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5: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19 07:28
12403楼  


北京在三十年前“山寨”了一个大观园,可是这里的“蘅芜苑”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关工作人员在这里仅仅种上几棵芭蕉树和一些爬山虎,然后就告诉游客说这是书中所描写的那些奇异的植物,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而且这里一点香味儿都没有,说明建造者根本没有领悟作者的意图,而且普通读者也不是很留心书中的细节描写,所以才闹了这样大的一个笑话。

前面这段关于蘅芜苑的文字里居然还三次提到了 “金”:“金绳盘屈”、“花如金桂”、“金簦草”,这毕竟是宝钗住的地方,是为了影射满清而已,所以作者尽可能找机会提一下这样的字眼,也生怕大家看不出这里象征原型。

那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蘅芜苑”呢?为什么宝钗吃了“冷香丸”以后和自己的住处都有类似发出异香的这个特点呢?于是我们不们得思考一下“蘅芜苑”这个名字的来历,这里应该有着相当深刻的含义。

有些人认为“蘅芜苑”的意思是谐音:“恒无缘”或“恨无缘”,表示宝钗与宝玉两个人一这生是没有缘份之意。但我觉得不对,因为宝钗跟宝玉二人是结过婚的,虽然后来宝玉离家出走了,但说明二人还是有一段缘份的,所以不能这样解读,因为这样显得太表面化了,还是要追究其内在意思才对。

还有的朋友认为“蘅芜”是指“攀附”,说明宝钗一心喜欢往上爬,所以才总是逼宝玉读书考取功名,大搞仕途经济学问。我觉得这个解法也不对,“蘅芜”根本就没有什么“攀附”的含义在里面,而且这种看法没有整体地看到“蘅芜苑”与“冷香丸”之间的这种奇妙的影射关系,更没有看懂此书的框架,没有理解宝钗这个人物问题的本质,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个整体的观念和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而不是只看到点,而没有看到面,不能把作者对宝钗的各种描写割裂开来分析。

其实“蘅芜”一词出自晋代王嘉《拾遗记》卷五所记载的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

(汉武)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

从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蘅芜”是香草“杜蘅”和“蘼芜”的合称,李夫人给汉武帝的“蘅芜之香”应该就是由这些香草提炼之出来的极其特殊香,这里提到汉武帝感觉非常惊奇,因为这个香的香气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也不会从衣服和枕头里散去,所以“蘅芜苑”的本意就是各种异草散发出奇特的香气之意,这与《红楼梦》提到的“蘅芜苑”散发着异香是完全一致的。作者称这里为“蘅芜苑”,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这里散发着异香之意,其实这才是“蘅芜苑”一名的真正来源,而且其中的内涵相当的丰富,需要我们仔细地品。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blog.sina.com.cn/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weibo.com/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5: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蘅芜苑+冷香丸】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19 15:39
12420楼  


宝钗住的“蘅芜苑”发出的怪怪的异香,而她吃了“冷香丸”以后也一样发出的怪怪的异香,这是何意?难道她住的“蘅芜苑”也是某种形式的“冷香丸”?这实在是太有创意了!这其中的极具象征意义。也就是说宝钗和蘅芜苑同样是象征着满清,而这二者身上的这些共同的奇异古怪的地方,应该都象征着满清身上的某种特性。

关于蘅芜苑里的异香,书中有多处描写,只要是有关蘅芜苑的描写,都会找到这样的文字,我觉得作者是在努力让我们将蘅芜苑发出的异香与宝钗的“冷香丸”联系起来思考。比如在第十七回里,贾政一行人在蘅芜苑参观的过程中,贾政说了这样一段话:

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

古人有个毛病:弹琴的时候一定要焚香,以示很有某种调调,而在“蘅芜苑”里就不用这样麻烦了,因为这里本身异香四溢,所以贾政说“亦不必再焚香矣”,不然这么多奇特的香味混着宝钗身上发出的冷香,再加上焚的香气搅在一起,味道肯定很怪。听说以前法国人从不洗澡,所以体味很重,自己都受不了,于是就拼命往身上撒香水来压自己的体味,于是一香一臭两种味混在一起,味道古怪到了极点!所以贾政吸取了这个教训,做出了在蘅芜苑弹琴不用焚香的正确决定。

接着贾政让大家为此处题匾额,一起来的人是这样回应的:

