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8-12 08:42
13645楼  


甄家的丫头们并没有对宝玉表现出惊呀和好奇,而且对他很不客气,但也没有赶他走,一点警惕性都没有,这一点非常不可理解。宝玉一直说别的男人是臭男人,这里居然被人说是臭小厮,估计这时他的心理百感交集,一种哑吧吃黄莲的感觉。紧接着贾宝玉来到了甄家的“怡红院”,终于见到了甄宝玉,他正在跟丫鬟们聊天:

宝玉纳闷道:“从来没有人如此涂毒我,他们如何更这样?真亦有我这样一个人不成?”一面想,一面顺步早到了一所院内。宝玉又诧异道:“除了怡红院,也更还有这么一个院落。”忽上了台矶,进入屋内,只见榻上有一个人卧着,那边有几个女孩儿做针线,也有嘻笑顽耍的。只见榻上那个少年叹了一声。一个丫鬟笑问道:“宝玉,你不睡又叹什么?想必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呢。”宝玉听说,心下也便吃惊。只见榻上少年说道:“我听见老太太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我只不信。我才作了一个梦,竟梦中到了都中一个花园子里头,遇见几个姐姐,都叫我臭小厮,不理我。好容易找到他房里头,偏他睡觉,空有皮囊,真性不知那去了。”宝玉听说,忙说道:“我因找宝玉来到这里。原来你就是宝玉?”榻上的忙下来拉住:“原来你就是宝玉?这可不是梦里了。”宝玉道:“这如何是梦?真而又真了。”一语未了,只见人来说:“老爷叫宝玉。”唬得二人皆慌了。一个宝玉就走,一个宝玉便忙叫:“宝玉快回来,快回来!”

这段描写实在是让人感觉古怪,甄宝玉说自己也刚刚做了类似的梦,刚好在现在贾宝玉作这个梦之前,而且还跟贾宝玉现在的情景应该是一样的。最搞笑的是,甄宝玉在梦中看到的贾宝玉正在睡觉,来晚了一步,贾宝玉这个时候刚刚睡着,而睡着的贾宝玉早一步来到了甄家!贾宝玉的运气比甄宝玉好,因为甄宝玉刚醒,没想到两个人梦中互相串门居然都这样阴差阳错,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作者这个思想很古怪,但却很合理。

有意思的是甄宝玉居然也有个爱生病的妹妹让他牵肠挂肚的,好象两个人不光是性格和模样很象,而是所有的一切应该都是相同的!作者为了强调这一点真是煞费苦心。

更为奇怪的是,甄宝玉提到说贾宝玉家是在“长安都中”,这个意义相当重要,以前我们以为贾家是在金陵,就是在南京,可这里说是在长安,也就是指是在国都,作者不敢直说是哪儿,只是提到过几次是“京城”,“天子脚下”,现在却说是在长安,这样看来肯定说的是在北京!这也证明了贾家影射的是明朝的皇宫,也就是北京的紫禁城。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约瑟弗  2017-09-29 16:54
这盗梦空间啊 梦中梦 了不起 300年前的人就用这个扣了 真不是一般人

拨雪寻竹  2018-03-05 17:04
北京那个时候不叫长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梦中梦+贾宝玉&甄宝玉===元妃省亲】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V哥掰谎 楼主

2014-08-12 10:04
13647楼  


所以我在前面就说过,书中的金陵应该不是指南京,而是代指明朝,所以“金陵十二钗”自然是指明末十二个历史人物。而贾宝玉住在金陵,甄宝玉住在南京,看上去是一个地方,但实际上作者想表达的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自然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无耐之举,却让我们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贾家本来住在金陵而又不在南京。

而在前八十回中,无论是甄家还是贾宝玉都没有正面出场,只在宝玉的这个梦中露了一面,所以甄家和甄宝玉的存在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魔幻感觉。这里两个宝玉都强调:“这可不是梦里了”,“这如何是梦?真而又真了”!

