法,用人物塑造事物,如,用“贾政”塑造国家政体,用“贾母”塑造列祖列宗,用“史湘云”塑造清朝官修《明史》等等。这些人和事在广阔的时空中相互交叉发生着关系。同时,他还必须找一个关键字和一个关键线索来八面附会、统摄全书、谋篇布局。这个关键字就是“玉”,关键线索就是闺阁中的“人情故事”。

“玉”,是君子的象征,也是帝王和国家权力的象征,更是华夏正统文化的象征。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子,就是这块“宝玉”。“金玉良缘”,“金”就是后金满清,也是周皇后,就是小说中的“薛宝钗”。“木石前盟”,“木”就是朱明 ,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和皇贵妃田秀英,就是小说中的“林黛玉”。满清跟朱明争夺着这块“玉石”,争夺着华夏统治权,以此故事为线索在闺阁中层层穿插展开,这一使命落在他这块剩下的惟一的补天之石、但却又“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被擕入红尘的石头“假宝玉”朱慈炤身上。

(十三)

今晚,这一摞书稿就在这书案作为甲申六十年祭!

他父母、周后和宫中一些侍从侍女以及他自己,都在书中一一作了交待。一些抗清英雄和他曾遇到的恩人也在书中一一颂扬。那些误国误民的东林党人和野蛮的清军也都在书中一一鞭挞。东林党人的史料中的欺世谎言,也在书中一一揭穿。

那些捏造、歪曲事实,歌颂东林党人的作品,用不同形式予以揭露,如孔尚任的《桃花扇》,以“晴雯撕扇”的故事痛挞。

这不仅是甲申六十年祭,也是三千年华夏正统文化之祭,华夏文化的精华已在书中一一展示。更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之祭,已将二十四史在书中浓缩。只有这样,华夏文脉才不至于断送在外来势力的铁蹄下。

(十四)

这时,朱慈炤左手拿起一把梅花形的豆青瓷滴漏,往羊脂般的石砚上滴了几滴清水,右手拿起一枚“金声玉振”铭文的、即将磨尽的琴形朱砂墨,在砚上缓缓磨开,“琴体”开始渗出血一样的朱砂汁液,又慢慢流入砚边槽形池中,随后,他拿起小楷笔,正要蘸墨批书时,小钰宝跑来喊:“爷爷吃晚饭啦,还要吃月饼、赏明月呢”。

一家人在小钰宝朗诵着几首古诗词的氛围里祭拜完明月,吃了月饼,饮了酒。此刻,他心里不知是何等感受,他照例和一红回到书屋,坐在书案旁,静静地注视着十年前即甲戌年已开始重新评批的《石头记》。

他抚摸着一红,又摸着书稿。童年、少年时在宫中的盛况情景,老师、兄长和母亲的教导传艺,宫中各色青霞女子,以及亲见亲闻又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十五)

他曾听说,他那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文静美貌、如仙似玉的母亲田秀英,曾经在参加选妃时,七轮下来都排在第一名,而最后一轮的三人决赛中,排在第三名的周奎的女儿周金莲,这位东林党人私下培养的“瘦马”,在东林党人的暗箱操作下,夺得皇后。东林党人的这套选妃选后把戏,在宫中已演了几代。

他清楚地记得,由于母亲的琴、棋、书、画和诗、词、曲、赋倍受父皇称赞,遂逐渐得宠,如此以来便开始遭受周后的刁难、欺辱,三个幼小的亲弟弟和母亲先后被周后迫害致死。

他没有忘记,在他母亲田秀英临终前对他那段千叮咛万嘱咐的话:你如今十岁了,也懂事了,周后是恨不得吃了你的,你父皇是没有精力管你的,根本指望不上。后宫是周后的天下,只有张太后她还顾及两分。你千万小心,不要乱跑,要时刻紧跟在太后身边不敢稍离,不要随便吃东西,太后吃什么你就跟着吃什么。万事別出头,一定要听太后的话,不要让太后生气,否则你就彻底没有活路了!千万不要步你弟弟和我的后尘!