众人笑道:“再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

“兰风蕙露”中的“兰风”就是指香风的意思,还是没离开香气。紧接着,一起跟贾政逛大观园的另一位特意为“蘅芜苑”写了一幅对联: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这个对联里说的是“麝兰”和“杜若”这两种香草发出的香味,分别在落日照耀下的院落里和月光照射下的水中小块陆地中飘散。自然还指香气四溢的意思,依旧突出了“蘅芜苑”充满了香气的这个特点。

不仅如此,上联中的“斜阳”隐含一个“日”字,下联的“明月”含一个“月”字,合起来此联中隐含一个“明”字!而另一位也写了一幅对联:

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这一联也有“香风”的描写,是指在地上一股香草发出的香气随风在飘,而天空中有一轮明月照耀着这些香草并发出金色的光芒,作者还是突出异香四溢这一特点来。最后贾政让宝玉写一联,宝玉写的是:

吟成豆蔻才犹艳,  睡足荼蘼梦亦香。

这里提到的“荼蘼”是一种有浓香的草,也没有离开这个“香”字,这一联第二句应该是说在“荼蘼”这样的香草发出的香气里睡觉,做的梦都是香的。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5: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20 10:45
12435楼  


这些地方强调的都是“蘅芜苑”这个典型的特点,让人感觉宝钗的这个人太古怪了!吃“冷香丸”发出异香,住的地方也是发出异香,宝钗绝非一个普通人家的闺秀,身上处处透着另类,与书中所有人都不同,可是一直以来大家对此却视而不见。

人们往往只关注秦可卿卧室里的布置很怪异,很奇怪为什么她会有那么多并非常人所该拥有的东西,但无论如何秦可卿的卧室给人的感觉毕竟还是人住的房间,而“蘅芜苑”这里怎么看怎么感觉不象人住的地方,就冲那么多大石头把房屋给遮上的样子,和造型奇特的从来没见过的古怪植物,再加上冒出一股股怪怪的香气,给人感觉仿佛是在《西游记》里的某个女妖精住的山洞!

其实类似这样的描写在书中还有几处,在第十八回里,元妃省亲,宝玉与众姐妹写诗歌功颂德,其中宝玉写了一首关于蘅芜苑的《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 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 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 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 谢家幽梦长。

这里提到了“冷翠”,而蘅芜苑里又冒着异香,怎么感觉这也是“冷香”呀?看来蘅芜苑与宝钗的“冷香丸”确实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那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仔细品味一下,这里描写的是蘅芜苑长满了各种奇异的香草,“萝薜”这样的攀援的蔓生植物加重了香味,这里的异草发一如缕香气,象股烟一样弥漫在路上,回廊里是阴冷的翠绿色。此诗的最后两句是宝玉自比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谢灵运,还用贾家比谢家,而当年谢家就没有好下场,所以这里写得应该说不太吉利,应该是贾家后来的个伏笔。

而宝玉关于蘅芜苑这首诗的名字《蘅芷清芬》所包含的意思也很明确,“芬”字指的是花草的香气。东汉?许慎《说文》指出:芬,草初生其香分布也,所以“蘅芷清芬”这四个字透露出香草发出清香的意思。看来蘅芜苑充满香气的这个特点实在是太突出了,给人印象深刻了!

书中还没有完,在第四十回里,贾母等人逛大观园,来到了宝钗住处,看到的还是类似的情景,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贾母一行人等这次来到宝钗的住处,刚一进蘅芜苑,首先感受到的也是异香,而且扑鼻而来,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北京的雾霾和PM2.5,给人的感觉非常的浓郁,一阵阵沁人心脾。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5: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20 13:21
12440楼  


贾母他们在蘅芜苑里看到了那些“奇草仙藤”,是一堆怪里怪气的植物,结出来怪里怪气的豆子,居然“似珊瑚豆子一般”,实在是不知道算什么品种,有点受过核辐射的感觉,仿佛是植物中的“哥斯拉”。

此处还描写蘅芜苑里这些古怪的植物“愈冷愈苍翠”,作者总是在介绍宝钗的时候,看到各种机会要表现一个“冷”字和异香。看来作者这样描写是让大家将此地与宝钗和“冷香丸”产生联想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心中早有此安排,前后统一,一丝不乱,说明作者的心思很缜密。

也许有人会说:蘅芜苑又不是宝钗建造的,长什么植物或者发出什么异香跟她有什么关系?话虽然这样说,可建好以后在选住址的时候,可是宝钗自己决定的呀?所以我们不要把大观园当成一个真实存在过的花园,因为它只是个象征,里面所有的地方都应该有自己的象征意义,而且蘅芜苑更是这样。如果把大观园比作大明江山的话,感觉蘅芜苑更象是西域异族,或者西南云贵州一带的蕃邦,甚至有点象是非洲某部落,或者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总之感觉不象是正宗汉人住的地方。相比之下,大观园里其他的地方朴实无华,到处充满了汉人文化的特征,让人感觉很自然亲切,美丽和谐,与蘅芜苑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不知道看到这里“钗粉”们的感觉如何,我想所有人都会被这些描写而感到震惊!