那到底两个人是不是在梦里呢?其实这个不重要,因为此书就是一个梦,所以在梦里再做梦,有点象哆拉A梦故事中的野比康夫做的梦中梦或好莱坞的大片《盗梦空间》。

作者到底想说明什么?你说是梦吧?好像还挺真,你说是真吧,好像还是在梦里!反到是像作者领着我们一起梦游,让人彻底糊涂了。而接下来的情节也许我们能有所悟,这应该就是作者以此来向我们解释这是为什么了。在第五十六回里,宝玉做完梦醒了以后有这样的情节:

袭人在旁听他梦中自唤,忙推醒他,笑问道:“宝玉在那里?”此时宝玉虽醒,神意尚恍惚,因向门外指说:“才出去了。”袭人笑道:“那是你梦迷了。你揉眼细瞧,是镜子里照的你影儿。”宝玉向前瞧了一瞧,原是那嵌的大镜对面相照,自己也笑了。早有人捧过漱盂茶卤来,漱了口。麝月道:“怪道老太太常嘱咐说小人屋里不可多有镜子。小人魂不全,有镜子照多了,睡觉惊恐作胡梦。如今倒在大镜子那瑞安了一张床。有时放下镜套还好;往前去,天热困倦不定,那里想的到放他,比如方才就忘了。自然是先躺下照着影儿顽的,一时合上眼,自然是胡梦颠倒;不然如何得看着自己叫着自己的名字?不如明儿挪进床来是正经。”

宝玉梦中惊醒了以后,居然从镜子里居然看到另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自己,仿佛象是看到了梦中的甄宝玉,这又是何意呢?应该说寓意深刻!其实也告诉了我们甄宝玉与贾宝玉的本质。作者还敷演了一段屋里镜子多了不好,让人做恶梦的情节。

大家注意到没有?书中除了贾瑞照镜子以外,贾宝玉也照镜子!贾瑞照的是“风月宝鉴”,象征着《石头记》这本书,一本隐写的史书,有“以史为鉴”之意;那贾宝玉照镜子又意味着什么呢?

宝玉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与自己一模一样,就好象梦中见到的甄宝玉一样,我感觉这就是刚才那条批语中所说的“传影”的本意!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8-12 15:39
13651楼  


作者是想通过这个古怪的情节告诉我们:甄宝玉和贾宝玉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照镜子,虽然看上去是两个人,但本质上两个人是影射同一个原型!或者说他们应该骨子里不是两个人,而就是同一个人,这个想法真是太有意思了。

也就是说甄宝玉和贾宝玉俩个人都是在影射“传国玉玺”,作者可能是想从多个角度来同时反应宝玉所影射的“传国玉玺”的经历,而不是仅被限制在贾宝玉一个人身上,也许觉得这样描写才可能把一些历史事件交待得更全面、更清楚,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还让读者也感觉更玄幻,更刺激。

在第二十二回里,大家做灯谜,贾政一个个猜,而每个人的灯谜又跟自己的特点和命运紧密相关,都是每个人非常重要伏笔,或者也是每个人性格的深刻暗示,而且各个灯谜实际上都是“一喉二歌”的典范,宝玉做的灯谜谜底却是镜子,与别人大不一样,我们看看一段描写:

贾政又看到: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贾政道:“好,好!如猜镜子,妙极。” 贾政道:“这一个却无名字,是谁做的?”贾母道:“这个大约是宝玉做的。”

别人的灯谜一个个寓意深刻,为什么宝玉的显得这么平淡无味呢?我觉得它的意思要跟刚和宝玉的梦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明白。在第二十回里,宝玉在帮麝月篦头的时候,也大书特书了镜子,所以宝玉与镜子有着紧密的联系,我觉得这些地方都应该是在暗示我们宝玉在书中有类似照镜子这样的“传影”的写作手法。

在第十三回里有一条回前批语诗,应该是为我们点破了“传影”这一手法的本意:

〖蒙:

反正从来总一心,镜光至意两相寻。

有朝敲破蒙头瓮,绿水青山任好春。



一直以来对这首回前诗有很多争论,而且大家提出的理论也千奇百怪,但只要是跟传统“红学”与“曹家”有关系的都属于不靠谱的理论,而且他们的解读更是天雷滚滚。

提到这首回前诗让我想起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往事:大约二十多年前,我在前面提到过的民间红学家霍国玲姐弟一共三人以传统“红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大发现,他们认为:《红楼梦》一书隐写的是所谓作者“曹雪芹”与自己的情人“竺香玉”合伙杀死了雍正皇帝的历史!当年轰动一时,更被传为笑谈。他们声称彻底解决了雍正神秘之死的秘密,而且到现在还在坚持这一观点不放,执着于其中不能自拔,坚韧顽强,却也实在有些可怜,因为这也是受传统“红学”影响而“走火入魔”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8-13 16:20
13692楼  