(十六)

想到这里,他的泪珠如滴漏一样滴在书案的稿纸上洇开。他拿起笔,蘸了蘸(脂)砚池中欲干的、如血似的朱砂(琴)墨,在《石头记》书眉上写下: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獭头和尚何怅怅。

而今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甲午八日泪笔。”

这是他写书、批书的惯用手法,“狡猾”之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画家的烟云模糊处”。他的这种似是而非、真真假假、正话反说、无中生有、错漏碰缺、此地无银、画蛇添足等等笔法,不仅能有效避开清朝文字狱,而且能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为后人破解书中之谜提供线索。

(十七)

朱慈炤搁下笔,抱着一红来到院落。此刻,浑圆明亮的中秋月挂在中天,整个院落和小镇沉浸在月光里。这普照华夏大地的明月,与他小时候在紫禁城里看到的明月一模一样。

他心想,虽然家国已破,但山河还在,文脉还在。虽然他这块被遗弃的石头无力补天,恢复大明,但他可以用微薄之力填地之陷,悼明之殇,纠史之偏。他以“脂砚斋”和“畸笏叟”为名评批的《石头记》就像这月光一样传之久远,华夏文脉也像这月光一样永不熄灭!

这一夜,朱慈炤和一红睡了一个非常香甜美妙的觉。在梦里,他一会儿畅游于《红楼梦》的意境里,一会儿戏耍于紫禁城的亭台楼阁和宫女粉脂里,一会儿穿越于山川僧舍和湖光烟云里……

在耗费了二十余年的功夫后,朱慈炤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个一生的夙愿终告完成,真是喜形于色、情不自禁。

(十八)

第二年(1705年乙酉)开春,朱慈炤化名“何诚”,在宁波镇海县向监生张月怀租屋居住。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谈笑风生,酒过三巡,他不小心说露了嘴,暴露了自己是崇祯皇子的真实身份,当时在坐的人先是非常惊讶,然后激动不已,张月怀与其他人纷纷表示拥立“朱三太子”起义,反清复明。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遭到官府侦查,朱慈炤便于七月份带家人徙居湖州长兴县。一红和《石头记》一直伴随着他。他们有时寄宿于僧舍,有时借居于好心人家,以教书和卖画为生,因生活很不稳定,无暇顾及《石头记》的批注,仅有一次,用“畸笏叟”的名义姑作批志。

一年后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一天,有位叫张念的僧人,听说了“朱三太子”之事,于是向檀越募集香火钱,自称要“助朱三太子起义”。“王士元”因此被官府追缉,宁波、镇海开始挨家挨户地“一步一步挨查”。

在官府的严密访查下,于十一月,朱慈炤的三个儿子和孙子朱钰宝被捕,一妻一妾、三个女儿、一个儿媳,为免受辱在被捕前全部自缢,只有朱慈炤和另外三个儿子逃走。

(十九)

此时的朱慈炤已是家破人亡,父子四人逃亡在外,辗转多地,后在山东汶上县一个偏僻小镇安顿下来,并改用化名“张用观”,号“潜斋”,自称“浙东张老先生”。他们先是卖画、授琴,有时与镇上雅士饮茶谈论、交流棋艺,遂很快融入乡贤圈子。

次年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丁亥)开春,他们办一私塾,开始收徒授课,日子倒还安逸。但此时的朱慈炤心中不知翻滚着何等滋味,也许一红最知他心。他一有空就打开《石头记》作批注,并且多以“畸笏叟”的名义批注。不料,初夏的这一批注竟成绝笔:“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悲乎!”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的一天,76岁的朱慈炤与蓬莱公李方远正在院子下棋,一阵脚步声伴随着喊声冲入他家,一伙清朝官兵将他俩带走。

同年十月,清朝官兵将他和他的六个儿子解往北京,清廷以他假冒“朱三太子”罪名,将他和他的六个儿子全部杀害,他的孙子朱钰宝下落不明。

结语

朱慈炤身后,为华夏大地留下了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顶峰之作《红楼梦》,这部神奇、伟大而不朽的作品,三百年来,充满了传奇、纷争和各种谜团,今天,其奥义仍在延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21:37 , Processed in 0.0599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