书中关于蘅芜苑的古怪描写还远不止这些,在第七十八回里,宝钗因抄捡大观园而忽然匆匆从大观园搬走了以后,宝玉来到蘅芜苑,看到人去楼空,不勉有些伤感,于是书中描写了宝玉在蘅芜苑看到的景致,与前面描写得如出一辙。这时是这样一段描写:

宝玉又至蘅芜苑中,只见寂静无人,房内搬的空空落落的,不觉吃一大惊。忽见个老婆子走来,宝玉忙问这是什么原故。老婆子道:“宝姑娘出去了。这里交我们看着,还没有搬清楚。我们帮着送了些东西去,这也就完了。你老人家请出去罢,让我们扫扫灰尘也好,从此你老人家省跑这一处的腿子了。”宝玉听了,怔了半天,因看着那院中的香藤异蔓,仍是翠翠青青,忽比昨日好似改作凄凉了一般,更又添了伤感。默默出来,又见门外的一条翠樾埭上也半日无人来往,不似当日各处房中丫鬟不约而来者络绎不绝。又俯身看那埭下之水,仍是溶溶脉脉的流将过去。

宝钗就这样不辞而别,走得相当奇怪,从时间上也很不合适,让人奇怪她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这回的作法却有失体统。这些以后再说,我们还是先关心一下宝玉在蘅芜苑看到的情景。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5: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20 19:22
12456楼  


宝玉在蘅芜苑里看到的又都是那些稀奇古怪的“香藤异蔓”,带着香气,再加上这里没有了人,所以有一种怪异甚至诡异的感觉,氛围有些阴森恐怖,书中关于“蘅芜苑”描写始终如一。

宝钗身上这些描写无不透露出一个“异”字,关于蘅芜苑类似的描写,书中还有一些,在第五十六回里李纨看似随口提到的宝钗的蘅芜苑,也突出了这一点:

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芜苑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苑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

“蘅芜苑”这里产的异香居然都可以放到市场上卖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花气袭人”了,而是“异香袭人”,应该都是反应了宝钗身上的的某种同样的特性,不知道宝钗身上发出的冷香有没有商业价值?

所以从整体上看来,宝钗绝对是个奇人,各个角度来看都太奇了。这与我们一直以来认识的可敬可亲、温柔体贴、大度贤慧、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的宝姐姐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书中描写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而黛玉两次说曾经怀疑她“藏奸”,应该都不是虚言。

而宝钗身上这些奇事不仅是代表她一个人,而应该是整个薛家的特点,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方面书中也有这方面的描写,需要我们留心,仔细阅读。

比如薛蟠挨柳湘莲打以后,虽然很快就好了,可一直在家装病不好意思出门,其实是因为感觉太丢人了,羞于出来见人,可老这样在家躲着也不是个事呀,好在有了个巧宗,让他动了心思。

在第四十八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非常有意思:

内有一个张德辉,年过六十,自幼在薛家当铺内揽总,家内也有二三千金的过活,今岁也要回家,明春方来。因说起“今年纸札香料短少,明年必是贵的。明年先打发大小儿上来当铺内照管,赶端阳前我顺路贩些纸札香扇来卖。除去关税花销,亦可以剩得几倍利息。” 薛蟠听了,心中忖度:“我如今捱了打,正难见人,想着要躲个一年半载,又没处去躲。天天装病,也不是事。况且我长了这么大,文又不文,武又不武,虽说做买卖,究竟戥子算盘从没拿过,地土风俗远近道路又不知道,不如也打点几个本钱,和张德辉逛一年来。赚钱也罢,不赚钱也罢,且躲躲羞去。二则逛逛山水也是好的。”心内主意已定,至酒席散后,便和张德辉说知,命他等一二日一同前往,晚间薛蟠告诉了他母亲。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段描写中的秘密?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blog.sina.com.cn/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weibo.com/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5: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21 06:29
12462楼  