“甄”与“贾”,谐音“真”与“假”,但并不是说二者是对立的,不是说一个是真的,而另一个是假的,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那怎么理解呢?我觉得还是想象成为宝玉照镜子,也就是说是镜像,镜子中的影子并不是跟原型一黑一白,一阴一阳,而是左右颠倒,是反像,仿佛是在暗示“玉玺”上反刻的字与其盖在纸上印出来的正字一样,但也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形式不同,而本质上还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甄”与“贾”,或者说“真”与“假”的“传影”的本意,不是指两者之间非此及彼、非我及你、水火不融的关系。

互为“传影”的情况下不但二者影射得非常一致,而且“传影”的角色身上发生的事还可以与另一个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所以作者的思路确实挺开阔的,在“传影”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各种发挥,而不是简单地仅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他们所影射的同一历史原型。

在甄宝玉和贾宝玉身上,我觉得更多的体现的是伏笔关系,应该说甄家与贾家之间也是这样,或者说书中的“传影”的手法不仅针对的人两个人之间,在甄家和贾家也互为“传影”,比如在第七十四回抄捡大观园的情节里,探春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

正因为甄家和贾家也是这样的“传影”关系,所以甄家早早地在前八十回里被抄了,这正是贾家后回被抄家的伏笔,也就是说一个既然出事了,另一个肯定要出同样的事,只不过一先一后,不是同时被抄,一个提前简单上演了一遍,成为一个伏笔,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过程,而作为重头戏的另一个将再次在后面详细上演。这样也可以让我们提前体会到贾家未来的大致发展脉络,在八十回以后看不到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大致知道贾家的结局。

作者还酷爱使用伏笔这一方法,有一种历史宿命感,而将“传影”的手法与其结合在一起,更显得云山雾罩了,给小说增添了神奇的氛围。说实在的,这种写法确实是独一无二的,理解了以后也让我们感觉更是神奇。正因为甄家和贾家也互为“传影”,所以我们也可以参照着甄家的情况来研究贾家,这一点应该还没有人想到过,我从这个角度出发还真找到了非常有价值东西,对于我们了解《石头记》的增删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而有一些朋友坚持认为贾家是影射北京皇宫,而江南甄家自然是指南宫旧皇宫,因为明朝一开始的时候皇宫就是在南京,后来国都迁到了北京,南京成了“陪都”,是个“备份”,这样看来明朝有两个皇宫,所以对应书中的甄家与贾家。还有人认为江南甄家是指南明,所以“接驾四次”是指南明时期的“三王一监国”。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木佑仁  2016-08-06 12:59
@V哥掰谎 甄事显,贾事尽。 就是说甄家的事情一出现,贾家就要接着来。 也就是说甄家是贾家的预言。

钧天广乐1693  2020-05-22 14:26
评论 木佑仁:我倒是觉得,是真事显,假事尽,表面的故事即将落幕,更加露骨的历史事实即将粉墨登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8-13 16:20
13692楼  


“甄”与“贾”,谐音“真”与“假”,但并不是说二者是对立的,不是说一个是真的,而另一个是假的,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那怎么理解呢?我觉得还是想象成为宝玉照镜子,也就是说是镜像,镜子中的影子并不是跟原型一黑一白,一阴一阳,而是左右颠倒,是反像,仿佛是在暗示“玉玺”上反刻的字与其盖在纸上印出来的正字一样,但也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形式不同,而本质上还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甄”与“贾”,或者说“真”与“假”的“传影”的本意,不是指两者之间非此及彼、非我及你、水火不融的关系。

互为“传影”的情况下不但二者影射得非常一致,而且“传影”的角色身上发生的事还可以与另一个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所以作者的思路确实挺开阔的,在“传影”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各种发挥,而不是简单地仅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他们所影射的同一历史原型。

在甄宝玉和贾宝玉身上,我觉得更多的体现的是伏笔关系,应该说甄家与贾家之间也是这样,或者说书中的“传影”的手法不仅针对的人两个人之间,在甄家和贾家也互为“传影”,比如在第七十四回抄捡大观园的情节里,探春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