原来薛蟠听了老管家张德辉的话以后,决定跟他一起外出,学学做买卖,还可以出去一段时间躲躲羞。因为张德辉凭经验说“今年纸札香料短少,明年必是贵的”,于是薛蟠从此跟他开始做起了“香料”生意,作者真是无孔不入呀!不但宝钗与这样的异香关系密切,原来薛蟠也与此有关系,作者所有能想到的与异香能关联的都能写出来,都用在了薛家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宝钗的这些特性也就是整个薛家的特性,薛家上上下下不是孤立的,是一个整体,共同象征着满清。

此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实际上都是相互关联的。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第二十四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让人感觉很有意思,也从来没有人注意过:

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一路思量,想出一个主意来,便一径往他母舅卜世仁家来。〖庚辰侧批:既云“不是人”,如何肯共事?想芸哥此来空了。〗原来卜世仁现开香料铺,方才从铺子里来,忽见贾芸进来,彼此见过了,因问他这早晚什么事跑了来。贾芸道:“有件事求舅舅帮衬帮衬。我有一件事,用些冰片麝香使用,好舅舅每样赊四两给我,八月里按数送了银子来 ”

大家看到没有,卜世仁家就是开香料铺的!而批书人特意提醒我们“卜世仁”谐音“不是人”,足见作者对做香料这个生意的人是多么的憎恶。而在这一回中,卜世仁人的表现确实非常的不是人,说的话也相当的可恶。

相信在后回的故事中,卜世仁也应该是对应着类似的恶人,而他居然是做香料生意的,跟薛蟠做的生意一样!作者对卜世仁的态度我相信这也是作者心中对薛家人的实际看法,或者说卜世仁家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在影射薛家,同样象征着满清,关于这一点,我会找机会结合“贾芸”和“小红”所影射的角色进行详细介绍的,到时候大家就会对作者这的类似影射感觉到无比的神奇和惊呀。

看来虽然《红楼梦》一书是作者用的“幻笔”,是艺术加工,但对每一处的描写从始至终都是按着一定的思路的,而且前后照应,丝丝入扣,相信作者这样描写宝钗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周密计划的,而且蓄谋已久。面对蘅芜苑的描写,其实跟宝钗吃“冷香丸”后发出异香是一脉相承的,暗示的是同一个事情,所以这样的描写需要我们地行集中思考,才能体会出其中的味道,而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看成不相当的情节。

另外,我们会发现其实黛玉身上也会发出香气,但她发出的香气跟宝钗就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质香,书中还大书特书了黛玉香气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blog.sina.com.cn/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weibo.com/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5: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22 10:47
12511楼  


在第七回里,薛姨妈交待了宝钗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甲侧:“古怪”二字,正是宝卿身份。〗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作为一个青春少女居然不喜欢花,这本身就很奇怪!如果宝钗爱花,那她还会吃花做的药吗?而且批语中郑重声明宝钗这样的古怪是指她的“身份”,也就是说这是她的原型的本质,可见其重要性。宝钗为什么不喜欢花呢?其实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原因很简单、也很有意思。

在第四十回里,贾母领众人在大观园里游玩,来到了蘅芜苑,进入到宝钗住的房间,于是看到了很吓人的场景: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

这是何意?表面上来看,可能是宝钗很古怪的个人爱好,仿佛生活很简朴,其实根本不能这样简单地理解,在贾家这样的富贵家庭里生活俭朴不是优点,而是缺点。我们结合蘅芜苑的整体怪异的氛围,以及宝钗所象征的原型的特征,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么有趣呀?