正因为甄家和贾家也是这样的“传影”关系,所以甄家早早地在前八十回里被抄了,这正是贾家后回被抄家的伏笔,也就是说一个既然出事了,另一个肯定要出同样的事,只不过一先一后,不是同时被抄,一个提前简单上演了一遍,成为一个伏笔,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过程,而作为重头戏的另一个将再次在后面详细上演。这样也可以让我们提前体会到贾家未来的大致发展脉络,在八十回以后看不到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大致知道贾家的结局。

作者还酷爱使用伏笔这一方法,有一种历史宿命感,而将“传影”的手法与其结合在一起,更显得云山雾罩了,给小说增添了神奇的氛围。说实在的,这种写法确实是独一无二的,理解了以后也让我们感觉更是神奇。正因为甄家和贾家也互为“传影”,所以我们也可以参照着甄家的情况来研究贾家,这一点应该还没有人想到过,我从这个角度出发还真找到了非常有价值东西,对于我们了解《石头记》的增删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而有一些朋友坚持认为贾家是影射北京皇宫,而江南甄家自然是指南宫旧皇宫,因为明朝一开始的时候皇宫就是在南京,后来国都迁到了北京,南京成了“陪都”,是个“备份”,这样看来明朝有两个皇宫,所以对应书中的甄家与贾家。还有人认为江南甄家是指南明,所以“接驾四次”是指南明时期的“三王一监国”。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木佑仁  2016-08-06 12:59
@V哥掰谎 甄事显,贾事尽。 就是说甄家的事情一出现,贾家就要接着来。 也就是说甄家是贾家的预言。

钧天广乐1693  2020-05-22 14:26
评论 木佑仁:我倒是觉得,是真事显,假事尽,表面的故事即将落幕,更加露骨的历史事实即将粉墨登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8-14 05:55
13707楼  


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有些问题,比如不能说明为什么甄家先于贾家家败,也就是说这意味着南京陪都先灭亡,这不符合史实,也不能解释为什么甄家与贾家如此地相似,甚至连家庭成员都几乎一模一样这些奇怪的现象。

其实《石头记》中对南京旧皇宫有过模糊的描写,而且应该说跟甄家的描写有很大差别,根本就不是甄家的感觉,这一点估计大家很少有人注意到。在第二回里,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对话非常有意思,我们应该仔细体味一下:

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甲戌侧批: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甲戌侧批: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冷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甲戌侧批:好!写出空宅。〗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

批语中两次强调的“末世”自然是暗指的明朝的末世,而贾雨村又说自己去的是贾府老宅,应该就是指南京的明朝旧皇宫,当然也只是象征,并非百分之百是指皇宫,我们可以估且先这样认为,如果详细分析就涉及到为什么贾家为什么会有荣、宁二府了,我会在会面有专门的文章进行分析。

贾雨村的话说得很有意思:“金陵地界”、“六朝遗迹”、“石头城”,这个说法是从大到小,最小的“石头城”就是南京别称,确实是在金陵地界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金陵”不仅仅指南京,而是一个更大的范围。贾雨村把南京与金陵的概念完全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南京只不过是金陵地界的一部分而已,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样来描写,我觉得作者是将金陵的概念无限放大,所以书中应该是把金陵代指整个明朝,这样理解更为确切,不然作者为什么不在这里直接将二者相等呢?这自然也是作者不得已而为之。相比之下,南京的贾家老宅自然是影射明朝的南京旧皇宫,所以南京的旧皇宫现在才“大门前虽冷落无人”,而且批语中提到是“空宅”。

而书中描写的无论是甄家还是贾家都不是“空宅”,而且人丁兴旺发达,大门前也不是冷落无人,所以不要混为一谈,因为甄家和贾家肯定就是隐指北京皇宫,所以跟这个南京老宅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畸笏叟+】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gdmmman

2014-08-14 02:25
13705楼  


与畸笏叟一起的老者是谁?

(第十八回)又“將未到之處,復又游玩。忽見山環佛寺,忙盥手進去,焚香禮佛。又題一匾曰苦海慈航。”

殘鈔本作“將未到之處,一一游玩。忽見紅梅擁護中,修竹一叢,隱約露出庵寺,微聞鐘磬諷經之聲。元妃傳諭進香,緩緩向前而行。早有妙玉在庵門外俯伏接駕。元妃入庵,盥手拈香禮佛,又賜題苦海慈航匾額。妙玉獻茶。元妃見妙玉瀟洒不凡,心內贊喜,特賞藏香十支,雕鏤壽字千年迦南香念珠(二字旁添)一掛。”

结合:第五十八囘,“誰知上囘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上囘並無敘述。

殘鈔本作“誰知(二字旁添)當今的生慈老太妃崩逝了。”

请留意【拈香禮佛】、【苦海慈航】、【生慈老太妃】的含义,已经很明确指出了崇祯几个儿子共有特征的【慈】字辈。

再结合《吴氏石头记》贾宝玉的最后结局是死在海里,合【苦海慈航】之意。

另外,靖藏本有一眉批曰: 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这句表明了畸笏叟是经历了同伴先逝的状况的,也就是说贾宝玉的最后的死,他是知道的,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同伴:崇祯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27 10:59
12881楼  


在第五回最后一支仙曲《飞鸟各投林》中这样一句很少有人关注: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既然宝钗的特点是“无情”,那这应该就是指宝钗后来的结局,我们在结合前面的“有恩的死里逃生”一句来对比,就会得出“无情的”宝钗没有做到“死里逃生”,而是死在了自己无情无义上,看来宝钗后回应该有劣迹,可在前八十回里她没有什么过分的行为呀?

宝钗最大的特点就是想劝宝玉读书上进,然后考取功名,大搞仕途经济学问,也就说宝钗是个有上进心、有追求的人,如果生活在现在一定能当个女贪官,很可能在八十回以后,她太有追求了,也许做事不择手段,于是遭到了报应,这样的结果才能与她的“上进心”一脉相承。

在第五回她的判词中写的是“金簪雪里埋”这会是个什么样的结局呢?给人感觉好象是宝钗死后埋在了雪里,死得很凄惨。在第四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

〖甲戌侧批:宝钗之热,黛玉之怯,悉从胎中带来。今英莲有痣,其人可知矣。〗

这里是说宝钗出生时带来的一股“热毒”是她一生本性,而且是在宝钗在第八回里正面出场的时候的第一个情节里的第一时间告诉了我们,所以应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一点大家好象只把它当成个普通的故事情节来看,既使宝钗的这个病离奇之极,大家也没有仔细思考过其象征意义。

我曾经说过书中有不少角色首次出场都会有很重要的暗示,无论是对这些角色的本质还是这些人物的结局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宝钗这样重要的大主角应该更是这样,我们看看宝钗在第七回正式出场的细节:

周瑞家的不敢惊动,遂进里间来。只见薛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纂儿,坐在炕边里,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见他进来,宝钗才放下笔,转过身来,满面堆笑让:“周姐姐坐。”周瑞家的也忙陪笑问:“姑娘好?”一面炕沿上坐了,因说:“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去,只怕是你宝兄弟冲撞了你不成?”宝钗笑道:“那里的话。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所以这两天没出屋子。”

大家看看,宝钗的第一句话说的是无关紧要的而又必不可少的客气话,而她的第二句话就说自己有病!现在看来宝钗第一次说话就把自己这么重要的特点告诉我们了,真是让人惊呀!也就是说宝钗一生的特点甚至结局都应该与之紧密结合。

我在后面还会介绍一些人物第一次出场说的话,到时候大家就会发现真的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直接表明这个人物所影射原型的身份,作者在这些地方都对我们进行了暗示,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关注这些细节。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8-14 15:40
13719楼  


大家看这里的两条批语,“二人一身一体”,“实写秦钟,又映宝玉”说得应该就是这个“传影”意思,也就是说两个人是相互影射的,不然的话这条批语让人感觉莫名其妙,明明是两个大活人,为什么非要说两个人一身一体呢?这意味着秦钟也应该是在影射“传国玉玺”,怎么会这样呢?