其实也不难理解,宝钗的房屋里象雪洞,就是指宝钗象征着满清,因为满清发源于东北,而《红楼梦》的创作者应该都是气候温暖的江浙一带的南方人,东北给他们的印象肯定是没有花花草草草,而是冰天雪地,寒冷之极。那时满清对汉人的处罚有一种方式,让汉人们饱受折磨、生不如死,就是发配有名的宁古塔,那里天寒地冻,感觉跟北极似的,寸草不生,南方人认为那里根本就不是人住的地方,也只有满清这样可怕而无耻的民族才能生长在这里!所以宝钗自然生来见不到什么花草,自然也不会有爱花的习惯,更不会珍惜花,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不光是宝钗住的房间象雪洞,书中对宝钗的描写用了很多“冷”字,就是指宝钗一家应该象征着住在关外寒冷的东北的满清,所以浑身上下透着冷的气息。于是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宝钗被人称作“冷美人”,也明白了为什么宝钗自称怕热,因为北方人应该不适应南方大明这样炎热的气候,当然这也是个比喻。而宝钗全身上下到处透着一个“冷”字,这都是来自东北满人的特征,没想到作者居然将满清的这个特点从这个角度进行了如此的发挥,作者真是想象力丰富呀!实际上宝钗的“冷”还有别的含义,这涉及到她的阴险、冷酷本质。作者用“冷”象征满清,所以自然可以用“热”来象征在南方的汉人,这一点居然发挥出更有趣的内容!这样我们再思考一下第七十六回里,黛玉与湘云联诗中的那两句:

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指的是湘云与黛玉的结局,现在我们再体会一下,会不会有另一翻感受呢?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9: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24 15:35
12725楼  


那宝钗为什么吃花呢?为什么要糟蹋花呢?这又与她天生带来的这股“热毒”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不难理解。

而在《红楼梦》里,“花”不仅象征着黛玉,也象征着汉人,象征着明朝,因为在遥远的古代“华”字同“花”字是一个意思;在《说文解字》里提到“华”字“俗作花”;在《康熙字典》里指出“华”字“又与花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就说“华山”在古的时候被称为“花山”可能就是这个原因。而“华”又指中华、华夏,所以“花”在书中象征着大明,象征着汉人,正宗的炎黄子孙,而且从某种程度来说也象征着大明美好的一切,象征着汉人的精神家园。

宝钗要去掉自己体力的这股象征汉人反抗满清的“热毒”,就要吃大量象征汉人的花,吃花做的“冷香丸”,这样她的病就能缓解一些,也就意味着只要有反抗满清的斗争,满清就会“得病”,于是只能靠镇压汉人的起义、屠杀这些反抗满清统治的汉人去缓解政权的压力,从而得到一丝的喘息。

但宝钗的这个病却不能除根,因为汉人的反抗是不会停止的,也就意味着满清对汉人的屠杀也不会停止,于是宝钗只好隔三差五就要吃“冷香丸”,这意味着展开一次又一次对汉人的新的屠杀。所以宝钗吃花应该是暗指她所象征的满清的那种酷爱杀戮的本性,用来形容镇压汉人的反清之举,又用落花还形容无数汉人的惨死,应该说比喻得很形象!

宝钗姓“薛”的原因应该是谐音“雪”,在第二十八回里,有这样的描写:

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

在第八回里介绍宝钗的面相是“脸若银盆”,感觉是脸又大又圆,而且还是银白色。以前我们以为这都是在描写宝钗长得很白,其实是在交待她“冰雪”的本质,同样是在象征着满清是来自东北。

我在前面介绍过,之所以当年皇太极将国号从“大金”改为“满清”,就是因为从“五行”的角度来看,明朝的皇帝姓朱,朱乃“红”色,“五行”里属“火”,而“水克火”,所以清人自然要把国号从大金改成有“水”的名字“满清”了。而“雪”本质上就是“水”,并且是冷酷无情的“水”,是来自极寒之地的水,所以在第四回的“护官符”里才有这样一句:

丰年好大雪

象征着满清的可怕,也象征着他们发源于冰冷的东北,所以宝钗发出的是“冷香”,她的身上有很多“冷”的特质,于是我们就能明白“薛家”就是指“雪家”,是指来自东北冰天雪地的满清,是“雪国人”。

再有“薛”除了谐音“雪”以外,还谐音“血”,书中的四大家族“贾王薛史”谐音“家亡血史”,所以也暗示满清屠杀成千上万汉人的历史,让江南成了“白骨如山”的悲惨世界,真是万户萧疏鬼唱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9: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25 08:52
12770楼  


第五回惜春的曲子《虚花语》里有这样的描写: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可见当时的满清对汉人的屠杀是多么的惨烈,将大明的江山变成了人间的地狱!在第八回里有这样两句: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也是同样的意思,那为什么会“白骨如山”呢?人们往往只听说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其实这只是满清在江南屠杀的一小部分,实在可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虽然经过了满清文字狱的摧残,但这些大规模屠杀依然留下了大量的真实记录,可见真相太多,实在无法隐藏。清军在侵吞中国的过程中采取民族压迫政策,强迫广大的汉人以及一些其他民族剃发易服以树立淫威,很多归顺的地区也纷纷抵抗,于是发生过多次屠杀抗清军民事件,可以说是血洗大明!当时清军几乎将四川人杀绝,后来不得不“湖广填四川”来进行大移民。满清入关大屠杀死亡人数之多是中国历次改朝换代之最,多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在《清朝那些事儿》一书中介绍说:

清兵转战烧杀37载,方才初步平定中国;短短三十余年间,使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的5165万减至顺治十七年的1900万,净减三分之二!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鲁迅先生说:“满清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正的如在第一回《好了歌》注释里有这样一句: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也是一片凄惨冰冷的雪景,象征满清灭掉了大明,将人间变成了清人的天下,世界到处是一片可怕的满清统治的景象,所以才是白茫茫的冰冷的“雪”景;也是惨不忍睹的“血”景,更暗指是满清是多么的残暴,杀了无数的平民百姓,作者的隐寓、象征的手法真是到了极致!也是在清初严酷的政治环境下不得已的作法。大家一直奇怪为什么《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文字迷失,其实很简单,因为其中有很多露骨的影射满清大屠杀的文字,所以流传起来有掉脑袋的危险。在我们没有看到后半部分的前提下,从前八十回里出现的一些文字中,也能领略到一些这样惨烈的情景。

所以说《红楼梦》是隐写的一部血腥的明亡史,不但是对明亡的一种反思,更是对满清残暴屠杀的一种强烈的控诉!三百多年就这样过去了,然而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这段可怕的历史呢?又有多少人真的从这段历史中吸取过教训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9: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25 12:32
12788楼  


作者希望明亡的历史不能重演,血不能白流,这也是《风月宝鉴》一名的意思,也就是说一定要以史为鉴。明亡于内斗,上层因自己私利而无穷无尽的党争,下层是引发动摇国本的民变,正所谓的“自杀自灭”,让满清捡了个大便宜,其结果是严重地破坏了中华文明,是历史的巨大倒退。好象现在中国人的“窝里斗”的习惯还是始终如一,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真正认识《红楼梦》一书的重要意义,确实要吸取这其中的深刻教训,我们才能克服自身的劣根性。

在第四十回里,贾母领众人来到了蘅芜苑,进入到宝钗住的房间,于是看到宝钗的房中象雪洞一样,用“雪洞”来形容宝钗,不但这是在象征满清来自东北冰雪之地,也象征着满清噬血的杀戮特性,而宝钗最后的结局是:

金簪雪里埋

我猜测这也是作者希望满清最后落得个悲惨的、血腥的结局;也可能是作者希望满清最后亡于自己的发源地。贾母看到宝钗房中古怪的布置后说了一番话,感觉也是话中有话:

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要知道富贵人家的小姐的房间无论如何也不会布置成雪洞一样,这样的朴素是不会赢得人家的称赞的。我觉得宝钗房间这样的布置除了影射其发源地是东北以外,可能也象征着满清没有文化,与华夏文明相比是极其落后的。贾母认为宝钗这样的房间不吉利,说明命运会很悲惨,应该也是作者在诅咒满清,当然也算是一种意淫而已,而且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呀!在第三十七回里,结“海棠社”的时候宝钗写了一首诗,李纨还说:

“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在批语中更是强调宝钗的诗写得是她自己的身份,也就是说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宝钗所象征着满清的本质,那我们需要仔细看看宝钗是如何写的: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蒙双行夹批: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庚双夹:看他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淡极始知花更艳,〖庚双夹: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

愁多焉得玉无痕。〖庚双夹:看他讽刺林宝二人着手。〗

欲偿白帝凭清洁,〖庚双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何等身份!〗

不语婷婷日又昏。

这段的批语很多,能帮助我们加深理解,而宝钗在诗中自我的称谓更是让人惊叹,这些露骨的内容居然没有被有关部门删除!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vgimm

同行苍穹  2018-06-29 00:54
《风月宝鉴》一名的意思,恐怕是把“清风明月”一词隐去“清”与“明”,只留“风月”掩人耳目。因此,《风月宝鉴》,“鉴”,“史”也,反过来看,极有可能是《清明宝史》,以史为鉴。反思、哀痛、泣血,温柔表相之下是鬼斧神工的刀剑之笔。

V哥掰谎  楼主: 2018-06-29 18:55
评论 同行苍穹: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11:48 , Processed in 0.0604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