经过长时间经久不息的分析,我觉得秦钟这个角色身上所隐藏的象征意义很多,一共有四层!不知道作者费了多少心思?我会在“揭秘秦可卿”的文章中进行详细介绍,相信到时候大家会更为惊叹的,因为这个角色设计的真是非常巧妙。

我在这里先介绍秦钟这个角色的一层含意:他居然也影射着“传国玉玺”,这个是不是有点太另类了?天底下怎么会有两个玉玺呢?我觉得他跟宝玉两个人虽然都是“传国玉玺”,但也是有区别的,秦钟象征着正宗的秦朝的“传国玉玺”,也就是著名的“和氏璧”,他与宝玉这块明朝的“传国玉玺”居然来了个跨时空的亲密接触,这是什么道理?怎么看出秦钟象征着在秦朝的“和氏璧”的呢?第七回里秦钟一出场,就有一条批语:

〖甲戌双行夹批:设云“情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这里表面上看这条批语指的是一位“姓秦名玉”的女子(还真有专家是这样认为的),但本质上作者是想说他就是“秦玉”,是“秦朝之玉”的意思,自然就是在影射“和氏璧”,因为提到秦朝之玉大家除了“和氏璧”不可能想到别的什么。据《史记》记载,秦王赢政九年的时候制造了玉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玉玺献给了刘邦,玉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玉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亡后,玉玺被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玉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秦始皇所用的玉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而且“和氏璧”也被认为是“传国玉玺”的鼻祖。

正因为《红楼梦》中将宝玉比作“传国玉玺”和“大明皇权”,用象征满清的宝钗与象征崇祯皇帝的黛玉来争宝玉来影射明亡的历史,所以这条批语才说:“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这里说得确实非常到位,也就是说《红楼梦》一书主要隐写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传国玉玺”之争,又一次政权的更迭,又是一次“改朝换代”的重演,这才是本书的主旨。

(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约瑟弗  2017-09-30 09:15
一个是宝玉 一个是戴玉 宝玉本应戴在黛玉身上 却偏偏被拆开了 被宝钗给拆了 还是雪国来的金人宝钗

sakaki2010  2020-03-27 00:13
评论 约瑟弗:可以可以,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秦钟和氏璧秦玉玺+贾宝玉&甄宝玉+蒋玉菡元玉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V哥掰谎 楼主

2014-08-15 09:28
13729楼  


在第十六回里的有一条批语说的:

〖甲戌眉批:世人见“宝玉”而不动心者为谁?〗

为什么世人对“宝玉”都动心呢?如果这里简单地理解为宝贝美玉或者仅为一个美男子,恐怕动心的没有那么多,正因为“宝玉”是象征着“传国玉玺”和“皇权”,所以全天下人要为之疯狂,为之斗得你死我活。

书中有两个“传国玉玺”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强调书中的大明亡国、江山易主的主题,让人深刻领悟到这一点。因为秦钟象征着“和氏璧”,是正宗的“传国玉玺”,贾宝玉这个“传国玉玺”不过是个“假宝玉”。两个人的用途虽然一样,可来源并不相同,因为正宗的“和氏璧”早已经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所以后来历朝历代用的“传国玉玺”都是重新打造的出来的,两个“玉玺”相互影射,为的是让书中的象征意义更丰富,故事讲得很精彩,作者真是用心良苦。

“和氏璧”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秦始皇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具体模样我们这些后人无从知晓,明朝人也是一样没见过,而人们想象中的见不到的东西往往会觉得要比真实的看得见的东西要好很多,所以秦钟一出场有这样一段情节:

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羞羞怯怯,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慢向凤姐作揖问好。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

看样子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传说中的“和氏璧”要比我们后代用的“传国玉玺”漂亮得多,不然凭宝玉的俊俏模样,谁能与之争锋?在第三回宝玉一出场的时候是这样形容他的:

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看来这是指没有最好,只有极好,极好肯定已经很不错了。而宝玉第一次见到秦钟,居然也有自渐形秽的感觉,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第七回是这样描写的:

那宝玉只一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

宝玉这个山寨“传国玉玺”见到“传国玉玺”的祖师爷了,能不感觉低人一头吗?而秦钟这个角色不仅仅是在影射“和氏璧”,在书中还有其他的含意,需要我们慢慢体会。秦钟的表字是“鲸卿”,这又是何意呢?我还到处查找看这个“鲸”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隐寓,始终没找到,然而“踏破铁鞋无觅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3:30 , Processed in 1.5093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